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网络文明议论文4篇 作文推荐20篇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网络文明议论文4篇 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3723

作文

128

网络的议论文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网络,大家都熟悉不过了,现在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网络,人们都说“网络是我们的好帮手。”

谈起网络的好处,不计其数。自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有了提高,生活状况有了改善。网络信息真是应有尽有!有了问题,我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中查找答案,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可以在网络中查资料,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我们可以通过电脑随时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等,愉悦自己的心情,放松紧绷绷的神经,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沛。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传递信息的方法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可以随时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文字、声音和图像。如今,坐在家中的电脑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外的朋友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邮件。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而以前,人们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问候,大多要依靠驿差的长途跋涉,经过二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能收到。我们还可以在网络上看看新闻,是自己对社会有更多的认识,更深的了解……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的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俗话说: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提到网络的危害,大家会若有所思。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对同学们的毒害很大,有的同学因迷恋网络游戏而不能控制,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有的同学受了不良信息的影响,他那幼小纯洁的心灵由于沾染了洗刷不掉的点点污浊,因此铤而走险,走上了无法再回头的犯罪之路,使他的人生蒙上了抹不掉的阴影,使他本来可能幸福的生活却被这样的噩梦所破坏······网络竟有如此大的伤害,它像一只凶狠残忍的手将我们无知的少年推进难以自拔的陷阱。

我们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每一个人都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那些掉进网络黑洞的同学们,当你们坐在电脑前,当你们手握鼠标时,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看电脑时要时刻想着,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行动中,自己的一切紧紧地攥在自己手中!玩电脑游戏,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暂时的满足感,却不能拥有永恒的幸福,久违的甜蜜,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心事,脑袋里会被欲望贪婪所侵吞,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感受到家庭的美满,领会到学习的乐趣,体味到友情的温暖,甚至会失去比金钱还珍贵的品质精神、自尊心与人格道德。告别网络游戏吧,我们要利用好网络资源,不能被这张大网网住手脚、束缚心灵。

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学们,要把握自己,让原本黯淡的人生闪现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遵守网络诚信议论文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网上疯传这样一件事,一家幼儿园因火灾原因,一男子从二楼窗口将孩子一个个扔下,随即引起了网友诸多议论和不解。

但不知愤怒的人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男子要将孩子扔下二楼。即使火势再猛烈,营救再困难,一个正常人也不会慌乱到做出扔孩子的举动。后来才有人辟谣称底楼花店起火浓烟殃及二楼,附近一家长及时赶至楼上营救,但因浓烟滚滚,迷失方向,所以才被迫扔孩子。而此时楼下已有数百人举起地毯接住孩子,并非最初所说的无任何安全措施。由此事来看,网络存在着不实新闻,某些人出于一己私利,或为博眼球增加点击率而肆意省略、添改事实,导致新闻与现实大相径庭。诚信在网络新闻上早已被利益冲突挤在了身后:为了争取独家新闻,抢在竞争对手前发稿,制造更多的社会舆论,赢得更多的社会关注而随意歪曲事实,故意隐瞒真相。真实、严谨的新闻在网络传播下已被演变为快捷,爆炸式的信息。

网络急需人们的诚信。拿网络新闻来说,方便快捷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应坚守诚信真实的原则,为民众报道准确的消息。但现实却似乎不如人意,在天津港特大爆炸发生后不久,有人曾爆料有上千人死于本次事故。其后,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共有一百多人在此次爆炸案中丧生。网络传闻将数据夸大了十倍,利用人们的愤怒心情,制造了新闻的轰动效应,误导了不少不明就里的民众。新闻如此,网络的其他地方也如此。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人人都可发表自己的意见,爆料即时新闻,但别忘了应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发虚假消息,不乱传播谣言,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如果丧失了诚信,他将一事无成。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网络上,诚信显得尤为可贵。无论是论坛发贴,还是淘宝购物,都应自觉遵守诚信这个最起码的准则,不欺诈,不哄骗,真诚友好地与人交往。这种信任在网上购物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只有卖家明码标价,诚实经营,买家货到付款,不随意刁难,双方才能合作愉快。倘若买卖双方彼此猜忌,不遵守诚信的原则,网上交易就很难达成。

然而,我国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仍有很多漏洞亟待解决。像几年前的碘盐抢购风波和现在的不实报道、灌水帖及淘宝时购到假货等现象,都暴露了人们诚信缺失这个严重的问题。个人需要诚信,国家也需要诚信。一个民族,倘若缺失了诚信,就无法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正处在21世纪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网络诚信教育不可或缺。首先,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上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整治。其次还应建立网络监督机制,随时监督网民言行。当然,开展网络诚信教育更需要人们的自觉配合。只有网民真正自觉遵守网络诚信的原则,网络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明礼仪为主题的议论文作文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你文明了吗?”这是我们学校“一日四问”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说着容易,可是你、我做到了吗?

现在,很多地方都竖起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旗帜,虽然大多数人是很讲文明的,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是不讲文明的。比如:有些人随地扔垃圾、吐痰、大小便;有些人喜欢讲脏话、骂人、撒谎;有些人无视红绿灯、中国式过马路;有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这些行为与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制止。同时还要反思自我,及时发扬优良传统,纠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考验着文明礼仪的素养。有些人随手捡起了地上的废纸,扔进垃圾桶里;有些人拾起被风吹落的幼鸟,放在家中饲养或送回鸟窝;有些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不在公共场合喧哗、吵闹,给予别人方便;有些人面对诱惑,但绝不说谎,绝不放弃文明做人的底线……这些或大或小、或有意或无意的文明行为,值得称赞。向他们学习,我们就能办好事,做好人。

今天,我就做了一件好事,这令我很开心。

上体育课时,我看见很多同学都在玩一种叫“撕名牌”的游戏,他们把带有粘胶的彩带粘在背后,让同学互相揭去,撕下的纸带就随手乱扔。我和胡昱杰闲着没事,看到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就一起来玩“捡纸屑”的游戏,比比看谁捡的垃圾最多、最快,然后扔进垃圾桶。起先,我比胡昱杰要慢些,后来我就赶了上来。最后,我们发现操场上的纸屑被捡光了,看着整洁的操场,我们都笑了。

今天,我文明了,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高考议论文素材:文明

全文共 130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高考写作素材,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议论文素材:文明

(1)引言

文明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反映了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综合素质的水平。

文明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上,要养成整个社会讲文明的风气,就要从每个人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文明行为。

(2)事实论据

周恩来的风采

世人除了敬佩周恩来的高尚情操、献身精神、精明智慧和学识渊博外,还十分仰慕他的迷人风采。他仪表整洁,举止文明,态度优雅。他身为国家总理,但总是谦恭有礼,服务员给他端茶,他常常起身双手接过去,并微笑点头表示感谢;外出视察,每到一处,他总要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一一握手,亲切地道谢;在公共场所他总是模范地遵守一切公共秩序,遇见人民群众,他都要微笔着向大家招手致意;他每天工作18小时,每次接见外宾,总是提前到达,站在门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态度和蔼诚恳,会见结束,他总把客人送到大门外,直到汽车开动离开。外国记者赞美他:“大凡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总理道歉

霍克任澳大利亚总理时,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困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3)理论论据

夫子湿、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

心平气和四个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

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礼乐为本,刑政为末。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荀子?大略》

恶言不出口,苟语不留耳。

《邓析子?转辞篇》

言得其宜,智愚同赞。

唐?刘禹锡《武陵北亭记》

文明就是造就文明的人。

[英]罗斯金《野橄榄花冠》

一个时代的文明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肥料。

[英]康诺利《不平静的坟墓》

文明的真正验证不是人口统计数字,不是城市规模,也不是农作物的产量——而是一个国家能造就出怎样的人。

[美]爱默生《文明》

增多的物质财富和增多的空余时间是促进人类文明的两大因素。

[英]狄斯累里《保守的原则》

我们剪去指甲不是为了解除自己的防卫能力,恰恰相反:这是为了使我们自己显得更文明,这样,在比我们祖先仅用利爪搏斗更为无情的斗争中,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意]皮兰德娄《诚实之欢乐》

