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861

作文

339

公务员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全文共 1356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正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今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同样使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主题先行性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

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标题显旨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开头点旨

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

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

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实训: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主题,并用主题句表现出来。

1 .目前,全世界的年教育经费已超过 2000 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仅次于军事经费,占第二位。世界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其教育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数超过五分之一,但教育经费仅占约三十分之一。按 1982 年的数字算,人均教育费为 11.2 元人民币,属世界 14 个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5 美元的国家之一。

2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国去推销本厂的鞋子。上岛后不久,他们各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穿上鞋子,我打算长驻此岛。”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的选取 间接获取

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

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实训: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1 .随着市场的进化,专业化分工的加强,未来 10 年内,以往支撑家电企业的自营渠道因为成本原因将全面撤退,而其他大量零星的代理商将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加盟到大的品牌渠道中,成为品牌渠道的连锁店。

2 .据 1987 年国家审计局的公报, 1985 -- 1986 年仅对 2700 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查出被挪用、占用普教经费,竟高达 5 亿多万,占审计总额的 5 %,成了违纪金额中的主要项目。被占用的钱用来建干部宿舍、招待所、办工楼、买小汽车、经商办厂。一个县教育局竟把 40 万转入银行吃利息,而置全县二万多平方米的学校危房于不顾。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固定性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条理性

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实训:

指出下列开头所使用的方式。

1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 年至 199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56.9 %。 199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此后,经过调整和转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市场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多方面均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科技、经济的关系如何?不久前,河南教委组织 17 个地区、 34 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对 100 多个村进行调查。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举例

称谓语

本人、我、你、贵、该

起始用语

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为了

结尾用语

为荷、为盼

表态用语

照办、可行、同意

谦敬用语

请、承蒙、惠示、惠允

时限用语

当即、立即、从速

期望用语

务希、务请、如蒙、勿误

列举概括用语

各类、多起、数事、上项、如下

特殊含义的用语

签发、核查、归口、取缔、缺口、责成、任命、复议、追加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举例

绝对数和概数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平均数

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左右。

百分数

2003 年,我国粮食增长 16 %,棉花增长 66 %,糖料增长 83 %。

对比数

甲比乙多生产了两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实训:

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

( 1 ) ××× 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

( 2 ) ××× 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

( 3 )国际化的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的。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迫,我市的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第一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笔记

全文共 262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一、应用文基础知识

1,应用文是直接用于处理公私事务的实用性文章。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说明论证为主要表达方式,有相 对固定的格式。

2

------------

------------

------------

4个阶段。

收集材料 写作的主旨,

掌握信息 谋篇布局。 文字化。 斟酌、润色,到定稿。

确定文件

3,应用文四个要素:立意、谋篇、语言、修改。

4,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性一般表现为:

1)、阐明写作者的主张、观点和意图。

2)、下达指标、传达政策、布置工作和通知事项。

3)、传递信息、交流情况和总结经验。

5

6,应用文主旨的含义:就是写作者(个人或单位)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通全文的写作意图,观点和公务活 动的行为意向。

7,应用文主旨的主要体现:

1

2)应用文写作者通过全篇的内容表达出来的观点。

3

8。

二、立意

1,应用文---立意的含义:是写作者酝酿、斟酌的过程,主旨是立意的结果;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 立意直接影响主旨的质量优劣和成败。立意就是确立应用文的主旨。

2,应用文---立意的特点:

1)客观性,从客观材料提炼和产生。

2)主观性,作者对客观材料消化、提炼的结晶。

3)观念性,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作者的核心意图。

4)时代性,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3,应用文---立意的要求:

1)准确:指应用文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2)深刻:紧抓矛盾的关键环节,揭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3)鲜明:文章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十分明确。

4)集中: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主旨,突出表达。

5)新颖:反映作者的思想不落后,有独特的见解。

4,应用文---立意的依据:

1)

2)

3)

5,应用文---立意的方法:

1)对比筛选:材料具有客观性和多义性,加以对比筛选,择其精辟。

2)分析归纳:对材料去粗取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

3)集思广益:实地调查、集体讨论,征求他人意见,弥补不足。

4)选准角度:任何事物都有多侧面、多层次,正确选择角度。

三、谋篇

1,应用文---谋篇的含义:指写作者组织材料,设计、安排结构的过程。

2,应用文---谋篇的内容:

1)材料的组织

①材料的含义:指写作者为了完成文章的写作,体现自己的写作意图和目的,从现实生活中和文献资料中选取, 使用的一系列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

②材料的作用:

a、材料是提出问题的依据。

b、主旨依靠材料加以说明和支撑。

“博”、“透”、“细”

A

B

C、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正确和先进性的材料;错误和落后的材料)

D

E ④收集材料的方法:a、观察与体验

b、调查研究

c、积累、查阅资料

A、以主旨为中心(材料和主旨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根据主旨需要选择材料)

B

C 不能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3

D、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a、指新近发生的事实。

b、虽非新近发生却为新新发现而鲜为人知的事实。

c、虽为人知却因被变换视角而具有新意的材料。

A、要主次有序

B、要详略得当

C、要归类使用

2)结构的安排

①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是文章内容的重要形式,是写作者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 ②结构的内容:a、确定文章的基本格式;b,安排好正文的组织结构。

a

、可以根据主旨的需要,把全部内容纳入恰当的结构形式中,使主旨得到正确体现,材料有

所依附,文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b、可以按照作者的思路,把观点和材料加以适当组织,使文章有条理、有层次,纲举目张, 和谐有序。

A、格式化(固定的、惯用的格式)

B、单一化(哪一种文体如何写,都有一定程式)

C、条理化(文章结构有条理性)

D、严密化(结构应该严谨,组织周密)

⑤结构的安排:主要环节包括设计开头语结尾、安排层次与段落、处理衔接(过渡)。

表明行文目的 总结式

援引行文依据 强调式

表明成文程序 呼应式

概述基本情况 请求式

提出问题 倡议式

复合式开头 展望式

层次间的结构形式: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主次式。

整体结构形式:自然段形式、小标题形式、条款形式。

段落的表现形式:条款式、提行式。

过渡方式:词语过渡、句子过渡、段落过渡。

⑥结构的形式: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条款式结构、一段式结构(常用的5种)。

3,应用文---谋篇的原则:

1)服从文章主旨的需要

安排结构的目的就是服从主旨的需要,为主旨服务。

2

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也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3

文体(写作格式)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

4

应用文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大多数具有特定的读者。

四、语言

1,应用文---语言的含义: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使应用文文章内容得以完美表达的文 字符号。

2,应用文---A

B、专门性 (专用词汇和术语) C、平实庄重

3,应用文---

a、含义明确、清晰、完整和无歧义。 b、搭配要适当

c、成分要完整

d、语序要妥当

A、精简文意,压缩篇幅。

B、合理安排层次,避免重复。

C、推敲词语,锤炼句子。

④平易(指文章语言浅近易懂)

4,应用文---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成为识别文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叙述:含义---又称记叙,是陈述事件的来龙去脉,记述人物活动、经历、行为的一种表达方式。

a、常用来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记叙生产、工作的过程;

b、在论证中,用来引述事实,提供论据。

c、在说明中,用来介绍事物发展变化的形态,提供典型事例,以具体说明事 物的特征。

叙述的6(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按叙述的顺序划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按叙述的性质和用途划分:概述和详述。

叙述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②说明:含义---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阐述的表达方式。

说明的作用:它具有解说、剖析事物的状态、性质、内容、成因、规律、关功能等作用。 解释说明法、分类说明法、6种方法

在运用说明的方法时的注意事项A、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

B、要注意表达的客观性,

C、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晰、准确、朴素、通俗易懂。

③议论:含义---就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或某一事物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 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五、修改

1,应用文---修改的含义:是立意的深化和继续,也是运用增、删、调、补等手段,加工初稿,完善文章的过程。

2,应用文---

标题的修改 结构的修改

主旨的修改 语言的修改

材料的修改 行款格式的修改

标点符号的修改

3,应用文---修改的方法:

4,应用文---修改的方式:纸上修改和计算机修改2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微型小说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2778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是什么?理论上的定义是: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 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 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微型小说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 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 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 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 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 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 人意料。

对待微型小说的特点及技巧,一要弄通掌握, 争取在理论指导下站在较高起点上进行实践,二要灵活运用,甚至不去联系,让它们在潜意识中随时起到作用。还可以摹仿。照搬形式、技巧, 发扬精华,受到感应,并力求创新,出自己意。上述特点, 特别是"博采众长"中已经具备了微型小说的一些结构要求。以下再列出一种模式,供初学者学习。

模式如下:

【开头】要使人"一见钟情"。方式有三种:

▲造成悬念,引起兴趣。如《那团云雾》,开头就写不知怎的没了游兴,连山顶上也罩上一团云雾。

▲开门见山,进入情节。往往开头就是人物对话。

▲含蓄蕴藉,曲径通幽。往往描写景物, 烘托铺垫并有照应和伏笔。

【中间】结构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曲折生致式。

①单线曲折,一波三折。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写一农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中,因穷困而自杀的过程:弄回毒鱼, 却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怕见惨象而出外, 回来后却见妻儿欢笑等待;吃后等死,却因鱼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

②双线交叉,内在联系。一人两事,或两人一事;可以是两条明线,也可一明一暗,互为陪衬。如《小星的暑假日记》, 父亲编造假材料,儿子编写假日记。父亲打骂儿子后, 再要写材料时只好苦笑。

③反复回环,同中见异。如《奇妙的循环不等式》,车上只有一个空位,售票员不让老太太坐,却让"首长"坐。 司机上车后赶开"首长"请经理坐,经理的丈母娘正是老太太。 又如《他们都是瞎子》,写一对青年热恋、结婚、离婚时都看见一对瞎子相搀相扶。

