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极限特工三终极回归国语版(20篇)

足球小将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代表了一代人的回忆。开学吧小编整理了极限特工三终极回归国语版,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3338

作文

360

让善良回归本性作文900字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善良是冬日里的阳光,它能让贫病交加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善良是无垠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它能是濒临绝境的人获得生存的希望;善良是世界上最美的一支歌谣,它能唤起人们心里最深的情愫……

十月十三日,小悦悦事件让人民感受到气愤,更多的是对这个冷漠社会的质疑。小悦悦被撞倒后,十八位路人的冷漠无情,让人感受到了悲凉。我想问,这个社会怎么了?中国五千多年的道德文化只是说说而已的吗?乐于助人的精神跑到哪去了?更可悲的是,近年来,一件件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悲剧接踵而来,刺破了本不安宁的社会,让人们对这个社会不禁产生怀疑。生命如此脆弱,以至于一次冷漠,便让其变得残破。小悦悦的离去,为这个社会的人们烙上一道羞耻的伤疤。对于小悦悦的死,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是看客。鲁迅曾说:“当评论家是便宜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反省,都不应该矫情,不应该拿社会的某些不公当自己的作为的遮羞布。

《出师表》中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小悦悦事件,其实只要伸出一双手,也许就能拯救小悦悦。然而细想,有多少人在经过彭宇事件之后还能无惧地上前救人呢?唤作是我们也未必能如此。但我所知道的是,只要一通电话拨打120,悦悦这小女孩也许还能活着,也许她还能看看这个世界,也许她还能和我们一样活在同一片蓝天……陈贤妹的上前救人不是想出名,不是想凸显出她的正义,乐于助人。而是作为人,在人的心底处,有一颗善良的心。撇开一切不说,只是单纯的怜悯,只是单纯的善心。人要做出多次的选择,然而“这善而从之”是不变的。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用一颗真诚的心待人不求回报。在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时,有的人昧着良心选择苟且偷生,有的人舍生取义英勇抗争。我不知道雷锋精神为何在当今社会消失不见,但是我知道人的本心是善良的,我只知道袒露一颗善良的心,在残酷的世界也会向你投以柔情,报以微笑。经历过小悦悦的事件之后,希望人们找回自己善心。

每一颗善良的心都是纯净的玉石。善良是人类千古流传的瑰宝。善良只是一个习惯,虽然人人并非践行。如果我们能时刻提醒自己,本着一颗善良的心为人处事,让善良回归本性,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优秀征文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一到香港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一幢幢高楼、一颗颗大树、一排排商铺……

(一)美丽的香港

到香港的第一感觉就是又干净又整洁。香港的天空是那么蓝可以与蔚蓝的大海媲美。香港的草是那么的绿,好像撒上了绿颜料。香港的空气是那么清新,就像一个天然的氧吧。路边,小花在向我招手,小草在向我点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香港是一个中西结合的城市,很多商铺里都是英文字,而且街上到处都是成群结对的外国人,我还看见两个香港本地人用英语打招呼,聊天。

(二)乱扔纸,“一千元”

走在香港的大街上,人山人海,但地上却很干净。原来墙上写得清清楚楚:“不许随地扔纸,随手扔纸,罚款一千元港币”。我可罚不起。而且香港人买东西、买菜,都尽量不用塑料袋,他们都用各式各样的环保袋。突然,一阵风吹过来,一张小纸片飞到了一位妇女身边,她弯下腰,轻轻的把纸捡起来,一直拿在手里,等到有一个垃圾桶时才丢。

(三)热情+舍己为人

我和妈妈要去青衣城买东西,妈妈买衣服,我买芭比。可我们下车以后,转了半天也没找到“玩具反斗城”。妈妈就用她那一点都不标准的广东话问:“请问玩具反斗城“系边度”,(在哪里)?”别人跟妈妈讲了半天,我们也没听懂,那个人又看了看表,好像很着急似的。接着又给我们画了张路线图,我和妈妈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人急了,干脆带着我们走到“玩具发斗城”,我和妈妈以为他是顺路呢,也想去买东西的,没想到,我们刚刚到他就急匆匆地往反相反的方向走了。“香港还是好人多啊”,妈妈感慨的说…….

香港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太好了我下次一定还要重返这座美丽、可爱的城市——香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突破极限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突破的人生是不完美,人生只有不断去突破自我,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可突破自己也是需要资本的,你需要强大的毅力和信心,有了这些资本,你才能突破新的自我。

在一次放学的时候,我总感觉心里很不充实,总想着一些突破极限的事情,当我看到操场的时候,便有了有趣的想法:在操场跑十圈如何?思考片刻,我便硬拽着我的好兄弟奔到操场去,我的兄弟很无奈,但有无可奈何,我作为他的好兄弟,他不能管我。我跟他说我想在操场跑十圈,他无奈的问我:“你闲着没事干,还是咋地?”但他还是极不情愿地陪我去那所谓的“突破极限”。

微风四起,树叶飘零。突然,嗖的一声我们便跑了起来。我其实没有任何长跑经验,但这次我是有备而来。起跑加速到30米后,我便放慢脚步起来,开始我的节奏跑,这是马拉松最重要的一步,只不过我的只能算是小马拉松。一开始感觉还挺轻松的,因为按着自己的方法跑,所以跑的很轻松。

