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作基础应用知识(热门20篇)

浏览

6443

作文

387

作文写作基础教学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学好作文就需要多看、多写、多练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作文写作基础教学,欢迎大家阅读!

一、用眼去学会观察,提高写作的兴趣。

观察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生活中,因为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认识。故而凭空设想的描写、生搬硬套的抒情议论是无味的。常言道:“创作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鲁迅曾说:“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我们要从正面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接触事物,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观察成为写作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学生便水到渠成地写出真人真事,抒发出真情实感来。

观察不仅局限于“用眼看”,还用耳聆听,用身体去体会。

二、用口来学会说话,激活写作的表达能力。

说话是口语教学的实施,亦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说话的动机和机会,叫学生学会学语言,用语言。说话锻炼的方式很多,在生活中,笔者常从一下几点做起,收益甚多。其一,巧设课堂疑问,训练学生“答疑”的机会。多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中“扮演”中说话。注重学生讨论。其三,图文并茂,让学生利用客观情景做“导游”者。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观察、想象和言论。其四,针对突发事件,让学生有所“议”。从肯定中让学生感悟说话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说话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全方位多角度地给学生创造机会。

三、用手学会练笔,感染写作的动力。

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薄,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录下来……”的确,平时让学生多写日记,多写感言,多抒情议论,大到新闻论坛,小到遣词造句,灵感观后录等。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也通顺了,素材也就丰富了。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越说越精了。不仅如此,我们在优化设计上给学生予以练笔,“临摹”写法上练笔,插图引发上指导练笔等。

四、用心学会推敲修改,领略写作的方法技巧。

写作中的推敲和修改,是写作灵感的源泉。常人说:“三分写七分改”;美国作家柯德说过:“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鲁迅说过:“作文没有什么秘诀,要说有,那就是多写多修改。”可见修改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领会琢磨、修改。从字、词、句、段、篇,立意,语言特点、谋篇布局、手法结构等诸方面进行修改,学生从而从消化到整合,竟而达到“随模铸器”,写作便不失谱了。

五、用脑去学会联想,提升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真情实感的同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像,习作会更生动形象。诸如看图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但是,联想的并非是胡思乱造,凭空设想,而是想像其隐藏的侧面或背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说道:“手脑潜能开发与高效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是手脑演写作文系列教程之一。发展儿童的观察、表达、想象、抽象思维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说的精,形象生动,下笔形如汩汩流水,就要注重观察、说话、练笔、修改、联想式的综合改进,就要用眼、口、手、心、脑相结合的感官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新闻写作基本知识:消息的写作

全文共 2240 字

+ 加入清单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消息种类

(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 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 报道。

(三)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 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二、消息写作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 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 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地球三分钟 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 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 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 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 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 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 通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3、背景的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闻学则将 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 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GMAT考试作文的写作知识之整体布局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们要浏览GMAT作文题目、审题并写出开头段。

审题和开头段同时进行,一边看题一边写,这不是回避逻辑错误,GMAT考试而是将审题、找错和写作有机地结合。第一段的任务无非就是指出论题的结论、假设、论据,并指出题目有错误。同学们会发现,在我们GMAT写作的第一段中,逻辑错误会不断的涌现出来,而当我们把有问题的假设以及原论证的逻辑结构清理以后,该论证所存在的所有问题也就都暴露出来了。

在写完开头段并审好题后,大家要趁着头脑清醒,把主要的逻辑问题都打出来。

GMAT写作原文可能出现六七个逻辑错误,而大家只需要从中挑出3-4个最主要的进行有利的攻击就可以了。因为这篇文章能不能拿高分,直接取决于与你能否抓住主要逻辑错误。也就是说,如果你忽视了非常致命的逻辑错误,那么即使你把其它的错误批驳得再好,所用的语言再美,字数再多,最后照样不及格。有人担心是不是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清理出来,实际上大家只要把主要的错误都清理出来,进行有利的攻击,同样可以拿到六分,正如ETS的六分例文一样。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节约时间,因为考生在正文写作时往往会把顺手的段落大写特写,力争在某点上把敌人驳的体无完肤,但是等到意识到有其它的重要逻辑错误未被谈及的时候,时间却已经到了。而首先列出提纲则可以提醒我们点到为止,切实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与其把一个问题分析的特别透彻,不如把所有的主要问题都涉及到,即使不很透彻,也比前者要好。简而言之,Argument这部分展开批驳的时候,与其断其一指,不如伤其四指。

[GMAT考试作文的写作知识整体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诗词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5432 字

+ 加入清单

笔者曾翻阅过许多诗词研究者的著作,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小编收集古诗词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1 孕育阶段

大家都知道,工厂生产产品都有个产前准备阶段,即原材料供应阶段,恰好诗词创作也有准备阶段,我们把它称之为孕育阶段,这个阶段有两方面的内容要向大脑这个加工厂供应。

一是情感。诗属于那种浪漫的抒情文学,诗生于情,情成于诗。情是诗的源泉,没有情哪来的诗。而情又借助于诗,把豪壮和凄婉等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使人体会到那种喜怒哀乐的情感。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情的诗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情感的产生又是通过外界事物对大脑各种各样的刺激产生的,作为我们来说。就要主动接受外界(生活)供应的素材,孕育出或喜或悲的情感,为诗词创作做好产前准备。

二是灵感。灵感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突然间爆发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智慧)。这与文化层次和阅历(经验)成正比关系,文化越高,阅历越丰富,爆发灵感的机会就越多。一般艺术家的灵感都与艺术形式有关,如画家可能是构图和色彩;舞蹈家可能是动作和造型;小说家可能是情节与结局;而诗词人则是字词和语句。灵感创作往往是精华,它体现了艺术家的风采和光芒。灵感不可能时刻伴陪你,但它却隐蔽在灵魂的某个角落,一旦激发,势不可挡。灵感的特点是稍纵即逝,所以当来了灵感时,一定记载下来以备后用,否则就会踪影全无,后悔不迭。

2 执笔阶段

这就和工厂中加工产品一样,要进行加工生产了,这也是诗词创作的执笔阶段。这个阶段大致分三个步骤:

一是选材。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最适合你的诗词创作。诗词的体裁的确名目繁多,有古诗词和现代诗;诗和词;绝句和律诗;还有各种词谱的选择等等不一而足。这就需要看作者喜欢什么体裁,什么样的体裁最适合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还要取决于情感内容的多少。这些都需要量体裁衣,根据作者的实际需求来选择。

二是动手。选好体裁后,就按着诗词格式的要求去写就行了。最好是按着你的习惯和方式去创作,是白天还是晚上,是一气呵成还是多天完成。最基本的条件就时,采取何种习惯和方式更适合激发你的灵感,你就采取哪种。

三是修改。诗不厌改,越改越好,越改越精。一首诗写好后,最好是放置几天后再改,因为马上修改时你还没脱离当时思路,还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效果不会太好。修改时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进一步调整情感,修正偏颇不妥之处;另一个是进一步匡正格律,修复差错不适之处;再一个是进一步锤炼字句,修改疏忽大意之处。

3 发表阶段

这和工厂生产的产品需要销售到客户手里,被用户所接受一样,作品是要发表给别人看的。一般有有两个含义:一是让别人理解你的思想感情;二是便于别人批评指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如果是精品,还会起到宣传教育的重大作用。

下面就从诗词的基础知识开始讲解:

二 五言古绝押韵简介

范例:

鹿 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解释:

五言古绝即古体绝句的简称。每首四句,每句五言(字)。

初学古诗词的朋友,我建议最好是从五言古绝入手。这是因为它不用严格的讲究格律,限制也少,容易学习和掌握。最大特点是句中字没有平仄要求,只对句末字有平仄要求。而且语句短小精炼,极易成文。文风自然古朴,含义深刻。

五言古绝最主要的要求是合乎押韵,二`四句押韵,第一句多不押韵。仄声韵和平声韵都可以用,但一般不混押。须注意的是第三句句尾平仄应与相邻的二`四句相反。见范例:二`四句韵脚响和上字,押的是江阳韵,都是仄声韵,第一句没押韵。第三句尾林字是平声字,与二`四句仄声字相反。

常用格式(每句尾字):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注释:

- :平

/ :仄

() :押韵

+ :仄可平

= :平可仄

还有拗格,因不常用,这里就不举例了。有需要的朋友可和我说。

朋友们可从五言古绝试做起,这个并不繁杂,也不困难。只要这个入门了,其他的也就快了。各位朋友快发帖作诗,千万别不好意思,只有迈出第一步,以后才会有提高和创新。我一定认真评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 五绝平仄简介

范例:

听筝 作者:李端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解释:

李端(?~?)字正己,唐朝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官终杭州司马。“大历十才子”之一。喜作律体。有《李端诗集》。这首小诗写一弹筝女子为取宠故意出错的情态,写的惟妙惟肖,委婉细致,富有情趣。

五绝指五言律诗,即律体绝句,它是唐代建立的新诗体,有着较为严格的格律,也称近体诗。它讲究平仄交替配合,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律诗一般把上下两句称一联,前一句叫出联或出句,后一句叫对联或对句。一个要求是联内上下两句相应的字必须平仄相对,但在实际应用中,偶数(2`4`~~~)字平仄相对即可。另一个要求是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联里的偶数字,和后一联出联里的偶数字必须平仄相同(想粘),。就如范例中的第2句“手”和“房”与第3句的“得”和“郎”都是平仄相同,也可参考笔者发的《送海云霞》一帖。违反了这两条,就叫“失对”和“失粘”。五律基本平仄格式:

1 仄起,首句不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平起,首句不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仄起,首句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平起,首句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释: - :平 / :仄 () :押韵 + :仄可平 = :平可仄

五绝一般是仄起,首句不入韵。最后再强调一下,律诗一定要严格按照格律要求创作。

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律诗。笔者用几个字把其主要要求概括一下:一是要押韵;二是讲平仄;

三是须对仗;四是有诗意。

还有一点要解释的是,按理说古律诗应按古声`古韵写作,但现代人已经极少按这个要求去做了。为了使初学者朋友方便学习,我们在本论坛一律采取今声今韵。

欢迎朋友按格律发表作品!四 七绝变格简介

范例: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讲解: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唐朝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官文安县尉,后辞官远游边塞山水,可以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所作之诗在当时“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可惜传世之作仅六首,且都是热情洋溢的佳作。这首诗为出塞远征将士所写,道出了将士在雄奇而苍凉的境地中,凝重深沉地对遥远故乡的一种思念。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佳句来暗喻朝廷恩泽不及边塞,却又不失豪迈悲壮之气。

七律(四句)也称七绝,也是近体诗的一种,可以看作五绝字句在量上的增加(变形)。在五绝每句前加上与前二字平仄相反的二字即成七绝,七绝首字可平可仄,第三字和五绝的平仄是相同的。七绝有如下平仄格式:

1 平起,首句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仄起,首句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平起,首句不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仄起,首句不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释:

- :平 / :仄 () :押韵 + :仄可平 = :平可仄参考。

七绝通常是首句入韵,不入韵的少见。它的写作特点是:语浅情深;句绝意广;音在弦外;遐思无限,好多古诗人的七律(四句)都具备这个特点,各位朋友可参考。

另外,仄仄脚的五`七言律诗还有一种较常见的变格句型,就是句末倒数第二字的仄声,与句末倒数第三字的平声对换, 形成变格句式,而且变格后倒数第五个平可仄字,就不允许变化了。 如:

五言 七言

正常 = - - / / + / = - - / /

变格 - - / - / + / - - / - /

五 律诗拗救简介

范例:

1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解释:

李白(701~762),字太白,好青莲居士。唐朝陇西成记(今甘肃天水附近人),生于中亚碎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多彩,语言流畅自然。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伟绚烂的色彩和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有《李太白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京兆万年(今陕西细长安)人。进士出身,后来做过几任刺史,观终中书舍人。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多清丽生动。有《樊川文集》。

在律诗中,仄平脚句型(- - / / - ;+ / - - / / -)中,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用仄声就被认为是拗(不顺畅)。前人谓之“孤平”,意即孤单单的一个平(韵脚和七言首字+除

外),这也是犯了古今诗人之大忌,把孤平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那么既然是大忌,最好还是回避为妙,办法有两个:

一是避免出现孤平。即在仄平脚的律诗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子必须使用平声字。

二是想办法救孤平。如果此处用了仄声,那就在孤平后面的邻字(五言第三子`七言第五字)改用平声作为补救,这就是常说的孤平拗救,也算合律。格式为:

五言 七言

正常 - - / / - + / - - / / -

拗救 / - - / - + / / - - / -

如范例一末句的“天”字救“恐”字;笔者《五绝 谋生》末句的“情”字救“哪”字。

另外拗救字不但可以救本句的孤平,还可以救上句相同位置的仄拗和其后一字(上句倒第二字)仄拗。如范例二末句的烟字救上句的“八”和“十”字;笔者《月中歌舞》常字救上句的“夜”和“挽”。

拗救处的字使用时也是比较灵活的,不救拗时也常有用平声的现象,就不举例说明了。另外律诗的平平脚(句尾两字)句型和仄仄脚句型的倒数第三字,忌讳再用平或仄声字,以避免出现三连平和三连仄现象。这都不是太常见的,也就不细说明了。

笔者在这里只是简单的把拗救间介绍一下,其实你只要按正常格式写诗,就不会出现拗救的麻烦的。所以对于初学朋友来讲,最好是正格协作,熟练后因排字遣句的需要,再适当地使用拗救`变格及其他。

六 五言律诗对仗简介

范例: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无群。

倾心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解释: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襄阳(今湖北)人。曾屡考进士不中,曾在朝廷为官,但不大。后弃官,在成都营建杜甫草堂。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见证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被后人称为“史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诗集》。《春日忆李白》描写了对友人李白的一缕相似,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李白的感佩和爱慕之情。

五言八句律诗简称五律,组成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莲(或承首`颈`腹`尾联),为了方便好辨认,我们就依次称为1`2`3`4联吧,中间的2`3联必须队仗(对偶)(请参考《诗词韵律简介》二—2对仗一节)。它的平仄格式是:

1 仄起,首句不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平起,首句不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仄起,首句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平起,首句入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释:

- :平 / :仄 () :押韵 + :仄可平 = :平可仄

五言律诗通常是首句不入韵,一般时仄起。

对仗往往起着律诗的画龙点睛之作用,而且也是对联格式的主要来源,所以初学朋友,一定要好好掌握。律诗对联的基本要求,可参考《楹联的基本要求》一帖,基本内容差不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工对和宽对的概念,工对就是样样都符合对仗的要求,对的严丝合缝。宽对则可以避小就大,如名词这个大类中包括时间`地名`人物`动物方位等等小项,大项对了不管小项,这就是宽对。

另外律诗对仗还有一大忌讳。就是一定要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广东高考英语写作基础题备考策略

全文共 43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编就高考英语广东写作题将由基础写作(满分15分)和任务型写作(满分25分)两节组成。为了更有效地备考基础写作题,需要搞清楚基础写作题的特点和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并对备考给出一些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基础写作题的特点

高考设置基础写作题目的目的是要检测考生最基础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如用词的合理性、句子结构的复杂度、语法运用的正确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句子之间的连贯性等。因此,基础写作题与往年的书面表达依然会有很多相似点,但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1. 写作题材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历年来高考作文题的题材都非常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校园活动、校外见闻、交友、旅游,和考生有关的话题讨论等。可以预料明年高考写作题的题材还会在这些范围之内,并为所有所考所熟悉。

2. 写作的体裁主要是故事性描述和应用文。基础写作题的体裁主要有故事性描写和应用文写作两大类。命题形式可能是看图写故事、看图表说明、根据表格信息完成一封短信或一份通知这类的应用文等。

3. 内容呈现的方式具有半封闭性。作文试题逐步走向开放将是大势所趋。但是,基础写作题还只能是半封闭的,其特点是写作的内容是被规定了的,考生必须将文章所规定的信息点完整、全面地表达出来,但对于语言表达的方式、信息组织的先后秩序、需要补充哪些必要的信息等,考生又有一定的自主构思空间。

4. 用5句话表达。这是基础写作题与往年书面表达题最显著的不同点。往年是规定字数(100词左右),句子的数量不作规定,所以很多考生为了不犯句法错误总是用一些简单句。而基础写作只能用5句话来表达题目所给的全部信息点,但所给的信息点与往年的书面表达相比并不会减少,所以,用5个简单句很难完成任务,必须使用复合句或并列句来综合多个信息点,而且还要照顾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语意上的连贯。从这一点来说,基础写作题对考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二、基础写作题提出的新要求