④前后对比,双峰对峙。 如《变化》写一个业余作者先后发表两篇稿件后,单位领导不同的态度。

(5)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前者,"扬"是主体, 却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后者相反。这样,产生了情节发展的意外性,加强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重旨复意式。微型小说应以小暗示大,达到意义的升华;要讲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引起读者想象。主要采用:①象征。 用具体物象寓示概念或另一形象,但只起结构作用, 不是象在诗歌中着力描写的中心形象那样。如《枪口》, 写一官复原职的领导用别人送的枪打下猎物时,得知走后门的"枪口"也对准了他。 ②双关。如《向不通》, 写大学生向不通十年勤恳工作反不如工作差的升得上去,因而"想不通"。③比喻。如《"炮"炸宴席》, 写小孙子在酒宴上放炮仗捣乱, 又在爷爷不满新经理四十来岁年纪轻时放"炮":"你不是十八岁就当县长!爸爸三十出头就当厂长了! "④省略。这是一种具象化的空白。如《落果》, 老门卫退休后门口枣树上果子不熟就被打光,他写信给厂长:"连几十张馋嘴都管不住,还管厂。"接着省略了厂长感奋、整顿厂风的情节, 而写第二年老师傅收到一包红枣。

▲采用其它文体和艺术体裁的特长。

【结尾】结尾宜巧,要"回眸一笑"。主要有三种:

▲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如《那团云雾》,开头败了游兴,峰顶似乎有团云雾,结尾那团云雾也不见了。

▲戛然而止,含蓄隽永。如二百来字的《书法家》,局长在书法展览会上应邀不过写了两个拿手的好字是"同意", 面对惊叹和要求只好无奈地说?quot;能写好的数这两个字……"这样结尾, 韵味无穷,艺术容量很大。

以上两种结尾方法只能撩起读者短暂的激动,最佳结尾是:

▲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欧·享利式结尾",其特点是"巧"。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 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 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就是这样,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没用: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 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又如澳大利亚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 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小升初写作基础指导:如何写好作文

全文共 2312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能力一般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

一、观察是写作基础

1、注意平时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2、留心观察,善于捕捉事物特征。

正如[***被屏蔽词语]指出的:“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使他们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

3、注重阅读,丰富间接生活积累。

生活的直接积累对写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但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参与、直接体验。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好习惯,因为大量的知识要从书本中来获得。同时,使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大量阅读,善于积累,同样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感受,提高生活的认识。

二、分析题意,提炼素材

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写不好文章。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选材或选材不当,仍然也写不出好文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

1、审明题意,选取材料。

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材料前,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体裁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我们有些学生往往不舍得割舍材料,有用没用一起上,这样就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结果。所以,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主题。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课文题目,培养审题技能以外,还可采用一些具体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提炼的能力。如,让学生把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浓缩为一句简短的文字,即提炼出“主题句”。采用这种浓缩法,对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要选取典型材料,即那些反映事物本质,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2、立意要深刻,创意要新颖。

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需要通过材料烘托主题。因此,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就要看作者是否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地,即立意要深刻。

其次,在立意深刻的基础上,还要看作者的创意是否新颖,即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见解,所抒发的感受,不落俗套,否则人云亦云,则没有新意。因此,在写作训练中,应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这样就会抓住读者,给人一种新鲜醒目的感觉。要做到创意新颖,关键是写作的角度要新。因为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人物千姿百态,即使是同一生活现象,同一人物或同一景物,只要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面。因此,角度新也就是立意要新,观点要新,构思要新。

三、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文能力一般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是不能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讲提纲,可让学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如,可采用讲故事、谈感想等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否则七嘴八舌,前后无序,虽训练了说的能力,却不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2、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书面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应首先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和记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有益于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有效地解决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写真事、说实话的好文风,以及快速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它一向是中学语文教师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

其次,可进行模仿性写作练习。因为我们的课文就是很好 的范文,在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法、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自行命题。如,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可让学生模仿其笔法,写一些抒情性文章《烛火赞》、《粉笔赞》、《雪》等等。如学习了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模仿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或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后,写成说明文。像这样类型的写作训练,既结合了教材、范文,又可跳出教材范文的框框,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所学的文体能做到较好的掌握和训练。

再者,教师可收集一些材料、漫画、哲理故事等,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又能挖掘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认识程度,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语言教学中能力的培养,重在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实际上是对其思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能力与智力的综合性考核,这种考核能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考研英语写作基础知识之标点与书写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考研英语大纲对于考研英语作文的评分标准有明确规定,其中一项标准表述如下“标点符号反映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要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如书写较差,以致影响读者理解,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还有一些考生英语基本功不太扎实,在进行英语写作时甚至出现一“逗”到底的情况,没有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以下是英语写作基础知识之标点与书写详细内容:

一、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有助于明确或强调句子的意思,而且,考研英语作文评分标准中要求考生在写作时使用的标点符号要正确,因而有必要学会正确使用各种英文标点符号。此处提出一些基本规则,在学习写作时应特别注意并牢记。

1. 结构完整的句子,不论长短,后面都用句号。

2. 不要用逗号连接两个并列句;应用逗号加连词,或用分号。

3. 把逗号和句号分清:逗号带个小尾巴(,)句号是个黑圆点(.),不是一个圆圈(。),中文的句号才为小圆圈。

4. 在疑问句后用问号,但在改为间接引语的问句后不用问号:

“Have you done your exercise?” the teacher asked.

The teacher asked whether we had done our exercises.

5. 感叹句只用在需要强调的感叹句或表示强烈感情的词语后面。不要用得太多。

6. 直接引语应放在两个引号之间。说话人和表示“说”的动词可放在引语前面、后面或中间:

She said, “We have decided to take the examination.”

“We have decided to take the examination,” she said.

“We have decided, “she said, “to take the examination.”

注意上面三个句子的标点符号用法。第一句中的She said后面用逗号;第二句的引语后用逗号,she是小写;第三句在decided和she said后面都用逗号,而且引语的第二部分也用小写字母开始。总之,一面与和she said被视作一个句子,只是引语的第一词要大写。

二、书写

应细心书写,便于别人阅读。大写字母应稍大于并稍高于小写字母,a和o, n和u要分清,i和j上面要加一点, t要加一横。在逗号后空处约一个字母的间隔,在句号后则空处约两个字母的间隔。

如要划去一个词,不能用括号把它括起来,因为括号中的词还是要的;而要用粗线把它勾销。如果要增加一个词,应加在已写的一行词上面,不要加在下面,还要用清楚的符号表明加在何处。

常见的手写字体有两种:一种是所谓草体,即字母相连;另一种是所谓印刷体,即字母不相连。两种字体都可以,但最好坚持用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作基础知识:电影创作

全文共 33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1925年发表于《东风杂志》上的由洪深编的《申屠氏》,小编收集了关于电影写作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1925年发表于《东风杂志》上的由洪深编的《申屠氏》

电影剧本与小说的区别:小说可夹叙夹议、评论但剧本必须注重造型。

剧本特性:造型性(叙事与造型合一),鲜明的表现性和动作性,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分别表现在人物的视觉造型上、场面的选择上,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把握上。

情感是影片最重要的力量。

心理描写,以往多用视觉形象来传达,如惊讶,睁大眼睛等,老套,做作。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渲染人物心情。

可以通过场景、环境对比和服装等视觉造型反映人物心理活到。

叙事也与声音结合:无论什么故事,故事情节都最重要。音乐有交代时代背景,烘托气氛,传达情绪的作用。画面外道德音乐烘托主人公情绪。要注意剧本所用音乐与剧本风格是否相符。

悲剧中加入喜剧成分,更渲染了悲剧色彩的对比力量。

二、结构

线索:单线结构,如《小鞋子》

网状结构

双线结构:一人一事结构,传记性结构,群像式结构

以两个人关系变化为设置结构,如《中央车站》、《秋天的童话》

戏剧式结构:激发情节——开端因素

复杂因素——人物在达到目的前遇到的困难、障碍

危机——处理障碍时遇到的

逆转——峰回路转

高潮

结局

美国西德菲尔德认为可分为三部分,开端四分之一,目标障碍中间的二分之一,结局四分之一

现代电影从单一封闭走向多义和思辨,更需要诚恳的年代,如《生活秀》

电影写作90-120页

开端10-15页 发展、高潮、矛盾高潮、矛盾激化、障碍与危机

结尾25-30页

非戏剧式结构

散文式结构——行散而神不散,情感的细微变化,不再是以故事为主,不注重冲突性,而注重情节性。如《城南旧事》,淡淡的哀愁,沉沉的乡思。

线性段落特点:不再讲述故事情节,而是着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几个故事串联,不再注重大的情节,更注重细节。没油特别强烈的因果关系,淡化情节。如侯孝贤《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

块状结构:段与段间无明确、必然的联系,无高潮冲突。

意识流结构:直觉性影响,潜意识,非理性的逻辑关系。代表:瑞典的伯格曼《野草莓》,法国左岸派电影《广岛之恋》,阿伦雷乃《八又二分之一》

三、电影剧作主题

人类文化的基本母体是两个:政治和性,这是最基本最永恒的。

政治是人生存生活的外部环境,而性是人的自然欲望。人性。

情节主题:要求达到某种目的。主题思想: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的体现:叙事的渠道:情节——情节的选择要对主题体现有所帮助,否则不要

语言——对话、独白、旁白,忌说教

若主题先行过于明显,作品缺乏生活化。

造型的渠道——长短镜头和固定镜头营造的人与大自然的契合,自然美的画面,如侯孝贤的长镜头冷冷的角度却包含了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主题的要求:1、单纯,不等于简单和肤浅。如《城南旧事》——故乡是生命的源泉,无论以后走多远。

2、传达主题的内涵要清楚,方式要含蓄。

中国人不喜欢一览无余,喜欢曲径通幽——意境

多义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主观性强

多主题:如爱情主题同时兼具其它主题

类型:1、爱与浪漫:障碍如何写:政治压力、阶级差异、疾病、外表、人内在的因素、偶然性因素、中年危机

2、危难与幸存:自然界,人类自己的失误和非理性

3、复仇:主人公不公平的待遇,伤害

4、成功与成就(励志片):外在障碍、挫折,内在的渴求、毅力与奋斗

5、探求与追寻:寻找:具体的找,展现过程,如何去找

抽象:寻找自我,寻找理想

6、团体、家庭纽带

特殊环境条件下相互关系,一班是群像人物,但也会有个中心人物

7、回归:具象:人、东西、出现,对现状重新审视

内在东西:人性的回归

8、奇幻:科幻,动画片,幻想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剧作如何分析,从声画关系、题材选择、叙事风格、剧作结构样式、情节构思、人物设置与性格塑造、细节运用、对话写作、主题内涵