一开始,我的兄弟就一匹野马奔腾,跑的没有任何规律,虽然他抢先了一步,但在第二圈的时候,我开始离他越来越近。我只是感到一点累,可当我赶上他时,他像吃了芥末一样,要窒息。他十分疑惑的问:“你是开挂还是咋地?咋一点都不累呢?”我为他的脑子感到很担忧,长跑哪有一开始就一直使劲跑的,不累才怪呢?我用无语的的眼神望了他一下,便气喘吁吁的走到石椅旁立马做下,我感到更无语了,但我不能分心,还没回答问题就一溜烟地跑了,他显得有些气愤,便又躺下来了。

跑到第五圈的时候我变得很累,衣服已经湿透,也开始变得气喘吁吁,可我看见了一个竞争对手在挑衅我,这我不能忍,冲动的我开始跟他比起来,可我已经跑了5圈,哪还有力气和他比,可自尊性极强的我,又忍不住跟他比起来。我考试加速,可我跑到第六圈就累得扒了下。我发现自己和愚蠢,于是就当看不见那个人,以免分心,就这样我跑到了第九圈,我开始加速,那个竞争对手已经累趴下了,很后悔跟我跑。这时我已经四肢无力,衣服没一点干的地方。还有100米了,我已经忘掉了累,一心只想着冲刺。在我坚强的意志下,终于突破了极限。我的朋友已经蒙了,对手也蒙了。我感觉这是最充实的一天了。

没有突破的人生是不爱完美的,人生只有不但去突破自我,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这次长跑让我成长了许多,靠的全是坚强的毅力,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终极胜利观后感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由冼杞然执导,窦骁、约瑟夫・费因斯等联袂主演的国际级史诗影片《终极胜利》距7月1日上映日期越来越近。今日,影片首发制作特辑,枪林弹雨中的逃亡、紧张激烈的奔跑,以及战火熊熊的爆破场面等,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与此同时,制作特辑还将镜头瞄准影片之外的拍摄花絮,从道具制作到拍摄搭景再到作曲配乐,《终极胜利》都有着许多让人着迷的惊喜。

制作特辑首曝大教堂搭景 战火中的暴力美学非常震撼

2分30秒的制作特辑中,这部充满战争暴力、烈火硝烟和熊熊荷尔蒙的热血男人戏,用大时代的情怀支撑起了故事的走势,把残阳、炮火、尘土、硝烟等沙场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

从《西楚霸王》开始,冼杞然导演一向以动作场面的成熟大气而饱受赞誉。为了营造战争中的暴力美学,还原那个时代的天津大教堂,冼杞然亲自参与设计,“一个多月的赶工,安装了5天,拍多久啊?1场戏!”。但当大教堂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难民们蜂拥着进来,影迷们的情绪会随着它不用自主的被感染、被震撼。

独特的战争风格 著名音乐人鲍比达谱写灵魂配乐

从风格上来说,《终极胜利》有着浓郁的暴力美学倾向以及感人至深的人性光辉。导演在许多镜头技法的探究,让本片完全成了新类型战争电影。

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为了充分调度影片宏大的情绪,渲染战火中的人间大爱,冼杞然导演特意请来香港著名音乐人鲍比达参与作词作曲,《上海滩》歌后叶丽仪倾情献声。

鲍比达是90年代滚石唱片的金牌制作人,曾为多部影视剧作创作词曲。在《终极胜利》的创作过程中,鲍比达坦言,影片中独特的战争风格给了他很多的创作灵感。之所以采用交响乐,因为它最能展现一种时代的情怀和人间大爱,而大提琴的沉郁则是暴力、战火、人性最直接的渲染。

电影《终极胜利》即将7月1日全国上映,以爱制暴,战火中的荷尔蒙一触即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文:终极疼痛者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如若遇见灾难或病痛,多数人都会怨天尤人,嗟叹命运的不公,感慨上帝的捉弄。我亦如此。

不知怎的,上天在赐予我健康的机体时,或许是小小地打了个盹,使我独缺一种抗体。灾难便开始接踵而至。在我毫无觉察的时候.一种微小的过敏原正窃笑着潜入并蛰伏在我体内,使我皮肤上的红肿以星火燎原之势呼啦啦地疯长。

它精心挑选了我人生的一个关键时刻,似乎刻意捉弄我,让我屈从于它的淫威。而我的确是屈从了。在那段紧张备考的日子里,我开始因为身体上灼人的疼痛而变得狂躁、不安、焦虑,甚至愤怒。我曾经咬牙切齿地撕碎了考卷,推翻了书桌,砸碎了家里所有能砸的东西:也曾经在深夜里无数次被疼痛啮噬得大哭大喊。可这一切根本不足以宣泄我内心炽烈的怒火。我像一个待引爆的炸药包,被内心那种强大的不平衡感点燃,正咝咝地进溅着火星。

我忐忑而惶恐地看着那个日子的逼近。目之所及,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备战高考,所有人都似乎成为了一支蓄势的箭,准备在恰如其分的时机离弦。为什么只有我需要以这种狼狈的姿势迎战高考?为什么我要带着满身疮痍与最强大的对手对垒?为什么我还没有开始驰骋沙场就已经输在了赴战的征途上……那时的我,对着遍体的红肿和水疱,恨之何止入骨。

坐在高考的考场上,脚上的疼痛似毒蛇一样撕咬着我。刹那之间,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小丑,所有人都消失了,只有我正寂寞而可笑地独自站在这荒凉的星球上,所有的悲伤和绝望都一一命中了我。我就这么恍兮惚兮地仓促完成了足以决定我命运的考试,又行尸走肉般离开了令我伤心欲绝的考场。考试结束的那天下午,我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被骄阳晒化了的景色,内心一片孤独和凄凉。

