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介绍春节家乡的风俗【汇总20篇】

浏览

6089

作文

1000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乡春节在腊月初旬就拉开了序幕。

十二月刚开始,街上卖对联、灯笼的摊位多了,切米泡糖的店铺忙碌了,大街小巷里飘着米泡糖的香气。街上的人很多,摩肩接踵。大家都拎着大包小包,有条不紊地为过年做着准备:各种干果,瓜子、花生、核桃……孩子们最上心的,除了吃的,就是漂亮的新衣了吧!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新衣,若今年是本命年,那就少不了一抹红色!

腊月二十五是年头日。这天是要吃年头饭的!在南乡,这天还得做馒头。当香喷喷、热乎乎的馒头出笼时,不只是小孩,大人也忍不住用手抓起一个馒头嘴里塞。那股味儿,可真令人回味!这一日,可千万不能大扫除。也不知是谁定的规矩,只是家中老人再三嘱咐。

过了年头日,村里的鞭炮声越来越频繁了,年的味道也就更浓了。

二十七八,家家赶做肉丸儿,预示着家家生活圆圆满满。竹笼里蒸着糖糕。糕香甜,生活更甜!

除夕真热闹,放眼望去,整个村子红红火火:对联红,灯笼红,新衣红,人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红。年夜饭上,大个的馒头,大盆的笋炖排骨,大碗大碗的米饭,吃完饭后,人们的肚皮也是大个儿圆。

电视中,滑稽的小品的逗得大家开怀大笑,美妙的音乐萦绕耳畔……大家谈笑风生。不一会儿,就到了午夜,我们吃着饺子,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新年到,我们也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了。

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就是元宵了。大街小巷都挂着灯笼,纸灯、纱灯……人们的手上也挂着灯,兔子灯、鸭子灯……下小溪的大龙头,胪膛的大小龙,我都赏了个遍。芝麻馅儿、豆沙馅儿的汤圆我也都尝了个遍儿。这个元宵,收获满满!

过了元宵,春节就只剩下残灯末庙了。小孩该去上学了,大人也该上班了。

年渐渐落下了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溧阳有个习俗,新年来临前,家家家户户都“请祖宗”。我家也不例外,我们会请“老祖宗们回家过年”,俗称“请祖宗”、“做羹饭”,这是一种祭祖形式,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请祖宗”的时间多是在除夕晚饭前。每年我都会跟着爷爷、爸爸一起“请祖宗”。爷爷告诉我,“请祖宗”是为了祭祖、怀念祖先、先人。奶奶负责准备好祭祖的食材,有猪头、雄鸡、鲤鱼、肉圆、豆腐、青菜、萝卜丝、小团子、苹果、酒水、碗筷、小酒杯、蜡烛一对、香一把、香炉……我和爸爸按照爷爷的指示,把八仙桌摆到大厅正中间,桌子上方放一条长凳,然后左右两边各放一条长凳,下方不放凳子,地上放一个草蒲团,磕头用的。爷爷把食材、器具摆放到桌子上,一眨眼的功夫,一切都摆放好了。我好奇的问爸爸为什么要准备这么多东西。爸爸娓娓道来,准备的这些材料都是有讲究的,都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的。食材一般是“三荤三素”,三荤一般是鱼、肉、鸡,三素一般为豆腐、青菜、萝卜。还会有猪头、猪手、猪尾巴,鱼必须是一整条鲤鱼,不扣腮、不去鱼鳞,鸡必须是雄鸡而且要会打鸣的。我听得全神贯注,不时的点头。

爷爷开始主持仪式,他先把香炉上的蜡烛和香都点着,大家要保持严肃不能说笑。接着,爷爷拿了几个元宝在大门口点然,一边点元宝一边嘴里振振有词的说:“老祖宗们,回来吃年夜饭啦!”话音刚落,我看见爸爸开始给“老祖宗们”倒酒。桌子的三面,各放着三个酒杯、三副筷子,爸爸倒好一次酒就磕一次头,一边磕头一边嘴唇不停地念叨着。爸爸磕完头,我就立马跟上去磕头,一边磕头一边祈祷老祖宗们保佑我们大家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酒过三巡,爸爸给“老祖宗们”添饭。我和爷爷在大门开始烧元宝,爷爷一边点元宝一边说:“老祖宗们,拿去用啊!”我不停地把元宝放进去。爷爷说:“烧元宝时要虔诚,元宝要慢慢烧。不要用木棍去挑动元宝,否则会弄破元宝。很快元宝都烧完了,“老祖宗们”都拿到了。这时,我听到爷爷在说“老祖宗们,吃完饭,慢走啊!”我抬头看到,爷爷一边说一边在挪动长凳。

夜幕已经降临,“请祖宗”也接近了尾声。我若有所思,“请祖宗”虽然是传统风俗,但是在举家欢庆之日将老祖宗们请回家,是对祖宗先辈的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同时,爷爷和爸爸的祈祷,是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我们后代平平安安,是深情的祈福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春节寒假节日优秀作文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一座城,春寒料峭下,暴雪不期而至后,留给我的全部记忆是什么?是温暖。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讲究的就是个“年味”。今年比较特别,给亲戚早早拜完年后,我们一家打算去“六朝古都”南京,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特别的“年味”。

