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念129运动85周年主题征文(汇编20篇)

地铁会成为现代化上班族的新潮;因为它真的很方便;而且不堵车。小编收集了地铁接轨梦想征文600字,欢迎阅读。

浏览

1297

作文

1000

禁毒主题征文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中,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善与恶包围着,我们务必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当坏人千方百计诱惑你时,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蒙骗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我们明白: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时难啊,大家都在电视里看过,只要毒瘾一来,如果没有在吸毒品,那种痛苦将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坚强的人都忍受不了。

我在各种禁毒宣传画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种方法来分散注意力,有的用刀割自我,有的用头撞墙,还有的把牙刷往鼻孔里塞……难道他们不痛吗?他们也是没办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亲戚骗钱。骗不到了就去偷、抢、去杀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毒品贩子的煽风点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你就试一下而已,再说你意志力不是很强吗?没事的。”这样就会有人也这么想结果就去试一试。就是因为这么一试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就应杜绝毒品。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明白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务必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方面,我提议,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二.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三.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潜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毒品是会化了装出现的。据说,有些毒品换上了名为“减肥药”的外衣来迷惑爱美的少男少女,他们为了迷人的身材,超多吞食,却不知自我的生命正慢慢开始亮起红灯。

毒品,是让人走向无底深渊的陷阱;毒品,是让人走向犯罪的道路。有人竟然为了买那些昂贵的毒品,去打劫、拐骗、无恶不作。值得吗?生命,因为短暂,所以显得是那么的珍贵;又因为完美,所以我们珍爱它。而毒品是吞食生命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必须要时刻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远离毒品。我们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因为我们珍爱那完美的生命,所以要拒绝可恶的毒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3000字征文

全文共 3966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今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使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草根,咽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等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或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广大红军将士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同样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用长征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在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要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经受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二、弘扬长征精神,发扬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凝聚合力的精神,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共同为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要实现全国13亿人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凝聚一切正能量。大局意识,就是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广最多的利益。长征中,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真正做到了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

大局意识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场,就是高度自觉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来思考处理问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关注大局、理解大局、维护大局的能力。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高度上,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要识大体、顾大局,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富裕,离不开昨天的艰苦奋斗,我们明天的更加富裕,需要今天的艰苦奋斗。因此,发扬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大步走向富裕的时候,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之成为自觉。党员干部有了艰苦奋斗这个“本”,有了这个基本政治素质,就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民谋利;在作风上,虚心倾听百姓意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四、弘扬长征精神,发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党群关系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时期,党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途中,在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战略目标的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长征之路,红军所经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作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优秀的工作业绩,形成了基本和谐的党群关系。但是,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曾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流失状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最低,仅为35.6%,党群关系不容乐观。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党最终就会丧失执政的社会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克服官本位思想,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秉承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作风上深入、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依靠,与群众同甘共苦,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切实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由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强国有我筑梦未来主题征文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著名政治学家伯克曾经说过“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而在几千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良好的法律是一切的基础。

我始终相信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在座的每一个人,亦或是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为从而走出一段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然而实现这一愿望的过程并不容易,还需要很多的客观条件去支撑。从伯克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著名人物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知道法律是实现和维护这些客观条件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要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法律必不可少。

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中多一些自由,少一些秩序的约束。甚至认为这些秩序的约束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如果有一天这些约束能够消失,或许我们的能力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人生会更加的精彩。然而,事实真的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吗?

如果宇宙中没有秩序的约束,或许就不会有地球的存在。因为缺乏秩序的约束,大小行星就不会各行其道,地球也将会因此失去安全的宇宙环境,从而随时可能遭受各大行星的碰撞所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如此一来,我们的地球也就不会存在,更不用说生存在地球之上的我们的存在了。而这种秩序的约束体现在人类社会中,就是法律。

有人说,我不触犯法律,法律就与我无关。想以此来否认法律存在的意义。然而法律的意义真的能这样轻易否定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你能保证不触犯法律,但是你不能保证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安分守己,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之下。英格索尔在他的著作《摩西的一些错误》中提到“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倘若世界上没有坏人,或许也就不会有法律的存在。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说“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就不会再有力量”。可以想象,没有法律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模样。没有交通安全法规,交通将会陷入混乱之中,我们出行在外的安全将得不到保证;没有法律,作奸犯科者将得不到惩戒,那么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便无法维权。也就是说,没有法律,社会稳定就得不到保障;社会稳定得不到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和权益就得不到维护,更不用谈走什么精彩人生路了。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坚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去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

法律是一柄正义之剑,惩奸除恶,维护社会稳定;法律是一把保护伞,遮风避雨,保障公民权益;法律是一座明亮的灯塔,引航指路,指引人生航向。可以说,正是在法律的陪伴下,我们才可能去走出那么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逐梦路上的主题征文

全文共 1826 字

+ 加入清单

逐梦路上最美的太阳

给我翅膀让我可以翱翔,给我力量是你让我变坚强,你的笑你的泪,是我逐梦路上最美的太阳。抱着梦往前飞,不逃避,不后退,你是我成功路上的堡垒。

—题记 时间的沙滩留下了我数不清的足迹,我也时常问自己:我逐梦的足迹你留在了哪里?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或大或小,或轻或重,或平凡或伟大。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医生,读初中当一名室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上高中考好大学是我的梦想,而现在能有一份稳定且称心的工作是我的梦想,我也都在向着这个足迹向前再向前。可是这个时间沙滩上的足迹并不是永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这些梦想已经在某个阶段因为各种外界因素而逐渐的在消蚀。这个时候,我是停留,是放弃,还是依然向前,是多么的值得深思熟虑。

告别2012年那黑色的六月,承载着好奇、希望与梦想,在丹桂飘香的九月来到了我的大学—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那时刚踏进大学门槛的我,虽然是失望远超于希望,但是依旧对新的环境,新的事,新的人都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既来之,则安之”,“事在人为”这些都是给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不过我相信事在人为,所以在大学我很努力的汲取专业知识,课余时间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假期也会在外面做兼

职和打工来为父母减轻负担,同时为积累更多的社会工作经验。但与此同时,我的心里依然是沉重的。我是一个来自山旮旯的农村女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以维持家济,我自幼就留守家中与婆婆爷爷及弟弟在一起生活,生活很艰苦,我就格外的珍惜在校受教育学习知识的生活,也深知生活的不易。我高中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上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找着好的工作岗位报答父母。现在大学梦实现了,我的心却更加沉重,

一是恨自己不争气,没能进自己理想的好大学;二是父母身体欠安面临着下岗的境况,不但要供我读大学,还要培养正就读高三的弟弟,以及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面对高额的在校费用,就有种无形的压力时刻伴随着我。在学校我也有做兼职和打暑假工帮父母分忧,但是我仍然不知道怎么来改变这一现状,一度陷入了迷惘。就在我想要放弃自己的逐梦路,遗留逐梦足迹的时候,是国家,是学校,是老师,在我心田种下了这一抹太阳——助学金,散发出万道光芒,那么耀眼那么温暖,让我走出了迷茫,继续沿着足迹像梦的方向前行。

助学金,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对在校贫困生给予的一种资助。初中和高中也都受过国家的资助,所以于我而言,资助就犹如雪中送炭般温暖心窝。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让我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对我的关爱的同时,也使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发奋图强。当助学金拿在我的手上时,我感觉到了它的沉甸甸,我知道那是国家给我的帮助,那是学校给我的鼓励,也是老师给我的关怀。是你们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与希望,就像晴天沙滩边那小小的沙堤,为我的足迹筑起了堡垒,免遭海水消