令我不能释怀的是,考试结束的第二天,那些在我身体上繁衍生息长达两个月的、狞恶而阴险的水疱开始萎缩,并很快消失,只留下一片片浅褐色的疤痕,提醒着我它们曾经盛极一时的风光和不可一世的力量。

而在我耻辱一战的五个月后,已选择复读的我再一次被同样的病症和类似的疼痛侵袭。清晨一觉醒来,似乎百爪挠心,细看之下,发现那些红肿又一次卷土重来。

期中考试近在咫尺,可是我又一次惨遭暗袭。我怔怔坐在那里,脑海里循环往复的皆是那些不堪回首的画面,那些被我撕碎的雪片般飘扬的考卷,那些被我摔碎后满地狼藉的残片,那些夜夜不能寐的伤痛,还有在考场上孤立无援的悲凉……

我紧紧咬住嘴唇,把那些无以复加的心酸和苦楚深深咽下。我不能再次这么渺小孱弱,不能再次这么不堪一击。故态可以复萌,故技可以重施,可是悲剧不能重演。

我从来没有这么勇敢,这么淡然地起床、换衣、洗漱,到医院挂号、打针、买药。这是我面对病痛所能持有的最大勇气。今后的几个月,病菌会把疼痛的战线拉得很长,而我终于也有了一腔与其血战到底的勇气。我想,人总是会成长的。你只有亲历疼痛,才会拥有阻止它成为伤痛的勇气。而这,就是疼痛的意义。

世界上没有终极疼痛,因为永远有比你更不幸的人。这些疼痛拷问着意志单薄的人,也锤炼出意志坚强的人。面对疼痛,我们能够做也需要做的,就是从阵痛中分娩力量,从悲伤中衍生涅粜的希望。

如果你尚无终极疼痛者的桂冠,那么请让终结疼痛者,为你加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第一次挑战极限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怕高的女孩,超过三米,我就觉得很恐怖。

我家住在一楼,不用坐电梯,这让我大大舒了一口气。我所能挑战极限就是三米,超过一毫米都不干。

周末,我和好朋友喻巧灵去义务欢乐岛水上乐园玩。我们玩了好几个项目,最高的也没超过三米。

又玩了一会儿,我觉得玩厌了,便想看看还有什么可以玩。

当我的目光捕捉到整个游乐园最高的滑梯时,我情不自禁地停下了。它的高度远远超过三米,我却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我们去玩那个吧!”

喻巧灵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欣然同意。我们一步一步登上梯子,登得越高,我心里的恐惧就越大。

终于,我们登到了顶上,四个出口敞开着,似乎在欢迎我们投入它的怀抱。此刻,我们却一点也不想下去,从这里往下面看显得格外恐怖。我们犹豫了,想下去又不敢,心底所有的豪言壮语在那一刻全都烟飞云散,一个也找不出。

我彻底抓狂了,不能下去也不能一直在这待着。可是我们谁也不敢滑下去,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知道怎么办。

我在心里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加油,勇敢地滑下去,就不会害怕了。我鼓起勇气,往下一滑,只感觉心脏像电梯一样往上升,简直要冲出喉管。随着坠地所发出的声音,“电梯”停电了,一下子返回原位。过了几分钟,喻巧灵也滑了下来。

挑战极限的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是的,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渴望回归到那个年代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那被封印千年的历史,慢慢的在指尖轻轻划动。历史那精彩的一页也被瞬间翻开。王国维曾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唯独只爱那灿烂多彩的她,唯独只看那完美辉煌的——宋词。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梦到曾回到那个繁华似锦的朝代,那个曾辉煌一时的王朝。

她的婉转含蓄是因为他们的运笔精妙,那婉轻柔美之风是心灵的感触是表达内心最真切的旋律。委婉,清新,真挚是对少女时代的眷恋。“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愉悦之情望永存。夏去冬来,季节的变迁,也只是瞬间而已。而情感也就如同深秋的落叶。看那红藕相残,鲜艳的荷花也凋零,余香袅袅的秋景,只会令人有凄凉,惆怅,眷缅……只恨天公不作美,国破家亡之痛,又有谁会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多少苦闷,多少心酸,或许也是能通过纸墨流露。仁途失意,流落为街头浪子。这曲折的命运是谁的错?“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借酒消愁,你可知?酒……越消越愁。

惜,婉约之美续流之!

而她的恢弘雄放是因为他们的妙笔生辉,那豪放不羁是内心的宣泄。气势恢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纵观历史,多少风流人物被历史所陶尽。流落他乡,月圆之夜,孤独与凄凉相交,不免想起家乡亲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对家乡的思念和亲人的祝福吗?此时的你,心中究竟有多少悲伤?笔飞墨舞,淋漓尽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为爱国志士,面对祖国的山河破碎,满腔怒火只能化作词宣泄。

赞,豪放之情宣读之。

梦中的情景和现实中的一样吗?那个拥有无数文人雅客的朝代,有谁不去向往?梦想穿越时空回归到那个时代,用手中的酒杯与你们共消愁。

渴望,渴望,多么渴望回归到那个朝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香港回归20周年献礼《我的1997》观后感

