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明随笔作文(通用20篇)

在我认为,最有趣的莫过于清明上河园的斗鸡表演了。小编收集了清明上河园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074

作文

1000

清明踏青作文

全文共 1853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的风笛,飞扬起温馨的旋律;四月的雨弦,静溢着柔婉的春曲。悠悠草香,浅浅作序;迭迭花语,隽咏着岁月流转的主题。春天,是一首清雅的颂歌;春天,是一篇时光的故事;春天,是一襟风雨对美好的渴望;春天,是一脉诗心对芳情的铭记。柳暗花明的时节,带着心灵去踏青,幽谷听溪、云岫采绿,盈一怀云水禅意,从大自然的空灵美妙中领悟人生真谛。揽一袭花香,芬芳它人、温暖自己———题记

清风无羁,却唤醒了冬的沉寂,也吹绽了满江新绿;细雨无声,却润美了山川原野,也浣染了满怀的旖旎。柳欲暗、花欲明,心,也随着春风蠢蠢欲动。一场春雨过后,阳光柔柔,草香悠悠,缕缕温馨透过尘封了一季的冷窗爬上眉梢,漫向心底。此时的窗外,应是山水正娇、花儿正好,窗内的人怎会甘心把自己埋在冬里呢?冬天的故事已经不是故事,随着飘落的梅瓣化作了一方春泥,留给了双归的紫燕衔去筑巢,留给下一个轮回的严冬,与漫天飞雪共护得那一剪寒梅开得更娇。

年年春颜、岁岁柳色,鹅黄新绿涟漪起的心事却不尽相同。池边老柳几经冰霜雪雨,似乎已被雕琢成翠色琉璃,氤氲在心湖之上,片刻又回归于平静,那抹琉璃也在这片平静中渐渐凝成永恒。当再次凝眸风泛涟漪碎浮云时,笑意浅浅,心事微澜。桃花万朵,只撷嫣红一点,缀映在满湖翠色之中。喧嚣红尘,无常风雨,能盈得这种宁静而不死寂的美妙心境,该是何等的温馨与幸福!所以,人生的旅途上,感谢四季的阳光、感谢四季的风雨、感谢一路相随相伴的你、感谢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苦难与甜蜜!

季节从不会跳越,时光从不会静止,斗转星移、日升月落,自有因循的轨迹。人生也是如此,冬去春自来,春暖花自开。在这蝶飞花舞、流芳溢彩的季节,不负梅花的余香和冬雪的誓言,带着心灵去踏青,用心感受春的气息,解读春的禅意,从大自然的空灵美妙中领悟人生真谛。

青山脚下,柳丝流翠碧,湖面垂逸画涟漪;粉饰胭脂红,桃花盈盈笑春风。一树梨白玲珑雪,“沾衣欲湿杏花雨;花舞翩翩彩蝶戏,“自在娇莺恰恰啼”;草薰水暖,蛙声旧调换新曲,花韵流芳,暗香潺潺沁心脾。在这五彩纷呈、春声汇涌的原野上,那片白中染紫、紫中透粉的紫云花,清纯靓丽而又奇美的景象更为可人,它们张扬而又秀洁的盛开在湖湾浅水处,竟从草岸的一端穿过水面连接到另一端,天然铺就成了一座巧俏绚丽的花桥。或许这就是“没有爱的期待”的紫云英,为自己搭建的一座通往幸福的小桥吧。回眸处,紫云英张扬美丽幸福的同时,留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恬静。茫茫人海,落落红尘,我们不能缺少爱,无论是友谊之爱,亲情之爱还是爱情之爱。但若要求过多或过重,就会把通往幸福的桥梁压弯或压垮,若能象这紫云英一样无所奢求,那么幸福的彼岸离我们还会远吗?

