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日全食的资料(精品20篇)

浏览

2443

作文

1000

日全食作文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早在几个星期前,我就知道了7月22日的上午,会有一次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我们舟山恰好是一个很好的观测点。为了这次难得的天文盛宴,我们早早的做了准备——姨妈从她的工厂给我们拿来了电焊工的护目镜片,我们及时学习了有关日全市的天文知识,知道了钻石环、贝利珠、日冕这三样奇观,就等着到时候亲眼见证了。

但是在看日全食的前一天,天气预报上却报道:7月22日那天可能会是多云天气或是下零星小雨,我的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但晚上还是兴奋得睡不着觉,早上起来,眼睛都肿了!我走到窗户前,看看天,云又多又厚,根本看不见太阳,“难道……真的不能看日全食了?”我失望地想。“只好看电视转播了。”我打开电视,转到相关的频道,看了起来。

我忽然想起老师发下的一张纸被我弄丢了,便立刻给一个同学打电话。带他却着急地说:“我要去看日全食了,拜拜!”说完便挂了电话。听说有日全食,我立刻放好电话,关上电视,整理好东西,迫不及待的和妈妈出了门,去看看到底有没有日全食。

我们走到空地上,拿出护目玻璃一看:哇太阳真的出来了,而且还缺了一个角呢!像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也像一个娃娃高兴时大大的笑脸。我连忙打电话给哥哥、外婆和小外婆,让他们在白虎山新村对面集中,可电话这时候却不好了,一片“咝咝嘶嘶”的声音,好不容易通知完毕,我们也向白虎山新村对面出发了。

到了那里,外婆他们已经到了,可只有两块护目镜片和一个专用眼镜,我们便传来传去,轮流看起来。

之间太阳在一点一点的变弯、变细,从傍晚的月亮变成了弯着的铁丝。太阳似乎在根我们捉迷藏似的,一会儿躲进云层;一会儿探出半个身子,仿佛在跟我们招手。天色越来越暗,就在天完全变黑的那一瞬间,灯全部亮了,在昏暗中,灯显出了微弱的光芒。大家全神贯注地盯着天空,钻石环出现了,好像是镶着亮粉色钻石的银戒指,闪着耀眼的光芒,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的景物,漂亮极了!虽然只有区区几秒中的时间。当太阳的光被完全遮住时,日冕便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人群发出一阵阵欢呼“喔……”“哇……”响成一片,真是“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啊!我看见一位迷信的阿婆跪着在地上摆太阳,嘴里还不知念叨着什么。不过我觉得,这时的温度好想没什么变化,不想气象预报说的那样,会有明显的变化。太阳和月亮重叠在一起,日冕散发着暗淡的光,就像许多星星罪做的圆圈。呀!还有贝利珠呢!虽然不像钻石环一样显眼,但我还是看见了这多像无数亮晶晶、滚圆滚圆的珍珠啊!

钻石环、贝利珠、日冕……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这五百年一遇的天文美景中。时间很快过去了,天又慢慢亮了,太阳也向反方向开始慢慢变圆,路灯也灭了。以前,太阳对我们似乎遥不可及,现在的日全食又让人感觉触手可及,这是一中多么奇妙的感觉啊!这一幕我将会永远记在心中!下一次我还要再看见日全食,那该投胎多少回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记事作文:百年难遇的日全食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二十二日这一天的晚上,我早早地起床来到了我家的屋顶。屋顶是平的,而且又宽敞,是看日全食的绝佳地点。可是,都七点钟了天上还没有太阳,而是以朵朵白云,我的心中产生了疑问:“现在连太阳都没有,怎么可能有日全食啊!”我有点儿灰心了,突然,我看到一束光照射在我的眼前,我戴上“日食观测镜”抬头一看天,太阳正在慢慢地表现自己的活力。“是太阳,太阳出来了,”我高兴地蹦了起来,“日全食有望了。”