全文共 1164 字

+ 加入清单

王伟民导演,张强编剧,印小天、瑛子、巫刚、陈瑾、刘之冰、徐小明(中国香港)、高可儿、龚慈恩等陆港两地实力派演员联合主演的,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大剧《我的1997》,近日曝光一组质感十足的香港戏份剧照,透露出浓烈的岁月情怀,显示出本剧强烈的时代格局和特征。一众实力派香港明星的加盟,同样也令本片品质增色不少。片中贴近香港特色的细节设置也让观众对剧中的香港戏份抱有极高的期待,原汁原味的港式情怀一定能令人产生强烈地共鸣。据悉,电视剧《我的1997》有望在2017年暑期播出,与观众同庆香港回归20年。

关注陆港风云变迁印小天陈瑾母子情深

电视剧《我的1997》的故事背景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回归前的20年间。在大时代的风云激荡之下,香港和内陆两地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犹如风浪袭来,连接并裹挟着陆港两地大、小人物的命运,剧中的人物们都被这股时代潮流印上了深刻的烙印。此次,《我的1997》曝光了拍摄的香港戏份剧照。从照片中可以明显看到许多浓郁的香港特色:大街小巷挂满的繁体字店铺招牌,小资情调的港式茶餐厅,大雨中可口可乐的红色灯箱广告照亮了道路,以及身着港英制服的警察与警局等。场景之逼真还原,细节之用心到位,使人有种瞬间穿越至70-80年代香港的错觉。

戏中,印小天饰演的男主人公高建国与陈瑾饰演的岳芳英是一对母子,原本和睦的一家四口人在时代更迭下分离,机缘巧合下母子两人辗转来到了香港。剧照中,无论是母子俩落寞瘫坐在大雨中,还是二人背着大包小裹在路上匆匆急行,亦或是高建国在困境中乐观引导母亲的场景,都让人对母子俩来到香港之后,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里安身立命的经历产生好奇。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际遇,被时代大潮裹挟的个人命运又会何去何从,真希望能够尽快看到!

徐小明龚慈恩等港星齐聚陆港商海风云变幻

出演过电影《陈真》、《阮玲玉》等作品的香港资深演员徐小明,与经典的91版《雪山飞狐》中饰演程灵素的香港演员龚慈恩,此次也都加盟到电视剧《我的1997》当中,饰演了一对香港本土的商业大亨夫妇,与高可儿饰演的李佳欣的父母。几位实力派港星不仅为剧中重点刻画的香港商战部分增添了色彩,与内陆演员的多场对手戏也同样让人期待,两岸明星的“交手”飙戏,火花四射。家世、背景不尽相同的高建国与李佳欣在剧中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环境中,高建国又将如何开启自己的一番事业?

为了更加细腻地刻画大时代下的香港社会变迁,该剧中不仅表现了地位显赫的香港巨商大亨,更是着笔于香港各个阶层的小人物、那些奋斗中的年轻人。来自香港的武麟凯、徐伟栋、徐沅澔、刘永等优秀的青年演员也将在《我的1997》中饰演重要角色。电视剧《我的1997》将首次从内地青年的视角看待回归前的香港社会,一幅充满怀旧气息的香港“浮世绘”即将在该剧中徐徐上演,十分令人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回归本真,享受生活作文900字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只能用一些空余的时间进行阅读,购物,社交等一系列生活。这一种生活的方式被称为碎片化生活。

据《人民日报》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报纸和电视是受访读者最重要的三种信息渠道。并且通过采访发现近四成的人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感兴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的人会“挑喜欢的版面或栏目看”,从头到尾的阅读完整张报纸的人却不到15%。

面对读者阅读时间的减少和碎片化趋势,我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一直持续发展下去对于社会和人们来说是不利的。我们应该要回归本真,放慢节奏,享受生活的乐趣。

碎片化阅读会使人们降低对内容真伪的辨识能力。碎片化的阅读通常源于网络,但是网络上的文章是自由的,只要你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观点就可以发表,并被人们阅读。虽然在网络上不乏有好的文章被发表出来,比如名为“罗辑思维”的威信公众帐号,他秉承死磕自己,愉悦大家的理念,将有种、有趣、有料的各种段子融入话题内,引领孩子们独立、理性的思考。

然而发布谣言制造舆论,以搏人眼球的文章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在今年年初在朋友圈里大量转发一条提醒大伙最近不要吃鱼的消息,其消息说,邵武某医院,多人感染SK5病毒死亡中央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鱼肉,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经记者向疾控专家证实,根本不存在SK5病毒。因为民众对内容真伪的辨识能力的降低这些虚假的消息被当成是真的,造成了恐慌。

碎片化的阅读再让我们变得轻松的同时,也让真正有效的阅读变得更加艰难。碎片化的阅读它将文章的深度放到最浅,使读者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一目了然,就好像每天都在不停更新的娱乐新闻,如同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但真正的书刊,报刊却是有逻辑性的,他需要人们去思考它的深意,并反复阅读。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正是由于碎片化阅读的全民化、普及化、简易化、轻松化,让读者产生了惰性阅读思维。从碎片化阅读发散到我们的生活,网上购物,微信,QQ聊天都是惰性思维的体现,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放慢生活的节奏,回归本真,享受生活,并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音乐,无极限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主宰着市场:活泼的朋克,激烈的摇滚,快节奏的R&B,流行的HIP—HOP,几乎人人都会哼唱几句,可是有多少人遗忘了那真正带给我们一方净土的古典音乐?

