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腊月二十七作文【汇总20篇】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为什么称为小年呢?答案是:小年是与大年相对而言的,如“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从来没有叫过“小年三十”“小年初一”,进入小年,就意味着,大年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打开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腊月二十七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浏览

7075

作文

116

农历腊月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习俗腊月23、24祭灶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附:腊月二十六--正月十五习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二十六

2月4日

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

2月5日

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

2月6日

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

2月7日

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

今年没有三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

2月8日

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

2月9日

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

2月10日

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

2月11日

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

2月12日

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

2月13日

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

2月14日 情人节

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

2月15日

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

2月16日

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

2月17日

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

2月18日

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

2月19日

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

2月20日

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

2月21日

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

2月22日 元宵节

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农历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全文共 209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腊月二十三吃什么

1、吃饺子

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饺子的做法:

材料:半肥猪肉150克,韭菜100克,饺子皮20张,盐,胡椒粉,姜末,花生油少许,芝麻油几滴,陈醋,辣椒酱,生抽,酱油

做法:

(1)猪肉剁成肉末,韭菜切成细茸。

(2)把剁好的猪肉和韭菜放盘子里,加盐,酱油,胡椒粉,姜末,少许花生油,(有芝麻油就滴几滴),然后拌匀备用。

(3)水烧开后,把包好的饺子放下锅里,水烧开后,添点冷水,如此反复三次,把浮起来的饺子捞起来即可。

(4)另备个小碗,放点陈醋,辣椒酱,生抽调匀,就是吃饺子的酱汁了。

2、吃关东糖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关东糖,又称灶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

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3、吃麻糖

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麻糖以精选糯米、芝麻、白糖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具有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形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蝉翼甜如蜜的典型特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

附注:

小年的习俗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小年的习俗 大扫除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小年的习俗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小年的习俗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

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习俗 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小年的习俗 贴窗花

建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

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小年的习俗 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寒假日记3:腊月趣事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腊月二十六,浓浓的年味渐渐漫延开来。人人被这欢乐的气氛笼罩着。下午,妈妈的单位分鱼,我也去参加了。

一吃完饭,妈妈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向单位跑去。开始分鱼了。分鱼采取抽签式,抽到多少号就拿多少号的鱼。

我环顾四周,恩,20号的鱼又多又大,我一定要抽到它!新年有个好福气嘛!我闭上眼睛,伸进装纸条的箱子里。我用手翻了又翻,搅了又搅,最终选定了一张纸条,心里暗想:不管它了,好坏就是它了!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纸条,一定要是20号!一定要是20号!我慢慢打开,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2”,我一惊:但愿美梦成真!这个美梦已经完成了一半了,一定要持续下去!

我慢慢打开整个纸条,一看纸条的内容,我差点蹦起来——纸条上清清楚楚地写着“20”这个数字!“妈呀!太好了!”我激动地惊叫一声,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走,取鱼去!”妈妈招呼我一声。

我们来到“鱼堆”面前,绷开袋口,我带上手套,抓起一条青鱼的鱼鳃,将它扔进袋子里。哇,这条青鱼好沉啊!它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十分富贵。青鱼似乎还活着,它的两个鱼鳃不停鼓动着,似乎在喘息着,在做着垂死挣扎。它的整个身子扭成了“S”型,似乎十分痛苦。过了一会儿,它不再动了。难道它死了?我似乎有些同情它,快过年了,而这条青鱼和在空地上的所有鱼一样,还没撑得过去。可是,我又为它感到庆幸,因为它摆脱了即将要面临的宰杀、烹饪等一系列更为悲壮的环节。

过了一会儿,所有的鱼都进了塑料袋,妈妈再用一个大塑料袋套在外面,以免发生意外。我数了数,恩,有10条呢!