小车疾驶在高速路上,天上突然下起了雪,朵朵雪花宛如天使羽毛一般降临人间。时间一久,地面逐渐有了积雪,我们无心欣赏这美丽的雪景,放慢车速,谨慎驾驶,一路有惊无险的到达了南京。

南京汤山以绵绵青山和澄澈的温泉闻名于世。天空作美,雪也停了。我们驾车一路蜿蜒上山,顺利抵达紫清湖森林温泉。果然名不虚传,大大小小的温泉池掩映于郁郁葱葱森林之中,泡下来让人身心彻底放松,旅途的疲劳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整整一个下午,我们泡完温泉,享用完自助晚餐后,心满意足地一走出景点大门,这才发现外面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了十几条棉被那么厚,看来这几个小时老天爷又淘气了。我们的车像是穿了件貂皮大衣,费了好大的劲我们才简单处理完车上的积雪。

下雪天,地上又结冰,车子一不小心就容易打滑。正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眼前的景区保安让我们吃了定心丸,只见他们从容的站在路旁,不顾严寒和大雪,指引车辆通过。每个下山的拐角处也站着保安,他们帮着游客确认前车距离,不时提醒司机放慢车速,小心打滑。一路上还有许许多多扫雪工拼命清扫路上的积雪,为游客清扫出一条下山的安全通道。经过一番波折,我们终于安全下了山,回到宾馆。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天空虽然还下着雪,但我却发现路上的积雪基本看不见了。看了新闻才知道,为了保障出行,昨晚南京出动了几万人通宵战雪,暴雪的天气里,不止有寒冷,还有这些人温暖的身影。他们冻得通红的脸和手,留下的是整座城市的通行顺畅。

几天的南京之行,让我备感温暖。宾馆里服务人员的热情招待,马路上扫雪工人的汗水,夫子庙前警察,消防员和急救人员牺牲自己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保障游客的安全,以上种.种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京人真是好样的!

大雪,或许能够堵塞道路,可它不能阻挡人们新春祈福的热情。大雪,或许会降低周遭环境的温度,但它绝不会降低人们内心的温度。此次出游,我们一家感受到的岁月静好,正是这些无私奉献的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他们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不正是一种特别的“年味”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介绍家乡文化作文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是我们当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文化,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文化,让我们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操。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因此,我们也有自己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朝代也有其不同的文化。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家乡的文化——周公文化。

周朝,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朝代,而作为周公文化的代表,我的家乡凤鸣岐山更具文化气息。

传说当年周公姬旦辅助其侄儿,使其成为一代帝王,由此可见周公的博大胸襟,无私和伟大。而作为周公故里的凤鸣岐山更发扬了周公文化。位于岐山的西北部有一座纪念周公姬旦的庙——周公庙。庙门前有一棵几百年历史的杨槐树,树的枝干延展各方,像一位撑开手臂的母亲在欢迎四方的游子。走进庙门,有一条主干道直通往周公像处,道路两边都是一些教人如何处事待人的礼仪,告诫我们每一位子女要有礼待人,数百步后来到周公像前,仰望周公,只见他手捧一本薄册,身着白色的素衣,和蔼可亲,但又好像在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做一个知书达礼的人,再往里走,就是各自分开的可供跪拜的庙宇。走在周公庙内四处都可以感觉到文化的气息,仿佛走进了文化的殿堂,四处一片宁静,庄严而肃穆,但不时有几声鸟鸣,融在这宁静之中,又为其增添了一笔色彩,去周公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感受周公文化,体会隐居生活的美好。

我爱我的故乡不仅因为它是我出生和生长的地方,更是因为它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化,周公文化不仅教导我要知书达礼,以礼待人,更让我了解了故土的历史,故乡的风土人情。

周公文化让每一个子孙都以礼待人,让每一个子孙都热爱乐曲,让每一个子孙都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不让商纣王的历史重演,当初武王伐纣才有了今天百姓们的安居乐业,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希望华夏子孙可以来我的故乡,去感受周公文化,去认识“礼”“乐”的真正含义,陶治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介绍家乡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家乡春节的作文汇集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在我的家乡春节时,冰糖葫芦、年糕、火炮、这些小玩意儿都成了春节的专属"特产"。

除夕那天早上,我和母亲都快忙炸了。但仍然是乐在其中,母亲在大门上贴着春联,我呢?则帮母亲贴"福"字。

胶水都已经抹好了,刚要贴门上时,母亲急忙阻止我,并且说:贴反了,贴反了,福到了!"福"就应该倒着贴嘛!这样就表示福气临门,听母亲这么一说,我便马上将"福"字倒过来,仿佛一刻都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晚上,该是吃年饭的时候了。客人们都到齐了。桌子上弥漫着各种菜的香味。外公也不惜拿出了自己最宝贝的酒,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呀!菜都上齐了!大家都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儿地品尝着年夜饭,一大家子都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的。

最让我激动的时刻到来了。自小我就有两大梦想:一是睡觉睡到自然醒;二是数钱数到手抽筋了。只要我面带着微笑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说几句吉祥话,财源就滚滚而来。真可谓是:"钱来了,挡都挡不住哇。呵呵!"

