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热爱写作的训练方法(优秀20篇)

导语:创业公司越来越多,为什么真正创业的人却越来越少?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中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4754

作文

1000

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全文共 2577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创新思维。指导写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 拓展描述,创造出新形象,培养创新思维的形象性

我们的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形象性。通过想象、联想进行扩展性描述,使文中单调干瘪的形象变得鲜活有生气。

1、改编诗词,创造新形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体裁的课文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象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诗词体裁的课文有其特殊的特点: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结构上的跳跃性,艺术形象的富于想象性。教学此类体裁的课文时,让学生将其改写成记叙文的形式,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加工、改造、创造艺术新形象,使形象丰富、生动、鲜活;补充、完善诗词中空缺的结构,使情节连贯、有序、具体。而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无不浸透着学生的创作个性。

如改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学生补叙了父子间亲切的对话,展现了父亲的谆谆教诲和儿子的悉心聆听,充满父子情深;改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学生细致描述了黄沙岭夏夜天气的微妙变化。其中有的联想到月亮姐姐吵醒了沉睡的鹊儿的美梦,要和它说悄悄话;青蛙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庆祝丰收的好年景;星星也为这迷人的夜景而感动的落泪……一个个新鲜奇妙的形象孕育而生,学生微妙神奇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

2、补充情节内容,创造新形象

将课文中简略或一笔带过的情节描写,发挥想象联想,增加内容,扩充成形象逼真、内容具体的新形象。如教学《游天然动物园》,我安排了情节扩充训练,将阿里三言两语介绍的动物趣闻,描写成详细具体有趣的动物活动,在描述动物活动的情节中,学生把狮子攻击犀牛

的凶残以及被野狗追赶的狼狈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又如教学《友谊的航程》,我让学生结合插图,通过想象描写人们奔走相告,争睹中***舰风采时的场面,学生们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了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情、心境,感受了人们喜悦的激情。通过扩充情节,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崭新形象跃然纸上。

二、 学习写法,灵活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

能迅速而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向另一类对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造思维的灵活性。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都蕴含着可供借鉴学习的写作技法,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典型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学习,积极灵活的运用于写作,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学习写作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正确精当地运用语言,准确具体地传达出事物的个性特征,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境界,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文中通过替换、比较、选择,让学生揣摩用词的准确美;抓住优美语句品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声响美,描绘的意境美,抒发的情感美,在熏陶感染中鼓励学生积累(赏读、背诵、摘抄)、恰当地运用于写作。如教学《望月》开头一段的月色描写时,,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用词的优美,感受月色的朦胧美。在训练环节上我安排了仿写训练,让学生仿写一段景色,恰当地选用优美词句,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语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生动有灵气。

2、学习不同文学样式的写作手法

语文课文中安排了各种类型的文学样式。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学习此类作品的写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于写作,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如教学《学会合作》这篇演讲稿时,我指导学生学习演讲稿的写法:以强有力的证据,分条屡析地阐明自己鲜明的观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在撰写演讲稿时,学生们写出了诸如《学会运动》、《树立自信》、《做时间的主人》等演讲稿。教学《埃及的金字塔》、《夹竹桃》等说明性的课文时,指导学生学习通过

细致观察,写出事物鲜明特点来的写作手法;教学《鼎湖山听泉》,指导学生学习按顺序写游记的方法……为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游览、观赏等活动并指导学生写作训练。

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其他的写作手法:内容的详略得当、结构的总分式、典型环境中的心理刻画等,教师要细心挖掘,携取一点,以点带面,迁移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 寻找思维的发散点,变通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

依据一定的知识和事实求得某一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向着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是从已知信息中衍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而新颖的新信息的思维。语文教学中隐藏着许多可供发散思维的信息源,教师要善于捕捉,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角度、新观念出发认识事物,变通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赋诸笔端。

1、 文尾续写法

依据课文故事结尾的发展情况,猜测、想象故事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进行续写。一些课文结尾给人以模糊的答案或造成悬念。如《狼和小羊》,狼向小羊扑去后结果怎样?可让学生猜测小羊的不同命运。即使没有明显的悬念结尾,教师也可故意设置续写的提示。如教学《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续写弟子们第二次摘麦穗时的情景的训练,进行思维的扩散训练;教学《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续写四十年后美穗子带着子女前来看望聂将军时的感人情景。总之,续写可突破思维的唯一性、集中性,让学生的思维生发开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写读后感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读后感应鼓励学生力求从问题的不同思考点出发,选取一点,抒发感慨,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让立意出新。如写《负荆请罪》的读后感,有学生从蔺相如出发写为人应宽容大度;有学生从廉颇出发写处事应知错就改;有学生从赵国的形势出发阐述了生活在集体中应顾

全大局等,形成观点各异,百花齐放的局面。

3、 角色转换法

角色转换法是指依据课文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处境,根据个人的理解感受和知识经验,各抒己见,设想你如果是文中的角色将如何更好的处理问题。我教学《螳螂捕蝉》设置如下写作训练:你如果是文中的少年将用怎样的办法劝说吴王?同学们有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劝说的,有引用“两败俱伤” 的典故劝说的,有引用“喜鹊搬家”的故事劝说的等,表现出各人的勇气和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大学社会实践写作方法

全文共 3355 字

+ 加入清单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

调查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应该说后者是它更准确的名称。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罗朝能罗朝能罗朝能

2、针对性。这是调查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罗朝能罗朝能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势必造成不严密、根据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查报告就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三、调查报告的类型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1、专题型调查报告。专题型调查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2、综合型调查报告。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罗朝能罗朝能。

3、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4、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

6、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

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四、调查报告的写法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报告

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事作文开头写作方法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写一篇应试作文,时间都比较紧,难以有充分的准备,因而我们在写开头时,要注意点题,以便直接切题,进入主体,这样既不容易离题,也能使作文紧凑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事作文开头写作方法,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一、点题:,直接切题,进入主体,不容易离题

第一,点题的句子应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我们有些同学在点了题后,又扯到不相干的话题上去了,这样不但未达到点题的目的,而且还容易成为废话。这是大家要注意的。

第二,点题时可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记叙的话题。所谓映衬句,就是为了突出一个事物,故意借用另一个事物予以映衬的句子。相当于古典诗歌中“兴”的手法。

第三,最好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字来点题。这样不容易使主体部分的内容偏离题目。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开头:

1、老师高兴地拿着一张证书给我,此时我知道我成功了。老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拿着证书,欣喜地流下高兴的泪水,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2、转眼间,毕业在即,我却忘不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忘不了我们那次不很成熟却很成功的“合作”(《合作》)

3、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把爱心带给他人》)

4、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成长的脚印》)

二、 好修辞:用比喻,增强开头的形象。

1、日子一叶一叶地从生命之树飘落,不经意间,才蓦然发现岁月已给它套上了16圈年轮。

2、生活是什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可久而久之,我竟发现生活是一个伴随我成长的老师。

3、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发生过很多的事情,就像在沙滩上走过一样,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

三、 好修辞:用排比,增强开头的气势。

1、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载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故事,讲述单纯生动的片段。(《童年》)

2、我爱桥,爱那结构独特、历史悠久的赵州桥;爱那犹如彩虹、气势磅礴的南京长江大桥;可是我更爱那一座座家乡的立交桥。它们是我心中的一支支交响乐。(《立交桥,我心中的交响乐》)

3、一个十分辽阔的苇塘,一片永远也长不高的采油树,一幢低矮的却又爬满青藤的木板屋。这苇塘是鹤的故乡,这采油树是石油工人的丰碑,这木板屋就是我的家。

四、 好修辞:用引用,增加开头的情韵。

1、“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婉转的歌声又萦绕在耳旁,再一次唤起了我对小草的无限崇敬之情。(《小草》)

2、杨万里写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六月西湖,苏轼写过“湖光潋滟,山色空蒙”的雨中西湖,可是他们也许不知道雪中的西湖更有特殊的魅力。(《雪中西湖》)

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西湖览胜》)

五、巧设悬念:深深地吸引读者。

1、早晨,我正坐在餐桌旁吃饭,一抬头,发现大家都神秘兮兮地望着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妈妈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没头没脑地问:“你们班编座号了吗?” “编了。”我漫不经心地回答。 《“6号”的故事》

