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穷人》写作背景【汇集20篇】

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如:"社会热点","绵山成为旅游的热点".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大时政热点,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1695

作文

1000

初三端午佳节的必备必写作作文整理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城市不算大,但却是个美丽的城市,也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每年在端午节快到的时候。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五彩绳和纸葫芦的小摊,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妈妈给我买了两个五彩绳,那上面还带着两个金黄色的小铃铛,发出“叮呤呤”的声音。我非常喜欢。

农历五月,青草长满了家乡的山野,在那淅沥的小雨中,端午节悄悄走来了。清晨,爸爸早早就把纸葫芦和艾蒿挂在了我家的门上,妈妈还在屋里挂了一个大葫芦呃!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要在家里挂葫芦呢?”妈妈说:“以前听老人们说过,挂葫芦能保平安和健康”。虽然有些迷信,但是它却有着美好的心愿。

今天,家家都吃着香甜可口的大粽子,我也不例外,向妈妈要了钱,买了一袋大粽子。关于粽子还有一个传说呢!

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位大官叫屈原,他非常爱国,可是当时的楚国国君不听他的意见,还把他贬官流放。后来秦国攻占了楚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千百年过去了,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五,吃粽子,以纪念伟大的屈原,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家乡的端节节虽然没有南方赛龙舟的场面壮观,但是却有着浓浓乡情。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拓展阅读:象征手法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学生作文里,化实为虚的比喻、象征手法,可以让作文意境气象万千,别开生面,意味无穷。而且,这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指导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悟、勤练笔。

这是写好象征文的基础。观察,是写作的重要源头之一。

感悟是立意产生的关键,是观察的深入,用心着意,则会有一定的思想指向、在这两个过程后,勤练笔成文,则可有成果,让“象征”文成就于笔下。

二、方法具体指导

1、选物(引语)

观察事物,选取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着意观察、感悟、立意。

2、绘物(赋语)

对所描写、展示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描写,描写与所立之意相符,为表里关系,暗含立意。3 .咏物(赞语)

把所描写的事物的意义——象征意义揭示出来,加以赞美。用以物喻人的方式或直抒胸臆,赞美其象征的品格精神,显示作文目的。

三、有计划,有的放矢地指导训练

范例素材:

1.骆驼——任重道远,坚忍不拔

2.海鸥——胸怀宽广,搏击风浪

3.海燕——勇敢顽强,远见卓识

4.春蚕——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5.萤火虫——渺小却不卑微,勇于展示自己的生命火花,点亮暗夜。

6.白鸽——和平友谊的使者

7.喜鹊——活泼热情,吉祥如意

8.春燕——报春使者,勤劳亲善

9.白灵——聪明伶俐

10.梅花——坚贞不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收集美文美句。

可是以前,我在众多的科目中最讨厌的就是语文,最厌烦的就是语文中的写作阅读理解。那时候,我是绝对不可能想到有一天,我竟然喜欢上了摘抄,又接着渐渐喜欢上了写作。

以前,我会因为400字600字的作文而头疼,怕的不得了,每次做语文试卷做到阅读理解和写作时,我都会不自觉地紧张,手里出汗。每次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最怕的也是她会布置作文题目。

又是从什么时候呢,我喜欢上了阅读,后来读的多了又喜欢上了写作。说说从读书开始吧,我觉得写作写不出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阅读量不够,对一些事情了解的太少,以至于写的时候什么都写不出来,只是干巴巴地一些字的累积,毫无内容可言。所以说,写作的第一步,我们要从阅读开始,只有阅读的多了,才会对事情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见解,我喜欢上写些东西是在大约读了几十本书之后。

如今给我一个作文题目,就不会再像曾经那样不到快要交卷时才开始下笔了。

希望像我曾经有过为作文发愁的同学快去阅读吧,并且中途不要放弃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多角度描写景物的作文写作教案

全文共 5954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情分析

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怕写写景类的作文,虽然说观察了,景物在心中,但美景在心中,笔下难展现,这是普遍现象,这是学生和老师普遍头疼的问题。于是,教会学生描写景物的方法在现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训练目标

1.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做到细致观察。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层次清晰的进行描写。

3.学会准确运用词语和修辞,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4.学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训练难点

1.抓住景物特征,层次清晰的写景。

2.运用修辞,多角度写景。

四、训练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经过南方一个叫通州的小镇,想到北方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于是写出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随后,让臣下对下联。众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甚至有人关起门来翻了大量的资料,但对出的下联乾隆都不满意。这时,乾隆手下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通州的街上转来转去,他发现这地方有许多的当铺,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听后,拍手叫好,赏赐了许多珍宝。

其实,这位默默无闻的人之所以能妙对且受赏,就在于他的观察揣摩,抓住身边事物的特点。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用一双慧眼观察身边的事物、景物。

(二)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鲁迅先生曾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观察小鸟怎样飞翔、清晨的小花开放时的姿态、闪动着繁星的静谧的夜……要注意观察景物变化的过程,比如树木什么时候抽出新芽,什么时候枝繁叶茂,什么时候赤裸着树干。要善于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比如花,有的艳丽多姿,有的清香四溢;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

(三)欣赏图片,自由描述。

古时有位画家叫做厉归真,他酷爱画老虎,曾住到有虎出没的山林里,躲在大树上仔细观察虎坐、卧、跑、跳的动作,反复进行描摹。经过长期观察,他画的老虎神态逼真,令人叹服。绘画需要观察,写作也是如此。这里有一幅山水画图片,请你认真观察。并用?这里的景致真美,你瞧,……?的句式,描写你观察到的美景。

1.山水画图片欣赏

2.学生自由创写后交流(学生自由表述)

自然万物,有难以言传的美,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是一种幸福,但不会准确的表达这种美却是一种遗憾。

3.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写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景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春》《济南的冬天》等。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如《繁星》《社戏》等。

(四)方法指导,生动描写。

1.抓住特点,巧用修辞。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示例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朱自清抓住南方的春雨的特点:连绵,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描绘。?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春雨农耕的图画。

示例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小巧秀丽。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既形象地描写济南的冬景,又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感知景物的特点。

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调动多种感官去体味,让景物呈现出丰富瑰丽的声、色、味、态;注意动态、静态的调和,实景(眼前之景)、虚景(联想想象之景)的互补;注意手法多样,兼顾正面与侧面等,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示例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

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写春风的柔和,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温暖,柔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的传味的特点。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的传声的特点。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示例二: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象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象飞行,象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象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钱钟书《围城》)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写夏夜的宁静,先从视觉的角度写星忙月残,如?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再从听觉的角度写虫声屑屑、蛙群齐鸣,以动衬静,写出了夏夜的宁静。

3.选好观察点,有序写景。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景致也有所变换,我们常常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景物。

示例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着力写春花竞相开放的景象,观察点由上而下,描写时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有序写景。不仅桃花、杏花、梨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