快到八点半了,可太阳还是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并没有消失的意思。正当我灰心的时候,天好像暗了许多。我 抬头一看,太阳好像被咬了一口,缺了一个角,人们把它叫做“初亏”——太阳耀眼的光芒慢慢地被月球“吃掉”了。时间一秒一秒地度过,太阳的形状也渐渐地变化。到了九点二十五分的时候,月球姐姐把太阳公公遮了一半。到了九点三十七分,太阳就变成一根月牙,这月牙儿多美啊,我兴奋不已。不一会儿,太阳就看不见了,只能看见一些黑影。渐渐地,球边有一点刺眼的亮光,令人瞩目的“食既”终于出现了。路边的灯光迅速地亮了起来,四面八方的交通车辆及行人都停下来,都迫不及待地欣赏这百年不遇的奇观。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地面一下子就黑了,天空响起了接连不断的烟花声,美丽的礼花在天空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勾勒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图案。

世人足足等了五百年的神秘奇观大约出现了五分钟,后来,太阳慢慢地恢复了原样,人们也各就各位了,整个宇宙又平静下来了。

后来我又看了电视上的重播,具体学习到“食既”、“钻石环”、“贝利珠”、“日珥层”、“日冕层”等以前从来不知道的天文知识,了解到宇宙的奥妙,渐渐地,我对天文方面的知识变得更有兴趣了。

宇宙,你多么神秘啊!我该如何揭开你的面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黄河的作文资料

全文共 76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黄河的介绍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治理黄河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宁蒙河套平原等地,开渠灌田,使大片荒漠变为绿州,赢得了“塞上江南”的赞誉。

为了保证长安、洛阳、开封等京都的供应,黄河中下游的水运开发历史也很悠久。

大禹治水的功绩,也包括治理黄河,大河上下,几乎到处都有大禹的“神工”。春秋战国以后,治河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留存下来大量珍贵的史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修筑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宋建都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员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清代河道总督权限更大,直接受命于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业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涌现了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专家。清朝末年及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国政衰败,治河也陷于停滞状态。近代以李仪祉、张含英为代表的水利专家,大力倡导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研究全面治理黄河的方略,但受社会经协件制约,始终难有建树。

纵观治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所谓治河实际上只局限于黄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动地防御洪灾。但是,悠久的治河历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献典籍,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见,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借鉴。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治黄事业

从194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治黄史册展开了新的篇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下简称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治黄事业。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外出巡视,首先就是视察黄河,作了很多重要指示,并谆谆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以后又多次听取治黄工作汇报,对治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64年,他已经70多岁高龄,还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马,上溯黄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与开发黄河。周恩来总理更是直接领导治黄工作,从1949年前的“反蒋治黄”斗争到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和三门峡工程建设,以及1958年大洪水的抗洪斗争等等,所有治黄工作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周总理亲自主持作出的。直到1976年,他已重病在身,还向去医院看望他的中央领导询问三门峡工程改建后的情况,真是为治黄事业鞠躬尽瘁,操尽了心。

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多次亲临黄河视察,听取治黄工作汇报,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为搞好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950年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流域性机构,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领导,统一领导和管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并直接管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的河防建设和防汛工作,两省的黄河河务局和沿河地、市、县的河务部门,既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的直属单位,又是各个省、地、市、县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这种条、块结合的独特体制,有利于组织沿河党、政、军、民团结治河,有效地加强了河防管理,对保障黄河防洪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民治黄事业,开始就注意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黄河河情,注重应用科学技术,搞好全面规划,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治黄。早在50年代初期,黄委会和有关部门就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测工作和科学考察,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1954年初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直接领导,中央有关部门及中国科学院负责人参加,组成黄河规划委员会,聘请苏联专家组,调集国内有关专家,集中力量,着手编制黄河治理开发规划。1954年10月底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审议通过,决定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批准了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责成有关部门按时完成治理开发的第一期工程。

