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乞巧节的习俗作文:七夕节风俗习惯汇集20篇

浏览

3464

作文

215

彝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1089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彝族有许多古朴的习俗,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建国前,流行交错从表婚和转房制,某些地方有不落夫家和抢婚遗俗,既反映了奴隶制、封建制婚姻的特点,又保留有原始社会的残余。不落夫家就是指新娘婚后长住娘家,怀孕后才到夫家居住。抢婚一种是当女方不满包办婚而另自寻夫家时,夫家即刻抢婚;另一种是假抢,如男女相爱,遇到阻力,双方事先约好暗号,男家亲友设埋伏圈,女方按时借故外出劳动,到预约地点,男方亲友就出来抢婚,女方佯装呼救,女家及其邻居闻声追赶,也只凑个热闹,过后男方又请人圆场。这种风俗在佤、傣、哈尼和纳西族中都有。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中或坝子里,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彝族婚俗,联系感情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对歌。红白喜事,上山砍柴,甚至男女相遇也要对歌。青年人多通过对歌互相了解,认识,加深感情,定下终身。彝族的姑娘房,也称公房,是彝族青年的乐园,婚前,公房就是男女青年幽会和娱乐的地方。彝族的婚姻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也有请媒人说亲的。彝族的婚礼是五花八门的,背新娘就是婚礼中的一个十分有趣的风俗,新娘出嫁时,先由媒人从楼上背下来,送到大门外交给新郎,再由新郎的男朋友伴郎背起,在讨亲队伍的护送下一直到家。彝家山寨,山高路远,一路上,背新娘的伴郎累得汗流浃背,喘息不止,新娘的陪伴--伴娘就在地上铺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草席和毛毯,让新娘坐地休息,待伴郎喘过气来,又继续上路。新娘必须在太阳落山前背回男家。新娘一到,就举行迎亲仪式,让新郎、新娘坐在大门前的凳子上,乐师们奏起热烈的迎亲调,亲朋好友燃放爆竹,点起火把,祝贺新人。然后,伴娘背起新娘,前面一个举着火把,一人撒青松毛铺路,新郎和伴郎随之于后,在众人簇拥下人洞房。迎亲仪式一结束,就开始跳舞,歌声合着舞步响了起来,大家通宵达旦的欢乐。这场喜事刚结束,许多青年男女便找到了自己的对象。

彝族也有非常俭朴的婚礼,彝族支系,居住在弥勒县的阿细人自古以来婚姻自主,婚礼俭朴。他们选择对象的条件不是相貌,而是勤劳。阿细青年自由恋爱。婚姻程序,一般是女的先到男家劳动两天,以此向男方父母认亲,男家不摆酒席,不请客。这样往返几次,共同劳动,以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这时,双方中,有一方心有悔意,婚事可以就此罢休;若都表示满意,婚事就算完毕了。以勤劳取人,奠定了阿细人婚姻幸福,美满的基础,所以在阿细人中,因草率成婚而酿成不幸结局的为数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纳西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越高兴。

这个隆重的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怕地上的晦气冲上来,下令把天门长闭不开。可是不久,十八层天游腻了,仙境看烦了。一天他实在憋不住了,下旨打开天门,想看看人间的景致到底如何。天门一开,春风习习,只见人间绿水青山,百花争奇斗艳,玉皇大帝看得心驰神往,烦恼顿消。

玉皇大帝把人间看了个够,又转身看看天宫,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怎么我的天宫竟然比不上凡间了,这还得了?”边说便下旨,叫红面天神把人间统统烧光。

掌火的红面天神领旨后,腾云驾雾来到凡间。他并没有马上放火,先巡视一番,看到凡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天宫的生活没法比。掌火天神爱上了凡间,他不忍心烧毁这美丽的人间,不忍心摧残善良的百姓。虽然,他知道违反玉皇大帝的旨意定有杀身之祸,但他要避恶行善,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执行玉皇大帝的旨意。主意一定,他便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撒谎道:“人间已经烧成灰烬。”玉皇大帝听了非常高兴:“哈哈,现在我的天宫远胜人间了。”

隔了好久,玉皇大帝又觉得厌烦起来,他想看看被烧毁的人间。他又在仙姬们的陪伴下来到天门前,可是一看,他几乎要发疯了。人间不但没有被烧毁,反而更加繁荣昌盛,幸福美满了。他知道红面天神违背了旨意,一怒之下,叫左右诸神把掌火天神捆了起来,推出去处死他。

