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邓稼先》写了哪些事迹(汇编20篇)

谢文琴,一个患有脑肿瘤仍奋斗在教育一线的病人,却用毅力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教师之歌,更是用生命铸就着教师之魂。下面是开学吧网为大家整理的谢文琴事迹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浏览

879

作文

1000

《朗读者》人物事迹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敦煌女儿”樊锦诗

人们叫她敦煌女儿,可她生在北平,长在上海。25岁那年她前往大漠深处,守护国宝54年,发表论著百余篇,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只是为了与莫高窟的千年衰亡之命搏上一搏!

2014年,樊锦诗筹划30余年的“数字敦煌”档案落成,它的实现,宣告了莫高窟的消亡,从某种意义上,永恒停摆。敦煌莫高,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季羡林先生极力称赞,他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上,也曾这样评价:“莫高窟以非凡的远见,展示了有效的遗产地旅游管理方法,以保护遗产地的价值,树立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典范形象。”

樊锦诗的心全部献给了敦煌,献给了莫高窟。

她的年龄大了,自己的生日都记不住了,数字敦煌的网址却能脱口而出,那是她毕生的心血。

莫高窟以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消逝着,她拼着命把莫高窟记录下来,送到千千万万人的眼前。

用董卿的话说,那是“逆天”的勇气啊!

“体操王子”李宁

他是体操王子,也是商界传奇。他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微笑,他用坚强的意志成就了世界体操的神话。他是王子,魅力能颠倒众生;他更是一个传奇,让一个品牌成为中国的骄傲。

有人说“李总这一辈子,活了别人好几辈子。”在完全不同的领域,通过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就。在此过程中,他也几度沉浮,经历挫折,用一颗勇敢的心一次次战胜困难。顺心顺意的成功并不能检验一个人的勇气,而面对困难破釜沉舟的魄力,才是勇气最好的写照。

“支教演员”江一燕

她的心灵如她美丽的容颜,她为大山里的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她喜欢用镜头记录看见的美好,用爱心去抚慰孤独的心灵。她深刻的领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江一燕,一个具有纯净、优雅、成熟、知性气息的演员。

她从自己的老师那儿接收到了一份宝贵的礼物——勇气,同时也把这份珍贵的礼物传递给了更多孩子。

勇于挑战者翟墨

著名航海家哥伦布曾经说过:“除非你有勇气到达看不到岸边的地方,否则你永远不可能跨越大洋。”从古至今,大海一直是人们从没有完全征服的领域,引无数航海爱好者鼓足勇气去其中探险和挑战。而在当代中国,一位航海爱好者,翟墨,从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自驾帆船环球航海一周的壮举,成为“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

爱的使命:秋爸秋妈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对于秋爸秋妈来说,当他们的孩子秋歌秋语被诊断为自闭症的那一刻起,接下来生活的每一天,都需要勇气。

面对不幸的反应和态度能检验人的勇气,他们面对双胞胎儿子的疾病,没有退却,选择抗争。他们把一个悲剧改写成幸福,把一种无奈替换成胆量。他们热爱生活,直面困苦!他们是平凡的父母,却有不平凡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恩事迹作文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开花了我依然,会珍惜!”这句歌词大家都听过吧!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一天,我闲来无事时,想起了这句歌词,“对!我要学会感恩!”我来到厨房,看见妈妈在切菜,“妈妈,我来帮你切吧!”好吧!小心别切到手!“我拿起菜刀开始切时,差一点就切到手了。”算了,还是我来切吧!“我不由得的说A计划失败了!!!

我又想到妈妈这么辛苦。给她买份礼物吧!我来到礼品店,看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水晶球,”才20元,太便宜了,买了。回到家里准备给妈妈时“砰”的一声掉了。还是妈妈替我收拾了残局!!!

到了晚上,准备睡觉时,妈妈说:“你长大后可以去给别人捶背了!!!”

原来感恩就是这么简单呀!!!我以后要多帮爸爸妈妈“感恩""感恩”呀!!!不知你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帮助你的人感恩过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党员李保国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全文共 1444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35年如一日,李保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李保国用扎根山区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奉献的一生践行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奉献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出生入死,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好日子。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太行山区“旱、薄、蚀、穷、低”的艰险面貌,李保国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先辈们流血都不怕,咱们流点汗算什么”,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太行山区的开发研究中。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李保国带领团队用数年的时间创造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过往的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

奉献就是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教授,李保国坚持将科研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群众最需要、最受益的选题上,“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深眼闷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术、隔坡沟状梯机械整地技术、太行山片麻岩区“蓄、集、整、改、排”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草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只要是能够为群众带来福利,为地区发展带来效益的技术,他都义无反顾的埋头研究。李保国扎实苦干、奋发作为,用“滚石上山”的勇气攻下一座座贫困的城池,让他不仅成为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更成为了群众幸福的引路人。