对暴力的消解:暴力的正义化(好人胜利)、暴力的美学化(过程美)、暴力的娱乐视觉化

四、电影创作的情节

情节:经过作者加工后的故事

故事:直接的现实

关键两点:人物间相互关系和构成的历史

戏剧性情节:侧重于故事,完整性、生动性、趣味性

基础是矛盾冲突包括,个人与社会时代的冲突,个人与个人的冲突,人物内心想法的冲突。

开头,悬念的设置,怎么办和为什么

中间,保持悬念,设置障碍

使矛盾不断深入

增加人物、情节

不要偏离情节主线

结尾,释放悬念

一次性释放,合理性铺垫,出乎意料

大悬念中小悬念的不停释放

情节线索分为简单无副县和复杂两条或以上多条线索

淡化型情节:散文式情节,人物间细微情感的变化,生活中事件片段化,节奏散漫,形散要慢慢品位。

荒诞性情节:通常用夸张手法,有娱乐效果

意识流情节,人与过去、梦境、幻觉搅合在一起,生活流情节,生活的原生态类似于纪录片。

写作时一些原则和技巧:

1、转折,高潮时如何转折

2、蓄——放

3、不要过多揭示

4、时间跨度大时,历史感较强的影片,把历史事件编进去,可以有真实性和历史感

5、写好渐变,学会用细节写作

6、如何看待巧合与煽情:巧合即偶然性,煽情制造情感高潮时注意度的把握

五、悲剧

能给观众产生悲的审美感受

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摹仿比生活中更悲的人

性格悲剧,机遇悲剧

两种力量,来自正义一方受到失败,挫折

中国悲剧中往往缺乏哲学思考,西方悲剧侧重对人,对生命的探讨,而中国悲剧侧重于人在社会中命运的呈现。

悲剧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力量

悲剧类型:悲壮悲剧:英雄悲剧,英雄人物抗争中,死在悲壮中

悲苦悲剧:好人悲剧,在隐忍中毁灭

悲哀悲剧:主人公身上存在某种缺陷,源于无知,愚昧

悲剧的写作要领:

冲突双方对立的强烈性

必须让观众站在悲剧主人公一边

主人公内心世界充分展示

结局不要让大团圆结局来冲淡悲剧的整体,悲不一定要让主人公死去,让观众产生同情,并不一定要让正面人物以死结束。

悲与喜的艺术结合:悲的色调更浓,爱情悲剧是人生悲剧命题的永恒,将喜剧作悲剧的外包装,喜剧形式,悲剧命题。

六、喜剧的创作技法

错位,打破习以为常的生理秩序和心理秩序,些别、身份、时空错位

夸张

误会,非常态,尴尬

巧合

怪诞,变形

反差,身份反差

原则:要有生活基础,情感共鸣,重情节,细节,喜剧通俗性和广泛性

拼贴:经典画面,经典语言再利用

七、人物塑造

文学——人学——人文关怀

大众百姓:人的命运

大众情感

把人物留在观众心里是对电影人物塑造最高评价

人物塑造的基础是关于性格的塑造,性格决定命运。

人物在和社会环境发生冲突时,人物性格表现出来。

人物和人物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两难选择(国家与个人,生与死,关于情感方面的选择)

具体方面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关键行为、细节也能决定成败或改变命运)

注意:要避免性格的类型化、概念化,按代际划分一群人不太合适

避免性格的简单化、多面化

主人公应凸显性格特点

性格展示:定型展示

发展式:根据人、事、社会的变化

人物构思——剧作重要元素

包括人物、人物的行为动机需求(故事从头到尾的原动力)、行为

人物行动的具体情境、命运或结局

1、需求是剧作的原动力,主动需求如情欲、爱情、友情、亲情、性欲、物欲、利己欲、爱

被动需求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

人与人区别在于性格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所形成的处理问题的观点,个性与态度由观点与个性决定的精神上的气质

2、设置障碍:最大障碍莫过于生命的终结

客观障碍:战争、社会变革、灾难、疾病、死亡

人为障碍:内心障碍

3、人物的行动和态度

4、导致结局(命运)

人物小传

前史——内在的生活——形成人物性格(主要部分)——回顾从前(反常行为,包括童年经历、小时的人际关系、父母因素)

剧情——外在生活——揭示人物性格的部分

人物外在生活的组成部分,三部分生活,包括职业的、个人生活方面(爱情、家庭生活)、私生活(离开职业、家庭,自己独处时的个性)

确立人物谱系

人物关系变化——情感变化(情感经历)

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人物决定事件

事件创造人物

对话写作

功能:交代说明,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对白设计原则:低调的姿态表达高调的灵性

对话符合人物性格

符合特定的人物关系

符合特定的场合、情境

对白设计忌:过于重复、过于直截了当、过于零碎、过于冗长、过于雷同、过于呆板、过于说教、过于虚假

旁白和独白

主观式第一人称、客观式第三人称

忌大白话,文字性较强,意味深长,旁白的声音与文学不可分,要有味道,诗一般的语句,诗一般节奏出现。

独白:话外音出现的剧中人物内心的表达,叙述性语言,景物描写、人物肖像、人物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4109 字

+ 加入清单

“博士”寻驴

从前,有一位老先生,号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方圆百十里地享有很高的声望,人称“博士”,他也因此得意洋洋、自视很高。这一天,家人来向他报告:家里一头最精壮的黑驴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而眼下正是田里、家里活儿最多、最需要牲口的时候,请老爷赶紧想办法或者找回黑驴、或者重买一头新驴。当时一头正值壮年的驴也还很值几个钱,于是有好事者提醒博士说,还是先写个寻驴启事,也许还能找回来呢!博士连连点头称是。于是磨墨铺纸,提笔运腕,一张寻驴启事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赶紧让家人拿出去,张贴在闹市口了。

可是,转眼几天过去了,一点黑驴的消息也没有,博士决定亲自到街头去看一看、听一听,了解了解关于黑驴的消息。来到闹市口,自己写的启事还在,还真有不少人在围观,博士混入人群,心下得意,想听听大家的说法。只听得有好事者正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念着:“……,我中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文明教化,……盘古开天……,唐宗……,宋祖……”“什么嘛!什么嘛!”“什么意思!瞎耽误工夫!”围观的人没等好事者念完,就已连连唾弃着地四下散去。原来,“博士”真不愧为博士,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下去,还没提到一个驴字,难怪他等了好几天没有任何消息呢!原来大家还没等他讲到驴就早已不耐烦读下去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应用文呢?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正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今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同样使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主题先行性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

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标题显旨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开头点旨

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

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

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实训: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主题,并用主题句表现出来。

1 .目前,全世界的年教育经费已超过 2000 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仅次于军事经费,占第二位。世界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其教育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数超过五分之一,但教育经费仅占约三十分之一。按 1982 年的数字算,人均教育费为 11.2 元人民币,属世界 14 个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5 美元的国家之一。

2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国去推销本厂的鞋子。上岛后不久,他们各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穿上鞋子,我打算长驻此岛。”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的选取 间接获取

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

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实训: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1 .随着市场的进化,专业化分工的加强,未来 10 年内,以往支撑家电企业的自营渠道因为成本原因将全面撤退,而其他大量零星的代理商将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加盟到大的品牌渠道中,成为品牌渠道的连锁店。

2 .据 1987 年国家审计局的公报, 1985 —— 1986 年仅对 2700 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查出被挪用、占用普教经费,竟高达 5 亿多万,占审计总额的 5 %,成了违纪金额中的主要项目。被占用的钱用来建干部宿舍、招待所、办工楼、买小汽车、经商办厂。一个县教育局竟把 40 万转入银行吃利息,而置全县二万多平方米的学校危房于不顾。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固定性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条理性

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实训:

指出下列开头所使用的方式。

1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 年至 199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56.9 %。 199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此后,经过调整和转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市场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多方面均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科技、经济的关系如何?不久前,河南教委组织 17 个地区、 34 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对 100 多个村进行调查。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举例

称谓语

本人、我、你、贵、该

起始用语

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为了

结尾用语

为荷、为盼

表态用语

照办、可行、同意

谦敬用语

请、承蒙、惠示、惠允

时限用语

当即、立即、从速

期望用语

务希、务请、如蒙、勿误

列举概括用语

各类、多起、数事、上项、如下

特殊含义的用语

签发、核查、归口、取缔、缺口、责成、任命、复议、追加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举例

绝对数和概数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平均数

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左右。

百分数

2003 年,我国粮食增长 16 %,棉花增长 66 %,糖料增长 83 %。

对比数

甲比乙多生产了两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实训:

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

( 1 ) ××× 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

( 2 ) ××× 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

( 3 )国际化的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的。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迫,我市的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作基础:十个作文高分开篇技巧

全文共 230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一篇好文章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如下十二种方法是常用的:

一、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二、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

2.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四、借物联想,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如一学生这样写《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别,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应该择路而行。

五、巧设悬念,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如一学生写《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六、名人作答,启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如一学生如此写《幸福》的开篇: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七、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请看《考试》一文的开端: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八、交代要素,引人入胜

交代要素式也是写作文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头形式,即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样开头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素,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作准备。

九、介绍背景,蓄势待发

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十、概括内容,凸显主旨

开头总领全文,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埋下情感基调。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

“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考议论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文章,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统摄全文的观点,是全文的灵魂,也是其它两个要素围绕的核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材料——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中心论点。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它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论据和论证必须指向明确,且有说服力,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影响别人的想法,接受文中的主张。这就要增强议论的“向心力”。

