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三国演义的推荐作文(最新20篇)

浏览

1475

作文

770

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要向习爷爷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做新时代的好队员!在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习爷爷读过的书——《三国演义》。

这本书讲了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他们一路招兵买马,过关斩将,不断地扩大势力想要恢复汉室。最后三兄弟都相继,去世没有完成当初的理想。但三兄弟的伟大壮举一直被世人铭记。

是啊!三兄弟的伟大怎能不被世人所铭记呢?但是,书中有一处让我想不明白,那就是三兄弟为什么会坚持战斗,永不放弃,在生命最后一刻都誓死奋斗呢?我又反反复复读原来:三兄弟在桃园结义时定下了这恢复汉室的远大志向,他们自从定下目标起,不论严寒酷暑,一直在努力奋斗着,因为他们有一颗不忘初心的心,是这样一颗心鼓舞着他们,给予他们力量使他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我们不正是需要这样一颗心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吗?在学习中这样一颗心可以协助你完成许多事情,比如:老师将自己调为班级委员,并且叫自己要勤奋学习,给大家做一个好榜样。在那时,这样不忘初心的心就起作用了,这颗心可以使你牢牢地记住自己的目标,不论风吹雨打都不会动摇这目标,在学习上就可以比别人更要专注。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同学们树立一个好榜样。但是你没有这么一颗心的话,目标非常容易动摇,使得你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就会不专注,导致成绩下滑,同学们就没法把你当榜样了,这样一来,你再怎么喊口号都是白费力气。

让我们一起学习三兄弟这种可敬的品质,拥有这样的心,做一个不忘初心的新时代好队员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27 字

+ 加入清单

新时代的揭幕人:袁绍

东汉末年,乱世纷呈,军阀割据,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士族地主阶级时代。为什么历史会选择袁绍作为新时代的揭幕人?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作为袁氏家族的代表,袁功子风流倜傥,一表人才,自小就含着金钥匙出身,在上流社会混得相当的好,身边聚集了一批粉丝团,而这批粉丝团大都是上流社会中各名门望族的继承人。因此,有着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袁绍成为了新时代的揭幕人,然而接过接力棒的袁绍最终还是兵败曹操,并没有完成时代赋予他的光荣使命。袁绍为什么会失败,个人能力是一大因素,成长环境也息息相关。袁绍缺少宽广的胸怀,不能够真正的容纳身边的能人志士,为人刚愎自用,不够理智。最后,身边的人才一个个远去,留下一批勾心斗角的小人在身边,终究难成气候。

为什么统一北方的是曹操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曹操背负骂名数千年,成为了典型的反面人物。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一部文学小说,并不能够客观的反映历史,有很多情节是作者用想象力虚构出来的。撇开这些负面评价,让我们一起客观的看看曹操。

曹操一开始的奋斗目标确实是匡扶汉室,但随着权利的与日俱增,他的野心也在一天天的膨胀,他的理想也慢慢的改变。于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架空汉献帝,最后成为了背负骂名的奸雄。

就个人能力而言,曹操确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杰出领袖人物。知人善任的曹操可以为了理想而忘却个人的恩怨情仇,最典型的莫过于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建安二年,曹昂随曹操出征张绣,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后,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于宛城。哪怕张绣杀了曹操十分喜爱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但为了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的曹操最终还是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曹操具有领袖的恢弘气度,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缴获一堆信函,很多是自己属下和袁绍私下的通信,有人建议按着信函抓人。曹操说,袁绍强大时,我曹操都感觉难以自保,何况是那些下属,于是一把火把信函烧毁,既往不咎。大气的曹操换来的是人心和忠诚,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身边能人辈出的原因吧。

孙权作为外来户应该如何生存

孙家的江山辛苦打下来后,靠着孙权艰苦守业,虽然吴国不是三国中最强大的政权,但他们把重心放在了守业,最后吴国反而成为了三国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作为一国之主,孙权最理智的决定应该是联合江江东氏族,一起为巩固政权而努力。创业之初,东吴主要依靠的是外来户打江山,周瑜、鲁肃等人都是外来户的杰出代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睿智的孙权明白了联合地方氏族的重要性,于是把陆逊、顾雍等人安排在重要职位上,时间一长,江东氏族的世家子弟广泛分布于各大政府机关,守护东吴等同于守护他们自己的利益。江东氏族和东吴孙家变成休戚与共的革命伙伴。

刘备的一生很励志:大器晚成

刘皇叔虽然顶着皇亲国戚的身份,但一生却是历经艰辛,在奔波劳累中不断的积蓄自己的能量,历经艰辛,终于打拼出了一个蜀国。刘备的成功在于隐忍,一开始他只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光杆司令,根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但刘备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他的人格魅力也一直吸引着身边的追随者。刘备的一生很励志,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一直坚定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匡扶汉室。一个有信念的人,内心才足够强大,才能够认真目标,为理想抛头颅,撒热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生读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我阅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书中一个个英雄人物,谱写传奇;一个个精彩故事,脍炙人口。

