0

基础写作训练教程【汇总20篇】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论据的作用,怎样进行选择并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中去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基础写作训练教程,欢迎阅读。

浏览

6200

作文

354

基础写作的内容分为8类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写作》为“中文知识丛书”之一,结合最新国家大中学语文考试考纲进行全部知识分类归纳,应对语文考试,涵盖语文写作全部知识,介绍了语文考试中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文体写作知识、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作文基础,作文材料,表达方式,作文技巧,作文手法,文章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写作,改写作文,扩写与缩写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公文、书信、财经商务、事务、礼仪应用文等。

建议信写作

一、基础写作的内容分类

1.应用文(欢迎词,建议信,投诉信,应聘信,日记,通知,便条,遗失招领启事,海报)

2. 人物写照

3. 地方介绍

4. 调查报告(2007广东卷:谁是你的偶像)

5. 事物介绍(2008 广东卷:奥运比赛项目射击)

6. 新闻采访(2009 近视问题;2010政府禁烟)

7. 看图写作(社会现象或寓言、成语故事)

8. 图表说明(表格,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人物作文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4041 字

+ 加入清单

写人的作文,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以下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的人物作文的写作基础,欢迎大家查看。

写人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记事文章,记事文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内容;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人物是主要描写的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小学生怎样写好写人作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详细分解:

a、语言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b、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c、外貌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三、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四、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一、写一个人。

记一个人的写人记叙文,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有的文章写人只写了一件事,写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画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过一件事写人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来写。

2、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写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把这一事例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能丰满。

4、为了使读者对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点记叙的这件事有充分的依据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文章的开头可以对人物作简要的介绍。

(二)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使用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单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其品质,因此,必须用两三件事才可能说的明白,再现得充分。

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谐、统一。

2、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在一篇简短的作文中要用几件事写一个人,不可能将每一件事详细叙述,因此一般可以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

3、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

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第二种是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第三种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歌颂其中一个人。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二、写两个人

写两个人,一般是写《我和**》,**应包括亲人、同学、朋友、老师等熟悉的人,要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必须注意:

(一)要写好人物之间的联系。《我和**》,题目中突出了一个“和”字,这就要求从双方写起,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我”和**之间的联系。在叙事过程中,要写出彼此之间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只有从双方落笔,才能把握住题目要求写的重点。

(二)用对话展开情节。写《我和**》作文时,由于要写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写好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要用对话展开情节,用对话表现文章的中心。

三、写一群人。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3489 字

+ 加入清单

掌握应用文写作语言的特点,即语言的信实性、针对性、规范化和专门化,小编收集了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一、语言的特点

掌握应用文写作语言的特点,即语言的信实性、针对性、规范化和专门化

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各种文体语言的敏感和自觉把握、开拓上。应用文因其要交流业务、传递信息、宣传政策、一探讨问题,甚至需录存凭证的实用要求,其语言必然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1、信实性

要使各种信息得到读者的信任,其语言就应信实可靠,去伪存真,弃浮留实,不言过其实,在真实中获得自己的生命。要做到语言的信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掌握表述的分寸。在当用与不当用、偏高与偏低、偏大与偏小之间加以区分;事物的范围、性质要描述和归纳得恰如其分。要求表述的含义清楚,词语的内涵、外延明确,一切会导致歧义、多义和似是而非的象征、隐喻等等都应在排除之列,以免引起误解而致误导。如"成绩"与"成就"之分,"错误"与"缺点"之分,"大多数"与"绝大多数"的不同,"部分"与"大部分"的界限。

(2)表现要诚达。"诚",就是要求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能装腔作势,哗众取宠;"达",就是要求语言能原原本本地把内容表达清楚,忌浮言、假话。如介绍商品,性质、功能、售后服务、价格等都须实事求是,不吹嘘、不护短,才能在感情上取得顾客的信任。那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花言巧语,那种动辄"领导世界新潮流"、"誉满全球"的陈词滥调只会失信于读者,最终削弱商品的竞争力。

(3)数字要精确,字词运用要恰当。借助极富科学性和说服力的数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应慎重,不能混用。如数字发生变化时表达要清楚,"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并不一样;有关数字的词语要概念明确,比如"以上"、"以下"、"不足"、"超过"、"小于"、"大于"的用法不应给读者造成疑窦,如不要在"100公斤以上的"、"100公斤以下的"之后给读者留下"100公斤的"该怎么办的问号。

2、针对性

即看对象说话。许多应用文的语言,受客观环境和政策法规的制约,都应看准表述对象,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不可千篇一律。给领导看的,要求语言庄重,文字简约;给群众看的,则要求深入浅出,语言通俗;介绍一件商品,要注意具体的对象、环境、内容和要求,做到随机应变,以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针对性强,就能使文章有的放矢,有助于解决问题。

3、规范化和专门化

应用写作的语言不同于其他写作,以书面语言为主。尤其在某些文种中,如命令等,只能用书面语言而不能掺杂其他语体,并大量使用规范化、专门化的词语。体现出以下特点:

(1)具有词语的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所谓词语的稳定性,是指某些固定的词语相对稳定地使用于某些应用文。如介绍信的开头总以"兹有"开启下文,许多公文的结尾都以"特此"收束全文。所谓词语的选择性大多数的应用文都有一套比较固定的规范性习惯用语,供人们在写作时选用。这些习惯用语多用于应用文的标题、开头、引文、过渡与结尾处。例如:开头用语中的鉴于、为、为了、由于、遵照、按照、根据、随着、兹有、奉、近来等;结尾用语中的本、为荷、为要、为盼、此令、此复、希即遵照执行、希酌情办理、现予公布。特此函达、以上报告,请审核、当否,请批示、以上妥否,请指示等。

(2)具有句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所谓句法的稳定性,是指某些类型的句子在应用文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如总结中要汇报情况,请示时要阐述原因,求职信中要作自我介绍等,主要使用陈述句。应用文在有所陈述的基础上,往往要提要求,无论是上级对下级,还是下级对上级。如"以上通知,请遵照执行","以上请求,望领导批准为荷"等等。所谓句法的灵活性,是指在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当地求新、求变。灵活恰当地选用句式,可使行文变化多姿,从而增强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外在美。例如,对事物下定义时宜用长单句、判断句;叙述事物时宜用短句;发号施令时宜用短句、单句、主动句。总之,选用什么样的句式,要根据表述内容灵活掌握。

(3)力求简洁,具有庄重感。应用文中,经常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如常用的有"经、业经、业已、兹、兹有、兹将、特、者、荷、取、于、而、则、为、为此、与之、依、逾、至、其、亦、以、尚、须、未、予、示、之……",可增强文章的庄重感。

(4)用图式替代语言文字。图式包括图、画、符号、照片、表格、公式等。在应用文特别是科技应用文中大量使用,成为一种常见的辅助书面语言,从而形成应用文语言的又一大特色。

二、语言运用的要求

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即:语言要准确清晰、简洁明了、平实自然、得体妥帖、生动具体

1、准确清晰

准确,即用最恰当的词语和句子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思想。清晰,是指表达时要条理清楚,意思明白。具体应做到:

(1)用词造句要准确。用词准确是指能把握词语遣用的分寸感和合适度。应精选中心词,用准修饰语。能仔细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用法,对词义轻重。范围宽窄、程度深浅、感情褒贬、语体雅俗、词性差别等都能烂熟于心、姻熟于手。如:"分散"和"涣散"都有"不集中"的意思,"涣散"是具有贬义性质的形容词;"分散"是具有中间性质的动词。"士气涣散"就准确,"士气分散"就不准确。另外,应用文常用数字说明问题,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所以数字运用要准确无误。

(2)用词造句要通顺。指合乎语法,合乎逻辑。通顺也是实现语言准确的保证。

(3)要注意语意鲜明。有时由于特殊需要,还必须使用一些模糊语言,即用一些在外延上不确定、表意比较含糊,以及在运用上具有弹性的词语,如"近年来"、"各地"、"时有"、"大多数"。"有关部门"、"条件许可时"等。该类词语使用恰当,不仅能增加行文的灵活性,而且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意思,但应谨慎使用。

2、简洁明了

(1)简洁。所谓简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清楚表达较多、较丰富的内容。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把话说到点子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四点:

一要善于观察事物,深刻理解事物,明确认识写作对象,把握住问题的关键。

二要反复锤炼,提高概括能力,杜绝堆砌修饰语现象;适当使用缩略语,如"五讲四美"等。

三要删除一切套话、空话、意思重复的话,向繁冗开刀。克服繁琐冗长的毛病是语言简洁的前提。

四要适当地采用文言词语及短语。文言词语(包括成语、典故)行文简练,富有表现力,写作时适当采用,言简意赅。然而,"简"要得当,"简"得让人不明白或产生歧义也不行。绝不能为简而生造词语。乱缩略、滥用文言以及一概排斥某些行文必需的程式化语句。(2)明了。所谓明了,就是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是一,二是二。要做到明了,一是要考虑周到,言尽意止;二是要注意用词通俗,不用生僻晦涩的字句;三是在运用数字的时候,只须写出计算的结果,而不须表述具体的计算过程。

3、平实自然

应用文用语应平易通俗,浅显流畅。说明事实、讲清道理即可。不搞"曲笔",不作夸饰,不堆砌辞藻,不追求华丽,不矫揉造作,不用生僻词语,以明白、实在、自然为上。

4、得体妥帖

(1)得体。应用文实用性强,讲究得体。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适合特定的文体。按文体要求遣词造句,用词、语气、语体风格应符合特定的要求。保持该文体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如公文宜庄重,调查报告须平实,学术论文应严谨,祝谢哀问需较浓的感情色彩,广告就常用模糊的语言,使用说明书则需具体实在,商业交际文书语言要委婉,合同书的语言则要精确,颁布政策法令应庄重严肃,报喜祝捷要热烈欢快,提出申请该委婉平和,分析问题须有理有据。

二是语言适用于所写的应用文体的需要,做到需要文雅时,决不粗俗;需要委婉时,决不直露;需要明确时,决不含糊;需要模糊时,决不精确。

三是要考虑作者自己的身份,阅读的对象,约稿的单位,写作的目的,甚至还要考虑到与客观环境的和谐一致、恰到好处。比如需要登报或张贴的,语言要通俗易懂;需要宣读或广播的,语言应简明流畅,便于朗读;书信的写作,要根据远近亲疏、尊卑长幼的关系使用相应的语言;公文的写作要根据不同的文种和行文关系而使用相应的语言,否则就不得体。(2)妥贴。语言的妥帖则是指语言要合乎语法的一般规范。

5、生动具体

生动,即言词形象、逼真、有活力,能吸引人。应用文中有些文种的语言也是要求生动的,如讲话稿、调查报告、总结等。选择词语(尤其是动词的运用)时要精心,恰当、传神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引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如某篇调查报告中写当今择偶观时说:"婚姻的含金量增大了。"就十分传神。语言具体,可使文章内容有血有肉,说理深刻有力。其关键在于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高中话题作文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写好高中作文,对于学生作文的写作基础也要好好的训练,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话题作文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始学写议,应力求具体多点分析阐述。

二、文章立意的升华——深入浅出

叙完笼统归结是初中模式作文的又一通病,常常文章的结尾具有宽泛的普适性,而缺乏对文章应有之义作具体针对性的挖掘阐发,常常文章的“穿鞋戴帽”大到可以套在无数篇文章上,却没什么真正的思考。高中作文倘使还用夹叙夹议,也要对叙的材料反复推敲,找出几例可以统一在一个观点里的材料,就材料的不同侧面来评析议论,最后上升归结出恰当切题、言之有物的中心。

三、文章表达的提高——点睛生花

好的文笔追求更高效率、更多意蕴。描述中就渗透情思与评析,这是较高水平的表达。一般的叙议分段,也应注意所叙材料紧贴自己的议论,议论应采取逐层推进,前后分界,避免相互缠绕。但又必须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在文章中一定写好精心组织的关键议论,努力使文章多处呈现运用一定修辞的文采。

话题作文训练举隅

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话题作文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读懂话题关键词的意旨,若给出导语提示,还应划出导语中包含归结的关键语词。一般初学者,首先要注意让这些关键词贯穿在自己作文的始终,统帅自己的文意。

规定“题目自拟”,一定不要用话题作标题。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2、标题不能过长,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

[关于高中话题作文的写作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作基础:书信作文的书写格式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书信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长期以来,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固定的书写格式: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部分。下面小编来说说书信作文的书写格式,一起来看看吧!

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或只写称呼),有时还要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表示对收信人的亲热和尊敬;接着加个冒号,表示下面的话是对他说的。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也就是书信的内容。正文部分通常先写问候的话。问候是一种礼节,问候语很多,有节日的问候,如“新年好”“春节快乐”等;有季节性的问候,如“夏安”“冬安”等。也有开头问候身体健康,工作和学习情况的,如“近来身体可好”“近来的学习好吗?”等等。问候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段落。

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是写信的目的之所在,写信人要说的话,要办的事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内容在问候语下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要顶格写起。如果要说的话,要办的事多,应该分段写,每段写一件事,写完一件事,再写另外一件事。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写起。

结尾:正文写完后,要写上表示祝愿、尊敬或勉励的话,也叫致敬语。致敬语要根据对象不同而不同。如果写给长辈,可以写“敬祝健康”等;如果写给平辈,可以写“祝学习进步!”等。而“此致敬礼”是比较通用的,适合一般人的结束语。结尾的“此致”“祝”等可以紧接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等祝愿之情,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下方。可以根据信纸剩下的多少,决定署名与致敬语的距离。署名时根据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可带姓,可不带姓。习惯上,还按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名字前面加上“孙”、“弟”“老朋友”等称谓写在名字的左上角,字体小一点。

日期:一般写在署名的下边。日期最好是把年月日都写出来,便于收信人了解写信时间。

范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老师:

您好!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升入了5年级,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们踏着醉人的花香,迎来了第21个教师节.

当无知的我们走进实验小学的大门,我们看见了您慈祥的面孔.是您领我们学会了加,减,乘,除.也是您领我们走进知识的大门,把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到我们手中,让我们去努力,去发现,去探索;也许在什么时候,我们幼稚的话语可能伤害过您,可是您仍把我们当做您的 一个个调皮的孩子.