一、中心论点

“向心力”原来是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使质点(或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所需的指向曲率中心(圆周运动时即为圆心)的力。这里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来形象说明一下议论文的写作吧。这个“心”就是中心论点,这个“向心力”指的就是论据、论证的说服力;增加“质点质量”——材料或加大“速度”——论证即可增加“向心力”。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正确,我们常常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给出论据,并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如果这些论证和论据是有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当然是正确的),那议论的向心力就会增强,中心论点就能使人信服。反之,则会弱化向心力,甚至还会产生离心现象,将极大地削弱论证力度,最终使论点“立不住”,甚至“不可信”,达不到使人信服的目的。

二、论据

对论据而言,首先要增强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真实性是基础,不能随意捏造,因为议论文要靠论据来支撑,如果有一个论据是假的,那读者就会“窥一斑而见全豹”,推而广之,进而全盘否定你的观点。对于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写明谁说的,否则就会减少可信度,读者大都有“因其人而信其言”的思维定势,所以平时是要“牢记”一些名人名言在脑中的。典型性是“公信力”的保证,家长里短、道听途说当不得论据,所举论据应该是众所周知、公认的事实或定理原理,而且是最典型的,这样才能以一当十,增强说服力。新颖性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突出论据的新鲜感和时效性。其次要扩大论据的覆盖面。一般来说,文中所举论据应避免重复,尽可能兼顾不同领域、范围(有时同一领域的多数量也能增强说服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个人、集体、国家”是思考的几个常见维度。第三要注意论据的表述。对道理论据一般表述为“某人说过某话”就可以了,对事实论据的表述则要注意内容表述的指向性。要在陈述事实的同时,鲜明地将与中心最密切的关联处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不是淹没在材料中让读者猜测、揣摩,而且还要着重对事实的结果进行交待,以增强说服力。一般在叙述时要关注四个要点:“人、事、果、倾向性词语”(某人做某事最终结果怎样)。“倾向性词语”是指能清晰表明与论点一致性的“醒目”的词语或语句,使论据与论点保持逻辑上的高度一致性。当然,无论是举例还是引用,在这之后最好加上分析说理的句子,以使论据与论证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有力地证明论点。例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三、论证

对论证而言,要增强论证的严密性,这需要学习一些逻辑知识。可以说,逻辑性是议论文的“生命”。我们一般总会用到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归纳法限于“已知”,指向“温故”,演绎法助人探求“未知”,指向“知新”。运用归纳法时注意不要“以偏概全”,把话说死说绝了,需要辩证、全面;运用演绎法时注意“推论”的合理性,要符合逻辑。特别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用语要恰当,造句求精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作基础:小升初作文

全文共 1969 字

+ 加入清单

升初作文怎么写,怎么才能构思一篇好作文。背诵一篇好文章按题目套文?其实这样的方法是有一定风险的。撞中了叫运气,反之则倒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小升初作文的写作基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素材的多角度立意

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所说的自己画蛋的体会: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告诉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文章源于生活,它的立意亦应多角度进行。

我们以一个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件为例。

今年春天,我和爸爸来到高尔夫球场,第一次学打高尔夫球。看教练做很简单,我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却发现和想象的不同,要么杆碰不上球,要么球出去就偏离了方向,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我终于成功了。

就这一事例,我们可从如下角度立意:

1、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走向成功;

2、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成功需要方法;四、运动带来快乐……

这样,一个素材,可以根据命题的不同,确定立意,设置情节,确定描写重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打球的动作细节是不能丢的。

二、练习写好文章的细节

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注意了情节的起伏,语言的流畅,但总感觉文章空泛,这是为什么呢?忽视了细节描写。

怎样写好细节,简单地说,细节描写要还原生活,去发现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去描摹。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如何将“陌生叔叔帮我把车修好”写细,我们首先要还原生活场景,在头脑中勾勒出雪中修车图,再从这一图画中去寻找描写的细节。

这是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断:“叔叔迅速地摘下手套,用右手拿着链条,左手帮着把链条搬过去,链条一点点地扣上去了,一节一节地扣住了后轮的齿轮。‘咣当’一声,链条滑了出来,这一次努力前功尽弃。我的心咯噔一下,万一叔叔告诉我修不好,我该怎么办呀!可事情并非如我想象,只见叔叔向拢起的双手呵了呵气,又蹲下了身子。他为了不让链条弹开,用右手把链条往前面齿轮上套住,然后右手拉住链条往后齿轮上移,左手护住链条不让它再滑出来。后来,他看到位置有些偏,就用左手把它移正再装,洁白的雪花落在了他冻得通红的满是油污的手上,我知道他的手一定很冷,很冷,可他的心一定很热,很热。终于,链条一节一节地和齿轮扣住了。他猛一转脚踏板,车子居然又完好地转动起来。”文章中最直观的细节是叔叔修车的动作细节,摘、拿、套、拉、护、移、转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叔叔雪中修车的不容易,突出了人物精神。其次应当是外貌细节和心理细节的描写衬托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每个人观察生活的角度和经历不同,再现的生活场景也就不同,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我们达到这样一种境地为最好——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三、整理生活中的素材

努力回忆六年来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记忆尤为深刻的小事,哪怕是一次单手磕鸡蛋的经历都不要放过。因为孩子有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有真实的体验、感受,他的表述一定会具体而生动,他所表达的情感一定是真实的。翻翻过去的作文、周记,从多个角度,搜集这样的素材,将细节完整地记录下来,进行分类整理。

有些家长大量地看作文选、杂志,想帮助孩子从上面搬些素材下来。我不大同意这样的做法,因为那不是孩子的生活,他很难像成人一样具有缜密的思维,进行合理的想象情节,他也很难描摹当时的细节,这样的作文不能打动读者。不如让作文选、杂志成为勾起孩子回忆生活的媒介,从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中挖掘写作素材。如:从作文选上看奶奶为我掖被子的细节,想到冬天,妈妈买药回来,为我滴眼药时怕我嫌凉而搓手的动作,这样一来写母爱的文章就有了素材。

四、努力锤炼文章的语言

佳酿总是经过酿造才有它独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样,经过锤炼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尝试这样的几种方式,让语言焕发色彩。

在句式变换上下工夫。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可以将陈述句用反问、设问或感叹句的形式表达。

在准确地运用词汇上下工夫。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些拟声词来丰富表达;另外,可使用叠词使描绘更加准确,而且能使语言具有节奏感,从而让语言富有音乐美。再有,四字词语和成语的使用,会使语言表达更为简练。   在恰当地运用修辞上下工夫。修辞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一句,意思是说“大雨来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雨当作正在奔跑的人,飞快地追赶天空的乌云,这样一说比“大雨来了”更能表现出雨来的之快、之急、之大。当然,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等,我们应根据需要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公共基础知识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1687 字

+ 加入清单

一、从写作内容角度上看。

公基作文一般是议论性质的文章,字数一般要求在800--1200字之间。公基作文要求结合材料进行写作,属于材料作文类,考生不能脱离材料自行写作。此外,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跑题,不要脱离总论点。因为作文的阅卷是先定档后给分,这就要求我们一定不能跑题,而且虽然都是议论文但是不能跟高中初中作文那样随意抒发议论,要找到自己的角度,站在报考岗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盲目抒情、大发特发议论,此乃作文大忌。

二、从文章标题角度来看。

标题即论点,刚才我们谈到作文阅卷先定档,因此,如果能标题就是论点的话能够大幅度减轻阅卷人的压力,使得自己更容易获得高分。对于标题给大家简单提醒一下,通常情况下标题不建议大家使用标点符号。

三、从文章结构上来看。

一定要保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在阅卷规则当中,有重要一条就是逻辑完整,因此适当运用逻辑结构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里提示广大考生,我们的逻辑词经历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第一、第二、第三、第N个,这种结构因为第多少个没有上限,因此不建议采用,第二个阶段是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三个阶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与此同时、此外、加之等。这里推荐大家使用第二第三个阶段,逻辑结构比较完整,第四个阶段是运用过渡句过渡段,这种逻辑不推荐大家使用。

四、公基作文一定要写对策。

考查公基作文的目的就是考查考生进入单位之后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必须在文章中必须有所体现。从文章写作对策段落来说,建议大家在对策段落里面运用“结论+原因+措施”的写作结构,这种结构简单理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逻辑,比如说某地的某个行业出现一定的发展问题,那么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政府起主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先说政府大概应该如何去做,如政府应该多渠道扶持,此即结论,接下来就应该叙述政府为什么要去扶持,也即原因部分,最后要写明政府如何扶持也即具体措施,如运用宏观调控、减免税收、提供政策支持等。

五、从结尾段落来说,结尾要做到与首段呼应。

浑然一体的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点拨

第一:理解、分析、研究文体。事业单位写作其实就是议论文写作,因为只有议论文这种文种才能够承载对一个事物的确定观点和论述。所以对议论文来说,要把握一点,就是议论文是围绕一个观点进行展开,这对议论文来说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有确实的观点,即总论点,目前来看事业单位考试的总论点一般都是已经确定的。

第二:确定了总论点之后,再去议论观点。例如:上海是个好地方,那么整个文章展开的核心就是证明观点,也就是为什么说上海是个好地方,再比如:要勤奋,整个文章展开的核心就是论述为什么要勤奋。

近几年来公职类考试的写作命题有了新的变化。首先,会有给定材料,材料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主题通常是社会问题或者施政要点。例如:要推进民生改革;要提高政府公信力;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勇于探路等。其次,针对这样主题的变化,论述的方向也随之有所变化。例如: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基于这样的总论点,文章展开的逻辑就是为什么要提高公信力、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再比如:要勇于探路,那么文章展开的逻辑就是为什么要勇于探路、如何探路。通过以上事例,小伙伴们能基本理清两个最重要的内容:议论文就是围绕一个确定的观点展开,整个文章的核心要求就是把观点论述清楚。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填充内容了,在此根据情况来说明。

第一:如果平时比较关注新闻、热点时事,自然有内容可写,而且能够做到内容充实、立意高远、理解透彻。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摸索出适合自己表达的语言风格即可。

