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精选20篇】

浏览

6806

作文

1000

团场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847 字

+ 加入清单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画花香两岸……”每当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我的祖国》自然会想到70年代,在团场露天影院看电影的场景,《上甘岭》《卖花姑娘》以及百看不厌的《地道战》带我们进入了那魂牵梦萦的艰苦年代。

我的家在新疆农二师25团,那是个濒临博斯腾湖的小团场,近4千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垦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塞外江南,用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团场翻天覆地的新篇章。70年代末团场并不富裕,全团工人走农业集体经济职工挣工资,人们的生活水品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让人们的业余生活过得有意义。团场修建了当时最好的露天影院,添置了能放宽荧幕的放影机,当时我们是头一次看到这么清晰的电影,感觉真爽。虽然要自己搬凳子看,我们也乐意。每到团场晚上放好电影,就会在老团部商店的大黑板上,提前写上海报,周围公社的村民也会成群结队,步行20—30公里到团场看电影,晚上举着火把回家,夜晚的路上欢呼声,口哨声汇成一片,团场的夜晚成了不夜城,凡是经历过那一时代的人一定会记忆犹新,那是大家难也割舍的情怀。那时看一场电影大人一角钱,小孩子才5分钱。团场的一个老革命的儿子吴哑巴在电影院负责收票。别看他不会说话,可对待工作绝不马虎,不会让一个蹭票的家伙漏网。那时我们小孩子没有娱乐活动,只是盼着天早点黑,拿着自家的凳子到影院提前去占位子,遇到好电影去晚的人只有买站票,挤在一起好是热闹。看电影成为当时团场职工最期盼的娱乐活动。放正式影片之前都会放两三集《新闻简报》人们可以边看简报边了解国家大事。当时看电影在我们这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中国的‘新闻简报、越南的飞机大炮,朝鲜的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的又搂又抱”通过看电影我们了解了外边的世界,和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感觉电影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一起谈论电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朝鲜的一部《卖花姑娘》让我头一次听到团场的影院里哭声一片,那种对穷人的可伶对剥削者的痛恨成了共勉。看完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团场就出了一个小插曲。有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对女主角产生爱慕,多次给朝鲜演员写求爱信都被无情的退回原址。这一事件被当时传为笑柄。想想如果这事放在现在可能会成就一段跨国恋情。电影《三笑》创出了一晚上放映两场,场场爆满的记录。越剧电影《红楼梦》也是挤得水泄不通,一群“上海鸭子”也跟着唱起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虽然我们都听不懂,但是觉得那曲调挺优美的。看电影、谈演员、学唱样板戏成为当时的时尚,团场的大喇叭一放歌曲,总会有一群人学唱,为此团场成立了宣传队,有的唱的像模像样还有歌唱家风范,可惜缺少伯乐,一些乡土歌唱家就这样被埋没了。记得有一年夏天看电影《报童》那是孩子们的最爱。天阴沉沉的为了防雨我们带了一大块塑料布。开始的雨不大,等电影演到一半时瓢泼大雨倾泻而下,我们的雨布都失去了作用,个个都成了落汤鸡,雨水顺着头发往下流。电影也暂时不放了,一些人都淌着没过脚面的雨水,连滚带爬往家里一路狂奔。我们可是坚持到底冒雨把电影看完,感冒了好几天。由于电影院每周都有电影,我们的零花钱有限,可是我们这些电影迷,摆脱不了对电影的依赖,就打起来歪脑筋。我们发现有些大哥哥们,不买电影票每次都能看电影的秘密。原来他们是从电影院厕所的天窗上跳下来免费看电影,一些大人也参与其中。我们就学着他们的样子,一人先买票进入影院的厕所,给我们望风,趁着没人就从天窗跳下来。有的衣服挂破了、有的脚扭了。可是看电影的热情一点没有改变。后来电影院的管理员发现了把天窗堵了,也堵住了我们驿动的心。