没有阳光就没有花朵,而没有教师哪会有诗人,文学家,作家,哪会有举世闻名的歌德巴赫猜想!

多少次,我们看见您在认真的批改作业,您在细细凝视,一行行,一页页.在您没看完前您不肯离去.因为您知道那是孩子们的翅膀和台阶.这时当我们看见您,我们多想递上一杯清凉的茶,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有人说,老师是园丁,培育除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我觉得这话没错,您就是园丁,我们是春天里 的幼苗,茁壮的绿叶上有您的汗珠,鲜艳的花朵上有您的微笑!不管您有多忙多累,您始终精神饱满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讲授知识.您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牺牲了多少个良宵啊.您额头的皱纹刻下了千丝万缕的慈爱;您鬓边的白发记载着长年累月的辛劳.就像我们不会忘记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一样,也不会忘记您----我们的启蒙恩师.

写到这,我们要对您说一句,老师,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天使!

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永远年轻,桃李满天下!

此致

敬礼

全班同学敬上

xxx年9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全文共 3115 字

+ 加入清单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可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

感叹句: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有两种情况:

1 肯定语气改成反问句如:

天才来自勤奋。改为:难道天才不是来自勤奋吗?

2 否定语气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也有两种情况: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练习 :

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二、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例: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注意:

练习: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学好语文和输血,对青年人的成才才会起促进作用。

3)同学们都觉得书籍是我们的好老师。

4)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会找到春天的。

5)上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6)事情的来龙去脉得向你说清楚。

7)这里的情况你是清楚的。

三、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

我们在说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如我、我们等)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二是改变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三是适当调整词语,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使句子通顺。

例: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它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1)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3)小华告诉我:“ 我的《儿童时代》先借给你看。”

4)妈妈对我说:“ 我今晚要加班,不回家吃饭了。”

5)小华对小丽说:“明天我们班要参加区文艺会演,我得早点到校排演。”

四、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如:他碾死了小青虫。可改成

⒈“把”字句:他把小青虫碾死了。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⒉“被”字句:小青虫被他碾死了。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换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这两种句子的变换只要调换句中的某些词的位置就行了。

如上面句①中只需把“碾死了”和“小青虫”的位置调换一下,再在他的后面加个“把”字;句②则把“小青虫”与他“他”之间加个“被”字就行了。两个句子互相改换之后,它们原来的意思不能改变。

五、有些陈述句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一部分,可交换下词语的位置。

如:“我去过北京。”与“北京,我去过。”前者突出“我去过”,后者突出了“北京”。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六、特殊句式的变换

1、词语位置的变换:如

常式句:亲人再见了!

变式句:再见了,亲人。把主谓语的位置进行互换

2、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如

(1)、我说:“爸爸,也许它不会死……” (提示语在前)

(2)、“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中间)

(3)、“爸爸,也许它不会死……” 我说。 (提示语在句末)七、关联句

句子依据结构分类,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复句是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复句内的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同一个复句里的分句,说是的是有关系的事,它们又是由关联词语连接起来的,因此也称作关联句。常见的关联句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因此 既然……就

2、条件关系:只有……才 只要……就 无论……都 不管……总

3、假设关系:如果……就 要是……就 哪怕……也 即使……也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还

5、并列关系 :既……又 一边……一边 一方面……一方面 一会儿……一会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7 选择关系:是……不是 宁可……也不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

运用关联词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联词语一般都成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如“可是”、“而”、“因此”等)

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七、因果句式的改写:

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八、缩句和扩句

缩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句子。把句子中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原来句子的主干,缩成一个简单完整的句子。缩句不能增加和减少原句基本成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缩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 ”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是成 “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另外要提醒小朋友的是,缩句后,虽然句子十分简短,但它还是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句末必须加上原句上的标点符号。扩句恰好相反,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增加一些恰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是句子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和生动。扩句的过程正好与缩句相反,即按一定要求给句子的主干添枝加叶,加上修饰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形象、生动。

在具体扩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所加的修饰词必须与主干搭配得当

2、扩句后句子的成分不变。

3、扩句后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

全文共 175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对于应用文写作都比较陌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2、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3、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4.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的技巧

全文共 246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共基础知识写作是公务员考试的重难点,而相关的技巧又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的技巧,欢迎大家浏览。

一、扣政策

我们写工作总结,往往要对前一段工作进行全面、审慎的回顾,即对前一段工作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和实施领导的情况进行审视。所谓扣政策,具体地讲,一是有无违法、违背中央指示精神、违背客观规律、侵犯群众利益的行政行为被作为经验在总结;二是理论上的提法是否符合党报党刊中的舆论子向和跟新提法;三是引用的政策法规是否得当。如果政策使用不当,或有错误,那么,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不正确的;如果推广,则是有害无益的,甚至会造成恶劣影响。

二、抓特色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和风格。就一份总结而言,一是指内容上的独特风格。有的秘书写总结,喜欢套用老模式,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连重点也不突出,就更谈不止有什么特色了。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总结,要突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神”的工作成绩,写作的重心应当是反映当地工作中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东西。要写出自己“这一个”的特色,要唱好“地方戏”和“拿手戏”。而对于那些照抄照转一般化的工作情况,年年可套、家家可用的“常规性武器”,各级各地乃至全国都适用的“普通话”,就没有必要写人总结之中。那样的材料即使报上去也不会有多大用处。在当今“快餐化”的时代,生活、工作节奏已不断加快,阅文者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阅读尽量多的文字,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只有突出文章的特色,尽量缩短文章的篇幅,才能达到阅文者的要求。二是指在形式上要突出特色。工作总结的标题要突出全面工作总的特色,文章各个部分要紧扣主旨突出各个方面的特色,每一段的开头也要概括本段要旨。目前流行一种将具体事实与数据用黑体标出作为小标题,让阅文者在一两分钟内就能读完一份经验材料主干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找典型

典型的作用巨大,效果明显,一个好的典型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对于广大群众是一种非常现实、直观的教育和引导,比一般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一份总结是否有用,同其所反映的内容与事迹的典型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总结,东拼西凑找材料,方方面面有成绩,就是通篇难找一个有一定分量的典型,这样的总结对工作又有何益呢?领导的总结性讲话离不开一条条活生生的典型经验,办公室主任最感兴趣的是下级总结中的典型材料,而秘书则往往为得到一个典型事例.更是打烂了电话,甚至“踏破铁鞋”。那么,怎样才能寻找到典型呢?除了平时在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典型外,还可以从效果、做法、认识等三个方面去发现典型。首先是从效果上找典型。某项工作产生了最佳效果,取得了显著成绩,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对于本地区本单位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能够解决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又优于别处的最佳处置方案及工作经验,应当敏锐地抓住并及时地撰写。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都有科学的经验值得推广。其次是从做法上找典型。某方面工作能取得实效,自然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做法。但如果某项工作略见成效或效果暂时不明显,也可总结比以前有所改过、比别人先进,特别是有创意的典型做法。再次是从认识上找典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深化、观点的亮化和主题的升华,写进总结中,仍然不乏深刻的典型意义。

