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泉州作文(经典20篇)

泉州民风民俗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泉州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471

作文

91

泉州之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迎来了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着最美丽的风景;在这个最美丽的风景里,有着最温暖的秋的气息……

夏天已经慢慢离去,秋天迈着缓慢的脚步到来,悄悄的来临,以至于人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早晨,我来到公园,牵着妈妈温暖的大手,漫步在秋风之中,脚丫儿踏在从树隙中投下来的细碎的斑驳阳光上,泉州的秋天里特别的温暖。秋天的阳光早已失去了夏天的炎热,那种淡淡温暖的气息,驱赶走了早晨的寒气,使一股热泉打我心底里冒出来。

小路边瘦高的小树和低矮的树丛中,有几片叶子正在衰老,换上代表耄耋之年的黄衣服,等待着生命终结的那一刻,脱离树枝,落下,叶落归根。但还有许多叶子翠绿依旧,生命力顽强,让这个透着一股肃杀气息的秋天充满了勃勃生机。也许到了明年,它们又重返儿时形象,重回枝头。让人心中情不自禁地感到一种快乐的感觉。

在微微发黄的草地上几只喜鹊唧唧喳喳欢叫着在草地上寻觅着食物,似乎并不担心里秋天不远的冬天的到来。因为泉州的秋天并不甚寒冷,不会像北方的冬天一样冷冷清清,食不果腹,所以北方的鸟儿都会选择冬天来南方“旅游”一番。

空地上,开心玩耍着的孩童,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只是不知不觉间,身上的衣服正在慢慢加厚着。

泉州这二流小城中的秋天,虽然不像一流城市的秋天那么热情奔放,但也不像大山之中那么寡淡无味。

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迎来了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着最美丽的生命;在这个最美丽的生命里,有着最温暖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泉州开元寺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亚洲文化艺术之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重要文化名城。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今天,我要送你一张泉州的名片——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初,早在1982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下来让我们前往开元寺一睹风采。

穿过泉州最古老的西街,抬头仰望,远远便能看见两座塔屹立于前方,犹如两把利剑插在大地上。

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正门,开元寺三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继续往前迈两步,就会看到两尊大雕像,他们是守护神哼哈二将,手里拿着兵器,气势汹汹,神态威严,身旁立着一块石柱,上面刻着“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告诉你一个秘密,这句话可是很有来头的,这句话是朱熹说的,弘一法师写的呢。

看完哼哈二将,来到大雄宝殿前面广阔的空地,大殿的东西两边有都有一棵粗壮的桑树,它枝繁叶茂,听说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来开元寺,一定要去“拜访拜访”它哦。

接着走,便会看见一个门拱,上面刻着“界法莲桑”的大雄宝殿,里面住着五尊金色的大佛,在灯光照射下,金光闪烁,脸上神容慈祥,法相庄严,真是工艺精巧,令人叹绝!最让人惊讶的在五尊大佛前石柱上面,有两排相对向的24尊色彩斑斓的飞天仙女,能工巧匠把她们下半身刻入柱榫里。她们上半身向前伸出,有的手捧文房四宝,有的手捧瓜果点心,有的弹着琵琶翩翩起舞,如天女下凡,形态逼真。如果站在这里,似乎还能听到了美妙动听的南音。

穿过大雄宝殿,跟着铺着鹅卵石小石路往前走,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树木参天。小路两边的有樱花、桃花、紫薇、三角梅、白玉兰等,百花争芳斗艳,一阵春风吹过,仿佛闻到了花香。

这时,眼前会出现两座两座高大的塔,正屹立在大殿的两边,一座在东面,另一座在西面,看起来非常古旧,而且“东倒西歪”的。东西两塔,两塔分别叫镇国塔和仁寿塔,都是宋代时期建造的。分别由八个角、五层楼阁组成的。塔上面还刻着士兵的图案,有的手拿宝剑,有有骑马追逐,还有的手拿着弓箭,像是准备要射出去似的,惟妙惟肖。明朝时期,有一场八级的大地震给泉州各地造成了伤害,而这两座东西塔却没有倒下,只是稍微斜了一点,不过它们还是屹立在原来的地方。直到今天,它还完好无损,可见我国古人建筑的智慧。

朋友们,如果你来福建,请记得来泉州开元寺驻足,否则,你就“白”来福建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泉州的高中优秀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东亚文化之都。这儿风景优美,四季如春,因此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家乡泉州有历史悠久的开元寺;有如诗如画的清源山风景区;有风景怡人的西湖公园;还有连接海峡两岸的闽台缘博物馆……这些景点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点缀着家乡泉州。

开元寺里清净、幽然,景色怡人,寺庙内有东、西两座宝塔,像两个高大威武的士兵,守卫着这座古城。塔呈六边形,全部由石头砌成,共有五层,每一层里面都供有佛像,那可是泉州建筑史的一大奇迹,真不知道当时没有建筑设备,这些建造双塔的大石头是怎么上去的呢。

清源山高耸入云,我们把它称为“母亲山”。山上树木林立,百草丛生,更有参天大树,古庙古寺。最吸引人的是一尊老君像,栩栩如生。它像个老爷爷坐在那里,显得好慈祥。长着长长的眉毛和胡须,很多人喜欢和他合影哦。清源山还是家乡人锻炼身体的好地方,会有好多人来这里散步、爬山、骑自行车。在这里,可以边做运动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真是舒服极了。

家乡的西湖公园有着号称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湖面一望无际,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鳞鳞。夏天,一片片荷叶像一把把小伞,挤满着湖面一角。而一支支粉的、白的荷花争先恐后地开放着,风阵阵吹过,它们晃动着身子,像是在跳舞。小鱼们还会时不时地从水里跳出来,向我们打招呼。有时,青蛙也会跳到荷叶上,“哇,哇,哇”地叫着,像是在歌唱这美丽的景色。