与历史上众多的治黄方略相比,“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特点是:(1)这个规划的编制是政府行为,批准后的规划就是指导治黄建设的依据;(2)统筹考虑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3)突出综合利用的原则;(4)对水和沙都要加以控制和利用。规划明确指出:“我们对于黄河所应采取的方针,就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对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第一,在黄河干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的拦河坝和水库,拦洪、拦沙、调节水量、发电、灌溉。第二,主要在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展开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既防治了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消除了下游水害的根源。规划对干流工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和上中下游的灌溉发展都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修建三门峡大水库拦洪拦沙,尽快解除下游水患的安排。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以及治理开发技术措施的拟定,既汲取了前人的治黄经验,又采用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黄河规划,是治黄事业迈向新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对动员全国人民关心和支持治黄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治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治黄工作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步深化了对黄河河情的认识。在治黄进程中,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和建设安排作了一些重大的调整。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下达了《关于黄河治理开发现划修订任务书》,要求对黄河规划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进一步推进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此后,黄委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内各省区相继开展了各项规划研究工作,通过反复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于1996年初完成了《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并于1997年经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审查上报国务院。这个“规划纲要”,总结了人民治黄的实践经验,利用科学研究新成果,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治理开发黄河的方向和重大措施,以及2010年前的治黄建设安排,为治黄事业的发展绘制了一幅新的蓝图。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和支持治理黄河,重大治黄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时付诸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治黄事业的发展。

以往的治河历史,主要是在下游修守堤防,单纯防洪。新中国的治黄工作,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一开始就是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全面开展流域的治理开发,有计划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设。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参加治黄工作,依靠科举技术进步治理黄河,无论是关于黄河问题的勘测研究,还是治黄建设的规模,都是以往任何时代不能比拟的。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黄河上中下游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开发,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了三门峡等干支流防洪水库和北金堤、东平湖等平原蓄滞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两岸堤防,开展河道整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黄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过去显著提高。在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建设,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与治沟并举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计兴修梯田、条田、沟坝地等基本农田7755万亩,造林11802万亩,兴建治沟骨干工程854座,淤地坝10万余座,沟道防护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一些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开始有所改善,输入黄河的泥沙逐步减少。依靠这些工程措施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连续50年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发生洪水决溢的灾害,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黄河的水资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1995年的10700万亩,流域内河谷川地基本实现水利化,黄河供水范围还扩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区。在黄河干流上于1957年开工兴建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此后,相继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等7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目前正在建设小浪底、万家寨水利枢纽和李家峡、大峡水电站。已建在建的干流工程,总库容56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6亿千瓦时,约占黄河干流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9%。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防凌、减少河道淤积、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治黄50年,除害兴利成效显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全国的大江大河中,黄河的治理任务最为繁重。黄河流域西北紧临干旱的戈壁荒漠,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也属干旱、半干旱区,北部有大片沙漠和风沙区,西部是高寒地带,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据目前的调查研究资料,流域内风力侵蚀严重的土地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水力侵蚀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通称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多年平均来沙量达16亿吨,年最大来沙量达39亿吨,成为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上中游地区土壤侵蚀产生的大量泥沙不断输往下游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冲积塑造了黄淮海大平原。同时,黄河的频繁泛滥、改道又给下游平原地区造成巨大的灾难,黄河洪水威胁,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治理黄河,是防止荒漠化继续向东南扩张的前哨战,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再造山川秀美西北地区的重大措施,也是消除下游水患,保障广大平原地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黄河流域又是资源丰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治理和开发黄河,对保证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范围内总土地面积11.9亿亩(含内流区),其中耕地约1.79亿亩,林地1.53亿亩,牧草地4.19亿亩,宜于开垦的荒地约3000万亩。黄河下游现行河道洪泛可能影响范围的总土地面积1.8亿亩(1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亿亩,虽然不在流域范围以内,但仍属黄河防洪保护区。据1991年的资料,流域内探明的矿产有114种,在全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有37种。具有全国优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岩、铌、钼、煤、铝土矿、铝、耐火粘土等8种。其中,煤炭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己探明煤产地685处,保有储量占全国总数的46.5%,资源遍布沿黄各省区,而且具有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易开采等优点。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比较丰富,加上黄河干流的水力资源,实属全国的能源富足地区,也是21世纪全国能源开发的重点地区。

