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全面小康的作文(热门20篇)

文章导读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小编为您整理了写全面小康的作文,供您参考和阅读。

浏览

7154

作文

119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优秀征文800字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历史曾经创造灿烂辉煌的文明形态,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华夏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史籍记载,埃及、西亚、希腊、印度、中国曾经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五大中心区域。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生生不息……从伏羲明道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始皇一统到汉唐盛世,从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从冶铁铸剑到火药发明,从造纸技术到活字印刷,从指南针的运用到郑和七下西洋……勤劳智慧的华夏子孙向世界奉献的文明成果,以及物华天宝的“天朝上国”,让世人钦慕、万国敬仰。 1840年的鸦片战争,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

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哀叹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

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灾难深重的中国内忧外患,无约不损,无战不败,神州陆沉,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危如累卵、大厦将倾的时刻。

戊戌变法先驱康有为,曾在《三月十七日保国会上演讲辞》中痛心疾首:“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北京长安街,取盛唐之意,东设建国门,西置复兴门,谓之长治久安也!何谓“复兴”?唯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承受过艰难困苦而始

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在沉沉的暗夜里,在厚厚的冻土下,一粒梦的种子也在深深地植根、悄悄地萌发,这就是民族复兴之中国梦。

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多少志士仁人舍生取义,无数英雄豪杰奋起抗争,古老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充满悲壮、充满艰辛而又浩气长存的复兴之路。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于是发动武昌起义,将腐朽的清王朝掀翻在地,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然而,胜利果实很快被封建余孽和野心家窃取了,中国继续深陷在战乱与贫困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

在民族危难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破茧而出,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暴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到古田会议创立建党建军路线;从开辟井冈山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横空出世;从历经九难十八险的万里长征到高擎起抗日救亡的大旗;从九一八民族蒙难到赢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西柏坡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到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长达28年金戈铁马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中,无论其历史规模与社会内涵,都为这个积贫积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历史生动地证明,从韶山冲走出来的毛泽东,成为领导这场艰苦卓绝革命的最杰出的民族英雄和人民领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文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目的之所在;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将全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笔者理解,小康社会不仅是一种经济指标,更是一种政治生态,或者说,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获得质的提高和增强,更意味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效。易言之,小康社会乃是一种法治社会。因此,小康社会的建设之路在法治思维的角度考察乃是一种法治之路。

首先,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利于推动创新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须将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须形塑开放式、全视角的创新格局,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创新应齐头并进。其中,制度的创新,特别是以法律制度的创新,由于法律的权威性、稳定性和普遍适用的强制效力,更能够固化理论的创新、转化科技的创新、推广文化的创新等,最终为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家的核心位置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利于推动协调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须正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是重点。法律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其所具备的资源配置、要素流动、方向引导等诸项功能,恰恰为协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更能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培育最为根本的制度前提和市场基础。

再次,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文明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法律最为最具强制力的社会规则,能够最好地为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提供刚性的行为规范。无论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之基本国策具体化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模式及其法律后果,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现代化建设具体化各类社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均需仰赖于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节器的强有力的规制。

从次,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利于推动开放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入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发型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各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早已被构建为法律关系,经济规则也已转化为法律规则,我国欲取得制度性话语权,应与国际社会接轨,其中,法律话语和制度的接轨最为重要。

最后,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利于推动共享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不仅是一种指导思想,更是一种制度安排,为有效完成此项制度安排任务的,非法律制度莫属。唯有借助法律制度的设计,机会公平才有落地的可能,基本民生方能获得稳定的保障,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最终就能得以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战略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战略举措,二者之间的关系简明而又不失深刻地说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就是法治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发言稿

全文共 1075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政府决定举办全市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既是收心会,又是学习思考、鼓劲加压会,也是“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的继续。这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次学习班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加强对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十一届一次人代会精神以及中央和区市有关政策的学习研究,加深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市情的认识思考,动员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工作状态中来,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确保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市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的程度深,小康建设的难度大,上级组织的关注度高,群众的期盼值高,能否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系重大,意义深远。这既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工作,也是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需要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合力攻坚,全面夺取新胜利。

下面,我重点围绕“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谈谈我的想法和学习体会,供同志们思考。

一、认清“四个问题”,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的必然要求,是全市上下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基本前提,贫困问题解决不了,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小康是扶贫攻坚的根本目的,忽视了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会脱离实际。全面小康对新阶段扶贫攻坚提出了更高标准,扶贫攻坚工作必须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谋划推进;扶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立足贫困落后的市情来规划落实。如何确保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必须要认清“四个问题”:

第一,如何定位新阶段的扶贫攻坚?贫困是全球性的三大难题(贫困、人口和污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关注西海固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市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经过“三西”建设(1983年至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年至2000年)和新世纪十年扶贫开发(2001年至2010年)三个阶段近30年的不懈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市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特别是新世纪扶贫开发10年来,扶贫开发的思路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不断创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开发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扶贫攻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市还有50.1万贫困人口,一些群众生活在不宜居住、不宜发展的地方,可以说发展任务最重、脱贫压力最大、矛盾最突出、问题最集中,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中之难。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扶贫开发已转入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不仅要在解决吃饭、花钱的问题上攻坚,还要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攻坚,必须把扶贫攻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定位,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要求上定位,使各项扶贫措施更加治根本、利长远、惠民生,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好基础。

第二,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小康”一词早在西周时候已经出现,《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康了”,表现了当时老百姓对安定康乐的理想生活的追求。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方面对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内涵更丰富、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其本质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质量上看,体现了更高水平。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小康社会建立在一个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是一个逐步提高富裕程度的阶段。从布局上看,体现了更全面。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注重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政治、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阶段。从空间上看,体现了更均衡。更加注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更加注重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各阶层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阶段。总之,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第三,我市小康社会建设的差距在哪里?根据统计部门测算,2011年,全市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2.1%,分别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低20.1和8.3个百分点,比区内其他市低4-19.6个百分点。23项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中,4项指标已达到100%,4项指标达到90%以上,5项指标处于60%到90%之间,10项指标远低于全面小康标准。差距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文化教育3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薄弱。全市人均GDP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26527元、23836元,仅是小康目标值31400元的27%。GDP增长基本依赖于投资拉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效益差,二产刚起步,三产层次低,工业增加值是全区的2.34%,人均工业增加值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1800元。二是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城镇产业发展滞后、城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体制机制不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2001年到2011年10年时间,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5.0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低18.52和17.05个百分点,距小康目标值60%相差27.25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微弱,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2933元和1366元。大型企业少、就业渠道不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6931元和27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实现程度为零。四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滞后。农村公共设施、公共就业服务、义务教育、公共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基础差、服务不均衡。全市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仅为45.6%,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7年,距小康目标值还有3.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22%,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仅为6.46%,实现程度分别只有24.4%、40.4%。五是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市贫困人口占全区贫困人口的一半,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返贫因素较多,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度大。六是潜在的压力较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单位GDP能耗,虽然目前实现程度较好,但这是在经济不发达、工业经济滞后的情况下的表面现象,随着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将会带来巨大挑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的问题,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影响和制约我们跨越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第四,我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机遇和条件有哪些?认真分析形势和市情,我们面临很多重大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扶贫开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倾斜扶持力度,尤其是把六盘山区列入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第一位,集中政策项目倾斜支持。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固原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启动实施了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战略,制订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实施一大批重大项目工程,原则同意召开第五次固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促进固原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张毅书记多次强调:“要对固原的工作多支持、多重视,能办的都办,无论怎么帮助、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形成了倾斜固原、支持固原、发展固原的浓厚氛围。三是国家批准并启动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必将从根本上破解我们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市场等方面的难题,促进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四是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经济总量多年保持13%左右的增速,为今后打下了坚实基础。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跨越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争取和引进的一大批重大项目工程将集中实施,内生动力正在逐步增强。五是矿产资源、文化旅游、地理区位等优势突出,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势头强劲,政策和项目组合的效应明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大有作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如期实现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明确“五项目标”, 高起点定位部署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去年,市委、政府制订了《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固原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召开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今年,市委、政府即将制订下发《固原市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攻坚计划》,对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计划安排。要按照“把握一个主题、推进三个转变、实施六大战略”的总要求,做出计划,倒推目标,明确责任,紧紧围绕小康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核心指标,集中力量在关键措施上狠下功夫,确保2017年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基本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目标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亿元(现价),比2011年翻1.6番;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50亿元(现价),比2011年翻2.3番。人民生活大幅提升。2017年基本上实现40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分别达到34200元和10000元以上,收入分配差距缩小;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0000元和14000元以上,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建成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7%以上,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文化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市文化教育实现程度达到72.9%,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市文化教育实现程度达到98%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更加文明和谐。2017年全市社会和谐实现程度达到92.3%,民主法制实现程度达到97.3%,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全市社会和谐、民主法制实现程度均达到100%,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突破“五个难点”,夺取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胜利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经济总量翻番、居民收入翻番、城镇人口比重大幅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五个方面是我市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硬任务,也是今后工作的最大难点。