奉献就是至始至终将责任担当扛在肩上刻在心里。在李保国心里有一道永恒的数学题,农民=自己。他曾表示,这辈子干得最过瘾的事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李保国深深地了解,仅仅自己或科研团队掌握技术是不够的,只有让广大群众都了解、熟悉、掌握,才能让野岭荒坡变成金山银库。办夜校、搞培训、出书籍、编口诀,李保国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手把手的为乡亲群众讲解新技术,使技术真真正正的刻进群众的心中,成为群众的拿手本领。35年来,李保国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推广36向实用技术,培训人员达9万余人(次),成为群众当之无愧的职业技能导师。

奉献还是低调做人、谦卑处世的生活态度。李保国始终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的支持帮助,“是党和人民成就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能够参与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千秋伟业而感到自豪。在协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路上,他始终秉持共产党员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记利当计天下利”,从不收百姓的一分钱,更不占企业的一份股,无怨无悔。

牢记党恩、对党忠诚;扎根群众,无私奉献。李保国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激发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进取动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心中的丰碑。请让奉献成为新时代最美的旋律,成为共产党员最可贵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

全文共 2337 字

+ 加入清单

在巫山县竹贤乡,大巴山深处,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绝壁天路”的崎岖山道。道路尽头的下庄村,四面被海拔高于千米的险峻大山包围,因其仿佛置身万丈深井中,而得名“下庄”。

在竹贤乡一带,毛相林被称为“当代愚公”。20多年前,时任村支书的他带领村民们在绝壁上开凿天路,改变了下庄与世隔绝的状况。

如今,这条路已被拓宽、加固,村里先后发展起柑橘、乡村旅游等产业,“绝壁天路”又成为村民的致富路。

不甘“坐井观天”

带领村民绝壁开路

记者近日乘车从巫山县城出发,在群山中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下庄村。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村民开凿的天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下,路的一侧连着绝壁,一侧临着深渊,颇为壮观。

不高的个头、花白的头发——再次见到毛相林,他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几年前,记者就曾来到下庄村,对毛相林绝壁凿路,带领村民“愚公移山”的事迹进行过深入报道。此次故地重游,毛相林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年轻时,毛相林最爱哼唱这首祖辈传下来的歌谣。正如歌谣中描述的一样,下庄村坐落于“天坑”之中,20多年前,这里不通公路,村民出村要手脚并用,翻过一道落差上千米的悬崖。

1997年,时任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坐在海拔1300米的山崖上,望着天坑中的下庄,心里腾起了修公路的打算。可当他说出自己的计划时,村中反对声却不少,原因很简单——修路要钱,村里拿不出。

毛相林不甘心“坐井观天”,他偷偷挪用了母亲的700多元养老钱,作为第一笔修路资金。在其带领下,村民们东拼西凑,5天时间共筹集了3960元,再加上毛相林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的1万多元,下庄村民第一次向大山、向闭塞发起了挑战。

这年秋天,毛相林和村民们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大部分路段要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将红绳缠在腰间,在半山腰荡着“秋千”勘测;用钢钎凿孔、铁锹铲土,然后填上炸药,劈山开石。

2004年,一条2米来宽、全长7.9公里的绝壁天路终于修通了,竣工那天,村民们买来长长的鞭炮,炸得震天响。

不甘落后

发展产业铺就致富路

“天路”改变了下庄人的命运。

有了这条路,下庄与竹贤场镇的距离由过去的一天缩短为1小时车程。随着与外界交流的逐渐频繁,下庄人发现,邻近的村庄早已依托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把下庄村远远甩在了身后。

光修路还不够,下庄的村民更盼着脱贫致富。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不甘落后

“要我说,打通村民的致富路,丝毫不亚于在绝壁中劈山开石。”毛相林感慨,“流血流汗我们都拼过来了,还有什么能阻拦我们呢?”每次院坝会,毛相林都给村民们打气。

听说曲尺乡柑橘种得好,果农一年可收入好几万元,毛相林眼热了。他带着一波又一波的村民前去取经,一次又一次地请专家到村里论证,还发出号召,引导有文化、头脑灵活、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充当产业发展“排头兵”……

听说双龙镇钱家坝的西瓜供不应求,他心动不已。和村干部一起乔装打扮成跑买卖的客商,把“触角”直接伸到瓜田李下,见缝插针刺探“情报”、偷师学艺、打听销路,一次不行跑两次,脚板磨起了泡,他套双袜子又出门,直到把结满西瓜的瓜地“复制”到下庄为止……

与此同时,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南瓜、芝麻、小麦等农作物,配套开设了厂房,加工麻油和麦子面条,使下庄村形成以瓜果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

“刚回家时,我便被漫山的柑橘树深深吸引。在毛支书的带领下,这几年,下庄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下庄村“电商达人”王石感慨道。21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下庄人,前年,刚刚中专毕业的他放弃沿海的工作机会返乡创业。他巧识商机,将村里的农产品放在网上销售,第一年就挣了十多万元,“尤其是村里的柑橘,每年刚一上市就成了网红‘爆款’,行情最好时,我一天共销售出200多单。”