年味越来越浓,这次,我分享到的不仅是鱼,而是过年的快乐,和节日的气氛。最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分鱼的快乐所在,这种快乐是其他任何事物所不能比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腊月里的梅花歇后语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腊月里的梅花歇后语,欢迎大家查看。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关于梅的歇后语】

口渴吃酸梅——对口味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腊月天找杨梅——难得;得之不易

梅兰芳唱(霸王别姬》——拿手好戏

梅香(泛指婢女)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全是奴才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梅香照镜子——一副奴才相

乞丐吃梅子——穷酸

三九天吃梅子——寒酸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五朵梅花开一朵——四肢(枝)无力

北冰洋的梅子——寒酸

吃着话梅讲话——一股酸味

吃着梅子问酸甜——明知故问

大风吹倒玉瓶梅——落花流水

冬天吃梅子——寒酸

丝绸绣腊梅——锦上添花

摇着脑袋吃梅子——瞧你那个酸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腊月二十三习俗:祭灶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农历腊月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时令进入腊月,总有些值得期待的日子。腊月初八总能美美的喝上一碗妈妈用八种材料煮的粥——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祭起了灶神(传说那天灶王爷上天去向玉帝汇报这一家一年的大小事)。每年的这一天,我家总不忘记祭灶神,今年也不例外。

腊月二十三,外婆一大早就起了床。早早地准备好了各种祭灶果,祭灶果长得奇形怪状的。金油果穿着一身金黄色的衣服,像一根根金手指,豆酥糖穿着一层厚厚的棉衣,冻米糖呈正方形,由各种米做成。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祭灶果。我看得口水直流,真想拿一个来吃吃。外婆看见了,说:“这些要等祭灶完了才能吃的,现在可不能吃,等你吃了这些糕点啊,保你步步高升。”

晚上,吃了晚饭,外婆收拾好碗筷,整理好桌子,把灶台擦得干干净净的,手也洗了好几遍,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祭灶果放到了灶台上。然后双手合十,开始拜起来,口中还念念有词,像在背书似的。我心想:像这种迷信活动,外婆居然也会参加,真是的。我本想去劝阻外婆,但我又很好奇外婆说了些什么,就凑过耳朵听了听。外婆说:“灶神爷啊,谢谢2009来你对我们的保佑,请你2010年也保佑我们全家工作顺利,学习、生活天天向上。保佑国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我被外婆朴素的语言感动了,外婆的迷信寄托着她美好的心愿,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外婆一起祈祷了起来。

香烧尽了,外婆说:“灶神已经上天了,大家可以吃祭灶果了。”朴素的迷信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心愿,愿美好的民俗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一是: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其二是: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乐。

晋北地区流传的歌谣是: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北京地区的歌谣则是: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为了除旧迎新,我国民间还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林希介绍说,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老百姓称之为“扫尘”“掸尘”。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们一家人干了一下午,却换来了一个干净又整洁的家。真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腊月二十三祭灶

全文共 1922 字

+ 加入清单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腊月二十三祭灶作文3】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节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腊月二十三小年问候短信句子大全

全文共 3731 字

+ 加入清单

1、腊月二十三,小年到眼前,幸福天天伴,好运不落单,快乐不断线,福气运气连,生意多赚钱,事业收入翻,爱情比蜜甜,团聚合家欢,天天吃大餐,幸福赛神仙!小年快乐!

2、 小年到,人欢喜,满面红光笑开颜;屋洁净,无尘灰,清清爽爽乐逍遥;燃鞭炮,吃饺子,福运无边笑开怀;祭灶神,送祝福,情意绵绵润你心:祝你小年交好运,步步如意走鸿途!

3、 腊月二十三,灶王上天欢;糖瓜来祭灶,灶王好言传;年货齐齐备,窗花对对剪;三羊早开泰,二龙来戏珠;莲年鱼常有,喜鹊枝头叫。小年来到,愿你欢欢喜喜辞旧岁,开开心心迎蛇年!

4、 贴一贴年画,让吉祥的氛围萦绕;拜一拜灶神,让足足的好运降临;购一购年货,让喜悦的情绪沸腾;蒸一蒸年糕,让好日子年年增高;小年到,愿你小年快乐,合家美满!

5、 小年到,乐淘淘,家家户户都热闹。老老小小齐动员,忙里忙外心里甜。窗明几亮心欢畅,购物辛苦不怕烦。我先把祝福快快送,祝你心情愉快过小年!

6、 腊月二十三,祝福送心间,欢喜过小年,年货要备全;悄悄许个愿,祝你好运连;福运又增添,望你展笑颜!

