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人故事激励成长简短(经典20篇)

杏林春满,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这里小编给同学们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名人故事激励成长简短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6172

作文

1000

成长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故事中,有许许多多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让我最难忘的就是第一次一个人独自坐地铁上补习班。

还记得那是去年暑假的事,爸爸和妈妈都在上班,奶奶身体状况不佳,爷爷也没法开车载我去。于是我心里却萌生出了一个胆大的想法:让爷爷把我送到地铁站,我自己坐地铁去上补习班。不过家长还是有点担心我,奶奶不安的说:“万一被坏人袭击了怎么办?”

“现在十几岁的女孩独自乘地铁有可能遇到袭击呢!”爷爷连忙补充道。唉,看来这个方法不行啊,我心想。

可爸爸却说:“就让她试一试吧,这样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啊!”

“好啊,好啊,这样我的胆子也会变大啊!”我非常赞同爸爸的说法。

上补习班的第一天开始了,在去地铁站的路上,我的心忐忑不安,“砰,砰,砰”得响。没过多久,就到了“十号线殷高东路地铁站”。我一个人谨慎的走到地铁站,进站检票,我搭上地铁了,环顾了一下四周的情况,选了一个我认为比较安全的座位。我的眼睛紧盯着屏幕,我数了一下,一共要坐六站,到“四平路站”下车。一路上,我绷紧神经,心里非常的慌张,心想:万一我乘过头怎么办?万一有陌生人主动找我讲话怎么办?我努力安慰自己,只要认真仔细的地听地铁内的广播,就不会乘过头了,如果有陌生人主动找我说话,只要我不搭理他们就可以了。

在我心里默默的数车站的时候,有一对夫妇看见我一个人乘地铁,就问我:“小姑娘,今年几岁了?上几年级了?”

我刚想回答,脑边就响起了妈妈的叮嘱,我心里焦急地想:妈妈说过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可是人家只不过问年级和年龄。如果不回答他们,就会被别人认为不礼貌。可是我又怕他们再追问,我急得不之所措。

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我马上回答:“我十岁,今年三升四。”随后立刻装作要下车的样子走远了。我想妈妈让我不要跟陌生人讲话就是因为怕我说出家里的的重要信息,所以问我年龄和年级应该不算什么个人的重要信息,只要让他不追问下去就可以了。

“四平路站”到了,我沿着指示牌走了好长一段路,好不容易到了3号出口。我赶紧打手机给妈妈,妈妈夸我真棒,已经能独自己乘地铁了,还夸我长大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通过这次的体验,我觉得自己有信心独立完成各种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与手机的成长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人们每忆及往事,总会有一两件让人记忆犹新之终身难忘的事,而我也身在其中。

“我找到答案了。”手机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处确实不少。面对不认识字时,我会远离那繁琐而又费时的字典,拿起手机,打开百度,谜底很快就被揭开,让人感到一阵清凉。

但在手机的背后却有一个巨大的阴谋,我也曾为此中招。

记得那是在一个静寂的夜晚——“隆”一声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擦过,并且擦出了火花。我像中了邪似地拿起了手机输入密码,开始玩起了枪战,沉迷于其中,此时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种种令人兴奋的气味儿,而我此时的心情既兴奋又惧怕——这种偷玩手机的滋味。就在此时,门“咔”地被打开了,我慌忙将手机放到了床架上。紧接着一个黑影闪了进来,我连忙暗自装睡,我心中暗自庆幸,幸亏手机放好了。突然灯亮了起来,老爸摸了摸手机,说道:“手机怎么那么烫?”“不知道啊!”我眯着眼答到。话刚说完,“啪”地一声,我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那股高兴劲儿,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医院,但是医生却委婉地告诉我近视了。顿时我的懊悔之心和歉悔之情油然而生,我为了夺得一时的快乐却耗费了眼睛,这也让我对手机充满了厌恶之情。其实这样的事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资料上显示手机在光线黑暗中对眼睛的伤害极大,这便让我带上了眼睛。

心中顿时也明白了不少道理,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有很多诱惑,一切事物都是有利有弊,一定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三思而后行。”考虑清楚了再做事。现在我与手机已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张之洞失礼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张之洞 (1837-1909)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他在兴办民用工业方面颇多建树。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织造局、汉阳铁厂,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他还创办了教授近代科学文化的两广书院。