一要在扶贫攻坚上取得重大突破。解决好全市5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是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也是底线。新时期的扶贫对象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一般的经济增长无法有效带动发展,常规的扶贫手段也难以奏效,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超常措施攻坚克难。一是打好生态移民攻坚战。必须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和“四不”要求,提前完成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彻底拔掉“穷根”。特别要从长远出发,超前规划布局,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技术培训、社会管理等,把移民新村建成小康村,使这部分人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以提高贫困村户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从基础设施、产业、就业、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入手,认真落实“四到”措施,示范带动,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确保如期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为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打好慈善牌、六盘山牌,举善旗招商引资,上项目拉动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到固原投资兴业、互利共赢。争取更多的国家部委、自治区厅局和中央、区属企业对口帮扶,落实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工作产业化、项目化,使更多的重大项目布局固原、惠及贫困群众。

二要在提升经济实力上取得重大突破。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是我市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最大问题。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加速做大经济总量,提升人均量。一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表明,在贫困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一产业推动;在温饱阶段,产业结构以工农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一、二产业推动;在小康阶段,产业结构以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推动;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阶段,产业结构以服务业经济为主,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推动。从固原实际出发,要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把固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结构由过去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导,转变为“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多元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二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和源头,产业兴才能经济兴,产业强才能实力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工业化实现富强和现代化目标,从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无论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还是“苏北崛起”,都离不开工业化这条主线。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四大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加快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功能集成、资源集约,形成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经济板块。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以马铃薯、草畜、设施农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为关键,加快“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引进一批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牧、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培育一批“六盘山”品牌农产品,走“一优三高”(优良品种、高新技术、高端市场、高效益)农业发展路子。现代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70%,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50%。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消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速的提高将达到1.5-2.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带来经济增长提高2个多百分点。从我市实际出发,就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商贸物流、购物生活“三个经济圈”,构建与新型工业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没有项目就没有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GDP的增长和民生的改善。要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总抓手和生命线,紧紧围绕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加强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措施研究,全力抓好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开发和储备,精心策划包装,主动对接争取,使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自治区计划,把各项工作转化为具体项目,确保用重大项目来支撑固原的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条最重要、最有效的捷径,要完善对外招商项目库,完善吸引外商投资的配套政策,放宽准入条件,开放一些政府垄断的行业和领域,创新招商方式,瞄准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加强项目推介和联系对接,引进一批战略性投资项目,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夯实基础。

三要在增加居民收入上取得重大突破。收入是衡量城乡居民贫富水平最直观的标尺,是其他指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指标中,最难达标的还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要抓住“两个关键”、“三个重点”、“两项改革”,确保居民收入实现翻番。两个关键:一是把农民素质提上去。从解决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创业本领着手,加大农民技术培训,把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培养成职业技术工人,把一部分有文化基础的农民培育成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技能。二是把农民数量降下来。通过生态移民,把不宜居住、不宜发展地方的群众异地搬迁,彻底拔掉穷根;通过发展劳务产业和推进工业化,引导农民进城、进企业务工;通过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创业,加快农民变市民。三个重点:一是产业引领致富。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扶持发展规模化种养大户,支持参与到园区建设、基地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使经营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二是创业带动致富。创业是致富之道。我们居民收入与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差距就是市场经营主体太少、创业氛围不浓、财富来源单一。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发展中小微企业,培育农民合作社、经纪人、个体工商户,打造一批创业街、创业园,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二三产业发展中来,参与到市场链条中来,实现创业增收致富。三是就业促进致富。就业是生存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途径靠发展,尤其要在发展工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扩大就业容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就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同步。两项改革: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从今年开始,每个县区选5个村进行试点,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资源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让农村产权能够流通、抵押和变现,使农村和农民的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市场化,加快增收致富步伐。二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干部职工、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

四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提升2.25个百分点,带动就业比重上升0.77个百分点,带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0.77个百分点。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到2020年我市城镇人口比重要达到60%以上,按2020年全市152万人计算,城镇人口要达到91万人,任务相当艰巨。要切实把城镇化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大做强宁南城镇集群。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特色目标,加快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四县大县城为支撑、中心镇为补充的宁南城镇集群。以拉开框架、扩大规模、增强功能、提高品位为重点,规划引领,基础先行,管理保障,实施扩容提质工程,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基础项目、民生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功能,打造连通内外、承接东部、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市,促进四县县城扩容提质。实施好城镇改造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重点镇。实施幸福村庄计划,改造建设特色新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突出抓好产业聚集,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产业是城镇的命脉,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是没有生命力的城镇。以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宜业宜居为方向,城镇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基础设施与产业培育同步,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格局。园区是城镇经济的重要载体,城镇规划建设要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要依托城镇聚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城市空间和就业空间。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变市民。户籍制度改革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道关口,这个壁垒打不破,城镇人口就很难聚集。要抓紧开展户籍制度情况调研,准确掌握群众需求,研究城镇的承载能力,创新完善鼓励农民变市民的政策措施,放宽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条件,研究配套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政策措施,加快农民变市民,推进人口聚集。

五要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小康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大力发展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建立覆盖全民、满足基本需求、高效低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加快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计划,优化学校布局,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弱势群体就学权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提高15岁以上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二是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文化固原”建设,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公益性文化项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做好社会保险、救助、福利、慈善等工作,巩固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是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四、处理好“三个关系”,为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关系到每个干部群众的切实利益,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不足、经济落后,是我们最大的市情;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谋划,同步推进。要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城市为契机,以争取国家级生态补偿示范区为载体,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城乡绿化和封山禁牧力度,加强全市移民迁出区生态治理恢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开展以“美丽固原、洁净城乡”为主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一个清洁安全、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

二要处理好争取支持和自力更生的关系。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发展永远是低速低效的。要加大对中央和自治区政策研究,全力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尤其要抓住“两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拓展与阿拉伯国家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合作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本,推进大开发、大发展。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教育引导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克服等靠依赖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务实苦干,勤劳致富奔小康。

三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的关系。发展经济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稳定是发展经济必备的前提条件。离开了稳定,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没有经济的发展,稳定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要深化行政体制、金融、财税、户籍、农村产权等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升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巩固发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深化“平安固原”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

这次学习班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时间很紧,机会难得。希望大家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真正静下心、安下神,心无旁骛,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悉心研究,力求学深学透,学以致用。学习期间,没有紧急工作的,原则上不要请假。对无故不请假的,一律通报。各组召集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签到制度,引导组织好集中学习讨论活动,原则上参加会议的人员都要准备发言,发言内容要做整理。

新年新气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希望同志们尽快紧张起来、立即行动起来,从过年的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全市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来,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和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梦,实现了华夏人民爱国、强国、报国的愿望。

仰视先贤,皆是胸怀大志。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厦门的时候,就已经立志要把被荷兰侵略者霸占的宝岛台湾夺回来,让宝岛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林则徐虎门销烟,岳飞精忠报国……不胜枚举。要不是他们的努力,我们的祖国还陷在水深火热之中呐。

