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央行将发行51种贵金属纪念币热点(优秀20篇)

导语:近日,一段网友拍摄的视频在柳州人朋友圈疯传:两名男子在柳州街头,朝一名倒在地上的男子头部、身上猛踹,行为极其恶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时事素材,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4438

作文

1000

2024热点论据素材:性侵17岁少女的名校家教行为一直不检点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26岁的小西看到一条新闻哇哇大哭,她觉得自己精神有些崩溃。“名校家教性侵17岁少女一年多”,涉案教师姓邹,当时是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数学老师,今年一月初已被刑拘。小西向《錄音筆》证实,14年前,邹姓教师曾是她就读的师达中学的老师。“我被摸过腰、背、手、脸、屁股,抱着坐过大腿,我看到过发育好的女生被摸胸和大腿。”

与此同时,2003年至2006年间,邹明武在师达中学的同事陈东和王艳也证实,当年同年级老师们都知道甚至看到过邹明武的行为,“当年没有站出来指责他,才到了今天这一步,我非常自责。”陈东说。

此外多位师达中学和北交大附中学生表示,看到过邹明武的猥亵行为。

那时个子小,基本全在他怀里了

2003年,12岁的小西在师达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邹明武是她的班主任。“他在教室和办公室都会对女同学动手动脚。”

小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恶心”,“在教室上晚自习时,大家写作业,他会俯身贴到女生的背上,我那会儿12岁个子小,基本就完全在他怀里了,他还握着我的手写作业。”

当小西去找邹明武请教数学题时,“在办公室,他把我抱到他的腿上,手能摸到哪儿就摸到哪儿,还握着我的手写题。”

师达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小西曾把在学校的“遭遇”告诉父母,父母让她不要再去找邹明武问问题了。“我们在寄宿学校的孩子,父母都没有太多精力。”小西说。

曾气急败坏否认猥亵

也曾有家长来到学校,找年级组长投诉邹明武的行为。陈东曾是师达中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03年至2006年间和邹明武都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

“当时家长非常气愤。”陈东回忆。但是最终学校给出的回复是:女孩子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比男孩子想得多,老师的动作是喜欢,无意当中触碰是孩子多想了,家长把孩子24小时交给我们,请你们放心。

“但年级组长把家长送走之后,质问了邹老师。”陈东记得,邹明武有些气急败坏,否认了对女同学的猥亵行为。

陈东和另一位老师王艳都不认为邹明武的动作是“喜欢”。

“他和女生之间十指相扣的讲题,或者一边讲题一边摸后背,或者让女生坐在他的腿上讲题。还有学生说摸胸部。”

陈东说,当时邹明武是一个25岁左右的单身男教师,还没有结婚,喜欢12、13岁的女孩子,他觉得不能理解,也不正常,喜爱没有这么表达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中考作文热点预测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花瓶碎了,该怎么办?

大部分人的作法是把残片丢掉!那麼,这儿头有规律性吗?有!将残片按尺寸排序并称过净重以后,你能发觉:10—100克的至少,1—10克的稍多,0.1克—1克的和0.1克下列的数最多!特别是在有意思的是,这种残片的净重中间拥有

严整的倍数关系:较大

残片与次大残片的净重比是16:1。次大残片与中等水平残片的净重比为16:1,中等水平残片与较小残片的净重比是16:1,较小残片与最少残片的净重也是16:1。因此,发觉这一倍比关联的人便将此规律性用以考古或天体科学研究,即只需有这一规律性在,便可由已经知道珍贵文物、陨石的残片推断它的原状,进而快速修复他们的本来面目!

这就是思索的杀伤力!这名聪明的人便是丹麦生物学家雅各布?博尔。

启发:不小心粉碎花瓶的历经,大家毫无疑问经历,但是,当包括期间的规律性从大家身旁淘气地溜走的情况下,大家相拥过它吗?花瓶碎了并不恐怖,恐怖的是,一不留神,把大家的聪慧与思索也粉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四大银行2024猴年贺岁普通纪念币预约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于2016年1月6日至1月15日办理第一批次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预约。1月16日至1月30日办理第二批次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的预约。

第一批次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于2016年1月16日至1月28日预约兑换,1月29日至1月31日办理现场兑换。第二批次的兑换时间将另行公告。

据了解,用户凭身份证,第一批次发行每人兑换限额为5枚,第二批次发行每人兑换限额为10枚。该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发行时间:2016年1月16日发行。

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采取预约发行和现场发行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分两批次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热点论据:小伙连吃多天烧烤把眼睛吃“瞎”,健康饮食很重要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年轻力壮的28岁小伙,吃烧烤竟然眼睛吃“瞎”?听起来难以置信,但这一切真的在一个厦门小伙身上发生了。这是什么情况?

28岁的小卢从事空调清洗工作,平时不太注意保护眼睛,清洗空调时常不戴护目镜,还常年通宵熬夜看体育比赛。5个月前考驾照时,小卢发现视力有些模糊,因为对生活影响不大,就没在意。新年将到,小卢干劲十足,打算开烤肉店做副业,于是顿顿烤肉,白天去其他店里吃,晚上自己烤着吃,持续了10多天。

万万没想到,眼睛的灾难就此降临。由于看东西越来越看不清,小卢赶忙到医院检查,直接吓坏了——右眼原先1.0的视力只剩下0.04,左眼由1.0下降到0.7。检查结果显示,小卢的两只眼睛竟然都同时患上了白内障!日前,经过手术,小卢恢复到了术前1.0的视力。他说:“看到白内障病区大多是父母辈爷爷辈的患者,对自己的未来有些担心。现在躺在病床上也只是戴着耳机听NBA,不敢用眼看,希望未来视力不要继续下降。”

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室毛祖红副主任医师分析,现代人的眼病年龄都提前了,这跟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小卢排除外伤性、先天性、其他病变的影响,这么年轻患上白内障很罕见。连续10多天吃烧烤,烤肉本身的维生素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白内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辽宁省猴年纪念币预约精选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从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了解到,定于2016年1月16日起分两批次发行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简称贺岁币)一枚。辽宁辖区计划共计发行1940万枚。

据了解,该贺岁币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色铜合金。该普通纪念币正面刊“中国人民银行”、“10元”、汉语拼音字母“SHIYUAN”及年号“2016”,底纹衬以团花图案。背面主景图案为一只传统装饰造型的猴子,抬手远眺;其上方为桃形花灯和梅花图案,币面左侧刊“丙申”字样。

贺岁币采取预约发行和现场发行的方式发行。其中,预约发行数量不少于本地区发行数量的80%,其余数量为现场发行。

预约发行工作由中国农业银行承担,1月6日至1月15日为第一批次贺岁币预约期,1月16日至1月28日进行第一批次贺岁币窗口兑换,每人兑换限额为5枚;1月16日至1月30日为第二批次贺岁币预约期,每人兑换限额为10枚。预约期内,公众按先到先得原则登录中国农业银行官方网站或到农行指定网点办理预约。

现场发行工作由中国银行承担,1月29日至31日开展第一批次现场兑换工作,公众可以通过中国银行公告查询第一批次发行数量和兑换网点。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辽宁省辖区贺岁币第一批次预约发行计划、现场发行计划及第二批次预约发行计划如下: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猴年纪念币预约方式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网上银行预约:我的账户-----网点业务预约------预约兑换;

手机银行预约:特色服务----网点业务预约-----预约兑换;

微信银行预约:关注中国建设银行公众号----悦生活----预约纪念币;

一、猴年纪念币预约

猴年纪念币预约:中金网12月16日,2016年猴年贺岁普通纪念币12月26号开始预约,1月19号发行,1月20日网上预约的到网点兑换,2月2号现场兑换。面值10元,发行量2亿枚,依旧采取预约方式,每人限5枚。

二、猴年纪念币怎么样预约呢?