黄河水少沙多,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约580亿立方米,只占全国总量的2%,水资源贫乏,对于西北、华北缺水地区,黄河水资源尤其宝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按照全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规划,黄河上游沿黄地带和邻近地区,将进一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和能源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建成开发西部地带的一个重要基地。黄河上中游能源富集地区,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南的广大区域,将逐步建成以煤、电、铝、化工等工业为重点的综合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电力生产基地。同时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黄河下游沿黄平原,仍然是全国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黄河的治理开发促进了黄河经济带的发展,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对治理黄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黄河治理与开发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今后的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防治水土流失、消除下游水患、合理利用水资源等都需要进一步解决。客观情况也在不断发展,对黄河河情的认识也需要不断深化。我们坚信,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消除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日全食作文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7月22日,在重庆、四川、河南等地发生了300年难遇的日全食,我们杭州也名列其中。

一大早,许多人赶到西湖边,手里拿着太阳观测镜,有些人手里不仅拿着太阳观测镜,还拿着摄像机,准备拍摄下这难忘的时刻。

可惜天空不作美,太阳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若隐若现。一些专程来欣赏日全食的游客也显得有些失望,天空好像也知道了人们的感受,便让云层退了下去。

“啊,太阳出来啦!”随着一阵阵欢呼声,太阳终于又出现了,人们的信心也大增。

初亏开始了,太阳像被咬掉了一块似的,越来越小。接着又出现了食甚,太阳的大小已经不到平时的一半。随着太阳越来越小,就到了食既,太阳完全被月亮挡住,外面散发着一层光,就像神话中描述的一样。大约过了四五分钟,太阳开始生光,先是露出了一缕阳光,接着越来越多,太阳越来越大。直到变回原来的样子,太阳复圆了!

日全食结束了,人们都陆续散去,而我在回家的路上,久久回味着刚才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以日全食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日全食,这种五百年才出现一次的珍惜景观。五百年!五百年!我的爷爷奶奶,祖父祖母活着的时候想都没想过的事情,真是悲哉。我曾想过,那是多么的疯狂,多么的千载难逢啊!对于日食,平时的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根本不值一提。

那天早上,我睁开眼,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大吼一声:“妈,几点了?”静悄悄的屋里没有回声,窗外的车笛声此起彼伏,蝉鸣也是出奇的嘈杂。这种感觉让我想到一句话:“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我一看钟,呀了!我赶紧起床,就连滚带爬地冲出门,再马不停蹄地冲上楼顶。“哇呜”楼顶人上人海、摩肩接踵,个个抬头45°望着天空。我在茫茫人海中好不容易寻觅到父母,他们却告诉我:“娃儿啊,太阳都少了一半了。”我透过父母递给我的X光底片瞧了瞧,果真像是被人咬了一半。我惊异的看着,感觉有一种夕阳、朝阳模糊不清的温度。蝉鸣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却又越来越无力,让人在这个朝气蓬勃的上午,联想到“夕阳西下”的黄昏。天暗了!天暗了!脑后的云一下子从金黄色染成了深红色,真的是奇迹啊。

时光飞逝,太阳这半大西瓜,终于被月球啃啊,啃啊,啃成了西瓜皮,有力无气地挂在天上。我们在期待着,目睹到西瓜变香蕉的故事,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刻。就想所有同华丽的结局一样,最后一刻

都是最奇特,最震惊,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黑夜神将她黑色的纱帘铺向天空,一点一点的遮掩住最后一丝光亮。当夜幕全部涂抹在天地后,日食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日全食作文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第一次看日全食的我真是大饱眼福啊!不仅看到了太阳变化多,而且使我又多增添了天文知识。

上午,我和姥姥早早地走出家门,来到观看地点。这里的景色秀丽,视野开阔,真是观看日全食的好地方!

