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bc纪录片货币大师观后感【合集20篇】

《人生七年》英文原名《7up》由迈克尔·艾普特执导,BruceBalden、JacquelineBassett、SymonBasterfield等出演的一部由ITV出品的纪录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bbc纪录片货币大师观后感,欢迎阅读!

浏览

3399

作文

645

纪录片《同心战疫》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年初一,全国人民还都沉浸在春节的欢快中,但关于以武汉为中心的新型病毒的新闻铺天盖地般地传遍吾中华神州。几天后,各地疫情随之爆发,病逝、封路、封村接踵而来。速度之快,疫情之重,令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正午,温暖的阳光下,我站在窗前,望着南方。以往车流如织的马路上,店铺门可落雀,车辆稀稀拉拉,行人寥寥无几,如迟暮的老人,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繁华。小区广场及道路上,没有了运动爱好者们那矫健的身躯,没有了老人们的聊聊我我,更没有了孩童们的欢歌笑语,仅有的是那面带口罩、匆忙赶路的寥寥数人。花园内,腊梅依旧笑寒冬,唯有雀儿卧枝头。

病毒无情,人有情。

再来看看我们那既可爱又令人尊敬的白衣天使阿姨们,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地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饿了,她们不按食点,快速地吃上一点食物;累了,她们找一块空地,躺下而眠,没有床,没有被,就像当年的红军。闲了,就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拖着疲惫的身躯,摘下口罩,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可她们那美丽的容颜,因长期佩戴口罩,已变得苍老不堪。这些都是所能承受的,可精神上压力,她们不堪重负。她们的好姐妹因病毒传染而永久地离开了这美好的世间。她们每一个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人。

社会各界人士,面对病毒疫情,也都伸出援助之手。有的当自愿者,有的捐款,也有的捐物。其中有两位令人感动,一位是环卫工人以不记名的方式为疫情灾区捐款一万多元,虽然与那些捐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与他微薄的工资相比,一是天文数字了。另一位是农民伯伯,将以自己勤劳的双手种植的十万斤蔬菜捐献给武汉重灾区。这些行为都是可歌可泣的,都是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的。

虽然病毒无情的威胁着我们,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而胆怯,我们只需怀着一颗平常心认真对待即可。按照政府要求,安静地呆在家中,无事不外出,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周边的人,这也是一种善良。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把这种善良传递下去,用这种行动爱你所爱之人。

只要所有人都万众一心,重志成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还神州大地一个朗朗乾坤。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观后感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征程,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并通过各种文学艺术载体特别是影视作品得到充分展现。而作为纪录片创作的一次全新实践,《隐秘征程》无论在内容线索或表现形式上都传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该纪录片定位于“弘扬红军精神,铭记红军信念,传承长征品格,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核心宗旨,从独特的视角重组历史线索,以体验的影像再现民族记忆,淋漓尽致地彰显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忍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伟大长征精神,鲜活有力地展示了四川在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中国革命胜利的重大贡献。借助本片,今天的观众可以通过新的角度认识长征,感受长征,并从中获得前行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3月2日下午,大型纪录影片《厉害了,我的国》在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二宫首映。该片以习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当日,我市组织300名党员干部观看了影片。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于3月2日起在全国影院上映,我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一宫、二宫和全国同步放映。影片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及19大报告中习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述,以纪录片的形式首次呈现在大银幕上。该片不仅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角度展现了我国的大国风采,还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等超级工程。影片场面震撼恢弘,大国雄姿跃然眼前,是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创新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该片由科学技术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逐一探讨科学、教育、政府、市场、法律、资本、人才等因素如何影响着创新,总结创新规律,提供历史镜鉴,带着中国的问题与希冀,在全球范围寻找答案,共赴一场对国家崛起、人类未来的探寻。

在全国“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面临的重大机遇,提出了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的丰富内涵、目标任务及总体要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在中国,更在世界范围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纪录片创新之路》的正式播出正是对这一焦点的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回应。《创新之路》思想深邃、内容丰富、视角广阔,不是提供一种具体的创新方法,而是提供一种思考,一种方向,一种规律,不仅呈现当代创新,更追溯至工业革命时代,探索创新背后的制度、传承、影响,以整部人类现代史的厚重来承载对创新的思考。

湖北省科技馆把此次观看《创新之路》纪录片,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三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充分地认识到这部纪录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及以后数周的周六,公司都会组织观看记录片《互联网时代》,我认为这样很好!人总是要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一些事物的,还得感谢领导的一片良苦用心!

我是一个喜欢逐本溯源的人,一个字、一句话,都有可能在半夜用手机搜索互联网,然后阅读到时间停止。正因为互联网的便捷性,一次阅读所消耗的成本,只是那一点点电费和网络使用费,所需成本都已经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互联网的历史和起源,技术的发展和变更,有着许多巧合与必然。作为一个网络技术人员,和关心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人,对所放影片内容是有所了解的。在系统的、精炼的多媒体的互联网内容在眼前的快速展现,还是收获颇丰。这次所放的一二集的内容,与平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让我打通了任督二脉、豁然贯通。

互联网的网络结构与众机平等的基本理念其实就是共享、分享的理念。当雅虎从免费服务的导航站开始,走到全球最大的资讯门户网站,其一开始就是走的免费路线。从谷歌到facebook,免费搜索服务到免费社交网络平台,从一两人的车库办公到纳斯达克的亿万身家,让人心潮澎湃。期间的反面教材应属网景了,一个做收费网页浏览器起家的公司,现在听起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其实万事万物皆有源,当没有竞争时,眼前就是一片蓝海!任你遨游!可最终高峰期拥有75%份额的网景被传统的软件公司打败了,只因一款免费的浏览器(当然还有系统的捆绑原因),这家公司从头到尾都没在《互联网时代》一二集中出现,我猜后续几集里应该也不会有,因为他是个另类,他的总部在西雅图不在硅谷,他的原始基因里没有互联网的,但现在他正全身心的投入互联网,并喊出:“移动为先,云为先”的口号,他就是微软。

能称之为时代,并拥有数以十亿记的人为之痴狂的技术、工具或平台,确实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怎么去利用他更好的服务我们呢?互联网里每天产生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冗余的重复的信息也是巨大的!至今我没有发现哪一种技术力量,能够准确的甄别和筛选出垃圾信息。天天被各种推送和通知干扰的我们,在互联网的汪洋浪潮中,怎么保持获取信息的专注呢?

所有的科技发明只要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利或利大于弊,那都是能得到整个世界的广泛认同,并与之推进和改革的。互联网时代里不做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者,保持独立思考理性看待事物的本质,正是我们这代人欠缺的。每每看到空间、朋友圈、微博、新闻评论里蜂拥而至的狂热,我都会思索:他们怎么了?