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

[法]雨果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

胡适

我亲爱的朋友,清除你头脑里的粗话。

[英]约翰逊,引自鲍斯韦尔《约翰逊传》

说话放肆不可原谅,须知不得体便是无知。

[英]狄龙《论译诗》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真正的文明人知道自己人生的使命。

[俄]列夫?托尔斯泰

善言暖于布帛,伤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奶习礼义,易与为善,难与为非。

宋?苏辙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厕所是文明的尺度议论文

全文共 3076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厕所组织曾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每人每天上厕所6—8次,一年约2500次,人的一生中约有3年的时间在厕所里度过。但据有关组织报导,目前,全球26亿人无厕所可上。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吃喝拉撒,是物质生活的全部内容和过程,可是,我们往往只重视吃喝而不问拉撒,似乎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尤其是在城市,不少人在关键时刻,想痛痛快快地“方便”一下而难以如愿。特别是老人,“找到厕所心中不慌”。有的人因“内急”找不到厕所而尿了裤子 。前不久,某城市一位“的哥”因为急着到处找厕所而闯了红灯,接到一张500元的罚单,他向记者苦诉:“为了避免上厕所,每次出车前我连水都不敢多喝,有时实在不行了,只好将车开到天桥上或桥洞下行方便,时间久了,就患了‘恐厕症’。”

翻开历史,发现世界上有悠久的厕所发展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在印度哈拉帕文明时期,人们就已建了厕所,并拥有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公元2000年的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也都用上了有蓄水池和排水孔的厕所。到了中世纪和近代,人们如厕又回到大街上,直到200年前,下水道、排水系统以及流动水才进入家庭。1597年,英国诗人约翰?哈林顿实现了马桶工艺的伟大变革,他发明的冲水马桶的“WC”,设计中包括了一个蓄水池,一个储水箱和一个启动冲水系统的把手。后来,这项“AIAX”的发明被安装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皇宫内。两个世纪后,普通百姓才开始享受到这一发明的成果。1775年,哈林顿的发明被亚历山大?卡明斯改进。1778年,塞缪尔?普罗瑟又为冲水马桶安装了球形阀门。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马桶已成为精美的卫生工具。现在的冲水马桶已经变成了一个巧妙设计、高科技和艺术造型于一身的物品,出现了“玻璃厕所”和“航天坐厕”等,表明了“厕所文化”的发展轨迹。

目前,在一些国家,“厕所文化”得到显著的发展,并且,有关组织在2011年举行的首届“厕所会上”决定:将每年的11月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在日本的城市和乡村,任何一个厕所无异味。在火车上,厕所里芳香扑鼻,并充满了诗情画意。因为日本式的厕所大都建在浓树绿茵和苔色青青的遮蔽之处,人们蹲在这样的环境“方便”,沉醉在无边的冥想遐思之中,此情此景,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日本的马桶科技领先全球,家里的马桶不但可以清洗身体,还推出了“智慧”马桶,它可以量血压、做尿液分析,还可以测量血脂肪。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一座苏拉伯厕所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厕所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印度砖砌便渠、中世纪的便壶、金碧辉煌的便池,还有在潜艇和太空船上使用的高科技马桶等。展品从古到今,应有尽有,简直是一部厕所发展史。到1970年,国际服务组织开展了这家博物馆,其目的在于向民众推广现代卫生理念,进而推进“厕所文化”的更快发展。

在英国伦敦中心,安装着一种新型厕所,每到夜间,这种厕所从地下徐徐冒出来,到了第二天,又被遥控放回地下。这种厕所使用方便,又清洁卫生,正在英国全面推广。

维也纳是奥地利音乐之都,就连地铁站里的厕所也充满了“音乐细胞”。如厕只要向墙上的播放装置里投个硬币,立即会响起美妙的乐曲,去厕所成了一件惬意的事。

德国政府明确规定,在城市繁华地段,每隔500米有一座厕所,一般道路每隔1000米建一座公厕。同时实行统一管理和收费,收据上标明时间、地点等内容,它能抵等值的现金在快餐店使用。

在美国,围绕厕所问题,通过了“厕所平等法案”,体现出对女性的人文关系的改善。纽约市议会在“厕所平等法案”中规定,纽约市新建或改建的公共大楼内,女厕马桶数量必须至少是男厕的两倍,原因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办公,而她们每次使用厕所所需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两倍以上。

我国同世界其他各国一样,也有悠久的“厕所文化”史。历来讲求“厕所风水”,对于厕所的方位和设置是有要求的,同时,对厕所的设施也是讲究的。早在上个世纪,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里这样描绘“大同社会”的厕所:“以机激水,陶荡秽气,花露喷射,花香扑鼻。”在1987年我国就颁布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规定位于主要繁华街道的公厕间距为300——500米,位于一般街道公厕间距为750——1000米。但由于规定落实的欠完善,厕所问题仍相当突出。从现实讲,我国已拥有了上海、北京这样的超级国际大都市,但仍然难以拥有没有臭味的厕所。在许多大城市,虽然已有了新一代免冲智能化厕所,但绝大多数厕所仍在“曲径通幽”处,难解路人燃眉之急。于是,在温州街头出现了新行当——“导厕员”,“找厕所,跟我来!”旅游有“导游员”,行船有“导航员”,现在上厕所有了“导厕员”。最近还发现在常州闹市推出了男女同厕这个“创举”,男男女女同在一个“龙凤厕”内方便。“龙凤厕”只是一个大房间隔成了几间“小包间”,方便时,彼此的声响清晰可辨。同时发现,为体现“男女平等”的人文关系,西安市首座女性站立小便公厕日前投入使用。难道这就是“厕所文化”的新发展吗?

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和内容,包括公德心、科技水平、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全在厕所里暴露无遗。因此,在世界上出现了超智能和需要脱鞋的日本厕所,美国的“安全厕所”,德国的原子厕所,我国香港的“金厕所。”“厕所文化”在我国已逐渐引起国家和民众的注意。央视曾以《北京解决“一号”问题》为题,报道了北京城市公厕建设文化展览和北京公厕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在北京的建设落实情况,被称为我国的第一次“公厕革命”。同时,在北京“世界厕所峰会”上,我国有关专家同15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围绕厕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建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北京街道规划拥有530个厕所供人享用。针对市民反映如厕难问题,重庆市规划勘测部门于日前绘制出了主城区首张《导厕地图》,并将向部分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免费赠送。据了解,重庆主城区《导厕地图》对各区每个厕所的位置都用“蓝红标记”进行了标注,共有428座公厕的位置信息和周围的交通信息。

《导厕地图》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地图,还蕴含着文化,背面印刷有与厕所有关的知识,有厕所的发展历史以及世界各国使用的厕所符号、象形的有趣标识等。该图编制出版后,曾免费向市民赠送了余份,同时还将向主城区8000多辆出租车每车免费赠送一份。

在2010年11月1日人口普查中,调查表格中,其中一项包括有没有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的内容,以掌握市民现代化生活水平情况。

厕所虽然非大雅之堂,然而却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不少文人墨客写下诸多有关厕所的楹联,读来趣味无穷,令人捧腹,如:

畅通上下;雅集东西。横批:新陈代谢。

静坐觅诗句;放松听清泉。横批:清纯世界。

来前百步紧;出后一身轻。横批:愉悦心身。

适合低吟浅唱;不宜滥炸狂轰。横批:讲究卫生。(此楹联专指环境肮脏的厕所)

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清闲须臾,即成造化神仙。(此楹联乃专指环境清洁幽雅的厕所)

注得实效,忌恨屁多尿少;讲究卫生,欣欢源远流长。横批:广辟肥源。(此楹联专指旧式积肥公厕)

效率为生命,踞蹲务必审时度势;时间是金钱,排泄理当夺秒争分。横批:只争朝夕。

欢迎领导常来蹲点;喜接平民复往净身。横批:廉洁卫生。(此楹联乃专指乡村公厕)