徐步山上,山路弯弯,山花儿灿灿,一蓬蓬、一簇簇的杜鹃在黛绿丛林里闪烁着一团团耀眼的火焰,彰显着一冬沉眠静待中的渴望和生命怒放时的绚烂。转弯不远处传来溪水淙淙的响声,隔着一片草丛循声望去,一株繁花独秀于溪边,阵阵清风中摇曳着柔媚的身姿,几串娇嫩粉艳的花朵压弯了芊芊枝条,枝头时而垂入水中,时而摇出水面,这一眼放去,便是千年的惊叹,此情此景,甚是象苎萝女溪边浣纱一样妙巧,潺潺溪水迂回婉转的旋律,似乎也在伴唱着吴越春秋的歌谣,那是千古佳人西施轮回转世的苎萝花吗?苎萝花,苎萝花,其实世间本没有苎萝花,是出自唐代崔道融是一首诗词:“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岁月的流逝带走了曾经的妩媚娇颜,却带不去历史的英名,后来苎萝花也就成为西施的代名词而流芳千古。我不晓得溪边那柔姿媚舞的花儿叫什么名字,也无需去问,我想,那花,就是苎萝花,一株风情万种却隐静在溪边浣纱的苎萝花。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奇妙的大自然,处处都有奇妙的景象,只要我们怀着热爱大自然之心、热爱生活之情,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来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美丽无处不在,每一株嫩芽、每一片花瓣都是那么鲜活灵动。在漫山春染的景致中,尤爱那悬崖峭壁上一叶独俏的独根草,竟然在岩石的裂缝中开出淡淡的小花来,它没有“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惊艳,也没有“沾衣欲湿杏花雨”的诗意,也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它,更不被人们所青睐,可它依旧神奇而又淡然的绽放着,对于它来说,那光秃秃的岩石就是它的整个世界,而对于岩石来讲,它就是岩石的整个春天。生命,因为有了灵动才美丽;美丽,因为有了淡然才更具魅力。

春天来了,让我们带着心灵去踏青,踏出个如花一样美丽的生活历程、踏出个如水一样宁静致远的人生。春天来了,柳已暗,花已明,让我们带着心灵走进春天、拥抱温暖,让春天在我们心中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学生做清明团子日记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所以今天,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到紫金港校区的校友林去采艾草,准备做清明团子。我还带上了可爱的小白兔,让它也品尝一下大自然赐给它的美食。

我们爬到半山腰,奶奶说:“到了,我们就在这儿找艾草吧。”首先她采了一棵艾草,告诉我们怎样识别它。艾草的叶子有点像迷你枫叶,青绿色,最明显的特点是:背面是银白色的,像是洒上了一层白霜似的。但是,艾草与其他许多野草长在一起,很难分辨出来,怎么办呢?于是奶奶教给我们一个决窍:只要把一大片草翻倒,就可以看到银白色的叶子,那就是艾草。于是,我们就按照奶奶说的办法采艾草。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就采到了很多艾草,装满了袋子。当然,我也没有忘掉小兔子,我把它放出来,让它欢欢喜喜地吃草。

我们拎着满满的艾草,闻着淡淡的清香,心里充满喜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已经看到一个个圆圆的清明团子发出诱人的香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生活随笔作文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天气非常晴朗,我们睡了一个十分充足的大懒觉,竟然睡过了时,本来妈妈醒得特别早,很早就喊我起床了,但是经过我的再三恳求终于答应我再睡二十分钟。

因为今天书法考级,所以醒来后我们急急忙忙赶到考书法的地点准备考试,考试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紧张。考完了妈妈和二姨娘带我们一起到超市去玩,超市里有很多东西,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有生活用品,有学习用品,还有健身用品等 等 ,各种各样,我们先买了一些零食,准备星期二秋游时候吃的。接着我们又玩了一会儿滑板,突然二姨娘家的小弟弟不小心用滑板打到哥哥的头脑门了,哥哥疼的都要哭了,不过没一会他又笑了。

快到中午了,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家了!今天玩得好开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明祭先烈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每清明时节每家每户都祖坟那上坟,这次我们不上祖坟,而去纪念郁达夫先生和郁曼陀先生,开展了“清明祭先烈,缅甸郁达夫”的清明祭奠活动。

我们先去了郁达夫故居,参观了郁达夫生前的家,古老的房屋,古老的家具,因年代的久远,许多的家具都破了,但,我依旧能仿佛看见,那些以前郁达夫先生与家人的一幕又一幕。接着,我们祭奠郁达夫先生的队伍一起来到了鹳山去双烈亭,祭奠两位烈士:“郁达夫,郁曼陀”。我们带着之前,用餐巾纸做的“白花”来到鹳山脚下,一步一步走到双烈亭里面,我们依次把白花放在墓碑旁,走到一旁,站着,双手并住,放在胸前,闭上眼睛,默默祈祷:祝郁达夫先生和郁曼陀先生在天堂过好。祈祷完,我们走下去,再鹳山的一个关台上坐下来写今天的感受,用诗的形式写,也可一些风景,我酝酿了一会,开始写了一首叫:“

