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组合作的作文通用20篇

浏览

1330

作文

56

小组合作的作文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一:小组合作的喜与忧

三月的春风吹满了整个校园,我们的学校进行了课堂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我很荣幸被老师选为了小组组长,在这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合作学习中的喜与忧。——题记

开学了,老师重新组织编排了小组,我荣幸被老师选为小组组长。

上课时,我们班最差的人吴昕彦他以前上课的时候爱开小差,作业没写,字写得很难看。于是,我开始了当好小组长的征程,我就在上课的时候,他开小差,我就时常提醒他,让他做好课堂笔记。我在放学和课间下课的时候,我帮他解决作业上的难题。我在下课的时间,我让他写好字,字难看就擦掉,让他把字写好。

如此,坚持一到两周,他就对学习有了一丝丝兴趣,上课也认真起来了,也会做课堂笔记了。他作业也会按时完成了。字也写得越来越好看了。看到他的点点滴滴的进步,看到老师的表扬,我感受到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但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星期,他的学习毛病又来了,他厌倦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上课又不认真,还开小差,说也说不听。作业也不写了,字写得比以前还难看,又被老师批评说我不认真,不负责任。我的内心比被针扎到还疼。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学习中许许多多的快乐与忧愁,它宛如夜幕中闪烁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它又是花园里姹紫嫣红的鲜花。小组合作的喜与忧便是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二: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与忧愁,它宛如夜幕中闪烁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它又似花园里姹紫嫣红的鲜花。小组合作的喜与忧便是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题记作文

开学的第一天,老师重新编排了小组成员,我很荣幸的当上了英语的小组组长。带着兴奋与激动,担负着组长的重任,从这天开始,踏上小组组长的征程。

开学中的这几个月,我们中的小组成员,很配合我这个组长,他们按时交作业;上课积极发言;作业的字写得非常工整;背诵按时背完。可是。没过多久,小组成员厌倦了这种的合作学习,作业越收越慢,背诵背得吞吞吐吐,字写得十分潦草。

我也跟着他们的玩闹,成绩逐渐下降,老师知道这件事后,把我们的小组成员分散到其他的小组学习。

我被转到别的小组后,组长的职位暂时被撤掉。我来到这个小组后,有一个成绩和自主学习特别差的人;老师叫我们组其他的成员和组长来帮助他把考试成绩提高。

我们用了各种办法,终于,把他的成绩提高了,我们非常高兴,可是,又没过几天,他上课又在发呆,作业又没完成。放学的时候还要留下来背诵,我们组的成员和组长被他弄得疲惫不堪。后来,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妙招,我按照老师的指示采用分工到位的辅导方式,他的成绩又一次稳定下来。

小组合作学习中有喜有忧,你们小组一定也有,说来听听!

三:小组合作一帮一

小组讨论形式:组长全面组织组员之间展开学习上的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并编写小组报告;检查员负责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小组得出的结论或答案;纠错员负责纠正小组成员出现的错误;总结报告员负责重述小组的结论和答案;联络员负责联系老师与其他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发言人不仅要说明答案,而且要说明思路和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从该问题中得出的一些规律等。其他人既要学会聆听,注意做好笔记;又要学会质疑,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帮一”形式:把小组再分成两人小组,认真实施了“一帮一”互助落实形式,努力实现“对对红”的合作方式,真正落实了“没有一个不学习的学生”。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弥补了学困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但还不能很快解决问题的不足;也弥补了教师对学生无法一一纠正的不足,因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方法。

小组长轮换形式: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小组长有很大关系。不提倡小组长“终身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选派每个组的每个同学都担任组长。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_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83 字

+ 加入清单

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堂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理念,评价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也在评价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包括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大胆发言、声音洪亮;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认真听别人发言;虚心接受他人评价;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作业情况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平时开放练习,主要检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整洁美观、书写规范、作业正确程度等,也考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评价形式:四人一个小组的小组合作模式中,数学组长帮助教师关注组员的表现,对组员的表现用加减分给予评价;如课堂上因为表现好受老师表扬的同学就可以在自主学习方面加分,不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开小差,不注意课堂纪律的同学就会在自主学习和行为自律方面扣分,这些分数一个月累计一次,作为每月自主学习、行为自律之星的评定依据。教师结合平常批改作业的过程进行,对于等级里得A和得C的同学每个小组的数学组长分别进行加分和减分的记录,也记入自主学习的得分栏,教师除了进行等级评价,还用简短的文字描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指出不足,注重及时的正确引导,激励创造。 结果评价是指每次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验。 评价形式:对于进入前五名的和有明显进步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方面加分。 效果:学习自主、行为自律之星是我校实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过程评价评比的五星中的两个,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评价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从不同的小学进入同一所学校,习惯不一样,规范不一样,有统一的科学的评价体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部分学生对每月是否能拿到五星中的几颗星都很在意,而结果都来自于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态度。现在我教的两个班同学都比较喜欢这样的评价方式,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思考积极,作业中书写规范,订正及时。

二、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小组评价包括所有组员评价和个人代替小组参与评价。小组评价包括所有组员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学习成果在小白板上展示的情况(如苏科版八上的第三章的镶嵌活动课,课后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设计的图案,然后请9个数学小组长和老师共同组成评委为他们打分),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试时小组总体得分情况等,个人代替小组参与评价包括上课时教师请每个小组的同一个编号的同学上白板板演的准确率,一个单元结束教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本单元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收起学生的练习作业,每个小组点一个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评价形式:对于小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好的、发言积极的,对于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好的教师及时评价给值日班长,由班长记入班级日志,对于组员代表小组参与评价的板演和错题抽查情况好的也及时反馈给值日班长,班长汇总。小组评价也是一个突破,它一改以前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小组成员也可以互评,评价的有了公开性及时性,有效性也大大增加。 效果:小组评价的得分来自每一堂课,班级结合小组在纪律卫生方面的情况每个星期把小组的总分累计写入黑板上每个小组的表格中,每个月评出三个先进小组,发流动的先进小组标志。下个月重新开始,暂时落后的小组又有了评先进小组的机会,学期结束再统计,被评为先进次数最多的三个小组为学期先进小组,小组长将有可能被评为“班级管理之星”。现在小组间的凝聚力很强,互帮互助的氛围很浓,由于要展示自己,大部分同学都不再回避问题,而是主动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希望在小组里先得到解决,这样代表小组发言时就不会出问题,数学组长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的组长还统筹安排组员进行课外拓展,对于组员的表现在家校联系本上主动给予评价,让家长回家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没有什么情况要反馈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他们在上面给同学的鼓励,比如:加油,你一定行!GO GO!再比如:其实你很聪明,如果你能学习再努力点,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年级里平行班级在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验时避免了其它班级里出现的不及格现象。

三、注重评价的差异性

这里的差异包括学习基础上的,性格上的。我们每个班分成9组,每组4人到5人,由于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家庭背景,所以每个组员之间是异质的,而组和组之间却是同质的,这样就基本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而对于学生教师又进行了编号,在上课时,如果要解决同一类难度的问题,就会叫同一编号的同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近,教师不仅可以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因为评价方式的公平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对于基础差点的同学,教师在作业的评价上更重视学生的书写规范,对不会做的题目是否留有记号,了解他们平时能否虚心向小组其他成员请教,记下他们到办公室来问的次数,在他们解题和练习有进步时不吝啬,及时给予表扬,并提议给他在自主学习方面进行加分。让学生明白只要尽力去学习去思考,就会被肯定被尊重,就会有进步,感受被老师关心的喜悦,在困难时想到同学和老师和他在一起,并没有看不起他,暂时的落后不是就呆在了地狱,是在一样可以听到笑声的天堂。谈到性格,现在的孩子真是各有各的不同。有的特别爱讲话,有的又特别沉默。我们班有一个你问她什么她都说“我不知道”的孩子,可是她成绩不差,而且还是同学们和语文老师眼里的“才女”,文采相当好。我的教育理念是,如果校园是一个大花园,我是一个园丁,我希望我的花园里百花齐放。我从她小学同学和老师那里了解她,从她父母那里了解她,我知道小学几年她一直就这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知道想很快改变她,马上让她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让她上课积极发言,主动为小组的荣誉争光,那是不可能的,真的要求她那样无异于拔苗助长。性格本来就比较温和我的我对她没有一点不满和埋怨,上课时我也尽量避免让她发言,而在下课的时候,在路上我遇到他的时候,我都会对她笑,主动和她打招呼,终于有一天,我看到她也对我笑了,我知道其实她很敏感,有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而那个世界的一切她都喜欢通过笔端流露,而作为她的老师我希望她的内心不仅是丰富的,而且是快乐的。 效果:基础差的同学知道只要尽力去学习去思考,就会被肯定被尊重,就会有进步,他们感受着被老师关心的喜悦,遇到困难时有同学和老师和他在一起,暂时的落后不是就呆在了地狱,是在一样可以听到笑声的天堂。性格沉默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可是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每天学习生活得开开心心。