云层渐渐散开了,太阳露出了红红的脸颊。人们一边用特制的玻璃片观看太阳,一边拿照相机把这奇特的景色拍下来。我也不例外,姥姥帮我拿出一块特制的玻璃片,我小心翼翼地接过,生怕摔碎了。我拿着玻璃片向太阳一照,“哇!好漂亮呀!”我高声地叫了起来。通过特制的玻璃片,我看到了本来圆圆的太阳缺了一个角,我自言自语地说:“是天狗吃日呀!”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观看,太阳慢慢不见了,仔细观察的我发现了乌黑的天空中有一个“金圈”。我想了想,知道了这个金圈的中心是月球,而这个金圈就是月球后的太阳!天空一片漆黑,星星也在天空中闪烁呢!过了一会儿,天空渐渐亮了起来,太阳又出现了。短暂而又神奇的日全食结束了!

一路上,花,仿佛开得更鲜艳;草,仿佛长得更鲜嫩。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日全食背后的天文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日全食的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发现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议论纷纷,大家都在谈论7月22日即将到来的日全食。我奇怪极了,问妈妈:“什么是日全食呀?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关注呢?”妈妈向我解释说:“日全食是一种天文现象,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的天象。这次日全食可是500年一遇哟!”我听了妈妈的话,迫不及待的期盼7月22日快快来到。

7月22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和妈妈通过上网观看直播节目。刚开始,太阳被月亮遮住了一点点,就像一块圆圆的烧饼被小狗咬了一小口,接着太阳的光亮越来越小,黑影却越来越大。到了最后,整个太阳完全被月亮遮住了,仿佛一颗大大的黑珍珠,四周放出耀眼的光芒。

看到这种奇妙的天文现象,我心里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去探索宇宙中的神奇奥秘!

[描写日全食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日全食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日全食,这种五百年才出现一次的珍惜景观。五百年!五百年!我的爷爷奶奶,祖父祖母活着的时候想都没想过的事情,真是悲哉。我曾想过,那是多么的疯狂,多么的千载难逢啊!对于日食,平时的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根本不值一提。

那天早上,我睁开眼,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大吼一声:“妈,几点了?”静悄悄的屋里没有回声,窗外的车笛声此起彼伏,蝉鸣也是出奇的嘈杂。这种感觉让我想到一句话:“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我一看钟,呀,8:40了!我赶紧起床,就连滚带爬地冲出门,再马不停蹄地冲上楼顶。“哇呜”楼顶人上人海、摩肩接踵,个个抬头45°望着天空。我在茫茫人海中好不容易寻觅到父母,他们却告诉我:“娃儿啊,太阳都少了一半了。”我透过父母递给我的X光底片瞧了瞧,果真像是被人咬了一半。我惊异的看着,感觉有一种夕阳、朝阳模糊不清的温度。蝉鸣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却又越来越无力,让人在这个朝气蓬勃的上午,联想到“夕阳西下”的黄昏。天暗了!天暗了!脑后的云一下子从金黄色染成了深红色,真的是奇迹啊。

时光飞逝,太阳这半大西瓜,终于被月球啃啊,啃啊,啃成了西瓜皮,有力无气地挂在天上。我们在期待着,目睹到西瓜变香蕉的故事,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刻。就想所有同华丽的结局一样,最后一刻都是最奇特,最震惊,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黑夜神将她黑色的纱帘铺向天空,一点一点的遮掩住最后一丝光亮。当夜幕全部涂抹在天地后,日食来临!