泉州,还是个宗教圣地,融合了多种宗教文化。

总之,家乡——泉州的美,说也说不完。我爱我的家乡—泉州,我为我自已是个泉州人感到自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有时间来我的家乡玩个痛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体验泉州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鲤城新门街的花灯展会于不久前正式谢幕,在本次花灯展上,来往的人熙熙攘,街上尽显一片喜庆的色彩。“这些花灯制造得很有趣味,结合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人们的鉴赏方向。”这是一个市民观看完所有花灯后的感悟。诚如其所说,这次的花灯有十二生肖灯、宫灯、针刺无骨灯还有一些颇具童趣的由几所中学生所制的。花灯,作为泉州文化之一,在这次灯会上的圆满收尾,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泉州文化,进一步展现了传统文化花灯表现形式。

同为泉州传统文化的南音,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闽南语所唱将这中华古老乐种传播到了世界,是泉州文化的一象征。我市也积极推进传承南音这一工作,在中学开展南音学习活动,举办南音文化节。“学习并且传授南音并不是我的工作所需,只是因为喜欢,觉得应该这么做。”一位南音爱好者说道。

而泉州也因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闻名。长期的对外开放,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优秀文化的辩证结合,泉州存在着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在泉州各处,可找到几乎任何宗教的遗址,如泉州开元寺、天后宫、真武庙、城隍庙等等,这是意识形态融合后的体现。这些文化遗址是泉州文化的重要遗产,需要政府的在制度上与行动上的保护以及市民的积极配合。

对于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浪潮,高楼大厦的不断矗起,泉州的红砖古厝、燕尾山墙、精美的木雕装饰,凭着一股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气息在众多现代建筑中独具一格。有牡蛎壳所建成的房屋也有红砖白瓦独具文化气息的建筑。东西塔、洛阳桥等古塔古桥梁以及古街巷、民居和古港头,这些都是泉州文化的体现。

泉州的经济此时正处于转型阶段,可以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推进转型。而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仅要意识到保护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应付诸于行动。尽管我们在传统文化的传统上大力推动,但有些文化也面临着与无继承人的现状。对于这种现象,也应对于这些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行业给予帮助,不让经济上的因素成为文化传承道路上的阻碍。

总而言之,泉州海丝不仅是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也要注意精神上的升华。要将这种文化理念融至整个城市使文化与城市成为辩证统一的一体,将意识内核发展为城市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泉州海丝文化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闽南文化博大精深,有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不是闽南人,所以对闽南文化了解的不是很多,可我对闽南的南音却情有独钟。

南音的琵琶叫南琶,与北琶的竖抱弹奏方式不同。左边二人洞箫有十目九节。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的中原音乐,传到福建闽南,再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晋书.乐志》载:“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作为泉州传统音乐的南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音乐的一个品种。因保存得最丰富,最完整而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泉州市文化局编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中注明“是汉唐两宋以来历代中原移民南迁,中原音乐进入泉州晋江流域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历史积淀。”游客到泉州如不听南音,损失的不是南音,是远道而来的旅人。

有时路过泉州天后宫,听到里面传来的南音唱腔,我禁不住走进去,只见雕工精巧的横梁上高悬着红色灯笼,从前廊往内望,只见里边灯光昏暗。戏台下排排坐,像上课一般,摆着长桌和靠背的塑料椅,后边两排椅子散散地置放。喝茶的观众不多,听曲的人倒六分满,男女老少皆有。灯影晃动下,年轻男女专注倾听,老人跟着拍子沉醉地摇,头晃脑,风扇徐徐转动,茶香飘溢、凉风吹拂曲子优雅,这无限惬意的品茗听曲夜晚是泉州的南音之夜。我这个过路的南音爱好者也听得如痴如醉,融入其中„„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就是这

一条路,让外国的;胡萝卜、汗血宝马、以及乐器佛教、绘画艺术传到了中国而中国的丝绸铁器以及四大发明和练钢枝术也开始陆陆续续西传,也可以说,丝绸之路,是成为促进欧亚交流文化和人类发展的一个纽带。

明清以来,随着泉州人侨居海外日渐增多,他们在把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海外开发拓植的同时,也把家乡文化带至异邦。至今,从语言、信仰以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下来,可见泉州文化对海外的影响之大。“音乐随人走”,泉州籍华侨把泉州南音带到了南洋各地。

只要有闽南人的地方就有南音。在东南亚各个泉州人侨居的地方,都传唱南音。华侨南音社团就是以演唱南音这种业缘为基础而组建起的一种社会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介绍泉州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全文共 2353 字

+ 加入清单

Quanzhou is famous for its places of near and far, favor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tourists are yearning. Take quanzhou east lake, in quanzhou, quanzhou donghu park built in the ancient one of the top ten scenic landscape of "our new fragrant lotus" site. Lake has more than 4000 mu 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are two male pavilion, pavilion, east lake Song Shitian Bonn pavilion, lake seven pier base soil, such as stars, planting lotus, hence into our new fragrant lotus - almost, bright rose added GuTing.

Park in minn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as the main body, absorb domestic and foreign garden group art scene. Center of lake water body as the core, in the arrangement of humanities landscape garden accent "our new fragrant lotus", "qi fenger," form to the central axis, and with the "seven star arch month", "RenFeng academy", two male pavilion, east lake pavilion, pavilion, LAN GuTing Bonn constitute a dead zone.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attractions humanities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east lake carp spring", "thorn tung gonadorelin", "lotus fragrance" and so on more than 10 plant landscape. Each scene is both a unified style, and have their historical feature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give full play to the essence of quanzhou ancient stone carving, stone carving and repu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make park h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era flavor, unique style of comprehensive cultural recreation park.

