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公文的产生及发展(精彩20篇)

浏览

6330

作文

1000

中国的发展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中国像一个巨人,一步一步,慢慢的登上高峰。经过这几十年奋勇拼搏。国家在医学,经济,政治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非常幸福。

记得有一天去奶奶家,奶奶做了好多好吃的饭菜,可是我和妹妹觉得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奶奶叹息的说:“现在的生活好了,你们可以挑食了,我们小的时候都没有饭吃,好多人都饿死了”。我感到很纳闷,好奇的问奶奶:“你们为什么没有饭吃呢“?奶奶就说:”我们国家抗战了八年才打败了日本鬼子,后来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多年的战争让我们的国家经济十分贫穷,日子过的十分艰苦。老百姓只能靠挖野菜,捡树皮那些东西来充饥。我听完后感到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可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科学,教育等,有邓稼先,钱学森,于敏等这样的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弹和氢弹,轰动了全世界。

我想中国从1949-2019之间,有着非常坎坷的发展过程,但是中国还是发展起来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研制的飞机,卫星,火箭等高科技产品,很多国外的产品都是我们中国制造!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建国时样子了,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国家,是一个富强的国家!中国的发展将载入新的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横空出世。而随着这些电子产品的出现,越来越多行业都与电子产品以及互联网挂钩。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习产品也是层出不穷,什么点读机,学习机,平板等等。不仅学习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而且各种用来学习的应用软件也是越来越多,学校的老师也可以依靠网上布置作业来监督学生。这样不止可以节约开支又更加的方便快捷,不需要人工操作,更是节约了老师许多的时间,可谓是十分的方便。但是大家都知道,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时,我们往往会排斥和抵触它,然而在时间的洪流里,我们终将会默默地接纳它。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往往取决于他对待新生事物的敏感程度与接纳新生事物的速度。许多的家长认为这会助长孩子的网瘾,但任何新生事物刚出现都会有人抵触。曾经被巴黎名流抵制的埃菲尔铁塔,如今已成为巴黎的象征;曾经被很多人嘲讽的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如今已是北京的地标建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我们要以敏锐的感知对待它们,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它们,是谓大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更替乃自然界规律,一味沉溺于过去,便只能落得被时代所抛弃的结局。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将网络与电子产品全盘肯定,因为网络与电子产品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它会成为你的得力助手,而用得不当它会将你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许多人控制不住自己,借着学习的名义去偷偷的玩电脑,而现在许多家长也因为事业太忙而没空去管孩子,而那些学生们借此可以在偷偷的上网,于是乎现在网瘾的少年少女越来越多。

13岁的小斌(化名)从小学到初一学习成绩都很好,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初一下学期,他迷上了小说。他看的不是中外名著,而是手机里的玄幻、武侠小说,这样已经持续了半年时间。“儿子的性格本来很外向,迷上小说后,很少跟我们说话了。”小斌的父亲说,进入暑假后,儿子天天用手机看网络小说,甚至连吃饭时手机也不离手。刚开始他认为孩子读书是好事,即便是玄幻、武侠类的书,也能帮助孩子拓展思维,谁知拿起手机一看,发现里面的内容“幼稚”得要命,描写的竟是一些神魔兽、得道成仙的内容,还有一些内容“很黄很暴力”。“有一次,我半夜上厕所,顺便去看看他,竟然还拿着手机在看小说。”性格比较强硬的父亲抢过手机,出乎意料的是,小斌跑到客厅拿了把水果刀架在自己脖子上说:“不给我手机,我就自杀。”由于用力过度,小斌的脖子被划出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吓得父亲立马归还手机,并将小斌送往了医院。

如此看来这网络的危害是十分之大,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将它全盘否定。因为他带给我们的好处也是让我们不言而喻。

生活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敏感对待新生事物,积极接纳新生事物,应当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但我们也应该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它们才不会沦为网络的傀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马尔滕曾经说过:水不流动,必至污浊。同样,一切事业,假使使当事者不常留意改进,改良,努力着创新,最终是准会落伍,失败的。所以说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历史就像一辆时空之车,它从古驶到今,并将继续向前方行进,创新便是它前进的车轮。因为创新,历史才不断地发展。回首望去,在农业的发展史上有这样一段足迹,皇帝炎帝发明农耕器具,到后朝代中使用水车,到如今的喷灌技术和农业土地多利用,这是一个又一个的创新,这个创新,使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可以养育着世界上1/5的人口,再想想,政治上无论是北孝文帝通过改革创新使国家兴旺,还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再想想,数学上无论笛卡儿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还是祖冲之将“π”算到小数点后9位;再想想,科技上无论是我们国人为骄傲的四大发明,还是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再想想教育上无论是孔子的因材施教,还是当前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些,不管在哪一行,无不都充分体现着创新的力量,揭示着,创新推动者整个社会的发展。

有的朋友说:‘那都是伟人所做的大事,跟我没有关心呀。’那你就错啦。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都离不开创新。当有的同学发现擦黑板时有灰尘,于是发明了一个新种新的黑板擦。当有的同学发现考试时铅笔容易坏,于是发明了自动铅笔。这些例子无不都证明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创新。

