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炮台的资料精品20篇

导语: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炮台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浏览

6763

作文

789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成语举例:“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了台上的胡博士。(杨沫《青春之歌》第四十三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恬,不能读作“ɡuā”。

成语辨形:恬,不能写作“括”。

成语辨析:恬不知耻与“厚颜无耻”区别在于:恬不知耻偏重于“恬”;“知”指做了坏事;也无动于衷;多指坏人没有心理上的羞耻感;而“厚颜无耻”偏重在“厚”和“无”;指人“脸皮厚”;不怕羞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它象征着和平与友好。

大熊猫有着一个圆圆的大脑袋、胖胖的身子和黑白相间的皮毛,它肚子上白色的毛就好象穿了一件衬衫,脚上黑色的毛就好象穿了一双黑靴子,它四只脚就象四根柱子支撑着它那笨重的身体。圆圆的头上竖立一对小耳朵,还有那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眼睛周围有一圈黑眼圈好像没有睡好觉一样。

大熊猫非常害羞、胆小,它是杂食性动物,它最爱的食物就是—竹子,它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它要先碰一下食物,然后马上后退,直到它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只“手”捧着食物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看到介绍栏上写着大熊猫的食量很大,一天可以吃两根成年竹子和两根幼年竹子。

它睡觉时,眼睛眯成一条缝,几乎看不见它的眼睛了,它把两只“手”铺在前面当枕头,圆圆的脑袋就倒在上面呼呼大睡起来,很可爱,看到它那憨样我就很想笑,隔着玻璃我还可以听见它的呼噜声呢!

这就是我爱的大熊猫,中国的国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一只大熊猫。我的身体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我毛茸茸的,四肢短。我胖胖的。我头上有一对黑色的半圆形耳朵。我戴了一副太阳镜。特别喜欢我的人。其实我叫熊猫,意思是像猫一样的熊。但是人要把我的名字反过来念,所以叫我熊猫。

我是哺乳动物。我的祖先是食肉动物,但现在更喜欢吃素,以吃竹子为生。有时候,我和同伴会在竹林里抓竹鼠,美美地吃一顿。许多孩子想见我和我的同伴,但他们不知道我们在哪里。事实上,我们在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和甘肃南部写,在那里我、我的家人和朋友更经常出现。其实我们还是中国的国宝,因为我们稀少,动物不到1600只。我们是我最喜欢的国家——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我们是有8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被称为活化石,我们经常充当和平大使。每年的4月和5月是我们熊猫家族的繁殖季节。刚出生的宝宝弟弟妹妹体重只有150左右。弟弟妹妹五六个月大的时候,大妈开始教他们爬树、剥竹的技巧。两年后,他们开始独立生活。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都认识我的家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尊严的作文资料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尊严,每个人,每个种族,每个国家都竭尽全力去拼搏奋战了,因为他们知道,尊严是生存的基础。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欢迎参考!

尊严,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尊严,是推动每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尊严,是支撑一个巨大拔地而起的有力支柱。尊严,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对我们却是无比重要。我们必须为了我们的尊严,而努力奋斗,誓死捍卫。

纵观历史的长河,为了捍卫尊严而产生的故事并不少。

为了尊严,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当时陶渊明虽然在朝廷任职,但却仍生活贫困,中学生作文《尊严的作文》。官吏为他送来了五斗米,但要他为这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些贪官污吏鞠躬感谢,而陶渊明为了尊严,选择抛下官牌,脱下官袍,独自一人来到东篱下隐居采菊,于是便有了“悠然见南山”的闲情。这就是陶渊明,一个为了捍卫尊严而不折腰的陶渊明。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尊严比五斗米还重要,因为他知道若向五斗米低头,他将一辈子失去自己的尊严,抬不起头做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连乞人都会为了尊严而不受施舍,更何况我们的陶渊明呢?

