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华山的讲解词华山导游词(精彩20篇)

美丽的华山作文就在下面,各位我们一起阅读,一起看看吧,欢迎大家阅读哦!

浏览

1590

作文

424

游华山记高一作文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季夏之初,流金铄石。吾与客欲游华山东峰,以避盛暑。客者,字子山,莫测寡言,明天文象纬。尝予余卜三卦,皆中。以为奇,慕而友之。是夜也,草木葱茏,促织四起。趁月明,先行二三里,平而无陡,趋而行之。愈行愈险,遂彳亍而行。

东峰,为其东得也。上有一台,唤之朝阳,故亦称朝阳。其高险,为所属之极也。古时登山,山面近垂,高数丈,陡而无路,无枝蔓可依。徒凿数足窝。手足并用方可至顶。今拓其路,虽无古之险陡,然亦不减也。道过半,至苍龙岭,仰见明月,数点星灯,若成一线,宛如登天。过之,遂至其巅。

时至寅时,与子山坐朝阳台而待日出,山风泠泠而至,怡然自得。坐须臾,子山跽坐而问曰:“子知宋玉《风赋》乎?常事其君游于兰台宫,故作以谏其王。”吾曰:“知也,尝拜读,以‘雄风,雌风’讽其君不知民之苦也,然风无二哉,唯君臣异也。”子山笑而问曰:“可得闻欤?”曰:“‘独乐乐与众乐乐,不若与众’乃孟之言也,古之先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故民亦思之。《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是为所以。昔者襄王塞其视听,罔顾民生。是谓异也。”子山颔首而顿曰:“贤王者,鲜矣!无与谋之,而贤人者,天下有之。子识之乎?”对曰:“无多也,今识者,唯一人耳。”曰:“何者?”对曰:“龚州邱氏,字逸飞。其善属文,倜傥有大志,与为兄弟,偶辞相接。睹其文,颇具古风,有仁德焉。其人亦如文也。”子山曰:“是也,君子无志则难成大矣,乡读子之《志说》,酣畅淋漓,快哉!快哉!”大笑弗止。余假以怒,弗笑,正色而问曰:“子视我何如?可谓贤人焉?”余莞尔而笑,对曰:“子非贤人,而为仙人也。”子山饰惊而起曰:“何谓也?”曰:“子山子山兮。子者,人也。人者伴山,岂非仙乎!”相顾而笑。鼓琴而歌之,歌曰: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秋?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方回首,日已出山兮。

[游华山记高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九华山游玩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妈妈和弟弟一起去九华乡爬了九华山

坐了好长时间的车,我们到了九华山。仰望了一会儿山路,就开始爬了。 这山路是用石头一级一级砌成的,蜿蜒而上,如一条盘山的大龙。周围有许多石头,还有不少类似于功德碑的石碑。这山上,一眼看去的,不是竹林茶地,就是杉树林子,还有一簇簇的杜鹃花开的正艳。新绿墨绿,深红淡红相映成趣。一路上,山溪在耳边哗哗流淌,像是一首快乐的乐曲。 才走了几步,我就感觉腿酸了,这里的台阶可比家里的要高,要大多了,而且凹凸不平,难走极了。我和弟弟拼着力气坚持了一会儿,就再也走不动,趴在了路边的大石头上。这时,妈妈赶了过来,说:爬山要有力气,也得靠智慧。慢慢爬,就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一样,总是回到终点的。我和弟弟听取了妈妈的意见,果然没那么累了。

用了近几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半山腰,肚子早就饿得不行了。到了一个小寺院边的地方吃了斋饭。 我累坏了,告诉妈妈说不想爬,可妈妈说:不行,既然来了,就一定要爬到山顶,可不能知难而退,反而更要迎难而上。听了妈妈的教导,我想:如果这次不坚持下去的话,以后也会如此,那怎么行?所以,我休息了一小会,就和妈妈一起向山上赶去。

在不断的坚持下,我们终于爬上了九华山山顶,鸟瞰山下,还真是别有一番的滋味,心里被一股胜利的喜悦包裹着,真兴奋! 在回去的路上,我越走越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山脚。在回去的路上,我想:也许只是一念之差,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当时我没有坚持下去而下山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体会了吧?

[关于九华山游玩的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洛阳龙门石窟讲解词

全文共 8269 字

+ 加入清单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但实际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00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产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延用至今。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 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潜溪寺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称为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因统一规划、有计划开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这三座洞窟从公元500年开凿直到523年停工,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史书记载用工多达80多万。中间的为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从南向兹依次为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世佛弥勒佛。

宾阳中洞的窟顶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顶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周边是莲花花瓣、水波纹和其它装饰图案,如同鲜艳美丽的地毯式样子。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联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主佛释迦牟屁,造像手法已和北魏鲜卑族拓拔部固有的粗犷敦厚之风有所不同,而是吸收了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的成分和当时南朝所流行的“清瘦俊逸”的风尚,形成了迁都洛阳后佛教造像“秀骨清像”的艺术形式。主佛体态修长,面容清瘦,眉目疏朗,嘴角上翘,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服饰已脱去了云冈石窟中双领下垂式袈裟和偏袒右肩式袈裟,改为中原地区褒衣博带的形式,衣裙下部雕作羊肠纹拖在基座前部,一层一层折叠着。这种雕造风格迅速在全国流行开,成为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造像特色。

这种造像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许多,正是孝文帝改制在龙门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中洞窟门内前壁两侧下层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而去,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1978年,当人们拆除宾阳中洞的清代所建砖券门时,雕凿于北魏时期造型鲜为人知的天王造像显现在人们面前。朋友们请看,当时在窟门过道两壁上发现的就是三头四臂的帝释天王和四头四臂大梵天王浮雕。

宾阳中洞完成于六世纪中叶,它显示了当时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高超水平。

伊阙佛龛之碑-----李泰与宾阳南洞朋友们,我们现在所看的这块大碑,名为“伊阙佛龛之碑”,由唐太宗时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中央令、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这通碑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形奇伟秀美,是唐楷书法艺术的珍品。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碑文中并有大量粉饰、美化李泰之语。因此,结合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的史实可知,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和用心。需要说明的是,这通碑原应为此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宾阳南洞下面我们参观宾阳南洞。宾阳南洞是在北魏未完工的基础上,为唐代早期又继续开凿的洞窟,所以在造像艺术上承北魏刚健之遗风,下开盛唐活泼生动之气象。主尊像阿弥托佛面部丰润,嘴唇厚大,衣纹自然、流畅。这一期间的宝座都是呈方形直角,到了盛唐才趋向于莲花束腰须弥座的形式。