[日全食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700字作文:美丽的日全食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日全食的前几天,我们家就开始天天关注日全食的有关新闻。爸爸早早购买了观察镜,做好了工作调整,万事俱备,只等着这一天的到来。22日的早晨,我们全家很早就起床了。做好准备后,我和爸妈、哥哥、奶奶一起来到楼顶。楼顶上已经有好多人在等待着,讨论着。这时的太阳光依旧非常刺眼,听电视里专家讲不能长时间盯着看,我们只好不时带着观察镜往天上看。

“看见了,看见了!”8点零7分时,等待了好久的初亏终于出现了,我们惊叫着。只见圆圆的太阳的左上方慢慢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口。“一只很大的天狗开始吃太阳了!”奶奶兴奋地对我和哥哥说。“才不是呢,是月亮遮住了太阳••••••”我话还没说完哥哥就拉拉我说:“一会儿完了再给奶奶解释吧,要不然你要错过观察的最好时间了。”我想想也对。慢慢的,缺口越来越大,太阳慢慢变成了大半圆,半圆,最后变成了一条弯弯的小船,在浩瀚的宇宙里静静地停泊着,美丽极了。

9点13分的时候,食既到来了,太阳渐渐变成了小小的月牙,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楼顶上凉风轻轻地吹来,跟刚才火热相比,我们恍然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邻居们大呼小叫着,楼顶那只大狼狗惊慌失措,汪汪的叫个不停,天上的鸟儿也惊恐地飞来飞去,好似迷失了方向。地上的街灯也全亮了起来,好似夜幕真的来临了。慢慢地,它闪烁着最后一丁点光亮那么的耀眼,那么的美丽•••••“太阳被天狗吃完了!”随着奶奶一声惊叫,月亮完全挡住了太阳,楼顶上孩子们欢呼雀跃,老人们惊恐地等待着,爸爸妈妈在忙着照相,他们想用相机留住这几百年一遇的美丽壮观景象。此时的天空黑黑的一片,此时的太阳在一丝光线的包围中,宛如一朵镶嵌着金边的黑色向日葵,漂亮无比。

两三分钟后,太阳开始生光,最漂亮,最振奋人心的时候到了,大家捧着相机不停地拍照,一定要留在这颗转瞬即逝的“钻石”,瞬间后,太阳重新慷慨地将它的光芒洒向大地。慢慢地,它的光芒越来越强烈,直至复原。我笑呵呵地对奶奶说“奶奶,您不是说天狗吃了太阳吗?怎么太阳又出来了?’奶奶疑惑地说:”可能太阳太大了,天狗吃了不舒服,又把它吐出来了吧!”听到这里,我们大家都了呵呵的笑了。

一阵笑声中,日全食结束了,我和哥哥一边跟奶奶讲解日全食的成因,回到了家。意犹未尽的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就凭这一次美丽壮观的日全食奇观,也不枉2009天文年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央视春晚总导演杨东升资料大全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第35届央视鸡年春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大型综艺性文艺晚会,也是中央电视台承办的国家项目。本届春晚由杨东升担任总导演。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7年央视春晚总导演杨东升资料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杨东升,中央电视台导演,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制作中心制片人、主任编辑。

1982年进入中央电视台,2000年执导国庆专题晚会《可爱的中国》获第19届金鹰奖节最佳导演奖,2002年执导春节歌舞晚会获星光奖一等奖,2003年获中国轻音乐学会"学会奖"最佳音乐录影带奖,2006年执导音乐电视作品《海风》获中央电视台MTV音乐盛典最佳音乐录影带奖,2012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总导演,2013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总导演。2016年执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电视文艺特别节目”——《伟大的旗帜》。

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组导演、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组导演、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组导演、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组导演。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导演,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艺术顾问兼舞蹈节目指导,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主要作品

2000年国庆专题晚会《可爱的中国》总导演、《2003年春节歌舞晚会盛世中华》总导演、“第五、第七、第八届中韩歌会”总导演、“2006 、2007大地飞歌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晚会”总导演、91、98、05、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总导演;2009年《祖国万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2011年《放歌90年——庆祝建党90周年十集大型文艺专题片》总导演。2012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总导演。多次担任国际国内重大节日庆典晚会总导演。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所获奖项