2、上课时,吴欣打开抽屉,意外地发现了一张不大的纸条,仔细一看,是卡男的字:“想见你,心太急,狂奔拥挤的人群里,多希望下一秒就见到你……这一生只想和你在一起!信还没有读完,她的脸已经红透了。四下里望望,还好,没人看到这尴尬的一幕。《都是歌词惹的祸》

六、 创设情境:描绘环境、抒写感情来渲染气氛

1、又是落叶时节,片片金黄的树叶幽幽的自枝头飘落,坠入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等待着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拾起一片枯黄的落叶,感受落叶季节那隐隐的心跳,任思绪在脉络中延伸……

2、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那棵老树上,仿佛磨去了老树干上的创痕和岁月留下的沧桑。面对此情景,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关于想象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一、技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从幻想像鸟一样在天上飞而制造了飞机,从幻想拥有神话中的顺风耳而发明了电话,从幻想太阳永不落而发明了点灯,想象“嫦娥奔月”有了“嫦娥一号”。

想象作文想象作文,是同“纪实作文”相对而言,通常是指学生运用想象的思维形式写出的文章,它是由想象出来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画面构成的整体,通篇运用想象的手法,不同于局部具有某些想象成分的作文。想象作文的种类想象作文,按照取材和样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理想型想象作文,通过对自身能力和未来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如“假如我会飞”、“假如我是老师”。

二是幻想型想象作文,通过对未来和外层空间的想象,表达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如“未来的住宅”、“太空旅行记”。

课间游戏:

“非常1+1”:镜片+镜框=眼镜;分两组,学生自由上黑板写;师点评。

三是童话寓言型想象作文,通过拟人化的动物或植物故事,表达对诚实、善良、勤劳、勇敢等美德的赞颂,对虚伪、奸诈、贪婪、自私等丑行的鞭挞,如“小山羊和小公鸡”、“老槐树和小槐树”。

四是再创造型想象作文,通过对故事的改写、续写等表达学生对原作的理解,抒发他们对原作中人物命运的关心,如为《凡卡》、《穷人》课文写续篇。具体方法有:

①情节扩展:如《凡卡》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睑。”要求学生以《无故挨骂》为题,从人物神态、动作、对话、心理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想象,要突出老板娘的凶狠毒辣和凡卡的可怜无助。

②结尾延伸:《穷人》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启发学生想象:渔夫会怎么说、怎么做?桑娜心情现在怎么样?以《桑娜拉开帐子后》为题作文。

③古诗改写:把把古诗译写为现代汉语散文。如学习古诗《塞下曲》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对主人公李将军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改为一篇传奇故事。

二、心法

看图作文如何写,合理联想最重要。

要想写得有意义,个性想像少不了。

文章语言有童趣,加上分析就更好,就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师解读北京卷高考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640 字

+ 加入清单

1.细读材料,注意整体性。

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整体着眼,材料的每一句话都要注意,这决定我们的立意是否贴切;如本次高考作文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其实与前面的散文阅读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老腔的震撼,在于其无关形式,直指心灵,在于它朴素的形式之下的,扣击心灵的激越,

2.关注到艺术的实质关注心灵的艺术与形式无关

这让我想到了诗经,《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乌斯: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老腔:老腔是陕西省非常古老的汉族戏曲表演形式。长期在华阴广泛流传,分老腔、时腔两个剧种,表演方法和全国大致相同,先搭好台子、撑好"亮子",然后借助灯火,以竹签挑拨用皮革雕成的人物进行舞台表演。流传千年的老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震撼原因:内容、情感、曲调曲风、文化内涵等等

写作方向:作文题目以传统戏剧形式为载体,在了解老腔是什么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当进行延伸挖掘。老腔当中包含着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它的传承形式是什么样的?它的唱腔特点是什么?老腔是传统的文化,它与现代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作为传统文化的老腔能够给我们现代人带来怎样的震撼?这些都是可以思考和写作的内容与方向。

注意:行文要紧扣题目要求,避免偏题跑题的发生。延伸与发散要尽量围绕老腔和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

夏丛生:

思考角度: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1.地域文化的传承、朴素接地气的手法、迷失与消失给我们的困惑

2.黄土地的呐喊、原生态的呼唤、秦地老百姓的心情表达、简单纯朴执着

3.心灵呼唤,远离尘嚣的内心情感

刘持寅: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这个作文题目提醒我们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生命力,与之前的老规矩一样,从北京的老规矩延伸到陕西的传统文化,慢慢的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地方,题型我们每个人回归传统,回归诗意,回归文化之根对我们的心灵震撼!

汪东宏: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老腔何以让人震撼"这个作文题目立足于最本质、最质朴、最传统、最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寻求的应该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深思。立意上可以针对于当下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消逝以及浮躁简单流行元素式艺术文化的泛滥的现象,提出对于最传统最本质的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看法,从而提出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于原生态艺术如何生存和发扬广大。

"神奇的书签"是一篇想象文,主要建立在书签本来的作用以及想象中的书签会有哪些神奇的作用,针对当下快餐文化浮躁阅读的出现,这中文章可以书写自己通过这种书签而引发对于阅读的思考,以及他所给予的知识、文化以及他所带给你或所创造给你的精神世界。通过想象,在素材的选取上可以书写自己所读的一些书籍,认识到的一些作家,作品人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达到自我精神的陶冶和洗礼。

杨小晴:

题目一发散思维:

一:是什么?--类比联想与"老腔"同类的艺术形式

1.基于生活本质的艺术:

古人的吟啸--嵇康在山谷的声声呐喊

船工的号角--拙劣的发声与语言

爱尔兰的踢踏舞"大河之舞"--传统的民族舞步

2.是传统唱歌艺术的根基,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起点。

二:为什么?--现状如何?为何至此?

1.传统艺术传承上的困难--最传统的师徒传承、效率较低且时间成本高

2.传统文化"被高雅"化而导致的冷门化现象。--传播媒体的夸大其词

3.时代背景下社会的浮光掠影让我们忽略了很多传统艺术

三:怎么做?--正确的态度、身体力行的了解与宣传

谭国菊: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老腔作为一种地方艺术形式,有着陕西民俗民风民族的心理积淀,强大的生命力基于人民的生活,表达人民的情感,连接人们心灵与心灵间的距离

雷雪: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老腔的形成是基于黄河流域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对生活的声音的发出,同时它的表达形式也是最原始和质朴的形式,以最淳朴的形式表达人民心中的声音,是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民心灵的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围绕课文综合训练,促进写作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现行高中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极好材料,一篇课文下来,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口、笔头表达等全都有了,故在课文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为写打下基础。

5.结合高三复习,强化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尽管平时已注意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写作训练,但学生在做考书面表达题时却不一定能得到理想分数。因此,必须结合高三总复习,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5.1 以简单句为线索,训练写作。这一次的复习句型,不仅仅像平时那样,看到一个动词,将它简单地 对号入座,用对句型即可,而必须具有更高层次的概括性和归纳性。以主+导+表句型为例,这一次复习必须进一步给学生归纳出所学过的能用于此种句型的导动词,如常用的导动词是be,它表示一种稳定的状态,get, become,furn,它们表示状态的变化,look tase,smell,sound,这类动词表示主语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有一种被 动的含义,后边表语要用形容词,而不能用副词。如:The bread tasfes good,不能说The bread tastes we ll.feel表示句子主语作为感觉主体的感受。如:She feels happy,keep表示保持的状态。如keep quiet,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使用时尽量不要用错。其余句型的归纳在此不一一详述。

5.2 限时模拟写作训练,加强考生临场应变能力。近年高考试题包容量大,知识复盖面广,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必须注意速度和节奏,而高考书面表达从时间分配上看,最多也只能是10-15分钟左右的时 间,学生必须在这点时间内完成书面表达,并且意思连贯,无严重语法错误。为达到这一要求,每届学生从高三开始,便定期作限时短文训练。

5.3 明确内容,把握要点。高考书面表达有一个特点,即要求考生表达的内容,在题目中都已交待得很 清楚,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在做题时明确这些内容,把握住全部要点,理清脉络,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要漏掉要点。应要求学生在仔细考虑试题内容后,把汉语提示简化到口语化的程度。用英语将要点列出然后扩展成句 ,组织成文。