我不是传统观念的卫道夫,我只是传统文化的推崇者。互联网让我学会更多,看见更多。我几乎离不开互联网。但是假如互联网与我的生活产生了冲突,我是会毫不犹豫的离开的,我们要做工具的使用者,而不是被工具所桎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纪录片《为你而歌》观后感

全文共 228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连续几天观看了纪录片

一、小舞台也能成就大事业。

看完赵永宏的事迹,我立刻想到人们常说的两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事做精做细做到极致就是大事。赵永宏同志不就是每天拿着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标尺在这条仅有4、5米宽的河道里日复一日,年复一日的测量着、记录着河水的流量与流速,这样一件看似人人都会做,也能做的极其简单、枯燥、乏味的小事,赵永宏却凭借自己超乎常人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到了28年测量零失误,凭借自己的勤学好问,善于钻研的精神,在1997年靠两本基本的电脑入门书,自学成才,发明电子流速测算表格,应用于工作中,使前辛庄水文站竟提前10年进入用电脑记录水文数据。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赵永宏,就是这样把本来在平常不过的小事做成了大事,正如赵永宏对自己的徒弟所说“小舞台也能舞出精彩人生”。不错,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小事,要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骄人成绩,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赵永宏同志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脚踏实地,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努力完成找自己的本职工作,定能成为自己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定能成就自己想成就的事业,再小的舞台也能成就大事业,小舞台也定能舞出精彩人生。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你而歌》20分钟的拍摄采访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他的两个80后、90后的徒弟,讲述师傅赵永红赵永宏的事迹,话语中充满了对师傅的敬佩,而赵永红却只讲了两句话,但这短短的两短话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个工作枯燥、乏味,我不干,总有人干。”“一个人先进,远没有几个人的进步更重要,我希望我的徒弟个个比我强,超越我。”我觉他的事做的实实在在,话也说得是实实在在,为什们呢?因为,他那个跟他工作十年的徒弟说:我以前在一个大的工地干过,有不懂的问题,问别人时,问三个问题别人只回答你一个,而我师傅(赵永宏)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告诉你你三个,另外还得给你一本书让你看。什么枯燥、乏味,你跟着师傅,师傅怎么干,你就跟着怎么干。正是赵永宏同志的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年轻人也高度负责的精神,打造出了一个团结、合作,业务精湛的团队,把当年那个毛毛躁燥的80后毛头小子培养成十年后今天前辛庄副站长。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的这种精神会代代相传,会培养出更多的像现在这位副站长一样的年轻人。

我做为一名教师党员,看了他的故事,深受教育,也深受鼓舞,我想无论领导把自己放在那个岗位上,只要能像赵永宏同志那样,怀着对本岗位工作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对工作极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肯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就一定能做出骄人的成绩,能相当交出满意的答卷。

教师党员《为你而歌》观后感

从8月6日晚开始我观看了北京卫视频道播出的电视系列片《为你而歌》(第十部),一个个动人的事迹感染着我。最让我难忘的是筑“巢”的人——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李久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久林敢于担当,勇挑重担。2003年,李久林主动请缨,担任奥运场馆鸟巢的技术负责人。2003年9月的一天,鸟巢技术负责人李久林和同事们第一次走进“鸟巢”工地。那时,工程还没有正式开工,但李久林知道,他和同事们碰到的是一个对他们、对中国建筑界来说都史无前例的工程。

“高兴只是几秒钟几分钟的事,随之而来的是压力,巨大的压力。”谈起当时接到建设“鸟巢”任务时的感受,李久林坦然地说,面对设计方提供的“鸟巢”图纸,面对那纵横交错的钢结构,大家想到的一个字就是:难!

这个马鞍形的钢铁“鸟巢”,最大跨度达330米,最高高度近70米,最后钢结构用钢量超过4.2万吨。“异型、大型、复杂……”李久林用一连串的形容词来表达“鸟巢”建设的挑战性,“我们平常建一个工程,很多都是标准图、标准层,一层一层都是一样的。但是‘鸟巢’不一样,可以讲没有一个楼层是一样的,甚至在那么多的钢管中,也只有两根是完全一样的。”

还有一个更加严峻的挑战,“鸟巢”建设者们必须面对的就是它的工期。2003年12月24日动工建设,从这一天开始,“鸟巢”的施工就进入倒计时阶段,所有的工程必须在确定时间内完工,因为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将在这儿拉开帷幕。“可以讲没有后路,没有回旋余地,也就是不允许失败。”李久林说。

让李久林和同事们自豪的是,他们在“鸟巢”建设过程中攻克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不仅为“鸟巢”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多方面填补了国内外行业技术空白,在全国各地的许多重大工程中开始推广应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以李久林同志为学习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进一步激励自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力求在思想和业务上走在群众前头,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实现教育事业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反映主旋律的专题片,《为你而歌》是新时期党建成就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我观看《为你而歌》后最深刻的感想。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感染着我,只有具有高尚的情操,才能做到像他们那样,也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像他们那样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像他们那样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在物质利益面前,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用辛勤劳动的汗水,为人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展现着新时期一个个平凡的基层共产党员的风采,他们以自己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为鲜红的党旗增光添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1600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纪委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经播出3集。这几天很多媒体都在深挖这部大片的细节,描绘贪腐的套路,甚至有些媒体还帮着计算起了反腐的成本。这样的解读除了吸引眼球外,似乎和这部片子的警示本意有着南辕北辙之嫌。其实,这部片子至少可让人领悟到以下七点深意:

展示全党全国人民的反腐意志

中纪委拍这样的反腐大片,不是想证明自己的业绩,也不是在故意刻画细节,而是想通过展示审查的严格细致,凸显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全党全国人民支持反腐的“民心”,再度表明:不管是谁,不管哪个级别,不管以哪种形式,只要腐败了就会面临党纪国法的严惩。因为腐败分子不仅有纪委在盯着,而且有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盯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永远在路上”指的是哪条路

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这绝不是一句套话。我们走的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开展什么工作,评价任何功过,都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公平正义。而腐败和歪风邪气不仅侵害人民的直接利益,还在毁坏社会的公平正义,摧残人民对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和腐败及歪风邪气战斗!这就是“永远在路上”的含义!