不仅个人需要创新能力,而且整个国家也需要创新意识。因为只有创进才可以发展,只有发展,才可以屹立世界民族之巅。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当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缺乏创新使中国被其它国家蹂躏,使国家落后,也正是共产党的改革开放的创新意识,让中国重新回到世界民主的发展大潮中去。细细数来,方正集团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经成为世界领先技术,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龙蕊1号CPU的研制成功,还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等,这些创新的技术使中国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定会位于世界民族之首,而这个成功便是源于我们不断的创新。

创新就是这样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去学会创新,为了自己的前进,为了国家的前进,为了世界的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适应环境发展自我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露珠本来无色,但落在枫叶上它红红的闪烁,落在荷叶上却泪滴似的透明。为什么它会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它能够适应环境发展自我。

早在很多年以前,达尔文就提出过“适者生存”的观点,如果不能够适应环境,那我们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加入了WTO组织,向国外大开港口之门。这与清政府的闭关相比,何尝不是一种创新,一种适应环境?正因为中国适应了世界的环境,才能够使中国日益强盛,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众所周知的新课改早已施行了几年,其内容与老教材截然不同。为何会有新课改?这说明中国的形势发生变化,以往的教育模式已跟不上中国发展的步伐,所以必须改革教育模式,适应中国发展的需求。虽然课改引人争议,高考模式仍然待定,但我相信它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的大潮流中,如果我们不谋求创新,那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与其在暴风雨中翻船,那为何不放手一搏,也许我们会从中发展自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人都需要发展自我,人人都需要适应环境。

当5·12大地震到来时,大地一片狼藉。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你被埋在废墟之下,你会怎么办?是失声痛哭,孤独绝望?还是坚定不移,为生命奋斗?诚然,若想生存,我们就必须先适应那种环境。当我们适应后便不会再感到害怕孤独。只有适应它,我们才能保持冷静,为自己加油、鼓励,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正如所有救出的人,他们的心灵都得到了发展。他们已适应了那种环境,他们知道他们需要的是坚强的毅力,所以才会有地震中的歌声,地震中的少先队礼,地震中那想喝冰镇可乐的欲望。

因为适应,所以发展。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不要害怕,不要犹豫,积极融入。当你真正适应那个环境时,你就会得到发展。就像露珠一样,挑战极限,绽放出你不曾拥有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1世纪科技发展作文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在21世纪里,我们拥有了更先进技术。例如发明了激光射线;嫦娥三号奔月成功,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了载人航天器的国家;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为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又不断地创造一个个惊人的奇迹,科学的速度,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电冰箱,空调的发明,使人类摆脱了自然界的约束;因特网的出现使地球上所以的电脑都连接成了一个网络,让交流变不在困难;和人造发光植物,它是

科学家们最得意的一件发明之一,它其实是由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植入烟草,让烟草发出荧光,这些烟草长大后就成了一株株地道的人造发光植物。加利福尼亚大学植

物园中的夜景奇景,就是烟草造就的,于是这种技术就叫“植物转基因技术”。

所以我们一定要多阅读书报,听广播,看电视了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地球上,一定不要忘记科学家们付出的心血和他们的勇于探索、不断尝试的这种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发展对象考察意见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该同志自党课结业以来,实际行动中能向党组织靠拢并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时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经常主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注意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肯干,比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大家的肯定和一致好评。

培养人:

1.党代表考察意见

2.选调生考察意见怎么写

3.对预备党员考察意见

4.党小组考察意见记录

5.公务员政审考察意见

6.党组织考察意见怎么写

7.党支部考察意见怎么写

8.党员介绍人考察意见

9.培养联系人考察意见

10.党小组考察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创新,科技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是,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弊大于利。

当然,科技发展也有当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是有目共睹的。在古代,在没有科技的封建社会,在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时代,人们甚至过着茹毛饮血、以树为巢的生活。那时,没有电脑、电视,没有高速交通工具,缺少现在看来必不可少的电子用品。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古代人便会逐渐退化,人类也就不会进化成今天这唯一的高等动物。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我们的哦生活时时处处带来方便:出门可以坐车、坐船,甚至乘飞机,不必像古代人那样徒步行走,为赶到另一个地方有的需要几年的时光;夜晚有了灯光,不再需要过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想了解各地新闻,可以打开电视、登陆因特网,而在没有科技的古代,一个地区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在几年后才能被另一个地区的人知道……

不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科技发展有利,也会带来弊端。就拿现在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问题来说吧: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而成千上万汽车的燃料燃烧后排除的有害气体(汽车尾气),这些有害气体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十余种动物灭绝。以后,上涨的海水还会威胁上海等多个沿海城市,使他们被海水淹没!科技发展的弊端还有很多,有些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的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科学技术的发展,利很大,弊也不少

其实,总的来说,对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是没有绝对的结论的,只能说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希望我们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节能领跑绿色发展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寄居在苏州的外婆家。那儿有许多老房子,屋顶灰色瓦片,在安静的画面里舒展。细细瞧去,那黑压压的瓦片缝中偶尔会冒出几个青嫩的“小脑袋”。“真喜欢这些绿色的小草!”我笑着说。

那时的窗是木格子的,上边覆了张厚厚的黄油纸。闲来无事,我就喜欢靠着窗。格子窗很厚重,运气好遇上它打开时,我便能肆无忌惮地从窗外拾点好风景,但要是它紧闭着,小小的我因推不开只得讪讪离去。

