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提升小学作文的方法(汇集20篇)

在学校中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同学之间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2643

作文

131

我有一个好方法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小窍门,比如说,当你的头不小心碰到桌子脚,撞了一个很大的包,用煮熟的鸡蛋在上面敷一敷,包就可以很快散下去,或者把冰块包在纱布里敷一下也可以很快消肿。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我的小窍门。 一天,在家里没事干,就想帮妈妈做家务,我在擦桌子时,发现茶杯里有许许多多的茶渍,就想把杯子洗干净,那样杯子就又是新的了。我就往杯子里倒入洗洁精,用钢丝球擦洗,可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发现还是没有明显变化。看来,这样是不行的。正当我束手无策时,发现奶奶正在刷牙,我想,既然牙膏可以让牙齿变白,是否也可以去掉杯子上的茶渍呢?我就往杯子里挤入牙膏,依然用钢丝球擦洗,果然茶渍很快就掉了。

这下我知道了,牙膏可以去茶渍,然后我就把剩下的杯子也洗干净。我得意洋洋的去找妈妈,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发现一个好方法可以去茶渍呢。”妈妈听了就夸我爱动脑筋。 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好方法,用生姜片擦菜刀不会生锈,用白醋泡脚脚会很光滑……这些都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生活,去感受,就一定会有更多、更好而且不一样的发现。

[我有一个好方法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使小学生学会写作文的方法分析

全文共 2845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其主体——学生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现实生活的记实叙事,还是的议论抒情,从根本上说都只能来源于生活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却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冷淡趋势,许多人兴趣不高,认为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惧怕作文,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极少部分人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

我对班上学生的作文兴趣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作文“十分厌恶”在30%,这些学生在主观上放弃了作文练习,敷衍了事,有消极对待的情绪;对作文“毫无兴趣”占25%,这些学生.写作文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主动练习的积极性;对作文“有点兴趣”占25%,这些学生大多爱看课外读物,除完成课堂作文外,在课外也练习.写作;对作文“兴趣较浓”的学生占20%,这些学生喜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经常练笔,作文多次获奖。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兴趣是作文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会对作文产生好感和热爱,留心观察各种事物,主动积累.写作素材,自觉地、勤奋地吸收范文的精华,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从而使作文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理当充分地挖掘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要积极发展学生作文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探究当前学生作文兴趣缺乏的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生获取作文材料的知觉过程不健全

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人大脑的门户,而成为小学生作文材料的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分析一下。让学生带来各种小动物玩具和布娃娃,在校园的草坪上进行了一次观察、想象、作文训练——在这次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带来的布娃娃和小动物玩具,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编童话故事。学生观察后如果用话言来表达时,出现过于直白、层次不清、单一形态认识,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户,成为小学生作文材料,走进美丽的童话故事的呢?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般说来,这一过程,大致需要经历三步。

第一步:“摄取”。

事物的外部属性具有可见、可闻、可感的直观特征。人们通过各感官直接而迅速地摄取。众多的信息刺激了人的感官,感官使之转化为生物电脉冲,通过神经传导输入中枢,最后投射在大脑皮层上。

这第一步,从几位学生的发言中是可以揣摩到的。譬如,有位观察玩具小熊的男同学,他首先获得的是“浑身棕色的毛、胖墩墩。大脑袋、招风耳、滴溜溜直转的眼睛,粗壮的四肢”等等小熊的外部特征。有位编童话故事的女同学,首先注意的也正是玩具小熊的神情,小狗黄黄的动态,卷毛狗漂亮的外貌。

获取作文材料心理过程的第二步是“叠印”。

事物的种种信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进人大脑后,必然激起曾经感知过的类似的体验。大脑对感官提供的种种信息整理、结合而产生的直接映像与以往经验中的表象叠印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表象。譬如,刚才提到的玩具小熊,浑身棕毛、大脑袋、招风耳、粗壮的四肢,正面的、背面的、侧面的等种种信息,通过视觉感官进人那位男同学的大脑后,就被大脑整理、结合、叠印成一个玩具小动物的完整映像。

这是一个什么小动物呢?它有什么样的个性和本领?于是,大脑就把这一知觉映像同曾经感知过的类似的体验相对照,从而识别出来了:这是一只小熊。紧接着,以往曾经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各类小熊——动物园中的小熊,图画上的小熊,童话故事里的小熊等等在大脑里留下的种种表象,则同这只玩具小熊的映像叠印在一起了。这时,他头脑中的这只玩具小熊的表象,已不完全如同客观事物那样,只是以一个永不变化的姿势、神态坐在那儿,而是变化不定的,是时而正面、时而背面,时而拔树、时而推车的,一个新的、完整的、生动活泼的想象中的形象了。

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是“筛选”。让哪些信息成为作文材料呢?她是有思考、有比较、有选择的。环绕着要表达的中心,她着重抓住了小熊圆圆欢乐的表情,小狗黄黄演奏的动态,小狗菲菲、卷毛狗金金、小黑熊贝贝恬静、喜悦的神情,编了一个有趣的童话。

这就需要作者善于筛选。刚才所说的是筛选中的一种情况,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作者主动筛选。

作为客观事物通过知觉成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筛选,还有自然存在的另一种情况。

心理实验证明,就在感官脱离具体事物的一瞬间,这一事物在人脑中的印象便立即开始淡化,部分地失去了原有的丰富性和鲜明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表象便无可避免地受到遗忘的淘汰和筛选,但同时又受到新的映像的辉映和烘染,从而发生一系列变化。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可能被削弱、冲淡、消失了,而另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则可能被加强、浓缩、凸出了,长期贮存在记忆系统之中,成为库存的作文材料。

也就是说知觉、观察不仅是获取作文材料的第一步,而且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真是太重要了。

二、目标过高,学生情绪受挫

作文教学离不开知识,认识水平这一基础,两者之间是同步发展,循序渐进的整体。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常追随考试这根指挥棒,讲求“近期效益”,作文教学超纲,拔高的现象极普遍。如有些学校三年级就要求命题作文,高年级则要求“面面俱到”。在作文教学指导中,产生了盲目、偏高、偏难及对学生习作评估要求过高等现象,使学生觉得.写作“商不可攀”,严重地反冲了作文教学应有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作文的情绪就会受到挫伤,使之消极、厌烦,对作文失去兴趣。