我觉得三国中最聪明的人物就是诸葛亮了。他神机妙算,通晓天文地理,想出了许多奇谋: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公瑾、巧布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即将去世的时候还用木像吓退司马懿、以锦囊妙计巧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他的聪明机智,为蜀国立下了很多的功劳,是蜀国三分天下不可缺少的一个人。设想一下,在关张二人都怀疑诸葛亮的时候,刘玄德说罢就罢,那么蜀国还会有吗?还能三分天下吗?所以诸葛亮的到来,才使得蜀国能强盛。

关羽是忠义勇猛的代表。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他让华佗刮骨疗毒,一边饮酒吃肉,一边与马良下棋,众官见了大惊失色,而他谈笑自若,全无惧色。勇猛兼忠义,当他迫降曹操,曹操以厚礼待之,他还要过五关斩六将,寻找主公;在华容道曹操被他捉住,他义释曹操;而吕蒙用计,关羽虽然大意战败,临死也不肯投降。那是因为他心中知道:我桃园三结义,同心协力,报效祖国,视死如归!

读完了《三国演义》,我最大的感慨就是魏蜀亡国,江山皆归司马炎。蜀主刘备和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文臣武将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可是,关羽、张飞不幸离世,刘备去世后刘禅即位。在诸葛亮去世之前,他还能听取诸葛亮出师表之言,管理好国家;可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出祁山的时候不幸病死,只有姜维这员大将了。

本来需要养精蓄锐的时候,姜维又急于攻打魏国江山,九伐中原都失败了,虽然也打过一些胜仗,可最终还是没有取得成功。后主刘禅在蜀国后期宠信黄皓,这位蜀国的君主,竟没有一点义节,视社稷为儿戏,屈身降魏,乐不思蜀;又无治国之能,没有贤臣辅佐,国家不富强,是致使蜀国走向败落的原因。而魏国比蜀国先前要更繁荣一些,可是后面司马氏专权,威逼魏国最后的皇帝曹奂让位,是导致魏国亡国的根本原因。如果当时的魏国皇帝自己再强大一点,争取主动,那么可能也就不会让江山变成晋帝司马炎的了。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千姿百态,故事跌宕起伏,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既了解了书中人物的传奇,古人的胸怀,让我更加知道了以史为鉴。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经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读后感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我国四大名著中,我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今年寒假,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魏蜀吴三国为主干线,叙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100余年的风云变幻,兴衰起伏,云波诡谲的历史演义故事。三国中有很多聪明的人,如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读了他们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头脑比肌肉更有用,要做生活的智者!

书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虽然他不像赵云一样能打,但是他的头脑在三国中肯定名列前茅,“草船借箭”中他观天象、懂地理、识人心,向曹军成功“借”了10万支羽箭!“空城计”中他命人把旌旗隐藏,又叫士兵把城门打开,派几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自己则领着两个小书童,到敌楼上弹起琴来,令生性多疑的司马懿全军撤退。“七擒孟获”中他将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孟获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诸葛亮善用头脑的事例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用头脑,能用头脑解决的,千万不要用蛮力解决。头脑用了能很快的恢复,但伤筋动骨可要100天啊!

记得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一起玩,不知怎么着门坏了,他被关在了房间中,很着急。我用力推门,门纹丝不动,用力踢门,但门却毫发无伤。当时大人都不在,我就慌了,使了全身的力气推拉顶拽,可就是打不开。后来我灵机一动,想起了书中开门的方法,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善用头脑,做生活的智者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读书札记《三国演义》之刘备兵败投荆州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恼羞成怒,命许褚上前取刘备首级。许褚提刀上马,直奔刘备而去。刘备身后的赵云忙挺枪跃马,敌住许褚,两人战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这时,关羽、张飞各领兵马冲向曹军。刘备一见,忙下令出击,三支人马同时向曹军冲去。曹军刚刚经过长途跋涉,渐渐抵挡不住,败下阵去,刘备取得了首场胜利。

第二天,刘备派赵云前去挑战。不管赵云怎么擂鼓呐喊,曹操就是不应战。刘备感到纳闷,曹操是真的不敢应战,还是有其他阴谋。

刘备急忙打听卧龙、凤雏是谁,姓什么叫什么,可是司马徽只是微笑,并不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经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读后感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好啊!”奶奶也常常对我说。寒假到了,我这个“小书虫”可得多读一些书。这不,爸爸给了我一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本书讲述了东汉末年,风云并起、三国鼎立的故事。书中有许多英雄豪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古道热血的张飞、乱世的__雄曹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忠义勇敢的关羽。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说的是关羽与刘备、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又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刮骨疗伤而毅然镇定。他那勇敢忠义的品质不正值得我们学习吗?