5.4 语言地道,表达恰当。书面表达不同于汉译英,它要求学生表达什么,学生就表达什么,较之汉译 英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在做题时一定不要拘泥于对原料进行硬译,可以灵活一点,可以拐弯抹角地表达出来,要学会变通处理,变难为易,一句话正说不行,反过来说,如果还不行,再换一种方式。如:他考试不及格 。如果你记不住fail in the exam,可以换成not pass the exam或nodo well in the exam,总之要选用自己 最熟悉的句式来表达,一定不要用没有见过的句型。要求用简单句写。

5.5 仔细检查,认真修改。在完成短文以后,要求学生认真检查,也可以同桌交换检查,再交上来,检 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体裁,格式是否恰当,写信不能写成通知,说明文不能写成议论文,要点是否有遗漏,时态、语态、主谓是否一致,单复数变化是否有错,每个句成份是否完整,单词拼写是否有错,总的字数是否 合乎要求等等,这类检查,可以先给学生说清楚,在某一阶段师生共同注意哪一方面的问题,效果较好。通过这样的训练,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的书面表达,错误不多,语句较通顺。

总之,希望中学英语教师务实求真地组织好英语写作训练,激励学生不断积累英语写作知识、提高英语写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努力地写出质量上乘的英语作文来,为其今后的英语写作和英语学习奠定深厚、扎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论实用写作的方法

全文共 4765 字

+ 加入清单

实用写作遵循着一切文章共同的写作规律,但在采集——运思——行文——修改的基本写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与文学写作不同的内容,如动机问题、调查采集材料问题、验证并梳理材料问题、研究并处理材料问题等等。面对这些命题该如何解决,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具体内容。

一、需要与动机的转换

写作动机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动力,写作动机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一般来说内部动机支持的写作是一种自主的写作,外部动机引发的写作则属于受命的写作,实用写作多数情况应视为受命写作。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虽仍为“需要”所激发,但这种写作“需要”是外力施加的,并非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自发的缺乏状态。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主要表现为受“他人意志”支配和为“功利目的”驱使这两种形态。受他人意志支配包括接受领导布置任务、师长规定要求、朋友委托求助等等。凡出于他人意愿的写作动机下发生的写作行为都是受命写作,广义的公文就是最典型的领导或领导机关意志的产物。而奉命进行某个课题研究,最后撰写科研报告,这种写作“需要”也是外力施加的,但是由于受命者和授命者的固有关系,写作者原先的非写作的“需要”都转变成了写作动机。为功利目的驱使的写作动机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文章被作为特殊商品或特殊评价依据(如评价学术水平的依据)后带来的客观现象。

虽然实用写作就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实用写作目的的功利化实际上就是实用写作的“实用化”,但是,发起并支持主体写作行为的心理因素并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写作主体的内部动机。于是实用写作面临着一个主体动机转换的问题,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领导布置的、工作需要的、同事委托的等等,这些外在的原因都要转换成写作主体内在的一种需要,也就是主体内心有一个“别人要我写”到“我自己要写”的转变过程。只有真正完成了这种动机的转换,属于写作内部动机的特有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在实用写作的行为过程中出现,如写作冲动、写作欲望、写作激情、写作心境乃至持久维持写作行为的写作热情等等。由此可见写作动机的转换,是实用写作心理的内在规律,是维持写作行为并为其不断增力,确保实用写作质量的需要。

二、材料的采集与验证

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因而对写作材料的基本类型有着多种认识。从材料的来源看,有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之分;从材料的性质看,有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之别;从材料的存在空间看,有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之异;从材料的存在形态看,有个别材料与综合材料之辨。然而从实用写作对材料特征把握的需要看,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和情报资料这3类是最常见的。

“事实材料”即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在实用写作中人名、地点、事件、数字等都是常用的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就是观念性材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验证的观点,如科学的原理、定义、定律,生活中流传的警句、格言、俗语等等。在实用写作中最为常用的理论材料,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精神;二是相关的时政动态、思想见解和学术观点。“情报资料”是有关工作人员根据事实、数据而编制的信息资料,它包括报表、统计资料、简报、文摘、索引等,这些也是实用写作不可或缺的写作材料。

获取材料的办法多种多样,实用写作采集材料的主要手段是调查,不同的调查方式与方法又是实用写作区别于文学写作聚材、选材的基本途径。调查的方式主要有:典型调查、专题调查、系列调查、追踪调查、随机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实验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

既然材料有直接与间接、正面与反面、历史与现实、个别与综合之别,那么材料就有一个真与伪、虚与实之分。生活中的材料或者素材,是需要经过核实、鉴别等验证才能写入文章的,只有鉴别验证确认的材料,才能成为文章中证明和支撑观点的材料。

核实、鉴别材料时须验证的主要内容是:一是辨真伪,指文章使用的材料不但要准确无误,而且要贴切恰当,经得起推敲核查;二是查缺漏,指文章该使用的材料应完整,决不能遗漏,要利用一切机会弥补并完善;三是求典型,指文章应使用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体现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力求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要发掘和利用材料在文章中该起到的作用,实现材料对体现写作意图的意义。

三、思维的类化与序化

实用文章写作中多数文本以条款格式为主,标序及分条分款的文章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及作者思维逻辑层次的外化。在一篇文章中,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及作者的思维是通过材料组合排列体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材料的类化与序化是思维类化与序化的必然。

“类化”是写作主体对材料归类、归项的思维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人类思维的“类化”功能使作者能够从容地面对纷繁复杂的写作材料,经过条分缕析的梳理之后,材料才分门别类出现在文章的各个部位,并按照预期的写作意图,表达观点、阐述意见、传递信息,以实现写作目的。所以“类化”是写作材料逻辑化的过程,也是作者思维条理化的过程,更是为文章化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思维类化直接作用于材料类化,材料类化表现在文章里就形成了章节——层次——段落等成网络状结构的各种形式。材料类化的结果,不管单元多小,其位置处于材料网络系统的末端,但它都是相对独立的逻辑单位,担负着相应的表意责任。

归类和归项是类化的两种重要形式。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属性,把具象的事物从一个大类分解为若干个小类,或是将若干个小类归纳为一个大类的梳理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归项则是把抽象的事物从一个整体分解成几个不同方面,或是从几个不同方面归纳出一个整体的梳理和认识事物的方法。

归类、归项的材料类化过程必须遵循通常的逻辑规则,这就是分解或归纳都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不能使用双重标准。同时还要做到:各类、各项在分解之后应是自成单元的逻辑单位,相互间性质必须互不包容,内容也不能重叠交*;各类、各项在归纳后小类或分项应具有大类或整体的属性,它们与大类或整体间应具有明确的种属、种差的从属关系。

在实用文章写作中,写作主体对材料归类、归项的类化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它可能是反复的、双向的、循环的,因为思维总是要在反复比较、试误中才能逐步清晰起来,直到最后定型的。思维类化的过程是复杂的,并且是在大脑的“黑箱”里进行,但其最终结果要外化为文章的表现形式,成为“可视”的精神产品。于是就牵涉到了文章的表述,即如何将思维类化的成果通过思维的序化,有条理地写出来,成为具体的文章,层次分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以下要讨论的话题。

思维的类化为实用文章写作中将写作内容作分类、分项表述提供了前提,因为惟有思路、材料梳理清晰了,大小间的关系及主次间的位置明确了,文章才能顺利布局,才能条理分明,文章各个方面的展开才能有张有弛。因此思维的序化必须建立在思维的类化基础之上,有合理的归类分类,才有恰当的编序排序。

将写作内容作分类、分项表述是实用文章写作中极为常用的方式,法规文书中“章下有条,条下有款,款下有项,项下有目”的列序及“章断条连”、“条连款不连”、“条贯到底”等等术语,正是这种表述方式的集中反映。在实用文章写作中,主要采用或基本采用条款式列序写法的文体除法规文书、契约文书以外,多数的计划类文种,如规划、方案、要点、安排、意见、设想等都采用了此法。像其他的事务文书或行政公文、经济文书、诉讼文书等,虽不一定全用条款列序形式,但根据内容的分类、分项,以大小标题统领全篇的方式,也比比皆是。

从思维的序化到材料的序化,再到文章列条列款的序化,这应该是“序化”的标准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有了约定俗成的对于结构层次序数的“规定”:第一级为“一、”,第二级为“(一)”,第三级为“1?郾”,第四级为“(1)”。当然在同一“级”里也常见更为简明的标序方法,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等等。

