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诗词游山西村【合集20篇】

俗话说得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可谓是鼎鼎有名。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游山西村,欢迎阅读。

浏览

1295

作文

826

遇见最美古诗词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见证了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往事,带来了今日的光辉。是谁描绘着祖国富丽山川的美丽,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是你,诗词,你是华夏民族的骄傲,你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念一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感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和惊险;感受“江山如画”大好河山的多姿多彩;感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忧愁。用心去读,仿佛看到了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情景。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当坚韧的磐石也逃不掉被水滴穿的命运,而你却光辉依旧。

心在北,我可以驰骋于塞外草原,可以领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雄奇;可以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开阔。那种豪放不羁的美丽,就从这一句句诗,一首首词中流泻。意在南,我可以流连于江南雨巷,可以撑着一柄油纸伞翩跹而过,去邂逅那丁香般结着忧愁的美丽姑娘;可以独自凭栏,看那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听那春雨淅淅沥沥地滑落于帘外芭蕉,似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感受那一刹那的宁静与超然。

诗词给予我聆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的头脑与眼睛。当你听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感动时,别忘了,这是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去千古风流人物”诗词从古入口中娓娓道出,诗词被当阳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诗词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端流出,诗词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上感受惊险。

曾经,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遨游于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从林,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

不须“众里寻他千百遍”,你已“在灯火阑珊处”落落大方的战士芳容,就像此时,闻着窗外阳光的气息,感受着文学的翰墨流香,清风将我的发丝拂起,拂起我嘴角的一丝微笑,因为我知道,诗词正在悄悄改变着我,诗词必将成就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山西的刀削面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刀削面山西有名的风味小吃,因其风味独特制作方法别具一格,而跻身“五大面食名品”之列,它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刀削面绝对是色香味俱全的风味小吃。做好了的刀削面,面条又薄又宽,浸在散发着滚滚浓香的鲜美汤汁里,加上几块闪着小亮点的红烧五花肉,再将绿油油的小青菜,淡黄的豆腐皮和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间,着实令人垂涎三尺。

刀削面得名于它非比寻常的做法刀削。先搓一个面团,揉匀,揉软,揉到表面光滑平整为止。然后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持着特制的弧形削刀,“擦、擦、擦……”一刀接着一刀地削出薄薄的面条。只见这些面片一片连一片,如流星赶月一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弧线,“扑通,扑通”地落入汤锅。汤滚面翻,这些被翻起的面片好似一个个机灵可爱的小鱼宝宝,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有意思。等到热气腾腾的刀削面出锅时,再根据个人的口味浇上不同的乳汁,一碗香飘十里的美味佳肴就做成了。

品尝刀削面也是一种学问。我总是先舔舔香浓醇厚的乳汁,感受它鲜美的味道,然后夹起俩三根面条和一块五花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品味那外滑内筋乱而不黏的刀削面和鲜嫩口渴的五花肉,任那浓郁的气息在嘴里回荡,接着再将汤一扫而光,吃到满嘴是油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心动了吧。那就赶快来尝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1687 字

+ 加入清单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张长史,即张旭,唐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称着。他的书法得于二王,而又独创新意。楷书《郎官石柱记》,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宣和书谱》中评说:“其名本以颠草,而至于小楷行草又不减草字之妙,其草字虽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在书法艺术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

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那时候,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万分的感谢。当时人们把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词,斐旻的剑舞合称三绝。

他的传世书迹除楷书《郎官石柱记》外,草书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较为着名。

1、《肚痛帖》:单刻帖。无款。草书,6行30字。此帖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趣济,内撅外拓,千变万化,神彩飘逸,极官情趣。

2、《古诗四帖》:墨迹本。无款明董其昌定为张旭书。草书,此帖雄强奇伟,笔势纵逸。董其昌评说:“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美在古诗词中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美,它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在景色中、在人群中,只要我们睁大眼睛,就会发现美。

古诗词”这只不过是三个普普通通的字而已,但它却包含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文化底蕴。

有一次,我正在看杜甫的《春夜喜雨》,觉得有些无聊,便开始看起下面的注释。看着看着,我便觉得自己仿佛身置于一个下雨的夜晚当中,春雨并不吵,反而细腻又无声。过了一会儿,雨渐渐停了,到了白天时,再向花丛中眺望,却发现花朵已经变沉,垂下了头。我正陶醉于这美丽的景色之中,突然妈妈喊着:“吃饭了!”我才猛然醒过来,环顾着四周,哪儿有什么花丛,自己还坐在书桌前呢。我还有一些意犹未尽,不禁啧啧称赞道:“太美了!”

更有一次,我在看李白的《月下独酌》,便开始仔细品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千古名句。这时,我仿佛站在黑夜之中,一抬头便望见二十米远的李白,他正孤独地举起酒杯,喝了起来。一会儿,他便举起酒杯,对着那轮明月又对着自己的影子,然后喝了下去。那时,我不禁感叹:“大诗人李白竟也有这样孤独的一面。”这时,只有一轮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可以陪伴他。于是,我便一直站在那里,望着李白……

美,在古诗词中,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它使我无限神往,更使我陶醉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诗词扩写技巧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扩写古诗词名句是经常出现的扩写题题型之一。它融合了古典诗词鉴赏、片段作文两个重要考点的内容,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做题时,很多同学都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我认为,应抓住还原情境构设画境表现意境三个步骤,按部就班进行解答。

例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不改变原词意境。 答题分析:1.还原情境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共才七个字,乍一看,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要求扩写的诗词名句一般都出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课本,题目本身已经给了同学们解题的隐性已知条件——诗句的情境因素。

做题时首先应该还原诗句的情境,通过回忆全诗或全词弄清该情境包含的三项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就可以确定解题的切入点,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扩写了。

此外,还原情境还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比如,有的同学把杨柳岸扩写得春光旖旎、春意盎然,如果在还原情境时,想到词中写的是深秋清晨的景物,就能避免这样的失误了。

本题在还原情境后可得出如下结果:时间——深秋清晨;地点——某个泊船的渡口;人物——离别情人的愁人。

2.构设画境 古诗词中的很多名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等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杨柳岸,晓风残月虽仅七字,但七字中包含一近一远两个画面,极有层次,且符合情理。作者由近及远,先描摹岸边杨柳,后绘写天际残月,完全符合人视物的顺序及习惯。

扩写时,应充分尊重作者的构设,将画面一个个有序展开,突出景物描写的顺序感、方位感、画面感。依据作者思路来布设写景的顺序和画面,不仅可以减少答题构思的时间,而且能使答题更准确更到位。

3. 表现意境 古诗词非常强调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就要在诗中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而扩写题往往都有不得改变原诗(词)意境的要求,因而首先要体会原诗所蕴涵的感情,然后将这种感情融入扩写中。原诗感情为悲;扩写文字感情即定调为悲;原诗感情为喜,扩写即定调为喜,二者绝对不能冲突、矛盾。

对例题,同学们应该细心体会残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挖掘出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愫,并在扩写中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 秋日清晨的寒意,唤醒了因畅饮离情而酩酊的词人。渡口已不是昨日的渡口,情人的身影也早已不见。杨柳依旧是昨日的杨柳,只是少了被柳枝牵萦的裙裾。飘零的衰黄柳叶,带着如泪的清露,沾上词人的衣襟,也沾上词人的心魂。晓风微起,似纤纤玉手分开密密的柳烟,一弓残月映入词人的眼帘。那是离人苍白的面容和孤寂的眼?