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据传,同治二年(1863年),他参加殿试对策。当时,他掘弃一切格式和忌讳畅论时事,很得阅卷官赏识,欲点他为状元,后因慈僖干预,得了个第三名。

张之洞常年宫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他喜欢与文人名士交往,对僚属多不放在眼里,属下多有不满,但又都无可奈何。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是张之洞的下级,也不为张之洞尊重,张多次对他失礼。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这时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神秘地对张之洞说:“请大人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儿旬话要告诉你。”张之洞认为布政使另有重要内容要说,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还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己走到仪门,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布政便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想告诉大人,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现在大人既以按规定把我送到仪门,就请你留步吧。”说完长揖施礼而去。张之洞听罢,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这位布政史所为符合清代官场礼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长的故事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的路上总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我们通过一件件小事,慢慢地让自己长大了,懂事了。可我今天要讲的不是我自己的成长故事,而是我的弟弟周烈烈,他的成长经常让我们惊喜不断。

弟弟已经1周岁了,已经学会了很多的事情,每次他学会新本领的时候,爸爸妈妈欣喜不已:“烈烈好棒,你长大啦”!那弟弟到底学会了哪些本领呢,让我一一道来。

扔垃圾。这是烈烈最近才学会的,因为我们都会把脏东西扔到垃圾桶里,扔的时候也会告诉弟弟,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有一天,妈妈帮他换下了尿不湿,问他脏东西要扔到哪里去呀,他竟然眨着黑葡萄似的大眼,抿着嘴,一只手拉着妈妈,一只手拎着尿不湿,摇摇摆摆地走向了垃圾桶,并准确地丢了进去。妈妈一把抱起弟弟,高兴地说“烈烈懂事啦”!看着妈妈月牙般弯弯的眉眼,我的内心也十分欣喜。但是只有脏了黑了的纸巾他才会扔到垃圾桶里,干净的他可舍不得,你说我的弟弟难道不是个“小人精”吗?

学会亲亲。每次妈妈出差回来,总要亲亲烈烈那胖嘟嘟的小脸蛋,然后让弟弟也亲亲妈妈的脸。慢慢地,他就学会了,只要听到有人和他说亲亲,他就马上会把头伸过去,嘟起嘴表示亲亲。我也喜欢和他亲亲,看到他鼓起两腮可爱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好多其它的事情,比如把不好吃的东西自己吐出来;吃到好吃的东西他那双乌溜溜的眼睛就会闪烁光芒;虽然他现在还不会讲话,可是哭闹起来谁都哄不好,还会连续发出类似“妈妈妈妈”的声音了……

一点一滴,弟弟的每一瞬间都在成长,都是那么令人难忘。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小宝宝成长的过程吧,小时候的我是不是也是这样长大的呢?

最后,我想对亲爱的弟弟说,让我们一起慢慢成长吧,相亲相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长的故事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11上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事值得我回忆:开心的、疑惑的、伤心的……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给妈妈洗脚了。

“吱扭”门开了,妈妈一脸倦容,有气无力地拎着包,一进屋,扔下包,一屁股坐沙发上,长叹一声:“唉——累死了!”看到妈妈一脸的疲惫,我想,以住都是妈妈关心照顾我,也得为妈妈做点事呀!对了,给妈妈洗脚吧!

吃过晚饭,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卫生间,两手端盆,打开水龙头,热水‘哗——哗’地流出来,我小心翼翼地用手试探了一下,好烫啊!我又把水龙头往右拧,凉水流出来了,再一试,嘿,正好!我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盆热腾腾的洗脚水,悄悄地放在床边,妈妈正眯站眼躺在床上,我趴在她耳边轻声说:“妈妈,我要给你洗脚,起来啊!”说着,我把妈妈拽起来,把她的袜子脱下来,捧着她的脚放进盆里。“哎呦!你……呵呵”。妈妈不知所措地望着我,不由自主地让我摆弄着。我拿了个小凳子,坐下,轻轻捧起妈妈的脚,用大拇指搓起妈妈的脚指,一下……两下。我抬起头,热气直扑向妈妈的脸,她脸色红润,正笑咪咪地望着我。我卖力地搓着,搓搓脚跟,再把脚指一个一个分开,又捏又搓,我想妈妈太累了,我要给她解解乏,洗掉妈妈一身的疲劳。我问妈妈:“舒不舒服”,妈妈乐得合不胧嘴直点头,“舒服,舒服”。此时,哗啦啦的水声,和我俩的笑声,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柔和的灯光照在屋子里,照在我和妈妈幸福的脸上,妈妈搂着我,说“青,你长大了。”“对呀,我长大了,我会更加孝敬您!”我仰起头调皮地向妈妈眨了眨眼。