犹记那清晨滴水的翠绿芭蕉,屋顶上那些随风摆动、向我点头招手的小草……绿色充斥了整个窗框,构成了我惬意的绿色生活。

有天午后,小伙伴们来外婆家找我玩。在嬉笑一阵后,我踱步来到了窗房。窗,关着,用力推,无济于事。见我沮丧的样子,小伙伴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一个小伙伴走上前,用手指蘸了下口水,对着格子窗的角落猛地一戳。风,从小孔的一端不安分地钻进来。我迫不及待地瞅着小孔。“啊!满眼的绿色!”我欢快地叫着,一转身那古巷橘红色的黄昏正透过格子窗深深浅浅地投影在水泥地上……

时光总是在你不经意间调皮地向后溜了一段,寄居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那晚,夜色把缱绻的江南深深掩埋……

不知怎么的,坐在玻璃窗前的我总情不自禁地抚摸那段寄居时光。有时,我会想,我到底在留恋些什么呢?住在高级公寓了,外婆也搬来了……噢,我的格子窗不见了,那满窗的绿色不见了!

以前那样费劲地想着窗外的风景,而今只需一抬头,透过干净的玻璃窗,那满街的都市繁华尽收眼底。

然而,当初触摸黄油纸的滑腻触感不见了,我伸手摸到玻璃窗的冰冷。当初与小伙伴们玩耍的嬉笑声没有了,我感受到的是门与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忽然想起了什么才算是绿色生活,不仅是双眼满含着绿色风景,绿色,更代表一种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亲近。

我想祈祷,祈祷那汽车尾气别打乱我的翠绿芭蕉;祈祷那一扇扇防盗门别阻隔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

玻璃窗透明得漂亮,有时让我误认为不存在。然而一伸手,还是冰冷。

这扇“隔阂”,我真想打碎它,我童年的绿色生活哟,我好想“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距离产生美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如皋中学高二19每每走出喧闹的教学楼,总有一阵淡淡的清香,萦绕于鼻尖之上,不似玫瑰、月季那般浓烈,但却有着几分清雅脱俗,是桂花香啊!我慢慢走近它,惊奇地发现:香味有些刺鼻,太过浓厚,过多的芬芳参杂在一起,使它的清新变了质。我静静地看了看这棵随风摇曳的桂花树,渐渐明白:是距离,让它的芬芳更加清新迷人。

唐代着名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也是相同的意境吗?看来,一定的距离能够感受超越实际存在的妙处,这妙处或许是花儿的芬芳,或许是草儿的青翠,或许是……而这一切都是美的体现。

但是美的体现就仅仅局限于视觉的享受抑或是人的生理器官所感知的呢?不,它更多的情况在于人与人心灵的碰撞。“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父母信任孩子,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间,这样孩子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稳,亲情的羁绊将会更加坚不可摧。

但是并非任何的距离都有利于美的产生,只有适当的距离才能让美的程度最大化。亲子距离太近,就会让孩子感到紧迫感,产生压力,有的父母打听隐私,偷看日记,这不仅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得孩子飞翔的翅膀被死死铐住,而且孩子会产生厌恶的情绪,父母与孩子的代沟就会越大,又怎能有益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呢?距离太远,更不必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只会更加疏远。当然,除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这一切不都需要距离吗?看来只有适当的距离才会产生美。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而这产生美的“眼睛”是什么呢?是心境,一种恬淡的心境。走出教学楼的我能够领略到“美”,是因为脱离烦躁的学习,心绪更加澄澈、透明,难怪在教学楼内无法感受?当然孩子与父母的相互信任也是基于这种恬淡的心境,能够更加理智地看清现状,这样“美”自然在“距离”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喽。

还是走远点吧,我再次感到那淡淡的清香从我肌肤的每一个毛孔渗透进去,溶于血液的循环之中,让我的心绪更加平稳淡然,距离产生美,真的没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建功立业发言稿2500字

全文共 2360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次全面从严治党的再动员,全会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全党的共同心声,令人振奋,倍受鼓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建功立业发言稿的内容,欢迎查看!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以制定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下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下称《条例》)为重点,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长征路的高度自觉,充分体现了党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使命担当。作为一次全面从严治党的再动员,全会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全党的共同心声,令人振奋,倍受鼓舞。作为一名党校人,必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精髓,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姓党,以全会精神引领党校改革发展。

一、 落实“四严”机制,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制度成果,就是通过了《准则》和《条例》这两部党内重要法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党治党永远在路上,没有最严、只有更严,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我们坚信,只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必将开创出党的建设新局面。

(一)严明党内纪律,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常说,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从严治党是不是“全面”,关键就是要看制度建设是不是健全完善,权力运用是不是合法合规。只有依靠制度建设,才能约束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让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准则》和《条例》,正是扎紧管党治党制度笼子的重要体现,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肃党内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两部“党内法规”,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正确的思想方向,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严格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我们党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目的就是形成科学管用的防错纠错机制,一方面使已经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更加深入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又能有效防范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这次全会通过的党内监督条例,正是规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监督的基本法规,为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提供了基本遵循,为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提出了硬约束,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严查党内违纪,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步入常态化,百余名高官因违反党纪国法纷纷“落马”,实践证明,如此大的反腐力度,在党内形成了较高的威慑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是根本,除了健全和完善制度约束,也要加大对逾越制度笼子党员干部的查处力度,将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不断地往前推进。

