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炮台的资料(实用20篇)

导语: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炮台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浏览

6756

作文

789

过年手抄报内容资料:关于过的句子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吃的用的东西应有尽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数不胜数,糖果瓜子不在话下,什么开心果、腰果,榛子……

对于过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欢悦、欣喜和久久的期待。

欢声笑语透着和谐和吉祥。在灯笼里、丰富多彩的庙会里、在声声的祝福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家人下楼点燃鞭炮,顿时满城近带鞭炮声,震耳欲聋,花炮升腾五彩斑斓,整个城市沉浸在烟花爆竹声中。

空气里弥漫着过年的香甜气。愈来愈浓。

相信在寒冷的冬天,没有我的祝福您也一样的快乐,有了我的问候您会更加幸福!虽然相隔千里,我依然能够看到您的微笑,亲爱的朋友,祝您新年快乐。

更多热门文章分享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阅读资料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请学生阅读《新语文读本》中所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节选)》对《红楼梦》的介绍和鉴赏评论(15分钟)。

——提问:如果写“读书笔记”的常规部分,你会从鲁迅的文章中摘取哪些内容?(不必有“统一答案”)

备用:鲁迅评介要点:①《红楼梦》的成书经过;②《红楼梦》的人物关系;③《红楼梦》的基本情节(“警幻仙梦”“紫鹃试探”“秦雯之死”“贾府失势”);④《红楼梦》的特点。(重点是①②④)

——选读《新语文读本》所选的其他文章,补充一下自己的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成语举例: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沙汀《呼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屈,不能读作“qǔ”。

成语辨形:理,不能写作“礼”;屈,不能写作“曲”。

成语辨析:理屈词穷和“哑口无言”都表示没有理由而说不出话来。但理屈词穷是通过辩驳而词穷的;而“哑口无言”可能是无理由而不分辩;也可能是有理由而不分辩。

成语谜面:被告认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成语举例: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枯,不能读作“ɡǔ”。

成语辨形:枯,不能写作“涸”。

成语辨析:海枯石烂和“地久天长”;都可指时间久远。但海枯石烂还有“意志坚定;永不改变”的含义;“地久天长”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成语举例:出岔子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弃,不能写作“异”。

成语辨析:弃旧图新和“弃暗投明”都有“离开不好的;走向好的”的意思;但弃旧图新偏重在自身的改变;而“弃暗投明”重在阵营的改变。

成语谜面:爆竹响,换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观察蜗牛的资料作文篇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计老师把一只蜗牛放在投影仪上让我们观察

蜗牛有两对触角,一对长的触角上面圆圆的东西是眼睛,另一对短的触角是用来探路的。它还有一个"奖杯"——坚硬的外壳,对于它自己来说是一个重重的负担。

计老师用石头碰了一下蜗牛,蜗牛把两对触角立刻缩了进去。计老师又碰了一下它,蜗牛把脖子也缩进去了,看来它真是一个胆小鬼啊!蜗牛伸长了脖子,到处张望,看见有一片大大的叶子,就爬了过去,那速度,比起它有翅膀的时候慢了十几倍呢!

蜗牛把叶子裹了起来,和叶子合二为一了!()它把叶子当成了自己的宝贝,把脖子伸得好长,像是在巡视有没有敌人要偷走自己的宝贝一样。过了十几分钟,蜗牛才把叶子放到安全的地方,自己爬到石头上了。此时的它站在石头上,伸长了脖子,东边看看,西边看看,但还是没看到太阳。不过,它觉得自己到了天堂,因为这里下边白,上边也白,它仿佛看到了六位仙女和玉皇大帝呢!蜗牛走到一朵绿色的云儿上,享受着高级待遇,静静地睡着了。

这次观察蜗牛让我看到了蜗牛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成语举例: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颠沛流离。(鲁迅《而已集 通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由天灾人祸造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沛的右部不能写作“市”。

成语辨析:颠沛流离和“流离失所”;都形容到处流浪;无处安身。但颠沛流离偏重在“颠沛”;饱尝苦难;程度深;“流离失所”偏重在“失所”;即失去安身之处。

成语谜面: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世界地球日手抄报黑板报内容资料

全文共 3195 字

+ 加入清单

4月22日为世界地球

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犹如星火燎原。全美国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约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团体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一天就成了第一个地球日。

1972年全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此后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由于自然地址作用和认为地址作用,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把导致人类生命、物质财富损失的灾害事件,统称为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治地质灾害,被我国确定为1999年地球日,也就是第三十个地球日的主题。

世界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

中国,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爱家的人们,让我们从爱护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做吧!让我们在世界地球日里作一次深刻的反思。