猴年纪念币预约入口:12月26日在建行网站开始预约(当天相关界面和链接才会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热点:百岁老人辞世,风雨路道出生活真谛

全文共 274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素材

1、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这纯洁的、看不见的灵魂离开了人世,就到那看不见的、神圣的、不朽的、有智慧的世界上去了。”那个怀念着“我们仨”的,“走到人生边上”的老人,今天,她“回家了”。

2、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笔耕不辍,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并将丈夫钱钟书七万余页的笔记悉心整理出版。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时隔四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走到人生的边上,她愈战愈勇,唯愿"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3、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杨绛语录

观点碰撞

1、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翻译英国诗人兰德诗作《生与死》中的几句话,也这正是她自身品格的写照。在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先生就是温润如玉的慰藉。当我们缅怀杨绛先生时,更多的是想要触碰这个清静如水、淡泊名利的灵魂。

杨绛先生用她的一生,活出了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的“至高境界”。出生书香门第,从小文笔出众,外语天赋极高,本因是旧时代千金小姐的她,在经历了荒诞年代的苦难之后,和先生钱钟书、女儿钱瑗像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样,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杨绛先生的描述中,阖家团圆的日子安之若素,云淡风轻,金钱的诱惑、名利的光环都被摒除在外,他们甘当一个长期身居陋室、吃苦耐劳、只知埋头做学问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

如今,浮华与名利充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人们纷纷热衷于“上头条”“上热搜”,为了在某热门榜单上夺下一席之地而争得“头破血流”,相比之下,在生活中几近“隐身”的杨绛先生像个“另类”。在媒体们绞尽脑汁想要登门采访的无数次请求中,杨绛先生始终闭门婉拒。每年生日的这一天,杨绛先生也选择以“躲避”的方式,安静度过。九十岁寿辰时,她曾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在百岁大寿时,杨绛曾对比较亲密的几位朋友说,天太热,别来祝寿了,“你们在家替我吃一碗寿面,别麻烦大家了。”

就是这样一个清清爽爽的文化老人,在临别前留下遗言,希望在自己火化后再发讣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告诉我们,杨绛先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

2、 “最才的女” 严谨治学

“最才的女”,是钱钟书先生对妻子的最高评价,源于爱,更源于敬重。

杨绛先生留下的最令人瞩目的成就,莫过于等身的翻译作品。曾在欧洲留学多年的她,留下了许多英法文学译作。为了翻译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精益求精的杨绛先生放弃了从英语、法语等版本转译的途径,选择直接从原文入手,为此,48岁的她,开始自学西班牙语,耗费十多年心血才完成该书的翻译工作。

在《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一文中,杨绛先生曾用"一仆二主"来诠释译者的使命,"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杨绛先生的译著,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并被译界奉为圭臬,正是源于她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对后人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去潜心创作。

“她决不拿时间换产量”,著名翻译家叶廷芳曾撰文回忆道,我们这些译者一般每天译2000字左右,杨绛却称每天不过500字。杨绛曾告诉他,“我翻译其实是很慢的,首先要把每段话的原意弄清楚,然后把每个原文句子统统拆散,再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句子,把整段话的原意表达出来。”

追求内容传神、译文地道,却不拘囿于字句的方寸之间,文字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在杨绛的译著中,没有那种结构复杂、主从嵌套的长难句;没有那些生硬晦涩、离中文语境遥远的意象。读者感受到的是原著之外的一种审美愉悦感。

在翻译成就之外,杨绛先生创作的剧作、小说、散文也一直是学界持续研究的重要文本。198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洗澡》堪称杨绛文学创作的顶峰。施蛰存评价《洗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而杨绛却自谦道:“《洗澡》是我的试作,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写小说。”杨绛的一切都是“试”,而每试即拔头筹,这与她的“认真”密不可分。

在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的眼里,杨绛则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白烨作为责编出版过《杨绛作品集》。从最初登门拜访,到最后付梓,杨绛让白烨看到了大写的“认真”二字。白烨回忆道:“事先友人曾告诉我,对杨先生没完没了地校改作品一定要有准备。即使如此,我仍没有料到编完杨先生几经删改的书稿,发稿之后又数次有补正,排校之后还不断有校改,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最终出书”。

正是从这一“慢”二“认真”的斑驳往事里,我们看到了以杨绛为代表的一代学人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

3、身居陋室 心怀天下

淡泊名利,严谨治学,杨绛先生虽与世无争,闭门谢客,但绝非与世隔绝。

杨绛先生与丈夫钱钟书一生节俭。杨绛先生在社科院的助手曾透露,她家里从未装修过,纸要反正面用,还把玻璃罐头瓶带给同事腌制咸菜。

就是这样清贫了一辈子的老人,在90岁那年,拿出了自己与先生共同积攒的72万元稿费,全部捐献给了母校清华大学,以"好读书"为名设立奖学金,并宣布,将日后所出版的所有钱、杨二人作品稿酬、版税都投入该基金中。

在出席奖学金的颁布典礼时,杨绛衣着朴素,面带微笑地说,“今天,我是一个人代表三个人,一个是去世的钱钟书,还有一个是我们的女儿钱瑗,那时候,我跟钱瑗在钱钟书的病床边,就一起商量好这件事,将来我们要是有钱了,就要捐助一个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就是要鼓励和帮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自强不息是起,厚德载物是止,这八个字很完美,清华的校训也就是好读书奖学金对得奖学生的期望”。

如今,“好读书”奖学金已惠及千名清华学子,累积奖金超过2000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郭亦家是其中一位获奖者,他在寄给给杨绛先生的致谢信中,描绘了自己的学习生活,"读书,让我每天都兴奋不已,开阔了视野,结交了许多朋友……"

“让真正爱读书的孩子,有书读”,杨绛先生生前最大的心愿在一点点慢慢实现。身居陋室,却心怀天下,杨绛先生的所做所言,履行着一名知识分子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时政热点素材

全文共 12880 字

+ 加入清单

1.习近平最近又用了哪些古典名句

(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出处】“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澳大利亚虽然远隔重洋,但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建交42年来,中澳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两国成为好朋友和战略伙伴,两国人民从中受益良多。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释义】志同道合的人,即使隔山隔水也不觉得遥远;志趣相悖的人,即使近在眼前也不觉得亲近。

(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出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澳分别地处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属东西方文化,两国关系能达到今天的高度,最重要的经验是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合作实现共赢,以交流筑牢友谊。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澳金融评论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

【原典】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释义】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三)“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出处】“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正是两国人民源源不断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汇聚成了中澳友好关系之海。我深深感到,中澳关系发展在两国都有深厚的民意基础。—2014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

【原典】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释槛囚鲍叔荐仲战长勺曹刿败齐”

【释义】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辽阔,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

(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中新关系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意义。中新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规划了宏伟蓝图。中新两国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充分展示了两国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毛利族谚语说:“你我篮子在一起,大家生活更美好。”让我们携手合作,谱写中新关系发展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2014年11月20日习近平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会举行会谈

【原典】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先秦)《周易系辞上》

【释义】二人齐心协力,凝聚的力量就像锋利的刀能斩断金属;志趣相投,同心同德的人互相交流,就好比闻到兰花的香气。

(五)“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出处】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斐济《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原典】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释义】以权势作标准交朋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便随之断绝;以利益作标准交朋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出处】我们要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正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脚踏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岛国人民也在努力振兴民族经济和推进区域合作。双方完全能够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斐济《斐济时报》和《斐济太阳报》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原典】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释义】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2.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传递三大讯息

据日前的人民日报新媒体报道,正在福州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来到严复故居进行考察。据报道,工作人员说,《政治学》等经典名著都由严复首次翻译引入国内。李克强补充道:还有《国富论》和《论法的精神》。他指着展柜内的《天演论》说,严复的翻译确实做到了信、达、雅,这本书我插队时也读过。

李克强赞誉严复: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具体而言,李克强总理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至少向外界传递出了三个方面的讯息。

其一,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伟业,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开民智”至关重要,人人“放眼看世界”至关重要。当今,我们有必要在开放先驱博大精神的辉映、感召下,强有力地推进开放进程。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并不单纯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臧否,其更代表了一种导向——当今,严复终生的秉守、追求,并未取得成功,当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有必要继承、完成严复未竟的事业,有必要人人成为“放眼看世界”的严复。

其二,中国将全方位地向世界敞开心胸,将成为现在和未来,世界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中国的开放事业,历经上个世纪最后20年的风风雨雨,以及新世纪迄今依然不平静的历程,纷争、讼论依然未完全平息。中国走什么路,依然严峻而现实。严复认为,即便尧、舜、孔子生在今天,他们也会向西方学习。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盖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重要的在于:“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变革——“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

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一如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这,或许就是李克强总理吁请所有中国“记住严复”的肇因。

其三,赞誉严复,是一种汲取、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中国的反****,目的还是为了开放,为了将中国引向现代文明国家。而,开放的成功,离不开反****的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着实是在为后反****时代、后变革时代的中国计,是在为中国的未来计——在当下大力反****的同时,不忘未来发展,筹谋未来发展,布局未来发展,起步未来发展。

这,或许就是严复浮出当今现实水面的深层内涵。(祝振强)

3.公祭日:以国之名悼,以历史之名缅怀

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今天,站在历史的凭栏处,人们以某种肃穆仪式追忆逝者、缅怀英灵。悼以国之名,祭以民族之大义。

民族劫难,无法因时间消逝而抹去;历史疤痕,也被许多人的记忆存档。77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中,一场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屠杀,让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让山河为之泣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亦是中华民族永远消不掉的伤痕。