最后,我认为同学们应该在复习时熟读乃至背诵教材中的诗词,并试着翻译诗词中的经典写景名句,以增强文言、现代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从而提高自己扩写古诗词名句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山西山里泉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说山里泉处处都是美丽的景色,有秀丽的山峰,有曲折蜿蜒的河流,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有机活泼灵的猕猴……

今年国庆节,我们一家终于有机会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山里泉。

山里泉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泽州、阳城、济源三县市的交汇处。早上,我们从晋城出发,走了二十多公里的盘山公路,穿过了“水帘洞”,终于来到了山里泉景区。一下车,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屹立在面前,它就是纱帽山,它因形状如古代的乌纱帽而得名。望着眼前奇幽秀险、如图如画、鬼斧神工、令人神往的纱帽山,旅途的辛苦和劳累马上一扫而光。跨过吊桥,我们来到了纱帽山脚下,准备登山。陡峭的台阶直通山顶,我憋足了劲,觉着自己定能“一步登天”,可才登了百十个台阶,便把我累得气喘如牛。我们在半山腰的亭子里休息了一会,继续向上攀登。经过一步一台阶的艰难攀登,终于到达了山顶。从山顶向下眺望,山里泉的景色尽收眼底。四周群山起伏,云雾缭绕,河水碧波荡漾,令人陶醉。

我们沿着山梁继续往后山走,一路上拜访了老态龙钟的千年古橡树伯伯,欣赏了秀美的“一线天”风景,坐着“天下第一滑”滑道下了山,来到了猕猴乐园。这里的猴子机灵可爱,非常招人喜欢。游人给猴子喂食、与猴子一起拍照,猴子与游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最后,我们乘车来到了水上乐园。水上乐园有“钢索桥”、“荷叶桥”、“情侣桥”等游乐项目,和电视上的“闯关”节目非常相似。如果闯关失败,就会变成“落汤鸡”了!刚开始,我哪个项目都不敢玩,生怕落水。爸爸和妈妈鼓励我说:“宝贝儿,加油,你是最棒的!”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看到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孩也能顺利过关,我顿时信心倍增,顺利通过了钢索桥、荷叶桥,并且一连串的闯了好几个来回。爸爸妈妈竖起大拇指夸我“真棒”!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山里泉。回家的路上,山里泉那美丽的景色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山西特产酸枣小学作文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星期六,正是程姨和黄叔叔约我去摘酸枣的日子,由于我贪睡,七点多钟才起床。

洗刷完后,去叫了程姨和黄叔叔一起去小崮子山摘酸枣。

我叫上他们后,就出发了。

出了大门,向左拐走一段路后,有一个岔口,走右边得一条。到了司家沟村,我们又走了一段路,就到达了小崮子山脚下。据说抗日战争年代,英雄武善桐为了掩护八路伤与员和英勇跳崖的事迹就是发生在小崮子山因此又叫红石崮。仿佛就是被英雄武善桐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

想到这里,已经快到半山腰了。“哇!酸枣!”我高兴的大叫起来。

程姨和黄叔叔跑了过来,“是真的!酸枣!可是怎么发青,还没熟呀?”程姨说。

“管它呢!这青枣酸吃在嘴里酸酸的,味道倍儿棒!”黄叔叔说。

于是,我们就开始摘了。我摘一个,吃一个。看看程姨的包里,不一会功夫,她就摘了很多,再看看我的包里,也就五六个,我下定决心好好摘。

一会功夫,我的包里就渐渐增多,正在我摘的高兴时,程姨说“哪里有水?”“你们看见上面有一棵大柳树了吗?旁边就有水。”黄叔叔说。

我们上去一看,果然有水,就痛痛快快的喝了个饱。程姨看看我们的包里已经摘了那么多就提议回去,我和黄叔叔也同意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酸枣是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生长,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的果实。仿佛一个个抗日战争时牺牲的战士,坚强的耸立在那里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山西特产酸枣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诗词的五年级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历史长河中,这些描绘祖国大江大河的诗词绝句,承载着国人的乡愁。然而,这些国人心灵睡过的地方正拉响警报,一些风景正在消失: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这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因为古典诗词的优美,也因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大多数中国人都能背诵一两首古诗词,而相当一部分的古诗词描写的都是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壮丽,让人读来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渴盼。可是等我们真的有钱有闲,或者是因为其他一些什么原因到了当初那些古诗词所描绘过的地方就会发现,现实情境带给我们的不是如画美景的陶醉,不是雄伟江山的震撼,而是因为环境破坏,物是人非所带来的遗憾与忧虑。

这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古人艺术创作的夸张,更不是古人对今人的一种欺骗,而是古人眼里的江山和今人眼里的风景,已经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攫取,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让曾经的如画江山变得面目全非。诗里江山今不在的遗憾,也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纷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现身说法,呼吁关注生态安全,关注环境保护。

乡愁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热词,而古典诗词里所描绘的青山秀水,恰恰正是我们的乡愁所在。当从前清澈的小溪因为污染变成了一条臭水沟;当从前秀丽的山峦因为水泥厂就地取材而变得满目疮痍,我们的乡愁将何处安放?退一步说,乡愁是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现实点说就是不能当饭吃,但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水源土壤的污染,自然资源的匮乏,已经快到了让我们无饭可吃的地步。我们可以放弃看风景的权利,可以牺牲闲情逸致,但我们却不能喝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粮食,更不用说一些环境问题可以直接导致我们患上各种疾病、绝症了。

诗里江山今不在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我们乡愁的安放,而是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因此,不管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还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美丽的环境遗产,让他们还能有机会一边吟诵古人诗词里的如画江山,一边游览现实中的绝美风景,我们都要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值得欣慰的是,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普遍共识,而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颁布实施,法律和政府层面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也空前加大。也许只有当我们真正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做好了平衡,只有当我们面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到了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我们才能留住和唤回古诗词的如画江山,让诗里江山如诗般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诗词的五年级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古诗《锄禾》,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它领我走进古诗的海洋。小时侯,听爷爷说,我的爸爸酷爱唐诗,他虽然没考上学,但对唐诗情有独钟。

久而久之在爸爸的熏陶之下,我也变得诗情画意起来,也常常能吟诵几句。有一次,爸爸教了我一首《长恨歌》,其中有一句最令我难忘:“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告诉我这句话虽然只有十个字,但它告诉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要不然等老了再学就来不及了只能留下满腔的悲伤。这首诗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使我很困惑,因为我不懂诗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我觉得这句是多余的。

后来我就去问学识渊博的老师,老师便笑着替我解答,原来诗人这段景物描写是为了下文的铺垫,使意境更好地烘托出来。就这样我又从古诗里面学了一招,这招在我平常的习作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的作文添了不少色。所以我越来越爱古诗词了,因为读古诗不仅让我丰富了知识,而且了解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代文化。古诗还让我学会了很多写作技巧。比如我从古诗中知道了结尾要写得达到总结全文的作用,这样才能画龙点睛,我知道了写作时有些地方要高度凝练而有些地方要写得细致入微。

我还知道了写作时要分段明确,条理清楚才能让人读来舒适,拿到高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华古诗词我爱你!从你的字里行间里我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我的家乡山西的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坐落在山西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县城,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让人陶醉。

到了春天,漫山遍野都是美丽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好像是鲜花织成的大棉被,把山丘和平原盖上了厚厚的一层。

到了夏天,我的家乡更美了,山清水秀,小河清澈见底,里面有许多鱼,虾和螃蟹,它们快乐地嬉戏着,一会儿躲到石头缝里,一会儿伸出头来看看是谁来了,这里有是孩子们的乐园,我和伙伴们经常去小河边游泳,捉鱼,洗澡,玩水,洗去 夏日的炎热,我们凉爽爽的,好玩极了!