第二:如果是平时看书比较多,有自己对事物的思考。这样的基础能让写作体现出比较好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储备,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把看书多的优点发挥出即可。

第三:如果是既不看新闻、也不看书、学习马马虎虎或者工作后没有时间复习,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找一些捷径了,比如选择培训班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在考公共基础知识时需要进行写作,那么应该如何写作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作答要求作文;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联系实际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4)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

二、【写作参考答案】

【解析】这属于寓言故事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围绕鲨鱼,面对强化玻璃在历经失败过后,产生相对安逸的思维,等到危机困难真正解除,却不能迎接之前的目标,想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挫折,应该积极面对,不能退而求其次,因此,这篇文章立意是应对挫折,获得辉煌。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从良好心态、激发个人潜能、调整人生目标方面进行论述。

历经挫折 迎接辉煌

贝多芬曾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老师,就如同不能没有挫折一样。遭遇挫折,是人生常态,就像四季轮回、秋去冬来一样,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非人力所能避免。挫折是一个火药桶,点燃它会给人们带来苦难,带来不幸,带来失利;同时坐车又是一把金钥匙,拿着它会打开成功的大门,踏上人生的巅峰,通往幸福的天堂。因此,正确面对挫折,才能迎来新的篇章。

笑对挫折,能够培育良好心态,享受生活。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有坦途就有坎坷,有甜蜜就有苦涩。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成功的一级级阶梯;对于弱者则是一道道绊脚石,会把弱者跌得鼻青脸肿。

挫折,有时候也会像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然自信者手中始终会握着一枚“指南针”,他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勇往直前地向着目标进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沙漠”。要想享受生活,就要正确对待挫折,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

笑对挫折,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助力成长。挫折是积累经验的必修课,是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是收获果实的剪刀手。数风流人物,都是历经挫折方成宏图伟业。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一代枭雄;马云买保险的失败,造就阿里巴巴;刘伟电断双臂与白血病的次次打击,但终成“双脚弹琴小王子”。然而,生活中小学生因暑假作业未完成而崩溃跳楼的例子引人深思。究其原因在生活过于一帆风顺,没有遭受过挫折。因此,有意无意遭受点滴挫折,可以使我们告别安逸,在风雨中接受洗礼,从而拥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笑对挫折,能够调整人生目标,实现梦想。歌德用尽半生学画无成,面对人生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济世,最后发现治一人不能拯救全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事业。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古人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变得智慧和强大。但是,每个人都无法直接预料到适合干什么,只有在不断的遭遇挫折不断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最适合穿的鞋。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启示大家梅花妖娆美丽的获得是经过冰冷的寒冬。

同样,个人的成才也需要勉面临不断的碰壁,需要展现乐观态度与艰难选择的切合之魅,最后在挫折中使自己不断成熟。

[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基础薄弱如何进行英语四级写作训练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四级考试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基础薄弱如何进行英语四级写作训练的知识,欢迎阅读。

英语四级写作备考可分为四大步骤:

一、 背诵:

首先认真研究历年四级写作真题,重点研究2001年6月—2005年12月的11次真题,分析近年来四级写作的出题规律和考试重点,从语言、结构、 内容三大层面,认真研读经典写作真题范文:语言方面学习范文中的精彩词汇、词组、句型;结构方面学习范文的框架结构、内在逻辑、关联词、同义替换和代词替换;内容方面学习范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同时背诵精彩写作范文,要求滚瓜烂熟、脱口而出、多多益善,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写作实力。历年英语四级六级真题 >>

二、默写:

背诵熟练之后默写下来,仔细对照原文,会发现你默写的文章与原文有一些语法、拼写、标点的区别,这些区别就是你的写作弱点,学习关键在于针锋突破,不要全面出击。这些弱点正是你在考试中扣分的原因所在,把这些弱点意义克服,分数自然就会提高。

三、 中译英:

首先将写作真题范文译为中文,或参考范文的正确译文,然后进行中译英的工作,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中文译为英文,最后对照英文原文,你会发现你的译文与原文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正是你写作低分的症结所在。同样的一个中文句子,仔细对比一下你使用了哪些词汇、词组和句型,原文使用了哪些,这样你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四、 写作:

进行完上述工作之后,在考前必须进行写作的工作,只有动笔写作,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写5—10篇真题或模拟题,模仿自己曾经背诵过的精彩词汇、词组、句型、框架和范文,写出一篇新的文章。最初不要求速度,但考前一定要进行模考,半小时写出一篇120-150词的文章。写完之后仔细修改其中的语言错误,将其改的更加精彩。

英语写作基础不太好的四级考生,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严格进行;基础较好的考生学习顺序正好相反,首先写作,直接写作英语四级真题;其次中译英,在研读原文之前,进行中译英的工作,译完对比,找出差距;然后背诵;最后默写。同时可以准备自己的写作框架,应用文和论说文分别形成固定的写法,积累精彩句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精选

全文共 14172 字

+ 加入清单

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设计 :

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导入 :

“博士”寻驴

从前,有一位老先生,号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方圆百十里地享有很高的声望,人称“博士”,他也因此得意洋洋、自视很高。这一天,家人来向他报告:家里一头最精壮的黑驴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而眼下正是田里、家里活儿最多、最需要牲口的时候,请老爷赶紧想办法或者找回黑驴、或者重买一头新驴。当时一头正值壮年的驴也还很值几个钱,于是有好事者提醒博士说,还是先写个寻驴启事,也许还能找回来呢!博士连连点头称是。于是磨墨铺纸,提笔运腕,一张寻驴启事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赶紧让家人拿出去,张贴在闹市口了。

可是,转眼几天过去了,一点黑驴的消息也没有,博士决定亲自到街头去看一看、听一听,了解了解关于黑驴的消息。来到闹市口,自己写的启事还在,还真有不少人在围观,博士混入人群,心下得意,想听听大家的说法。只听得有好事者正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念着:“……,我中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文明教化,……盘古开天……,唐宗……,宋祖……”“什么嘛!什么嘛!”“什么意思!瞎耽误工夫!”围观的人没等好事者念完,就已连连唾弃着地四下散去。原来,“博士”真不愧为博士,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下去,还没提到一个驴字,难怪他等了好几天没有任何消息呢!原来大家还没等他讲到驴就早已不耐烦读下去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应用文呢?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正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今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同样使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主题先行性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

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标题显旨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开头点旨

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

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

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实训: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主题,并用主题句表现出来。

1 .目前,全世界的年教育经费已超过 2000 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仅次于军事经费,占第二位。世界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其教育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数超过五分之一,但教育经费仅占约三十分之一。按 1982 年的数字算,人均教育费为 11.2 元人民币,属世界 14 个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5 美元的国家之一。

2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国去推销本厂的鞋子。上岛后不久,他们各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穿上鞋子,我打算长驻此岛。”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的选取 间接获取

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

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实训: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1 .随着市场的进化,专业化分工的加强,未来 10 年内,以往支撑家电企业的自营渠道因为成本原因将全面撤退,而其他大量零星的代理商将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加盟到大的品牌渠道中,成为品牌渠道的连锁店。

2 .据 1987 年国家审计局的公报, 1985 —— 1986 年仅对 2700 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查出被挪用、占用普教经费,竟高达 5 亿多万,占审计总额的 5 %,成了违纪金额中的主要项目。被占用的钱用来建干部宿舍、招待所、办工楼、买小汽车、经商办厂。一个县教育局竟把 40 万转入银行吃利息,而置全县二万多平方米的学校危房于不顾。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固定性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条理性

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实训:

指出下列开头所使用的方式。

1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 年至 199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56.9 %。 199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此后,经过调整和转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市场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多方面均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科技、经济的关系如何?不久前,河南教委组织 17 个地区、 34 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对 100 多个村进行调查。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举例

称谓语

本人、我、你、贵、该

起始用语

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为了

结尾用语

为荷、为盼

表态用语

照办、可行、同意

谦敬用语

请、承蒙、惠示、惠允

时限用语

当即、立即、从速

期望用语

务希、务请、如蒙、勿误

列举概括用语

各类、多起、数事、上项、如下

特殊含义的用语

签发、核查、归口、取缔、缺口、责成、任命、复议、追加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举例

绝对数和概数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平均数

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左右。

百分数

2003 年,我国粮食增长 16 %,棉花增长 66 %,糖料增长 83 %。

对比数

甲比乙多生产了两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实训:

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

( 1 ) ××× 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

( 2 ) ××× 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

( 3 )国际化的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的。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迫,我市的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影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85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真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影评写作基础知识有哪些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作基础:学写句子

全文共 1839 字

+ 加入清单

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在基本功的各项练习中,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应该如何写句子吧。

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厂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1.小蜜蜂飞来。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

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学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句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应删掉“大概”。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某些同学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

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大家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这就告诉我们: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写作基础:学写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168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今天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主题先行性、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开头点旨、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真实性、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二、材料的选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间接获取、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固定性、条理性、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计划文书的写作基础和注意事项

全文共 2865 字

+ 加入清单

计划文书,是机关团体为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对目标达到、任务完成前特定时段工作的设计和安排类文书。计划类文书包括规划、纲要、计划、安排等文种。小编收集了计划文书的写作基础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一、计划文书的种类与作用

计划一类的文书,有计划、规划、方案、纲要、要点、打算、设想、预测和意见等,这些文种的内容都是写的未来,即还没有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东西。但是,它们之间有范围、时间、粗细、远近等方面的差别。一般地说,规划、纲要的时间跨度大、范围广,带有全面性和长期性;方案、预测的时间跨度小,多指专项工作,思考得较细;计划的时间有长有短,内容可全面可单项,如五年计划、年度计划、季度和月度计划,其内容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工业生产计划、教育工作计划等;设想、打算属于初步的或非正式的东西,设想的时间较长,打算的时间较短,思考不很周密,带有粗线条的想法。因此,作者可以根据内容、时间、重要程度等多种要求,确定选用哪一个文种。例如,考虑未来的十年可用规划,考虑未来的三、五年可用计划、考虑近期的要做的某项工作可用方案、意见、打算等。