三、封闭式教学,作文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仿袭用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学生写,导致学生“举一”有余, “反三”不足,这样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引导的作文教学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此类奉命作文,学生的思想受到牵制,个性遭受制约,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依样画瓢,奉命而作,无论是选材主意,安排结构,还是语言特点,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样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谈不上作文的兴趣。作文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开放作文形式,采取规定范围的自己命题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四、不作及时鼓励,学生丧失信心

学生学习.写作有一定的艰苦性,但是一旦发生兴趣时,就会“乐此不疲”,愉快地学习,这样才能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找到作文的金钥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顾地去挖苦讥讽,使学生觉得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为对作文的怨恨,原先掌握的一些技能也会自行消退。特别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产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记叙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如何写好记事作文_小学记叙文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1)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看图写话写作方法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程开始有了看图写话,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为三年级的作文打基础的。也是培养孩子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可是,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感困难的看图写话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孩子看图写话的能力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要学会说话

2、要注意格式和标点符号

写作时格式和标点符号是必须规范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要让孩子从开始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注意的是:标题写在第一行中间、每个段落的第一行空两格,第二行顶格写、正确的使用“?”、“。”、“!”,知道标点符号占一格。如,写完了“时间”要打逗号“,”;写完了“在什么地方”要打逗号,写完了 “谁干什么”要打句号“。”。如果有的孩子要写 图中人物说话,那么,说出的话前面要打冒号 “:”,说的话要用引号(“ ”)引起来,表示这里面是说的话。

3、首先要学会看图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要掌握一个顺序,可以从先上后下、或先左后由、或由远到近、或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及找出图画所描述的重点,也是这幅图所要写的重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故事情节”。

4、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在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的同时,可以通过向孩子提问问题,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画面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比如:画面上看到的是小女孩在摘花。老师可以问:“她为什么要摘呢?”孩子们就会通过小孩的表情,想象小女孩看到花的高兴,整个画面立马就丰富了起来。

这儿需要强调的是,孩子的想象力最丰富,并且也充满了他这个年龄段的童趣,我们不要凭着自的认知禁锢孩子想象的翅膀。

5、注意书面整洁和错别字

良好的习惯都是从起步开始培养的。在书写过程中不要胡乱涂改,如有写错可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书写,不要直接在原字(句)上涂改,使整体的书面看起来干净整洁。因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数量有限,我们要注意纠正孩子的错别字,特别注意的是容易混淆的同音字.

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然而,看图写话的过程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所以我们要激发孩子写话兴趣,教给孩子写话的方法,培养孩子写话的能力。因为孩子只有经历了才会有记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生童话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童话,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童话作文写作方法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一、我们在写之前要弄清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其中的"人物",也是假想形象,并非真有其人。但它所表现的人、事、关系、道理,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二、童话都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写童话需要幻想和夸张

幻想和夸张,是童话的两只"翅膀"。 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没有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失去光彩;没有夸张童话中的形象就会暗淡无光;没有夸张,童话的讽刺性就会失去锋芒;没有夸张,童话的语言就会缺乏感染力。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大量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存在,同时也就应运而产生了那种骗子,他们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延的闹剧。这种幻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第二、写童话需要有拟人化的形象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第三、写童话需要有奇妙、曲折丶动人丶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于童话创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因此,童话的情节都非常奇妙,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后无不称快。

三、 童话的写作和要求。

优秀的童话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通过"幻想处理",创作出来的。写童话不仅需要细心观察,还要经过一个"幻想处理",也就是"生活幻想化"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生活才能成为童话。在创作童话时,还要注意五点要求:

第一、童话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于现实。

第二、童话中的夸张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质。脱离事物本质的夸张,只能让人感到荒诞、不可信,也就失去了童话的教育意义。

第三、童话中的拟人,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符合动植物的特征。

第四、在一篇童话中,表现手法要多样,这样会使你的童话故事显得生动感人。

第五、语言简洁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

四、怎样创编童话故事?

1、利用"假设"进行想象

假设某一具体情况,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想象可以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甚至想象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阿凡提来到我们当中,会飞的猴子,鳄鱼拿着一支玫瑰花来敲我的门……这些都是合理的想象。这样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就会想、敢想,就能大胆创新。

2、利用"绘画"展示故事内容,发展想象能力

在"创编童话"过程中,不要以"写故事"的形式把故事内容展示出来,而是打开绘画纸,展开想象,自由作画,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画好故事"以后,再给画面配上文字,就成为一篇简单的童话故事了。

3、利用"表演"展现故事情节

例如《小红帽》,可以五人一组,分别扮演"小红帽"、"妈妈"、"外婆"、"猎人"、"狼",将故事表演出来,表演时可以加以创造,不要完全按照原文表演。表演后,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一下怎样给故事欢歌结尾。

4、利用"续编"延续故事内容

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可以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小羊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如,小羊想了一个好办法战胜了狼,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些与众不同的办法,就是你的想象力;把这些想象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童话故事了。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快速提升作文分数的方法

全文共 3274 字

+ 加入清单

1应对考试有“三心”

平常心+细心+自信心

中考取得高分有啥秘诀?在讲座开始,朱学慧强调了考生需要有三个心:平常心+细心+自信心。

朱学慧表示,在语文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进场静心;考前五分钟浏览整份试卷;按部就班做题目,从语基到作文,不要跳着做或者提前做某项,特别是不要提前写作文;试卷机器阅,文字要写清楚、写在给你的空格内,如有涂改注意整洁;除了遇到名句默写完全不会的情况,其他题目不要空白。

考场中遇到的难题,怎么解决?朱学慧举例说:“开头第一题就吃不准怎么办?接着做第二题;有不会写的题目怎么办?可以先放手,在写作文之前解决,但这样的题目最好不要超过两道。”

2关于基础题

越熟悉的越要小心

关于语音题目,朱学慧表示,要细读题干(没有错误的、完全相同或不同的、不符合题意的)、揣摩出题意图、排除法、一遍成功(其他选择题也是如此);遇熟谨慎,越熟悉的越要小心,千万不可想当然,被习惯蒙蔽,要有根据。

成语题目中,考查重点为易混成语的辨析,需要注意四点:从语义的侧重点不同来辨析;从语义范围上去辨析;从语义轻重上去辨析;从感情色彩上去辨析。

关于病句的考查,朱学慧表示,病句分语法类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和语义类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两类。前一类可以用主干分析法;后一类可用逻辑分析法。如:“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关键就在于“其他”的指向无法确定,产生歧义。

