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我是这样指导改写《秋思》 - 开学吧

0

奉献作文指导(优秀20篇)

人们经常用“骨感”形容年轻女子的纤瘦。作文的缺憾在于内容空洞,有骨无肉,虽然“骨感”,但不美也不健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内容充实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3896

作文

1000

我是这样指导改写《秋思》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作业: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生:交流(文章略)

师:“洛阳城中,秋风卷起枯叶打着转儿,细雨绵绵不断。诗人张籍站在窗前不由地深深想念起自己的故乡。”是的,冷风细雨勾起了思乡之情,诗意改写得十分准确!刚才我在巡视中发现个别同学没有把握古诗的意思,有不着边际之嫌!

生:交流(文章略)

师:“从小离家,四处漂泊的张籍有多少辛酸要倾诉,有多少努力付出后的成功需要与家人分享,有多少甜蜜的往事与故乡的亲人共忆……”这段话是对“意万重”最好的诠释!而且我觉得古诗改写应该这样有浓浓的诗意!

生:交流(文章略)

师:“好一个‘他又把信装进信封,仿佛把所有的思念都装了进去。’!”你为什么添上这样精彩的一笔?

生:我想当时作者就是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装进去。

师:你能设身处地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发自肺腑地来体会张籍的内心世界,真是诗人的知己啊!

生:交流(文章略)

师:这首古诗改写最精彩之处是结尾处“这真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啊!”古诗改写时,有时引用原诗,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

【反思】

这是自己自我感觉颇佳的教学评价活动之一。我在评价时发自真情地赏识学生的才情,评价语言力求准确贴切,十分注重过程方法的引领。因为是第一次改写古诗,我的评价又为学生作了范例,相信以后他们的评价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无私的奉献作文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好朋友张梓萱来到小区最宽敞的场地打羽毛球,刚拿起球拍就有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我立刻放下球拍,寻着香味来到花坛四处寻找。

几棵不起眼的小树映入我的眼帘,在那深绿色的叶子下面,有一朵朵、一簇簇金黄的小花,那香气就是这棵树上散发出来的。

正当我们感到惊讶时,爸爸走到我的身旁,告诉我们:“这是桂花,八月桂花香。桂花香能飘到很远的地方,说它十里飘香也不夸张。”

我们非常好奇,这么小的桂花,怎么就这么香呢?于是,继续静静地观察这芬芳馥郁的小花。我发现这小花的黑色花蕊非常有趣,只有两个,就像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我们。我再仔细一看,哇!每一朵花只有四片花瓣,最令人好奇的是这些花瓣都是连在一起的。

这时爸爸又告诉我们,桂花可以做桂花糕,桂花甜藕等等美食。听了这些,我都差点流出口水,因为桂花糖藕是我的最爱哟!

我望着一朵朵小黄花,静静地闻着她那浓浓的香味,秋天一丝丝清新凉意流进心田,这真是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呀!它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人类,难道不值得崇敬吗?

想到这,我情不自禁地想摘一束桂花带回家。刚伸出手时,又想起了桂花那种可贵的精神,就缩了回去。桂花也有生命,也会疼,应该让它的香味散发得更远,为更多的人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察能力培养尝试的作文指导

全文共 2798 字

+ 加入清单

观察是心灵的门户,儿童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认识事物常常先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他们能从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从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社会中,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是学生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

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写日记、书信。”“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观察习惯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首先,要认识小学生观察的一些特点:(一)观察随意性强,由于少年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意志的自控力弱,观察时爱赶新鲜,注意力时常分散。(二)观察时走马观花,不去认真细致地观察。写出来的文章不形象,也不具体。(三)观察时见大不见小,对于观察到的事物记叙过于笼统,不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能突出主题的闪光点找不出来,给读者一个浮光掠影的印象。如此种种都是小学生在观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特点,那么该怎样针对儿童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呢?

第一、观察要培养兴趣。

学生的观察兴趣是推动学生观察活动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观察,关键条件是培养起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的,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如春暖花开时,带学生去公园上作文实地观察课,让学生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摄取自己所爱的景物、人物、动物、植物等作为习作素材;星期日,让学生每人动手做一项有趣的小实验,然后把观察到的实验情况记下来;节假目,让学生跟随父母或自己去商场,农贸市场买东西,细心观察一笔买卖是怎样进行的,当然也可以把自己买东西的心情、想法、挑选过程记下来……。这些都成为学生们倍感有趣的观察作业。这些事情,他们做来爱做,因而有心;因为细心体会观察,自然颇有收获,这种积极的意识,便转化为一种推动力。又如观察一种动物,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带进课堂,这时学生都会想老师为什么带来一只可爱的小猫来上课,不知不觉地对这只小猫外形特点观察起来,就会议论份纷地研究这只小猫的外形特征和动态特点。这样就无意中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观察要明确目的。

教师在指导作文观察之前,先得指导学生在观察前明确目的,了解要求,确定观察内容,指出任务。如观察一种值物,在教学中就可以很好地利用《爬山虎的脚》一文作典型,让学生明确目的,仔细观察值物的根、茎、叶、花的特点;观察一个人,就让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观察时有目的地观察,留下的印象就深刻,写的作文就自然具体。

第三、观察要抓住重点。

由于小学生观察时易犯随意性或走马观花,见大不见小的毛病,因此教中年级观察作文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抓住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地方,也就是不同于其它事物的地方,那就是观察的重点。观察时要点点滴滴,面面俱到。例如《赵州桥》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设计的一座石拱桥,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桥洞”上的独特设计,因此这就是我们要抓住的观察重点。又如指导小学生观察小鸡,就要求学生从小鸡身上找山与其它小动物不同的地方。形态“毛茸茸的”、叫声“叽叽的”……,学生能抓住这些方面的观察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第四、生观察要确定顺序。