序号排列的内在机制是思维的序化功能,然而序化不仅仅是一个标序的问题,分章列条、序数排列只是文章条理化外在形式的一种。实用文章写作中,大小标题的设置,主次概念的使用,各种材料的分布,实质都包含着一个思维序化的问题。所以要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必须让作者的思维缜密完整、合乎逻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调查研究、正确认识事物上下功夫。因为写作主体正确的思维序化是文章内在因素作用和事物内在联系的必然,所谓的文气相通、文脉相联,也正是思维序化合乎认识规律而带来的文通句顺的结果。

四、规律的抽象与概括

尽管需要陈述事实、交待背景,但实用文章写作最终指向的总是结论、意见、措施、办法、规定、要求等抽象性、根据性的思想成果。因此实用文章中有相当的文种是以归纳要点、抽象本质、概括规律为最高追求的。其中较典型的文种就有总结,总结的内容是回顾、检查以往的实践工作;总结的目的是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分析、评价来找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的实践。虽说总结要对已完成工作做全面系统的回顾,但并非具体详尽地回顾了过去的工作情况就是一篇好的总结。总结三分式结构内容就说明了仅仅回顾基本情况和介绍主要成绩与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总结还要对基本经验或教训作出概括,要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最后的结尾中还要写上存在的问题或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对调研报告也有同样的写作要求。调研报告是对客观事物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写成的、反映所获信息、情况和结论,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书面报告。各种类型调研报告的规范或主体内容几乎都被要求回答“结论、建议、本质、规律”等。如“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中的“对策”;“提供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中的“推广经验的建议”;“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的“处理的意见和建议”;“研究问题与预测趋势的调研报告”中的“建议或设想”等等。

总结与调研报告是这般的情形,对法规文书、行政公文、诉讼文书、经济文书等也同样有这样的要求。可以说实用写作所生成的这些文书或文件,不仅仅是秩序与管理的需要,更是经验与教训的集成,是现阶段个人、单位、机关、团体、国家机器对社会、对现实的一种规律性认识。

从以上文体倾向可知,实用文章写作的表达方式看重的是分析与综合。在具体的写作中,分析就是把材料和写作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过程,并分别加以梳理和研究,使其成为

提示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思维方法。

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从纵向的角度看,就是探究事物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将对象分成若干现象,逐阶段进行考察的分析方法。如渊源分析法(原因——现状);预测分析法(过去——现在——将来);进程分析法(低级——中级——高级);动态分析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等。从横向角度看,则是通过事物的内外联系,分析对象各个方面及它在整体中的比重,来把握事物特点的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对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正面与反面、内容与形式、个别与一般、主流与支流等所作的辩证分析。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则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一种揭示事物规定性的分析法,在奖惩类决定等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诉讼文书中,经常涉及给事物定性,甚至文章本身就有专门的“定性”段落。定量分析是根据数据统计,把握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分析方法。当下在追求“惟一性”的“科学化、标准化、数据化”的社会思维时尚下,定量分析的科学因素也越来越多地为实用文章写作所应用。

有分析必有综合,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写作对象的各个部分和方面及各种因果关系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就综合的类型或方式来说,感性认识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就有知觉的综合。写作中归类、归项的思维过程及对主题、概念的归纳,则属于形式逻辑的简单综合;辩证逻辑层面的综合,则表现为对事物、对写作对象的本质抽象和规律概括,而这几乎是所有实用文章写作的根本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写作基础:锻炼思路的方法

全文共 3103 字

+ 加入清单

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学写作基础锻炼思路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一、锻炼思路的方法

(一)拓展法

目的是为了求广、求新、求异,使思维活跃而开阔。思路可作如下拓展:

一是平面拓展。平面拓展主要包括顺向、逆向、纵向和横向等。顺向是指沿着人们惯常的思维轨道来思考,反之则为逆向。纵向是指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过程来思考,横向则为将不同的事物加以比照联想。例如,一则手表广告词的写作,既可从“准确、耐用、美观”作正向构思,又可从“该公司在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作反向思索;既可对其作发展、换代历史作纵向介绍,又可从它与其他牌子手表的比较中作横向说明。

二是立体拓展。立体拓展是将平面拓展重叠交叉起来,建构起立体交叉的文章框架。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报告、经济分析、专业论文一类较为大型的文章。

三是发散。发散是指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即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引出思路。既要从宏观上作全方位的考虑,又要从微观上找出各个零散的无系统的思考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如写关于“如何扩大产品销路”的文章,就可围绕“如何”二字引出“运用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加速品种更新”、“改善广告方式”、“做好售后服务”、“开辟国外市场”等多条辐射思路,然后再对各个思考方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考察。这样就可以加大思维跨度,弥补单向思维没有涉及的空白,健全文章的结构,丰富文章的内容。

(二)挖掘法

目的是为了求深,使文章有内涵、有深度。多向拓展思路之后,就应迅速将广思变为深思。深思指的是层层挖掘,寻根刨底,纵深推求,由外在到内在,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或由现实追溯过去,由结果探求原因,乃至更深层的缘由。例如,对“如何认识市场经济”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可以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也可向深处挖掘。向深处挖掘的方法如下:

一是在探讨上述第一个问题时,先对两个概念分别加以解释,再进一步区别其特征,然后更进一步挖掘过去提商品经济、现在又提市场经济的原因。

二是探讨上述最后一个问题时,可先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突破,并分析其原因,然后深入思考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论述“如何发展”的具体策略时,对每一个方面再进行纵深推求,在这些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开掘中将问题论述明白,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

(三)控制法

目的是为了求得集中——对多向的、支离散乱的思维活动加以搜索,以形成一条清晰。严密、连贯的思路。控制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一是筛选。筛选是指对多种信息和大脑中闪现的种种想法进行重重筛选,然后加以归类,形成多层次的文章框架的思考方法。筛选的优点是便于先集中内容相似的材料,然后从中筛选出需用的东西并形成相应的观点。对总结、典型经验、调查报告等文书的写作构思较为适用。

二是综合。综合是指在多向思考中迅速挑出最切实际、应用性强的几项加以综合,然后从中提炼出最佳议项。综合的优点是使文章有新思想、新提议,同时又切实可行。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决策、建议、计划等文书的写作。推测,是将盘根错节的各种信息、各类条件和多条“初步思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多次清理和推论,从中导出由小到大的层层假说,并由此构成一幅明晰的“思路图”。三是推测。推测的优点是可直观地审视和比较有关条件及现象,推理过程一目了然。它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市场预测、经济分析等文书的写作构思。

(四)梳理法

以拟写提纲的形式将思路理清。定型。这是锻炼思路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快速成文。梳理法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标明主题,用“主题句”把构思时确定的主题列在提纲首位,以统领下面各项;

二是安排层次,用概括的文字逐层排列,由小到大。由粗到细地展开思路。

二、思路可作如下拓展:

1、是平面拓展。

平面拓展主要包括顺向、逆向、纵向和横向等。顺向是指沿着人们惯常的思维轨道来思考,反之则为逆向。纵向是指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过程来思考,横向则为将不同的事物加以比照联想。例如,一则手表广告词的写作,既可从“准确、耐用、美观”作正向构思,又可从“该公司在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作反向思索;既可对其作发展、换代历史作纵向介绍,又可从它与其他牌子手表的比较中作横向说明。

2、是立体拓展。

立体拓展是将平面拓展重叠交叉起来,建构起立体交叉的文章框架。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报告、经济分析、专业论文一类较为大型的文章。

3、是发散。

发散是指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即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引出思路。既要从宏观上作全方位的考虑,又要从微观上找出各个零散的无系统的思考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如写关于“如何扩大产品销路”的文章,就可围绕“如何”二字引出“运用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加速品种更新”、“改善广告方式”、“做好售后服务”、“开辟国外市场”等多条辐射思路,然后再对各个思考方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考察。这样就可以加大思维跨度,弥补单向思维没有涉及的空白,健全文章的结构,丰富文章的内容。