示例二: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石径,来到了瀑布对面的观瀑亭。凭栏眺望,但见巨瀑似布如帛,汹涌澎湃。瀑水由悬崖直泻牛潭中,气势磅礴。溅起的水珠高五六丈,闪银亮玉,极为壮观,仿佛那是无数晶莹透亮的珍珠在阳光下跳跃。顺着弯弯曲曲的石径,我门又来到峡谷底。从下往上看,瀑布就像一块巨大的白纱披在青山少女的肩上;又似老人白雪般的银发一落千丈。瀑布那强有力的节奏,如同一支交响在我耳边回荡。它的美是无法形容的,它是一颗未经雕琢的钻石,那样晶莹;那样纯朴。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文段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瀑布的壮美。站在观瀑亭,远眺瀑布,似布如帛,汹涌澎湃。站在峡谷底,仰视瀑布,瀑布如青山少女肩上的白纱,如老人的银发。

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郑板桥写过这样的诗句:?一枝一叶总关情?,强调的就是以情带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比如《济南的冬天》,老舍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达意。

示例一:猪场西侧,沿小河飞着越来越多的萤火虫,闪闪烁烁的,把猪场前的空地布臵得像是真的舞台。田野上,蛙鼓虫鸣,一阵阵如潮涌起。月亮这时悄悄爬上了天空,村民们都沐浴在银辉之中,久久不愿散去,把乡村的夜晚闹成了我至今难忘的狂欢节。(《乡村狂欢节》)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此段文字追求?情景交融,物我统一?,无论是闪闪烁烁的萤火虫的舞阵;还是如潮似水的蛙鼓虫鸣,都是为了表情达意所设。与沐浴在月亮的银辉之下、不愿散去的村民,相印成趣,进一步突出了?狂欢?的主旨。

示例二:大雪过后,万物洁白,房上,地上,树上全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玉衣。远眺天地相连处,太阳正要升起,红彤彤的彩云不断扩散,使这遍野的大雪越发显得明净。冬小麦盖着雪姑娘亲手缝制的软乎乎的大棉被,安安稳稳地睡了,心里默默念着:明年的麦穗,一定结得又大又饱满。雪花无私地滋润着大地,大地正做着温馨的梦,构思着春天的绚丽图景。

我多么希望这雪景永在,永远停留在这辽阔无垠的土地上,来装饰祖国壮丽的山河,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是不可能的。雪花,似乎一出生就是为了粉身碎骨,装饰大地那只是它一生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而更重要的则是牺牲自己,滋润大地,来孕育一颗颗丰满的种子,酝酿一个生气勃勃的象我梦中一样的丰收场面。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雪后》的作者便是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内心的爱雪之情。但作者不满足于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为了更好的表达主旨。作者不满足于对壮丽雪景的描绘的,进一步地挖掘雪的作用,并通过对雪的作用的描写赞扬一种精神,一种从一出生就是为了他人粉身碎骨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

方法总结:

1.抓住特点,巧用修辞。

2.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感知景物的特点。

3.选好观察点,有序写景。

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作文展评

结合本节课所讲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阅读《我漫步在金色的校园》一文,并做简要评论。

我漫步在金色的校园里

傍晚,我带着紧张学习后的疲劳,走出了教学楼,来到布满金色阳光的校园。

向西望去,只见水池中的喷泉涌出高高的水柱,周围的小喷嘴喷出的水柱也都向中间聚拢,形成默契的配合。在夕阳的映照下,水柱披上了金色,远远地就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走到近前,溅出的水雾扑在脸上,仿佛蒙蒙细雨从天而降。水池周围繁花盛开,喷红吐绿,绚丽多姿。球形的麦冬青,朴实庄重;粉红色的鸡冠花昂首挺立;菊花、串红在晚风中摇来摇去……深深呼吸这凉爽、清新、芳香的空气,感到沁人肺腑的惬意。水池旁还有几个辛勤的园丁正在为花朵修枝叶,正是他们用汗水打扮着我们美丽的校园,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看看南北两旁,在乳白色的建筑上有两幅巨大的壁画。北面是一个人蹲在那里若有所思,谁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或许他正思考。南面那幅庞大、复杂的几何空间图形,在探求其中奥妙,或许他是在深沉地望着每个人,提示人们要学会运用头

我离开了喷水池,沿着洁净的大道向东南来到科技楼,这是同学们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开阔眼界的地方。楼是曲形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东边楼顶的半圆形顶部的天文台。往上望去,显得那么高大。就是在那里,同学们的视野扩大到浩瀚无边的宇宙中,那突出的圆球,仰望蓝天,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事业的追求……

我登上楼顶,来到宽敞的平台,轻松愉快,仿佛一个没事人一样。俯视周围景致,只见万道霞光为整个校园披上金色,乳白色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小巧的花坛点缀其间,由六边形的教室组成的教学楼稳坐对面……楼呀,树呀,路呀,都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走下科技楼,来到图书馆门前的方砖路上,立刻感到一种清爽庄重的美。两边是绿茸茸的草坪,周围是松柏围成的墨绿色的围墙,在这红围翠绕之中的便是披着乳白色外衣的图书馆。里面一定有不少同学正在安静地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图书馆西面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像一条纽带把各自南北的楼房连接起来。雨天,它为师生们挡雨;夏日,它为师生们遮阳。瞧!不少人正在这儿促膝谈心,有的在欣赏景致,有的在复习功课,真是乐在其中。

走出长廊,顿时让人感到充满活力。东边体育馆里传出?嘭嘭?的声音,那是篮球队的同学在刻苦训练。北面是宽阔的操场。400米的跑道上,同学们个个似马奔驰;球场上,人人如猛虎下山,奔跑跳跃。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生赏析、交流)

评析:

本文采用移步换景以游踪为序进行写作,紧扣?漫步?写文:从教学楼出发,先向西再折向东南,逐个描写了水池、壁画、科技楼、楼顶平台、图书馆、长廊、体育馆和操场等景观;立足点交代清楚:或平视,后仰视,从多角度描绘傍晚时分金色校园的美丽风光。

在写景的同时,作者还注意描述了人的活动,展现了同学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刻苦学习的精神风貌。文章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力求描摹景物形象具体,且特别注意融情于景,尤其是几处对?金色?的描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对校园无比挚爱的情感。

五、才情展示。

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写景的方法)参考题目:见教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作品务请注明出处,机构云平台、个人云空间的建设权、管理权、所有权均归实名机构和实名师生所有,与世界大学城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穷人》续写作文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桑娜拉开长子,让渔夫往里看。

“哦!你怎么不和我说你把他们抱回来了呢?”渔夫惊讶的问。

桑娜放下紧张的心,露出灿烂的笑脸,说:“我担心你不同意呢!”

渔夫哈哈大笑:“我怎么会不同意呢?”说着,他拿起马灯,站在床边,微光照射着七个孩子。“瞧,这两个孩子长的多像西蒙啊!”