世界万物在自然界无论怎样纷纭复杂,观察时都必须有序地进行。静止观察时要注意远近、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南北、高低等等;移动观察时要做到景随步移,记叙时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如“我走进这条大街……”、“我来到了大街最热闹的地段……”、“我到了大街的尽头……”。把观察点一一交代清楚,景物随步子的移动而变化,读者就不会感到突然和零乱了,当然,观察时的顺序并不拘求于一种形式,我们还可以用时间顺序、由此及彼的顺序……,进行观察,但一定要给人以完整的印象。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了。

第五,观察要捕捉细节。

细流之汇,可成大海,在观察和描写时,不可忽视细节。细节,就是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包括万事万物的瞬息变化。小学们在观察时,往往喜大求全。可是,生活中哪能天天有大事发生呢?然而,细节却无时不有。因此,在观察生活时,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别让那些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细节悄悄地从眼皮下溜走了。如《苦柚》中的:

她大约和堂妹一样年纪,红红的脸蛋上印着两个浅浅的酒窝,胸前别着一枚中学校徽。她安静地坐在那里,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出神地盯着打开的书,看样子她早已忘了自己是卖抽子的了。

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小姑娘娘的素雅可爱、勤奋好学。如果不注意细节的观察,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生动而具体。

第六,观察要结合想象。

观察是有思维活动参加的知觉进程,它总是与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想象是对观察到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升华,可以加深观察的印象,牢记不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如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就想到了“银河”,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老舍看到林海的美景,想到了兴国安邦,才萌生了对兴安岭、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如果只看不思,作家们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本质,产生独特的感受,自然也写不出传诵千秋的佳作了。同学们看自然景物要想,如看夏日天空的云朵,你就要想一想它像什么,或狮或虎或牛……;看到了雾,又想象到雾像一团团白色的烟,从薄雾中的远处看像隔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看人物的行为举止,言情神态时也要想,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根据一个小朋友在马路上兴高采烈地背着书回家,可以想象出他可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者考试得到了好的成绩……,这样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极有帮助的。

另外,在观察中还可以让学生复述观察到的事物特点,或按事物特点列提纲,写观察日记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的能力。

上述几点,不能孤立运用,或侧重于某一点,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互相渗透,综合利用,使作文训练系统化,科学化,同时要想方设法多为学生创设观察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兴趣、观察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随着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学生的作文就能做到言之有物,内容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六年级作文无私奉献的清洁工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敬佩伟大的英雄,有的人敬佩高尚的伟人,还有人敬佩万众瞩目的明星……,但我却敬佩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城市美容师——清洁工

有一次,像往常一样,我从学校回家。由于天气太热,我实在受不了了,便买了一根冰棒。冰棒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纸,把包装纸往地上一扔,然后若无其事地吃着冰棒离开了。

走了几步后,我无意间一回头,只见一个年级较大的清洁工爷爷把包装纸捡了起来,扔进了垃圾箱里。顿时,我为我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惭愧,同时,对这位清洁工爷爷的敬佩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垃圾,过年时人们放鞭炮,烧纸钱剩下的垃圾都是清洁工清理掉的。可想而知,他们为了我们城市的环境该有多么辛苦,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轻易破坏这城市中的美!

炎热的夏天,我们都在空调房里吹着空调,寒冷的冬天,我们都在暖气室里不肯离开,但清洁工却不是这样。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起早贪黑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每逢过年过节,他们也只有清扫好街道才会回家。他们难道不想早点回家,早点与亲人团聚?但他们知道,要是自己回家过节过年了,那这个城市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敬佩呢?

清洁工的工作虽然很平凡,收入又不高,但是他们为我们的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非常敬佩这些默默无闻的城市美容师——清洁工。

[小学六年级作文无私奉献的清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以爱的奉献为话题议论文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唯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奉献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历史文化就有上下五千年的时间之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有勤劳、节俭、团结、谦虚、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孝敬长辈、乐于助人

我的身边有一位老师,她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她就是宋老师。

宋老师有一头乌黑光亮的齐耳短发,短发梢上带着卷儿。这个发型就如同万马奔腾似的。这个发型很适合宋老师,因为她的性格就这样豪迈。记得宋老师刚刚把头发烫成卷儿的时候,吴海东曾说,看到宋老师的发型,就会想到一个书法名词狂草。我们都觉得真正抓住了特点。宋老师的眼睛炯炯有神,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她还有一副老花镜,那是她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当上课的时候,阳光从窗外射入班级教室,就会照到宋老师的老花镜。阳光会让她的眼镜反光,这样一来,她就更像一位教授了。

宋老师经常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讲解知识。三年来,我们不知道吃掉了多少这样的免费大餐呢。而宋老师却常常把一句名言挂在嘴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见,她把无私奉献当成了一种乐趣,无私奉献是她的一种境界!

宋老师还经常会帮值日生打扫卫生。她都60多岁的人了,还依旧为大家无私地奉献着。

记得有一次,宋老师生病了,她本应该向学校请假,在宿舍里好好休息。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继续为我们上课,她那坚强的毅力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时,我心里很疑惑不解,她为什么为了我们付出如此高的代价?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讲台下鸦雀无声。这节课的40分钟过得特别漫长。讲课一向声音宏亮的她,此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说话声音很低,有气无力,讲课越来越没劲儿。

下课铃终于响了,我们如释重负,宋老师也松了一口气。只见她累得筋疲力尽,一下子爬到了桌子上。我们一下子全部围了上去,把她扶回宿舍。

在宋老师的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让你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是的,她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叫你不得不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让奉献在心底长驻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奉献是一种美,这句话众人皆知,但又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忘我的去奉献呢?我奉献他人,是由于几年前的一个寒冷的下午。