四、清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基本要件,无论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都要做到真实、新颖、贴切、有力,所引政策法规、名人名言、领导讲话、群众评价等都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拼凑曲解,更不能“想当然”。总结中常见的一些所谓的“群众评价”,不像群众的口吻,倒像秘书的杜撰;所引政策法规条文有些已经过时或不够贴切。事实材料就更有讲究。要真实,就不能虚构杜撰,。同时,材料一定要新,要选择最新的事实和统计数据,今年的材料可谓新,去年的材料还算新,前年的材料也许就是“陈芝麻”了。要贴切,就要用一根红线贯串所有的材料,即围绕中心来精心选择材料。在修改和审核时,对于那些虚假的、过时的、“外围”的材料,要毫不吝惜、坚决摈弃。

五、理思路

写得好的总结,思路往往是很清晰的,犹如一位出色的导游,预先设计好路线,将你有顺序地引到一个个游览景点一样,看完所有的景点而行程丝毫不乱。我们写工作总结,一般是按照“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绩及经验——存在问题及教训——下一步打算”的思路来结构文章;还是采用“横式结构",分别按照各个方面的工作来写,边写做法、成绩、经验,边写存在的问题及教训和打算。具体总结某一方面的工作时,是先写做了什么工作,谈重要性,次写做法与效果,后用典型集体和个人的事例来予以说明,按照“做了什么——怎样做的(情况与做法)——做得怎样(成绩和经验)”来构思;还是只写“做了什么”与“做得怎样”,而略去“怎样做的”这一部分呢?即使在一段话中,上下旬之间也存在一个思路途接的问题。

六、删冗文

梁实秋先生说:“文学作品无不崇尚简练,简练乃一切古典艺术之美的极则。”这同样也是我们写总结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简练就是简要而又精练,就是“少而精”。总结要简练,就要讲究立意精辟,结构精巧,材料精确,叙议精当,文笔精悍。看来要写出高质量的总结,还真须下一番功夫不可。当然,“简洁”是相对而言,不是越短越好,也不是一切总结皆作短文。言之有物,短文长看;言之无物,长文短看。有的同志热衷于“做文章”,可谓“妙笔生花”,观点精心提炼,内容苦心剪裁,文字刻意润色。既有“四六旬”,也有百分比;既有面上概括,也有典型事例。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热热闹闹,内容却是空空荡荡。你去审视它的每句话,会惊奇地发现,有用的句子寥寥无几,整个文章除了耽误听众(读者)的时间以外,毫无实际意义。要使文章精练,—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提高文章的含金量,删去一切冗文,争取在尽量少的文字中含有最大的信息量。一份工作总结能够在最短的篇幅内传达最大的信息量,往往给人以单位领导作风干练、办公室办事果断、信息来源广泛、秘书知识丰富的良好印象;既能对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又能使人在愉快之中受到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信息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2377 字

+ 加入清单

信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小编收集了信息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一、信息的含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信息

信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从广义上说,信息是对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从狭义上理解,信息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能够通过文字、符号、图像、数据、报表、声波、电磁波等载体反映出来,并通过载体进行传递和存储;信息不是过时的东西,而必须是具有新内容的新知识,能够作用于信息接受者。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是客观性。即先有信息反映的对象,后有信息。不论借助于何种载体,以何种方式进行传输,信息都不会改变其反映对象的属性。

二是价值性。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信息是一种价值无量的要素。信息作用于资本,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导致发财致富;信息作用于技术,将会产生发明创造和革新,取得技术进步;信息作用于经营管理,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促进市场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信息作用于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各个领域,则会起到组织、协调和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的作用。

三是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从发出、接收到进入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信息活动是动态的,因此,信息本身也有寿命。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传递缓慢,时过境迁,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四是共享性。信息能够同时被多个使用者所利用,不会因使用者的增加而使每个使用者获得的信息减少。

五是可开发性。人们可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概括、归纳、扩充,使信息更精练,含量更丰富,价值更高。同一条信息,由于信息工作人员的阅历、社会地位和知识水平的不同,从中发掘、派生、推断出的信息以及扩大信息的效用和价值也不同。

(三)信息的具体作用

一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参谋咨询作用。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性,关键就是看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取足够的信息。一个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领导,绝不可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更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一项政策制定之后,进入执行(组织、指挥、调节)阶段和结果(检查、监督、评价)阶段,同样需要和依赖信息反馈,据此作出新的判断和决策。

二是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推动作用。领导和上级机关通过信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同时,通过信息发布指示,揭露矛盾,对布置的工作进行督查督办,推动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是部门、地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作用。运用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可以加强系统内部各地区、各单位和系统外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互通情况,相互学习,推动工作。

四是促进机关转变作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信息快捷、便利、通达、及时等特点,为领导和机关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获得情报、指导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加快了机关工作运转速度,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信息的写作技巧

一篇好的信息,要用精练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表述清楚,主题突出,信息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信息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信息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我想要多细心体会,用心积累,才能运笔自如。

(一)把握总体规律和要求

写好信息关键在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多练、多体会。在总体把握上,要力求做到三点:

1、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宣传工作有一句行话,叫作“紧跟上头,摸清下头,握紧拳头,快打快收”。信息工作与宣传工作有类似之处,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是做好信息工作,更是搞好信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信息是写给领导和领导机关看的,作为信息写作人员就要把领导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第一选择,深刻学习和领会上级部门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熟知上级部门的年度工作安排以及上级部门刊发的各种信息载体和特点等等。

(了解上情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打电话、从公文处理中查询上级发文、还可以看电视新闻、报刊杂志新闻等方式来了解上情等。)

比如,2008年全国开展奥运前30天出版物市场集中整治活动,以及“我为奥运作贡献,文明经营我争先”,我及时收集整理上报了多篇信息,都被总署、中国新闻出版报和省局采用。上面需要什么,你就要报什么,这样你上报信息的采用率就比较高。

同时,写信息也要反映基层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工作整体部署情况、反映基层呼声的过程等,如果不注意了解基层的情况,写信息时就会“手中无粮,心里发慌”,或“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感觉,这一点相当重要。

总之,吃不透两头,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找不到本工作领域的热点、难点、敏感点等问题,就写不好信息,就会给工作带来被动。此外,信息写作人员还要经常学习政治理论,认真学习上级部门的重要文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同时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深入基层了解掌握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容量,提升自己运用知识的技巧和能力,才能写出对领导决策有用的信息来。

2、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信息是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的。因此,编写信息时候一定要真实、准确。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编写信息。对一些关系重大的信息素材,还要经过核实,数字要准确无误,结论要符合实际,办法要切实可行,在这里虚假不行,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也不行。比如,数字在上报时尤其要仔细核对,不要随意变动。象江西日报发现你上报的信息中数字不准确,他不可能打电话来核准,根本不采用。所以,上报信息的校对把关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信息能否被采用。现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就报上来了,这样的话,信息可能失真,同时质量很低。

3、文字讲究,条理清楚。信息的编写要中心突出,有主有次,言简意赅,语言文字要规范。实际写作时候,要尽量避免和克服可能出现的一些通病,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八忌”:

一忌面面俱到。不要总担心说得不够全面,把摊子铺得太大,在大问题套小问题,小问题里还套小问题,十分繁琐。

二忌语言不够精练。编写信息要“惜墨如金”,凡与表现主题无关的话以及不必要的重复和解释应该坚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训练写作技巧的方法

全文共 1617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第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现在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呢?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书信写作的基础知识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书信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长期以来,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固定的书写格式: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部分。所以,如果你想要写好书信,那么,必须要掌握以下有关书信写作基础知识

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或只写称呼),有时还要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表示对收信人的亲热和尊敬;接着加个冒号,表示下面的话是对他说的。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也就是书信的内容。正文部分通常先写问候的话。问候是一种礼节,问候语很多,有节日的问候,如“新年好”“春节快乐”等;有季节性的问候,如“夏安”“冬安”等。也有开头问候身体健康,工作和学习情况的,如“近来身体可好”“近来的学习好吗?”等等。问候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段落。

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是写信的目的之所在,写信人要说的话,要办的事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内容在问候语下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要顶格写起。如果要说的话,要办的事多,应该分段写,每段写一件事,写完一件事,再写另外一件事。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写起。

结尾:正文写完后,要写上表示祝愿、尊敬或勉励的话,也叫致敬语。致敬语要根据对象不同而不同。如果写给长辈,可以写“敬祝健康”等;如果写给平辈,可以写“祝学习进步!”等。而“此致敬礼”是比较通用的,适合一般人的结束语。结尾的“此致”“祝”等可以紧接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等祝愿之情,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下方。可以根据信纸剩下的多少,决定署名与致敬语的距离。署名时根据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可带姓,可不带姓。习惯上,还按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名字前面加上“孙”、“弟”“老朋友”等称谓写在名字的左上角,字体小一点。

日期:一般写在署名的下边。日期最好是把年月日都写出来,便于收信人了解写信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剧本写作基础:剧本写作入门

全文共 3378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小编收集了剧本写作入门,欢迎阅读。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创造角色冲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创造表面张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其它技巧

>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剧本三大忌

>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公务员考试应用文写作基础:应用文的种类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一、按其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

可以分为公务类应用文和私务类应用文。

公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国家和集体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公文。

私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个人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个人日常应用文书。

二、按表达方式划分

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

三、按使用领域划分

(一)行政类应用文?

行政类应用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和日常行政公文。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十三类十三种公文。国家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处理事务的文件,主要用来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提出要求,答复问题,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传递信息。公文制作比较严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写作和使用时,要根据国家最新的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区分每类公文文种的行文要求和使用范围,确定适用的文种形式,确保其使用效率。

2.日常行政机关公文

日常行政机关公文是指上述国家法定的行政机关公文以外的一些事务文件。是指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介绍信、证明信等用来处理单位内部日常事务,与具体部门进行工作联系的应用文。它们的行文格式不像公文那样严格,制作也比较自由。日常事务公文不具有法定的权威,一般不单独行文,如有必要,需另行备文,按法定公文处理,否则只作为参考材料。有些日常事务公文还可在报刊上发表。

(二)专业工作应用文

专业工作应用文是指在一定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由于分工不同,社会各行各业经管的事务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些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应用文,称为专业工作应用文。专业应用文除了要遵守应用文的一般规则外,还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外行人是不能写好的,如财经部门常用的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贸函电、经济合同等;司法部门常用的起诉书、判决书、证词、辩护词、立案报告、破案报告;文教部门常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管理条例;医务工作常用的病历、处方、护理日志、诊断证明书、死亡报告;外事工作常用的照会、声明、国书、意向书、备忘录、国际公约、联合公报等等。

在各类应用文中,专业工作应用文涉及的面最广,发展最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为适应工作需要随事立体的应用写作新形式,也将会不断增多。

(三)日常生活应用文

日常生活应用文主要指个人用来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礼仪的应用文,如书信、电报、启事、请柬、讣告、日记、读书笔记。日常生活应用文与个人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活动关系密切,使用范围很广。日常生活应用文虽然也有一定的格式,但不十分严格,写作较灵活自由。

以上只是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如果进一步,还可根据行文方向、内容性质或其他管理文件的标准来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升初作文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1945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那么小升初的作文中,孩子们到底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准备呢?

一、素材的多角度立意

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所说的自己画蛋的体会: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告诉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文章源于生活,它的立意亦应多角度进行。

我们以一个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件为例。

今年春天,我和爸爸来到高尔夫球场,第一次学打高尔夫球。看教练做很简单,我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却发现和想象的不同,要么杆碰不上球,要么球出去就偏离了方向,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我终于成功了。

就这一事例,我们可从如下角度立意:

1、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走向成功;

2、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成功需要方法;四、运动带来快乐……

这样,一个素材,可以根据命题的不同,确定立意,设置情节,确定描写重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打球的动作细节是不能丢的。

二、练习写好文章的细节

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注意了情节的起伏,语言的流畅,但总感觉文章空泛,这是为什么呢?忽视了细节描写。

怎样写好细节,简单地说,细节描写要还原生活,去发现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去描摹。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如何将“陌生叔叔帮我把车修好”写细,我们首先要还原生活场景,在头脑中勾勒出雪中修车图,再从这一图画中去寻找描写的细节。

这是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断:“叔叔迅速地摘下手套,用右手拿着链条,左手帮着把链条搬过去,链条一点点地扣上去了,一节一节地扣住了后轮的齿轮。‘咣当’一声,链条滑了出来,这一次努力前功尽弃。我的心咯噔一下,万一叔叔告诉我修不好,我该怎么办呀!可事情并非如我想象,只见叔叔向拢起的双手呵了呵气,又蹲下了身子。他为了不让链条弹开,用右手把链条往前面齿轮上套住,然后右手拉住链条往后齿轮上移,左手护住链条不让它再滑出来。后来,他看到位置有些偏,就用左手把它移正再装,洁白的雪花落在了他冻得通红的满是油污的手上,我知道他的手一定很冷,很冷,可他的心一定很热,很热。终于,链条一节一节地和齿轮扣住了。他猛一转脚踏板,车子居然又完好地转动起来。”文章中最直观的细节是叔叔修车的动作细节,摘、拿、套、拉、护、移、转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叔叔雪中修车的不容易,突出了人物精神。其次应当是外貌细节和心理细节的描写衬托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每个人观察生活的角度和经历不同,再现的生活场景也就不同,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我们达到这样一种境地为最好——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三、整理生活中的素材

努力回忆六年来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记忆尤为深刻的小事,哪怕是一次单手磕鸡蛋的经历都不要放过。因为孩子有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有真实的体验、感受,他的表述一定会具体而生动,他所表达的情感一定是真实的。翻翻过去的作文、周记,从多个角度,搜集这样的素材,将细节完整地记录下来,进行分类整理。