世界上有个预言家曾预言:“未来人类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便是厕所问题”。“厕所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印证了预言家预言的正确性和可信度。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厕所文化”的意识和自觉性,紧紧跟上世界先进国家“厕所文化”发展的步伐,提高城市设施建造分布的科学性和紧迫性,以“厕所文化”带动和促进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网络对中学生的利与弊作文议论文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一个我们熟知的词语,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五彩缤纷起来,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可以随心所欲的上网、冲浪、看电影;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心中的难题才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正是有了它,王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拥有微博,博客,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向全世界分享自己的见闻,收获和想法,使巨大的地球好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可以足不出户,动动鼠标就可以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如今,网络已经走入中国十七个年头,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继电视、报纸后的第三大主流体。可以说,若果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虽然不会陷入论乱,但是会非常的不便。可见网络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但网络就像勇士手里的一把锋利的宝剑,在杀死敌人的同时,也有可能会不慎砍伤自己,我们小学生正在一步步认识世界,对任何东西都非常好奇,面对绚丽多姿的网络,面对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和欢乐,许多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会迷上网络,在这些人当中,有的人是利用网络来学习,这固然是好的 ,但是占一小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迷恋上那些本来让我们娱乐放松的游戏,由于种种原因,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会陷入网络游戏的漩涡中,难以自拔。长时间这样迷恋网络游戏,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眼睛

近视、抵抗力减弱等危害。并且,迷恋网络游戏还会耗费大量的金钱,现在,迷恋网络游戏已成为继吸烟、酗酒、吸毒在该i,第四大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手|”。

要想摆脱迷恋网路游戏的危害,我们就必须要正确认识网络的用途,不要认为只有玩网游才是唯一的休闲方法,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御网络游戏的诱惑,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安装一些强制性的软件,让网络游戏的乌云离我们而去。还我们一片健康的上网环境。

[网络对中学生的利与弊作文(议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网络键盘侠议论文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键盘侠”的精义,在一“侠”字。“侠”者,激于正义而惩恶扬善、锄强扶弱也。有“侠”义,则可赞;而无论其为“键盘”之侠,抑或“行动”之侠。

“键盘侠”,顾名思义,是指那些以键盘码字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以伸张正义者。这是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的新兴产物。他们以网络为平台,以针砭时弊、匡扶正义、惩恶扬善为宗旨,播发其正义的呼声。

尽管他们也许仅是“键盘”上的“侠客”,而非“行动”的“侠士”,可他们依然值得肯定与赞美。因为,“侠”可以是“言侠”,也可以是“行侠”。二者殊途同归,皆为“侠义”。至于为“言”或为“行”,实因能力、身份、处境等差异造成。故思锐者为“言”,力大者为“行”,取其宜而已。我们切不可厚“行”而薄“言”,乃至苛求“言”者必“行”。鲁迅、李敖、柏杨其实就是他们时代的“键盘侠”,我们若指责他们“言”而不“行”,要他们握匕挺身斗恶人,怕是极荒谬吧。

但我们对“键盘侠”却存在着极大的偏见和错解。

我们常指责“键盘侠”,以为他们只在网上发表“正义”言论而不敢付诸行动,这样不仅懦弱,且于世无补。其实,“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发言针砭,本身就是一种勇行,而且往往是一种理性、深刻而具启发性的勇行。它不仅有大智,也有大勇,我们很难想象,懦夫能成为仗义执言的“言侠”。而它在思想上对世道的“诤谏”、启引作用,是“挺身作范”的“行侠”们所难具的。这种偏见,也许是当下对“键盘侠”多持否定的重要原因。

而我们的极大错解,则是错将“键盘痞”视作“键盘侠”。“键盘侠”所发言,是为正义;“键盘痞”所发言,是为私欲。所以,以不良居心而在网络上逞才使性、断章取义、语出轻狂者,是“痞”而不是“侠”。将言不离“正义”而实则牟私欲的“痞”尊为“侠”,是对“键盘侠”的极大杀伤。时下的网络,“键盘痞”与“键盘侠”并存,而我们对“键盘侠”的错解,极容易将正能量的“侠”同负能量的“痞”混为一谈,从而造成“网络一片负能量”的“惨状”。其实,即使是《人民日报》所刊社论《激励见义勇为不能靠“键盘侠”》中的“键盘侠”,也是正能量多于负能量,却几乎被该文狠批成“键盘痞”了;而在诸如《“键盘侠”是什么“侠”?》之类的评论里,又常常将“键盘痞”错当“键盘侠”。如此“痞”、“侠”不分,对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对良善世风的弘扬,都是巨大的戕害。

宁为“键盘侠”,不为“键盘痞”。愿我们能正确认知“键盘侠”的真义,努力去做一名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的高素质“键盘侠”,而不是于无知无觉中沉沦为低素质的“键盘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网络暴力议论文参考文本

全文共 435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 众所周知,言论自由权已然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基本人权之一。言论自由权作为现代民主的基石和一个国家政治文明进步的最低保证。言论的自由与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的试金石。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而公民恰当行使言论自由权则是现代宪法精神的一种体现。小编整理了一份关于网络暴力议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言论自由权概念

有关言论自由权含义的探讨由来已久,包括言论自由,又称表达自由,具体指公民将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内容以各种媒介手段与方式公开而不受任何人的干涉、限制和侵犯,包括言论、出版、集会、走路、逛街、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的自由等。其核心为言论和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权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是政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国内外学者观点,较为流行的有两种:

一是政治自由说强调言论自由是一种政治自由。

二是精神自由说则更倾向于言论自由属于思想自由。

两种观点都有其忠实的拥护者,双方也为此争执不休。广为大众所普遍接纳的是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提出的:“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我国宪法对言论自由也有相关规定。《宪法》第 51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但除宪法之外,并没有其他具体的法律对言论自由权利予以规定、进行保护。

二、我国言论自由权的发展

回顾我国古代几千年封建统治时期,“言禁”、“报禁”等社会现象几乎贯穿整个历史。封建社会体制下人们的思想被压制,言论自由权也从未得到声张。直到近代,封建制度的彻底瓦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迅速传播,才将人们对于言论自由的渴望正式唤醒。自新中国成立后,法制建设全面展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言论自由权

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兴传播媒介的迅速普及,人与人交流的言论自由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由现实空间向虚拟化空间延展。开放性的空间与实时的互动性使得网络交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世界。网络的普及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表达个人想法的平台。然而,在网络平台上部分网名逾越法律界限,发表不当言论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现实正常生活,酿造了许多的现实悲剧。更有甚者,利用网络平台损害国家社会的公众利益。

四、网络暴力的概念及现实影响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

人们正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无限便利,同时也经历着互联网高度发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暴力”的蔓延。网络暴力造成的危害极大,所侵害的法律实体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法律保护的私人利益”。本文主要讨论的网络暴力主要围绕公民私人利益展开,即指“基于互联网,部分网民针对互联网上发布的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事件,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损害当事人人格尊严,侵犯其名誉权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信息,侵犯其隐私权以及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侵扰,侵犯其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

(二)网络暴力的现实危害

网络暴力是与公共利益相对立的,而网络暴力行为已经冲击了或碰触着法律的底线。与现实中的传统暴力方式相相比较,网络暴力具有自己典型的特征,即网络暴力是虚拟的,但其所带来的伤害是真实的,并且这种伤害所造成的后果远比传统暴力要严重得多。

1.网络暴力可能会助长现实暴力:

网络空间虽然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其影响力并不仅仅止步与虚拟空间。部分网民在网络中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利用网络超越时空的便捷性对其他个体进行无中生有的指责与谩骂。久而久之,这种行为也会带到现实生活中,“网络暴力”也可能转化成现实暴力。

2.威胁法治秩序,践踏现实社会法律:

网络的虚拟空间是一个所谓的“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并不了解,似乎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用被追究责任。没有了现实生活中各种规则的限制,人们的言论也容易失去理智,甚至会触犯现实法律。这样的行为会扰乱虚实社会秩序,践踏现实社会法律。