桑娜拉起帐子,轻声说:“嘘,别打扰到孩子了。”

许多年以后,几个孩子慢慢长大了。一天,桑娜带着孩子们,走在热闹的集市上。

“行行好,给我点钱吧。”一位老人穿着破旧的衣衫坐在地上。

“哦!天呐!”桑娜惊呼一声,用手在包里翻来翻去,终于拿出几个硬币递给老人。一个孩子抓住她的衣服,问道:“妈妈,我们的生活都那么艰难……为什么还要给他钱……”

桑娜和蔼可亲的笑了笑,说:“孩子们,你们要懂得,有很多的钱,并不算富裕,只有拥有了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那种美好心灵,那种精神,生活才算富裕。你们一定要记住,不管是穷,还是富;不管聪明,还是笨,都要拥有善良的本质。”

几个孩子一起点了点头,他们多么自豪,多么自豪有一个这样的母亲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让儿童爱上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全文共 3726 字

+ 加入清单

葛欣 他是一位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著有 “阳光女生杜小默”系列等二十余部儿童文学图书。

他是一位用心的爸爸,为女儿讲故事、写信十年,提出做“三心三型”父母教育理念,著有家教书《亲爱的宝贝》。女儿葛嘉竹目前已经写出20余万字童话、小说,获全国冰心作文奖等多项奖,在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有两本图书在出版社签约即将出版。

他是一位孩子们喜欢的作文教师,在全国数十家学校、图书馆做过讲座,有数百名学生的作文在报刊发表、获奖,著有用有趣童话教小学生写作的“嘻哈兔玩作文”系列图书。

女儿已经上了初二,虽然学习紧张,可在闲暇时还是会坚持写作。利用刚刚过去的寒假时间,又完成了一部5.8万字的小说。为了完成这本书,女儿读了三本史书,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在我看来,这个过程比这个结果更重要。我曾问过她累不累,她告诉我:“不累,有意思!”有家长问我如何让女儿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充分尊重孩子的阅读体验,才能使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多年来,我抽出大量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游戏,陪孩子锻炼,陪孩子出游,但更多的,还是陪孩子读书。

女儿小时候一开始对书并不感兴趣,我把一本图画书拿到她面前,她或是往旁边一扔,或是把它放在嘴里用力咬。为了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我想出许多方法。身教重于言传,我因此改掉了每天晚上看电视的习惯,捧起了图画书。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看书时,我还故意一边看一边呵呵地笑。每当这时,好奇的女儿就会被吸引过来,想看看爸爸在笑什么,看看书上有什么有趣的东西。

陪孩子阅读的时候,我总会给故事里的每个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有时,单凭声音和语气实在很难区分开,我就会捏着鼻子说话,这样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让女儿感觉特别可笑。每当我讲到开心处,会和女儿一起尽情地笑;讲到紧张处,会握紧拳头怵怵发抖;讲到关键处,会卖个关子吊吊女儿胃口;讲完了故事,还会和女儿分别续编出新的故事。

阅读过后,我还经常陪女儿做角色扮演游戏。当然,每次正面角色都是女儿的,反面角色不是我的,就是孩子妈妈的。看过《草船借箭》这篇故事,我就和女儿分出角色,由我来扮演周瑜,孩子妈妈扮演鲁肃,由她手拿大蒲扇来扮演诸葛亮。表演时,如忘了书中情节,女儿还会去翻找《三国演义》,查找故事中的内容,实现了主动阅读。

二、久而久之,女儿养成了和我一起看书的好习惯

孩子上学后,为了经常能读到好书,我注意把购书与借书结合起来。我每年都会在书店、网店购置大量图书。如今,家里的藏书中,最多的是少儿图书,现在已经有几千册,成了一个小型少儿图书馆。我每周都会到图书馆借阅十几本经典图书,供全家阅读。在借书时,我会充分征求女儿的意见,因为如果借来的书是女儿不喜欢读的,那这次借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女儿更喜欢看带插图的书,我每次尽量都会借些带有精美插图的经典文学书。

好书是需要分享和交流的。每天早晨,我送女儿上学的路上,经常与她口头交流前一天读书的内容。这个过程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就像朋友一样交流。我们可以就书中的人、书中的事,畅所欲言。我们之间没有批评,只有鼓励与商讨。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后,已经能自主阅读,但我还是坚持带着她阅读。每天晚间睡前一小时是我们固定的阅读时间。阅读后,我鼓励女儿建立自己的阅读档案,让她在每次阅读时和阅读后记下阅读书名、作者、主角,自己发挥想象画插图,并对该书作者或书中主人公说上几句心里话。每天睡前,一家人还经常就书中内容进行交流。

正是因为我们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长期坚持多读书,读好书,尊重孩子的感受,让阅读成了快乐体验,才让孩子爱上了阅读。

三、孩子不会写作文?我用编故事的方法教给孩子写作技巧

刚开始写作,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我的女儿也不例外。我针对她喜欢童话,喜欢故事的特点,用童话故事来教她写作方法。

针对她找不到写作灵感,我为她编了个童话故事,对她说,想写好作文,得先找到灵感小神仙。“这个灵感小神仙可调皮了,他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总喜欢藏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认真寻找,就会发现,他有时会藏在身边人物中,有时会藏在寻常小事中,有时会藏在身边景物中,有时会藏在报纸杂志中,有时会藏在电影电视中,有时会藏在大胆想象中……” 我还根据具体例子,告诉她我是怎样找到的写作灵感。“写《流浪狗丢丢》,不就因为我们收养过小狗丢丢吗?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动物。《暑假乐事多》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杜小默长大想当穆桂英。这个故事的灵感,就来源于你曾经的理想啊!”

孩子一开始写作文爱写流水账,怎样不写流水账?我编出一个故事,嘻嘻兔遇到魔法学校,遇到了孙悟空,在孙悟空的邀请下写了一篇作文,结果这是一篇被写成了流水账的作文。通过对照问题,嘻嘻兔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在作文中没有抓住重点去写细节,后来,他终于写出了一篇优秀的作文。

我写出许多这样的故事,把它们当做给孩子的写作教材。这种用故事教孩子写作方法,很受女儿喜爱,最终也让女儿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

四、要做“三心三型”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就要做这方面的典范。我们也许不会读得很透,写得很好,但我们可以为孩子做好表率,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永远不能指望我们在这边开心地看电视节目,孩子在那边会安心地读书、写作。我为了做好孩子榜样,为了做个好爸爸,十年来,很少看电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陪孩子阅读、游戏方面。我认为,做父母的,要做“三心三型”父母,即有爱心、有耐心、有童心,牺牲型、学习型、朋友型父母。尤其是做爸爸的,更要有“三心三型”意识。

作为家长,不论您是一位妈妈,还是一位爸爸,都应该有“三心”。“爱心”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帆,“耐心”是孩子快乐成长的舵,“童心”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桨,在孩子快乐成长的航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也是如此,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与孩子的心贴得更近,才能更懂得孩子的阅读需求,才能掌握更好的阅读写作时机。

家长想要拥有“三心”

1、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不同时期的需求

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在抓住时机,实现更好的读写。

2、回忆自己的童年,做到将心比心

想想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的无拘无束,再看看现在孩子的不易,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孩子,就会少些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3、要了解时代的变化

有位家长说:我小时候不用家长督促,就知道认真看书,我的孩子也应该像我一样。但是这位家长忽略了,与我们的童年相比,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孩子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家长们需要做的是,用优质的图书、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快乐的写作体验来吸引孩子,使他们乐在其中。

五、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也要能做“三型”家长

1、家长应有学习意识

“子不教,父之过”是一种责任,“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生命不止,学习不止”是一种境界。家长带头学习,不仅能学会教育方法,更能营造出书香氛围,给孩子良好的熏陶,培养出孩子良好的素养。