四、不足之处的反思

1、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这样讲,说他们说的没有用,说一百句不抵老师讲一句。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还应该多提倡家校合作,让家长也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历程,那么对于孩子的评价,也应该让家长参与,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包括孩子在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等。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只需家长直接在分项指标后面打钩,或简单写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根据家长所反映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习进步的情况进行评价,依次分A,B,C,D四等。

2、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方面有所改善,但力度不是很大,如果平时的评价没有对应的定性方案,有些量化就会逐渐失去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4907 字

+ 加入清单

一、合理排位,构建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多年来,我们的座位排列方式一是6人小组,对面而坐(这种排位方式在灵宝是坚持最好,最有成效的排位方法)。每组中优等生、中等生、潜能生各2人。优等生、中等生对角坐,潜能生对面坐,优等生为C层学生、中等生为B层学生、潜能生为A层学生。这样的排位方式有利于优等生之间的竞争,中等生之间的互助,优等生与潜能生之间的帮扶,更有利于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二、重视培训,增强小组合作的主动性

要想车跑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优秀的合作小组离不开一个能领导、善组织、会服务的小组长,我们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训,提高小组长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意识。

1.课堂上三分钟演讲是锻炼学生口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求语文、英语上课前三分钟进行自由谈话,人员的选定可提前安排人人参与,也可随机抽取,力争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2.做好合作学习各层面培训。利用每周的小组例会时间对小组长进行系统培训,使小组长明确优势,煅练能力,增强自信,与人为善,健全人格;利用班会课对全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优点和长处的培训,使学习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列;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降低学习目标,多表扬鼓励,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小组长在课堂上要按老师的要求把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并组织本组成员有序完成教师所分配的任务,确保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收获;扮演好“小老师”的角色,督促本组成员参与讨论、汇总、展示、补充;注意本组成员课堂表现,及时调控学习秩序,要帮助本组后进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

4.开展小组展示活动,促进小组合作的深化发展。我校开展了语文阅读能力展示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鼓励人人上台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人人准备,临时抽签,每班两组,每组六人,限时完成规定任务:A层学生诵读,B层学生谈感悟,C层学生即兴演讲。我们又开展了英语基本功展示活动,读、说、背、写有机结合,以小组成绩决定胜负。此类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锻炼了学生能力,积累了上台展示的经验。

三、精细指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课模的各环节进行细化、优化。

1.小组交流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交流的内容包括: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根据教材的重、难点、易错易混点、中招考点预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在课堂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等。

2.课型不同,任务的分工方式也不尽相同:新授课上,凡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最好是各组任务相同,尽量不要按组分工,每组只完成某一个或几个任务,即便是任务大时间紧,也要让各组在就重点内容进行交流的基础上,熟悉所有任务,避免出现问题遗漏现象;习题课上,因为本节所讲内容为学生已做过的习题,这样同类问题分组交流,分组员交流既可节约时间又可提高课堂效率。

3.时间预设,学法指导必不可少

教学各环节都要进行时间预设,并尽量按预设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是课堂的基本要求,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合作任务是小组合作有效的关键环节,在备课时,教师要狠下功夫,下大力气,出奇招,用妙法,求效果。

4.把握好小组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本着不自学不交流,自学时间不充分不交流,自学后没有疑问不交流的“三不”原则,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非常具体、明确的任务,告知了小组交流的时间、要求、注意事项后,方可发出小组交流的指令。反对自主交流结束时无任务就进入小组交流环节,反对教师指令语不明确就交流;反对简单全班学生都会的问题也交流;反对从课本中找现成答案式的无效交流;反对无目的的形式主义交流。

5.及时参与指导小组交流,确保小组合作的质量

教师在小组交流的指令发出后应立即有针对性地参与某一个或某几个小组,指导学生交流,倾听学生意见,纠正学生错误,了解生成的新知、梳理小组困惑,调控小组秩序,为班级展示及教师占拨积累素材。

四、评价激励,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化

“水不击不越,人不激不奋。”评价激励在课堂上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倡导无错误课堂。凡是学生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教师都要及时表扬,激励所有成员参与合作,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要多向学生竖拇指,少向学生用食指。学生此时此刻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会更有自信心和兴趣,去大胆参与合作。这种合作才是合理高效的合作,学生们不仅在合作中学到知识,同时也在学习中树立了团队意识。

2.注重评价整个小组,而不是个人。每节课由任课老师根据课堂表现评选出2-3个优秀合作小组,下课前1分钟宣布、表扬;每天由学习委员根据每节课的优秀合作小组累计情况评出当天的优秀合作小组,公布在教室后面的评比栏中;每周再根据每天累计情况评出2-3个周优秀合作小组,周一升旗时大会表扬,颁发荣誉证书,并进行经验介绍;对每月评选出来的月优秀合作小组要发喜报,张榜公布,电话或短信告知家长,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作为期末评选优秀班干部的重要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不少困惑,如: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费时较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小组中A层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部分老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思想等,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恳请专家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 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7】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应该致力于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

在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应精心安排学生座位,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平衡,也就是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优等生与学困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因此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活动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工

合作学习小组组成后,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的时间;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发言内容;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角色。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使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明确责任,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让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合作学习小组的培训

为了使合作学习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更好,培训小组长是重要的一环,小组长培训得好,才能使之发挥良好的组织作用。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组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组织好一个小组的学习,有赖于学习小组的组长。所以,培训出一个优秀的组长,合作学习的效果就实现了一半。培训组长的工作可以在课堂中实现。比如,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角色时,就可以明确提出小组长的任务。或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深入每个小组指导、评估。也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对全体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小组长的职责有:组织、协调、示范、协助、评价、反馈等。

五、抓准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各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便于开展组际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而应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然而,实事求是地说,合作学习的运用并不理想。综观现在的数学课,合作学习被泛用的现象并不少见。原因就在于合作学习还没有被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三个组成要素:恰当的学习时机、健全的小组和有效的指导还没有被掌握。其中,恰当的学习时机是教师首先面临的选择。选准学习时机是确保合作学习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六、合作学习的正确评价

1、总结合作学习的优点

(1)合作学习营造了一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学生还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使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变得更为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尤其是学困生,能在组内得到比老师更多的帮助,因为同龄人的帮助有时比老师更为贴近,更为有效。而且当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一旦能主动完成任务,一定会得到全组的鼓励和赞许,小组的支持力将激励他更加积极向上。

(3)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往,增强责任性、合群性,培养合作精神;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在相互交往中加深理解、沟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信任,懂得成果的分享,可以克服过去在传统意识下的被扭曲的竞争意识。

2、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培养,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教育。这在小组学习的起始阶段里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也尤为重要。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力求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组合作作文

全文共 1925 字

+ 加入清单

9月25日 星期四 阴有小雨

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欢迎你的讨论!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较好的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正倍受师生的青睐。在此谈一谈我在开展小组学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合理分组,便于评价。

我以4人为一组,全班分为16个小组,每组设一小组长,再安排四名课代表(可兼任组长),形成老师—课代表—小组长—组员四层结构网络。为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小组内四个同学水平各异,并尽可能按男女生分开,如两个男生,两个女生或四个男生等,各组之间尽可能水平相当,便于下一步的比较、评价。小组成员确定之后,并非一成不变,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新调整。如果需要个别调整,要经老师同意,还要由当事人双方同意且小组组长同意。学生一旦分到组内后,小组就成为老师评价的一个单位,作为整体进行考评。

二、制定制度,有章可循。

为有效的开展小组学习,我们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学习制度。我先让课代表草拟,之后和老师共同制定初稿,再在班内进行通过,最后将“数学学习制度”张贴在教室里,大家共同监督制度的实施。

附:我班的数学学习制度(不断完善)

(1) 上课小组回答正确一次+1分,一节课小组回答四人不能重复,一人回答不好,有一次补充机会。上课纪律不好小组一次—1分。课下练习全组完成后交给老师,全部过关全组+1分。

(2)讲课小组+5分,如多个小组愿意讲课可用抽签等方式决定。讲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每个同学最多可提问三次。

(3) 当天的任务过关必须在下午走之前完成,否则记学习任务未完成小组一次—5分,对学习困难同学在学校静校时间仍未完成,推迟到第二天大课间。个人有三次不能按时完成在小组中除名。