由基础写作题的特点可以看出,它对考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1. 信息组织能力。笔者认为,信息组织能力包括信息归类、信息排列和信息表达三个环节。对于题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点,考生首先需要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信息进行归类,并初步计划将哪些信息放到同一个句子中;其次是将信息进行合理的排列,排列必须依照一定的标准,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第三是选择信息表达的秩序,确定句子之间的先后关系,这既要考虑语法上能否衔接,还要考虑语意上的连贯。在组织信息的过程中,还要对某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增删,使文章意思连贯、语言畅通、逻辑严密。

2. 运用复杂句子的能力。在整理和归类信息点之后,就需要正确地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综合地表达信息。复杂句子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复合句,包括含有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含有状语从句的复合句。

第二类是并列句,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并列句, 如由and,then,besides,in addition, furthermore,moreover, what’s more等连接的并列句,具有转折关系的并列句,如由but,however,on the contrary, after all等连接的并列句,具有平行选择关系的并列句,如由both…and…,as well as,as well,neither…nor…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等连接的并列句。

第三类是一些特殊句型,如使用强调句、倒装句、含有with复合结构的句子、there be开头的句子、以形式主语it开头的句子等。

正确地使用各种句型,不仅能够完成题目所要求的任务,还能使文章的句式变得丰富、行文更加流畅、中心和主旨更加突出。

三、基础写作题的备考策略

在基础写作的备考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养成一些良好的写作习惯,如认真审题、巧妙构思、常写草稿、工整誊写、仔细核对等好习惯,另一方面在组织信息和训练复杂句子结构方面要多下些功夫。下面我们以“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英语科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为例,探讨如何备考基础写作题。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假设你最近参加了由某电视台举办的中考生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奖,该台准备组织获奖者去北京参加一次英语夏令营活动,下表是这次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7月15日-22日或8月15日-22日

活动内容

参加英语角 学唱英语歌曲

听英语讲座 表演英语短剧

看英语电影 教外宾学中文

【写作内容】

电视台现就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征求你的意见。请按照以下要求用英语以书信形式给予答复。

1. 选择适合你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2. 解释你只能参加其中的两项活动(听英语讲座和教外宾学中文),虽然你认为所有的活动都很有意义;

3. 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听英语讲座了解英美文化的信息;教外宾学中文因为2008北京奥运让越来越多的外宾想了解中国。

【写作要求】

1. 必须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

2. 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

Dear Sir or Madame,

I’m glad to be invited to the English summer camp.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s truly,

Li Ping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的准确性和复杂度;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点的数量与往年的书面表达题相比并没有减少,要想用5个句子把所有的信息都表达出来,考生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备考:

1. 养成重视审题的习惯。虽然基础写作题是半封闭性的,但审题仍然十分重要。现以样题为例,谈谈如何审题:

思考的问题

样题分析

要写的文章主题是什么?(topic)

参加夏令营。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purpose)

电视台邀请参加夏令营,写信回复

要写文章的信息点有哪些?(information items)

选择的时间、参加活动的内容、解释为什么。

怎样安排信息点的逻辑顺序?(order)

说明要参加的活动并解释原因—→说明要参加的时间并解释原因。

动作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时态)?(when)

夏令营还没有开始,文章主要用一般将来时。

2. 提高组织信息的能力。组织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分类、信息排列和信息表达三个环节。这些步骤看起来好像很繁琐,但对于中下成绩的考生来说,一步一步地思考这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现以样题为例,说明该怎样组织信息。

信息分类

信息排列

信息表达

时间信息:两个时间段。

内容信息:6项活动。

选择信息:其中的两个活动及其理由。

夏令营的内容信息点排列:可以将自己要参加的两项活动放在前面,其它信息点可以略写。

作者的选择信息点排列:依照自己所参与的活动顺序逐项表述,紧接着给出选择的理由。

结合已经给出的头和尾,写作的顺序可安排如下:

很高兴被邀请(已给出)——感谢安排这么多的活动——说明活动的意义——表达自己只能参加两项活动的遗憾和原因——说明参加的活动内容及原因(两项活动用两句话)——说明自己选择的时间及原因。

3. 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及其用法。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用词不准和句子结构错误是写作失分的“罪魁祸首”。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及其用法是基础写作备考的主要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可以分步骤进行:

第一步:练习写简单句,练就写简单句基本不犯语言错误的“真功”。简单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考生必须掌握:“主语+谓语+(其它成分)”“主语+系动词+表语”。

第二步:练习运用复杂句。要提高运用复杂句的能力,考生必须要攻克三个易错点:一是主句与从句之间主谓结构混乱,造成主句缺谓语;二是没有掌握关联词的用法,错用、多用、漏用关联词;三是该使用简单句的地方人为地复杂化,如可以用分词或介词短语来表达的,却偏要用从句。

下面以样题为例,介绍笔者是如何思考写这篇文章的(为了分析方便,笔者将5个句子进行编号),仅供参考:

Dear Sir or Madam,

I’m glad to be invited to the English summer camp. ①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rranging so many activities, such as English corner, English lectures, English films, English songs, English plays and helping foreigners learn Chinese. ②I am sure all the activities will do a lot of good to us students. ③But it’s a pity that I can only take part in two of them, because I will have to spend some time in doing my research project. ④I would like to listen to the lectures, by which I will learn more about western culture, and help foreigners learn Chinese, as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want to know about China and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⑤I want to see my grandparents in the country right after our school finishes in mid-July, so I am going to attend the camp from August 15th to 22nd.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s truly,

Li Ping

第①句顺应已给出的句中的glad心情,表示感谢安排这么多的活动,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同时很自然地将活动内容做一介绍。

第②句用简单句表达活动的意义,语意上连贯,句式上没有继续用“长”句,有变化。

第③句用but转折并用it’s a pity 句型表示委婉的歉意,然后解释原因。

第④句用一个长句子表达自己要参加的两个项目,并解释原因,解释原因的第一句用定语从句,第二句用状语从句,使句子结构富于变化。

第⑤句解释参加的时间并给出解释。之所以把时间放在后面,主要是考虑它与题目已经给出的句子之间在语意上的连贯性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基础知识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一般说来应做到:

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二、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三、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

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作基础:怎样写现代诗歌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诗歌也是由一个个作者觉得好看好听的文字组成的,每个字都给人美好的感觉。小编整理了怎样写现代诗歌,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什么是立意:

1、首先是个名词,狭义上是诗的主题、中心思想。

2、其次是个动词,指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小活动,即确立和表现诗的主题、中心思想。

二、立意在诗中出现的时机或位置

1、写诗之前;

2、写诗之中;

3、写诗之后,改诗中。

4、无立意的诗 (本文不讲)

三、根据立意来写诗的优缺点

1、优点:诗的方向感、目的、目标明确,主题集中鲜明,便于读者立解诗意。

2、缺点:易让诗成为艺术性的说明文字,比较机械地图解某种观念,解说某种思想。以前的中国诗就有主题先行的问题;限制了诗歌的功能和表现范围。

四、立意诗的适用范围

征文诗,广告诗,社交诗,政策宣传诗,哲理诗,报纸副刊诗等

五、立意的数量

一首短诗,立意不易太多,一般不超过二个,立易太多,让读者感到发昏、混乱。

六、立意的深浅,隐显。

各有好处,不是决定一首诗成败的关键。

七、立意的新鲜感

好的立意是新鲜的、创意的、个性的。

如:劳动创造幸福;我爱故乡。。这类立意就不好。

八、如何让立意具有新鲜感

1、改良传统的立意:我爱故乡——我同故乡互爱。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带来苦难

2、细化一般性的立意:我爱你,将爱细化成深爱、浅爱、痛苦的爱等。

3、引入诗歌中还没有出现过的哲学、宗教思想、人生道理、人文文化。这个最难也最重要,可以拓展诗歌的表现领域。

4、改变立意的层级,A把个人的思想,升格成一批人的思想。也就是走出自我。B、把大家的思想,变成个人性的理解,也许这种个人性的理解是错,但在某种条件下能自圆其说就好。

[写作基础:怎样写现代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10236 字

+ 加入清单

短篇小说,小说的一种。其特点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指出:"一开始就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笨 拙的办法,……学习写作应该从短篇小说入手,西欧和我国所有最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 的,因为短篇小说用字精炼,材料容易合理安排,情节清楚,主题明确。"

怎样写作短篇小说呢?