计划文书在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明确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对人们的行为可以作指导性的规范;三是可以激励人们的热情和斗志。

二、计划文书的基本特点

写计划一类的文书,必须了解其基本特点:

1、超前性。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超前思想,而写计划文书这一点尤为突出。因为,规划、计划必须事前制定,所以,在制定规划、计划前,必须有超前思想,才使规划、计划立于不败之地。

2、创新性。不论是中、长期计划,还是近期计划,其内容都要有新意。如果每年的计划都是老套套,那么这个计划可以不要。对一个地区来说,在发展的规划、计划中,要有新项目、新指标、新措施、新的增长点。否则,这个地区的经济建设望洋兴叹能前进,甚至倒退。对一个企业来说,在发展的规划、计划中,要有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经营战略,否则,这个企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连生存也难以为继。所以,写计划文书一定要坚持创新精神。

3、指导性。规划、计划、方案等经过上级机关审批以后,就具有权威性。它既是行动的方向,又是指导工作的根据。所以,写计划文书前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落笔慎重,防止失误。

4、客观性。计划文书虽然是人们主观意志对未来的设想,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幻想,或者胡思乱想,而是有依据、有实现可能的设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地说,在写规划、计划前,先要深入调查,充分占有资料,了解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指标和措施。因此,计划文书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是纯主观的产物。

三、计划文书的一般写法

计划文书的结构,大体可分为:

标题:计划文书的标题直截了当,是什么规划、计划就是什么名称,不转弯抹角,不需要文采式的或形象生动的标题;一般也不分正副标题。例如,某某市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某某县“九五”农业发展规划,某某乡2000年植树造林计划。有时在地区或单位下面插入“关于”介词,如某某局关于2000年工作计划,有点类似公文标题。总之,计划文书的标题,应该按照规划、计划的时间和内容来确定。

正文:计划文书在通常情况下,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它介绍写此规划或计划的背景,交待其依据,说明目的及其重要意义。按照意思分层次写,不一定用一二三四等序数词来排列。(这部分的篇幅不要太长,如中长期的计划可以多说一些,年度工作计划或忖项工作计划用几句话交待一下根据就行),使人知道这个规划、计划是有依据的,不是凭空写的。

第二部分,任务(含指标)。这部分是计划文书的核心,也是奋斗的目标和方向。计划文书中如果不提任务、指标,那就没有制定规划、计划的必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的任务和指标,说明本地区本单位在计划期内,经济增长的总体水平,达到怎样的规模,经济总量的发展要求;二是具体任务,比如农业、工业、交通、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任务和指标,以及发展的程度。总的任务要概括写,具体任务应分项分条写。这样使人看了一目了然,知道在规划或计划期间,该地区该单位的总任务是什么,各行各业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上述任务部分是指大的全面的计划而言,至于短期计划和某项工作计划,不必要这样分开写,总的任务和具体任务可合并起来,可分条写,也可不分条写。因为这类计划比较简单,内容又不太复杂。

第三部分,因素分析。这部分是对完成任务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也可以说对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说明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或困难有哪些,从而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正视不利因素与困难,达到趋利避害,完成与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写这部分时可梳理成几条写写,即有利条件几条、不利条件几条,对于那些不稳定的可变因素还要估计在内。既不要把各种因素写得过分具体,也不能写得空洞抽象,点明了,说到为止。因为因素分析,毕竟属于依据客观情况推断出来的认识,难免不含有个人的意志,决不能把话说死了。

第四部分,措施和步骤。这部分是计划文书的重点,也是任务部分的延伸。没有任务,就谈不上措施;没有措施,任务就是空中楼阁。所以,写计划文书两大部分最重要:一个是任务,一个是措施。这是相互依存、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写措施可梳理几条写,可用一二三四序数词,亦可用小标题,使措施之间隔开,重要的放前面,将要的放后面,尽可能写细写实,便于执行单位操作。至于不太重要的措施,可概括写,一笔而过,也可省略不写。

计划文书的四个部分,在内容上是有机的联系,是一环套一环的。即使结构有改变,或写三个部分,或写五个部分,也是四部分内容的某一部分的展开或浓缩。不管如何调整,这样三个问题是要回答的,即写计划文书的依据是什么,它的任务要求是什么,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只要掌握这些原则,就能驾驭自如,写好计划文书。

四、写计划文书应注意三点

1、基础材料要准确。计划文书中的设想是建筑在各种材料基础上的,是科学的设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天方夜谭。因此,写计划文书的各种基础材料,包括数据、信息、资源情况、历史资料等凡是需要参考的资料,一定要准确、真实、不能有假。如果以假材料为依据,推测出来的设想,将使规划、计划很难实现,还会造成重大失误。

2、任务指标有余地。计划文书里所提出来的任务、指标和各种措施要求,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脱离现实、好高骛远,也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否则,不是保守,就是冒进。所以,在任务、指标、措施上应留有余地,允许上升的空间。就是说,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和超额完成计划。

3、使用朴实的语言。计划文书与总结、调查报告不同,不需要生动、形象的语言,也不要更多的修辞方法,一般使用相实、庄重的语言。因为计划文书的内容,都是要求人们未来做的,只有理解明白,才能做,才能执行。所以,语言要朴实无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特别是任务指标决不能含糊,一定要清清楚楚,表达准确,这是计划文书对语言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最新版

全文共 989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的作者是美国的悉德·菲尔德(Sid Field),这本书是电影编剧专业的必读教材,自1982年首版以来已被译成二十四种语言,为全球超过四百所大学所选用,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新版本中作者修订了大量内容,增加了一批更为当代观众所熟知且更风格化的片例。

以下是全书内容:

第一章 电影剧本是什么?

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

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第二章 主题

记住一个电影剧本就象名词──指的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主人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

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个电影剧本都把动作和人物加以戏剧化了。

每个电影剧本都有个主题。

剧作家在决定如何把故事戏剧化时,常常要进行选择和履行责任。

你的主题会找到你的,只要你设法去发现它。

从寻找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开始做起!

下一步是扩展你的主题。赋予剧本中的动作以血肉,把焦点集中在剧中人物身上,这样就扩展了故事线和突出了细节。

这条规则值得再重复一遍: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越多。

调查研究工作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具体要素。

动笔时,先问一下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当你一旦决定想要写哪一种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而考虑剧中人物了。首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need)。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人物的需求,那就可以设置达到这一需求而要克服的种种障碍。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你的故事本身。冲突、斗争、克服障碍这就是一切戏剧的基本成分。喜剧,亦是如此。剧作家的责任就是创造足够的冲突去使你的观众或读者发生兴趣。故事始终要不断向前发展,直至它的解决。上述就是你对主题应该了解的一切。如果你已经清楚了自己电影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你就可以为你的人物规定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一需求设置种种障碍。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没有需求,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也就没有动作。

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莎土比亚有句名言:“即便一只麻雀的死,亦有特殊的天意。”而宇宙的自然法则是: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一法则也适用于你的故事。这就是你电影剧本的主题。

要了解你的主题!

第三章 人物

人物是你电影剧本的根本基础,它是你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在动笔之前,你必须了解你的人物。

首先,确定你的主要人物。然后,把他(她)生活的内容分成两个基本范畴:内在的生活与外在的生活。

要从内在的生活开始。

写作要具备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且找到答案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发展人物称之为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人物的外在的部分发生在电影剧本的开始到最后的淡出之间。首先,要逐个分析他们生活的各种因素或各个组成部分。你应该通过人物与其他人或事件的关系来创造你的人物。所有的戏剧性人物都在三个方面相互作用:

1)在争取他们的戏剧性需求过程中所经历的冲突。

2)他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敌对的、友好的,抑或是冷漠的。请记住:戏剧就是冲突。法国著名的电影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曾跟我说过:描写一个混蛋比描写一个好小伙子更有戏剧性效果。

3)他们内在的相互作用。

把你的人物的生活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职业的(Professional)生活部分,个人的(Personal)生活部分,私生活(Private)的部分。

人物的实质是动作。你的人物实际上是他所做的事。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剧作家的责任就是选择一个视觉形象或画面,用电影化的方式使他的人物戏剧化。

对话是人物的一种机能。在你第一稿的前六十页之中会到处出现别扭的对白,这没关系。别担心这些,写到后六十页它就会流畅并起作用了。你写得越多,它就变得越容易。这时,你可以再回来把你电影剧本中前半部分的对话修改顺畅。

对话是和你人物的需求、他的希望与梦想相互联系的。对话必须把你故事的信息或事实传达给观众。它必须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它必须提示人物。对话必须展现人物之间和人物内部的矛盾冲突,以及展现人物的感情状况和性格的独特之处。对话来自于人物。

第四章 构成人物

你如何给你的人物“注入生命”?如何去构成你的人物呢?