(4)正式作业全组得100+优一次+2分,家庭作业、星期天作业来校之后,检查有会而未做者按学习任务未完成小组一次—5分。

(5)每天小组加分情况由课代表进行记录,每周一公布上周小组得分情况。每两周按小组积分调小组位置。

每学期按期中、期末两次数学成绩重新确定小组成员。

(6) 学生考试作弊一次扣小组10分,扣本人卷面分10分。

实践证明:通过制定奖罚分明且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并持之以恒的贯彻执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形成凝聚力强的团队精神,达到个人与集体的“双赢”。

三、充分运用,学好数学。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实行小组学习之后,我把学生学习知识的程序分为三步,一是个人自学阶段。这一环节由学生个人在课下完成,提前预习第二天的新课,目的是理解基础知识,标清自己认为的重难点,解答练习题等。二是课上老师不再直接讲课,而是开门见山,点明本节研究内容,明确学习任务,然合各小组成员把课前预习的结果和疑难拿到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进入学习的重要环节。老师到各小组参与讨论,鼓励发言,指导方法,解答疑难。经过约15分钟时间,达到个人提高认识,小组统一结果,力求人人能代表小组展示本组成果的程度。三是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基础上,由老师引领学生强调本节重难点、易错点,归纳知识点,通过教师提问或小组发问,再由小组代表回答,若回答不完整,则可由其它小组补充,回答好的全组受表扬,并记录一次,通过小组之间竞争比赛,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班内气氛热烈,有时全班同学都举起手争抢要回答,在以往的教学中,到初中要看到学生“小手如林”的场面,还真不多见。

我认为,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使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威力”,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当然,一个新生事物肯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过一种学习方法能得到所有同学的赞成和支持,我们就应该坚定不移的摸索下去,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好方法。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樊琳:小组合作,有很多的乐趣,有疑问,大家一起动脑思考,就会想出结果,快来体验一下小组合作的乐趣吧!

孙苗:小学,我们都是自己学自己,现在老师采用了以组为单位的方式学习,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这样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团结互助、竞争合作的精神,一个人好不算好,多数人好也不算好,全班好才算好。我为老师的教育方法感到自豪。

魏书豪:我们小组讲课前,每一个成员都认真备课,其中一个同学甚至把书上几页的空白处全部写上内容,经过三天的预习后,我们成为班里第二个讲课小组,在讲课中各个组员发挥出色,不时赢得掌声。我是最后一个出场,同学们和组员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我心里暗想不能辜负组员对我的信任,最后我成功了。通过小组讲课,我更加理解了团结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07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改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也被广大教师接纳和使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实施存在误区。教师片面地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金科玉律”,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的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教师走进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教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就要求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开展讨论、研究,教师既不指导,也不监控,其结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被要求交流成果;有的没有明确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有的小权威一统天下,学困生生只能依赖盲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有的分组不科学,学生趁机偷懒玩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效果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不管课堂实际需要不需要,一古脑儿搬进来,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完全没考虑合作效果,缺乏实质的合作。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宣布小组讨论时,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老师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则是熟视无睹,心中想的反正我使用了合作学习这种形式,至于效果如何那我就不管了。如有一堂课,课堂上教师叫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在一起看年历探讨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其中一个小组中有一个学生比较能干,虽然小组已分了工,但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是那一个同学完成的,其他同学只是作为一个陪衬。试问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用,简直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以上种种,许多课堂合作学习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没有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教师对合作学习内在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刻的认识。衡量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而是看学生是不是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

二、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并做到四个学会: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下面我把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培养的技能目标概括为四个方面:有效沟通;得力领导;合理分工;冲突解决。

1.有效沟通。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能够准确而有效的沟通是首要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两个方面。发送信息的技巧有:(1)要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用“我”或“我的”陈述,而不要用“大多数人”、“有些人”、“我们组”等,否则很难辨别是你的想法还是只是简单复述别人的思想感受而已。(2)使你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一致,否则别人不知道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3)请求听者给予反馈。接受信息的技巧有:准确而非评价性的复述信息发送者所传达的意思;描述你所看到和理解的信息发送者的思想感受;陈述你对信息的理解,与发送者商讨,直至达成一致。

2.得力领导。通常将领导定义为能够帮助小组成功完成任务和维持成员之间有效关系的表现,他们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权力时,这样每个人才会对小组更加尽力。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更有效的要指派一个有指挥和引导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的领导,使得小组更有效的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领导角色的具体分配也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比较轻松的时候,可以考虑轮换领导角色,组内周期轮换当小组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领导能力。

3.合理分工。小组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 而是一种集体行为, 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 小组学习要想成功开展, 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 上《统计》这一课时, 统计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 需要有人进行调查活动( 数一数) , 有人记录, 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 决定谁来数, 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分工, 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 可这并不容易, 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 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成为突出,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 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4.冲突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难免会有争论或冲突的出现。争论或冲突的出现正表明小组成员都暴露了自己真实的见解和想法。试想如果没有一个信任民主的氛围,成员没有敞开心扉,也就不可能有争论和冲突。要想建设性、创造性地利用争论,教师应当教学生:(1)视争论为问题解决情境,要辨清差异,而非把它看成为由某人主宰的输赢的冲突;(2)在辩论中,要让学生学会对事不对人,即针对具体的观点,而非个人;(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让所有的成员发表完各自的见解再整合观点,要防止在没有弄清不同的观点的之前就进行整合总结;(4)让学生采用他人的观点或视角来看待问题,以理解他人的理论背景和看待问题的参照框架。例如: 在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 有学生从长方形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不过也有学生马上负迁移想到“正方形面积= 边长×4”, 这时教室里一片争吵声。此刻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让学生组成正方、反方两个小组, 寻找说服对方的理由。最后再全班交流辩论, 形成共识“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在讨论之前,学生各持已见, 谁也不服谁。通过小组讨论, 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也听取了别人的想法。充分利用了思维冲突这一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让学习更主动, 记忆更深刻, 学得更有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能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组合作作文300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王老师自从在我们班建起了小组合作之后,我们班上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到上课我们轻轻搬着桌子向后和后面的桌子合并,桌边围上我们小组的八个同学。这个小组合作学习使我们能够改正上课的所有缺点,不信,听我来说说吧!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例如:

1、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没有了。因为其中一个组员在讲的时候同时也要把那个人讲的东西给记成笔记,根本就没办法不听课。

2、上课也没人做小动作了。因为上课时会面对着一个异性的同学,不好意思。

3、这样不仅会自己找出来知识,同学也互相传授各自学的知识,不仅能巩固旧知识,也能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

4、全班交流更好了。俗话说,团结起来力量大,相信我们彼此都会有更大的学习提升、文化提升和思想提升。

怎么样,我们老师的方法不错吧!希望你们能够学业有成,学习进步。

还有,敬爱的王老师,我想给您提一点建议。那就是小组学习完后,剩下十分钟能够抽一个小组做测验。我想这样也会使我们的学习能够更加进步。也测试一下我们上课学习的知识。希望老师能考虑我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组合作经历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我的合作经历,那可是说一整天也说不完吧?象是运动会的大队接力和趣味竞赛、台北市举办的乐乐棒球比赛等,都是我与他人共有的合作经历,但是说起最难能可贵的,应该就是艺文发表会时和同学一起合力演出让台下的观众赞不绝口的英文舞台剧了。

记得有一次上课,英文老师对我们说:「这次的艺文发表会,我们班要表演一个英文舞台剧,希望我们好好表现。」大家听到了都兴奋的讨论着,我的内心也犹如熊熊烈火一般雀跃不已,不知不觉大家已经开始分配起角色和工作。

过了一会儿,好不容易分配好了工作,正要按照表进行时,突然有个人大喊:「为什么我要做道具?我也想要编剧本阿!」大家各自看了一眼,也开始抱怨自己的工作,原本相亲相爱的同学,竟然为了取得更好的工作,使得大家的火气像炉火一样愈烧愈旺,经过老师动之以情、说之以理的协调后,才渐渐恢复了合谐,大家可以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准备工作。

经过每天反覆的练习后,大家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高手,不但把台词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一群好动的女生在表演中加了一些动人的舞蹈,让表演整体的感觉更加显得活泼有趣,大家越演越进入剧情,真情一一流露。

正式表演完后,我们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并且得到了老师们和校长的肯定,但最重要的并不是观众及老师的掌声和肯定,而是在这个准备的过程当中,我看到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分工合作、互相帮忙,排除万难,大家一起牺牲下课、午休时间,马不停蹄的练习和制作道具,有难时一起承担,有福时一起同享的精神,深深的刻画在我的心里,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呢?或许这就是珍贵的合作经历吧!