Night of quanzhou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let alone a car. But these vehicles, is only a supporting role in quanzhou, the stars are in a supporting role, even the curved moon is also in a supporting role. Who is that? Oh, originally is the light! Suddenly, bundles light into the sky, when the sky became golden, after a while and turned into a purple... Very beautiful!

I will never forget this beautiful quanzhou!

泉州的名胜远近闻名,深受中外旅客所向往。就拿泉州东湖来说,泉州东湖公园建在古泉州十大胜景之一的“星湖荷香”遗址。唐代湖面曾达4000多亩,有二公亭、东湖亭,宋时添波恩亭,湖中垒土七墩,如星斗、遍植荷花,遂成星湖荷香胜概,明时又加揽古亭。

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主体,吸取国内外园林组景艺术。以中心湖水体为核心,环湖布置园中人文景观主景“星湖荷香”、“祈风阁”,形成向湖心双轴线,并与”七星拱月”、“仁风书院”、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构成静区。同时,根据各个景点的人文景观配置“东湖鲤泉”、“剌桐瑞林”、“荷里飘香”等10多个植物景观。每个景既有统一风格,又有各自历史特色和艺术特征,充分发挥泉州古建筑之精髓和誉满海内外之石雕、石刻,使公园成为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风格独特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

晚上的泉州人山人海,更别说车子了。而这些车辆,只不过是泉州的配角,满天的繁星是配角,连弯弯的月亮也是配角。那主角是谁呢?哦,原来是灯光啊!突然,一束束灯光照向天空,这时天空变成了金色的,过了一会儿又变成了紫色的……十分美丽!

我不会忘记这个美丽的泉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家乡泉州作文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唐代,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国四大外贸港之一,在宋元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之誉,人文荟萃,文化昌盛,中西文化长期在这里交流汇集,造就了灿若繁星的文化名人,留存了以南戏、南音、南少林为代表的辉耀古今的文化遗产和大量世人罕见的中外历史文化瑰宝。泉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不少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别具一格。有开元寺、老君岩、伊斯兰教等中世纪几大宗教的寺院;有洛阳桥、崇武古城等传统建筑精品。

在这美丽的摇篮里到处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古朴幽雅,中世纪宫廷“活化石”南音,被海外游子视为最亲切的乡音、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诗山伞城等闻名遐迩,是馈赠亲朋挚友的上乘礼品,远销海外。

摇篮——泉州固然是美的,山色湖光秀,风土人情亲。谁都愿意自己有美好的家乡。我愿家乡的一代新人发奋努力,把家乡打扮得更美丽,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啊,美丽的摇篮——泉州,我深深的爱着你,爱这里的山山水水,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更爱这里纯真、善良的人们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泉州中考作文题“星星与太阳”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初中毕业与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招生文化课考试昨天开考,考试科目为语文、英语。据市中考命题组老师分析,语文和英语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在秉承历年中考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积极寻求题型命制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做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2015年泉州中考21日开考,今年实行“两考合一”,即初中毕业与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招生文化课考试合为一次进行,考试由泉州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全市共设12个考区、2104个考场,共有61884名考生参加中考。

中考第一天考试科目为语文、英语。

语文作文要求以改编的诗句“星星羡慕太阳的耀眼,太阳欣赏星星的柔和。是的,星光和阳光都能引动诗情”为材料 ,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语文 文言文首现课内外比较阅读题型

中考语文命题组老师分析,由于今年是第一届实施2011版语文课标,为检测和进一步推进新课标精神的贯彻,今年的语文试卷在命制上还是有了不少新举措:如古诗文默写范围由原来的50篇,扩充至2011版课标要求的61篇,文言文首次出现课内外比较阅读题型,将文言文名篇《答谢中书书》(课内)与《论语》中的一则(课外)综合考查。名著简答题考首次列入考试范围的《简·爱》,侧重浏览,着重考查小说 “主要人物、主干情节”,只要考生认真读过原著,就能回答。

作文 体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今年中考作文仍考材料作文,要求以改编的诗句“星星羡慕太阳的耀眼,太阳欣赏星星的柔和。是的,星光和阳光都能引动诗情”为材料 ,结合自己的经历、见闻,或看法、感悟,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语文命题组老师认为:虽然材料凝练,但指向明确,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作文只要能扣紧“学会欣赏”“珍惜拥有”等主题,体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即为切题。

泉州一中语文老师涂元伟认为,今年中考作文题延续了2014年作文题的命题风格——思辨性,也意味着近年中考作文倾向于立意的多元化。本题审题难度不大,首先,找到关键词“羡慕”“欣赏”,代表双方均肯定彼此的优点,或“耀眼”或“柔和”,喻指“闪光点”,由此可联想到人事物的真善美等正能量;其次,关注第二句的进一步阐述,“都能”意味着不是单一一方值得肯定,双方共同发挥闪光点,共赢更有价值。“引动诗情”不是字面上的本意,对学生会有部分干扰,但一般还是能读出其价值指向。本题立意可以是“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做最好的自己”“不必妄自菲薄”“欣赏别人也是肯定自我”“欣赏(感谢)对手”“彰显自我”“为自己喝彩”“学会欣赏自己”……

