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车险索赔资料20篇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车险索赔资料,一起来看一下吧。

浏览

4616

作文

771

2024关于国庆节黑板报资料集锦

全文共 1828 字

+ 加入清单

一、国庆节历史由来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四、更换国旗旗杆

竖立在******广场的旗杆曾更换过一次。

第一根国旗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升旗时用的那根旗杆,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国旗旗杆,高度达32.6米。更换旗杆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国旗旗杆确实有些老化;二是******广场及长安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旗杆的高度已明显显低,与之不相衬。

改建后的国旗杆基座颇有讲究,共分为三层: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五、升降国旗

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为此,国旗卫士们在降国旗时,练就了过硬的收旗动作:当国旗在2分07秒的时间内降到国旗杆底座时,一名战士迅速用双手将国旗托住,而后另一名战士将旗面均匀地打成折叠状,此动作精确在13至15把之间。

六、更换国旗

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为确保国旗的圣洁和完整,******广场上空的国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换一面。每逢重大节日,必须更换新国旗。即使国旗不受损,悬挂的最长时间也不能超过10天。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于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爱国作文资料

全文共 1619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作文:作文资料

【文题回放】

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从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都是中华之魂,它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它是一支点燃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熊熊火炬,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写作导航】

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她不仅孕育了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更养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我们炎黄子孙敬她、赞她,更愿意为她献出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生命,这一切都源于对祖国深沉的爱。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有着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更是一种纽带,将亿万民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感,超越了时空,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没爱有国,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就不可能抵御外侮,一击就破。

爱国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泛泛而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因此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谋划全篇,就能写出较好的作文。

1、化概念为形象:爱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从概念出发,就会把文章写空,写成口号式,说教式的文章。很难使文章内容丰富,论据有说服力。如果学生能够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就会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我们可以这样想:哪些人是爱国的?我们可以说出很多,比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哪些人不爱国?我们又可以说出许多,比如秦桧、汪精卫等。爱国体现在哪些方面?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是不是爱国,通过这样一联想,我们就可以把爱国这个抽象的概念,化为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布局谋篇,润色升华,就会写出好文章

【文题回放】

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从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都是中华之魂,它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它是一支点燃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熊熊火炬,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写作导航】

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她不仅孕育了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更养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我们炎黄子孙敬她、赞她,更愿意为她献出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生命,这一切都源于对祖国深沉的爱。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有着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更是一种纽带,将亿万民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感,超越了时空,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没爱有国,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就不可能抵御外侮,一击就破。

爱国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泛泛而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因此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谋划全篇,就能写出较好的作文。

1、化概念为形象:爱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从概念出发,就会把文章写空,写成口号式,说教式的文章。很难使文章内容丰富,论据有说服力。如果学生能够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就会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我们可以这样想:哪些人是爱国的?我们可以说出很多,比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哪些人不爱国?我们又可以说出许多,比如秦桧、汪精卫等。爱国体现在哪些方面?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是不是爱国,通过这样一联想,我们就可以把爱国这个抽象的概念,化为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布局谋篇,润色升华,就会写出好文章.

[爱国作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元宵节的资料

全文共 60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二、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三、元宵节的传说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四、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3、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5、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6、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五、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全国土地日宣传资料

全文共 2683 字

+ 加入清单

一、坚守耕地红线,确保国人生存主要涉及内容是什么?

1、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涉及粮食安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从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要求出发,必须确立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能把米袋子放在人家国土上,要做到这一点,18亿亩是不能少的。据有关权威部门介绍,18亿亩这个数字是经过有关部门科学测算过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有可能达到16亿,考虑到我国人均消耗的粮食量,耕地质量以及平均亩产等要素,要保障粮食安全,18亿亩是一个底线,绝不能突破。

2、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涉及经济安全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各行各业都在大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建设摊子越销越大,工业用地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膨胀,土地既是一切经济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生产单位获得信贷的筹码,在当前各地发展热情高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屡屡降不下来的情况下,要保持健康平衡运行的经济发展大局,必须从根本上管住土地。

3、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涉及政治安全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口还是农民,对几亿农民来说,耕地就是他们的保险。现阶段他进不了城市也没法提供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只能从事农业,只能以种地为生,不难想象,一旦土地没有了,上亿农民变成“三无”人员,将会造成怎样的社会问题。

二、保护耕地的重点是什么? 保护耕地重点是保护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大多是高产优质耕地,被老百姓称为“吃饭田”、“保命田”。所以,保护耕地重点是保护基本农田。必须做到:一是总量不能减少;二是用途不能改变;三是质量不能下降。

三、基本农田“五不准”是什么?