2、家长应有牺牲精神

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与写作,家长需要牺牲一些金钱买书,需要牺牲一些娱乐,需要牺牲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为孩子做出牺牲,在有些家长看来很痛苦,可在有些家长看来很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过程是快乐的,充实的,享受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并没有“牺牲”,而是“得到”。他们每天为孩子付出的仅仅是一滴水,最后得到的却是一片浩瀚的海洋。

3、家长应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一起打打球,下下棋、登登山,游游泳,逛逛动物园,进进展览馆……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一起写作,一起欢笑……同孩子常与欢声笑语为伴,常与书香笔墨为友。

我们可以不会写,但一定要学会鉴赏,这样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亮点与不足

我们可以不会写,不会画,但我们可以学会鉴赏。闲时读读精彩的文章,从中感受“美”。久而久之,有了很好的鉴赏力。这时再读孩子写出的作文,就能更容易发现其中的亮点与不足。每天读好书,尤其是好的童书,是我的必修课。在读书、鉴赏的同时,也充实和提高了自己。

为了让孩子对某件事养成兴趣,就要给孩子树立自信。在孩子面前,家长可适当“示弱”,而不是指手画脚做“专家”。在孩子需要你的点拨时,家长可说出自己的意见供参考,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写得不够好,对孩子横加干涉,这就大可不必了。这样做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久而久之,可能还会失去做这件事的兴趣。

奖励分为精神上的奖励和物质上的奖励。精神上的奖励最常见的是赞美。在孩子的兴趣培养方面,家长的“赞美”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孩子写得好时,我通常会给予真诚的赞美,而不是简单敷衍说:“不错啊!”我会具体点明好在哪里,如,可能会对孩子说:“这个小孩的语言写得真活泼!”“呀,你个想法我怎么就没有呢?”有时也会伴以竖大拇指、拥抱孩子等身体语言来赞美孩子。

精神上奖励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帮孩子的作品投稿。如果作品能够发表,乃至出书,会给孩子极大自信和极高的成就感,对孩子的兴趣养成大有益处。

物质上的奖励效果明显,也可运用,比如女儿在前些日子里完成的那本书,写作动作就是想要一套她喜欢的书。物质奖励方法要慎用,要少用,要量体裁衣,不要让孩子养成凡事讲条件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落花生》写作方法上的特点_5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落花生》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落花生》这篇习作例文在写作上主要的特点是以物喻人。例文通过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品尝花生时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去学习这篇例文。

1.例文在结构上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顺序写的。收获节时对花生的议论是重点,至于种花生和收花生的情况写得简略。这样组织材料文章脉络清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重点要学习例文以物喻人的写法。在重点段中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去认识花生的好处和特点。父亲以花生生长的情况与桃子、石榴、苹果作了对比,用来说明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接着是以花生喻人,阐明了做人的道理。我们在学习借鉴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借物是为了议论。借物是为了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只有议论部分写清楚了,中心自然就突出了。所以我们说借物是手段,喻人才是目的。

3.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写的事物。例文就是通过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来认识花生本身的特点,然后再用花生说明作人的道理。采用对比的手法使物更鲜明、更便于读者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闻稿件写作技巧与方法

全文共 358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将对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校报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分享或讨论以及反映相关话题,请到论坛讨论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三、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关键

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如果是学写第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而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而孕育新闻主题,则是提高新闻稿价值的应有之义。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写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无数,势必信笔涂鸦,不知所云。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清代的袁枚对“主题思想”的问题讲的精彩。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铜钱,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串铜钱叫“一贯”,袁枚认为,文章的主题就好比是穿钱的绳子,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来统帅你的文字,那你写的东西就像撒满一地的铜钱,不能派上用场。如获得1986年全国高校校报好消息一等奖的《小郎和日本姑娘喜结良缘》(3),如果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描述去婚姻本身,而不是站在“为中日友谊写下了新篇章”、日本姑娘向往中国、追求自我存在价值的高度,就不会使这篇消息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也就成不了一篇好消息。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四、虚心请教,大胆投稿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必要过程

请教的时间,可以贯穿到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寻找新闻线索可以请教;如何拟订采访提纲、选好新闻题材、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可以请教;如何使写出来的新闻更加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应该虚心向学长、师长请教。

一篇新闻概写好后,还得大胆投稿。有的初学新闻的学生记者,或者认为自己的作品羞于出手,即使写好了,也不敢或不愿寄出去,或者总是过分要求稿子的质量,一而在,再而三的修改,结果错过了报道的时机。其实,由于校园存在范围小、易于捕捉、头绪少等特点,如果不抢时间积极投稿,就会让别人抢得先机,即使你写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又一次练笔了。

当然,大胆投稿不是盲目投稿。如果没有任何目的,打的是无准备之仗,再好的稿子也可能石沉大海。因此,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一定要认真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它的版式结构、专栏设置、报道风格、出版(或播出)周期甚至编辑部的人员构成、编辑姓名及联系电话等。是邮寄的,还要弄清楚通讯地址,保证所投稿件万无一失地寄到编辑部。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写稿之前,针对传播媒介的特点,引导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对写作内容和形式作出必要的限制;在新闻稿写好之后也能够有的放矢地投递到报纸等媒体的相应版面、专栏及编辑手中,从而大大增强新闻稿见报几率(或播出几率)。

总之,作为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如何写好第一篇新闻稿是十分关键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大学生记者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深入采访,勤奋笔耕,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楼梦名著读后感悟写作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红楼一梦,恍然惊醒,悲剧,美到让人心伤。忆梦中之事,似是难记;忆梦中之人若在面前;忆梦中之言,甚觉心伤。无奈,超脱时期,末成悲剧。

"谦纸荒谬言,一把辛酸泪。皆云息者痴,谁结其中味。"低声诵吟,重复咀嚼,曹雪芹阅尽沧桑,在从彼的少年阅历中与材,回想的暖馨,身世的炎凉,更是给作品增加了无限的魅力。曹雪芹的作品超出了全部时代,书中的配角贾宝玉完整背离了过后的礼法,但却很是契合当初的观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宏大的成绩!

在尔看来《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充斥了无奈与悲伤。但却在无绝的悲伤之中透出了摄人心魂的美,书中的悲剧是贾宝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恋情婚姻瓜葛,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毕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作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大答题。

悲剧产于二个抉择的不一致。宝玉越来越领现黛玉是独一的良知,而宝钗固然也可疏可敬,但心上总有一层隔阂。贾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却越去越发明宝钗合乎儿媳夫的尺度,黛玉的性情气质却不替他们所喜。宝钗能尽质将大家束缚在礼法的范畴之内,黛玉却返去做了执着的暴露。

悲剧尤其发生于两个取舍威望性的迥异:爱谁,宝玉保持了本人的挑选;然而,弃谁,宝玉是一点也不权力的,所有蒙于父母之命。终极,宝钗折嫁,黛玉回魂。于是,悲巨变成了不可防止的终局。

鲁迅曾说功一句话:"悲剧是将有价值的货色覆灭给己望。"又言"但凡傻弱的公民,即便体魄如何健齐,如何茁壮,也只能干毫无意思的示众的资料跟瞅客,病逝世多多是不用认为可怜的。"可睹,无价值的灭绝并不是悲剧,而《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震动我口,就由于它将被誉之物的美表示得酣畅淋漓。