秋天,我的家乡一 片金黄,片片落叶就像翩翩起舞的少女一样,在 空中划着美丽的舞步。一簇簇菊花争奇斗艳,为 金秋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到了冬天 ,我的家乡变成了一个 美丽的童话世界,白茫茫的一片,我和伙伴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陶醉在这美丽的白色世界里,雪姑娘在空中翩翩起舞,是在向我们诉说春天的故事吗 ?

我的 家乡像妈妈一样,在我烦恼忧伤的时候 ,给我温馨和 快乐,让我茁壮成长,我的家乡山清水秀,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是个天堂般美丽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山西名人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山西,有许多名人.

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狄仁杰、毕士安、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薛仁贵、杨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重尔(前 697年——前 628年),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前 636年至前 628年在位.献公妃狐姬(戎族)所生,因遭骊姬之乱,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穆公发兵护送回国,被立为晋君.他重用狐偃、赵衰等人,协力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又号召诸候勤王,平周室王子带之乱,迎襄王复位,树立了政治威信.后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与楚军接战,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旋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主盟诸候,周天子亦奉如参加,策命他为“伯候”(霸主).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惠文王时,将兵破齐,拜为上卿.后多次击败齐、魏,歼敌立功,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候.秦、赵为争夺上党,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战,他统帅大军,筑壁坚守,相持三年.前251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晚年悒郁不得志,愤而奔魏.后又离魏适楚,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者令舍人.惠文王时,奉使报秦,当庭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前 279年,秦、赵会于渑池,他随侍孝成王,面斥强秦,不辱国体.以功任上卿,居廉颇之上.由于他善自谦抑,相忍为国,使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遂成刎颈之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山西名人的作文

全文共 182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这片无边的夜空,无数颗星星熠熠生辉,点缀得它万分璀璨。小编收集了山西名人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山西名人狄仁杰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狄仁杰

在中华这片无边的夜空,无数颗星星熠熠生辉,点缀得它万分璀璨。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其中有一颗最亮的星星在先人牵引出的银河中闪耀。

那是一代民相狄仁杰留下的廉洁之光。

在有生之年,他为了保一位将军的性命,据法力争、犯颜直谏;为了还朝廷一片好风气,他刚正不阿地严惩了罪臣王立本;为了解救无辜百姓,他明察善断为百姓伸冤……狄仁杰身居要职,以民为优,这是大唐之福,是黎民百姓之福。从古至今,正因为有这样清正廉明的好官,历史上才几度出现盛世,中国才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在我们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把狄仁杰刚正廉明、两袖清风的精神遗留下来了呢?

有些人仗着自己的权势,贪污、受贿,于是,有名无实的官职、若有若无的罪名纷至沓来;有些人为了做大官,对上级阿谀奉承,于是无数百姓辛苦挣来的钱打了水漂,流进受贿人的腰包;有些人贪生怕死,面对外国人盛气凌人的一步步得寸进尺,视而不见、任由宰割;还有人……当今社会的劣俗风气处处都能体现出,可狄仁杰的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又在哪里?

从现在起,让我们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走上正义与光明之途;让我们学习伟人那种精神品质,做中华民族新一代的脊梁!

第二篇:山西名人貂蝉

这猫其实不叫貂蝉,叫来来。貂蝉是他的“雅号”。人如其名,我家的猫并不漂亮,为什么叫貂蝉呢?貂蝉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呀!

这名字的由来,还得从它的习性说起。

它只要看到我们吃饭就嚷着要吃,就算它刚吃完饭也是如此。如果不给他吃,他就会一直喵喵的叫着,直到你给它吃为止。叫一段时间后,它就忍不住了,悄悄地溜到厨房把猫粮袋子给扯破了,把头扎进袋子里,大吃特吃。如果遇上这样一场以吃为主线的乱子,你就别想睡觉了。

如果给他一碗进口猫粮和一碗国产猫粮,它会果断地冲向进口猫粮吃个一干二净,连碗都要舔好几遍,国产猫粮呢?一点没动。喂它鱼,它只吃金枪鱼。水,它只喝纯净水。过夜的食物从来不吃。

一次,我看到它那么贪吃,便想逗逗它。在它有滋有味啃鱼骨头时,悄悄地抽走它的鱼,大声对它说:“你看你,一次吃这么多,还只吃金枪鱼,不给你吃了!”它一听,急了。大声叫着,奋力朝我跳着,跳了一下又一下,可就是抓不到。它弓起背,嘴里发出“嘘”,“嘘”的声音,伸出爪子朝我展示,好像在说:“你再不给我,我就抓你了!”唉,这猫,一见到吃的就六亲不认了。只好把鱼还它了,我只好乖乖地把鱼送到它的碗里。

你看,又刁又馋,这正是它的本性,简称“刁馋”吗!

第三篇:山西名人霍去病

霍去病,一个遥远的名字,一个已经模糊的身影。却还有依然滚烫的血性和悍勇。历史、传说,都已经锈蚀斑斑,但依然清晰的是他不灭的风骨和风华

-------前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多么一句铮铮铁骨的话啊伴随着一代名将霍去病传唱了几千年。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写下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来赞颂他的功绩。

当年,霍去病在抗匈战争中建立奇功,多次得到汉武帝的奖赏。汉武帝前后赏赐他食邑一万七千多户,官至大司马。称得上是高官厚禄,尊荣无比!但是霍去病并没有坐享安逸生活,心里仍然牵挂着国家的安危。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特意命人为他在长安建造了一所精致的住宅,叫他去看看满意不满意。他却对汉武帝谢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何等豪壮的语言!可以说是霍去病战斗的一生的写照。短短8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充满了为国舍家的耿耿忠心和豪迈慷慨的英雄气概。不仅武帝当时听了,大受感动,这震撼人心的8个字,也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仍能让人热血沸腾。而霍去病也成了爱国将领的表征,受到历代人们的推崇。霍去病短短24年的一生中,多次出塞征战,是一位没有败绩的军事天才为西汉取得抗击匈奴的最终的胜利。

霍去病的少年生活极尽坎坷,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山西太原门山大佛

全文共 1687 字

+ 加入清单

看报纸时得知太原市西附近有一大佛,据说比乐山大佛都高。但我认为此说法为天方夜谭,因为若有这么一座大佛,太原人理应知道的,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呢?

“五一”在从龙山返回的途中,我碰到了晋源区的一小伙子,说起太原的旅游点他有点激动,并告诉我蒙山大佛就在太原化肥厂背后的山中。当时我就有一种冲动,这样一座硕大无比的大佛我应该去看看,它可是我们太原人的骄傲。在化肥厂附近问了几个人,都不知道有此大佛,最后终于有人知道它,说大概就在开化沟里,寺底村的上面,离这儿大概有十几里。顺着开化沟往山里走,路两边全是煤灰,偶尔有一辆拉煤车路过,司机和我的脸都是黑的。走了大概十里的山路,终于到了寺底村,村里只有一户人家,其余的因为煤炭开采后水位下降已迁出去了,整个村像被煤灰淹了一样。问了村民,继续往山上走,大概一公里,转过一个山头,忽感心头一颤,远远望见一座石刻巨人的胸颈突现于群山之间。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你如水中月,空垂倒落人间氤氲,飘飘袅袅,你如镜中花,永世不朽笑靥繁花,清清寡寡。你珠眉秀黛,珠唇半微,品味人间千百味,你时而在水之湄,溯游难追,时而在水之泗,逆流难觅,宛如淘气孩童,玩着捉迷藏,躲躲闪闪,嘻戏追回。