77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可对那些死难同胞的悼念、追思,却丝毫不能因时间河流的冲刷而淡去光色。与追悼逝者伴随的,还有对这场屠杀关联命题的思考,如民族复兴、和平愿景、人道尊严等等。而这些,都始于对历史的铭记,正如某句名言所说的: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也正基于此,让铭记历史找到一个可倚靠的栏杆,让激越情绪得到一个集中迸发的出口,成了我们“以史为镜”“汲取教训”的方式,也是抚慰逝者的必由路径。

如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标注着刻度的日子,能以警钟鸣响,唤醒我们或已沉睡的民族历史记忆,也在传达历史痛感中砥砺我们前行。随着今年2月全国人大对公祭日的立法确认,13亿人民终于得以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寄托哀思,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共同祭奠中,我们可宣示正义的音量,也凭吊生命的凋零。

要知道,在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站立着的从来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的苦难指控着每一份指向无辜者的罪恶,也提示着战争的残酷。我们无法轻易将其简单化约为一个抽象的群体,只能把他们经受的人道主义灾难写进史书。

公祭日是为“溯及过往”,更是为了提醒今人:勿忘历史。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当然,这不是什么历史宿怨的低回,也非民族主义的发酵,而是让我们能穿透时空迷障,去打探到历史的幽深之处,对灾难进行记忆的温习,进而知耻而后勇,化痛感为前行的动力;究其旨意,也绝非培养什么仇恨,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而恰恰是让我们在是非之辨中,懂得守护和平。

诚然,我们无法穿越到历史现场中去,去亲历、见证那些罄竹难书的恶,可擦拭掉记忆石碑上的尘埃,至少能让历史被看见。它有利于将罪恶的指证存照,据了解,随着国家公祭日临近,新征集的7602件珍贵文物、《南京大屠杀辞典》等著作及大屠杀死难者姓名,都以较为丰富翔实的确凿事实,向世界揭示了大屠杀的真相,也让罔顾公义、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不攻自破,让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无法讳认那一段历史。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就是为了照亮未来,让未来不必罩上历史悲剧的阴影,能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而今,我们集体为过往的逝者悼念、缅怀,在记忆苦难的仪式感召中记住那些伤痕,也在民族情感的共振中找到一种奋进推力,既不忘来时的路,更为找到通往未来的方向。

4.“亚洲版奥斯威辛”应被全世界记住

77年前南京那个最冷的冬天不仅应该被中国人铭记,更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伤痛记忆。12月13日起,时为中国首都的这座城市陷落后的一个多月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了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抢劫、焚烧破坏,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77年后,中国将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那场灾难中的死者,在13日举行国家公祭。这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固化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本侵华罪行史实,并将其上升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由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设立的这个公祭日,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7年后才来临的以国之名的公祭,正是要与当前一些人的“历史健忘症”针锋相对作斗争,尤其是警示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正视历史,妥善处理现实问题。

南京大屠杀事件被称为“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屠杀”,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例。南京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早已将日本军国主义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但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右翼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抹黑幸存者,甚至将南京大屠杀诬为虚构,辩称为是为镇压俘虏叛乱,试图将真实的历史记忆彻底抹去。他们还参拜供奉有侵略并屠杀中国人的日本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他们甚至篡改历史教科书,企图将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记忆中抹去。不少日本人不知道有南京大屠杀,却只记得日本是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认为二战中日本是受害国而非加害国。否认南京大屠杀及其他战争残暴行为,实际上成为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进而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突破口。

中华民族在二战中遭受了巨大伤痛,在国家层面集中祭奠死难者,这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符,也符合国际惯例。二战后,美国、俄罗斯、波兰等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形式祭奠遇难国民,加强民众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的历史记忆。

令人遗憾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国际认知度比起二战中的其他一些惨剧,要低得多,没有获得相应的历史地位。

在西方,由于战后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及东西方阵营的长期对峙,南京大屠杀历史一直没有引起国际社会足够关注。今天,许多人不了解这场灾难。

今天,欧美国家的一些人对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刻意漠视,在中日历史和领土主权争端中采取纵容日本一再破坏战后秩序,这就是新的绥靖政策。这是遗忘历史的表现。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必将重蹈覆辙。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将被迫重演历史。

因此,在明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中国举行国家公祭,是对日本右翼的警示,更是要让这段惨痛的历史在全人类的记忆中扎根,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从而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越来越多亲历与见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衰老、离世,以国家公祭的方式掸去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上的灰尘也十分紧迫。

中国人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只有敬畏死者、追念先逝,社会之风俗道德才可以渐渐笃厚起来。在当今中国,举行这样规格的公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爱国”等主张相契合,不单是对死难者的祭奠,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唤醒,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此间观察家指出,中国强化民族记忆的目的不是为了渲染仇恨。正如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所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5.聚焦传统文化引发热烈反响

中央电视台2月27日在北京召开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研讨会。

中国现有村庄约60万个,其中古村落约有5000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村落的有1561个。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部分村落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从中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实地走访,真实记录,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村落的千百年传承,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今故事。

第一季60集节目于2015年1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每晚20点黄金时间首播,目前已播出50多集。节目播出后引发海内外观众强烈共鸣。上海观众赵韬说,《记住乡愁》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维系社群,立规范,建秩序,可供今天大都市中的社区借鉴。深圳观众郝丽萍说,《记住乡愁》是对正在快速消失的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史诗般的记录,很有史料价值。南非观众陈一凡说,节目每集或以一个村庄,或以一个家族,上溯祖宗之德之源,平叙当世安详和谐,深究根源,娓娓道来,展现了一种安详、和谐、质朴、怡心怡性的乡村生活。

与会专家学者对纪录片《记住乡愁》给予高度评价。古建筑学界专家认为《记住乡愁》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记住乡愁》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家认为,在传统古村落中留下了许多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宝贵智慧和经验,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6.邹碧华留下的法治遗产

成熟的法治期待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而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萌芽于对专业素养的深耕和对职业伦理的自觉

上周三,上海一位优秀的法官离开了我们,按中国人的传统风俗来算,昨天已是他的“头七”。7天以来,不分南北,无论上下,法官、律师、教授、学生……整个中国法律界都在惋惜他写下《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深厚学养,回忆他维护律师职业尊严时发出的不懈呼声,谈论他殚精竭虑操刀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忍辱负重。

如果谙熟中国法律职业发展的个中曲折就自然心下明白,邹碧华身后的哀荣不仅仅是业界向其本人的集体致敬,也是各种法治力量一次不同寻常的和解。尽管分享着共同的知识背景、共同的法治信仰,可这些年法庭之上法官与律师常常势若水火,学院内外理论与实践往往形同陌路,偏见与隔阂深埋在缺乏信任的互相鄙夷中,这种法律职业的四分五裂让人痛心疾首。但是,邹碧华的突然离世,却像是触动了联系着各种法治力量共同的神经,自发地融合成了不多见的同声共鸣。

为什么我们在邹碧华身上求得了最大公约数?

成熟的法治期待成熟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但它从来不是脱胎自华丽空洞的概念,却萌芽于对专业素养的深耕和对职业伦理的自觉。

多年来司法公信力不高,法律职业的社会形象常常被污名化,个中缘由难以回避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职业化之路上的跌跌撞撞。职业化如若效果不彰,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伦理就参差不齐,结果将导致即使一批批法律人怀抱着法治理想进入这个行业,却会面临“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命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在众人眼中,邹碧华的学识、胸怀、视野和对司法的热情,吻合了人们对成熟法治里一个职业法律人纯粹品格的企盼,他们对邹碧华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心中法治的重新确信。

而对于业界来说,这次共同体意识的意外动员,更要归功于邹碧华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个别陈见拉开距离,由此弥合分歧、达成和解。他清醒地认识到各种法治力量都是为公众输送公平正义的平等一环,唯有珍视这种相生相存的价值纽带,才凝聚起法律职业最大共识、重拾社会对司法权威应有尊重、赢得人民群众对法治未来的真诚信仰。正如他自己曾在一篇博文中写道:“当法官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法庭内就会建立起一种信赖的气氛。当这样的法官多起来的时候,整个司法就会获得受人尊崇的社会基础。”

然而,邹碧华的难能可贵,恰恰反衬出现实中这种职业品格其实并未普遍建立起来。因此,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当邹碧华成为一座为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仰望的高峰时,他所留下的法治遗产,他在无数人心中种下的法治想象,却让我们无法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复查聂树斌案:正义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根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决定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妇女一案,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查。这一天,最高法此举无疑将重重地载入中国司法发展的史册,也必然会在中国捍卫司法公正的进程中竖立起一座里程碑。