一、充分准备,打好基础 写作短篇小说与写作中、长篇小说一样,在写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在执笔 写小说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和生活积累。其次,读过较多的文艺作品,喜爱文学 创作,有一定的文艺修养和文艺理论的基础常识。茅盾在《创作的准备》开头就指出:"世 界文学史上的巨人们留遗给我们的不朽的著作,以及他们毕生的文学事业的经历,就是这题 目--创作的准备的最完美的解答。理论家们从这些文学巨人们的业迹研究分析解释, 写了很多论文,数十万言一厚册,也就是给这题目作注脚。"再次,在写作小说之前,从事 过表达方法的基本练习,并从事过一般散文尤其是速写的写作练习。"一个初学写作者最好 多做些基本练习,不要急于写通常所谓小说,不要急于成篇。所谓基本练习,现在通行的速 写这一体,是可以用的。不过我觉得现今通行的速写还嫌太注重了形式上的完整,俨 然已是成篇的东西,而不是练习的草样了。作为初学写作者的基本练习的速写,不妨只有半 个面孔,或者一双手,一对眼。这应当是学习者观察中恍有所得时勾下来的草样,是将来的 精制品所必需的原料。许多草样斗合起来,融和起来,提炼起来,然后是成篇的小说。"(《茅 盾论创作》第358页)所以,我们要学习写作小说,必须从思想、生活、技巧各个方面下 苦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绝对化。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等思想、 生活、技巧三关都完全过好之后再进行创作。不少青年作者的经验说明,初学写作者就是要 勇于创作实践,写是最好的基本训练。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小说创作和其它文体 的写作一样,没有什么捷径,小说的技巧只有自己从多次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别人的技巧, 只能作借鉴,创作还是要靠自己。

二、认识生活,熟悉人物 创作需要生活,对生活不熟悉,不理解,就无法反映和表现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 的源泉,人是社会诸关系的总和,只有熟悉、理解社会生活,才能熟悉、理解各类人物。不 熟悉、不理解各类人物,就无法进行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写作。茅盾在谈他怎样开 始小说创作时说:"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验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得了 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 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开始创作了。我不 是为的要做小说,然后去经验人生。"他还说;"好管闲事是我们做小说的人最要紧的事,你 要去听,要去问。"(《创作的准备》)因此,一个小说作者应像阿·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他 溶化在生活洪流之中,溶化在集体之中;他是一个参加者。"

小说写作需要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生活、饮食男女之类,能成为小说素材的"生活",至少应该有三个条件:

1.具有较鲜明、生动的形象;

2.具有独特性;

3.具有一定的思想 内涵。因此,当作者在观察生活的时候,无论对人物、对故事、对环境,都应从上述三点出 发,勇敢地扬弃那些琐屑的、纷纷扰扰的"流水帐",抓住真正有用的写作素材,渗透作者 的思想、感情,使生活素材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严格选材,深入开掘 1931年,沙汀和艾芜写信给鲁迅,请教短篇小说的题材问题。鲁迅回信说:"只要 所写的是可以成为艺术品的东西,那就无论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事情,所使用的是什么材料, 对于现代以及将来一定是有贡献的意义的?quot;"两位是可以各就自己现在能写的题材,动手来 写的。不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 丰富自乐。" 高尔基也说过:"在短篇小说中,正如在机器上一样,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螺丝钉,尤 其是不应该有多余的零件。" 这就告诉我们,写作短篇小说必须严格选择题材,深入开掘。那末,短篇小说怎样进行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呢?

短篇小说的选材要做到:

(一)撷新去陈,根据时代需要选材。短篇小说的题材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凡是人类涉 足的领域、产生的事件,都可以经过选择作为作品的题材。但是,从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来 考虑,我们就必须撷新去陈,尽量选择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需要的题材来写。

(二)以小见大,根据体裁特点选材。短篇小说这种体裁的形式特点,要求作者不能象 写长篇小说那样写人生的纵剖面,而必须写人生的横断面,就象是横着锯断一棵树,察看年 轮可以知道树龄一样,短篇小说虽写人生中的一角、一段,也就可以窥见整个人生。鲁迅、 茅盾、巴金等作家为了在短篇小说中反映他们所处的时代,在写作短篇小说时,都是选取主 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某一段作为题材的。因此,有经验的小说家在谈创作经验时就指出,创作 短篇小说必须善于"截取"、"选择"。如王蒙在《谈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中就说过,短篇 小说构思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广阔的、浩如烟海的生活事件里,选定你要下手的部位。 它可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可能是一个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它可能是一个美好的 画面,它也可能是深深埋在你的心底的一点回忆,一点情绪,一点印象,而且你自己还一时 说不清楚。这个过程叫作从大到小,从面到点,你必须选择这样一个小,否则,你就无 从构思无从下笔,就会不知道自己写什么。"

(三)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生活选材。一般来说,作者应该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因为这 些题材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写起来容易驾驭,而且能写 得生动、深刻。当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大多是从写自己生活经历中的人和事开始走上小说创 作道路的。 选材是短篇小说写作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环节。选材的目的在于从大量的素材中选取可以 写入小说中的题材--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具有从纷纭的 生活现象中"捕捉"题材的能力。这种"捕捉"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的能力,对于小说 创作极为重要。茅盾在他的《短篇小说选集后记》中指出:"在横的方面,如果对于社会生 活的各样环节茫然无知;在纵的方面如果对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看不清,那么,你就很少 可能在繁复的社会现象中,恰好地选取了最有代表性、即具有深刻的思想的一事一物,作为 短篇小说的题材。"所以,短篇小说在选材时,不能只着眼于事件的故事性和吸引力,而要 着眼于把生活的侧面、片断放到整个时代的背景上去考察,要把握住社会的"纵"的和"横" 的两个方面,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捕捉住不平凡的东西,从而由时代和社会的一角 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全貌,使读者从生活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看出奔腾澎湃的大海。

对于短篇小说题材的"开掘"--主题的提炼同样要十分重视。"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 作家心中首先想到的总是小说的主题,或者说思想内容。他构思小说的情节是为了表达这一 主题,创造人物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好的小说总是有一个好的主题的。"([英]《小说家的 技巧》) 衡量一篇小说的美学价值,重要的并不是看题材本身,而是看作者对于题材所开掘的思想的 深度--主题提炼的程度。所谓开掘,就是要深入发掘生活素材所内涵的本质意义的东西; 作者对生活素材的本质意义开掘得越深入,主题思想就越深刻,作品的教育作用也就越大, 美学价值也就更高。所以说,一篇没有好的主题的小说,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 李师东在《一个新的文学层面的诞生》中评论九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时指出:"八十年代的 文学,是以对表现疆域的拓展的掘进、对表现手段的探索和实验为其显著特征的。与前几茬 作家相伴随的是冲突和对抗、张扬和摒弃、试验和沿袭、超前和滞后、创新和守成、反拨和 建立等源远流长的话题。直至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感受到来自不同思 想观念、文化背景的冲撞和对举。""在九十年代新的时空下,这一茬更为年轻的青年作家得 以走上文坛,正在于他们明显疏离了前几茬作家习惯关心的话题,而与社会的新的变化和进 展保持了同步相向的趋势……把个人的情绪与时代的生活面貌和精神处境勾连在一起,谋求 与九十年代社会的契合,体现中国社会新的进展,这正是他们的努力。以一种消解的姿态, 达到对文学的整合,以反先锋的方式,回归到朴素的情感姿态,以个人化的方式,进入到文 学创作之中,这正是这个新生代作家群的文学用心。"(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新 生代小说系列"总序) 应该指出:小说写作中对材料的分析与科学研究中对材料的分析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一个文学作家应当走的创作过程的道路,是和社会科学家研究过程的道路相反的。""社 会科学家所取以为研究的资料者,是那些错综的自然的现象,文学作家的却是造成那些现象 的活生生的人。社会科学家把那些现象比较分析,达到了结论;文学作家却是从那些活生生 的人身上,--从他们相互的关系上,看明了某种现象,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它,如果作 家有的是正确的眼光,深入的眼光,则他虽不作结论而结论自在其中了。"(《茅盾论创作》 第466页)因此,小说作者的分析工作是与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观察、感受,对生活的体 验、理解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分析是理性的,但是它是融化在形象思维中的。