我与你相遇,在最美的诗词歌赋里。

你衣袂飘飘,蝶舞翩飞,你被赋予了最华丽的美,世人为你心憔悴。你时而惆怅,泪眼倾诉情殇,凄凄惨惨,你时而欢颜,娇媚如花,清声丝帕遮拦害羞年华,嘻嘻哈哈。不问你来时去处,只愿与你相遇最美诗篇里。

我与你相遇,在最美的诗词歌赋里。

诗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有黄金屋。我不为黄金流泻一生繁华,但只凭守诗中离落颜花。诗人为你把酒言欢,官人为你撑起一世之家。我只是游弋于文字里的半笺未被书完的话,为你芳写今生天女散花。

我与你相遇,在最美的诗词歌赋里。

沏一壶清香淡幽茗茶,捧一书古典诗韵,与邀明月共赏。锁庭院深深,看梧桐芳菲落尽,听几声寒鸦啼鸣,哭诉情愫觞觞。品诗中你美若天仙,娇嫩如玉,品诗中你人比黄花,泪眼婆娑,品诗中你红颜薄命,一路零落殆尽潇洒光华。

我与你相遇,在最美的诗词歌赋里。

夜阑人静,你独倚阑窗,守望一川江水,等待孤帆零近,伴着和煦清风,银色落月,呓语琵琶,零落语声旧曾諳。曲尽,人疏,空待月,我品你半纸流沙,月落天涯。

我与你相遇,在最美的诗词歌赋里。

一心沉溺平平仄仄淡雅,感人间烟火,体心灵冷暖,幻化成顺口篇章。品你多愁善感,妙语晚霞,品你身姿婀娜,秀气淡雅。你是江南采莲女子,随水飘零,信手拈花,采一朵碧玉无暇。你是烟花巷里的人儿,梳妆镜前离人花。

我与你相遇,在最美的诗词歌赋里。

你随着风的节奏,旖旎于风的静谧里,在长亭送别之处,泪眼婆娑,日日企盼。断肠人儿在何方?我在诗词歌赋里品你一心惆怅迷惘,品你寸断心肠。

我与你相遇,在最美的诗词歌赋里。

我在乱世迷眼的芬芳里,站在河岸上,看灯火辉煌,看红袖飘渺,你在河上清风摆柳,怀抱琵琶,清歌一曲亡国后庭花。无人怪你红颜逆袭,无人怜你娇颜散尽。我与你相知,一曲亡国之曲。

我与你相遇,在最美的诗词歌赋里。

品孔雀东南飞,你坚贞不渝,品你红颜素命,吟你痴心不羁,尘世女子无人能比。你为君倾心,你为君葬命,我在诗词歌赋里品你,品你为爱痴迷,品你为爱息命。

此生,我愿在诗词歌赋里与你相遇,遇见最美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受山西的魅力

全文共 10301 字

+ 加入清单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国庆佳节期间,我们乘坐旅游团包机,从滨城大连飞往西北高原。航程只一小时客机就徐徐降落太原机场,瞬间我们就来到了“东有太行,西有吕梁”的山西省境内。我们是第一次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伴随着旅游过程才日渐对它有所了解和认识。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缘,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它东立千里太行巍峨屏障,西伏吕梁缠绕汹涌九曲黄河天堑,北临内蒙古苍茫塞外大漠,南踞汾河两岸富饶原野沃土。这一方夹峙于黄河峡谷和太行丛山之间呈桑叶形的沃土,山河壮丽,风光无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山西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佛教文化。山西竟有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来旅游是难以想像到的。无怪乎有人戏言,到山西旅游脚一落地就踩着文化了。这句戏言也并非夸饰,我们到这里来旅游方知确实如此。山西从北到南,都是文化的锦绣相联结——晋北五台山佛国圣域的佛教文化,晋中晋商院落群的民俗文化,晋南洪洞大槐树的根祖文化。山西既有古代遗址,佛教圣地,又有众多的革命史迹,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风光秀丽的北岳恒山,景色如画的武当山,排山倒海的黄河壶口瀑布……自然景观也引人入胜。真是走进山西,才见别有天地。我们这次山西的旅游观光,仅仅去了晋中与晋北的一部分景区,但也初次看到了山西的“庐山真面目”。我们先后游览了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气势恢宏的平遥古城、高耸险峻的雁门关、惊险奇绝的悬空寺、巍峨壮观的云岗石窟、规模宏大的五台山佛教圣地等,都在脑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无论听导游讲解,还是实地观看景物,都使我们沉浸在历史的文化的氛围之中,经受了一次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零距离接触时,耳闻目睹其历史兴衰与现实状貌,我们思维凝结在久远而深邃的历史天空。祖先巧夺天工的非凡创造力,英勇悲壮抗击入侵敌寇的爱国精神,晋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智慧和辉煌业绩,都使我们深感震惊和喟叹!

华夏文明“地上看山西”

我们刚到山西,当地导游就向我们介绍说:“中华五千年文化,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这一语破的是我们首次耳闻,说明创造中华民族文明,山西与陕西是紧密相连而又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山西的历史文化是留在地面上可见的。

我们先从历史上看山西,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山西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晋商文化,使山西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说(说法之一),山西的南部有座中条山,陕西的东部有西岳华山,二者相结合就构成“中华”之名的由来。山西更是一个创造历史、创造记录的地方。据记载,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祖先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到山西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劈山治水,耕种培育谷物,并创造了中原一系列古老文化,演绎出了诸多神话传奇,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流传的古代神话很丰富,山西也是古代神话的发源地。传说中的三位圣贤尧、舜、禹,都曾先后在晋南建立自己的国都。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京畿的战略要塞。隋唐五代时期,太原是唐朝的北都。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明初,明王朝数次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山西人从“洪洞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到了清代,晋商称雄商界200年,山西票号遍布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近代银行业之先河,名震华夏。

在人类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演绎过一幕幕惊天动地的英雄史剧,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个光耀古今的历史人物。在英雄史剧方面,山西古今都发生过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个整体隆起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凹为一列串珠盆地。主要有太行山、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等群山连绵起伏;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长治等盆地南北串珠。古时,有一个皇帝出语惊人:“夺天下,先夺山西;夺山西,必夺天下。”可见,山西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王朝一代英主刘邦,御驾亲征曾率30万大军长驱直入,在山西横扫千军挡住了匈奴马踏中原的铁蹄。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夺取长安,后来李世民登基建立大唐王朝。大同雁门关始建于唐初为防突厥侵扰,是塞外通往中原的关口。北宋时,抗辽名将杨继业率领全家长期驻守雁门关,满门忠烈抗击入侵敌寇,留下了可歌可泣又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穆桂英是世代人们传诵的巾帼英雄。代县杨家祠堂,就是为纪念宋代抗辽名将杨继业父子而建于元代。古代、现代的许多战争,都曾发生在雁门关地域。抗日战争时期,林彪、聂荣臻领导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歼灭战;贺龙、关向应领导八路军120师的雁门关伏击战;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129师的火烧阳明堡机场,都发生在雁门关周围,给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以沉重打击。我们登上雁门关城楼远眺,关下数隘连体,路径蜿蜒崎岖,残留风化的土长城,是留存今天的古战场战火痕迹;近看雁门关左右两座山峰对峙,形似一座大门矗立最高处,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雁门关地势高险,大雁过往只能从城门洞穿过,故而得名。这就不难理解,古今许多战争发生在雁门关地域的原因。在历史人物方面,山西曾涌现颇具影响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和文学艺术家。有人说“山西是个出名人的地方”,这是名副其实的。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介子推;战国时的廉颇、荀况;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武圣关羽、大将张辽;唐代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诗人王勃、王之焕、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柳宋元;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抗辽名将杨继业、巾帼英雄穆桂英;金元时文学家元好问、大戏剧家关汉卿;明清时文学家罗贯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山西创造的历史,古今出现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多散见于各类书籍之中。这次来山西旅游观光,我们比较集中地了解山西的历史,特别是其中从未闻知的内容,不走进山西是无法知晓的,这的确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们再从“地上看山西”,究竟留存哪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华夏文明?古代已随时间消逝久远,历史却凝结在黄土地上,在中国创造了一系列记录。据统计,目前山西仅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现已发现有255处,占全国同类遗址总数一半以上;现存地面文物35000处,居全国之首;其中现存元代以前的木质结构建筑450余处,尤其辽金以前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0%;现存寺观和墓葬壁画2400多平方米,居全国之最。五台山佛教圣地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中,南禅寺、佛光寺大殿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质结构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全国最古老的木塔;恒山悬空寺是北魏的木质结构建筑;以及保存众多彩塑人物形象的晋祠古建筑群,绚丽多彩的永乐宫壁画等。山西的寺庙、塔、壁画、不仅数量多,历史悠久,而且造诣极高。还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石窟三圣”之一的大同云岗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晋商的乔、渠、曹、王四个家族大院建筑群等。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山西留存在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址,无论木质或石材的建筑,都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的里程碑。华夏文明在山西大地上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留存到今天,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是在世界上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可以说,山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一鳞半爪领略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晋商的大院文化