基本农田实行“五不准”

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

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

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

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饲养,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如何办理农村村民住宅用地?

(一)办理程序

1、户主提出用地申请,到当地国土资源管理所申领并填写《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申请审批表》。

2、经村(组)集体及村(居)民委员会同意,并在《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申请审批表》相应栏中签署意见。

3、经当地国土资源管理所审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后逐级报批。

①涉及农用地转用的,由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连同申请表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②不涉及农用地转用的,由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行文上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4、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给《建设用地批准书》。

5、住宅建成后,由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进行验收,并办理土地登记,核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二)所需材料

1、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申请审批表;

2、户口薄原件及复印件(如属分户,需分户前和分户后的户口薄原件及复印件);

3、原办有土地使用证书并且改变土地使用面积的,需提交原有土地使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申请条件 农村村民申请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建设住宅,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①不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②平原地区的城市郊区每户宅基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

③丘陵地区、山区每户宅基地面积超过150平方米;

④出租、出卖原住房的;

⑤年龄未满18周岁的人要求另立门户的;⑥原有宅基地能够解决子女另立门户需要的。

如何办理土地使用权初始、变更、遗失登记?

(一)范围:

1、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包括: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但没办理设定登记,包括农村个人使用宅基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国有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没设定登记的。

2、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包括:

①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包括转让、赠与、交换、继承、错漏、更名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②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包括转让、更名、分割。改变用途、调整用地位置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③土地使用证遗失补发登记。

(二)登记发证应提交的资料: 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应提交的资料: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权利人身份证明.单位用地包括:单位法人证明、土地登记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营业执照。个人用地包括:户口簿或户主的身份证;如需委托的还包括:委托人身份证明、《土地登记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①用地批准文件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准建证。因买卖、交换、赠与、继承等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提交买卖、交换、赠与、继承协议书及公证书外,还应提交土地使用权原始取得证明;

②因历史等原因无法提交权属证明材料的:个人用地,由四邻签名认可,居(村)委会开具证明。 单位用地,由四邻签名或盖章,原土地权属单位拟写土地权属来源证明,由其主管部门加具意见盖公章。

4、地上物权权属证明。

5、宗地图(城镇范围内用地,还需提交规划红线图)。

6、应缴纳土地增值费、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金、契税等凭证。

7、其他材料:国土部门审查材料时,认为还需提交的其他材料。

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应提交的资料: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变更申请人双方的身份证明:单位用地包括:单位法人证明、《土地登记法人代理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营业执照。个人用地包括:户口薄或身份证;双方是直系亲属包括:由居(村)委会出具材料,并由户籍部门加具意见的证明书;如需委托的包括:委托人身份证明,《土地登记委托书》或监护人证明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3、原土地证书原件。

4、宗地图。

5、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①有关用地批准文件:因转让、交换、赠与、继承等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需提交经公证的转让、交换、赠与、继承协议书或证明;属继承的,需提交被继承者死亡报告及申请继承用地证明书;属转让的,需提交经确认的地价评估资料;出让用地的,需提交出让合同及补充合同、批准文件及转让合同、转让地块投资证明或处分财产证明文件等。房改中出售公房的,需提交公房出售批准文件、售房合同。

②土地使用权主体不变而需更名的,提交名称更名证明文件;更名个人用地的应提交户籍部门的姓名变更证明文件;单位用地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名称变更批准文件;

③地址更名的提交户籍或地名管理部门出具的更名证明文件;