元旦晚上,我来到了深圳音乐厅,来听深圳新年音乐会。大厅内金色闪耀着每个人,但这并不是吸引我的,音乐会才是我心目中的“主角”,看到大家也都是一样,迈着紧凑的步伐进入演奏室内。演奏室5000个座位,几乎都坐满了,我看见大家都在紧盯这手表,或有人问:“几点了?怎么还不开始?”

终于,8点的钟声敲响,在雷动的掌声中一位位演奏家出场了,一下子灯光暗了下来,心却提了起来,霎时间,只听见心跳的声音。一个音跃上了屋梁,又一个音····50个人的琴弦几乎在同一时间拨动,一弦扣一弦,没有一个音落了队。脸上的表情也全都是严肃认真的,随着指挥家“抑扬顿挫”的智慧,脸上,身子也随音乐摆动。

“祝你健康进行曲”在舒畅中缓缓进行;“维也纳气质圆舞曲”轻快,明亮,犹如欣赏维也纳的风景;“皇帝圆舞曲”将皇的那种高贵,威严的气质演绎的淋漓尽致;“蓝色多瑙河”就像一条轻柔,清澈的河水淌在你的面前。

每一首曲子都有每一首曲子的风格,每一首曲子都有每一首曲子的亮点,可我最欣赏的还是“雷电波尔卡”。阴雨覆盖着天空,整个世界一片阴沉,忽然“轰隆隆”一声响雷划破了寂静的世间。紧接,大雨倾盆而下,狂风抽打着柔弱的树枝。闪电也来凑热闹,天空忽亮忽暗,雷电交加,似乎在比谁更厉害。风,雨,雷似乎渐渐累了,演奏声渐小。最后,雨过天晴,彩虹又射出万丈光芒。闭上眼聆听,是真的可以感受到了的。音乐一停止,每个观众都情不自禁的拍打双手,衷心给演奏者最响亮的掌声。掌声像波涛一样有力且有节奏的拍打着,久久不能平息,直至指挥家连连鞠躬,示意要进行下一个乐曲时,才被第二首曲子的乐声淹没。

这时的音乐已不再是由演奏者拉动琴弦发出的声音,而是由乐家和观众一起谱写的。在这里,音乐没有界限,没有等级,没有尊卑。只要热爱音乐,音乐已在你心底植根。音乐,无极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中考素材:46万人弃考请慎言“国考回归理性”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11月29日下午17时,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正式落幕。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考试当天,全国有近10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11月30日中新社)

2016年国考落下帷幕,46万人弃考的数字触目惊心,这意味着,三个考生里面就有一个是弃考者。对于这样的热门角度,网络上的各路网民也注意到了。于是乎,有人称,这是“国考降温”“国考回归理性”的写照,还有人更进一步表示,“国考降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意味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将成为历史”……国考回归理性的确是公众期待的事情,但通过“46万人弃考”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仍然是存疑的。

今年弃考人数达到46万人,那么往年呢?数据显示,这并非国考第一次大规模“弃考”,2012年国考,133万人报名,最终37万人“弃考”;2013年 “弃考”人数逾38万人;2014年度“弃考”人数逾40万人;而去年国考“弃考”人数高达50余万人。数据虽无声,但却极具说服力。从弃考比例来看,并没有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今年46万人弃考便得出“国考回归理性”的结论,无疑是不谨慎的。

虽然今年弃考人数不少,但也有其他的客观条件。比如,今年是“最严国考年”,《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出现作弊行为将最高获刑7年,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一些意图不轨的考生,同时会增加弃考人数,但与理性无关;再比如,国考落幕后,网络上便有不少人吐槽称考点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城边边上,不少大城市都是“堵城”,自己稍微睡过头就无法赶上考试了,只好选择“弃考”,这同样与理性无关。

46万人弃考,对“国考回归理性”而言,并非由此及彼的逻辑命题。若以此断定“国考回归理性”,必然会带来误解与误读。当然,推进与促使国考回归理性,似乎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曾经表示,“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诚如斯言!那不断地减少公职队伍的“灰色收入”,确保充分的财政透明,则是应有之义。

46万人弃考,请慎言“国考回归理性”。毕竟在这背后,还有许多不得不考虑的外部因素。而事实上,当46万人弃考本身依然引发关注,依然成为新闻便足以说明:国考降温,或许才刚刚起步,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若“国考回归理性”,最起码关注应该回归理性。社会的关注,也是民意的一种写照,当社会仍然不把公务员当一个普通职业,国考降温其实无从谈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香港回归的读后感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1997年7月1日,英国ZF无条件地把香港的统治权归还中国ZF。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香港人民终于和大陆的同胞团聚。当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为0时,香港人民沸腾了,大陆同胞也沸腾了。百年里的痛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百年前,清ZF被-迫和英国ZF签定不平等的条约,将香港的统治权交给了英国。香港的同胞在这段时间内受到英国ZF的欺压,许多香港同胞也无法与内地同胞见面。英国ZF的行为便我感到无比的愤怒,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土地,而却被英国强行抢走了。但是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了。离开祖国百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与英国的那张发黄的条约终于撕碎。中国人民盼到了期待已久的那一天来到了。读到这儿,我感到无比的高兴。

诗里有这么一段话: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经历了百年风雨的香港终于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香港,在这一刻,傲然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

啊,香港 我们以后永远不会让你落到其他国家的手里 ,永远!