掌火天神被杀时,一滴血溅出天门,落到大地上,滴在雪山脚下村寨旁边的一座庙里。有个和尚看见了这滴血,就小心地用红布把它包了起来,搁在殿里。

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傍晚,人们刚从田里收工回来,突然从庙里跑出一个小娃娃,拦住人们哭诉道:“专横残暴的玉皇大帝嫉妒人间的美好,今晚要派天兵天将下来烧毁凡间。你们赶快在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点得越旺越好。这样用假火瞒过玉皇大帝,他和天兵天将们看见人间已经在烧了,就不会在下凡来捣乱了。”

这个小娃娃就是掌火天神的心血变成的。善良的人们相信了他的话,就按照他的方法,纷纷点起火把,男女老少都舞起火把,一连三天三夜,火光冲天。玉皇大帝看了三个晚上,看到人间一片火海,才放心的回天宫去了。

人们终于躲过了一场劫难。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表示对掌火天神的敬意,每到六月二十四日就要扎火把,点火把。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火把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快到了,春节有许多习俗: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习俗就是吃完年夜饭放鞭炮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鞭炮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兽常常到村子里来吃人,年每次都在大年初一来吃人,人们十分怕它,有一天,一位白胡子老人对村民们说年很怕红色和声音,村民知道对付年的办法了,又到了大年初一,人们在门上贴“福”字,开始放鞭炮,年看到了红色的福字,听到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害怕得马上跑回了深山,再也没出来吃过人了。

每到吃完年夜饭时,我和小伙伴们便来到楼下开始放鞭炮,我们每个人拿着一个鞭炮,我小心翼翼地点燃了鞭炮,生怕烧了我自己的手,点好了鞭炮我马上把手收了回来。

只听见“嘭”的一声一颗好似流星的东西飞上了天,“嘭”的一声开出了一个个图案有花形的,有心形的,还有许多不知道的形状,我入了迷的看着天空,大家也都跟我一样入神的看着,那声音好像地动山摇,像千军万马在奔跑似的。顿时天空变得五彩缤纷、炫丽多彩。

这就是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我喜欢春节放鞭炮的传统习俗,因为放鞭炮既热闹又喜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傣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富饶美丽的傣 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yǐnǐ]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如根据神话 故事《魔鬼与孔雀》而编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了魔鬼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那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 鬼兄弟双目失明,孔雀取得了胜利。

关于孔雀舞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的一个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领袖召麻粟 带领四千人去寻找幸福,到了“来少勐”后,听到了水果掉进水中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看到孔雀随着这动听的声音跳起优美的舞蹈,他们回来后,就模仿这些声 音和孔雀的动作。以鼓、镲来伴奏,跳起孔雀舞。在一些古老的缅寺壁画和雕刻中,可以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鸟身的孔雀形象,这与头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着 孔雀服的孔雀舞十分相似。明代《南召野史》中也有关于孔雀舞的记载:“婚取长幼跳蹈,吹芦笙为孔雀舞……”,可见孔雀舞的历史源远流长。

孔雀舞一般由一、二人或三人表演。每当舞者跳到高兴时,众人就喝彩“吾——吾”,“水——水”,气氛十分热烈。孔雀舞有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为模仿孔雀飞出窝巢、灵敏视探、安然漫步、寻水、饮水、戏水、洗澡、抖翅、晒翅、展翅与万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飞翔等。

孔雀舞的动作异常丰富,最常见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里扣,食指屈回,其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眼式”(食指与拇指稍靠拢,其余三指如扇形翘 起)等。步伐有踮步、“起伏步”(动力腿由脚跟带动向臀部踢起后全脚掌落地,主力腿随之屈、伸)等。傣族孔雀舞动作有着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每个动作之前有 起式,完了后有收式;有固定的步法、位置图及固定的动作组合;每个动作组合又有固定的鼓点伴奏。架子孔雀舞的舞蹈语汇尤为丰富,有“飞跑下山”、“林中窥 看”、“漫步森林”、“抖翅”、“点水”等惟妙惟肖模拟孔雀神态的动作。傣族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 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嘎光”中。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民族文 化认同感的舞蹈。傣族建筑风格

傣族的建筑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以元江、红河一线傣族民居为代表的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以及典雅富丽的佛寺建筑。

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 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作物。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利于保持居室干燥凉爽。

如今,随着 生态保护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以混凝土砖瓦结构代替竹木结构,但还保留“干栏”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习惯称呼它为“竹楼”。竹楼 周围的宽阔庭院里都要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小鱼塘,既可蔽阳遮荫,又是一道不设防的天然绿色“围墙”,外围随意搭上的竹篱,不为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闯入的 作用。佛寺建筑是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建筑的一大特色,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由大殿、僧舍和鼓房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经楼、一 座佛塔。主殿外观一般是单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顶,或悬山式顶、多角或亚字形重檐歇山式顶。坡面进行一至二次跌落后有两层或上中下三层的单面坡或三面坡、五面 坡,坡面的多少和佛寺的级别有关。屋面按纵向分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或五段式,以中间最高,使庞大威严的屋面呈现出优美起伏的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彝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民间禁忌很多,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表现,且各地有别。