[小组合作经历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小组合作的作文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学困生在小组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往往会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合作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我们缺乏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在汇报交流中,虽然发言的同学有时也会用“我们小组认为”这样的字眼,但他第一个所表达的观点总是他自己的,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根本不是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

我们没有学会倾听,我们往往是表达的欲望胜过一切,总希望亮出自己的观点。

因此,很多同学在其他同学发言时,有的是因为没有轮到自己发言而丧失了刚才的那份热情;有的是还在等着发言,在思考着自己的想法;也有的是因为没轮到他而觉得无所事事……很少去关注同学的发言,去吸收与分享,才出现了“老师,我来说” “老师,我还有……”“前面不是说过了吗?”这样的情况。

因此,应注重培养我们静下心来,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挑刺”,发现其他小组存在的问题;更要在听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像我们七(6)班,因为别的组给我们组打的分低,就竟挑别人的刺。

这是不对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合作学习的精髓在于塑造人的合作精神。

现在大家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立意识比较强,缺乏与别人合作的精神。

合作学习不光是为了合作,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让我们大家懂得: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

老师会积极创设机会,让我们从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学习区别于个人学习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大家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情感,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并因此形成终身参与合作的品质。

虽然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成绩提高了很多,但那是我们学的不快乐,因为我们不喜欢这样学。

我觉得 ,想要小组学习变得更让我们感兴,老师应该更关心差生和中等生,让他们有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关于小组合作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_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668 字

+ 加入清单

在假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小学教师到山东潍坊的两所小学去听课学习。在听课过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所有教师并不陌生,也会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用。但是,在听过这两所小学的课后,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很不成熟,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们在一起“讨论”而已,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组内的具体分工,可以说还算不上是小学合作学习。

因此在与两所小学座谈交流时,我也重点听了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介绍。如潍坊外国语学校的“小组合作策略初探”,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小组建设,主要包括划分小组并命名;建立制度规范(会说、会听、会做);方法指导;教师的引导和参与(精讲点拨)。二是小组评价制度,包括组内自评、组间互评、班内自评、奖励等。由此可见,该学校对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模式,这也让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又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

1、小组合作学习应重视分组的科学性。小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根据接受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可将学生大体分为“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型。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座位安排上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兼顾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等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小组长、代言人或记录员等,做到每个同学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进行合作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带动后进生使其进步。

2、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究并重。合作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学生间有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考虑所提问题值不值得、应不应该拿出来讨论,能不能起到相互帮助的作用;有些老师在出示问题后,学生未经独立思考就进入合作状态,有时不到一两分钟就叫“停”。这样,那些思维较敏捷的学生往往会抢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思维相对迟钝的学生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的合作学习非但走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应该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份宁静,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留给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各自认识后,再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深度和广度,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3、适当指导“合作策略”。“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在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不随意打断或插嘴。但听也不能使敷衍,而应是发自内心的意会。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小组必须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言。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的发言机会多,而有些同学发言机会少。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知识较差、思维能力较弱、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合作学习中,欣赏是很重要的。“你的见解真棒”、“这种算法很简便,真了不起”、“你们小组有这么多种解法,真聪明。”宽容同样重要。“别灰心,再试试看”、“没关系,下道题相信你能行。”千万不要轻视这些话语,它能促使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的形成,让人感到轻松和愉悦,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使每个学生在全部学习活动中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生动活泼、进取自信的态度,积极思考,敢于创新,从而实现高效的合作效能。

通过以上资料的学习,使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自己在新的学期里,能够尝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5320 字

+ 加入清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交流、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本文是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快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1】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有能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放性、自由性,又决定了我们对其要进行调控。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组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可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但从效率角度来讲,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哪些内容最适于小组学习呢?

1、具有争议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层、理解关键词语及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等,通过小组争议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如在《林海》一文中,作者老舍三次提到“亲切、舒服”之感,那么,老舍先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呢?为什么会感到亲切舒服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解决这些重难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学生对兴安岭的情感,感受为祖国所作的贡献。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就深入了。

2、具有合作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工完成某些练习等,这些内容一般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在户外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各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使全班同学都得到参与表演的机会,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学时效大大提高了。

二、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有多样性

小组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活得最大的效果。

1、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武松性格豪放倔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的语句时,可利用小组分工寻找,再交流,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争辩式。针对课内出现的一两个矛盾焦点,全班性的争辩,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很有限,如果及时地把这些能激活学生内部语言的小话题放在小组内展开,就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我在教学《威利斯的小艇》时,曾有一个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威利斯的小艇要设计成两头翘起,像新月的样子?”提问的学生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回答道:“这样的设计很美观”,“这样的设计美观吗?”我意识到这是个有价值且有争议性的问题,就立即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生对威利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3、交流式。一般安排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学信息,效果良好。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信息。

4、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之间的竞争。如:对课文精彩章节,可以“打擂台”演讲,小组间演讲,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

当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很多,而且实践中我们不能机械地用那种形式,再用这种形式,往往是多种形式交错或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自由、灵活、高效的作用。

三、小组学习的时间要有准确性

从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考虑,过多过滥的小组合作,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心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从教材的重难点处设想,只有科学地选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处理好‘伤十指与断一指“的关系才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虽然小组学习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习形式,但在有限的课内我们不能随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如遇到教材或学习上的难点)时常要小组合作。②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因为有多种认识和看法不一致时常要小组合作。③在感悟语言文字规律或人文内涵时,观点或情感出现了偏差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由此可见,目标不明,就易流于形式,也就毫无效率可言了。

2、时间要限定。 既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给出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

3、时机要得当。①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学生只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可以完成,对重难点的问题,学生独立学习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当数量的中上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半信半疑,没有十分把握;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一知半解,甚至无从下手,学生独立现象出现后,转入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思路明确了,学习中也体现到成功的喜悦。②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自读课文时,尤其时初读某个章节、段落时,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是,教师要从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交付小组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形式,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③当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时,组织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组学习的组合要有灵活性

传统的小组学习组合往往是男女搭配,优差生搭配,且长期固定。实践证明,这种稳固的“帮扶式”的组合,能发挥一定的以优带差的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组内差异明显,优等生发挥着小教师的权威作用,不管是红是白,都是他们说了算,而大部分中差生只有听话的份,真正成了小组内的 “一言堂”,这还导致部分学生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容不得别人的观点。没有平等的地位,就不会有平等的合作交流,这样不但制约了中差生的进步,同时也制约了优秀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小组学习的组合上要提倡变固定的“帮扶式”为灵活的“平等式”的组合,依据小组学习的不同内容,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既可以是优中差生的等级组合,也可以是全优、全中、全差平级组,还可以是全男、全女的性别组合,可以是教师指令的组合,也可以是学生的自由组合。不管是哪一种组合,目标都是在谋求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的方式之一。由来已久,看似简单,却值得探究。在主体教育思想回归课堂的今天,研究小组学习,对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及小组群体的集体智慧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着极为重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尝试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一届学即将毕业,虽然收效甚微,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回顾我个人在实验这个工作过程中的感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时期:1.心灵的震撼 2.激情投入 3.迷茫而不知所措。

记得第一次在双槐学校接触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看的那充满激情的课堂,.我的心灵受到巨大了震撼。我暗自许诺,一定要将学会,教给我的学生。回来以后我在学生中轰轰烈烈开张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刚开始那会儿,的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也动起来了,连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仿佛都爱学习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当这种新鲜感过去,学生热情随之一天天退去,一切又回到从前。对学习无动于衷,缺乏纪律观念,各种陋习也逐渐又暴露出来。合作学习在这里仿佛水土不服,走到了尽头。我一度在心里产生困惑:我们的学生是否适合搞“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搞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成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前一阵子有幸参加培训学习,才使自己醒悟过来,“不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适合自己的学生,而是自己在推行的过程中出了问题。迄今为止,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知之都是知之甚少,何谈能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反思自己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所做的主要工作不外乎做了两件事情:一、简单分了学习小组。二、制定简单评价规则。只停留在表面,至于还需要做的其它一系列详细工作,自己是一头雾水。

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组长科学培训.组员分工.规定制度该怎样制定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怎么能取得效益。通过这次尝试,让我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一门学问,能否取得成功与我们教师素养有很大关系。教师要要想取得小组合作学习成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首先转化观念,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时代已改变,那种教师一言堂 ,“学生苦着学,教师苦着教”低效的课堂已经过时。新课改要求我们提高课堂质效。而这种 “师生共乐”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二、教师要学会反思。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实行过程中必然回遇到许多意想不到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反思,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逐步认识它。