我为妈妈洗脚,妈妈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让我懂得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时候,千成别忘了感恩母爱,回报母爱,哪怕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集锦

全文共 5711 字

+ 加入清单

1、吕蒙读书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感悟】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古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苦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人了。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就业谋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2、陈景润认真读书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感悟】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2、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3、苏洵发愤

苏洵是宋朝着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4、八十二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5、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着名的经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

6、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感悟】学习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真正会学习的人,要善于取舍,要选择正确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必需的。同时,学习需要思考。有些人虽勤于学习,但不过只是泛泛的阅读,任何理论观点都只在脑海里一晃而过,是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三到”是鲁迅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地总结学习方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攻读,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7、爱读书的陶行知

陶行知小时候十分聪明。他常到邻村叶家玩,看到厅堂里的对联字画,就用竹条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却无力缴纳学费,幸好有位秀才在附近开馆教书,很喜欢聪明好学的陶行知,愿意免费收他为学生。这样,6岁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9岁时,陶行知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吴尔宽先生的学堂伴读,陶行知这才正式入学。在那里,陶行知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启蒙教育结束之后,他便进入学堂,读四书五经。

10岁时,因父亲失业,陶行知只得半工半读。他每天砍一担柴,挑到城里卖掉后再去上学,每天往返20里,就这样学完了四书五经。这时的陶行知已深知读书对穷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因此学习更为刻苦自觉。他听说距黄潭源村15里的小南海航埠头曹家,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前清贡生王老先生在主持学馆,便前去求学。王老先生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便免费让他伴读。

少年陶行知迫于生活的压力,不能一心读书,必须经常参加劳动。他有时替父亲挑瓜、挑柴进城出售,有时帮母亲挑水、洗菜。崇一堂校长见陶行知勤奋好学,便允许他免费入学。这样,15岁的陶行知进入了崇一学堂。由于基础扎实,他一入学就直接被编入二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第一。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陶行知既学现代科学知识,又没丢下古典文学。因为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学堂的同学借来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一本书工工整整地抄完了。还书时,同学的父亲问陶行知唐朝诗人中最推崇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居易。”并说::“杜诗沉郁有力,多伤时忧国之作;白诗通俗易懂,道出民生疾苦。”同学的父亲为陶行知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惊奇,他认为陶行知一定会有所作为。

后来,陶行知成为我国着名的教育家。

【感悟】陶行知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完了四书五经,又学习了现代科学和古典文学,终于成为着名的教育家。他的事例说明,环境再恶劣都不能成为不学习的理由。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求的人,不会被困难、环境等诸多因素所阻碍,而是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勤奋努力的动力。

8、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非常苦恼。

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感悟】晋朝一代名臣车胤,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学习,并不气馁,用装了几十只萤火虫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尚且好学不厌,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一个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不要浪费了求知求学的好时光。

9、孙康映雪读书

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最终摆脱贫困家境,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感悟】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只有通过刻苦努力,才能成功。特别是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就要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不要放弃,不要畏惧,要在困境中磨砺自己。

10、唐汝洵苦读书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时候是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孩子。谁知,他5岁那年,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时候,课文很长,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内容,只好学古人用结绳记事。他还喜欢上了诗歌,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体味到。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终于成为了明朝着名的学者和诗人。

【感悟】唐汝洵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更没有生活在别人同情的怀抱里,而是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斗志去激励和感召他人,使自己弱小残缺的身躯显得高大、伟岸。一个健康的人要获得如此成就,尚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一个历经坎坷的残疾人都能如此面对生活,我们正常人不更应该热爱生活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成长的名人小故事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未来,既属于父母期望的未来,也属于社会期望的未来。父母往往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孩子并不就是父母的一切,父母心中还应有事业和属于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所有,父母要关心;但孩子的所有,父母未必都要在意。尤其是父母并不认同的孩子的那一些,父母应留出心底里的一角,求同存异吧!有道是:“理解了干,不理解的看,但不要顶着干。”我想,与儿女的关系,这种处事精神是可以借鉴的!