在下庄村,这几年,像王石这样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为下庄发展注入了活力。去年,下庄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000余元,比20年前增长了4倍。

打造民宿村落

实现效益叠加

一个绝壁中的“天坑村”,一条悬崖上的“天路”。

20多年来,全国各大媒体对下庄人战天斗地、绝壁开路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下庄精神”曾鼓舞了不少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

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巫山县委县政府利用帮扶资金对这条绝壁天路进行了硬化,并将路面宽度拓宽至4.5米。随着交通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城里游客将私家车开到了下庄村,慕名前来寻访下庄“天路”,感受“下庄精神”。

虽然已卸任村支书,但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这一次,他又萌发了打造民宿村落

“下庄村地靠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富,若能将村民家的农房改造成乡间民宿,将游客留下来,就能实现农旅融合的效益叠加。”毛相林盘算着。

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生意”。

于是,毛相林带头将自家房屋简单改造,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你看,以前白色的外墙被我涂黄后,更有乡村风味,室内用木条吊顶,凸显原生态气息……”毛相林领着记者在改造后的民宿中穿来穿去,兴奋地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去年红叶节期间,毛相林的农家民宿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短短一个月,就为他带来上万元收入。

有了老支书带头示范,村民们积极性高涨。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初,县里也决定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目前,下庄村已改造19栋34户民宿,二期72栋88户民宿改造也已纳入规划,很快将启动建设。

“下一步,我们还将引入旅游公司,打造‘下庄古道’‘鸡冠岭’等旅游景点,并与巫山县博物馆合作,在村委会广场打造一个‘下庄精神陈列馆’,将‘下庄精神’融入到旅游开发中,让乡村旅游更有内涵……”如今,毛相林已很少吟唱那首古老的歌谣。站在“天路”的尽头,他心里还有着一箩筐打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听着《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的片尾曲,我不禁热泪盈眶。虽说王二小的故事我已听过无数遍,但真正看到二小英勇就义,我还是不由得从心底里生出一股浓浓的敬佩之情。

6月27日,老师带领我们到上海影城观看了《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影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1941年,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南滚龙沟村的儿童团团长王二小是个倔强调皮的孩子王。一天,敌人扫荡了南滚龙沟村,二小的家被毁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让王二小一蹶不振,他的好朋友核桃、枣花,还有其他西柏坡村的孩子想方设法安慰二小,给他鼓劲。二小重新振作起来,和大家一起劳动、练兵、重建家园。进山的日本鬼子在山里迷了路,被二小和枣花发现。为了给乡亲们和八路军伤员争取时间转移,二小和枣花兵分两路,由枣花回西柏坡村报信,二小则故意暴露自己,被敌人抓住。在给敌人带路时,二小故意走陡峭山路、兜圈子,最后把敌人引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日本鬼子被消灭了,二小也壮烈牺牲了……

这就是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它让我深深的震撼了。现在,有谁能像二小那样舍己救人,不惜牺牲呢?在21世纪,我们往往动不动就抱怨生活不幸福,可是,你可知,要是没有那些英雄,现在,不要说幸福了,恐怕中国早就成日本的殖民地了!来,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奋发向上,使中国更加富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手拉着手,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物事迹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2020,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0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凉山州消防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却未曾料到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卷整个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但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消防官兵,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子、为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但当他们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他们有的与我们年龄相仿,但危险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无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冲在前、干在先,有担当与责任意识,不传谣、不造谣,及时公开透明信息,给公众以的信心与安心。自觉遵守组织规定,配合领导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村庄、社区,外出返乡人员要及时上报进行备案登记,对火车站、超市等人员密集地区做好人员、物资及交通工作的查验工作,对疑似症状人员要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断、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将疫情扩散可能性降到最低。

2020,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鼠年春天到来之际,我们经历着这样一个特别的冬天。但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冬天快要结束,春天也必将来临。防控疫情阻击战,我们也必将取得胜利。此刻我们所坐拥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让我们约定,待到繁华盛开时,携手共进更加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时代好少年个人事迹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我们全家和电视机里的观众一起流着感动的眼泪看完《新时代少年》的直播晚会。在你的身边总有一些人,会让你感动;总有一些人,让你感同身受;总有一些物质,能够填满你的心房。在我观看完《新时代好少年》后,有一种名为“感动”的东西,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足以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董天辰做航模的时候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动人,让我学会了遇到困难要不断追问,不断探索。她不仅爱问,还非常好学,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图书馆,她一年能读三百本书,迄今为止她已经读完两千多本书了。这是让我望尘莫及的事情。

邵子矜在一次偶然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做卡丁车,他开始设计图纸并用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买来所谓的零部件。家里的客厅、卧室里摆满了他所研究用的零件和工具,有时候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把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改装他的卡丁车上了。