泉州实验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长康文端称,中考作文题目今年仍然选用不容易套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也符合考生的实际并有助于体现考试公平。从题目的表述上来看,这是一个富有寓意,立意多元而深刻的材料。可以写人写事写物,可以写相信自己欣赏他人,可以写异中有同各自精彩……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立意,最终都应殊途同归扣紧材料的第二句话“都能引动诗情”,也就是说文章必须要能体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正能量的弘扬。从题目所关注的学情来看,既面向全体,立意角度多,选材空间大,又关照学有所长的学生,让平时有思考有积累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写出佳作。从题目的着力点来看,延续了泉州近几年作文的命题风格,思辨色彩较强,长远看,也有利于初高中衔接。

但是,材料寓意丰富而深刻对某些考生来说并非福音,也有可能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而束手无策。另外,材料前后两句话的衔接似有稍显生硬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泉州海丝文化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港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中世纪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宋元期间,泉州港的出口货物以丝绸为主,故称泉州古港至西洋的航线为“海上丝绸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泉州古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并于1991年2月14日组织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乘坐“和平方舟”号考察船抵达后渚作业区,对泉州港进行全面科学考察)。到了明清实行海禁,港口逐渐衰落。

据历史记载,泉州古港与国外交往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时期。早在6世纪初,泉州已开始和国外交往,有大船到南洋诸国通航。印度僧人拘那罗陀于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和陈文帝天嘉六年(565年)两次到泉州,在泉州西郊九日山上翻译《金刚经》,后从泉州乘船到棱加修国(今马来半岛)和优禅尼国(今印度)。

随着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至唐代时开始兴起。唐中叶爆发“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导致通往西域的道路被阻,“陆上丝绸之路”停滞,于是中外经济交流活动由陆转海,“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兴起。当时阿拉伯、波斯商人通过海上来到广州、泉州购买中国丝绸、瓷器等,尤其是泉州,还可买到日本、朝鲜的货物。于是泉州海上贸易日益兴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与广州、扬州等并列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大港口。唐王朝特在泉州设参军事,管理海外交通贸易事宜。

五代时,泉州为闽国辖地,闽王王审知很重视海外贸易,“招徕海中蛮夷商贾”,泉州的海外交通得到进一步发展。五代后期,泉州扩大了城市范围,并增辟了道路和建置货栈,以适应海外交通贸易发展的需要。

宋元两代是福建古代水运的鼎盛时期,也是泉州港名闻海内外的时期,被誉为“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宋时,泉州与国外往来的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交通畅达东、西二洋,东至日本,南通南海诸国,西达波斯、阿拉伯和东非等地进口商品主要是香料和药物,出口商品则以丝绸、瓷器为大宗。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哲宗元祜二年(1087年),政府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宣告泉州港正式开港。从此,海船不需寄港广州而可直达泉州各口。同时对外商实施优惠政策,鼓励来华贸易,之后又设“来远驿”,以接待贡使和外商。为鼓励海外交通贸易,宋代的泉州市舶司和地方官员每当海舶入港或出航的季节,特为中外商人举行“祈风”或“祭海”活动,以祷祝海舶顺风安全行驶。政策上的契机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与繁荣,为泉州港的崛起与兴盛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泉州之旅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妈妈带我来到了泉州,一睹我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那天下午,到了泉州,导游先把我们带到了崇武的闽台缘博物馆。一进大门,一幅漂亮的画映入眼帘,一听导游的介绍:“这是用炸弹炸出来的炮灰画。”我不禁大吃一惊,怎么可能?不说还真看不出来。

整栋楼有三层高,楼顶有耸立的亭亭玉立的莲花,一条条大龙在柱子周围盘旋。走进大楼,有许多古物——石器,军衣,乐器等数不胜数,一些人物雕像也栩栩如生,让我大跌眼镜,参观的游客都不得不赞叹古人们的雕刻水平。到了规定时间,所有人集合在大厅,向西沙湾酒店出发。

在大巴上,导游为我们介绍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当地呢,什么活都是女人来做,她们特别能干,被称为惠安女。她们头披花头巾,戴着金斗笠,上穿湖蓝色斜襟短衫,下穿宽大黑裤,很有名族特色”。听了导游的介绍,我心想:当惠安的女人真不容易啊!

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到了西沙湾酒店,一进大堂,印入眼帘的是无边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由于台风刚过,虽然烈日高挂在天空,但扑面而来的海风给人的感觉还是挺凉快的。大海与沙子无缝连接,海浪一浪高过一浪,通过精美的撞击发出清脆的浪声,“哗哗——哗哗”,大海不知疲倦地唱着属于自己的歌谣。

沙滩上也有小木屋,坐在里面格外舒服,我光着脚踩了踩沙子,体会到了别具一格的温暖,沙子热热的,但温度刚刚好,沙子软软的,很绵密,好像随时会陷下去。我跑到了海边,接受大海的洗礼,浪花击打着,凉爽而又舒适,水花四溅,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紫光。走着走着,我发现了一个寄居蟹,它时不时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像一个娇羞的小姑娘。

夜幕降临,我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海鲜后回到了宾馆。玩得筋疲力尽的我一下子就瘫在了舒适的床上,透过窗户,微风吹拂着我的脸颊,伴随着温柔的海浪声,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泉州海丝文化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的特色产业已成长为辐射福建全省、全国的专业化、区域性优势产业,获得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石雕之都、中国工艺陶瓷之乡、中国瓷都、中国茶都、中国伞都等国家级和区域性品牌。

泉州民营企业依托县域特色产业集聚,积极探索培育、建设专业市场,泉州经济已初步形成石狮服装城、晋江鞋都、南安石材城、安溪茶都、德化陶瓷工艺城等一批辐射面广的区域性、全国性专业市场,形成了“以大市场促大流通,以大流通促大发展”的格局。