例如林黛玉,书中充足写没了她的寻求取气量之高贵若不是如此她的悲剧即也不会令人如斯印象深入。唉!说到可悲处愈是可哀。也罢,就此放笔。

不知为何,合上手中的《红楼梦》,竟是想再看一遍。或者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吧,犹如一梦,美的让人不想撒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如何写好读书笔记写作指导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几点小方法生活随笔

全文共 1838 字

+ 加入清单

近段时间,针对同学们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极大的激励了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

第一,引导学生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选材。生活本身就是由琐碎小事构成的,像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上学时受到老师批评,路上看见一件奇怪的事情,和同学发生一点儿矛盾……这些都是琐事,其实 ,像盖房,结婚,考上大学等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大事、正事本来就是有限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应该着重引导他们注意从生活琐碎里边选材,把这样的小事写活,写细,达到以小见大突出主题的目的,文章自然就生动有趣了。我们在写作“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时,我注重引导孩子们从身边发现和挖掘素材,写出了不少令人满意的作文。 陈志豪同学写的《藏在鸡蛋里的爱》,叙述了和爸爸一起吃饭时把碗里的荷包蛋“撬”到爸爸碗里,又被爸爸“撬”回来的小事,体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深的爱,语言简洁生动,读起来却真实感人。

第二,引导学生抓住镜头描写,动静结合, 让人物活起来。

平时写作时,很多学生的文章总是平平淡淡,缺少感染力,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在写人叙事中构思不成熟,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事件的关键之处没有来得及展示就匆匆结束了。为了让文章有味道,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掌握好写作的节奏,设法捕捉住闪亮的瞬间,让作文在应该慢的节点上慢下来,精心打造细节,使其产生感染人的效果。

作为一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就是把人物静态时的外貌特点和行动时的动作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写,从而逼真地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让人物真切、立体地“活”在读者面前。描写人物静态,应从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姿势或某个局部的特写等方面,选择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来描写。中小学生作文描写人物静态的最多见的弊病是“千人一面”,不管男女老幼,写眼睛就是“大大的炯炯有神”,写眉毛就是“弯弯的像个月牙”,写面部就是“一笑两个小酒窝”。因此“抓个性”是静态描写的最重要的一环。 描写人物动态,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来描写。写出人物动作时的个性化,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质。我们作文时,容易偏重于人物的对话而忽略人物的动态描写。其实,动态也是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所以动态描写一般要关注人物的举手投足、神情变化等。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自然统一、水乳交融,从而把人物写生动、写真实,从而使文章产生感人的力量。作文中写人物的机会很多,掌握了动静结合法,你笔下的人物很容易“活”起来。

第三,培养学生酝酿感情,让自己处于感动中,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感动人。最动情的东西,都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实体验,有真切感受,能够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的东西。要做到灌注真情,以情驭文,就要于提笔前酝酿感情,一遍遍再现人物与生活情节,让自己处于激情洋溢之中,处于对人物的感动之中(有时,这种感动会使自己不觉间热泪盈眶)。此时,心中自会生发出写的冲动。自己在感动中动笔,那份感情就会随着文字而流淌在字里行间。同时,正是因为自己处于感动之中,写起来也就会格外得心应手,容易一气呵成。这种感情的酝酿,即使应试作文也不能例外。我们班同学写作《老师,我想对您说》时,我流着眼泪告诉他们:和你们朝夕相处整整两年的我,因为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下个星期不再教你们语文课了,今天是与你们相处的最后一天……全班同学都很难过,结果是每个人都写出了两年来最真挚感人的文章。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让人喜爱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很多人写作,主要是心灵受某种情感的冲击,这种情感自然就会流动于笔端。 我们常说:拥有真情,才能拥有感动,只有渗透着泪与笑的文章才会获得真正的生命,才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

第四,提高批改时的档次 ,用表扬激励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正面的评价和表扬。尽管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 ,可总还是抑制不住喜欢赞美之词。虽然在批改作文时需要我们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但是,老师应该尽量戴上放大镜去寻找文章中的优点,大到文章的构思,小到遣词造句,只要有长处,老师就要毫不吝啬的指出来。孩子们最愿意看到的不是你的挑三拣四,而是你对他的赞赏。所以我在批改作文时总是有意提高打分的档次,极大地鼓励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

现在,我们班的学生不再谈作文变色了,他们最喜欢的事是拿到自己的作文本,看我的圈点批注,总是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都乐意做的事情,怎么会没有进步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明节日的八年级重要写作日记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听到这首诗时,我就会想起几年前的那个清明节

那天,小雨沙沙,天灰蒙蒙的,我们怀着对祖辈的敬意,坐着叔叔的汽车,越过泥泞的小路,穿过白茫茫的雨帘上山扫墓祭祖。

到了祖辈的墓前,爸爸和伯伯叔叔们忙着除掉墓前的杂草,锄去堆积一年的泥土。我呢?还是开始我的山林生活吧!我举着雨伞往山林中走去,寻找我想念多时的野果子。青色的木子、红色的桑葚 ……我不禁垂涎三尺。

”刷刷……“”是什么?“我猛一回头,没人,周围静悄悄的,我的心不禁颤抖,奋力往后跑,可岔口那么多…一个念头从我脑海中跳出:我迷路了。

我站在那儿,双手握紧雨伞,急得直跺脚,泪水在眼中打转。怎么办呢?我突然发现远处一串深深的脚印,我好象找到了希望,赶忙沿着这脚印向前走,心里急着想见到亲人。然而,还没见到人影,脚 印就断了。我又慌了,徘徊在山林中,不知所措,泪水从眼中滑了下来。我抬头望了望渐渐暗下的天,心越发害怕,我尽力回想记忆中”迷路的故事“,想从中得到些什么。

”东边“,不错,墓就在东边。树木茂密的一边就是东边了。我心中的希望之光又一次亮起,大步流星地往树木茂密的那边走去。

终于,走了十分钟后,我依稀听见人们的笑声,于是,像离弦的箭一般往前冲。啊,太好了,我见到了邻居王大妈、同学张林……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让我欣喜万分。

”爸。“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喊,”我终于找到你们了,终于出来了。“

大家都莫名其妙地望着我,他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而我却心潮澎湃。

这次”清明历险“给我的生活增添了难忘的一笔,我至今记忆犹新,它让我懂得要沉着冷静、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学会生存,做生活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的写作小经验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张艺琼,来自四十一中,现在上七年级。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写作时的“小经验”。

关于写作,我有一个奇奇怪怪的特性,不喜欢和别人的文章太过相似。一发现有相似之处,就好像盗取了别人的东西,浑身不舒服。大家可能很疑惑:这是什么特性?简单来说,这就是创新意识。我总会在写作前,在大脑中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举个例子,在我写叙事散文时,我会在大脑中的“题材库”中提取各种新颖的事例。再从中筛选出最独特,最能吸引读者眼光的题材分解成多个小片段,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

当然,写作不能缺乏灵感。在我写作时,总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想要喷涌而出。而这源源不断的灵感,归功于我的两个“好朋友”。这其中一个“朋友”便是日记。

小时候,我很不喜欢写东西,尤其是老师布置的日记,认为那既无趣又枯燥。

一天,我心血来潮,翻开了以前的日记,却发现老师每天都很认真地批改,并给我标上了评语,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就这样,我慢慢爱上了写日记,每天记录下身边所发生的好玩的事,令人感动的事,配上我自己画的小表情,一个香喷喷的日记便新鲜出炉啦!可别小看这日记中的点滴小事,这都是你在写作时宝贵的财富。这便是题材,当题材在你脑中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形成“题材库”。这样一来,就不用发愁写作没有灵感啦!