洞内龛像密布,其中太宗贞观年间的题记达19处,为中国石窟中贞观题记最多的一窟。众多的造像题记为研究初唐的石窟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摩崖三佛龛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结合文献研究,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窟壁上雕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而得名。窟顶莲花周围刻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千尊像龛”的题记,表明这个洞窟完工于公元680年的十一月三十日,主持修造者是大监姚神表和内道场的智运禅师。

主佛阿弥陀佛的造像手法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仪态轩昂的造像风格。人物波状的发纹、丰满圆润的脸部轮廓、垂肩的双耳、宽厚的双肩、简洁流畅的衣纹都表明盛唐的雕刻技艺在这一时期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主佛端坐于仰覆莲束腰须弥宝座上,在宝座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托重力士,他们的肌肉突出,富于动态,与主佛的静态,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北两壁雕刻的一万五千多尊高约4厘米的小佛,把整个万佛洞装点成西方佛国中佛祖弘扬佛法、众生虔诚聆听的场面。在窟顶碑刻题记的外侧是凌空飘舞的飞天,这飞些天手捧供果,翩翩起舞,与它对应的是窟内南北两壁壁基下部的伎乐人。每侧墙壁下部各有6位伎乐人,手持空篌、法锣、羯鼓,一方面为研究唐代音乐提供了史料,另一方面,它们与窟顶飞天上下呼应,营造了一种西天极乐世界里,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场景。

万佛洞前后两室,窟门外两侧为二力士,前室南北壁原来刻有龙门石窟体形最大、造形最为精美的护法狮子两尊,20世纪30年被盗,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窟门外南壁上部刻有一观音菩萨,面部丰润,体态健美左手提净瓶,右臂向上弯曲持佛尘搭于右肩。她那扭动的身躯、微斜的头颈、丰满的胸部,形成了优美的曲线,显得含蓄、端庄,是唐刻观音菩萨的杰作。

双窟 万佛洞下的这两座洞窟因并排雕凿且有共同的前室而得名“双窟”。北洞中是三世佛造像,主尊为释迦牟尼,南北两侧是二弟子、二菩萨以及过去佛和未来佛。三世佛的造像题材表现了佛教世界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双窟的南洞里,雕凿的主佛是弥勒佛,南北两壁上雕有小千佛。弥勒和释迦牟尼分列在南北两个洞窟,称作双窟,它们完工于同一时代,所以在人们的想象中是当时的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共同临朝执政的一种局面。在这个历史时期,武则天实际上是掌管朝廷的重权,奏章都由她来批阅。武则天在这一时期,为了积极树立自己就是弥勒下世这一思想,但又有碍于李治在位的实际情况,所以就把释迦牟尼和弥勒共同雕凿于南北两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双窟并列的局面。

莲花洞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洞窟称为莲花洞。因洞顶有一朵保存完好、直径达3米多的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洞内造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带领两个弟子游说讲经之像。主佛采用高浮雕手法,两侧的弟子迦叶、阿难用浮雕手法,对比鲜明。迦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手持锡杖,胸部肋骨暴露,细腻地表现出这位佛教继承人经过艰辛岁月,长途跋涉的形象。他右手拄着的锡杖上带有九个响环,震地有声,据说是佛教中一种法器。人们听见响环的声音,就知道佛祖到来,出外叩拜佛祖、倾听佛法。

二弟子的头像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现都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窟顶莲花周围环绕着飞天,她们手捧供果和其它的器皿,显得飘逸洒脱,在《妙法莲花经》里曾有这样的记载:飞天是佛教中的香因神,说是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表现了佛教中飞天和伎乐人营造出欢乐和谐的场面。

洞窟南壁左上部层层排列了几层小型佛像,据说这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高度仅有2厘米,五官清晰,刻画细腻。南壁壁面上排列了许多佛龛,龛楣装饰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帷帐式的,有的是火焰纹,有表现文殊与维摩诘对座辩法的故事,还有礼佛图的形象。在龛楣细部,有忮乐人、飞天,有莲花化生出来的菩萨;有线刻的,有浅浮雕的。其中一对飞天,她们的衣裙向上卷起,飘飘荡荡的形式好象一朵盛开的莲花,而两个飞天的面部正是莲花的花蕾。外侧是一些伎乐人向她们飘飞过来,荡起的衣裙好象莲花的枝蔓一样,表现了一种绿柳丝绦万千条景象。

这个小龛龛楣是火焰纹的造型,它的火焰向内收,到中间再向上形成火苗的苗头,火焰纹之上南北两侧各一组众生听法像,这个浮雕表现了文殊菩萨和维摩诘辩法的情景。它的上部是帷幕,帷幕是中国民俗画常有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看到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雕艺术形式。

窟外门楣为火焰纹,中间刻有一个兽形铺首,雕工精湛。左上方有明代河南巡抚赵岩题“伊阙”二字。

奉先寺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奉先寺。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据于唐玄宗开元十年刻就的《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工程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整个大像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一铺九尊大像,主尊“大卢舍那佛”坐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眉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略作微笑,两耳长垂,衣纹简练,灵活而又储蓄的眼睛显得更加秀美,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左侧迦叶,身首虽残,但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浓眉细眼、年轻睿智、虔诚大方、充满自信,宛如一聪慧少所形象。二菩萨衣饰华丽,端庄而矜持的表情,天王严肃威武而双硕壮有力的神情,力士坚毅勇猛而双暴躁的性格,以及那无所谓惧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其雕凿规模、艺术设计、人物塑造、雕像造型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唐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审美时尚、美学理念和唐代美术所达到高度艺术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及艺术家心目中神化的“圣贤”形象,从另一侧面又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佛教发展的盛况和唐代国力的强大。因此,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既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又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古阳洞朋友们,参观完奉先寺,我们将继续参观南面的古阳洞。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就在这一洞窟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孝文帝开始在龙门为其祖母冯太后开窟造像祈福作功德,王公大臣、贵族、官僚、武官将相继在窟内造像,这就形成了古阳洞内最早的一批造像,从而开始皇家营造龙门的第一斧第一凿,揭开了创建龙门石窟的第一篇章。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洞窟就是古阳洞,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面相长圆,较为瘦削。头顶还塑了一个发冠,发冠本身是道的产物,这是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回北京途中路过龙门留下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古阳洞为老君洞。