杨振宁强烈的民族意识缘于父母对他进行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点一滴的渗透,以及父亲的言传身教。早在厦门居住时,杨武之就教儿子读唐诗,教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夏商周……”,天干、地支顺序:“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甚至于八卦……在清华园里,杨武之对杨振宁进行一次正规的教育——读古书、受古训。杨振宁12岁时,杨武之请专人教儿子谈《孟子》,还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又象儿时背诵《龙文鞭影》一般背诵《孟子》全文。

对杨振宁的中国情结影响最深的还是父亲杨武之。杨武之留学归来之后先后执教于厦大、清华、西南联大等高等学府。他为人师表、工作认真,热爱着水深火热的祖国的教育事业。杨振宁是第一个回祖国访问的外籍科学家,之后,他几乎年年回国,给祖国科学事业出谋划策,他是祖国忠实的儿子。杨振宁常谈起中国的传统本土文化和生活,深为父亲敬业爱国的精神所感。他深知,父亲对他加入美国籍深为不满,在1983年作了这样的记述:“……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李政道的幸运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费米教授每周用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让学生对一切物理问题都能够自己独立思考,找到答案。费米每次讨论时都问问题,让李政道回答。

有一次,费米问李政道: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答:大概是一千万绝对温度。费米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政道说:是从文献上看来的。费米问:你自己有没有算过?李政道答:没有,这个计算比较复杂。费米告诉李政道:作为一个学者,这样不行,你一定要自己思考和估计,你不能这样接受人家的结论。李政道问:那怎么办?这里面有两个公式,看起来倒也不是最复杂,真要算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费米说:你能不能想一个其它的方法来计算?李政道说:想什么办法呢?没有大计算器。费米说:我们一块来做一个大的计算器。费米教授当时正在做着很重要的物理实验,跟做计算器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他放下手中的实验,与李政道—起做了计算器。

不久,全世界惟—的、专门用来做大计算的计算器做好了,李政道用自己的计算器,用新的方法计算出了太阳中间的温度。

李政道博士在一次讲演中专门讲到这个故事。他说,费米教授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做这样一次计算,他是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科学家,你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的结论,你必须自己亲手实验,而且要尝试使用新的方法。

这件事情让李政道博士一生受益无穷。李政道博士说,自己是幸运的,在学生时代有幸碰上了费米教授。这件事情使自己得出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则的人生结论。使自己在以后无论学术研究还是做人处世当中,都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想新方法,同时也启发了自己对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李政道博士说,自己现在带研究生沿用的就是费米教授的教学方法,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一个人,只要当他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浓厚兴趣的时候,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够有所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我崇拜的人是谁吗?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发明过许多跟我们生活有关的东西,如电影、电话 、电灯、电视、留声机等等,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发明这么多东西的吗?他小时候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但是他遇到问题总爱问“为什么”。爱迪生如果实验做不好,不会灰心,继续努力,这就是成功的原因。最后请大家记住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我们要学习爱迪生这种勤学好问、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长的故事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像小星星,闪耀这光芒,我会把那颗最亮的星给你看,让你走进我的成长故事

在我7月的时候,我看见妈妈骑自行车,就很羡慕,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学自行车,”妈妈说:“好的,我去淘宝给你买,”我高兴地说:“好,”过了几天,妈妈推着一辆自行车来,我高兴极了,一蹦三尺高,我便迫不及待地问:“妈妈自行车怎么骑呢?”妈妈说:“自行车是这样骑的,你说的是右腿前期候着腿后灯,我认识一会儿摔跤,一会和自行车翻下来。”想:学自行车有这么难吗?我伤心地对妈妈说:我不想会骑自行车,一会儿摔跤,一会儿和自行车上摔下来,我真的不想学了,“没关系,我选自行车的时候也会摔跤,所以你不要伤心,”妈妈安慰我说,我就按照妈妈说的一步一步学,我之前看到妈妈骑自行车的时的时候,想:这人车应该很简单,后来亲生经历了,我才知道骑自行车是很难的,我继续练习,练习了10个小时我才学会自行车。每周六、周日我都会去小区的空地公园骑自行车。

成长的故事,让我知道了一个启示,无论做人或做事,我们都应该坚持不懈,这个启示一直提醒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读书的名人故事五则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1、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2、车胤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3、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4、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5、恩格斯的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着,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着作,以及马克思着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着,因为“研究原着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长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太多了,酸甜苦辣,我都体会过,现在我和你分享一下吧。

三年级我开始写作文。第一次习作时,一句话也想不出来,写完了也是干巴巴的,而且语句还不通顺,完全是流水帐。我的作文本上全都是红色的圈和几个大大的叉。后来看了一些书,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还在老师的引导和反复的修改下,渐渐地我的作文越来越好了,有时老师还会在我的本子上写一个“优”字呢!