④用途变更的应提交土地管理部门、城建规划部门或其他有批准权的部门批准土地用途变更的文件。

6、地上物权属证明。

7、应缴纳土地增值税、契税等税费凭证。

8、其他材料:国土部门审查材料时,认为还需提交的其他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垃圾分类的资料家长一封信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家长朋友们: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主席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全国绝大多数地级及以上城市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7月23日,我市印发了《岳阳市城区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岳政办函〔2020〕53号),动员全体市民立足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这是一幅美好的画卷,正在向我们徐徐开启。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情,实则大文明,它是个人文明的培养基、社会文明的试金石、生态文明的助推器,事关千家万户。文明需要大力传承与传递。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为此,我们真诚向家长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落实垃圾分类要求,争当“示范者”。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四分类”要求,注重以德修身、言传身教,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分类收集、准确投放,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从“要我分”到“我要分”转变,让生活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我们的文明新风尚。

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争当“宣传者”。主动向孩子和其他家人、邻居、朋友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宣讲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分享生活垃圾分类技巧;利用微、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积极传播垃圾分类信息,让生活垃圾分类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

三、巩固垃圾分类成果,争当“监督者”。生活垃圾分类说易行难、道阻且长,非一人一事之成。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对乱丢乱扔、混装不分类、不按要求投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敢于说“不”,敢于“亮剑”,劝导身边人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形成共治共享强大合力。

各位家长朋友,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革命性的绿色转型,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公益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人人都是责任者,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我们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为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品位、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岳阳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内容资料:环保小事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还是不太重视,认为微不足道,在我看来,环保要从件件小事做起。我就经历过这样两件小事:

其一:有一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快到超市门口时,看见有几个散发宣传单的,见人就给,见车就放,可是有些人却不要,随手就扔地上,我过去将纸扔进垃圾箱里。又看见两个人用胶水将宣传单贴在墙上,远远望去,活像一块块“牛皮癣”趁他们不注意,我又拿出我的绝活“撕纸功”,哈哈,“牛皮癣”被我除掉了一大片。

其二:有一次,我在楼底玩,发现远处草地上冒出了缕缕白烟,走近一看,原来,是我们班一群小孩在那里点火烧草,草黑了一大片,我以大哥哥的身份连忙制止,并讲了火灾的危险性和环保的重要性。他们羞愧难当,赶忙从附近端来水把火熄灭,结束了烧草行动。

环保,不仅可以从大事情做起,也可从件件小事做起,我希望大家都来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让大自然再还我们一个碧水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成语举例:有一夜,无端被强盗明火执仗的抢了进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执,不能读作“zhǐ”。

成语辨形:仗,不能写作“杖”。

成语辨析:明火执仗和“明目张胆”;都形容毫无顾忌地公开做坏事。但明火执仗偏重在“十分公开;毫不隐蔽”;“明目张胆”偏重“非常大胆;肆无忌惮。”

成语谜面:挑灯夜战

歇后语:强盗打灯笼;拄着拐棍打灯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

成语举例: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枉,不能读作“wānɡ”。

成语辨形:费,不能写作“废”。

成语辨析:枉费心机和“费尽心机”;都含有千方百计去谋算的意思。但枉费心机指白费心思;结果是失败或落空;“费尽心机”指用尽了心思;成败不定。

成语谜面:鸭子抱蛋

歇后语:水豆腐搭桥;井里捞月亮;鸭子抱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成语举例:他什么正经事也不干,是个地地道道的花花公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花,不能读作“huá”。

成语辨形:公,不能写作“工”。

成语辨析:花花公子和“纨绔子弟”;都指“服饰华丽;只知享受的富家子弟。”但花花公子偏重在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纨绔子弟”偏重在只知享受;不务劳作。