7、 小年到,喜气绕,家家户户乐陶陶;窗户明,茶几亮,神清气爽日子美;煮饺子,放鞭炮,福运当头不可挡;送祝福,添祥瑞,情谊绵绵润你心。祝小年开心,幸福无限!

8、 北风吹,小年到。贴对联儿,买鞭炮。会亲友,见发小儿。小日子,节节高!

9、 瑞雪飘飘小年到,大家都喜上眉梢,打扫房屋乐无忧,快把年货准备好,亲朋好友聚一聚,说说笑笑真热闹,祝你小年快乐。

10、 腊月二十三,小年来迎春;除尘驱旧扫霉运,迎春纳福接新年;开心过节乐逍遥,精心养神度良宵。祝你小年快乐吉祥

11、 小年到,开始闻到年味儿:年货飘着馨香,新鲜蔬菜飘香,美味佳肴飘香,美酒陈酿飘香,迎春梅花飘香,亲情爱情友情心情暖暖洋溢阳光香。祝福你小年快乐,步步迎香,幸福象花儿一样绽放。

12、 小年到,家家户户扫房忙,擦窗除尘迎大年,贴上年画拜灶神,祁求来年好运程,大包小包购年货,人人脸上笑开颜,发条短传祝福,愿君:小年快乐福相伴,合家团圆喜相连!

13、 叙叙旧情迎新年,小年也能大联欢。侃侃大山过嘴瘾,放放鞭炮搞气氛。准备年货乱纷纷,热闹才是最根本。下点饺子尝尝鲜,开吃年货可提前。心情愉悦体康健,天天都在过大年。小年快乐,幸福久远!

14、 小年到了,就让美好为你拨亮幸福的烛光,就让快乐为你吹响开心的号角,就让吉祥为你播下幸运的种子,就让平安为你护航生命的始终,就让朋友为你送达小年的祝福:祝你小年好运,万事如意!

15、 辞旧迎新是小年,欢天喜地换新颜;擦擦灶头扫扫地,剪张窗花贴窗前;祝福融进灶糖里,吃到嘴里心儿甜;发条短信到手机,传我心意情绵绵!

16、 小年将来临,送你好心情,工作很舒心,薪水很合心,被窝很暖心,做梦很安心,朋友很知心,爱人很同心,一切很顺心,事事很称心,付出很甘心,永远很开心!祝愿小年爱心围绕,做亲人朋友的中心!

17、 小年来到忙送礼,送礼要送祝福语,一角小钱很便宜,朋友收到笑嘻嘻。痛苦送出千万里,快乐自己都包起,麻烦一枪就击毙,朋友总是永恒记。小年祝愿朋友用心经营生活,快乐开心无限好!

18、 腊月二十三,祝福往里钻,欢喜迎小年,问候也增添,郁闷全不见,心情不会烦,愿你幸福总绵延!

19、 转眼小年到,金蛇要驾到;蛇头先来摇一摇,预示来年好征兆;蛇尾再来摆一摆,愿你生活添精彩;蛇身随后舞一舞,所有烦恼瞬间无。过年祝福早送上,愿你幸福人健康!祝小年快乐!

20、 小年悄悄到,年货全送上,一筐如意果,祝你总吉祥,幸福水蜜桃,祝你乐逍遥,再来几斤平安枣,愿你开口笑!小年快乐!

21、 小年祝愿全天下朋友:工作事事舒心,薪水月月合心,被窝夜夜暖心,朋友个个知心,爱人一生同心,生活一切顺心,一世永远开心,吃喝顿顿称心!

22、 阳光扫去一年的阴霾,只留快乐在心间,清风吹去一年的疲惫,只留幸福在心间,亲人的笑脸拂去一年的委屈,只留奋斗在心间,我们扫去一年的灰尘,只留干净过个快乐年!小年快乐!

23、 新老客户,为答谢您关心支持我私人生活,常常畅游我甜美梦乡,特在小年期间大酬宾!凡在我心中有过记录的人都将获得由我提供的价值人民币一毛的小年短信一条:祝小年快乐!

24、 小年到,鞭炮响,幸福号角已吹响;扫房子,贴窗花,快乐序幕已拉开;蒸年糕,购年货,如意插曲已开播;小年,愿你合家欢乐,幸福美满,小年快乐!