主佛两侧的菩萨上身微微后倾,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身着长裙,造型厚重,比例匀称,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北侧墙壁上排列了三层大型佛龛,最上面一排的造像与云冈石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佛像都是结跏趺坐,形体较显浑厚。如果说它还保持着云冈石窟的特色的话,那么第二层交脚弥勒的造像,则体现了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秀骨清姿的艺术格调。人物瘦小,细腰,双腿交叉坐于台座上。北壁最上部的佛龛雕凿于北魏景明三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佛龛残损的身躯,佛头高32厘米,被人盗走后,现在为私人收藏。最下部的一排佛龛,造像风格表现出雍容大度的特点,可能是唐早期的作品。不同时期的造像集中在同一洞窟里,说明了古阳洞雕凿时间之长,绵延朝代之久。

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宝。

北魏造像峻拔瘦硬的风格与魏碑斩刻奇肆的风格艺术内涵相通。历史上书法家发现了碑刻题记的价值,却又把雕像视为工匠的艺术。相反,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对北魏石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两侧刻有古代药方而得名。此洞北魏晚期创建,经东魏和北齐,直至唐初仍有雕刻,因此在雕刻艺术上呈现不同时代的多种艺术风格。洞内主佛、二弟子、二菩萨和洞外二力士及窟门八角束腰莲花柱均为北齐所雕造。该洞是龙门石窟中具有北齐造像风格的唯一大型石窟。北齐时期的雕像头部硕大,身躯如柱,给人以臃肿、笨拙的感觉。

洞口过道两侧石壁上刻有药方近140个,治疗40种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涉及科别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科、肿瘤科、泌尿科等。所用药物多是我国农村常见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制剂方法有丸、散、膏、汤等。

药方洞石刻药方刻于唐代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它记录了我国古代医药的成就,在研究我国医药学上有重要价值。

皇甫公窟皇甫公窟因北魏胡太后母舅皇甫度开凿而得名。主佛释迦牟尼高3.18米,身穿褒衣带式的袈裟,衣饰用平直九刀刻法,衣裙有棱有角,坐在莲花座上。面部已经残损了,头上还留有高肉髻,右足外露,足掌向上;右臂平举,手掌上扬;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作满足人们愿望的与愿印。有趣的是,这尊大佛竟有有6个手指,据说是按照孝明皇帝的形象塑造的。由此可以看出皇甫度以佛事向皇帝献忠心的良苦用心。

皇甫公窟南、北壁基下保存有具有极高价值的礼佛图浮雕,这两幅浮雕人物图案带有浓重的绘画意味。北壁皇帝礼佛图东起前三人为比丘,前两个比丘正俯身向香炉内添香,第三位是年长的高僧,左手托钵作前导。第四人为一老妇,头饰华丽,身穿长裙大袖,左手持一莲蕾,徐步向前。弟八人为一青年男子,头戴笼冠,身穿宽袍大袖的长袍,右手托钵,有趣的是其身后还有一男童为他提衣摆。这一男一女无疑是孝明皇帝和胡太后。这一作品用写实的手法把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气质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余的宫女有的手举华盖,有的手拿莲蕾,虔诚严肃,徐徐而行。南壁则为皇甫公夫妇礼佛图。

左右二菩萨半结跏趺坐在菩提树下,坐树下思维状。菩提树树干弯曲,枝繁叶茂。树的上方又分别刻有一组罗汉像,罗汉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合十或手持莲花。

围绕着窟顶的莲花有八个伎乐,她们衣带飘扬,手持琵琶、笙、排萧等乐器,翱翔云间,由此看出在北魏时期,这些乐器就已经非常盛行了。

擂鼓台南洞 参观完西山的洞窟,请朋友们继续参观东山的洞窟。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称为“擂鼓台三洞” 。南边的这座窟为擂鼓台南洞。洞内方形座台上的佛像被称作“大日如来”在密宗里“大日如来”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主佛头戴佛冠,臂戴臂钏,脖子戴项圈,穿袒右肩式袈裟,整个造像保留了外来造像艺术风格。

佛端坐在束腰方形台座上,这种台座在武周时期是比较流行的式样。从正面看,佛头部微微向下倾斜,目光向下俯视,和礼拜者的眼神交流,流露出一种关爱世人的殷殷之情。主尊丰润的右臂搭于盘起的右膝之上,舒闲的神态、优雅坐姿都体现出佛的从容、恬静。从侧面看这尊大佛的形态,头微微向前倾斜,肩向后仰,腰向内收,臀部依其坐势显得收放有序,胸部向前隆起,腰部三道环形的衣纹线条又显现出腰部肌肉的健康有力。整个佛的造像极富质感,也正符合古人所说的:肌理细腻,骨肉亭匀。

在四壁上有高约36厘米的菩萨坐像,层层排列着有760尊之多,端坐在四周的墙壁上,神态肃穆安祥,似乎正在聆听佛弘扬佛法。菩萨在古印度都是男性的形象,传入中国后,逐渐塑成了女性的形象。

创造者对人物的形态美把握得相当适度,简洁明快的线条和人体造型的健康都表现了当时的雕凿者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及美学理想。

擂鼓台中洞 中间的这座洞窟称为擂鼓台中洞,又叫“大万五佛洞”,因洞中造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且比西山万佛洞小千佛稍大而得名。主尊为弥勒,整尊造像采取高佛雕手法,背光为龟甲形背屏,周围环绕着伎乐人/飞天、骑象和骑狮的童子。

主尊端坐在束腰方形高台坐上,台坐下部延伸出两朵莲花,每朵莲花上站立着一尊菩萨,整个造像浑然一体。主尊佛头20世纪30年代 被盗,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洞窟雕凿完成于武周时期,是为武氏政权歌功颂德的。西山的双窟是弥勒与释迦牟尼并坐,当时武则天还没有成为一朝之君,表明她与李志一个天皇一个天后并列的身份,而在这一洞窟中,以弥勒佛为主尊,表明她已破天荒地成了一位女皇。

看经寺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看经寺,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石窟,整个窟室的平面设计基本上呈方形,与同一时期其它洞窟最大的不同是该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曾人打坐礼佛的禅堂。

窟内墙壁上部有一些不规则的零星造像,在北、东、南三壁下部雕有唐代最精美的一组29尊浮雕罗汉像。释迦牟尼去世之后,将传法的任务叫给了迦叶,迦叶寂灭后交给了阿难,之后传莫田地,传商那阿修,最后至二十九组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是北魏时期自天竺来中国的曾人,被后代的佛教禅宗奉为第二十九代传人。看经寺这二十九尊传法的罗汉,恰好与《历代法宝记》所载西土二十九祖先相吻合。

窟内现二十六尊罗汉像保存完好,每尊罗汉像高约1.8米,与真人等高,神态各异,性格刻划入微,有饱经风霜而又睿智的、执着而又聪慧的、慈祥善良的、凶猛严历的、诙谐幽默的、严肃认真的,无不栩栩如生,是龙门石窟中现存最完整的一组罗汉群像雕刻。