关于考试中的默写,考生相信自己平时的积累;借助以前的默写,发现问题,并注意其中容易出错字的字形。

3关于综合实践题

关注社会热点,恰当表达

实践探究题有三大特点:

一、生活性。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二、综合性。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三、实践性、探究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复习提醒

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综合性实践题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对它们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究。根据情境,恰当表达。可以这样说,每一道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都有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这一点甚至是核心的考查要素。而且,相对于一般的语言运用题而言,因为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如给活动命名、给栏目取名、写一段串词等。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内容要切合主题;二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阅读理解中,关于古诗文鉴赏,首要的是读懂古诗词。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古诗词鉴赏方法总结为“六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意象,看体现情感的词,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文言文阅读中要注意:按顺序阅读即可,不懂的字句可根据语境去“猜”;关于实词解释,都是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的;个别较难解释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语意、结构上的对应、字形等来判断。如“颜率复诣齐”中的“诣”对应于上文中的“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

关于翻译题的注意事项有:结合上下文明白句子的语境;注意语法结构划分;明确得分点;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关注虚词的作用,力求字字落实。

翻译句子原则:

留:不必翻译的词抄录。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

释: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

补:把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

删: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子可不译的字眼。

调:对调顺序,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把某些成分位置调整过来。

总之,要达到“信、达、雅”。

4关于阅读理解题

古诗词“六看”,再读一遍

阅读理解中,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要读懂题目的提示,有几问就有几答;答题有层次,最好用数字标明;建议每句用关键观点+阐释说明式。

文本阅读要求:先细读文本,找出关键词语并概括段意(散文类关键词明显)读题目,明白答题要求再细读文本根据文本依次答题。

应试提醒

切勿读一遍大致了解就开始答题,往往最后再读一遍对得分极为重要。

5关于作文复习

最后这段时间还有提升空间

关于作文复习,还可以做哪些事?

回顾自己初中三年以来写过的作文;升格训练,精心打磨几篇好作文出来;对记叙文文体进行规范化认知;针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修改、重写相关的段落,使之符合规范并有亮点;每天挤出时间适量阅读,拓宽眼界,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度。

作文还可以有哪些提升空间?

材料转化与立意提升

向人生层面提升;向社会层面提升;向文化层面提升;向哲理层面提升;向生命、审美等层面提升

记叙文的叙述与描写

叙述与描写方面出现的明显不足:其一,只有叙述,没有描写,文章干瘪无味,形容枯槁,瘦骨嶙峋,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其二,描写泛滥,淹没叙述,文章缺少筋脉,如同赘肉堆砌的肥汉,走起路来,全身晃动;其三,虽有一定的描写,但描写程式化,千人一面,万物一型。说起汗珠,必定是“豆大的”;说起暴雨,一律“瀑布似的”;而谈起皱纹,不外乎“刀刻般的”。

行文中的语言与表达

写作中确立几个方面的意识:行文中的语言与表达。语言表达避免描写的程式化、套板化,培养观察力、感受力和鉴赏力;基于写作者自身观察,糅合自身立场,力求抵达自己理想状态下的真实;在叙述与描写中对细节的深度把握,力争所写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还原;叙述以人的性格和命运为中心,关注事件过程,而描写则以物和事为中心,关注场景和状态;如果说叙述是一种行进,那么描写就是行进中的停留。

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有三个要求:点题;简明;“亮”,或曰“靓”。

结尾有三个要求:一是和开头呼应,仍旧要点题;二是简明;三是有力,指解释、解决、升华题旨,使得记叙在意义层面争取更深。

最后不到30天,应该读什么、写什么?答案是优秀作文、报纸时事、优秀的现代散文、撰写作文提纲和局部段落、限时写全篇。

2016年作文主题大猜想

一、感受亲情,体悟人生;

二、亲近草木,感悟生命;

三、科技时代与“从前慢”;

四、童心—初心—婴眼看世界;

五、生活中多一些辩证思考:积累与释放、自省与超越、时间与空间、角度与距离、信仰与情怀、智慧与哲理、审美与文化。

看到“长得像”的作文题

千万不要激动过度

问:有写过的作文题(材料)怎么办?

答:仍然用五分钟时间审题、写提纲。千万不要激动过度,因为可能题目只是长得比较像。套用原来的写法,很可能并不适合只是长得像的题目,很可能会束手束脚、有偏差。冷静、以我的分析判断为主。

问:明天一早考语文,今晚睡不着,怎么办?

答:不要睡得过早,平时几点睡,今晚几点睡。其实睡不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谓青春年华,就是一两天夜里不睡也没事!

问:做病句题,觉得所有的句子都有病,怎么办?

答:一看典型特征,二较严重程度。选病句一定要选得了绝症的,那些感冒打喷嚏戴口罩的,要放过去。

问:诗歌鉴赏读不懂,怎么办?

答:有些诗歌鉴赏,人家根本就没准备让你读懂,其实大家都在瞎蒙,不止你一个。

问:文言文读不懂,怎么办?

答:先看题,能做题就够了。很有可能你不懂的地方,人家根本就不考。

问:现代文阅读,总也答不到点上,怎么办?延伸拓展题平时老是低分,怎么办?

答:一定要看清楚人家问什么。要用笔将问题一一圈出来,在行文过程中一一照应。判卷是按点给分,少一点肯定减分。低分,往往是因为有些隐性的问题你忽略了,没有回答。

问:作文老跑题,怎么办?作文一直低分,怎么办?

答:认真读题,理清命题者说话的层次与侧重点,就不会跑题;明白命题者说什么,就不会跑题,除非你就是想跑。

考场上要特别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审清题目,有的放矢,不自以为是,独抒胸臆;二是文理一定要清明,清明的文理让阅卷老师喜欢;三是不要将语言搞得花里胡哨。

问:到今晚为止,语文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复习完,怎么办?

