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中秋节说明文作文热门20篇

浏览

6474

作文

232

我们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大圆盘”——月亮。因为今天的月亮是最大、最亮、最圆的。

那天早上,我一起床,妈妈就递给我一个花形的月饼。我看了一下,盒子里还有圆形的、长方形……而且味道也都是不一样的,草莓味的、苹果味的、香蕉味的……

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感谢中秋节让我们一家人又团聚了。

晚上,我们坐在家门前,桌上摆着大月饼,我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迷人的月色。月亮像个大玉盘,闪耀着皎洁的光芒。清幽的月光直泻下来,好像给全世界披上了一层轻纱,显得静谧安详。

妈妈说起了一个跟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从前,有个人叫后羿,娶了一个名叫嫦娥的姑娘为妻。有一天,嫦娥偷吃了一个仙丹,翩翩起舞,慢慢地飞上了天。后羿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追不到已经飞到天上的嫦娥。为了对她表示思念,后羿在嫦娥经常去的后花园,摆上了她最喜欢的甜点……

我听着听着,靠在妈妈的怀里,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我仿佛梦见了美丽的嫦娥姐姐正从月宫里翩翩向我走来——

真希望下一个中秋节能早点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的家乡太阳谷说明文_400字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一个一年四季被太阳光普照的美丽县城里,那里被群山环绕,被原始森林簇拥。

我的家乡美极了!有许多珍贵药材,在这里有白松村的美丽田园风光。在这里你可以和大自然妈妈亲密无间;你可以看见藏区人民在苍翠欲滴的草原上策马狂背;或者躺在马背上,看着星空中恰似一颗颗钻石发出耀眼的光。在县城关小学里你可以来找我,我会介绍许多我的好朋友给你;有幽默可爱的陈可,努力学习的泽仁措,憨厚老实的泽仁拉姆。在这所小学里,你看见的不是真在努力学习的同学们,而是一群群正在操场上嬉戏打闹混成一团的大大小小的各个年级的学生。这里老师在课间会和同学们一起嬉戏,在我们眼中老师就是我们的大同学了。

我可以给你当导游,带你去远近闻名的翁甲神山。传说那里有108个藏区寺庙的金钥匙。那里的大山里有许多小动物,有小兔,小松鼠,小鸡,鸽子等等。翁甲神山有许多国家2,3,4级保护动物。那里许愿很灵。

我现在不说了,先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中秋节优秀作文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北方地区,中秋节一般都在农历八月十五,而我的家乡,中秋节在农历十六。听村子里的老人说,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宋朝时候,那一年的农历八月初,岳飞大败金兵,百姓送月饼犒劳岳家军。岳飞没吃百姓送来的月饼,在月饼里夹上报喜的条子,送到各地让百姓在赏月时共乐。因为舟山地处海岛,岳将军送来的月饼漂洋过海,所以比其他地方迟了一天。

八月十六那天,村子里再穷的人都会买些月饼。出门在外的家人,在中秋节那一天都会想方设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八月十六晚上,月亮显得特别圆,特别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其乐融融。

我爱家乡的中秋节,因为那天是团圆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山西省原平市山西省原平市实验中学0516班黄浦东晋北大地的八月,秋高气爽,在艳阳高照下,瓦蓝瓦蓝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棉花团似的云朵就像绣在蓝 色绒毯上的大花。瑟瑟的秋风吹熟了田里的庄稼,大白杨的叶子变黄了,爬山虎的叶子已经变红,,不像夏天那样精神抖擞,果树上那累累果实由青变黄,由青变 红,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成熟的气息荡漾在秋天的空间,丰收的喜悦流淌在人们的心田里。

此刻,中华民族的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也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它给我们带来了温馨,带来了希望。

中秋节也叫仲秋节或团圆节,每到这个时候,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回家过节,人们有院子的,把家里的桌子搬到院子里,摆放上贡品,有香蕉,苹果,红提,马奶 提,梨,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月饼。妈妈还在桌前摆上香炉,里面插上了三根香。我心血来潮,把我所有的赛车从盒子里拿了出来,摆到了桌子的下层,我边笑边说" 哇哈哈,看吧,我的赛车多酷!"我把其中唯一的一辆带车灯的车打开开关。哇!我的车灯比蜡烛还亮!