三、教师要学会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实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着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可以采用向书本、网络、同仁、进修等多种方式学习,从中寻找方法。

四、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编导学案.学生要真正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必须要有适合学生学情道学案.别人的学案不能生搬,否则容易脱离学情.教师应该加强学习,钻研教材、大纲、结合学情,编写出校本学案。

五、教师要敢于投身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成长法则告诉:只有真正投身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学会它。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3】

团队合作精神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特别是独生子女数量日益增多,他们常常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容易形成孤僻、自我中心、不会合作等缺陷。综合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相处,增进同学友谊,发展协作精神,体验共同进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在小组合作中应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并能取长补短,在团结融洽的氛围中分工协作,高度有效地开展活动。怎样指导小组合作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成立小组 学会合作

小组的成立,先可由教师安排,开始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组(有助于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样学生的收获也就更多),到以后再按兴趣、自愿原则成立小组。然后再选责任心较强、能够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的学生作组长,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选组长开始可由教师指定,一段时间后就不要指定了,学生也不喜欢指定了,要引入竞争,干得不合适的小组长就要辞职。

小组初步成立后,教师开始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些合作的基本素养:学会倾听、学会赞美。会倾听为学生能开展小组讨论,能接受同伴的不同见解打下基础。会赞美,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产生自信,且能尊重、欣赏同伴。

(二)明确分工 充分协作

综合实践的一个具体的活动,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去做、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因此任务较多,跨时也较长。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分工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特别是要照顾那些平时在班上处于劣势的学生,让他们肩负一定的任务,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

(三)及时交流 适时评价

小组合作,有分有合。由于分工具体,学生的信息往往可能有些偏窄或者片面,所想到的问题只是一己之见。另外,活动时间较长,过程较复杂,一些问题,一些收获会不时的出现。为保证小组的有效合作,发挥集体的作用,要及时组织交流。及时交流一定要伴随着适当的评价,有交流有评价有反思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共同进行小组合作,继续更好地开展活动。

评价时,先让每个学生说,说个人和小组完成任务,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再由其他组员互相评价,主要讲优点,不足则要慎讲(可口头评价,也可采用表格式)。然后是教师评,师评分两种:口头评价主要在上课或活动是对学生在参与小组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方面进行及时评价;如学生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并能采纳好的意见,能平等对待同学等。另外是书面评价,如批改作业时写一句赞美他合作方面的一句话。最后是期末设计评价表,把学生合作精神纳入了测评项目中。这样合作评价关系到学生的本课课程的成绩,使学生不得不重视合作的能力,合作的精神。

(四)发现问题,随机解决

在合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教师就应采取响应的措施来解决。

有的孩子在活动中缺乏自信,不够积极主动,依赖性强。在活动

中只是听别人说,看别人做,对这样一来的学生指导教师要多给鼓励。

有的学生好大喜功,认为自己做得多,聪明能干,便嘲笑合作伙伴做得没有他好。对待这种学生,指导教师可以对其活动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认可,切忌不能过分。同时对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高度赞赏他们的劳动价值。让孩子明白只有每个组员都目标一致,分工协作,荣辱与共,小组才能成为优秀小组,才能共同进步。

总之,对学生小组合作的指导,既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同时也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智,掌握知道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美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个性良好的发展。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能强化学生的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的规范,培养互助协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

一、组建合作小组

组建小组是合作学习赖以开展的前提,遵循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凸显个性差异。差异便是呈现多样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水平不同的彼此之间感受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欣赏中成长,在差异中学习。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知识层次、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中都有高低中三个层次的学生,从而使学生优势互补,促进差生的学习。同时要注意把活泼的学生平均分配,男女合理搭配。

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该注意结构的合理性。首先是小组人数的合理性。一般是4-6人为宜。如果人太多,那么很多学生可能会甘于沉默,不积极加入小组中,不能做到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交流和展示。如果人太少,那么不利于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互动。其次,小组成员应该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孩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进行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根据活动主题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同时应该确定每个组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

二、组建评比,促进竞争和合作。

建立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可以很好的激发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从而更好的促进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内容安排、形象体现等方面进步。因为小组成员会为了集体的荣誉,积极讨论,献计献策,形成最好的答案,一起动手完成。

我们在作品制作时,可以巧妙地安排了小组竞争的方式。代表各小组参赛的学生都是组中比较差的学生。参赛者的“特殊”让每个小组感到了一份紧张。让“合作成员”做后盾,问每个成员对参赛队员有什么交代的,于是各成员纷纷对参赛队员纷纷献计。有的交代色彩方面,有的交代设计方面,从而变生为师,让每位成员体会到了合作小组的温情和关怀,使参赛者在关切中汲取了营养,增加了见识。我们也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小组竞争,看谁的最好,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合作为主体的活动。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形成不是教师灌输的结果,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完成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不能控制或者过多干预学生的活动。

但是给予学生自主权的同时,也要适时点拨,调控指导。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不断巡视,观察反应。当发现好的点子,是要加以鼓励和表扬。发现学生有困难时,要调拨,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困难,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限定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的限定是对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难度较大的要求。教师要对合作作品的难度有一定的把握,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了解,对合作时间有比较精确地预算。当我们对合作时间估算的太短的话,那么我们催促学生快点完成,就会让学生急躁,不能镇定下来发挥,适得其反。我们如果给过多的时间,那么就会让学生在完后交头接耳,东张西望。因此,教师要估计好时间,在小组合作之前,明确时限,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积极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的春风吹满了整个校园,我们的学校进行了课堂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我很荣幸被老师选为了小组组长,在这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合作学习中的喜与忧。——题记

开学了,老师重新组织编排了小组,我荣幸被老师选为小组组长。

小组合作作文500字4篇小组合作作文500字4篇

上课时,我们班最差的人吴昕彦他以前上课的时候爱开小差,作业没写,字写得很难看。于是,我开始了当好小组长的征程,我就在上课的时候,他开小差,我就时常提醒他,让他做好课堂笔记。我在放学和课间下课的时候,我帮他解决作业上的难题。我在下课的时间,我让他写好字,字难看就擦掉,(写人的作文)让他把字写好。

如此,坚持一到两周,他就对学习有了一丝丝兴趣,上课也认真起来了,也会做课堂笔记了。他作业也会按时完成了。字也写得越来越好看了。看到他的点点滴滴的进步,看到老师的表扬,我感受到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但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星期,他的学习毛病又来了,他厌倦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上课又不认真,还开小差,说也说不听。作业也不写了,字写得比以前还难看,又被老师批评说我不认真,不负责任。我的内心比被针扎到还疼。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学习中许许多多的快乐与忧愁,它宛如夜幕中闪烁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它又是花园里姹紫嫣红的鲜花。小组合作的喜与忧便是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组合作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小组就像是一个食物,组员就像是一只只蚂蚁,只有大家朝一个方向努力,那么这个食物终究会属于这支肯努力的队伍。

上午第四节课的铃声一响,只见我们班同学三三两两地走向操场。

只见有的同学头仰得高高的,一脸的自豪,大摇大摆地向队伍里走去,活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

还有的同学与他们相反,垂头丧气,一脸的无奈,像一朵开败了的菊花一样。

还有一些同学,在讨好对面组的同学,点头哈腰嘴里还说着,求你了少罚我们点吧!