许多小说作者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有的作品的主题是在人物之前产生的,而有的主题 是在有了人物之后才确定的。例如茅盾创作《春蚕》,是先有了主题,"其次便是处理人物, 构造故事。"(《我怎样写〈春蚕〉》)而王蒙说他的许多短篇小说并不是先有了主题然后再去 写的。他说:"《夜的眼》是什么先行呢?是感觉先行,感受先行,是对城市夜景的感受先行。 这里头有我个人的感觉,但又不全都是。……《夜的眼》就是写一个长期在农村、在边远地 区的人对大城市、对我们生活的感受。……这个感受饮食着深思对我们生活的深思,这个深 思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但是它充满了深思。"王蒙又说:"《夜的眼》还有一个主题,这 也是我在最近才明确的,就是写了我们生活中的转机。……所谓转机,充满了艰难,充 满着历史的负担,但又开始有了新的东西,大有希望。《夜的眼》里既有负担,又有希望; 既有伤痕,又有跨越伤痕向前进的努力;既有思索,又有感受;既有想不清的地方,又有相 当清楚的地方。我觉得《夜的眼》里包含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漫话小说创作》)

总之,我们对小说的材料必须深入开掘,对主题必须刻苦提炼。而在构思时、写作中, 是不能将主题提炼、人物刻划割裂开来的。可以是主题先行,也可以是人物先行,还可以是 感受先行。而且,主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即写成多主题的小说。

四、刻划人物,塑造典型

人物的刻划和典型的塑造,是小说写作中最重要的工作。茅盾指出:"典型性格的刻划, 永远是艺术创造的中心问题。"

怎样才能写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当然要充分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等表 达方法,采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等修辞手段,使人物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但是,仅仅这样还是很不够的,小说写作与一般记叙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 处,就在于小说要进行艺术概括,运用虚构、想象的典型化方法刻划人物性格,从而创造出 具有个性的又体现时代精神、社会牲特征的典型形象。为此,就"必须使现象典型化。应该 把微小而有代表性的事物写成巨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高尔基《和青 年作家们的谈话》)

典型化的基本规律就是个性和共性的高度统一,使"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 的单个人"。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实现恩格斯提出的要求:"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 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所谓典型环境,一般指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即现实环境,其实,它"更应该包括特定 的种族环境、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等各种稳态的以及动态的大环境要素。一个具有永恒 意义的艺术典型,正是诸种直接的现实环境以及全部的民族、历史、文化等深度环境和综合 环境所共同培育而成的。"(郝雨《在典型创造上用力》,1997年10月14日《文艺报》) 所谓典型性格,指的是人物必须是充分的共性和鲜明的个性的高度的统一体。人物的共性要 从人物的个性中体现出来。"人们常说,近年来的小说创作故事情节的枝干上并没有结了多 少人物之果,即是指作品重在把握围绕事件所交织起来的复杂的社会现实,但缺少栩栩 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这恐怕就与缺少有深度的、富于个性魅力的性格刻划有关。因 此只有在深刻把握现实关系的同时,深刻地把握人物内在灵魂,使身份与性格有机 结合而不能偏废其一,才能达到现实主义创作所要求的典型化高度。"(任玖珊《现实主义话 题再热评论界》,1997年10月14日《文艺报》)

在写作中,小说人物典型化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以生活中的某一个原型为主,加以概括、想象和虚构,从而创造出典型人物。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原型是他的一个表兄弟。鲁迅结合平时对黑暗社会的 多方见闻,改造了这个疯人形象的内容,赋予人物以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塑造出了狂人这 个艺术典型。

第二种,在广泛地集中、概括众多人物的基础上塑造出典型人物。这就是鲁迅说的"杂 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巴尔扎克在谈人物塑造时指出:"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 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骨。艺术家的使命就是 把生命灌注到所塑造的人体里去把描给变成现实。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女人,那 么他的作品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读者干脆就会把这未加修饰的真实扔到一边去。"

鲁迅笔下的人物大多是这样的。他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 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 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有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其中的人物都是指不出生活原型的。这种作品中的典型人 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比用某一原型塑造人物形象更为困难,然而,一个真正的小说作者是 必须掌握这种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的。 以上两种塑造人物的典型化方法,有时可以在一个作品中同时运用,即可以用一种方法塑造 某一人物形象,而用另一种方法塑造另外的人物形象。

在刻划小说人物时,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小说中的人物和真实人物不同。他是作者虚构的,而这种虚构的人物来自小说作 者的心灵之中,是融有作者的血肉、灵魂、性格、气质的"臆造"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生 活在小说的国度里,这个国度是一个叙述者与创造者合而为一的世界。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 《小说面面观》中指出:小说人物在人生中的五项主要活动--出生、饮食、睡眠、爱情和 死亡等方面,都有不同于真实人物的特点。只要他了解他们透彻入理,只要他们是他的创作 物,他就有权要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说明:小说人物由于是作者展开想象、通过虚构创造 的,因此他不同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学习小说写作,不能不首先明白这个问题。

(二)小说人物与作者自我之间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莫泊桑在《谈小说创作》中告 诉我们:作者写的不管是什么人物,"我们所表现的终究是我们自己","我们要使人物各各 不同,就只有改变他们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和我们自我的生活情况,这自我是 大自然用不可越逾的器官限制所形成的。""要使读者在我们用来隐藏自我的各种面具下 不能把这自我辨认出来,这才是巧妙的手法。"

同时,莫泊桑又指出:我们作者"如果对人物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我们就难免相当准确地确 定他们的性格,以便能预见他们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动方式,如果我们能够说:一个具 有这样性格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做出这样的事,但决不能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 能够一个个地确定人物自己的非我们所有的思想中的一切最隐蔽的活动,那些与我们不同的 本能所产生的一切神秘的希求,他那器官、神经、血液、肌肤和与我们特殊的体质所决定的 暧昧的冲动。"这就是说: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塑造着人物,但人物却对作者保持着相 对的独立性;作者三番五次地进行艺术构思,修改自己的人物性格,要人物活起来站起来, 是典型又是个性;人物性格一旦形成,一旦活起来站起来,他就要顽强地按照他的社会地位、 生活环境、思想性格、个人气质来思考,说话,做事,行动,抒发内心情绪。这时候,他常 常要跟他的作者发生争执,提醒作者应该怎样描写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的笔就只好顺 着人物自身的行动进行写作。当然,这种情况是只有在进行认真、深刻的艺术构思后才会出 现,草率从事是写不出真正的小说人物的。

(三)小说人物的个性特征需要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在小说写作中,细节描 写对人物的个性化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真实的典型的细节首先是行动方面的,也可以是语 言方面的,或者是心理活动方面的,以及其它方面的。作家刘真从创作中体会到:"作品中 的细节,就象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部 来决定的。""一个细节很难构成一篇小说,可它常常是一篇小说的引线或基础。"(《首先要 攻下的难关》)

学习小说写作,一定要下功夫寻找这样的细节--看似无所谓却有重要意义的细节。因 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正是由许多适当而具有力的典型细节来完成的。唯有把许多有典 型意义的细节有机地贯串起来,组织起来,才能达到从典型环境中描写典型性格的目的。

另外,有的作者还常常通过写人物小传分析人物性格。这种人物小传对作者掌握人物性 格有一定帮助,初学者也可在习作小说时采用。

五、构思故事,安排情节 "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有的最高要素。" (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伊莉沙白·鲍温《小 说家的技巧》)

故事是什么呢?"故事是一些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早餐后中餐,星期一后 是星期二,死亡后腐烂等等。就故事在小说中的地位而言,它只有一个优点:使读者想要知 道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故事虽是最低下和最简陋的文学肌体,却是小说这种非常复杂肌 体中的最高因素。"(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22页)

然而,初学写作者必须了解,小说的故事和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是有很大区别的。小说的 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这种虚构--臆造由于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并进行了巧妙的组织, 读者会觉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还要真实可信。当然,发挥想象构思故事绝对不是毫无根据 地胡思乱想,胡编瞎造,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作 为构成作品情节的基础,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形形色色的生活事件中,选取最能展示人 物性格的事件,经过提炼的加工改造的功夫,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这种提炼的加工改造, 就是情节典型化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根据提炼出的主题,从人物性格出发虚构故事情节, 这是小说构思的基本原则。 学习写作小说必须懂得情节及其与故事的区别。情节是什么?高尔基认为,"文学的第三个 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屿、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的性格、 典型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和青年作家的谈话》)也就是说,情节是环绕着人物性格以及人 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爱·摩·福斯特指出:"情节是小说中较高 级的一面","情节是小说的逻辑面","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 了。"(《小说面面观》)