反腐成本应该这么算

成本,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用在反腐上意义就深了,一些人质疑反腐成本,其实就是想质问:这样反腐值不值、对不对?这样发问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反腐是在“治病”,是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没有健康的“肌体”,什么都等于零,所以这个“本钱”要舍得下。一些人甚至把“经济不景气”也归咎为反腐的过错,这是真正的无知,没有公平的市场规则,没有清朗的政治生态,再繁荣的经济人民也不能分享,那样终究会失去“民心”这一最大的成本。这笔“账”一定要算明白!

腐败游戏官员们真的玩不起

在这部大片里,看着那么多官员忏悔,让人涌动出一份感悟:腐败游戏,官员们真的玩不起。官员们所有的荣誉、自尊和自信其实都是建立在自己对权力公正性的尊重和维护上的,一旦开了以权谋私的口子,不管有没有被查处,人格早就碎了一地。在行贿者的眼里,这样的官员不再有任何的级别,对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尊重。腐败官员的确谋取了巨额利益,但行贿者从官员们那里获取的利益更多更大,而且胃口越来越难满足。最后的结局,常常是贪腐官员对行贿者俯首称“臣”,实在是太傻太悲凉!

再深的套路也有起底的时候

做局越深,自己陷得也会越深,甚至不能自拔。在这些腐败套路中,归根结底有根利益的主线在。拉出这根主线,不管上面“挂”了多少人,盘了多少结,拐了多少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这根利益链条必然侵害周边众多相关方的利益、乃至普通群众的利益,进而引发人们的反对。所以不管腐败的局做得多深,多隐蔽,最终都会展现出这样的困局。起底只在早晚,没有例外!

正风反腐动力在这里

最近朋友圈流行着一个励志故事:通往山顶的山路难行,一位健壮的男人背个小包已是气喘吁吁。当他看到一个女孩背着一个小男孩从身旁走过时,便同情地对她说:“小姑娘,你背那么重的小孩一定很累。”女孩回答说:“你背的是包袱,但我背的是我的弟弟。”这个故事寓意深刻,用在这里也很贴切。正风反腐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每一位民众的福祉,绝不是包袱,所以在正风反腐的路上,应该有决心、有力量、有梦想、有责任、有使命,不会累!

播放节点很耐人寻味

到目前为止,各地的换届选举工作还在进行中,用这样一部大片教育即将走向重要岗位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警示我党的生存危机、展示我党刮骨疗毒的勇气、重塑人民对党的信任都是极好的,极有用的。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看片和感悟,还要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在心中“生根发芽”,用实际行动让人民感受到“开花结果”!

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永远在路上》寓意着我们党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次新长征。在人民的支持下,在全党的努力下,新长征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英雄儿女央视大型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盛开在朝鲜大地上的金达莱花,见证了志愿军将士用生命捍卫和平与正义。淬炼于抗美援朝战场的国际主义精神,源自和平与正义的理想。

“面对日益逼近的外部威胁,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出兵援朝、与美国作战的艰难抉择,展现了新中国不畏强暴、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昭示了中国领导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沈志华说。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由此大步前行。

新中国对战争与和平的理性思辨,凝聚起保家卫国的坚定意志,映射着对人类福祉的持久观照。

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带领中国人民穿过炮火硝烟、历尽创业艰难、如今迈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共产党,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抱持“天下为公”的文化精神,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长征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八集电视纪录片《永远的长征》以全景式的视角,以史诗般的叙述,以富于情感的文字,将中国工农红军各路长征的全过程,纪录于385分钟时长的影片中。

全片以中央革命根据地反第五次“围剿”失败为切入点,详尽剖析了“左”倾错误的军事指挥所导致的反“围剿”失败,以及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重大抉择。

影片以精当而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以遵义会议为起点的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书写了各路红军转战中的艰辛与奇崛;书写了红军战士跨越生命极限的悲壮;书写了长征为中国革命所播撒的火种;书写了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波诡云谲;书写了红军落脚陕北所带来的中国革命的新辉煌。特别是,全片始终贯穿一条红线,即,红军北上,是怀揣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走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战场。

以今日视角看长征,歌吟伟大的长征精神,是本片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本片突出长征精神的当代诠释,高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全片最后以“长征,永远在路上”的意蕴,点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看了大国崛起之英国篇,才明白为什么说中国只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封建中轮回、循环而已。

像中国这样君主高度集权制的大国,因为并不缺乏利益,自从秦一统中国以后。所以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对内的、都是为巩固君主权力在服务,偶有对外战争,或是为了消除威胁(汉武帝中前期战争)、或为炫耀武力(汉武帝后期战争)、又或为了巩固、完善统治,成就千古霸业(康熙对内战争)。我们对外使周边国家臣服的方式最主要还是为消除潜在威胁、炫耀力量。我们也乐意把自己的文化、财富、不多的科学、技术等与周边、世界友好国家分享,这也是当时君主宣扬天威、稳定、友好周边局势的一个方法(最著名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

炫耀武力式的战争是极少,如同中国重文轻武的国家理念。而友好、臣服周边国家的主要方式是软实力作用。

由于有这样的环境,“压力”几乎都是来自内部的的情况下,每一代君主、每一个新生的朝代都会想办法更进一步的巩固自身权力,研究的重心全在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上。所以中国社会也就越是轮回、循环越是专制,离现代文明越远,思想越封闭,奴性越重。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后,中国还产生过什么重要的文化吗?中国最灿烂的文化,全是产生于诸侯割据的春秋战国时期。往后的岁月无一不是在吃老本。后来又产生了如董仲舒、朱熹之流后,其它声音越来越微弱,外力(压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高度集权的统治+高度集权的文化阶层迅猛发展(儒家)。自此,中国正式宣布进入“万劫不复”的历史轮回当中。

分权制的强化,权力平衡,法制与民权的萌芽。

而工业化发源地英国。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初期,英国也发生了君主为巩固权力而爆发的和贵族之间的内战。不同的是,贵族取得了胜利。但是英国贵族并没有像中国发生的那样,杀掉国王,然后“逐鹿中原”。而是和国王谈判,用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规定国王的权力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是为早期法制、民权的萌芽。

完善法制、君主立宪、民权觉醒。

在以后的循环中,英国又发生了两次国王(?)与贵族之间因权力而爆发的内战(第二次内战另立国王)。结果都是贵族获胜,贵族为了进一步强化限制国王权力,而产生了议会,后来议会又规定国王必须任命首相,让首相代国王行使权力,而首相必须从议会多数党中选择。于是君主立宪制诞生,君主慢慢也就成了无实权的国家象征。而这些贵族为自身利益而采取的制衡措施都进一步觉醒了人民的权力意识。