那一天,秋风萧瑟,冻的我们瑟瑟发抖。我和妹妹去外面购物,在乘坐公交车的旅途中,发生了一件让我认为寻常又不寻常的事,那时,在公交车上,人虽不是很拥挤,却也满了的没有了空位了。这时,一个大姐姐起来为我们让了座,我连忙向那个姐姐道谢,可没想到那个姐姐只是谦虚的说:“没事儿,不用谢。其实我也是因曾受过他人这样的恩惠,因此我才每次都为他人让座,也算是投桃报李吧,我希望这样的精神可以从我这里一直传承下去,你不用感谢我。”他姐姐的这番话,让我刻骨铭心,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从这次事件后,每次我乘坐公交,没有空座位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人让座,也就是大姐姐说的那句话,也算是投桃报李吧。其实,在生活中,如果每一个人都奉献一点点,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那社会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呀!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点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出我的一份爱来感化身边的人,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奉献是一种美,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奉献在心底长驻,拥有奉献,你将会拥有一个充满爱心、充满温暖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应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作文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2009年7月,毕业于海南外国语学院的唐菲,真是一位乐观向上的志愿者。

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愈多,她让我明白:幸福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也是她让我明白,志愿者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只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奉献的人。志愿者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个人时间以及生命的人。

我在电视上也看到过很多人跟唐菲一样的尽己所能,一样的不计报酬,一样的帮助他人,一样的服务社会

至于一次善举也是很容易的,例如给摔倒的老人扶起,给孤儿的小朋友送一些东西,帮助小朋友解决难题。这些都是善举行为。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二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

你帮助一个人就会获得赞美,一句赞美使自己更加快乐。如果人人都有善心,人人都从善,那么人人都是志愿者一员。

志愿者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精神。善举不是向别人展现自己而是一种责任心。

志愿者和善举人的那双手真是充满了温暖。

“爱的奉献”这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

更加美好”。奉献、有爱、互助、进步是每一位志愿者已有的态度,其实我觉得善举就是奉献。看看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让我想起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多少呢?也只有具有这种精神,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才会越来越美好!

[人,应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谢奉献的小学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爱,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爱,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缕奉献,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题记

轻轻踏进敬老院的门口,全身瞬间被安静束缚。庭院里到处都是绿色,缕缕阳光透过嫩绿的叶子洒在大地上,风轻轻拂过,留下夏天的足迹。整个院子只听到知了唱响夏天的声音,显得格外幽静。

走到正厅,自己又背负了一种名叫责任的东西。随着电梯的升高,自己的内心又紧张起来,仔细想想,这还是我第一次做义工呢。推开厨房的门,面粉的味道随之迎面而来。今天的主题就是——包饺子,想想敬老院的老人们,吃着我们包的饺子,脸上会不会有笑容呢?

妈妈把我带到一个年纪稍微有点大的奶奶面前,告诉我,这个奶奶几年前就开始做义工了,说到这里我不禁打心底里佩服她,奶奶冲我友好的笑笑,就又忙手中的事了。说实话,我包饺子其实不怎么样,会包是会包,但包的完全不好看。奶奶的手,从我坐下来时就没停下过。我刚包完一个,奶奶已经包完一打了,而且我包的水饺就像无精打采的瘦将军,奶奶的就像肚皮圆滚的胖将军,和我的形成完全对比,这让我有点难为情了。但,熟能生巧嘛,学着奶奶的样子,逐渐好了起来。

还有一个小男孩,胖胖的,圆嘟嘟的很可爱,这么小,就已经干义工好多年了,几乎每个星期都来敬老院参加公益活动。还有一些叔叔阿姨,他们的名字或许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是这个社会中众多爱心公益人士的一部分。

我们每一个人做公益,不是为了任何人,是为了发自内心的那份本真,是“人之初,性本善”那份善良的释放,我们不求任何回报,我们所求的,是受到我们感染的人、认可我们的人,都走进我们的行列,和我们共同释放那一份发自本真的善良,并将这份善良永远的传递下去,希望多年以后人们走在干净的大街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友善和温馨,这才是善德志愿者的使命和意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公益路上,共同前进。

这只是我第一次做义工,我却收获了很多。这不只是奉献爱心,还能增添我们的人生旅程。生活因奉献而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让我们多奉献出一点信任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对父子,他们来到空闲的草地放风筝,突然,一阵大风吹过,风筝被吹到了一棵大树上,父亲说“把梯子架在树上,这样就可以摘到啦!”儿子立马爬上了梯子摘到了风筝正准备下来,就在这时父亲说“我跟你讲一个故事后你在下来,好吗?”儿子高兴的答应了,“从前,有一对父子和我们一样也是风筝挂在了树上,儿子也是在梯子上面摘下了风筝,父亲说”你跳下来吧,我接着你!“可是当儿子跳下来时父亲没有接他,儿子就哭了起来,并且说”您不是说接我吗?”