有句歌词唱得好:"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过年了回家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乐山农村,每到春节的时候,那儿可热闹了。

在清晨,人民沿着小路背着菜到镇上卖。有的人赶场买对联,窗花,镇上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人们买到对联,窗花就急急忙忙把它贴在门上,远远就能看见。他们拿起对联,用胶水在后面黏一层,用力将它贴在门两边。

我欣赏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对联,最突出的还是哥哥家的对联,周围波浪形的样子好似很勇猛。中间写着:接喜神月月平安,迎财神年年增富,几个大金字。

在中午的时候,人们吃着香喷喷的土鸡,谈着趣事。

早了晚上,人们常在门前吃着饭,听着动物们的歌会,听着风在玩耍,听着小河滚回家……这时,月亮拉着星星出来透气,坐在蓝天上欣赏着美丽的烟火。

真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道现在还没有回家的人是不是正在思念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春节。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春节都有特色。

按照广东的老规矩,在除夕前是要大扫除一次的,把灰尘都扫干净。然后还要去逛花街。花街里一盆盆鲜花争芳斗艳,一盆盆金桔硕果累累。金桔象征着大吉大利,所以通常人们都会在屋外摆放一盆大桔树,屋内摆放一棵结着金光闪闪果实的小金桔树,以求来年大吉大利。

盼着盼着,除夕终于来临了,人人都穿上了喜庆活泼的新衣。屋里摆上了糖果饼干,屋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又是忙着准备饭菜又需要装点屋子,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也忙着,又是吃饼干,又是吃糖果。吃完中午饭大人们又忙了起来,为的是晚上的那顿年夜饭,有的人在酒楼也早早订好了酒席。天一黑,人们就陆陆续续的去酒楼,酒楼里可谓是人山人海,还没走进去就已经被喧闹声包围了。好不容易年夜饭做好了,开饭了。餐桌上有鸡寓意“有计”;有鱼,寓意“年年有余”;有生菜寓意“生财”,还有很多……

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一转眼八点了,电视机里的春晚就要开始了,家人们团团围坐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十一点了,还不能睡,因为要守岁“五、四、三、二、一”,随着新年钟声响起,新年来临了!“嘭嘭嘭”屋外,有人放上了美丽的烟花,我也没心思去看,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这天人们不再忙碌,都在休息。街道里时不时传来舞龙舞狮的锣鼓声,人们见面都会说新年好。从初二开始人们就会去好友亲戚家拜年,一进门小孩子就会说恭喜发财随之红包也会到来。孩子收到红包后,不管大小多少都是笑盈盈的。当父母口不停地和主人聊家常时,孩子们也口不停地吃东西。在初二至十五的那段日子,父母的手机都“叮叮叮”地响个不停,都是亲朋好友发来的新年祝福。待到十五那天,元宵节,大家还要吃元宵,春节才算结束。

春节来地快,又离开地快。细细回味,我还意犹未尽,仿佛又听到了那一声声新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生介绍家乡的风景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山被云雾笼罩着,若隐若现,美丽极了。山上,一棵棵高大的大树密密层层的排列着,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近处,山脚下有一片碧绿的湖水。湖水里经常有几只鸭子或天鹅在水里欢快的游泳。在湖的后面有几座房子,每座房前都会有一个小院子。我家的院子最大,里面种有西红柿、朝天椒、丝瓜......而且还种了许多水果呢!在我家房子后面有一片竹林,春天,那里一片绿色生机勃勃。夏天,他们挺直腰板,像看守在这里的士兵。秋天,它们的叶子慢慢飘落下来,恰似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冬天,洁白的雪花飘落在他们的身上,好似美丽的冰雪姑娘。

我小时候,常常到这里来玩。对了,我家还有一座花圃,里面种有各式各样的花,有牡丹花、杜鹃花、太阳花......

我的家乡很美吧!我非常喜欢我的家乡,在我眼里,哪里都比不上我美丽又亲切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春节之美食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濮阳,是一个美丽古老而新兴的城市。濮阳民风淳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正如那陈年老窖一般,养育并滋润了一代代优秀、勇敢、智慧的濮阳人。

我的家乡有许多特色小吃,壮馍便是其中之一。濮阳壮馍是河南濮阳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濮阳县的壮馍最好吃的是羊肉大葱的,趁热,油不算大,但由于是死面,多吃胀肚。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

关于这美味的壮馍,还有一美丽的传说。相传,壮馍的由来是明洪武年间,开州之地有一位父母双亡,家道中落的书生寄宿在岳丈家中,备受岳丈嫌弃,其妻却对书生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恰逢皇帝恩科,书生欲进京赶考,与岳丈商量。岳丈吝啬,只许与死面烙饼带于身侧作为路上充饥之用。妻子不忍,偷偷于饼内掺入肉馅,外皮于寻常烙饼无异。