在操场上我们班可以分为三个方阵:一是骄傲过头型的;二是讨好同学型的;三是垂头丧气型的。

老师一说开始惩罚,班里便炸开了锅,有的组的同学眉飞色舞地说着惩罚别的组的任务,对面组的同学只有洗耳恭听,不时还讲讲“价”。可别管怎么讲,还是得从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

这一周我们组为什么赢?就是因为自己的眼里有对方了;就是因为大家都往一处使劲了;就是因为大家的心紧凑了。

单单因为这些我们才赢的吗?不是的,我们组还是靠某些同学的变化。

这几样加起来就等于一个优秀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组合作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我们班级采取了小组合作。老师规定6人一组,三张桌子。这样我们上课讨论问题很方便。但是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可能有人会问:小组合作不是很好吗?是的,小组合作的确很好,但是小组合作的“战争”很多。比如像我们这个小组。每天战争有不少。来看看我们小组的情况。

我,韩元浩,王成,李雯,刘艺源还有乐琪被分在一个小组。刘艺源,和乐琪坐在我们(我们是指我与韩元浩)。这因为俩个人,才是我们小组的战争永不停止。倒这里可能有人问:这战争到底是什么呢?你看完下面的就知道了。有一次我想把脚申进桌子的下面。突然我踩到了一只脚,就说:“谁的脚这么长都“跑”到我的地盘了?”这时刘艺源就说:“这是我的脚,怎么啦?”我说:“你这人咋这样呀,你是不是吃了‘长脚药’呀让你的脚在一日之间长了10万8千米呀?”于是,刘艺源就说:“那好,我脚不长,腿长好吧?”(完)。第二件事是关于乐琪与王成的事。就是在上上上个星期三,我们刚刚上完快乐星期三,就听到了吵闹声,一看是王成和乐琪在吵架。他们吵的十分激烈。 幸亏在副班长(韩元浩)与班长(刘艺源)的劝下,才避免了打架的发生。

小组合作真郁闷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高中生作文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合作精神,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很早之前学过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他请七个学生各拉一根线,线的一端连接着一个在瓶子里的彩球,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提出。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取出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3秒钟!这个故事很好地告诉了我们合作的重要性:只有相互帮助,每个人向着统一的目标,才能打开成功的大门。而《周易·系辞上》也提到了这一点:“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而将合作精神放到实际学习中,就是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始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也确实有效率,有质量,在很多方面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详细谈谈合作学习的好处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分工,都有自己的特长。在课堂上,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进去,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帮助同学的基础上自己也能得到提高,既启发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就这样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情感、心灵的交流,也提高了自身的社交能力,体验到了被他人接受,被他人信任的快乐。这样就使小组之间越来越成为一个集体,使每一个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唤醒了学生们的集体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成绩,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活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不再依赖老师,提高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个方面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就在这样一个参与与讨论的过程中,同学所吸收的知识也不只局限在了老师教的东西当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因为是自己讨论发现的,也会记忆得更加牢固。这样一来,成绩当然也能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对班级管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将一个班级分成多个小组,各个小组通过积分制来进行评比,各个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从而提高了整个班级的实力。不仅在于学习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各个小组都要认真管理好本组的卫生、纪律、作业等,每个小组都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一同促进班级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让整个班级化整为零,每个小组之间相互竞争,而小组之间的每个个人也存在着竞争。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小组合作也将同学们联系起来,互相帮助互相提高,是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同学们良好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一如既往的发挥合作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_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608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其实是容易的,理顺思路讲课就基本没有问题了,比较累的是上课一直讲,嗓子累。相反,小组合作学习却是很难备课,因为课堂是动态的、不可预知的,老师提前要想很多可能的状况和问题,而真正的上课其实就是在课堂里行使一些简单的职责就可以了。大量准备应该放在备课上。要备好课,就要站在教师的高度、学生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还有,集体备课绝不能成为一种形式,必须要发挥“三个臭皮匠定一个诸葛亮”的力量才行。这样课堂的意外状况就会少,老师上课就更高效了。

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是老师们一直关注的话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的教育价值是无需质疑的,因为我们必须培养出一批批愿意与他人合作,会与他人合作的人。所以,尽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还要在合适的时候鼓励学生合作,正象前面一位老师说的:我们的教学内容如果真正需要进行小组合作的,也绝不能吝啬此法。

同时,正是源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共同研讨,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小组合作上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谁也无法给出一个适应所有情况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想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成效,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实现。但是我们坚信:“办法会有的,所有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

第一,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合作的需要,这样的合作才可以真正意义的达到高效。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呢,简单说就是当个人的力量无法胜任的时候,还有就是内容本身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个人的力量无法胜任既包括任务比较复杂一个人无法完成,也包括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总之,每个人应该为小组合作都做出贡献。还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怎样运用教师的智慧,发挥数学的魅力,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需求。在学生们内需的情况下,更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

第二,在小组合作前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是重要的。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呈现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合作的步骤、合作的分工、合作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合作的时间等,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必要时请一些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此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学生或者比较复杂的任务,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个小组进行模拟,帮助全班同学明确合作的要求;教师还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每个人如何分工合理等等。

第三,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小组合作的习惯。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注意倾听、学会交流、达成共识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当然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思考和研究一些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的小策略。这些策略来源于老师们的思考,也是老师们在实践中的一种积累,也一定会更好的服务于老师们的课堂。这里大家可以参见专题5的课程说明和拓展资源1中“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参与的秘诀”的策略,相信会对您有所启发。更希望大家在培养孩子合作习惯中开发更多的小策略来交流。

第四,要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组织、倾听、挑战、帮助、捕捉资源、激励和评价、引发质疑、总结和引起反思等方面。营造小组合作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组织小组活动的进行;认真倾听小组中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思考状况;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们了解小组合作的任务,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观察学生中捕捉资源,保证全班交流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启发;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名义表达小组的成果,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组织不同小组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全班同学学会从别的小组的发言中获益;对小组合作和交流的结果给予总结,明晰重要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反思。

总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的将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行为习惯在老师精心安排的活动中逐渐养成。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7645 字

+ 加入清单

分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的分组学习,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将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差异和学习基础水平差异进行充分考虑和衡量,让学生通过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学习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知识,又能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实践活动的乐趣。本文是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改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也被广大教师接纳和使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实施存在误区。教师片面地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金科玉律”,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的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教师走进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教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就要求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开展讨论、研究,教师既不指导,也不监控,其结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被要求交流成果;有的没有明确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有的小权威一统天下,学困生生只能依赖盲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有的分组不科学,学生趁机偷懒玩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效果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不管课堂实际需要不需要,一古脑儿搬进来,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完全没考虑合作效果,缺乏实质的合作。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宣布小组讨论时,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老师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则是熟视无睹,心中想的反正我使用了合作学习这种形式,至于效果如何那我就不管了。如有一堂课,课堂上教师叫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在一起看年历探讨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其中一个小组中有一个学生比较能干,虽然小组已分了工,但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是那一个同学完成的,其他同学只是作为一个陪衬。试问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用,简直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以上种种,许多课堂合作学习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没有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教师对合作学习内在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刻的认识。衡量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而是看学生是不是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

二、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并做到四个学会: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下面我把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培养的技能目标概括为四个方面:有效沟通;得力领导;合理分工;冲突解决。

1.有效沟通。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能够准确而有效的沟通是首要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两个方面。发送信息的技巧有:(1)要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用“我”或“我的”陈述,而不要用“大多数人”、“有些人”、“我们组”等,否则很难辨别是你的想法还是只是简单复述别人的思想感受而已。(2)使你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一致,否则别人不知道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3)请求听者给予反馈。接受信息的技巧有:准确而非评价性的复述信息发送者所传达的意思;描述你所看到和理解的信息发送者的思想感受;陈述你对信息的理解,与发送者商讨,直至达成一致。

2.得力领导。通常将领导定义为能够帮助小组成功完成任务和维持成员之间有效关系的表现,他们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权力时,这样每个人才会对小组更加尽力。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更有效的要指派一个有指挥和引导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的领导,使得小组更有效的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领导角色的具体分配也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比较轻松的时候,可以考虑轮换领导角色,组内周期轮换当小组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领导能力。

3.合理分工。小组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 而是一种集体行为, 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 小组学习要想成功开展, 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 上《统计》这一课时, 统计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 需要有人进行调查活动( 数一数) , 有人记录, 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 决定谁来数, 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分工, 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 可这并不容易, 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 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成为突出,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 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4.冲突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难免会有争论或冲突的出现。争论或冲突的出现正表明小组成员都暴露了自己真实的见解和想法。试想如果没有一个信任民主的氛围,成员没有敞开心扉,也就不可能有争论和冲突。要想建设性、创造性地利用争论,教师应当教学生:(1)视争论为问题解决情境,要辨清差异,而非把它看成为由某人主宰的输赢的冲突;(2)在辩论中,要让学生学会对事不对人,即针对具体的观点,而非个人;(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让所有的成员发表完各自的见解再整合观点,要防止在没有弄清不同的观点的之前就进行整合总结;(4)让学生采用他人的观点或视角来看待问题,以理解他人的理论背景和看待问题的参照框架。例如: 在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 有学生从长方形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不过也有学生马上负迁移想到“正方形面积= 边长×4”, 这时教室里一片争吵声。此刻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让学生组成正方、反方两个小组, 寻找说服对方的理由。最后再全班交流辩论, 形成共识“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在讨论之前,学生各持已见, 谁也不服谁。通过小组讨论, 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也听取了别人的想法。充分利用了思维冲突这一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让学习更主动, 记忆更深刻, 学得更有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能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2】