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电视文艺大奖:《可爱的中国》获得第19届金鹰奖节最佳导演奖、《2002年春节歌舞晚会》获得星光奖一等奖。

拍摄上百部音乐电视作品,多部成为中国音乐电视的金奖作品,并获得中国音乐电视最佳导演奖的称谓。

其中2000年音乐电视《幸福万年长》在中国音协、视协举办的中国艺术歌曲音乐电视展评中,获得最佳作品、最佳剪辑、最佳导演等大奖及星光奖二等奖等。

音乐电视作品《家乡美》2001年获得CCTV、CHANNELV音乐盛典最佳录影带奖;

2003年获得中国轻音乐学会"学会奖"最佳音乐录影带奖;

2006年音乐电视作品《海风》获CCTV.MTV音乐盛典最佳音乐录影带奖。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观看日全食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们幸运的日子,知道幸运在哪里吗?

早上起来,到楼下去,我看到许多人手里拿着墨镜片,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我,他们在看日食。日食?我上网查了有关日食的资料,我终于知道日食是500年才一遇,竟被我给遇到了,我的运气真好啊!差不多9点钟了,有人叫起来:“太阳没了一点了!太阳没了一点了!”我们这的人听见了,连忙带着墨镜片出来看,有的还拿着照相机,靠墨镜片把日食拍下来。我们那儿看日食的人可多了呢!人们一个挨一个,有些村子里的人在放鞭炮。慢慢的,慢慢的,太阳变成了香蕉似的,接着有成了镰刀了,不久又变成了眉毛,这么一刹那,天慢慢变黑了,日全食结束了,我现在终于知道日全食只持续5-6分钟差不多而已,后来天又变亮了,我们都高兴极了。

今天能看到日食,只不过是我运气好,真希望下次还能看到日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成语举例: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辨析:引人注目和“招摇过市”都有“引人注意”的意思。但“招摇过市”是贬义成语;偏重指故意在公众中张扬炫耀;吸引人注意;一般用于人;引人注目不含“炫耀”的意思;可用于人和物。

成语谜面:眼药使用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成语举例:为了赶上大部队,小战士一步不停地向前走着,分秒必争,终于在黎明前与大部队汇合。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争,不能读作“zēnɡ”。

成语辨形:秒,不能写作“杪”。

成语辨析:分秒必争和“争分夺秒”;都形容时间抓得很紧;连一分一秒也不轻易放过。但分秒必争语义重;它有一个“必”字;强调了“必须”的意思;“争分夺秒”前可加“必须”一词;而分秒必争不宜。

成语谜面:赛跑;抢角度

歇后语:百米赛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看日全食作文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从一篇课文中了解到日全食是因为太阳圆面被月球遮住了,才发生日全食。听说今年的7月22日将出现一次极为罕见的日全食奇观,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等待着7月22日的到来,目睹这一奇观……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婆怀抱里听关于日全食的故事。外婆说,很早以前有位"目连"公子,十分孝顺母亲。但是,目连的母亲却生性暴戾,经常逆待儿子。天上的玉帝知道后,就将目连之母变成了一条恶狗,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目连之母逃出地狱后,窜到天庭找玉帝算帐,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想将它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于是民间就有"天狗吃太阳"的传说。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从一篇课文中了解到日全食是因为太阳圆面被月球遮住了,才发生日全食。听说今年的7月22日将出现一次极为罕见的日全食奇观,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等待着7月22日的到来,目睹这一奇观。

7月22日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8:23,日食开始了。我带上眼镜观看太阳,只见太阳缺了一个小口,慢慢地小口越来越来大,最后遮住了太阳的半边脸,看上去像一只小船,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只剩下了一丝余光,天也渐渐暗了,路灯亮了。又过了一会儿,天空只留下一丝光环,人群哄动起来,我不禁赞叹"太美了!"那时,太阳看上去就像一只银色的大戒指。慢慢地,那圈光芒也只剩下一点亮光。接着太阳的最后一丝余光也被月亮吞没了,大地如同被笼罩在黑暗里面。紧接着太阳露出了米点一样微弱的光,一团圆圆的黑影正在向左边缓慢移动,又出现了月亮弯的太阳,大地也逐渐亮了起来,太阳恢复了它的本来面容,重新把光辉洒向大地。这时,日全食结束了。