蚀梦的足迹,所以对国家,对学校,以及老师这比天高比海深的恩情,我除了用感激这些词藻来表达我此时内心深处的感受,已经找不出任何其他的形容词可以表达了。

大学在校的两年生活行将结束,这两年里,在学习上,我努力刻苦,踏实认真,积极进取,严于律己,提升素养,吸取专业知识技能,始终坚持学习是首要的原则;大一我通过层层面试担任学生会干事,所以在工作上,积极热情,有责任心,细心,恒心和耐心;在生活上,我乐观向上,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并且从不铺张浪费,我知道钱来之不易,现在我接受着国家的资助,我更不能辜负国家对我的鼓励,也不能辜负学校老师以及家人的厚爱和期望。所以我会立足现在,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刻苦努力,学好知识,提高技能,越逐越远,越飞越高,并竭尽所能,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助学,筑梦,铸人,这些简单易懂的词组,它们虽是一种行为的代名词,但于我而言,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正是国家的助学,才更加稳固的筑成了我的梦,进而的也就铸就了人。也可以说是国家的助学,让我逐梦的脚步更加稳健;是国家的筑梦,让我逐梦的方向更加明确;是国家的铸人,让我铸梦的足迹更加清晰。

有这样一句话:梦开始的地方,谁的青春不奋斗。诚然,我的梦已经开始了,所以我的青春需要自己奋斗,我的故事需要自己撰写,我的梦也需要自己去实现。我不会忘记在这条逐梦路上,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一直沐浴着国家,学校,老师,以及家人给与我的阳光,我会在你们撒

下的阳光下面,追逐我的梦,沿着梦的足迹,为自己的青春而奋斗,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天的假期里,我读了《跟随毛主席长征》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儿童团发现红军紧急转移了,儿童团团长花娃带领小伙伴罗妹子、樊二狗、六儿、英子追赶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有的小伙伴在路上永远的倒下了,再也没能活着回到家乡。在路上,他们又遇到了许多新的小伙伴。他们翻越一座座高山,穿过一片片沼泽的草地,淌过一条条汹涌的河流,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到了陕北,和红军会合,并成为了红军战士。

其中,有几个片段最让我感动。在过草地,由于生活艰难,没有吃的。有一次,老班长发现小溪里有草鱼,便捉了几条给红军烧汤吃,但是,草鱼太小了,不够大家吃,便让小红军吃,他自己不吃,结果被活活的饿死了。我被老班长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不由自主的留下了眼泪。在《危险迫近》这一章,当小红军要经过泸定桥时,小迷汉为了不连累大家,骗大家说要吃野菜,当大家挖了野菜回来时,他跳下了悬崖。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

这本书十分感人,里面有许多让人惊心动魄的故事。通过这本书,我还认识了许多人物,有聪明的花娃,勇敢的小榔头,乐于助人的罗妹子-------读完这本书,我十分敬佩这些小红军,我要向他们学习这种不怕吃苦,勇敢团结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129运动精神的征文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12月9日,一个令人痛心,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了,当北平的爱国学生在听到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后,他们像雄狮一样怒吼起来,把“九?一八”以来郁积在心头的仇恨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愤懑都并发出来,开展了抗日救亡斗争,掀起了“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是“五四”以来又一次爱国学生首先行动起来,并得到全国人民响应的运动,至今已整整七十周年了。今天,我们在此聚会纪念,面对他们“我真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情操;面对他们“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热情;面对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我们的心能平静吗?我们能无动于衷?当然不能!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及忧国忧民的光荣传统。

如今,作为我们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未来祖国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当远访国外参加演出的同学为了中国的主权毅然放弃时,我们不禁要对他们的行为肃然起敬;但我们的学生闻听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上街游行以示抗威时,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再一次从他们的身上感到了流淌着的爱国热血;当看到一个个海外归来的游子们,用他们的知识报效我们祖国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情操的巨大动力。它才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它不是与生俱来,但它是后激勃发;它不是上帝,但它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亡;它不是利剑,但它永远是对外最有利的武器。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面对中国入世,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战争的洗礼,而是就业的竞争。我们的报国之举也不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学知识、建家乡。其实,无论是战争还是竞争,我们都需要一颗爱国之心,只有高尚的爱国情操才能架起我们心中的一杆利益之称,是“人不为己,天株地灭”呢?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

记得古罗马哲学家维吉尔曾经说过“命运始终厚爱勇敢的人”。让我们在文化学习中,勇做一个汲峭攀登的人;在业余生活中,敢做时间的主宰者;在社会实践中,争当一个活雷锋。同学们,让我们勇敢地站起来,高举着“弘扬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的旗帜,向着祖国的繁荣,经济的腾飞,民族的振兴而奋勇前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念七七事变征文

全文共 5792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1921年秋天出生的,1937年秋天离开北京时刚满16岁。

那时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完高中一年级,暑假里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我那时懂点事,但不成熟,读报中看到宋哲元每次谈话都是“能和就能平,能平就能和,和平和平,和就是要平,平就是要和”。但日本人一动手,中国人想和平也和不了。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古都,在当时也是一座大城市,居然没多少日子就被日本人占领。北京城里人心惶惶,我们也只好迁回湖南老家。

以往回湖南很容易,坐火车从北京到汉口只需几天。我们那次一走啊,就是40天。北方打仗,铁路断了。我们只能先到天津,然后坐船去青岛,从青岛换火车到济南,再坐火车到徐州,最后转郑州到汉口。离开北京那一天,天气很凉,火车站里人很多,可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四处弥漫着亡国的死寂。一个多月后回到老家,一个姑妈见到我说:“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我的脸原来很圆,一路不得休息不得吃,非常辛苦。

到了长沙还要继续读书,因为我从北京去的,很不适应。北京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我们在北京读书接触白话文比较多,湖南的中学生古文功底好。考大学时,我的三个志愿报的都是西南联大,能考入西南联大是我当时最大的愿望,也是唯一的愿望。

我和母校西南联大的关系非常密切,两个姐姐是这个学校的,妹妹是这个学校的,姐夫、妹夫是这个学校的,我老伴也是这个学校的。我从1939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度过了整整七年,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时期。

在西南联大,我读过四个系,不过都没念好。那时候转系很方便,只要学分念够了可以随便转,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名人的课,因为好奇我也偶尔去听听,比如,外文系陈福田先生的西洋小说史,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小说史,闻一多先生的《诗经》《楚辞》,朱自清先生的课,钱锺书先生的课……当年清华四大导师里我赶上了陈寅恪,他教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陈先生的课正式上的人很少,大概七八个人,但是他名气大,大家都知道他是泰斗,所以经常有人趴到窗户外面听,我也夹在其中。联大的学生水平的确不错,但更重要的是学术气氛。

回想我这一生最美好的岁月,还是联大那七年。当然,那也是物质生活非常艰苦的一段时期,可是幸福不等于物质生活,尤其是不等于钱多,那么,美好在哪里呢?