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5年保持福建省首位,占全省1/4。

不仅本土,泉州经济还辐射全国。如今,在全国各地拼搏的泉州人有100多万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他们在鞋服、建材、水暖等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建立异地泉州商会180多个,每年创造的财富在4000亿元以上。

泉商也迈开向世界发展的步伐。去年,泉州外贸出口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民企出口占比近60%,增幅高达52.5%。

一组数字直观体现泉州经济的影响力:

产业DD纺织服装产量占全国10%,旅游运动鞋产量占全国40%、世界20%,糖果产量占全国20%,石材、工艺陶瓷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35%、65%

品牌DD中国驰名商标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共有111件,占全省比例超过1/3,甚至超过部分中西部省份。

市场DD目前,该市共建设各类商品市场200多个,年成交额超500亿元泉州海丝文化高中作文高三作文。其中,石狮服装城、晋江鞋都、南安石材城、安溪茶都、德化陶瓷工艺城等已成为区域性、全国性专业市场。

资本DD目前,该市累计上市企业近80家,数量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在资本市场形成颇具特色的“泉州板块”。

泉州经济奇迹

泉州民营经济的超常规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不遗余力的支持外,还有多个很重要的与其他原因。

[泉州海丝文化的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美泉州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是平安、喜庆的象征,在我的家乡泉州,红色随处可见,有红砖飞檐的骑楼,有俏立枝头的刺桐花,还有热情热心的泉州人,他们都是家乡最美的风景。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街头巷尾挂满了大红的灯笼,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在寒冬中给人带来无限的暖意。爸爸、妈妈带着我,拎着大包小包从商场往家里赶。眼看天快黑了,晚上家里还有客人要来,等公交实在不方便,爸爸就拿出手机,用“嘀嘀打车”叫了一辆专车。不一会儿,一辆红色的小轿车开过来了,开车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短短的头发,咧嘴一笑就露出大白牙,热心地帮我们把大包小包的东西放到了后备箱。一下车,爸爸妈妈带上我就往家走,刚走了十几步,我突然想起来我的新衣服还在车上呢,那可怎么办呀?我连忙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叔叔,我的衣服!我的衣服!”爸爸妈妈也跟在我身后跑回路边,车早就开走了,远远望去只剩下一个小黑点。我急得差点哭出了声,怎么办啊,我们买了好几千元的衣服就这样没了。还是爸爸沉住了气,说:“刚才我叫车的时候,有司机的电话,我马上打给他。”可他又顿了顿说:“但是,如果载了下一位乘客,被其他人拿走就麻烦了。”我那刚热乎起来的心又凉了。爸爸刚要拨电话,一辆红色的小轿车向我们飞驰而来,我定睛一看,跟刚才我们坐的车好像啊。还没等我回过神,车“吱呀”一声停在我们面前,那位短发叔叔又咧嘴露出大白牙:“你们等急了吧,我开出去才想起后备箱还有东西,赶紧调头回来。”爸爸妈妈都有些激动,爸爸过去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小伙子,耽误你做生意了,真是不好意思!”

一个普普通通的专车司机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暖暖的。夜慢慢降临了,路上车水马龙,车灯好像一串串闪亮的珍珠,红灯笼也纷纷亮了起来,犹如一颗颗红色的宝石。虽然夜风刮在脸上是凉凉的,望着夜幕中的泉州,我的心情格外舒畅,美丽的城,美丽的人,美丽的泉州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你好,泉州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你们还记得吗?2013年泉州荣获“东亚文化之都”得称号。我很荣幸的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成长。虽然我是四川人,但我把泉州当作自己的第二家乡……

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您那一道道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看,那座横卧在洛阳江上的洛阳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来到这里,让我领略了“闽中桥梁甲天下”的魅力。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府文庙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啊泉州,您丰富的历史底蕴,宽光广包容的胸襟,迎来了四方宾客,迎来了各方建设者,也赢得了我对您的热爱。

我在这里快乐的生活,同学们在我的身边,就像一只百灵鸟围绕在我身边唱歌。每天,我在这里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五祖拳,健身操,大课间跳绳……校园里到处是我们快乐的身影,我要对在故乡朋友自豪地说:“泉州很友好,我感觉我在泉州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也许生活并不平静。去年,我再一次意外中摔伤。素不相识的叔叔阿姨第一时间把我送到华大医院急诊。医生护士虽然不认识我,但是,不等在做临时工的父母的到来,他们马上给我紧急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避免了去大医院做手术。当后来得知真实经过的爸爸妈妈要感谢这些可爱的叔叔阿姨时,得到的是婉言谢绝和快乐的笑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泉州,我要告诉您,我在这里得到了真诚的帮助。

泉州,我爱你,是你见证了我在这里长大的,我会永远把“泉州”二字可在自己的心中,我能感受泉州的未来发展是无限的美好。泉州,你就是我在我心目中真正的“故乡”!我要大声的对您说:“你好,泉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眼中的泉州作文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福建经济中心。

我眼中的泉州,是旅游的好景点。泉州有“闽海蓬莱第一山”的清源山,雅典秀丽的东湖公园,历史悠久的开元寺……这一切,都是出名的景点。

我眼中的泉州,是经济发展的。改革开放前的泉州都是只有泥土铺成的道路,交通工具也只有自行车和摩拖车在行驶。居民的房内也都是简单的,煮饭时用的是木材起火的,电视也都是黑白的。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宽阔的马路,马路旁一排排高耸的大树。公路上也多了一些交通工具,人们有自序的行走。居民住的是豪华的楼房,多功能的家具。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整个泉州焕然一心。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很好,很有特点,很有优势,充满着活力。

我眼中的泉州,是特色的小吃地点。许多游客来到泉州都不会错过这些美食。柔韧的米粉,香喷喷的豆粽,营养丰富的蚝仔粥……都是泉州著名小吃。

我眼中的泉州,是特产天地。泉州是龙眼的原产地,全国六大龙眼基地占其四。衙口花生是泉州传统土特产,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销量一直不减,是出口的重要的土特产。麦芽糖也是泉州土特产品之一,糖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维生素,有健胃功效……

我眼中的泉州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城市,是一只正在腾飞的鸟!