25、 小年到眼前,幸福来盘点:腊月二十三,好运不下班;年末没加班,奖金翻一番;股票一直升,副业也赚钱;回家搭顺风,平安带回家。小年到了,祝你在新的一年平安顺利,阖家幸福!

26、 小年到,问声好,祝你明天走上阳光道;哥们好,姐们好,我的祝福你听好,我祝你日进斗金生活美,爱情甜蜜不会老,祝你小年愉快。

27、 小年是个筐,祝福往里装,送你一个开心果,生意发财多快乐,送你一束如意花,事业成功乐哈哈,送你一粒幸福种,爱情甜蜜情意浓,送你一杯吉祥酒,来年生活乐悠悠!

28、 小年到来心欢喜,不停祝福短信息。快乐扩展胸大肌,准备过年好身体。吃点花生养养胃,过年陪酒不受罪。想好新年吉祥话,吉祥如意到你家。小年快乐,开心过年!

29、 小年到,年味浓,家家户户宰牛羊;拜灶神,祈安康,平平安安迎新年;扫扫房,除灰尘,年画贴满吉祥门;小年到,愿你合家欢乐,喜气洋洋迎接大年,小年快乐!

30、 小年来到喜临门,送你一只聚宝盆,装书装本装学问,装金装银装财神,装了健康装事业,装了朋友装亲人,时时刻刻都幸福,分分秒秒都快乐!

31、 扫扫屋子让幸福闪光,擦擦灰尘让快乐发亮,蒸蒸年糕让吉祥向上,顿顿鲫鱼让顺心久长。小年小聚小开心,送上短信当礼品,小年愉快哦。

32、 小年到了,年味足了,喜气浓了。年货办齐了,卫生打扫了,里外干净了,心情舒畅了。灶王祭过了,心愿祈祷了,祝福发送了。祝你小年快乐!

33、 快快乐乐小年到,忙忙碌碌迎新春。家家户户忙打扫,窗明几净心里欢。年货一样不能少,大小物品全买到。万事俱备等春节,鞭炮声中吉祥绕。祝你开心购物,事事如意!

34、 小年悠悠先来到,悄悄把福来送到,好运天天有成交,生活步步能升高,彩票期期能抽中,打牌次次赢钞票,口味顿顿别样好,美梦夜夜甜如蜜。小年佳节把友念,若敢忘记拿棍敲!

35、 洗扫抹刷大扫除,烦恼郁闷溜烟跑;瓜果干货忙准备,幸福快乐围着转;祭灶糖果早封嘴,吉祥如意喜降临;窗花对联墙上贴,财富好运来环绕。值此小年夜之际,短信伴着祝福来,愿你,平安天天笑颜开,健康秒秒纵情乐。

36、 小年来到喜临门,送你一个聚宝盆,装书装本装学问,装金装银装宝贝,装了健康装长寿,装了幸福装快乐,装了朋友装亲人,装满爱情好光景。小年时刻要听话,小心屁股挨拳头。

37、 小年到,贴窗花,粘住吉祥过年关;扫尘埃,除污垢,铲除烦恼和忧愁;吃糖官,祭灶神,祈求来年好运程;买年货,笑开颜,欢欢喜喜迎春节,小年,愿你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38、 把生活酿成酒浆,用快乐来作瓶,用微笑来命名,用和谐来构图,用舒畅来着色,聘请看短信的你做永远的品酒师!亲爱的,小年快乐!

39、 全家齐动手,大搞卫生除。清洗被衣物,拖地擦家具。老爸上街忙,购物年货办。妈妈清灶厨,整理储藏室。小年朋友好,积极行动早。置购年货全,理发买鞭炮。洗刷洁污物,一切重新来。更换新衣帽,过时物全淘。

40、 小年到,雪花飘,瑞雪纷飞丰年兆;送灶神,扫灶膛,好运连连来送到;贴窗花,购年货,辛苦繁忙开颜笑。愿你小年多快乐,幸福美满永围绕!