有些家长大量地看作文选、杂志,想帮助孩子从上面搬些素材下来。我不大同意这样的做法,因为那不是孩子的生活,他很难像成人一样具有缜密的思维,进行合理的想象情节,他也很难描摹当时的细节,这样的作文不能打动读者。不如让作文选、杂志成为勾起孩子回忆生活的媒介,从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中挖掘写作素材。如:从作文选上看奶奶为我掖被子的细节,想到冬天,妈妈买药回来,为我滴眼药时怕我嫌凉而搓手的动作,这样一来写母爱的文章就有了素材。

四、努力锤炼文章的语言

佳酿总是经过酿造才有它独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样,经过锤炼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尝试这样的几种方式,让语言焕发色彩。

在句式变换上下工夫。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可以将陈述句用反问、设问或感叹句的形式表达。

在准确地运用词汇上下工夫。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些拟声词来丰富表达;另外,可使用叠词使描绘更加准确,而且能使语言具有节奏感,从而让语言富有音乐美。再有,四字词语和成语的使用,会使语言表达更为简练。 在恰当地运用修辞上下工夫。修辞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一句,意思是说“大雨来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雨当作正在奔跑的人,飞快地追赶天空的乌云,这样一说比“大雨来了”更能表现出雨来的之快、之急、之大。当然,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等,我们应根据需要采用。

[小升初作文的写作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高考满分作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5869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作文是高考的半壁江山,但高考作文的备考工作确实让人犯难。下面为大家介绍高考满分作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一、真情实感打动人,精雕细刻得满分

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感悟,真实可谓决定一切。阅卷者已被生活的细节打动,被真切的情感打动,被阅卷者自己的感动打动,结果已成定局,于是作文斧凿之痕、题文牵强、发展等级难现等弊病,皆不在话下。

【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物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他还是思想和行为的结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有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5年广东高考作文试题

【满分作文】

芬香永存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妈,你走后我变乖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阅卷老师点评】

这一封发往天堂的信能在40多万高考作文卷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两个特点: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听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声音,也看到了一个在经历失恃之痛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撷取三个小材料勾勒成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母亲走了,作者生活中赖以依靠的那棵树倒了,于是自己便长成了一棵树。文贵情真,这篇作文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

二、绝对的句式,绝对的煽情,绝对的成功

阅卷者在巨大的优美的语词氛围中,充分感受意境与情感方面带给的冲击力,欲罢不能,因此这就自然稀释了诸如段落套构、别字屡显等凝重的问题。

【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满分作文】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望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振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简评】

这是一篇颇有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积淀,颇有才气和灵气的考场佳作。作者深刻领悟话题的精髓,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历史的苏武啊,永远的苏武!他“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他为历史唱响了“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用一句“永远的苏武”做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练、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始终把苏武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弘扬了人间正气,彰显了英雄的高风亮节,生动深刻地阐释了话题。由于大量地使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骈散句结合,长短句参差,使得文章气韵流畅,音韵铿锵,读后,不但使人豪气在胸,而且满口留香。

三、新颖不会有错,独特定是法宝

阅卷者在阅卷流水线上每天要遭遇到多少相同构思相同材料的尴尬啊,如若新颖的材料或独特的构思闪现,眼前便会一亮

【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年重庆高考作文试题

【满分作文】

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

这些天,我一直为自己该怎样死而焦虑不安,我的身体极度不适,但我没上医院,因为前几年有位算命先生告诉过我,我命绝今年,如果挨过了今年,还有几百个日日夜夜。

经过深思熟虑,我还是选择上街让人打死。

这些年,我愧对人类,把人们用血汗换来的粮食弄进我的黑洞温柔乡,我有十几幢别墅,而且每一个都养着“小蜜”,我怕光,更不敢走在大街上,“老鼠上街,人人喊打”嘛,我现在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让我的死来向人们陪罪吧!也许后来“鼠”作个惩戒。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可是没有人喊打,连看都没人看我一眼,我慢慢地走着,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我挡住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姐,我想让他大喊大叫,让那些“英雄救美”的人把我打死,我搂着她的腰说:“我要非礼你!”

那位小姐不但没有喊,还报我一个媚眼说:“看你这派头,不是大款就是大官,我傍你。”

往日听起来的甜蜜的话,今日听起来如此的刺耳,我丢开她,抱头鼠窜,我想这就是她期望的吧!

我跑远了,她还在不停地问“电话多少”……

对面向我走来一位老太婆,我想她年龄大,社会阅历丰富,一定能认出我是一只“老鼠”。

可是她与我平静的擦肩而过,我忙抓住她的袖子说:“难道你认不出我是只老鼠吗?”

你是“老鼠”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街上贼眉鼠眼的人多着呢!别烦我,我还要去买菜。她袖子一甩,像年轻了许多似析,飞一般地走了。

怪哉!怪哉!是我的认识错了呢,还是他们另有期望?

突然,我眼睛一亮,对!警察有枪,像花生米那样,只要一飞过来就行了。

我来到一个警察面前说:“警察同志,我是一只‘老鼠’,你用枪把我打死吧!”

那警察见了我,“啪”的一声就立正了,“局长好!”

“我不是局长,我是老鼠。”

“你是局长,两年前你还同我们王局一起吃饭。”

“你们王局也是只老鼠。”

“你们怎么是老鼠呢?你们是老鼠,那我们就是老鼠的儿子、孙子,以后请你在王局那里多替我说说话,我的名字叫‘向上官’,电话5188。”

我慢慢走在大街上,心里乱到了极点,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怎么我的认识与他们的期望相差那么大呢?

我仰天长叹:“谁来杀死我这只想死的老鼠。”

【阅卷老师点评】

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文章采用童话的形式,以老鼠为“自我认识”的主体,显示了人们期望的错位,讽刺了人们是非颠倒,将反常视为正常的麻木心态和不良世风,立意深刻,引人深思。

四、文化的具象情结,永远是不断撩拨起人心激动的重要元素

阅卷者因这种具象情结的亲近乃至青睐,沉浸在难以名状的回忆与回味中,阅卷场上偷得一闲,终得在浓浓的文化氛围渲染中消解了诸如拔高思想、矫饰情感、文辞一般等一系列的问题。

【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

【满分作文】

北京的符号

——“冰糖葫芦”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一家子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他爷爷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但他一口悦耳的吆喝声,让我深信不疑。那会儿我还小,还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谁吆喝得好听就买谁的吃。

于是,我跟这个老北京混了个脸熟。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经过我家的门口,他的身后就会跟着一个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5岁小破孩儿。

老北京很喜欢我,每天收摊儿前都会给我一串糖葫芦作为报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脑袋说:“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年幼的我不懂这些话的意思。于是认真地望着卖糖葫芦的说:“赶明儿我一准儿干这个。”老北京笑笑不语。

15年后,我长成20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的前途奔波,现在的理想是当个白领,再也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虽然15年过去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划15年前那个小破孩儿。

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了我一串糖葫芦。“提前付你的工资,像当年一样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20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然后,他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胡同深处、四合院、门墩儿——小破孩儿——妈妈……一股热浪敲击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一切,敞开喉咙——

冰——糖——葫芦……葫芦——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号,有着老北京淳厚的味道。时代变迁,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声却穿过岁月飘向2008,到那时候,让世界友人都来听听地道的吆喝,品尝这醉人的京韵吧——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点评】