活动意义

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它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如美国就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1970年的地球日还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建,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地球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已开发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这次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在美国地球日这个名号也随之从春分日移动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题也转而更加趋向于环境保护。

活动标识

地球之旗

地球之旗的主要图案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

[世界地球日标志]

地球照片《蓝色弹珠》,放置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1969年为首届地球日活动设计的,现在这面旗帜是环境保护运动的象徵。

活动标志

世界地球日的标志是白色背景上绿色的希腊字母Θ。

环境问题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八)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东海)等出现赤潮。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中规定,所谓危险废物是指一种固体废物和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因其数量和浓度较高,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黄河治理的方法的资料

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认为,黄河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现状,污染越治越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近些年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而治理污染的投资和速度无法同步跟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黄河最大问题是遇到洪水来就有决堤危险,一些地方的黄河水高于两岸,成为一条天河,所以一旦决堤,灾害涉及几十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生命财产。

关于黄河治理

解放后采取了几次加高河堤方法治理,有效地防止了决堤。但是这样加高下去,天河更高,有如垒蛋,垒得越高越危险,所以这不是治理的根本方法。

其次黄河问题是污染问题,黄河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下游山东一带特别严重。

再次是黄河断流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个属于系统问题。治理的根本方法是要从系统出发:

一,从长远出发,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水土流失严重的中上游保护和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严禁开荒,提倡家畜圈养,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其次要不断疏通河道,合理利用调配水库水坝的水来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沉积,加深河道。

二,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合理科学用水,避免漫灌等浪费水资源。这两年好像抓的有点成效,断流时间缩短甚至不断流。

三,经济发展要从全局考虑,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也就是说在发展经济同时要尽量避免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保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黄河治理方法

我们认为,黄河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现状,污染越治越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近些年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而治理污染的投资和速度无法同步跟进。为此建议:

1.将市场机制引入污染防治领域。通过市场作用,从原来“谁污染谁治理”的企业个体行为,引申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供求关系,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环保企业乃至环保行业,向污染责任方提供商业性环保服务,逐步实现环境治理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同时,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鼓励多家企业污染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和治污设施专业化运行,提高治污设施处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费用,逐步解决普遍存在的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环保设施,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2.树立“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治河理念。一是划定黄河水功能区,根据黄河水资源量和水流的纳污能力,提出各省(区)允许排入黄河的污染物总量,实行省(区)际断面水质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依法治污,在相关法规中明确相应的水污染超标处罚措施,对于污染超标省(区)要停止审批新的水资源利用项目;三是建立和完善水利、环保联合治污机制,在排污监测和监管处理水污染突发事件上统一行动、团结治污。

3.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绿色GDP,把环保工作纳入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

4.环保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实行垂直管理,脱离地方的制约。

5.给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如处罚力度,关停污染企业等。

6.地方新上项目论证必须有科学的决策程序,有环保部门参与,对新上项目,如果发生大的污染事件,实行事后决策追究制度,以加强地方“一把手”对黄河污染监督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7.应该在具备了有效的监测网络基础上,探索建立排污区域赔偿制度,让过度占有资源者付出应有代价。可以通过“排污收费”的办法,由河流段面水质不达标者,向下游提供补偿,迫使沿黄地区政府加大对本地区污染的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成语举例:宝庆给大哥唱了一曲挽歌,直唱得泣不成声,哀痛欲绝。(老舍《鼓书艺人》十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补语;形容因失去亲人的悲哀与伤心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痛,不能读作“ténɡ”。

成语辨形:绝,不能写作“决”。

成语辨析:哀痛欲绝和“痛不欲生”;都表示极其悲伤和痛苦。但哀痛欲绝的语义重;偏重在“悲伤”;“痛不欲生”多偏重在“痛苦”;含有痛得不想活;想寻死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关于圣诞节手抄报资料集锦

全文共 1778 字

+ 加入清单

圣诞节(christmas)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同时也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期与时值仲冬的农节和太阳节这两个非基督教节日巧合,因此庆祝习俗来源不一。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12月17日农神节是寻欢取乐、互相馈赠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义之神密特拉的生日。古罗马人在元旦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并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族渗入高卢、不列颠和中欧等地,又带来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宗教仪式。于是,有了团聚欢宴、燃烧大块柴木、品尝大木形糕饼,张挂树枝、陈放枞树、访亲问友、来往馈赠等庆祝活动。象征温暖和长寿的火与灯光,一向是冬季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内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习俗都是如此。常青树象征奋斗生存,自从中世纪以来就与耶稣圣诞节庆祝活动发生联系。由于历法不同,东正教及其他东欧教会的圣诞节日期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