后书生得中状元,御街夸官之时,朱元璋询问其有何愿望。状元提说:“愿再尝拙荆所做之烙饼足矣。”朱元璋好奇身为状元,什么山珍海味吃不到,为何单喜欢这粗粮烙饼?问之,状元答:“此间滋味陛下一尝便知。”于是朱元璋下旨快马加鞭将状元夫人接入京城,择日献上此饼。

状元的巧夫人得知皇帝要吃她做的饼,怕做不好皇帝怪罪,则改良用小麦面,酵母半发面包裹肉馅,肉馅辅以大葱、粉皮去腻,包好后用鏊子煎炸至外表焦黄、内里爽滑脆弹。朱元璋食后龙颜大悦,问夫人此为何名,夫人胆小:”尚未取名,是油炸的馍(地区叫法)”朱元璋说:既尚未取名,又是状元举荐的美食,就叫状元馍吧!“

自此状元馍流传开来,但人们觉得对状元馍听着拗口就叫状馍,后因平民不识字,就演变成了强壮的壮。取其吃了可以强身健体等功效谓之”壮馍“

在我的家乡还有另一种别具特色的小吃——裹凉皮。裹凉皮也叫卷凉皮,是中华龙乡河南濮阳的一种汉族特色小吃。顾名思义,就是把凉皮用裹的方法做成的小吃,即把黄瓜、熟花生、面筋、香菜等用和其他调料拌匀后放入一大张凉皮里面,然后裹成卷放入塑料袋中即可使用,濮阳凉皮和陕西凉皮、西安凉皮等最大的不同是濮阳的凉皮可以切成片拌着吃,亦可以整张裹着吃。

我的家乡还有非常多美食,不必说焦香的烧饼、也不必说香气四溢的年糕,但是那纸包的果子就令人留恋忘返。若你来到濮阳,请你一定要尝尝我们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特色风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山美水也美,最好的要数江西的风俗了。

“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镘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江西的风俗都是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些风俗。

腊月二十六的时候,我和奶奶一起蒸馒头、包饺子,奶奶将面粉揉好,翻来覆去地做出许多不同形状的馒头,有蘑菇形、青菜形、玉米形、坚果形……我也轻轻地揉了起来,像搓汤圆一样揉,不一会儿,我揉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馒头,有刺鲀型、鲨鱼型、螃蟹型、龙虾型、鲎型、海星型……我又和奶奶开始包起饺子来,先把皮平坦地放在手掌心上,用筷子把肉馅儿放在雪白的饺子皮中间,饺皮对边按在一起,再按起许多好看的花边,花边编密了,像一把把梳子,然后把它们放进火炉里烤熟。过了一会儿,一股弥漫的香味悄悄地飘了过来,我不禁地说:“好香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像乐得开花一样。

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一起团团圆圆的吃年夜饭,年夜饭的菜真丰富啊!有九江鱼块、酒糟鱼、九江小龙虾……年夜饭吃完了,我们小孩子们去放烟花,烟花有许多品种,我选择了旋转品种的,我把烟花放在小竹竿上,烟花点燃起来特别漂亮,而且又五彩缤纷的。然后,我们又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聊天、倒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正月十五的时候,公园里的花灯美丽极了!威武的“长龙”披着五彩的鳞甲,好似即将翱翔出击的勇士;凶猛的“鲨鱼”鼓着两只凶锰的大眼,风一吹,它开始摆动着身体,好像要问我们拿食物吃;美丽的“风凰”在夜色中慢慢地缤开五彩缤纷的翅膀,如同地在跟我们招手,也像一位害羞的少女……

你的家乡的风俗是怎么样的,来告诉我,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过年到了,每一个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我的老家过年。在我们的家乡——磐安,还有一项祭祖的活动,更是千门万户都要举行的一种民风民俗。

在我国,祭祖的方式有许许多多种,有的以一个村为一个团体一齐去,有的以同一种姓氏为一个团体一齐去,还有的以一个家族为一个团体一齐去。只要到了该祭祖的日子,大家就会聚集起来,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但我们的家乡祭祖的方式却与众不一样。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是自我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饭,就会开始做许多的事情。首先是,在自我家祭祖,因为祭祖都是以近到远的。所以先是在家里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进来,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们爱吃的猪头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说这是给玉皇大帝吃的。等他们吃好以后,就好了!”他们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点燃后,给了我三根,我说:“为什么不给我六根呢?”单纯的我以为有六根就来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时此刻,在一旁的婶婶说了一句:“双数不吉利,大妞!”我当时感到很不解,但我也没多说什么。

不一会儿,家里的祭祖完毕了。之后是去祭我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了,在那之间,我和奶奶折了许许多多的金元宝,折着折着,我便闹了笑话,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妈妈还笑着说:“你要是给他们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游玩吗?”之后是一阵哄堂大笑,顿时我的脸就红了。祭奠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因为他们的“家”在山上,我们要走几千米才走到哪里,没有瓜果仅有钱。妈妈说;“只要有钱!他们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所以就没带了。走啊、走啊,最终到了,我们一家的祭祖活动也立刻结束了。