关键的词是“过程”。需要一种途径去实现它。

首先,要创作人物的来龙去脉(context)。然后把内容注入其中。确定人物的需求。

人物就是观点——即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来龙去脉。

我们都具有某种观点——要保证你的人物具有个人的和独特的观点。你创造了来龙去脉,内容就随之而来了。

人物还是一种态度。这也是一种来龙去脉,是展现人物观点的一种感情和行动的方式。

你越能清楚地确定人物的需求,就越容易给这些需求制造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这有助于你创作一条紧张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线索。这在喜剧中也是一条卓有成效的规律。

确定人物的需求,然后针对这一需求制造障碍。你对你的人物知道得越多,在故事结构中创作的尺度就越宽。

人物还是个性。每个人物从视觉上都显示出一种个性。

人物还是行为。人物的实质就是动作——什么样的人干什么事。行为是动作。行为向你揭示很多东西。

人物还是我所谓的启示。在故事进程中我们了解到人物的一些事情。

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所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家常常在一个作品接近完成时,坚持写下去而没有写完。

只是别指望你的人物从第一页就开始跟你讲话。这样是行不通的。如果你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并熟知你的人物,那么你就会体验到某些阻力,然后才能有所突破,和你的人物发生接触。你的全部工作、研究、准备工作和思考时间的最后结果将是那些真实、生动、可信的人物——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第五章 创造人物

写剧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先有了想法,然后按照这种想法去创造人物。写剧本的另一种办法是创作一个人物;从人物身上会产生出需求、动作和故事。

要记住,剧本的主题是动作和人物。我们已经有了人物了,现在该去找动作了。这是一个漫无目的的创作过程。我们提出一些想法,做出修改,重新安排,也犯错误。我刚说了一件事,接着又反驳了自己。不要着急。我们在寻找一个特定的结果——一个故事。我们必须使自己“找到”它。

要记住,这是一个创作过程,混乱和自相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情节点。要记住,它必须是一个能“钩”住动作转向另一方向的事变或事件。

第六章 结尾与开端

方向!──对,正是它!你的故事是从A向前发展到Z;从建置发展到结局。请记住,电影剧本结构的定义是: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戏剧性的结局。这就意味着你的故事是从开端向前发展到结尾。你应该用10页(10分钟)向你的观众或读者介绍三件事:⒈谁是你的主要人物?⒉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亦即故事讲的是什么?⒊戏剧性情境是什么──意即围绕你故事的戏剧性情况是什么?

很多人不相信,动笔写剧本前需要一个结尾!我听到多少次论证、争论等等。

当你开始动笔时,你必须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尾。

你的故事总要向前发展──它沿着一条途径、一个方向、一条发展线,从开端到结尾。方向就是一条发展线,一路上遇到一些事情的途径。知道你的结尾。你不必知道具体的细节,但是你必须知道结尾发生了什么事。

你的故事就象是一次旅行,结尾就是目的地。二者是联成一体的。凯特·斯蒂汶斯在他的歌《就座》中概括了这一点:“生活就象多重门的迷宫。扇扇门都得往里推才打得开。伙计,你就只管推门而进,不论你怎样走,你都可能绕回到开始的地方。”

中国有句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结尾与开端是相互联结的,这一原则可适用于电影剧本。

所以一个结尾始终是一个开端,而另一个开端也就是另一个结尾。如同生活一样,电影剧本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相互关联的。

结尾和开端犹如一枚银币的两面。一定要仔细地选择,从而戏剧化地构成你的结尾。

当你知道了你的结尾.你可以有效地选择你的开端。

如果你已经决定了结尾,你可以选择一个事情或事件能引导到影片结尾。

一种类型的开端,可以是视觉感染力很强、很令人兴奋的进程,它能一下子抓住观众;另一种类型的开端,可以以一种速度极快的解说式的镜头去建置剧中的人物。你的故事决定了你去选择哪种类型的开端。

在什么地方出现片头字幕,这是个由电影片决定,不是由你剧作者决定的事。决定在什么地方出现字幕是一部电影制片时最后的事情,是由电影剪缉和导演来决定的。

你的电影剧本一开始的前十页是最为重要的。在这十页之内,一个读者将要知道你的故事是否引人入胜,它是不是开始布局了。这正是读者的工作。

对卖给好莱坞的电影剧本设有一个专门阅读剧本的人(reader)。在好莱坞那里,没有人读剧本,制片人不读,只有专门阅读剧本的人读。

对编剧人员来说,看电影是最重要的事情。去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好的影片、坏的影片、外国影片、老影片和新影片等等。你从看的每一部影片中都能获得经验,如果认真地看,它就会帮助你逐渐地对电影剧本有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看一部影片应该象参加一次工作会议,要去谈,去讨论它,并且看看它是否和哪个示例相吻合。

对一部结构很好的影片说来,结尾和开端是最重要的。所以,写电影剧本的开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那就是:要清楚知道你的结尾!

第七章 建置

电影剧本中的一切都是互相夫联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介绍你故事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首要的。你有十页的篇幅去抓住或钩住你的读者,这样一来,你就必须立刻建置你的故事。

你必须以视觉的方式把故事中的信息建置起来。读者必须知道:谁是主人公,故事的戏剧前提是什么——也就是故事要讲的是什么,以及戏剧性的情境——围绕动作的境况。

第八章 段落

“协同动力学”(synergy)是对系统的研究,它研究系统作为整体而独立于它的各个工作部分时发生作用的情况。

电影剧本是由一系列的元素组成的,可以把它比作一个“系统”,即很多互相关联的独立部分有秩序地加以安排成一个统一体或整体。

电影剧本象一个系统,它由若干特定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是由动作、人物和戏剧前提联系和统一起来的。我们是通过它能不能“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来对它加以衡量或评价的。

一个电影剧本做为一个“系统”,是由结尾、开端、情节点、镜头与特技效果、场面以及段落构成的。这些故事的诸元素由动作和人物的戏剧性推动力统一在一起,按照特殊的方式加以安排,然后从视觉上展示出来,从而创造一个整体,就是众所周知的“电影剧本”──用画面叙述的故事。

从我的角度来说,段落(scquence)①是电影剧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电影剧本的骨架或脊梁骨;它把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

段落就是:用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联结在一起。它是统一在单一思想下的一个单元或一个戏剧性动作的单位。

段落是电影剧本的骨架,因为它把一切都安排妥贴。你可以直接地把一些场面“串”起来或“挂”起来,从而创造成一大段戏剧性动作。

一个段落也正是这样:通过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联系在一起。

每一段落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用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连结或联系在一起,并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它就是电影剧本的一个缩影,就好比一个单细胞亦包含着一个宇宙的基本特点一样。

它是理解如何写电影剧本的重要的概念。它是电影剧本的组织框架,是形式,是基础,是蓝图。

开端,中段,结尾。

第九章 情节点

写作最困难的事是知道要写什么。当你写一个电影剧本时,你必须要知道你要写什么;你必须有一个方向──一条导致解决、结尾的发展线。如果你不这样做,那就麻烦了。那你很容易就会迷失在自己的创作的迷宫之中。

情节点,它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一方向。

它把故事推向前进。

它们是你故事线上的锚。在你开始动笔之前,你需要知道四件事:结尾、开端、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以及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

掌握情节点的知识,是写电影剧本的最基本要求。要注意情节点,你们在看电影时要找出它们来,读电影剧本时要讨论它们。

每部电影都有情节点。

当你看一部影片时,确定它的情节点。

了解和掌握关于情节点,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基本要求。每一幕结尾的情节点是戏剧动作的环节;它们把一切都串在一起。它们是每一幕的路标、目的地、目标或指定点——是戏剧性动作的链条中的链环。

第十章 场面

场面是你剧本中最最重要的因素。在场面里发生某件事情──发生某些特殊的事。它是一个动作的特殊单位──是你讲故事的地方。

良好的场面产生良好的电影。当你想到一部好电影时,你记得的是场面,而不是整部影片。

你在纸上表现场面的方式最终影响着整个剧本。剧本是一个阅读的经验。

场面的目的是推动故事前进。

场面根据你的需要可长可短。

每个场面都具有两样东西──地点和时间。

场面的变换在剧本的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一切都发生在场面中──是你用活动影像来讲故事的地方。

每个场面至少向读者或观众揭示必要的故事信息的一个因素。它很少提供更多的因素。观众接受的信息是场而的核心或目的。

一般来说,有两类场面:一类是,这里发生了某些视觉性的事情,另一类是人们之间的对话场面。大多数场面是两者的结合。

你要找出场面内的成分和元素。

当你写一个场面时,设法寻找一种与场面“反衬”的戏剧化方法。

你能驾驭你的故事,而不是让故事驾驭你。作为一名作家,你必须在场面的结构和表现中进行选择和承担责任。

寻找冲突,制造困难,尽可能多的困难。这能增加紧张性。

喜剧就是要创造一个情境,然后让人物对这个情境或相互之间做出动作和反动作。在喜剧中,你不能让你的人物故意去逗笑。他们必须相信自己所做的事,否则就会变得牵强和造作,因此也就不可笑了。

找到场面内的成分从而使场面运转起来。

一个场面很少是全部表现出来的。更经常的是表现整体中的片断。

在场面中某一特殊动作行将结束之际才进入。

第十一章 构筑剧本

每一幕都是戏剧性动作的一个单元、或组块。

在每一幕中,你都是从一幕的开端开始向这一幕结尾的情节点发展。这意味着,每一幕都有一个方向,一条从开端到情节点的发展线。而第一幕与第二幕的结尾的那两个情节点是你的目的地;它们就是你在构筑和结构你的电影剧本时,将要去的地方。

你的故事决定你需要用多少卡片。

用卡片是极好的方法。你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安排场面,和重新安排,增加几张,去掉几张。它是简单、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你以最大的灵活性去建设电影剧本。

牛顿的运动第三定律吧:“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条原则在构筑电影剧本中也起作用。

动作──反动作,这是宇宙的法则。在电影剧本之中,如果你的人物作出动作,而别人或其它物件作出的反动作是能引起你的人物再作出一个反动作。这样他一般就创作一个新的动作,而这又引起另一个反动作。

人物作出动作,有人做出反动作,动作──反动作,反动作──动作,使你的故事朝着每一幕结尾的情节点发展。

很多新手或者没有经验的剧作家总是让主人公遇到什么事,总是让他们对他们的环境作出反动作,而不是根据他们的戏剧性需求去动作。人物的实质是动作;你的人物必须采取动作,而不是反动作。

第十二章 写电影剧本

写作的最难之处在于知道要写什么。

要弄清楚这是否是你最佳的工作时间。

写作是件日复一日的差事。你要逐个镜头、逐个场景、逐页、逐日地写你的电影剧本。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天写三页是合理的和切实可行的,这大约是一天近一千字。如果你的电影剧本有120页的篇幅,每天三页、一星期工作五天。那么,完成第一稿需要多少时日呢?四十个工作日。