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

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袜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圣诞帽

那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在狂欢夜它更是全场的主角,无论你去到哪个角落,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红帽子。

圣诞歌

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曲《圣诞歌》至今已有65年历史。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首在北半球寒冬里给人们带来融融暖意的歌曲却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季。作者创作这首歌的目的是消暑。歌曲作者是美国音乐人梅尔·托尔梅和鲍勃·韦尔斯。歌曲版权经理戴尔·希茨说,托尔梅1944年7月去韦尔斯位于洛杉矶的家拜访。他走进起居室,看见一个本子上涂写着一句话“火上烘烤着栗子”。 托尔梅问韦尔斯:“你为什么写这么一句话?”韦尔斯回答道:“我正在想些和冬天有关的事。今天热死了。我游泳,冲凉,用各种方法消暑。”托尔梅于是说:“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句话开始写首歌。”

两人随即行动起来,仅用40分钟就谱写出《圣诞歌》的词曲。

这首歌旋律优美,歌词营造出冬日里合家团聚、喜迎佳节的温馨气氛。

圣诞卡

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祝愿的话。

圣诞大餐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爱耳日手抄报内容资料文字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一、爱耳日简介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耳聋的残疾人2057万人。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就是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057万之多!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

为此,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针对我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如今第四届爱耳日即将到来,卫生部联合相关机构要求各省要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工作,及时将本地活动情况、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等收集整理,报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并将举行徒工多样的宣传活动。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长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二、爱耳日手抄报内容:爱耳护耳小知识

1、减少时尚的噪音

现在很多同学喜欢用耳机听音乐、在音箱的震撼声中打游戏……这些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你宝贵的听力。噪音对听力的损害是缓慢的、进行性的,而且难以治疗。建议大家不要频繁置身于嘈杂的环境中,即便是偶尔,也要隔半小时或20分钟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

2、杜绝随意的掏耳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行为,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外耳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自行排出,不要随便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

3、擤鼻涕的方法要正确

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部的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及听力下降。正确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擤另一侧。

4、游泳期间注意安全

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游泳就会引起耳道感染,其实不然。通常,耳部健康、正常的人游泳都不会造成感染。但是,如果耳部的硬块耵聍已经形成栓塞,耳朵一旦进水,耵聍就会变软膨胀,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出现问题,甚至已经穿孔。深水会对鼓膜造成压力,容易引起眩晕,也会引起感染。同学们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水进到耳朵里,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签轻轻吸干。

5、一日三做耳朵操

耳为宗脉之所聚。人的耳朵分布着诸多穴位,它们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早拍、午捏、晚搓做耳操可祛病健体。

具体办法:每天早晨用双手掌拍打双耳100次;中午可捏耳垂眼穴及周围区域,每次捏到耳廓发热;晚上坚持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搓摩双耳各40次,毛巾凉了换热毛巾再搓,还能防治感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成语举例:读书人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可是那些工人却多么坚强呵,多么勇敢呵!(欧阳山《苦斗》五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暴,不能写作“爆”。

成语辨析:自暴自弃与“妄自菲薄”有别:自暴自弃侧重于形容行动表现;“妄自菲薄”侧重于形容精神状态。

成语谜面:最没有信心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资料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样: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成语举例:巴金《探索集 说真话》:“可是我看见他装模作样毫不红脸,我心里真不好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模,不能读作“mú”。

成语辨形:模,不能写作“摸”。

成语辨析:(一)装模作样和“装腔作势”;都有“故意做出姿态”的意思;但装模作样偏重在虚假和不真实;含有“装样子;借以欺人”的意思;“装腔作势”偏重在以某种身份、地位、架势来吓唬人或引人注意;可用于说话、文章、表演等方面。(二)见“矫揉造作”。

成语谜面:翻砂;锻造工;巫术下神;翻砂之前

歇后语:王瞎子看告示;无病呻吟;瞎子看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成语举例: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宋 辛弃疾《贺新郎》词)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熟,不能读作“sú”。

成语辨形:熟,不能写作“孰”。

成语辨析:轻车熟路和“驾轻就熟”;都可形容做事极容易。轻车熟路多指做事情的方法容易掌握;“驾轻就熟”事情容易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成语举例:经过初试这一天,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寥,不能读作“liǎo”。

成语辨形:寥,不能写作“聊”或“廖”;几,不能写作“己”。

成语辨析:寥寥无几和“屈指可数”都可形容人或物少。但“屈指可数”一般限于屈指之数;比寥寥无几形象;寥寥无几泛指少;不用来形容具体的少;而“屈指可数”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资料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成语举例:在这紧急关头,我们只有快刀斩乱麻,采取果断措施,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斩,不能读作“zhàn”。