就这样我们在团场的影院里汲取营养,在鎏金的电影长河里感受苦辣酸甜,有些老电影的台词我们都会背了,闲暇之余我们会自娱自乐“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董存瑞、张嘎子…..这些英雄形象也成为我们幼小心灵不断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团场的露天影院早已被推平消失了,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代它们的是电视、电脑和室内高档影剧院。我现在很少光临电影院,感觉它是年轻人的天下。虽然现在影院有现代科技做保障,看电影很享受,喝着可乐、吃着爆米花,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味道,少了人与人间的亲情。我的血液里流淌着老一代军垦战士的基因,更怀念老军垦艰苦创业、屯垦戍边的时代精神。相信每个有兵团情结的人都会怀念那段历史,都会在无数的回忆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啊!团场的露天影院,你没有留下的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你却记录了老军垦们建设团场的点点滴滴,你是兵团游子的根,你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帆。您影响了我们一代人,伴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重新回味电影里的爱恨情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电影《烈火英雄》观后感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烈火英雄》是首部聚焦消防指战员、展现特大火灾营救现场的电影,由刘伟强、李锦文担任监制,陈国辉执导,黄晓明、杜江、谭卓领衔主演,杨紫、欧豪特别出演,侯勇友情出演,张哲瀚、谷嘉诚、印小天、高戈联合出演。

电影《烈火英雄》讲述了滨港消防支队在面临港口特大火灾时,全体消防员们不惧危险逆火而战,最终成功扑灭大火保护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故事。

消防员是个伟大的职业,他保证了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员是个危险的职业,火舌贪婪随时都可能吞噬他们的生命;消防员是个重要的职业,他们时时刻刻都准备着赶赴火场,解救危难中的人群。赴汤蹈火,保家卫国,铮铮铁骨火尽显英雄本色。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炎炎夏日里,他们顶着高温酷暑,身着厚重防化服,第一时间在抢险救援的事故现场冲锋陷阵,每一次出动,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天寒地冻里,他们紧握冰冷水枪,双手龟裂,手掌开裂的血与水融为一体。在我们阖家欢乐,尽享天伦之乐时,他们仍然工作在岗位上,默默无闻,保护我们的安全。

他们是一群可敬的人。他们工作在水火之间,生活在半醒半眠之中,生存在生死各一半中。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职责之所在,心之所在,他们将人民的安全放在心中第一位,抛开个人私欲,一心为公,英勇无畏。凤凰涅槃,只为在生命中得到永恒,我们的消防人员,在水波里起舞,在大火中奔腾,只为对得起自己的那光荣的称号。

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人出苦海,在你无助无援的时候出现在你面前的人,冲向火海抢救生命财产,消灭火灾不求回报。

他们用手中的水枪谱写着坚定不移的誓言,以青春和生命的代价塑造了无数个“不凡”与“伟大”。

通过观看电影《烈火英雄》让我对消防员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电影《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全文共 156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都在关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今儿咱们来聊聊“四生四世万里寻主”的故事。

一个比较玩笑的开头,并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让人哭的稀里哗啦的。其实“把人看哭”对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是有负面影响的。毕竟一部娱乐作品,大家欢天喜地的去电影院,最后整的声泪俱下、七荤八素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但好的地方在于,这部《一条狗的使命》并不是虐心电影,电影结尾是一个happyending,各位观众大可放心。本片虽然有苦情与煽情之处,但最令人动容的地方,还是一个极度暖心与温馨的结尾。

《一条狗的使命》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宠物电影,电影根据W布鲁斯卡梅伦同名小说改编,一条狗的几次轮回视角,带有奇幻色彩,以及那么些许的拟人手法,呈现给观众一道特殊的萌宠大餐。

电影的整体用意比较浅显,比起传统宠物电影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导盲犬小Q》,本片并没有实事求是的按照相遇――驯化――相处――相别这样循序渐进的情感爆模式去发展,而是从“相遇”开始,就直接进入到了“相处”模式,狗狗与人类的情感来得有些迅猛,直接进入到“我和我的小伙伴”的互动情感描写之中。

这样的跳跃式进击,显然不符合常规宠物饲养模式的标准,说白了就是“超现实”。为此本片除了正片剧情中的转世设定之外,还时不时的加入了狗狗视角,以及狗狗内心的独白。由于没有看过原著,不知原著小说中是否也是如此。但本片之所以进行这样拟人化的设定,为的就是让观众在欣赏本片的时候,从传统宠物类型作品的桎梏总跳脱出来,电影更偏向于《丛林赤子心》、《子猫物语》这样的动物电影,以动物拟人化的情感作为核心,才是本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就像本片中的转世设定,有着那么点宿命论的味道。对比其他宠物类电影中,人宠互动作为重心,而本片通过转世记忆的噱头,突出的宠物的主动情感。以狗狗的视角来强调动物对人类的不离不弃和善解人意。尽管这样的主题有些虚无缥缈,但还是如上所述的那句话。让观众跳脱传统宠物电影人类对宠物的情感,以这样的情感设定方式进行逆向转化,着重写宠物对人类的情感,将其演变成为一部宠物童话故事。