坐富春江

富春江上船两只,

绿树摇椅招迎客。

清明时节敬英魂,

儿童追闹在鹳山。”

写好诗之后,第一次写觉得不好。又读了一首诗,之后,我们的祭奠活动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从今天中获得的很多,收获满满。

这一天让我重新认识了郁达夫先生,让我知道革命的辛苦,所以我要奋发图强,为祖国尽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中秋节习俗的随笔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习俗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永远的清明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伴随着春姑娘的步伐到来了,而今年的清明节恰好与诗句描绘的相反,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清明节前一天,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回乡下给爷爷扫墓。一路上桃花儿红,杨柳树绿。我们捧着鲜花,拿着祭品来到爷爷墓前。爸爸把鲜花轻轻地放在爷爷墓前,妈妈把祭品一一摆开。随后爸爸妈妈点燃了几炷香,端端正正地插在坟前。随着一股股青烟飘向远方,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有一次,我在荡秋千的时候,荡着荡着,突然,我手没有抓稳,把自己给荡飞了出去。我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爷爷赶紧跑过来,一把把我抱了起来,拍拍我身上的土,擦擦我脸上的灰,温柔地说:“我的乖宝贝,哪里摔疼了?不哭,不哭,爷爷带你去买冰激凌。”一听到冰激凌,我马上破涕为笑,爷爷看见我笑,也跟着笑起来。想到这里,我潸然泪下。

爷爷,好想您再叫我一声宝贝,好想您再给我买一支冰淇淋啊!爷爷,您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怎样?虽然您离开了我们,但您对我们的爱永远在我们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永远的清明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清明了,在之前的愚人节中,老师说这是我们的生日,而我们却趣称说清明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日。老师天天说扣除节假日扣除节假日,实际上也就是在不补课的情况下多放三天而已……过了清明节,就过了三分之一,我在静静的等待那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的到来……

几天前网上买的鞋物流居然没有一点更新,无奈我只好选择退货。本想之后就再买一双的,但是我太懒了,硬是拖到了清明节那天,结果上午刚买完,下午就发现清明买鞋同买“邪”。虽然我不是封建迷信的人,不过这也不太吉利了。

妹妹本来要上幼儿园的,看我没去上学,硬是装肚子痛不要去,爸妈只好妥协。之后我就觉得留她是个祸害。果然不出我所料,刚过了两点,她就闹着要出去但父母当时有事,不带她,于是自己躲在房间哭,但是妈妈觉得之前太放纵妹妹才才养成这种性格的,所以这次怎么也不同意,结果她又到我房间阳台上去摔凳子砸东西,撕我的试卷,之后我回来真想掐死她。

后来这场闹剧终于结束,我对她太失望了,希望她自己能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清明时节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 The drizzle, through the delicate rain silk, as if you can see through the pedestrians, it is like "the rainy season is there, pedestrians on the road want to break the soul", soThere are not many people on the street, sigh, it is another clear.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头(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

时间还早,又与堂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的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秋节初三随笔

全文共 1345 字

+ 加入清单

秋雨打翻了颜料桶,于是枫林层林尽染,红彤彤的一片,煞是壮观!五彩颜料一路翻滚,山林就叠翠流金了,苹果染红了脸,梨抢去了黄色,手忙脚乱地给自己涂上,却不料涂上了“雀斑”,稻子看着笑弯了腰,还没等它说话,自己也被染成了金灿灿的一片!

秋欣喜地看着,唱起丰收的赞歌,于是溢满桂花芳香的空气里满满的全是喜悦,中秋在这个时候也如约而至了。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每到此刻,在外的游子都要想方设法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庆丰收的喜悦,祭拜月亮,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继续团团圆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的明月醉了多少诗人的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的月亮满载着天涯海角人们的祝福和期盼,为亲朋送去祝福和思念。