但是《三国演义》里最聪明的人物还要属诸葛亮。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便一心一意地辅佐刘备,夺荆州,出谋划策使孙刘联姻。他真是神机妙算: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我反复读了许多遍——诸葛亮死后还用木像吓退了司马懿。他的机智可是令常人望尘而莫及的呀!鲁迅先生曾经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评价诸葛亮:“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最令我佩服!

诸葛亮说过“怠慢则不能励精”,我以此为座右铭,时时刻刻都告诫自己做事要快些,不能拖拉,慢了就做不好了。以前,我是一个做事拖拖拉拉的人,半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我常常拖到一个小时写完。但我认识了诸葛亮之后便立志做一个像他一样做事迅速的人,把做事拖拉的坏毛病改了。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还让我得到了许多启示——我要像关羽一样忠义勇敢;像刘备一样重情重义;像赵云一样忠心耿耿……这本书,真对我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感800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节活动开始了,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这本书非常好看,我非常喜欢里面的故事和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才华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先说关羽。他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有一次,他打了败仗不得不投降,但是,当他得知了刘备消息,便不远千里前去寻主。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爸爸说:忠义和才华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不能只取其一。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就是你们现在要掌握的忠义和才华。

我要牢牢记住爸爸的话,懂礼貌,讲文明,刻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国演义读后感与人物赏析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书中深入浅出地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奸险狡诈的曹操;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义甘云丹的关羽;审时度势的司马懿……无一不极尽其态、脍炙人口,对于这些,每位读者深有所悟,各有所感,但我最赞赏本书所传承的道德情操,其中“孝道”是我此次读后的最大收获之一。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上,儿女为下”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的生命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怀橘遗亲”中陆绩是诸葛亮“舌战群儒”中人物。虽诸葛亮对陆绩的孝道以轻蔑的口吻说出:“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郞乎?”但仍不影响它成为古代二十四孝之典故,陆绩六岁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三枚,临行拜谢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郞来我家做客,走时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经就懂得孝敬母亲,十分惊奇,后来陆绩之所以投奔孙策,为孙策、孙权所用,看中他才气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孙权也是孝敬父母的大孝子,与陆绩有共同道德操守,陆绩小小年经,心里时刻想着孝敬母亲,孝的可爱,孝的可敬,我们做人应如此,心中存父母,胸里有孝道。

除孝以外,忠也是我这次品三国的另一收获。

曾记否,那一年。白帝城刘备托孤,一位即将死去的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紧握住了诸葛亮的手。目光里有着数不尽的内容。他这一生,都是为了匡扶蜀汉。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句话,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发自内心!可是诸葛亮比没有取而代之刘备的子嗣。他哭泣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而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与老对手司马懿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较量。七擒孟获,对孟获七擒七放,最后收取一方之地。诸葛亮终其一生,虽九死其尤未悔,只为忠。现如今,我们国家虽得到发展了,然而却有多少人为了利益忘了忠、缺了诚。

关羽的勇武可以说是贯穿于他的整个人生。从出场不久,便一战成名。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际,关羽主动请缨,在温酒未冷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温酒斩华雄”也成了传承千古的经典名段,至今仍为人们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谈资。此后的“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更是让关羽的万人敌和大无畏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便是我在阅三国所收获的勇。

品阅三国使我从中获益匪浅,同时也让我引发深思。如果我们国家每个人都能做到孝、忠、勇,那么我们国家就能更加强大。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钓鱼岛和海南岛的事了,台湾也可能会回归祖国的怀抱了。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去体会孝、忠、勇,努力去实践他们,让祖国更加强大,以最好的姿态踏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国演义读书笔记600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闲来无事,捧起一卷《三国演义》,浏览之余被描述的已经很熟习的情节再次吸引,决议重温那一段喜闻乐见的风波故事。数天之后感叹颇深,记载下来,也算是播种。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度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阅历了五大时代,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跟天下归晋。下面我 最想谈谈本人对三国演义的一些意识和见解 。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固然为了凸起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然而他的军事才干依然不扼杀.他在多少年的东征西战中,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华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富强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本,后来晋国能力同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好汉。

对人才的爱才如命,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处所,曹操为了提拔更多的人才,攻破了根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下任用官吏的尺度,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持续下了三道《求贤令》,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请求人事主管部分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斥责 ,只有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