看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

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终于在北京草签了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能回归,是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祖国变得更加强大的结果。

自从中国解放以后,我国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方面来。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祖国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从弱小走向了强大,从衰败走向了繁荣。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的提出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使香港人民看到了回到祖国mǔ亲怀抱的希望, “百年国耻,一朝得雪”,这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件大事 , 中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为了支持香港的更加繁荣,一条贯穿南北的经济大动脉——京九铁路全线开通,给香港今后的繁荣与发展注人了新鲜的血液,伟大的祖国mǔ亲为归来的游子献出了最诚挚的爱!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现在是学生时代,生活在富裕的日子里。我们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发扬革命先烈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让祖国更加强大而昌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生在和平年代,就更不应该贪图享受,要脚踏实地,积累自己的知识,与中国不断崛起的步伐共同奋进。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祖国的改革一帆风顺,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我们深信,香港在祖国mǔ亲温暖的怀抱里必将大展雄姿,生机勃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生命的终极目标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2005年超级女声”红遍了大江南北。虽然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低俗文化,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青少年的盲目追星。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这几个年轻的女孩真的成功了,她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反观自己,差不多的年纪,但我们默默无闻,在日复一日程式化的生活中消磨青春。其实“星光灿烂”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为什么我们无法到达? 因为不想,所以不能。

一个思想,即便是不真实的,也可以影响我们,只要我们相信它是真的。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连“想”都不敢。在实践之前,我们就已经否定了自己的能力。

李宇春漂亮吗?不!

李宇春歌唱得很好吗?不!

如果我是李宇春,我连比赛也不会参加。要相貌没相貌,要身材没身材,要唱功没唱功,凭什么赢别人? 李宇春的成功证明了,只有敢想敢做,才有机会成功。如果连想都不敢,我们连机会也会失去了。

有个故事在西方神秘地流传了一百年。一个年轻人,接到了一封神秘的信,要他在一个玫瑰花园,去见一个神秘老人……从此这位年轻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变。其实老人只是告诉他:想要成功就要有成功的野心。

很多事情,其实我们真的可以,但我们不相信自己,所以连想也不敢想,在一切都还未开始之前就先放弃了,于是我们永远也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或许,通向胜利的道路确实是漫长而艰辛的,但绝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给自己赢的信心,那么就没有人可以帮你了。

当我们拥有足够的自信,敢想敢做时,我们的心灵就足够强大,我们便可以创造一切,享受一切。

这就是生命终极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7挑战极限原则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既然十挑战极限,必然是比较难的,但是并非不可攀!

原理:在学生的文章中,很少发现诸如独立主格的句子,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花上5分钟的时间看看就可以领会,它就是分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分词要求主语一致,而独立主格则不然。比如:

The weather being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to climb the Western Hills.

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its size being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hin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年轻无极限作文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深夜,坐在窗前,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纯真的脸庞被15朵跳跃的烛花照亮。15岁了,15岁的女孩该是什么模样?在深邃的星空下,让我许个愿——

就让她们恰似一首清丽的小诗吧!不管是一头齐耳短发,一身粗布牛仔,还是长发飘飘,衣裙翩翩,或者斜风细雨中卷着裤腿,共撑一把小花伞;冬日暖阳里背着书包带着微笑匆匆走过……一切都充满诗的气息,诗受到活力。而那枚镶在胸前的校徽,便是诗的主题,诗的神韵。

抑或是一本清新的书?翻到过去,木兰纵马而来,卷起一阵巾帼硝烟;李清照流落南方,却依然留恋“溪亭日暮”。翻到现在,居里夫人兢兢业业,“奉献”伴着她走过一生;美丽的戴安娜王妃呢?在她通往天堂的路上,可曾听到世人泪如泉涌的声音?15岁的女孩书里有笑有泪,有喜有忧,尽管多了几分古色古香,但也不乏现代人崇拜的偶像。

有时又该是一串清脆的风铃。为了一道难题。口若悬河,争论不休,就算面红耳赤,也依旧手一摆,“自己干,不去找老师!”绿茵场上,总少不了女孩活泼的身影,几只排球在她们手职工起起落落,串串笑声此起彼伏,女孩一个漂亮传球,有力的一击,牵引了几许羡慕的目光……15岁的女孩爱笑爱唱,爱哭爱闹,当女孩的声音响起时,听得最多的还是那个甜甜的“谢谢”。

或许她们会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毫无杂质的,永远是澄清的。女孩的脸上总少不了一丝淡淡的微笑,有几粉可爱的乖巧,更有几分与众不同的神韵。毫不忸怩的与男生共同讨论习题,大大方方地聊天,几分纯洁已让女孩做成一条纯洁的哈达,永远地藏在衣领内。难免地,有时也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女孩对此总是回以淡淡的一笑,然而却让人读懂了一种隽永而意味深长的人生真谛。15岁的女孩爱年轻,爱漂亮,15岁的女孩恋生活。尽管这其中会有道不尽的辛酸,女孩会用“心”去接受挑战。

15岁的女孩喜欢微笑。母亲说,微笑是佛祖拈花的智慧,是一种修养;女孩则认为微笑可以驱除黑暗,迎接阳光,是幸福的象征。只要年轻而不轻狂,悲伤而不颓废。

我想她们一定有一个清纯的梦。沐浴飒飒秋风捡起一片片醉人的枫叶;守护在河畔,吻遍芳草和鲜花……15岁的女孩爱幻想: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15岁的女孩有许多美好的愿望。悄悄地将它们做成发卡,织成腰带,藏在身边,闲暇时品味那份梦想成真的喜悦,女孩热血沸腾的决心便有了永远的动力源泉。