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另一个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美好。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生活非常艰苦,可士气却没有受到影响,也并没有失败主义的情绪流行,大家总是乐观、天真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民主的、和平的、自由的世界,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最幸福的所在。

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有90%的大学受到日军的轰炸和摧毁,约106所高校被迫迁移,但万千师生一路办学不止、教学不止、求学不止,文化的种子撒播到穷乡僻壤,产生出更多的力量。这也被后人称为“一次荡气回肠的文化长征”。

1937年11月,抗日战争的硝烟逼近杭州,浙江大学不得不举校西迁。这次西迁途经赣、湘、粤、桂4个省份,行程2600多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省遵义市。由于遵义办学条件有限,理学院、农学院及师范学院的理学部又迁往75公里外的湄潭县城。

据不完全统计,在湄潭的7年中,浙大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超过当时所有的中国大学。中国的物理学年会连续4次在湄潭召开。英国《自然》周刊、美国《物理评论》经常收到来自“中国湄潭”的论文,其中仅用“湄潭”两字做标题的论文就达25篇,如《湄潭茶树土壤之化学研究》《湄潭动物志》等等。据说,在70年前,只要写上“中国湄潭”4个字,国外的科研刊物便会准确无误地寄到时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浙江大学图书室。

1944年10月,应竺可桢之邀,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来湄潭参加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浙大的教授们宣读了多篇论文,李约瑟被这些与世界同步的科研成果震惊了,他说:“我可以毫不吝啬地说,这里是东方的剑桥。”

1954年,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出版了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在序言中他告诉读者,他1944年考察疏散到湄潭的浙江大学,结识了校长竺可桢和王琎、钱宝琮等学者。1992年8月,在浙江大学举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究会上,时任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的何丙郁宣读了李约瑟的贺词,特别提到三位已故学者竺可桢、王琎和钱宝琮,李约瑟研究中国科技史,最初曾受到他们的启发。十多年前,我已搜集到李约瑟及其夫人李大斐走访湄潭浙大的不少文献资料,唯独没有发现那次访问的历史照片,颇为遗憾。

2008年12月,我意外地收到了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捷克籍在读博士胡吉瑞的电子邮件,询问我祖父钱宝琮与吴文俊在数学史研究方面的问题。我立刻回信,并顺便请他在研究所查阅是否存有李约瑟湄潭考察时的历史照片。胡吉瑞复信曰:“李约瑟在湄潭拍了一些照片,其中两张可能有您的祖父,但是我们都不敢确定。”他还从研究所档案资料中找出了李约瑟自制的“钱宝琮卡片”,卡片将钱宝琮称之为“中国数学史杰出权威”。第二天,胡吉瑞又来信说:“李约瑟在湄潭文庙拍的照片都不太清晰,有的还有双重曝光。”

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喜不自胜,立刻回信:“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么多一手资料,因为它们对我来说都很重要。从你提供的照片来看,我已认出了王琎(戴眼镜,有点谢顶的老者),他右旁边很可能是祖父,由于是背面,而且不清楚,还需要再看”。时隔不久,李约瑟研究所图书馆馆长莫弗特专门来信,请我进入其馆藏网页,要我辨认李约瑟湄潭照片中的浙大教授,还允许我下载并公开使用加有其网页标签的老照片。

如此珍贵的浙大照片岂能一人独享!2009年1月,我带上照片去拜见106岁高龄的贝时璋先生。老人家手拿放大镜仔细地查看照片,兴奋地喊出王淦昌、王葆仁、王琎、丁绪宝等教授的名字。我又将照片分送给诸位教授的后代,也捐赠给了浙大档案馆、湄潭的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会。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他原计划在浙大逗留四五天,结果发现可看的东西太多,对浙大的学术成就非常惊讶,因而留了整整八天,称“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著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最高”。他为英国《自然》杂志撰写了亲临浙大的所见所闻,并将自己拍摄的几张浙大照片刊登在他与夫人合编的《科学前哨》(文献)和《中国科学》(摄影集)上。

李约瑟研究所提供的照片包括校长竺可桢主持的中国科学社学术会议(图①)、研究人员在试验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②)以及营养学家罗登义、生物学家谈家祯等做实验的照片。

70多年以前的照片已不够清晰,并且还有重叠现象,说明李约瑟当时操作相机的水平并不高明。然而,作为当时的科学史家,他适时捕捉信息,及时按下快门,定格历史瞬间,已是相当可贵。

李约瑟拍摄的浙大照片不仅见证了学校西迁办学的艰辛,记录了浙大人可贵的求是精神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填补了西迁浙大时期中外学术交流资料影像的空白,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浙大西迁史乃至中外科学史最为珍贵的史料。

今年上半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受到各方的关注。目前,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不但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而且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就设在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内,这不能不让人回想起上世纪40年代初,中国考古人在抗战烽火中所进行的川康古迹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科学考古主要集中在中原,以安阳殷墟的十五次发掘和山东龙山的城子崖为代表。战争爆发后,两地的考古被迫进入到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然而,田野考古的炬火并未因之而熄灭,广阔的西南成为这一新兴学科勃兴的又一主场。

川康古迹考察由迁至四川李庄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南京博物馆前身)、中国营造学社三家机构的人员联合组成。在李济的领导下,考察团从1941年5月正式开展古迹考察和文物发掘工作,以彭山汉代崖墓和成都永陵为代表,在中国考古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吴金鼎、曾昭燏、夏鼐、高去寻、陈明达、王介忱、赵青芳……他们构成了考察团的基本力量,也成为今天的考古人经常回望、不断汲取力量的名字。

吴金鼎,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国学研究院,在李济先生的指导下攻读人类学。1928年在山东城子崖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以区别于以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1937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主持了云南苍洱的考古发掘。他是此次川康古迹考察团的主要负责人。他的夫人王介忱也是伦敦大学的考古学专业毕业,无偿地参与了他所主持的项目,使中国的考古发掘从此有了女性的身影。

曾昭燏,中国杰出的女考古学家、博物馆学家,中央大学胡小石的得意弟子,1937年获伦敦大学考古学硕士,战争爆发后舍弃在英国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国,彭山崖墓发掘期间的后勤工作、后期整理、服饰研究等繁重工作均由这位杰出的女性完成。

当然还有夏鼐,我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1939年获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后,返回了处于战争状态的中国。这位领导和组织了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大学者,其考古生涯正是从川康古迹考察团开始的。他承担了六座崖墓的发掘工作,并留下了珍贵的发掘日记。

陈明达则是古建筑学家,1932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先生学习古代建筑,是刘敦桢的主要助手。抗战时期曾在西南35个县进行古建筑考察。为了加强考古中建筑学的研究,考察团特别邀请他来负责崖墓古建筑部分的测绘和摄影。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众成员在彭山县江口镇东南的寂照庵内的一张合影(图③)。寂照庵是他们当时可以找到的最好居所。

在半年多时间里,考察团先后探明崖墓共900余座,发掘了8处遗址、77座崖墓、2座砖室墓。1942年12月,严寒的冬天来临,岷江水位急速消退,吴金鼎等人不得不停工撤退。出土的各类随葬品、所采集的石质建筑实物标本等,分装三条大船,顺岷江浩浩荡荡驶往李庄镇码头。总计达22吨的文物,抗战胜利后运往南京,成为目前南京博物院颇为重要的收藏。

通过“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他们第一次证明了崖墓这种四川特有的墓葬形式为中国本土文化之产物,以实物形式生动再现了东汉时期四川彭山地区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寨子山550号崖墓出土的秘戏石刻,对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价值,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并在其最新开放的雕塑馆展出。

