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合集20篇)

爱国无大小,处处是爱国,欢迎阅读关于爱国的作文。

浏览

4207

作文

1000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全文共 12753 字

+ 加入清单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制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制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第一课:爱国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祖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战士的生命换来的,在开学第一课的现场,主持人请来了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奶奶,她是柱着拐杖上来的,主持人解释道:“本来为了方便,他们想让左太北奶奶坐在轮椅上,可是她坚持说:“我可以自己走上来。”她向我们讲述了她爸爸的故事,她说她从小就不知道他的爸爸长什么样,也没见过她爸爸,有一天她看见了一张她爸爸抱着小小的她,笑的那么灿烂的照片,她从来都不知道她有一个多么爱她的爸爸,在她两周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在战场上牺牲了。她长大后去了四川博物馆,看见了她爸爸的雕塑,就仿佛看见了她的爸爸似的。主持人说要送给左太北奶奶一个礼物,当幕布拉开时,左太北奶奶看见了她爸爸的雕塑,她一步一步的走进,突然靠在雕塑上哭,她对着雕塑说:“爸爸,现在中国和平了,您安息吧。”在场所有人被感动,我想:我们要铭记这些英雄的名字,要永远的记住,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将永远感激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爱国电影观后感:看《南京南京》观后感

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观看了爱国主义优秀电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虽然只有整整130分钟时间,但是我深感压抑。摇晃的镜头晃得我想吐,很长时间都没有过这种窒息的感受了。

刚开场的时候,被枪声、炮声吓怕了。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死城,这个,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为一个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句:举手,还是不举手?这是个问题。这里说的举手,不是指对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这部历史灾难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爱国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是什么?爱国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是一种永远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磨,随历史变迁而消失的信念。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三闾大夫屈原创造了《离骚》,投身汨罗江却无怨无悔;辛弃疾虽一生官卑职小,但到死仍不忘其北伐事业;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建立民国;赵一曼坚持在东北抗击日军,视死如归;正是因为有了爱国精神,才有了古今中外的如此多的仁人志士。

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精神品质,关于圆明园是否重建的问题,大多数人支持不重建。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圆明园是我国的一大国耻,留下它,是为了给国人以警醒,让国人知道:吾辈当不忘国耻,时刻有爱国精神,以为国争光效力为己任。

试问,看到这儿,你明白爱国是什么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永垂不朽的爱国精神作文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高亢有力旋律,曾经鼓舞多少华夏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如今的我们,未来的主人为祖国的兴旺而努力,为国家贡献力量,热爱自己的国家。中国的960万公里的土地发生巨变,一条巨龙在腾飞,一座雄狮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我为你骄傲、自豪。我们中学生也要爱哺育我们的母校,这是知识的天堂,我们的乐园,学生的乐土,啊,亲爱的母校,我爱你!我们是未来的主人,肩负着祖国繁荣的重担,爱国爱校,贡献力量是我们的责任。

岁月无情,流年似水,蓦然回首,我们伟大的民族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岁月。多少兴衰,多少欢乐,已成为历史。1949年10月1日,这是个永远值得中国人民纪念的日子。毛主席亲自升起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备受屈辱的历史。56个民族,组成一个充满活力与光明、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随着中华人民跨越北极点,在北极留下了炎黄子孙的脚印;人民众志成城战胜非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留下中国人的笑脸……这个伟大的民族难道不值得我们爱吗?

也许有人会说:“我还小,等长大了再来吧!现在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这你就错了,爱国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随地吐一口痰看起来事小,能反应了你的素质,对国家的热爱。在国内是一件小事,在国外就是丢十二亿中国人的脸。爱国是把东西和钱、甚至是生命给国家,而有的人砍国家、吃国家、拿国家,国家会好吗?