个人为要尊严而奋斗,而一个种族也要为尊严而战。

为了尊严,黑人浴血奋战。也许你不是出生在那一年代,你根本不知道白人对黑人的严重歧视。但我看完了《飘》后,我深切地感受到黑人的痛苦。他们被白人任意使唤,作为奴隶,他们毫无权利可言。于是,南北战争爆发了,解放了黑人奴隶。但歧视仍在继续。黑人们饱受失去尊严的折磨,终于,他们选择为了尊严而战,黑人马丁·路德·金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黑人们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尊严,黑人种族,在他们一生中,他们不知为尊严浴血奋战多少次,为了尊严,他们拿起捍卫的武器;为了尊严,他们不再向白人低头;为了尊严,他们一直勇往直前……就这样,尊严一直支持着这一种族走下去。

为了尊严,画家墨翟驾起了帆船。

“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所改变。”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山东画家墨翟,因听航海家说,出门远航这么久,从未见过一艘中国船。他决定为了祖国的尊严,进行一次无动力帆船环球旅行。他来到拿破仑的墓碑,用中文写下一句:“中国已醒了。”这一刻,他是伟大的,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去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为了尊严,每个人,每个种族,每个国家都竭尽全力去拼搏奋战了,因为他们知道,尊严是生存的基础。

点评:本文作者能正确理解题意,能围绕“为了尊严而努力奋斗”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结构完整,论述有层次感,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文章对陶渊明、马丁·路德·金、墨翟等几个事例的举例分析,基本到位。引用“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分析经典名著《飘》,让文章增色不少。但文章语言粗糙,表达不严谨,尤其是首尾段的排比句,显得很空洞;全文说理思路不够严密,逻辑有点混乱。墨翟事例与末段论述有些脱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成语举例: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疵,不能读作“pì”或“cǐ”。

成语辨形:疵,不能写作“庇”。

成语辨析:吹毛求疵和“求全责备”;都有“对人对事十分苛求”的意思。吹毛求疵是不怀好意;是故意挑剔;“求全责备”的动机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它要求的是完美无缺。

成语谜面:头发里找粉刺

歇后语:头发里找粉刺;地毯上找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成语举例:那些工头们,个个如惊弓之鸟,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弓,不能读作“ɡǒnɡ”。

成语辨形:鸟,不能写作“乌”。惊,不能写作“警”。

成语辨析:惊弓之鸟和“漏网之鱼”结构相同;字面意思也有相近之处。但惊弓之鸟指受到惊吓、遇事惊慌或疑神疑鬼的人;“漏网之鱼”则指逃脱的敌人和罪犯。二者一般不能换用。

成语谜面:最胆小的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

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成语举例:有一夜,无端被强盗明火执仗的抢了进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执,不能读作“zhǐ”。

成语辨形:仗,不能写作“杖”。

成语辨析:明火执仗和“明目张胆”;都形容毫无顾忌地公开做坏事。但明火执仗偏重在“十分公开;毫不隐蔽”;“明目张胆”偏重“非常大胆;肆无忌惮。”

成语谜面:挑灯夜战

歇后语:强盗打灯笼;拄着拐棍打灯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元宵节的资料

全文共 60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二、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三、元宵节的传说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四、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3、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5、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6、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五、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自然的启示资料汇编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春联的资料大全

全文共 160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春联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 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中国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寓意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与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中国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手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孝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与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举例:新来的科长,表面很神气,其实是个碌碌无为之辈。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辨形:碌,不能写作“录”。

成语辨析:碌碌无为和“无所作为”、“庸庸碌碌”;都有“平庸;什么事也没做成”的意思。但碌碌无为的“碌碌”是平庸;偏重于能力平常;没有作为;多用于对已往生活的回顾;“无所作为”只说没有做什么成绩;却没有能力平常的意思;“庸庸碌碌”偏重于“平庸、没有志气”;多用于对人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人物资料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郑燮(1693--1766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 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郑板桥故居 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 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六岁至真州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11.22,卒于1765.1.22。享年七十三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成语举例: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行尸走肉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行,不能读作“hánɡ”。

成语辨形:尸,不能写作“师”。

成语辨析:行尸走肉和“酒囊饭袋”;都指庸庸碌碌的人。但行尸走肉偏重在“没有灵魂”;“酒囊饭袋”偏重于“不会做事”。

成语谜面:僵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听:任凭。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

成语举例:孩子成长时期,家长不能听其自然,不管不问。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表示不干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自,不能读作“zhì”。

成语辨析:听其自然和“听天由命”、“听之任之”;都含有任其发展;不加约束的意思。听其自然多指让其自然发展;是中性词语;“听之任之”含有“放纵”之意;含贬义;“听天由命”形容一种消极心理;不作主观努力。

成语谜面:见火不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关于110宣传日活动资料

全文共 1649 字

+ 加入清单

一、110及其由来

110是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布的受理人民群众报警求助的全国统一的特种服务电话号码。1986年1月,我国第一家110报警服务台在广州诞生。110报警服务台保持24小时全天候值班,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紧急报警和紧急救助,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