饮食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因这些动物与人类同源出于雪;是雪的子孙;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进屋,否则鬼魂会附其上;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会使家境贫困;禁平日反向推磨,会给家庭带来灾难;忌推磨时磨心突断,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诸上种种禁忌涉及到食物品类、饮食方式、食品制作、饮食主体,这些饮食禁忌习俗直接影响到彝族饮食文化结构。

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忌讳女客上楼。妇女不能上房顶。忌讳触摸男子的天菩萨,犯忌者要宰牲,打酒谢罪赔礼;解放前等级低下的犯忌者,还有被断臂、处死的危险。如果被妇女抓摸了天菩萨,此男子将终身不吉,事后天菩萨必须剃尽,否则死后不能鬼归祖界。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俗信认为妇女的生育魂格非最爱附在这些物件上,若送与别人,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日常生活中,忌舀汤时反手用木勺,忌和燕麦面时顺时针方向搅动,忌人出远门便扫地,因为这些都是丧葬时的习俗。忌讳言死,而称老了。忌讳影子被人踩踏,被踩者一定会为此报复。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灵箐附近鸣枪行猎,或砍树烧荒。禁止在焚场或墓地打猪草、放牧。参加祈雨仪式时,禁止男子戴帽、女子打包头。禁止跨越火塘或踩踏锅庄石。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

过去流行多神崇拜,祭祀祖先。一些与汉人长期杂居的彝族人,也信佛教。19世纪末,信基督教、天主教的先后传入,但信者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七夕节的习俗作文:七夕节风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的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过一会儿,如果桌上摆的饮食上面看到有蜘蛛网的话,就认为天仙答应了她们的愿望。或者她们会在酱缸台上面摆放着井华水(早晨担的第一桶井水),在盘子里装着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么痕迹就相信有灵验了。这种风俗是因为把织女当成在天上管针线活的神,随着在中国汉代大大盛行的乞巧风俗而起源的。这种风俗到了唐代传播给周边的民族。

韩国的七夕风俗跟中国的有一些不同。在七夕那天,各个家庭都摆着麦煎饼和今年第一次收获的水果,女人们在酱缸台上摆着井华水祈求家人长寿,祈求家庭平安无事。而且,韩国有些地方在那天也祭拜,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风俗,这是一种让巫婆祈求子女安然无恙的仪式。另外,到了七月,是炎热天气逐渐消失的时期,也是农家繁忙的农活结束后等秋收的时期,少许过着清闲的时间。所以过了阴雨季节后的这时候,农家有着把夏天阴雨季节期间的潮湿衣服和书拿出来晒干的风俗,这名叫晒书曝衣,所以,这天各家各户的院子都堆满了拿出来晒的衣服和各种书籍。在《东国岁时记》上记载着七月七日在家晒衣服,按照拿出来晒的衣服和书的数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崔南善的《朝鲜常识》中记载着,七夕是原来中国的习俗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到了朝鲜王朝在宫廷里摆宴会,给儒生们实行节日制的科举。

在多样化的生活和价值观的变化中,今日的七夕风俗只是演变成用牵牛(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给充满童心的世界增添一个梦想而已。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七夕关注的也并不多,他们只会借着这一天的机会在一起约会、吃饭、互送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七夕节风俗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七夕的小资料大家都知道了吗?是不是很有趣?我也想听听你们的资料,可以告诉我吗?如果想,就让我听听,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满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满族这个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它,了解它吧!

满族,现有人口982.1余万人。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福建等省区,一小部分散居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居住在农村的满族人,其住房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势”、“空齐”是传统舞蹈,多在节庆的宴会上跳。舞时二人相对,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称为“莽势”;舞者歌唱时众人拍手以“空齐”二字相和,叫“空齐”。“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于18世纪中期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满汉全席”。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满族菜肴无论在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制作菜肴的山珍如人参、鹿茸等大都还是来自满族的老家--“白山黑水”。此外,满族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和种类繁多的点心,“萨其玛”就是其中着名的一种。

这就是满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介绍后,你熟悉它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七夕节的习俗作文:七夕节风俗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的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过一会儿,如果桌上摆的饮食上面看到有蜘蛛网的话,就认为天仙答应了她们的愿望。或者她们会在酱缸台上面摆放着井华水(早晨担的第一桶井水),在盘子里装着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么痕迹就相信有灵验了。这种风俗是因为把织女当成在天上管针线活的神,随着在中国汉代大大盛行的乞巧风俗而起源的。这种风俗到了唐代传播给周边的民族。