颜玉宏是一个残疾及青年,他的脚活动不便。老师曾经特意把他宿舍调到一楼,而他却坚持要住在五楼,说这可以锻炼自己,上课时他也要和别人一样起立向老师问好。他甚至学会了倒立,还要游泳,还要当作家……他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是多么的感人。

一个个的新时代美好少年,他们坚强,努力,热爱学习的精神是多么的感人,让我看得潸然泪下,我也要努力,要向他们学习也要做一个祖国新时代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党员学习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干部重心要下移,力量要下沉,支援社区工作,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值此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赴北京疫情防控一线,看望慰问一线职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坚强有力的指导,温暖人心的话语,让广大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同志们倍受鼓舞。基层干部纷纷表示要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你说他是基层干部,其实他是小区门卫,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怕吗?我也怕。上吗?必须上!”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可总有一群普通人,用生命为我们挡住了一座座大山。基层干部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疫情面前不辱使命、挺身而出。疫情来袭,他们立即上岗、全员出战,第一时间奔赴各个社区报到,当起小区门卫,对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每天起早贪黑进行轮值,对出入人员“一查核两询问一登记”,让群众真正“静下来”。他们没有救援服、隔离衣,只有一只简单的口罩;他们没有执法证、资格证,只有一张百姓熟悉的面孔。他们用小区门卫的新身份,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践行初心使命,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

你说他是基层干部,其实他是快递小哥,为群众采购提供保障。这句“我是党员,我先上”不知温暖了多少人心,这句“越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不知触及了多少人内心的柔软。在这场战“疫”里,不少基层干部主动变身为“快递小哥”。不惧疫情、不辞辛苦、不怕危险,为百姓采购和配送日常生活所需。有的干部每天统计所负责小区的群众生活所需用品,逐一对照采购,免费安全配送上门;还有的干部变身为居家隔离居民的“生活管家”,为隔离居民送去蔬菜、水等生命用品。他们用快递小哥的新身份,不仅为居民生活需求提供保障,还把温暖送进大家的心里。

你说他是基层干部,其实他是村屯保安,为群众平安用心守护。“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马鞍山镇新风村党支部书记陈相国带领村党支部迅速上岗,设置村屯卡点,落实值班值守。全国各地无数像陈相国这样的乡镇干部、村干部在村里坚守岗位,当起村屯保安,在村口街边站岗,在重点卡点24小时轮值,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迎战疫情,他们甘做村屯保安,让铜墙铁壁硬起来,用心守护群众平安。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让我们继续坚守在战“疫”一线,勇挑重担、勇担重责,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战“疫”迎春到吧!

当好“讲解员”,传播疫情防控“正能量”。古语有云:“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在防“疫”攻坚的关键阶段,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士气比武器更重要,让“正能量”更多传递到每一名“战士”心中,才是赢得最终胜利的关键。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都以自己的方式为防控工作贡献力量,涌现出了一批感人事迹、动人故事,激励着大家毫不退缩、继续向前。组工干部的思想引导、政治建设本就是职责所在,大“疫”当前,更应该在全社会营造党建引领、齐心攻坚的良好氛围。要更多在抗击疫情一线发现和选树典型,弘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要更多发掘基层党员的抗“疫”事迹,竖起党建引领抗“疫”工作的旗帜;要更多关注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发挥好榜样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最强大合力。政治工作、思想工作也是战斗力,组工干部要敢于发挥、善于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当好“讲解员”,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难关的强大“正能量”,传播好同心同德、合力攻坚的中国“好声音”。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共产党人向来不惧挑战,抗击疫情,组工干部更是责无旁贷。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做到守土有责、以身作则,当好“守门员”“裁判员”“讲解员”,必能让党旗在一线飘扬,让党徽在一线闪耀,我们也必将夺取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魏德友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7月31日,三十六团林园连组织该单位党员干部在会议室集中学习了老党员魏德友同志的先进事迹。据了解,近日三十六团号召全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魏德友同志为榜样,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魏德友同志坚定信念、对党忠诚,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吃苦耐劳、不计得失、甘于吃亏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忠于职守、坚韧执着、脚踏实地、认真较真的崇高境界,热爱家乡、保卫祖国、勇于牺牲、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为掀起学习热潮,三十六团政工办统一部署,14个党支部迅速拟定学习计划,组织本支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要求参学的每名党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形成学先进、见行动、比贡献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做向魏德友同志那样理想信念坚定、富有责任担当、坚持艰苦创业、矢志维稳戍边的兵团人,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建功立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团场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王华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10月中旬以来,江苏援疆干部王华的生前事迹感动了许多人。10月25日,王华的家乡镇江市召开了学习开王华先进事迹座谈会。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健宣读了《中共镇江市委关于追授王华同志镇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此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追授王华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援疆干部”。

2013年12月,句容市副市长王华担任镇江市援疆指挥组副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师长助理。今年8月18日,王华前往奎屯参加援疆工作座谈会,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将41岁的宝贵生命献给了伊犁垦区。