先贤已逝,但豪言在耳,梦景犹在。回到现在,追梦者依然一个接着一个。‘最后的姿势’谭老师,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他用自己的生命筑成了一道生命墙,保护着还未冲出的四个孩子。‘导弹之父’钱学森不顾面前的重重障碍,坚持从美国回到中国。钱学森到我们中国以后,我们中国的武器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轮椅上的霍金、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作家夏洛特·勃朗特……像这样的寻梦、追梦、圆梦的人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完。

啊,所有追梦的人啊,你们是我的榜样,我一定也会像那样去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梦想在心中萌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有梦想,看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我知道我们的中国梦就是奔小康。

旧中国,战乱不断,列强入侵,人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是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炮火和硝烟,人们创建了幸福美好的家园。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我生在和平年代里,在蜜罐中长大。没有经过苦难的我,只能从爷爷奶奶和电影电视中知道旧社会的苦难和黑暗。如今我们住的是高楼,学校美如公园,上课用的是多媒体设备,穿的是各式各样时尚漂亮的衣服……我每天都想着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想当作家,有人想当飞行员,有人想当航天员,我想当人类的工程师——教师。有人也许会说,“当教师有什么好的,工资低,工作又辛苦,还不被人重视。”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那我们岂不是很愚昧,正因为有了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我们人类才能越来越聪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白天,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为我们呕心沥血地讲课;夜晚,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可老师还在那摇曳的灯光下辛勤地为我们批改作业。也许当一个人被成功的喜悦包围时,他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但他决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师,因为他的成功也有老师的一份功劳。

我也一样,无论我长多大,走多远,我也不会忘记自己敬爱的老师,因为我是在老师的呵护和爱的沐浴下长大成才的,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原地前行着。我忘却了心中的方向;失去了童稚时的纯真期望;挥霍了先前的壮志凌云。我怕了,我迷茫了,我止步不前,不敢再往前走一步。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看不见我要的“璀璨”。我垂下头,一种麻木感遍布我的全身,我已体会不到痛楚,我想哭,却发现泪水已经干了。我想要放弃,我的骄傲,我的棱角,几乎已被磨平,但那残缺的骄傲依旧高傲着我的心,我向黑暗中怒吼:“我永远都不会放弃,没有光明,我就自己照亮自己!”

我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缓慢地爬行着。一点微弱的亮光温暖着我的心,我惊奇地看着,这是我的启明星吗?然而,风仍在呼呼地刮着,雨仍在猛烈地下着,启明星的亮光一闪一灭,光线逐渐暗淡,让人几乎找不到它的存在。我孤独地忍受着这一切,心中的痛苦无人能读懂,我怨恨着,我恐惧着,脚步缓慢而又颤抖。我深深地呼吸,微微直起身子,想平复内心的波涛汹涌,眼神坚定地望向前方,心中多了几分执念与毅力。而那条道路,此时竟也平坦了起来。

我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快速地行走着。再回首,一个个脚印,都在诉说着一番辛酸,我以为:自己已经经住了磨难,再大的苦痛也奈何不了我半分。而眼前的启明星则骤然加亮,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天地间的明亮,照亮了前方的荆棘,大片大片的荆棘肆无忌惮地生长着,找不到一点空隙,再然后便是死灰一般的昏暗,我前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百年追梦,全面小康3000字征文

全文共 305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题为百年追梦,全面小康3000字征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3000字征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印发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立即行动,积极转作风、树新风,努力做到干部清正、部门清廉、政治清明,凝聚起全民干事创业的伟大力量,为垦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省农垦总局重点开展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党委带头转作风。2012年12月5日,总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了中央精神。围绕中央八项规定,我亲自着手起草总局党委关于改进作风的若干规定,并先后在总局党委民主生活会和总局机关干部大会上进行了讨论完善,承诺从自身做起,从班子做起,率先垂范,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努力把垦区建设成党的建设模范区。二是制定出台新举措。总局党委分层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询离退休老干部、基层职工群众和总局机关各部门领导的意见,按照敢揭短、敢碰硬的原则,深入查摆总局党委和机关部门党员干部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产生原因,确立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范文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范文。据不完全统计,共征集采纳重要意见和建议近百条。以此为依据,总局党委正式制定下发了《总局党政领导班子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从加强调研、体察民情、民主决策、改进会风、简化报道、精简文件、减少出访、廉洁从政和加强学习等九个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三是不折不扣抓落实。去年12月份以来,垦区在文风、会风、学风、政风上有较大改观,受到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高度认可。据不完全统计,总局机关共精简文件30余个,清理各类内部简报近50余种各类会议体现出“四简”特点:即会场布置更简朴、会议时间更简缩、领导讲话更简短、新闻报道更简约。总局党委正月初九召开的垦区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本着精简务实的原则,采取了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分会场覆盖到各管理局、各农场,既保证了总局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落实,又节约了会议经费,提高了会议实效。近日,总局党委又开展了改进作风推进督察专题行动,就各单位推进落实中央、省委和总局党委改进作风相关规定情况,分头负责调查摸底,制定整改方案,督察推进落实。

为确保中央、省委和总局党委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当前,农垦总局党委正集中力量做好五项工作,立说立行、善做善成,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体会到转作风的实际成效和真正变化。

一、真抓实干,切实改进作风

改进工作作风,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待,党员在做,百姓在看。在这次改进作风的大考中,能不能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关键在于各级党员干部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动去落实。总局党委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结合中央、省委和总局党委相关规定,研究制定本单位本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准则和具体措施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范文初中辅导。不要照搬照套,而要切合自身实际;不要大而化之原则规定,而要具体可操作;不要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每个细节、每项工作中;不要只对下不对上,而要从主要负责人自身严格要求入手,带动整个班子和机关作风转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牢记根本,厉行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是北大荒精神的灵魂,是北大荒人的立身之本、传家之宝。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传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北大荒“家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做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加强财务管理、会务管理、招待管理、车辆管理、水电管理,定期开展自查、检查活动,打造节约型机关,带动节约型社会建设,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垦区大地蔚然成风。

三、狠抓细节,制止铺张浪费

总局党委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这些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也不是终极目标,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党的干部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这次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正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切入口。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不折不扣贯彻中央要求,做到令行禁止、立竿见影。要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搞超规格接待,厉行节约用餐,倡导餐桌文明之风。要坚决制止“行政中的浪费”,坚决反对在公务交往、接待、会议、用车等方面的奢侈浪费,大幅压缩行政性开支。本着简约俭朴原则,从简安排各种公务活动。大力精简各种茶话会、联欢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决刹住用公款大吃大喝之风,坚决刹住公务活动铺张浪费之风,彻底改变陈规陋习,切实把精力、时间、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集中到民生问题上,集中到解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生产生活具体事项上。

四、严格纪律,坚持廉洁从政

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按照中办国办通知精神,总局党委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做到“六个严禁”:严禁用公款请吃吃请,严禁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严禁公车私用,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旅游和参与各种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参与赌博活动。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让老百姓不断看到、体会到转作风的实际成效和真正变化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范文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范文。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贯彻执行过程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不管涉及到谁,没有例外,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违纪违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切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认真对待来信来访,悉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对网上实名举报、手机短信举报等,事实确凿有根有据的要立即调查处理,对顶风上的行为决不姑息手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清晰红线,坚守底线,筑牢思想防线,率先垂范,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方面从严律己,在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作好表率。

五、全心为民,聚力干事创业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三步走”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垦区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最坚实的基础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动力源泉,是执行力和战斗力的保障,是垦区攻坚克难、负重前行的法宝.总局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万分珍惜大好时光,开创新局面、争一流、站排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民心,汇聚力量,在干事创业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垦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时刻刻用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来警醒自己,站得直,行得端,走得正,把全部心血用在事业发展上,用在为民谋利上,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堂堂正正的主心骨,成为可以托付、值得信赖的当家人,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垦区改革发展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全文共 14842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质的飞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民生保障水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实践证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亿万农民是衷心拥护的。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一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共识,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汇聚强大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带来持续牵引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竭源动力。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在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背景下,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是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十三五”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产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社会治理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1.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整合完善建设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提高建设标准,充实建设内容,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建设布局,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健全管护监督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2.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空间格局,增加水环境容量。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山丘区“五小水利”、田间渠系配套、雨水集蓄利用、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大力开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继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扩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范围。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合理确定农业水价,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运行管护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