这时,妈妈出来了,对我说:"你在忙活什么 呢?"我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是我的杰作!"妈妈仔细一看,下面摆的全部是赛车,妈妈让我别摆,我说:"不要嘛,再说了,我也要让月亮公 公,不,是月亮婆婆,让月亮婆婆看看我们地球孩子玩儿的是什么,也让她给星星孩子们买点好玩儿的嘛!"妈妈也只能让我摆着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对我说:" 孩子,爸爸要响花炮呢。"我赶紧进了家,跑到了二楼,看着那一个个烟火直射云宵,我用望远镜看着天上的月亮,边看边想,你说这嫦娥也真是的,为什么要偷吃 后羿的仙丹呢?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嫦娥现在一定在广寒宫里眺望着人间美丽的烟火。

我已经置身于那美丽的月宫。

之后,我的爸爸把桌子搬回了家,这时,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月饼边看电视,直到晚会完毕,这时,外面又是一片炮声,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还想到七子之歌里的第三首---

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便是台湾,……

二零零五年的中秋节真令人幸福,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春节风俗说明文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大概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说是小年,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每当这一天晚上,村子里就会传出一阵阵参差不齐的鞭炮声,那声音直冲云天。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12点,每家每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别人家拜早年,女人们在家里等待别人拜年。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每家每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但都在炕上包,边包水饺边等待。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能吃,吃完水饺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春节后的几天晚上村里开着路灯,小孩子们都出去放各种礼花。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中秋节300字优秀作文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月亮又圆又大,正是人们一家团聚的好日子。今天晚上九时左右,我们一家在阳台赏月。赏月时一定要准备好凌角、栗子、月饼等等。各种各样的食品。我往天上一看,情不自禁地说:“哇!今天的月亮真美呀”!再往楼下一看,一个个小朋友提着灯笼一嘣一跳在舞台上欢天喜地的跳舞。我真羡慕他们可以自由的玩耍!突然,妈妈说:“诗颖,快点来给月亮公公烧枝香吧。“我说:“好”!我对月亮公公说,我真想和这些小朋友一起开心的分享这愉快的中秋节,行吗?月亮公公悄悄地托风姐姐对我说:“孩子,只有在家里才能感觉到真正快乐的呀!”

天空中不时飘来一陈陈欢快的笑声!中秋节真是快乐极了。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树上高亢的蝉声听不见了,池里亭亭玉立的荷花看不见了,大雁又一次成群结队地开始了长途旅行……季节从炎热的夏天一下子变成了秋天:蝈蝈在草丛中自得其乐地唱着歌;五彩缤纷的菊花竞相开放;梧桐叶一张张飘落下来,仿佛一只只金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月亮一天比一天亮了,一天比一天圆了,一天比一天大了——中秋节到啦!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像刚洗过脸一样,把皎洁的月光洒进园子,园子里亮如白昼。叔叔伯伯把桌子椅子搬到园子里,桌子上摆满了诱人的美食:红通通的大螃蟹、油亮亮的盐水鸭、金灿灿的玉兰饼、香喷喷的黑米糕、绵软软的糖芋头、甜蜜蜜的糯米糕、脆生生的大红枣、鲜嫩嫩的绿菱角……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

老人们把农田里的庄稼说得头头是道;年轻人谈论着天南海北的趣事;我吃饱了小肚皮,提着妈妈早就给我做好的小桔灯,和姐姐妹妹们借着它温和的光轻巧地在园子中走来走去,真是有趣极了……夜更深了,远处此起彼伏的蛙声连成了一片,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浓香。抬头望月,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在云层中穿梭,若隐若现的,我不禁脱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仙道半缘君。——元稹一秋天的麦子已经成熟,黄叶纷飞,空气中总透着丝丝缕缕的稻香。清风拂过,黄金般的波涛汹涌澎湃,透露着丰收的美意。