韩国的七夕风俗跟中国的有一些不同。在七夕那天,各个家庭都摆着麦煎饼和今年第一次收获的水果,女人们在酱缸台上摆着井华水祈求家人长寿,祈求家庭平安无事。而且,韩国有些地方在那天也祭拜,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风俗,这是一种让巫婆祈求子女安然无恙的仪式。另外,到了七月,是炎热天气逐渐消失的时期,也是农家繁忙的农活结束后等秋收的时期,少许过着清闲的时间。所以过了阴雨季节后的这时候,农家有着把夏天阴雨季节期间的潮湿衣服和书拿出来晒干的风俗,这名叫晒书曝衣,所以,这天各家各户的院子都堆满了拿出来晒的衣服和各种书籍。在《东国岁时记》上记载着七月七日在家晒衣服,按照拿出来晒的衣服和书的数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崔南善的《朝鲜常识》中记载着,七夕是原来中国的习俗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到了朝鲜王朝在宫廷里摆宴会,给儒生们实行节日制的科举。

在多样化的生活和价值观的变化中,今日的七夕风俗只是演变成用牵牛(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给充满童心的世界增添一个梦想而已。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七夕关注的也并不多,他们只会借着这一天的机会在一起约会、吃饭、互送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风俗——包粽子_端午节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风俗习惯作文200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我记忆中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过春节了。按照四川的风俗习惯,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准备了。腊月里人们要挂长长的香肠,鲜鲜的腊肉,真诱人呀!

除夕夜的前几天,我们都要与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那超市里别提有多热闹啦!年货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息。我们要买新衣服,买各种食品,还有年画,对联与鞭炮。

快到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吃起那香喷喷的年菜,我们就喝饮料,长辈们喝酒,长辈们还要说:“祝你们天天向上……”我们还要给长辈敬酒!除夕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会,节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点我们就要放五颜六色的烟花,你能看见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闪耀,你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预示着新年的来到!

大年初一我们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长辈家去拜年。我们的长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大年十五是春节的高潮,我们也叫元宵节,那天有会舞狮子、闹元宵、看花灯,真是热闹非凡!盼呀盼,在每年的盼望中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春节,我也渐渐长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谈起春节,我也想起了打鞭炮,我又联想起它的由来﹑特点﹑你们想不想听呀!就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介绍吧!

先说说它的由来吧!从前,有一个怪兽,它住在河里,每年都会上来吃人。有一年,人们在逃跑之中遇到一个老神仙,他看到人们慌乱的逃跑,就找了一位人问,他疑惑不解的问:“你们为什么要逃跑啊?”

那位人说:“这位老年人啊!您可是万万不知道啊!我们村子里有一个怪兽,它可是每年都会吃很多人呢!您老人家还不逃啊!”老神仙听了听,说道:“那你们为什么不用放火柴的方法把它赶走呢?”

那位人想了想,笑着说道:“谢谢您老人家,我们当时咋没有想到呢!”那位老神仙笑了笑,说道:“不用谢!”慢慢地人们用火柴赶走了怪兽,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采用了打鞭炮的方法又一次成功的赶走了怪兽。这就是打鞭炮的由来。

再说说它的特点吧!那一次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坐在长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着看着,我们便睡着了,差不多到了12点钟左右的时候,我被噼里啪啦的声音给吵醒了,到了外面,好像我的鼓膜都快被震破了。

现在的鞭炮叫做“关门炮”,早上起来打鞭炮的时候叫做“开门炮”。那鞭炮有些是绿色的;有些是红色的;有些是黄色的,真是五彩缤纷啊!

小朋友,你们觉得很新奇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纳西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1709 字

+ 加入清单

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纳西这一族名来源于古代髦人的一个部落名。汉代文献中的"牦牛夷"和"摩沙夷",就是纳西族的先民。

因地域不同纳西族也有不同的自称,如"纳西"、"纳"、"纳汝"、"纳日"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定名为纳西。纳西族人在自己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书写的东巴教经典的《东巴经》,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纳西族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水稻、玉米、土豆、麦、豆类和棉、麻等。金沙江两岸是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多,被誉为植物宝库。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纳西族是个极重信用且讲义气的民族,一般不计较客人因无知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 ,所以在与他们交往时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