父亲说“父亲说的也不可信何况是别人呢?“父亲说到这时又说”我们也来做这个游戏吧!儿子听到这时脸已吓的惨白并用颤抖的声说“不要了吧!”父亲说“跳下来吧我会接住你的,放心吧!”儿子就跳下了,“啊!我没掉到地上。为什么呢?”“别人说的话亦可信,更何况是父亲说的呢?”父亲说道。

何尝不是呢?我们对人的信人太底了即使不相信别人,也要信父亲。父爱是博大的,是永远的后备力量,所以我们连至亲的话都不信还指望会相信谁呢?让我们多奉献出一点信任,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我以为,不能简单地把作文仅仅变成一种教学,一种训练。它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文字,更是一个人生活、阅读、思维、情怀、思想的综合展现。它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其心灵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语言驰骋空间的大小。而这需要两种生活的滋养,一是自然的生活,一是文化的生活。

自然生活的滋养需要孩子去接触自然,接触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阅历。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文化生活的滋养在于阅读。童年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作文,更重要的是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培养会思考的头脑,拥有比较丰厚的知识、文化、语言的储备,积淀精神的底子。

小学阶段应充分地为孩子的这两种生活积累丰富的存折,擦亮儿童诗意的眼睛,打开儿童诗意的耳朵,还原儿童本色的生活。切莫让永无休止的机械练习、永无休止的特长培训、永无休止的家教辅导、永无休止的学科竞赛填塞了孩子的童年空间。要跳出习作看习作,树立大语文观,大习作观,让读书、活动、习作、育人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战略策划。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

一句话,只在作文本身的小圈子里腾挪翻滚是不会有出息的。正如诗人布莱克在《小学生》一诗中发出的呐喊:为了欢乐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如何写人物作文指导

全文共 2700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文要创新,要出彩,切忌重复过去,切忌重复别人。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写人物作文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详细分解:

A语言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B、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C、外貌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范文:

爸爸是电影迷(一)

“吃饭了!吃饭了!”妈妈在厨房里喊道。

我和爸爸正在客厅看成龙主演的电影《宝贝计划》。

我看了看爸爸,爸爸看了看我谁都没动,我心想:你不去,我也不去。

“吃饭,吃饭,快点,“妈妈大声喊道。

我和爸爸同时站了起来,可是谁也没有挪动一步,爸爸有点忍不住了,瞪着眼对我说:“儿子,你先去吃,我马上就来。”我很不情愿的迈出了两步,眼睛却一直盯着电视。

“你们俩到底吃不吃饭,”妈妈站在厨房门口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我们吼道。

“来啦,来啦,”爸爸一边关电视一边答道。

我和爸爸飞奔过去,端起一大碗面大口大口的吃着,妈妈没好气的说:“吃饭都想着电影你们咋得了哦‘”

我和爸爸吃完面,就只往客厅里冲。

妈妈摇摇头说:“真拿你们爷俩没办法。”

爸爸的背(二)

爸爸的背,宽宽的,是我儿时的乐园。

依稀记得,小时候,最熟悉的就是爸爸的背。每天,我总是吵着闹着要骑马,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喊着:“爸,爸爸,骑,骑马。”爸爸总是咧开嘴笑一笑,然后抬起手勾勾我的小鼻子:“小乖乖,来吧!”说完,便把身子俯下来,双手撑在床上,我呢,则慢悠悠,呼哧呼哧地爬上爸爸的背,然后嘴里咯咯地笑着:“小马,快,快跑……”爸爸就像一只温驯的小马在床上爬来爬去,时不时用手扶扶我,问声:“没事吧?”时刻都在担心我摔着或碰着,那时的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了!

转眼间,我步入了小学,小学生的我觉得爸爸的背,暖暖的,一种依靠。

小学时,最喜欢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把身子靠在爸爸的背,很温暖,很舒服,每次他上街,我都会蹦着跳着要跟着去,然后呼哧呼哧地爬上自行车后座,寻找爸爸的背所给我的那种温暖的感觉,就像一只小鸟偎依着大树,给我与生俱来的安全感。那时,爸爸的背,就像一堵墙,密不透风,为我挡住风雨。

后来,我进入了初中,中学生的我,宛然发现爸爸的背,是那么的直,不曾弯过。

那天,爸爸把我拦下,他一脸严肃,眉毛直直的,他说:“婷婷,把背直起来,不要驼着背。”我有些不以为然:“那怎么了以后不这样就是了。”爸爸的脸在急剧地变化,眉毛快竖起来:“习惯成自然,养成了就很难改掉,你连背都直不起来,以后还怎么在别人面前抬得起头?我们人穷,但志不能穷,你说呢?”他说得头头是道,让我没任何反驳的机会,从那以后,一看见爸爸的背,我就会自觉地挺起胸膛。

爸爸的背,女儿的山。爸爸的背,给了我欢乐、温暖和依靠,还给了我自信和尊严,让我明白了很多,懂得了很多。

爸爸的背,是我心中最巍峨的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奉献高中作文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爱,是人人都渴望的,也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然而,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一种非同寻常的“爱”。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本是技艺高超的小偷,但因一次意外的盗窃得到了一个小孩出于同情心收养了他。谁知道这小孩身世特殊,经过千辛万苦,把孩子养了下来。最后,是这个天真的孩子挖掘出两位主人公的爱心,把他们从犯罪的深渊拉了上来。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很深,人间处处有真情,文中的主人公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能做到献出“生命”,这是什么爱?这就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同情心。当主人公发现自己对这个相识不久的孩子有了感情时,就已经让美德充实自己的心灵,消除了心灵中的邪念。

是爱挽回了四个家庭的幸福;是爱几次从死亡线上徘徊的孩子彻底拯救过来;又是爱使两个即将跌入犯罪深渊的人重获光明的前程。这种无私的爱震撼着我。

爱是个好东西,但数分的爱又造成了无数个悲剧。爱决不是随他所欲,而是有原则地满足他的要求。一味的给予顺从,不叫爱叫“溺爱”。

当然,大多数爱还是真诚的、无私的。一天,我从书上看到,一个名为刘小芳的六年级孩子,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母亲,她万分悲伤。从那以后,她上课经常走神,下课伏在桌子上默默无语,一下子由一个三好学生降到了差生。同学们立刻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她。两个月过去了,小芳心灵蒙着的阴云消散了,又立即重新获得了欢乐。这又是什么爱?这是集体无私的爱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为美好人间。”不要在让身边的人等待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奉献作文300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噼啦噼啦”,雨“哗哗”地下着,大大小小的水珠从天上砸下来,疯狂地涌上路面。有些落在水坑里,溅起一朵朵小水花。