41、 小年来到,快乐找你唠唠嗑,开心找你聊聊天,吉祥找你叙叙旧,健康找你谈谈心,逍遥找你遛遛弯,惬意请你喝喝茶,朋友则为你发发福:祝你小年好运,鸿运当头!

42、 新春新年新气象,小小祝福我送上,小年到祝福到,盼到新年乐淘淘!

43、 小年送年货咯!平安灯笼是个顶个的亮,幸福腊肉是个顶个的香;如意橘字是个顶个的甜,吉祥年是糕个顶个的黏;知道你读着就眼馋,红包不给一切免谈!

44、 浓浓快乐做糖浆,填上真心做成灶糖,伴着小年一路歌唱,悄无声息到你身旁,好不好吃一定要尝,只为好运将你黏上,莫忘沾点祝福果酱!亲,小年快乐哟!

45、 小年来到,莫忘打扫:上扫哀愁,财源家流;下扫晦气,好运满地;左扫烦恼,快乐发酵;右扫忧伤,幸福满仓;东扫小人,吉祥降临;西扫纷扰,开心到老;南扫疾病,永不感冒;北扫危险,一生平安;清新空气,快乐增添,祝你开心,快乐小年!

46、 小年来到忙不闲,杀猪宰牛鸡鸭羊。农村特喜过老年,传统节日牢不忘。青砖碧瓦洁白墙,一尘不染展新颜。衣冠整洁吃喝玩,畅欢兴悦这几天。祝你小年事忙完,留点精力来日见。愿君水酉如海量,贺年大宴挥酒看。

47、 日子,总是不咸不淡;生活,总是不温不火;脚步,总是不紧不慢;心情,总是不好不坏;朋友,总是不近不远。也许没挣到大钱,够用就好;也许没掌到大权,平安就好;也许没做成大事,健康就好;也许没出到大名,快乐就好。小年到,愿你吉祥如意幸福笑,快乐平安福星照!

48、 洒扫庭除年来到,准备年货乐陶陶;从里到外全清扫,虽是劳累心却笑;大件小件全备齐,为了迎接新年到;各种准备全做好,舒舒坦坦乐逍遥;小年准备大年笑,看你嘴巴往上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我过得很快乐。

我老家有个传说,说:昨天是“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年的事情。为了让“灶王爷”只言好事,我们老家这一天要吃饺子和玉米糖。因为饺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爷”的嘴封上,只让他上天说好事不说坏事。吃玉米糖是因为想让他嘴变得甜一点,其实还是让他说好事。

昨天我和妈妈上天虹超市去买包饺子的面和包饺子的馅。我们买了角瓜和鸡蛋,因为我要吃素馅的。最后还买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妈妈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块一小块的让我按面饼。我一按,好软啊!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面这么软?”“记住,软面饺子,硬面条。饺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软一点。”妈妈说。我按完了面饼,妈妈又把面饼擀了擀,面饼变得薄薄的,然后妈妈教我包饺子。因为我第一次包饺子,所以妈妈让我少放点馅,然后把面皮中间对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紧,不要露馅,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几个都是“瘦瘦长长”的,而妈妈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长,没你包的好看?”“每个人不是天生就会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几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饺子,我们拿去煮。“开饭喽!”妈妈说。我们把饺子端上来,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不错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觉更“好吃”

啊!过小年真是好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十二月腊月结婚对联大全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婚庆对联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雪伴红梅放;

门迎淑女来。

腊月梅花勿让雪;

新春玉步待迎人。

合欢共举黄封酒;

辞岁新添翠袖人。

旧岁将辞且趁吉时行吉礼;

新年即届迎来春始探春人。

菊垂金作屋;

梅点玉为容。

交柯松树傲腊霜;

并蒂梅花报新春。

腊月梅花勿让雪;

新春玉步待迎人。

红灯高照鸳鸯舞;

鸾凤和鸣岭上梅。

合欢共辞黄封酒;

度岁新添翠袖人。

腊粥试调新妇手;

春醅初熟阖家欢。

阖家欢庆腊月禧;

并蒂盛开一枝梅。

吉日红花梅并开;

良宵家庆月双圆。

良缘一世花开艳;

美景三冬月更圆。

载雪梅香飘绣阁;

临风腊鼓入兰闺。

节到满年人满意;