有国才有家,爱国更要爱家。医生有家,那是医院;工人有家,那是工厂;而我们中学生的家,就是我们的校园。天下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家,正因为如此,才要珍惜它,爱护它!校园是个神圣的地方,它是知识海洋里的避风港,我们就是一只只小船;它是云朵,我们就是一颗颗雨滴;它是沙漠中的绿洲,我们就是一朵朵小花;为了让校园更美丽,那么就从小事做起。捡起一片废纸,帮助一位同学,甚至认真听一堂课……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正是爱校的体现。如果人人都不捡纸,人人扔纸,却坐视不理,校园会美吗?一张纸小的微不足道,但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个个扔,个个不捡,校园可不就变成“垃圾站”。反之,那就是爱校。如果大家都认为爱校是自己的责任,从自身找原因,那校园一定会变的更加美丽。

作为一名六中人,我为六中而骄傲;作为一名中国人,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为祖国、为校园贡献力量,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爱国主题的中考满分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周一的校园里,常常见到类似这样的情况:操场上挤满了黑压压的学生,他们的头顶上一面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有的学生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有的学生低着头,沉思自己的问题。更有的学生用手不断整理头发,希望抚平那一缕不羁的头发。这也许只是个别现象,可是谁敢说自己在每个升旗仪式上都坚持着那种最初的敬意呢?

热爱祖国,这无疑是人类最初的敬意。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从不缺乏那些热血沸腾的壮志青年,谱写出一曲曲地动山摇的篇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临终前对祖国的牵挂;“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生死线上对祖国的忠贞不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拯救民族的视死如归……他们只是历史海洋中的一滴海水,但正是他们组成了一波波汹涌的海浪,推动了民族的繁荣昌盛。

然而爱国是什么?爱国并不一定意味着上战场杀敌,为国捐躯,也不一定意味着咏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样气壮山河的句子。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但它正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方方面面烤炼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这一天,你努力工作了,便是为祖国尽力创造出财富;这一天,你遵守了交通规则,便是为祖国交通事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这一天,哪怕你没有随手丢垃圾,也是在为祖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因此,哪怕你做出一个小小的决定,或是改变一个小小的不良习惯,都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原来,爱国的表现都是这样的小事吗?也不尽然。在大是大非的面前,我们必须站稳脚跟,无论那些流言蜚语如何“动听”,都必须始终铭记一点:我是中国人!

那么,亲爱的同学,下一次的升旗仪式上,你决定要怎么做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五四爱国为题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明净的天空,了无雁雀划过的痕迹。山水云雾薄薄地舒展着,一片白净与轻柔。

裁下宜题杜牧七绝,宜绘唐寅山水的扇面,天地之间充斥着厚重的墨香。上千年的历史流转,旋涡把这灵动飘逸的华章,似烟似雾的山水,遒劲或柔美的书法一并吸纳熔铸,造就了秋日般的平和境界和灿烂辉煌。

不知怎的,爱国激情就这样肆意燃烧。回忆,遮不住,掩不住,藏不住。

有这样一位爱国大师,长居国外,却心系祖国。他刻苦钻研,呕心沥血,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成功地研制出了导弹。不为荣耀,不为名利,不为地位,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选择回到中国。尽管阻挠重重,他仍然有颗赤子之心,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他告诫自己:“中国人民都在盼望我平安归来呢。”日日夜夜,爱国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继而发芽。或许,上天被他的坚守打动了,终于,在亿万人民的拥抱和热情下,他归来了。钱学森,这位有所追求的爱国志士最终圆了他的爱国梦。

拥有爱国热情确实令人敬佩,然而,过分的爱国、盲目的爱国只会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局。

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曾经如日中天的中国女排四战皆负,排名第八,让众多球迷扼腕叹息。

中国女排曾经留下了无数辉煌战绩,陈忠和时代的“五冠王”……现在的这支女排队伍曾经被认为是“史上身高最高、条件最好的中国女排姑娘”,有超过前辈们的资质和潜力。可惜强烈的爱国既是一种激励,更成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不能输球!”中国队每时每刻都在算计怎样多拿一分,正是由于她们过强的爱国心,导致女排失利。可见,只有适度地用爱国来激发自己潜能,才能够稳中求胜。

古今中外,爱国志士数不胜数。方志敏烈士在敌人的监狱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语:“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陈毅在被敌人围困“虑不得脱”的危难时刻,写下了“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崇高的爱国理想……

可以说,热爱祖国的人是伟大的,因为伟人都是爱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爱国是忠士的品格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能有这样幅员辽阔的版图,能有今天这样众志成城,欣欣向荣的气象,应该说正是古往今来炎黄子孙的爱国结晶。神舟大地抛洒下多少先民英烈的报国热血,长江黄河流淌着多少慷慨激越的爱国壮歌。