(2)挖掘法。

目的是为了求深,使文章有内涵、有深度。多向拓展思路之后,就应迅速将广思变为深思。深思指的是层层挖掘,寻根刨底,纵深推求,由外在到内在,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或由现实追溯过去,由结果探求原因,乃至更深层的缘由。例如,对“如何认识市场经济”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可以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也可向深处挖掘。

三、向深处挖掘的方法如下:

1、是在探讨上述第一个问题时,先对两个概念分别加以解释,再进一步区别其特征,然后更进一步挖掘过去提商品经济、现在又提市场经济的原因。

2、是探讨上述最后一个问题时,可先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突破,并分析其原因,然后深入思考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论述“如何发展”的具体策略时,对每一个方面再进行纵深推求,在这些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开掘中将问题论述明白,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

(3)控制法。

目的是为了求得集中——对多向的、支离散乱的思维活动加以搜索,以形成一条清晰。严密、连贯的思路。

控制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是筛选。

筛选是指对多种信息和大脑中闪现的种种想法进行重重筛选,然后加以归类,形成多层次的文章框架的思考方法。筛选的优点是便于先集中内容相似的材料,然后从中筛选出需用的东西并形成相应的观点。对总结、典型经验、调查报告等文书的写作构思较为适用。

2、是综合。

综合是指在多向思考中迅速挑出最切实际、应用性强的几项加以综合,然后从中提炼出最佳议项。综合的优点是使文章有新思想、新提议,同时又切实可行。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决策、建议、计划等文书的写作。推测,是将盘根错节的各种信息、各类条件和多条“初步思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多次清理和推论,从中导出由小到大的层层假说,并由此构成一幅明晰的“思路图”。三是推测。推测的优点是可直观地审视和比较有关条件及现象,推理过程一目了然。它较适用于可行性研究、市场预测、经济分析等文书的写作构思。

(4)梳理法。

以拟写提纲的形式将思路理清。定型。这是锻炼思路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快速成文。

梳理法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是标明主题,用“主题句”把构思时确定的主题列在提纲首位,以统领下面各项;

2、是安排层次,用概括的文字逐层排列,由小到大。由粗到细地展开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方法

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是为满足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需要学习社会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考场写作的相关方法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方法

1、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2、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3、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4、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5、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

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6、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7、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8、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作方法:游记写作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课本里有不少优秀游记,你知道那些文章好在哪里吗?我们是否也能那样学习着去提升我们的游记水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课文《参观人民大会堂》,按参观的顺序,依次写了五处的景物。先写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其次写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接着写大礼堂,然后写宴会厅和会议厅。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二、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

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帐”。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地可以写得简略些。我们在一边参观游览,一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比方说,我们要写游览看到的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如我们写“菊花”,颜色就有“红的如枫叶、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等等,菊花的形状就有像“小姑娘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等等。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

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

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如《游善卷洞》的开头“我的故乡江苏宜兴有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善卷洞”。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如《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结尾写道“‘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野游。朱库米天然动物园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这样,写的文章有头有尾,读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写出真意。写作时,我们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还有,我们在写景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人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写同学

全文共 5484 字

+ 加入清单

一、写同学朋友的作文类型

1.写同学朋友的肖像;

2.写同学朋友的一个特点或一个好的品德;

3.写同学朋友与“我”的友谊;

4.写同学朋友对“我”的教育或启示。

二、写同学朋友的参考题目

1.《我的同学》

2.《五双眼睛》

3.《大家都夸他》

4.《猜猜他是谁》

5.《一个性格_____的人》

6.《同桌》

7.《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

8.《他做得对》

9.《童年的小伙伴》

10.《我了解了他》

11.《这件事使我想起了他》

12.《我们的板报组长》

13.《假小子》14.《他变了》

15.《一颗诚挚的心》

16.《榜样》

17.《“傻子”二三事》

18.《难忘的友谊》

19.《忘不了他》

三、写同学朋友的参考开头

1.《我的同学》的三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潘仪是我的同学,他特别聪明,又爱看书,还喜欢说笑话,我们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

第二种开头:在我们班上,有一个特别聪明,爱看书,还喜欢说笑话的同学,他是谁呢?他就是我的好朋友潘仪。

第三种开头:大大的脑袋,短短的头发,一双眼睛总是笑得弯弯的,这就是我的同学——潘仪。

2.《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的三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在我们班级里,有一个爱劳动的好同学,她就是我班的劳动委员李玲娟。

第二种开头:李玲娟同学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她做事总是跑在最前面,同学们部夸她是我班的“劳动模范”。

第三种开头:黑黑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做起事来总是风风火火的,这就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李玲娟同学。

3.《大家都夸他》的三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要说起我班的王进同学,那班级里没有一个人不竖起大拇指夸他热心助人的。

第二种开头:王进同学的个子很小,但他助人为乐,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称赞。

第三种开头:王进同学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为别人做好事,我的心里也感到很愉快。”

4.《他变了》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同学们说:“周成变了!”老师们说:“周成变了!”是的,只要知道周成原来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心底里发出同样的感叹:“周成变了!”

第二种开头:周成是我班的同学,在二年级时他差点要留级,可现在他却获得了学校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

5.《他做得对》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吴宾有一个好朋友叫张超。张超的学习成绩不太好,有一天,班级要举行单元考试了。张超就悄悄地把吴宾叫到了一棵大树底下,对他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吴宾帮忙。

第二种开头:最近,班主任石老师给我们说了一件事,大家听完这件事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吴宾他做得对!”这是怎样一件事情呢?

6.《一个性格_____的同学》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张婷是我的好朋友,可是她的性格实在是太内向了,有时整天都听不到她说一句话。

第二种开头:在我班,只要问起谁的性格最内向,那同学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婷!”

7.《假小子》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一般来说,女孩子总是要文静一些的,可我班的朱静同学却一点也不“静”,相反却得了个“假小子”的称号。

第二种开头:假小子是谁呢?那就是我们班级家喻户晓的朱静同学。

8.《我了解了他》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要了解一位同学的内心是不容易的,比如我了解朱英同学就是这样。

第二种开头:我气鼓鼓地瞪了朱英一眼,说:“我算是认识你了!”说完转身就跑了。

9.《这件事使我想起了他》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这件事发生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第二种开头:我和石佳已经有两年没有见面了,但最近的一件事却使我想起了他。

10.《同桌》的三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我的同桌是刘豪,从一进校开始我们就坐在一起,一直也没有分开过。

第二种开头:我的同桌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管闲事,我对他很有意见。

第三种开头:能够和刘豪坐同桌,我真的很高兴,因为我可以向他学到不少知识。

四、写同学朋友的参考词句

胖乎乎/惹人喜爱/漂亮文静/面色红润/天真活泼/好奇/蹦蹦跳跳/机警

伶俐/欢呼雀跃/精力充沛/天真无邪/瘦弱/无忧无虑/三五成群/傻里傻气/憨

态可掬/笑成了一条缝/一溜烟跑了

1.她短短的头发,俏皮小巧的鼻子,一双可爱的黑眼睛,笑起来是那么甜。

2.上课的时候,他不是打闹,就是随意接老师的话,弄得哄堂大笑。

3.他大约是十一二岁,穿着红背心、蓝短裤,毛茸茸的小平头,衬着一张白白的小圆脸。

4.修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水晶般的明亮而纯洁的大眼睛。微微翘起的小鼻子下面有一张红红的小嘴。

5.她的眼睫毛上还挂着雪花,一对圆鼻孔喷出两股白气来。

6.她只好张着嘴,不停地呵气,红润的嘴唇变得又紫又青,牙齿格格格地响。

7.她笑了,露出细密的牙齿,齐齐的,亮亮的。

8.我看见她的小胳膊又黄又瘦,一点血色也没有,那上面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斑块。

9.那双手显然已经不如以前那么灵活有力了,但它依然那么温暖,那么亲切。

10.他双手托着下巴,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看我,目光中含着期盼。

11.她样子十分难过,眼睛里含着泪花,眼泪快要掉下来了。

12.他浑身上下沾满了泥巴,雪白的衬衫都成土黄色了。

13.她那甜甜的语调一读起书来,就显得非常好听,有时会把同学们的想象带到一个美妙的境界。

14.他默默地站在老师的身边,低着头,一声也不吭。

15.她静静地仰卧在水面上,水慢慢地流着,她也慢慢地漂着。

五、写同学朋友的参考段落

1.王晓是个很懂感情的女孩子,长得还蛮漂亮呢!她瘦高个儿,一双眼睛亮晶晶,小嘴角弯弯的,一笑起来就露出两排细小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最有趣的是那只神气而调皮的翘鼻子,更增添了一分俏皮相。

(这里的叠词用得很多,文章就显得生动形象,还有一种喜爱的感情在里面。找一找,有几个?)