成语谜面:迎春袭人贾宝玉;不知木兰是女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善意的谎言辩论会正方资料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善意谎言本身即是谎言,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谎言,说谎是欺骗,欺骗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这些都是打小师长们就谆谆教诲过。但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没有说过谎言呢?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是不相识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种,但当我们给谎言加上一个“善意”时,仿佛大家都可能接受了,这正是人性的弱点的集中表现。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因此,心理学专家们的观点是:不要轻易扯谎,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就是不事实求是,说假话、虚话,夸大、掩盖、歪曲事实真相。从善意的谎言词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其属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谎言,因而善意的谎言本质上就是谎言。善意的谎言其动机虽然为善意,但因为善意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屡屡被一些“职业骗子”所利用――这是不争的事实。“谎言”的本身是阴暗的,事物的好恶不由事物的目的去衡量,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假话。尽管其褪去了丐服穿上了旗袍,可是依然摆脱不了其谎言的本质,而谎言就意味着欺骗,因而就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往往这种谎言一旦戳穿,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

“善意的谎言更多的是借口”!

一年级:唉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成语举例:做工作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华而不实,夸夸其谈。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华,不能读作“huà”。

成语辨形:华,不能写作“哗”。

成语辨析:华而不实和“虚有其表”;都有“外表好看;表里不一”的意思。不同在于:华而不实重在“不实”;而“虚有其表”重在“表”;且华而不实除可用于人物外;也可用 于其他方面。

成语谜面:红绿气球;开花不结果

歇后语:绣楼里的枕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成语举例:那种乘人之危,大发横财的人,是缺德的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趁人之危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乘,不能读作“chènɡ”。

成语辨形:乘,不能写作“成”或“趁”。

成语辨析:乘人之危和“落井下石”;都有“趁别人危难时加以伤害”的意思 。但乘人之危语义范围广;泛指趁人遭到危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侵害别人;从而达到个人目的;而“落井下石”指乘别人碰到危险时加以打击、陷害;置于死地。

成语谜面:车祸;救护车

歇后语:烂汽车过朽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成语举例: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邹韬奋《经历 前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倍,不能写作“备”。

成语辨析:事半功倍和“一举两得”都可表示“做事少而收效大”的意思;但事半功倍多指在一件事上用的力量小;而收效大;“一举两得”;多指取得了两方面的功效。

成语谜面:六个月完成年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成语举例:列车服务员招待热情,服务周到,旅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旅馆饭店等服务周到,起居饮食舒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至,不能读作“zì”。

成语辨形:至,不能写作“到”。

成语辨析:宾至如归和“门庭若市”;都有“客人上门”的意思。不同在于:宾至如归形容待客热情;周到;客人感到温暖;“门庭若市”表示“门前和院子里热闹得像市场;形容上门的客人很多。

成语谜面:顾客之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祖国建设新成就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1、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2、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3、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4、1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6、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7、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8、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9、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10、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11、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12、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

13、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14、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

15、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16、2015年:反法西斯90周年大阅兵,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

17、2015年:钓鱼岛问题成功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植树节手抄报资料: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植树节由来一:

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来历,中国植树节有什么样的来临额?说起中国植树节,赖以不止一个呢,三个植树节的由来大开你的眼界。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二:

每到3月12日植树节,大家总会挥汗如雨地大植、特植树木,可是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我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 1930年国民党政府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三:

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解放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北平,1929年移灵柩于南京紫金山,1930年国民党政府曾定3月12日为植树节。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资料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成语举例: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拔,不能读作“bō”。

成语辨形:拔,不能写作“拨”。

成语辨析:(一)出类拔萃和“超群绝伦”;都有“超出同类”的意思;但出类拔萃可以用在人的劳动成果、学识、才能方面;“超群绝伦”多用于技能和武艺方面;(二)出类拔萃和“鹤立鸡群”;都可表示“人的才能;超出一般人”。但“鹤立鸡群”还可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很突出。

成语谜面:谷子地里长棵高粱

歇后语:鸡群里的鸭;谷子地里长棵高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关于向上向善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1月4日在出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讲话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落实,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凭着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带领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共产党人,就是秉承崇德向善的高贵品德,率领全国人民建设新家园,构建幸福生活,惩恶扬善,维护了世界和平。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性时刻,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就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打退堂鼓,使深化改革的进程受到阻碍,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受到影响,甚至倒退。只有具备了勇于进取、奋发向上精神的建设者,才能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不退缩、不回避,才能积极想办法、定措施克服困难百折不挠攻破阻碍,向既定的改革方向挺进。