援疆近3年,王华跑遍了四师所有团场和一半以上的连队,最多的一天行程800多公里。援疆期间,王华做了许多实事,在当地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10月10日,现代快报推出报道王华事迹的H5微视频《想你》,上线6天阅读量达260多万。不少网友表示 “很感动”、“看哭了”。

随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焦点访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均重点报道了王华的事迹。

与此同时,网上出现了不少纪念王华的评论文章,大量网友表示感动并向他致敬。有网友说,“王华感动我的是真实”、“希望能多一些这样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25日的座谈会上,镇江市领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有关领导、镇江援疆工作指挥部干部代表、王华家属、镇江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丹阳市和句容市有关领导及两地王华同事和下属代表、采访过王华的媒体记者代表、镇江市级机关干部代表等人,学习交流了王华的事迹。

“王华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家乡干部群众怀念和学习。”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表示,王华不忘初心,“真实感人的事迹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最好榜样”,他号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以王华同志为旗帜和标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他们,日常的保洁消毒、治安巡逻、配送分发盒饭等工作才得以有序运转。他们,便是共有400余人的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

2月16日,作为有着11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武汉地产集团物业公司业务骨干杨玲得知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正式启用后,主动请缨:“我有经验,ICU病房我不进谁进!”

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团队4名成员承担起2间ICU病房和护士站等区域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除了正常保洁,杨玲还要负责1间ICU病房里仪器设备、病床的消毒杀菌工作。“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1.2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运30多袋医疗垃圾。”杨玲说。

疫情发生前,陈伟伟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1月27日晚上11点,看到朋友圈里招募雷神山医院物业人员的消息,他打了一个咨询电话,两天之后就报上了名。“就如当初选择当兵一样,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自2月2日进驻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30名组员便负责32个病区的医疗垃圾转运工作。

刚到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同伴每天要负责100袋垃圾的清运。随着收治患者人数增加,这个数字不断攀升,600袋、1000袋……任务最重的一天,陈伟伟凌晨3点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3个多小时又继续工作。

“陈伟伟快来收垃圾,A16病区垃圾堆满了。”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断过。作为组长,不管谁呼叫,陈伟伟都第一时间回复并赶到。“谁都怕病毒,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处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医院的物业管家、党员李炫汐已经坚守岗位一个多月。1993年出生的李炫汐,负责雷神山医院的设备维修、生活物资采购等工作。刚开始,医院2天之内有12个病区开放,各病区护士长对物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区的要求协调跟进,每天都要接120多个电话。

为了制定精准的物业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进入隔离区病房和垃圾转运队,测算每个人的任务量。李炫汐说,“危险的确是有的,可武汉养育了我,这个时候我要回报这个英雄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4我的偶像邓稼先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我相信今天在场的各位,大家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今天来到这儿,我是想告诉大家我的偶像。

我们一起来想三个问题:如果说你一不小心,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从美国的名校拿回一个博士学位。你的导师跟你说:你很有才呀,我觉得你只要跟我混,我带着你给你最好的待遇,你留在美国。我能让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个时候你们会怎么选择?

可能,做科研对你们来讲太遥远,因为咱们都不是学霸。那么如果说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他(她)有一天回家告诉你,你爱的,我要调动工作了,但是去哪儿,做什么和去多久,我都不能说。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好,如果说有一项事业,因为你的努力,让中国在这个领域拔地而起,提高了中国的话语权。你觉得你应该获得这个国家怎么样的奖励。我的偶像用他的一生这样的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26岁,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回到了20XX的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

34岁,她回家告诉妻子说:我要调动工作了,我明天走。妻子问他:你要去哪儿?你要去做什么?你要做多久?他的回答是一样的: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从此他从他的妻子、两个孩子和所有熟悉他的人中消失了。整整28年,回来的时候,他是一个直肠癌晚期的病人。

61岁,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他一共获得了国家奖金、特别奖20元。其中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是,我的偶像叫邓稼先。从去年开始,我有机会在话剧舞台上,重塑这位科学巨匠,从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两弹元勋”这四个金灿灿的大字背后,藏着那么多的难以想象。

难以想象一次实验事故,邓稼先一个人冲进实验区,捡起那枚摔碎的核弹,命令所有人都在场外待命。难以想象,核辐射的后果是止疼用的杜Leng丁从一天一针变成一个小时一针。难以想象,邓稼轩躺在病床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的国家落得太远。

20XX年3月,我有幸去拜访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女士,我没想过,两弹元勋的夫人,今天仍然住在5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

房子里的陈设和50多年前没什么区别。我们走的时候,老人说:今天给你们讲了这些往事,我需要缓一缓。我没想过,邓稼轩已经离开我们将尽30年之后的今天,往事对他的家人来讲并不如烟。

就在不久之前,主席到荷兰海牙参加世界核安全峰会。电视机前的我泪流满面,因为我想起老邓。如果老邓还在,他今年正好90岁,如果他知道中国发展的这么好,中国的核事业走的这么稳,他该会有多骄傲,有所高兴。