这次的祭祖活动让我回味无穷,它既让我明白了家乡的祭祖活动的方式,又让我吃到了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年级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元宵节,我家乡可没有花灯可赏,更没有灯谜可猜,有的是热闹、火爆的“玩意儿”。“玩意儿”是大人们的说法,其实是跑早船、跑纸马的总称。

“玩意儿”在家乡可算是最热闹的和最让人喜爱的文艺形式了。过去的过年过节既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手机网络,人们只能自编自演创作一些娱乐节目。每年冬天,人们农活一忙完,便凑在一起编演这些“玩意儿”,这样一直闹腾到元宵节后。村村锣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儿”演“玩意儿”,有时村与村还要比试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会了。小伙子们拼命地跑,村村锣鼓敲得震天响,再加上人们的叫声、欢呼声,好像是千军万马混战在一起,厮杀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人们却觉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响了几槌鼓声,随即是一阵锣响,再之后锣鼓齐响,人们又摆弄起了被遗忘的“玩意儿”。开始是一个村,逐渐的十里八村全响起来,人们离开电视离开手机离开网络,走出家门又凑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扬威响着串铃的纸马,永远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着尺把长高跷的孙悟空翻跟头……

近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多希望家乡的传统风俗会一直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到端午节,我的家乡——浙江金华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在江面上不停地来回穿梭,打捞屈原的真身。有几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这些都发展成了今天的端午习俗。

要说到赛龙舟,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五月初五那天,人们早早地起床,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到了婺江边。比赛还没有开始,岸边就早已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了!人们已经把长长的一条江岸围了里外三层!我和妈妈为了找一个好位置,还差点挤破了脑袋呢!比赛开始了!人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朝东边眺望着。“咚——咚——咚!”从婺江的远处渐渐传来了低沉的鼓声,中间还夹杂着铿锵有力的口号声。近了,更近了!我能隐隐约约地看见五六只龙舟飞快地向这边驶过来,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

龙舟的龙头高高扬着,满身闪着五彩的光芒,就像腾云驾雾的祥龙。划舟的壮汉们口中喊着响亮的口号,手里的动作整齐划一。几只船的速度不分上下,你追我赶,人借龙形,龙具人神,一条条矫健的巨龙在江面上激起了一排排白色的浪花。身后的人群欢呼着,为自己的龙舟队鼓掌加油。相机和手机拍照的声音响个不停,大家都想留住这难忘的镜头。龙舟在经过我们面前的一刹那,我甚至看到划舟的壮汉胳膊上绷紧的肌肉和擂鼓手额头上流下的豆大的汗珠。

不难看出,他们已经很累了,龙舟的速度也慢了下来,但他们还是坚持着,用口号来鼓舞自己,一鼓作气,冲向终点!在婺江上,这可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赛结束了,人群慢慢地“退”了下去,江岸边渐渐安静了下来,我和妈妈在岸边散步,岸边的广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春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头等大节日。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传统色彩的民族,过着头等大日子的传统习俗可是规规矩矩的、一点也不能少。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上写着对新一年的祝福。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门中还有一个福字。我们通常会将福字贴倒,意为福到了。这看似简单的习俗。放鞭炮。我们会在大年三十放鞭炮,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生性异常凶残,每年冬春之交就会出来伤害人畜。比较聪明勇敢的人就想到一个妙计:在院中摆放“年”爱吃的东西,当“年”来时,大家就放鞭炮、敲锣鼓,是“年”落荒而逃。从此,放鞭炮的习俗也就保存了下来。压岁钱。这个习俗是孩子们的最爱,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吃团圆饭。我最爱的还有团圆饭,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最爱吃饺子,而在北方的团圆饭中饺子又必不可少。饺子可以包的各异,是最具传统色彩的家常便饭了。

包饺子是一门学问,别看家中长辈手十分灵巧,包饺子迅速而美观。其实,饺子的厚薄、饺子馅的多少、煮饺子的时间……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许少了或没有做好哪个环节,饺子就没有那么美味了。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饺子有馅,便有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去,以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过春节不只是吃饺子之美味,更是享受传统节日的风俗带来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莆田春节风俗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春节,我就用笔来记录下春节的前后,去体验、去享受这美好节日带来的快乐。

莆田的春节,是庄重的。在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摆上一大桌供品,祈祷一家人在新一年里万事如意。干完这些后,每家每户放鞭炮,趴在窗上看着火花中的街道,还真别有一番风味。

莆田的春节,是热闹的。大年三十晚上,先是一道丰盛的年夜饭。吃晚饭后,便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发压岁钱。当那一个个鼓鼓的红包赛到手中的时候。有些小孩,道声谢,一溜烟似的跑到一边数钱去。也有些懂事的小孩把钱交由大人保管。八点时,看春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如果说大年三十的晚饭是味觉上的年夜饭,那么春晚就是视觉上的年夜饭。快到十二点时,真正的高潮来,不知是哪家开个头,不到两分钟,整条街便“噼里啪啦”热闹好一阵。邻里间说上几句吉祥话,我们小孩子便拿上几根烟花在空中挥舞,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热闹程度不亚于往年。