激发、保护民智,尊重民权。

之所以英国贵族没有“逐鹿中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从外面的世界获得财富比对内能够获取更多、更惊人的财富,付出的代价也更小。这一时期英国的法制、民权、议会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人民的利益慢慢得到尊重、鼓励。于是英国人在凭借一支由海盗、商人等普通人组成的舰队打败昔日海上强国葡、西、荷兰以后,开始了对全世界的的殖民。由于大量的财富涌入英国,英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已经捉襟见肘。就在这时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借着万有引力的东风,精明的商人联手富有知识的工匠(科学家)打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替代人力。如果说前者是硬件的话,那么随后的《国富论》则是英国工业化的软件。伴随这些发明、创造诞生的是英国人对知识、科学的崇拜(最著名的事件是皇室贵族等为牛顿举行的国葬,在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英国第一部《专利法》的诞生,更使得发明创造成为个人、社会获取财富的重要途径。开启了英国近代工业化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录片《重生》观后感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纪录片重生》。是《河西走廊》团队最新作,分为“使命”“火种”“抉择”“淬炼”“缔造”五集。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还原近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纪录片《重生》观后感,仅供参考~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由国防大学和中共陕西省委联合出品与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5集纪录片《重生》,6月18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国防大学领导及部分专家学者,全国各地新闻媒体记者一同观看了纪录片。

据介绍,该纪录片分五集,每集约50分钟,分别从“使命”“火种”“抉择”“淬炼”“缔造”五个方面,通过史诗般的拍摄手法,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该片通过勾勒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国际国内局势的风云变幻,还原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决策、重要事件,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等多个维度,再现我党在绝境中凭借信念和精神的力量,获得重生的艰难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思想精神狂飙突进,革命救亡风起云涌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深度挖掘了我党浴火重生的深层原因。该片超越了历史,揭示了中国前途命运的出路和抉择,同时还超越了时空,让看似天壤之别却面临关键时刻的不同历史时空,在时隔几十年后对话,为观众呈现了蕴含其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

与会领导和专家反映,该纪录片是一部主题鲜明、导向正确的精神大片,是一部重温历史、审视当下的国史教材,同时也是一部立意高远、面向未来的党史大片。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观看后称其史料丰厚,撼人心扉,体现了国防大学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敏锐感知和责任意识,也是继纪录片《苦难辉煌》《抗大,抗大》之后,该校推出的又一部反映党史、军史和革命史方面的扛鼎之作。

“这是今天对昨天的回忆,是长河对源头的追寻,是未来对历史的叩问。”发布会上,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刘亚洲饱含深情地表示,推出《重生》纪录片,不仅仅出于纪念和重温历史的目的,更要为当下提供经验,提供警醒,找到久违的崇高,见识信仰的力量。同时,借助国家台公开播映此片,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认清发展大势,汇聚起民族复兴磅礴力量。

该片汇集了国内军史专家和一流的纪录片创作力量,同时邀请美剧《纸牌屋》第三季摄影指导、掌机和《女子监狱》《新闻编辑室》灯光指导参与这一历史纪录片的拍摄。该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摄制,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独家发行。该片将于七一档期正式播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武汉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20__是中国的庚子年,庚子年在老一辈口中就是不太平的年份。擅长观测的先辈们很早就发现每当年份运行到庚子这一年,自然灾害变多,突发事件频频。因此民间就把庚子年称为庚子大坎。但是在这庚子大坎中,更展现出了中国人,中国英雄的气概。

20__新年伊始,一场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令人始料不及。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民战争打响;为了对抗疫情,武汉封城,全国各地的高速多处都被封。然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援助接踵而至,各地的捐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的医疗力量从四面八方涌向武汉——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与疫情相争,与死神相抗。更有八十三岁高龄的钟南山教授勇赴医疗前线。在其中, 有一种情怀,叫钟南山精神;有一种崇高,叫生命守护;有一种宗旨,叫救治患者;有一种前行,叫疫情中的逆行者;有一座高山,叫雷神山火神山。除此以外,各省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人类共同的危难中,任何的偏见、分歧都烟消云散,日本送来援助物资,希望中国早日控制住疫情。

一样的庚子年,不一样的年代。一个又一个甲子,在历史的浪潮里翻涌迭起,浪花冲击着磨难。20__,站在苦难的庚子门槛,中国人民悲伤却不绝望,仍能自信地说,我们要打败庚子魔咒,重启20__。自信来自于时代,立足于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__,一个中国人期盼已久的数字。20__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猝不及防与新冠状病毒肆虐狭路相逢的一年。我们现在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山到半坡路更陡的时刻,是一个愈进愈险,不进则退却又不得不进的时刻。相信,我们更会同心同德,战胜困境,战胜病毒。

生于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扛起应抗的责任,来者不拒,勇者无敌,我们坚信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胜,我们一定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cctv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大明宫》没有像一般的历史题材刻板枯燥,而是充满了趣味性,尤其在人物刻画上特别注重细节描述。它以史诗大片重现唐朝为题材,它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演历史。它有一个从头到尾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手段,通过大明宫的命运去看唐朝三百年的历史。但故事的核心是为了向世人还原一个真实的大明宫,向世人梳理唐朝如何兴起、发达直到衰败的过程,同时再现盛唐盛景。

看了《大明宫》之后,关于大明宫的建立,发展,辉煌和衰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看那些被复原的宫殿,不得不感叹唐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作为历史纪实片,可看性较强,尊重历史,"只有艺术和爱情才会是永恒",可是一切再恢宏的景致,怆然倒塌不也就是瞬息的时间么?任何消逝的辉煌寻找消亡理由的努力,不过只是对"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脚注而已。

因为,那些辉煌本来就是时空虚构出的风景,为了让我们这些"灵顽"们在枯燥黑黝的人生里,用欲望来相伴。是啊,愈辉煌,就愈欲望。我们从欲望中出生,然后在欲望中死去。所有人,所有的民族,所有的文明,所有的所谓"盛世繁华",都只是"欲望之花"绽放的刹那。历史就这样开了我们一个玩笑,给了我们一个讽刺。所以,那所谓的"大唐盛世"终究只是我们祖先万千个梦里的一场而已,只是这场梦是最热闹繁华的一场吧。其实正是祖先万千个梦组成了我们的历史,形成了我们的文化。而且电影不就是梦工厂吗?能让我们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录片冲天观后感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张导的这部《冲天》,真的是心中激荡着很多情绪。关于家国情怀,关于爱国,关于为国牺牲的这些感动,我也充盈于心,但我现在,想说一点不一样视角的东西。

当我看到飞行员写给妻子的信,我想到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同样是,虽然对妻子有着深沉的爱意,但是为了国家还是要去做牺牲,这一点让我感动,而更加感动的是,妻子遵从了丈夫生前的愿望,创建了学校,服务于飞行员子弟。