仰望天空,我也在期盼月亮的出现,已经很晚了,可是月亮却迟迟没有出现。难道嫦娥抱着玉兔去天宫赴宴了吗?想到嫦娥衣炔飘飘穿行于云端,我不禁哑然失笑,那只是神话而已。

思绪随着微风飘向海边,飘向那个中秋明月夜。

小小的我和哥哥在沙滩上“抢”月亮,飞奔的我们都认为月亮跟自己跑,可是我跑不过哥哥,不由得撅着嘴停下来。

爸爸把一个盆递给我,我一下子扔一边了,生气地说:“我不捡鹅卵石,我要月亮。”那是出发时,哥哥带的盆,他要捡鹅卵石。

“月亮,月亮,快到盆里来。”爸爸笑着说。

我恍然大悟,拿起盆舀起半盆水,月亮果然到盆里来了,水波轻轻地荡漾,月亮在水里看着我笑。海浪轻轻地涌来,一个不小心,我跪坐在水里了。紧紧地抱着盆,我兴奋地大喊:“月亮!哥哥快来看月亮,月亮在盆里呢!”

哥哥闻声而来,我紧紧地抱着盆,生怕哥哥抢走。盆的边上有两个小洞,可以用绳子把盆吊起来野炊。我央哥哥去找根绳子来,我要拉着月亮走。哥哥无奈沿着台阶去车上拿绳子。很快哥哥就取来绳子,系住盆,我就松手了,盆浮在海面上,我牵着盆小心翼翼地走,一边走一边说:“满月,满月,我有一个愿望,请给我一个棒棒糖,我要给我的爸爸吃。”

“哈哈,满月,满月,不要跟落汤鸡走。”哥哥看着浑身湿透的我笑嘻嘻地说。

我狠狠地瞪哥哥一眼:“满月!满月!我有一个愿望!请给我一个癞蛤蟆,给我哥哥抱。”想想哥哥好像不怕癞蛤蟆,我赶紧说,“错啦,错啦,请给我一个大螃蟹,给我哥哥拿,让大钳子夹死哥哥的手!”哥哥不会捉螃蟹,经常被螃蟹夹的哇哇大叫。我忍不住得意地笑起来。

“随便吧,你这个野丫头就适合扔到野人谷!真有这个地方,我去过,你可没去过。”哥哥故意神秘地说,“野人谷真的有野人!你把盆让我拉着,我就告诉你野人什么样!”

我半信半疑地把绳子递给哥哥,哥哥拉着盆就跑,月亮从盆里洒出来,在水面荡漾,远远地传来哥哥的笑声:“野人就是你啊。”

浪花一阵阵涌来,把水里的月亮扯碎了又扯圆了,蟋蟀突然奏起小夜曲,一阵微风吹来,我忍不住打个哆嗦。遥远的天空月亮看着我掩嘴偷笑。

落汤鸡一样的我,小辫子也散开了,着实狼狈。我被爸爸的大衬衫包裹起来,爸爸抱着我沿着台阶向马路走去,趴在爸爸的肩膀上,感觉好温暖,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呵呵,什么时候再去海边看明月呀。月亮仿佛也想起了海边的我,从云彩里慢慢地悠闲地露出笑脸。“满月满月,你好吗?我有一个愿望,请你把我的祝福送给千里之外的亲朋,祝他们佳节快乐,永远幸福美满!”

中秋明月夜,我沐浴着月亮的光辉沉沉地睡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校内生活随笔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

今天上午,在组织综合活动欢乐的元宵节时,许多孩子都把逛花灯的欢乐场面和感受通过美术表现出来,当我走到佳音身边发现她画的尽是坦克车、大炮、战斗机等,我似乎有点不满意,心想这么欢乐、祥和的节日,你的画火药味怎么这么浓。但是我转念一想还是听听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轻声地问她为什么这样画,她兴奋地说:“老师,这是解放军叔叔开着坦克在里面点灯庆祝元宵节;这是空军把战斗机的灯都开着把天空照亮了,他们也在庆祝元宵节;还有……”。听!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我真的很庆幸刚才有耐心倾听佳音的想法,才没有伤到她的自尊心,同时也让自己倾听到其内心的语言。因此,教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切忌说“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真傻!”等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话语。当孩子提问题或与你谈话时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

又如:《奇妙的绳子》创新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绳子随处玩,任意在手中摆动,一会儿变成摇摆的树枝、一会儿变成风吹的小树在晃动、一会儿变成小朋又在跳舞,一会儿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一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绳中探索积累,层层拨开层层发散,由一点向多点想象,采用层层递进的时间让幼儿层层创新层层发展,有体验到模仿到创新的结构动静结合,给予孩子充分想象、创造和自由表现的空间,充分错金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尝试绳子的多种玩法。