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的大量宗教、美术、书法、音乐、医药 、建筑 等事物石料,使龙门石窟成为一做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古老的艺术、优美的环境、方便的交通、完善的旅游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和游人纷至沓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登华山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迎着灿烂的阳光,来到华山脚下,华山的雄伟高大让我肃然起敬。我和爸爸妈妈听导游说,华山一共有西峰、南峰、东峰、北峰和中峰,大家要从西峰上去,但如果爬的话一天都爬不到西峰顶,所以我们要坐索道上去。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索道入口,排了很长的队才坐上索道,索道像一个透明的盒子,挂在绳索上,我和爸爸妈妈坐了上去,就像悬挂在半空中似的,索道行驶得很快,但是很稳,我低头是一大片绿色,抬头是连绵不断的山脉,显得特别美丽,但是我心中的恐惧胜过了赞叹。

我在心中糊思乱想着:如果掉下去怎么办,索道的绳索会不会断……爸爸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恐惧,他微笑着说:“别怕,我们现在很安全,你看,我们马上要翻过一座山了。”我向前面望去,真的,前面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大山!

我们坐着索道慢慢地“翻”过了这座大山,继续向前,不久便来到了华山的西峰。因为没有索道了,所以我们便下了索道,我和爸爸妈妈商量了一下,只走西峰、南峰和东峰,走完后再坐索道下来。

我们爬呀爬,爬了才一会儿就感到有点冷,听爸爸说,那是因为我们位于海抜2000多米的西峰,在云的上面,所以比较冷。

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后继续往前爬,不久,我们便看见了西峰的峰头。我和爸爸妈妈站在围栏边,感受着群山那博大的胸怀。这让我不禁想到一句诗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丽雄伟的大山,现在大山就在眼前,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由然而生。

接着,我们又去了南峰和东峰。坐在下山的索道上,我感到华山不愧是五岳之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京故宫导游词_1000字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朱芮娴,是大伙的导游,大伙可以叫我朱导。今天,我们要观光世界遗产----北京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在北京城中心。占面积72万多平方米,宫殿有楼阁9900余间。是明、清两代皇帝的住所。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据说,造就故宫就召集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人左右,民夫100万人,由此可以知道故宫多少大,有多少壮观。故宫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

大家请看,这座建筑物就是午门,午门又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挂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个活动就取消了,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都要在此接受献俘典礼,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关于戏曲舞台上“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在午门廷杖,好,我们再往前走。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太和殿广常这是铜香炉,这里一共有18 个,代表清朝18个剩东西两侧各有一只铜制的仙鹤和龟,是代表长寿的象征。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正面有12根大柱,东西约63米,高35米。整个大殿雕梁画栋,一条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大红柱子上,这些龙姿态不一,刻画的栩栩如生。整个宫殿也非常豪华富贵。殿内有2米高的平台,上面雕刻着9条金龙的宝座。后面有金漆围屏,前面有御案。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大家请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各位朋友,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常

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现在请各位随我去参观交泰殿。各位请看,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讲解,那么接下去的时间就交由你们各自安排。另外,请爱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不要随意破坏他们,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览华山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我暑假时去了西安旅游,一共七天,第五天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华山游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华山脚下,仰起头看华山,看到有九个山峦,非常险峻。

我们来到山脚下的车站买了车票登上了上山的大巴,刚以出站,就看到了一条山涧,山涧的下游流得很缓,里面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白色石子,山涧中间的小,两边的大,这些石子都是从上游冲下来的。我们的大巴在一座座山峦中盘曲向上,每座小山峰几乎都有一面是接近90度角的垂直下来。山涧弯弯曲曲,不知不觉来到了索道入口旁边,下车后我发现了一个小瀑布,水流很清澈,可以见到水底,瀑布旁沙石很少,水流比下面的山涧急一些。

我们坐上缆车,来到华山北峰。从缆车向下望去,我们象悬挂在半空当中,云雾缭绕,非常高。心里很害怕。我们在北峰吃了点东西后继续上路。

我们来到擦耳崖,山上路很窄,只能勉强通过两人,两个人还要紧紧靠在一起,故名擦耳崖。然后我们来到了苍龙岭,山路还算平整,但是是最吓人的一部分,因为两旁都是悬崖,非常可怕,还好山上雾气很大,看不见下面。过了苍龙岭就来到天梯,天梯非常陡,我们要抓住铁链垂直向上爬,如果你滑一跤,一排人都得掉下去。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挑山工老人,问他多少岁了,他回答七十五岁,我们又问他挑多少斤东西,他回答五十斤,我们还问他挑上一次收几元工资,他回答四十元。我很震撼,因为他已经七十五岁了,竟然还要做这么繁重的工作。可怜人真多呀。我们又过了金锁关,然后登上了西峰,看到了沉香劈山救母的大石头,西峰的最西边山崖象刀削斧劈一般,好像真的被劈过。我们还看到了一颗大松树,比山上任何一颗树都要高大,它已经有一千多岁了。接着我们就下山了。

华山真险,不愧是“天下第一险山”!我以后还想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洛阳龙门石窟讲解词

全文共 2949 字

+ 加入清单

万水千山总是情,来点掌声行不行?(游客配合鼓掌)好的,谢谢!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很高兴能和各位一同前往洛阳龙门石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州旅行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那么我呢?就是此次行程的导游员,我姓赵,大家可以叫我赵导或小赵都可以。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咱们此次行程的安全大使王师傅了,王师傅有多年的驾车经验,技术娴熟,所以咱们的安全问题大家大可放心。我和王师傅都很高兴也很乐意为大家提供服务。在此次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尽可能地向我们提出,我们会乐于接受,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大家,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最后,希望大家在此次游览过程中,忘记烦恼,忘记领导,开开心心参观,快快乐乐游览!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已经踏上旅途了,行驶在正少高速上,途径新密、登封、伊川,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就到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位于河南省中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居古代城区在洛水之阳而得名。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翔实的文献,先后曾竟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是我国八大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年代最早,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多发生在这里,许多历史名人多活动在这里。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也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您想了解5000年的中国,那您必须来看洛阳了。

而最能代表洛阳的就是洛阳“四宝”了。

这第一宝就是洛阳牡丹。“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由于其花型花色雍容华贵,而被称为“花中之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对当时赏花胜景的真实写照;宋代诗人苏辙为了观赏牡丹,更是“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从汝阳迁洛阳。”了;民间艺人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唱词,道尽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每年4月15日至25日都会举办洛阳牡丹花会,花海人潮,热闹非凡,希望大家到时再游洛阳。

这第二宝就是当年曾经归为国力的唐三彩了!以黄——绿——白为主色调,诞生于唐代的这件工艺品,现在已经远销国外。其中,黑色的将军马被英伦友人赞颂为“伦敦黑”、“黑宝石”,有水火土所凝结的这件器物正可称得上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这第三包就是洛阳水席,一是进口水席汤水多的特点,二是似水流云的上菜顺序,即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其特点是突出酸辣,富含汤水,滑儿爽口,食而不腻,共24道菜,8个凉菜,16道热菜。

那第四包是什么呢?就是咱们马上就要参观的龙门石窟。至于为什么把它称为第四宝?游览完后,咱们自己就知道答案了。

好了,游客朋友们,龙门石窟已经到了,在下城之前提醒大家:我们的车身为浅绿色,车牌号为豫A96888。我的手机号码是1234567。现在呢?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随身物品和贵重物品,跟我下车,一同参观游览吧!