2.一提起小兵张嘎,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皮肤黝黑,剃着小平头的小男孩。他长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穿着一身短衣褂,腰间别着一只小木枪,一对圆实黝黑的胳膊是那么有力。

(这里的量词一共有五个,看:一个、一双、一身、一只和一对。它们一点也不重复,而且都很准确。)

3.我的同桌写字时真逗人,那作业本偏偏斜放着。他自己呢,头歪着,脖子扭着,那脑袋几乎要贴到桌面上了;再看他写的字,也跟他人一样,是歪歪扭扭的。

(描写同桌的几个动词用得很好,你看,头是“歪”着,脖子是“扭”着,脑袋是要“贴”到桌子上去了。有的时候,一个动词用得好,就能把人物写得像活起来了一样,你看,这里的几个动词是不是很生动?)

4.他唱的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歌声充满激情,仿佛潘冬子出现在我们面前了,那歌声飘荡在校园的空中。

(想象在文章中很重要,这一段里的“仿佛……”一句就是想象,这样一写,歌声就更加动人了。)

5.她的一双小手在筝弦上灵巧地拨动着,那《高山流水》的曲调格外和谐悦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清脆,时而雄浑……一个个音符似乎变成了天上的云朵,又变成了艳丽夺目的彩带。

(这里其实也是想象,看,小作者就是通过想象来描绘琴声的。)

6.吴燕大大方方地走到教室中央,伴随着优美的乐曲,轻轻举起双臂,舞动腰身,踏着碎步翩翩起舞。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有时还朝我们作出顾盼的表情,她的两根乌黑的小辫子随着乐曲的节奏不停地左右摆动着。

(写人跳舞,却写到了跳舞人的小辫子,这样写好不好呢?有什么好呢?)

7.开始练习了,同学们一个个勇敢地跳了过去。“山羊”渐渐升高,林莉有些胆怯了,她踌躇了起来,好像前边不是一只“山羊”,而是一只“老虎”。但她转念一想,不能让困难吓倒,要战胜它!于是,她就鼓足了勇气,朝“山羊”冲去,一踏脚,双手一按,身子腾空而起,敏捷而矫健地跳跃过去。

(这里有一个小曲折,写林莉在跳山羊之前,心里害怕了。如果不这样写,而是写她一上来就跳了过去,你觉得有没有味道呢?)

8.她挑起两只空桶飞也似的跑到水龙头前,“咚咚”,放下水桶拧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到桶里。水满了,她操起扁担,挂钩钩住水桶,她弯腰弓背,将扁担压在自己的肩上,一挺身又放下了,只见她咬着牙咧着嘴,一手摸着肩,看了看满满的两桶水,笑了。

(“咚咚、哗哗”都是描绘声音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叫象声词,也叫拟声词。文章中有了这些词语,就好像添了一台录音机似的,让人感到身临其境。)

9.那弯弯曲曲的小路盖上了长长的白地毯,在阳光的照耀下,那白雪映着刺眼的光辉,晶莹洁白,真叫人不忍心踩上去。可我们是来扫雪的,总不能这样站着呀。老师一声令下:“扫!”几十人立刻弯腰弓背,挥锹动铲,大干了起来,那情景好动人。你看,没一人看景的,几十把锹在挥动,扬起一阵阵雪粉。飞散的雪钻到大家的脖颈里,引起一阵阵笑声。

(劳动总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它创造了环境的卫生。所以,这一段文章里就少不了写到笑声。)

10.王成真的要走了,他随家去南方,很远很远。那天早晨,我送他到汽车站。

“陈新,回去吧!”王成说。

“不,我要看你上车。”

“上学会晚的。”

“王成,到那边好好学习。”

“嗯。”

“名列前茅,不给北方人丢脸。”

“嗯。”

汽车来了,我赶紧说了一句:“忘了以前不愉快的事。”

“陈新,你心真好!”

王成流泪了,我也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写人物的对话能不能用这样的写法,就是一句对话占一行?回答当

然是可以的。而且这样写还显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

11.我的弟弟叫小二子,别人都说他是我家的眼珠,妈妈也疼爱地称他“二胖”。他长得和他的名字很相称:矮墩墩,胖乎乎,浓眉下眨着两只活泼可爱的眼睛,一对大耳朵向前照着,红红的脸蛋上闪着一双深深的酒窝,看上去是那样地令人喜欢。

(写一个人,一般都要用到外貌描写。有的同学喜欢写上一大段。最后别人什么也记不住。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其实,写外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就是要写出特点,写出在别人那里没有的东西,或者是一般人不多的东西,比如胖啦,皮肤黑啦,脸上有一粒痣啦,等等。)

12.我的小邻居唐思磊,今年六岁了。他长得特别黑。圆圆的脸上,一对骨碌碌的眼睛闪闪发亮,特别逗人爱。我爸爸叫他小黑炭儿,妈妈叫他印度人,哥哥说他像《水浒》里的黑旋风李逵,我呢,干脆叫他小黑。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一段范文,是可以作为好作文来模仿的。你看,他抓住了小邻居唐思磊长得黑的特点,写爸爸对他的称呼,妈妈对他的称呼,哥哥对他的称呼,和我对他的称呼,使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下子就把这个人物记住了。)

13.提起我的小表哥,他可真能干。他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个儿才比我高一点,长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嘴巴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皮肤黑黝黝的,一双大脚丫子不怕扎,不穿鞋。

(这段文字的特点是它的句子都很短,特别上口,好读,是不是?这叫口语化的句子,意思是句子写得像我们平时的说话一样。其实,写作文,就是把你想说的话用笔记下来,是跟我们平时说话没有什么不同的。古人说:“我笔写我口。”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14.贴鼻子游戏开始了。老师第一个叫了刘平。先用围巾蒙住了他的眼睛,然后把一个用半个乒乓球做成的假鼻子放到他手里。刘平一步一探,蹭到了黑板前,捏着假鼻子在黑板上挪来挪去。同学们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尖,兴致勃勃地瞧着他。刘平先把假鼻子停在帽子上,一会儿又放在脑门上,教室里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后来,他下了决心,把鼻子贴到了下巴上,同学们立刻哄堂大笑起来。刘平解下围巾,也笑得前仰后合。

(写一个人,要学会给他加上许多动作,让他活动起来。看看这一段文字,写刘平贴鼻子,小作者就很聪明,用了一系列的描写动作的词语,把人物就写生动了。)

15.只见吴宇摇摇晃晃地上场了。他手上捏着一个小塑料杯,小脑袋随着身体东摇西晃,两条腿左蹬右扫,两眼斜视着,仿佛面前站着个敌人。大概是摇晃得太厉害了,他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大家正想上前去扶,他马上站了起来,逞强地说:“我这是故意的!”听他那傻乎乎的自我解嘲,大家全都笑了。

(这里写的是一次联欢会的表演。因为有了大量的动作描写,人物的表演过程非常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写同学朋友的参考题材

1.同学勤奋学习,有远大的志向,长大了要为学校和祖国争光;

2.在平时,她总是那样好问,对于什么样的知识都要问个清楚才罢休;双休日也不休息,报名去参加了少年宫的英语班;

3.在他的书包里,总能够找到好几本课外习题集;

4.为了一个难题,他能够在休息天转乘两部车子,到老师家去请教;

5.他在课堂上发现了老师讲课的问题,大胆地提了出来;

(以上表现同学勤奋认真的学习精神)

6.同学的思想很活跃,经常对一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对一些国际问题也能说出好多新鲜的观点来;

7.同学发动在班级里成立了兴趣活动小组,自发地进行一些活动;

8.同学悄悄地为班级做好事,给生活困难的同学送去一些帮助;

9.给市领导写信,提出城市建设的建议;

10.搞小发明小制作,自己设计运动会的会标;

11.班主任生病住院,组织全班同学轮流为老师做家务;

12.在班级里成立时装模特儿表演队;

13.给任课老师写信,对老师们的教学提出好的建议;