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堂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理念,评价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也在评价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包括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大胆发言、声音洪亮;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认真听别人发言;虚心接受他人评价;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作业情况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平时开放练习,主要检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整洁美观、书写规范、作业正确程度等,也考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评价形式:四人一个小组的小组合作模式中,数学组长帮助教师关注组员的表现,对组员的表现用加减分给予评价;如课堂上因为表现好受老师表扬的同学就可以在自主学习方面加分,不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开小差,不注意课堂纪律的同学就会在自主学习和行为自律方面扣分,这些分数一个月累计一次,作为每月自主学习、行为自律之星的评定依据。教师结合平常批改作业的过程进行,对于等级里得A和得C的同学每个小组的数学组长分别进行加分和减分的记录,也记入自主学习的得分栏,教师除了进行等级评价,还用简短的文字描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指出不足,注重及时的正确引导,激励创造。 结果评价是指每次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验。 评价形式:对于进入前五名的和有明显进步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方面加分。 效果:学习自主、行为自律之星是我校实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过程评价评比的五星中的两个,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评价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从不同的小学进入同一所学校,习惯不一样,规范不一样,有统一的科学的评价体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部分学生对每月是否能拿到五星中的几颗星都很在意,而结果都来自于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态度。现在我教的两个班同学都比较喜欢这样的评价方式,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思考积极,作业中书写规范,订正及时。

二、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小组评价包括所有组员评价和个人代替小组参与评价。小组评价包括所有组员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学习成果在小白板上展示的情况(如苏科版八上的第三章的镶嵌活动课,课后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设计的图案,然后请9个数学小组长和老师共同组成评委为他们打分),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试时小组总体得分情况等,个人代替小组参与评价包括上课时教师请每个小组的同一个编号的同学上白板板演的准确率,一个单元结束教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本单元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收起学生的练习作业,每个小组点一个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评价形式:对于小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好的、发言积极的,对于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好的教师及时评价给值日班长,由班长记入班级日志,对于组员代表小组参与评价的板演和错题抽查情况好的也及时反馈给值日班长,班长汇总。小组评价也是一个突破,它一改以前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小组成员也可以互评,评价的有了公开性及时性,有效性也大大增加。 效果:小组评价的得分来自每一堂课,班级结合小组在纪律卫生方面的情况每个星期把小组的总分累计写入黑板上每个小组的表格中,每个月评出三个先进小组,发流动的先进小组标志。下个月重新开始,暂时落后的小组又有了评先进小组的机会,学期结束再统计,被评为先进次数最多的三个小组为学期先进小组,小组长将有可能被评为“班级管理之星”。现在小组间的凝聚力很强,互帮互助的氛围很浓,由于要展示自己,大部分同学都不再回避问题,而是主动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希望在小组里先得到解决,这样代表小组发言时就不会出问题,数学组长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的组长还统筹安排组员进行课外拓展,对于组员的表现在家校联系本上主动给予评价,让家长回家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没有什么情况要反馈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他们在上面给同学的鼓励,比如:加油,你一定行!GO GO!再比如:其实你很聪明,如果你能学习再努力点,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年级里平行班级在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验时避免了其它班级里出现的不及格现象。

三、注重评价的差异性

这里的差异包括学习基础上的,性格上的。我们每个班分成9组,每组4人到5人,由于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家庭背景,所以每个组员之间是异质的,而组和组之间却是同质的,这样就基本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而对于学生教师又进行了编号,在上课时,如果要解决同一类难度的问题,就会叫同一编号的同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近,教师不仅可以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因为评价方式的公平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对于基础差点的同学,教师在作业的评价上更重视学生的书写规范,对不会做的题目是否留有记号,了解他们平时能否虚心向小组其他成员请教,记下他们到办公室来问的次数,在他们解题和练习有进步时不吝啬,及时给予表扬,并提议给他在自主学习方面进行加分。让学生明白只要尽力去学习去思考,就会被肯定被尊重,就会有进步,感受被老师关心的喜悦,在困难时想到同学和老师和他在一起,并没有看不起他,暂时的落后不是就呆在了地狱,是在一样可以听到笑声的天堂。谈到性格,现在的孩子真是各有各的不同。有的特别爱讲话,有的又特别沉默。我们班有一个你问她什么她都说“我不知道”的孩子,可是她成绩不差,而且还是同学们和语文老师眼里的“才女”,文采相当好。我的教育理念是,如果校园是一个大花园,我是一个园丁,我希望我的花园里百花齐放。我从她小学同学和老师那里了解她,从她父母那里了解她,我知道小学几年她一直就这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知道想很快改变她,马上让她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让她上课积极发言,主动为小组的荣誉争光,那是不可能的,真的要求她那样无异于拔苗助长。性格本来就比较温和我的我对她没有一点不满和埋怨,上课时我也尽量避免让她发言,而在下课的时候,在路上我遇到他的时候,我都会对她笑,主动和她打招呼,终于有一天,我看到她也对我笑了,我知道其实她很敏感,有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而那个世界的一切她都喜欢通过笔端流露,而作为她的老师我希望她的内心不仅是丰富的,而且是快乐的。 效果:基础差的同学知道只要尽力去学习去思考,就会被肯定被尊重,就会有进步,他们感受着被老师关心的喜悦,遇到困难时有同学和老师和他在一起,暂时的落后不是就呆在了地狱,是在一样可以听到笑声的天堂。性格沉默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可是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每天学习生活得开开心心。

四、不足之处的反思

1、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这样讲,说他们说的没有用,说一百句不抵老师讲一句。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还应该多提倡家校合作,让家长也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历程,那么对于孩子的评价,也应该让家长参与,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包括孩子在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等。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只需家长直接在分项指标后面打钩,或简单写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根据家长所反映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习进步的情况进行评价,依次分A,B,C,D四等。

2、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方面有所改善,但力度不是很大,如果平时的评价没有对应的定性方案,有些量化就会逐渐失去意义。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3】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是,目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全体参与”意识不强,缺乏合作学习的自主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积极讨论、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部分学生则一言不发,充当“全职倾听者”。甚至个别学生把小组讨论时间当成精神放松和自由活动的大好时机,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没有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不恰当。只有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才值得学生进行讨论,才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过分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不管什么问题都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也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进度。

3.没有做好合作学习的评价反馈。进行小组评价,目的就是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评价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但是,某些教师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在学生说出讨论结果之后,只是简单地说出答案的对与错,并没有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以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意义呢?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竞争性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小组之间存在潜在的“竞争”。为了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教师必须合理分配班级学生,每个小组成员的综合水平应该基本一致;其次,教师要促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小组的内部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每个成员必须承担小组中的某一特定角色。例如,有些学生担任组长,有些学生担任结果记录者、意见陈述者等。另外,教师要定期对小组成员的角色进行重新划分,让每名学生都有担任小组长的机会。

2.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学习,其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教师要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在其他学生讲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认真听,先听后说,不随意插话。

3.精心设计学习问题。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学习问题,使学生自愿、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师最好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在学习“比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小明的爸爸和舅舅合开了一家餐馆,最初小明的爸爸投资5万元,而舅舅投入了3万元,一年之后餐馆盈利16万,请问怎样分这笔钱才能让小明的爸爸和舅舅都满意?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4.恰当把握合作时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虽有多项优势,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必须运用在以下情况之中:第一,学习问题较难,仅凭个人力量,学生无法完成任务;第二,对同一问题,学生们意见不一致。总之,只有在处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时,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优势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把握合作时机。

新课程标准改革对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作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的应用优化了我国的课堂教学。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639 字

+ 加入清单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有能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放性、自由性,又决定了我们对其要进行调控。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组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可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但从效率角度来讲,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哪些内容最适于小组学习呢?