二、 推进“三项”改革,力促党校建设

党校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宣讲政策的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勇担职责使命,旗帜鲜明坚持党校姓党,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方面走在前列。

(一)推进课程改革,夯实精神阵地。要高扬党的旗帜,始终贯彻党性原则,把党校姓党的要求渗透到党校各项工作中,融入到党校教职工和学员的思想与行动中。要以党章党纪党规为主课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党章、党纪、党规课程打造成党校的必修课程、常修课程、重点课程,力争成为精品课程,突出党章党纪党规在党校党性教育中的主课地位。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学长效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做到培训有纪律,课堂有纪律,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意识、党章意识、党规意识、党纪意识。通过党章党纪党规教育,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和党务干部队伍。

(二)推进培训改革,筑牢思想基础。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教研人员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精心打磨,确保宣传解读全会精神全面、准确、透彻。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方面推出一批新教学专题,把《准则》《条例》作为党规党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列为培训班次必修课。要扎实开展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主题的专题培训,确保培训学风从“严”、培训内容从“实”、培训形式从“新”,进一步提升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积极送教,为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及有需要的社会团体“送教上门”,让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及时全面了解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推动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

(三)推进科研改革,促进实践转化。着力在提升思想引领力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全会精神开展科研工作,开展专题研讨会,对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进行深入研究。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深入做好全会精神的理论研究和阐释,精心谋划科研选题,突出新颖性、注重前瞻性、提高针对性。着力在掌握话语主导权上下功夫,积极在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抢占理论创新的高地。着力在提高咨政水平上下功夫,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切入口,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全会精神的理论研究阐释上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成果,以六中全会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

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党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应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校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踏实奋进,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与环保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水保病,这些都是人类驱逐唯物利益而利用科技破坏自然的下场。前两者均在五天内造成五千多人的死亡,而第三者直接造成两百人死亡,并使此病状持续二十余年。

科技正破坏着自然环境,甚至是人类正生存着的环境。可科技不过是人类对整体自然的肢解和断裂性理解的产物,而我们却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这股异己力量所支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若要长久,必顺大道。人要循序渐进,必须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否则,结果就是灭亡,因为进化的终点就是灭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反自然。但是,科技与自然真的就只能是同持一山的两只猛虎吗?也许未必是这样。

我去过三次世博会,那里是真正的“绿色”世界,煦风转动着风车,夏雨浇注着花草,柔光明丽的色彩。这些小小温心的场景不只是美丽,更是制造能量,支撑起整个大大的园区。不看说明,根本就不会想到这就是“风光互补”电源。自然与科技居然能结合得那么好。就像黑与白结合后的水墨画,充满了独特的气息。再如“紫蚕岛”,建筑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它能对自然做出回应,然后降解。还有“种子圣殿”,“中国结”,零排放的公共交通,共同营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家园。

绿色家园应是科技与自然的共同体。既不能完全地回归自然,拒绝一切发展,也不能过分地靠着科技为所欲为。两者既像水与火般互不相溶,却又“皆不可抛”。既然光与影能完美结合,那它们也一定能共有。而世博会就是完美的答案。科技与自然靠着一种动态平衡,正同台演说着新的理念。

科技是用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当科技不再以展示“人类”拥有的智慧,并能以此站在顶点为目的时,它便能与自然相融合,成为制造“绿色”的元素,进而创造绿色的文明。我希望这样的科技终有一天能化为现实。它显然已不是现代科学的范式,但最重要的是,它将能重筑并维持环境的浑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科技发展的作文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 让无数人为它趋之若鹜。无数的人,都渴望走进那神圣的科技殿堂。

正是凭着科技,人们创造出了一个个不朽的奇迹,譬如汽车;正是凭着科技,人们得出了一个个真实的结论,譬如地心引力……然而,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也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隐患,你知道吗?

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开着汽车,我们家也新买了一辆。汽车豪华而宽敞,就像是一座“移动的房屋”。在里面可以听音乐、看视频,只要保证流通的空气,甚至可以睡觉。坐在汽车上,开启车窗,清新的风儿扑面而来,那滋味别提多爽了;仰望着蓝天白云,背靠着软软的沙发,令人心旷神怡。而且,汽车的速度非常快,是旅游的上上之选。可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汽车也不可幸免。其一:汽车比较耗油,偏偏汽油很贵,一升就得七、八元,还时不时涨价,简直就是只吃不吐的大黑洞;况且,为了汽车的美观,汽车上掉点鸟屎、被刮了点漆、车座太脏什么的,都要去洗洗换换,又得花掉很多钱;再有,汽车每年交的保险也不便宜。唉,自从有了汽车,俺老妈的钱包总是瘪瘪的啦!其二:汽车的尾烟非常污染空气,那鸣笛声也很刺耳,若是人长期生存在这种环境里,极其危害身体健康。唉,我多么希望汽车喷出来的是清澈的水汽,汽笛声可以变成优美动听的音乐啊!