幼儿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驱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因此,教师应了解、认识、尊重幼儿,使幼儿感到老师是可以沟通的,是对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从而大胆地去创造,激发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萌发创造的激情,表现自己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缅怀先辈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在这样一个日里,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

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来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我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 的繁荣昌盛。

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正是他们用殷红的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我 们纪念革命先烈,就是要永远不忘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永远不忘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永远不忘他们 的追求,我们面前这座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将永远铭记着我们乃至世世代代人对革命先烈的思念和缅怀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培根随笔有感笔记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__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它不仅仅在文学、哲学成就显赫,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__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共58篇,内容却涉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等方面,都结构严密,行文紧凑。《培根随笔》短小精悍,力求__短的篇幅摆足事实,讲清道理,具有诗的凝练和谨慎布局。

我__欣赏的是"谈礼貌"这一篇"凡是笃实的人,必须要有过人的才华,就好像不用装饰的宝石,必须非常珍贵一样。"从这句话中,我觉得礼貌是如此珍贵,中国早在孔子时就世世代代相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等。文明时代的今天,我们更要学会礼貌、学会用礼貌。不论是对老师、对父母、对同学、对身边人、甚至是陌生人,都要有礼貌,因为有他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明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的时候,我回老家去扫墓。

暮春的田野青黄相接,远远的泛起些新鲜的绿色,层叠起伏的山峦为雨后青白而明净的天空所映,显出几分青黛与黎黑的墨色。

绕过一座座山,行过一道道桥,趟过纵横泥泞的乡间土路,渐渐清晰的,是旧居残破的门窗,檐上的燕巢依旧,而燕群已不知何方。

一家人会齐,随着祖母上山。清明时节雨纷纷,上山的路不好走,但山野清和景明,影影绰绰的树影勾画得很清楚。

荒草自在坦荡地长着,铁灰的水泥下是祖父的安眠之地。大人们在打理荒草,清扫墓园。而我在一边待着,零碎地念想着。祖父死的时候我少不更事,死亡的概念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过于遥远,但我还是喜欢用“死”这个字眼,去世未免显得缺少人情味。我唯一的印象是那个佝偻的身影渐渐萎缩,最后蹙入一片清明茫茫的白色中,当这些印象与记忆都开始消逝时,野地里一片片荒坟最终都归入被遗忘的大流中。

祖母颤巍巍地叠着纸钱,那上边的各种符号让我想到了别的什么,那是跟这个节日存在关联的,你可以理解为迷信,或是更为古老而难以言喻的寄望。在她沧桑的脸上,那神情如同轻风吹过的湖面。

我突然隐隐地恐惧起祖母的离去,因为这样的画面让我想到了她终将也被遗忘的事实。我终日在她岁月的边缘徘徊,但那给我的是更深的愧怍,她的面对如今世界的茫然与新奇,第一次用手机的欣喜与激动,每次回复她语意不通的微信时,我都感到无言的感伤。人的衰老是一个众叛亲离的过程,由被社会到被子女所遗忘,我们所爱的人最终也将永远地别离。

冥钱纸堆的火焰慢慢亮起来了,映照得那石碑上的名字愈发斑驳,青烟渐渐弥漫开来,播散出一种温热而微苦的气息。

我看着坟头上柱香飘散的轻烟,氤氲的热气仿佛要使人与它一起弥散在空中。而祖母依旧是沉默地微微笑着,望着纸钱在火焰中静静地蜷曲成黑色的灰烬,然后归于永恒的寂静中。

这一年一度的祭扫最终没有退却永恒的遗忘,但却使我铭记更多于此的记忆。缅怀仍是缅怀,而更深的,是人之生死最终归于天道,安于更为广大而浩瀚的循环中,那样生与死的规律,是我还无法触及的,出于自私的情爱。

人生中的小别离,最终都归于生者与死者的告别。而清明时节的祭扫,也只是一次次的预演,让我们最终能坦然地面对。

在那清和景明的空气中,死者同生者的联系,就如同长逝的水流般渐渐远去,最终流入不动声色的亘古的洪荒中。终将逝去的静好与永恒的静寂在这个时节分外清晰起来。

这样想着,在鞭炮的硝烟中,我忽然渐渐地舒畅轻松起来,觉着那些方才的念想也变得清晰,随着炮声一起渐远渐淡。

回程,下车时,祖母哑着嗓子跟我告别。我透过模糊的车窗,看着她苍老的背影蹒跚地踱过一条又一条的街,然后消失在一个拐角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秋天随笔日记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如约而至