沿途讲解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如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史称“龙门”,沿用至今。龙门石窟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历经400余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雕刻内容除了佛教之外,还涉及建筑,服饰,音乐,书法,医药等,如同一座包罗万象的石刻艺术博物馆.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合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各位朋友,现在大家左手边的就是潜溪寺,他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内洞顶雕刻了一朵大莲花,洞内所供住尊像为阿弥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额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动传神。

请大家跟我向前走,路旁右侧并排坐西向东的这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其中以中洞为代表,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和号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00年开始雕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华经”影响较大,除了信仰释迦、多宝外,还信仰的对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龙门石窟仅此一例。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饱满、高鼻大目、微露笑意。释迦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睬若笑、温雅敦厚,给人以亲切感。窟顶做琼隆形,中央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

请大家跟我一起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因洞内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请大家跟我继续前行,现在我们来到了莲花洞。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这是因为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属于北魏后期作品。该洞主尊释迦牟尼。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

朋友们,再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奉先寺市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窟龛,从唐高宗咸亨三年四月始建,至上元二年十二月底完工。据专家们推算,这样浩大的工程,仅用三年零九个月就成完工,这是不可想象的。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武则天捐脂粉钱两万贯,以加速了工程的进度,其名称用“奉祀祖先”之意。奉先寺的主尊名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左右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及二供养人,共11尊。卢舍那佛通高17.14米,面长4米,耳长1.9米,为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结跏跌坐在八角形束腰莲花须弥座上。造像庄严、睿智、温和、慈祥,这是理想化了的社会圣贤的形象。

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古阳洞。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就是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之际。洞内雕刻90%以上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是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洞窟。古阳洞的造像,以其风格、特征而论,代表了迁都洛阳后北魏后期的一些变化。由北魏前期粗旷、雄健、挺实变为清秀、美丽、开始摆脱前期的作风。面部表情刻画也由严峻变得比较温和,给人以亲切之感。

好了,各位,龙门石窟的讲解到此即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参观游览时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我们三十分钟后准时在这里集合,希望大家玩得开心!我们待会儿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翠华山之旅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虽然没有太白山那么壮阔,却也非常美丽。在这里,泼洒了我们的汗水,留下了我们爬山的足迹。

在山下,山本身并不显得雄壮、宏大。但所有的美景宝藏都藏在山中呢!抬头望去,一片翠绿、嫩绿交织在一起,还层层叠叠向远方展去,和那飞翔的鸟儿、飞泻而下的瀑布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向前走,传来了宛如雷声的瀑布水声,那瀑布从山上来,又直奔山下而去。但这还只是在山下所能看见的皮毛而已。

我们终于开始了爬山的旅程。刚开始,缓缓地上坡路还让我们不以为然,但马上一百多阶楼梯让我们双腿酸痛,背上出汗,在爬上坡路时精神已经不那么振奋了。在一次次的抬脚、落脚,吸气、呼气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翠华山的山腰。回头俯视山下,已看不到起点。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爬了如此之高,只知道自己被大山环绕。此时,翠花山的身躯顿时高大了起来……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翠华山的天池。绿色的水波荡漾着,将山、树映在其中。只见它们相互交错、融合、散开,好一幅魅力十足的风景画!期初,我不敢相信天池居然能在山腰处形成,后来我才明白天池是崩塌石块横向堵塞太乙河谷,阻断河谷水流而形成的堰塞湖,真可谓是山中的宝藏!

参观了天池后,我们又游览了玄关、风洞和冰洞。怪石形成的天然的洞穴里面竟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两块巨大崩石互相依靠,中间形成一道长30米,高15米的狭道,形成导管作用,炎炎夏日有凉风穿堂而过,这,就是风洞。冰凉从接触岩石的指尖贯彻全身,冷风拂面,这在暖和的春天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虽然我已经离开了翠华山,但闭上眼,仍然能清晰的看见那层峦叠嶂的青山和荡漾着的天池之水,感受到当时的累与离去时的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五年级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请跟着我一起去游览美丽的颐和园,愿大家玩得开心。游览前,让我为大家介绍颐和园。

它于1974年建成,是清代的皇家园林,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素有“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誉。现在让我们开始游览吧。

首先,我带大家游览长廊,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大家看,每一间的横栏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上没有哪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载满了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里一种花还没谢,一种又开了。从昆明湖吹上来,是不是使人神清气爽呀?现在大家有20分钟自由活动时间,呆会儿在万寿山脚下集合。

我们现在位置在万寿山脚下,大家请往上看,耸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叫“佛香阁”,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是不是很古典呢?下面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现在,让我们开始爬山吧。这里就是排云殿。你们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很漂亮吧。正前面就是昆明湖。大家再向东远眺,是不是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白塔呀?

最后,我带领大家去游览昆明湖。先看看那几座古老的石桥,再看看湖中心那美丽的小岛就是湖心岛,大家是不是想快点登岛呢?那现在就游览昆明湖。先看看那几座古老的石桥,再看看湖中心那美丽的小岛就是湖心岛,大家是不是想快点登岛呢?那现在就沿着石桥登岛吧!大家请注意脚下的桥,它叫“十七孔桥”。因为它有十七个桥洞,而且桥上雕刻的小狮子个个姿态不一,还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那些古代的石匠是不是神奇?