我不仅在学习上有所提高,现在还可以为家里做些事情了。就在妈妈生病时,我想起来我小时侯发烧的时侯,妈妈抱着我跑到医院时,妈妈那时眼睛都要哭红了。我一定要照顾好妈妈,爸爸那时正好出差,只有我和妈妈在家,我帮妈妈做了一些家务,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甜”的事情,我学会了游泳、滑雪等很多运动,周末经常爬山,看风景,寒暑假去远处旅游,欣赏了很多美丽的风光。

这是我成长时发生过的一些事情。“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我现在渐渐长大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的事情发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长的故事600字

全文共 1295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中的故事犹如五彩斑斓的布景画,五颜六色、丰富多彩。他更像一部情感生活剧,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而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他们为我的成长剧本提供着丰富多彩的素材。片段就像电脑里的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不断的播放,让人难忘…… The story of growth is like colorful setting paintings, colorful and colorful.He is more like an emotional life drama, joy, sorrow, sweetness and bitterness.The loved ones, friends, and teachers around them, they provide a variety of materials for my growth script.The clip is like a slide in the computer and keeps playing in my mind, which is unforgettable ...

美国作家、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而我与自信的深刻结缘就是我成长故事的一个精美剧集。

2007年秋季我从深圳转学到东莞阳光一小,上课爱讲话的不良习惯让我常被老师批评、投诉。曾经我也想着“改邪归正”,可是自制力超差的我总是在重复着这个故事。我感觉自己好像成了一个让众人“唾弃”的孩子!我害怕去到学校,害怕因在学校犯错而被妈妈责骂,更害怕被老师批评时同学们的眼神。我像一个刺猬一样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自己的外壳,对任何事情都以“我不会、我不能、我不……”来应对。我变得缺乏自信,在强烈的失落中匆匆忙忙结束了二年级的学业。

2008年的秋季转眼就到了,我的心情如南方秋燥的天气一样,显得如此的忐忑不安……开学的第一天我还跟往常一样,胆怯又不情愿地来到学校。我的视线只瞄了一眼讲台上的一个靓丽身影,她就是我三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邹老师。时钟老人还像以前“嘀嗒”的走着,老师艺术性的批评让我重视改正自己的缺点,她提醒式的表扬让我注意力更加集中,她会用她甜美的声音表扬我的作文优秀,鼓励我投稿校刊。

她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像灵丹妙药一样让我觉得自己原来也是那么棒!她会电话和妈妈沟通培养我的自信,于是自信又在我的心里如野草“春风吹又生”……从一出生就被妈妈判刑为鸭嗓子(沙哑)的我一张嘴就被妈妈喊“停”,但我的音乐老师却真诚的鼓励我、表扬我,教会我从来都没学过的京剧表演,并取得了全市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老师们如心灵的医生,给我开出一剂剂良药,让自信驻扎在我心田而茁壮成长!

2009年的秋季开学,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学校,此时我和自信已成了的朋友,它给予了我以勇气与力量,使我更加热爱生活!我尝试做节目主持,还积极参加东莞精彩童星电视大赛,即使遇到挫折也改变不了我那颗充满自信的心!自信像一颗火热的太阳,使我享受着它的温暖,指引我前方的征途!

我感谢我的老师们让自信与我再次结缘,我更要勇敢的告诉自己、告诉全世界:“我自信,我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长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向四周望了望。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经历了好多好多的故事。我无从下笔,只得默默地抬起头,向窗外望去,我的目光落在那条马路上。我望着,看着,渐渐陷入了沉思……