今天你去成都,永陵博物馆依然是不错的选择,琴台路也是当地人喜欢聚集的繁华之地。五代前蜀皇帝王建之墓是抗战时期中国考古人科学发掘的首个古代帝陵。永陵未发掘之前,陵墓高大的土冢被后人附会为汉代司马相如的“抚琴台”,修建了现代的琴台建筑。1940年秋,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天成铁路局在抚琴台北面修筑防空洞,突然被一道砖墙所阻,四川省考古学家冯汉骥闻讯后,亲临现场断定其为重要的古墓葬。1942年秋,冯汉骥等考古人员进行了第一期发掘。1943年早春,川康古迹考察团结束了在彭山的考古便前来支援。吴金鼎作为团长,营造学社的梁思成、莫宗江、卢绳等也一同前往。由于科学发掘,中国这座唯一的建于地面之上的帝陵,出土了王建本人的石像雕刻、重要的玉册、玉大带以及雕刻有24乐伎的棺床……郭沫若曾说,若是在和平年代,这样的考古发现怕是要轰动世界……

李庄,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从重庆坐船要走三天,没有基本的药物,甚至没有纸张可供书写,没有印刷设备来出版书籍,但有六年的时间,一大批文化机构栖息于此。这里有当时中国最好的文科图书馆,13万册中文图书、上万册的西文书籍和两万册中外杂志成为做研究的最好保障,大家把借书说成是“上山去取经”。这里的九宫十八庙、板栗坳、张家祠堂见证了董作宾的《殷历谱》、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史语所的《六同别录》的完成……

西南地区的考古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水准,丰厚的收获也是抗战中的奇迹。而那些在李庄一面接受最为艰苦的乡村生活,一面执著于学术研究的先生们,才是中国文化奇迹的重要创造者。

纪念七七事变征文篇二: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呵,你是否还记得1937年7月7日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血和泪,耻辱和奋斗在那里交织。那不懈战斗着的是一个民族决不屈服的灵魂!

沧海桑田,转眼已过去80年。那些石狮子还是一如从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场战斗中定格。

时间倒退80年。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时,卑鄙的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我军用大刀、手榴弹等劣质武器多次击退日军攻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鳞阁和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但是毕竟我们的军事装备那样落后,7月30日中国驻军强忍悲愤撤离。

时间回到2017年7月7日,七·七事变80周年纪念日。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从未遭遇过炮弹的袭击,从未嗅过硝烟的味道。但在今天,我见到了很多很多。

我看见那些年过80岁的老战士来到卢沟桥,他们看着那些死去战友的照片黯然泪下。80岁,他们依旧是战士。九个老人整齐的站成一排,喊着口号踏着步子,眼前好象浮现起昨日的硝烟。奋斗、不甘受辱、豪迈、坚强,这些情愫几乎要撑破我的心脏,轰的一下爆裂。

我看见那些飘满红色旗帜的纪念馆。往事已成历史,但有些东西绝对不能忘!那些精神那些耻辱都通通承载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一篇篇报道上。照片上战士们的眼睛里有火在燃烧。不屈不挠,要烧尽一切耻辱一切不甘!

我还看见,一些大学生在纪念馆里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感受到难过和耻辱。

我还看见记者在采访很多年轻人。记者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七·七事变么?”他们擒着一丝微笑回答到:“应该是跟抗日战争有关吧,具体的我不太清楚。”我不知道他们的微笑究竟是礼貌还是羞愧的表现。但是,这是最严肃的事情,它是我们每个国人都不能忘的事实。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说七七事变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七这一天,我看到了很多。

七七事变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耻辱。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忘记的,但我还看到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忘了。

国耻不能忘。

非洲人没有忘记罪恶的黑奴买卖,日本人没有忘记美国丢向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但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偏偏要忘记我们原本不能忘记的七七事变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以“教学常规月”为主题的600字征文

全文共 2795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十九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反思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主要成效与问题,进一步有效实施教学基本规范,增强教学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夯实教学基本规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备课、上课、反思、课题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备课——看见集体的力量

《规范》第二十四条对备课提出了如下要求:“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其他资源,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的认知障碍等。教学目标设计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可达成;课堂作业、课外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差异性;重视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

暑假里我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备课活动。我们备课小组,接到的任务是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首先,我们一起认真研读了本单元的所有课文,以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与这一单元配套的阅读教材。然后,再对照课程标准,设计出了单元导读、珍爱和平、传奇英雄和人物剪影等四个环节。其中“珍爱和平”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传奇英雄”和“人物剪影”则从读与写两个角度完成对人物描写的学习。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们共同研究课程标准,共同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有序地整合,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彻底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单篇课文教学的模式,真正实现了单元备课。每位老师都很投入,大家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有时甚至为了一个教学细节的设计,还展开热烈地讨论。这次备课,靠以前的单兵作战的方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唯有老师们集思广益,才能实现。在备课过程中,我看见了集体的力量。

二、上课——可以预设的精彩

《规范》要求教师上课要“坚持立德树人,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因材施教。”

前不久,我参加了 “一师一优课”的晒课活动,那节课上就有一个意外的生成。《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一个男孩爬到山崖顶上不敢下来,最后在父亲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地走下山崖的故事。文中心理描写特别出色,我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朗读品析精彩的句子。学生读到“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这个句子时,体会到这是因为小男孩非常害怕,而产生了幻觉。幻觉描写是心理描写的一种方法。

关于心理描写的方法,我在上《在沙漠中心》一课时,曾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别是幻觉描写、景物衬托、内心独白、动作暗示等方法。而这节课,我预设的是达到体会到一两点的程度就可以了。这个学生的回答,给我创造了机会,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发现其他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在作文中尝试着去使用。这堂课的教学实录,后来发表在《语文知识》2015年第5期。

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回答,看起来是个意外的收获。其实是教师在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抓住了恰当的时机展开教学,达到了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

三、反思——看见成长的力量

《规范》第二十八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师要定期对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考试、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等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剖析、总结教学得失。”

大家常有这样的体验,即无论怎样精心预设,课堂上总会有出人意料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殊不知,“错误”恰恰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一分为二地去剖析问题,然后抓住其中有利因素,给学生以机智巧妙地引导,进而化“错误”为精彩。

上一届学生初二下学期去渤海中学社会实践回来之后,我进行了日记讲评。我让学生回忆在技校参加社会实践时感人的细节,有个女孩忽然讲起了宿舍里闹“鬼”的故事,并对原因做出了种种猜测,还讲到了宿舍里其他女孩害怕的表现。孩子们就更加兴奋了。我发现课堂有些失控了,已经游离了“用什么来打动读者”的主题,没有按照预设的内容展开。这时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举手要说说自己宿舍的趣事。

回到办公室,我坐下来反思。课堂的主题已由“情”转移到了“趣”上。如何把放开的课堂收拢起来?“核心价值”这个词跳了出来。第二节仍是作文课,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件闹鬼的事,最有价值的细节是什么?”接着,孩子们略作沉思之后,就讲起了大家听说这件事之后,都跑来安慰他们,有的拿来手电筒,还有的邀请她们到自己的宿舍里,和她们挤挤。我趁机点拨:“这些细节表现出真挚的友情,这才是闹鬼事件最有价值、最值得写出来的内容啊。”