……

“每一个判例,都可能为公众的法律信仰添加一块基石;而每一次失误,也都可能成为这一信仰崩塌的链条”,极为引人瞩目的聂树斌案,如果最终无法得到公正的审理,如果最终不能公布一个符合程序正义的法律结果,中国的司法将无法托起全体公民的信赖。反过来,聂案进入异地复查阶段,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已经激发了许多失望者的期盼。三年前,南都社论曾经将再审聂树斌案,喻为中国司法面临的自救之役;三年后,最高法指定异地复查,也许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司法一种迟来的自救。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它只会迟到”,但愿这句出自法官休尼特的脍炙人口的名言,最终能在聂树斌案上得到实现。

社科院学者: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

中国社科院学者房宁认为,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好比汽车大还是司机大。人治就是一个经验性的治理,法治就是一个规范性的治理。法治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可能性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空间中就是人治。

法治不是终点

……

在中国,和法治建设一样热闹的是关于法治的思想论争。这个论争主要在“要不要法治”和“要什么样的法治”两个层面上发生,但是在这两个层面上都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达成共识,不论在官方还是在学界,或是在普通民众的理解中,这两个层面都还处于毛坯状态。

我的上述分析角度,是受到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於兴中最近出版的《法治东西》一书所启发。这本书提出了被很多人忽略的关于法治的第三个层面的问题—“除了法治我们还应该要什么”。这本书有宏大的思想关怀,构建的是关于多维文明秩序的宏大理论,提出了一个超越法治的理想社会图景。

为什么除了法治我们还需要其他力量?於兴中在书中写道:“一个完全建立在智性和法律之上的法治社会只能造就一大堆现世主义的个人主义者,却孕育不出秉性健全的人来。”

我在这里只用於兴中的理论来分析上述这件生活琐事。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我们诉诸的终极因素是什么?除了计较功利得失的法治理性之外,还有讲究个人德行、素养、友爱等修为的心性,还有注重虔诚、悲悯和宽容等属于宗教领域的灵性。这些构成了每个人内心的秉性结构。我们在何时何地何事上愿意诉诸哪一种秉性,这对每个人能够获得怎样的人生意义至关重要。

因此,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面临着“法治或其他”的选择。按照我对《法治东西》的理解,只有在“人生必需”的意义上,我们才应该首先诉诸法治。这些必需包括构成人的生存和尊严的基本要素,在法律上往往表述为人的各种基本权利,但对于不构成人生必需或是人生必需中属于无关紧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甚至应该从其他角度来考虑。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我在谈“法治或其他”之时,这种选择只限于普通个体。对公权力而言,除了选择法治别无旁路,因为在不受法治约束的公权力之下,没有人的“人生必需”是安全的。(叶竹盛)

7.贪官悔过书的功利性分析

“我头上缺少党纪国法这根高压线,忘记了为人为官的底线,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这是昨日媒体披露的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的悔过书内容。落马官员发表忏悔自白,季建业远不是第一个。《法制晚报》记者从近年来的公开报道中发现,至少有53名落马官员进行过公开忏悔。其中,近六成人回忆了自己的贪腐史,剖析个人贪腐原因。最常见的开头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有14人这样表述。

每逢贪官落马,在其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理之外,还有道例牌菜,就是写悔过书,或声泪俱下地向司法机关和公众表达忏悔之意。这些人搭乘人生“过山车”直达谷底,台上威风八面,台下泪眼婆娑,对比之大,也常是坊间热议的话题。但俗话说“嘴是两张皮,张口不费力”,有时见到其中某些人忏悔得信手拈来,就像在背台词,我都分不清这究竟是他们掩藏已久的真心话,还是备好草稿的表演而已。

贪官之所以爱忏悔,与我们积累深厚的“忏悔文化”恐怕不无关系。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经验,从小做错事怕家长打,怕老师骂,最好主动认错,并积极表达悔恨。悔过不能光嚼舌头,情绪的配合也很重要,因为一般来说,大人面对嚎啕大哭的孩子很难下得去手。如果你很冷静,说明态度还不够诚恳。而如果你挨了训还要笑,就跟我小时候一样,别说老爹不信你真的知道错了,还会认为你完全是在挑衅。

当然,对于贪官来说,《刑法》并没有把悔罪作为法定从轻处罚的情节,也就是说,你再痛彻心扉也未必能影响判决。但是,一个把自己摆得较低的姿态会影响社会评价,并有助于改善舆论环境。基于此,对于退无可退的落马官员来说,他可能就有一种侥幸心理,如果我的卑微能让办案人员和外界有一丝恻隐之心,那就应该一试。你也看出来了,无论儿时认错,还是落马后悔过,本质上都是功利的。

从语词的角度分析,忏悔者习惯以“我是农民的儿子”来起头,也透出这种实用主义的心态。强调草根出身,表达的是奋斗之不易,容易为人所同情。此外,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这话的意思还包括我虽有错,本质上还是个好人—瞧,这还是在争取宽大处理。还有一点,拿身份作托辞相比指责制度有漏洞也更为安全。忏悔套路如此相同,以至于观者不能对悔过者的真心与否冀望太高,更别奢谈警示作用。

有意思的是,贪官悔过书还经常被人搬出来,与其此前在台上说过的话作对比,有些就是主抓廉政教育的。我看这种对比倒是更有警示意义,应该多做,看哪些同志打自己脸最重,最不怕疼。

8.媒体评“史上最严”控烟条例:有屋顶就不能抽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4月12日,记者在条例实施倒计时50天宣传活动上了解到,届时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将走上街头,开展控烟执法。

近年各地纷纷出台控烟条例或禁烟暂行规定,尽管配有罚则,但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地方几年没有处罚过一个人。原因很多,比如取证难,再比如执法主体不够明确、人员紧张,甚至包括执法者怕麻烦等情况。此外,还屡屡出现拒绝受罚的情形,由于缺少专门控烟队伍天天上街巡查,就算是抓到违规抽烟者,罚款执行起来也难。有业内人士感叹:“有的人吸烟了,等你人来,他烟头已经掐灭了;还有的客人在抽烟,服务员说老板不在,就是不给钱……”确有一些经营场所出于利益驱动,不愿劝阻消费者吸烟。

此次,北京出台的控烟法规,被称为“史上最严”,体现在“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除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之外,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儿童医院等场所的室外区域均为禁止吸烟区域。甚至被冠以“目前国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但是,最严法规要落到实处,仍需要执法有力。

我国香港地区关于控烟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处罚金额高。按照香港的《定额罚款(吸烟罪行)条例》,在指定为禁止吸烟区的区域内或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罚款1500港元。二是欢迎举报。吸烟时间短,“难取证”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存在,市民举报就凸显了作用,据报道,在2012年,香港的控烟督察共收到约1.8万宗有关吸烟的投诉。所有违例吸烟投诉,控烟办公室都会根据既定程序跟进,向投诉人了解详情,例如违例吸烟的时间和地点,针对投诉内容还考虑日后于个别时段到有关地方进行突击巡查。三是加强巡查。控烟督察的巡查时间除一般办公时间外,也包括星期六、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晚间和凌晨时分。对于违例吸烟情况较为严重的公众场所,控烟办公室会重点打击,作出更频密的巡查。这些做法并不难参照,如果内地执法部门择其优点,落地执行,势必能发挥良效。

这些年,一些法律法规或公共政策出台,舆论总不忘冠以“史上最严”的前缀。评价法规、政策是不是“史上最严”,不能光看条款,而是更多体现在执行上。有了钢牙利齿,会不会张嘴?张嘴了,会不会咬下去?如果“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执行到位,真正成为撒手锏,无疑值得期待。

9.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靠谱吗?

突如其来的成名,让湖北农民女诗人余秀华陷入从未遭遇过的一场喧哗。据《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这些天来各路人马纷纷上门拜访,媒体来了,出版商来了……当地有关部门也来了,并“试图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城市名片”。

这种情形让人既感欣慰又担忧。让人欣慰的是,成名对余秀华来讲终归是件好事,可看作是对她多年来在逆境中坚持写作的一种嘉奖。这既可以给她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带来现实的一些好处。特别是对每月仍在领取60元低保救助金的她,成名可以给她带来必要和实在的物质帮助。让人担忧的地方在于,热议之下,不乏一些不友好乃至于羞辱性的声音。虽然这可说是一个人成名的代价,毕竟余秀华从未经历过这种人生体验,这种过度消费很可能给她带来不小的困扰和伤害。

一个诗人,成名之后引来媒体和出版商竞相拜访,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当地有关部门“试图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城市名片”的举动,多多少少有将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消费”余秀华的嫌疑。且不论当地有关部门此举的动机如何,单就此举的可行性来讲就大打折扣。文学艺术类名人或者名作,一般来讲都极具个体特质,很少有什么地域属性。不能用一地“特产经济”的思维来支持文学创作。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有违文学规律。

当然,当地有关部门上门慰问余秀华,这原本不是坏事。就算这是马后炮也好,搭便车也罢,总算是一种迟来的问候。当地若想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名片,也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充分尊重余秀华本人意愿。凡事就怕做过了头,如果纯粹把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而不考虑诗人的切身感受,那样也是在消费余秀华,并且可能对她造成新的伤害。

处于当下社会,信息传播高度碎片化,新闻热点一波接着一波。余秀华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也可能转瞬就被抛下新闻舞台,这可能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对她的善意和尊重,要从多关注她的作品,不过度消费她开始。

10.“布衣院士”的最大魅力是“反季节”

我读了媒体关于中科院院士李小文逝世的消息和评论。对于这位特立独行的“布衣院士”,媒体此前早有报道,我也曾经看过相关的报道,略有所知。不过对于这位院士具体是怎么个特立独行,还是直到今天才真正知晓。

身材瘦弱,一袭青衣、不修边幅、光脚穿布鞋,手里喜欢攥着一个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估计包上还印着“上海”两个字,看起来特别的“反季节”;另外一方面,他又是才高八斗,学术成就斐然,扬名海内外的大科学家。这样一个“违和感”爆棚的人,怎么能不让人觉得特立独行呢?