很多很细致的地方,包括电影中提到了贵族精神,也提到了人道远征,其实令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日本的神风特工队似乎也是一样的悍不畏死,也是一样的为国牺牲。在日本文化里,他们好像也被认为是英雄,那么,我国的飞行员和日军飞行员,我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最本质上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就在这个“贵族精神”上,在我们的大情怀上。

我其实最感动的是陈曼的那封信,这可能是被很多人忽略掉的细节。她作为一个飞行员的遗属,却将心比心(心理学的同理心)想到敌方的遗孀,对她表示了同情和关怀(在影片的最后有寻找日本遗孀的照片),这种大情怀令人十分感动。

电影中多次提到梁思成林徽因与飞行员的渊源,我也想起来一个他们的故事。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按理说国仇家恨,怎样也不该对日本这个国度报有一分同情,可是,在美军轰炸日本的前夕,是梁思成想方设法保存下了京都和奈良的建筑。作为一个爱护家庭,关心妻子感受的丈夫,他不是不知道他的举动对妻子的影响,可是他还是做了,为了他心中的一份大情怀。

爱国情怀是激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情怀,可是我还看到了比爱国情怀更伟大的情怀,就是真正心怀天下的一种情怀。我们一直说的是,恨“日本鬼子”,恨日本军阀,可是不恨日本普通民众,因为知道他们也是战争中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在追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年轻帅气的飞行员,他们人生的意义就是以生命来报效这个国家。媒体从业者的人生意义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以艺术手段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观众的世界观。心理学者的人生意义就是减少大众的苦难感受,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让社会更加和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认真做好自己的本分其实也是一种爱国,甚至是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另外,从拍摄技巧上来看,导演的手法很漂亮,动画运用非常巧妙,画面一下子就生动鲜活了起来。用了很多的慢镜头,还有特写镜头,让镜头语言的力量一下子感染了观众。用地图与影像交叉的一个方式呈现画面,直观,立体,生动。

用了很多对比,浪漫的动画画面与残酷的现实影像的对比,让现实更加悲凉残酷,再配上如泣如诉的提琴声,把人的情绪烘托到了一个高度。这不是生硬地煽情,而是润物细无声的一种感动。

结尾的,民国风情的歌曲,蓝天白云中,飞行员的照片一幅幅闪现,把人们的情绪烘托到了一个高度,又是一个有力的点题。

觉得以前真的是孤陋寡闻了,确实想象不到纪录片能做到这个水平,观影效果完全不亚于院线大片。由衷地想要致敬导演,致敬所有工作人员,是你们的努力,做出了这么好的作品,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反腐倡廉纪录片《道》观后感

全文共 2901 字

+ 加入清单

汇编十八大以来被查处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的忏悔录,已被列入2015年反腐败“任务清单”。事实上,每一个落马官员、每一份忏悔录,都是一次信仰的失落、利益的纠缠、人性的扭曲,在权力失范之下的全暴露。落马官员以忏悔录形式写成的警示教材,应当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端正衣冠的镜子。

为此,半月谈编辑部特别策划刊发“忏悔录里看腐败”系列报,组织记者独家获取、深入挖掘典型案例。这里刊发的一组两篇文章对湖南交通系统3名厅官和安徽3名县官的忏悔录予以整理剖析。这些忏悔录,既详细勾画出落马官员腐化蜕变的行为劣迹,也反映了案发前后其面对人生剧变的心灵轨迹,更折射出系统性腐败和塌方式腐败背后的权力运行漏洞、官场潜规则和不良政治生态。

忏悔实录一:高风险职位频发塌方式腐败

近几年,湖南省交通系统要案频发,被称为塌方式腐败。居于高风险的职位,面对找上门的各色人等,贪官落马前与之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力成为他们的寻租工具。对于工程招投标中的“围标”等行为,他们更是毫无顾忌地直接给业主打招呼,并从中收受贿赂。

经湖南省纪委调查,湖南交通系统系列腐败案涉案人员27人,包括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长冯伟林,湖南省交通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陈明宪,以及原副厅长邹和平、李晓希等4名厅级干部和16名处级干部先后落马。2014年6月,冯伟林因受贿4000多万元,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2014年7月,邹和平因受贿2000余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陈明宪被控单独或伙同他人受贿和索要他人财物折合共5000余万元,已于2014年11月开庭审理。

从身居高位,一呼百应的厅官到独自面对办案人员,他们的心理落差和腐败劣迹从忏悔录里一览无遗。

功绩无法为“失足”买单,权力欲使人在陶醉中沉沦

冯伟林、邹和平、陈明宪3人的权力之大、资金支配之巨,不容小觑。从自信到自负,从自满到骄狂,内心的贪欲在失控权力的牵引下,越来越张狂,最后翻车落马。3名厅官都出身贫寒,也曾努力工作,甚至成为专家型干部。能够走上领导岗位,他们都付出了大量心血。然而,工作业绩也无法抵消他们犯下的罪过。

陈明宪:带走我的那一刻,我眼前一黑,真如晴天霹雳。我还幻想着明天要上矮寨大桥,3月31日参加我亲任大桥指挥长的大桥通车典礼,接受鲜花、赞誉和媒体采访……然而现实是,我已身陷囹圄。我曾日夜操劳,一心扑在事业上,为湖南交通“十五”计划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一五”发展作好铺垫、打好基础。但是,另外一种负面“阴霾”逐渐笼罩着我,关系成了工程招投标的灵丹妙药,处于权力漩涡中央的我,自然地成为主要目标。

我自1995年5月开始任路桥总经理,6年间,党政职务一肩挑,一呼百应威信高,这种权力欲使人陶醉,令人飘飘然。尽管这时候我还比较谨慎,还能以事业为重,但这种对权力的倚重和争取更大权力的欲望与日俱增。

冯伟林:我在高墙里、在忏悔中度日如年。高速公路管理局和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是政企合一,拥有几千个亿的资产,权力是很大的,涉及的利益也很多。我在上任之初,也曾雄心勃勃,慷慨激昂。但是我并没有从心底里去问问权从哪来、权为谁用、怎样用权。到了后来,滥用权力,为家人、亲人和朋友办事。

我家是一个半边户,出身比较苦。党把我培养成一个副厅级干部,我情系高速,倾注汗水。但是我最终走向了反面,现在我要为我的违纪违法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邹和平:我曾经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上进心的青年,但是随着职务提升、权力加大,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一失足成千古恨。特别是近几年来,自己对权力看得极重,也深知自己快到退休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于是为他人打招呼、揽业务而收取贿赂,进行赤裸裸的权钱交易。