勤劳节俭的纳西人,喜欢喝酒、饮浓茶,爱吃酸、辣,甜味的食品。泸沽湖摩梭人,男女均爱吸份未状的"兰花烟",吃自制的带酸味的"棱里玛酒"。主妇在每年杀年猪后,要赶做储存腌肉。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菠的琵琶肉,沪估湖地区的酸鱼和鱼干,都味美可口,是纳西人待客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在会客和饮食场合要注意坐姿端正,忌高声喧哗、猜拳行令、说粗话,不要踩踏饭桌横档,在有老 人的场合,不可高跷二郎腿。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宜用双手相接,并表谢意。

吃饭时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连不断地夹菜。一般夹菜时要招呼旁人一起动筷,夹一次,停一会 ,待上一口下烟后再夹第二箸。鸡头应让年长者享用,鸡爪不能给小孩吃(纳西族认为吃鸡爪的小孩将来写字手会发抖)。 主人盛饭时,要主动提出自己需要的饭量,不要在碗底留剩饭。如果坐"二人凳",起立时要关照 旁人坐好,防止旁人翻翘跌倒,有碍观瞻,也会造成伤痛。共同进餐时,若已经吃完饭,最好陪旁人一会。若想提前离席,要招呼别人"慢请"。

进纳西人家时,不可打主人家的狗,不可当着主人或客人的面打骂小孩,不要主动进入老人和女人卧室。在泸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要询问"阿夏"的情况。不得在家中唱情 歌,吹口哨(认为会招引鬼魂)。公公不得进入媳妇的卧室。傍晚不扫地,客人在座不准扫地。不 得在客人离去时马上关门,应送客人至大门外。不宜在大庭广众晾晒女性内衣裤,不可将裤子、裙子晾晒在主人进出的通道上方。

在纳西族地区你不必因为一句随口而出的邀请便贸然进入婚宴,亦不能因为主人的"谢绝"而错过吊丧的机会。因为对纳西族来说,灾难和悲哀时刻得到的帮助将是友情最可靠的基础,甚至可以消除平时的积怨。反之,如果你只知在喜庆时道喜,不知在悲痛时慰问,将被看做是虚假的或一般的朋友。

一般来讲,探视病人忌谈死的话题;满月客对婴儿忌说"漂亮"、忌说"重"(因纳西风俗在装殓 死人时兴说漂亮,对无生命的东西才说重),可用"健壮、英武"之类词语;对新娘子或女性多用"贤惠、能干、俊俏"等语。孝男孝女不参加婚礼。

纳西族对生育较为重视,其中"实客"礼仪较为独特:当主人家的婴儿出世的时候,第一个偶然进入该家庭的成员即称为"头客"。这时候,无论这个别是男女老少,远近-亲疏,都要当贵客接待。主人家首先要舀瓢洁净的冷水(幸福水)请幸运的头客喝,以此祝福母-子平安、健康幸福,然后主 人再煮米酒鸡蛋款待头客。

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

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送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回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2711 字

+ 加入清单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穆斯林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由礼拜殿、水房和经堂三大部分组成。

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和老年妇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年妇人戴白色的。老年妇人的盖头较长,少女、媳妇的较短,只披到肩上。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的头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两种。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男子一般在二十几岁开始留胡须,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胡,有的留全脸胡。

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源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披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直披到腰际。

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首先请阿訇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即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丧葬

回族实行土葬。人去世后,一般晚上亡故的凌晨出葬,停亡人不得超过三天。出葬前,要洗净全身,叫"着水"。洗后用写有经文的大小两块白布(叫"开凡",女性多一块)裹身。口、耳、鼻、眼、额头、手脚处,要放冰片、麝香。然后移入"塔布匣子"(即清真寺内专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亲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人们面对"塔布匣子"站立,由阿訇诵读《古兰经》章节(内容是祈求真主宽恕死者,祝愿死者安息),旋即抬往坟地。坟坑深两米,直坑西壁再挖一个偏洞(称"热合提"),上圆下方,高约一米,长可容体。将亡人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入偏洞后,用砖封好洞口(热合提门,然后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鱼脊形坟堆。火葬时,阿訇诵经,亲属不许啼哭。葬后三天、七天(头七)、月斋(一个月)、"十"、"百日"、"周年"一般要在家请阿訇诵经。主麻田、开斋节、古尔邦节亲人要到坟上悼念亡人。老人亡故后,还要请阿訇"走坟"、"守坟"四十天或一百天。

饮食习惯

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习俗

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 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节庆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 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果子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古尔邦节

即献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阿述拉节 西北部回族节日,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习俗家乡风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有许多个节日,而我最喜欢的是家乡桂林的春节和三月三歌节。

每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飘着年味,处处张灯结彩。桂林过年时的习惯与其他地方虽然大致相同,但也有让我感到格外新鲜的,就比如在年三十晚要养一条鲤鱼,寓意“年年有余”。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比如逛庙会,在桂林有一个叫做庵堂庙的寺庙。但这庙会是彻彻底底的逛庙,不论是庙宇里还是庙宇外,都没有小贩摆摊卖东西。庵堂庙平日每月初一和十五才开张,庙宇里还有斋饭,可以求签拜佛。每逢庙宇开张,信佛之人就一批一批的涌进庙里,求签的求签,问卦的问卦,好不热闹!