莆田的春节,是欢快的。初一要“游春”。我们今年的目的地就是九华山、南少林。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正好点燃我们的热情。穿梭在九华山茂盛的丛林中,心情愉悦;置身于南少林雄伟的主殿前,心潮澎湃。

莆田的春节,是辛苦的。初二上壶公山烧香。由于我们去时已晚,所以车子开上山不到一半就被堵得动弹不得,只好弃车而行。好不容易上山,望着那排得像长龙一样的队伍,我不禁有些忧郁:“天!这么多人,要排到什么时候啊!”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排队。当站在队尾,我终于才意识到,什么叫“龙的传人”。

莆田的春节,是多味的。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永远爱我们的家乡,爱它那纯朴的民俗!

[莆田春节风俗作文3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春节寒假节日优秀作文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最期盼的节日,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在春节里,我无比开心、无比幸福、无比轻松、无比自由,我喜欢过春节。

春节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买年货……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时间过得飞快,马上迎来了大年三十这一天。

傍晚时分,就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噼里啪啦——”。又过了好一会儿,一阵阵香味从每家每户传出来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张圆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美食,有鸡、鸭、鱼、藕、年糕、西施豆腐……等,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一顿。很快,人都到齐了,我一坐下就开始夹菜,吃菜,吃得津津有味。长辈们都互相敬酒, 喝得满脸通红。团圆饭后,舅妈娴熟地包起饺子,有大的,也有小的,却错落有致。

晚上十二点整,我们放起了“开门红”,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我有些害怕,但是看着那些美丽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又使我兴奋不已。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烟花绽放,鞭炮声此起彼伏。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夜空,有的像美丽的花朵,有的像燃烧的火焰,还有的像飞流的瀑布……美不胜收。当我和表哥表妹沉浸在放烟花的快乐中时,屋里的舅妈伴着鞭炮声下起了饺子。回来的时候,就闻到了饺子的香味。我们都拿起了碗筷,纷纷去抢桌子上的那一大锅饺子。我们吃得不亦乐乎,香喷喷的饺子马上吃掉了一半。这时,舅妈嘀咕了一句:“都吃了一半了,怎么还没吃到呢!”我一听,心里充满了疑问:到底是什么东西没吃到呢?

“舅妈,是什么东西没有吃到啊?”我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哦,是这样的,我在饺子里面包了3个硬币,到现在你们都还没有吃到呢!”舅妈一说完,大家又开始抢剩下的饺子,我也不例外。就这样,大家一直抢,抢到碗里装不下饺子才开始吃,而且都是大饺子,因为我们认为硬币包在饺子里肯定很大。到最后,没抢到大饺子的都是小饺子。一个个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第一个吃到硬币的是哥哥,第二个吃到的是外婆,第三个吃到的是我。个个乐开了花,笑声充满了外婆家那幸福的小屋,好一幅温馨甜美的画面。

时间是短暂的,但和亲朋好友度过了这么美好的时光,真是令我难忘。我的宝箱里又多了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给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家乡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素不相识的朋友

你好!

收到我的你一定会很奇怪。我叫刘洲峰,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是我想和你做个好朋友,可以吗?我非常热情、好客!

我的家乡座落在长江中下游,它是六朝古都--南京。从古至今有许多名字:白下、金陵、玄武、南京……这里的风景迷人。秋天去栖霞山你便可看见火红的枫叶;冬天去梅花山便可看见不畏严寒的梅花,它在寒风中开放,染红了山坡;春天去总统府便可看见大朵大朵的牡丹花,开得红艳艳;夏天去玄武湖便可看见竟相开放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道路的两旁绿树成荫,这可是南京人的骄傲。

南京历史悠久。有纪念伟人孙中山的中山陵。你可别小瞧了总统府,它可是两江总都府。总统府里有三寸金莲、老虎灶、古代的大*……

七、八月份大家去江心洲一定是满载而归。因为这时正举办南京独有的葡萄节,每年都有几万人过来吃葡萄、亲手摘葡萄。江心洲的葡萄品种也很多,有“美人指、巨峰”等,有一些农民把自己种的葡萄摘下来,供游人免费品尝。

夜晚的夫子庙更是灯火通明、人流如潮。特别是元宵节的夜晚,人们一般下午四点钟左右就早早地来到了夫子庙,先逛逛街,到了六点去小吃店里吃元宵。吃完了元宵一定要去买花灯,有荷花灯、小鱼灯、白兔灯……买回家的花灯一定要挂在家中的最高的地方,预示着这一年你们家一定过得非常幸福。

来吧!我邀请你到我们南京来做客。我们学校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4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3)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春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按我们家乡的老规矩,腊月十五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从腊月十五开始,每次赶集都是人山人海,像一片黑压压的蚂蚁。爸爸在腊月就去尚湖采购年货,他买了几十袋的东西来准备过年。