与高科技产品汽车相比,自行车“返璞归真”就有很多好处了。多骑自行车可以强身健体,而且没有尾烟,它的铃声也很清脆悦耳。可是,自行车也有弊端呀!

真是“金无足赤,车无完车”。自行车的速度不快,去哪儿旅游还不得累死?雨天要穿雨衣,否则就得淋成落汤鸡;没有空调,夏天热得汗流浃背也没办法。

瞧,科技在发展,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吧!

现在,很多东西都是用木头做的:小到木筷子,大到木家具,还有造纸、建房……可与此同时,森林也在快速地消亡。“十年树木”啊,人们栽种的意识还没有普及,植树的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试想一下,森林资源在不断减少,它们可是地球的“绿化工程师”啊!工厂中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各类高科技产品,可是,黑烟却从烟囱里冒出来,污染着空气。那些肆意排放的污水也让小河不再清澈,鱼儿们就算没被毒死,体内也满是毒素。唉,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地球上的新鲜空气还能存在多久呢?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可我,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却要高呼:科技,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会害人害己。让我们把握好这把锋利的剑,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更要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9新发展阶段论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学者安彦忠彦更具个性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当代儿童个体新的发展阶段论并提出根据其规律实施的不同教育课程。

儿童个体发展的早期,大体可分为如小三个基本阶段:

l感觉运动时期(0-3岁),教育课程应该以游戏、生活活动为主。

l外部语言运动时期(4-7岁),教育课程以言语的认知活动为主。

l内部语言运动时期(9-11岁),教育课程主要以逻辑性的认知活动为主。

学生个体发展后期,即进入青春期的11-22岁左右,是面向自我发展的阶段,可分为如下两个基本阶段:

l个体自我探索时期(11-15岁),它不仅仅是自己特性、适应性和个性探索的时期,而且也是进入到志向、前途、专业探索的时期。

l自我发展时期(16-20岁),个体以探索经验为基础,以不断发展和深化自我个性的经验为目标。

2。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逻辑组织

第一阶段,小学1-3年级,以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的学习为主。

第二阶段,小学4年级-中学3年级,以主要表现为学问性知识学习,并逐渐出现反省性知识和自我知识。学生要通过逻辑性的思考探究活动,来实现法则概念和方法的习得。

第三阶段,高中1年级-大学2年级,以自我知识和反省知识为主。在这一阶段,学生作为面向内在知我得方面,开始关注自我的人生方向、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能力等方面,关心自己与外在的不同。这一阶段中,学校的教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自立、内省能力为中心,教育课程的内容以选择性为主,共同性知识作为必要的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国外刊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议论文

全文共 5889 字

+ 加入清单

【内容提要】加入WTO后,外刊工作面临困境,迫切需要通过协调来建立全国外刊资源保障体系。文章阐述了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推进全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了建议。

【摘要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外文期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我国加入WTO后,外刊工作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外刊价格持续上涨,而各馆经费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外刊价格的增长,各馆所订外刊种数急剧消减,而另一方面,国际交流扩大,外刊需求增加,目前从整个外刊资源现状来看,其馆藏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我国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任重而道远,应积极总结经验,加大协调力度,以共建我国外刊资源保障体系。

1 外刊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

外文期刊价格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据统计,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超过20%。致使国外文献订购严重滑坡。1996年全国外文书刊的订购量比1986年平均下降80%。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外文期刊从5050种下降到900种,减少82%;北京大学图书馆减少74%;北京图书馆减少45%。加入WTO后,外汇并轨,外刊价格进一步上涨、虽然近年来大多数图书馆和情报机构都已增加了外刊订购经费的投入,但外刊购置经费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其价格的增长,订购外刊的品种和数量依然在减少,我国外刊资源总量不足,与世界一些文献信息资源收藏的服务机构相比,我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科技期刊只占世界期刊出版量(种)的5%左右。目前我国外刊入藏总量约为2.5万种,国家图书馆2002年订购外刊9274种,不到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外刊入藏量的一半,北京大学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中订购外刊最多的,2002年订购2122种,加上中文期刊最多不超过1万种,美国收藏文献信息最多的10个大学图书馆期刊收藏数量均在3万种以上,其中哈佛大学收藏数量最多,达10万种。而2003年绝大多数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所订外文期刊数量继续下降,我国国内普通高校图书馆外刊资源状况更加不容乐观,我馆是河北省高校中藏书最多的图书馆,2003年外刊只订购了160种,比2002年减少140种。据笔者调查,大多数省级公共图书馆2003年订购的外刊只在百余种左右。目前世界上外刊约20万种,其中有价值的约为5万种,发达国家一般以5万种为引进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与国际公认外刊收藏种数仍有较大距离。

文献保障率进一步减弱。据调查,在266个学科和主题领域中。一次文献提供率基本满足要求的学科和主题只占30%左右。同时,由于文献信息资源分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客观造成了条块分割、机构重复、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协调采购力度不够,重复采购依然非常严重。据对国家直属或非直属的74所高校图书馆的调查,1996年引进外刊的复本量为2.02,重复订购2122种,占外刊订购总数的40.5%。因此我国未能充分协调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化建设。