当课堂游离主题之后,我及时地做出了反思,发现这个话题虽然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但孩子们的理解止步于“乐趣”,恰恰反映了学生认知的肤浅。这正是拨云见日,指导学生把文章写深刻的好机会。于是,就适时地抛出了“最有价值的细节是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把课堂逐步引向了深入。

我把这个教学片断记录下来,并把它写进了我的论文《如何化“错误”为精彩》,发表在2014年第3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这篇论文在今年滨州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把自己的教学点滴收获,积累起来,再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在反思后不断成长。

四、课题——感受研究的力量

《规范》还提倡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学问题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自从“生活日记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开展以来,我们首先进行了“跟课文学写作”方向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青春足迹》上,开设了“跟课文学写作”专栏,课题组的老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撰写指导性文章,帮助学生从课文片段中,得到写作的启示。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收获。回看《青春足迹》1-16期上的文章,学生作文的篇幅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更令人高兴的是,本学期陆续收到了一些好消息。先后有多名学生的日记作文,发表于《阅读与作文》《青少年日记》《美文读写周刊》《齐鲁晚报》等报刊杂志。这些学生作文的发表,离不开我们课题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本学期在“跟课文学写作”研究方向之外,增加了“情境日记写作”的方向、“日记升格指导”方向的研究。希望通过课题组老师的努力,探索日记与生活的联系,日记与成长的联系,能让更多的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写作,思想上有进步,情感上得到陶冶,从而创设校园写作的良好氛围

通过学习,我对《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规范》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给出了引领和指导,从中可以看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力量。今后,将把自己的学习体会,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中去,遵循学科教学规律,更好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教研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五年风雨同舟新报与你同行的主题征文启事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毕节日报传媒集团《乌蒙新报》创刊五周年

五年风雨同舟新报与你同行

主题征文启事

11月8日,毕节日报传媒集团《乌蒙新报》将迎来创刊五周年的日子。五年来,我们用文字记录感动,用镜头留住回忆,用我们的艰辛和汗水为毕节试验区的发展讴歌、喝彩。在五年“诞辰”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以“五年风雨同舟·新报与你同行”为主题,开展此次征文活动,以此庆贺《乌蒙新报》创刊五周年。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1、用文学或写实手法,记录、讲述你与《乌蒙新报》之间的点点滴滴。广大订户和读者,可以写读报用报的故事;专业或业余的撰稿人,可以写您的写作生活;通讯员队伍,可以写您与报纸和记者、编辑之间的小故事。

2、应征稿件可抒写在五年中你对《乌蒙新报》的认知、认识过程,这份报纸有哪些感动或吸引你的地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面,讲述与《乌蒙新报》结缘的心路历程。

3、稿件可以回顾与报社工作上的友好往来;可介绍阅读和使用《乌蒙新报》的经验、体会和收获;也可畅谈浏览报纸的感受,还可追忆对《乌蒙新报》的印象,甚至是对报纸、记者、读者三者关系的独到理解。

二、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具有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2、应征稿件体裁不限,字数控制在3500字以内,诗歌30行内。

3、写实作品中引用的资料、史实、引语、数字,涉及的人物姓名及其职务等均应准确无误。

4、对于作品中的方言、专业术语、英文表述要进行清晰易懂的注释。

5、稿件配图要求清晰,色彩、亮度适中,图片以JPG格式作为附件发送。

三、投稿方式

1.邮箱投稿:所有来稿在主题栏请标注“乌蒙新报主题征文投稿”字样发送到470287950@qq.com或wmxbxw@163.com邮箱。

2.来信投稿:来信投稿要求字迹清晰,信封上注明“乌蒙新报主题征文”字样。来信请寄毕节市七星关区百里杜鹃路毕节市科技文化中心三楼乌蒙新报采编中心,邮编:551700。

3、投稿咨询电话:18076062009、0857—8945669。

四、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活动结束后,我们将邀请有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所有应征作品进行集中评选,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获奖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800元+获奖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500元+获奖证书

优秀奖若干:奖金100元+获奖证书

奖项评出后,我们将通知获奖作者进行集中颁奖,所有获奖作品将在《乌蒙新报》开辟专栏刊登,不再另付稿酬。

五、征文起止日期

2016年9月1日至10月30日

乌蒙新报毕节采编中心

2016年9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工匠精神主题征文2500字

全文共 213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因人而异,但我们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中国这块热土之上,我们的梦想与中国梦紧紧相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主题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我们生活在纷繁的世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即便如此我们生活中不缺乏激情与感动,只是少了一些发现感动的眼睛,只是没有去好好的用心感悟。

为了认真学习“大国工匠”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和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养成勤学习,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按照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党委的要求我认真观看了《大国工匠》专题片。该专题片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大国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对事业的追求、对人生的热情、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产品精雕细琢、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弥足珍贵。他们的精神理念和人生追求,值得我认真的学习。

一、梦想成就未来

梦想,是一个人成长进步,加快成才,加速成功的动力。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人的本质不在于创造出来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看他有没有这种追求,有没有这种梦想,没有追求、没有梦想就不会有所成就。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有工匠精神,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工匠意识。再看,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整个中华民族为了国家的兴旺与发达,为了社会的进步倾入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中有铁人王进喜、有掏粪工人时传祥,更有像给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这样的大国工匠。他们的成功本身就是对自己梦想的坚信、坚守与坚持。

所以,人生,不可无梦。工作岗位,新的梦开始的地方。青春,就该有梦想与坚守。因为,年轻,应该属于梦想。为梦不断地去追求去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丽的,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春才是最值得回忆的。

二、行动成就梦想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每个人都会为自己那些美丽的梦想而奋斗着,繁华过后物是人非,终究到头来,谁还会保持那个最初的自己?在人生的追梦途中,我们要时刻的追问自己,有没有错过最美好的时光,有没有虚度最幸福的日子,有没有忘记曾经为梦许下的誓言?

梦想人人都可以拥有,而能够一路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我们的青年党员教师在追梦的过程中会遇到迷惘与挫折,这属于一个追梦者的人生滋味。看看这些“大国工匠”哪一个不是千锤百炼,哪一个不是呕心沥血,他们为了做好一道工序,无数次的做着同样的工作,进行着反复的操作。如孟剑锋为了用银丝做出支撑果盘的四个中国结,他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经过无数次尝试才最终成功。如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虽然只有初中文化

但他全凭自学成海底沉管隧道接缝焊接技术的第一人,使接缝处间隙达到零缝隙,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所以,行动成就梦想。如今的我们青年教师党员正处于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青春需要有梦,更需要去实现这个梦,不管路上多么艰难,不管前途多么坎坷,如果青春梦想成真了,那么青春这朵花也会更加美丽。

三、我的梦中国梦

虽然,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因人而异,但我们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中国这块热土之上,我们的梦想与中国梦紧紧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汇聚成十三亿人民的梦,这就是中国梦。

这些大国工匠,哪一个不是为了实现中国梦在刻苦的钻研,哪一个不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奋斗着。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为了攻克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焊,不断钻研、刻苦练习,最终他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使我国在世界上对这项技术拥有话语权。再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的顾秋亮,他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他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这些“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再一次证明,只有那些脚踏实地、热爱本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有那些愿意将自己的梦想与