稻丛中,他和她面对面的伫立着,千言万语一并涌上了心头,却拥堵在了喉中,久久不能迸出。四周还弥散着金黄的气息,似乎连天上的云彩也染上了些淡金。谁也没有说话,耳畔只剩下稻叶磨挲的声音。一声嘹亮的军号打破了沉郁的气氛。他匆匆起身,走向了如蚁的人潮。他从此再也没有回头,只是给她留下了一个似乎即将消逝的背影,和一段破碎的记忆。这一年,他二十岁,她十九岁。二这是个有风的日子。天色甚蓝,蓝的有些发黑。台北的月亮很大,很圆。一张古旧的木椅,勉强支撑着他日渐衰老的躯壳。风不大,他却能感到阵阵彻骨的寒意,额前的银丝随着清风微微晃动,更残酷地显出了他的苍老。抬头,仰望苍穹,一轮素娥缓缓升起。月色是那样惨然,清晰无比的映出了他的一道道皱纹和花白的头发。 “明年草又绿,王孙归不归。明年草又绿,王孙……”触景生情,他想吟诗,却不待吟完,已是泪满衣襟。他放任泪水在脸上肆意地去流、去淌,即使流进耳中,也不肯拭去。一滴泪珠从他眼角轻轻滑落,碎在他布满褶皱的手背上。泪光之中,暗淡的光映出了天际的月,只是没有那么完美。三即使是在这个极为偏僻的山村,也有人赏月。有人说,那是一个不肯嫁人的老姑娘。每年中秋,她都会摆上二三藤椅,一张竹桌,再放上几块并不是十分精致的月饼,算作赏月的夜宵。而此时,她正痴痴地望着天空。天空中质朴无瑕的玉兔凝固在了漆黑的夜空中,月中素雅的嫦娥似乎也还是痴痴的望着人间,望着她已不在的爱人。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为了一个诺言,她也总像嫦娥一般眺望着她的后羿。她知道,他还活着,他们一定还会相聚。哪怕再等上二十年,三十年,她亦无怨无悔。婵娟之下,她在赏月,却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明月下,一滴泪,为她而落。四又是一轮中秋月,又是一年落泪时。为谁落泪?为伊人;为谁动情?为萧郎。麦子早已成熟。依旧是黄叶纷飞,依旧是稻香散漫,依旧是波涛起伏,依旧是稻叶磨挲。

只有青青的苔藓与沧桑的明月为证,见证穿越了五十年历史尘烟的承诺与等待。一别五十载,他们果真再度相逢,就在当初分别的地方,就在稻花留香的地方,立起了两座坟茔。那正是他和她,以自己的方式,兑现了当初无言的承诺。所谓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轮满月带着丝丝忧愁,久久的悬挂在黑布似的天空上,一朵朵沉甸甸的乌云遮住了月亮那皎洁的月光。“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中秋之夜,我想起了远千里之外的姥姥。姥姥,您还好吗?

姥姥,虽然您身在遥远的广州,而您的心却永远连着我的心,手永远牵着我的手。姥姥,和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您的笑容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我的心中……

记得刚上小学时的我,每天放学都往姥姥您家跑,把每天学过的古诗、童谣背给您听,而姥姥您总会捏着我胖乎乎的小脸,笑眯眯地说:“我们的小菲菲真乖,真棒,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也总是乐滋滋的笑着,自豪的又为姥姥您说一句甜言蜜语或唱一首动听的歌,让姥姥您开心的不得了。面现在的我,每天放学后也会情不自禁地走向您家,这时才发现,原来只剩下空房子,可是屋里仍会久久荡漾着我们的笑声……

姥姥,前年我和妈妈去广州看您,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呀!您带我去游乐场,陪我一起坐小火车,陪我逛商场,给我买了好多衣服。姥姥,那时您开心的像一个孩子,就像是我的朋友。当我和妈妈斗嘴、惹妈妈生气时,姥姥您会板着脸,教育我,一边又说着妈妈,让她消消气。我也会在您的教导之下,向妈妈承认错误,逗妈妈和您开心。时间总是过得那样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要离去,火车上,我哭了一路,我想您,姥姥!去年暑假您回来看我,匆匆的相聚之后,您又走了,您还要照顾刚满一岁的小妹妹。

这一别又是一年,姥姥您每天都给我打电话,问寒问暖,问我又长高了吗?长胖了吗?听妈妈的话了吗?我也总是笑眯眯地回答,我长高了,也胖了,更重要的是我长大了,听妈妈的话了!电话那边会传来姥姥您慈祥的声音,哦,小菲菲长大了,理解父母对您的爱了,一这要好好孝顺妈妈哦。挂过电话后,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滚落下来。哦,姥姥,我想您,何时才能与您重逢!