孩子们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衣服,准备在过年的时候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第二件事是买年货,我们这些孩子是纯正的吃货,吃完这个,吃那个,嘴巴闲不下来。这过年恐怕就要重好几斤,对于女生来说,第三件事才是买鞭炮。过年时,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他们必须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过年时显示气象更新的景象。

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大扫除一次,表示把旧的不要,要欢迎新的。腊月二十八还要包粽子,包三角叉等食品。

除夕分外热闹,每家每户都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吃完晚饭,还要煮肠子、鸡、鸭,正月初一早上拜佛用的。吃完晚饭,大家一起看春晚。晚上还要守岁,小孩子们到十二点就可以睡了,而大人要受到凌晨才能睡。门前挂的灯笼也不能关,要亮到天亮。

正月初一就更忙了。吃完早饭,路上还要拿一把稻草让它烧起来,再跨过去。到庙里插上蜡烛,点上香后每人拿几根去拜佛。每座佛都要拜、拜完后烧纸钱、放鞭炮。在回去的路上还要搞一种叫“铜钱”的树的叶子,插在门上,表示会财源滚滚。拜完佛,舞狮子的人会来家里图个好彩头。下午,还要去亲戚家拜年,小孩子们最喜欢去了,因为可以收红包。

元宵节到了,又热闹起来了。村里很早就开始准备好舞龙灯了,道具早就准备好了。大家早早吃了晚饭,已经在操场上等候多时了。龙头来了,鞭炮声也响起来了。几十米长,要舞十几圈。舞龙灯的人累的满头大汗可心却是开心的。即使舞完了,大伙儿也还意犹未尽,还在讨论那龙灯怎样怎样。大伙儿还在一起放鞭炮,一起晓笑得前赴后仰,那欢笑声已盖过了鞭炮声。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六,我们又要回到学校读书,父母们也要去干活。磐安的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与父亲,母亲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们敲响了大姨家门。门开了,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来。“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最重要是给了我一个二百块钱红包呢!这时,我发现伯伯没有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单位值班去了。”她假装生气地说。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生气了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了大姨与妹妹,我们又踏上了去老家火车。我外公外婆还有另一个大姨家在娄底,所以我们要向娄底进发了!坐了两个半小时火车,终于到了娄底火车站。我外公家就是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公家跑去。一进门,外公就迎上来了。“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了我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观呀!

在外公家吃了中饭,我们又来到了大姨家,表哥早就等在楼下了,正在放鞭炮呢!看见表哥是我最开心事了,因为他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鬼点子。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一起到他家玩起赛车游戏,好刺激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时候。大姨厨艺在我们家族中可是最好了,所以肯定要留下来品尝她为我们准备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笑容,我真感到了“生活比蜜甜”滋味呢!

过年真好,我不禁开始盼望明年新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元宵节风俗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3358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元宵节风俗英语作文

The Lanter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1st lunar month, usually in February or March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As early as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206 BC-AD 25), it had become a festival with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days important activity is watching lanterns. Throughout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 Buddhism flourished in China. One emperor heard that Buddhist monks would watch sarira, or remains from the cremation of Buddhas body, and light lanterns to worship Buddha on the 15th day of the 1st lunar month, so he ordered to light lanterns in the imperial palace and temples to show respect to Buddha on this day. Later, the Buddhist rite developed into a grand festival among common people and its influence expand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o the whole of China.

Till today,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still held each year around the country. Lanterns of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are hung in the streets, attracting countless visitors. Children will hold self-made or bought lanterns to stroll with on the streets, extremely excited.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Festival.

Lantern owners write riddles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post them on the lanterns. If visitors have solutions to the riddles, they can pull the paper out and go to the lantern owners to check their answer. If they are right, they will get a little gift. The activity emerged during peoples enjoyment of lanterns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As riddle guessing is interesting and full of wisdom, it has become popular among all social strata.

People will eat yuanxiao, or rice dumplings, on this day, 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Yuanxiao Festival."Yuanxiao also has another name, tangyuan. It is small dumpling ball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with rose petals, sesame, bean paste, jujube paste, walnut meat, dried fruit, sugar and edible oil as filling. Tangyuan can be boiled, fried or steamed. It tastes sweet and delicious. What’s more, tangyuan in Chinese has a similar

pronunciation with "tuanyuan”, meaning reunion. So people eat them to denote union, harmony and happiness for the family.

In the daytime of the Festival, performances such as a dragon lantern dance, a lion dance, a land boat dance, a yangge dance, walking on stilts and beating drums while dancing will be staged. On the night, except for magnificent lanterns, fireworks form a

beautiful scene. Most families spare some fireworks from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let them off in the Lantern Festival. Some local governments will even organize a fireworks party. On the night when the first full moon enters the New Year, people become really intoxicated by the imposing fireworks and bright moon in the sky.