[我眼中的泉州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泉州文化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问:“为什么东亚文化之都是泉州?而不是大家看好的西安和咸阳呢?”让我来解释吧!

置身历史与全球的坐标,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也是唐宋元时期“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国际性大都市、“东方第一大港”,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泉州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市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有31处,其中泉州南音、提线木偶等四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可仅仅这些,是不能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我认为当选的理由还有很多很多:

当选理由1文化传统

这项条件要求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城市风貌、人文遗产能够体现东亚文化传统,具有鲜明城市或地方特色文化。

泉州拥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艺术馆、图书馆、海交馆、博物馆、万维生邮票艺术馆、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泉州影剧院等一批市级重要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达11.69万平方米。随着城市新区的建设,泉州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启动泉州木偶剧院、泉州歌舞剧院、泉州大剧院、市图书馆新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泉州木偶剧院新址将在年底前投入使用,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木偶剧院。

当选理由2硬件设施

泉州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1个,其中国家一级馆6个;文化馆(艺术馆)11个,国家一级馆5个;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0多个,其中国家一级馆2个。全市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3个,覆盖面达100%;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街道)覆盖面100%;村(社区)级文化活动室2349个,覆盖面100%。全市有村级文化广场总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完成61个省级文化激情广场示范点建设。全市建成农家书屋2349个,率先实现100%行政村(社区)都有“农家书屋”目标,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

当选理由3资金保障

为改善闽南文化保护传承软硬条件,从20XX年起,泉州市县两级每年都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市本级投入3亿多元,建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梨园古典剧院、泉州南音艺苑、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闽南文化标志性场馆设施。

今年,泉州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近年来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对“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遗”的考察点文物进行维修及环境整治。

当然,当选理由还有很多很多,我只罗列了一些,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东亚文化之都是泉州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泉州面线糊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吃货,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我吃过香港各式各样的早茶,吃过杭州西湖的糖醋鱼,吃过上海的东坡肉,吃过苏州的红烧狮子头……各种美食我都吃了个遍,但却没有一样是最让我难忘的,唯有泉州面线糊让我垂涎三尺。它是我所吃过的美味佳肴中,最让我留连忘返的。

“面线糊,面线糊……”听着那悠长的叫卖声,我一下子就跑了过去,面线糊是一种人间美味。西街老记的面线糊是最正宗的,在这条长长的老街里有一家门面不大却名气很旺的面线糊店,店铺里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美食,食客们有的安静地等待着,有的一听到自己点的传统美食一刹那间馋涎欲滴,像是要立刻就要把这些传统美食吃完似的;一些正在享用传统美食的食客,大口大口地吃着,令我也迫不及待的想去享用。

一旁的厨师在忙碌地做传统美食,我认真地看着他们,多希望自己也会做。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眼中。我点了一碗面线糊,看着厨师熟练地舀了一大勺盛在碗里,厨师拿着和筷子像飞鸟一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我看着他加了佐料:有三层肉、鸡蛋、香菇、虾仁、干贝、醋肉、鱿鱼、大肠、香肠……最后,厨师在面线上洒了些青葱、胡椒粉,像变魔术似的,瞬间色香味俱全的面线糊上桌了!我用七个字来形容就是——“有汤有线又有料”。

我用汤匙搅拌着,舀了一小勺喝了一口,舌头麻麻的,十分清爽,又解馋,真是天下美味啊!美味在我的舌尖上徘徊,我闭上眼细细品尝,吃着佐料,大肠十分韧,嚼起来十分有劲道,再配上一根油条真是世间美味,一口面线糊,一口油条,品着香喷喷的面线糊和酥香的油条,真是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红砖白瓦,老街长长,古香古色,面线糊的味道永远是那样飘香,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眼中的泉州的作文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初来乍到,我对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感到新奇。那让人馋涎欲滴的美食,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热情好客的泉州人……

说起泉州的美食,泉州肉粽、蚵仔煎、牛肉羹、石花膏、面线糊、土笋冻、崇武鱼卷、姜母鸭……五花八门,闻名遐迩。犹记第一次品尝土笋冻的情形。只见那半圆形的透明体内横躺着几只细长的虫子,让人望而却步。看着表弟吃这玩意的熊样,我全身毛骨悚然。见我怔住了,表弟直嚷嚷:“来,你也试试,这可是人间美味啊!”我听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连这种都不敢吃,你真没胆哦!”表弟不屑地说,“以后我当你老大得了!”