3.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力争在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制定促进协同创新的人才流动政策。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支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服务。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鼓励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4.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全面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加快推进海南、甘肃、四川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优异畜禽新品种。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加大保护利用力度。贯彻落实种子法,全面推进依法治种。加大种子打假护权力度。

5.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功能。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加快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规模化经营主体增加生产性投入。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需要,允许将集中连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规定用于完善农田配套设施。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改革试点。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

6.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办好农业职业教育,将全日制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资助政策范围。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通过5年努力使他们基本得到培训。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把一部分资金用于培养职业农民。总结各地经验,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扶持制度,相关政策向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7.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合理调整粮食统计口径。制定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加强渔政渔港建设。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热作农业、优质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

8.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统筹农产品进出口,加快形成农业对外贸易与国内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实现补充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有机统一。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巩固农产品出口传统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扩大特色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化国内农业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优化重要农产品进口的全球布局,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快形成互利共赢的稳定经贸关系。健全贸易救济和产业损害补偿机制。强化边境管理,深入开展综合治理,打击农产品走私。统筹制定和实施农业对外合作规划。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贸易、科技、动植物检疫合作。支持我国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等环节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

二、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9.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基本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严禁毁林开垦。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扩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规模。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改造盐碱地。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地下水监测,开展超采区综合治理。落实河湖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严厉打击象牙等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交易。

10.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基本形成改善农业环境的政策法规制度和技术路径,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得到遏制,治理明显见到成效。实施并完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通过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11.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适当提高补奖标准。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加强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利用。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三北、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体系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休渔禁渔制度,开展近海捕捞限额管理试点,按规划实行退养还滩。加快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跨地区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编制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12.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实施食品安全创新工程。加强基层监管机构能力建设,培育职业化检查员,扩大抽检覆盖面,加强日常检查。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养殖业保险联动机制建设。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加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强化动植物疫情疫病监测防控和边境、口岸及主要物流通道检验检疫能力建设,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行动。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大力推进农民奔小康,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13.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支持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提升,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优胜劣汰。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研究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14.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在搞活流通中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完善流通骨干网络,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支持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行动。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加快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实施“快递下乡”工程。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

15.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着力改善休闲旅游重点村进村道路、宽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计划。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16.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支持供销合作社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贴息、设立基金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要与建立农民分享产业链利益机制相联系。巩固和完善“合同帮农”机制,为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示范文本、纠纷调处等服务。

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17.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开展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发展绿色小水电。加快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车,推动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公路。创造条件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国有林区防火应急道路建设。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逐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发展农村规模化沼气。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搞好农房抗震改造,通过贷款贴息、集中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加快解决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研究出台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政策意见。

18.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深入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对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师补充渠道,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办好农村特殊教育。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标准、个人缴费和受益水平。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参保人员选择较高档次缴费。改进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在财产分配、婚姻生育、政治参与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让女性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财产性收入、金融资源。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残疾人康复和供养托养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殡葬改革,依法管理、改进服务。推进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资源优化整合。全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在农村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项目,发挥基层文化公共设施整体效应。

更多热门时事论据材料推荐:

19.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提升民居设计水平,强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以奖促治政策,扩大连片整治范围。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专项行动。采取城镇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全面启动村庄绿化工程,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开展农村宜居水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清洁河道行动,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支持改善村内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普遍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逐步把农村环境整治支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差异化奖补,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一体化建设运营机制。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

20.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稳定并扩大外出农民工规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加大对农村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鼓励各地设立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基金,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力度,加强妇女技能培训,支持农村妇女发展家庭手工业。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21.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各部门要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履职尽责,切实把民生项目、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倾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督查问责。

五、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激发亿万农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2.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深入推进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按照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多元化市场购销主体。科学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家储备规模,完善吞吐调节机制。

23.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扶贫、水利、农村产业融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三农”领域重点项目和工程支持力度。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善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多层级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实施省级涉农资金管理改革和市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改进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办法。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产能提升。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2016年推动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正式建立并开始运营。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逐步将农垦系统纳入国家农业支持和民生改善政策覆盖范围。研究出台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的指导意见。

24.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进一步改善存取款、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务。稳定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提高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试点,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鼓励国有和股份制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深化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加大“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力度。发挥国家开发银行优势和作用,加强服务“三农”融资模式创新。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加大中长期“三农”信贷投放力度。支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创新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扩大覆盖面。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范围,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探索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发展农村金融租赁业务。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发展林权抵押贷款。创设农产品期货品种,开展农产品期权试点。支持涉农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加大债券市场服务“三农”力度。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完善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机制,切实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强化农村金融消费者风险教育和保护。完善“三农”贷款统计,突出农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

25.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支持地方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完善森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和农户信用保证保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开展支农融资业务创新试点。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26.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规定。继续扩大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户自愿互换承包地块实现连片耕种。研究制定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总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经验,适当提高农民集体和个人分享的增值收益,抓紧出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管办法。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将指标交易收益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探索将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返还指标交易收益。研究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补充耕地由国家统筹的具体办法。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通过股权量化到户,让集体组织成员长期分享资产收益。制定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六、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奔小康,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

27.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注重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进省市县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好“三农”战略地位、农业农村发展新特点,顺应农民新期盼,关心群众诉求,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做好“三农”工作本领。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减少和下放涉农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三农”前瞻性、全局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实行差别化探索。对批准开展的农村改革试点,要不断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和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查统计水平,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加快建立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完善农村产权保护、农业市场规范运行、农业支持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8.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实现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建立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坚持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尤其是党委书记,切实加强乡镇党委思想、作风、能力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认真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有效覆盖。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制度,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各级党委特别是县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农村基层,对责任不落实和不履行监管职责的要严肃问责。着力转变基层干部作风,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大对农民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监督审查力度,重点查处土地征收、涉农资金、扶贫开发、“三资”管理等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等侵犯农民群众权益的问题。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

29.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提出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多元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涉农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治理,整治农村黄赌毒、非法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依法打击扰乱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

30.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农民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倡导契约精神、科学精神,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广泛宣传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抓好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热门时事论据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径,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着深远的意义。

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从伏羲明道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始皇统一到汉唐盛世,从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勤劳的华夏子孙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我们拥有着物华天宝的“天朝上国”,让世人钦慕、万国敬仰。但只沉迷当下不进取,不奋斗,狂妄自大便会丧失所拥有的一切,历史给了我们多么现实的教训,我们也不能再浑浑噩噩的去面世,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会有发展,才会有进步,所以当时中国共产党发现了存在的问题,领导我们发现问题,运用正确的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解决当时的疾苦,从而解放了新中国,解救了困境中的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岁月长河将我们从刚刚的兴起带到现在的强大,所以面对的问题也从一开始的简单到现在的复杂化,所以中国梦的提出也正好符合当下的要求。

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梦想是太阳,不像一个世纪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从地平线上蹦出,万道朝霞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发言稿

全文共 1699 字

+ 加入清单

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重点抓好5个方面卫生工作。 一、抓调查、求精准,强化对因病致贫返贫的主动干预。我们将对5月份组织计生专干入户调查的417万贫困人口中,患重大疾病的xx名患者和因病致贫的xx个家庭,xx名致贫人口进行帮扶。这xx名患重大疾病人员患400多种疾病,其中前三位的是肿瘤xx人,占13%(前三位庆阳、平凉、天水);脑梗塞、脑出血6259人,占7.2%;重症精神病4698人,占5.4%。这xx名患重大疾病人员中,失去劳动能力者70937人,占81.8%。他们看病花费共计47.96亿元,报销21.42亿元,自费欠债xx亿元。欠债5万元以上的xx个家庭,2-5万元的xx个家庭,2万元以下的43469个家庭。针对这个情况,下一步,省卫生计生委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协调帮助消化xx亿元看病债务,帮助这部分人脱贫;二是需继续看病的,由乡卫生计生办组织他们继续看病;三是看完病的费用,协调农合、大病保险、大病救助报销;四是分析患病原因,组织预防干预,不断减少因病返贫、致贫。