“朋友既是‘玫瑰’,也可能是‘罂粟’”

近些年,湖南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投资量多达数千亿元。作为手握大权,一个招呼、一个条子就可使人一夜暴富的厅官们,自然成为各路人马竞相拉拢甚至腐蚀的对象。

邹和平:多年来,我利用职权,插手工程招投标,为一些施工队伍和个人在交通工程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上打招呼、揽业务,干扰和破坏了正常的招投标程序。我从中获取了大量钱财。

陈明宪:招呼招呼,可使人一夜致富;帮忙帮忙,把自己帮进牢房。2008年南方冰灾后,湖南掀起了一场一举甩掉湖南高速公路落后帽子,3年开工建设43条共近5000公里高速公路的新高潮。5000公里高速公路,投资3000多个亿。于是,各路老板纷纷涌进湖南,谁都想分一杯羹。

短兵相接,各显神通,关系成了灵丹妙药。谁有关系谁就能执牛耳,谁就会成为赢家。而处于关系网中心位置的我,就成了各路老板的座上宾。那些长期以来在高速公路市场上拉皮条当中介的对我更是趋之若鹜。

一般来讲,视工程难易程度、国内施工企业的水平和速度及业主对工期要求的高低,湖南高速公路标段的划分都是1~3亿元(一个标段)左右。同时,按照国内中介费用的潜规则,中介费一般为工程合同价格的3%-5%。假定这个标段合同价为2亿元,那么中介人可提成600万到1000万的中介费,只要搞定一个标段,那他就一夜致富了。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讲义气、讲感情、爱面子、肯帮忙。我在给别人打招呼时,根本没有想后果,答应了即办。不外乎三种形式:一是当面交办。如果正好业主(项目经理)在场就三头对六面交办,如果不在,打个电话叫过来,当面交办。二是批条子。从未顾及留下什么把柄,就在纸条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三是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业主,电话里头交办。过程很简单,一般都是短平快,分把钟就给办了,所以事后也忘记得快。

现在想想,朋友既是“玫瑰”,也可能是“罂粟”,交友不慎会让你吃尽苦头。就是在帮这些所谓的“朋友”打招呼帮忙的同时,我忘掉了党性,忘记了原则,忘记了党纪国法!

原标题:忏悔录里看腐败:“一霸手”权力游戏玩转县域

“在亲情上没有自制力,注定会打败仗”

在对冯伟林、邹和平审判的同时,冯伟林的妻子、弟弟、妹妹先后受审并获刑;邹和平的儿子也被判刑;而陈明宪的诸多亲属也一并被审查。面对“领导干部要管好配偶子女”的谆谆教诲,冯、邹、陈3人当作了耳边风,一些亲属成为“中介”,最后害了整个家庭。

冯伟林:我的主要违纪违法犯罪金额,是为弟弟妹妹打招呼,让他们谋取重大利益而获得的。父母早逝,我是长兄,本应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而且他们本身也有一个好的职业。但是,我逐步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重温曾国藩提出的治家八字诀,想想这些先贤前辈的教导,我真是无地自容。“君子不欺暗室,佛子不作非法”,而我在亲情上没有自制力,注定会打败仗。

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底线,交朋友、处理亲情也要有底线。“最铁的是规律,最硬的是法律,最严的是纪律,最需要的是他律,最重要的是自律”,而我没有很好地把握,一步一步,越过了“雷池”和“高压线”,换来的是牢狱之灾。

邹和平:对子女的关爱是每个父亲都会做的,这种关爱应是教育和鼓励子女努力地工作、走正道。但我利用自己的权势为儿子谋取不义之财去打招呼,铺平道路,包庇和支持他收受别人送的好处费,使他也陷入犯罪的泥潭,还以为这是在帮他。其实,这是一个父亲在害亲生儿子,在毁掉亲生儿子的美好前途和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央视2024同心战疫纪录片第一集《令出如山》观后感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扛起使命大旗

——我为“00后”代言

文/赖琳

乳虎啸谷,有百兽惶恐之威;幼鹰展翅,有扶摇直上之能;“00后”的新一代,同有别具一格的个性,开天辟地的能力,扛起新时代使命的大旗,勇往直前。

故作深沉者曾言:“21世纪的新一代,是固执己见,脆弱自闭,沉溺手机的‘垮掉的一代’。”不可否认,时代的染缸让我们时刻身处诱惑之中,少数者更不幸失足坠入深渊。只是,如同一张纸币不会因被践踏而失去价值,“00后”的我们,同样不会因为一些黑子,而失去大放异彩的机遇,如此,“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的人,可是狭隘?

青春朝气的“00后”,献出年华,打磨雕琢自我,洗去污垢,为自我镀上新边,只为新时代蓄势待发。

我们打破旧制的禁锢,创造个性鲜明的英才。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味的追寻过去,最终沦为历史的重复。“人工智能”的漫漫征途,离不开我们的大胆创新实践;日渐衰微的传统文化,离不开我们的推陈出新。个性,是时代对我们的召唤,是我们必须铭记内心的宗旨,“不创新者难得活。”

我们形成系统的知识,成为立足实践的行者。

“才者,德之资也。”空有异想天开,却无助其成真的能力,夸夸其谈者,时代将其抛之脑后。屠呦呦心系疟疾,凭借卓越医术,求得济世之方;南仁东心朝宇宙,依靠杰出能力,铸得“天眼’神器。“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大事,必有凌世之才。在这个信息网络,教育资源丰富的年代,我们更应掌握真正的技术,报效国家。

我们怀着美好的憧憬,扛起复兴民族的大任。

将个人投入到广大人民的事业中,一个人才真正有了价值。黄大年抛弃国外优越条件,用毕生知识助力祖国核潜艇事业;于敏千方百计回国,用个人能力助推祖国氢弹事业。此等先辈,是报效祖国的代表,亦当成为我们的坚定榜样。民族复兴的路上,我们一个都不落下。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_洋。”“00后”的我们,必将在知识的武装下,担起使命大旗,在未来之路,走得稳稳当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是年轻作曲家麦新为了纪念中国抗日军队而创作的《大刀进行曲》。中国是世界上反法西斯侵略开始时间最早、历时最为长久、战场最为广阔、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十四年的持久作战沉重打击并严重拖垮了日本法西斯军队,以牺牲三千五百万人口的沉重代价,有力配合了英、法、俄、美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其他战场,打乱了德意日法西斯的战略协同计划,为赢得战争胜利创造条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东方主战场》主要讲述了二战在欧洲爆发后,日本与德意法西斯国家结成军事同盟,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敌人。当时的欧洲国面对纳粹德国一触即溃,中国人民则在毛泽东 《论持久战》的思想引导下,抗日民族团结一心,坚持抗战决不投降。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协力合作,两面夹击,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战况,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共同打击世界法西斯的伟大故事。