对于我来说,吸引力最大的还是桂林过年时的食品。

每到春节时期,家家户户都会摆上水糍粑,松糕和汤圆。我最喜欢的是汤圆。桂林汤圆与众不同, 其个体稍小, 用上好糯米磨浆, 压干成粉, 再和成团做皮, 以桂林特产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馅制成。煮汤圆可用黄糖或冰糖, 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鸡蛋。这样, 汤圆滑爽、营养丰富, 是小吃中的名品。我喜欢吃汤圆不仅是因为它用料精细,做工仔细,还因为它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的寓意。

除了春节特有的食品,风景,我还爱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广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桂林当然也不例外,在桂林还有一个以刘三姐命名的歌舞团呢。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培养情趣,还可以锻炼智力,当地人都爱参加这个活动。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我爱我的家乡,也爱家乡的节日。如果不是有那些特别的节日习俗点缀了我在家乡的日子,我也不会有如此快乐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不好意思哦,大家。我昨天有事情去了,没有时间写博客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是我们家乡集会的高峰期。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都是我们村里集会的开始。从三月初一到初四的集会!从初二开始唱戏,一共有三天唱戏的时间。当然不光光是唱戏那么简单,还有集会,马路两边都是摆地摊的。有卖衣服的,鞋子的。还有一些是专门赚小孩子钱的,像一些油炸的东西啦,玩具啦。五花八门的东西全出来了。为了这几天的集会,一些做生意的人是起早贪黑的去站个好地方。这些做生意的想破了脑袋都是为了这几天的集会。

今年的集会我感觉和往年很不一样,往年的时候,听到说家里面有集会就高兴的不得了了,最近几年似乎没有了那种激情。对像这样的集会也不怎么感兴趣了。但是今年我感觉还是蛮不一样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感觉到了往年没有过的兴奋,也许是今年的朋友多了吧。今年我那些往年不回来参加集会的朋友都回来了。以前我们都在外地上学,没时间回家玩。但是今年我们大部分都毕业了,工作了。向老板请个假就可以回家痛痛快快的玩玩了。还是像这种家里的集会最好了,逢年过节嘛?大家都有着自己的事情,像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少的,人多才好玩嘛!人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聚集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玩啊?以后大家可能都要忙于自己的事业了,那么像这样的机会就更少了。

这是我的快乐,也是我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1964 字

+ 加入清单

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从0℃左右的长沙坐着慢吞吞的1803列车,经过二十来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回到了相隔已久的湛江海湾,回到了日夜相思的梦里水乡,

家乡风俗习惯作文。

回家那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多,乡中已经处处张灯结彩,尽显迎春之意,在这座海滨城中,却是一点寒意也没有,从下火车开始,我便将自己尽情地沉浸在这一直保持着二十多度气温的空气中了,暖暖的冬,噢,温暖的家乡,我回来了。

回到村中的家,便开始了忙活着准备过年,因小弟今年要复习高考,家中种种便由我这大姐当头了。

大扫除、置年货、买春联等等,而今年最是不同的是要我帮奶奶提鸡去拜神,因多年在外求学,对家中种种习俗自是不甚熟知,对拜神游神之类更几乎是一直排斥远离,只知这里的人们将拜神与祭奠祖先列在了重要的必须仪式里面,这个中有无数般规矩,村中家家户户必有懂得之人熟记,到日子时便相应张罗。各村中设有土地公、石公、老爷庙等等,也自然有布场请灵的道士,为大家向神灵及先人请愿、还愿,年初正月里人们前来祈愿一年的平安顺利、兴旺发达,到年底自然是还愿谢恩的时候了。各家便选好日子,杀鸡斩鸭,分别提到各个庙中,酬谢一年之风调雨顺。几天下来提着鸡和糕点,还有那些拜神用的香和纸元宝,跟着奶奶走遍各大庙小庙,听村中道婆道士的念词,心底却不时漾出对家乡的无比依恋来,迷信也好,封建也罢,这些老人们谨记遵守了一辈子条条规矩,不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表达吗?村间蹒跚的脚步,吃素、烧香、祷告,那一跪一拜之间,包含着多少浓浓的思念!