二、抓政策、给实惠,降低贫困群众看病的自负费用。一是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从2015年起,对全省417万贫困参合人口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所需资金从当年新农合基金中支付,年终统一核算,次年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二是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从2016年起,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xx元,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实际报销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三是提高村医待遇。从2016年开始,对于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贫困县内,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贫困村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原来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研究制定村医退养政策,稳定村医队伍。

三、抓项目、强基础,完善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利用中央和省级投入,今明两年,完成全省2965个未达标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二是加强贫困县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今年至2017年,实施58个贫困县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2018年底前完成17个插花县的重点专科建设,每县建2个专科,每个专科投入250万元,重点建设县级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紧缺专科。

四、抓帮扶、促管理,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一是挂职帮扶。从2015年起,全系统每年选派300名卫生计生干部到贫困县乡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一年,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多点执业帮扶。每年选派3000名左右省市级医疗机构副高级以上专家、xx名左右县级医疗机构医师到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服务,每人每个季度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不少于6天。三是每年选派1000名左右医师到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帮扶,帮扶时间分别为半年和一年。四是制定出台《医疗机构乱收费、重复计费和过度医疗新农合资金扣减办法》,规范贫困县医疗机构收费和医疗行为,严肃查处乱收费、重复计费、药品价格虚高和过度医疗等违规行为,对违反规定的医疗机构扣减新农合资金,坚决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高贫困患者受益感。

五、抓人才、利长远,夯实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基础。一是实施贫困村订单定向3年制专科层次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重点安排毕业医学生到贫困村卫生室工作;加强在岗村医培训,分批安排贫困村乡村医生参加为期半年的进修;落实村医每周到乡镇卫生院上一天班或每月上一周班制度,不断提高村医的业务能力。二是充实乡镇和社区卫生人才队伍。2015年至2020年,依托国家、省级有关项目,每年为全省贫困县乡镇卫生院配备400名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16年前配备全科医生1000名,实现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备全科医生3名以上;2017年至2020年,再配备1000名以上全科医生,实现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备全科医生5名的目标。

总之,省卫生计生委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安排部署,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绽放抗疫青春决胜全面小康论文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为广大青年提出目标要求、指明前进方向,激励我们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经过无数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党领导人民一步步走到新时代,首先靠的是理想信念坚定。广大青年要从真理之光中受到启迪,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筑强大精神支柱,听党话、跟党走。要从历史实践中受到启示,充分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坚定“四个自信”。要从远大目标中受到启发,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时代机遇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击水中流,当好新时代弄潮儿。要抓牢学习这个成才之基,适应知识更新加快、科技变革加深的潮流,孜孜以求、终身学习。要抓牢辨析这个成长之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思潮,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培养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明辨是非本末,找准成长方向。要抓牢实践这个成功之本,善读无字之书,苦练有用之功,融入社会生活,接受岗位磨砺,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本领、成栋梁。

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实现强国目标,更要一代接一代苦干实干。要吃得了苦,懂得历经苦难取得的成功才弥足珍贵、辛勤劳动换来的幸福才值得自豪,愿意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不怕到条件艰苦的地方摸爬滚打,甘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建功。要经得住挫折,积极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干事创业中的失败,坚守初衷,愈挫愈勇。要甘于奉献,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细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第一篇第一、二、三节,我知道了实现中国梦道路已明确,方向已指明。这让我无比振奋,热血沸腾!我庆幸我自己生活在这美好的时代! 但我深深知道,光凭我们满腔热情,一股子蛮劲,肯定是不行的;畏手畏脚,裹足不前,更不行! 这犹如逆水行舟,绝崖登顶,没有退路,不可懈怠。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时时刻刻还需要一颗召唤我们努力前行的启明星,一盏照亮我们努力前进的孔明灯。

那么那颗启明星、那盏孔明灯又会在哪里呢?

当我继续细读到书的第31页我看到了它,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什么?

它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力支撑。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需要我们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正如谚语所说:“人心齐,泰山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唯有团结一心,自强不息,我们更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

梦想照进现实,我们庆幸正逢好时代。作为当代少年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努力学习,认真打好文化基础,积极争当学校的“才艺之星”、“智慧之星”、“合作之星”、“文明之星”、“七彩之星”……以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把自己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尝试,不断锤炼,促自己成才。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我们可能无法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做到像许地山在《落花生》一文中希望的那样——“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同学们,请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努力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吧!号角已吹,火辣辣的太阳将见证我们为胜利歌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很贫穷,家里连白面馒头都吃不上,只有干涩无味的玉米饽饽,那还算好的,有时候只能去门前的小河里挑些野菜吃,那野菜又苦又涩,还有股子怪味啊。烧汤,那汤面上根本没有油花儿,放多少菜都得精打细算。我有两个叔叔一个姑姑,爸爸小时候上学连桌椅都没有,还得自己带泥去糊,到二叔上学时,家境稍稍好点了,但是二爷也只是有了几个少的可怜的小玻璃球,姑姑则有了属于她的廉价的布娃娃。三叔算是最好的了,但是也只是有个不大的小汽车模型。奶奶家的墙上到现在还有着用麦皮糊着的老式墙面,婆婆家的房子里全是虫子,老家总是深一脚浅一脚的稀泥,很多时候,有令人望而却步的感觉。

记得几年前我跟过爸爸妈妈回过老家一次,脑海里满是旧时的记忆,多是泥泞的道路回去过新年了,我当时是有些不情愿的,可是当我到了老家后却不想走了,老家的变化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婆婆家盖起了三层漂亮的小洋楼,屋内有壁挂式液晶电视,空调,露天阳台。。。。。。奶奶家旧时的泥泞路也被铺成了宽敞的大马路,夜晚的时候,路灯和普蓝天空上璀璨闪烁的满天繁星遥相呼应,真是美极了。现在奶奶和婆婆家,每天都可以做可口的鱼和肉,菜肴丰盛又有营养,早餐也多精致美味,表弟小妹们个个吃的气色红润,小胖脸蛋把眼睛都挤成一条缝了!

老家只是中国快速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中国在慢慢变得富有繁华,仙林地区从荒野变成了人口还算密集的城区,中国的许多地方都从无人郊区发展成了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地区,甚至从无人问津发展到世界闻名。。。。。。

只要我们环保,努力,节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近在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许多普通百姓对富裕、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据考证,“小康”一词,语出《诗经·大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从狭义理解,它指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从广义理解,除经济生活之外,它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而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具体就是:一切更加美好。

城市是如此的美丽,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态各异,直插云霄。一块块防紫外线的兰色玻璃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使得每座楼房都熠熠生辉。高速公路笔直宽敞,汽车川流不息,立交桥密如蛛网,四通八达。在公路两旁,有了更多的美丽的花圃,绿色的草坪,令人赏心悦目。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意的笑容。医学科技也日渐发达,人类攻克了不少的癌症,人们也不再有谈“非”色变的恐慌。在城市的人流中,也有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外国友人,交流中不时有不同的语言声音。

大自然是那么的美好。人们再也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再也闻不到污水的恶臭。人们看见的是湛蓝如洗的天空,闻到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长江焕然一新,像一条青螺带,缠绕着城市。花儿绽放着欣慰的笑脸,小树扭动着轻快的舞姿,小鸟也“引吭高歌”。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步入了“小康”。当你步入这个陌生的城市,总会得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热情的帮助,让你如归故乡,总有着一种埋在心底的熟悉,亲切。每当你走进商店,也都能听见一声温和的“您好”。人们渐渐懂得了说“不”“没事”“没关系”“请原谅”的艺术,也渐渐懂得了弯腰,鞠躬,点头的礼貌。这一切的一切,使这个小康社会更加像一个大家园。

啊,追寻你,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观后感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在于“精神扶贫”。它不是简单的对扶助对象“授之以鱼”,更多的则是“授之以渔”,引导受助者寻找造成贫困的根源,鼓励他们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养,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辅助”作用大于了脱贫的“扶助”效果。