“吃就吃,谁怕谁!”我顺手拿起了它,往嘴里一送,大口大口地嚼起来。瞬时一股清凉沁入了我的心脾,甭说还真是香脆可口。从那以后,素有“馋猫”美名的我一有空就跟着伙伴们,串大街,走小巷,享受泉州的美食。

讲起泉州的美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景色秀丽的清源山。这里一年四季,冬暖夏凉。一进山门,绿树掩映下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老君岩,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探寻着弘一法师的足迹,欣赏着山中美景,登上宛若仙境的天湖。只见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游人们在此品茗观景,垂钓休闲,自得其乐。极目远眺,古老的泉州城尽收眼底。美丽的东西塔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让这蓝蓝泉州湾熠熠生辉。

最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一次,我到同学家玩。一进门,叔叔阿姨就招呼我坐下,用闽南话直问“你吃了吗?”听得我一头雾水,幸好同学及时帮我解围。可热情的叔叔阿姨还是搬出家里所有好吃好喝的来招待我,令我受宠若惊。当然,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这种场面。在泉州生活的这几年里,我发现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山美,水美,人更美……

我爱你!我的第二故乡——泉州。

[我眼中的泉州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心中的魅力泉州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故乡:泉州——东亚文化之都。这里是我生根、发芽的地方,是我洒下希望的田地,是我放飞理想的天地。

悠久的历史,见证了它的蜕变,见证着他那古老的历史文化。神秘的开元寺东西塔,魅力的大坪山公园、四季如春的德化九仙山、还有那诉说着岁月沧桑的崇武古城……每一处美丽迷人的风景名胜,都是那么让人怦然心动、引人遐思万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大桥—泉州大桥,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是那么的迷人。大桥两侧栏杆上有花岗岩雕狮子326只、石雕白莲花328朵,每只狮子形状各不相同。每当走在桥上,我总是跟它们打招呼,看着它们,让我们有一种灵魂上的碰撞和相通,一种身为泉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我的心底,泉州不仅古老而且神秘,更是充满活力与时代气息的一座城市。改革的春风,吹拂着祖国神州大地,也吹绿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当我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时,那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川息不流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刺桐城的奇花异草,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现现代文明城市的热闹。

这就是我的家乡——泉州,一个古香古色,一个风景如画,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海滨邹鲁”,它的魅力来自那悠悠的千载风云、来自那艳丽的刺桐红、来自那自强不息的人们。

泉州,这座古城犹如一部精美的图书令人百读不厌,心生喜爱!作为一名泉州人,我感到自豪、骄傲,我深深地爱着您,泉州,愿泉州的明天更加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泉州海丝文化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美丽幽静的九日山。这里草木茂盛,鸟语花香。春天,花朵们争奇斗艳,树木吐露新绿。一年四季,松柏常青。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你猜对了,我是一块石头,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在这九日山上,漫山遍野都分布着我的兄弟姐妹们。自从有文人墨客游览登山之后,我的生活、我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一阵笑声,一群人来到了我们的家。我们高兴极了,心想:我们的家终于来客人了!于是那草、那树都绿了起来,花儿们露出了笑脸,红的、白的、粉的、紫的??整个山谷姹紫嫣红,欢迎客人们的到来。走在前面的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蔡襄,他们边游览边赋诗,一时兴起,就在我的兄弟姐妹们的身上题诗了。一块石头因为这些登临题诗,这些景迹题名,这些游览留名,还有一些修建纪事而有了生命。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好事成双,“刺桐”(今泉州)是古代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作为东西洋间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占有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是当时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104年,泉州官员为航海船只举行祈风典礼。那一天,大到朝廷官员,小到平民百姓,都聚集在我的家九日山,他们准备了无数的瓜果贡品祭祀海神通远王,祈求海神保佑这些往来东西洋间贸易的船只一路顺风,出入平安。祭祀完毕之后,一群人登临九日山,欣赏无边的美景,并且在我们身上记录下了这些事迹。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的家乡一如既往地占据终于的地位,特别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让全家乡、全泉州、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灿烂的家族史。家乡的娃娃们开始学习本土的历史,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络绎不绝,他们研究着我们身上的历史,也不得不感叹着我们这些神奇的石头——拥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品格、淡泊的态度。其实这也是我们南安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泉州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漫步在如花似锦的滨江溪畔,欣赏着浪漫的音乐喷泉,当你沉醉于街灯与霓虹的交相辉映,散歩在恬静的公园式体育馆中,你感受到的城南开发区是那么宁静、那么舒适、那么浪漫、那么悠闲。

然而当你走进一家家公司,看到一处处建设工地,当你置身于人来人往的商业区,看到一张张积极乐观、热情奔放的面孔,看着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和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时,你感受到的开发区又是那么忙碌、那么进取、那么执着、那么有序。是什么让开发区变得魅力四射,是什么让开发区人民变得的富足安康?答案就是30年的改革开放。

是的,30年来的风雨兼程,励精图治,终于换来30年来的百姓安康。

身为开发区领导,他们深深懂得: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改革成果,要与民共享。加强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泉州的发展,对改善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如今,有谁能忆起当初这里是什么样的景象,有谁能知道,风风雨雨30年,把周边着诸多贫困的农村发展成现代化的文明城市,这起间究竟凝聚这多少开发区人民的艰辛,智慧与汗水?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挥汗如雨,多少平凡的人创造了多少令人感动的故事,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我们只知道开发区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变化,每一次成功,都给这里的生活带来质的飞跃。

开发区的农民朋友朴实的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富裕了,住进了新房,不仅有电话、电脑,还有空调、电冰箱宽阔的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去县城很方便,公交站就在村旁,村委帮我们上了医保,帮我们找工作,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要感谢党,感谢开发区!感谢改革开放!

开发区的工人笑着说:我们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不努力工作,怎么体现自身的价值?不努力工作?怎么对得起给我们创业机会的开发区?

我是开发区的少年,我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我们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有足够的理由感到自豪,感到幸福。使命有多神圣,我们无须慷慨激昂的誓言,我们像无须扬鞭的俊马,在各自的岗位上驰骋。

如今的开发区就像森林公园的那道彩虹,虽然历经风雨,却变得更加亮丽、迷人。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凝心聚力,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为创造大泉州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只有如此,家乡的开发区,才能呈现出一派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醉人美景。

[家乡泉州作文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泉州府文庙

全文共 2474 字

+ 加入清单

1.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诞生。自此,一个中国乃至世界标志性的人物,开始了他影响人类文明的旅程,并永远载入史册!