哀莫大于死心,痛莫大于国亡。吉鸿昌备蒋勒逼卸职出洋“考察实习”期间,对灾难深痛的祖国任然一片赤诚,为祖国的命运担忧。

在西北军中,吉鸿昌是一个机敏,果断,无畏和屡建战功的虎将,人们亲切的称呼他为“吉大胆”。正因为他的为人刚正不阿,急公好义,一些西北军元老就说他很好,难以驾驭想排挤他。后来又因他常与西北军的一些共产党员接触以及对军阀混战产生厌倦情绪,就说他有“赤化嫌疑”要求解除他的兵权,甚至鼓励上级杀掉他。只因冯玉祥爱他是个将才。竭力保护,才使他辛免遇难。

我相信,我们国家像吉鸿昌这样的爱国人士会越来越多,以后的中国会越来越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别拿爱国说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多起中国游客在国外机场因航班延误而行为过激的事件接连发生,引来众多非议。这不禁让人深思:这是大国公民应有的道德素质吗?

这显然不是优秀的道德素质。一月二十四日,一群滞留日本成田机场的中国游客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集体高唱国歌。类似这样的事件不在少数。每每发生这样的事件都是以乘客行为过激、大使馆紧急处理,公众一片非议这个诡异的循环出现。而乘客们的行为过激,并不是以言语或肢体冲突的形式表现,而是以唱国歌,高举国旗抗议等拿国家事的行为出现。这莫非是一种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吗?

诚然,《战狼2》、《红海行动》等一系列爱国影片的火爆让国民们感受到了祖国正在日益强大,并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民。“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句经典台词更是使很多人热血澎湃。但有能力保护不代表无限制的保护。一些人假借国威来达到维护某些所谓的权利,与其说是维权的表现,倒更像是暴露了其思想道德素质的缺失。

维权固然没错,但如何正确的选择维权途径才是更重要的。一个热线电话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通过“彰显国威”的方式来处理,由此造成的国内外的议论无可厚非。再者,很多乘客航班延误的原因不是什么不可抗力的因素,而是出行时因为贪图便宜,选择了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票。这些票的合同大多有一些为了节省成本之类的漏洞,乘客们贪图便宜,酿成苦果,最终给国家的声誉造成损害。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非一日两日之功,只有长久不懈的努力才是正道。树立良好的公民形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如果说一些人的心态还未成熟,在面对类似纠纷时仍抱有“闹事不嫌大”的心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通寄托于绑架国家声誉上,那么国家的保护公民的能力的真正效用可能会大打折扣。

别拿爱国说事。祖国确实是我们在外工作、旅游以及学习最坚实的后盾,但我们也不能一受到小小的困难,就拿祖国出来撑腰。爱国,表现在行动。我们更爱国家,国家才会更爱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读爱国书籍的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革命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无论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还是勤勤恳恳的为人民做事。但是,不叫的狗是最可怕的,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令人惊心动魄:谈笑间,一个异样的动作,一个不自然的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牺牲。而杨子荣正是执行这种异常危险工作的人。

杨子荣是东北联队的侦查英雄。1946年,他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带领下来到东北消灭盘踞多年的土匪。杨子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化装成土匪,打进匪窝!就这样,他孤身一人来到了威虎山。山上,面对老奸巨猾的座山雕设下的一个又一个陷阱以及凶恶的八大金刚的盘问,他不慌不忙,以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勇敢通过了考验和一个又一个危险,并及时送出了情报,全歼了土匪。

合上书,那鲜红的“林海雪原”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的红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一群战士,在深山老林里奋斗,他们,不但为了自己的理想,更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他们不怕死,因为他们的脉搏早已和这郁郁葱葱的树林联结在一起,他们的心永远跳动在这白雪皑皑之中。可怕的穿山风吹不走他们,密集集的枪林弹雨吓不走他们,只因他们有了自己的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他们对理想不懈的追求,甚至甘愿付出生命。是啊,理想是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心灵便会空虚,浑浑噩噩的挨日子。然而有了理想,该如何呢?应该不懈的追求,执着的追求,冲破层层阻碍,到达心中的高度。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他虽败犹荣,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任何人都无法从精神上击败他。成功便是理想的实现,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同,每个人的理想也不同。

我们好比海中的迷失者,理想便是彼岸的灯塔。若无理想,中国何来几千文化;若无理想,中国就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站的挺直。因为理想,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因为理想,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圆了人类的飞天梦。

其实,理想很简单。每个人并不需要都立下豪言壮语,只要每人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行了。只是,树立一个理想不难,花一段时间追求也不难;难的是花尽毕生尽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高度,只要努力,纵然没实现理想,但至少能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

在生活的海上,理想之舟使我们纵横遨游,但是,如果不到达彼岸,舟又有何用?因此,让我们驾着理想之舟,鼓荡起理想之帆,破巨浪,乘长风,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吧!