当你专心写作时,虽然你在外部很接近你所爱的人们,但你的思想和注意力是在千里之外了。

当你需要些时间来写电影剧本时,不必感到“内疚”。

制定个写作日程表:上午10点30分至12点,或是晚上8点至10点,或者晚9时至深夜。有了日程表,遵守纪律的“问题”就容易掌握了。

制定好写作日程表之后,你就可以工作了,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坐下来着手动笔。

出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阻力!不错,正是它。

写作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需要写作的技巧与协调的能力,就象学骑自行车、游泳、舞蹈或打网球一样。

当你真坐下来写的时候,又蹦出个另一个“新”的念头,如此反复不已。它是个阻力,一种思想上的开小差,一种逃避写作的方式。

我们全都是这样的。在编造出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去写作这方面,我们是大师。这是创作过程中的“障碍”。

写作是日复一日的劳动,一天要两、三个小时,一星期三、四天,一天三页,一星期要写10页。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一个场面接一个场面,一页接一页,一个段落接一个段落,一幕接一幕地写下去。

在写电影剧本初稿时,你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把字“写在纸上”的阶段。这时你把一切都写下来。

第二阶段。即对你所写的东西作一次冷静、严厉而客观的检查。这是电影剧本写作中的最机械、最没有灵气的阶段。

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你要检查一遍你所写的东西,真正把故事写出来。你要进行加工,突出重点,进行润色,或重写一些,让它更精炼一些,使它活起来。

写电影剧本,你必须学会忍痛割爱。

坚持写,日复一日,一页复一页地写。写得越多,就越感到容易。当你几乎要完成时,也许在最后的10页—15页,你会发现你在“拖拉”。你也许会用四天时间才写一个场面,或一页稿纸,并且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你就是不想结束,不想完成它。

当它结束后,你会体验到种种情绪反应。首先,是满意和松了一口气。几天之后,你会感到消沉、压抑,不知该怎样打发时间了。你可能会贪睡,浑身没有劲儿。我把这称之为:“产后郁闷”时期。这就象生孩子一样,你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致力于某件事,它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它使你一早就醒过来,夜里睡不着,现在一切全都过去了。所以消沉和郁闷是自然的。但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总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这不就是开端和结尾吗?

上面就是写作电影剧本的全部体验。

第十三章 剧本的形式

千万别给读稿者以口实来不读你的剧本。这就是剧本形式的问题。什么样的是专业剧本,什么样的不是。

剧本的形式是简单的。实际上它简单到大多数人都试图把它弄得复杂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加利福尼亚州技术研究所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恩曼曾谈到:“自然的法则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必须提到科学思想的复杂性的高度之上去认识他们。”

剧作者的工作是写剧本。导演的工作是把剧本拍成影片,把纸上的字变成影片上的形象。摄影师的作用是决定场面的照明和摄影机的位置,从而以电影化的方式抓住故事。

电影是合作的媒介。人们一起工作,共同创作一部影片。

镜头就是摄影机所看到的东西。场面是由镜头组成的。是单个镜头,还是一组镜头,无论多少,还是什么样的镜头,这都无关紧要。镜头有各种各样的。

别怕犯错误。掌握它要有个过程。你写得越多就越得心应手。

从一开始就要按电影剧本的形式写。这是对你的忠告。

找出你的镜头中的主体。

术语:1、【角度对准】一个人、地点或事物(镜头的主体)。2、【主要表现】也是对人、地点、或事物。3、【另一个角度】镜头的变化。4、【更宽的角度】场面中焦点的变化。5、【新角度】另一种镜头变化,常用来“冲破纸面限制”而获得“电影化的面貌。6、【视点】一个人的视点,他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7、【反拍角度】视角的变化,通常与视点的镜头相反。8、【过肩镜头】通常用于视点和反拍角度镜头。一般把一个人物的肩头摆在画面的前景,他所看到的东西处在画面的后景上。画面是摄影机所看到的界限,有时称作“画框边”(frame line)。9、【运动镜头】重点在镜头的运动。10、【双人镜头】镜头的主体是两人。11、【近景】就是近:要少用,只为强调而用。12、【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把不论是一份电报、报纸报道、标题、钟面、表盘或电话拨盘等镜头插入场面之中。

第十四章 改编

把一部小说、一本书、一出舞台剧或一篇文章改编成电影剧本跟创作独创的电影剧本是一样的。“进行改编”(to adapt)意味着从一种媒介改变成另一种媒介。改编(adaption)的定义是:“通过变化或调整使之更合宜或适应的一种能力”──也就是把某些事情加以变更从而在结构、功能和形式上造成变化,以便调整得更恰当。

换句话说,小说就是小说,舞台剧就是舞台剧,电影剧本就是电影剧本。把一本书改编成电影剧本,意味着把这一个(书)改变成为另一个(电影剧本),而不是把这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之上。它不是拍成电影的小说,或者拍成电影的舞台剧。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一个是苹果,另一个是桔子。

当你改编一部小说时,你没有必要把自己仅限于忠实于原素材的地步。

T·S·艾略特有句名言:“历史不过是编造的通道。”

如果你必须增添新的场面,做就是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加进几个事件,使得故事更加个性化,只要它们能导致准确的历史结果就行。

在电影剧本中,事实支承着故事;你甚至可以说,它们创造了这个故事。

在电影剧本写作中,你是从一般到特殊,你先找出这个故事,然后收集事实。在新闻报道写作中,你是从特殊到一般;你先收集事实,然后再找出故事。

第十五章 论合作

电影是一门合作的媒介。

电影剧作家始终在和别人合作。

剧作家们出于不同的原因而进行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有三个基本阶段:一、建立合作的基本规则,二、写电影剧本所必须的准备工作;三、实际写作本身。这三个全是重要的。如果你决定合作,你必须睁大眼睛去这样做。

合作意味着在一起工作!

合作或任何关系的关键,就在于互通信息。你们必须相互讨论。不互通信息,就没有合作,那只能是误解和意见不一。这没有出路。

有时你不得不批评你的合作者写的东西。

“要判断别人,首先要判断自已。”你必须尊重和满怀希望地支持对方。

合作也是一次学习的经验。

合作意味着“一起工作。”

第十六章 剧本写完之后

把原稿保存起来,千万、千万不要把原稿交给任何人。

当他们读过剧本之后,倾听他们说些什么。不要为你所写的东西辩解,不要装着在洗耳恭听,而事后感到气愤或伤心,总觉得自己是对的。

向他们提出问题,追问他们。

和他们一起研究那个故事。找出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哪里打动了他们,哪里没有。

扉页就是扉页。

第十七章 作者札记

人人都是作家。

麦克唐纳公司(theMcDonaldsCo.)的海报《再接再厉》概况了它的格言: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持之以恒:才华不能代替──是常见的是失败的天才;天才也不能代替──没有成果的天才只能被当成笑料;教育也不能代替──这世界充满了受过教育的废物。只有持之以恒和决心,才能有无上的权威!

当你完成了你的电影剧本时,你已经取得了一个伟大的成就。你把一个构思,发展成一条戏剧的或喜剧的故事线,然后坐下来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把它写下来。从开始到完成,是一个满足和得到回报的体验。你做了你决心要做的事情。这是值得骄傲的!才能是天赋的,你具备它或者不具备它,但是这并不妨碍写作的体验。写作自身会给你带来报偿。要享受它。努力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际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际的过程,而实际上,采访能力强自然有助于写作效率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写作基础:高考议论文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论文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文章,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那么高考议论文写作基础有哪些呢?我们来看看吧!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统摄全文的观点,是全文的灵魂,也是其它两个要素围绕的核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材料——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中心论点。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它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论据和论证必须指向明确,且有说服力,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影响别人的想法,接受文中的主张。这就要增强议论的“向心力”。

“向心力”原来是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使质点(或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所需的指向曲率中心(圆周运动时即为圆心)的力。这里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来形象说明一下议论文的写作吧。这个“心”就是中心论点,这个“向心力”指的就是论据、论证的说服力;增加“质点质量”——材料或加大“速度”——论证即可增加“向心力”。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正确,我们常常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给出论据,并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如果这些论证和论据是有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当然是正确的),那议论的向心力就会增强,中心论点就能使人信服。反之,则会弱化向心力,甚至还会产生离心现象,将极大地削弱论证力度,最终使论点“立不住”,甚至“不可信”,达不到使人信服的目的。

对论据而言,首先要增强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真实性是基础,不能随意捏造,因为议论文要靠论据来支撑,如果有一个论据是假的,那读者就会“窥一斑而见全豹”,推而广之,进而全盘否定你的观点。对于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写明谁说的,否则就会减少可信度,读者大都有“因其人而信其言”的思维定势,所以平时是要“牢记”一些名人名言在脑中的。典型性是“公信力”的保证,家长里短、道听途说当不得论据,所举论据应该是众所周知、公认的事实或定理原理,而且是最典型的,这样才能以一当十,增强说服力。新颖性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突出论据的新鲜感和时效性。其次要扩大论据的覆盖面。一般来说,文中所举论据应避免重复,尽可能兼顾不同领域、范围(有时同一领域的多数量也能增强说服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个人、集体、国家”是思考的几个常见维度。第三要注意论据的表述。对道理论据一般表述为“某人说过某话”就可以了,对事实论据的表述则要注意内容表述的指向性。要在陈述事实的同时,鲜明地将与中心最密切的关联处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不是淹没在材料中让读者猜测、揣摩,而且还要着重对事实的结果进行交待,以增强说服力。一般在叙述时要关注四个要点:“人、事、果、倾向性词语”(某人做某事最终结果怎样)。“倾向性词语”是指能清晰表明与论点一致性的“醒目”的词语或语句,使论据与论点保持逻辑上的高度一致性。当然,无论是举例还是引用,在这之后最好加上分析说理的句子,以使论据与论证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有力地证明论点。例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对论证而言,要增强论证的严密性,这需要学习一些逻辑知识。可以说,逻辑性是议论文的“生命”。我们一般总会用到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归纳法限于“已知”,指向“温故”,演绎法助人探求“未知”,指向“知新”。运用归纳法时注意不要“以偏概全”,把话说死说绝了,需要辩证、全面;运用演绎法时注意“推论”的合理性,要符合逻辑。特别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用语要恰当,造句求精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