是的,那条马路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它却“告诉”了我一个人生的哲理,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未脱稚气的小姑娘。有一天,妈妈有事,她便然让我自己走回家。我高兴地答应了。“你行吗?”妈妈还是不太相信我。我用力地点点头,心里确实很不以为然:“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过条马路吗。虽然是第一次,但也不会向妈妈说的那么难吧!”我走出了校门。“我一定行的!”渐渐地,我走到了那条马路前。我抬起了头—好多车呀!我的腿打起颤来,心也是七上八下的。我后悔了。望着那来来往往的汽车,我方才那颗充满了自信的的心,一点一点地被冲散了。我按捺不住我那颗狂跳的心,后退了一步,又一步……我别无去处,别无选择。渐渐地,我倒是定下了心。车少了,我试着向前迈了一小步,接着又是第二步……我过了一半马路了!车好像一下子又多了起来,川流不息地。我的心中又打起了退堂鼓,扭头一看,车更是多!我咬定了牙,深呼吸,不再回头。车似乎是少些了,我大步地向前迈去……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

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考验,有太多太多的磨难和坎坷,只有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哪怕只有一小步,义无反顾,你就一定会成功!不要留给自己太多的余地、退路,让自己不能放手拼搏,存有侥幸心理。倒不如破釜沉舟一搏!

是啊,我成功了!我抬起头,看见了一片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学生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初一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一张桌子对着窗户,窗外阳光明媚,挺拔的树木在窗外站立着。这是理想的读书环境。那儿常坐着一个男孩——那就是我。 A table faces the window, the sun is sunny outside the window, and the tall trees stand outside the window.This is the ideal reading environment.There is often a boy where I often sit — that is me.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书。记得看的第一部书是《中国神话》。精卫填海,我感受着她的执着;牛郎织女,感受他们对爱情的坚定追求。还有童话,《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要诚实。我还曾经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而痛苦过。

我慢慢地长大了,接触了四大名着。《水浒传》让我领略一百单八将的英雄气概;《三国演义》看三国人物豪情壮志,诸葛亮巧施妙计;《西游记》看师徒四人如何完成取经之路;《红楼梦》解读封建社会中每个人的悲惨命运。

现在,我有接触了外国文学。奥斯特洛夫斯基告诉我们要坚强;海明威告诉我们要无惧困难,执着;法布尔带给我们一个昆虫世界,告诉我们细心并坚持着;听高尔基诉说他悲剧的童年。

我爱读书,书不是航船,却能带我们环游世界;书不是眼睛,却能让我们开阔视野;书不会说话,却能让我们与作者交谈,理解他的感情。在读书中,我们成长

我们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就从读书开始吧。鲁迅曾说过:“尚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从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牛角挂书中,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位成功者都是离不开读书的。侯宝林抄书的事你一定早就知道,他正是凭着对读书的渴望,才能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你进步了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让我成长,读书让我们成长,读书让每一个人成长。从现在开始,读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长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一天早晨,我刚刚睡醒,就感到暑气逼人,不一会衣服就湿透了。爸爸就对我说:前几天我们不是买好了游泳的装备,今天我带你去学游泳好不好?好啊!我高兴地跳起来说。

于是,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了游泳馆。我迫不及待地换上游泳裤,戴上泳帽和游泳眼镜。按爸爸说法冲了个澡,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向泳池,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哦,真爽啊!我玩了一会,爸爸游过来说:学游泳吧,我们先练闷水。我点点头,按爸爸说的吸足了一口气,然后把头没入水中。刚开始还好,等气接不上时的滋味就不那么好受了,水一个劲地往耳朵、鼻子里钻,头有点晕,胸口发闷。我急忙把头抬出水面,把我的感受告诉爸爸。爸爸鼓励我说:没事,游泳就是这样的,多练几次就会习惯的,加油。好吧,不能被困难吓倒,我又一次把头没入水中。在练习中我被水呛了好几次,但我没有放弃,闷水的时间逐渐拉长。

接着爸爸又教我如何浮在水中,这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却不那么容易。我练了好长时间,慢慢地也能在水中浮起一会了,我心里可高兴啦。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爸爸经常去游泳,我经过不断地练习,很快学会了游泳。

下学期有游泳课,我要好好跟老师学习,争取游得更快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长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记忆的天空中,有许许多多的成长故事,犹如天上的星星,其中有一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一年级暑假的一天,那天天气晴朗,爸爸面带微笑的对我说:今天我带你去滑旱冰吧!可把我高兴坏了,大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我立马准备好了旱冰鞋,爸爸带我就岀发了。