但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失之偏颇,将“教育扶贫”形式化 表面化。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往往采取“过节送礼 寒冬送衣

捐书捐物”的方式,让受赠者感恩,表面上能解燃眉之急,“立竿见影”,实则忽略了扶贫的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

为贯彻落实对小学生的“教育扶贫”,开学初,也农村贫困户按国家政策实行了免费,享受免书本和学费政策,“教育扶贫工程”的另一表现是对农村村建远程教育设备的投入和村建图书室的捐赠。远程教育设备的有效使用。但是,如果对投入的设备和捐赠的图书不能有效利用,而只在上级检查时拿出来做做样子,这样的投入不只造成物质上的浪费,还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还有一些地方,对贫困地区学校投入大量实验器材

图书资料,但由于学校教学人员的不足或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资料的闲置。有的村小教学点专业教师缺乏,便由中心校指派教师“走教”;一些学校对不能正常入学的“三残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但对“走教”和“送教”的老师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教学人员只图完成任务,“走教”“送教”流于形式,校长在上级检查的时候“面子”有了,还可能被上级表扬“有创新”,但这样的“扶贫”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贫困,这样的“扶”不能很好的将“辅”贯穿于扶贫过程,所起作用是很小的。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要让专业人员对他们悉心辅导,让贫困者树立脱贫致富的意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它更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求我们真抓实干,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使贫“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发言稿

全文共 7740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中、省、市相继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对“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从各级要求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脱贫攻坚工作将是贫困地区的第一位任务,也是一项必须全面完成的政治任务。全区上下务必要领会精神、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切实认清形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齐心齐力打赢全区脱贫攻坚战。下午,盈安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就脱贫攻坚工作先讲以下十点意见。

一、扎扎实实摸清底子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关于脱贫攻坚摸底工作的纪律。这次调查摸底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从严从实从准,摸底数据要户、村、镇、区层层签字存档,绝不允许漏掉一个贫困群众、绝不允许有一点水分、绝不允许弄虚作假,对违反要求的,一经发现,一律从严从重处理。其次,我要强调的是重点做好三大类贫困人口的情况识别。第一类是省上确定的“五类人口”。即贫困残疾人、老年人、大病患者和贫困家庭的高中生、大学生(中职生),要逐镇、逐村、逐户进行调查,全面掌握全区五类特殊贫困人口的数量和分布,分户建档立卡、逐镇逐村建立台账,区扶贫局要建立全区信息平台,并制定精准兜底扶持政策。第二类是精准脱贫对象。要按照“搞清楚贫困户的家庭住址、搞清楚贫困户的人口状况、搞清楚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搞清楚贫困户的脱贫项目、搞清楚贫困户的帮扶资金、搞清楚贫困户的脱贫时限、搞清楚贫困户的包扶责任人、搞清楚贫困户的脱贫资金渠道”“八个搞清楚”的要求,逐镇、逐村、逐户进行精准识别。第三类是城镇贫困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居民中也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条件是相当艰苦的,我们不能忘记了城镇的这些贫困人口。城镇贫困人口摸底工作,要逐街办、逐社区仔细摸排,准确掌握基本情况。要把城镇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全部纳入全区的整体脱贫规划之中,同步整体推进。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关于摸底工作的具体要求。摸底工作,由区扶贫局牵头,各镇办扎实搞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结合贫困户摸底和贫困人口识别,区扶贫局要建立全区的脱贫统计监测中心,形成全区的脱贫大数据库;各镇办要建立脱贫统计监测站,并制定好脱贫工作台账,各贫困村要确定若干脱贫信息员,每村都要有脱贫计划表;各贫困户都要有脱贫明白卡,按照“八个搞清楚”的要求,统一制作、统一上墙。结合摸底工作开展,要扎实做好建档立卡,着力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具体要做好“四化”。一是网格化。就是要充分运用精准识别成果,建立区镇村三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脱贫大数据平台,逐户录入基本信息、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逐户落实包扶责任,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二是清单化。就是要对脱贫工作的任务逐项分解列表,明确包抓领导、包扶部门、包扶责任和时限要求,实行销号管理,形成有据可查的责任清单。这个会上我们已经印发了包抓文件,请各位区级领导、包扶部门和责任人,按照任务要求,抓好落实。三是图表化。就是要精心制作脱贫攻坚作战图和工作手册,逐镇逐村绘制贫困对象分布图、计划措施细则图、产业发展规划图、任务进度进展图“四张图”,实行挂图作战,倒逼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这四张图请扶贫局会同各镇办抓好落实。四是精准化。就是要严格对照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要求,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明确具体目标、工作重点、措施办法,形成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工作机制。

二、精心编制攻坚规划

一要编好规划。要扎实编制好脱贫攻坚专项规划,严格按照中央《决定》、省委《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认真研究中省市各级政策,精心编制好脱贫攻坚规划。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次脱贫攻坚规划,重点要放在产业谋划上,落实在一个一个的具体项目之中。要以贫困村为重点,大力实施一批水利、电力、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加快“现代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区、精品旅游景区、新型城乡社区”四区建设,把园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产业支撑和主要平台,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就地就业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城镇建设对脱贫攻坚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以推进农民市民化为抓手,着力吸纳更多贫困人口进镇就业、融入城镇,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要大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社会事业项目,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贫困人口与其他群众一样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与实惠。二要做好项目。要紧盯中省市扶持重点,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基础设施、富民产业、民生保障、金融支持、社会事业等项目,以一个一个的具体项目,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要重点策划实施一批大项目、产业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推动大脱贫、大发展。要着力策划实施一批适宜贫困户发展的小项目、小产业,把具体项目细化到镇到村、明确到户到人。同时,通过以流域或产业带为单元,整合打捆的办法,把一个一个的小项目,做成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集群。三要搞好衔接。各相关部门要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加强对接和争跑力度,特别是各位副区长、各部门“一把手”要带头跑项目、争资金,每月至少专门抽出2天时间赴省对接衔接,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中省市计划盘子,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

三、大力发展脱贫产业

产业是带动脱贫致富的硬支撑、硬抓手,各镇办、各包扶部门务必抓实抓好富民产业发展,特别是要根据全区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项目”的原则,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畜、菜、药、劳务、电商六大产业。

果,要大力发展核桃、板栗、水杂果等产业。第一位是核桃产业,区上将设立核桃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拿出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核桃的科管、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核桃系列产品的研发,真正把核桃产业做成xx农业果业产业的1号产业。当前发展核桃产业要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强力推进核桃科管,打造核桃之都示范区;二是强力推进核桃系列产品研发,建设核桃产业集群;三是强力推进核桃产品营销,把xx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核桃集散地。区林业局要尽快出台全区支持核桃产业发展意见和扶持政策,突出贫困区域,实行全域发展。要进一步强化核桃科管,加快新建和提升一批良种核桃示范园,十三五期间,全区核桃产业要达到61.5万亩。其次是板栗和水杂果,主要以丹江沿岸河谷坡塬地带为重点,在三岔河、杨峪河、麻街、沙河子等镇发展优质大樱桃、葡萄、猕猴桃等产业,新增面积不少于2.5万亩。各镇办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避免同质化,要注重把果业发展与林下经济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产出效益,平均每个贫困户发展经济林不少于2亩。

畜,主要是猪、鸡、牛、羊,要重点在培育发展养殖大场、大户上做文章,主要在板桥、三岔河、杨斜、牧护关等镇建设一批黑猪、散养鸡、肉羊肉牛养殖基地,“十三五”期间,要发展各类养殖基地不少于60个。同时,注意把养殖大场、大户与各个贫困户挂钩,采取“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平均每户饲养家畜2头、家禽30只以上。

菜,主要要打绿色、有机牌,打造山地农产特色品牌。要大力发展香菇、木耳、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积极推广食用菌新技术,按照工厂化集约生产,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全区建设食用菌基地不少于30个,新发展食用菌不少于3000万袋。围绕紫豆角、红白萝卜、白菜等xx特色传统蔬菜品种,新增种植面积3万亩;突出抓好地膜洋芋产业,新增种植面积5万亩。围绕服务中心城市发展,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发展特色农业园区不少于30个,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2万亩。