瞧!那翩翩起舞的落叶;听!那徐徐吹来的微风;闻!那散发着香气的稻谷。啊!秋天如约而至

读完这句诗后,我深有体会。虽自古以来写秋的诗或文都是为了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但我仍旧认为秋那魅力迷人的姿态是无人能及的,即使春天再有生机,再生春意盎然,却也不及急着翩翩起舞的落叶美。渐渐的,夕阳西下,天越发个的黑暗起来,但这美丽的秋色却丝毫没有一点消褪。落叶纷纷扬扬的落下,不显有些凄凉,但这如诗如画的求秋景依旧美丽。大雁南归,有些寂静,但却仍旧打不破这一份和谐。一切只因我喜欢秋天,喜欢这美丽动人的季节。

秋,一个诗一样的季节,它来去匆匆,却依旧给人留下美好印象。这一切都再告诉我们:秋天如约而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生活随笔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练字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其实也就是近几天才感觉到字体有一丁点儿的变化。

最开始可能也是一时兴起,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活动,不明就里就跟着参加了。

后来才知道,这原本只是一个练字营的推广策划,也就是一个广告而已。不知怎地,后来就刮起这样的一股风气,但不得不说,这是一股好的天气。

至少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不是加入他们的策划营,而是自发地自我督促,互相鼓励。

估计这是他们也不曾想过的一个无心之举吧。

最初我只是让自己养成这样的一个习惯,并不在意字写得好不好看,只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晒出自己的字。我才发现真的是高手在人间。以前我以为那些像印刷出来的字体只是个例,或者说只是在范本中,没想到生活中真的有很多人可以一字一划地写出那样精致的字。

完完全全可以当成是临摹的样本来学习的。其中有一个小伙伴说了自己的经验,说他是每天练习两小时,练了一年才有这样的成果。不仅如何,这样的字体也是写的超慢,才呈现了这样的一个效果。

这也让我想到了美好的事物,都是要经过努力,经过雕琢的。这也是我从这个月的练字过程中得到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时节作文初中生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一度的思念。伴着清凉和煦的风,我又回到家乡,来度过这略带哀伤色彩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说得不完全对,现在不是艳阳高照吗?或许就是老天怜惜,让我们带着不至于太哀伤的心情去给亲人扫扫墓吧。

亲人的墓都沉睡在山上,我与妈妈带了把扫反,朝墓地走去,因为是山,所以一路上杂草丛生,稍不小心就要拌倒。坑坑洼洼的泥路,被人们踩出了一个个脚印。

不过一路上的风景也就是怡人的。那漫山遍野的金黄,这是油菜花;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这是桃花。再爬得高些,就能望见那宽阔的海塘了。人在林间穿梭,鸟虫在树上欢唱,看着那些风景,郁闷的心情也会一扫而空。

到了墓前,妈妈放上了一盆鲜花,花瓣还很娇嫩,露珠也在上面挂着,不过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失去往日的色彩,枯萎了的。

墓四周长满了野草,拔了这些野草,手都有些红肿。接着又要扫墓,我将墓前的土灰扫了又扫,却似乎扫不尽。正扫着,突然发现墓边那一小朵蒲公英,生机勃勃的样子惹人喜爱。

轻轻地将它摘下,不能能它吹成满天飞舞的样子,噢,还没成熟呢!

扫墓完毕了,与墓中沉睡的人儿告别,下山了,迎面而来的又是一阵清风,还含着泥土味儿。那油菜花与桃花还在风中摇曳着。拍下几张照片,算做这次清明节的留恋吧。有一句话说:“花开花落人依旧”,人哪是依旧的呢?花还未绽放,人已经落了。

清明节也许真的是一个哀伤的节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二语文有关清明假期的作文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或许是因为人间情多,连上苍也垂怜,每年的清明节,天气总是不会太好,阴天、飘雨、伤感似乎就是记载了清明节的全部。

记得小时候奶奶曾告诫我清明节只准在家里待着不准到外面去玩。我不满的问她问为什幺?她告诉我清明节是鬼节在这一天鬼门会打开,怕搞不好会碰上鬼。我虽然一点也不信奶奶的迷信说法,但迫于她的威严我只好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那时妈妈还在,她看我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找了一根麻绳绑在树上荡秋千,那时真的好开心。我坐在麻绳上妈妈在后面往前推,感觉荡秋千是最快乐的游戏了。玩累了就去厨房吃奶奶做的青团,甜甜的豆沙甜甜的心。自那以后每年清明节妈妈都会陪我荡秋千,曾感觉清明节不是悲伤的节日。