由于刚刚读过一篇“金钱颂”,我特别关注了下李院士生前关于金钱的观念。结果发现,这位“布衣院士”也太不给“上帝”面子了。他本是一个完全有能力说“有钱就任性”的人,但他却对学生说金钱的本质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留点钱买酒就行。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愿意把钱拿出来成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的青年学生,自己却穿布衣布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在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竟然被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

如果不是大量媒体的报道,我还真不敢相信在一个几乎全民金钱崇拜、物质狂欢的时代,还有此等奇人,我定会觉得,这是某些部门为了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在塑造典型呢。我还记得此前有媒体报道过,说有某位占据高位的“工程师”,为了参选院士,不惜拿出几千万来打点,并请来“枪手”闭门造车为自己赶制论文。相对于这样的“聪明人”,李小文真是太“奇葩”了。

今天,会来事的“聪明人”是越来越多,实心人和性情中人却越来越少。像李小文这样的,必然会被很多人耻笑为傻气、孩子气、书卷气,一些“理论功底深厚”的人还可能会劝人家要“成熟点”。现在中国人的“聪明”据说已经远播海外,就连老外也会说“别跟我来中国人那一套”,言下之意是,别跟我耍鬼心眼。

不过在我看来,李小文最大的魅力可能也就在于他的“傻气”、纯真的“孩子气”吧,而他之所以瞬间“爆红”,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缺的就是这个。

我并不反对“金钱颂”。我只是觉得我们已经处于一个铜臭味很浓的时代,实在没有必要为金钱这玩意唱赞歌。我知道一个19世纪末的德国社会学家,名叫格奥尔格·齐美尔,写过一本叫做《货币论》的社会学经典著作。这哥们所处的时代,也是资本主义追求金钱至上的时代,不过他的《货币论》通篇讲的就一个意思:金钱是手段不是目的,别把它捧得比生命还重要。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什么呢?绝对不是强调金钱的重要性,而恰恰是要认识到,这世界还有比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东西。吴晓波的文章里有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饿着肚子的思想家,最后只能思想自己的肚子。”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至少我从营养不良的李小文身上看到的,不是这样。另外,如果说李小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例,但你别忘记了我们还曾经走过一个饿着肚子也能思考“哥德巴赫猜想”的时代。

在过去,类似这样饿着肚子搞思想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比较稀缺,以至于我们都不再相信这样的事情了。抗战爆发后的西南联大,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正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一个战火纷飞、物资奇缺的时代,产生了无数可观的学术成果:哲学家金岳霖在那个时候写出了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论道》和《知识论》;人类学家陶云逵则冒着战火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创办了“边疆人文研究室”和《边疆人文》杂志;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写出了著名的《热工学》……这样的例子,可以在各种回忆录里找来很多,今天的人们可能听了都有点觉得不大真实,可那就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数学家陈景润:“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我觉得,这句话可能用在67岁便早早离世的李小文身上,也是合适的。在我们这个时代,保持一个纯真的孩子般的心灵,比做一个世故圆滑成熟的人要难多了。真心敬佩李小文院士,老爷子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关于沉迷网络游戏的热点论据素材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男子连续上网9小时吐血倒地,嘴里还念叨“快扶我起来,这局我们快赢了。”

据公安在线消息,22日,安徽省六安市一男子连续上网9小时,在网吧口吐鲜血。警察赶到准备将其抬上救护车时,他还念叨着“快扶我起来,这局我们快赢了”。22日下午14时许,安徽省六安市独山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独山某网吧内有人吐血。

警察立即赶赴现场发现一男子倒在网吧地上口吐鲜血。经查,该男子已连续上网9小时。

当警员准备将其抬上救护车时其嘴里还念叨着:“快扶我起来,这局我们快赢了”。

警察及时将游戏关闭并将其送往医院,目前,男子已无大碍。

警方提醒,游戏虽好玩,切勿沉迷,小玩怡情,大玩伤身。

网友:敬业福是你的,拿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鸡年纪念币预约时间预约入口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纪念币非常火爆,想了解2017年鸡年纪念币在哪预约?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7年鸡年纪念币银行预约入口,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鸡年纪念币预约银行入口:

中国工商银行入口:北京、重庆、江苏、湖北、广西、安徽、贵州、宁夏

中国农业银行入口:辽宁、浙江、湖南、广东、四川、西藏、青海、新疆

中国银行入口: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河南、江西、甘肃、深圳

中国建设银行入口:内蒙古、吉林、上海、山东、福建、海南、云南、陕西

鸡年纪念币面额、规格、材质和发行数量:

该普通纪念币面额为10元、直径27毫米,材质为双色铜合金,发行量为8亿枚。

2017年鸡年纪念币采取预约发行和现场发行相结合的发行方式:

网上预约凭有效身份证限购10枚,现场发行凭有限身份证限购10枚。

邮币通认为虽然发行时间没有公布,但是这么大的发行量,市场不太好吸收,最终会造成二鸡价格表现不会太亮眼。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哈哈哈!”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个特殊的母亲节男子展示徒手爆炒麻辣龙虾热点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5月8日,张家界首届龙虾文化节在溪布街火宫殿举行,“鬼谷大师”唐程刚在一个直径近2米的大锅内展示徒手爆炒龙虾的绝活,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围观。

快入夏了,一只只鲜红油亮的麻辣龙虾总是牵动着人们的味蕾。吃小龙虾常见,但在直径2米、油温110℃以上的大油锅中徒手爆炒龙虾,可算是奇事了。

今天下午,张家界首届龙虾文化节在湖南张家界溪步老街举行。在火宫殿前,添柴、加油、炝锅后,油锅中腾起浓烟,热浪袭人。在龙虾下锅、加料调味后, “鬼谷神功”大师唐程刚将手伸到大锅底部,大力捞起龙虾翻炒搅拌。此时,不仅锅中热油已经翻滚许久,龙虾上也已经沾满了辣椒、姜、蒜等调料。

“这个油温还算一般,大约是110-120℃。”已年届5旬的土家汉子唐程刚表示,此次下油锅炒龙虾跟他平时的练习大同小异,只是龙虾尖锐的钳子给挑战带来了些许难度。他挑战过的最高油温约为140℃。

正逢母亲节,火宫殿特设总长达百米的“龙虾长龙宴”,款待来自各国的母亲们。当日还进行了剥虾比赛、龙虾摆盘比赛,三棒鼓、打溜子、桑植民歌、摆手舞等非遗文化也亮相现场,热闹非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爱我的祖国作文550字_热点话题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二零零八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即将在中国--这个伟大的祖国召开。当人们为喜迎奥运而忙碌的同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了。

那是黑色的五月十二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八级大地震袭击了汶川这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数百名儿童成为孤儿;数万栋楼房夷为平地;数十万人民丧失生命。地震所波及到的城镇足有数十个,还包括即将举行奥运会的北京。面对这意想不到的灾难,中国十三亿人民没有恐慌,也没有害怕。通过各大媒体,人们很快的了解到灾难的降临。人们并没有逃脱,而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们纷纷捐款捐物。就连我们学校五月十九日那天也都降下了半旗;组织了捐款活动,老师们人人都拿着百元大钞毫不犹豫地放进了捐款箱。我们也不例外,我紧紧的攥着五个月来攒下的四十七点五元钱,一回到教室就交给了老师。爸爸妈妈在单位也捐了好几千元呢。虽然我们捐的钱很少很少,但是我们拥有爱心。全国十三亿人民,只要人人捐一元钱,汇聚起来就是十三亿元啊!正如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果然,我们的付出有了回报。灾区人民信心倍增,重建家园的工程浩浩荡荡。不仅奥运会准时召开,而且二零零九年春节,汶川县第一所小学建成,孩子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背上书包去上学。看着他们灿烂地笑颜,全国人民比他们还高兴。此外,灾区还新建了许多抗震建筑,生活安全又多了一层保障。现在的汶川和原来一样,美丽而又富饶。这都是全国十三亿人民不懈努力,抗震救灾的成果。