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相连的人,才有望拓展人生价值。

所以,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中国梦,每个人都是“中国梦”中的一颗螺丝钉,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是个细微的小齿轮,但如果缺少了它整个机器便无法运行。也正如崔卫平所说: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四、我的责任我担当

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复兴之路上,每个青年都是追梦人,每一位教师都要承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真正做到:我的责任我担当,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所以,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努力实现它;如果你的梦想遗失了,那么就找回它。坚持你的梦想,挣脱束缚你的一切,去做你坚信的,以最大的激情去拥抱生活。积蓄温暖、积蓄力量,你和你的青春正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要牢记:梦想成就未来,行动成就梦想,我的责任我担当。相信未来,实现梦想!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征文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杨复兴同志是甘南藏族上层人士中较早入党的一位党员,2000年病逝,终年71岁。

他的家族是清王朝授予的世袭“土司”。他于1929年4月出生于卓尼县,继任第二十代“土司”,也是最后一个“土司”。他的藏名为班玛旺秀,曾被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杨复兴同志历任卓尼县长、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甘南藏族自治州军分区副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85年后当选为甘肃省第五、六、七届人大副主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杨复兴同志这种特殊身份是怎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却鲜为人知。

1955年4月,我时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党员管理处副处长,受部里委派赴甘南调查牧区建党工作情况。行前部领导特意向我讲,你去甘南后,会同州委研究在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中发展新党员问题。

正在此时,省委决定调庆阳行署专员谢占仈同志任甘南州委书记,于是我乘坐送他的车同去甘南。沿途我向他讲了部领导的意见。他上任不久,在一次州党委会上,向大家介绍我来甘南的任务,同时讨论在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中发展新党员的问题。当时,少数民族干部中向州委提出入党申请的有:副州长杨复兴、州政府秘书长杨生华、州政府畜牧处长念智仑(活佛)、州妇联主任达志芬(阿拉善旗王爷达理扎雅之女、杨复兴之妻)等四位同志。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四位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表现很好,积极靠拢党组织,要求进步心切,具备入党条件。按照“八大”党章规定:“在特殊情形下,县、市一级以上党的委员会有权接收新党员”。于是将此四人的情况和州委接收他们入党的决定一并上报省委组织部,省委组织部经过讨论,认为达志芬同志虽然表现很好,但她是蒙族干部,在甘南没有代表性,应做好本人的思想工作,暂不接收入党。其他三名藏族干部入党问题上报中央组织部。中组部接到报告后,会同中央统战部研究,认为念智仑同志身为活佛,暂不接收入党,作为党外“布尔什维克”,有利于在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中开展工作,并向本人说明党组织的意图。最终,杨复兴、杨生华经中组部审查后,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复兴同志入党后,正常的预备期为一年,但两年多了却转不了正。原因是他于1948年,曾参加了蒋介石在南京举办的少年军官训练班(是年,杨复兴19岁),蒋还找他谈过话。杨没有参过军,也未打过仗,能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军训,必然另有隐情,组织上应当查清。为此,州委组织部向省委组织部请示,杨的转正如何办理?为了弄清缘由,随后杨来兰州开会时,省委组织部责成我找杨谈话,进一步了解真实情况。杨对我谈的内容与他入党前向组织汇报的情况完全一致。据杨复兴说他之所以参加了少年军官训练班,是因为他的“土司”身份,又年轻,蒋介石为了笼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才把他列为训练班的学员之一。至于找他谈话,只是了解一些甘南藏族的情况而已。省委组织部经过研究,认为杨复兴同志的历史是清楚的,可以按期转正,并转告甘南州委,杨的转正问题终于解决了。

我和杨复兴同志接触不多,但对他的情况有些了解。他是甘南土生土长的藏族干部,长期在甘南工作,后调省上工作,为甘南和全省的社会发展及民族统战工作做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1958年卓尼部分地区发生了叛乱,在平叛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藏民群众中做了大量的说服规劝工作,为平息叛乱做出了重大的独特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纪念建军节90周年征文

全文共 267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由少变大,由弱变强。到建国后,人民军队为祖国统一,领土的完整,政治与经济及民生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那个时代虽已远去,但谁也不会忘记,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

他们在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影响代代中国人民。八一,吹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号角,这雄魂的号角声将继续响彻中华大地,告之天地,告之全世界的人民!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不错,绿色军营中,有汗水和泪水,有欢乐和幸福。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我们最可爱、最敬佩的人,是他们用挺拔的英姿筑起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保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他们用军人的力量挺起那残垣壁下那求生的呐喊;是他们执着的奉献,让那些在暴风雨中失落的眼神看到希望的曙光。

在炮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冒着枪淋弹雨,冲锋陷阵,用他们身躯换来了祖国今天美好幸福的时代,在和平的年代,他们个个勇往直前,创先争优,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我们的民族因有这样强大的军队而自豪,因有他们而骄傲。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战斗业绩的人民军队。90年如一日。

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共系,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卓越功勋。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愧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不愧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不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

勿忘国耻,强国强军,早雪国耻,振我国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之际,有必要回顾我军成长的历程,对“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等重要问题予以科学的回答,进而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这对于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任何国家的革命斗争采取何种形式、走什么道路,都取决于所在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在内部没有合理制度,受着封建势力的压迫。

在这样的国度里进行革命斗争,不允许也不可能开展很正式的斗争。再看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对象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反动统治的力量异常强大,十分顽固,决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必须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没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人民军队,武装斗争就无法进行,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在血的教训中彻底觉醒,深刻认识到,没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放,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无法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甚至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要把以农民和起义官兵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能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核心问题是确立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90年光辉历程,部队官兵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始终坚持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这已成为全体官兵的自觉行动。但也要看到,当前个别官兵由于受 “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的影响,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原则问题上,仍存有一些模糊认识,亟待予以澄清。

为此,应组织部队官兵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的学习。时刻注意时代环境变了,军队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这一性质始终不能变、所处地位变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永远不能变、发展市场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党指挥枪”的原则永远不能变。

真理激发理想,理想产生信念,信念激发意志,意志产生力量!让真理之雷,在我们头上轰鸣;让理想之电,在我们脑海闪光;让奉献之火,在我们心田燃烧!作为当代军人,面临着名与利,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物质、金钱与精神、理想的选择。

但是,亲爱的部队官兵,当我们看到某些投机钻营者一步登天,踌躇满志地步出豪华轿车,在前呼后拥的人群中迈着方步,我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不必投去艳羡的目光。因为,穿着这身军装,它意味着我们必须少一点庸懒,多一份追求;少一点私情,多一份忠诚;少一点索取,多一份奉献。

进步、前途,历来是十分诱人的字眼。成才进而在自己岗位上有所作为,是每个人所共有的心理。停止奋斗的脚步,江河就会沦为一潭死水。那么,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队都是一所大学校。自古军营出人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战争年代所表现的文韬武略和丰功伟绩永远值得人民颂扬。

无论在军队干一辈子,还是干一阵子都是可以成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在军队时间是长是短,只要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都是可以干成事业的,有许多离开岗位的老兵深有感触地说:“短短几年部队生活,奠定了个人人生的基础。”这既是肺腑之言,也是军队培养人造就人的真实写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兵民是胜利之本。我们爱国家,我们爱人民,我们爱军队!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发扬“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心连心,全民共建现代化国防”的光荣传统。

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武装军队,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的全方位的现代化国防安全屏障!我们十分珍爱当前改革开放人民安居乐业的安定局面,十分珍惜今天富裕、安康、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热爱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惧怕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居安思危,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全力支持国防建设!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肩负起祖国在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担当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关心国防,关心军队,支持国家的军事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800字「精选」

全文共 190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篇:

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

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战争,不能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 2015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2015年8月15日更是极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兴奋的节日。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泸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军士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的抗战

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了,中国人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们中国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跟那些抗日英雄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就没有现在强大的新中国。在这8年的抗日战争中,无论是在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还是在百团大战中,是无数的战士们抛颅头,洒热血,他们是抗战中最伟大的英雄!是他们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欺!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很多年,里面的抗日战争小英雄王二小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董成瑞的名字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果没有战士们的浴血奋战,那我们的国家就不复存在,那我们的民族就不复存在,那人民的自由和尊严就不复存在,我们今天享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让抗日英雄们的鲜血白流!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习本领,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为中国更加强大奉献一生。 牢记英烈,开创未来!