答:语文复习根本就没个头,再给你一周的时间,你恐怕也准备不完。把握住核心要点,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教授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缺点,毛病自然很多。就象画画一样,从涂鸦开始。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涂鸦作文”。把学生的作文改得太细致未必就有好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学生精心写完作文后,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试想,如果换来的是老师的否定和批评或者是面目全非的批改,他们怎能不受打击呢?他们又怎么会喜欢写作文呢?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尝试用亲切、鼓励的语言写作文评语,尽力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将好词佳句圈起来以示鼓励。如果作文语言生动、精彩,我就批示“只要你肯努力,也许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如果选材新颖,立意、表达都很好,我就批示“写得很好,可以发表。”对学困生的评语要慎重,决不能轻易批下“词不达意,不知写的是什么”等评语,而是尽力找出文中的优点,用红笔圈起来,或者画上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并用商讨的语气指出如果怎么写会更好。

在作文评讲时,把学生作文的精彩之处在全班朗读,学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学生不但改变了对评语的态度,而且对作文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开始喜欢老师的评语,写作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了。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写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生作文开头的常见方法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开头的方法很多,常见有:

1.开门见山法。

这种方法是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不会跑题。例如《课间十分钟》一文开头: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个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上”,人物——“同学们”,事情——“课间活动”。非常直截了当。

2.提示中心法。

这种方法是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我们看看下面的开头。

“生活在集体中间是幸福的,两年前,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是《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一文的开头,

3.描写引入法。

描写人物和景物来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描写引入法中还有一种是以描写景物来开头,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必要的描写,以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4.设置悬念法。

在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种开头的方法叫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如《智斗奸商》一文的开头写到的:放暑假的第二天旱上,我和表姐一块儿去买菜。走到菜场的北口,我就看前面很多人。我和表姐紧走几步,也围了过去……

5.对比法。

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回忆联想法。

由人、事、景、物、等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就叫回忆联想法。运用回联想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7.对话开头法。

以人物的对话开头。这种开头起笔自然,往往给人以新鲜的感觉。采用对话的形式开头,一定要把对话写得精彩有意义,紧扣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怎样写好游记的方法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看图写话作文练习方法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看图写话作文主要是小学一年级的写作形式,写好看图写话作文会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基础。

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二、常见的句式练习

1 练写“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三素句”——谁 在哪儿 干什么

“四素句”,——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五素句”。——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

写作内容是学生的生活,这样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生日记格式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500 字

+ 加入清单

日记是指用来记录其内容的载体,作为一种文体,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小编收集了小学生日记格式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1、观察日记。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截取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中心。

2、剪贴日记。把自己喜爱的邮票、图画、照片贴在日记本上,并按图意写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加以说明。

3、信息日记。把看到的、听到的、有价值的最新信息记下来。

4、气象日记。把每天的天气、温度、风力、风向和出现的自然新气象记下来。

5、台历日记。把周围实实在在发生的重要事情如实简要地记在台历上,少则一句话,多则一段话。

6、摘录日记。把看到或读名家语录、格言、座右铭或写人状物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

7、学习日记。把课本上学到的、课外书刊读、印象较深的心得体会、联想记下来。

8、活动日记。记下参观访问活动和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一次记一次,抓住要点写。

9、实验日记。如养花、种向日葵或搞科技小制作,把过程、结果记下来。

10、思考日记。(或叫心灵日记、自我教育日记、“道德长跑”日记)把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优缺点和心理活动或道德品质成长变化过程摘要记下来。最后一种形式要求较高,宜在高年级中有针对性地指导试用。

一、明确记日记的好处。

一是可以记录备查;

二是有利于个人提高修养,磨炼意志品质;

三是可以成为积累知识、积累素材的宝库;

四是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重要手段

二、掌握记日记的方法

世界上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入门有锁钥,过河有舟桥,记日记也是有方法的:

1、学会观察,懂得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是作文的基础,是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变成文章的桥梁,一个人只有对周围事物不断进行系统而周密的观察,才能获得大量感性材料。观察的深浅和文章质量的高低是成正比例的。为此,平时留心各样事情,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定点观察、移位观察、换时观察、比较观察等方法,发现日常生活虽然平凡,但也色彩斑斓,有事可记,写出了大量精彩的日记。例如写写自己的进步、成绩,对自己作出肯定,作出鼓励,让自己清晰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一串脚印,一串虽歪歪斜斜,有深有浅,然而总是在向前延伸的脚印;又如写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感受,把在社会大家庭中耳闻目睹的一些真、善、美的新鲜事,假、丑、恶的奇怪事写下来,从中找到为人的榜样,悟出处世的道理,促使自己慢慢形成正确的爱憎观;再如,四季的美景,构成一幅幅独特的水彩画卷,吸引学生在日记中谱写出春夏秋冬的美妙交响乐;多彩的天象,给了学生许多启迪与教益,激起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壮美的河山,唤起了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的激情;多姿的植物,使学生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可爱的动物,以多姿的体态、艳丽的色彩、奇特的行为和动听的歌声吸引着学生的视听,打动着他们的心灵。

2、持之以恒,坚持每日记写

坚持每日记日记,一可以练笔,二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三可以积累写作材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每天记写日记,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或一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或一个显示心理活动的神情、动作,或一个奇特的联想,或一个独特的感受,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等等,长期的训练,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了坚持每日记日记,且持之以恒。

3、日记必须真实

日记必须讲真话,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个人历史的忠实记录,如果说了谎,岂不是在欺骗自己?要讲真话,就是说每天记的事要真实,每天记的感情也要真实。

不过在生活中可以这样教孩子,你可以先叫他每天记录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例如:在什么时间干了些什么),再叫他在这些事情后面写下他对这些事的看法(相当于总结),并且要他在看法后面写下他的感受与明天的计划,时间长了他也就会写日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10种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小学生总是觉得作文难写,那是他们没有掌握作文写作方法,下面是小编收集了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10种,欢迎阅读。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特点】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特点】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特点】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

【特点】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7、分叙法

【特点】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8、详叙法

【特点】

9、略叙法

【特点】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特点】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生写人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全文共 2067 字

+ 加入清单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生写人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希望对你有帮助。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外貌描写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_2400字

全文共 2282 字

+ 加入清单

1、对教师的状况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作文技巧、方法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作文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童趣,小学生作文技法指导

(2)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不够强。只照本宣科,不注重自身想象力的发挥。

(3)教师作文教学单一的模式框死了学生,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对学生的状况

(1)学生不会仔细观察、善于想象、过分依赖教师。

(2)学生没有生活积淀,缺乏生动的想象力。

在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感觉到现今作文教学的弊端:教师一味地强调了写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写作的过程。只有善于培养学生写作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分析能力、想象力等,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没有去过桂林,那么我们读完《桂林山水》的课文后,脑海里会出现一幅幅桂林山水的图画。漓江的水是那样的静,那样的清,那样的绿;桂林的山是那样的奇,那样的秀,那样的险,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想象的作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何等的重要。