做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子是华夏儿女的自豪和骄傲,是中国千年文化的思想和标杆!——走进文庙,我们的思想,开始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旅程;走进文庙,我们的思想,翻阅了中国千年历史的轨迹!文庙,有着儒家的第一思想、中国的第一文化故事!

站在历史最高角度的今天,每一个人都以一种独特的眼光看待过去,评估未来!或许,没有一个人的思路和眼光是完全一致的;也或许,没有一个人留在这世上的光彩是一样的。但是,却有一种理解和远见是一致的——那就是教育!教育,永远是文明之路必不可少的一个台阶!人类,有一半时间生活在黑暗里,还有一半时间生活在无知里。

我们的文明,会不断刷新愚昧;而教育,是一盏永不涅灭的启明灯……

2.

走进泉州府文庙,我们浏览了中国教育史,瞻仰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儒家的鼻祖,世界文化的代表人——孔子!

从中心车站坐四路车,过关帝庙再过清真寺,我们来到府文庙!相对于武圣关夫子来说,文庙显得清净许多。这其中,或许有一半是因为政府对文物的保护,有一半是因为人们对文人的尊重吧!从公交车下来,迎面而来的是府文庙高大的花岗岩牌门,其间镌刻着“文庙”二字,两边各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的横联。

自孔子而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焚书坑儒,使得儒家的传承一度中断。也因此,秦朝的暴政恰恰反映了儒家学说的“仁治”与“礼治”,最适合中国封建统治王朝的社会发展。随着秦末农民起义的不断暴发,刘邦最终建立大汉王朝,中国从此有了大汉民族的威望,并一直延续至今,不断弘扬光大……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思想统治论。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了尊崇儒学的思想原则,受到汉武帝的赏识。随后,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汉武帝明听董仲舒的谏议“废黔百家,独尊儒术”,使得汉家王朝走向极盛之路,也使得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步步稳固!

从此,儒家思想和汉学文化,主导着我们的大中华文化!

3.

从牌门过来,我们走上洙泗桥。“洙泗”,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流——洙水与泗水!传说中,孔子曾在洙水和泗水之间设坛施教,消除愚昧,拓展文明。

“洙泗”,也就成了儒家的一个相关代名词,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源远流长……

走过洙泗桥,我们进入府文庙广场,青一色花岗岩铺就的大广场,平静而坚韧,周边是以榕树为主的草坪花圃,格局相对怡然安静。正是初春和暖时节,广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文庙的安静与祥和,同沿海名城的繁华与锦绣,铸就了自然与和谐之景。

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城市,一个发展的文明城市,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保留着一种独具特色的优雅与安静,从古至今,传承着与众不同的书香墨韵!

步入广场走近文庙主体建筑,只见正门两侧各有一偏门。再向两边外延各有一小门,小门上的青石板,各雕有二字,左为“金声”,右为“玉振”。

入得正门,下几级台阶,正中之间是一露天广场,全由花岗岩石板条铺砌而成。及中间处,是一方形大水池,水池的周边由白石栏杆围起;水池后两边各有一株榕树,中间一架石桥虹跨两岸,连接另一场地。走上几步,再上几级台阶,便可直通大成殿。

而由两边芜廊往下行走,右手侧是文庙博物馆,收藏着部分典籍书画,文魁进士之类的牌匾及古代私塾教学的木偶模型;左手侧是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陈列着泉州历代名儒大家的腊像,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文化名人三十八位。

4.

府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入得正殿,但见孔子塑像正座中厅,上有“道洽大同”和“万世师表”的字样。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以及主要传世文物,如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等。昂面抬头,满目斗拱抬梁式木结构,由48根巨大石柱承托而起,非常壮观。大殿正面8根盘龙檐柱向外,犹为雄健!

许多游人是做为香客而来的,他们带着对孩子的梦想和期望而来。在虔诚的信众中,一份是怀着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崇敬之心,一份是怀着对先圣孔子的景仰之情,一份是怀着对未来前程的期翼之梦!在诸多香客游人当中,谁又敢不相信,期间会有新的文魁智星面世?立于大成殿外,那厚实的三脚香炉上,一柱柱香火轻烟萦绕。

中国的儒家学说,自孔子而后光大,并于公元一世纪初传入朝鲜;再后,又于公元五世纪之前,飘洋过海,进驻日本。自此,中国的儒家文化,传遍东南亚,并走向欧洲,进入世界,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其源远流长,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深受其益!

2013年,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开始,中国泉州,韩国光州、日本横滨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由此证明中华文化在东亚文明的历史中所具备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文化部部长蔡武说: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密切包括日、韩在内东亚各国的文化联系与历史纽带,求同存异,共同提炼“亚洲价值”,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亚洲文化精神家园,从而推动东西方不同文明由对峙碰撞走向交流交融、和谐共生。

是的,我们相信,这些古老的文化和思想,本有一脉之源!人们不会忘记,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聚居地,我们期望,它将能继续领跑世界文化,让儒家思想蓬勃发展!

5.

众所周知,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后几经迁移重建,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大朝代建筑形式的建筑群,其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最大、最名闻遐迩的文庙建筑群;其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同时我们也知道,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然而,它的价值本身,远不至于此,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文庙群体中,它们都有着一种共同的语言——“礼、义、仁”,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和平心声!

自古往而今来,文庙除了标志着儒家文化,也标志着汉家文化;标志着中华文化,也标志着东南亚及世界文化。儒家的本身,已远远不止代表一个民族和一群读书人,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脉络,其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