到了滑旱冰的地方,哇!人好多啊!我马上穿好旱冰鞋,我试探性地站起来,想着:趁爸爸还没过来,我先来试一试,让爸爸看看我的厉害。可是我一下子没站好就摔倒了,“这下可尴尬坏了,还想给爸爸露一手呢!”这时爸爸走过来说:“我先扶着你滑吧!”爸爸一边扶着我一边走,只看见爸爸累的满头大汗,我就对爸爸说:你放手我自己来试试,结果又摔了一个大跟头,痛得我直咧嘴,滑旱冰好难啊!心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加油,坚持就是胜利”,”放弃吧!太难了,学不会的。”爸爸在一旁看出了我的心思过来说:“做任何事情不要着急,你如果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放弃的话,你怎么可能学会滑旱冰呢!”听了爸爸话,我又鼓起勇气重新站了起来,认真去模仿别人的动作,摔倒了再爬起来,就这样一次、两次……最后掌握其中的技巧,我终于学会了滑旱冰。

这次不仅让我学会了滑旱冰,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中外名人故事》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很多中国和外国的名人故事,比如爱国诗人屈原、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估、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献身科学的居里夫人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书中讲述了世界上最美的天使——特蕾沙修女。有一天特蕾沙修女要到医院商量工作,在车站广场附近发现了一位倒在地上的老妇人,特蕾莎修女赶紧用手试了试呼吸脉博,老妇人还没有死,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医院的行程,因为特蕾莎修女想,如果老妇人躺在那里,一定必死无疑。接着把她送到了医院,可最终没能老人。但老女人在临死前,却十分感谢特蕾莎修女能够救她。

我认为特蕾莎修女是一个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无家可归者。她丰奉献了自己所有的爱,给了病人。

她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爱的力量,让我明白了在爱中成长的我们,也要学会帮助他人。因为只有爱,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长中的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有欢笑,也有哭泣,大大小小,轻轻重重,多得数不清。在我的记忆里,这些经历既增长了我的见识,又磨练了我的意志。回想起无数件难忘的事,其中这件,令我记忆犹新。

那是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和妈妈到体育馆玩,看见有很多人在玩滑板,他们看起来威风极了。于是我也有了学滑板的念头,妈妈一眼就看出了我的想法,很快就给我也租了个滑板,租滑板的阿姨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滑滑板的基本要领。

一开始,滑板好像故意不听我的话,不是上去了摔下来,就是上去了不往前走,我急得满头大汗,真不想学了。妈妈在一旁不停地鼓励着我,于是,我静下心来,观察身边滑滑板的小朋友们,认真地看他们的动作,上板、起步、滑动……突然,我好像明白些什么了,于是,我先用左脚踩上滑板,右脚蹬地,给滑板一个冲力,然后右脚迅速踩上滑板,先让滑板向左倾斜,然后向右重摆,身子左右扭动,保持平衡,咦?这一次不但没有掉下来,似乎还往前走了几步。我更加有信心了,我不断总结经验,不停地改进动作,这时我的脚如同装上了风火轮,飞速向前滑去,可神气了!我高声喊道:“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妈妈也在一旁不停地为我拍手叫好。

我滑着心爱的滑板在场地里自由自在地前行,我的心就像小鸟一样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不知不觉中我加入了一群滑板队伍里,我们时而排成长龙,时而齐头并进,大家你追我赶,互帮互助,还不停地总结经验,提高技术。就这样,不但我的信心与胆量提高了,而且我还为自己的坚持感到无比骄傲。

通过这次努力,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有信心,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这件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它时刻在提醒我,在今后的道路上,我要用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更加坚毅的态度去迎接成长中的每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成长的故事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表哥一起去参加邯郸武安的夏令营。

夏令营一共有五天四夜,在第三天,我们要挑战的是二十六米高的断桥。断桥只有两个板子吊在半空,两个板子中间有五米的距离,下面空空如也,看着非常害怕。我排到第八个过断桥。我看着别人一个一个跳了过去,心里很担心:要是我跳不过去可怎么办?轮到我上去了,哥哥鼓励我说:“没事的,你只要一跳就过去了。”听了哥哥的话,我就不那么怕了,但还是有一点恐惧,我先从杆子爬上去,从上往下看,就像从天上往下看一般。顿时,我吓得腿都软了,我一直抱着杆子不动,我怕一动会掉下去。这时,教练说:“只要你坚持就可以成功。”我的手慢慢地放开杆子,胆战心惊地向前走去,我轻轻地跳了一下,竟然跳了过去。我真是非常开心!我战胜了自己的恐惧。