小学生作文,虽不是什么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想象。例如: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生动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某个人的形象,就需要对他的内心活动作某些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更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基于对想象作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故以“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研究为切入口,有意识地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敢想象、会想象、善想象”。在全新的作文教学中体现“求新、求趣、求美”。

二、研究目标

1、本课题旨在构建想象作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过程。主要是依据心理学中有关想象力的培养发展策略,以“想象手法教学”和“想象篇章练习”为着重点,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充实文章的内容,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通过想象作文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并由此丰富学生写作的题材。

三、研究过程

(一) 在丰富学生的表象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在我们指导孩子写想象作文时,我们通常强调内容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大胆展开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充分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习作。可这一切并不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在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指导他们写出好的想象作文之前,必须丰富他们的表象,增加表象的贮备。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写作打下基础。

1、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想象力。

(1) 创造性观看电影、电视节目。

在每周一次的观看电影、电视节目中,充分利用学校红领巾影库,播放一些生动、活泼,孩子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节目,比如《猫和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在看完一遍后,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段,消去声音后,让学生观看,据画面中一些小动物的动作、神情,想象它们的语言,并能把它比较逼真的模仿或者在创造,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技法指导》。最后,再和原画面的声音和故事情节进行比较。

(2) 从参观、访问中寻找灵感。

每月一次的参观或访问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如何恰好地利用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为重要。在历次的参观中,做到参观前有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春秋游的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分组活动,明确本次活动的主要项目,要求学生写好参观笔记,把印象最深刻的详细记录下来,在班中进行交流,以备在今后的想象作文练习中积累生活实际。在访问军营基地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除了观看军队训练,更应深入军营,多看看、多摸摸、多走走,回校后能模仿解放军叔叔的队列练习,回家去试着折折被子、摆摆生活用品,在体验中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3) 在劳动、活动中进行创造。

每周一次的劳动,我们的安排颇为独具匠心,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它要能使学生在劳动中进行创造。比如:为娃娃添眼睛——钉纽扣。在为卡纸娃娃美化的同时,学会了钉纽扣,并且使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纽扣的妙用,感受到了原来可爱娃娃的眼睛像黑黑的纽扣,产生了比喻的想象。再有就是拆装玩具。学生生活中喜欢的玩具人人都有几件,他们的想象也是随着这些玩具的刺激而引发的,因此,我们让学生几人一组,分配给他们一些可搭筑的条条块块,如何有创意性地搭建,成了这次活动的评分标准。

(4) 利用十分钟队会,发挥想象,激发真情。

在队会中,能结合课题,有机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次以《爱》的主题队会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

情境一:你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已有三年没回家了,如今中秋节临近,许多在外的游子都已回来。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情境二:正当你准备把写好这些话作为一封信投寄给你父亲时,他却突然出现在你的家门口。这时,父子(女)相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说说。

情境三:正当你们相见时,爸爸从包中掏出了你梦寐以求的笔记本电脑,这时你又是怎么想的?说说。

这种连续性的情境,用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步步深入地进行想象训练,在无意识中让学生体验情感,刺激想象,为今后“为情而造文”铺设道路。

2、阅读文学作品,积累素材。

文艺作品的特点是用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突出特点是形象性。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具体形象,同时还可以获得大量词汇,这些形象的词汇在想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鼓励学生借阅书籍,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学习,做好记录,切实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巧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小学生作文开头方法汇总

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开头是在给文章造气氛、定调子,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因而十分重要。作文开头如果能恰倒好处,常常能一下子抓住读者,也能增加文章的亮点。所以,能否灵活自如地、独特精当地写好作文开头往往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开头方法有很多种,值得借鉴一下。

一、性格特征式开头

即以人物的性格、习惯、品质等特征作为文章的开头,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物的特点。语言要简练、准确、精彩。如:我有一个怪妈妈,待我好时温柔似水,什么“宝贝儿”“乖乖”“娃娃儿”对我亲不够;可待我孬时,咬牙切齿胡吼乱骂,甚至拳打脚踢还嫌不解气。(选自《多面妈妈》)

二、外貌描写式开头

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形状、举止习惯、衣着打扮等作为开篇形式的写作内容。肖像刻画要生动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丰满,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如:我,一个贪吃懒惰的孩子,顺理成章地长成了一副猪八戒模样,日趋膨胀的肥脸,把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挤得越来越小了,每次都要费劲睁开眼睛,才能看清这美好可爱的世界。(选自《懒的报应》)

三、开门见山式开头

即指开头不拐弯抹角,简洁明了地直接进入文题,干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或什么道理等。如:王加丽是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选自《我的好朋友》)

四、环境描写式开头

即开篇就描写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场面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心情,或表现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如:傍晚,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霎时间,狂风呼啸,黄沙伴着灰尘弥满了整个天空。每个车站点里都站了许多候车人。(选自《那天,我真后悔》)

五、巧设问题式开头

即作者开篇就巧妙地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开头形式通常分为三种:1、反问式开头。2、设问式开头。3、疑问式开头。不管用哪种形式开头,都要为主题思想服务的,要有神秘感、新奇感。如:奇怪!“母子上车处”怎么站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而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却被挤在栏外?难道那些男人不识字?(选自《假文盲》)

六、心理描写式开头

即以人的思想、心情作开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以准确的语言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心理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第一次看到自已的文章变成铅字被刊登在报纸上,第一次握着凭着自已的本事挣来的稿费,激动、骄傲、自信等等一切幸福的感觉一涌而来。我真了不起,同学们一定会羡慕我,我要好好地祝贺祝贺自已。(选自《第一次登报》)

七、形象比喻式开头

即写在文章时不直接描写人物或叙述事物,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描述有关的内容或人物,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写内容。大体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开篇。比喻力求生动、贴切。如:老师,您是永不叫累的园丁;您是输送养料的树根;您是燃烧自已照亮我们的蜡烛;您是天下最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自《老师颂.》)