我还有另外一个“好朋友”,他就是书籍。

我喜欢读书,从小到大都喜欢。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三年级时母亲为我办了借书卡,每周日带我去借书。开始我是极不耐烦的,读了两三本书却觉得异常有趣。每周日就变成了我自己跑去借书。借书室每周最多借五本,最短归还期是七天,由于我读书速度快,一下午就把五本书看完了,那我日常的读书时间干嘛呢?只能重复看。

在我刚升上五年级时就把曹文轩,杨红樱,沈石溪等作家的丛书至少看了2遍。我喜欢的作家丛书读完了,借书馆又没有适合我那时年龄的书,那我怎么借书?重复借。就这样,在我升上六年及之前,就把那些作家的书读了3-5遍,并把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有趣事例烂记于心。

六年级时便开始接触名著,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那个没有作业的暑假,我一口气读完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原著版,文笔也更加富有诗意。读书也是有方法的。

上了初中,我热衷于读那些文笔优美的散文,并把一些好句子摘抄到本上,在旁边贴上标签,如“描写日落”“描写菊花”等,这些优美的句子亦是你在写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一语文写作的五种描写方法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3、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5、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穷人续写500字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桑娜家收养了西蒙孩子后,家中就像儿童游乐场,气氛活跃了起来,但是他们的日子越来越难熬了。

有一天,妻子桑娜像往常一样勤劳打扫,丈夫去打鱼。晚上妻子桑娜没见丈夫回来心里思潮起伏,想:“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不行,要去看看,都那么晚了还没回来。可是……孩子多去不了……哎!先让他们睡着了再去找吧……”于是妻子桑娜很快把孩子哄好,谁知,丈夫竟倒在了家门口,桑娜心里慌又急,手足无措,心里顿时慌了起来。她把丈夫抱到了床上,桑娜看着他苍白的脸,被雨水渗透的衣服,忍不住哭了起来。“我们的日子太难熬了,真的太不容易!太不容易了!”她不停地在嘴边说着。有的邻居听说桑娜的丈夫晕倒了,便前来探望他,热心的邻居家境也不好,但为了想让桑娜的丈夫快点好起来,毕竟没有他,孩子吃什么呀?所以邻居每天都从家里省一点菜给他们。桑娜一家都是靠丈夫打鱼为生,而邻居们也不例外,他们自己辛辛苦苦捕的鱼也送来了几条。

随着邻居的帮忙,妻子的细心照顾。不久,丈夫的病好了。一晃几年过去了,孩子们慢慢懂事,长大了。他们十分体贴,孝敬父母亲。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收获了许多,他们非常感激邻居们能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所以经常给邻居送鱼,送菜。

这不富裕的渔村里,每个人都很富裕,因为它们富有一颗善良,同情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穷人续写_故事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你瞧,他们都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哦?我看看。真的耶!桑娜,你是什么时候把他们抱回来的?渔夫问。哦,就是刚刚我去看望西蒙的时候啊。桑娜一边说,一边往七个孩子盖好被子。

从此以后,这本来就穷的一家人,自从又多了两个孩子,就更穷了,渔夫和桑娜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就为养活一家九口——渔夫每天要多捕两条鱼,桑拿每天要多耕两亩地,他们早晨更早的起床,晚上又很晚才回来,但就算是这样,这一家九口还是勉勉强强过得去。 渐渐的,这7个孩子长大了,但是,他们没有鞋子穿,整天光着小脚丫,在到处都是玻璃碎片的地上跑来跑去,不论春夏秋冬。好在,这几个孩子都非常懂事,五岁左右,就会帮着爸爸妈妈干活啦,今天帮妈妈耕地,明天又帮爸爸打鱼,到了后天,他们又分工合作——三个孩子帮妈妈耕地,四个孩子又帮爸爸捕鱼。 总而言之,他们的生活还是渐渐好起来了。

17年后,7个孩子都长成了一个个英俊的小伙子,他们还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过上了清贫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们仍然都很孝顺,桑娜和渔夫都老了,7个孩子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争着干,从来不让父母受任何苦。 过了几年,桑娜和渔夫相继去世,7个孩子遵照他们的遗愿,将他们所有的财产,无条件的捐献给了穷人们,将两位老人所有保存完好的器官捐给了需要的人,让他们看到光明,听见声音。 后来,7个儿子更努力的劳动,生活比原来好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求职信写作方法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求职其实就归纳为以下这几点

1.你得知这份工作的管道。

2.学历及职历的概要。

3.你的个性以及能力。

4.联络地点、联络方式,以及最后的感谢语等,但其实这里可以发挥创意的空间非常的大。求职信的诉求在于延续履历表的内容,更清楚的表现工作企图心、个性、特质等。另外,有时写些自己平时喜欢从事的活动来补充 履历也很。举例来说,你甚至可以这么写:「我工作时专注的耐力就是从钓鱼中培养出来的」。

求职信的书写诀窍

1.表现自我的个性及特质  建议使用积极正面的陈述方式。

2.文章不可冗长  控制在总共四段、每段五行以内。

3.前瞻性的气魄  具有勇于突破与开创气质的人是外商公司的最爱。因此并不需要对之前辞职的原委做太多的解释。

4.少用第一人称  为了避免流于自大与主观的缺点,尽量少用第一人称。

第一点---说明你从何处得知这个工作机会

这是最基本的部份。一般来说会将媒体广告的名称改用别的字体书写或用底线加以标记。在这个段落中也可加上你的「career goal」。

第二点---强调自己就是最佳的人选

这是最精华的段落。要依据求才广告的内容,将自己的能力及特色恰如其份的包装起来。不过在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要避免将自己吹嘘的过分离谱。

第三点---在结尾部份注意应有的礼貌

最后的部份建议要以「感谢对方在百忙之中阅读这份履历」,并且「诚挚的期望能得到面试的机会」、「希望有荣幸能为公司效力」这样的句子作为结尾,让主管留下好的印象。

一定要记住:撰写求职信是基本常识,否则你的求职行动可是不合格的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论实用写作的方法

全文共 4765 字

+ 加入清单

实用写作遵循着一切文章共同的写作规律,但在采集——运思——行文——修改的基本写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与文学写作不同的内容,如动机问题、调查采集材料问题、验证并梳理材料问题、研究并处理材料问题等等。面对这些命题该如何解决,这便是本文要讨论的具体内容。