今天正是中秋,远方的姥姥一定也在思念着她可爱的小孙女吧,虽然不能相聚,但我们的心却永远在一起,您将陪伴我一起走过人生小路,永远,永远……

看!那紫色流星划过天空,照亮了整个世界。同时又洒下了一抹不散的余辉,写下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祝福:祝姥姥中秋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但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从古至今留给我们世人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象征着我们家家户户团圆美好。想起中秋节那会儿,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因为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我们一家回到了乡下,爸爸妈妈、妹妹、爷爷奶奶都齐聚在一起,一家6口人围坐在圆桌前,谈笑风声、其乐融融的啃着味道不一的小月饼,一起共赏月圆,真是一幅家好月圆的景象。当爷爷说起今天的月亮特别圆,像一个水晶大圆盘挂在高空中时。

我的脑海突然闪现出一首诗:《水调歌头》。然后我就故作诗人般的腔调,双手放在背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千里共婵娟。刚朗诵完,爷爷奶奶就拍手叫好,虽然他们不懂我说的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对我赞不绝口。这时,妹妹也不甘落后,为我们大家表演了一段拉丁舞蹈,我们一家人融入在天伦之乐中。吃过月饼后,妈妈带着我们走到屋外的空地上,爸爸抱着烟花走到空地中央,准备把我们欢度中秋节的快乐与天空一起分享。

“砰!砰!砰!”烟火迅速的飞向天空,漂亮极了。有的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菊花,有的像一条高大威武的巨龙,有的像一丝丝色彩斑斓的彩带,还有的像流星一掠而过。我和妹妹兴奋得蹦来蹦去,高兴得合不拢嘴,喊道:“啊!太漂亮了。。。”

然后,在一旁的妈妈,用手机拍下了天空中每一朵花绽放的瞬间。中秋节让我们感觉的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传统节日,更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凝聚力,一种家的温暖。一个美好的中秋节,一个团圆的大家庭,就在快乐声中结束了美好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中秋节可真热闹,不信就带你去看看。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在乡下过,因为那里有丰盛的晚餐,更重要的是我们老老少少的一大家子人要过一个热闹的团圆节。此时我的心情很是迫不及待的等待着夜晚的来临。

为了打发时间,我和弟弟跑到田地里捉蛐蛐。我们来到田里,庄稼地里的景色和蛐蛐的叫声,再加上地里那芬芳扑鼻的香味,让我和弟弟打消了捉蛐蛐的念头。两人随地坐在了大石头上,一边听蛐蛐的歌声和泉水的琴声共同演奏起来的优美的乐曲,一边观看玉米地里金黄的果实和谷子笑弯了腰的样子。看!那果树上挂满了大红的苹果,害羞的红着脸,真惹人馋。花园里花瓣上飞着几只嗡嗡叫的蜜峰,一眨眼,夜晚降临了,圆圆的月亮出现在天空中。

我和弟弟跑到家里,桌子上摆满了美味的晚餐,还特意摆上了酒和果汁。看着大家满脸喜气洋洋的表情,我能从中看出这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们共同举杯彼此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

吃完了晚餐,我和爷爷在院子中央摆上了小桌子,拿出各式各样的月饼和各式各样的水果,放在小桌子上敬献着月亮爷爷。我举起双手对着圆圆的月亮许下愿望,盼望着明年天下所有的农民伯伯都有一个像今年一样的年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因为,妈妈告诉我: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是家人团圆,品尝月饼,饮酒赏月,尽享天伦之乐的好日子。并且还有一天 的假期呢,所以我喜欢中秋节。

在我的家乡,人们早早地盼望着中秋佳节的到来。瞧,琳琅满目的月饼是超市里的热卖品,人们争相抢购。“糍粑,又香又糯的糍粑。”小贩们在各处叫卖,好不热闹。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奶奶早早地准备好了丰盛的大餐,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吃得可起劲了,都相互祝福着干杯,真是其乐融融。不久,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 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阳台赏月。我问爸爸:“中秋的月亮为什么那么圆?”爸爸回答说:“因为家人团圆,所以月儿圆。”我问了一大堆问题,爷爷还饶有兴趣地为我讲起了 《嫦娥奔月》的传说,我听得津津有味。

桌上的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拿起月饼开始狼吞虎咽了起来。,一下吃了三个,心里像灌了蜜似的一样甜美。爸爸见我的吃样,就开始给我讲中秋吃月饼的由来:“古往今来,月饼作为中秋节的应节 食品,其饼面图案无不与月亮相关,百花齐放让你看不过来,在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

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的由来。传说安通商的吐番的人给李世民一盒圆饼,从此中秋的习俗变流传了下来。”我似懂非懂地点了头。