在家过春节,种种习俗过去和如今基本没变。除夕团年,一家人中午吃过饭便分工贴春联,在各个房间放上两根没洗过土的蒜或是连头拔起的胡萝卜预示“一年到头”的顺意,然后是将全家打扫干净把垃圾倒掉(正月前三天都不能扫地和往外仍垃圾),一切收拾好后,长辈们开始派发利是,小孩子们轮流洗澡换上新衣一起去放烟花,大人们则是呆在家里,看着电视里的粤剧,到晚上便开着全部的灯通宵迎春,团坐在大厅吃点心、看电视、话家常,一过十二点便点燃买好的长长鞭炮再渐渐睡觉。正月初一起来后便互道恭喜,一起吃个桔子,桔子是越酸越好,寓指好酸(粤语音同“孙”)吉利。

按家中传统,到初二父亲五个弟妹一起带着全家过来与爷爷奶奶团聚,大家聚在一起,老屋就显得很挤了,二十几个人必定要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大家站起来围着桌子吃饭,拉家常,好不热闹,优秀作文大全《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http://www.unjs.com)。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广州十万摩托车大军浩浩荡荡回乡过年,我想,过年回家与亲友团聚,不仅仅是人本性中对家的眷恋与归属感,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坚守。那些坐飞机、挤火车、骑摩托车,甚至是一步一步走回家的人们,如同祭拜祖先那样,也是在完成一种文化仪式。

明天,我又将踏上开往长沙的列车,郑重奔赴我的另一处心灵之乡,那里有我学识渊博的良师,有我风华正茂的挚友,有我求之不倦的理想。海边的女儿又将走到远方,尽享那方美丽多姿的风景,但我也终会记得,再待春到时,回家过年。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风俗习惯的作文

全文共 1739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

崇明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它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节日,故特别被人们看重。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本县的独特地域,因此各地的春节习俗略有不同。现采集一些过去岁月春节前后的场景、镜头与读者诸君一起融身于浓浓的乡情中同醉。

廿四夜

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此俗现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过了廿四夜后,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蚕豆,并采购吃的用的东西。海岛城乡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糕"和"高"是谐音,人们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县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松糕为主,中部地区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穷苦人家则用高梁粉、白玉米作为蒸糕的主要原料,小学生作文《写风俗习惯的作文》。此外人们还要备些锡箔、纸钱、香烛、元宝、茶食果品之类的东西作祭品以此敬神。除夕前几天,人们还要贴上新春联,挂尊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的墙上,摆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点上香烛,让后辈瞻仰。除夕前人们还进行打囤子,即把石灰装在麻袋里,往地上打印,企盼来年粮谷满仓。这些活动现已不见。有的农户还将市内的垃圾及无用的杂务和杂草堆放到外场,点火焚烧,以求来年吉祥,平安无事。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称大年夜。在这一天,把过年的一切陈设都布置定当,如写春联、贴门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菜肴远比平时丰盛,主要的一道菜用菜心、豆腐等烧成后用百叶卷裹,被称之为卷钱捆,以示来年财源滚滚而来。这一夜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父母、长辈送上压岁钱。在旧社会,没钱的人在这一天是难熬的,按旧规,当年债务要当年清,年底讨不到债,到年初一就不能强讨了,直到二月初落灯后才能讨债,所以债主在大年夜差人四处讨债,还不起债的人只好四处躲避,有家不能归,到年初一才能回家。所以往日有"年关粮户好过,没钱难过"的俗语。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后来就含有开门大吉、高升发财的意思。过年了,大人小孩换上新衣帽,穿戴整洁,全家围桌而坐,共进丰盛的早餐,以素食为主,再加上汤圆(圆子)、糖年糕、以示全家团圆,年年高,并将去年廿四夜的一碗赤豆饭拌入早饭内,俗称"陈年饭",意为隔年有余的好口采。早饭后,孩子们向邻居、亲友长辈们一一尊称问好。正月初一这一天忌讳颇多,不能动刀具,不能泼水,不能去水桥淘米,不能扫地,不能开后门,不能搬动柴禾,不能出口污言,不能动手打人,不能睡得太晚等等。连煮饭烧菜的柴草要用芝麻杆,黄豆杆等放在炉堂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火越旺,越吉利,预告今年万事兴旺,节节高.另外,年初三和年初五早晨家家都要烧早饭,饭前要点燃香烛,企求全家兴旺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古代将“九”定为阳,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节”。登高赏菊既是重阳节的风俗,也是金陵的习俗。《金陵岁时记》载:“九月登高,南则雨花台,北则北极阁,即明之钦天山也。山后花农多以种菊为业,紫艳黄英,垄亩相望,游人载菊而归。俗云山后看菊。”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 “点灯”、 “吃糕”代替 “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2215 字