看了这次日全食后,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以后,我一定要多多阅读一些天文知识,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绝世:当世所没有,指冠绝当世;超伦:超过同辈的人。冠绝当世,超过同辈。

成语举例:王羲之的书法绝世超伦。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凡的成就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伦,不能读作“lùn。”

成语辨形:绝,不能写作“决”。

成语辨析:绝世超伦和“绝无仅有”;都表示“举世无二;独一无二”的意思。但绝世超伦偏重在“超”;表示“超出同辈;超出同类;盖绝当代”的意思;“绝无仅有”偏重在“仅”;表示“只有一个;再没有这样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成语举例:这件事我的确爱莫能助,请你多加原谅。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中性,表示力量不足而无法相助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莫,不能读作“mè”。

成语辨形:莫,不能写作“漠”。

成语辨析:爱莫能助和“心有余而力不足”都是心里想做;但本身力量不足;无法去做的意思。爱莫能助强调内心同情、爱惜;只限于给人帮助的场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限于此。

成语谜面:空有报国之情;君主掩面救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风声鹤唳资料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释】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出处】《晋书·谢玄传》

【简介】《晋书·谢玄传》:东晋时,秦主苻(fú)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列阵肥水,要与东晋决战。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近义词】草木皆兵

【成语举例】抗日战争时期,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们让日本鬼子感到风声鹤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成语举例:母亲谨慎地窥视着一切动静,心里忐忑不安,她怕有人出卖星海。(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析:忐忑不安和“坐立不安”;都有“不安”的意思。但忐忑不安偏重形容心理上的不安;“坐立不安”偏重形容行动上的不安。

成语谜面:心上下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成语举例: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颠沛流离。(鲁迅《而已集 通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由天灾人祸造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沛的右部不能写作“市”。

成语辨析:颠沛流离和“流离失所”;都形容到处流浪;无处安身。但颠沛流离偏重在“颠沛”;饱尝苦难;程度深;“流离失所”偏重在“失所”;即失去安身之处。

成语谜面: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成语举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杀妻求将,吴起何其忍心;蒸梨出妻,曾子善全孝道。”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卫国人吴起到鲁国拜曾子为师学习兵法,后做官负责为鲁国练兵。吴起当官后娶了齐国漂亮女子为妻。强大的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君想启用吴起为大将,但担心吴起不忠心,吴起听说后杀了自己妻子去拜见国君,后被任命为大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国宝。聪明机灵的金丝猴,体态姣美的白鳍豚,但我还是最喜欢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很多人一定会有这个疑问,大熊猫笨笨的样子为什么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呢?这就不知道了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熊猫具有活化石的历史。最古老的大熊猫在八百万年前就已经在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这两个地方,被称为始熊猫。这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在自然环境法则和生存竞争中,它们在绝大多数动物灭绝的大自然中活了下来,成为了“活化石”,生存到现在,至今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才有大熊猫呢!

大熊猫的长相也特别奇特,又让人觉得很好看是为什么呢?又大又圆的脑袋加上滑稽搞笑的动作给人增加了好感,头上和身体上的毛色黑白分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刺激,那种似黑非黑,白也不是纯白,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的外表让人觉得特别可爱。奇特的外表,让它更有几分国宝的光环,大熊猫很像体态肥硕的棕熊,胖胖的身体加上黑白分明的外表,尽显富态,圆圆的脑袋,短短的尾巴,给人长相奇特的感觉,让人想和它亲近。

这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经过了我的一番讲解,你们一定更加了解大熊猫了吧,现在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保护大熊猫,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