14.成立“反烟小队”,每人回家劝一位家人戒烟;

(以上表现同学新思想新观念和创造精神)

15.同学对我很好,在新年到来的时候给我亲手制作了一张有意义的贺年卡;

16.我为了一件事与好朋友吵架了,我说了很多对不起好朋友的话。我以为他不与我和好了,但恰恰相反,好朋友又与我和好了,我特别感动;

17.我的一位幼儿园的同学,在分别了五年之后,竟然还记着我,在过年的时候到我家来看我;

18.一位平时与我关系不是很好的同学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助了我;

19.我家庭比较困难,一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帮助着我,买新文具的时候,总是叫他的妈妈多买一份,送给我,我非常感激他;

20.在班级劳动时,我不小心负伤了,班级的同学立刻上来帮助我,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说明文有哪些写作方法

全文共 8845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写作方法,欢迎来参考!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科学地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特点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并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生活。(内容具有高度科学性;结构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具有严密准确性)。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在阅读自然科学类说明文和科学类说明文的过程中,能理解说明顺序,分析基本说明方法的作用,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信息,准确把握说明对象,掌握说明内容,获取科技和人文知识,从而培养科学兴趣和人文精神。

说明文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因此,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求作者对说明的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这其中,我们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学精神。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议论文、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国石拱桥》。语文课本上的《恐龙》《海底世界》等等。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敬畏自然》。同程序说明文一样,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中国石拱桥》)。

特点  说明文虽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但若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等)的恰当配合,则无法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而从学习写作说明文的角度讲,如果能确切了解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来辅助说明,说明文就能写得有声有色,文采斐然。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后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前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引用说明、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明的顺序

总体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常见的说明顺序之一。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说明的逻辑顺序,是指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先后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总是有主有次,有因有果,有一般的、有个别的,有普遍的、有特殊的,作者依据这些来安排说明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将繁复的内容介绍得有条不紊. 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我们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并且还有梁衡的《晋祠》描写圣母殿——围廊——屋架——廊柱——屋顶——泥塑;《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所有顺序中最合理的顺序。空间顺序,按空间部位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将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直观。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说明文知识概说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P根据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

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

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

(二)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三)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b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f: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二、梳理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到次、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特征到用途、一般到个别(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总到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说明顺序对②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方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能还是不能)。(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①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一般往前找)。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②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示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牢记】总之,无数次的考试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文体的阅读题,我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说明文也不例外。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次序安排(照应论点);?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雅思考试中应该克服写作障碍的方法

全文共 1625 字

+ 加入清单

在多年的雅思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实际考试中面临着不同的写作障碍,影响了考试成绩。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情流露,无从下笔;

有的考生在考试时见到作文题,顿感思路塞车,好像有许多话要说,但又不知究竟应从那里写起。明智的做法是“投其所好、尽情发挥。”考生不妨把作文的要求量化到每一个段落,一篇250词左右的作文一般不会超过15句话,把这15句话根据题目要求分配到各段中去,每一段大概只说那么几句话,事实上往往是说得越多错误越多。因此,每句话紧扣提纲,见好就收,这才是最稳妥的对策。

二、心里明白,难以表达;

在考场上有的考生题目看得懂,提纲也明白,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头脑里一片空白。这是在雅思写作考试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善于联想到一些具体的事实,具体的例证和具体的现象。事实上,雅思的作文题目一定是一个具有社会普遍型话题,其目的是让不同教育背景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因此,考生一定能就题目联想起具体细小的事情再形成观点。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带来的思考变成作文里的实质内容,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

因此,当头脑出现空白时,应该由具体细小的、琐碎的、微不足道的事物所引发的思考形成观点,再进行论述。这种定式思维的形成需要多下功夫多练习。

三、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导致无从下笔;

考试时通常发现有的考生聚精会神的坐在那里冥思苦想,非要想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陷入这种境地的考生,显然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参考时间为40分钟的作文,一般应在35分钟之内完成,再用几分钟的时间检查语言错误。可有的考生十几分钟一句话都写不了,就是因为他太进入角色了,这是考试中一个很大的误区。

考作文的目的纯粹是通过这一命题形式,考查考生的英语水平如何。命题人关注的是书面表达能力,而不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内容,思想有没有深度,所以“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是没有必要的。

四、构思、写作不统一,落实有困难;

实事求是的讲,要求考生完全运用英语思维来写作文是不现实的。很多考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脑子里想的是中文句子,然后再把中文句子译成英文。因此采用“得其意,忘其形”的方法,忘掉中文的语法结构,句法形式则可能要整个地打乱.,“钻进去,跳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要看意思是否到位了,“跳出来”就是要忘记中文的语言形式。实际上把英文译成中文,关键是要在转换中把意思表达出来。

针对构思、写作不统一,落实有困难情况。必须摒弃翻译中追求一一对应的关系,并机械地把中文译成英文的方法,应该把中文句子结构彻底地忘记,然后用比较简单的“万能”英语表达。平时不妨做一做这样的练习,通过阅读不认识词条的英文注解,然后试着把单词译成中文词,再去对照英汉词典的汉语释义,慢慢地就会开始领会用英语表达的门道了。

五、被动心态压抑新构思。

尽管雅思考试作文为规定式命题,但考生仍可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主动性在于采取回避的策略,表达上采取迂回的方式,即运用不很复杂的语言。内容的取舍上避重就轻地写比较易于表达的内容。很多人在写作过程中从头至尾都处于被动状态,当有内容想要表达清楚的时候,却又发现种种途径都不可能表达好,只好硬着头皮把自己意识到没把握的东西勉强写上去。连自己都意识到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只会产生于己不利的负面影响。所以,当有的内容感觉一点找不着,英语实在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就应该彻底地放弃。单词拼写错误也是雅思考试作文写作的一大问题。常用单词是不能拼错的,有的单词平时会拼写,考试时突然没把握了,不妨换一下或许还能想起另外一个难度大一点、拼写有把握的来代替。应该回避明确知道自己不会拼写的词。如果没法换一个词,将句子改换一种说法亦未尝不可。有的考生在考卷上没把握的地方标上问号,或者把两种可能都写上,让判卷老师选择,这个方法是不可取的。

总之,不能让自己陷人被动,想说什么,用什么方式说。说多少,说到什么程度。一切都应由考生主动把握,这样才会减少心理上的压力,更好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关于新闻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新闻的特点写作方法,仅供参考!

一、消息的特点

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四:新闻通讯的写作方法

1、通讯的特点: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2、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下面重点介绍其中两类:

(1)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还有就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作一个侧面报道。

(2)事件通讯:它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3、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要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五、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模仿着别的去学。

2、写新闻要有由头,最主要特点就是新,发生的事件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

3、多写短新闻,可以扩大版面的信息量,是各家报纸都特别提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作的指导:写读后感要掌握基本的方法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1、精读文章,找到“感点”

精读文章,就要做到一遍又一遍地读,细细地品味。只有在精读中,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中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点”,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个画面、一个感人的情节,总之,哪一点最令你感动,哪一个地方拨动了你的心弦,哪一点就应该是你读后感文章中的“感点”。

例如:我们五年级上期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人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阶楼梯时,蜡烛灭了。”这段描写我们谁都不会忘记,此时我们的心情和小女孩一样紧张,当“蜡烛熄灭”的时候,我们和这家人一起松了一口气,同时我们也从心底深深地佩服这勇敢的母子三人,更佩服这位勇敢而聪明的小姑娘。看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自然,也就找到了“感点”。

同学们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谈自己的感想,可以结合全文来谈,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某一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看法,自己这样做以后的后果……这样,同学们认识问题的能力,表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就会1步步提高。

2、结合“感点”,展开联想

好的作品给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面面俱到,哪1点都不会谈清楚。只有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才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一、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高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97级黎青云的《春夏秋冬话九中》因观察生活,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所以以高一级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校庆征文比赛,仍获校庆征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南海报》上。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写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较好的效果,98学年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的几位同学的征文,均获校二等奖,2000学年,我任教班的几位同学,在学校征文比赛成绩不俗,其中邓佩琪是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另外,每个学期都有同学的作文刊登在校刊《红棉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托福写作词汇和句型选用的方法