六年级暑假,妈妈去世了。当妈妈没有脉搏、没有唿吸时,爸爸、奶奶、外婆他们都哭了。哭的撕心裂肺。可我不知道我当时为什幺没有哭。妈妈出殡后,每当晚上我躺在床上眼泪总会流出来,我总算知道当时我为什幺没有哭。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陪我荡秋千,我只能一人孤单的坐在那美好的秋千上。一点一点的回忆。奶奶说过清明节鬼门会打开,鬼会出来。于是我头一次在清明节跑出家门。我想见我妈妈,哪怕是鬼。

一转眼四年过去,每次清明节去给妈妈扫墓外婆奶奶总会哭的撕心裂肺。而我只是坐在妈妈的墓碑旁心里默默向妈妈诉说一年心酸与快乐。然后更加坚定的向前走,因为我相信妈妈永远在看着我,只是我看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明踏青作文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我和李星源一家一起去桃花岭看桃花。到了桃花岭,我和李星源一下就被成片的桃花吸引了。

有的桃树还没有开花,光秃秃的,远远一看就象一枝拐杖。有的桃树上的花全开了,远远看去就象一只只淡粉色的蝴蝶停落在花朵上。走近一看,桃花颜色是那么鲜亮。有的只开两三片工作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上去饱胀得马上要在破裂似的……。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淡粉色的衣裳,坐在树杆上晒太阳。一阵微风吹过来,我们就翩翩起舞,淡粉色的衣裳随风舞动。这时,一朵花落在我的头上,我成了桃花姑娘。

我还和爸爸一起爬了山。爬到半山腰往下看,哇,下面的景色真迷人。桃花岭的中心有个大水库,湖水清澈见底,有的人用枝杆轻轻地拨动水面,就看到水波一圈圈荡漾开去。大水库前面有一块草地,地上全是绿茸茸的小草,草里夹着一些蓝色的、紫色的、鹅黄色的野花,象地毯铺地湖边。湖边有着一些不大整齐的石头,我们可以沿着石头往下走。

天渐渐暗下来了,时间不早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桃花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明踏青600字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小草探出了脑袋,桃花露出了粉色的小脸蛋,鸟儿们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清明是个踏青赏春的好时节。

清明节那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要下雨似的,我们带好雨具,预防下雨。9:00我们四户人家11人在米兰阳光小区汇合,然后乘车到新昌爬磕山。

一路上大人们一直在谈话,在他们的谈话中,听说“磕山并不高,山路却徒险。”我怀着好奇心,想尽快到那儿,看一看。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新昌郊外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在那里下车,步行向磕山前进。我们走过一片油菜花田,油菜花的叶子嫩绿、嫩绿,开满了黄色的花朵,走在其中仿佛进入了花的海洋。田野生机勃勃,长满了各种蔬菜,有刚长出新叶的土豆、黄豆、罗汉豆。穿过一条条湿滑的田硬,我们到了磕山脚下。

开始爬山了,一条水泥做成的台阶通向山顶,我们沿着台阶向山顶攀登。一开始感觉山路并不陡,走得也很轻松,转过几个弯,山路渐渐陡了起来,走起来气喘吁吁。我们一路慢走,一边走一边看路旁的景色。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树木丛中百花齐放,有红的映山红,有紫的紫藤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白色小花。远远看去红的一片,紫的一片,白的一片,真是漂亮极了。

继续向山顶爬,越往上爬山路越陡,有好几个地方我是爬着上去。爬呀爬,终于爬到了半山腰的凉亭,我们在凉亭里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往高处爬。爬到山顶,我发觉天空变蓝了,太阳也出来了,各种花儿也露出了笑脸。我在山顶采了许多野花,然后高高兴兴下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明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按照惯例爸爸妈妈要回家扫墓祭祖。“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天天气倒是很应景,早上起来就飘起了濛濛细雨,亲人们相约出发,走在去墓地的路上,听舅公爷爷说,前几天把太太的房子卖了,大家听了都沉默不语,我的心头一酸,想念起慈祥的太太……