3. 挑战公民道德底线: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衡量行为正当性的意识形态。网络虚拟空间的存在,使得人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表达自由。这种自由之下很容易出现权利的滥用,权利的滥用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公民道德的缺失。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网络暴力”不单单是言论自由权的滥用,一般情况下,还涉及对他人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基本人身权利的侵犯。其造成的影响不仅严重影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危害其正常的现实生活。

5.引发社会群体漠视:

在心理学中存在着一种称作“责任分散效应”的心理现象。

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但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网络虚拟社会也正是这样,当人们针对某个网民或网络事件集体展开负面言行时,往往会忽略其个体不良言论应负的责任。导致群体性的冷漠。   五、区分网络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

孟德斯坞曾经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每个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言论自由也并不是指的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而是相对自由,即“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网络暴力” 属于权利的滥用,因为它超越了言论自由权的应有范围,在外观上虽是言论自由权权利的行使,但该权利之行使并非为达到设立该权利之原始目的,而是为达到其他目的。“网络暴力”也可谓是互联网时代下言论自由的畸变。

六、解决网络暴力现象

“网络暴力”已不是个例,其影响力波及全球,大多数网民或多或少都曾见证过“网络暴力”的巨大危害。为了防止自由言论权的肆意滥用,遏制公共与个人利益遭受权利侵犯的现象。我们都应该着手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将“网络暴力”的危害减至最低。

(一)政府方面

1.加快网络立法进程:

全面落实我国宪法中所提到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最大限度的明确言论自由权的内涵. 修改宪法中所规定的言论自由权只为政治权利这一权利属性,还原其公民基本权利的属性。

网络立法可以调整、约束和规范公民的行为,针对虚拟社会立法是对网络暴力有效治理必不可少的首要工作。

2.引导树立正确的行业规范制度,全面构建实名制上网制度:

追究网络不良言行,明确责任,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对暴力信息查堵,营造一个清洁网络空间,对网民不当的言行进行相应的处罚。

3.构建透明政府,公开“网络暴力”治理方案:

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了解网民的现实需求,吸纳民众中好的建议或意见,形成公正、公开、公平的管理模式。

4.利用政府权威,构建网络文明的主流意识:

对公民进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网络道德规范以明确的赞同、鼓励、禁止、惩罚等规定,来约束公民的言行,倡导网络社会所提倡的道德价值,让民众都参与到自觉抵制“网络暴力”的浪潮中来。

(二)网络行业方面

合理借鉴国外网络行业较成熟的发展理论与经验,基于行业自律,使用互联网技术,将网络内容分级处理和并采用过滤系统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对外开设公众投诉通道。

(三)大众传媒方面

新闻媒体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肩负着宣传者、监督者和引导者的重要使命,其舆论导向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解决“网络暴力”这个社会老大难问题中,新闻媒体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及时引导网络非理性情绪。

2.开辟多元意见表达渠道,及时反映各界的需求。

3.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健康文明上网教育普及。

4.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引导舆论的功能。

5.准确及时解析政府相关政策,起到宣传作用。

(四)网民道德方面

一方面,网民应积极主动

遵守《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不对他人使用“网络暴力”。另一方面,当遭遇“网络暴力”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不受侵犯。

七、总结

在本文中,首先应明确一点,即“网络暴力”并不是公民对于言论自由权的正常行使。“网络暴力”是部分网友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逾越了道德,甚至逾越了法律的界限,对其他个体、社会、国家采取辱骂、诽谤等不当的方式对其进行肆意攻击,对个体、社会、国家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网络暴力”是互联网迅速普及后的负面现象,造成“网络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的监管不力,也有互联网企业技术控制的不到位,以及部分网民滥用言论自由权。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网络暴力”事件的层出不穷。给社会安定和谐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网络暴力”并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事件,而是一种已经在社会中频繁显现的社会现象。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遏制,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政府掌握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在治理“网络暴力”问题的过程中,政府掌控着绝对的话语权。

“网络暴力”所涉及的范围已波及全球,西方国家已被荼毒多年。网络暴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它需要政府、相关企业、全体网民共同努力,各司其职。政府立法引导,构建一个严谨完善的行业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并用行政手段予以保证;企业技术控制,清洁网络空间,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网民文明上网。只有这四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彻底的使“网络暴力”无处遁形;才能充分的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让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添姿加彩。

参考文献:

[1]林坚逢.微博时代言论自由权利的冲突与协调.法制与社会.2011(9).

[2]方天皓、鲍文强、张泽宇.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法制与社会.2015(8).

[3]孙权.当前我国网络实名制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

[4]周宁宁.论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及治理.河北大学.2010.

[5]孟庆祥.言论自由权及其限度.北方工业大学.2014.

[6]戴激涛.从“人肉搜索”看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平衡保护.法学.2008(11).

[7]唐秀霞.论我国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自由权.中国海洋大学.2008.

[8]许竟.论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保护.长春理工大学.2012.

[9]李默菡.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研究.武汉大学.2011.

[10]秦前红、陈道英.网络言论自由法律界限初探.信息网络安全.2006(4).

[11][日]彬原泰雄著.吕昶,等译.宪法的立式――比较宪法学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网络文明征文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你上网了吗?这句日常的问候语,如今成了许多年轻人及中小学生的口头禅,在这高科技高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的用处确实很大,他通过电脑可以异地交谈;他可以写文章、画画;他可以玩游戏、听音乐、看碟片;他可以查阅到大千世界中的各种奇思妙想;他还可以……

有了电脑,人们的生活方便多了,生活也变得更加精彩万分了,许多少年儿童就痴迷于其中了,他们成天在家或不法商贩的网吧中打游戏,登陆那些诸如暴力和虚拟的不健康网站,天长日久,越陷越深。他们疏于学习,忘了作业,甚至逃课,成绩一落千丈。长时间的上网需要金钱,钱用完了,怎么办呢?他们骗同学、骗亲人、骗朋友乃至蒙面偷窃、敲诈勒索、拦路抢劫,经常在报纸上、电视上、大街小巷里看到、听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少年抢劫案,儿童偷钱案和父母深夜上街逐个敲开网吧的门,寻找自己迷失方向的儿女们的故事。一个个血的教训,一个个悲惨的故事,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远离暴力和虚拟的不健康网站吧!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

我们少年儿童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上网玩一些有益的智力游戏,查阅一些在书本上不易查找的资料,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要闻及各类奇闻趣事、风俗民情,来增加自己知识的渊博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为将来自己长大后更好的建设祖国做贡献。千万不要沉溺于不健康的网站,让老师揪心,让亲人伤心,让祖国母亲痛心,如果那样,岂不与发明网络的先辈们的初衷适得其反吗?

同学们,为了自己和祖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都来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明礼仪为主题的议论文作文

全文共 1799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就是文明之美。文明的美丽发自内心,令人惊艳;文明的美丽来自素养,令人回味,文明是人的品格积于一身的体现。它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销声匿迹,让我们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文明是列宁礼让他人时的恭敬有礼。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水已经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便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等女工上楼之后,他才下楼。这难道不是文明之美吗?

文明是司机临死前的恪尽职守和从容不迫。那天,他开着满载着乘客的客车行驶在公路上,不幸的是此时心脏病突然发作了。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心里想着的是乘客的安全。首先他将车慢慢地停靠在了路边,打开车门好让乘客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灯熄灭,以保障交通的正常运行。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做完这些,才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放心地离开了我们。这难道不是文明之美吗?

文明是桐城张英“让他三尺”顾全邻里和谐的宽容大度。清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给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墙后移三尺。这难道不是文明之美吗?

透过历史的岚帐,隐约中祖先用石斧开辟出的图腾依旧清晰。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璀璨的文明史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年仅四岁的孔融把自己的梨让给别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59年,毛泽东同志和亲友老人吃饭,主席向他们敬酒,老人忙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同志便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很多不文明的行为。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却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文明的历史教训。

前不久,在一列高铁上,一位香港某名牌大学的博士后霸占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座位,还对乘务员和该座位上的女孩不屑一顾,甚至大声谩骂,引来了全车人的不满。这就是所谓的名牌大学生?一个素质低下,不知文明礼仪的人,即便学历再高,最后进入社会相信他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最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在我看来也是不文明行为的体现。女乘客不遵守规定,控制不好情绪,与司机大打出手;司机没有顾全大局,与乘客纠缠;车上其余的乘客没有履行职责,只顾袖手旁观,无人劝阻……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难道不是造成这场天灾人祸的重要原因吗?