传统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破题、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五个环节。当代小说的情节安排 已经不受这些环节的限制,如有的没有破题,直接写开端;有的可在高潮中暗示结局。

在写作时,情节通常是由场面和线索构成的。场面,指小说中被处理在某一时间、某一 地点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之间的关系,它是比事件更为具体的生活画面。线索,指把 人物活动贯穿起来完成情节发展的事物或事件。短篇小说多为一根情节线索,也有两根的, 一是主线,一是次线;一是明线,一是暗线。 安排故事和情节需要使用"大纲"。一般来说,"大纲"包括:1、主要人物表;2、故事 要点;3、重要场面;4、作品主题;5、篇章结构。这样的"备忘录"式的大纲,虽然在实 际写作时会有修改,但是它比没有大纲要好得多,尤其对初学写作小说的人更为重要。 六、精于首尾,善于叙述 一篇好的故事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必须简单;二是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三是要有一 个好的开头。所谓好的开头,不仅仅是个结构的问题,实际上是小说如何截取生活片断、恰 当地"切入"的问题,是小说的总体构思的问题。好的开头必须直截了当,引进人物,展开 故事。 至于结尾,在短篇小说写作中同样重要。这是因为好的结尾可以提高和深化作品的的思 想意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优秀短篇小说的结尾,或给人以人生哲理的思索, 或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或使人掩卷深思…… 对于整个作品的叙述的技巧--写的技巧,同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王蒙指出:"构思得差 不多了,靠写。写,不仅仅是把想好的东西记录下来。固定下来,写,是创造的最重要的阶 段。正是在写的过程中,你的思维活动、感情活动、内心活动才空前活跃起来。" 那末,怎样来叙写?可以像写章回体小说那样去叙写,也可以像书信那样去叙写;可以连贯 性地叙写,也可以间断性地叙写……应该看到,短篇小说的叙写是十分自由的。

叙写中的时间如何安排是个技巧问题,这是因为:"时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的重要的地位。"(伊莉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小说家的时钟":讲故事的要则之一是能同时天南海北,无所不知地讲,不但精 通历史,通晓当今,还能洞察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作者的叙述中,所有已知的和预期的 时间都集中在即刻发生的事件上。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家的时钟"同时报出不同的时间。 这种时间说明:无论故事起初是怎样构思的,叙述总是象花筒似地把各个时间牵连在一 起。最简单的叙述就是将各种感觉、回忆和推测的过程混为一体。 小说作者安排故事的方法之一就是他可以调整各事件所占的时间比例。一个重要的事件 可以写得比它实际发生的过程更长一些;而漫长的历史用一段文字就可以概括叙述出来。这 种叙述的灵活性正是小说作者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用时间比例来表明每一事件的相对重要 性。从某个角度上看,小说家在写作时可以象一把扇子似地把时间打开或者折拢。既然每一 篇故事根据自己的轻重缓急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计算时间的方法,那么作者如何计算时间就是 非常重要的。

(二)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在叙写中,小说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把时钟拨快,有 时把时钟拨慢,有时把指针倒回或拨前,但是,没有一个作者能全然不顾时间的顺序。福斯 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在小说中,对时间的忠诚极为必要,没有任何小说可以摆脱它。" 这是因为,"日常生活同样的充满了时间性……不管什么样的日常生活,实际上都是由两种 生活合成的--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而我们的行为也显示出一种双重的忠诚。我只看 了她五分钟,但那是值得的。这个简单的句子里就含有这种双重的忠诚。故事是叙述时间 生活的,但在小说中--如果是好小说--则必须包含价值生活。"所以,叙写故事不能忽 略自然的时间生活,但是更要注意社会的价值生活,必须匠心经营,写好价值生活。

(三)微观叙述和宏观叙述:小说的叙写应使读者有历史感。为此,小说作者在把自己 的故事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的同时,他就应对历史负起责任。这就是说,小说场景 的每一个细节,对话中的每一个片断以及书中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必须合乎小说发生的时代 背景。这样,在写作中就有了微观叙述和宏观叙述。所谓微观叙述,是指"按时序组织起来 的一连串事件";所谓宏观叙述,是指"历史的一个片断"。这两种叙述使得作者能够正确处 理"小说范畴里的时间安排和小说结构与历史前景间的关系。"(乔纳森·雷班《现代小说写 作技巧》)

(四)三项基本选择:在对待时间的安排上,作者通常有三项基本的选择:一是按"时 间一致"的原则来叙述,使小说里的事件在前后顺序上同阅读的顺序大致一样。二是用缩短 或概述时间的办法去叙述,在故事的开端或结局之间略去若干年月。这样,读者的阅读时间 和小说人物的行动时间是不一致的。三是用时序颠倒的方法 进行叙述,阅读时间和行动时间有时一致又有时不一致。

(五)叙述时间的距离:时间在小说里除了起着"导演"的作用之外,又起着引起"悬念" 的作用。"在一本我们称为严肃的小说中,我们同样也感到,或者应该感到时钟一小时又一 小时地在轰响,日历一页又一页地掀过去。此外,时间还把读者牢牢地系在宏大的现在 --如果你愿意的话,叫它场景也未尝不可--,而这些现在是由一些中间性的情节连 系起来的。我们可以在时间上前后移动,但是现在这一时刻必须牢牢地抓住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全文共 1279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小编收集了高中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一、议论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

(1)第一步,段的首句:开门见山,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即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3)第三步:列举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1、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证方法、议论文结构、常见的议论文的写法、议论文的种类等。

2、思想准备:想清楚要写的内容。如果认识不清,你可看相关的书,《名人名言》《论点论据大全》可以说是个 捷径。

平时要注意积累,如每天背两条名言,即一个故事。

这样,你就会写好议论文。不知你对议论文掌握的 如何,不知下面的内容对你是否有帮助。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 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②开头

2、论据

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道理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过程 。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 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 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 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 可以引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 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③文章中间

④结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是写作的生命,同时,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写作就是做事实的搬运工,将现场展现给受众。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新闻写作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新闻写作角度

“角度”一词,源于摄影,是个视觉上的概念。外国有个故事,说是两个人同在一幢林间木屋中向外面望,一个看到满天星斗,一个看到的却是泥泞道路。为什么?就在于两个人观察角度不同,一个向上看,一个向下看。

新闻角度,就是报告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的侧面。其中又分为选题角度:即同一新闻事件和人物,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取材角度:即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写作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表达手法不一样。

(摘自《应用写作》1992年第4期)

新闻写作特点

新闻特点

1、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导语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新闻写作方法

通讯的种类

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通讯的特点

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人物通讯

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还有就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作一个侧面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微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全文共 159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要写好微电影剧本,掌握剧本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必备的,先来看看剧本的格式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微电影剧本写作基础,请大家认真阅读!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后感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134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学生写作文难免遇到写读后感,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首先我们必须懂什么是读后感。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第一,是“读”。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第二,要认真思考。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 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

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

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写作基础:写作基本思路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呢?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语文写作基础:写作基本思路,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1、审题。

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

2、确定中心。

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中心还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3、选择材料。

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选。所选的材料还要真实、具体,真实就是不凭空编造,不夸大也不缩小。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够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点。

4、安排结构。

所谓安排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文章的材料,常用以下这些方法安排:(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2)按时间顺序;(3)按空间的顺序;(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

5、列提纲。

提纲,是结文章的总体设计,具体包括:(1)文章的题目;(2)中心思想;(3)写作的顺序;(4)详写,略写的提示。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

常见的开头有:(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结尾的方法有:(1)自然方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含蓄式结尾;(4)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尾照应。

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4、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2、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3、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4、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景和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写景、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3、写景、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4、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写活动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活动一般是命题作文。

1、可以按活动的过程写,但也可先写结果,再写活动过程,总之要有顺序;

2、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特别要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3、注意写好活动中人物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升初作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1968 字

+ 加入清单

小升初是小学当中非常关键的一年,那么我们在小升初的时候怎么去把写作写好呢?升初作文怎么写,怎么才能构思一篇好作文。那么在2015年小升初的作文中,孩子们到底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准备呢?