啊!中国,你这头沉睡了几十年的狮子终于醒来了。你用那惊天动地的狮吼震惊了全世界;震惊了全宇宙!我爱你!我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普通纪念币发行工作安排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国父孙中山150诞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10月12日起陆续发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一套。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6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普通纪念币发行工作安排,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承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普通纪念币(以下简称孙中山币)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约发行工作。

二、2016年10月24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向社会公告当地孙中山币的分配数量。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官方网站公布孙中山币预约兑换网点和每个网点的可预约数量。

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于2016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办理孙中山币预约。公众可通过上述四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官方网站或前往其营业网点进行预约登记。

四、孙中山币每人预约、兑换限额为10枚。

五、2016年11月5日至11月25日办理孙中山币预约兑换。公众可按照约定的时间,持在预约系统中登记的有效身份证件,前往约定的营业网点办理预约兑换业务。

六、公众如代他人领取孙中山币,需持被代领人在预约系统中登记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办理,且代领人数不超过5人。

七、各地承担现场发行工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安排并公告。承担现场兑换工作的营业网点和每个营业网点的发行数量由各地承担现场兑换工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告,公告时间为2016年11月29日。

八、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办理孙中山币现场兑换,公众可在承担现场兑换工作的营业网点办理兑换。

九、在预约、兑换期内,中国人民银行每个工作日在官方网站公布全国各地网上预约、现场预约及兑换进度;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每个工作日在官方网站公布辖区各地市预约、兑换工作进展情况;承担预约发行工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每个工作日公布预约、兑换工作进展情况。

十、现场兑换工作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向社会公布现场发行结果。欢迎公众查询并监督。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热点高考素材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1.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约翰逊

2.我不知道是否有别人比我从父亲那里所得的更多。我用父亲的豁达应付环境的变故,用父亲的乐观创造自己的前程,用父亲的鼓励与宽容的方法教学生和孩子,用父亲对大自然父亲的爱好来陶冶我自己的性情。——罗兰

3.智者支配环境,无能者受制于环境。——佚名

4.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

5.用百折不回的毅力,有计划地克服所有的困难。——毛泽东

6.玉经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王定保

7.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平等。——赫兹里特

8.我们自己用的得意的词彙,其实绝非来自我们自己。属于我们自己的无非只是依照我们的脾气性格环境教育与社会关系而做的些修改而已。只是这么点修改,使之区别于别人的表达方式,打下了我们特有风格的烙印,暂时算作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别的统统都是些陈年旧货,是几千年几百年以来世世代代的人说过的陈词滥调而已。——马克吐温

9.许多人都是因为坚持到最后五分钟而获得胜利和成功。——佚名

10.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从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哥尔德斯密斯

11.人类不是环境的创造物,环境是人类的产品。——迪斯累利

12.人是自然的目的;没有任何东西像他一们在宇宙的每一个地方非常容易使自己有条有理;……他自己动手,从自身中创造出整个社会组织和暂时的环境。——爱默生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14.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15.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泽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给幼儿园老师的一封信热点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幼儿园老师

你好!

我是___的家长,孩子来到咱们幼儿园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学期了,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一点一滴的进步,我这个当妈妈的有说不出来的感激和喜悦。我知道这里面中包含了咱中二班老师们辛苦的工作和辛勤的汗水。

象所有的独生子女一样我的孩子___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说一不二。想当初,刚上幼儿园那会儿,我每天最头痛的事儿就是早上送他去幼儿园,每天的那个时候他总是哭闹的最厉害的一个,听着儿子的哭声我嘴上训斥,可是心里总会有说不出的难受,往往忍不下心来,把他又抱回家。即使勉强送进去了也常常是孩子在里面哭我和他的姥姥在门外偷偷地抹眼泪。经过几次反复,中二班的王老师跟我们耐心地做思想工作,说要消除孩子的这种状况,首先家长应该先端正认识。孩子一开始哭闹是正常的,不要让孩子的哭闹成为了将来要挟家长不上幼儿园的武器。而且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和孩子们的状况,让我们对幼儿园的情况有了解,打消了我们的顾虑,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由一开始用不起床,不穿衣服,或者哭闹的方式拒绝去幼儿园,到现在不再哭闹,每天高高兴兴地拉着手走进幼儿园,我感觉仅三个月的时间孩子上学不再费劲儿了。而且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个星期天孩子问我:“妈妈,是不是明天我就可以上幼儿园了?”我回答是的,他竟然高兴地一蹦一跳地喊到“太好了,我又可以见到w老师、y老师、h老师和小朋友们啦!”看来孩子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的老师和他的幼儿园了。

平时在家里的时候我们也会教孩子写字和画画,也许是不得法,不是孩子学不会,就是激不起他学习的兴趣,我们为此也很苦恼,自从___上了幼儿园我们的这个苦恼就解除了。因为他每天下学回家都会给我们一个惊喜。他会跟我们唱老师新教的儿歌,跳老师编的小舞蹈,偶尔还会说两句英文逗得我们开怀大笑。儿子的这些进步和变化我们和周围的邻居都是耳闻目睹的了。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我的儿子___画了一手的好画,看那构图,那着色,那意境……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那就是“名师出高徒”。我把他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搜集在了一个本子里,希望他将来长大了翻开这个本子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他童年的点滴记忆,还有培养过他的老师和给他一个良好成长环境的幼儿园。

看着儿子一天天懂事,一天天的进步我要感谢这些辛勤工作的幼教老师们,现在人们不是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嘛!我很庆幸为儿子选对了幼儿园,遇到了这么好的老师,我的孩子在你们的帮助和培育下有了一个非常出色的起跑。相他会在将来越走越好!

在这里对中二班的全体老师说声“谢谢”

祝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小一班___家长

20__年__月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社会生活热点的词汇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microblog微博 netizen网民

follower粉丝 podcast播客

profile个人资料 working link有效链接

upload上传 personal interests个人爱好

attachment附件 privacy settings私人设置

blogger写博客的人 The Age of Blogs博客时代

homepage主页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社交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中考热点素材:吃瓜群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城镇或者乡村,随处可见路边嗑瓜子的闲人,或站或坐或蹲,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闲来无事,手握一把瓜子,边嗑瓜子边丢皮,每个人都嗑得津津有味,还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故瓜子还有一别称:闲嗑;说得刻薄点儿的叫:穷嗑。

这一两年,这瓜子嗑到网上来了,最初叫“吃瓜子”,表示此事与我无关,我仅是旁观者;后来简称为“吃瓜”,再加上群众二字,意思马上就神奇起来。此“吃瓜”非彼“吃瓜”,路边吃西瓜的不在此例。

吃瓜群众构成了今日中国网络最丰饶的局面,凡事参与,凡事不参与;参与者仅到“吃瓜”之份上,忍不住时顶多说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再不行就骂骂咧咧了事。看热闹的不嫌事大,起哄不犯法,满足口舌之快,只要自己找地宣泄了,痛快了,就舒服了。

吃瓜成为中国网络社区的常见心态,只关心发生的事情,不关心事态的前因后果。对待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总觉得与自己无关,继而闲嗑,自己嘴里有味无肉,不论果腹与否。

当吃瓜群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我们就需要考虑成因了。古人云:上多事而下多态,上烦忧则下不定。这话深奥,吃瓜算是今日“多态”,鸡一嘴鸭一嘴属于“不定”;社会近些年变化太快,多数人不适应,举棋不定也成了社会发展的常态,所以百姓不知所措,吃瓜便已经很好了,众多的吃瓜群众构成了网上浩浩荡荡的大军,不帮正忙也不帮倒忙,只应了那句古语: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热点满分作文预测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又一年盛夏,窗外,夏蝉的和鸣随着悠扬的琴声在时空中缓缓流淌。再握起琴竹,回想起三年与扬琴相伴的学习之路,记忆顺着流淌进了时空的长河。

相逢·习之遇

“支支短棹追新月”,在学琴中遇见最初的自己,不是简单的宫商之调,角徵之音,而是用心倾诉的感情。

第一次见到扬琴,那细致古朴的雕花镂刻,梯形状的琴身静静地架在檀木色的琴架上,我浮躁的心仿佛一下子被安抚下来。从此,我会幻想有一天能端坐琴前,手握琴竹,让那芙蓉泣露之音袅袅而出,漾出一朵美丽的音乐浪花。