一、需要与动机的转换

写作动机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动力,写作动机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一般来说内部动机支持的写作是一种自主的写作,外部动机引发的写作则属于受命的写作,实用写作多数情况应视为受命写作。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虽仍为“需要”所激发,但这种写作“需要”是外力施加的,并非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自发的缺乏状态。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主要表现为受“他人意志”支配和为“功利目的”驱使这两种形态。受他人意志支配包括接受领导布置任务、师长规定要求、朋友委托求助等等。凡出于他人意愿的写作动机下发生的写作行为都是受命写作,广义的公文就是最典型的领导或领导机关意志的产物。而奉命进行某个课题研究,最后撰写科研报告,这种写作“需要”也是外力施加的,但是由于受命者和授命者的固有关系,写作者原先的非写作的“需要”都转变成了写作动机。为功利目的驱使的写作动机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文章被作为特殊商品或特殊评价依据(如评价学术水平的依据)后带来的客观现象。

虽然实用写作就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实用写作目的的功利化实际上就是实用写作的“实用化”,但是,发起并支持主体写作行为的心理因素并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写作主体的内部动机。于是实用写作面临着一个主体动机转换的问题,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领导布置的、工作需要的、同事委托的等等,这些外在的原因都要转换成写作主体内在的一种需要,也就是主体内心有一个“别人要我写”到“我自己要写”的转变过程。只有真正完成了这种动机的转换,属于写作内部动机的特有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在实用写作的行为过程中出现,如写作冲动、写作欲望、写作激情、写作心境乃至持久维持写作行为的写作热情等等。由此可见写作动机的转换,是实用写作心理的内在规律,是维持写作行为并为其不断增力,确保实用写作质量的需要。

二、材料的采集与验证

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因而对写作材料的基本类型有着多种认识。从材料的来源看,有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之分;从材料的性质看,有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之别;从材料的存在空间看,有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之异;从材料的存在形态看,有个别材料与综合材料之辨。然而从实用写作对材料特征把握的需要看,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和情报资料这3类是最常见的。

“事实材料”即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在实用写作中人名、地点、事件、数字等都是常用的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就是观念性材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验证的观点,如科学的原理、定义、定律,生活中流传的警句、格言、俗语等等。在实用写作中最为常用的理论材料,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精神;二是相关的时政动态、思想见解和学术观点。“情报资料”是有关工作人员根据事实、数据而编制的信息资料,它包括报表、统计资料、简报、文摘、索引等,这些也是实用写作不可或缺的写作材料。

获取材料的办法多种多样,实用写作采集材料的主要手段是调查,不同的调查方式与方法又是实用写作区别于文学写作聚材、选材的基本途径。调查的方式主要有:典型调查、专题调查、系列调查、追踪调查、随机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实验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

既然材料有直接与间接、正面与反面、历史与现实、个别与综合之别,那么材料就有一个真与伪、虚与实之分。生活中的材料或者素材,是需要经过核实、鉴别等验证才能写入文章的,只有鉴别验证确认的材料,才能成为文章中证明和支撑观点的材料。

核实、鉴别材料时须验证的主要内容是:一是辨真伪,指文章使用的材料不但要准确无误,而且要贴切恰当,经得起推敲核查;二是查缺漏,指文章该使用的材料应完整,决不能遗漏,要利用一切机会弥补并完善;三是求典型,指文章应使用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体现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力求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要发掘和利用材料在文章中该起到的作用,实现材料对体现写作意图的意义。

三、思维的类化与序化

实用文章写作中多数文本以条款格式为主,标序及分条分款的文章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及作者思维逻辑层次的外化。在一篇文章中,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及作者的思维是通过材料组合排列体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材料的类化与序化是思维类化与序化的必然。

“类化”是写作主体对材料归类、归项的思维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人类思维的“类化”功能使作者能够从容地面对纷繁复杂的写作材料,经过条分缕析的梳理之后,材料才分门别类出现在文章的各个部位,并按照预期的写作意图,表达观点、阐述意见、传递信息,以实现写作目的。所以“类化”是写作材料逻辑化的过程,也是作者思维条理化的过程,更是为文章化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思维类化直接作用于材料类化,材料类化表现在文章里就形成了章节——层次——段落等成网络状结构的各种形式。材料类化的结果,不管单元多小,其位置处于材料网络系统的末端,但它都是相对独立的逻辑单位,担负着相应的表意责任。

归类和归项是类化的两种重要形式。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属性,把具象的事物从一个大类分解为若干个小类,或是将若干个小类归纳为一个大类的梳理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归项则是把抽象的事物从一个整体分解成几个不同方面,或是从几个不同方面归纳出一个整体的梳理和认识事物的方法。

归类、归项的材料类化过程必须遵循通常的逻辑规则,这就是分解或归纳都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不能使用双重标准。同时还要做到:各类、各项在分解之后应是自成单元的逻辑单位,相互间性质必须互不包容,内容也不能重叠交*;各类、各项在归纳后小类或分项应具有大类或整体的属性,它们与大类或整体间应具有明确的种属、种差的从属关系。

在实用文章写作中,写作主体对材料归类、归项的类化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它可能是反复的、双向的、循环的,因为思维总是要在反复比较、试误中才能逐步清晰起来,直到最后定型的。思维类化的过程是复杂的,并且是在大脑的“黑箱”里进行,但其最终结果要外化为文章的表现形式,成为“可视”的精神产品。于是就牵涉到了文章的表述,即如何将思维类化的成果通过思维的序化,有条理地写出来,成为具体的文章,层次分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以下要讨论的话题。

思维的类化为实用文章写作中将写作内容作分类、分项表述提供了前提,因为惟有思路、材料梳理清晰了,大小间的关系及主次间的位置明确了,文章才能顺利布局,才能条理分明,文章各个方面的展开才能有张有弛。因此思维的序化必须建立在思维的类化基础之上,有合理的归类分类,才有恰当的编序排序。

将写作内容作分类、分项表述是实用文章写作中极为常用的方式,法规文书中“章下有条,条下有款,款下有项,项下有目”的列序及“章断条连”、“条连款不连”、“条贯到底”等等术语,正是这种表述方式的集中反映。在实用文章写作中,主要采用或基本采用条款式列序写法的文体除法规文书、契约文书以外,多数的计划类文种,如规划、方案、要点、安排、意见、设想等都采用了此法。像其他的事务文书或行政公文、经济文书、诉讼文书等,虽不一定全用条款列序形式,但根据内容的分类、分项,以大小标题统领全篇的方式,也比比皆是。

从思维的序化到材料的序化,再到文章列条列款的序化,这应该是“序化”的标准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有了约定俗成的对于结构层次序数的“规定”:第一级为“一、”,第二级为“(一)”,第三级为“1?郾”,第四级为“(1)”。当然在同一“级”里也常见更为简明的标序方法,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等等。

序号排列的内在机制是思维的序化功能,然而序化不仅仅是一个标序的问题,分章列条、序数排列只是文章条理化外在形式的一种。实用文章写作中,大小标题的设置,主次概念的使用,各种材料的分布,实质都包含着一个思维序化的问题。所以要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必须让作者的思维缜密完整、合乎逻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调查研究、正确认识事物上下功夫。因为写作主体正确的思维序化是文章内在因素作用和事物内在联系的必然,所谓的文气相通、文脉相联,也正是思维序化合乎认识规律而带来的文通句顺的结果。