游客们,颐和园到处有美丽景色,说也说不尽。因为时间关系,所以颐和园之旅到此圆满结束。祝大家玩得愉快,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游华山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儿时耳熟能详的“沉香劈山救母”这一美丽的神话传说,为华山增添了无限的神秘色彩,成为了我神往的地方。前几日的放假,我终于亲眼目睹了华山的鬼斧神工。

华山以雄、奇、险、峻而著称,而这四个字只能描其风貌,却不能摹其风骨。只有亲自攀登,才能感受那奇绝壮绝的美景。

坐缆车沿着西峰而上,整个路程呈“N”字,有两段路基本是直上直下,几近90°与地面垂直。沿途的风景不禁使我连连赞叹:满山都是翠绿的树,密密地长着,偶尔能看到一小片山的肌肤;山崖又陡又险,像被什么东西劈开似的,直挺挺地立在那儿。我欣赏着美景,陶醉在其中,偶尔也被一棵棵奇异的树木吸引,它们竟能生存在这险峻的山崖上,有的树竟能长在崖壁上,与地面几乎平行,经过风吹雨打,仍能坚强的活在崖壁中,让我不能不惊叹它的顽强生命。

下缆车后便开始爬西峰。听着路边的虫鸣,看着华山的美景,走着西峰的险道,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我手脚并用,边玩边爬地上了西峰顶,顿时心情舒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彩披,周野屏开,黄河与渭水围绕着华山蜿蜒流去,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杂念一扫而空。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约300多米,石色苍黛,形态好像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屈岭。爬过这条“巨龙”,便到了南峰。南峰高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称它为“华山元首”。正所谓“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南峰似乎比西峰更陡,回头再看西峰,又是另外一种壮美的景象。它的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行之代表。我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南峰顶,瞬间被迷住了: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尽收眼底;抬头顿感天近咫尺,伸手云彩可摘。“会当众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就是这种境界吧。

这次游华山使我真正领略到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到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攀峰的艰苦与困难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坚强的意志会使我们不断进取;“不下大海难捉蛟龙”,无限风光尽在险峰。而只有历经艰险、不畏险阻、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最终走向顶峰,看到美轮美奂的风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随时都面临着坚持与放弃的选择,如果我们选择了坚持、坚强,就有可能攀登上成功的巅峰,就有可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华山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是五岳之一,是我感觉最“高”的一座山。我常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华山归来不看岳。”我们大家都去过华山,没想到我也会去观赏华山那优美的景色。

我从照片上看到那华山的美丽景色。我们在山脚下看着和普通的山差不多没什么区别,可坐缆车的过程中,那山真是说不尽的巍然屹立、千姿百态、山高树茂、雄伟壮观。让人怀疑这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从那手巧的古人手中建造出来的精美杰作。这山真高啊,连绵起伏的山峰一个紧接着一个。那山峰巍然矗立、高耸入云,像一群英俊的小伙子站在那里,随便的让游客们欣赏。山顶上那晶莹剔透的雪花,像撒面粉一样,撒在人们的脸上、撒在车上、房屋上、树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座座山峰。

让我最陶醉的是东峰。那云雾缭绕,人们仿佛是神仙,在天空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那郁郁葱葱的树,在雪花的感召下,就像“穿”上了那厚厚的“羽绒服”,从高处往下开去,那万丈深渊,仿佛一失脚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从哪里,看华山的景,真是美不胜收。那些从华山旅游回来的人们,怪不得说那真是奇峰耸立、宏伟壮观。

那山脚下郁郁葱葱的树木;缆车中那巍然屹立的山峰;你那山顶峰上雪花飞扬、鹅毛大雪,我们就想走进了一幅山水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黄龙导游词_900字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们,你们好!

我们到了被誉为人间瑶池的黄龙风景区。黄龙,顾名思义,黄土铺地,清水盈池。它集彩池、雪山、湖泊、峡谷、森林、岩峰于一身,多美丽啊!

据介绍,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米的钙化山峡,周围环绕着林木,幽幽的原始森林,山峡中3400多个天然玉成的华泉彩池顺坡而下,大者亩余,小者如盆、如碗、如杯,池壁似黄玉砌成,玲珑剔透,一派富丽。池水五彩缤纷,变化万千又都清澈透明,泌人心脾。从空中俯瞰,在莽莽原始森林中,黄龙如一条凌空腾飞的巨龙,那层层彩池就像巨龙身上的片片鳞甲,映衬着雪白的卧峰,苍翠的森林和满天的云霞,五彩斑斓,如梦如幻,极为瑰丽相传黄龙真人在此修炼成仙,故此山此水有此仙风道骨,黄龙县大禹治水,功成在此留连,方有运琼浆满溢,漾红荡绿的瑶池美景。这里以彩池、滩流、雪山、峡谷、古寺、民俗“六绝”着称于世。被誉为“圣地仙境,人间瑶池”。

大家跟我往前走,请留意,小心慢行!前面就是黄龙庙。这里每年农历6月12日-15日举行的黄龙庙会盛况空前。

黄龙古寺,始建于明代。位置在黄龙沟景区,占地千余平方米,属道教观宇。相传助大禹治水的东海黄龙功成身退修道成仙,成为黄龙真人。其身化作十里金沙,其麟化作千座彩池。后人记其功德,建黄龙寺。黄龙寺有罗汉堂、中寺、后寺、禹王庙等,现罗汉堂已成废墟。中寺是佛教寺庙,而且各主要景点都有佛教信徒朝拜,后寺主供黄龙真人,后寺下的溶洞——黄龙洞有天然钙化黄龙真人座像。黄龙古寺是一所道教观宇,黄龙沟内随处可见道家文化的痕迹。“黄龙洞”洞口,有一棵龙形松树上经常挂满洁白的哈达,那是当地藏族同胞为神秘的黄龙洞敬献的供品,洞口还有几处“玛尼堆”,青色的石块上镌刻着藏传佛教的经文,在一个道家高人修行的地方见到众多佛教信徒虔诚地叩拜,是“中国民间宗教文化儒、释、道互补”的典型代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看,我们来到彩池湖了!在阳光下,钙化彩池湖面波光粼粼,加上水珍珠在晶莹跳动,奇幻无比。这里的景色,照片不能展现其特有的动感,摄影表现不了其无限的生机,亲临其境才领略到人间瑶池的美景奇观!好了,我们就游览到此了,大家可以解散游览,多拍照片啊,别错过这里的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长城的导游作文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来自宝实旅行社的金牌导游——布导。今天,我将带你们来到著名的世界遗产——长城

长城导游词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所以又被统称为“万里长城”。

好的,各位游客们,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长城脚下,等会儿我们就要走上长城的城墙上了,我们要注意安全哦!