想象力很丰富引起读者共鸣文章很朴实考生很有想象力。

总体来看,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挺好,考生没有卖弄什么文字,而是很平静地在讲故事,将小时候的记忆和故事娓娓道来。

这篇作文的核心我觉得还是老北京的吆喝声,考生虽然在写卖冰糖葫芦,但还是对其吆喝声有浓浓的感情。老北京的小贩在卖东西时,都喜欢吆喝,那种京韵京腔是很多北京人都熟悉的,但是这种声音现在很难再听到了,这就代表了北京的符号,是一种生活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中考作文指导:如何训练写作技巧

全文共 1671 字

+ 加入清单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小编收集了如何训练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第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第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现在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呢?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1761 字

+ 加入清单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时需要写作文,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一、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作答要求作文;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联系实际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4)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

二、【写作参考答案】

【解析】这属于寓言故事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围绕鲨鱼,面对强化玻璃在历经失败过后,产生相对安逸的思维,等到危机困难真正解除,却不能迎接之前的目标,想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挫折,应该积极面对,不能退而求其次,因此,这篇文章立意是应对挫折,获得辉煌。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从良好心态、激发个人潜能、调整人生目标方面进行论述。

【范文】

历经挫折 迎接辉煌

贝多芬曾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老师,就如同不能没有挫折一样。遭遇挫折,是人生常态,就像四季轮回、秋去冬来一样,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非人力所能避免。挫折是一个火药桶,点燃它会给人们带来苦难,带来不幸,带来失利;同时坐车又是一把金钥匙,拿着它会打开成功的大门,踏上人生的巅峰,通往幸福的天堂。因此,正确面对挫折,才能迎来新的篇章。

笑对挫折,能够培育良好心态,享受生活。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有坦途就有坎坷,有甜蜜就有苦涩。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成功的一级级阶梯;对于弱者则是一道道绊脚石,会把弱者跌得鼻青脸肿。

挫折,有时候也会像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然自信者手中始终会握着一枚“指南针”,他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勇往直前地向着目标进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沙漠”。要想享受生活,就要正确对待挫折,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

笑对挫折,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助力成长。挫折是积累经验的必修课,是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是收获果实的剪刀手。数风流人物,都是历经挫折方成宏图伟业。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一代枭雄;马云买保险的失败,造就阿里巴巴;刘伟电断双臂与白血病的次次打击,但终成“双脚弹琴小王子”。然而,生活中小学生因暑假作业未完成而崩溃跳楼的例子引人深思。究其原因在生活过于一帆风顺,没有遭受过挫折。因此,有意无意遭受点滴挫折,可以使我们告别安逸,在风雨中接受洗礼,从而拥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笑对挫折,能够调整人生目标,实现梦想。歌德用尽半生学画无成,面对人生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济世,最后发现治一人不能拯救全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事业。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古人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变得智慧和强大。但是,每个人都无法直接预料到适合干什么,只有在不断的遭遇挫折不断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最适合穿的鞋。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启示大家梅花妖娆美丽的获得是经过冰冷的寒冬。

同样,个人的成才也需要勉面临不断的碰壁,需要展现乐观态度与艰难选择的切合之魅,最后在挫折中使自己不断成熟。

[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读后感写作的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 是读完一篇文章的感受以外的总结、点评。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 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 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 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 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 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 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 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 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 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 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 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个雅思写作基础语法扣分点介绍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雅思考试中写作作为文字输出最多的一个部分,不仅考察了同学们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很多细节语法只是的掌握程度也很能在雅思写作中体现出来,而从以往的雅思写作考试来看,扣分的点往往不是那些有难度的语法,而是一些最基础的语法知识。

一、such as与for example的混用

我们知道,在表示举例子的时候,such as与like是完全等同的,如:Wild flowers such as/like orchids and primroses are becoming rare。

但是同学们对于Such as、for example 的把握还是不够准确。我们都知道,后者接句子前者接词语表示举例子。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写法:

There is a similar word in many languages, such as in French and Italian。

这里的such as改为for example为好,因为in French and Italian其实是there is a similar word in French and Italian的简化,所以要用for example来引出例证。再来看几个类似的例子:

It is possible to combine computer science with other subjects, for example physics。

二、assume 及claim 使用不够准确

我们知道, think,assume,claim是议论文中常用引出观点的动词。在实际作文中,同学们往往认为几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完全可以代换,所以拿过来就用。甚至还有同学把consider也拿过来与之混用。我们首先还是从定义来看这几个词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作基础知识:电影创作

全文共 33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1925年发表于《东风杂志》上的由洪深编的《申屠氏》,小编收集了关于电影写作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1925年发表于《东风杂志》上的由洪深编的《申屠氏》

电影剧本与小说的区别:小说可夹叙夹议、评论但剧本必须注重造型。

剧本特性:造型性(叙事与造型合一),鲜明的表现性和动作性,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分别表现在人物的视觉造型上、场面的选择上,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把握上。

情感是影片最重要的力量。

心理描写,以往多用视觉形象来传达,如惊讶,睁大眼睛等,老套,做作。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渲染人物心情。

可以通过场景、环境对比和服装等视觉造型反映人物心理活到。

叙事也与声音结合:无论什么故事,故事情节都最重要。音乐有交代时代背景,烘托气氛,传达情绪的作用。画面外道德音乐烘托主人公情绪。要注意剧本所用音乐与剧本风格是否相符。

悲剧中加入喜剧成分,更渲染了悲剧色彩的对比力量。

二、结构

线索:单线结构,如《小鞋子》

网状结构

双线结构:一人一事结构,传记性结构,群像式结构

以两个人关系变化为设置结构,如《中央车站》、《秋天的童话》

戏剧式结构:激发情节——开端因素

复杂因素——人物在达到目的前遇到的困难、障碍

危机——处理障碍时遇到的

逆转——峰回路转

高潮

结局

美国西德菲尔德认为可分为三部分,开端四分之一,目标障碍中间的二分之一,结局四分之一

现代电影从单一封闭走向多义和思辨,更需要诚恳的年代,如《生活秀》

电影写作90-120页

开端10-15页 发展、高潮、矛盾高潮、矛盾激化、障碍与危机

结尾25-30页

非戏剧式结构

散文式结构——行散而神不散,情感的细微变化,不再是以故事为主,不注重冲突性,而注重情节性。如《城南旧事》,淡淡的哀愁,沉沉的乡思。

线性段落特点:不再讲述故事情节,而是着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几个故事串联,不再注重大的情节,更注重细节。没油特别强烈的因果关系,淡化情节。如侯孝贤《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

块状结构:段与段间无明确、必然的联系,无高潮冲突。

意识流结构:直觉性影响,潜意识,非理性的逻辑关系。代表:瑞典的伯格曼《野草莓》,法国左岸派电影《广岛之恋》,阿伦雷乃《八又二分之一》

三、电影剧作主题

人类文化的基本母体是两个:政治和性,这是最基本最永恒的。

政治是人生存生活的外部环境,而性是人的自然欲望。人性。

情节主题:要求达到某种目的。主题思想: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的体现:叙事的渠道:情节——情节的选择要对主题体现有所帮助,否则不要