最值得我 观赏 ,是 他 那 开朗的胸怀和辽阔的襟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束手无策,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示出他看待挫折的乐观立场.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爱好作文赋诗,即便大战期近也情趣不改,他的很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读《三国演义》有感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前段时间,在看水浒,还没看完,所以就先写写我读《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作文200字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三国演义中诸侯联盟讨董卓一段。我对这篇小说里的人物性格有一定的了解,此文中的主人公董卓是一个心狠手辣,背信弃义的人,他废了少帝自己另立陈留王。

另一个主人公就是曹操,这个人有勇有谋,能够见机行事。我喜欢的是曹操,也很佩服他。他想为民除害杀掉董卓,便暗藏宝刀进蕫府与董卓交谈,谈话中曹操说他的马不快,董卓便让吕布挑一匹快马送与曹操。董卓觉得疲惫,便面朝墙睡着了,曹操见机会来了,急忙拔出宝刀欲杀董卓,这时吕布恰好回来,曹操急中生智,双手捧刃跪下献刀。然后借口离开策马而逃。如果换了别人,非但杀不了董卓,就连小命也搭上了。

曹操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国演义的优美片段

全文共 617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小编收集了三国演义的优美片段,欢迎阅读。

1、 不一日,袁熙、高干皆领军到城外,屯兵三处,每日出兵与操相持。尚屡败,操兵屡胜。至建安八年春二月,操分路攻打,袁谭、袁熙、袁尚、高干皆大败,弃黎阳而走。操引兵追至冀州,谭与尚入城坚守;熙与于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操兵连日攻打不下。郭嘉进曰:“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操善其言,命贾诩为太守,守黎阳;曹洪引兵守官渡。操引大军向荆州进兵。

2、 操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于路又连接刘延告急文书,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紥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3、 操引关公朝见献帝,帝命为偏将军。公谢恩归宅。操次日设大宴,会众谋臣武士,以客礼待关公,延之上座;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关公自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却又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二夫人回问皇叔之事毕,曰“叔叔自便”,关公方敢退回。操闻之,又叹服关公不已。

4、 曹操自冀州回许都,常有取荆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将吕旷、吕翔等领兵三万,屯樊城,虎视荆襄,就探看虚实。时吕旷、吕翔禀曹仁曰:“今刘备屯兵新野,招军买马,积草储粮,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图之。吾二人自降丞相之后,未有寸功,愿请精兵五千,取刘备之头,以献丞相。”曹仁大喜,与二吕兵五千,前往新野厮杀。

5、 策不敢违母命,只得勉强乘轿至玉清观。道士接入,请策焚香,策焚香而不谢。忽香炉中烟起不散,结成一座华盖,上面端坐着于吉。策怒,唾骂之;走离殿宇,又见于吉立于殿门首,怒目视策。

6、 次日,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关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骂。关公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约战十馀合,惇拨回马走。关公赶来,惇且战且走。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关公于山上遥望下邳城中火光冲天,却是那诈降兵卒偷开城门,曹操自提大军杀入城中,只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关公见下邳火起,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7、 关公大惊,忙披挂提刀上马,请二嫂上车,尽出馆驿,果见军士各执火把听候。关公急来到城边,只见城门已开。关公催车仗急急出城。胡班还去放火。关公行不到数里,背后火把照耀,人马赶来。当先王植大叫:“关某休走!”关公勒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王植拍马挺枪,径奔关公,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人马都赶散。关公催车仗速行,于路感胡班不已。

8、 郭图谓袁谭曰:“曹操以女许婚,恐非真意。今又封赏吕旷、吕翔,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后必终为我祸。主公可刻将军印二颗,暗使人送与二吕,令作内应。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图之。”谭依言,遂刻将军印二颗,暗送与二吕。二吕受讫,径将印来禀曹操。操大笑曰:“谭暗送印者,欲汝等为内助,待我破袁尚之后,就中取事耳。汝等且权受之,我自有主张。”自此曹操便有杀谭之心。

9、 却说操长子曹丕,字子桓,时年十八岁。丕初生时,有云气一片,其色青紫,圆如车盖,覆于其室,终日不散。有望气者,密谓操曰:“此天子气也。令嗣贵不可言!”丕八岁能属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骑射,好击剑。时操破冀州,丕随父在军中,先领随身军,径投袁绍家,下马拔剑而入。有一将当之曰:“丞相有命,诸人不许入绍府。”不叱退,提剑入后堂。见两个妇人相抱而哭,丕向前欲杀之。正是:四世公侯已成梦,一家骨肉又遭殃。

10、 是夜风雨交作,及晓,不见了于吉尸首。守尸军士报知孙策。策怒,欲杀守尸军士。忽见一人,从堂前徐步而来,视之,却是于吉。策大怒,正欲拔剑斫之,忽然昏倒于地。左右急救入卧内,半晌方苏。