中秋节既可以赏圆月,尝美食,又丰富了知识,可真是一举多得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中秋节习俗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事情估计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在中秋左右这段时间,农历8月份,我们家乡几乎每家每户的主妇们会去磨"八月米"——农历8月糯米参合着大米磨成的糯米粉。这种糯米粉是用来做汤圆的,这种磨出来的糯米粉和宁波水磨粉很不同,比宁波水磨粉比较粗,但是做汤圆时糯性已经足够,又不容易开裂,不容易变形,吃起来也不容易腻味。

很多人可能都吃过酒酿圆子,这个圆子就是典型的宁波水磨粉做成的。我觉得水磨粉做的汤圆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都容易腻,粘牙,吃不多。而且我们家乡的汤圆还有很不同的地方是,馅子不是芝麻的,也不是鲜肉的,而是由几种材料混合而成,荤素搭配,通常包括猪肉、豆腐、葱(我家通常是这些馅)等剁碎了炒过才开始包,如果能够加上油渣子那么会更香更好吃。也有一些主妇不会做汤圆的,所以我妈有空时也会给她一些朋友做上一些送去,让他们自己汤里加点青菜煮了吃,据说每次都是大受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一放学我回到家很快写完作业,盼望太阳早点下山。不一会去买月饼的妈妈回来了,她说:“去福源馆买月饼的人很多,得排长队,我排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又出了新口味的月饼。

太阳下山了,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的挂在天上,活像一个大圆盘,有一些较小的孩子就把月亮当成月饼,吵着让妈妈把它摘下来,这可急坏了孩子的妈妈,所以他们不喜欢中秋节,这是我家的大门响起了叮叮咚咚的声音,我急忙去开门,一看是在北京工作的老姨回来了,我激动的站了半天才缓过来。

晚上我和老姨,爸爸,妈妈,去江边赏月,妈妈带了一袋白糖馅的月饼,我下楼时朝天空望去,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微风习习,我来到江边大船上望江面,明月的影子映在水面上,非常美丽,又过了一会月亮越来越圆了,而且黄得发亮,在这中秋节里有许多好事我都是第一次,这一次中秋节是最美好的一次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次。

这次是让我最向往的中秋节。希望下一次中秋节快点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中秋节家乡的中秋节我们国家有一个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正因为那天是秋季的正中,得名中秋节。

八月十五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姐姐买上月饼回老家和爷爷他们团聚。回的家中爷爷讲到中秋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八月十五那天,嫦娥因为偷吃了仙药,却不知那药不能多吃。一时之贪使她飞上了清冷的月宫。月空里什么人都没有,唯有一只玉兔伴她左右。所以当人们看到月亮有那不规则的图案时,便想起美丽的嫦娥仙子和玉兔在玩耍。

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像古代人一样到了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摆上供奉“月饼”来祭拜她,让自已永葆青春。在家乡,这天还有赏月的习惯,快到晚上我们一家早早吃过晚饭后,爷爷、奶奶在我和爸爸、妈妈、姐姐的陪同下我们一起来到我家老屋房顶上坐下来开始观赏月色,月亮就像小姑娘初次登台演出一样慢慢升起了,害羞胆怯,洁白如玉。今天的月光真亮,月光真圆,我拿起了望远镜看上去,“果真看到了嫦娥仙子真正和玉兔玩耍呢她是那么的漂亮,”在屋顶上爷爷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嫦娥的故事。赏了月,还要吃月饼呢打开了我们给爷爷买的各种各样的月饼,我的嘴啊馋的不能在等了,于是我抓起就吃,品尝了各种口味的月饼,奶奶看到我馋的样子说;“昱恺你慢点吃别咽着了”。那圆圆的月亮也寄托人们渴望团圆的梦想,因此我们应该在团圆的日子回老家看望自已的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家乡说明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西簧乡,是坐落在大山怀抱中的一个小乡村,家乡的山没有黄山那样壮观,也没有华山那样群峰挺秀,更没有衡山那样气势磅礴,但他就像是一条龙,身怀小乡村,守护着这里的人们。

秋天的山最美丽,长在山上的树木一些已渐渐泛黄,散发着干燥的气息,可是柏树还郁郁葱葱,有着潮湿泥土的气息,一些野果啦都露出可爱的小脸蛋,正是这些给大山披上了美丽的袍子。