看了《东方主战场》,我为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故事感到无比的震惊。那是中华人民经历了最持久的抗争、付出了最惨烈的牺牲、泼洒了无数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最伟大的胜利!当剧情中抗日军队浴血坚持抵抗日本法西斯时,相对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渐入佳境,中国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最为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当时的“亡国论”认为,中国一定会灭亡;而“速胜论”则认为,日本已是强弩之末,中国可以迅速取胜。毛泽东为了驳斥“亡国论” 与“速胜论”发表了《论持久战》。文中指出,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绝不降敌,中国是不会亡国的,但想要取得胜利,必定要打一次持久战。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只要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无论是面临着多么大的挑战,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今天我们虽然过上了安宁、富足的生活,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革命先烈勇于奉献的精神,学习革命先烈的坚强意志,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为战争敲响丧钟,让和平之花永驻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看了央视教育纪录片镜子》,看后一声长叹,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是家长却不一定是好家长。今天看完学生的日记,再次印证我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纯真、善良,但家长却不见得。

陈雪媛的妈妈长期在国外,由爸爸带着。

刘雨荷的日记写的非常感人,妈妈的留言也是爱意浓浓。

江谢语哭得最伤心,从她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她完全看懂了《爱心树》中的那棵树就是一直在付出的妈妈。

姜淏月的日记让我一阵唏嘘。他说每次考试没考好,妈妈都打他,但是他一直默默忍受,即使如此,他依旧爱妈妈。多好的孩子啊,可是家长面对孩子纯真的爱,又是怎样的呢?我想,姜妈妈看到这封信,一定会有所触动。

看完《镜子》后,结合同学们的日记,我觉得我不能把孩子们逼在读书这条路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成功地人生设置了唯一的终点,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祖宗告诉我们,各行各业都有成才之人。这次读书,不仅孩子们成长了,我也成长了。孩子和父母本是亲密无间的关系,自从进入学校,自从有了考试,多少伤痛和眼泪都是围绕成绩而来,我不能改变目前的教育形式,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这种亲密的亲子关系。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喀纳斯湖玩,我很高兴,因为“喀纳斯”在蒙语中是神奇、美丽而富饶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景点是新疆之旅中最美的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呀!我们一到喀纳斯景区,就下起了大雨,好不容易等到雨小了点儿,才在喀纳斯河的下游下车看第一站“卧龙湾”。

站在河边,水中的天空似乎映成了灰蓝色,山峦、大树把卧龙湾环抱在中央,树木笼罩在蒙蒙细雨中,真是“万重雨雾擦淡绿”呀!只见湾中有一小岛,形似龙之脊背,疑有龙卧其湾,故名“卧龙湾”。

第二站是“月亮湾”,也就是“喀纳斯河”的上游,它既像张飞的丈八蛇矛一样弯弯曲曲,中间又有一段很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水面不时地闪烁着银色的光,让“月亮湾”更加显眼、秀丽。

我们上车继续往里走,坐在车上,我不禁想起神秘的喀纳斯湖“水怪”的故事。据说常有马匹在饮水时被“水怪”拖进水里,“水怪”最长的达到10多米呢!“水怪”可能有两条像章鱼那样的足……我正想着,“呜——”汽车的开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车到了喀纳斯河的源头——喀纳斯湖,我们便下了车。

这时,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我呼吸着雨后清新甜润的空气,环视四周,云蒸霞蔚,远峰耸立,墨林倒影,但我的目光还是被喀纳斯湖水深深吸引去了。

湖水湛蓝而平静,反射着太阳耀眼的光线。微风拂过,湖面时不时地泛起点点微波,这时湖水是软的;不一会儿,湖水静了,变硬了,成了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中的白云、高处的观鱼亭、连绵不断的山峦、岸边的苍松……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让人“爱不释目”。

但要鸟瞰喀纳斯湖全景,还得上山顶的观鱼亭。我们上了1600多级台阶,终于来到观鱼亭,只见远处云雾迷漫,隐约有一座草屋竖立其中,宛如仙境,仿佛有仙人居住,那便是“神仙湾”。俯视喀纳斯湖,好象一大块碧蓝色的宝石,十分瑰丽。

喀纳斯湖约大45平方公里,海拔1374米,最深处可达118多米,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喀纳斯的林海之中,宝藏不可计数,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就有37种之多,简直就是一个珍稀动物的天堂!

纯净的蓝天,变幻的湖水,秀丽的桦林,翠绿的树叶,几近绚烂的饱满色彩。还有着动听名字的“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这就是喀纳斯,一个我喜爱的美丽、富饶而神秘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生流亡抗战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119 字

+ 加入清单

一首失传了77年的抗战歌曲重获新声。师生们有幸见证了这首老歌新曲的首发。“我有恨,在九月秋;我有泪,向腹中流……”,这首歌是由东北中山中学国文老师、“清华诗人”郝泠若先生撰写歌词,在当年广为传唱。沈阳独立音乐人、新民族音乐创作人韩萧寒先生看完歌词被感动,为这首歌重新谱曲并演唱。“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也成了这首歌的首发地。韩萧寒因事未能到现场,他通过视频说:“为这首歌谱曲并演唱是我给当年的学生和老师致敬,是向当年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致敬。”看着不到五分钟的MV短片,一张张流亡师生的老照片闪过,再听着韩萧寒那略带沧桑的嗓音,一些人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出来,其中记者自己也是。“第一课”也在这首歌中落下帷幕。

课后作业:我们需要家国情怀

“世界只有两种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增无减,终生不变:一个是爱家,另一个就是爱国。希望同学们能从这堂课中感悟抗战期间爷爷奶奶们的家国情怀,也思考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国情怀。”

虹桥中学开讲——

学生惊诧:下大雨我们都停课,而他们……

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皇姑区虹桥中学早早在宣传栏中贴上了刊有“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系列报道的报纸,引来学生围观。“没想到,打仗了,学校还要继续上课;没想到,学生还要流亡到那么远的地方。看这些战争年代的读书故事,我们感觉就是震惊!不可思议!”在橙黄色的报纸前,同学们议论纷纷。而读到《重庆那一天,如噩梦般存在》时,有同学的眼睛湿润了。

“有时候我们上课,听到火车的声音,都无法安心听课。而那些流亡学生一边躲避炮火,一边步行赶路奔赴好远的地方上学,我感觉到他们求学的心思是多么强烈,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珍惜让我们汗颜!”