11、 是夜月色微明。玄德在左,张飞在右,分兵两队进发;只留孙乾守小沛。且说张飞自以为得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四边火光大起,喊声齐举。飞知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所领军兵原是曹操手下旧军,见事势已急,尽皆投降去了。飞正杀间,逢着徐晃大杀一阵,后面乐进赶到。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欲还小沛,去路已断,欲投徐州、下邳,又恐曹军截住;寻思无路,只得望芒砀山而去。

12、 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13、 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14、 孙乾见绍不肯发兵,只得星夜回小沛见玄德,具说此事。玄德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张飞曰:“兄长勿忧。曹兵远来,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玄德曰:“素以汝为一勇夫耳。前者捉刘岱时,颇能用计;今献此策,亦中兵法。”乃从其言,分兵劫寨。主

15、 谭引败军奔平原,尚收兵还。袁谭与郭图再议进兵,令岑璧为将,领兵前来。尚自引兵出冀州。两阵对圆,旗鼓相望。璧出骂阵;尚欲自战,大将吕旷,拍马舞刀,来战岑璧。二将战无数合,旷斩岑璧于马下。谭兵又败,再奔平原。审配劝尚进兵,追至平原。谭抵挡不住,退入平原,坚守不出。尚三面围城攻打。谭与郭图计议。

16、 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17、 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18、 颜良败军奔回,半路迎见袁绍,报说被赤面长须使大刀一勇将,匹马入阵,斩颜良而去,因此大败。绍惊问曰:“此人是谁?”沮授曰:“此必是刘玄德之弟关云长也。”绍大怒,指玄德曰:“汝弟斩吾爱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唤刀斧手推出玄德斩之。正是:初见方为座上客,此日几同阶下囚。

19、 众将请曹操入城。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乃陈琳也。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20、 正饮酒间,忽见座上一人大哭而起,拔剑在手,直取甘宁。宁忙举坐椅以迎之。权惊视其人,乃凌统也,因甘宁在江夏时,射死他父亲凌操,今日相见,故欲报仇。权连忙劝住,谓统曰:“兴霸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不容不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吾面。”凌统即头大哭曰:“不共戴天之仇,岂容不报!”权与众官再三劝之,凌统只是怒目而视甘宁。权即日命甘宁领兵五千、战船一百只,往夏口镇守,以避凌统。宁拜谢,领兵自往夏口去了。权又加封凌统为承烈都尉。统只得含恨而止。东吴自此广造战船,分兵守把江岸;又命孙静引一枝军守吴会;孙权自领大军,屯柴桑;周瑜日于鄱阳湖教练水军,以备攻战。

21、 苏飞在槛车内,密使人告甘宁求救。宁曰:“飞即不言,吾岂忘之?”大军既至吴会,权命将苏飞袅首,与黄祖首级一同祭献。甘宁乃入见权,顿首哭告曰:“某向日若不得苏飞,则骨填沟壑矣,安能效命将军麾下哉?今飞罪当诛,某念其昔日之恩情,愿纳还官爵,以赎飞罪。”权曰:“彼既有恩于君,吾为君赦之。但彼若逃去奈何?宁曰:“飞得免诛戮,感恩无地,岂肯走乎!若飞去,宁愿将首级献于阶下。”权乃赦苏飞,止将黄祖首级祭献。祭毕设宴,大会文武庆功。

22、 时太傅司马孚入内,见髦尸,首枕其股而哭曰:“弑陛下者,臣之罪也!”遂将髦尸用棺椁盛贮,停于偏殿之西。昭入殿中,召群臣会议。群臣皆至,独有尚书仆射陈泰不至。昭令泰之舅尚书荀顗召之。泰大哭曰:“论者以泰比舅,今舅实不如泰也。”乃披麻带孝而入,哭拜于灵前。昭亦佯哭而问曰:“今日之事,何法处之?”泰曰:“独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昭沉吟良久,又问曰:“再思其次?”泰曰:“惟有进于此者,不知其次。”昭曰:“成济大逆不道,可剐之,灭其三族。”济大骂昭曰:“非我之罪,是贾充传汝之命!”昭令先割其舌。济至死叫屈不绝。弟成倅亦斩于市,尽灭三族。后人有诗叹曰:“司马当年命贾充,弑君南阙赭袍红。却将成济诛三族,只道军民尽耳聋。”

23、 三更已后,忽门外又一人击户。老人出而问之,乃吴将潘璋亦来投宿。恰入草堂,关兴见了,按剑大喝曰:“歹贼休走!”璋回身便出。忽门外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飘三缕美髯,绿袍金铠,按剑而入。璋见是关公显圣,大叫一声,神魂惊散;欲待转身,早被关兴手起剑落,斩于地上,取心沥血,就关公神像前祭祀。兴得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却将潘璋首级,擐于马项之下,辞了老人,就骑了潘璋的马,望本营而来。老人自将潘璋之尸拖出烧化。