从太原市向南行车1小时,到达中原历史名城祁县。我们到东观镇乔家堡村,去参观晋中富商的乔家大院。

公元1755年,乔家大院建于乔家堡村正中。从外观上看三面临街,大院四周是全封闭高达10米的砖墙,墙上有垛口、更楼、眺阁,形似一个城堡。走入城门洞式的大门,是一条石铺通道,通道两侧南北分列6个大院,19个小院,300余间房屋,装饰的富丽堂皇,彩绘和木雕、石雕、砖雕的三雕艺术精美绝伦。并且,内藏之物有千余件,其中还有慈禧太后赏赐的。那是当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西奔路过山西,乔家捐银10万两。后来,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不忘她在危难之时的乔家相助,赏赐两件国宝——犀牛望月的大圆镜和九龙雕刻夹画罩南非乌木的吊灯一对。我们在这两件国宝前伫立观看,虽经百余年沧桑业已陈旧,却至今保存完好。想那时乔家的雄厚财力,慈禧西逃时的困厄处境,以及后来向西方列强卑躬屈膝,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两件国宝,也为那段中华民族的耻辱历史提供了一个佐证。参观这座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我们联想当年大院主人是何等富有。这是乔家第三代传人、全国赫赫有名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府邸。乔致庸原是一个农民,他为了改变贫穷生活,离开黄土地走西口,以卖豆腐为生计开始创业,后来又主要经营粮、钱、当等行业。在国内尤其是北方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乔家开设的生意商号。财力逐年聚增,从而富甲天下。乔家从清代乾隆初年创业,经商辉煌五代,到乔致庸时是乔家富商达到极盛。从嘉庆、道光、咸丰到同治经历四代皇朝的80年间,其财力和影响在国内商界是举足轻重的。乔家成为誉满华夏的著名商家,乔致庸则是山西人经商致富的典型代表。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打击下,终于衰败。乔家的兴衰,历时长达200余年之久。

山西有6个大院——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曹家大院、灵石县王家大院,原国民党要员、中国四大财阀之一——孔祥熙的宅院和晋中市常家花园,统称为晋中大院。我们参观的乔家大院,仅是其中较小的一个,而大的有它数倍。这些大院都互不雷同,布局构思各具特色。大院的民宅建筑物,是晋商文化的展示,构成了晋商的大院文化。晋商的大院建筑物,是高水平的建筑艺术精品,也是商业文化的精品,更是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装饰文化的完美结合。这反映了那时建筑设计者的高超水平,当地建筑业的高水平,并体现出了大院主人对建筑的艺术追求。我们走进乔家大院,看到大院套小院,院中有院,却又各不相同。在北面的大院还有个大花园,鲜花绿树、假山亭子布满整个空间。乔家大院这样的布局,是在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基础上的新颖构思,体现那个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建筑物上的彩绘、装饰和石、木、砖的雕刻艺术,反映出当地民间艺术家与雕刻匠的高超艺术水平,又体现了当时时代的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流行新潮、中国民俗文化和当地民俗民风。乔家大院是一座造型宏伟的民居建筑群,反映和代表了封建大家族的居住形式,集中体现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又充分展示出具有山西特色晋商的大院文化,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晋商的大院文化,无疑是山西人商海搏击多年取得辉煌成果的体现。山西人在中国经商最早又多,人们戏说:“一块石头砸下去,十个就有八、九个是山西人经商。”那么,山西人为什么放弃仕途追求而热衷于商海呢?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从国家社会背景来说,明朝建立后,为防御外敌入侵设立边关重镇,需要有人运送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山西地理位置靠近边防,为人们的经商提供了先机。从个人生活来说,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艰辛,追求仕途有很大风险,唯有经商致富才能改变个人命运。于是“学而优则商”,就成为人们的努力方向,追求个人致富是奋斗目标,从而形成山西人从商好贾风气。但是,山西人也懂得文化知识的重要,商人们也要自己的后代去读书学习。然而,读书的目的不是追求功名,而是要为经商服务。这是山西人离开黄土地去经商的观念转变后,有别于其它地方人们的新意识。晋中人认识到文化素质在经商中的重要作用,选拔优秀人才去商海搏击,一代又一代逐渐形成,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儒商群体。这是晋商在商界称雄数百年,建构大院文化的基础和根源。民间曾流传这样的话:“河南人有钱穿缎绸,山西人有钱去盖楼。”在山西人眼里,高楼大院是一个体面人家。因此,有钱首先要建房。因此,由穷变富的一代代晋中富商建起了一幢幢豪宅大院,才有了今日山西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赏。尤其,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选中乔家大院作为拍摄景地,制作出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更使中国山西这座民居建筑群,蜚声海内外。我们一走进乔家大院,就看见通道南侧墙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幅电影海报,到处都挂着大红灯笼,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宛如重现了昔日乔家的生活景象,进入电影的情景之中,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中国最早的金融中心和第一个私家银行

从乔家大院向南行车半小时,到达晋中市境内的平遥古城。这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西安、荆州、平遥、兴城)之一,也是国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墙始建于2800多年前的西周,高10米厚5米。整个古城池呈方形,四周各有一座角楼,3000个垛口,观敌楼72座。据说按孔子弟子3000,贤人72的数字修筑。城门6座上筑城门楼,门外有瓮城,墙外有深、宽4米的护城河。我们从古城西门走进,导游引领首先登上城门楼。站在城门楼上观望全城,仿佛一座高大威严的古堡。瓮城上依然保留有多门古代护城大炮,炮口对准城外。我们站在古炮台前遐想,当年古城备有相当的防御力量。城内有大量清朝末年建筑的民居、寺庙、商铺等,严谨多变的住宅布局,精美古朴的建筑工艺,反映了清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城内是4条大街、8条小街、72个巷道构成的格局。有保存完好四合院3700余处,其中价值较高的有400余处。我们走下城门楼来到明清一条街上,这是古城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的一条街。街道两旁,商业店铺鳞次栉比;街上行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一派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我们走在街上欣赏古香古色的商家店铺,琳琅满目的出售商品,还有那富有书法韵味的古招牌,古题额,特别是远远望去雄踞全城的18米多高的古市楼,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的平遥古城之中。现在这条街既是商业街,又是名优特产品销售街。平遥是山西的文物大县,这里的文物市场很兴盛,还是古玩一条街。导游告诉我们:“平遥的特产是牛肉和推光漆器。”平遥牛肉早在明代中叶已闻名于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平遥地区的水质好,因而牛肉以肉嫩味美,风味独特而著称于世,被国家评为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推光漆光器是平遥县著名工艺名特产品,起源于唐代中叶,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老艺人继承唐、宋以来年传统工艺,产品精良,现已畅销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对物美价廉的牛肉感兴趣,选购真空包装带回去;精美而价格不菲的推光漆器,因为携带不便,就很少有人问津了。