太太活了九十八岁。在我的记忆中,她的头上布满了银发,头发总是梳得那样好,自然卷曲着,没有一丝乱发,看上去真清爽。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深。一双眼睛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

太太的一生非常的勤劳,每天都看到她忙里忙外的操劳,在我的印象中太太总是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走到她身边总会闻到一股股淡淡的皂香,而且家里的一切都料理得一尘不染。她一生抚育了七个子女,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困难,一双粗糙的手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手背上长满了老年斑,像是记载着她一生的千辛万苦。

太太平时非常的节俭,家里的东西用了几十年,总舍不得丢,恨不得都重新利用好几遍,她总是对我们说:“东西没坏,能用就用!可不能丢啊!想当年我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呢,经常挖野菜来充饥,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浪费!”可别看太太生活上这么节俭,遇到大事一点也不含糊,心里似有一面明镜一样。听说江西的亲戚家里条件不好,太太把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全都寄去给了亲戚,还让小奶奶和小爷爷把家里不穿的干净衣服裤子全部收实好打包送去江西救济亲戚。

太太对晚辈也十分的关爱,小时候的我总觉得太太的食品柜永远是那么的美味。每次我放学回家,总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让我赶到太太的屋里蹭会儿电视,踮起脚尖在电视机下面的食品柜前左顾右盼,“饿了吧?”我眨着狡洁的目光望向太太摇摇头“不饿!”,太太的双眼眯成了一条逢,嘴角轻轻地上扬,走过来摸着我的肚子“这肚子干憋着呢!我瞧瞧这柜子里面有什么好吃的。”“是什么东西啊?”我歪着头探向食品柜。“哟,这不是蛋糕、长鼻王、还有萨淇玛……”太太弯着腰伸出她那神奇的手变出各种零食,放在我的手心,和蔼地说“你尝尝!”“哦!”我点点头,双手捧着一堆零食走到小凳子边坐下,心满意足的享用着,和太太相望而笑。长大后才知道那些零食都是小爷爷小奶奶们孝敬太太的,她总是想着我,留着给我吃,回想起来那个装满爱的食品柜真叫人难以忘怀。

可如今人去楼空,慈祥的老人离开了我们,我鼻子一阵酸涩,泪水潮水一般涌来,模糊了我的视线。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没有一点儿要停的意思,路边的行人三三俩俩的走着,我手中艾草淡淡的香弥漫在鼻翼间,丝丝缕缕、绵绵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明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还记得他的容颜,是那么的慈祥,可三年前他离去了,但是好在我们可以在清明扫墓时再与他见面。

记得那年清明节,学校为我们放假一天,可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开心呢?早晨下着小雨,大家都认为这场雨十分凄凉,正如这句诗“感时花溅泪,恨时鸟惊心。”这场雨下在清明,更是凄冷了。

我们的老家在一个乡村,去扫墓要带一把斧子,一路走要将路上的树枝砍去,条条树枝落下,再也没有了挡雨的地方,雨落在我的身上,砍树枝在我们家比喻砍断世界上的鬼,在扫墓时不带回“脏东西”。一路走着,过了十几分钟我们终于来到了那片墓地边。我们老家的墓,如果是一个家族大都埋在一起,可以让死去的人身边有些温暖。

那时候,人们点上三根长香,五根短香,与两根蜡烛,烧一身衣服。每到清明过节时,才会去看一次死亡的亲人,把过世的人生前最喜欢吃的东西带给他们。有时还会洒一杯酒,酒必须要用火点燃,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品味到酒。酒从杯中洒出,如果落在地面并没有烧起火,这便说明过世的人并没有喝到,要一直洒下去直到烧起火来才可以。所以人们总是把蜡烛滴在地上再去洒酒,这样才易燃。

在墓前许多人都哭了出来,男女一起哭,人们总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如果和后一句一起说却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清明大家都要挤出几滴泪来,让去世的人认为大家很伤心。

离开前一条条鞭炮放了起来,共有九条,每个墓前都要有几条。意味着九九归一,让去世的人早些回到人间,再去体会一次做人的酸、甜、苦、辣、让他们再体会一次温暖。

雨把火熄灭了,飘出一股股轻烟,在天空轻轻散去。

清明在众人眼中并不重要,它不热闹,它没有美食,它不如其他节日快乐。

但清明在我们眼中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亲人对我们的关心,因为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更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