长城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各位游客们, 我们脚下的方砖、扶着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就靠劳动人民无数的肩膀,一步一步地抬上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它。

来到长城,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不要在上面乱涂乱画、乱扔垃圾。如果有人这样做,我们要劝告他停止。

最后,我们的旅程结束了。希望大家再来北京玩哦,这里还有很多世界遗产等着我们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讲解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顿觉长安虎飞扬,俨然将士戊疆场。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读到这首诗你们一定想到了的秦始皇兵马俑了吧,那听我来讲一讲吧。

兵马俑是庄重的,走进它们,我能感受到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走进一号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秦始皇统率着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神态各异。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古铜色的皮肤,一看就知道一定是一个久经沙场的高级将领。那乌黑的眼睛,无比深邃,谁都无法洞察他的心思。

骑兵上身着短甲,下身穿紧口裤,看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打胜这场战斗;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要为秦国统一天下而殊死拼搏;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自己的亲人……

再望望这片兵马俑,我真是感慨万千,这些兵马俑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我真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登华山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被称为“西岳”,它是由五座山峰所组成的,像一朵莲花,古候“花”与“华”通用,所以叫作“华山”了。

都说华山之所以能成为五大名山之一,那是因为它很险。“自古华山一条路”,我半信半疑,这华山到底有多险呢?我早就想体验一下它的险峻了。

这不,我们一群人纷纷坐上缆车,要去领略华山的峻峭了。

缆车启动不久,我就已经感觉到华山的巍峨挺拔了。我看见山体的四面像被巨大的斧头劈过一样,被劈出的悬崖,留有常年水流形成的凹痕,使得整个山体像是一块巨大的“瀑布化石”!

下了缆车,来到了华山的北山脚下。这时的我们,已经站在云层中了,我一下子体会到了华山的高。

我们来到华山西峰的脚下,眼前的石梯又窄又陡,马上给了我们个下马威。我们整装待发,迈出了登西峰的第一步。

过了“擦耳岩”,我们的前方出现了比先前更窄更陡更长的石梯,远望去,石梯的两边是呈90°的万丈深渊,整个石梯就像是一条龙的背脊,一节一节的阶梯就像是片片龙磷。爬到石梯的一半时,向后看,由于坡的陡峭,感觉自己会随时滚下去似的。我戴好纱手套,抓紧链条,手脚并用,终于“爬”过了这可怕的一段。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叫“苍龙岭”,这名字与它可真配呀!

不知不觉中,我们爬到了半山腰。虽然我一直冲在第一个,但是我却发现我每登上一步,去西峰的欲望就少了一分,在这座大山面前,我觉得自己很渺小。没过多久,我就想打退堂鼓了。“妈妈……我想下山了……”我气喘吁吁地说。“这怎么行啊?你可是南山第一名哦!”妈妈又把“南山第一名”的事给搬出来了。我一听,忙说:“好好好,我继续爬!”我可不想当那个侥幸的第一名,这次我要当个名副其实的第一名!

“张雪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同行的好朋友吴奕真在叫我。“哎!”我应了一声,“妈妈,她什么时候赶上来的啊?一开始她还落在很后面呢!”“只要你稍有放松,别人就会悄悄地赶上来的。所以,你要快爬哟!”我一听,立马飞跑起来。

大约过了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你追我赶地到了西峰顶。我扶着铁索向山下鸟瞰,脚底悬崖随处可见,低头看看,会手脚发软;放眼远望,一片朦朦胧胧的云海,原来,我们早已在云的上面啦!

我站在西峰顶上,兴奋地拍了许多照片,这时,我觉得我不再渺小,而是十分伟大了,因为,我是我们团队第一个登上西峰,而且还穿凉鞋的呢,哈哈!

我终于体会到了华山的“险”了,果然是名副其实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五年级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山清水秀,有着许多风景名胜。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去了重庆人引以为傲的大足石刻。

我们来到大足石刻风景点,整顿集合后,工作人员便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套古色古香的汉服。穿上汉服,同学们各个都像古代汉人一般。第一站,我们前往孔庙。在走向孔庙的路上,我们听到了悦耳动听的鸟鸣声,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其建筑精致且具有特色。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恭恭敬敬地叩拜了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像,而后谢师恩,诵经典,仿佛回到了古代私塾!

之后,我们参观了大足石刻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宏伟,里面收藏着价值连城的宝贵佛像,完整展现了佛教由西向东逐渐发展的过程。每尊佛像都栩栩如生,有的双手合十,有的双手举过头顶,有的面带微笑儒雅大气,有的眉毛上挑严肃凝重……老师告诉我们,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很好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我们中国人重要的宗教文化之一。

随后,我们进行了别致的女红课程体验。女红,是缝纫的古代称呼。针、线、纺织、缝纫,对于青少年的我们来说,那是非常陌生的词汇,而且鲜有体验的机会。每个同学都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看完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演示后,我们开始亲自实践了。我拿起针,小心翼翼地一针一线地缝着。不一会儿,线就不听使唤了,全部从针眼滑落了。我拿起线,对准针眼,可就是穿不过去啊,我急得满头是汗,最后还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把线穿了过去。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穿针引线,一个展翅欲飞的蝴蝶便“诞生”了。在一针一线的女红中,我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过一天传统文化的洗礼,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下定决心要更多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登华山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向来是五岳中以险峻著称的。经过半个多小时盘山公路,我们从景区门口来到了华山脚下,抬头仰望,华山实在太高了,几乎都是悬崖峭壁!

接着我们坐上了缆车。缆车比我想象的恐怖多了。它时而飞快地掠过地面;时而飞速上升;时而又猛地下降,像是要摔得粉身碎骨似的;时而又笔直地划过山谷。我向窗外望去华山的景色,可真是非同一般!山谷中有一条清泉静静的流淌着,旁边长满了高高低低郁郁葱葱的树木,峭壁上有几棵长得十分奇特的松树在尽情享受着阳光,再向上一点是一块块层次分明的悬崖绝壁,缝隙里偶而可以看见几棵苍翠的古松和崖柏。

下了缆车我们继续向上攀登,几十分钟后就到了西峰峰顶,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便要去征服华山的最高峰——南峰,它有2154。9米高!一路上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华山可真险啊,“自古华山一条路”说得一点不错,人工开凿的石梯盘旋于峭壁之中,许多处我都是手脚并用攀爬,有的甚至是90度的崖壁,必须抓着岩壁上的锁链才能爬上去!我奋力地攀登,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攀到了南峰山顶,放眼望去华山高高低低的山顶、千姿百态尽收眼底!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也好好体验了一把“山高人为峰”的豪迈!我们这一路上的艰辛是很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华山之旅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一直是我憧憬的地方,也是五岳之中我最想登的山,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都是在这发生的,也为华山增添了一丝神秘。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去见识见识华山的奇、秀、险了!