平遥古城,在18—19世纪的100多年间,它曾是天下财富的中心,票号林立,商贾云集,有“小北京”之称。清代中叶,票号从平遥兴起,至清朝末年达到极盛。平遥的明清一条街,是当时亚洲赫赫有名的金融中心。当时,全国有51家票号,山西有43家,平遥就占有22家。晋商曾一度执牛耳中国金融界,平遥则几乎占据了全国票号业的半壁江山。在晋商中,平遥人以他们的精明智慧,勇于开拓进取精神,致力于商业活动,努力聚积财富,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在商界创造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明代谢肇涮的《五杂俎》中说:

“富室之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西),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原以为在中国商业发达最早的地方,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来到山西才恍然大悟,他写《抢愧山西》中说: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尤以平遥为最。”

那时的平遥、商号、票号林立,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白银声响,财源不断,财富与日俱增。银窖里堆满了银子,多的无法计算。可见,当年平遥是多么富足和昌盛。

游览平遥古城,除明清一条街,清代县衙印象深刻外,最使我们感到震惊的是日昇昌票号。中国最早的银行出现在山西,这是我们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日昇昌票号开设于清代道光4年(公元1824年),是清代著名票号,也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更是中国第一个私家银行。这是中国最早的银行设施,被称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

日昇昌票号座落于平遥古城的西大街上,临街房屋中间为通道,两边是店铺;院内三进院落,后面房屋是存放财物的地方。整体房屋布局精到巧妙,别具一格。我们先后观看了柜房、账房、信房、金库、票号中厅(江兑业务办理场所)等,都依然保留原样。墙上挂的诗文条屏,各种印章、汇票、信稿,横匾等实物,保存下来也不少。我们惊异山西人智慧的头脑,在中国开设第一个私家银行,并为其精明操作而叹服。票号的具体操作,在三个方面对现代人有启迪作用。首先,招收学徒有严格规定,重视人品和吃苦精神。其次,主人的俭朴作风,两间办公用房仅10多平方米的小小陋室,毫无奢华之处。再次,严格的管理。我们钦佩票号主人的胆识,他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家,并为其一生勤苦做事、忠心为人而感慨。日昇昌票号创始人雷履泰,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商业巨子。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从默默无闻到偶然被人赏识,再到成就大事,历经曲折坎坷。他年幼时父亲早丧,家中生活窘迫,放弃了读书机会,来到平遥城内开始学徒生涯。他曾进过几家商号店铺,都未得到应有重视。后来又去一家做事,这是常人不愿去的地方,他的聪敏和能干,被人发现是个经商之才。于是,将他推荐到另一家做事,并委以重任。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机。他尽心尽责,勤谨做事,从分号执事、领班,做到总号大掌柜的位置,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高层的领导岗位。他开设的日昇昌票号在发展昌盛的109年间,创造出一个世纪的辉煌。在下面设立分号40余处,遍及全国20多个商埠、重镇。日昇昌人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还与国外来华银行发生业务往来。雷履泰作为中国第一家票号的创始人,创办中国第一个私家银行,他尽其毕生之力,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这一空前创举谱写出震古烁金的辉煌篇章。清朝末年,外国势力侵入,国内社会动乱,战事不断。随着银行业的兴起,票号逐渐被取代,便随之自行倒闭。日昇昌票号的兴衰,同世上的任何事物一样,是时间进程中出现的历史必然。但是,出现开创中国近代银行业先河的日昇昌票号——第一个私家银行;谱写划时代金融辉煌篇章的商业巨子——大名鼎鼎的雷履泰,都以无可置疑的事实证明,无论商业还是金融业,山西是在中国发达最早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山西是开创商业、金融业的先驱。晋商的辉煌业绩,在中国商界树立了榜样。晋商兴衰的经验教训,为今天中国现代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对于繁荣经济和商业的国际交往具有现实意义。

面与醋的饮食特色

“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在山西召开了中国的面食节。”导游这一语石破天惊的介绍,也是我们首次耳闻山西面食在中国独占鳌头。这说明山西的面食在中国独具特色,中国面食节在山西召开是当之无愧的。

山西成为中国的面食大省,主要为自然环境所决定。中国民间素有“南米北面”之说,山西是“北面”的典型代表之一。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山地较多,一年四季干旱缺雨。自然地质、气候条件决定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次是玉米、高梁等杂粮。因此,面粉就成为山西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粮。我们第一次见识山西面食,是到山西旅游第一天参观平遥古城的午餐。当时,餐桌上送来三、四种面食,既有主食的又有副食的(还有其它副食)。主食是象我们家中做的汤水面条,副食是几种面食炒菜。将小块面食做成一道菜装盘,因其使用材料不同而味道各异。我们还是头一次看到,面食也可以做成菜来品尝。这就是山西的面食特色?我们感到挺新奇。山西人制作面食的历史大概很久,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种。民间流行的“山西八大怪”中,“第一怪”就是“刀削面比飞快”。可见,面食在山西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刀削面”我们早有耳闻并不陌生,是何地产物这次得到了确认。原来是山西面食中一大特色风味食品,是山西人制作面食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绝技。我们没有亲眼看见山西厨师制作“刀削面比刀快”的具体操作,可以想见那定会是十分精彩。其它“怪”有:“老陈醋是一道菜;汾酒窝头把客待;路边灰尘当煤卖;山下挖洞当窑盖;土豆白菜论麻袋;烧饼要烙石头块;新娘盖头给驴盖。”这些内容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人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我们这次山西旅游观光的亲身体验,山西的主要面食是我们称之为“面条式”的食品,我们每天的主食就是刀削面和水捞面。除刀削面外,还有其它多种样式,如拉面、刀拔面、擀面、剔尖猫耳朵、河捞......。这些特色风味面食,体现出山西人制作面食的高超本领和创造精神。山西人制作的面食,是中国饮食行业的花园盛开的一朵奇葩。

醋——山西人餐桌上的美味食品。象民间流传中“第二怪”说的那样,“老陈醋是一道菜”。显然,面食和老陈醋是山西人生活中的两大主要食品,代表着山西地域特色和风味。山西爱食醋的生活习惯,是由山西的水土和醋的特质功效所决定的。一是山西水呈碱性,需要酸碱中和才对身体有益;二是老陈醋能护肤养颜,养身健体。山西人对老陈醋是情有独钟,成为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就是旧军队的士兵,每人也都随身携带。曾流传一个“缴枪不交醋”的笑话:相传,有一次闫锡山的军队,被国民党中央军给打败了。被俘的士兵缴了枪,可每人身上带的一个葫芦似的东西,引起了中央军的注意,以为是什么“秘密武器”?于是中央军当官的一声令下,他们都死活不肯交出葫芦,最后强行收缴这些“特殊战利品”。打开葫芦一股老陈醋味道,弄的中央军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这则笑话从另一个层面上投影,显现老陈醋被山西人视为象水一样每天不可缺少。我们没有进过山西人的家庭,亲眼看到他们是否每饭必醋;但他们吃象面条一样的面食,是离不开老陈醋的。我们每天用餐主食多为山西正宗刀削面,老陈醋也是必用的调味品。在这里,想吃米饭是很难办到的。在山西旅游的行车途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路边竖起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很大的“醋”或“老陈醋”字样,尤其红色的字体非常醒目。象在江南看到的“米酒”,云南看到的“米线”一样,老陈醋是构成山西特色的一道风景线。据记载,山西人酿醋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有一个叫王来福的人,被山西人尊为醋圣。他利用清徐当地原料充足水质优良的天然条件,开办一个醋坊将原来的陈醋改为熏醋,制作出来的老陈醋,色泽浓郁,风味增强,从此而闻名中外,畅销久远不衰。