如果老邓还在,他今年正好90岁,我想请他就到《我是演说家》的播音室里来,让他看看这炫目的灯光,要看一看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的笑脸。

如果老邓还在,我多想亲口告诉他: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真的很崇拜他。因为有他,因为有和他一样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国有了现在的模样,我们有了今天的生活。我们不该忘了他们。

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是邓稼轩诞辰90周年。让我们一起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想老邓致敬,向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英雄人物的事迹作文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后,雷锋同志的高大形象顿时树立在我的心中。

想必大家对雷锋特别熟悉,从小老师、家长就经常教育我们,要学雷锋,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雷锋从小就恨地主,恨旧社会,在党的教育下,他开始懂得了:地主、guomin-党反动派、帝国主义,是压在穷人身上的三座大山。是日寇、guomin-党反动派逼死了父亲;是资本家害死了哥哥;是旧社会把mama逼得走投无路,含恨而终。

雷锋在义务劳动上非常积极,有一次他肚子疼,医生让他好好休息,可他在回来的路上看见了有一群工人在地里工作的热火朝天。他忘记了肚子疼,立刻跑到地里做义务劳动去了,后来,他的同事问起他:“你不是肚子疼吗?怎么又去做义务劳动了?”雷锋答道:“我现在发现一个治肚子疼的秘方——做义务劳动。”

雷锋是多么爱帮助人们啊!我也要向雷锋学习,乐于助人。

英雄人物的事迹作文篇二: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

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

英雄人物的事迹作文篇三:

雾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儿为了盛开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见它的皎洁之下的灰尘。世间的事情,全都是雾锁烟笼,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请以心为眼,躬行探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汪勇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年这场抗议中有太多的英雄是值得大家来记住的,他们其实很普通的人,都在这个疫情中无私的奉献,据最新消息报道武汉战疫快递小哥汪勇接受表彰,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快递小哥也是有些印象的.

汪勇,是武汉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疫情暴发后,他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只要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定。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医务英雄。

上午10点,忙活了小半天的汪勇刚要吃口早餐,就接到了一位护士的电话。

原来她赶着去给方舱医院送药时,不小心刮蹭了一辆电动车。事故不大,但特殊时期找不着能修车的地方,所以求助汪勇。汪勇马上赶到,让护士去送药,他来处理修车的事情。

汪勇说,像这样为医务人员解决生活难题,让他们能安心工作,就是他目前的全部工作。汪勇本来是一名快递小哥,大年三十那天,一条护士下班打不上车的消息让本已放假回家的他坐不住了。第二天,他就住进了公司的仓库,开始志愿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

走回家要4个小时,这让汪勇特别心疼。他开足马力,第一天就接送了30多位医护人员回家。但他慢慢发现,就算再拼命,每天最多也只能跑300公里左右。他开始在各个微信群里招募志愿者,渐渐地,他们的队伍扩大到二三十人。队员们日夜兼程跑坏了三台车,但大家都觉得,哪怕能为白衣战士多争取十分钟的睡眠都是值得的。

随着越来越多救援队的到来,细心的汪勇发现,医务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像换班吃饭、理发等细致的需求,还一时难以满足,而这正是志愿者发挥作用的地方。2月3日,上海医疗队想要简单给几位队员过一个集体生日,汪勇听说后,立刻开启了全城搜索模式。

汪勇已建起医护服务群,即便是眼镜片坏了,需要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甚至秋衣秋裤,只要在群里通过接龙喊上一声,很快就会有人出来搞定。汪勇说,自己能量有限,是无数志愿者爱心的汇聚才让他显得“一呼百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观后感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傍晚8点我准时收看了,“新时代少年”的主题节目。这一届新时代好少年发布活动来到了美丽的山城重庆。

这次“新时代好少年”活动讲述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一代好少年正茁壮成攻!

这些哥哥姐姐们是我们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们的优秀代表,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中就有两位好少年吸引住了我的心灵,下头让我来为您们一一讲解吧!

第一位就是来自江苏淮安的董天晨同学:她有着一个航天梦,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她是一个航模社的社长,她喜欢一些有朝气的东西,比如航模飞机等,所以被她爸爸取名为:董天晨。她每一天刻苦钻研航模飞机,她从小就是个航天迷,如:C919大飞机、天宫二号、中国天眼等,她是一个勇于攀登的好少年、胸怀航天梦想的好少年。

第二位是来自浙江省的邵子衿同学,看看他是怎样学科学,用科学来创造完美生活的。

他最得意作品就是卡丁车,他在网上看到国外一个大学生制造卡丁车的视频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大胆的做了起来。他花光了他所有的零花钱买来了材料,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最终做好了。直到此刻已经是他的第三辆卡丁车了,同学们都说他很棒!