药,要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与退耕还林相结合,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重点发展油用牡丹、丹参、桔梗、黄芪、万寿菊、猪苓等中药材,其中油用牡丹新增2万亩,丹参新增1.5万亩,桔梗新增1万亩,黄芪新增0.2万亩,万寿菊新增0.2万亩,猪苓新增0.1万亩,全区中药材新增5万亩,累计达到17万亩,每户平均种植中药材1.5亩以上。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意与森弗、君威等龙头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关系,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带动贫困户等多种形式,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要加快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有序流转,试点建立我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和镇办服务站,使贫困户在土地流转中,既能得到土地流转补偿收益,又能通过在公司或基地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少于5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认定家庭农场和专业大场、大户各100个。

劳务,一个是要抓好技能培训。区人社、教体、扶贫、农业、林业等部门和各镇办要统筹使用好各种培训资源,实施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每年培训2万人次以上,要通过更具针对性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让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二一个是要抓好劳务输出组织工作。各镇办、村(社区)和人社等部门,要借助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收集各类劳务输出信息,开办专门用工信息咨询及服务窗口,及时将用工信息传递到贫困户手中。要把中心城市的各个服务行业和工业园区变成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和平台,让贫困户进城、进园务工,就近就业;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外地信誉好的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有组织的推进劳动力转移,不断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收入。

电商,要结合“168电商平台”和“农村淘宝”项目的推进实施,加快贫困村淘宝网点建设,力争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进一步打通“洋货下乡”、“土货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让群众能够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把农户变成淘宝网店,让村民们成为淘宝卖家,坐在家里就能挣钱。

在抓好六大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创新创造,看看还有哪些适宜贫困户发展的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作用强的产业、经济效益高的产业,比如李克强总理强调的“光伏+种植”、“光伏+养殖”、“光伏+农业产品深加工”等,请大家要在实际过程中探索研究、积极推进。

四、突出抓好易地搬迁

按照移民办最新统计数据来看,2011-2014年,全区已实施移民搬迁11100户44126人,占总任务的50.86%,其中扶贫搬迁户完成5612户22296人,占任务50.47%,扶贫搬迁尚有49.53%的任务未搬迁到位。下一步,各个镇办要对扶贫搬迁户对象进行再核实,区扶贫局要精准确定易地搬迁对象,移民办要会同各镇办精准确定搬迁地点,把未搬迁的扶贫搬迁对象一户不落的纳入2016、2017年度的移民搬迁计划之中,确保按期完成搬迁任务。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在搬迁过程中,要以集中安置为重点,坚持把80%以上的集中安置率作为硬指标,按照与城镇、园区、中心村“三靠近”的原则实施集中安置、统规统建。要按城市社区标准,同步规划建设好集中安置小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和产业项目等,真正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创新生态补偿路径

一要扎实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全面退耕,25度以上的基本农田也要纳入退耕还林范围。二要结合精品旅游景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江山景区、蟒岭绿道、商於古道、大溪谷等精品景区和江山、北宽坪、王山底等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游和农业观光游等旅游产业,通过政府支持,积极引导群众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农家店等,把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让群众自主创业、增收致富。三要结合中省市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覆盖面的实际,把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水系规划建设、丹江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城乡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有机衔接、相互促进。要充分利用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天然林管护专项资金,把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生态保护人员,从而增加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四要加快推进生态环保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在贫困村推行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改革,让贫困群众从“绿色银行”中获得更多收益。

六、大力推进教育脱贫

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本上要靠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所以,必须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的“一条龙”帮困包扶机制,彻底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一年到高中阶段十三年教育,全程免除学杂费并发放生活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要整合对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设立贫困大学生资助专项基金300万元,专门用于贫困大家生救助扶持工作。加快建设专门学校,集中全区贫困学生,实行政府全额包干的办法,让这些贫困家庭不为孩子上学花一分钱。重点要加快思源实验学校建设,2016年9月1日建成开学。

七、强化社会保障兜底

一要落实各类贫困人口帮扶政策。民政、残联、社保、卫计等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救助扶持政策,对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残疾人要进行精确统计,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注意要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实现“两线合一”。要加快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对孤、残贫困人员实行集中供养,在社会公益支持的基础上,不足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二要妥善安排贫困人口就业。要拿出农村保洁员、护林员、公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3700个,由人社部门统筹制定方案,解决好一部分城乡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三要加大医疗救助力度。设立大病救助基金500万元,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群众要给予及时有效救助,特别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由政府全额出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从根源上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加强基层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等医疗站点建设,方便群众看病就医。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贫困人口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和免疫预防工作,全面实施好儿童营养改善、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项目,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八、持续加大资金投入

一要积极向上争取。要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对中西部扶持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省市各项民生补助资金不少于5亿元,要保证每年争取中省专项扶贫资金额度不低于目前各县区平均水平,并逐年提高,只升不降。二要保障本级投入。按照上级要求,财政部门要列出脱贫预算,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5000万元,并按照每年财政投入不低于20%的标准逐年递增,用于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以奖代补、社会保障兜底、生态补偿、扶贫贴息、贷款担保等,其中1000万元用于扶贫贷款贴息,1000万元用于扶贫贷款担保,500万元用于设立大病救助基金,300万元用于设立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1000万元用于核桃产业发展,500万元用于电商产业发展,200万元用于大场、大户扶持,其余500万元用于发展其他产业项目的支持。这个是硬投入,区上财政再困难,也要保证到位。要把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在不改变用途和管理责任主体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每年整合部门各类涉农资金不少于1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三要动员社会参与。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每年吸纳社会资金不少于1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四要加大金融支持。通过扶贫贷款贴息及担保等办法,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扶持,力争“十三五”期间,每年用于扶贫信贷规模不低于1亿元。要把金融扶贫与精准脱贫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完善金融部门风险防控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形成政、银、企、社、民联合推动的“五位一体”的金融扶贫新格局,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让贫困群众也能够享有基本的金融服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聚集,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要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四大渠道,每年投入不少于8.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

九、切实夯实脱贫责任

脱贫攻坚工作,要逐级签责任书、立军令状。要按照“区统领、镇(办)主体、村(社区)实施”的责任机制,切实夯实区、镇办和部门、村(社区)三级责任。区级领导小组负责全区脱贫攻坚规划、计划的制定,拟定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措施,落实区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支持。区扶贫局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和参谋助手作用,科学研判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建议。各区级部门和包扶部门要积极抓好项目资金争取,组织实施好帮扶项目,并抓好包扶村的脱贫工作。各镇办要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兑现落实,做好各类产业项目实施,并对驻村工作队员的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进行考勤、考核和管理。各贫困村要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工作一线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包扶部门的指导,抓好摸底、入户、建档立卡、项目落实等具体工作。要大力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各位包抓区级领导作为抓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少数”,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治责任,率先垂范,苦抓实干;各包扶部门和各镇办,特别是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拿在手上,做好摸底、定好规划,抓好产业;各位包扶干部要以强有力的工作举措,以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魄力,按照一包到底、不脱贫不撤离的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及时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扎实推动包扶贫困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要强化督查考核,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发挥作用,组建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采取随机抽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直接到村、直奔现场等办法和措施,真督实查、见人见事。要加大问责力度,对工作推进不力、未完成年度脱贫工作任务的,要进行约谈,严重的要采取组织措施。

十、抓点示范掀起热潮

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量大面宽,必须通过抓点示范,引领带动全区面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要按照每个镇办至少确定一个村的原则,尽快确定一批示范村和示范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推进。各镇办要在今天会后起10天内,即2015年12月底前确定好示范村,区、镇、村三级要集中利用半年时间,全力以赴抓好重点示范村脱贫攻坚工作。各示范村要按照摸底调查做出示范、建档立卡做出示范、脱贫计划做出示范、产业发展做出示范、兜底保障做出示范、领导带头做出示范、干部包抓做出示范、群众创业做出示范的要求,切实抓好示范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区上将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对示范点进行集中观摩,要及时总结经验,把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区进行推广,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迅速在全区上下掀起大干快上的脱贫攻坚工作热潮。