一、素材的多角度立意

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所说的自己画蛋的体会: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告诉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文章源于生活,它的立意亦应多角度进行。

我们以一个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件为例。

今年春天,我和爸爸来到高尔夫球场,第一次学打高尔夫球。看教练做很简单,我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却发现和想象的不同,要么杆碰不上球,要么球出去就偏离了方向,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我终于成功了。

就这一事例,我们可从如下角度立意:

1、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走向成功;

2、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成功需要方法;四、运动带来快乐……

这样,一个素材,可以根据命题的不同,确定立意,设置情节,确定描写重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打球的动作细节是不能丢的。

二、练习写好文章的细节

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注意了情节的起伏,语言的流畅,但总感觉文章空泛,这是为什么呢?忽视了细节描写。

怎样写好细节,简单地说,细节描写要还原生活,去发现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去描摹。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如何将“陌生叔叔帮我把车修好”写细,我们首先要还原生活场景,在头脑中勾勒出雪中修车图,再从这一图画中去寻找描写的细节。

这是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断:“叔叔迅速地摘下手套,用右手拿着链条,左手帮着把链条搬过去,链条一点点地扣上去了,一节一节地扣住了后轮的齿轮。‘咣当’一声,链条滑了出来,这一次努力前功尽弃。我的心咯噔一下,万一叔叔告诉我修不好,我该怎么办呀!可事情并非如我想象,只见叔叔向拢起的双手呵了呵气,又蹲下了身子。他为了不让链条弹开,用右手把链条往前面齿轮上套住,然后右手拉住链条往后齿轮上移,左手护住链条不让它再滑出来。后来,他看到位置有些偏,就用左手把它移正再装,洁白的雪花落在了他冻得通红的满是油污的手上,我知道他的手一定很冷,很冷,可他的心一定很热,很热。终于,链条一节一节地和齿轮扣住了。他猛一转脚踏板,车子居然又完好地转动起来。”文章中最直观的细节是叔叔修车的动作细节,摘、拿、套、拉、护、移、转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叔叔雪中修车的不容易,突出了人物精神。其次应当是外貌细节和心理细节的描写衬托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每个人观察生活的角度和经历不同,再现的生活场景也就不同,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我们达到这样一种境地为最好——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三、整理生活中的素材

努力回忆六年来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记忆尤为深刻的小事,哪怕是一次单手磕鸡蛋的经历都不要放过。因为孩子有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有真实的体验、感受,他的表述一定会具体而生动,他所表达的情感一定是真实的。翻翻过去的作文、周记,从多个角度,搜集这样的素材,将细节完整地记录下来,进行分类整理。

有些家长大量地看作文选、杂志,想帮助孩子从上面搬些素材下来。我不大同意这样的做法,因为那不是孩子的生活,他很难像成人一样具有缜密的思维,进行合理的想象情节,他也很难描摹当时的细节,这样的作文不能打动读者。不如让作文选、杂志成为勾起孩子回忆生活的媒介,从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中挖掘写作素材。如:从作文选上看奶奶为我掖被子的细节,想到冬天,妈妈买药回来,为我滴眼药时怕我嫌凉而搓手的动作,这样一来写母爱的文章就有了素材。

四、努力锤炼文章的语言

佳酿总是经过酿造才有它独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样,经过锤炼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尝试这样的几种方式,让语言焕发色彩。

在句式变换上下工夫。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可以将陈述句用反问、设问或感叹句的形式表达。

在准确地运用词汇上下工夫。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些拟声词来丰富表达;另外,可使用叠词使描绘更加准确,而且能使语言具有节奏感,从而让语言富有音乐美。再有,四字词语和成语的使用,会使语言表达更为简练。 在恰当地运用修辞上下工夫。修辞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一句,意思是说“大雨来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雨当作正在奔跑的人,飞快地追赶天空的乌云,这样一说比“大雨来了”更能表现出雨来的之快、之急、之大。当然,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等,我们应根据需要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学生作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浮躁和急功近利的高中作文教学,已经迫不及待到不顾学生初中一人一事记叙为主的写作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作文写作基础,欢迎阅征我。

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始学写议,应力求具体多点分析阐述。

二、文章立意的升华——深入浅出

叙完笼统归结是初中模式作文的又一通病,常常文章的结尾具有宽泛的普适性,而缺乏对文章应有之义作具体针对性的挖掘阐发,常常文章的“穿鞋戴帽”大到可以套在无数篇文章上,却没什么真正的思考。高中作文倘使还用夹叙夹议,也要对叙的材料反复推敲,找出几例可以统一在一个观点里的材料,就材料的不同侧面来评析议论,最后上升归结出恰当切题、言之有物的中心。

三、文章表达的提高——点睛生花

好的文笔追求更高效率、更多意蕴。描述中就渗透情思与评析,这是较高水平的表达。一般的叙议分段,也应注意所叙材料紧贴自己的议论,议论应采取逐层推进,前后分界,避免相互缠绕。但又必须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在文章中一定写好精心组织的关键议论,努力使文章多处呈现运用一定修辞的文采。

话题作文训练举隅

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话题作文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读懂话题关键词的意旨,若给出导语提示,还应划出导语中包含归结的关键语词。一般初学者,首先要注意让这些关键词贯穿在自己作文的始终,统帅自己的文意。

规定“题目自拟”,一定不要用话题作标题。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2、标题不能过长,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中生写作基础指导

全文共 119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下面是高中写作基础指导,欢迎参考!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 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 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 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综合基础知识含写作

全文共 1692 字

+ 加入清单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请示较小事宜,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通知一般事项,如通知召开一般性会议。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

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四、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由于函的类别较多,从制作格式到内容表述均有一定灵活机动性。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

2、主送机关。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五)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五、撰写函件应注意的问题

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其次,函也有时效性的问题,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像对待其他公文一样,及时处理函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例文 通知事宜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羊毛产销和质量等问题的函

国家计委、经贸办、农业部、业部、经贸部、纺织部、技术监督局: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羊毛生产,搞活羊毛流通,提高羊毛质量,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切实抓紧抓好草场改造和羊种改良工作。(略)

二、技术监督局要加强羊毛的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略)

三、要尽快组织直接进入国际羊毛拍卖市场。(略)

四、为了促进国内养羊业的发展,支持纺织工业生产和扩大出口创汇。(略) 上述有关政策,请有关部门、各地区特别是羊毛生产区认真研究落实,执行中的问题,由国家计委和经贸办协调,并督促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议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3711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 议论文的要素:

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论据: 证明论点成立的材料。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论证: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二、议论文结构

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考场如何写好议论文

1.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2.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3.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4.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5.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7.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基础:写景状物作文

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写景状物文的写作对象是事物,因此需要抓住被写对象的特征。抓住事物的特征,是在写各种作文中都非常重要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景状物作文的写作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类描写法

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围绕中心法

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定景换点法

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定点换景法

运用定点换景法描写景物,首先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表现同一事物时,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其次描写时要注意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专门说明,也应该让读者能从描写中领会到作者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等。这样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有立体感,给读者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日内变化法

同一景物在一天内不同的时刻,景色是不一样的。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我们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并做到各有侧重,避免画面相似。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不能只改变景物的地点,但是侧重点可以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同中有异。

随时变化法

随时变化法一般运用于描写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变化,以及描写刮风、下雨、下雪等气色变化。采用随时变化法描写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时间的推移过程中,景物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写景物时,要把时间的变化交代清楚,这样能反映景物变化的时间进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个时间里自身特征的变化描写具体,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场景物变化的小电影。

季节特征法

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注意事项

写景状物文与记事文、写人文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点:带有鲜明的主观性!要表现这一主观性,最简洁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我”来介入,恰当的使用“我”,在写景状物文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4454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剧本是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是蓝图吗?是图表吗? 小编收集了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第一章电影剧本是什么?

在本章我们将介绍戏剧式结构的示例

电影剧本是什么?

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是蓝图吗?是图表吗?

是一系列通过对话和描写来叙述的形象、场景、段落等,就像一串联系在一起的珍珠项链一样吗?是 一幅梦境中的风景画吗,是一些思想的汇集吗?