二、当前110面临骚扰难题

近年来,110深入人心,“有危难找110”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我国公安110报警服务台接警数量逐年上升, 110受理的报警求助中,无效报警或骚扰电话约占90%左右,大大超过了有效接警量,严重影响了110报警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如:2007年我国某县110报警服务台共接警87267次,其中无效报警81057次,占报警总数的92.88%。110报警服务台报警线路是有限的,不能同时接受过多报警电话。大量骚扰电话占用报警线路,导致真正需要报警求助的电话打不进来,延误警情的受理,同时消耗了有限的警力资源。110是社会治安保障的生命线,是一种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公安机关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它,确保110线路畅通,把宝贵的资源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三、110服务台全天24小时服务,主要承担如下职责:

(一)受理110、119、122电话报警、紧急求助和对正在发生的人民警违法违纪或者失职行为;

(二)受理基层公安机关和执勤巡逻民警报告的紧急情况及各类案件、事故。

(三)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保持联系,及时传达群众相关求助要求。

四、什么情况下应当拨打110

根据公安部《县市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工作规范》的规定,110报警服务台的职责范围主要包括报警、求助、投诉三个方面,其具体服务内容为:

(一)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的范围:

(1)刑事案件;

(2)治安案(事)件;

(3)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4)火警、交通事故警情及其他治安灾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

(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和公共安全有关的报警。

(二)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求助的范围:

(1)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

(2)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

(3)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的;

(4)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

(5)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三)受理投诉范围: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

五、如何正确拨打110?

手机、磁卡电话和座机(包括可拨通外线的分机电话)都能打110。110是全国统一的特殊服务号码,使用时不收话费。用手机拨打110时不用加区号。

拨通110电话后,有语音提示如“您好,xx110报警服务台”。如您误打110,请您立即挂机;如您报警求助,请按接警员的提示回答问题,如实说出自己的姓名、职业、联系电话、住址或所在位置,并在报警地等候民警,以便民警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您。

六、拨打110电话应注意哪些事项

1、一定要在就近的地方,抓紧时间报警,越快越好。任何有电话的单位、个人及公用电话都应为报警人提供方便。

2、报警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因为突然发生的事(案)件导致自己紧张而言语不清。报警内容要真实,不准谎报警情,不要以非急、难、险事务拨打110。

3、报警时要按接警员的提示提供所在位置(实在不知具体地址时应提供大致方位,明显标志物等)、简要陈述报警求助的基本情况(事情经过、受伤人数及受伤程度、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人数、特点和逃跑方向等)。

4、无特殊情况,报警后应在报警地等候,并与民警和110及时取得联系。有案发现场的,要注意保护,不要随意翻动。除了营救伤员,不要让任何人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成语举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中,不能读作“打中”的“zhònɡ”;柱,不能读作“zù”。

成语辨形:砥右边不能写作“氏”。

成语谜面:卅

歇后语:三门峡的石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成语举例:做工作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华而不实,夸夸其谈。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华,不能读作“huà”。

成语辨形:华,不能写作“哗”。

成语辨析:华而不实和“虚有其表”;都有“外表好看;表里不一”的意思。不同在于:华而不实重在“不实”;而“虚有其表”重在“表”;且华而不实除可用于人物外;也可用 于其他方面。

成语谜面:红绿气球;开花不结果

歇后语:绣楼里的枕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植树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一、植树的好处:

(1)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00-400个。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家还专门规定了在三月十二日这天为植树节。植树造林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

(2)树可以减低温度,和提高湿度。30度气温可以降到二十几度左右。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3)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唿吸一辈子。

(4)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5)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敌人”。因此我们更要重视植树造林。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耳聋、变傻,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这样树林就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

现在,我们了解了植树造林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更要自觉履行植树造林的义务,为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奠定基础。植树造林不仅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各国植树节风情:

墨西哥: 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里开展植树节活动;

哥伦比亚: 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 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在每年的6月21日举行;

法国: 每年3月为法定的绿化月,3月31日为植树日;

英国: 每年1月6日至12日为全国植树周;

意大利: 每年1月21日为植树节;

保加利亚:每年的4月2日至8日举行传统的森林周活动;

瑞典: 每年3月举行森林周活动;

芬兰: 6月24日是植树节。

在上述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

更多植树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世界早产儿日宣传资料:如何辨别早产儿发育异常

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早产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500万名孕周不满37周的早产儿出生,其中100万名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脑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出生后容易发生缺氧窒息、颅内出血、感染和黄疸等问题,甚至导致智力低下和脑瘫。有研究显示,未经特殊干预的早产儿智力低下发生率为6.7%,脑瘫发生率为3%,还可能出现视听障碍等。那么,早产儿发育出现异常会有什么预警信号吗?