夏日的一天,下了好大一场雨。公路上到处是积水,车辆都行得很缓慢。我撑着雨伞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咻”的一声,一辆轿车从我身旁疾驰而过,溅起的泥水足有一米多高,淋湿了我一身,令我十分狼狈。这样的司机,这样的素质,让我感到很无奈。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烤肠签,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多么希望,我们的同龄人,在课堂上学习了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李白、白居易之后,能把这种对古人敬仰之情傃迁移到课下的餐厅、甬道、宿舍乃至厕所;多么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把文明植入孩子们的内心,做一个文明人;多么希望,我们每个人能把怯懦的目光收起,坦然面对假恶丑,勇于制止不文明行为;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在旁观者冷眼作壁上观之后用舆论的力量声讨以震慑人性的冷漠,在鰥寡孤独者受难之时能够义无反顾地用强大的福利链条让他们皆有所养。

文明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文明是孟子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气概;文明是拾金不昧的良好品德;文明也是弯腰拾起地上垃圾的小小举动……

文明是一种美,生活需要文明,社会需要文明。明代王守仁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们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上下功夫,去赋予文明更多美的涵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杜绝网络暴力议论文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正值花季雨季的青春年华,琪琪却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生命,是她对生命不负责?是因为店主通过网络定了她“莫须有”的罪名?还是因为网友们无情的人肉搜索?又或是因为同学轻信网络便加指点?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扼杀了一个正如夏花般绽放的生命。

首先,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丁亦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倘若不曾偷窃,管他网上是疾风骤雨还是雷电交加,只要问心无愧,君子只管坦荡荡!倘若确曾为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苦就此轻生,选择死亡或许可以逃避一切,却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反而只在亲人心中留下无法痊愈的伤疤。

诚然,我们只是旁观者,不痛不痒地评价着当事人的做法,却无法感受其痛苦,那琪琪当时究竟身处何境才致使她毅然拿死神当挡箭牌?

一切的开始,从店主把怀疑琪琪的视频截图发上微博并请求人肉搜索说起。既然是“怀疑”也就是不确定,既然是不确定,凭什么“开启”网络的人肉搜索功能?君不知未经允许就有目的地发布他人照片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君不知当今网络无孔不入足以毁了一个花季少女?君不知网络暴力恐怖得足以把“白”的染成“黑”的?难道调查真相的方法就只有一种吗?难道店主不可以求助于相关机构或私底下找当事人调解吗?

当然,这件事也少不了成千上万的网友的推波助澜,好奇心必然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里,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为了满足它而伤害他人。首先,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发起人肉搜索就应该马上扑上前去凑热闹吗?其次,如果真的认识当事人,给店主私信联系方式足矣,至于把他人的隐私也昭告天下吗?试想一下,如果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你的个人隐私,不会觉得生活中像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看吗?你能活得畅快自在吗?

再者,作为同学,即已与琪琪相处有一段时间了,对其为人怎么也了解到个大概了吧?这时她最需要的就是身边人的支持,听她说说心里话,听她谈谈事件真相,再作进一步的举措,总比从一开始就因网络传言而在其背后暗暗指点来得要好吧!

究其原因,都是网络暴力惹的祸,无论是谁,都不应掀起或参与一场网络暴力,用强大的内心抵制网络暴力的侵害也是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慢慢扼制网络暴力。请让人间多一份尊重与信任,少一些网络“误伤”和“误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文明礼仪为主题的议论文作文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每当提起“文明”这两个字,我们的脑中总会闪过一连串的景象:在同学们大水的时候,把水洒在别人的鞋上,一声“对不起”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当别人帮了你的忙说一声“谢谢”让彼此的心顿生暖意。

说到文明礼仪,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的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是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不文明的事:有随地吐痰,随处可见饮料瓶,还听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后来,校长说:“我们要文明行事,还要文明走路。走路时要做到快、静、齐。自从学校开展了“文明伴我行”,这个活动后,同学们像变了个人似的,队伍排得井井有条了,走路时也不再说话了,大家都戴上了小黄帽,排着整齐的队伍出了校门。

讲文明、讲礼仪,需要的是人人做起,从我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

三月是全国的文明礼貌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让漂亮的文明礼貌之花开满我们的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议论文:一点一滴看文明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文明,是现代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文明,会使你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文明,会使社会更加和谐。

文明,会使我们大家生活更加幸福。

文明,也许还没有光临我们。我们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张口就骂,骂天骂地骂爹骂娘骂祖宗,什么都骂。你觉得这是一个文明人应有的行为吗?

十一小长假期间,正是旅游的黄金周,旅游人数更是不计其数,假期期间,假期期间新闻就播出过,十一黄金周期间产生的垃圾数以几万吨,这就足以看出我们的“文明”了,如果我们够文明,就不会去扔这一个垃圾,如果我们够文明,就不会看到天安门广场上成片的垃圾。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问题越来越明显日益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地球遍体鳞伤,如果我们有一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环保意识,我们就不会乱砍,乱占耕地,随地排放污水源,使生态问题进一步加重,这一切都说明我们不够文明,如果我们够文明的话,就会保护地球,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不乱砍伐森林,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就可以看出你是否文明。文明就在举手投足的一刹间,也许,是在街头一边你拾起一片垃圾,也许,是你帮助一位老人,也许,也许的一切都说明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文明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有正确的观念,不随便说脏话,积极做好事,我们就可以文明。

生活处处有文明,如果每个人都文明一点,那世界会美好很多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拒绝沉迷网络议论文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弟弟今年15岁了,正值青春花季,可是他的生活缺少了很多绚丽的色彩,每天只有网络游戏占据着他的所有生活,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玩游戏,吃饭的时候也玩游戏,夜里不睡觉玩游戏,甚至逃课玩游戏,我不知道游戏的魔力怎么会这么大,对于一个处于知识饥渴期的孩子来说,网络游戏就是一堆垃圾食品填饱了他那空空如也的大脑。他的理想在游戏里,他的生活在游戏里,你问他为什么不上学,他回答说想赚钱,你问他怎么赚钱,他说打游戏。

父母早已经恨铁不成钢,我也恨得牙痒痒,可是他反而把我们的一切愤怒、一切叹息看作是杞人忧天,在他眼里,网络才是一切,至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假的,是肮脏的。我现在开始后悔,当初告诉他网络上可以聊天、可以查资料,后悔劝告父母买电脑,后悔开通网络。回想我的童年,没有网络,没有网络游戏,但是我们活得很健康,运动、读书、听音乐,而弟弟就像一个豆芽菜,长长的身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你让她出去活动活动,他说没有时间。他的时间只属于网络。

父母的苦口婆心、和我的痛斥已经不能打动他的内心了,他表面上的应承只是逃避我们的指责。15岁的孩子,不能打,他说你违法了,不能骂,他会离家出走。一家人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跳入火海中,他自己反而觉得很快乐。

上次和一个同学诉苦,没想到她的弟弟也是一样。不知道中国还有多少个花季少年被网络毒害着,他们的未来将会怎么样呢?谁能够拯救我的弟弟,我宁愿用我的快乐和健康去交换他那被毒害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700字作文:文明网络,人人有责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里,互联网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但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还给我们学生增长了各方面的知识,还给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在这个充满神奇的网络世界里,它可以给我们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如:可以上网购物.看新闻.查资料,聊天,交友,玩小游戏等。它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流动百宝箱!

偶尔在网上玩小游戏时会和对手聊聊天,他(她)在游戏结束或游戏过程中离开都会和我礼节性地打招呼,有时还会说些鼓励的话语。这就是文明的表现!