成语辨形:乱,不能写作“烂”。

成语辨析:快刀斩乱麻和“一刀两断”;字面意思相近;但区别很大。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干脆;一下子就解决了很复杂的问题。“一刀两断”;比喻能够坚决彻底地与对方断绝关系;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用。

成语故事

北朝人高欢任东魏丞相时,他想测试几个儿子的智力,给每个儿子发上一堆乱麻,让他们尽快理清,大儿子一根根慢慢抽,越抽越乱,小儿子将乱麻分成两半然后再分开。只有高洋拿出快刀,几刀砍下去再理出一缕缕短麻来受到高欢的夸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交通安全知识资料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不准在车行道 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

3、不准在道 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二、乘车须知

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

2、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

4、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

5、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三、骑车须知

1、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2、拐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拐弯;

3、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4、不准车辆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5、要经常检查车子性能,响铃、刹车或其他部件有问题时不能骑车,应及时修理;

6、不准撑伞骑车,不准骑车带人;

7、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车;

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成语举例:(1)李大钊的塑像气宇轩昂地矗立在北京香山公墓。(2)进来的这个人气宇轩昂令屋里的人刮目相看。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轩,不能读作“ɡān”。

成语辨形:昂,不能写作“仰”。

成语辨析:气宇轩昂和“仪表堂堂”都可形容人“相貌不凡;有气度的样子”。但气宇轩昂偏重于“气宇”;特指人的气概、精神;而“仪表堂堂”;偏重于“仪表”;特指人的容貌、外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中考作文素材:法制宣传资料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一、什么是犯罪

犯罪是违反法律规定,危害了国家、集体、社会、个人的利益,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到法律惩罚的行为。14周岁—16周岁有8种犯罪应追究:杀人、抢劫、强奸、投毒、放火、爆炸、故意伤害重伤或死亡、贩卖毒品。年龄小同样必须遵纪守法。

二、常见的犯罪行为(刑法规定有10大类)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如:爆炸、放火、投毒、私藏枪支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罚 如:杀人、故意伤害、强奸、非法拘禁、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等等。

5、侵犯财产罪: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敲诈勒索、故意毁坏公私财物

6、妨害社会秩序罪 如:聚众斗殴、赌博(六合彩)、伪造证件、印章、侮辱国旗、国徽、作伪证、制作、贩卖淫秽物品。

7、危害国防利益罪 如:破坏军事设施,如军事电缆、移动军事标志。

8、贪污贿赂罪

9、渎职罪

10、军人违反职责罪

三、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是指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社会有一定危害,应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 与犯罪的区别:轻微,没有违反刑法,不必受到刑罚。

四、常见的违法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如:扰乱学校教学秩序、结伙斗殴、寻衅滋事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如:非法携带、投靠、贩卖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在公路上设置障碍、损毁,移动标志、私拉电网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如:殴打他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虐待家庭成员,侮辱他人或诽谤他人、隐匿、

五、青少年学生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1、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贪图享受,追求金钱;

2、要认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知识;

3、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

4、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

5、青少年要学会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次查资料的体验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一,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关于仿生学的文章。我心想:仿生学可真厉害啊!就连令人厌恶的苍蝇也有惊人的用处。下午放学,老师突然说明天要在班上开一个报告会,大家回去查关于仿生学的资料

一向懒惰的我可犯愁了:如果回家上网查,大段大段的资料会搞得我头晕脑胀。那就找老妈……不行,肯定不行,要是真找了她,就只有一个结果——没完没了的唠叨。看来只能回家翻书了,反正还有很多书被放在高高的书架上,我还没有看过,说不定会有惊奇的发现呢!

一到家,我就跑进了书房,开始了我的寻资料之旅。我连爬带跳,终于站到写字台上,开始翻阅第一个书架。嗬!别说还真有收获,我找到了一本《科学家的故事》。

我记得老师上课时讲到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上山伐树时,被丝茅草割破了手。他觉得奇怪,一棵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丝茅草的叶子边缘参差不齐,有许多呈齿状的小刺。于是鲁班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我想着想着,就翻开了这本书的目录,书里还真有鲁班先生的故事,可是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却只字未提。

我只好继续翻阅第二个书架,可是这个书架一点儿收获也没有。我时妈妈走来了,我向妈妈求救,想请她帮我找。妈妈一句话就给挡了回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百科全书找过了吗?”“对呀!百科全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立刻从书架上找到了它,我选了一段关于蝴蝶的资料认真地读了起来!

虽然结果并不令人惊奇,但这的确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