第二篇:

在8月逼人的暑热中,去卢沟桥参观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里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伴随着各种纪念热潮,出现这样的场景并不足怪。但在没有庆典的平素往常,该如何推进人们追怀历史的脚步,延续人们重温历史的热情?

不久前,曾有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年轻人进行了"二战认知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二战对于年轻一代已越来越"远";对于一些二战的关键词,知道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70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过去那个时代的悲惨和伤痛,也永远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和灾难。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有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放弃的。

人是不能不懂得历史的,人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据调查,74.6%的年轻人希望加强关于二战历史的教育,九成的被访者认为类似今年的纪念活动今后还应继续。这样的期望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很好地创造了让年轻一代走近历史的契机?

应当承认,我们对后代的抗战历史教育还有不少欠缺。今天我们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里开展,由于方式的单调沉闷,在孩子们眼里,它只是教学大纲上的一个章节,是需要背诵、考核的一种"知识"。而在一些国家里,类似的历史教育形式多样。比如,让学生选择一位在战争期间被害犹太人的名字,然后用课外时间调查他的历史和被法西斯杀害的经过,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报告,老师根据完成情况打分。

这样的教育不但切实有效,而且震撼心灵。孩子们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逐渐由一个生命的消失,一点点揭开那段惊心动魄的残酷历史。它让已经开始有独立判断和分析能力的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历史的真实,也获得了研究历史的视角。

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念式的说教上。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应当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参加过70年前那场战争的老兵们这样说。但愿我们的历史教育,能够早日让年轻人面对殉难同胞的灵魂作出回答:我们没有忘记。

800字

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纪念孙中山诞辰的征文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悠久,发生的事情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的数不清。其中最亮最亮的一颗就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延续至今已有一百年了,而有个不朽的灵魂,仍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头。那就是伟人孙中山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孙中山的毕生好学精神,是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称道和钦佩的。一九一三年到一九一六年,他在东京。老同盟会员仇鳌回忆道:“他的寓所内,四壁图书,琳琅满目,十三经、二十四史、中外政治经济书籍、各种地图,应有尽有。他经常读书,手不释卷;融会贯通,能得要领。”我自己记得,他只要有一点空,就在书房里把大地图铺在地上,手里拿着深色铅笔和橡皮,在上面标绘出铁路、河道、海港等等。他订阅了一种英国出版的航运年鉴,知道很多关于船只吨位、吃水等这一类的事情。有一次他乘巡洋舰视察海宁时,告诉大副,航道水浅,把船靠外行驶。但这位大副自以为他更熟悉情况,结果船搁了浅。

这个事情让我非常感动。孙中山的毕生好学精神,是我应该称道和钦佩的,他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教育是值得我作为榜样和学习目标的。

在班级里,我是一名中队长,难免会碰到一些需要自己付出的事情,但我却把无谓的休息和游戏沾满了课间,而浪费了适当的学习时间。同时在考试不如意的时候还不肯进行自我批评和教育,不吸收教训。所以我以后应该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多做自我检讨和自我教育,让我的成绩更进一步。平时还有帮助较差的学生解答题目,加深题目印象,或抽空帮同学做事,让他人也有学习时间等……有一次,我的同桌请我帮他解答一道题,我很不耐烦的拒绝了她,去做自己的事。但现在去回想,我其实应该帮助她的,学习孙中山先生那优秀的品质。

我们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了他那坚持不懈、自我教育的精神。让我们今后努力读书,长大了用自己的双手和知识来开创未来,建设祖国。让我们努力为了将来,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故乡的路主题征文作文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住在河南洪山乡。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整天都忙碌着,经常去地里干活。如果走大路去地里,那得走好长一段时间,要是走小路,快多了。

我爱这条小路,它不仅给人们带来方便,也给我带来了快乐。我给它起个名子叫故乡的“四肢”。因为它笔直的像人的肢体。我还把河水命为“眼睛”,将树木命为“汗毛”,将土地命为“皮肤”。

我不喜欢走大路,因为那里修成了柏油马路,硬邦邦的。小路不一样,它是松软的泥土,走起来又舒适又自在。路旁还有许多“首饰”让小路变得更加美丽了。

很多年过去了,小路已经不在了,可它带给我的快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主题征文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没有机会在现场聆听习总书记在第32个教师节上的讲话,但是看着他的报告,却有着亲耳聆听的感受,也深切的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于每个教师的关切和希望。

我,一个平凡的老师,对于自己的这份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老师是什么呢?我想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家长的眼里,老师意味着自己的孩子的未来是什么,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万能的,是什么也难不倒的人。社会、家庭给予我们一份深深的嘱托,一份深深的责任。而我知道,我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时候,改变自己不仅仅是理念,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在团队成长中获得不竭的动力。

儿时,当自己还是一名学生时,是我的老师让我认识了这个世界,把我也领入了这个教育的大门。真正的当上老师,才知道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这样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我们不是大师,却从这份肯定中得到了国家对于教师的认可,而这无疑会给我们每一个人增强信心。国家的信任,家长的信任,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向着“做一个好老师”努力前进。

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老师,做一个有扎实学识的老师,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老师。

曾几何时,也只是把这份职业当做职业来做,在教学的过程中,汲取团队的力量,从身边的榜样身上,从家长殷切的眼神中,从孩子们对自己那份爱中,得到力量,转换观念,教师,不仅仅是我的职业,而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或许,我一辈子默默无闻,但是我有我的学生足够了,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努力的老师就成了。因为我有理想,我的人生更加充实。师德,教师的灵魂,不用多么的高尚,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自己就朝着自己希望的标准去做吧。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尊重和教育。很多时候与自己教过的学生聊起来,他们往往会说一些我曾经说过的话,他们说,这些话,让他们一辈子难忘,一辈子激励着他们前进。那就这样做吧,不要随意的伤害孩子,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良师,做他们的知心姐姐。

努力学习吧,我们可以物质上清贫,但精神上绝对富有。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和孩子们一起练字,注重自己的专业成长,活在当下,学在当下。借用习总书记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交通安全日主题征文800字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妈妈带我去逛街。

当来到一条马路旁,妈妈准备想过马路,我看了看红绿灯,是红灯,我立刻停下脚步。妈妈见我停下来,就问我:“你干嘛不走啊?”我说:“现在是红灯,等绿灯亮再走吧!”妈妈却说:“不行!那边大减价,走晚可就来不及了!”“我就是要等到绿灯亮才走!”我说。妈妈怕我一个人会有危险,只好随我了。

这时我看见一个叔叔听着电话想过马路,我立刻拉他回去并对他说:“叔叔!现在是红灯,要等到绿灯亮才可以走!”叔叔说:“知道了,小妹妹。谢谢你!”