可是,任何事物都是有正负面的,网络世界也不例外!我想上网的同学大概都知道,当我们在网络里“穿梭”时,网页上会偶然跳出一些色情的让人无法面对的画面和新闻:有明星的,有陌生人的,五花八门。

下面就是我在网上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一天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其中一段对话聊天吸引了我,原来是一群乒乓球爱好者在为一埸比赛而争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不文明字眼!还不时弹出面目可憎的QQ表情,我实在忍无可忍,在电脑上打出了"请使用文明语言"!发了过去,可马上就接到叫骂声:"你是何方人也,在放什么狗屁,给我滚出去""他妈的找死呀,你是*****"!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古国之称,社会上有这种败类真是有伤国雅!我给对方发了一个"火"的面部表情就满腔愤怒地离开了这个网页。

还有一个事例就是老师给我们在课堂上讲的一个在网络里发生的活生生的反面教材,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有一个他父母都引以为荣而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中学生在一次网上漫游时,被一个"Yellow"画面所吸引,于是就情不自禁地点击并且一头扎了进去,从此以后学习成绩像瀑布般一倾而泻,上网就完全失去了自控,转眼间就中了"网毒":一天,他是由于受网络的色情迷惑而强奸了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而犯罪了并断送了大好前程!这就是一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青少年的可悲下场!也是一个原本温馨美好家庭的悲剧!

由此可见,我们远离不健康网站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无论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中以及在网络里都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排斥力。只要人人都有这个觉悟,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变得友善,世界就没了纷争,社会随之而和平,这样的话,中国是礼义之邦则是名副其实的!谨此也提醒家长们能教育好和督促好自己的孩子,正确引导其在电脑使用上的需要。同时,希望网络管理中心能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居心不良的注册商在网上肆无忌惮地为了一己之利而展示垃圾画面去诱惑人们!盼望能给我们广大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提供一个绿色的网络世界!

文明网络,人人有责!让我们为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而共同努力!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为自己敲响文明的警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文明的议论文高一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从历经沧桑的古代到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人类追寻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文明已深深埋入人们心中,浸润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根深蒂固。不得不承认,文明为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走进历史,让古代文明演绎曾经的辉煌。

站在长城的一角,轻轻抚摸着斑驳的城墙,历史的卷轴在微风中徐徐吹展,让霞光来见证它曾经的辉煌。脑海中不觉展现那场金戈铁马群雄纷争的战场,耳边响起轰鸣的鼓声和呐喊,而这座宏伟的古物就矗立在那里,守护者秦朝。历史带给我的是新的震撼和使命,不觉到这残缺的古墙产生敬畏之心。月光慵懒地洒在这一座座古城,一件件古物上,像为它们披上一层薄纱,宁静柔和,我轻拭尘埃,温暖它们的冰凉。

生活中需要历史,去反思去领悟,方可精彩。

走进社会,让现代文明彰显新的生机。

静立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文明随处可见。它可能是陌路者的相视一笑,可能是交谈间的礼貌用语,可能是世博奥运时志愿者的热情帮助,它可能是公交站台井然有序的队伍,自动取款机的一米线旁,可能在斑马线红绿灯下。文明虽小,但彰显的是现代人的素质与修养。因为有文明,陌路也会成为朋友;因为有文明,干戈也会化为玉帛;因为有文明,他人也会成为彼此一瞬的温暖。我静静体验着文明的力量,带着友好与感动,与文明对视。

生活中需要文明,去尊重去弘扬,方可精彩。

走进文明,让传统与现实碰撞新的火光。

现在祭孔拜佛盛行,文明也成为代名词,这是在对文明的弘扬与传承。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重视礼节与文明。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是文明的很好体现。而现在传统也深入人心。见面时父母会教年幼的孩子问好,书信时“您好”“此致敬礼”等用语的运用,“令尊”“贵姓”的交流称谓等等。餐桌礼仪,节日习俗等都被发扬光大。从传统到现在,文明在岁月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生活中需要文明,去磨合去发扬,方可精彩。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标签,是一个人道德的鉴别,它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生活需要文明来温暖人心,需要文明在维系秩序,也需要文明来实现境界。文明是一个微笑的弧度,是见面握手的风度,是谦让隐忍的韧度,文明让心灵上升了新的高度。

让文明潜移默化地浸润心灵,让生活因文明而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网络文明主题征文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若说网络,可能会有两方别派,一方觉网络无论对日常生活亦或对工作有极大的好处、方便;而另一方会觉网络颠倒是非黑白、曲直,对些许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是了,网络就是如此,正如道家老子先生所认知的: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两面。网络亦是如此,有黑,亦有白;有正,亦有反。可是,人们又是否想过,对立两面是可相互转化的。

我曾在网络上看到些许的文章,确是颠倒了事物的实意;但我也看到过些许文章,写的自然是极好的,不但把世界上的事物写的“清白”,且亦反映了当下这个世界的丑恶、虚伪。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人写文章会颠倒实意,而有人会写出深度、奥义呢?

我想,是因为写文的人性格、心里不似罢;亦或有些人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妄下断语”,而有些人却会看清事物再作言论。然,在如今社会里大多是前者颇多、后者略少些罢了。这种现象,深刻的表现出了许多东西,也反映了当代人的素质、修养等。

我每每看到那些恶语相向、颠倒是非黑白的文章时,我会疑问,是有着怎样心理的人才会写出如此之文章,又是如何有那所谓的“勇气”发表的,当他看到自己的文章或被唾弃、或被赞同时,又是何表情与心理的呢?

再看看那些正能量的好文章,我们会被感动、震撼,因为我们心怀正义之心,我们心存善念之举,我们心向光明之道,我们常怀感念之爱。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中常有感动、正能量陪伴,而这些感动、正能量需要网络来传达,传达给每一个人,让我们心存善念,让这份温暖辐射你我。

纵观我们学校、我们身边,处处充满这份温暖:老师的诲人不倦,同学的互帮互助,课上的争相发言,课下的交流探讨,竞技场上的呐喊助威,大家的齐心协力……

作为学生的我,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不会去学那些恶语连篇的人发表言论,更不会追随颠倒黑白的作者,我会更多的掌握文化知识,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好网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文明的议论文高一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文明之美。

文明的美,发自内心,让人惊叹;文明的美,来自素养,让人回味,文明是人的品德集于一身的体现。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璀璨的文明史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年仅四岁的孔融把自己的梨让给别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不体现了文明的美丽。

文明美在语言。语言是文明的沉淀,文明给予语言养分。当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打招呼问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文化的馨香。若一个人张口就是粗话,那么他真就俗不可耐,令人厌恶了。一句话就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要会说话,懂得怎么说话,去体会语言中的文明之美。

文明美在行为。言为心声,行为内现,古人的德行,伟人的敬言,无不折射出耀眼的文明之光。我曾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列宁下楼,在狭窄的楼梯道上,看见一位女工正端着满满的一盆水上楼,楼梯道只能单人通行,那女工一见列了,便要让路准备退回去,可列宁却摆摆手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却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的很响亮也很亲切,然后自己紧紧贴着墙,让女工上了楼。在我们眼中,列宁无疑是一位伟人,然而他却不因自己地位高贵而不讲礼仪,反而有礼貌地让别人先走,这足以看出他伟大的品质。列宁让路这一个小小的行为不仅表现出他高尚的品质更折射出他所拥有文之美的光辉。

文明美在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传统服饰、戏剧、传统礼仪、诗歌……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出来的文化,都是人民的智慧结晶。对它们的尊重也是文化美的一种体现。

“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标准;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要有所经历的;是每一个成功人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明就像一面公正无私的镜子,无时不刻不展现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无论丢失什么永远也不要丢掉自己的文明。文明是做人的起点。

文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它是举手之旁;文明不是奢侈品,它是一种素质。文明就是那最美最温暖的风景。感知文明之美,让文明谱写一首生命的赞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网络点赞的看法议论文

全文共 3782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网络点赞的行为越来越普遍,那么大家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论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 要:随著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个体与亲友、陌生人交往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化社交媒体中点赞这一虚拟性社会行为,来映射个体如何来重构其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网络,并进一步理解其主观能动性行动背后所引发的寒暄性社交与违背主体意愿的道德绑架现象。