15岁的女孩究竟是什么?是年轻,是希望,是一条正在走的路……烛光依旧,袅袅婷婷,摇曳多姿,点燃信心的火焰,在寂静的深夜里,映着跳跃的烛花,让我许个愿——轻无极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诗意回归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当曲水流觞成了难以复制的历史陈迹,当望月怀远成了难以重温的历史影像,当重阳登高成了难以再现的历史场景……

“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友相聚,举杯斟酌。那时节,万物皆清,不知不觉,白日将尽,暮色铺展中,望闲月远去,高渺出尘,夕阳中弥漫着旷达通透的彻悟,洋溢着温暖的欢欣。心远地自偏,他的斜阳已成为千古的斜阳,他没有翘首以盼,更不需苦苦攀援,人生在这一切中终于安顿,安顿在菊花,飞鸟,南山,晚霞之间。

与花为伍,与山为伴,望着落日的余晖,欣赏美景,同样的斜阳,不同的时代。对于陶潜来说,也许夕阳晚霞是那么惬意,而当今的我们,抬眼望去,只有那一栋栋高楼,夕阳对我们也只剩下了疲倦……

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抬头仰望,一片雪白,终于领会了海明威那种深沉旷远的情怀;站在瓦尔登湖畔畅游其间,心也渐渐变得恬静开阔……我相信那些曾经受伤的心灵,那些渴望“远离城市”的疲惫的心,在这些净土面前会慢慢地沉静下来,从而寻得心灵的诗意回归

心尘随着情慢慢扬起,追随着诗人们的脚步去探索。飘向那未曾尘染的领域。有时,我会因“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而陷入沉思,感受生命的真谛;有时因“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而感慨万千,这些不经意的碰触,感悟常使心中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的意念,漫流无际,无法自拔,抛弃了繁华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寻找诗意的回归。

有时,我在想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实在叹谁心坎,冰心的繁星到底点缀了谁的世界,海子的那片海,到底润湿了谁的眼。他们一个疲惫的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虽努力突围,寻找诗意的回归,可是却无果而返。

现代人已经难以拥抱典雅厚重的古典情怀,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让人们的心灵被喧嚣蒙蔽,情感被时尚灼烧,灵魂被功利穿孔,那优雅的古典情怀,已经渐渐远去……让我们放慢节拍,仔细聆听。

希望,那一个预言能够实现,“在春天,十个海子,将全部复活”我们一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一起寻求一种诗意的回归,等待一种诗意的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回归的渴望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地方,使我们终生难忘;有一个地方,把儿时的记忆珍藏;有一个地方,是父母所在的方向。那个地方就是叫做“家”的地方。无论身在何方,我们总会被这个叫做“家”的地方吸引过去。只要一回到那里,我们便立刻被无限亲情所包容,温馨与幸福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平时我们忙忙碌碌,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不能回家的因由。然而“春节”到了,心目中再也不会有一丝徘徊、一丝犹豫,再也不会去想一下有什么借口。即使远隔万里,心中的磁力线也早已指向了回家的路线。如果有谁阻拦我们回家,那心头的怒火——一定会把对方烧的焦头烂额,体无完肤!于是大家不惜将大把钞票交给交通部,不惜千里奔波旅途劳顿,只是为了赶到那片生息着我们父母的地方。赶回去,赶回老家,和父母一块过年!只要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团聚在一起,哪怕只是吃上一顿简简单单的团圆饭,心里也会由衷欣慰倍感满足的。

思念总是在这个季节点热烈地燃烧着,春节---是炎黄子孙心中难以割舍的符号,它像一声号角,一旦吹响,它的儿女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性的的大迁徙,天上地下,陆地海里,当思乡的情愫开始萌动时,会像春天的野草般迅速蔓延,不可遏止,一种原始的自然力把这些儿女统统吸引到了那个叫做“家”的地方。

父母居住的那片老宅,此时似乎有着无穷的魅力。父母那殷切期盼的慈祥眼神,那血浓于水的无限亲情,给了你“家”的感觉,给了你回归渴望。亲情是不能割舍的情缘,在春节里,让我们借着节日的浓烈氛围,将浓浓的亲情肆意的渲染!

[回归的渴望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碎片化的生活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曾几何时,高科技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下雨了不想出去吃饭,用手机点个外卖,就能送到家。无聊了想看戏剧表演,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听到,想念朋友了,点个视频通话便能见到对方,一起聊天,似乎不用出门了,我们就能接触到这个世界,那门前的高楼大厦、窗前的绿草茵茵,又是为何?今天,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化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我们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

一部电话能连接你我他,一根网线能联系到世界,一部机器就能代替人类辛勤地工作。高科技确实很方便,但是似乎缺了点什么,是的,人类的生活便利了,可却不完整了。虽相聚千里的朋友能通过视频聊天,但那只是图像,不是真人,你既摸不到也闻不到他身上的气息。可以点外卖,但却失去了在店里热闹的气氛。没有了这些,生活变得不完整了,生活变成了星星点点的几块,这就是碎片化的生活。在碎片化生活的时代,即便高超的媒体想要“包揽天下”,这操作难度也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曾几何时,看到过一个信息,令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渐渐的我发现高科技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堕落”,意思就是高科技的运用,诠释为人类的“懒”,人类懒得走,就发明了“代步机”汽车,人类懒得出门,就发明了美团、百度等,懒得出门搜查资料,就在百度一搜就好了。