阳开生泰旦生元。

今宵年满心尤满;

明日人新岁变新。

合欢共醉围炉酒;

度岁新添结发人。

腊梅怒放联佳偶;

瑞雪纷飞庆良辰。

婚宴留客情弥重;

腊鼓催春酒始酣。

并蒂红梅相映美;

双飞紫燕试比高。

腊梅怒放新婚好;

月色欣逢美酒香。

霜妆竹叶藏青缕;

雪压梅花点黛眉。

雪案初吟才女絮;

玉盆新种水仙花。

凤管吹成三弄曲;

熊占吉协一阳生。

筮近新年丝牵翠幕;

缔成佳偶玉种蓝田。

咏雪才高欣谐绣口;

凌云华妙雅擅画眉。

金屋才高诗吟白雪;

玉台春早妆点红梅。

锦瑟瑶琴房中奏乐;

腊梅天竹堂一生春。

宝镜辉生语听吉利;

金钱夜卜颂献嘉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腊月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3)车子。近些年来,对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农村青年来说,对一种东西的渴求,可能比对房子和妻子更为强烈,那就是车子。车子不一定要多么好,五万,八万,二十万,各种档次的都有。老百姓不认识车子的牌子,不知道车子的价位,只知道这些车叫“小车”。不管什么小车,关键是要有!

在农村,房子是一个媒介,车子更是一个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动,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很多二代、三代农民工,当下最大的期待就是买一个车子。尤其对那些好些年没回家的人来说,他再次回家,必须要有辆车,否则他怎么证明自己?

春节的县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这些车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回来的,与此同步的情况是:物价飞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腊月的雪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里,突如其来的花飘飘扬扬地从天而降,我很久没有看到雪花了,又惊讶又欣喜。我贪婪地看着雪花漫天飞舞,好像一个个白色的小精灵在空中舞蹈。不一会儿,充满绿色生机的小区变得白茫茫,屋顶,树丫上,树叶上,车顶上,草地上都覆盖了一层雪。远远看去,我们的城市好似一个冰雪世界一样,连天空都被映衬得十分明亮。我决定下楼去和白雪亲密接触一下。我来我家车边,用手捧起了一块雪。瞬间,那种冰凉从手传到全身,我不禁哆嗦了一下。雪还在下,一片一片落在车上,堆积地越来越厚,积雪又松又软,覆盖在车身上,好像给车涂了一层奶油,真想吃一口!

我来到小区地草地上,这里像被铺上了白色的地毯,这时我的眼里只有白色。我在草地上慢慢地走着,喜欢脚深陷雪地的感觉,走过之后,雪地里留下了我的一个又一个地脚印,我多么希望雪不要停,希望留下我更多的脚印,留下雪给我们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腊月二十三祭灶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着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全文共 2956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较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劫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较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僵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较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 "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 "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谨称为 "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较"。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较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较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较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腊月的雪作文350字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间,上海这座城市就被所覆盖。

清晨,天空中还飘着绵绵细雪,马路两侧的人行道上也积起了厚厚的积雪。不论是红顶、蓝顶的房屋,都被白白的一层雪所覆盖。放眼望去,一切都是白的。

走进公园,两旁的绿色早已逝去,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衣裳,像闪烁着的晶莹剔透的星星在放光。突然,手中飘下一片成六角形的银白色的雪花,滋润着我的手心,朦胧在远处依稀看见两三的孩子在打雪仗,他们戴着帽子、手套,捧起一把雪就像远处扔去,稚嫩的脸庞中露着那般灿烂的笑容。两三个孩子趴在地上休息准备着下一波攻势,又有两个孩子躲在树后偷偷地向同伴扔雪球,二三十分钟下来,每个人的衣服上都沾满了白色的道道痕迹,显得格外狼狈,但是在孩子们绯红的脸中却露出那般的欢乐和喜悦。

在这片雪地中,我感受着掌心化雪、欣赏着雪树银花,看着孩子的嬉戏,不禁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腊月二十三小年习俗精编

全文共 23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过小年”,是传统习俗,北方多选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传统“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灶”同“造”,《汉书·五行志》中说:“灶者,生养之本。”它与饮食息息相关,关系民生,牵涉甚重,故列入官方五祀之中(即《汉书》中所说:“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但天子不祭,由大臣主其事。