八、妙用排比式开篇

即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词组连用在一起,表达统一思想的修辞手法叫作“排比”。排比式开头对表现人物特点,叙述事情经历,表达思想感情,充分展示道理都有特殊的效果,强烈的语言气势,工整的词句韵律,情与美的完美结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如:我即将告别生我养我的故乡,告别亲我昵我的亲人,告别亲切善良的乡亲,踏向南下的列车,去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信念,我的灿烂明天!(选自《走出家门》)

九、对比渲染式开头

即在开头把对立的人、事物或者同一人、同一事物的相反两个方面并列出来,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手法开头,可以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对人物或事件的印象。如:我有一个经常竖着大拇指夸我“精彩极了”的妈妈,还有一个经常皱着眉头训我“糟糕透了”的爸爸。正是有这两种极端的爱才让我常常在自信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选自《两种爱》)

十、揭示中心式开头

即在文章开头就将人物的思想品质,或事件的意义,或景物的特点,或揭示的哲理等交待出来,以突出作文的中心。如:我要将自己“嫁”给书。是书教给我许多知识,是书教会我怎样做人,是书给我了许多的喜怒哀乐……(选自《我要“嫁”给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2793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许多的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不知从何下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作文,是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但是,对于好多同学来说,总觉得作文很深奥,不好写。其实不然,我觉得,要写好作文,只要注意下面这几点,并持之以恒,经常练习写作,写出一手好作文也是不难的。

第一,就是词语积累。作文,要有佳词妙句才有文采,才能吸引人。一篇文章,假如没有佳词妙句,无论这件事情多么精彩,你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吸引人,让人去欣赏呢?你写的这篇文章也就等于白写。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班的黎老师就很注重在这方面对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我在看文章、阅读时也很注意这点。

第二,就是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不是在屋子里憋出来的,而是要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嘛!有些人,他是出去“观察”了,可是他只是走马观花,忽略了细节。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只是条条纲纲,根本没有要点、细节。所以,在观察时要留心,要仔细,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文。记得外出时,爸爸经常会指这指那,问这问那,以引起我的注意与思考。

第三,就是多看课外书。这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渠道,也是写作文的关键所在。包括家里订阅的书籍和书店的各种图书。只要有空,我就会到书店看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当然,不是只看就能写出完美无缺的作文的,关键还要注意积累、牢记和运用。才能实现“人为我用”,这样在写作文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挥笔自如。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 、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作文指导:小学作文的训练方法

全文共 6800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式:

一是在学习课文时总结。

对于作文中常用到的表达方式,其实在我们的课文中运用得相当普遍,如果我们在课文教学中能够引起重视,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之后,引导学生总结一下写作方面的技巧,同时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有目的的训练,远比在作文教学中单独讲解作文方法要强。比如教学《三峡之秋》(西师版小语第九册),其中对于写作顺序的处理,就应该值得我们借鉴,本文所采用的顺序是:“早晨——中午——下午——夜,终于来了。”再看看同一册书一个积累运用中的《自主学习园地》中《那倾斜着的伞》里的一段对话描写:

……

“外公。你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啊!”

“你有没有被淋到啊?”外公问。

“没有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

外公笑而不语……

在教学时,这些内容可能并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往往都是把内容一上完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了。这时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学生的作文情况,将学生作文与这里的描写进行对比,就不难知道:学生中的“你说”、“我说”、“他说”等等写作方式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呀!相反如果我们在这时让学生体会一下,再让学生写写、练练,人家的写作方法不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吗?

二是在业余读书活动中总结。

教学生学习语文,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任务之二就是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广大语文教师一定有所发现:现在的学生,由于所接触的事物远比我们这一代人在小时候所接触的知识多,那主要应该得益于现在众多的信息渠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也许在课堂上,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一些答案会让教师感到啼笑皆非:他们回答的内容常自于这些媒介。只可惜的是在这个时候,学生的表现没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可能只是一笑了之,不以为然。其实这是一个大好的作文辅导时机,引导一下:“这些内容你是从哪里得来的?你是怎么得来的?你能尝试用一下吗?”再作一些总结方法的引导:“找一个小本子,将见到的优美句子记下来,将好的写作方法记录下来,那不是善莫大焉吗?”如果学生养成了习惯,见一处佳句就记一处佳句,见一种写作方法就记录一种写作方法。长此以往,还愁学生的写作方法不能适应作文的需要吗?

三是通过教师或者同学的介绍积累,再在作文中运用。

人们常说:“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这里所强调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管他的学历高低如何,年龄大小如何,就职经历如何,他都会有一定的长处,他都有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如果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将作文与之联系起来,可能对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好处。就成年人而言,别看一些人学历不高,但是谈吐却不会输与别人,他们常常是出口成章,什么名言警句,什么逻辑顺序,简直就是头头是道。此时此刻,学生如果说能将其长处铭记于心,在作文中再灵活运用,说不定其作文质量还真能身价倍增呢!更何况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做法:在作文讲评时将好作文念一念,让学生听一听。其目的也在这里:通过这样的途径让学生学习学习,应该说这种做法确实是成功之举!只不过这种做法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很多教师的侧重点不在学生的写作技巧上,不在如何取长补短上,教师的用意其实很简单:比着箍箍画葫芦。以致于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同出一辙。这确实让教师大为恼火,但认真分析起来,问题也不是全出在学生身上,而是教师的引导不恰当所致。所以运用这种方法时,一方面在把握好尺度的问题,一方面要处理好重点的问题,避免出现偏颇。

四是通过说话训练,慢慢积累,在写作中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有一个习惯的做法,那就是在进行课文教学以后,用上那么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写作方法的说话训练:“大家将书翻到刚才学过的课文,思考一下:课文的开头方法是什么?结尾方法是什么?课文使用的是什么顺序?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课文中使用了哪些成语?运用了哪些歇后语?哪些名言?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讨论一下,认真总结一下。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练习练习,在接下来的作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这个做法其实在教学中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但是“磨刀不负砍柴功。”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它让学生积累了课文的写作技巧。试想: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先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再进行作文写作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拼滥打,学生能打拼出一条成功之路吗?

1.作文修改与讲评

就目前的实际而言,对于作文的批改,不少教师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有的教师习惯发扬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埋头苦干。的的确确,这样改出来的作文非常好看:在学生的作文本里边,这里有教师画的圈,那里有教学的评语。教育主管部门来检查也会给出很高的评价,可就是费力不讨好,本子发给学生,学生就是不屑一瞥,即便是在考试卷上也不会写出教师满意的作文来。还有的教师也想搞搞教学改革,让学生去修改,可是学生将作文改出来以后教师又发现原本好好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更何况要是教育主管部门知道了还会说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马马虎虎。由些而来,教师就难免有些进退两难了:教师改也不是,学生改出不是,出路究竟在何方呢?