同志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区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全面向贫困发起总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9年全区11.42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发言稿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发改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相关政策精神,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任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所在,作为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扶贫抓项目,夯实责任抓落实,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一、立足长远、主动作为,科学谋划扶贫项目

紧盯2018年实现脱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充分利用我市被纳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国家首个清洁能源消纳示范区和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政策优势,从生产扶贫、生态扶贫、生活扶贫三个主要方面入手,科学谋划项目。围绕生产扶贫谋划一批贫困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项目,一批惠及贫困户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项目,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光伏、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项目。围绕生态扶贫谋划一批河湖连通、绿化造林、土地整理、草原治理、湿地保护、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围绕生活扶贫谋划一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类项目。着力破解贫困村基础设施“瓶颈”、公共服务“短板”、产业发展落后的问题。目前共谋划脱贫攻坚项目899个,计划投资3100亿元,下一步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和省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真抓实干,力求实效,加大向上争取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项目资金是关键。市发改委将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争取主渠道作用,在充分解读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一方面跑省进京、积极沟通、主动汇报,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都能够挤进国家和省规划并得到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安排部署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时,重点在城镇化建设、以工代赈、保障性安居配套工程、水利基础设施、农网改造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将扶贫项目考核管理纳入全市重点项目监管范畴,严格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终考核奖罚制度。确保每一个扶贫项目程序合规、实施到位,及时发挥投资效益。

三、深入调研,周密部署,坚决完成包保帮扶任务

市发改委负责帮扶***市聚宝乡长久村。为有力地推进帮扶工作,我委成立了帮扶工作小组,选派了驻村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阐述好中国梦及其思想内涵就抓住了活的思想灵魂。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70多年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救国图强、矢志不渝的孜孜追求,是全体中华儿女奋斗不息的伟大梦想。历史上,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东方大国曾让世界无比敬仰,五千年华夏文明延绵至今。但到近代中国逐渐式微,屡遭世界列强欺凌,落后挨打的百年屈辱史成了民族的恶梦,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抗争,并寻求新的崛起和复兴,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著名作家、总撰稿张胜友是这样解说的:“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又是国家的梦、还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圆梦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个人的梦想最终将汇聚成民族的梦想。这个梦想包容性很强,超越了党派、阶层和意识形态。她不仅是先辈的梦想,而且是今人的、子孙后代共同的梦想;她不仅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理念,更是所有中华儿女和全世界华人华侨共同的愿景,是动员所有力量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全面、深刻的把握,才会有准确、生动的表现。这是这部片子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在整部政论片中,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个主题,通过采用同期声形式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中国梦的阐述和一些重要的新观点、新论断;穿插了大量的人物采访,采访对象涉及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外国友人以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物、基层群众等,从党的领袖到普通人,大家从自己的视角表达着对中国梦的理解与期待。这样一种亲切温馨的共同探讨,使观众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梦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增添了在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奋斗、凝心聚力、齐心筑梦的信心和动力。

多维视角关照,诠释大梦精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百年潮·中国梦》为了全面准确地阐释领袖高旨,大致以时间为脉络,大视野、大气魄地倾情呈现与旁征博引,史诗式地表现中国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深刻意蕴。该片共分为5集,第一集《百年追梦》,溯古追今,着重介绍了中国梦的由来与核心内涵;第二、三、四集分别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所论与习总书记的论述完全契合,分别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第五集《筑梦天下》则放眼全球,将中国梦与欧洲梦、非洲梦、美国梦等世界梦进行对接,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真诚态度。正如片中说所:“人类的梦想是相通的。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是一个和谐共赢的美丽拼图,最后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彩画卷。”5集政论片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自成篇,坦诚无隐地回答了中华民族为什么要进行民族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给国家、人民和世界带来什么,令人期待和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旭日东升,新的阳光在冲散陈腐气息,迎接我们的是一个新世纪的中国,焕然一新的中国。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却不曾冷却,我们多了一份理智,在仔细审视中国的复兴之路。

在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走红。“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根源:一是追求经济腾飞,改善生活,物质进步,环境提升;二是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三是追求富国强兵,扞卫民族尊严,维护主权完整,国家统一。

每个人认为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上,中国人有远见,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的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来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两者合力,造就众志成城的“中国梦”。懂得个人幸福和国家富强是紧密相关的。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我想那个梦想一定是五彩缤纷的,一定是芳菲满眼的。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但其共同点一定是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几次的讲话中既强调实干实邦又强调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世界还将见证,一个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成真!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

90多年来,我们党仅仅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行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我知道,虽然我没有天才般的智慧,没有过人的才干。但我有一颗炽热的心,有一双勤劳的手。我相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努力了就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起哀悼,一起欢呼,一起奋斗,一起感动。无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我们自己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

北京,是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导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国富民安的道理。

认识到我们这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只要我们胸怀理想,简单信仰,又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拥抱和完成美丽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五”规划涵盖2016-2020年时间段。在这五年中,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将要取得决定性成果,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最后的冲刺。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2日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建议稿提请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

会议认为,在这次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对建议稿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要全面梳理、逐条研究、尽量吸收,把文件制定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为奥运美梦,追求百年,奋斗百年,历尽艰辛苦难。屈辱与抗争,光荣与梦想交织 成感天动地的史话。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时,《天津青年》刊出一文,提出三个问题:一是中国何时有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二是何时有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三是何时能举办奥运会。现在看来,这三个问题是何等的可笑和低级。可当时,这真是中国不可想象、难以企及的摸天大梦。谁相信“东亚病夫”腐朽衰弱的中国能举办奥运会呢?可中国毕竟有五千年文明的底气,有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那时候开始,中华儿女迈着滴血的步子开始执着追求奥运的华梦。

1932年,刘长春冒生命之危,力拒代表伪满洲国参加第10届奥运会的安排。他说:“苟于良心之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牛马”。张学良为其精神所感动,拿出8000大洋资助。刘长春代表中华民族匹马单刀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尽管无功而返,可中国人毕竟迈进奥运的门槛,实现了第一个梦。

1936年,德国柏林举办11届奥运会,中国组织了140多人的队伍参加,可当时的国民政府穷啊,连22万现大洋都拿不出。为此,国民捐款3万,足球队出国比赛挣回2万,这样奥运队伍才得以成行。经过艰难周转,中国圆了第二个奥运梦。

1948年,中国参加的第十四届奥运会,给人留下了更惨痛的回忆。楼文敖、何浩华两名运动员,抱着为国增光的强烈愿望,一位跑晕死在马拉松的赛程上,一位在自行车赛冲刺时摔断胳膊,并且没有任何人管他们。当时一些报纸侮辱我们为吃鸭蛋的“东亚病夫”。

1949年前,我们的奥运梦一直在屈辱中奋进,在苦难中挣扎。

1984年,中国奥运军团500多人参加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在之前,由于一些人敌视中国和一些政治原因,中国已有23年与奥运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中国人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将以强大的姿态从返奥运赛场。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洛杉矶奥运会第一天,许海峰一枪结束了中国金牌零的历史,也结束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屈辱史。这一届我们拿下了15 块金牌,世界第四。在也没有人敢骂我们“东亚病夫”了。每当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国歌奏响的时候,好多中国人都在流泪,这泪包含了多少追梦奥运的苦痛与辛酸,骄傲与自豪啊。

2001年7月13日是中华儿女圆梦奥运一个难忘的日子,当李岚请副总理用流利的英语动情地读完中国申奥报告;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奥运会举办权属于北京。那一刻,中华民族的血热了、心热了、泪热了,百年的奋斗追求即将成为现实,举办奥运会那美好的梦恋之花开始在不远的地平线熠熠生辉。从此,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在幸福的期待中把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作为神圣职责,多少人为其奉献热忱与智慧,勤劳与汗水。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金牌仅次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国人自豪,世界惊讶。办好北京奥运,中国更加坚定与自信。

今天,奥运来了,北京奏响了奥运的华美乐章,中华民族一定会在29届的奥运史上写上灿烂的一笔。中华民族奥运情结百年追梦,终于圆梦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