24、 魏将先锋常雕,领精兵来取濡须城,遥望城上并无军马。雕催军急进,离城不远,一声炮响,旌旗齐竖。朱桓横刀飞马而出,直取常雕。战不三合,被桓一刀斩常雕于马下。吴兵乘势冲杀一阵,魏兵大败,死者无数。朱桓大胜,得了无数旌旗军器战马。曹仁领兵随后到来,却被吴兵从羡溪杀出。曹仁大败而退,回见魏主,细奏大败之事。丕大惊。正议之间,忽探马报:“曹真、夏侯尚围了南郡,被陆逊伏兵于内,诸葛瑾伏兵于外,内外夹攻,因此大败。”言未毕,忽探马又报:”曹休亦被吕范杀败。”丕听知三路兵败,乃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时值夏天,大疫流行,马步军十死六七,遂引军回洛阳。吴、魏自此不和。

25、 维自引兵到侯河搦邓艾交战。艾引军出迎。两军对圆,二人交锋数十余合,不分胜负,各收兵回寨。次日,姜维又引兵挑战,邓艾按兵不出。姜维令军辱骂。邓艾寻思曰:“蜀人被吾大杀一阵,全然不退,连日反来搦战:必分兵去袭祁山寨也。守寨将师纂,兵少智寡,必然败矣。吾当亲往救之。”乃唤子邓忠分付曰:“汝用心守把此处,任他搦战,却勿轻出。吾今夜引兵去祁山救应。”

26、 维引众骑杀出重围,奔入大寨坚守,以待救兵。忽然流星马到,报说:“钟会打破阳安关,守将蒋舒归降,傅佥战死,汉中已属魏矣。乐城守将王含,汉城守将蒋斌,知汉中已失,亦开门而降。胡济抵敌不住,逃回成都求援去了。”维大惊,即传令拔寨。

27、 王连再三苦劝,孔明不从。是日,孔明辞了后主,令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樊建二人为掾史;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王平、张翼为副将;并川将数十员:共起川兵五十万,前望益州进发。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入军来见孔明曰:“自荆州失陷,逃难在鲍家庄养病。每要赴川见先帝报仇,疮痕未合,不能起行。近已安痊,打探得系吴仇人已皆诛戮,径来西川见帝,恰在途中遇见征南之兵,特来投见。”孔明闻之,嗟讶不已;一面遣人申报朝廷,就令关索为前部先锋,一同征南。大队人马,各依队伍而行。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所经之处,秋毫无犯。

28、 有人报与邓艾。艾大怒曰:“吾与汝官品一般,吾久镇边疆,于国多劳,汝安敢妄自尊大耶!”子邓忠劝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且容忍之。”艾从其言。然毕竟心中怀怒,乃引十数骑来见钟会。会闻艾至,便问左右:“艾引多少军来?”左右答曰:“只有十数骑。”会乃令帐上帐下列武士数百人。

29、 耀逃命而走,正遇山坡口一彪军,乃是姜维。耀大骂曰:“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维笑曰:“吾欲擒曹真,误赚汝矣!速下马受降!”耀骤马夺路,望山谷中而走。忽见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至。耀自刎身死,余众尽降。孔明连夜驱兵,直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马,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30、 逊领命下坛,令徐盛、丁奉为护卫,即日出师;一面调诸路军马,水陆并进。文书到猇亭,韩当、周泰大惊曰:“主上如何以一书生总兵耶?”比及逊至,众皆不服。逊升帐议事,众人勉强参贺。逊曰:“主上命吾为大将,督军破蜀。军有常法,公等各宜遵守。违者王法无亲,勿致后悔。”众皆默然。周泰曰:“目今安东将军孙桓,乃主上之侄,现困于彝陵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请都督早施良策,救出孙桓,以安主上之心。”逊曰:“吾素知孙安东深得军心,必能坚守,不必救之。待吾破蜀后,彼自出矣。”众皆暗笑而退。韩当谓周泰曰:“命此孺子为将,东吴休矣!公见彼所行乎?”泰曰:“吾聊以言试之,早无一计,安能破蜀也!”

31、 祥回告孔明曰:“郝昭未等某开言,便先阻却。”孔明曰:“汝可再去见他,以利害说之。”祥又到城下,请郝昭相见。昭出到敌楼上。祥勒马高叫曰:“伯道贤弟,听吾忠言:汝据守一孤城,怎拒数十万之众?今不早降,后悔无及!且不顺大汉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浊乎?愿伯道思之。”郝昭大怒,拈弓搭箭,指靳祥而喝曰:“吾前言已定,汝不必再言!可速退!吾不射汝!”