2 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国家对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非常重视,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早在1957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国家科委成立了图书小组,协调外文书刊采购、联合编目和建立全国、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等项工作,我国外文科技期刊保障体系初步形成。80年代后期,为遏制外文书刊进口锐减,国务院采取了三大战略措施,建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议。199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其它文献信息机构共124个单位,联合发起《全国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倡议书》,提出要协调外文文献的订购,每年定期召开全国或地区性的外文书刊文献订购会,开展代订、补充订购、文献委托、国际交换等业务,实现外文文献多品种、少复本,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保障体系的目标。此举掀起全国外刊共建共享的高潮。

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三大系统在外刊的协调采购、特色数据库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2002年5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外刊订购协调会议上已做出决定,高校系统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合作编制2003年度外刊预订联合目标。该目录对于掌握全国的外刊资源情况,合理布局、协调采购、馆际互借等,均有极大的意见。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三大系统外刊协调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我国加入WTO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高校外刊会议,此次会议对于开展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科研图书馆系统,农业系统,医药系统及各省市纷纷成立协调机构,使全国的外刊协调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2 外刊收藏单位协调意识增强,系统、区域间协调成效显著

系统与区域间的协调是我国多年来外刊协调的主要模式,协调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我国系统、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不断开通,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福建、安徽等省以及全国化工系统、电子系统、医药系统等都建立了网上外刊联合目录检索系统,提供借阅、复制、传递等服务。

尤其是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北京地区、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为中心的上海地区,在外刊资源共建共享上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地区的图书馆情报单位每年召开外刊采购协调会,根据分工购藏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节约了大量资金,如国家图书馆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交通大学等11所学术图书馆率先联合订购了荷兰Elsevier公司的1100余种电子期刊全文Web版数据库,在我国图书情报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已有62个高校及科研单位订购了该数据库。上海文献资源协作网已从1994年的19个单位,扩大到目前的60多个单位,1999年就规定成员馆单位订购8000元以上的高价刊原则上不出现复份,协调节约经费100余万元,新增份数近千种。

我国高校系统的有志之士,多年致力于外刊的共建共享工作,全国高校图书馆工委期刊工作专业委员会代管外刊协调以来,已有百余所院校参与,节约经费2000万元。我国高校系统的文献资源协作网:“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LS)的文理中心近年引进的一批在国外有较大影响,且内容适合我国文理科重点学科建设的全文数据库、参考数据库以及电子期刊,通过各地区中心向CALLS成员馆的广大读者提供网上文献检索和全文传递服务,取得显著效果。2002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的2003年度全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订购协调会议上,对新形势下高校外刊协调的内容、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协调、完善与扩充外刊预订目录和按重点学科分工保种、目次服务、文献快速传递等问题,达成共识,决定从2003年编制《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预订联合目录》,按重点学科分工收藏外刊资源,逐步建立高校外刊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3 外刊协调机构工作规范化,协调内容深化,目标更加明确

大多数协调机构工作渐趋规范,制定协调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立各种阶段性研究项目。同时从各个协调机构的工作目标来看,对协调的内容逐步深化,目标更加明确,以往的期刊订购协调一般是以节省书刊经费,在一定区域范围或学科范围内,多馆合作,减少复本,在馆际间进行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而当前对订购协调工作的认识更为深刻,不仅仅满足于减少复本、增加品种,而是积极跟踪国际国内的研究进展及外刊出版动向,了解国内各馆的期刊订购现状,对各馆订购外文期刊复本较少的期刊,根据国内各高校的重点学科设置进行协调订购;对于国外新创办的期刊,向相应的图书馆进行推荐订购。以保证国外的重要期刊在国内不断订,国外新创办的重要期刊在国内有收藏,使我国外刊收藏体系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

2.4 各图书馆外刊的采购操作更加成熟,更具科学性

各图书馆在外刊的选择上,同以前相比,减少了盲目性,注重调查研究,选择订购与重点学科以及重点研究项目有关的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优先采购国内已购买版权的外刊,协调采购电子版、网络版期刊,参加集团购买,分摊经费,共同享受建设成果,同时收集网上免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进行国际交换等拓宽外刊来源。

2.5 网络发展迅速,服务手段现代化、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献资源服务的网络化环境逐渐形成,一般院校都建有各自的校园网,基础条件好的地方,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实现了地方联网,形成了区域网络化,全国大中型图书馆对文献信息都

采用计算机管理,对文献资源的采选、分编、检索、统计等都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为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最近开通的“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期刊传送系统”对“上海市16所高校馆藏外文期刊数据库”及“国家科技中心馆藏11000种外文期刊”进行网上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各图书馆针对以往外刊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都更加注重外刊的开发与利用,大多数图书馆都积极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外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如目前全国有499家图书情报机构的外刊文献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制作的《中西日俄文期刊目录数据库》收录,编制馆藏外刊目录,注重宣传,开展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如开展外刊信息定题服务,选择重点研究课题,经常提供对口的外刊信息和各种专题性文摘、综述、参考资料等服务。

3 推进全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议

3.1 立足现实,开拓创新

随着21世纪世界科技竞争的加剧,国外信息资源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文献资源的建设中应根据我国国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既不能思想僵化,闭门造车,也不能盲目跟进,对项目的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确实的范围。在目前文献数量急剧增长、文献类型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设适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文献保障体系,更需要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技术、创新管理,走出一条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3.2 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协调模式