山脚下有着野花野草装饰着,吹来一阵风,使得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发出干燥而枯裂的声音,这时,你从山脚往山顶仰望,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

站在山腰上眺望远方,会使你看到整个西簧乡,秋姑娘给我们带来阵阵凉爽……

来到山顶立马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远处的山轻纱笼罩,影影绰绰,宛如梦境。小鸟也在山上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欢迎大山给他带来了过冬的食物。

大山浑身都是宝,不说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食物,单单就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山还教我们懂得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而我们又为山做了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仰起头,望着天空的一轮皎洁的明月,意识到了这又是一个团圆节了。天色微凉,月光照映在我身上,使我想起了十多年钱的中秋节······那是,我才3岁,童年的事情不怎么记得了。只是那个中秋节我从未忘记,那个团圆的中秋占据了我全部的回忆。

我记得,那同样是一个月明的夜晚,我、父母、爷爷奶奶和一些亲人一同在家乡的四合院里吃团圆饭。我已忘记了吃的是什么,总之很好吃。大家一起欢声笑语的吃完饭。吃完饭后,大人们做了一些祭拜,但是年纪小,我也不记得他们祭拜的是什么,好像是家乡一带的神,而我只是在旁边好奇的看着。接着,我们一起赏月,我仍记得,院子的中间的桌子上有许多的月饼。爷爷一边笑着一边给我讲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叫嫦娥的人······“”兔兔是白的吗?“”是啊,很白?“”那嫦娥在月亮上待了几年了?“”不知道,反正有很多年了,数不清了。“……哦,我若有所思的看着月亮,怪不得老有模糊的人影啊,原来是有嫦娥和兔兔在那里,我天真的说了一句:”改名我去找她玩去,看看兔兔还在不在。“大家都笑了,我很疑惑,不过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是多么的天真,多么的单纯,而那”嫦娥“和”玉兔“成为了我纯洁无瑕的幻想。

”怡然,快来吃饭了。“是妈妈在叫我吃饭。我看着那和几年前一样的的明月,恍惚了一下,仿佛是在十年前,但又清醒了,意识到这是现实。这里不是十年前,这里也不是家乡,我们已来到北京十年了,离开家乡十年了,一年一年的中秋又不知不觉度过了。这又是一个中秋,只有我与父母度过。吃完饭后,父母各干自己的事情,我独自迎着凉风赏月。月亮似乎与十年前的一致,但又有些不同。明月依然那么皎洁,那么明亮,甚至还能看到广寒宫的嫦娥依稀孤独的身影,可是亲人们不在身边,也没有欢声笑语的气氛了。忽然想起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们都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家乡,也有在几万公里以外大洋彼岸。但总是忍不住想起那年的中秋,心里隐隐的心酸,眼泪无知觉的流到嘴里,咸咸的,涩涩的,就像我现在的心情。

亲人们,但你们看到这轮皎洁的明月时,会不会想起我?会不会想起我们十年前唯一一个一起度过的中秋节?会不会想起那年的月饼?会不会想起那年的明月?我不知道。

愿这月亮能把我的祝福及思念,对亲人的祝福,对所有人的祝福,带到月光所能照到的地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中秋节风俗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的月饼总是给我甜腻但有时又会很想吃的感觉。在淮北市区的周边农村,最好的月饼不是商场超市买来的诸如现在出现的香辣牛肉味的各种馅料的月饼。而是最传统的五仁,手工制作的五仁,我们现在说起来很不喜欢吃的五仁。

旧时每年的中秋,总是还像过年有压岁钱收有新衣穿这样带着浓厚的节日味道。

这边的传统不如说是传统的月饼烤炉。就是家里的女人带着孩子,买来诸如芝麻,花生,杏仁,核桃仁还有牛皮糖,花生油面粉等制作月饼的必需品。去乡里乡亲或者邻村加工月饼的地方,亲手制作香喷喷色泽金黄的月饼。负责加工的月饼的阿姨、师傅一边和母辈们唠着家常,一颗颗月饼就在手下漾出花来。

传统制作月饼是用一个木制的模具。妈妈和小姨曾亲手教过我,将均匀包裹着各种果仁的面团满满的塞满模具,然后用力在桌子上灵巧的拍出一个“啪”,慢慢把模具拿开,如果拿捏得当,一个连上面字迹都清晰可见的月饼就成形了。