在这里,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的确是势在必行,但绝不是草率行事!应该弄明白几个问题:对于作文批改,其指导思想是什么?改革作文批改的方法改革有什么意义?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该有什么作为?学生在进行作文互改时用什么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作文批改结束以后应处理好哪些问题?

改革作文批改方法的指导思想

“对了,作文批改方法一改革,我们就轻松多啦!不用再那么劳神费气啦!”这是教师的一种反映。“我习惯了原来的批改方法,这样一改,我的阵脚全被打乱了,看来批改作文只好从头再来啦!”这是教师的另一种反映。“把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还干什么呢?这不是乱了分寸吗?”这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反映。看来,真要进行作文批改方法的改革,于上于下于左于右还果真难于接受呢?其实不然,这里所反映的不是作批改方法改革的问题,而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一个实际操作中的尺度问题,一个是否走向极端的问题。谈到这里,对于作文批改的指导思想,其实已经是十分明确了,那就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努力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创作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处事的能力。因为教师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没有引导学生学习的成功方法,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更不能进行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不进行作文教学法的改革,就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事半功倍。揽得太死,固步自封只能禁锢教师思维,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极端化的理解,飘浮不定的工作作风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方:教师应该是一种杀毒软件,应该经常性的进行升级,否则是奈何不了病毒的,就用原来的版本,最终会让自己的电脑毁于一旦。教育形势在飞速变化,而教师在静观其变,难道还有立足之地不成?

修改作文有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我们从大量的作文实践看出:学生完成的作文初稿是不具体的,初稿中的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如果学生养成了经常修改作文的习惯,他们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毕竟是“精品来自精雕细啄”。

二是促进学生严谨学习风气的形成。修改作文,需要心平气和、需要耐心、需要精力集中。难怪很多教师都说:“在学校我是不改作文的,我的作文通常都是在家里批改。”只要学生作文稿子完成了就按照要求认真修改,时间一长就养成了认真办事的习惯。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完成作业认真的同学在其它方面的表现也会突出。这岂不是一理同然吗?

三是可以明显提高作文质量。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反复修改作文,必定会使文章逐步变好,质量会逐步提高。

四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修改一篇作文,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就可能要与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合作。

对于作文内容的修改,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的确定。

现在的学生作文,对于题目,编者比较注重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材中通常给出一些人性人化的提示,表现为一个写作材料,让学生根据写作材料的提示去分析,去理解,去作文。据此,我们在批改作文或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应该将题目的拟定作为修改的内容来进行。具体地说我们应该注意,作文的题目是否对全文起到引领的作用,题目是不是文章的眼睛?题目是不是太大?是不是太繁?当然在指导时或修改时应该教给学生拟定题目的方法,让学生拟定题目有目标,有方法,否则学生就会瞎拼乱闯,无所事事。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拟定题目,首先考虑的是要切合实际,尤其是本次作文材料的要求,就其语句而言,题目应该是精辟的句子,而不应该拖泥带水,含糊其辞。其次应该考虑所拟题目尽量小,因为题目越小就越贴近所选事例,题目大了就会给人一种“空”而“飘”的感觉。比如作文材料:“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关心你的人,一定有爱护你的人。请选择其中的一两个事例写一篇作文,来表达你对他(她)的某种思想感情。”在拟题目时,如果拟成“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一个让我不服的人”,就会让人觉得这些题目有些偏大。反之,倘若写成“我的老师”,“同学某某”,就会给人一种题目与事例呼应的感觉。

2.材料的选择。

有的老师认为: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学生选择的应该就是好的,应该就是对的。不是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吗?不是主张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吗?还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的学习不可能有预见性,他们在作文中的材料选择一定具有盲目性,在选择作文材料时,很多时候的考虑是不成熟的,所以为了作文的有效性,在作文指导时,老师应该给学生指明事例,指明让学生写什么,应该告诉学生怎么写。老师们的这些做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说,这不能全盘否定,同时也不能轻易恭维。因为学生在具体的作文实践中,确实因为写作经验的限制,生活阅历的局限,出现选择材料的一些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事,同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什么都不管,让学生去写,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相反,如果什么都管,包办代替,对学生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学生能活动的不能活动了,能思考的不能思考了,能自主发挥的不能自主权发挥了。在作文修改中,首先应该让学生自己明白:所选的材料是不是新鲜的材料?所选的材料能不能为本文的中心服务?所选的材料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就是在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也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3.开头和结尾的处理。

前面谈过,作文的开头,结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学生的作文来说,尽管老师在学生写作前已经进行了辅导,学生也进行了训练,但是学生也只是学习到了这些方法,至于在作文中的表现是不是能达到作文材料的要求,那还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作文中仍然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修改,同时在老师的批改中仍然要注意这些问题,老师不能袖手旁观,等闲视之。

4.段落之间的过渡。

有写作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一篇作文中,如果所选的事例往往不是一件,那么在第一件事写完以后,就应用一个句子将第一个事例过渡到第二件事,这个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常说的过渡句。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往往能较好地写一件事,能较好地写第二件事,但是对于这两件事如何进行过渡,他们不一定有经验,不一定知道该如何进行过渡。此时此刻,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对于过渡句,通常的写法是能表明上一段话的意思,又能引出下面一件事的句子。