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全国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在我国外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中也表现了多模式共存的状况。然而从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从多年来我国外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际成效来看,有两种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模式。一是建立全国系统内的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二是建立以省、大城市为中心的跨系统的外刊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这两种模式是构建我国外刊资源保障体系的切实可行的模式。当前应积极总结这两种模式的成功经验,探讨解决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确立新形势下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推进全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3.3 各地发展不均衡,应启动中小型图书馆共同参与

从全国范围来看,协调工作各地发展并不均衡,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发展较快的大都集中在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福建等,不少省市刚刚起步,尤其在中小城市,缺少协调机构,信息闭塞,一些中小型图书馆在外刊资源建设中仍然存在严重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有些单位至今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协调组织,各自为政,从而文献保障率越来越低,这必将形成恶性循环,迫切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3.4 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各级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费问题一直是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因素,也是图书情报界人士探讨的热点之一。由于缺少经费的支持,各地区、各系统的协调工作也是做做停停,目前协作机构多是按经费比例收取成员馆协调费用,由于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协调机构的工作没有保障,曾经参与外刊资源共享、协调订购的图书馆,也很难坚持下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有益于每一个参与的图书馆,同时也对整个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益,因此,在政府拨款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以保障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3.5 加强立法,使共建共享走向法制轨道

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图书馆法》无法为全国文献共建共享提供法律保障,仅靠一些图书馆之间的倡议,本着“积极参与、平等协作、承担义务、互惠互利”的原则来进行还不够,很难维持协调工作局面,迫切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制定文献分工购藏方针,规定各成员馆的责任、范围和服务方法以及自身的利益,奖惩方式等,没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缺乏约束机制,任何共建共享也只是建立在自发的松散的结构体系上,很难维持协调工作的局面。

3.6 深入开展对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外刊建设出现了新的问题,同时信息环境的改变,又为外刊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①对我国外刊资源整体化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的研究;②如何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新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的、符合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对我国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文献保障体系;③对协调机构整体利益与成员馆个体利益的研究;④如何建立协调指标体系,将协调工作进行量化研究,通过科学评估,为调整协作系统各馆的期刊订购提供科学依据;⑤如何在共建共享机制下对各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的评估;⑥目前电子期刊资源已经成为整体文献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电子期刊资源收藏和利用的调查研究,以进行科学的电子期刊成本与效益分析;⑦如何加强电子期刊的协调共享和网上文献传递工作;⑧由于新技术在期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期刊的大量出现,给期刊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现有期刊人员总体情况看,业务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俊英等.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25-27

2 叶继元.入世后我国外刊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图书情报工作,2002,(10):101-105

3 同1

4 欧阳轻娥等.入世后外刊资源建设刍议.情报探索,2002,(3)

5 蔡丽萍.外刊工作研究综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64-66

6 王凌等.论建立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3):43-45

7 2003年度全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订购协调会议纪要.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4):89

8 朱硕峰.国家图书馆在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3):21-25

9 国家科技部.关于“九五”期间文献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一行,3号或4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一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人类学会直立行开始,从人类学会并使用工具开始,人类 的创新便拉开了帷幕。

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学习更便利。

以书籍的演变史为例。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但是甲骨不易得。于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竹简和木牍。为了克服竹简木牍笨重的缺点,春秋末期人们发明了轻便的帛书。这些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朝鲜、日本便用帛和简写字,印度用白树皮写字,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写字,欧洲用羊皮作纸写字。直到东汉蔡伦发明了用破布渔网树皮制成既轻且贱的纸,手抄纸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书,大大提高了制书效率。如今,缩微图书越发微小易存,整个大英国藏书,可保存在指甲盖大小的电脑芯片上。

制度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进步。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我国地震活动频繁,几十年里发生较大的地震都有20几次,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张衡花很大的力量综合了当时的先进技术,反复研究,终于创制了人类历史上多用途测震仪。它的诞生比现代地震仪早1700多年。地动仪的设计和施工,确实是当时第一流的。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水平。建国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试看:三峡大坝电站的电流已照亮近半个中国;青藏铁路的修建,必将大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蓝图也已徐徐展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机也已圆满成功……

历史发展已经证明,核心技术不可能从别人那里买来,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从外部得到: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不受制于人,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创新,需要社会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不断创新,事关全局,任重道远,把创新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创新中追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创新,这样的创新才有时代价值,才有光明的前景。

我相信,我们的祖国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农村经济发展议论文

全文共 1898 字

+ 加入清单

一、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强化市场经济意识

艰苦创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山区农村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单一,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绝对不行的。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仅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难以实现农民增收的,只有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传统农业,实现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推动山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山区农村贫穷落后,并不是穷在农业上,而是穷在农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上。因此,必须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一是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根据本地实际,选择一批有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加以扶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通过这些企业,打造本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名牌产品,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一定资产的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引进有资金实力、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进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要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选择优势项目,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通过吸引有较雄厚资金的城市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添新鲜活力。二是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把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坚持走大中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路子。城镇化是集聚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的主要渠道。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发挥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发挥大中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民工资性收入是近几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要积极创造条件,吸纳农民进城务工,最重要的是对外出务工农民加强组织引导和素质培训。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劳务输出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就业技能、法律等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健全劳动保护机制,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山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