又是下雨天,真到霉。往往这时,路的那些通往下水道的窨井盖,会涌出很多“大便水”。这些脏水十分臭,远远地就能闻到臭味。路过的行人都是捂着鼻子飞快地逃到“安全地带”,这时才大喘一口气。

我也不例外,捂着鼻子飞快地走过去。可是水这么臭,雨这么大,我却看见路旁护校岗的那些家长们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穿着一身雨衣,手里撑着一把雨伞,还在指挥交通。

这时,雨下得越来越大了。密密麻麻,如同千军万马从天上跑下来,势不可挡。护校岗的那些家长身上的雨衣和雨伞也终于低挡不住雨水的总攻击,浑身都被淋湿了。

突然,一辆汽车飞快地开过来了,可是汽车正好停在脏水里。车门开了,一个小孩子刚要下车,一看到地上的脏水,立刻发愣发傻,呆在车里不动了,不知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时,一位护校岗的家长大踏步走向前,一脚踩进脏水里,一瞬间,水花四溅,打湿了裤子。他把孩子抱到“安全地带”,又走到路旁指挥交通去了。

家长下了车,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连身道谢,而他,只是微微一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雨水奉献给河海,绿茵奉献给大地,爱心奉献给孤苦,孝顺奉献给父母。奉献是一种自我牺牲,奉献需要热情、真诚与感动人心,奉献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表现。英国人罗斯金说:“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终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法国人拉伯雷也说过:“生到世上来不是为个人,而是要把个人贡献出来一部分给国家,一部分给朋友。”奉献总是和帮助,付出紧密相连的,给人以帮助,对社会付出便是一种奉献,我们可以奉献聪明才智,可以奉献物资经济,可以奉献青春年华,甚至可以奉献生命。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年寒暑,若不能做一些对人类或社会有助益的事,岂不是枉费生而为人的意义。

从婴幼儿的孩提时代,我们在生活上无法完全自理,都还需要父母悉心照顾抚养,才得以日渐茁壮,以致长大成人。如果不是父母一边辛苦工作,一边牺牲自己的体力与时间,哪有今日的我。我们曾经曚懂无知,天真犯下许多错误,如果不是师长悉心教诲,慈悲宽容我们的天真无邪,甚至荒.唐脱序,哪有我们从无知到启蒙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呢?父母与师长,牺牲了他们的青春,奉献了他们的慈爱与精力,随着岁月流逝,他们日渐老了,体力衰退了;换来我们的成长与茁壮。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奉献付出,是无怨无悔的。这是人类精神的崇高表现,也是世界文明得以繁衍进步的基础。泰戈尔说:“果实献出它的珍贵,花朵献出它的芬芳,而我只想做卑微的树叶,奉献一方绿荫。”德蕾莎修女说:“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在享受别人对我们的奉献后,我们也要学习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精神,对身活周遭需要我们关心付出的人奉献。只要活着一天,我们就应奉献自己;为了全人类、全世界、全宇宙的美好与进步而努力。我们的视野必须放远,超脱生命的侷限;我们的行为必须高尚而伟大,不吝牺牲,无所畏惧。有了这种胸襟,任何障碍与挫折,都将微不足道。从今日起,将奉献的精神扎根,而且向各个方向分枝出去,发芽、开花,将来它必定会长得更为茁壮而快速。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如果人人都能有牺牲奉献的精神,那我们的国家与社会,必能更加温暖而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怎样开头_高考作文指导1700字

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高考作文开头的五个经典句式。同样,好的开头,对于高考作文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呢?文无定法,开头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大系统。一棵树是在一座森林的系统之内,一片叶又属于这棵树的系统。一个人属于社会这个系统,一根指头又属于这个人的系统。因此,任何单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系统,即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作文素材《高考作文开头的五个经典句式》。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3、设问置疑式

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枣核》的开头:“动身访美之前,……可是却很蹊跷。”又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回声》开头引用了艾青的一首诗。《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此外,还有抒情议论议式,刻画人物式等开头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总之,考场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考题所规定的内容,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独特的构思。各位考生拿到题目后,勿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作文创新指导之展示虚幻天地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展示虚幻天地,即在作文里写想象的内容。这种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又与现实密切相关,要以现实为基础。写作时,可以采用联想的方式,由某人某物联想到其他的人事物,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是重点;也可以采用虚构、梦幻等想象的方式,虚构情节,梦境显示,创新出新的意境和形象。

在一篇文章里,可以局部是虚幻的,也就是说某些段落或某个部分是虚幻的,它可以使文章顿然增色,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扩展文章的内容。例如,安徽省中考作文题《可爱的家乡》,有一位考生就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从两个方面叙述家乡的可爱,一是家乡的山可爱,二是家乡的水可爱。在写家乡水的可爱时,就运用了想象的方法,请看这段文字:“听老人们说,一到冬季,天上的仙女们每晚都要来这里沐浴,于是玉帝就让龙玉按时送来热水侍候,无名河变成了仙女河,变成了四季如春的暧人河。”这段文字,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内容则以想象为主,交代了无名河得名的原因,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河上仙女沐浴图,给人以神秘之感,增加了阅读的情趣。

有些中考作文试题,本身就要求考生写成想像式作文,文章内容是由虚幻构成的,现实的内容只是个引子或缘由。这就要求考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丰富虚幻的内容来结构文章。例如有一篇中考作文《美好的梦》就采用了这种写法,文章除首尾而外,都是由梦境构成的,首段有“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过渡转入下文写“梦境”,想象极为丰富,情节曲折生动,考生徜徉于月球之上,征服月球,寄托了美好的理想,神思飞扬,畅想无限,趣味横生。