我学到了坚持就能成功,只要克服了恐惧,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贫穷的坚守名人故事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十七岁的曾国藩进京会试却名落孙山,只得怏怏返乡。途经金陵时,他在书店无意间发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明史》。一问书价,他又喜又忧。喜的是,袋里的银子正好和书价相等;忧的是,买了《明史》便无钱回家。

他双手紧攥着兜里的银子,徘徊良久,最后还是咬咬牙把书买下了。他一边小心地把书一册一册地放进担子,一边悄悄地问书店的伙计:“小兄弟,这里可有当铺?”伙计用手往斜对面一指:“那不是?”曾国藩立即挑起担子,径直向当铺走去。当掉长衫后,他便去码头搭船返湘。让他惊讶不已的是,船钱与当长衫的钱正相吻合。

船行了三天三夜,他读了三天的《明史》,睡了三夜的好觉,中途只吃了船家的几个火烧。当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曾国藩挑着担子走进家门时,家人都以为他遭劫了呢。

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国藩当上了翰林院检讨,为大清编纂国史。尽管此时他已官至七品,有俸禄银饷,但是除去借支及日用开销已所剩无几,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一天,道光帝突然造访翰林院,众大臣便立即跪倒一地。道光帝翻了翻眼前的日课,随口一问:“曾国藩,有什么新作啊?”

曾国藩马上跪上前来,大声说:“微臣曾国藩给皇上请安。”

道光帝细细打量跪着的曾国藩,只见他身穿一件补了两大块补丁的旧官服,外相极其寒酸。道光帝脑中突然浮现出乾隆年间,为博得节俭的美名而刻意长年穿旧官服的浙江巡抚的影子,心中十分不悦,便问:“曾国藩哪,你身为翰林七品检讨,不仅要学仪天下,还要威仪天下。你穿得这么破破烂烂,成何体统啊?”

曾国藩吓出一身冷汗,谨小慎微地回答:“皇上恕罪。微臣以为,翰林院检讨应以治学为第一要务。如果抛弃学问只靠仪表服饰来装点门面,微臣就有负皇恩了。更何况微臣也不愿举债而刻意装扮自己。”

买件衣服就要举债,道光帝十分不解,便问:“曾国藩,朕来问你,你现在身为检讨,一年的薪俸除掉日常开销难道就买不起一件新官服吗?”

曾国藩略一思忖,平静地回答:“蒙皇恩授检讨后,微臣当日从国库领取全年俸禄三十三两皇银。微臣还会馆食宿银七十贯,用庶吉士服改裁七品官服费银三十贯,做补服裤靴费银一两三贯。余下的银子除了交给会馆,又为祖上祠堂捐香火银二两,孝敬高堂祖父母六两,孝敬父母四两……请皇上明察。”

一席话,倒把道光帝逗乐了。他笑呵呵地说:“曾国藩哪,这件事就过去了啊。”

这件事是过去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一天,翰林院学士赵楫因老父来京看望,便发帖宴请翰林院官员。接到请柬的曾国藩左右为难:不去吧?赵楫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有碍颜面;去吧?身上仅存一百七十枚铜板,度日艰难不说,也没有谁拿铜板去赴宴的。他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没去。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就受命誊一份“皇考”。而每次交与赵楫审查时,赵都会在上面批两字:“重誊。”一份五千字的“皇考”,曾国藩整整誊了一天才交卷,真是苦不堪言啊。

一月未到,曾国藩又收到詹事府金正毕的请帖。他知道,赵揖的宴席既然没参加,金大人宴请也就不能参加。厚此薄彼,是官员之间相处的大忌。此外,他又担心以后会收到类似请帖,于是提笔写了个告示:“曾国藩出身贫寒,箱内无银,七品小官,俸禄有限。即日始,凡京官应酬之事,概不参加。见谅。”然后,他就把这告示贴到会馆的柱子上。

没过多久,曾国藩就因“办事糊涂,办差敷衍”遭到御史参奏,被道光革去翰林院检讨实缺。也就是说,他既没实际差事,又没俸禄。不仅如此,同事、朋友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这让曾国藩备受打击。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曾国藩用毛边纸装订了几个本子,自命名为《过隙影》,决定“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在无缺分、无俸禄、无同乡、无朋友期间,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一路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