关键词:社交网络;点赞;人际关系重建;道德绑架;寒暄社交

点赞为网络语言,来源于各大网络社交媒体的赞功能,后引申为对(网络上的)某个内容(比如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等)表示赞同、喜爱,即通过愉悦他人促进整个关系群体社交生态平衡。实则,点赞成了社交网络上内涵和外延最丰富的人类行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与成本(即实现了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对接),还适度缓解了孤独。

本文主要的问题是探讨社交网络的点赞是一种现实人际关系到虚拟社交网络的延伸,还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简单来讲,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个体与亲友、陌生人交往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通过现代化社交媒体(例如微博、QQ空间、贴吧)发布一定的文字或图片信息来达到使亲友了解自己生活或树立自身某种形象的目的,而相应的,看到信息的亲友会以点赞的方式来表达对其生活状态的了解、喜爱甚至重视。

一、导论

首先,人类学当代研究范畴涉及到“人类学的想象力”,即将问题放在整体性、历史性视角下关照人类,不能只看人类学学科的实用性,更应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层面;其次,从学科性划分来看,网络文化人类学相关问题,如现实的社会建构、人的社会化、不同人群的位置与体验等。

有别于传统人类学研究的实体社会,本文跨空间的虚拟社交网络研究具有研究展开价值。除了学术价值与大众问题的比较,我们更多地强调在考虑某个事项时如何将其由抽象化转向具体化的,而又是如何变成事件后转变为研究课题的。点赞是在某类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而先前对于其行为目的的分析也多集中在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或者两种空间的对接,但在现代化背景下,新的价值观转变会带来一种对传统的反抗,即认为点赞行为本身已逐渐失去其本初目的,那么其隐藏在背后的因素的讨论总结其实已经由事件再次抽象化了。

二、分析层面

本文将点赞行为从两个分析层面(从心态上区分):一方面是信息发布者(或是“求赞者”),另一方面是点赞者。前者信息发布主体方向为强关系社区时,希望借此让亲友了解自己的生活或树立某种形象进而获得认可(本质上),而现代性价值观必然会对内容的选择、包装及发布产生引导性作用,常见信息发布类型有晒照片、发状态、发日志等,主要动机为群组趋同性(被理解)、认同感(被需要)、被认可及其他不确定因素。

本文提出的研究课题应该给予一定群体、地域的情景限制,我们将研究对象作为社会人来考量,发出点赞这一行动的主体是社会性的,脱离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因而每个人总以各种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一方面,朋友圈作为自己的私人空间,应该存在一些自己想看到的信息,对于一些不咸不淡或者自己厌恶的信息会选择屏蔽,更何谈点赞或是与此相附加的道德绑架;但是本文探讨的是信息发布者来源于自己需要长期保持联系或者重新整合关系的人群,面对他们发布的信息,你会选择主动点赞、直接忽视抑或收到某种不确定因素被迫点赞。

三、点赞研究价值

(一)社交关系网络状态下的点赞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主要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通过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这里我们主要涉及两类关系网络,即以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为主体的强关系网络,以及以早期的百度贴吧、豆瓣为主体的弱关系网络。

具体分析点赞在强/弱关系社区中的价值观原则是:在强关系社区里,点赞更多是在“用户有互动需求但表达需求不强(表现为没什么话说,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下使用,其作用是“互动交流”而不是“信息认同”(这里要区别于“有互动需求且表达需求也强烈”的评论功能,本文主要讨论“点赞功能”);但是在弱关系社区中,我们更在意的是信息,是因为某个兴趣或者某个爱好点赞方才会感兴趣,而不是因为对人感兴趣才会对其信息感兴趣。例如,不熟悉的两个人,由于信息方有意义才互相关注,在此基础上,只有存在表达需求时才会有互动需求,如果点赞作为互动交流机制出现的话必然是失败的。

(二)点赞重建人际关系

曾经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关系社会的特征十分突出,那时人们的交往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即实体空间)实现的,而现代互联网的出现,对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具有巨大影响,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即虚拟社交网络)。互联网正在重新塑造中国文化,并逐步造成了“个体主义”盛行的局面(作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西式的、“失范”的结构,极大地扩展了个体的交往范围和交往空间,而互动也具有平等和自由的特征)。中国社会自古源于家族、宗族社会,属于“整体本位社会”(以费孝通研究的“差序格局”为例),而互惠的信念是传统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信任状态,而这种信任是现代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机制之一。互惠在日常道德实践中的内涵往往要更加丰富,其中不仅仅是利益的交换,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传统研究中,互惠不仅作为一种义务,其交换双方关系并不完全对等,而且与社会关系网络是动态互动的。

(三)点赞构成现代寒暄社交

寒暄社交就是以寒暄语为基础,在不同的媒介中表现出有各自特点的现象,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交形式化(缺少实质性交流)、社交肤浅化(炫耀心理与攀比)、社交广而不深(社交媒体上的寒暄文化,看起来是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了解,实际上却在逐渐毁灭人性的温情,造成社交广而不深的尴尬局面)等。寒暄社交作为一种维系和谐人际关系的文化,在特定群体研究中不可或缺,即使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其有了新的发展和特征,还是不能丢失它的本性,即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融洽,更好地完成互动。为了更好地理解寒暄社交,我们以伴随点赞现象新兴的点赞之交群体(既包含强关系社区也包含弱关系社区)为例,认定点赞对于弱人脉的维系效益。

(四)c赞成为新形式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由“道德”和“绑架”两个词构成,两者相互修饰和限制。一般来讲,道德是社会情境下对秩序的认可,与价值主体的价值观有所重叠,框定可为不可为。“道德”来修饰绑架,表示绑架带有道德特性,含有善恶评价和软约束的特点;“绑架”来修饰道德,表示道德带有强迫性和要挟性的双重特点。综上,道德绑架即普通民众利用大众的道德观通过舆论、评论等形式胁迫个人或众人履行一定行为或终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实质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结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则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忐忑不安,比如半强迫性的捐款、本不该进行的道歉、sumaritan等。

但一般意义上将社会人或法律作为道德绑架主体的研究并不归为本文,道德绑架发生的可能性在强调群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人们对道德力量的恐惧有时候甚于对法的力量的恐惧,因而西方现代文化理念(变迁的个体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道德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进而遭遇并难以承受许多道德的绑架,这也不是说道德社会就一无是处,一旦适应便会依赖它。强弱关系实际都存在,而点赞与否又是否只是一种个人的意愿,而其意愿背后的均衡因素又是值得我们思索的。在这种层面上,会呈现更深层次上的“点赞狂魔”以及“求赞”行为。

四、小结

点赞主体的主动点赞举动(寒暄社交)以及违背主体意志的点赞举动(道德绑架)是我们分析点赞这一虚拟性社交行为的两个层面。换句话讲,本文将点赞放在现代化社交网络中,通过人际关系重建以及道德绑架两个维度对寒暄性社交进行理解。

其一,是社交关系维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对人际关系重整的方式的思考(信息化、虚拟化的交往是否可以取代现实生活)。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的社会转型期,不可逆的现代化进程往往会导致传统与现代在价值观、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冲突,这导致中国社会不可能回到以往的人际关系模式,需要一些新的形式去满足人们对关系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种主动对于现代化要求的适应。

其二,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的道德话语、实践分析。需求引导行为目的,并决定行动方向,通过点赞来达到的人际关系重构是一种需求,而对道德绑架带来的反抗以及主观性屈服也是需求的一种表现。这表面上是一种社会变迁(转型背景下)人们价值观、个体主义张扬中对道德绑架的控诉,实质上“浅尝辄止”的人际关系(表面意义上的弱关系)在当代中国人际关系中是重要的,寒暄性社交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而点赞从单纯道德上讲可能是令人恼火的,但通过各种诱因的全面考量,我们会更好理解事件发生的合理性,或者会成为其效益的获利者。

其三,研究群体的选择及研究方法的使用。之前我们提到要对事项研究框定一个范畴,从而制造一个可以讨论的平台,我们也不断看到过多的特例对本次研究主题的挑战,那么道德绑架是否真的过于沉重其实是一个时间(历史)范畴及其适用性的过程,在研究中不能以一概全、也不能以某类边缘群体的状态来否定问题本身的存在,过多地限定是否还具有原本的研究价值以及具体方法的选择成为我们下一步讨论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正确对待网络议论文

全文共 315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电脑已经普及到家庭,导致很多孩子从小沉迷网络,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控制这个问题呢?在此,小编为大家准备好了正确对待网络议论文,一起来学习吧!