32、 先主正慌急之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人,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也。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先主曰:“朕虽得脱,诸将士将奈何?”云曰:“敌军在后,不可久迟。陛下且入白帝城歇息,臣再引兵去救应诸将。”此时先主仅存百余人入白帝城。后人有诗赞陆逊曰:“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新三国演义初一作文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三国时期,战争不断。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却再演了一次三国……

——题记

第一章

胡国的建立

胡国的建立者——胡家豪。有种传说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头上有三条金龙环绕。他的父母请算卦人来算算这个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成为大器。算卦人刚看到胡家豪,猛然一惊:“怎么可能?”胡家豪的父母连忙围上来,说:“怎么了?”算卦人喃喃地说:“这孩子长大后必有统一中国之能!”说完后突然消失了。

胡家豪十二三岁的时候,由于战乱纷纷,参加了陈国的军队,由于胡家豪的才能出众,战功显赫,陈国主席陈润杰封胡家豪为镇南大将军。也许,如果不是陈润杰封胡家豪做大官,他就不会有统一中国的野心。

时机终于来了!2012年12月31日,陈润杰带兵亲征杨国,胡家豪就抓住时机,吞并了陈国的大量国土,建立了胡国。陈润杰听到消息后,连忙率部赶回陈国,可是,驻扎在陈国的十万大军已经归顺胡国,陈润杰反而被胡国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回北方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国演义》个人读后感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么多书中,让我情有独钟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明代的罗贯中写的,这本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多年的历史风云,但全书不能当历史书来读,而是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融合了传统、官方、民间与作者个人的各种思想。

此书中的人物性格极其丰富,如三绝之首的智绝诸葛亮,未出山已通晓天下大势,人称“卧龙先生”,活时的东吴招亲,大唱空城计中,锦囊妙计都大有用处,死后甚至也有马岱杀魏延,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之事。

曹操则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不择手段,生性多疑,但他确实是一名成功人的政治家,可谓是“古往今来奸雄中的第一奇人”。

此书中的很多情节也很生动,三英战吕布的精彩,赤壁之战的巧妙……这一切都会让你爱上这本书,中间有一章写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后听到刘备在哪,立马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中途过五关斩六将,危险重重,最后与张飞古城相遇,仅仅通过这个故事,就使人为关羽的忠诚和义气而感动。

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你慢慢去挖掘,细细去品读,领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国学作文400字:读《三国演义》有感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名着,虽然大家读后的感受不同,但它主要贯彻着一个思想:对国家要“忠”,对朋友要“义”,对父母要“孝”。更让人懂得了什么叫知恩图报,什么叫忠孝两全。

我在日夜啃读着本书时,感受也很深刻。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贤相”化身诸葛亮,“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曹操,刘备则被塑造成了一个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的仁君典型。什么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什么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死于五丈原。这些情节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在我脑海里回放。

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谢母亲给我生命,感谢老师无怨无悔的教我知识,更感谢我的祖国这么强大,有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里,我暗自发誓,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了一定要关心亲人,帮助同学,孝顺父母,感谢老师,感恩祖国。

这就是《三国演义》带来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三国演义》学生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高尔基所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如花朵需要水的浇灌,树木需要土壤来生长,人类生存需要氧气。接下来,由我给大家推荐一本我最喜欢的书,它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一本文学巨作,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的作者罗贯中是元末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他搜集各种历史资料,靠着他缜密的构思,编写出了这部巨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写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孙吴,曹魏三大集团政权势力相互纷争,最后统一为西晋的事。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四起,再到三国鼎立,最后天下统一,正应了本书开头的那第一句话: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演义》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两百多名人物,有各自掌权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有足智多谋的谋士,诸葛亮,郭嘉,徐庶……有虎虎生威的大将军们,许褚,张辽,李典,于禁,乐进……有有情有义的关羽,张飞,赵云,也有有勇有谋的周瑜……每个人物都性格鲜明,并且都有我们值得尊敬、学习的地方。其中,我最喜欢关羽,诸葛亮,曹操这三个人物。被后人称为武圣的关羽,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擒于禁斩庞德,有勇有谋,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单刀赴会,刮骨疗伤。忠义是他最大的优点,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只为报旧主。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智慧的诸葛亮忠心耿耿,协助刘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非常人所能。曹操被后人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由此可见及能力,一生信奉“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出口不凡,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诗人。他收复了北方中原,建立了三国中土地最广的国家、最强盛的国家,也为西晋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深深地爱着三国,是因为它的道理之广,是因为作者对光明的呼吁,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东汉末年的黑暗,造就了一段不平凡的英雄传奇……快来跟我一起,走进三国的世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暑假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五年级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读过的众多名著中,《三国演义》是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一册书。从黄巾起义到一统三国,历经了多少震撼人心的传奇经典。