3月龄时对很大的声音没有反应,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的物体,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俯卧时不会抬头。

6月龄时发音少,不会笑出声,紧握拳不松开,不会伸手及抓物,不能扶坐。

8月龄时听到声音无应答,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不能双手传递玩具,不会独坐。

12月龄时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呼唤名字没有反应,不会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小物品,不会扶物站立。

18月龄时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

两岁时无有意义的语言,不会扶栏杆上楼梯或台阶,不会跑,不会用汤匙吃饭。

没有足月出生的宝宝,新手妈妈在护理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其他方面,这样才会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哦。下面就来看看早产儿的护理:

更精心喂养。早产宝宝要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补给充足的营养。母乳易于消化,营养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宝宝应尽早哺乳。不少早产妈妈没有办法给早产儿第一口奶,也没有办法和早产儿待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妈妈可自行将母乳挤下来,由家人带给专业医护人员喂给早产儿。如过没办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够,应喂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浓,由少到多,尽量根据宝宝的作息时间予以喂养。

注意保暖。早产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稳定维持正常体温,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改变出现体温变化,合理保暖对于他们尤其重要。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宝宝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70%-80%。早产宝宝体重越轻,环境温度应越接近于早产宝宝的体温。妈妈要密切留意宝宝,勤量体温,尽量让宝宝的体温维持在36-37℃。对于低体温或体重低于2千克的宝贝,应该立即放入暖箱。

坚持做抚触。研究证明,很多早产儿长大后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胆小害羞、脾气急躁,需要爸爸妈妈给予更耐心的情感抚慰和心理引导。早产宝宝在妈咪体内没有发育完全,应给其更多的必要的身体刺激,促进身体机能的发育。抚触是宝贝非常需要的亲密接触,有助于调节其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促使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减少宝贝的焦虑情绪,增加睡眠时间和奶量。

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新生儿宝宝需要大量的睡眠,这是身体发育成长的需要,早产宝宝尤其如此。给宝宝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尤为重要。由于早产宝宝视听觉发育不成熟,喜暗好静,应减少声光对早产儿的影响,房间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灯光直射宝宝眼睛,防止视网膜损伤。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中考英语写作素材:端午节的资料

全文共 349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Festival, i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lunar calendar in May, also calle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day day", "long day", "Mu Lan day", "daughter Festival", "childrens day". It is on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any another name, such as: Good afternoon, section, section five, May Festival, bath Festival, daughter of festival, festival days, to LA, poet Festival, dragon day, AI Festival, at the end of five, the summer festival, afternoon, afternoon and so on. Although the names are different, but generally speaking, people around the custom of the feast or more than the same. Today,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Chinese people is still a very popular in the grand festival.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festivals throughout the year. May is the month of five days is poison, poison, five noon is poison, poison ranks three in the en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the end of the May". May is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the beginning of the five active snakes, ghosts and monsters are rampant, these will give people in particular will give no children and no resistance to bring disaster, must focus on that day in May at the end of anti disaster for the children, therefore, the people an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May as a "childrens Day" or "doll festival".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abits of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ecause of the vast territory, numerous nationalities, part of Mongolia, Hui and Tibetan, Miao, Yi, Zhuang, Buyi, Dong, Yao, Bai, North Korea, Tujia, Hani, Yu, Lahu, water, Naxi, Daur, Mulao, Qiang, Gelao, Xibe, Pumi, Ewenki, Yugur, E Lunchun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also have this day, plus many stories, not only have so many different section, but also has the same throughout. The main contents are: his daughter back home, the clock up like, welcome the ghost ship, hide afternoon, with midday leaf character, hang calamus, wormwood, travel sickness, Sachet, prepared sweet wine offerings, dragon boat race, tournament, batting, swing, give the child Tu Xionghuang, drinking realgar wine, sweet wine, eat a cake, salted eggs, dumplings and seasonal fruits, in addition to a superstitious activities have gradually disappear, the other has spread throughout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Some activities, such as dragon boat racing,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reakthrough time and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sporting event.

端午祭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as officially apply for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Korea, and has been successful, which is the Chinese people to protect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a profound lesso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