[读爱国书籍读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国作文900字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国人从未有过爱国热情好象在2015全都爆发了出来!因为,2015,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意外、太多的教训

只是,爱国的热情与方式往往有点偏差。

我们的国歌里唱的是不是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所能做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为什么,我们非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要发出最后的吼声?平时干嘛去了?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么?中国人难道只能是忍无可忍、无路可退时才发出最后的吼声么?为什么一味的谦恭和忍耐却被逼得步步后撤?在当今这个世界,我们的谦让是不是应该加进一些适当霸气与威严?

爱国有好多方式,每个时期也会涌现出一批典型的爱国人物。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估计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但,我们也有爱国的热情,问题是,这种热情该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心中的爱国情结又是以何种方式种植下去。

2015,奥运的圣火照亮北京的天空时,也点燃了国人们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它映射出来的丑恶现象,是不是真的能给我们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记?西方国家的嘴脸是不是也在不同程度上反射了我们国人的一些病态?爱国作为一句最能激励国人的口号,它又该如何在国人心里引起真正的共鸣?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又该怎么爱国?爱国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个概念,它应该是每个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应该从孩子们呀呀学语时就开始种植下去!我们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更要让他们看到现在,远眺未来!要让他们明明白白的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又该怎么去爱国!它应当是每个中国人血浓于水的根本!

爱国要有理性,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理性里再带有我们根本的血性,那么,那些故意寻衅的、存心闹事的、心存不轨的内忧外患们,都会在我们的爱国精神面前退避三舍的!

防患胜于救灾。爱国亦是如此。整个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如此强大的爱国民族面前,又有谁吃了熊心豹胆敢来挑衅?!!!!

爱国,除了理性,也要血性!让这种血性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民族的根本性!把我们现在熊熊燃烧的爱国激情火炬传递给下一代,并代代相传下去,越燃越旺

[爱国作文9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明节爱国诗歌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脚下,沂水河畔,

苍松翠柏掩映的烈士陵园,

一个时代数以万计的先烈,

骨殖与魂灵安卧其间。

为了理想,

为了驱除铁镣与锁链,

浴血于民族独立解放的道路上,

牺牲在黎明与黑暗搏斗之间。

赵、王麓水、何万祥,

罗炳辉、张元寿、刘炎,

从115师的老八路、新四军到游击大王,

从著名的渊子崖、孟良崮到大青山。

还有那抗日女英雄陈若克,

带着未满月女儿囚监狱;

女才子弃笔从戎有辛锐,

与革命伴侣一同鲜血溅山峦。

亦不能忘记人民力量,

多少个、多少次的毁家纾难,

那质朴的红嫂、乳汁、煎饼、独轮车,

对中国革命倾力的付出与奉献。

无数个正义的名字,

千百次“反绞杀”与征战,

凝聚起势不可挡的力量,

为梦中的新中国“呐喊”。

无怪乎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粟裕,

骨灰撒播于陵园之间,

“与这块山水和长眠的战友相伴”,

了却了生前的殷殷心愿。

风儿起时的松涛阵阵,

记忆英雄虎胆的杀声震天;

连绵不断的事迹历览,

激荡之后者跟进扬帆。

这是革命老区人民的骄傲,

这是诸多沂蒙精神的经典,

这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编织,

这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七年级爱国主义征文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母亲经历了风风雨雨,直到今天,终于雨过天晴,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勾勒出一道灿烂的彩虹。

啊,我的祖国,你是多么伟大,你现在的容貌是多少人用鲜血换来的,但我相信中国会继续强大下去,中国梦并不是一个小小的梦,它是泱泱中华的复兴梦,是炎黄子孙的强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充满渴望和遐想的五彩斑斓的梦。它发自于一万中国人的肺腑。

祖国的复兴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带领我们跨入电子时代,他给我们带来了教育制度,也给一些贫穷的家庭带来了希望。总之,中国的复兴令我们的生活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零零八年的那一场奥运会使我们每一个人的骄傲,它谱写了中国从无到有,逐渐强大起来的努力过程,在那个时刻,我们兴奋不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中国梦。它不像沙滩上的沙子松散,也不像羽毛那么轻盈,他是坚实的,是团结的,也是沉重的,它偷偷地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好像在沉积力量,想要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而那时的中国,则会变得更加强大。