1、具有争议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层、理解关键词语及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等,通过小组争议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如在《林海》一文中,作者老舍三次提到“亲切、舒服”之感,那么,老舍先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呢?为什么会感到亲切舒服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解决这些重难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学生对兴安岭的情感,感受为祖国所作的贡献。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就深入了。

2、具有合作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工完成某些练习等,这些内容一般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在户外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各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使全班同学都得到参与表演的机会,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学时效大大提高了。

二、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有多样性

小组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活得最大的效果。

1、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武松性格豪放倔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的语句时,可利用小组分工寻找,再交流,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争辩式。针对课内出现的一两个矛盾焦点,全班性的争辩,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很有限,如果及时地把这些能激活学生内部语言的小话题放在小组内展开,就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我在教学《威利斯的小艇》时,曾有一个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威利斯的小艇要设计成两头翘起,像新月的样子?”提问的学生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回答道:“这样的设计很美观”,“这样的设计美观吗?”我意识到这是个有价值且有争议性的问题,就立即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生对威利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3、交流式。一般安排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学信息,效果良好。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信息。

4、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之间的竞争。如:对课文精彩章节,可以“打擂台”演讲,小组间演讲,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

当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很多,而且实践中我们不能机械地用那种形式,再用这种形式,往往是多种形式交错或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自由、灵活、高效的作用。

三、小组学习的时间要有准确性

从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考虑,过多过滥的小组合作,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心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从教材的重难点处设想,只有科学地选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处理好‘伤十指与断一指“的关系才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虽然小组学习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习形式,但在有限的课内我们不能随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如遇到教材或学习上的难点)时常要小组合作。②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因为有多种认识和看法不一致时常要小组合作。③在感悟语言文字规律或人文内涵时,观点或情感出现了偏差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由此可见,目标不明,就易流于形式,也就毫无效率可言了。

2、时间要限定。 既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给出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

3、时机要得当。①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学生只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可以完成,对重难点的问题,学生独立学习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当数量的中上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半信半疑,没有十分把握;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一知半解,甚至无从下手,学生独立现象出现后,转入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思路明确了,学习中也体现到成功的喜悦。②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自读课文时,尤其时初读某个章节、段落时,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是,教师要从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交付小组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形式,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③当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时,组织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组学习的组合要有灵活性

传统的小组学习组合往往是男女搭配,优差生搭配,且长期固定。实践证明,这种稳固的“帮扶式”的组合,能发挥一定的以优带差的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组内差异明显,优等生发挥着小教师的权威作用,不管是红是白,都是他们说了算,而大部分中差生只有听话的份,真正成了小组内的 “一言堂”,这还导致部分学生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容不得别人的观点。没有平等的地位,就不会有平等的合作交流,这样不但制约了中差生的进步,同时也制约了优秀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小组学习的组合上要提倡变固定的“帮扶式”为灵活的“平等式”的组合,依据小组学习的不同内容,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既可以是优中差生的等级组合,也可以是全优、全中、全差平级组,还可以是全男、全女的性别组合,可以是教师指令的组合,也可以是学生的自由组合。不管是哪一种组合,目标都是在谋求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的方式之一。由来已久,看似简单,却值得探究。在主体教育思想回归课堂的今天,研究小组学习,对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及小组群体的集体智慧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着极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组合作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以前是四人小组合作,但是现在却改成了六人小组合作,在这期间,我们组发生了许多事情。想知道吗?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因为现在人多,每组都要定组规。真郁闷!好好的定什么组规呀!可是,再不服也不行,唉。我们组除我以外剩下的无人是:韩羽驰、阎哲玉、李若瑜、杨圣陶、徐诗淇。终于定完组规了。第一天、第二天没有人违反,可是,到了第三天,就有人违反了组规。是徐诗淇,她忘带数学书了。组规里有一条是:如果没带书,每人打没带书的人十下,并且给其它成员每人写四百字说明,家长签字。李若瑜让徐诗淇下午带说明。到了下午,她依旧没给我们说明。每人追加一百字,是五百字。到了今天,徐诗淇依旧没给我们说明。

还有一次,已经是定组规的第五天了。徐诗淇又违反组规了。徐诗淇是卫生组长,在下课的时候,忘记喊“喝水、换书、推凳子、拣废纸”了。这样,她又触犯组规了。每人打她了五下。我想,这回又打她了二十五下,她应该记住了吧。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我非常喜欢四人小组,但是我更喜欢六人小组。希望会发生很好玩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567 字

+ 加入清单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应该致力于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

在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应精心安排学生座位,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平衡,也就是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优等生与学困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因此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活动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工

合作学习小组组成后,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的时间;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发言内容;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角色。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使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明确责任,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让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合作学习小组的培训

为了使合作学习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更好,培训小组长是重要的一环,小组长培训得好,才能使之发挥良好的组织作用。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组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组织好一个小组的学习,有赖于学习小组的组长。所以,培训出一个优秀的组长,合作学习的效果就实现了一半。培训组长的工作可以在课堂中实现。比如,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角色时,就可以明确提出小组长的任务。或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深入每个小组指导、评估。也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对全体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小组长的职责有:组织、协调、示范、协助、评价、反馈等。

五、抓准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各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便于开展组际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而应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然而,实事求是地说,合作学习的运用并不理想。综观现在的数学课,合作学习被泛用的现象并不少见。原因就在于合作学习还没有被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三个组成要素:恰当的学习时机、健全的小组和有效的指导还没有被掌握。其中,恰当的学习时机是教师首先面临的选择。选准学习时机是确保合作学习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六、合作学习的正确评价

1、总结合作学习的优点

(1)合作学习营造了一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学生还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使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变得更为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尤其是学困生,能在组内得到比老师更多的帮助,因为同龄人的帮助有时比老师更为贴近,更为有效。而且当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一旦能主动完成任务,一定会得到全组的鼓励和赞许,小组的支持力将激励他更加积极向上。

(3)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往,增强责任性、合群性,培养合作精神;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在相互交往中加深理解、沟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信任,懂得成果的分享,可以克服过去在传统意识下的被扭曲的竞争意识。

2、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培养,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教育。这在小组学习的起始阶段里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也尤为重要。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力求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4106 字

+ 加入清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交流、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索以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探索过程中,能使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去学习,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小组合作能为学生提供群体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它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促使学生间的交往,促使学生参与倾听、表达、协作、竟争;在辩论过程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特别有利于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开展小组合作探讨学习是社会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做法:

1. 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获得自信;让学习优良的学生更有提高的平台。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报告者、总结者、记录者、检查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2.教师作为总设计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跟教师的设计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巡视于各组之间,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3、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本领。所以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紧密联系又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知能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而且,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生活中“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在理解许多物体也可以看做单位“1”时,我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题去激发思维的火花。我利用课件,进行导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课一开始,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同学们高兴的回答喜欢,我马上打开课件,编制“唐僧师徒分桃”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有一天路过花果山,他们4个人合伙摘桃,4个人一共摘了48个,摘完桃后师傅让悟空把桃子平均分成4份,八戒看着桃子口水直流,悟空对着八戒说:“八戒你拿其中的四分之一”八戒摸着头脑不知该怎么拿,哪位同学能帮一帮八戒?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而不能,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主动地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小组开始动手拿出手中的学具平均分、讨论、争论……一起去寻找答案。我想通过这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许多物体也可以看做单位‘1’把它平均分若干份后,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句话的理解应该说是透切的,印象是深刻的。

4、感受合作过程,培养合作能力

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抓住时机,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探索,对话互动,共同讨论交流,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我让每个小组分别测量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师用计算器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记录员做好记录;然后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学生观察板书发现共同点:“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接着小组交换学具再探究验证,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误差?引发了学生深入地思考,有的学生说“我们的尺子本身有误差”;有的说“我们测量的绳子拉得不直”;有的说:“绳子环绕圆的周长时,接头处我把握得不很准”……。我把这些原因一一板在黑板上,学生心中的疑问揭开之后,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用严谨的态度去解决问题的思想,而且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了科学家探索的科学的艰辛历程,引发了学生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互相启发,开拓思维,让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高涨,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5、内化合作需要,提高合作效率。

在教学中,要顺畅、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焕发活力,那必须要使学生有合作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有合作的需要。例如:组织一些游戏,如:开火车比赛,小组计算接力赛,让学生发现需要和别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也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到社会环境中去收集数据、量量算算、调查生活中的数学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一种体验,感觉到合作是一种富有乐趣、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让孩子们一组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一组测量舞台的长和宽;一组测量砂坑的长、宽、深;一组测量花埔的长和宽;任务一公布孩子们各尽所能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既要关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包括知识技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合作过程的交流与评价。

把合作活动原则实施于教学过程,就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发现。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交流、评价也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例如,在“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中,我让学生一起合作回忆探究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操作中更深刻地理解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他们明确应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课后,布置学生给学校绿化带、舞台铺地砖,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收集数据活动结束后,要求各小组都是以“如果是我做……”的语气陈述,努力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当解决问题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由于我们身边的问题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这些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问题,学生有感而发的方法有很多,学生的回答应该说是非常精采的,这既让学生灵活运用了几何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效果真可谓“鱼与熊掌”兼得。我还注意抓住时机,让让学生给每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在掌声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这样一个讨论、评价与补充的完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和总结归纳的习惯,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体验成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数学见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是也出现许多困惑,比如:(1)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分工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2)在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恰当把握得不好;(3)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我们学校有的班级有56个学生)个别好动的学生趁机捣乱;(4)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去总结,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