写想象作文要注意一点,就是无论如何虚幻,都要合情合理,切忌脱离生活,从而削弱了艺术魅力和可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1000字

全文共 175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牢记殷殷嘱托,接力传承志愿服务精神伟业。

年少发光为祖国,迸发新时代青春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青春年少负重前行。班超投笔从戎、岳飞精忠报国、邓世昌誓死抗日,无数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就是他们的志愿。时代的大浪层层叠起,总有风华正茂屹立潮头。雷锋无私奉献、王进喜鞠躬尽瘁、孔繁森勤政为民,无数青年在家国建设之时挑起大梁,国富民强就是他们的志愿。未来的梦想铺路奠基,总有追梦青年奔跑在前,钟杨扎根大地、其美多吉雪线送暖、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无数青年在民族复兴路上肩负使命,人民幸福就是他们的志愿。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家国理想中时空对话,在志愿服务中并肩前行。新时代,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领域大展作为、与祖国同行。

年少奉献为人民,开创新时代美好生活。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不仅要懂得良善,更要做一个无私奉献之人,一句良言、一次善行都是在奉献爱、传递爱、凝聚爱。奉献不讲大小,处处可为。在2018年12月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当代雷锋”郭明义全程搀扶着88岁的屠呦呦同台接受表彰,无论什么场合,助人为乐、奉献社会都是郭明义最自然的感情流露。并非只有科研成就、学术成果、发明创造才能称得上奉献,搀扶老人、清扫垃圾,小事见证点滴真情,大事凝聚磅礴大爱。奉献没有早晚,久久为功。郭明义参加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连夜乘坐火车,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矿山采场组织修路。新时代,广大青年要将奉献的“志愿棒”接力传递,参与城乡社会治理、倡导文明新风,投身支教事业点亮未来新希望,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最耀眼的光彩。

年少奋斗为追梦,锚定新时代奋进方向。逐梦路上也许一时失意、也许一度迷茫,“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就像永不偏向的风帆,指引无数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奋斗、坚定正确的奋进方向。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这就是志愿精神的强大魅力,对青春的影响力。2003年,徐本禹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放弃读研,奔赴山区,志愿支教;2005年,以徐本禹名字命名的“本禹志愿服务队”成立,十余年来立足湖北,心系荆楚,扎根基层,情牵西部,致力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以志愿文化为土壤,从徐本禹一人到“本禹志愿服务队”一个庞大志愿家庭;从一颗饱含志愿精神的青春种子深根发芽,到如今枝繁叶茂,182支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367支市县级“本禹志愿服务队”,13.2万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新时代,广大青年要坚持奋斗青春、奋斗志愿、奋斗幸福,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怒放。

年少实干为圆梦,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志愿精神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坚定信念;志愿服务不是“一阵风”,而是一种社会风尚。志愿精神只有践中悟。上海体育学院教师孙伟,作为志愿者就任老挝国家男篮主教练时不计报酬。“志愿服务就是不求回报的奉献,这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是他对志愿精神的深刻真知。志愿服务必须干出来。在湖北建始县脱贫攻坚一线,博士服务团服务农民播种、养殖;“阡陌学堂”邀请100多名爱心人士连线山区课堂,“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师生用实干书写了精彩志愿篇章。志愿光芒照亮中华民族。从北京奥运会“蓝精灵”、上海世博会“小白菜”到南京青奥会“小青柠”、北京世园会“青春之花”,无数青年志愿者擦亮了志愿精神这张“中国名片”。新时代,广大青年要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弘扬志愿服务人人愿为的正能量,凝聚志愿服务时时能为的大合力。

年少有为,志愿可为。今年是五四运动__周年,与五四精神遥相呼应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正进一步激励新时代广大青年志愿服务新担当新作为,进一步凝聚广大青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奉献作文300字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我常常会想爱是什么?字典中说“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但这并不是一个令我满意的答案,现实中我却找到了另外的答案。

眼睛盯着电脑,耳朵里塞着耳机,那优美的旋律在一遍遍地唱着:“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风帆撒播到四方。”,思绪中还在想哪费解的问题——爱是什么?妈妈拿着冰凉的毛巾擦着我的脸轻轻的说:“先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吧,长时间的上网对眼睛不好”。“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歌声还在飘扬,我的烦恼还在继续——爱到底是什么?这时,爸爸端着苹果走来,尽管看起来很烦,但还是示意我快吃。我悠闲地吃着苹果,听着音乐电话铃声响起,是外婆打来的。她说她包了我最喜欢吃的羊肉大包子,如果中午不去吃就给我留着。“给我留着?”,我小声喃喃着。这时音乐恰好到了尾声:“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那柔美的歌声在我脑海中回旋,我一下子醒悟过来:妈妈的唠叨、爸爸的烦恼、外婆的溺爱不都是对我的爱吗!电脑的屏幕在我眼中慢慢模糊了。

爱就在我们身边,爱是默默无闻而正大无私的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规则为话题的作文指导

全文共 4288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它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

道德行为规范,它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陈规陋习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而新思想、新科学的产生正是建立在打破这些过时的规矩的基础上的。

“规矩”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你对“规矩”有什么样的认识或体会呢?请以“规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一、审题思路:

“规矩”在词典中的意义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文具,比喻一定的标准、准则和惯例”。题目的导语来源于孟子的名言“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本义是说,没有圆规和求直角的曲尺,就没法画出规整的圆形和方形。与“规矩”词义相近的词有“规范、规则、规章”后者是指形成了条文的规定。规矩的外延很广,例如法律制度、校规班规、家庭教养规矩、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守则、交通规则、比赛规则、游戏规则、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