中国梦的圆满需要中国的复兴,而中国的复兴需要你,中国梦,我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爱国主义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读爱国书籍的活动,我从活动中收获了很多。

爱国主义就是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离开爱国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妈妈一有时间就带我来到书店,我每次来到书店都看到和我一样,还有比大的哥哥姐姐,都端坐在阅读桌前,认真的阅读书籍。最近我看了《小兵张嘎》这本爱国主义书籍,书中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和那斗智斗勇的英雄人物,将我带进了一个陌生而又令人沸腾的世界。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生活在二十一世界的我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

我作为一名爱国的小学生,我要奋发图强,为我们的民族有自豪感和信心,立志发扬光大我们祖先的光辉业绩,创造更高更美的社会主义新文明,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周一升旗时,广播里都会播放这首歌,这是国歌,这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首歌。

每每听到这首歌,我都充满了骄傲和自豪。那随风飘扬的国旗给我带来了那数不清的战争回忆,这五星国旗何尝不是革命先烈们用他人瓣生命、他们的鲜血换取回来的呢?

还记得1869年6月3日吗?就是在那天,群众在虎门将那一箱箱祸害国人的压片销毁了。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四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国侵略者的挑衅。我们中国人民也是决心的!

1815年来自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提出了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得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那该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呀!

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拉开序幕的,党政军当是1917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批批起义军和市民冲向总督府,门前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清朝的龙旗也被撕碎,践踏在地上,感谢这次运动,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看,一个指军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这就是叱咤风云的“八一南昌起义”,它向国名单反对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

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反对侵略者的活动,便是“抗日敌后游击战”,多少的群众都参加了那场斗争,誓必将那些在中国人民领土上杀伤抢掳的日本鬼子赶走。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中国人民是有血性的。

以上便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祖国的战争,确实那些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那些战争,确实是洒遍了战士们的汗水和心血,我们必须向那些战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决定,以后也是去保卫我们国家,让我们国家发扭光大,这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国,是一种信念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只因心中那一份信念,她坚守着心中的爱国梦。——题记

有时候不必须要惊天动地,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足矣体现一个人的爱国之情。

她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可是依旧不放下心中的梦想。她坐在密密的树荫下,摸着手中已经泛黄的相片,陷入了回忆——

她和她的老伴年轻时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志愿者,为祖国的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她的老伴却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生命,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她很沮丧,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直到有一天,她的朋友来看望她,与她交谈了许久之后。最后“拨开云雾见青天”了,她说:“我要带着我们的梦想一向走下去,老伴走了,但我还在。”那时的她容光焕发,只因心中的那一份执着。

她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志愿者的行列。“不求个人利益,只为祖国建设;不为金钱地位,只为社会大众。”这是她人生中的真实写照。她,一个人背负了两个人的梦想。二十年里,无论多么艰苦,她总是会省吃俭用地攒钱,捐给期望工程。看到路上的小猫小狗流落街头,她总是心中一阵悸动,之后便将它们送到了动物收养中心。哪里有天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忙忙碌碌是她生命的代名词。她总是无私地奉献,传递着人性之间最纯真最朴素的大爱。

二十年后,她坐在树下,脑海中播放着一个个的片段,属于她自我的人生片段。她笑了,她坚守了心中的信念,她成功地为祖国献出了一份力,献出了自我的宝贵青春。

也许她的人生没有那么光彩夺目,也没有那么惊天动地。虽然她说一个平平凡凡的女人,但也是一个伟大的志愿者。

爱国,不仅仅仅是说说而已,只要你心中有一份信念,并且能在行动中体现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纪念五四爱国运动

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90年前的“五四”运动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给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掀起“五四”运动,站在时代最前列的是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大学生。他们激情澎湃,以自己的行动迎接新时代的曙光,为大学生运动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90年后的今天,信息技术如暴雨般以任何人不曾预料的速度、方式席卷全球。我们已处于一列风驰电掣的快车上,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这列快车驶向何方无人知晓,但我们都毫不怀疑,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赶上它的步伐,否则,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一场新的革命已经开始,我们这些大学生——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该做些什么?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形态不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熟,但信息时代给任何人以平等的机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并不确知信息时代的未来,对我们来说这却是绝好的机会。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惊羡,政治稳定,社会繁荣,全国人民在以**8主席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加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和国家早已意识到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行动起来,鼓励科技进步与创新,扶持信息产业,紧跟世界最新发展趋势。江主席说:“创新是民族之魂。”