翻动书页,眼前便浮现出曹操气吞山河、刘备三顾茅庐、孙权胸怀大志、最后三国鼎立的生动场景。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蜀吴联盟北伐曹军,黄盖仅率三十条船,用火攻歼灭曹操三十万大军,取得了以少胜多、以智取胜的典范。

烽火乱世时代,确实英雄辈出。以卖草鞋起家的刘备,用眼泪与诚意换取天下、独霸蜀国;被后世称为奸雄的曹操,凭谋略与霸气驰骋江湖、傲立魏国;志存高远的孙权,以内敛与智慧掠夺城池、创立吴国,三国鼎立局势成也。

三国人物中,我最敬佩的便是卧龙诸葛,他舌战群儒、火烧连营、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成为了智慧的象征。然而,虽说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书中提到的空城计、借东风只是后人神话而已。

当然,《三国演义》中那些识时务、避锋芒、等时机的人更是时代的俊杰、最大的赢家!司马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不被大家看好的刘禅其实也是大智若愚、聪明绝顶的人物,只可惜他的时运不佳罢了。

《三国演义》以独特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人物,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故事,它在承载历史的同时,也使读者们产生共鸣、泛起思索,使大家忍不住读之再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家有个“三国演义”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过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演义》吗?我里也有个“三国演义”,想了解吗?那就听我慢慢说吧!

“唠叨国”王后——妈妈。我的妈妈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下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因为妈妈爱唠叨,所以从小我就和“知道了”三个字结下缘分。“袁心蕾!你书包收拾好了吗?”听!唠叨妈妈又开始了!我刚想说“知道了”吗,突然,我发现语文书落桌子上了。看来我没有“唠叨国王后”还真不行呀!

“太极国”老太后——外婆。我外婆的头发有点儿卷卷的,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她非常喜欢打太极,有时会五点起床去锻炼,可晚上很晚才睡觉。

“吃货国”国王和快乐小公主——我,我有一双黑溜溜的眼睛,透出一股灵气,高高的鼻梁下有着一张能吃会唱的嘴,我还有一头金灿灿的头发,这可是天然的呢!我可能吃了,有一次在自助餐厅里吃掉了好多三文鱼、披萨、蛋挞、北极贝和雪糕呢!我天天都很快乐,即使有不开心的事儿,我也能立刻抛到九霄云外欢快地唱起歌。

这就是我家的“三国演义”,是不是比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演义》要幸福、快乐、美好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读过《三国演义》,那时候给我的印象只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今天再次拿起《三国演义》,让我对《三国演义》,对他们三个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三兄弟的性格外貌各有不同,刘备是老大,仁义是他的特点,关羽是老二,身高九尺,胸前还有长长的胡须,性格稳重,老三张飞是个身高八只的黑脸大汉,性格急躁,他们都有自己的独有兵器,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三人联手开始争霸道路。

在多次的战斗中,三人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最初,三人只是打架一起上的兄弟。一次,吕布和张飞打起来,两人都是猛将,斗得不分彼此,两人都恨不得一口吞了对方,两人打了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在旁边观展,心想,吕布到底是一流高手,三弟估计要吃亏,于是赶紧上前帮忙。吕布也不是好惹的,虽然两人打他一个,他也毫不畏惧,来来回回三十个回合也没分上下,刘备一看,两个兄弟都去拿性命拼杀了,自己也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这样吕布扛不住了,刚架开张飞的矛,那边关羽的大刀咔嚓当头砍下来,吕布的方天戟赶紧往上挡,刘备一声“看家伙”,双股剑又一左一右拦腰扫过来了……吕布一琢磨,这样打下去,自己估计命也要没了,赶紧虚晃一枪,冲出三人的围攻,一溜烟的逃走了。

随着三人一起走上争霸道路,三个人的友谊越来越深厚,从打架一起上的兄弟渐渐成了生死之交,异姓兄弟变成了亲兄弟,最后,联手建立了蜀汉国,成就三国鼎立的伟业。

《三国演义》是习爷爷读过的书,我今天读来感觉很亲切。我觉得书中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任何人都不是单打独斗,要有人帮,团队很重要。刘备原来只是一个卖草鞋的老百姓,最后能成为蜀国的开国皇帝,就是靠大家帮忙的,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来帮他,除了他的个人魅力,更大的原因是他对兄弟、战友的情义,懂得团队作战的重要性,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俗话说,“一根筷子掰的断,一捆筷子掰不断”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更要重视团队的力量,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团结起来就是一股无法撼动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