买完东西,我和妈妈坐出租车回家。在回家坐车的路上,我们来到了红绿灯前,现在是红灯,司机正准备想开车冲过去,我立刻对司机说:“司机,现在是红灯,等绿灯亮了才走。”司机却说:“红灯,绿灯,都是灯,不是一样可以走吗?”“是不一样的!我的老师教过我们:绿灯行,红灯停。所以红灯是不可以走的。”我回答。“谢谢你,小姑娘,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司机微笑地说。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现在那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不就会有很多人因交通事故而丧失宝贵的生命?不行,我明天叫几个朋友来组织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卫士”小组。

第二天,我叫来几个同学来我家。我对他们说了整个活动小组的计划:我们先在一个长方形牌上写着“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等的宣传语,然后将它挂在有红绿灯、有斑马线的旁边。如果看见有人要违法交通规则的,我们要立刻跑上去提醒他们。我的同学听了我的活动计划,个个都举手赞成。

説干就干,我们马上开始行动!组员们开始实施我的计划。只见他们站在不同的红绿灯旁,督促行人注意交通安全。而我也站在有宣传语的红绿灯旁站岗。这时,我看见一个妇女拖着个小孩,她正想过马路,小孩立刻说:“妈妈!你看看现在是红灯,红灯是不可以走的,你看这个牌上还写着:‘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的宣传语呢!”这时,小孩的妈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并赞小孩子懂事了。我看见这一幕真是高兴!

啊!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呀!这样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的生命为此而失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万里长城华夏魂”长城保护利用主题征文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不到长城非好汉”,所以今天我们就去登长城了。长城东到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刚到长城的脚底下,就感到一丝丝的凉气,可是越往上走天气就越热。到了坐滑车的地方,头顶上已经是有许多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流下来。

我们坐滑车来到了长城的一半,但剩下的444米还得要自己来完成。我和奶奶一起开始爬,不到半小时,我们就爬到了长城最高峰。为了证明我们真的爬到了长城最高点888米,我们在哪里还买了一个金牌,上面刻着我们的名字,还有登上长城的日期。我把金牌挂在胸前,那时候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爬长城的过程中,我们在烽火台遭遇了像堵车一样的“堵人”,真是太拥挤了。我们在下去的过程中,拍了许多长城的风景。在长城上,有好多的游客,其中有一部分的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呢。时间不早了,我们终于返回了滑车乘车点,准备乘车下山了。

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筑成的,苦人真是太伟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青春共筑防疫长城主题征文心得体会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岁末年初,当人们正准备欢度春节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悄然而来,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使举国上下陷入恐慌。在这样严重情况下,国家迅速做出对策,各地纷纷响应一场抗击疫情的战役被打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那些站在_一线的白衣天使放下了自己的安危,辞别亲人不远万里去到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义无反顾地走在最前面,每日每夜的工作使他们忙得焦头烂额,病魔的强大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他们的身体,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使他们心力交卒,但他们没有放弃,只要有一线生机,他们便要尽力救治,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站起,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病魔无情,人有情”。一位一线护士说道:“他们在一线期间天天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手套还有眼罩,在隔离病房一待就是六小时,这六小时里他们连正常人的事都不能做,眼罩戴久了就会有许多雾,他们只能凭借一滴汗留下来的微小的光来进行手术。”

人们称“SARS”为恶魔,许多医务人员就因为抗击他而牺牲,他们之中有些已为人父母或者才只是刚刚毕业的孩子,他们没有看到病魔被铲除的那一天便与人间永别了。

他们是天使,更是我们的守护神,他们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别人,他们无数个在病房中忙碌的背影,流下的汗水都值得我们记住,是他们为我们重新点燃了希望!

带阴霾散去,我们定要将祖国大好河山一一看遍!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学生村官两学一做主题征文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两学一做”的提出恰逢当前精准扶贫的关键时刻。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中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以最严党纪严格要求自己,以“两学一做”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领路人,做对党忠诚的好干部。

当脱贫攻坚宣传员,学党章党规“正思想”。以党章党规、系列讲话、扶贫政策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三会一课”,采取自学和召开会议集中学等方式,着力提升自身的党性思想和帮扶能力。深入开展扶贫走访,做好扶贫攻坚宣传员,大力宣传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发展产业等各项惠民政策,激发群众干事创业、增收致富的活力。

当脱贫攻坚引路人,学系列讲话“提素质”。以“学”为根本,以“做”为落脚点,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剖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措施,真正俯下身、沉下心,深入田间地头帮扶困难群众发展产业,扎实开展送技术、送资源等活动,助力贫困户就业创业,拓宽脱贫致富渠道,增强发展动力和能力。

当脱贫攻坚先锋官,做合格党员“勇担当”。切切实实担起责任,在脱贫攻坚、乡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及时解决矛盾,服务群众发展。

学,就要认真学;做,就要踏实做,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做。按照“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工作要求,把开展“两学一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以学促改,以学促推,多举措助推精准脱贫。切实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的问题。“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最终目的还是要推动发展。因此,当“两学一做”撞上了“精准扶贫”我们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两学一做”的实践阵地,要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夯实自身的综合素质,全力做好扶贫攻坚的总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以“守护我的城”为主题征文启事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汝城,天赋异禀,资源富集,山河姿丽,更理学宗地,人文蔚起,千载芳华,在天道与人伦的深深交融中,淬成了汝城人“崇理尚德,玉汝于成”的可贵品格。然而时移世迁,义理有所不逮,人或惑于利,违道德与法律而取之,为获城商之利,城之所处,违法建设一时歪风突起,上下侧愕,公德与国法实所不堪。现谨发启事,召汝城赤子,秉承儒家理学自修之德,引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新风,兴文举义,言讨不法,计议长策,但振汝城之精神,护汝城之家园,修汝城之形象,图汝城之发展。

一、主办单位:

汝城县城市建设打非治违办 汝城县文联

二、征文要求

1.本次征文活动以“守护我的城”为主题,内容要围绕汝城建设“一城三地”目标,聚焦汝城县城区内的违法违章建设现象,问弊阐理,引义导行,积极为建设法治、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2.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理论性、文学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3.体裁和样式以议论文、报告文学、散文、随笔为主,字数一般不超过3000字。

4.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发表、出版均可。如发现有剽窃、抄袭等情况,一律取消评奖资格。

5、来稿请注明“守护我的城”征文字样,并写清楚投稿人姓名、单位、地址及联系电话。所有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稿底。

三、评奖及奖项设置

征文截稿后,将邀请市、县内知名作者、编辑记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相应奖项。

大赛特设一等奖1名,颁发证书和奖金;

二等奖3名,颁发证书和奖金,

三等奖5名,颁发证书和奖金;

优秀奖根据参赛稿件而定,颁发获奖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汝城新闻网等县内主要新闻媒体公布。征稿期间,参赛作品择优在汝城新闻网刊登。活动结束后,优秀作品将酌情结集出版。

四、征文时间

征文自2017年3月2日至3月31日

五、投稿方式

电子信箱:xdfzwb@126.com

联系电话:8236186 (曹)

六、本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