我们大学生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优良传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进取拼搏,勇于创新探索,做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用“五四”精神激励自己为国家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必须要创新。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跳跃式地前进,是全新的变革。工业化时代的本质与信息化时代绝然不同。传统观念是创新的最大敌人,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重新认识信息时代的一切。

对大学生来说,传统观念的改变主要在于学习观念的改变。学习的本质不是记忆,而是对自我的改变。学习越多就越容易改变自我,而改变就有机会,有机会就可以发展。学习对人脑的作用不是填充历史,而是点燃人脑这支火把,让它熊熊燃烧,放出辐射式、连续的巨大能量。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任何人都不可能吸收全部的信息,哪怕是最新的一部分信息。也许你耗尽毕生精力记忆了信息海洋中的一点一滴,而此时这些信息却已远远落后,一文不值。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再建立一个重点呢?学习应该是创造性的,是对各种信息合理组合得出的成果。学校应该是教育型学校,而非记忆型学校。

多问“为什么”,不要被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扼杀了思想的火花。千篇一律的生活缺乏发展的空间,相反逆向思维、反常规的做法却往往蕴藏着创新的能量。我们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自觉性,要相信自己能够创新。当你想:“我不属于善于创新的那类人”时,那么你就犯了大错。同时,我们也必须学会忍受生活中别人的不同。不同中就存在着创新的潜质。当一个人在创新时,他的行为与周围的人就会不同,有点古怪,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新时代、新革命已经开始。同学们,我们做好准备了吗?“五四”精神绝不能丢,我们必须使它发扬光大,赋予它新的内容。让我们充满激情地迎接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爱国主义作文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光辉弹指的一瞬间,我们美丽的祖国又过了她的60岁生日。60年,这60年,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它记录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辉煌,一份梦想。60年,这60年,从满目创痍,百废待兴,到雄姿英发,繁荣富强,我们的祖国走过了一条巨龙之路!

就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山的压迫,终于站了起来,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独立与解放。

建国60年以来,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变得日益强大,我们的祖国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就像是一头狮子正在慢慢的苏醒过来,充分证明了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

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中国人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在世界的影响力。北京奥运会是第一名,获51枚金牌,101枚奖牌!这些事件足以说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之迅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再到“神舟”六号,中国人已经能够中气十足地向世界宣布: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地位举足轻重。香港在97年投入了祖国的怀抱,澳门也在99年回归了祖国。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用自己的实力洗清了历史的耻辱,我们用实力战胜了98年的洪水,度过了03年的非典,打败了08年的风雪和地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无不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实力是坚不可摧的。现在的我们,沐浴在伟大祖国的阳光下,就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着新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关爱,和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育里朗朗读书。人人都可以上学学习文化知识,课余时间我们还可以学习各种特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报效祖国积累能量。

回首过去60年,我们的祖国无时无刻不经历着困难,遭遇着困境,但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撑起了民族的脊梁,创造着中华的辉煌!我们的祖国,她正迈着矫健步伐大踏步的前进,啊!祖国母亲,目睹您的发展,我时时刻刻都为您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国主义的年级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华夏五千年悠悠历史,积淀了多少礼貌与沧桑;川流不息的黄河之水,传承了多少信念与期望。中华民族应对挫折而不倒,历经劫难而不衰,原因正是凝聚在人们的心中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爱国是犹如屈原般,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终生为了国家,正直而行,竭忠尽智,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的命运。应对着大势已去的楚国,不愿与国家分开的诗人,将自己的身体与灵魂一并投入汨罗江中化为永恒。爱国是犹如杜甫用七寸之笔,写尽人间疾苦;用一腔热情,写尽满腹感慨。在安史之乱后国势衰微的大唐帝国前,见之而泣,闻之而悲,目睹长安城的荒凉,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爱国是《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英雄气概,爱国是陆游笔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嘱托,爱国是岳飞精忠报国,直捣黄龙,还我河山的铮铮誓言,爱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心壮志。爱国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爱国是孙中山为救风雨飘摇中的中华民国而奔走,越挫越勇,永不言弃;是在窑洞里点燃的星星之火燎原;是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大地。