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山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主要表现在交通不便,水电不通,信息闭塞、生产工具落后等方面。因此,要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受益和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把改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为山区的开发和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培养高素质农民,实现农民增收

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才是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治本之策,当务之急要认真抓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的共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是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其次,要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力度。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整合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要整合好农业内部的各种优质培训资源,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将农业系统内部的力量实行整合,农校、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中心都要努力发挥其整体功能。要借助其他各行业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特别要注重发挥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同时,要加快农民科技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升档次,完善功能,提高质量。当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基层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改善培训条件,完善培训功能,建立和完善一批适应需要、手段先进、灵活高效,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

五、加强山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

山区农村领导班子是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要把山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的要求突出抓好党支部班子和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建立起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同时,注重调动党员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听取了多名老师的讲解与建议,懂得了当今社会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知道学习《指南》能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引导儿童发展。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从30多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教育引导幼儿,使幼儿有着独特的发展。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能局限在孩子的某一特长。尊重幼儿的发展个体差异,要因人施教,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在支持和推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孩子的特点不同,所以我们要实施的方法也不同,别人管用的方法我们借鉴,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实事求是,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

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断积累经验,鼓励幼儿多动手,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陪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思考和创造,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和老师不能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包办代替。

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给孩子一个安定愉快的情绪有利有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一个安定愉快的情绪,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行走,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怕吃苦,尊重别人,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适应社会的发长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听完各位老师对《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讲解,学到了不少知识,我相信通过本次科学育儿知识,我相信,通过本次科学育儿知识进万家,会有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培育幼儿的重要性,会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中国发展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啊,我们得祖国变了,从古老得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全新而又美好得新中国。

中国得科技变了。瞧,、卫星环绕着地球飞翔,三峡大坝建成,青藏铁路通军,等等。中国得科技会变,靠得是什么?靠得是我国人民智慧得结晶,靠得是毛主席得带领,带领我们走向新中国。啊,我爱祖国!

中国不仅科技变了,人们得生活也有了很大得改善。

在1949年中国是贫穷落后,民不聊生,天下大乱。近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得胜利。全国人民也都过上了幸福安定得生活。神州大陆上中国展现出了最美得画面。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冰箱等。困难家庭,政府也给了很多补贴。

在中国共产党得领导下,在科技发展得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事业都有了进步。啊,我爱祖国!

改革开放60年间,我们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终于改变了中华人民得命运,改变了祖国得旧面貌。这些是无数前辈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得。我们要为祖国得将来贡献出一份力量。

啊,我爱这美丽而又和谐得中国,啊,祖国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作文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溯流

不知该感谢还是怪罪自己的囤积癖,我在清理杂物时,竟找出一个旧作文本。

那时只需一元钱的小本子纸页灰黄,又被翻折卷曲的边角凭空增添了一半的厚度。四四方方的钢笔字迹不用看就能猜出出自小学生之手。想到内容几乎有一大半是在老师硬性要求下粗制滥造的读后感以及开头结尾几乎一模一样的周记,一种莫名的耻感便从尾椎哀嚎着爬上心头。忽然又有什么东西在心底刺挠着,逼迫我窥视过去。

手便僵在那,收也不是,翻也不是。

半晌,害死猫的好奇心终于伸出罪恶之爪,越过羞耻轻轻拔开扉页――《我发现》。小学时烦恼的自己吐槽着雨天街道上的砖石一踩就有脏水飞溅,吐槽着河堤上长草里埋伏的恶臭死鱼,吐槽着水泥操场在摔倒时突变为伤人利器。

她倾诉着她的烦恼,勾起我久远的回忆。

飞溅的脏污谋害了新鞋。

宠物狗宁愿挨打也要捡垃圾吃。

电脑课不连网的电脑与写不完的作文。

在老楼漆黑的楼道里撕小广告。

……

我现在在老楼里收拾着家当,借着巧合回溯与回味着旧时光。可我作为棚改户即将告别早已失聪的声控灯与撕不完的小广告,再路过等我一毕业就安上多媒体的小学教室,感叹曾经恨透作文的人,如今已可以对着一锅煮烂的水饺感慨人生,又洋洋洒洒一篇青春文章。我成长了,像一只茸茸的蛾子,停留在陈旧却渡我过漫漫时光的茧上,仰望灿烂千阳,长天苍苍。现在我可以走在一尘不染的大街上,不用担心崭新的地砖暗藏玄机。所所学校都换上了塑胶跑道与宽广的草坪。河堤上新建的画墙与老诗墙隔江相望,一切都入了全新的欣欣向荣的图画――这是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的新发现,也是我将努力将其变得更好的基础。

我合上破旧的小作文本,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它保留下来,并将细枝末节归咎于我的囤积癖。是的,巧合带给我惊喜,那我就该好好收藏它。

新家的楼道不再阴暗,又被电梯不时发出的电子音点亮。它想让我振翅,飞向光明的未来。

巧合荡过一叶悠悠的小船,溯流

让我在匆匆岁月里回味浅浅的悲喜,振振精神又飞向灼灼的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