参观太原市“东湖”老陈醋厂,是我们这次山西旅游观光的最后一个项目。这是“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家,完全是纯手工制作老陈醋,与机制生产老陈醋有很大区别。这个醋厂的规模不大,外省市来参观的人流不断,我们进厂时正碰上一个上海旅游团队,跟着导游旗离开醋厂往外走。在醋厂一位女接待员的引导中,我们先后观看了老陈醋手工生产录象,历史展示室、产品陈列室、生产车间的“蒸、酵、熏、淋、晒”五个步骤的手工酿造工艺,最后到产品销售室,品尝产品和选购产品。当我们经过发酵车间时,粮食发酵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使有的人不敢驻足观看而加快脚步走出。女接待员看到这种现象,笑着对我们说:“老陈醋味不要恼,保你半年不感冒。”真的吗?我们相信会是真的,同女接待员一起笑了,这算是经受一次老陈醋洗礼,对身体十分有益,是我们来山西旅游的意外偏得。这个醋厂纯手工酿造的“东湖”老陈醋,是精选高梁、大麦、豌豆为原料,无用化学催化剂,通过生物自然发酵,完好保存农作物有益成份,再经过数年“冬捞冰,夏伏晒”的天然酵化,去芜存菁的陈酿过程,酿出高水平的老陈醋,素有“中华第一醋”之称。它体态清亮,色泽黑紫,细细品味,陈中带新。不仅具有绵、酸、香、甜、鲜的口感,而且祛湿毒、杀邪气、消瘀肿,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老陈醋分为2年、5年、7年的三种不同酿造年限,价格也因而有所不同,年限长的价格贵一些。在醋厂产品销售室,我们在品尝产品之后进行了不同年限产品的选购。参观醋厂结束后,我们随导游走进厂外的老陈醋商店。货价上的老陈醋目不暇接,包装的五色缤纷,我们仿佛置身于老陈醋展览馆。这里出售的老陈醋品种繁多,有“东湖”老陈醋及其系列产品,保健醋、风味醋、礼品醋、陈醋、白醋......这些品种的老陈醋是承袭传统的酿造工艺——纯粮纯手工酿造,其中的“保健醋”品质尤佳。它以老陈醋为基质,用精选的蜂蜜、山楂、红枣、薏米等10多种高级营养滋补品提取液加以配制,具有降压、降脂、软化血管、护胆防癌的独特功效,获得国家批准的健字批号,闻名国内外。远销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韩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我们又进行了第2次选购。我们带回老陈醋,也带回难忘黄土地的山西情。老陈醋是山西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之宝。

这次山西的旅游观光时间很短,却前所未有使们们认识了山西的真实面目。我们瞬间触摸到了山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亲眼目睹了华夏文明足迹遗留下来的珍贵成果。漫长而悠悠的中华民族历史,给山西积淀着厚重与沧桑。我们感到震惊,山西的晋商雄踞中国辉煌200年,长久以来却鲜为人知;而人所共知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200年。山西平遥的明清一条街——19世纪亚洲赫赫有名的金融中心,则更是无人知晓;而美国的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所在地,在中国闻知不乏其人。我们感到汗颜,对中国商业的源流在知识领域存在空白,对祖先创造中华民族文明的成果仅略有所知。山西之旅使我们受益良多,难得补上一次生动深刻的历史文化课,并将久留在美好的记忆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山西窑洞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洞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我爱陕北的窑洞,因为他汇聚了人民智慧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古往今,有不少诗人留下来美词佳句,而我却情有独钟于李煜的《渔父词》。

唐朝有李白写有《把酒问月》:宋朝有苏轼留有思乡的《水调歌头》;清朝有郑燮留有出尘脱俗的诗句;当代有叶挺,写有雄心壮志的《囚歌》;现有朱自清文笔清新的《荷塘月色》......张满红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让我记忆犹新,“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则让我一段时间内沉迷其中,后来,经过上网查询,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秦始皇一统七国,荆轲去刺秦王,所写“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描写的淋漓尽致。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渔父词》这首诗,是我偶然从一首歌末尾听来的,刚开始,没什么,后来,不知不觉,竟开始喜欢这首诗了,这首诗表现出文人绝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万顷波中再得自由"则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比起现代的诗词散文,我最喜欢的还是古诗词,《洞仙歌》、《湘妃怨》、《玉楼春》、《虞美人》、《临江仙》都别具一番风昧,有的凄美惨凉;有的则是抒景感怀;而那宫妃,也是众多诗人锁描写人物:花蕊夫人、杨贵妃、虞美人、梅妃......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诗、词是一个朝代、一个人的代表,具有历史风范,不恐绝代风华,往事已去,只是那往事背后令人心酸的回忆。

风华绝代,往事如烟;乱世之中,那些唐诗宋词,一一保存完整,流芳百世,细细品味时,会让你收获意外的惊喜,这也是一种乐趣,意料之中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古诗,乃文化之精髓,语言之精炼,内容之浓缩,意义之深长。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绚烂缤纷。现在,让我们扬起知识的风帆,一起去感受古诗的海洋。 ——题记

英雄儿女,精忠报国;几代诗豪,报国心切。

文天祥一句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至死不渝的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胸怀四海,为国家肝脑涂地,呕心沥血之情。在魂归西天之际,陆游拖着病躯,挥笔颤颤巍巍地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物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唱。悲哉,壮哉,雄哉,好一个爱国情深的陆游,好一个胸怀四海的陆游。尽管流泊天涯,但王安石依旧报着对国家的眷恋之情,大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边塞诗人”王昌龄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边塞军民视死如归,尽忠报国的决心。一代伟人,周恩来小时候就猛志壮四海,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震醒中华民族,唤醒中华民族心中的那片满腔热血,叫醒中华名族爱国情怀。从此他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新世纪。

天涯海角,友谊长伴;海枯石烂,友情常存。

大漠黄沙,荒凉之地,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悲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友人的殷殷祝福;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对友谊的赞颂,对友人的期盼;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友人旅途寂寞的温暖关怀。“诗仙”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是对友谊的不言而遇。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谊最真挚的描写,是友谊跨越时间的执着。

神州大地,景色娟秀;锦绣中华,风光秀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茫茫戈壁沙漠的赞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江南的旖旎风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笔嵌浴叭思涮焯谩蔽骱拿杌妗6鸥Φ囊痪洹盎岬绷杈ィ焕乐谏叫庇质嵌晕逶乐住疤┥健钡男畚白彻鄣拿栊础!熬徘坪油蚶锷常颂畏玺ぷ蕴煅摹笔嵌蕴咸喜痪幕坪拥纳栊础K臻囊痪洹安皇堵秸婷婺浚辉瞪碓诖松街小笔嵌月降男蜗蟊扔鳎炙得髁恕暗本终呙裕怨壅咔濉钡娜松芾怼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五彩缤纷,但配以含有文化气息的古诗,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精彩。让文化走进我们,让古诗走进我们,让含有文化是的古诗走进我们的生活。

生活因古诗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给山西小朋友的一封信500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山西朋友

你们好!