全文共 290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来看看句子吧。如果说单词是句子的灵魂,那句子就是文章的基石,而句型则是不同品质的基石,可以让整篇文章充满多样的色彩,读起来让人很有兴趣。虽然句型的变化很多,可是针对TOEFL文章的特点,一篇接近300字的议论文,IBT在注重文章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同时,也需要文章有精彩的内容。可是文章篇幅有限,我们仅仅需要熟练地应用几个不同的句型,就一定会给评分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了句子中的修辞

我们看看下边的几个例句:

1. Knowledge will never lie。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knowledge生命,形象化了知识的严谨性,同时也避免了直接翻译的繁琐冗长。

2. That information comes very impressively to everyone in the job market。

那一信息使所有正在找工作的人为之一震。

这个句子也间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人性化了Information这个词,come可以把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表达的更生动。

3. Confidence never fails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your entire life。

自信在你一生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个句子中never和fail表示双重否定,用以加强肯定的成分。

这几种句子中的修辞手法都可以使句子的意思表达起来更生动,让人读起来容易接受,同时也避免了直接翻译的很多缺点。

强调句的应用和举例说明

孔子《论语》中的这个经典语句可谓家喻户晓,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出了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的特点。在托福中,这句话可以应用在关于friendship的文章,这句话直译过来说的是: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看你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通过中文理解,我们知道这句话所强调的部分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开心”有很多词汇可以选择,常用的有happy和glad,高级一点的有enjoyable和pleasant,再高级一点的还有incredible和delightful。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可以使用it is 做一个强调句来凸显这句话的特点,例如:

It’s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from distant lands。

在这个句子中,除了deightful以外,其他句子成分都很平常,每个人都会写,所以即使是评卷人看到这个句子也不会觉得稀奇,那么作为强调句,恰好是delightful这个词,代表了一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和开心,让读过这个句子的人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也就达到了强调句的作用。然而happy和glad也都有快乐之意,但是和delightful相比就显得不够级别了,明显高兴的程度不一样,delightful更能显示一种喜悦带来的兴奋,迎接千里迢迢来访的朋友这样的表达最恰当不过了。可以起到强调作用的句型结构有很多,我们能够用到的同位语从句和倒装句都有这样的作用,例如:

It is an undeniable fact that human activities harm the Earth。

这句话中that后边引导的就是要强调的内容,即an undeniable fact. 为了突出harm the Earth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做成这样一个句子。

Only through effective measures can the government resolve the dispute。

这句话强调的就是only后边的effective measures,而且翻译过来是只有同过有效的措施,强调的唯一性,无二法门。

为什么要倒装

从字面上解释,倒装句子的特点就是把句子倒过来说,这样的解释过于直白但却很实际。根据英语(论坛)句型结构特点,因为要强调才会选择去倒装。我们看看下边的两个例子:

1. So severe is this problem that we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take some feasible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2. So amazing are these crewmembers that they have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 space walk。

句子中划线的部分就是倒装结构的重点强调所在,关于倒装句的作用,前边已然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在TOEFL的具体应用中,我们需要在写作实践里进行检验。

Only through education can we rise in the world。

Only by receiving education can we rise in the world。

从句什么时候使用

在托福写作中,从句句型还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常用的主语、宾语从句,定语从句,还有我们讲过的同位语从句。我见过的托福写作范文中,包括CBT和IBT的两类作文,段落中从句出现的频率都是很高的,尤其是第一段introduction中,一般做背景介绍的时候都会使用宾语从句,例如:some people claim that…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中,为了体现句式的变化,各种从句交替应用就显得很重要;即使在iBT导入了first draft的概念之后,对文章的内容要求也没有改变要求,需要体现完整性和统一性。有一点值得注意,从句虽好,但不宜过多重复,这就好像美酒虽好,但不要贪杯的道理一样。好钢用在刀刃上,从句的优点是简单句不能比拟的,但只有简单句结合从句,才能体现句子的多变性;也只有全部的句子都为主题句服务,文章的整体性才会更好的体现。以下是议论文写作中比较好的一些从句例子:

1. Many experts claim that people should positively participate in garbage recycle。

宾语从句,一般出现在首段背景介绍部分。

2. Horror movies, in which there might be bleeding and terrifying scenes, are not recommended for children。

定语从句,一般在主体部分中比较常见,用以解释说明,达到简化句子的目的。

3. As long as you are a student, you should always behave yourself。

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比较常见的使用although或者though来引导,这里介绍一个使用as long as来引导的句子,这个例句可以解释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4. When it comes to psychology,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it is a behavioral study。

时间状语从句,例句中的应用表示了“当谈到…的时候”,这是一种美式英语中经常出现的句式,口语和书面语都可以使用,推荐各位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技巧和方法

全文共 1873 字

+ 加入清单

一、含义

写作技巧就是表现的技巧、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有效艺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二、特点

有四个特点:

1、稳定性。是指技巧的成熟和稳固。

2、互渗性。文章写作中的技巧和方法,虽因文章门类和品种的不同有所差异,但在文章写作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技法又往往是相互参照、相互影响的,于是就形成了写作技巧的互渗性特点。

3、创新性。写作技巧如果仅有代代相承、墨守成规,而无创作发展,那么文章就会僵化、萎缩,乃至消亡。

4、审美性。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将不同时空、不同角度的材料组合成绚丽多姿的文章大厦,因而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三,方法

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第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现在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呢?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自荐信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前毕业生求职择业的一种比较常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用人单位一般出于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考虑,多数不采用大面积直接面试的形式,而是要求求职者先寄送自我介绍材料,由他们进行比较、筛选,然后才通知求职者是否参加面试,因此写好自荐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自荐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明个人的基本情况和用人信息来源。

首先要介绍个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和专业等,注意详略得当,最好能附有近期全身照片。其次,说明用人信息的来源,做到师出有名。假如你并没有信息作为依据,而且也不知道对方是否要招聘人员,而你又非常希望到该单位工作,也可写信投石问路,但必须说明你对该单位的印象和你愿意到该单位从事某种工作的强烈愿望。

2.说明胜任某项工作的条件。

这是自荐信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向对方说明你有知识、有经验。有专业技能、有与工作要求相符合的特长、性格和能力。特别要突出你胜任所求岗位的特长和个性,不落俗套,起到吸引和打动对方的目的。

3.介绍自己的潜能。

比如,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曾经担任过的各种社会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预示着自己有管理方面的才能有发展、培养的前途。比如,谋求会计岗位时,介绍自己可熟练使用和操作算盘、计算机,预示着自己可以承担会计电算化的重任;再如,向宣传和公关部门推荐自己时,介绍自己的文艺、绘画、摄影或书法的特长,预示着自己可以承担各种工作任务等等。

4.附上有关材料或文件。

自荐信上应当说明信中所附的有关资料文件,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获奖证书的影印件,发表作品的影印件,学校的推荐信或毕业生推荐表等,给对方以办事认真。考虑周全的印象。

5.表达面谈的愿望。

最后要表达出希望得到回信,并且热切地希望有面谈的机会。要写清楚自己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必要时还应说明何时打电话较为合适等,以便相互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写长辈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写人作文有很多是写长辈的,如何写好长辈?本文从类型、题目、开头,为大家介绍。

一、写长辈亲人的作文类型

1.写长辈亲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回忆长辈亲人对自己的关怀;

3.表达自己对长辈亲人的尊敬和怀念。

二、写长辈亲人的参考题目、参考开头

1.《我的_____》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在我的亲人当中,有一个人是我忘不了的,他就是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三年的爷爷!

第二种开头:爷爷离开我已经三年了,可是我只要一看见他的照片,就会觉得他好像还活在人世,还在给我讲着《三国演义》的故事。

2.《她教我怎样做人》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还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外婆就对我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人穷志不穷。”

第二种开头:外婆是一个退休工人,没有多少文化,但她却懂得很多做人的知识,我从她那里学到了许多许多。

3.《长辈》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在我的长辈之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我的爷爷。

第二种开头:爷爷在三年前离开我们的时候,特地把我叫到医院,要见

我最后一面。

4.《_____,您将留在我的记忆里》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外公,您现在在哪里呢?您还记得您的外孙吗?虽然您已经离开我们五年了,但您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第二种开头:五年前,我的外公不幸被罪恶的癌症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五年过去了,外公的音容笑貌却依然存在,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留在我的记忆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