灶离不开火,所以它的主神是火神祝融,先秦时期都是夏日祭灶,取其热度相近,且夏历六月代表祝融的大火星亮度最佳,《礼记·月令》中说:“是月火王,故祀之也。”《抱朴子》亦称:“孟夏可以祭灶。”

到了西汉,祭灶仍在夏天,楚人自称为祝融后裔,所以祀之尤勤,直到今天,山东部分地区仍认农历六月初一为“小年”,即此风余脉。彝族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其实就是小年,亦祭火神,并祭田神等。

南方六月过“小年”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自古这里粮食两熟,二三月播豆类和荞麦,六月正好成熟,相当于北方“一年”,所以逢半过年,即“一年打两春”。此外,南方还有一些地方阴历十月过“小年”,那是用楚历,楚以十月为岁首。

东汉时,祭灶改到腊月,因“祭灶”一度被皇家冷落,只在民间流传,当时传说灶神在每月最后一天上天,但究竟是哪一天,并无定规,被认为是“淫祀”之一,为不耽误农时,东汉时官方将其归入“百祀”,安排在冬季农闲时进行。但此时“小年”规矩淆乱,有的地方认腊月八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九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二十四日。到了唐代,腊月二十四日的说法才渐渐固定下来。

宋代为彰显“正统”,官方一度将“祭灶”又改到立夏,所谓“宋制:立春祭户、祭司命,立夏祭灶,季夏土王日祭中霤,立秋祭门、祭厉,立冬祭行。”元代因之,但始终未得到民间响应。到了明代,只好妥协,立夏、岁暮各“祭灶”一次。到了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之前还是因袭明制,此后嫌麻烦,统统改成腊月二十三了。

按旧制,祭灶要献黄犬,即“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之黄羊。阴氏世蒙其福,俗人竞尚,以此故也。”但究竟是黄犬还是黄羊,一直争议不休,到清代末期,京城多使用张家口购入的黄羊“祭灶”,但只有富贵之家方能如此豪奢,普通人家多用麦芽糖,麦芽糖呈黄色,算是代表“黄羊”出席。

1、祭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民谣有“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民间早就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2、吃灶糖

祭灶神的贡品不需鸡鸭鱼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让灶神尝点儿甜头,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古语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灶糖是一种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

如今的现代人,更多的人用品尝糖瓜,来度过小年节令。此外,饺子、火烧也是小年的特色节令食品。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3、扫尘

祭灶之后,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春节前扫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

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4、剪窗花

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剪窗花是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每逢过年,巧手的女人就会挥舞着剪刀,在红纸上作画,那时候有功底的女子不需要画图样,一般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很强。而现在的剪纸,也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品,还可以在剪纸中获得乐趣。

5、写春联

写春联也是小年的民俗活动。 春联是有讲究的,它能驱鬼避邪,保家家户户平安无事。据说,春联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是桃符(桃梗),上面刻着咒语,每到新年就弄一副挂在大门两旁。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6、理发、赶乱婚

按照北方习俗,小年当天大人小孩都要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正月里不理发的传统习俗,以及想美美地过个新年的想法,让市民们都养成了春节前理发美发的习惯。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腊月里,梅花盛开了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腊月,严寒来临,满山遍野飘来阵阵清香,这是什么的清香呢?哦,是梅花盛开了。

梅花那婀娜多姿的姿态,展示着它的与众不同,当寒冷的冬季,其它的花朵都纷纷凋残,二梅花挺立着它那坚韧的身躯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那花朵如同粉红的小精灵。在纷纷的大学中,梅花显得更加的富有灵气,更加的生气勃勃。这样姿态优美我怎么能不爱它呢?

梅花那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肃然起敬,“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这不正是它不屈的精神吗?正如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他经历过2万5千里的长征,在长征路上那么多的困难、危险,但他依然坚持下去,他泰然处之,就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一切艰难、困苦看成等闲。这样的精神怎能不让我感动呢?

梅花,梅花!你是婀娜多姿的演员,梅花,你又是宁死不屈的战士,你那高尚的品质让我深深折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