每一个青少年都怀揣着一个梦想,我也不例外,我也有一个航天梦!所以我必须要好好学习,学好科学,学会用科学,向新时代的好少年们学习他们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挥洒努力的汗水,当被一次次困难打趴下时,勇于站起来,微笑着说:“再来一局”。

在新时代好少年的身上,我看到了只要有努力的足迹,就会有成功的欢呼!让我更深的理解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同时感受到国家赋予我们青少肩上的任务的沉重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2月23日,一位在疫情来袭时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走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9岁。这位在医生家庭长大的年轻人,用生命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

走进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的办公室,夏思思的办公桌上,红色的听诊器还放在那里,照片中,她站在樱花树下,头戴着花环,笑意盈盈。1月15日,刚刚下夜班的夏思思在回家路上忽然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原来她值班时接诊的一位76岁的病人病情加重,初步检查结果显示疑似新冠肺炎,听到消息,夏思思立即返回医院。

接下来的几天,夏思思就住在医院里,不断为这位患病老人联系协调会诊、帮助转到传染科、转至定点医院。在同事们的眼中,夏思思就是这样一个总是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生。

然而5天后的1月19日,又忙完了一个夜班回到家的夏思思出现了感染的迹象。高烧39度多,CT出现磨玻璃影,于是入院接受隔离治疗。她在微信里告诉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自己会尽快归队。她还对母亲说,正月十五元宵节自己就可以出院了。夏思思的病情曾一度好转,给了所有人希望,但是十多天后,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月23日凌晨,夏思思病情突然恶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9个月零20天。

夏思思的父母都是医生,小时候她就常常陪着父母在医院加班,耳濡目染,让她很早就励志成为一名医生。医学院毕业,勤奋好学的她很快成为科室骨干,“有事叫我,我来。”这是她工作中的口头禅。每次下乡义诊,她总是积极报名。在夏思思所在科室主任邱海华印象里,她悉心照顾病人,对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

邱海华说,夏思思1月中旬接诊的那位新冠肺炎病人后来转到定点医院,经过悉心治疗,现在已经痊愈。

夏思思走了,墙上还挂着病人送给她的锦旗。锦旗下面,是同事们为她折的爱心和千纸鹤。其中一只千纸鹤的翅膀上写着:我们将用生命接力,战胜疫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雷锋的事迹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这个名字早在60年代就响彻中华大地。他的崇高的思想和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闪烁着时代的光辉。他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1963年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掀起了一个学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开创了一代新风。今天,我读了雷锋叔叔的故事……

从长沙城跨过湘江,顺着长宁公路西行15公里,在那连绵的丘陵之间,有个小山村名叫简家塘,这就是雷锋的家乡。1940年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雷锋出生在这里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当时起名叫雷振兴。因为那年是农历“庚辰”年,家人就叫他“庚伢子”。

3岁的孩子,若在现在,正是在幼儿园里撒欢的年龄,可雷锋3岁的时候,爷爷却被地主逼死了;5岁的时候,父亲遭日寇毒打,病死在床上;6岁时,哥哥在资本家工厂被轧断胳膊,被资本家撵回家,后来得了“肺痨”,又无钱医治而死去;不久,他的弟弟小金满病死在妈妈怀中;7岁时,他母亲不堪忍受地主欺辱,悬梁自尽,他成了一个孤儿。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叔叔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不!雷锋叔叔并没有与我们再也不见,雷锋叔叔永远与我们在心里,在梦里再相见!

雷锋叔叔一生为了人民,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叔叔在1961年4说23日的日记中写道:“为人民服务是我应尽的义务。”

在1961年10月3日的日记中,雷锋又写道:“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雷锋同志在1961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还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位女作家曾经这样说:“这就是雷锋,站在他的面前,你便会发自内心地感到,他就是比你完美,就是比你高大,在他年轻的生命里,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就是那么强烈,所以,人民爱他,永远怀念他。”

这就是我们的雷锋叔叔,他一生为了人民,时代已不是那个时代,但雷锋还那个雷锋!对人类精神文明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把雷锋嵌刻在领袖的心中、人民的心中和共和国的历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邓稼先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丝尽蚕亡,毕生奉献;烛泪成灰,不言回报;忤视冷风,初心依旧;视死如归,心系祖国……

——致邓稼先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并不在于他有多少财、权、势。而在于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做出了多少牺牲和贡献。而邓稼先正如其言所说……

邓稼先1924年6月24日出生于安徽,1948年10月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去美国留学,1950年8月回国,回国后1956年加入共产党,1980年当上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修物理系,逝于1986年7月29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邓稼先一迈入核弹所,那就成了他单身二十几年的,绝对保密的生活之地,二十几年的风霜雨雪,二十几年的苦苦追寻,二十几年的不卑不亢,在他们眼里,仿若一夜幻梦;而在常人眼里,确实难以想象的遥不可及。也许这就是科学家们那种令人敬畏的坚韧不拔之志向吧!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志向小,见识短浅的人很容易得到满足,而满足后容易死人产生一种惰性,有了这种惰性就失去了继续努力前进的理由,而邓稼先不着眼于现在,更放手于未来,远行于世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有了今日的丰功伟绩,才有了今日的永垂不朽,才有了今日的流芳千古。