但前人的思想、理论、定律、做法和自然、社会运行的规律等不属于规矩的范畴。不少同学在这里发生了误会,例如认为“宇宙守恒定律”是规矩,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落地的错误理论是规矩,经典力学理论是规矩由此,同学们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较先进的理论就是在打破原来的规矩后产生的。例如,有同学写道:“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一个掉下的苹果中思考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如果他如平常人一样遵循着苹果本来就会掉下来这一规矩的话,我们永远都得不出万有引力。”

二、写作提示:

(1)并列式结构——中心论点:无规矩不成社会。分论点1:政治生活需要规矩。分论点2:经济生活需要规矩。分论点3:文化生活需要规矩。

(2)层进式结构——中心论点:规矩需要不断辨证。分论点1:规矩,需要谨慎制定。分论点2:规矩,需要严格执行。分论点3:规矩,需要不断更新。三个分论点分别从规矩制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的态度角度入手,思路非常清晰。

(3)正反对比论证——中心论点:我们既要提倡循规蹈矩,又要破除墨守成规。分论点1:人人循规蹈矩,遵章守法,社会就能有序和谐。分论点2:但个个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综合式结构——中心论点:在规矩中生活,从规矩中突破。第一部分 分论点1:规矩能使我们的团体更加团结。分论点2:规矩能使世界更加有序。第二部分:过时的规矩需要突破,从而创造更好的。

这里综合使用了并列结构与正反对比结构,辨证分析了规矩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三、评分标准:xxxx

【优秀例文】

规矩的变与不变

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规矩。它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法则。但这并不代表,规矩就是真理。规矩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都自有其不同的规矩。如果规矩与其时代不匹配,那就会导致悲剧,会阻碍社会发展。

所以,规矩要因时而定。规矩都是人定的,但定得好不好,就要看符不符合时代要求。像孔子要求即将进入封建社会的春秋时期的君主,定立如西周礼乐制度一般的奴隶制制度,自然不会成功。而相反,战国时的商鞅,却顺应时代变化,提出军功爵主张,在秦国实行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权利的新法。不仅使自己名扬四海,更令秦国一跃而成战国七雄中的领头国家,最后更统一了中国。由此可见,规矩因时而定,有多么重要。

同时,规矩也要因时而守。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与齐国国君会盟。齐君向鲁君叩头,而鲁君只是作揖。齐君怒而责问,鲁君却说:“根据《周礼》国君相见作揖便行。”三年后两国再次会盟,行礼时,齐国派出武士强行令鲁君叩头。鲁国蒙受大辱。齐人却讥讽道:“鲁君多么愚蠢,死守儒书,引无谓纷争。”由此可以看到,死守着不合时期的规矩,小则受辱,大则可以激化矛盾引起战争。鲁君已算幸运,没有惹生战火。但惹出了笑话与耻辱却告诫我们勿墨守不合时之成规。

除了上述之外,更重要的,莫过于规矩要因时而变了。当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已不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引发经济大危机时,罗斯福果敢破除“政府只为经济充当守夜人”的陈规,大胆革新,并最终创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新规矩,恢复了美国经济,也挽救了资本主义。因应时势改变规矩,不仅可以解决陈规旧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可以开辟一片新天地。时势变了,社会变了,规矩就要变。不变无以立新规,不变无以走新路。

但是不是什么规矩都可因时而变,可以抛弃呢?当然不是。起码有一条规矩,人永远不可以抛弃,那就是:人要遵守规矩。

苏格拉底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强调人要约束自己遵守规矩。人如果没有规矩约束,私欲就会横行,恶也就产生。所以人一定要受规矩约束。这是唯一一条永不可变的规矩。

做一个有思想力的人,约束自己,遵守规矩。但不要让它成为绳索束缚你。这样,社会才会发展,人才会发展。

【评分】23+23+8=54

【点评】辩证分析了“规矩”的变与不变的条件,材料丰富,内容评一等。文章采用了并列与层进相结合的结构,思路清晰严谨,语言表达流畅,表达评一等。举例分析比较深入,能揭示“规矩”变与不变的原因与条件,发展等级评深刻。

【问题例文】

规 矩

规矩,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规矩,是国家得以平稳发展的保障;规矩,是人民能够安定生活的基石。规矩对社会、国家和个人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规矩的过时阻碍科技的进步。

在十几世纪的欧洲,大家都认为先贤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理论正确无误时,一个勇敢的科学斗士站了出来,用精确的实验推翻了这一过时的“规矩”。这个人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实验和理想斜面实验的有力证据下,这个过时、错误的“规矩”最终得到推翻,重新建立起一套正确的理论和规范。规矩的过时和错误给世界的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又如前苏联的例子,规矩和模式的僵化。过时,给社会、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因此,过时的规矩一旦不被推翻,社会受到的影响便十分巨大。

没有了规矩,社会将失去平衡。

近日,某省内一家家乐福超市中发生了一严重的踩踏人致死的事故,造成了三死十几伤的严重后果。这起事故是商家模式国家规定的规范,举行限时优惠活动而引起的。这正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显示写照吧!如果每个人都漠视社会的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规范,规矩二字便会从世界上消失,世界也可能因此不复存在了。正如社会上的一些“不规矩”的行伍,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如果生活没有了规矩,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规矩的遵守使人成功。

拿破伦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可能因为一个人输掉整场的战争。”拿破伦曾经在欧洲大陆上称霸一方,成为欧洲上名符其实的霸主。他认为,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靠的并不是他的聪明才智。而是他啊在通令军队上严明的纪律。也正是这严明的纪律,使他走上了欧洲的巅峰,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最终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伦的指挥得当,眼看要拿下最后的胜利,就在胜利前的瞬间,因为军纪不严,援兵的延迟而功败垂败可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规矩是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规矩是火,它能照明前进的道路,不遵守时也能把人烧伤。