人之初,性本善,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精髓的中华儿女,将以崇德之心、向善之本在变幻无常的国际潮流和暗流湍急的改革中仁者无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成语举例:某也贤,某也不肖,一一如数家珍。(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数,不能读作“shù”或“shuò”。

成语辨形:数,不能写作“鼠”。

成语辨析:如数家珍和“一五一十”;都可以表示讲得很清楚。如数家珍着眼于对内容的熟悉;“一五一十”着眼于讲得完整而且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成语举例:他进过种种培植新政人才的讲习班和训练班,虽然结果没有一项使他飞黄腾达。(沙汀《防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腾,不能写作“滕”。

成语辨析:飞黄腾达和“青云直上”;都比喻人的官职、地位迅速上升。有时可通用。但“青云直上”的上升速度大于飞黄腾达;飞黄腾达还可泛指得志、发迹;而“青云直上”不能。

成语谜面:乡下人做大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相关资料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周梅森曾有和大风厂工人一样的遭遇

小说《人民的名义》的腰封上,印有“潜心八年、六易其稿”的字样,从一个侧面也验证了周梅森这本新作出版的不易。在过去几年,周梅森断断续续写了不少手稿,但都一一封存在抽屉中,也做好了永久不被读者看到的准备。201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领导找到周梅森,希望他能写一部反腐题材的作品。但是,这个提议却被周梅森回绝了。

当时的周梅森卷入了2014年的一起民企倒闭,他隐名持有的徐州当地一家银行的股权,被代持的民企朋友违规抵押了,他资金链断裂,银行要收股权,周梅森就此卷进了两年多的股权官司。后来,与之相类的股权官司被写进了《人民的名义》,周梅森犹如小说和电视剧里股权被卖掉的大风厂工人们一样,损失了此前几十年赚的钱。

续书计划里,强势的李达康可能要“有事”

最高人民检察院不仅为周梅森出了题目,还提供了采访等方面的条件,包括让周梅森到监狱里跟那些被捕的厅局长们聊天。见识了太多的落马贪官后,周梅森的笔下并没有把他们脸谱化地描写成魔鬼,他更想展示这些落马贪官们最后是怎么走到这一步。

例如小说里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达康,周梅森将他塑造成一个耿直的好官形象。李达康将所有的心思全扑在了事业上,不以权谋私。但他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强势、不愿意被监管的干部。这个人在《人民的名义》中还是一名好官,而这种强势的个性,也会令人担心他最终会走上贪腐的道路。周梅森已经在小说里埋下了伏笔,如果有续书,李达康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贪官。

出版社紧急赶工

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两年间周梅森不仅完成小说,也同步拍摄了电视剧。小说于今年初出版发行,近日随着电视剧热播,小说变得炙手可热。

有网友表示,小说略烧脑,但很适合一口气读完,读完觉得很刺激。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该书的出版社了解到,这本小说目前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尽管印刷厂一直在加班加点地赶工,但仍旧满足不了全国书店对于这本书的需求量。负责编辑该书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周梅森多年写作政治题材小说,原稿的语言和故事性都很好,对于各个层面的读者来说,都不会在阅读上产生阻碍。出版社方面也仅对小说细节进行修改,从小说的腰封上也能看出周梅森对这部小说的用心。尽管从小说内容以及市场反馈上看,《人民的名义》存在着“剧本化”的现象,但陈先生认为这对于小说而言,不算严重问题。

“我不认为《人民的名义》是多么了不起的作品,为啥人们关注?这是一种社会期待,人民对文艺的期待。因为你离人民太远了!”周梅森说,小说和电视剧最大的不同是,小说往里收,而电视剧往外放,拼命扩张辐射力。所以,看过电视剧的朋友,也不妨买本小说看看,从另一层面领略周梅森笔下的这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