语言——对话、独白、旁白,忌说教

若主题先行过于明显,作品缺乏生活化。

造型的渠道——长短镜头和固定镜头营造的人与大自然的契合,自然美的画面,如侯孝贤的长镜头冷冷的角度却包含了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主题的要求:1、单纯,不等于简单和肤浅。如《城南旧事》——故乡是生命的源泉,无论以后走多远。

2、传达主题的内涵要清楚,方式要含蓄。

中国人不喜欢一览无余,喜欢曲径通幽——意境

多义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主观性强

多主题:如爱情主题同时兼具其它主题

类型:1、爱与浪漫:障碍如何写:政治压力、阶级差异、疾病、外表、人内在的因素、偶然性因素、中年危机

2、危难与幸存:自然界,人类自己的失误和非理性

3、复仇:主人公不公平的待遇,伤害

4、成功与成就(励志片):外在障碍、挫折,内在的渴求、毅力与奋斗

5、探求与追寻:寻找:具体的找,展现过程,如何去找

抽象:寻找自我,寻找理想

6、团体、家庭纽带

特殊环境条件下相互关系,一班是群像人物,但也会有个中心人物

7、回归:具象:人、东西、出现,对现状重新审视

内在东西:人性的回归

8、奇幻:科幻,动画片,幻想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剧作如何分析,从声画关系、题材选择、叙事风格、剧作结构样式、情节构思、人物设置与性格塑造、细节运用、对话写作、主题内涵

对暴力的消解:暴力的正义化(好人胜利)、暴力的美学化(过程美)、暴力的娱乐视觉化

四、电影创作的情节

情节:经过作者加工后的故事

故事:直接的现实

关键两点:人物间相互关系和构成的历史

戏剧性情节:侧重于故事,完整性、生动性、趣味性

基础是矛盾冲突包括,个人与社会时代的冲突,个人与个人的冲突,人物内心想法的冲突。

开头,悬念的设置,怎么办和为什么

中间,保持悬念,设置障碍

使矛盾不断深入

增加人物、情节

不要偏离情节主线

结尾,释放悬念

一次性释放,合理性铺垫,出乎意料

大悬念中小悬念的不停释放

情节线索分为简单无副县和复杂两条或以上多条线索

淡化型情节:散文式情节,人物间细微情感的变化,生活中事件片段化,节奏散漫,形散要慢慢品位。

荒诞性情节:通常用夸张手法,有娱乐效果

意识流情节,人与过去、梦境、幻觉搅合在一起,生活流情节,生活的原生态类似于纪录片。

写作时一些原则和技巧:

1、转折,高潮时如何转折

2、蓄——放

3、不要过多揭示

4、时间跨度大时,历史感较强的影片,把历史事件编进去,可以有真实性和历史感

5、写好渐变,学会用细节写作

6、如何看待巧合与煽情:巧合即偶然性,煽情制造情感高潮时注意度的把握

五、悲剧

能给观众产生悲的审美感受

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摹仿比生活中更悲的人

性格悲剧,机遇悲剧

两种力量,来自正义一方受到失败,挫折

中国悲剧中往往缺乏哲学思考,西方悲剧侧重对人,对生命的探讨,而中国悲剧侧重于人在社会中命运的呈现。

悲剧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力量

悲剧类型:悲壮悲剧:英雄悲剧,英雄人物抗争中,死在悲壮中

悲苦悲剧:好人悲剧,在隐忍中毁灭

悲哀悲剧:主人公身上存在某种缺陷,源于无知,愚昧

悲剧的写作要领:

冲突双方对立的强烈性

必须让观众站在悲剧主人公一边

主人公内心世界充分展示

结局不要让大团圆结局来冲淡悲剧的整体,悲不一定要让主人公死去,让观众产生同情,并不一定要让正面人物以死结束。

悲与喜的艺术结合:悲的色调更浓,爱情悲剧是人生悲剧命题的永恒,将喜剧作悲剧的外包装,喜剧形式,悲剧命题。

六、喜剧的创作技法

错位,打破习以为常的生理秩序和心理秩序,些别、身份、时空错位

夸张

误会,非常态,尴尬

巧合

怪诞,变形

反差,身份反差

原则:要有生活基础,情感共鸣,重情节,细节,喜剧通俗性和广泛性

拼贴:经典画面,经典语言再利用

七、人物塑造

文学——人学——人文关怀

大众百姓:人的命运

大众情感

把人物留在观众心里是对电影人物塑造最高评价

人物塑造的基础是关于性格的塑造,性格决定命运。

人物在和社会环境发生冲突时,人物性格表现出来。

人物和人物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两难选择(国家与个人,生与死,关于情感方面的选择)

具体方面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关键行为、细节也能决定成败或改变命运)

注意:要避免性格的类型化、概念化,按代际划分一群人不太合适

避免性格的简单化、多面化

主人公应凸显性格特点

性格展示:定型展示

发展式:根据人、事、社会的变化

人物构思——剧作重要元素

包括人物、人物的行为动机需求(故事从头到尾的原动力)、行为

人物行动的具体情境、命运或结局

1、需求是剧作的原动力,主动需求如情欲、爱情、友情、亲情、性欲、物欲、利己欲、爱

被动需求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

人与人区别在于性格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所形成的处理问题的观点,个性与态度由观点与个性决定的精神上的气质

2、设置障碍:最大障碍莫过于生命的终结

客观障碍:战争、社会变革、灾难、疾病、死亡

人为障碍:内心障碍

3、人物的行动和态度

4、导致结局(命运)

人物小传

前史——内在的生活——形成人物性格(主要部分)——回顾从前(反常行为,包括童年经历、小时的人际关系、父母因素)

剧情——外在生活——揭示人物性格的部分

人物外在生活的组成部分,三部分生活,包括职业的、个人生活方面(爱情、家庭生活)、私生活(离开职业、家庭,自己独处时的个性)

确立人物谱系

人物关系变化——情感变化(情感经历)

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人物决定事件

事件创造人物

对话写作

功能:交代说明,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对白设计原则:低调的姿态表达高调的灵性

对话符合人物性格

符合特定的人物关系

符合特定的场合、情境

对白设计忌:过于重复、过于直截了当、过于零碎、过于冗长、过于雷同、过于呆板、过于说教、过于虚假

旁白和独白

主观式第一人称、客观式第三人称

忌大白话,文字性较强,意味深长,旁白的声音与文学不可分,要有味道,诗一般的语句,诗一般节奏出现。

独白:话外音出现的剧中人物内心的表达,叙述性语言,景物描写、人物肖像、人物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快速作文,快速作文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种写作模式是基于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水平不是很高,快速训练的效果会微乎其微。因此,我每接手一个班,第一步就是进行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从心理学出发,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所以写作兴趣,会成为快速作司文训练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

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

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当然也就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写作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再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学生腔。另外,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4.训练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因此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作文不是书法竞赛,并不要求铁画银钩,但也不能龙飞凤舞,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具体做法主要是临摩字帖,每个学生应备有两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书,先练正楷,后学行书,逐日临摩,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素质训练,要使学生想写作文,爱写作文,并且有东西可写,话写得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