四、规律的抽象与概括

尽管需要陈述事实、交待背景,但实用文章写作最终指向的总是结论、意见、措施、办法、规定、要求等抽象性、根据性的思想成果。因此实用文章中有相当的文种是以归纳要点、抽象本质、概括规律为最高追求的。其中较典型的文种就有总结,总结的内容是回顾、检查以往的实践工作;总结的目的是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分析、评价来找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的实践。虽说总结要对已完成工作做全面系统的回顾,但并非具体详尽地回顾了过去的工作情况就是一篇好的总结。总结三分式结构内容就说明了仅仅回顾基本情况和介绍主要成绩与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总结还要对基本经验或教训作出概括,要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最后的结尾中还要写上存在的问题或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对调研报告也有同样的写作要求。调研报告是对客观事物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写成的、反映所获信息、情况和结论,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书面报告。各种类型调研报告的规范或主体内容几乎都被要求回答“结论、建议、本质、规律”等。如“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中的“对策”;“提供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中的“推广经验的建议”;“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的“处理的意见和建议”;“研究问题与预测趋势的调研报告”中的“建议或设想”等等。

总结与调研报告是这般的情形,对法规文书、行政公文、诉讼文书、经济文书等也同样有这样的要求。可以说实用写作所生成的这些文书或文件,不仅仅是秩序与管理的需要,更是经验与教训的集成,是现阶段个人、单位、机关、团体、国家机器对社会、对现实的一种规律性认识。

从以上文体倾向可知,实用文章写作的表达方式看重的是分析与综合。在具体的写作中,分析就是把材料和写作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过程,并分别加以梳理和研究,使其成为

提示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思维方法。

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从纵向的角度看,就是探究事物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将对象分成若干现象,逐阶段进行考察的分析方法。如渊源分析法(原因——现状);预测分析法(过去——现在——将来);进程分析法(低级——中级——高级);动态分析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等。从横向角度看,则是通过事物的内外联系,分析对象各个方面及它在整体中的比重,来把握事物特点的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对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正面与反面、内容与形式、个别与一般、主流与支流等所作的辩证分析。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则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一种揭示事物规定性的分析法,在奖惩类决定等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诉讼文书中,经常涉及给事物定性,甚至文章本身就有专门的“定性”段落。定量分析是根据数据统计,把握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分析方法。当下在追求“惟一性”的“科学化、标准化、数据化”的社会思维时尚下,定量分析的科学因素也越来越多地为实用文章写作所应用。

有分析必有综合,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写作对象的各个部分和方面及各种因果关系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就综合的类型或方式来说,感性认识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就有知觉的综合。写作中归类、归项的思维过程及对主题、概念的归纳,则属于形式逻辑的简单综合;辩证逻辑层面的综合,则表现为对事物、对写作对象的本质抽象和规律概括,而这几乎是所有实用文章写作的根本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作文写作应多写真实的感情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同学常叫作文难,对着作文题目感到无从下笔,想了半天,也写不出几行字。于是,心生一计,把“作文选”中看来的写一篇给老师,或者自己瞎编一篇给老师。如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我的同桌》。他提起笔很快写好了。作文中说,他的同桌平时与他关系很好,但考时他考不出来,要求同桌帮忙,同桌怎么也不理睬他。考后,他恨同桌,同桌却耐心地批评教育他。我说这同桌的故事是假的,他承认是作文选中看来的。我叫他写出他真实的同桌,他说照实写,写不来。

这种照抄照搬、胡编乱造的“作文”,对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是丝毫没有帮助的。相反,还会闹出笑话来。如最近我读到一本新出版的作文选。其中有一篇《冬天的早晨》,作者是平阳的小学生。该文说冬天“大榕树,光秃秃的树枝,立着一动不动。”,“上街买菜的老人,戴着大皮帽子,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榕树是亚热带的长绿乔木,我们温州地区河埠头栽有很多大榕树,大家都看到榕树冬天是不落叶的,榕树怎么会“光秃秃”呢?我们温州很暖和,冬天很少下雪,有下雪也不大,下的时间也很短,哪有路上老人“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呢?“眉毛胡子变白”只有极寒冷的北方才能出现。这样的作文,我们一看,就觉得不真实。不真实就不可能成为好作文。

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写不真实的作文呢?一是他们既怕作文又不重视作文,所以会来个随便抄编来应付;二是他们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脑袋里没有“积蓄”很多作文的材料,因此到写作文时,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就无法写了。

我想,要想纠正这抄作文选、瞎编作文的毛病,第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以为作文是可以胡编乱造的,一定要求自己去写真实的;第二,要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最好能够记日记,把每天看到的真实有趣的人与事,甚至听到生动的话,都记到日记里。若有这样的决心与努力,作文作假的毛病就一定能克服。

同学们虽然还是小学生,但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新鲜的事儿,如果我们是个有心人的话,新鲜事儿写进作文,你的作文就一定能生动活泼,真切动人,就决不会有瞎编乱造的感觉了。我们提倡记真事、写真话,抒真情、表真意,决不能去搞“假、冒、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归纳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总结: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以小说穷人谈文学作品续写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听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穷人》一课,其中有一个续写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练习,写出来的内容虽然很有想象力,可也不一定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这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离那个时代的距离太远有关,另外,不同的人写同一篇内容多多少少不会有脱节现象,人与人的思维总是不同的,就如《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可谓精华,后四十回乃高鄂续写,虽成就了一整部完整的作品,可总给人一点遗憾之感。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教学《穷人》一课时,由于有课后练习的限制,因此也让学生作了此续写,可写出来的效果不尽然,有的学生在作文中竟然写到这些孩子全都长大成人,而且后来发了财成了大老板,接父母去城里享福,虽然表面看起来学生很有想象力,可他们完全是按照现在的生活境遇在写,学生经历的生活毕竟只是生活的这个社会,从很多学生的习作来看,他们的心固然是善良的,可当时的俄国社会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穷人穷困潦倒,本来一家人的生活已经过得很勉强,可如今多了两个小孩,怎么可能过得下去呢,就算大人们更辛苦,更节俭,自己少吃,那就更可能出现连大人也给累垮了,那就会失去生活支柱,孩子就更难抚养,可能一部分孩子能活下去,但其中一部分却也可能根本活不下去。这与当时托尔斯泰的主旨是一样的,其实写到结尾他已经根本无法想象下去了,让读者来深思这个问题,到底他们能否好好的平安的生活下去,这样就能显示文学作品的意犹未尽,如果都续写了,就失去了作品本身要体现的主旨,甚至改变作品的主旨,削弱作品的表现力,那就反而是画蛇添足了。

同时,我们可以纵观文学史,有哪一部续写作品是成为经典的,就算是本作家的续写也不一定能成为优秀作品,如果不排除通俗文学的话,那金庸的《神雕侠侣》算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续写作品,而《简爱》的续写作品看者亦少,也决没有《简爱》知名。因此,我觉得对于一些经典大家的作品我们没有必要进行续写的作文练习,口头说说练练想象能力还是有必要的。而对于其它的一些非经典作品,比如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内容,我们倒是不妨让学生动动笔,动动脑,让他们的想象力得以很好的发挥,那样,我们就不必为多此一举的弊端而担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