首先,得乘“亚洲第一索道”抵达西峰。坐在缆车中,我的心“噗通”直跳,往下看就是万丈深渊,令我直打寒颤,周围被群山包围着,北方的山与南方的山有些不同,这儿的山光秃秃的。树都是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秃子头上长出了青苔,有些山上被凿了一个个容得下一个人的小洞,我问妈妈:“这些小洞是用来做什么的?”妈妈说:“这是一些出家的道士和僧人闭关修行的地方。”缆车越往上走,我的耳朵就开始嗡嗡响个不停,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妈妈告诉我这很正常,因为缆车往上升时,海拔越来越高,才会造成耳鸣。过了不久,便到了西峰。

西峰又称莲花峰,海拔2082米,峰顶有一块巨石状似莲花瓣,因此而得名。当年沉香舍身救母的民间传说就在这发生。山顶还生长着耐寒的迎客松,迎客松的姿态十分独特,像一位热情的主人,展开着双臂,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沿着小苍龙岭一直往南峰走,山上的天气渐渐寒冷起来,站在南峰(落雁峰)峰顶,顿感天近咫尺,向下望,苍苍莽莽的群山之间云雾翻滚,如同置身在一幅大自然的水墨画中,美得无法用词语来形容。

走了不久,就来到我日思夜想的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排了两个多小时队,终于轮到我们了。我套上安全索,沿着铁楼梯一步一步地进入栈道,噢!当我走近才看清,所谓的栈道就是几块钉在一起的木板,中间隔了很宽的距离,我胆战心惊地往前走,半米宽的栈道也没有护栏,往下望就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坠落就会被那血盆大口似的山谷吞噬,我感觉手脚直冒冷汗,背心都是凉的,牙齿直咯噔,最后,我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硬着头皮走完了长空栈道。

今天,我不但感受到了华山的险峻,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鬼斧神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长城导游词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何宜臻,大家可以叫我小何。这次很荣幸能和大家游览长城

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大无比的长龙。近看,长城一眼望不到头。站在长城上看,一座座烽火台屹立在长城上,像一个永远不会倒的不倒翁。

长城还是古代一项重要的防御工程,从燕国开始修建长城,长城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

关于长城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在修建长城的时候,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不用去修建长城,其它的青年都得去修建长城。苏州书生范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次,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碰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便一起把范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范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但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新婚不到三天,范喜良声就被官兵捉走了。后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地来到长城找丈夫。谁知,民工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她便在长城脚下痛哭,不知哭了多久,只听“轰隆”一声,长城倒了几公里。

旅客们,请不要随地扔垃圾,和在城砖上乱涂乱刻。我们7点在城门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800字,去华山春游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对“五岳”的理解。她们就如那“中华五行阵”掌管各个区域。早已欣赏东泰山和中嵩山的雄奇,也闻南衡山及北恒山的秀美;但对“西岳”华山的认识只有金庸笔下的神奇。终于,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华山春游了,心中无限感慨!

来到山脚下,仰望那挺拔伟岸、壮美超群的重峦叠嶂,真是让我激动不已。由下至上那一座座雄奇险峻的山峰,就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牵着朦胧的烟雾在山颠弥漫。山颠上的小亭忽隐忽现,仿佛“雾中仙阁”!顿时,一行大雁从两山之间穿过,形成了“绝雁薄雾”的佳境。此时此刻,我不禁摇动扇叶,悠哉游哉地陶醉于此,深深地感叹:华山之美险奇雄,关中屏障西岳峰。

乘坐缆车正向山上仰首驶去,窗外的美景尽收眼底。那大大小小的花岗岩山峰怎么不见几丝绿色?使我顿生疑团……啊!正因为没有绿色,才兀现奇峰怪岭;还有那道道齐刷刷的被水侵蚀的痕迹,好似在向游人述说着那亿万年前的沧桑。我恍然悟道:这不就和我家乡的缙云山佛光崖因光和水的形成是一样的?这便是华山的奇特之处了。

下了缆车,拾级蜿蜒而上,就来到了俗称“云台峰”的北峰。我连忙想起了“智取华山”那段历史:北峰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高虽不及它峰,但山势非常险峻,三面都是绝壁,只有一条修长细窄的山径通向西南,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9年,国民党残部想借华山北峰之险负隅顽抗,解放大军在老乡的带领下,用竹杆和绳索从绝境登上,从而全歼守敌。北峰顶上还有道观真武宫,倚山而建,造型别致,风景宜人。我情不自禁摆弄着手中的dv将这雄奇的景色尽收其中。

我们继向西峰方向攀登。沿着崎岖的山路,到了那七十度的山崖处,我却显得有气无力。这里叫做“苍龙岭”,正因为像一条盘龙蜗居山间,便因此得名。据说古时韩愈攀登到此被吓得嚎啕大哭,便写下一封家书让大雁捎其回家。后人说他是被这里的美景所吓到的。我呢,此时既喜又惧,可谓成惶成恐了!。

上山的路越来越难攀登,真是上气不接下气。正欲放弃,打道回府,但见一路上的挑山夫肩上挑着沉重的担子,盘跚而上,口中还唱着悠扬的陕北小调啦!这才使我鼓足勇气,勇往直前。

伴着小调,我终于登上了西峰的“华山论剑”和华山之巅南峰,那高秀云表的天外之峰,那红色尽染的圣奇灵山,真让人心旷神怡,眉宇大展……

站在南峰极目远眺,那一座座崇山峻岭被我尽收眼底。它们犹如我们学习上的难题,只要我们一步步地去克服,去登攀,最终方能看到山那头初升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华山日记二年级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春光明睸的星期天,我们坐着去西华山的班车,兴高采烈的到达了目地地。

在我们向西华山的山顶的路上,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欢声笑话,其它班上的同学也一样。我们在路上看见了农民伯伯、叔叔和阿姨在太阳的强烈的光线下干活,他们一个个为了养活自己的家人,他们辛苦也不算什么。在看着他们干活,我都想起了我在老家背玉米的情景。

我们在一条像一条长龙的路上,我们走了好久,终于到了——西华山山顶。在西华山,第一眼就看见了大大的池塘;第二眼就看见一个宽阔的广场;第三眼就看见了一座又高又大的大楼。

过了广场,我们来到了梨花园。在梨花园的小路上铺满了梨花,有一个同学说“这里有好多的梨子啊!”我们班上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大家笑了一会儿,老师说“我们去梨园去吃中午饭”。大家说“好!”在我们一起吃中午饭时,我们拿出了好多的零食。中午饭吃完了,老师让我们走了。没想到,我们又回到了广场。在广场上,我们惊奇的发现了一位老奶奶很多东西。没想到才走了一会儿,老奶奶的儿子回来了,把东西都拿走了,没有留一点吃的。我们又给老奶奶一些吃的,突然一个“二(1)班集合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们东西藏了起来就走了。

回到家里以后,这件事我非常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