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左万鑫,你也可以叫我小左,我们班的同学和老师都这么叫我,我的爱好是学奥数。你呢?你也许和我一样喜欢奥数。

你最近身体如何?有什么困难吗?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都可以来向我求助,我可以帮助你,我可是我们班上的智多星呢!

我给你说,我上的学校啊,生活条件可好了!有好几栋教学楼和宿舍楼,每栋楼都有几十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可大了,墙是雪白的,就像新的一样,天花板是用混凝土做的,宿舍房间里防止了十二张床还不觉得拥挤,橱子,阳台,一样都不缺,就跟在家里的一样。教室里,一块黑板挂在墙上,黑板上方是一面五星红旗,黑板的旁边有一台高清电视,没开的时候,频幕乌黑乌黑的,还透着亮。然后就是课桌了。课桌的后面有一面文化栏,那是以2016为主题的。还有我们的餐厅,能容纳几千人,就算那样,也觉得很宽敞,餐厅每天都有许多新奇的菜种,我最喜欢吃我们学校餐厅的水饺了。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非常爱读书,你喜欢读书吗?

我看过很多的书,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奄的水浒传,还有沈石溪的各种动物小说,里面的故事,我都能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你想看的话,我可以邮几本给你看。、

这封书将成为我们交流的桥梁,我期待你的回信!

身体健康

期待交上朋友的左万鑫

201X年3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山西大同小吃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泱泱华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饮食文化上也各有特色。我从小生活在大同,对大同的地方小吃非常熟悉。北京人常说我们大同人“住的是金銮殿,吃的是窝窝头”。但在我们大同,“窝窝头”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黄糕、凉粉儿、莜面芋芋、刀削面等数不胜数,每一种都馋得让人流口水。就说刀削面吧!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雪白的面条配上不同的汤汁和肉粒,别有一番风味。人称山西人是“醋老西儿”,所以调料里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鲜红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碗。说起刀削面还有一段典故:据传当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为防止汉人造反,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器具全部没收,每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厨刀轮流做饭。有位老汉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别人抢先拿走了。老汉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块薄铁皮,就用这个切吧!他把揉好的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铁片就削了起来,薄薄的面片飞入锅中后不住地翻滚,很快就煮熟了。最好吃的要数凉粉儿了,果冻般晶莹剔透的粉块儿,被一刀刀地切成薄薄的粉条,配上翠绿的鲜黄瓜丝与柔嫩的卤煮豆腐干,看着就让人眼谗。先别急着流口水,对咱‘醋老西儿’,醋与辣椒的搭配可谓天作之合,几滴醋,一小勺辣椒加上大颗饱满的莲花豆与浓烈的葱汤、蒜汁,一碗鲜凉润口的凉粉儿就算完成啦!白、黄、灰、绿、红的搭配,使你还来不及欣赏就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在嘴里咬上几口,凉粉儿的柔滑与莲花豆、黄瓜清脆的声音在嘴里组成了一支有趣的“凉粉儿”交响曲,稍不留心,淘气的凉粉儿便会流进你嗓子。如果你到大同来,一定记得要来品尝这里的小吃。不仅饱眼福,还能饱口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美丽的山西

全文共 221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刚到山西,当地导游就向我们介绍说:“中华五千年文化,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这一语破的是我们首次耳闻,说明创造中华民族文明,山西与陕西是紧密相连而又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山西的历史文化是留在地面上可见的。

我们先从历史上看山西,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山西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晋商文化,使山西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说(说法之一),山西的南部有座中条山,陕西的东部有西岳华山,二者相结合就构成“中华”之名的由来。山西更是一个创造历史、创造记录的地方。据记载,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祖先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到山西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劈山治水,耕种培育谷物,并创造了中原一系列古老文化,演绎出了诸多神话传奇,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流传的古代神话很丰富,山西也是古代神话的发源地。传说中的三位圣贤尧、舜、禹,都曾先后在晋南建立自己的国都。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京畿的战略要塞。隋唐五代时期,太原是唐朝的北都。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明初,明王朝数次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山西人从“洪洞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到了清代,晋商称雄商界200年,山西票号遍布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近代银行业之先河,名震华夏。

在人类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演绎过一幕幕惊天动地的英雄史剧,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个光耀古今的历史人物。在英雄史剧方面,山西古今都发生过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个整体隆起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凹为一列串珠盆地。主要有太行山、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等群山连绵起伏;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长治等盆地南北串珠。古时,有一个皇帝出语惊人:“夺天下,先夺山西;夺山西,必夺天下。”可见,山西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王朝一代英主刘邦,御驾亲征曾率30万大军长驱直入,在山西横扫千军挡住了匈奴马踏中原的铁蹄。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夺取长安,后来李世民登基建立大唐王朝。大同雁门关始建于唐初为防突厥侵扰,是塞外通往中原的关口。北宋时,抗辽名将杨继业率领全家长期驻守雁门关,满门忠烈抗击入侵敌寇,留下了可歌可泣又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穆桂英是世代人们传诵的巾帼英雄。代县杨家祠堂,就是为纪念宋代抗辽名将杨继业父子而建于元代。古代、现代的许多战争,都曾发生在雁门关地域。抗日战争时期,林彪、聂荣臻领导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歼灭战;贺龙、关向应领导八路军120师的雁门关伏击战;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129师的火烧阳明堡机场,都发生在雁门关周围,给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以沉重打击。我们登上雁门关城楼远眺,关下数隘连体,路径蜿蜒崎岖,残留风化的土长城,是留存今天的古战场战火痕迹;近看雁门关左右两座山峰对峙,形似一座大门矗立最高处,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雁门关地势高险,大雁过往只能从城门洞穿过,故而得名。这就不难理解,古今许多战争发生在雁门关地域的原因。在历史人物方面,山西曾涌现颇具影响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和文学艺术家。有人说“山西是个出名人的地方”,这是名副其实的。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介子推;战国时的廉颇、荀况;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武圣关羽、大将张辽;唐代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诗人王勃、王之焕、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柳宋元;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抗辽名将杨继业、巾帼英雄穆桂英;金元时文学家元好问、大戏剧家关汉卿;明清时文学家罗贯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山西创造的历史,古今出现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多散见于各类书籍之中。这次来山西旅游观光,我们比较集中地了解山西的历史,特别是其中从未闻知的内容,不走进山西是无法知晓的,这的确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们再从“地上看山西”,究竟留存哪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华夏文明?古代已随时间消逝久远,历史却凝结在黄土地上,在中国创造了一系列记录。据统计,目前山西仅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现已发现有255处,占全国同类遗址总数一半以上;现存地面文物35000处,居全国之首;其中现存元代以前的木质结构建筑450余处,尤其辽金以前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0%;现存寺观和墓葬壁画2400多平方米,居全国之最。五台山佛教圣地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中,南禅寺、佛光寺大殿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质结构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全国最古老的木塔;恒山悬空寺是北魏的木质结构建筑;以及保存众多彩塑人物形象的晋祠古建筑群,绚丽多彩的永乐宫壁画等。山西的寺庙、塔、壁画、不仅数量多,历史悠久,而且造诣极高。还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石窟三圣”之一的大同云岗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晋商的乔、渠、曹、王四个家族大院建筑群等。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山西留存在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址,无论木质或石材的建筑,都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的里程碑。华夏文明在山西大地上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留存到今天,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是在世界上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可以说,山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一鳞半爪领略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