一家人一起制作月饼是中秋的一部分。记忆中总是妈妈和阿姨们在将牛皮糖、核桃仁切碎时塞一块到在一旁馋嘴的我嘴里。

然后便是烤制。将月饼一个个整齐的搁置在一块巨大的长方形铁板上,几个人合力把它平放进巨大的、用红砖垒成的炉子里,下面烧着旺旺的木柴。月饼慢慢烤熟的香味儿会漂的很远很远,烤制月饼的时候周围总会围着像我这样的一群小孩,一边好奇的盯着师傅在根据月饼的色泽掌控火候,一边急切的等候着自家的月饼可以快快的做好,第一时间拿几个在小伙伴们一起尝尝,那时的月饼总是搁置了几个小时,还是留着火炉里带着花生油香味的余热。

中秋节快要到了的时候,各家都是要要走亲戚的。我有一个叔叔一个姑姑,六个小姨还有一个最小的舅舅。而我的爸妈都是奶奶家外婆家的老大,而叔叔阿姨们都渐渐各自成家,所以阖家团圆的日子各家的小孩子聚在一起就热闹非凡。

中秋节那天天将黑未黑的时候,爸爸就会帮我拎着好多好多酒还有月饼,沉甸甸的,走一段路敲开大奶奶家还有三奶奶家的门,给她们送去这份礼物。这个时候的她们总是很开心,挽留我留下来吃饭。

最后是要到奶奶家的,叔叔姑姑还有我的哥哥堂弟堂妹都会来。一家人将吃饭的饭桌搬到小院子里,吃完饭的时候,爷爷总是拿出每年都会给分给我们的超大石榴,我们一家人围着饭桌,吃几块月饼,听爷爷给我们讲叔叔爸爸们小时候的事,讲小时候爸爸带着叔叔偷摘人家的杏子从树上摔下来,讲叔叔有一天离家出走只是因为看了李连杰的电影想出家当和尚,讲曾爷爷在村子里埋藏的至今还未被找到的几杆枪,讲以前村子里被挖出来的一罐银元,讲爷爷自己年轻的时候用几把斧头成功敲击发射的一颗子弹。

过去的时间即是传统,这样传统的中秋永远在记忆中鲜活,笔记笨拙,道不出十之一二。现在在学校,也已是有几年不曾动口吃一口月饼,今年不能回家,便希望家乡的亲人能和我在心里一起吃一口月饼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去老家玩。到乡村后,下了一场大雨,把花、草、树、木都喝饱了。雨停了,我在房间看电视。忽然,妈妈跑到我房间,大喊道:“快来看哪!

外面出现了一道彩虹!

”我赶紧向外面跑去,看到了彩虹,它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就像天空出现了一座五颜六色的小桥,真漂亮!

太阳下山了,天空出现了圆圆的月亮,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赏月。一边赏月,妈妈一边给我讲中秋节的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节的月亮最圆,最明亮,月色最美。这一天家家户户围在一起观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因此,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这一天,人们都要赏月和吃月饼。

吃着香甜的月饼,依偎在爸爸妈妈身边,我感到真幸福。

教师评语: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生活,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因为,妈妈告诉我: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是家人团圆,品尝月饼,饮酒赏月,尽享天伦之乐的好日子。并且还有一天 的假期呢,所以我喜欢中秋节。

在我的家乡,人们早早地盼望着中秋佳节的到来。瞧,琳琅满目的月饼是超市里的热卖品,人们争相抢购。“糍粑,又香又糯的糍粑。”小贩们在各处叫卖,好不热闹。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奶奶早早地准备好了丰盛的大餐,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吃得可起劲了,都相互祝福着干杯,真是其乐融融。不久,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阳台赏月。我问爸爸:“中秋的月亮为什么那么圆?”爸爸回答说:“因为家人团圆,所以月儿圆。”我问了一大堆问题,爷爷还饶有兴趣地为我讲起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我听得津津有味。

桌上的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拿起月饼开始狼吞虎咽了起来。,一下吃了三个,心里像灌了蜜似的一样甜美。爸爸见我的吃样,就开始给我讲中秋吃月饼的由来:“古往今来,月饼作为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其饼面图案无不与月亮相关,百花齐放让你看不过来,在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

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的由来。传说安通商的吐番的人给李世民一盒圆饼,从此中秋的习俗变流传了下来。”我似懂非懂地点了头。

中秋节既可以赏圆月,尝美食,又丰富了知识,可真是一举多得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