元宵节英文介绍译文: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主要的活动就是看灯。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直到今天,元宵点灯的习俗仍然在中国的各地流传的,各式各样美丽的花灯在这一天都会点亮,孩子们提着自制的灯笼走街串巷,非常高兴。

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花灯的主人会将谜面写在灯笼上,挂在门口,如果有人可以猜中,就能得到小小的礼物。这项活动最早起源于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白天有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到了夜晚,除了五颜六色的美花灯之外,还有艳丽多姿的烟火。大多数家庭会在春节时留下一些烟花等到元宵节这天燃放,而一些地方政府也会举办烟花大会,当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盛大的烟火表演中来临时,人们都陶醉在这令人难忘了烟花与皎洁的明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风俗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30 字

+ 加入清单

倘逢放假,必定要回一趟水运。水运是均安一块小地,傍着河涌。

那年,恰逢关帝出游,就提早了些去。搁这,这个是那个的亲戚,那个是这个的朋友。整条街巷都是熟人,都聊得。我是很乐意回去的,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做作业,敞着玩儿。

到了关帝出游的日子了,是要举行十五天,走十三个乡的,来水运就一天。各家各户能在家的都在家,都要见关帝一面,以求风调雨顺。

今日各家的孩子都被扣在家,得规矩地跟着长辈们等关帝侯爷来。我跟和仔也早早起了床,被扣在了家里。老人们是有许多事要做的,没得空管我们。

至于姑婆嘛,她也大早就赶去迎接关帝。边摆水果,嘴里念念叨叨:“阿囡你带和仔别乱跑。一会儿红裙队的过来记得要给她们递水果饼干,还有这些!”姑婆拿起红袋子晃了晃,“还有,还有阿公们,要记得给茶水。说话要说‘请’。”她拿起红衫塞到我跟和仔怀里,又碎碎念了一句:“刚才说的都记住了吗?得记住,不能忘。今天要规矩点,啊?”她一边叮嘱我,一边转身出门。她越来越小声地碎碎念,背影消失在巷口……

不久,几个穿红衣裹红裙的妇女拿着几炷香走来。每搁一段路便放一炷点燃的香,听旁的长辈说,这是“开香路”。还有红裙队们,当年结婚的新媳妇必须穿上龙凤裙褂恭迎圣驾,结婚多年的媳妇就穿上出嫁时带到夫家的红裙持香随行。弄完这个之后得等上一段时间。

最是机灵的迪迪和科紧不知几时从家里溜出来,站在黑妹姨婆的菜地跟我们挥手。我也冲他们招了招手。黑妹姨婆的菜地怕是要遭了殃,定是少不了一阵骂的。别家的小伙伴们也都站到了自家门口冲大家伙挥手,算是集齐人了。迪迪比划了几个手势,让我们在关帝来后去涌边集合。

措不及防的一串鞭炮响起。人群立马涌动起来。长辈们讨论着来交接的是哪个村的,孩子们不停问着关帝高不高长什么样。不久后,听到八音锣鼓柜的演奏声,人群顿时沸腾了。穿黄色红色衣服的老年男子抬着一对小香炉走在前头,红裙队紧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几十号人的队伍排开,她们得迎接关帝侯爷。穿的也是讲究,同一样的红衫红裙,头顶草帽,草帽上都别着一小串黄皮叶。

终于看到被众人围着的关帝和侯爷了。两顶三百多斤重的帝王銮舆被众人齐心协力缓缓抬着,两座銮舆,是雕刻精美的小木楼。关帝和侯爷就坐在里边,长得都是黑脸威风凛凛。游行中銮舆手不时有节奏地上下颤动銮舆,大声吆喝,在人群中掀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回应。演奏着喜庆乐曲的锣鼓柜紧随其后,卷起热闹的狂潮。年轻人都从家中赶来向前涌去,都想着帮忙抬起。更是希望能占到关帝的福气,辟邪消灾,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只得带着和仔向后退去,两人的脖子却伸得老长,魂被勾了去罢。

不少平日相熟的街坊正热闹地打招呼闲聊,但即使不相识,也会热情地招呼进家门,派上大吉大利的利是。甚至有村民招呼举罗伞的人进屋转一转。队伍中还有穿着戏服的娃娃站在锦布包着的小台子上,被推着穿街过巷。

锣鼓喧天,万人空巷,街头巷尾,步履不停。

真是好一幅热闹景象!

“关帝”“侯爷”在众吆喝声中渐渐远去,继续他们的穿街走巷,为乡亲们带去美好的祝福。

我跟和仔丢下一桌子的水果食物,直奔岸边。迪迪领着我们拾队伍落下的黄皮叶,每人捧一大把,搬到岸边。他拿起叶撒下河:“这样,这样,可以带来好运哦。”“你怎么知道?”“肯定是这样,不然他们干嘛要拿那么多黄皮叶,还别在头上。”大伙赞同,把拾来的黄皮叶小心地撒下。

关帝出游一直延续到下午。秋的天黑得早。斜阳正好,洒落在漂浮的黄皮叶上,像是飘在水面的渔火,红得烈焰般。我相信它们可以带来好运,那么就一直这样好运下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