但爱国并非必须要作出轰轰烈烈的事迹名垂青史,平凡的生活,亦能体现爱国的真谛。

爱国是犹如赛场上奋勇拼搏的运动员,强忍着身上的多处伤痛,为了那小小的一分拼尽全力。爱国是犹如实验室里忙碌工作的科学家,为了得到一个精确地结论,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繁琐的论证过程。爱国是犹如三尺讲台无私奉献的老师,为了使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明白,不厌其烦的解释一个简单的问题。爱国是犹如病床边救死扶伤的医生,为了使每一位患者尽快康复守护在岗位上不分白天黑夜。爱国亦犹如大公无私的公安干警,为了人民的生活安定,常常使自己置身危险当中,而浑然不知。

爱国是每一个学生都认真的学习,是每一个农民都勤劳的耕作,是每一个职员都努力工作,是每一个军人都无私奉献。

爱国无论是在纷繁的乱世还是在祥和的盛世,无论是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爱国的真谛只有一个:每一个人都将自己就应做的事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四年级爱国小故事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普法战争后期,普军长驱直入,以二十万大军猛敲巴黎城门,人民群众奋起包保卫家园。“国防政府”的首领也口口声声地嚷“永不投降”,“决不让出法国堡垒上的一块石头”,但背地里却和敌人勾勾搭搭,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停战合约。《羊脂球》这部短篇小说便是反应了普法战争时法国统治阶层为了自我利益背离祖国的事。

小说以羊脂球这样一个妓女形象为代表,歌颂了法国人民敢于反抗普鲁士的凛然正气,以羊脂球被同伴推入火坑的丑恶时间为中心,揭露了法国统治阶级代表们在国家危机时刻,首先考虑的不是国家和人民,而是个人的安危和金钱上的得失。

当我们的国家到了危急的时刻,当我们的民族濒临于灭亡的边界,大家会不会想到我们国家的存亡,我们民族的安危呢

我们要有爱国情怀,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因为有了我们每一个人,才有了我们的国家。像羊脂球在面对敌人对国家侮辱时,她强硬地拒绝了敌人的要求,把国家的荣誉放在了首位。

要有爱国情怀,就必须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能像小说里的上流社会人物。尽管他们懂得,敌人的无理要求是对法国和法国人民的羞辱和侵害,他们表面上个个都是爱国主义者,然而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倒向了敌人的一方,双手把羊脂球献给了敌人去蹂躏,同时也把自己国家的荣誉让敌人糟蹋。

《羊脂球》一小说,拿一妓女的高尚行为与统治阶层人物进行对比,充分地表现出了当时法国统治的黑暗。相信大家看了这部小说后会有更深的感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振兴中华的爱国作文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听见这首气壮山河的歌,我就热血沸腾

60多年前,一位巨人宣布:“中华民主共和国成立了!一句话,让人们激动异常,欢呼和呐喊声中一双双哭红了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来之不易!历史的风啊,吹到百年前的那一页吧!

一八六零年十月十五日,是个让中国人痛心的日子,因为,那雄伟壮观的雄伟壮观的,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就毁在了八国联军的手中,他们烧,他们抢,无数珠宝被他们夺去,带不走的就意义销毁。血红的双眼闪着饿狼般贪婪的目光,疯狂的狞笑着。占地三百四十七玩平方米的圆明园,这座金碧辉煌的神殿,一个浓缩的中国,就这样……好可恶,大火烧了几天几夜。圆明园几乎为平地,中国的噩梦开始了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成为了人间地狱,可恶的日本人如扛着镰刀的死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如果去掉那张人的面孔,他们不就像那一只只两腿野兽了吗?六周时间,足足杀死了30多万中国同胞,一时间南京哀鸿遍野,血流成河……

可是中华儿女没有就此屈服,为了能够站上世界的顶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中国。对!中华要崛起,要赶走说有侵略者!

时过境迁,沉睡的雄狮早已觉醒,我们大步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少年强,中国强。少年富,中国富。少年智,中国智。忘国耻,何家为;忘国耻,妄为中国人!未来的世界,无人知晓;未来的中国,必定美好。而这条漫长艰辛的路,是我们唯一的路。战士们用鲜血染红了中国大地!!勿忘国耻,不是为了仇恨和报复,而是吸取惨痛的教训,不要让今天重蹈覆辙;圆梦中华,反省历史,总结经验,撑起今天重任,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振兴中华爱国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