5.表达方式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一个班级中,应该说,对于大约三分之二左右的同学来说,基本能写清楚一件事,基本能在作文中突出中心思想。面对这样的作文,对于相当一部分老师来说,就觉得满意了,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对于作文要求而言,这些作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在这些作文中,可能注意了文中人物语言的描写,但也有可能仅是语言描写;有的作文注意了动作的描写,但可能仅是动作的描写;有的作文注意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可能仅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有的可能注意了环境的描写,但可能仅是环境的描写。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写作中,学生能运用单一的表达方式,还不能恰当地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学生的心里,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应该就是一用就是一大段,然后再用第二种。这些写法是存在较大的偏颇的。作为老师,应该进行大胆的诱导和示范,才能对学生的作文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对于作文的修改,操作程序应该是:首先由学生自己修改,修改结束以后为同学之间互改。时下,作为老师,为数为少者,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总是认为学生没有修改作文的能力,生怕学生在改作文时会弄巧成拙。以致于绝大多数的老师对于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会发扬人民老师的光辉本色,宁愿自己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去愚公移山,也不愿意将我们的上帝——学生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能就是这方面的原因,让不少的语文老师谈作文而色变。对于这种做法,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思考:作为老师,认真批改学生作文也确实于情于理都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如果说我们对每篇作文都做到公平对待,一丝不苟,按照中等班额计算,一本作文至少15分钟,你一晚上能改多少,按照目前主管部门的要求,字词句段篇、标点、题目、开头结尾、表达方式、眉批旁批尾批,样样俱全,15分钟能完成吗?此其一。其二,就算是老师能任劳任怨,无论多大的困难也要刻苦攻坚,将全班几十个学生的作文如数改完,你把作文本发给学生,学生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吗?学生能去认真体会的认真批改的作文吗?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也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事实:学生写得好,你给他改得好,你给作文的评价高,学生倒也能眉开眼笑。相反,学生不恨你几眼,背后不骂你几句,恐怕你还算幸运的。其三,看看我们的学生,如果不是刻意编班,也就是说所教班级不是尖子班与差班的差班,对于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说,学生作文中的错字他们不能改吗?一般的病句他们不能改吗?常用的标点符号他们不能改吗?如果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这些任务交由学生来完成,能节约老师多少时间呢?再说,这仅是时间的问题吗?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是不是得到了积累?学生的语文水平是不是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是不是得到了提升?如是这样做,难道不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吗?接着才是教师修改,最后定稿。在一段时间里,有些老师唱出了怪调:课改就是老师导,学生学。即批改作文是学生的事,这是落实新课改理念。表面一看,这也是乎符合逻辑,与新课改不谋而合。其实这也是极端的作法:因为这一做法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老师在学生学习的作用。事实上,新课改中的老师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就以作文批改为例,学生的初稿完成以后,老师引导学生认真的修改,老师再对这些作文进行一次润色,作文才确实有很大的变化。当然,学生的作文经过同学的互改以后,相当一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老师的工作量肯定减轻了不少。同时老师在作文批改中更能认真的思考,想出一些办法来搞好作文教学。到此时,我们对于学生的作文还不能放手,因为学生的作文虽然进行了修改,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怎么改的,也应该说是一厢情愿,要得这些作文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我们还应该将作文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的去读一读,去体会体会。想想哪些地方做了改动?为什么这样改?有时间的话,可组织学生讨论一下,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之后将作文发给学生再抄写一次,学生的印象就更深刻了。在这里,我们倡导学生的作文原稿首先不是老师批改,而是由学生来改。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定的难度,首先是我们的学校领导,他们会认为这种做法会使老师产生隋性,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作文稿子都由学生改,那么老师去做什么?其次是老师会放心不下:学生的作文五花八门,老师都改不了,难道学生还能改不成?再者是学生家长会有想法:现在的老师真懒,作文稿子都由学生改,不知老师在干什么?当然我们首先说:学生能不能改作文稿子?肯定能改。但是学生改的作文行么?应该说开头是不行的,但是经过老师的培养,他们是行的,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学生改还是老师改,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肯定有一个方法的问题。

修改作文,以下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一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通读,整体把握;修改,忠于原文多就少改;再读,查缺补漏。二是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什么都不管,应该加强指导。三是修改作文不一定面面俱到,应该把握好当次作文的训练重点。

关于作文的讲评,有几个问题也值得重视,那就是:一方面既要有代表性,又不能抓住一两篇作文就不放,否则容易产生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二是讲评时要尽量肯定全部学生的优点,有不到位的地方,应该以指出、引导为主,不能一味指责,更不能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_写作方法1000字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一、给学生创造发表园地,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发表法,即让学生的习作在课堂或墙报上得以“发表”,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对于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给报刊发表。每次习作之后,我们都朗读优秀习作和片断,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功感,以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练笔,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加强语言训练,让学生自己感受并积累美的语言

学生并不是有了一定的习作欲望就能把文章写好,而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学生胸中有话,胸中有情,却不能用恰当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词是句子的组成单位,句意表达是否正确生动、恰如其分,依赖于词语是否准确。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切实到位的词语训练,使词语的色彩、形象、分寸感一同沉淀于学生脑海中,形成对该词语的强烈感受,这样,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相应的词语便会在脑中凸现,准确表达的词语就会脱口而出。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语感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逐步积累语言,提高习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观察、联想,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有了强烈的作文欲望,并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习作时才有话可说,并且要善于联想:即从眼前看到的事物、出现的景象,想象到曾经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另一个事物,取其彼此相似点或相同点,由此及彼,生发开去,进行想象思维的培养。比如,看到园丁在修枝剪叶,就联想到教师的教书育人;由蜜蜂采蜜联想到农民的辛勤劳动……细心观察,善于联想,就会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

四、引导学生正确选材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采取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这种方法是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小学生怎么写作文。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不会跑题。

例如《课间十分钟》一文开头: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个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上”,人物——“同学们”,事情——“课间活动”。非常直截了当。

提示中心法。

这种方法是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我们看看下面的开头。

“生活在集体中间是幸福的,两年前,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是《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一文的开头,文章记叙了同学们帮洗鼻血这样一件事,从而揭示了同学们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生活在集体中多么幸福,小学生作文《小学生怎么写作文》。这一中心。

描写引入法。

描写人物和景物来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描写引入法中还有一种是以描写景物来开头,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必要的描写,以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设置悬念法。

在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种开头的方法叫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

如《智斗奸商》一文的开头写到的:放暑假的第二天旱上,我和表姐一块儿去买菜。走到菜场的北口,我就看前面很多人。我和表姐紧走几步,也围了过去……

对比法。

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忆联想法。

由人、事、景、物、等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就叫回忆联想法。运用回联想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对话开头法。

以人物的对话开头。这种开头起笔自然,往往给人以新鲜的感觉。采用对话的形式开头,一定要把对话写得精彩有意义,紧扣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全文共 1659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技巧就是写作中进行表现时运用的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推荐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 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

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 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

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

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 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 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

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

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 二是说目的。

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 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

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 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 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

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

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

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 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

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 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 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 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

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 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 的方法。

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 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 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 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等,以下是“小学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引资料、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用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是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3)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5)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手法种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