可是——

迷惘·习之阻

“没有感情的融入,只有技巧的娴熟,怎能表现出乐曲的那种意境呢?”老师的批评声再次在耳边响起。习琴三年有余,曾苦记曲谱,曾苦练技巧,但到了《渔舟唱晚》,却总是无法表达出渔人们辛勤劳作后丰收的喜悦之情。窗外,骤雨初歇,乌云仍笼罩在空中,一片阴暗覆盖心头。无助与苦闷在心中徘徊,我既焦躁又茫然。

入心·习之华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这句话。古人学诗如此,那学琴呢?我暗自思忖:一味的练习已没有太大的效果,是不是可以从别的途径而提高自己的感悟力呢?心头的灰暗渐渐驱散。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我在李白的《将进酒》中细细品味那豪迈酒脱的情杯;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慢慢咀嚼那忠贞不渝的情愫。当读到“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时,我不再有口无心,而是试图体会范文正公对渔人疾苦的同情;当读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时,我不再匆匆掠过,而是试图体会张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渐渐地我已心如止水,原来每一首看似简单的琴谱都蕴含着作曲者的深情。

“青山翠柏为邻客,一曲渔歌鸥鹭翩。”再次演奏《渔舟唱晚》,脑中不再是高难的技巧,而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琴竹似白鹤翻飞,灵活轻巧却富有规律。轮竹,反笕、点弦,涟音、摇拔,每一个技巧背后都倾注着一份感情。抬手、收音,我已变得冷静沉稳。我领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学无止境,我终要带这一路的万千花海,在这年盛夏中,带着成熟的从容、青春的自信,向未来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爱我的祖国1200字作文_热点话题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的疆土,有声震环宇的四大发明,有五千年光辉的历史,有三山五岳的秀丽的风光……不论哪一样都足以使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无比自豪!

在她的山川沃野里,不必说雄伟的泰山、峨嵋,也不必说“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但是那滔滔长江,滚滚黄河,就是让人们为之赞叹的最好证明。

她的历史文化灿烂辉煌,被人类称之为文明的摇篮。壮观的兵马俑,雄伟的万里长城,庄严的紫禁城……令世人为之倾倒。

2008年,令人为之振奋的一年,中国成功的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神州七号发射成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极了!但这也是令人心酸的一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将近六万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请记住,那短短的三分钟,无数家园瞬间变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

在缅怀他们的同时,我想起了地球妈妈。我们现在所拥有宝贵的一切,都是她赋予我们的,而我们回报她了什么?一望无际的灰黑?乌黑的河水?稀稀拉拉的杂草还是已经荒漠化的土地?地球妈妈不得不换下她那套充满生机的绿色礼服,穿上人类送给她的一份“礼物”——一套灰色系的连衣裙。也许她正在哭泣,她不明白为什么她为人类默默的付出了这么多,却换来了臭水风沙,连天空都被烟熏得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也许这是她在引起我们的注意,看看原本绿色的大地,成了一片片荒无的沙漠。昔日林海莽莽的大山,只剩下嶙峋乱石,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鸟在空中飞翔、哀啼,寻找着被斧头电锯砍下的家……小草的生命力再强,它能经受住人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践踏吗?看到这一幕幕,你会经不住问,这,还是我们生存的那个美好蔚蓝的地球吗?

让我们在地球妈妈的眼泪干涸之前,改变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外国人能想到循环利用资源,为什么我们不去试一试?

根据联合国的调查,全世界十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六个在中国。中国水利部曾对全国七百多条河流约十万公里河长的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指出目前已有46.5%的河流受到污染,10.6%的河长严重污染(已超五类),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三亿多中国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说,有大约74%的中国人居住在空气品质不良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不论按哪个国际条约或是按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来衡量都不符合标准。

在炎黄子孙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这也意味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不断的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室内环境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健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现状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室内污染,几乎所有新装修办公室、居室、新购买的车辆都存在室内污染问题,某些污染物甚至超过了国家标准几倍几十倍。

我们深爱着我们的祖国,但在这种种严峻的问题下,再过上几百年像这样的日子,我们深爱着的祖国很有可能变成一片荒漠,一切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保护好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热点论据素材:土地遭央企污染绝收,六旬老人维权16年

全文共 5377 字

+ 加入清单

数千亩黑土地遭央企污染绝收六旬老人维权16年

因环保部的点名通报,原本堆放在428.6亩土地上的电石渣刚刚被转移到了厂区内部。而事实上,环保部的要求是在2016年年底前将厂区内的电石渣清理处置完毕。

从法律受助者变成法律援助者,王恩林成了当地有名的“土律师”,帮不懂法的村民维权打官司。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何林璘/摄

为了村里被污染的数千亩土地,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民王恩林,用16年时间与齐齐哈尔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化集团”)作斗争。

微信头像里的王恩林是二十几岁的样子。这张翻拍的黑白证件照里的年轻人,有着浓黑的眉毛,高高的颧骨,典型山东汉子的模样。随父亲从“闯”到漫天飞雪的齐齐哈尔,从包干土建工程到承包卡车运输,他曾是榆树屯村的第一个万元户。

如今,他是村里“最没钱”的维权代表。“如果没有污染,我肯定还是我们村里的大富翁!”坐在村里月租50元的40平方米的平房里,王恩林咧嘴一笑。

在2016年12月底之前的十余年间,一座由齐化集团堆放的电石渣场形成的白色“山丘”,始终是榆树屯村的“地标”。5米多高的“山丘”在阳光下亮得刺眼。

离428.6亩电石渣场不远处,是一片2900多亩的水池,村里人称之为“大水泡”。四五米深的水泡,一眼望到底,湛蓝得与天空同色,却几乎看不到鱼、鸟和草。村民形容“啥活物都看不着,静得吓人”。

对王恩林来说,16年前的春节至今记忆犹新。

2001年农历大年三十,正聚在炕上打牌、包饺子的王恩林和周围村民发现,他们的房子被淹了。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下,几百米外,齐化集团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冒着热气漫进了屋里,“年都没过好”。

也正是这一年,齐化集团将聚氯乙烯项目扩大到年产8万吨,每生产1万吨聚氯乙烯,排放废渣量约1.5万~2万吨。废渣和浆产生量相应增加,开始和这个村子抢夺并不宽裕的耕地。

2001年春节的那场工厂废水外溢实际仅淹了1亩多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获得的一份齐齐哈尔昂昂溪区委会议纪要显示,2001年4月24日召开的区长办公会议确定,被淹没的土地“长久不能利用”。

但让村民不解的是,这次会议不仅没有谈及赔偿,还“为了配合和支持企业生产”,同意该村与企业达成协议,在被淹1亩地的基础上,再划出428亩土地“租”给齐化集团,用来堆放“对土地造成污染”的废渣,协议租期27年。

如今寸草不生的大水泡曾是村里的一等田。1948年,齐化集团建厂后便将该水泡作为纳污水体。1988年,齐化集团征用榆树屯村450亩耕地及844.4亩草原,在没有任何防渗措施的情况下继续用于排放污水。

这个协议书上称共计1294.4亩的水泡面积,在1993年昂昂溪区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上,却变成了2972.7亩。

每提及被污染的土地面积数字,王恩林都一字一顿地读到最后一个数字。

“根据198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只有批准耕地3亩、其他土地10亩的权力,这个土地证属于昂昂溪区土地管理局违规签发!”这位仅有小学文化的泥瓦匠说。

2001年,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称榆树屯村有428亩土地被违规用来堆放工业废渣。这是王恩林第一次为村里的土地“出头”,他用圆珠笔在一页草稿纸上歪歪扭扭地写出事情缘由,塞进齐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办公室的门缝里后撒腿就跑。

“那时候还不敢署名,怕被报复。”让王恩林没想到的是,2002年7月,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对齐化集团租用428.6亩土地排污构成违法用地一事予以处罚,责令该集团补办临时用地审批手续,并处以30万元罚款。

但罚款未改变428.6亩土地被用于排污的现实。如今15年过去,该集团仍未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

齐化集团前员工向记者透露,当时的齐化集团在齐市属于纳税大户。截至2005年,齐化集团已连续8年成为该市纳税第一大户和特级安全企业,2004年缴纳的税金就高达1.3498亿元。

绝收

“根本不用施肥,种上就能得果!茄子油黑油黑的,番茄红得发亮!”说起以前自家屋前的黑土地,王恩林挥舞着手不停地比画,脸兴奋得通红。

因“一五”“二五”时期的集中投入,齐齐哈尔一度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工业基地。位于榆树屯村的齐化集团正是该市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骨干、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大工业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粗放的重工业车轮碾压下,是被忽视的惨重环境代价。

记者从昂昂溪区环保局了解到,1970年到1989年间,齐化集团采用汞法制碱,每年向水泡子排放60万吨污水,其中含汞0.53吨,致使水泡子中平均含汞浓度为每升0.09~0.16毫克。1989年以后,排污量进一步增加至每年140万吨。