有研究表明,数百所大学的在读学生因为网络成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边缘。大学生网络行为安全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大学生 网络成瘾 辅导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大学校园。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欢乐、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如沉迷网络、网络交友不慎、接收不良信息、利用网络从事违法违纪现象等等。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学生家长颇为头疼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处引用的出处)有研究表明:我国现有的网迷总数中,大学生占60%以上,10%的大学生有网络成瘾的倾向。数百所大学的在读学生因为网络成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边缘。大学生网络行为安全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高度重视和思考。下面就是我担任辅导员后接触的一例网络成瘾工作案例。

一、案例背景

王某,男,河南人,系我校2006级的一名学生。由于其入校成绩较为优秀且个人能力较好,故入学之后被选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大一上学期,王某在班级里工作积极认真,学习刻苦努力,平时上课总是坐在前三排,任课老师对这个学生的印象都很好。但是大一下学期开学后,王某开始无故旷课,也开始通宵地打网络游戏,起初只是偶尔的几次,到期末网吧几乎成了他生活的主战场。也因此,王刚在大一下学期挂了3科,其中包括挂科率极低的科目。大二开学后,王刚不再担任学习委员,无故旷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二、案例过程

王刚的变化引起的我的关注,找其做思想工作,但是效果不明显。之后我便找同学深入了解王刚从大一下学期的具体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王刚在大一寒假期间迷恋上了一款流行的网络游戏。大一下学期开学后,仍然迷恋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不仅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这个游戏上,而且为了跟其他“游戏战队”的成员一起练级,常常日夜颠倒,通宵上网,不但严重影响了作息,使他不能按时上课、认真学习,而且还影响了同宿舍同学的学习生活,宿舍关系一度紧张。

在了解到以上情况之后,我又一次主动找王刚谈心,耐心向其讲解迷恋网络的危害性,希望王刚端正态度戒除网瘾。王某的态度很诚恳,表示一定会改正错误,重新开始努力学习。但是,这次谈心的效果只维持了一天,王某又开始了他的游戏生活。鉴于这一次谈话的失败,经过慎重考虑,我选择先从家长及同学那里了解王某的家庭情况及日常生活情况着手,经过调查了解,使我对王某的一些个人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也为下次谈话找到了一定的依据和基础,也增加了我对下次谈话成功的信心。经过充分的准备,我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找到了王某,这次谈话我不再对王刚提出学习生活方面的要求,而是先请王某给我讲述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有什么感受。通过谈心了解到:虽然以前认真学习,但是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等水平,未达到自己“名列前茅”的要求,很没有“成就感”。尤其大学的学习不似高中时繁忙紧张,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其接触到了网络游戏,游戏中光怪陆离的画面和一级一级升级的成就感深深的吸引了他而不能自拔。听完王某的陈述后我又把家长及同学对他的正面印象告诉了他,并且向他说明了家长、老师及同学对他的期望。听完后王某确实非常感动,当着我的面向我保证以后不再陷入网络游戏,要重新振作并把精力转移学习上。

针对以上了解的情况,我给王某制定了几个走出“网络沉迷”的处方:

(1)从思想上启发引导他。在学习中偶尔的失意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不能轻言放弃,尤其是不能自己放弃自己,大学处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接受生活、学习中偶尔的失意,而不能放弃。让他能在心理上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摆正。

(2)指导王某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使他的学习生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王某设立可行的短期目标,安排同学在学习上帮助他,请相关代课老师多多给予关注,如在课堂上对他多提问一些,对其要求相对严格等,加强王某的自律性,也使他逐步树立自信,同时也无形中加强了班级的学风建设。

(4)生活上关心他。帮助他一起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使他的日常生活合理、有序。同时请同宿舍的同学做好监督,逐步减少王某花在网络游戏的时间和精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王某终于走出了“游戏生活”,恢复到了以往认真学习的状态,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三、案例思考

这一案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待网络问题,是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辅导员的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只有在学生工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情况,用心去体贴、感化学生,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好。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换来学生的真心。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环境、内涵和对象也相应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有的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从教育工作的环境来看,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工作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经济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从教育工作的对象来看,当代大学生同以前相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活跃,他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复杂、信息量更大。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时期,不够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信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形式、新时期要做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尤其在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要做好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辅导工作,迫切需要积极探索高校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案例的了解,我认为而应对这些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应建立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以真诚和恰当的激励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扎实推进高校教育工作。

第一,做到对学生真实情况的深入、耐心的了解。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一直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有时教育方式的不甚恰当或是耐心程度不够,或是较多地停留在召开班会的层面上。事实证明这些沟通方式收效甚微,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并未得到切实的改善和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该在辅导员教育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实践环节。

第二,落实辅导环节,更多侧重于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在了解到某一位同学生活或是学习中存在困难,作为辅导员,应该真诚主动去帮助他,同时调动相关因素,如班级同学,为其提供在生活、学习上更为及时的帮助。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赢得他们的信任,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三,做好个案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很多学生个案并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而很有可能会是一部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所以作为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辅导工作中很有必要认真分析出现的学生个案,分析其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工作下,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同类学生个案的发生。同时认真分析个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大学生辅导工作中做得更加完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效果,与前期基础工作的细致程度密切相关,只有深入、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同时带动周围的同学,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更好地做好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争做文明上网人感悟作文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从它刚刚兴起直到现在的风靡一时,年青的我们凭着对新鲜事物特有的接受能力,一直都是它忠实的应用者,无论是学习、休闲还是交流,网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利处的同时,由于我们辨别是非的经验不足,一些网络糟粕也随之侵袭着我们的心灵。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文明上网?反过来网络最大的文明又应该是什么?

其实,关于网络所出现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xx年11月,团中央等8个单位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倡"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只要我们正确健康地上网,网络就会成为我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现在,我们不仅学校有电脑,而且很多家庭都有了电脑,那我们在使用网络时该注意什么呢?

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现在人们对我们中学生上网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即不是玩游戏就是聊天。其实,网上学习,天地宽广。在网上学习,可以查关于学习的资料,也可以在bbs上与同学交流学习的经验。这样好的条件,何乐而不为呢?但凡是不良信息的网站,不应该浏览;不健康的聊天室,都应该马上离开;如果不小心点击出了不健康的页面,应该马上关闭。

网络语言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与成长期的我们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青少年永远是时尚和流行的载体与传播者,网络上的个性也在我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网络语言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反映了我们的个性和联想能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特征——年轻的心态和不拘一格的想法。但是自从“第四媒体”互连网出现以后,任何一个连接到互连网的人都能够把自己的言论传播到网络上去。网络在带来发表言论,表达思想机会的同时,也导致了“滥言时代”。网络的虚拟性,使的埋藏在人们心底的许多东西都迸发了出来,特别是许多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反正都不认识现实的我,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许多人正是抱着这种想法,成为了不文明事物和行为的传播者,甚至是始作俑者。作为我们青少年应严格规范要求自己,坚决抵制上网使用不文明用语,在网络上不讲脏话不带粗口,做到时时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青少年网络文明新风,为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上网时文明守法是我们在场的每一位红岭人必需做到的。我们应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辨明网上的善恶、美丑,在网上不应随便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前段时间在《高楼坠落玻璃块砸死过路小学生》一文登出后,福田某中学高三学生胡某发帖自称“肇事者”,经网民和警方一路追踪发现竟是恶作剧 。尽管只是场恶作剧,但是18岁的胡某还是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由于其发布帖子后,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干扰了警方对案件的正常侦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警方依法对胡某采取了治安拘留。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争做文明上网人感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