+ 加入清单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信仰佛教。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维系一夫一妻婚姻制,同姓同族不通婚。订婚要测算生辰八字,财礼较厚重。新娘到了男方家门,要"退喜神",即由两人持火把在新娘周身晃过,也称"退马车"。新郎新娘在堂前拜礼,新娘要依次先后敬苦茶、甜茶、泡酒,蕴含人生苦尽甘来的意味。次日新婚夫妇回门,女方父母送以家畜家禽。当天要返回男方家。

白族的家庭组织基本上是小家庭制。儿子婚后多与父母分居,也有少数"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白族社会内部存在看家法制度,家族和家庭成员间的辈份很严,平辈兄弟姐妹间,也以"长支为大",亲属称谓上,哥哥或姐姐的子女不论年龄大小,均一律称兄、姊。家族内部有族长,族内士切事务和纠纷必由他仲裁方为有效。 白族除同姓同宗不婚外,不论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之间

都可通婚。碧江白族堂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婚赌。大理海东、剑川一带行姑舅表优先婚。

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媒人说合。订婚要测"八字",送厚礼。剑川与大理海东地区的自强少在订婚后,凡逢年过节(主要在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节),男方必须向女方按时送礼,直至结婚为止。中间若男方停止送礼,或女方拒而不受,就表示解除婚约。

大理中心地区婚前除再次过大礼外(俗称"催嫁银子"),还必须送一只绵羊祭女方的"本主"(村寨守护神)。结婚当天,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用花轿抬至男家大门,再由新娘的兄弟一人炔步背入新房,途中有许多围观小孩向新娘撤米花,还一边争着掐捏新娘子周身,表示"祝福"和"取吉利"的意思。待新娘一进洞房,陷郎们又将辣子撤入火盆,使满屋发出呛人的气味,新娘新郎相对大咳;在喜酒肉中,也加了很浓的辣子面和花椒面,使新娘新郎汗流满面,无法下咽,逗得人们笑仰不止。因为白语中的"亲热"与"辣"同读音,"亲"酥麻味读音"构"的意义相近,所以借用撤辣面和花椒面作为闹喜节目,确是想的巧妙,灰谐有趣。

洱源罗乎山区白族还保留有原始群婚残余的婚姻制度。即女子结婚前可以有自由的性关系,婚后也可以保持这种关系,或婚后男家有外客(男子)时,多以妻子作陪,负责招待客人,认为这是对客人的最大尊敬。"把节"中还有这样一种风俗:刚生婴孩的家庭,要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剑川石宝山每年夏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三日还有"八月会",届时男女老少,盛装朝拜山神。青年男女则野营山赞,昼夜弹唱,结对比赛,声震苍窜,兴尽始散。

洱海一带的白族男方看中某一女子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来说亲。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主要任务是转达男方家求亲的意图,夸赞准备联婚的男女双方,促使女家同意允婚。女方许婚后,媒人便按约定日期把姑娘的生辰八字取回由男方请人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媒人即带礼物聘金等到女方家回话。给女方家回话时,男方家还要在男方的八字帖上一副对联的上联,交给女方对下联。女方接到回话及礼物聘金以后,在男方送来的八字帖上对好下联,然后送回男方家由男方收藏。至此,定亲一事即告完成。

婚事定下以后,结婚之前一二个月,男方家要请媒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与女方家协商结婚日期,谈妥彩礼数目。根据女方家的意愿,男方家或者把彩金如数送到女方家,由女方家备办嫁妆,或者按女方家的要求把嫁妆如数备办以后送女方家,然后才最后确定新娘出嫁的日期。

迎亲前后共需四天时间。第一天是贺新人和搭喜棚。新娘的女友和母亲一边将新娘的陪嫁衣服花鞋等装进衣箱,一面向新娘祝福叮咛,当晚还需要一位女童来"暖被"。男方家则忙着搭喜棚布置新房等等,晚上也要请一位父母双全的一对男童来"压床"。第二天为嫁日,由男方家备花轿组织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来。新郎新娘进洞房后,人们给他们献上意为先苦后甜的苦茶和甜茶。第三天新郎新娘双双到堂前三拜祖宗父母,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第四天新郎与新娘回门,拜见岳父岳母,认识亲戚长辈。

兰坪一带自称"那马"的白族,家里的女孩长到十五六岁以后,家长大多要在住宅旁为她建盖一间小房让她居祝晚上,小伙子们便结伴到姑娘的小房里去拜访姑娘,在小房里,他们或弹口弦唱调子,或低声细语,互诉衷情。夜阑人静,双双困倦时,便和衣相儇,进入梦乡。金鸡啼鸣,小伙子才与姑娘依依惜别。如两情相投,即可私订终身,父母一般不予干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