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

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

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 常是发生在主要人物的头脑中。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 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 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 作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听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恐惧和矛盾等。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

电影则不同。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

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 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结尾(end)

│ │

A──·───┼───·───────┼─────Z

│ │

建 置(setup) 对抗 (confrontation) 结 局(resolution)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 Point)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包括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我们把这一电影剧本的模式称之为示例(Paradigm)①。

它就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

表中的示例象一张桌子: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在此示例范围内,可有方桌子、长桌子、圆桌子、高桌子、矮桌子、矩形桌子、可调节的桌子等等。以此示例为样板,我们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各样的桌子──反正都是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

这个示例是确定无疑的。

上面的图表就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示例。

下面我们将其分解: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

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第一页使我们知道杰克·吉蒂斯(杰克·尼科尔森JackNicholson饰)是地区调查所的一位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在第五页我们认识了一位墨尔雷太太(狄安娜·莱德Di-

aneLadd饰)。她要雇用杰克·吉蒂斯去调查“我丈夫和谁正在乱搞”。这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主要问题,而且它提供了一股导致最后解决的戏剧动力。

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在《唐人街》之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费伊·邓纳维FayeDunaway饰)和她的律师来到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尼科尔森②的真的墨尔雷太太?又是谁雇人冒充墨尔雷太太呢?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杰克·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并且为了什么。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在《唐人街》这个侦探故事中,第二幕就是杰克·尼科尔森与一些势力发生了冲突,这些势力不愿意让他调查出谁应该对墨尔雷先生之死以及争水丑闻负责。杰克·尼科尔森所需要克服的障碍支配着这个故事的戏剧动作(dramaticaction)。

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页至90页之间。在《唐人街》中,第二幕的结尾的情节点就是:杰克·尼科尔森在墨尔雷先生被谋杀的水池中找到了一副眼镜,并知道它不是墨尔雷的就是属于那个谋杀者的。这样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

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那种模棱两可,含义暧昧的结尾,现在已经过时了。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 局。

如何安排这些结构组成部分,决定了你的电影的形式。以《安妮·霍尔》(AnnieHall)为例,它是一个由闪回来叙述的故事,但也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AnneederniereaMarienbad)也是一样。《公民凯恩》(CitizenKane)、《广岛之恋》(Hiroshimamonamour)和《午夜牛郎》(MidnightCowboy)都是如此。

所以这个示例是起作用的。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 │

────·─┼──────·─┼─────

│ │

建置 对抗 结局

情节点Ⅰ 情节点Ⅱ

Ⅰ Ⅱ

它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一个技巧高超的电影剧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电影剧本结构的总观。如果你弄清楚了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话,你可以简单地把你的故事“装”进去就行了。

所有的好电影剧本都符合这个示例吗?

肯定是的。

但不必盲目相信我的话。你把它当成一件工具来使用它;对它发生疑问,去研究它,并且思考它。

也许有人不相信它。可能不相信会有什么开端、中段和结尾。你可能说:艺术如同生活一样,它充其量不过是在某个巨大的中间部分中偶然发生的几个个人的“重要时刻”,并没有什么开端也没有什么结尾。它正如库特·冯尼格特(KurtVonnegut)所称,是“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我不同意上述这种看法。

请问:一个人出生、生活到死亡,难道不象是开端、中段和结尾吗?

想一想伟大文明的兴起与衰亡吧──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帝国,它们都是从一个小小的社团萌芽,发展到权力鼎盛时期,然后衰败直至覆灭。

想一想一颗星的诞生与消亡,或者宇宙的开端,根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已经赞同的“大统一”理论,如果宇宙有其开端的话,那它必然也应该有一个结尾。

想一想我们身体的细胞吧!它们从补充、恢复到再生这一循环周期要用多少时间呢?只要七年──在七年中我们身体中一些细胞要死亡,别的一些细胞要生殖、活动、死亡,然后再生。

想一想你获得某项新工作的第一天吧!你要和新同事相识,要承担一些新的职责,直到后来你决定离职、退休或者被解雇。

电影剧本也毫无例外。它们有自己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这是戏剧性结构的基础。

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示例的话,那请再做一次检验,来证明我错了。请去看一部影片或看几部影片,看一看它们是否符合这个示例。

如果你对电影剧本写作感兴趣的话,你就应该时常这样去做。你看的每一部影片都能成为你的学习材料,帮助你理解什么是故事影片,什么不是故事影片。

你还应该尽可能多读电影剧本,以便使你明白剧本的形式和结构。现在很多电影剧本印成了书,在许多书店里出售。也有一些剧本已绝版了,但你可以在自己的藏书里去找,或者从大学里的戏剧艺术部的图书馆里去借阅。

我让我的学生们阅读并研究一些电影剧本,如:《唐人街》、《网络》(Network)、《洛奇》(Rocky) 、《秃鹰的三天》(ThreeDaysoftheCondor)、《非法挣钱人》(Hastler)(选自简装本的罗伯特·罗逊的《三个剧本集》,现已绝版)、《安妮·霍尔》,《哈罗德与摩德》(HaroldandMaude)等。

这些剧本都是很好的教材。如果找不到它们,那就读一下你所能看到的任何电影剧本,读得越多越好

示例是有用的。

它是所有好的电影剧本的基础。

练习:

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当影院光线暗淡下来影片开始后,请问一下你自己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能做出“喜 欢”或“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决定。一旦你明确做出决定后,请看一下手表,记下时间。

如果你发现一部你真正欣赏的影片,不妨再看一遍。看一看这部影片是否真正符合这个示例。再看一看你自己能否分解出各个部分,找出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记下:故事是如何开始建立的,你需要多少时间能知道这个影片讲的是什么,你是否被这部影片所吸引,或者是被硬拖到影片故事中去。然后再找出

第一幕结尾处与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看看它们是如何导致结局的。

————————

①原文Paradigm本书均译为“示例”。但这个词的实际意义比通常我们所理解的示例有更广泛的外延 涵义。在语法学中,这个词专指(动词、名词的)词形变化表。而本书作者使用这一词则指电影剧本结构的变化表,为了统一,本书内则把此词译为“示例”。

②本文作者在分析电影剧本及影片时,习惯把剧中人和扮演者混在一起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四级英语写作知识归纳

全文共 2772 字

+ 加入清单

1)主语从句

It is common knowledge that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It is well-known that…

It is self-evident/ conceivable / obvious / apparent that…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It is / that

2)宾(表)语从句

We cannot understand why he was so cruel to his roommates。

The problem is not who will go, but who will stay。

3)定语从句(限定性和非限定性)

As is shown/ demonstrated/ illustrated/ depicted/ described…in the cartoon/ picture/ graph/ tabl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I want to study in your university。

It is estimated that tens of billions of pounds is spent on cigarettes every year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a huge waste。

4)状语从句(时间,原因,地点,条件,让步,转折等)

When the man is enjoying the cigarette, the smoke becomes a monster (怪物) which will devour him。

Whatever the reas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ith student use of computers。

5)分词短语做定语或状语

Prof. Kang came to our university, giving us a lecture on how to acquire English better。

6)倒装句

Only through these measures can we hope to solve the problem。

Scattered around the globe are more than 100 small regions of isolated volcanic activity known to geologists as hot spots。

7)被动句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He is said to have accomplished a lot of great deeds。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It is believed that…)

8)设问句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boy who cried wolf for several times so no one would trust him?

9)比较

1.The advantages far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2.The advantages of A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of B。

3.A may be preferable to B, but A suffers from the disadvantages that.。。

4.It is reasonable to maintain that ...but it would be foolish to claim that.。。

5.For all the disadvantages, it has its compensating advantages。

6.Like anything else, it has its faults。

7.A and B has several points in common。

8.A bears some resemblances to B。

9.However, the same is not applicable to B。

10. A and B differ in several ways。

11. Evidently, it has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12. People used to think ..., but things are different now。

13. The same is true of B。

14. Wondering as A is ,it has its drawbacks。

15. It is true that A ... , but the chief faults (obvious defects )are .。。

10)原因

1.A number of factors are accountable for this situation。

A number of factors might contribute to (lead to )(account for ) the phenomenon(problem)。

2. The answer to this problem involves many factors。

3. The phenomenon mainly stems from the fact that.。。

4.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is

5. The change in ...largely results from the fact that.。。

6. We may blame ...,but the real causes are.。。

7. Part of the explanations for it is that .。。

8.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actors (causes ) is that .。。

9. Another contributing factor (cause ) is .。。

10. Perhaps the primary factor is that …

11. But the fundamental cause is that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