纵使科技有千百般的舒适和便利,但网络上的一切信息资料和发达的科技全无生机勃勃之景象,人是活的,为什么要活在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里。走出门,看那姹紫嫣红,感受那徐徐清风,不也是一个美好的体验吗?网络里的世界再真实美好也不敌现实世界的自然。看草木在风中摇曳,这才是最真实的美,绝非那网络所能匹敌的。我们决不能生活在一些虚无缥缈的童话世界里。就像在地铁里的人们几乎都是人手一部手机,生活在电子产品构建的虚拟框架中,绝少有人聊天。出现了一朝网络便结识,对面相逢不相识的尴尬局面。

纵观社会的发展,我们生活变得便利了,却变得碎片化了,生活也不完整了。科技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我们决不能被科技所左右了,我们可以运用科技为我们人类所服务的同时多接触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不留下遗憾。网络无情人有情,人间交流是正道。愿我们的生活不被碎片化,处处留下温馨的一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回归自然作文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脱离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和文化的产生。然而在人类及人类文化产生以后,人和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时至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这一趋势更在加剧,以至众多人们只能通过电视、互联网去感知自然,从中了解全球的天气变化,知悉生物的纲目属种。然而,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所感知到的,其实只是有关自然的一些知识,并非自然本身。因为,你可以从天气预报得知本地有雨,那雨点却砸不到你的身上;你可以从网上看到一朵鲜花开放的过程,那花香却飘不进你的鼻孔。

然而许多人却满足于借助现代科技感知自然,甚至误以为自己所感知到的就是自然本身。两千多年前的哲人,曾将自然视为宇宙万物运行和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高法则,诚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今天的人们则普遍视自然为身外之物,对天光云影、鸟语花香多无动于衷,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排除了自然的一席之地。其结果,人们的感官钝化了,缺少了自然的浸润,心态日益浮躁,人性日益偏枯,在一定程度上,人正在变成“机器人”。

出现这种局面,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自然的不正确认识有关。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被打破,自然主要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利用日益朝着功利化的途径发展。除了少数的文人雅士和艺术爱好者,人们已无暇静观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自然带给人的审美愉悦和对人性情的陶冶,逐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占主流的儒家文化对自然不够亲近,也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孔子曾教导他的孩子伯鱼多读《诗经》,因为可以从中“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不是让伯鱼更多地走出家门,从大自然中去接触这些草木鸟兽。西汉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为了专心读书力求上进,曾蛰居楼上,三年不窥园,从中体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极端重视和对自然风物的无知拒绝。儒家这种重视书本间接知识而相对忽略通过实践获取真知的思想,无疑对许多国人长期怠慢了自然要负一定责任。

与之相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自然为最高,追求诗意的栖居,对今天远离自然的大众而言,无疑是一剂纠偏的良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人,尤其是那些困居钢铁丛林的城市人,实在有必要摆脱对现代科技过度的依赖这一“文明的偏至”,有意识地回归自然,回到人的本初,以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

[关于回归自然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香港回归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没有能力?I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北京政府时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问题。但终因英国的顽拒和当时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和缺乏实力作外交的后盾而严重受挫。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其中将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从来没有向英国正式提出过归还九龙租借地。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来有两次机会收回香港和九龙租借地。可是,蒋介石政府执行错误政策,又两次坐失收复良机。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满分作文700字:破除潜规则,回归社会常识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有这么一则故事引发的争议,也许是对当前社会最好的隐喻。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不久,船主以漆工补漏救了船工生命为由,又要送漆工一笔钱。漆工以举手之劳而婉拒。

船主该不该送漆工钱引发的争议,这实际上是两个思维体系、话语体系的碰撞。如果是在当下流行的“潜规则”话语体系里,漆工只要将船油漆得光鲜亮丽,就算是完成了本分任务,完全无义务再给船只补漏。补漏,算是给船主额外的帮忙,当然需要船主的“意思意思”,否则船主就是有“不懂事”的嫌疑了,不给些金钱润滑,你能保证下次出海能安全吗?

而在一个尊崇常识、悲悯人性的社会中,船工看到船有漏洞,会下意识的自觉去补上。我们都知道,出海行船半条命,要冒极大的危险的。因此,堵住漏洞、避免船毁人亡,是一个正常人、一个正常社会应普遍遵循的普世价值,没有必要因举手之劳堵住漏洞而接受船主额外的馈赠。相反,如果接受了这一大笔钱,反而是对生命尊重的亵渎。

自从吴思先生本世纪初所着的《潜规则》一书问世后,可谓揭开了一个隐秘江湖世界的丛林法则。在当下,制约人们行为的不是遵循普世价值的明规则,而是要时刻记住的“潜规则”。在演艺圈,年轻的女演员想要早日成名,往往要付出其“演技”以外的代价;在足球圈,普通球员要想成大牌球星,要付出训练之外的代价;在官场,普通小职员要想不断进步,就要遵循工作之外的规则,要向上级积极供奉“陋规”和“常例”。在这种风气熏染下,一些正常的行为,反而被认作不正常。一些本认为应该是常识的事情,就被过分的诠释与注水。如同2008年曝出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109家奶制品企业集体宣布要确保质量与诚信。最基本的要求,却变成了最高的准则。这就如同网上一些正常扶危济贫,就动辄被网民誉为“最美……”一样可笑,同样也是缺乏常识的体现,充其量是一种“庸众的胜利”。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恢复常识。对一个民族也一样,我们赢得尊重的方式,不在于生产了多少物质,而在于是否遵循着某种准则,显然,其中就包含了朴素的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