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邓稼先深知他肩上的责任很大,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一心怀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意志,时刻紧绷着心弦,不放松,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愈加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时的社会,中国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其它的国度,他始终告诫自己,不能落后人家太远,始终在奋斗,始终在努力,一次核弹试验,因许久未见有反应,邓稼先不顾万人阻挡,只身一人去检查,因为发生了核泄漏,邓稼先的身体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身体越来越差,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邓稼先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死的,他毕生为国家做出了数不尽的贡献,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党员学习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危难时刻,方显组工干部本色。中组部陈希部长近日对组织部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作出了具体部署,各级组织部门也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为组工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履职、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在全民战“疫”的关键时刻,理应冲锋陷阵、率先垂范,发挥好“主心骨”作用,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裁判员”“讲解员”,在抗击疫情中彰显组工干部担当。

当好“守门员”,筑起疫情防控“铁城墙”。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不倒的旗帜。疫情防控以来,“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报名,算我一个”成为党员干部的共同誓言,广大党员成了防疫一线的最中坚力量。在这其中,组工干部没有缺席,成为“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的排头兵、领头雁……各级组工干部深入一线,守卡口、测体温、做宣传、保后勤,俨然成了无所不能的斗士,既是动员党员参与防疫工作的组织者,也是亲身参与一线战斗的践行者。组工干部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名组工干部可以起到动员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组工干部出现在一线,才能让党员定心,让群众放安心,更容易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把各种社会力量充分集聚起来,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大“疫”当前,组工干部冲在防疫一线就是给党员和群众吃“定心丸”,当“主心骨”,组工干部应当仁不让地当好“守门员”,守护“疫情”防线,更守护群众的希望和信心。

当好“裁判员”,识别疫情防控“好干部”。疫情就是一面“放大镜”,各级领导干部在疫情面前的表现一目了然、一览无余。中组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部门要注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就是要在这场大考中考验干部的担当作为。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了各地干部的众生相,既有“一问三不知”的黄主任,也有经受住“灵魂拷问”的姚市长,还有以“渐冻”之身英勇抗“疫”的张院长,越是关键时刻,越能看出一名干部的成色。组工干部本身就有知事识人之责,在当下,考察是否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是否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是否严密细致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就是衡量好干部的最重要标准。越是在这个时候,组工干部越是要深入一线,近距离识别干部的迎考表现,像“裁判员”一样,该亮“黄牌”的亮“黄牌”,该亮“红牌”的亮“红牌”,该“口头警告”的“口头警告”,该“鼓励进攻”的也要“鼓励进攻”。对于识别结果,既要有“火线问责”,也要有“火线提拔”,大胆提拔使用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为防疫战场营造良好的干部工作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两弹元勋邓稼先观后感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去了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整整28年邓稼先生死未卜、不知去向,28年后的1986年夫妻重逢,邓稼先却因为受辐射,身患重病,几个月后离开人世。

我想我们每个人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一定是热泪盈眶。28年,一万多个日夜,这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一种奉献精神,一种超越了极限的使命感,当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回忆起这些令人崇敬的科学家时,如同一汪纯净的泉水在荡涤着我们沾满了浮尘的心灵,在他们的生命中,自我和个体是几乎不存在的,有的只是使命和奉献,他们的人生已经和使命划上了等号。

令人感慨的是,现在好多年轻人可能熟知超女的生活习惯,却不知道这些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伟大而光辉的形象。因为,当他们把自己奉献给国家的科学事业时,就像为效忠母亲一样,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并没有想着回报,因为他真诚的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我想,只有心中装着祖国,装着人民的人才有这种爱,这就是超越了个体的大爱,这种爱真的是人间的春风,生命的源泉。这种爱,让我们的科学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奉献。

科学家已经逝去,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依然需要这种使命感,需要这种温暖心灵的奉献精神。我们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这样奉献着的人们,比如我们青银的收费员。当夜幕降临,飞鸟归巢时,我们的收费员还在一丝不苟的服务着过往的司乘;当团圆佳节,合家欢聚时,我们的收费员还坚守在岗位上;当酷夏三伏,挥汗如雨时,我们的收费员依然奋斗在三尺岗亭;当三九严冬,冰冻大地时,我们的收费员仍然在奉献着他们的青春。没有惊天的事迹,只是每天重复着“您好,谢谢”,可是他们就像宇宙飞船上的螺丝钉一样,少了一个,宇宙飞船都不能冲向蓝天。我想他们和科学家邓稼先一样,都不平凡。这一切,都源于热爱、奉献。

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青史留名,但是,当我们离开这片热土的时候,会无怨无悔的说一声,我没有虚度此生。因为在我热爱的这片土地上,我曾经奋斗过,曾经奉献过,这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