村民眼见着齐化集团将电石灰水和电石渣排放到没有任何防渗措施的428亩堆场,最深处达25米。呈碱性的电石渣不仅影响堆场地的土质,还会对周边土地产生影响。

村民最初并不知道,伴随工厂废水流入同样毫无防渗措施的水泡子,污染早已通过地下水在村里蔓延。

2007年,齐化集团被列入环保黑名单。这家于2005年并入中国化工集团的齐化工厂因治污设施未正常运行,成为国家环保总局该年第一批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案件,一度被叫停整改。2008年,齐化集团停产,中国化工集团在附近新建厂房,改名为黑龙江昊华化工有限公司。

但污染造成的影响已无法挽回。

2000年后,王恩林承包的7亩土地和侄子王占胜的约30亩土地开始出现减产。

靠近大水泡和电石渣堆场的地方,曾让王占胜自豪到腰杆儿笔直的25亩“一等田”再也长不出苗。据2012年榆树屯村村委会开具的一份介绍信显示,王占胜的30亩地种了三茬都没长苗。种子没变,肥料没变,但水土已不是以前的水土。好不容易长出的玉米秸秆,像营养不良的孩子佝偻着腰,结出的极少数玉米棒不到一巴掌长。

村民董景阳不甘心,他不信以前那么好的地就“这么废”了。在不出苗的第四年,他仍尝试在耕地的高岗地上种了两茬庄稼,结果依然颗粒无收。

如今的榆树屯村已看不出昔日工业兴盛时的模样。白雪覆盖的上千亩土地,看不出秧苗生长的痕迹。

让王恩林痛心疾首的是,在无地可种的榆树屯村,人们被迫出走。原本近3000人的村子,如今剩下不到一半人口,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被化工厂带来的污染“驱赶”到日渐减少的耕地上——从6000亩减到5000亩,再减到4000亩。

曾有媒体公开报道,2011年黑龙江省用全国约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全国四分之一的商品粮,养活了全国约六分之一的人口。在这片不断向外输出粮食的肥沃土地上,像王恩林一样失去原本肥沃土地的人,并不在少数。

2014年4月,官方公布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有高达16.1%的耕地土壤污染超标,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著。其中,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就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

面对数千亩减产绝收的土地,“没办法”“认栽”“打不赢央企”是村民的普遍态度。但倔脾气的王恩林却不以为然。

“土地养了我们,可它不会说话啊,得有人替它争这口气!”王恩林义愤填膺。

维权

“你说工厂污染了土地,你有证据吗?”最初因耕地污染与当地政府部门交涉时,王恩林不断被官员反问这样的问题。

“村里那么高的电石渣堆,几千亩的良田种不出苗,不就是最直接的证据吗?”王恩林说。

他走了很多弯路。不止一次,国家信访局将王恩林等人的上访诉求转办到黑龙江省,省里再转到市里,市里再转到区里,区里又转回了村委会。“村干部得意地跟我说:‘你们上哪儿告都没用,怎么告最后都会转回我们手上。’”

“我只知道我有理,但不知道对方到底哪里违法,有没有证据。”王恩林说。

为此,王恩林开始“死磕”法律。火炕边狭窄的桌上摆着数十本法律书籍:《侵权责任法配套解读与案例注释》《民事诉讼法典》《最新损害赔偿法律适用大全》《物权法》《民法通则》……炕头的《新华字典》被翻遍了形。

在用上智能手机之前,王恩林有钱时买书,没钱时就在书店“泡”上一天,偷偷抄下要用的法条,跑去复印店打印。为表示感谢,王恩林拎着一麻袋新鲜的玉米棒送给昂昂溪区法律书店的店员。

王恩林把和政府部门交涉称之为“打架”,“是打嘴架,用法律武器‘打’!”王恩林家里堆成山的证据材料,“几乎都是靠他‘打架’打来的”。

为了拿到土质被污染的证据,王恩林曾多次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检测污染数据的要求,但始终没有回音。他不断往返于黑龙江省环保厅、齐齐哈尔市环保局、昂昂溪区环保局等各部门。

面对推脱,王恩林质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条有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为什么你们连个检测都不给我们做?”

2014年4月,在黑龙江省环保厅的要求下,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终于对水泡子的水质和底泥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底泥的总汞含量达1.6mg/Kg,PH值高达9.2。

王恩林对《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条款几乎倒背如流。为证明当时村委会将428.6亩土地转租给齐化集团长达27年涉嫌违法,2009年王恩林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查询本村的土地规划和使用现状图,遭到工作人员百般阻挠。他仔细查阅《物权法》并熟记在心:“《物权法》第十八条有明确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国土资源部2002年就制定了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查?”

对方被问得哑口无言,《1997年~2010年榆树屯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榆树屯土地利用现状图》两份证据才如愿获得。

昂昂溪区的政府官员都知道王恩林不好糊弄。“我们不懂法的人,经常被政府几句话唬弄过去了,因为听他们说的话,你虽然一方面觉得他说得不对,但另一方面又找不出他什么毛病。但老王不是,一般人唬不住他。”村民王宝琴说。

每次去“打架”前,王恩林随身携带的包里总要放上相关的法律书籍,“防止对方耍赖,当场查阅对证,有备无患”。在一场有关428.6亩电石渣堆场的座谈会上,王恩林一人与昂昂溪区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座谈。座谈中王恩林多次提及村内有大面积草原未经村民同意便被变更用途、开垦为耕地。

一名官员笑着说:“老王!你不懂啊!这草原就是我们国家的,不是你们的!所有草原都是我们国家的,你们没权管!”

“领导您这么说不对!”王恩林当场表示不服气,“草原虽然是国有的,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十三条规定,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我们村的草原其实是我们村集体使用和保护的!”

昂昂溪区环保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王恩林懂法,他有权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我们肯定积极配合”。

推脱

但事情并没有王恩林想象的那么顺利。

他一度以为,污染事实如此清楚,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就能解决。没想到案子一拖就是16年。

尽管大量耕地出现明显减产,甚至绝收,当地农业部门却始终拒绝提供书面官方鉴定结果,并拒绝向记者作出回应。

在8年时间里,王恩林都被当地法院以“诉讼主体资格不够”等理由不予立案。

他百思不解:“我们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诉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没有违法的地方,为什么不给我们立案?”王恩林说,“就算不给立案,也至少该我们一份书面的不立案裁决。可他们什么都不给,明明法律规定7天是回复期限,为什么我们这么多证据都不能被接受?”

如今,王恩林自己也说不清到底为何坚持这么久。

有村民质疑他是“为了钱”。但事实上,一审昂昂溪区人民法院判决齐化集团赔偿55户农民共计的82万元,平均每户不到两万元。而王恩林为了讨要一张证据,来回的车费、住宿费、律师费、材料费等就至少花费1万元。

对这个干泥瓦匠出身的农民来说,“做事就像盖房子一样,要有始有终”。

为了打官司,王恩林放弃了原来的生意,靠儿子一家接济。并不富裕的家庭几乎被王恩林这些年的“执着”拧干。

儿子王占凯提起父亲,一脸的无奈和钦佩,他不是没想过劝父亲放弃,但“劝也没用啊!我爸他就是那钻进牛角尖的孙悟空,非要把尖给钻破了才出来!”

王宝琴、吴宝春、杨振青、李殿奎、杜彦强、董景阳……和王恩林一样看不惯耕地被毁的十几个老人陆续加入到维权的队伍中。

“我们这是个‘老年环保队’。平均年龄60多岁,年龄总和接近1000岁,学历水平总和却超不出高中水平。”王宝琴自嘲。

年复一年,这帮“老家伙”在跟时间赛跑。

在白天不足8小时的齐齐哈尔冬天,7个老人约着凌晨4点集合,搭着吴宝春的二手五菱面包车,赶在政府上班前去“堵门”。

王恩林呼吸时从肺部发出嘶嘶声,重度肺结核曾折磨他3年,但官司一直没撂下。

最早和王恩林一起打官司的宋希平去世了。去世的前一晚,宋希平还在和王恩林通电话:“老王你再写一份村里违规开垦草原的材料,我明天交到法院去!”

和王恩林同年的吕生,电话里问候的第一句永远是“老三,最近身体咋样”,之后再问案子进展。“没他不行啊,他是我们的法律顾问!这案子没他早就黄了。”

并非所有人都理解王恩林。

茶余饭后串门,有村民推门进来便说起风凉话:“你们打了这么多年官司,也没见你们打赢啊!房子卖了!弄了那么多高利贷,欠了那么多钱!你说你们图个啥!”

王恩林一脸正色:“不能这么说,官司打赢是迟早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