让大家懂规矩,遵守归军,共同创造和谐社会。

【评分】18+18+6=42

【评语】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属于“规矩”,其他材料使用恰当,内容较充实。似乎采用了并列结构,但不够清晰严谨。分论点2和分论点3写的是“规矩”的正面作用,而分论点1则写“规矩”的负面作用。

【升格例文】

在规矩中生活,从规矩中突破

观望苍穹,北雁南飞,定成一字人字,有规有矩,因此能抵南而御寒;察看后土,行蚁繁杂,定各蚁严格分工,有规有矩,因而化渺为强力。因此,有规有矩方可成大方圆也。(修改后,标题醒目,开篇形象鲜明且富于感情。)

规矩能使团体更加团结。

三国时期,曹操有次带兵打仗,驻扎在一个乡村中。他命令士兵们不准去践踏庄稼,否则按军法处置。不料他的马突然受惊,跑到了田地里,踩坏了一大片庄稼。曹操二话不说,当场削掉了自己的头发,士兵们大为震惊,从此军队里更加团结。试想若没有这条规矩,大家都能践踏田地,不但百姓会有所不服,曹操的威严也无从体现。最后这个团结就像没有凝聚力的一盘散沙,很容易被颠覆。我们的班级也是一样,若没有班规,校规束缚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就会像脱疆的野马般横冲直撞,任意妄为,这样的一个混乱的团体,后果不堪设想。(更换不恰当的材料,使内容更符合题意。)

规矩能使世界更加有序。(调整分论点的表述方式,使文章的思路更清晰,结构更严谨。)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自小便知道的道理,就是因为人们有种潜移默化的这种思想,按照这样的形式过马路,交通才会如此通畅。殊不知,这就是规矩,若没有它,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交通系统早已经瘫痪了。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下楼梯靠右行,垃圾要分类放,公共汽车前门上后门下,遇事要排队这些平时我们潜意识里就会做的事,其实就是规矩啊,规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习惯生活在规矩中,因此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混乱,反而更有序。(增加正面表述的论据,充实文章,使段内形成正反对比的结构,加强论证的力度。)近日,某省内一家家乐福超市中发生了一严重的踩踏人致死的事故,造成了三死十几伤的严重后果。这起事故是商家的经营模式违反国家法规,举行限时优惠活动而引起的。如果每个人都漠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国家的法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没有了规矩,社会将失去平衡。

我们在规矩中生活,也要从规矩中突破。尽管规矩约束我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的稳定,但有些时候如果墨守成规,我们的社会就有可能停滞不前。(利落过渡,辩证分析“规矩”,使用新材料,突破原有思路。)

过时的规矩需要突破,从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百日维新运动的首领之一梁启超,关注西学,对国外民风民俗有一定的了解。他发现中国的女人还在裹小脚,我们的社会还宣扬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于是他便大力引进西方文化,并首先让自己的女儿停止遵循那些陈规陋俗,经过他的努力,中国人的思想有所解放,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试想若没有人敢打破这些束缚人发展和自由生活的陋规,中国会有进步吗?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有矩,可成大方圆也!我们在规矩中生活,但也不能一味坚持陈旧的规矩,要学会突破规矩,这才是我们对它应有的态度。(结尾简洁明了,重申论点有力扣题。)

【评分】23+23+7=53

【点评】修改后文章能辩证分析了“规矩”,材料丰富。文章采用了并列与层进相结合的结构,清晰、严谨。语言表达流畅。举例后的分析比较深入,增强了论证力度,使全文主题更鲜明深刻。升格后该文可以归入一等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默默奉献最为珍贵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透着丝丝凉意的初春的早晨,我不再热切地留恋温暖的被窝,一头往不再寂静的街道里扎去。今天可是一年一度的花市呀!身为一个崇尚美的理想主义青年,我怎么能错过逛花市的机会呢?

于是,便有了此时玉立在我怀中的蝴蝶兰。

一条又一条嫩绿的青茎从土壤深处抽出,而纤长柔嫩的茎连接着枝头那一簇簇怒放的花朵。以米黄色的外瓣包裹的花朵,在它花心的褶皱出浸出几点紫墨,宛如画家称心如意的点睛之作。黄色的妖娆,紫色的淡漠,似那一个徘徊在尘世之中,看透禅机的女子,她倾国倾城的容貌中满聚着对群芳的傲视,她孤芳自赏的背影里渗透着生活的沧桑……。

不经意间,我的眼眸触及蝴蝶兰的底部,正是这不经意一瞥让我的内心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震颤:托起这份超凡脱俗的美丽的是怎样的一份丑陋啊!

在花盆的边缘,在花茎的底部,耷拉着数片晦涩的叶。一滴又一滴的晨露从它粗糙坑洼的叶脉之中滑落却也了无生机。还有的枯叶蜷缩成一团,沉寂在花盆的土壤之中。

初春的严寒挡不住蝴蝶兰盛放中的勃勃生机,平凡丑陋的叶儿用生命托起花儿令人炫目的美丽!花和叶是永远不会分离的,但为何我们在谈论美丽时却从不将它们混为一谈呢?高高在上,认迷人的外表与独特的气质引无数蝴蝶尽折腰的总是鲜花,一年常青,四季长存,以生命为代价哺育美丽的叶,难道注定是被人遗忘的悲哀命运吗?就连我想去描绘出叶的伟大也不屑去写,或许说是不会去写。

站在初春的街头,捧着一盆盛开的、美丽的蝴蝶兰,我徘徊在迷茫与顿悟之间:为什么总有叶儿能倾其所有来孕育生机盎然的花,为什么总有人能默默为他人、为社会付出而不求回报?

为什么呢?妈妈……

为什么呢?老师……

为什么呢?环卫工人……

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