遇到战争,学校还正常运转吗?学生们还正常上课吗?播放《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纪录片前,记者在八年十七班做了个小调查。回答如下:“下大雨,学校都要停课,打仗了学校肯定不会上课了。”“万一同学们受伤怎么办?家长也不会同意的。”“我有个头痛脑热,我妈妈都会把我接回家,遇到战争怎么会有人去上课呢?”

短片开始播放,学生们的表情凝重起来,有惊恐,也有诧异。“真没想到,学校可以在那么艰苦条件下上课,我们看着都害怕。我懂了,学生只有通过知识来报国,才能改变国家命运。你看东北中山中学那么多学生最后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他们成了国家的栋梁。”学生宋津桥说。

“我太喜欢短片中‘有了学生,就保留了民族元气’、‘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几句话了。一个社会总要有点精神,一个群体总需要一些榜样。我要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吕英哲说。

珠江五校:

看完纪录片,起立鼓掌

9月1日上午,皇姑区珠江五校学生们观看《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后,还在课堂上阅读了沈阳日报相关报道。

珠江五校六年九班刘子豪说:“姥爷说,日本鬼子侵占中国修‘围子’,设‘部落’,把群众赶进‘人圈’,老百姓过着牛马一样的奴隶生活。为了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这些学生到南方去求学,他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佩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六年九班响起《松花江上》歌声。

“我以前觉得是为自己学习,看了这个纪录片后我明白读书救国的道理。”李启祥同学说。同学们上了特别难忘的第一课。

近20分钟的纪录片播完后,同学们起立鼓掌。

“开学第一课,我们要学生们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引导学生培养出健康、乐观、勇敢、坚强的人格,将来学生们要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珠江五校校长佟宁芳介绍,该校将在全校开展了解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的教育活动。

二经二校:

有这样一所中学?真没想到

开学前一天,二经二校就将刊登“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系列报道的报纸张贴到校园宣传栏。“东北还有这样一所中学?真没想到。”宣传栏吸引了不少老师和学生家长。

9月1日,该校组织学生观看了《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纪录片,并围绕“流亡抗战”在学生中开展征文、写观后感活动,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六五中学:

“流亡抗战”是活动主题

走进一六五中学,操场上,几名解放军战士正在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军训。

校长金至涛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学军训已经成为该校开展国防教育、抗战教育的一部分。今年该校又多了一项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沈阳日报、沈阳网和市教育局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并围绕这个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将其当成新学期开学的主要活动。

九年一班学生杨济同说,当年东北中山中学的学生流亡途中不忘抗争,不忘学习,千余名学生参加了拯救民族危亡的“一二·九”运动,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写了浓重的一笔。今天的学生应该向他们学习。谈到“家国情怀”,九年三班学生童尧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像爱家一样爱国。每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建设我们可爱的国家。

70年前“第一课”

谁见过大衣当黑板?他们见过……

这堂课的主讲人是沈阳日报记者周贤忠。他受几位参与流亡抗战的东北中山中学老校友委托,讲述70年前的“开学第一课”。

我们共走访了8个城市,采访到平均年龄达88岁的近40位校友,其中有四位校友提到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开学第一课”。

南京板桥:上课时日本飞机来了

93岁的赵德本讲了在南京板桥的“开学第一课”。他是1937年从南京考入东北中山中学的。他入学上的第一课就是听老师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故事。老师说,秦灭楚,楚国虽只剩项羽等少数人家,但他仍带着大家不畏强暴,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暴秦。我们也一样,总有一天我们打败日寇、打回东北老家去……正讲着呢,日本飞机来了,但大家谁都没有动,老师坚持讲,同学继续听。为听故事不躲警报,那时的师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抗战到底、读书报国”的决心。

广西怀远:黑板在老师的大衣上

82岁的穆杰校友讲了在广西怀远的“开学第一课”。穆杰是当时国文老师乌荫棠的儿子,怀远复课时,他最小的弟弟不幸夭折。乌老师忍着巨大悲痛,告别家人回校上课。这就是东北中山中学可敬的老师,无论正经历怎样的苦难,都永远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让穆杰印象最深的要属生物老师王虚中。当时在怀远,复课条件非常艰苦,上课没有黑板,学生问:“还上课吗?”他说:“上!”随后他用粉笔在自己的大衣上画图示,说:“黑板就在我的胸前!”

四川静宁寺:“第一课”是追悼会

93岁的白晶泉在沈阳金秋医院病房里讲述了在四川静宁寺的“第一课”。1939年5月3日下午,学校在重庆储奇门码头集合准备前往静宁寺,在等船的时候,遭遇日本飞机轰炸,五名师生不幸罹难。学校到静宁寺后上的“第一课”就是开追悼会。郝泠若老师还专门写了挽歌:你们安息吧,在荒原上,星寒兮月冷兮风雨兮凄凉!抗战的旗帜正在高张,报仇的单子让我们来承担。老校友白晶泉说,这场追悼会后来变成了声讨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抗战到底,收复失地!呐喊声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

沈阳:一堂校史课记了一辈子

85岁的高清宝讲的“开学第一课”就发生在这个礼堂。他是1948年秋考入东北中山中学的。那时东北中山中学已经北归沈阳。入学第一课便是听王虚中老师讲校史。高清宝说,这堂校史课让他记了一辈子,就如精神雕像,时时立在他的眼前。他为这所学校在抗日烽火中弦歌不辍而感动。虽然他只在这所学校上了三个月,学校并入东北实验学校,也就是今天的省实验中学。但他始终认为东北中山中学是沈阳最好的中学。一堂课竟对一个学生的一生产生了影响,这也是我们沈阳日报和市教育局开办这样的“开学第一课”的一个初衷。希望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能在每个同学心中打下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长征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四川广播电视台倾力合作,精心制作的8集电视纪录片《隐秘征程——红军长征在四川》将于今晚在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与观众见面,换一个角度看长征。

据了解,该纪录片定位于“弘扬红军精神,铭记红军信念,传承长征品格,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核心宗旨,从独特的视角重组历史线索,以体验的影像再现民族记忆,淋漓尽致地彰显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伟大长征精神,鲜活有力地展示了四川在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中国革命胜利的重大贡献。

作为长征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全新尝试,《隐秘征程》正如片名所言,意在透过大众所熟悉的故事表象,走进历史的深处探微索隐,挖掘最“隐秘”的叙事元素,换一个角度解读历史,实现伟大长征的另类表达与当代诉求。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