而且四生四世过程中,四种狗狗,有大型犬也有小型狗,在铲屎官的眼里,用句俗话来形容,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片的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就是《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导演,当然他还拍过不少著名的电影包括《不一样的天空》、《总有骄阳》、《浓情巧克力》等等。联系这些电影,不难发现,导演之前的作品几乎清一色的是情感向,这是一位非常善于刻画情感的导演。本片的在狗狗的轮回过程中,首尾两段为电影主线故事,交相辉映。第一段内容用了大量篇幅去铺垫小主人与贝利之间的故事,

中间两段情缘篇幅相对较短,但这里用到了大量煽情段落,来填补剧情上的空白。

也就是说,在平铺直叙的故事中,从电影40分钟之后,就进入到了苦情的阶段。狗狗与主人的相聚与离开,意外事件,生老病死,狗狗对人类的情感,有的是是主人唯一的伙伴、有的帮助主人牵红线,这两段故事目的就是为了强化电影的主题――宠物对人类的情感。加上大量煽情段落,泪点较低的朋友,这个时候已经忍不住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些常规,依靠煽情来强化情感,但细想一下也是无可厚非。

因为宠物与人类,那种相伴已久最为纯洁的情感,恰恰格外动人,永远不会变。

当然,让本片升华之处在于最后一段,一段隔世重聚的温馨结尾,我觉得没几位能忍得住的眼泪。不是悲情,而是太美好了。前期大量的情感铺垫,中期隔代两世的情缘,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相遇,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

我不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但我更愿意相信宿命和因果,你对他不离不弃,最终他终究会回报你。这部电影,以狗狗的视角来表达这个核心,动物单纯的情感,对比人类驳杂的世界,最终达成的因果诉求,所以才会令结局显得如此动人。

这部电影,描述了陪伴,但不是强化失去,而是回归。

善待自己的宠物吧,因为每个宠物,都是你命中注定的精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机器人瓦力》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机器人瓦力》这部电影,电影讲的是在700年后的地球上到处是垃圾,到处是废物。因为人的破坏,最后地球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臭烘烘的垃圾场,所以人们呆不下去了,就造了一个无比巨大的航天飞行器到太空上生活,只留下了瓦力。

瓦力很孤单,就开始清理地球上成堆成堆的垃圾。过了很久,瓦力把垃圾堆成像高楼大厦似的垃圾山。在一次干活的时候,它和一只小小的蟑螂成为了好朋友;还有一次,瓦力在切割一台破冰箱时发现了一棵绿色植物,瓦力把它挖出来,像宝贝似的放进背包里细心呵护着。瓦力继续日复一日的清理垃圾,直到有一天。

那个航天器的一支小火箭飞了过来,打破了地球的安静。火箭到了地球,从里面走出来了一个高科技机器人。它可以放电把石头击破,还可以扫描地球上的任何东西。它要来地球上寻找一个绿色生命。瓦力对这个机器人很好奇,但不敢靠近它,就躲在旁边看它。最后瓦力忍不住了,跑到旧超市想跟它碰面,可是被购物车撞了。瓦力坚持不懈,终于认识了机器人“伊娃”。可是有一天,瓦力给了伊娃植物后,伊娃自动休眠了。

瓦力想弄醒伊娃,可是失败了。这时候,火箭把伊娃带走了,瓦力以为伊娃要离开,就爬上火箭找伊娃。它进入了火箭,发现伊娃在一个机房里,瓦力也跳了进去,上了自动手推车,经过检查后进入了保养间;瓦力也被放进了保养箱,可是瓦力觉得伊娃做保养太可怕了,就冲进伊娃的房间里。但是那些机器很不乐意,追着伊娃和瓦力跑。伊娃就带着瓦力悄悄地来到了控制飞行器室,可是一个叫毛毛的小机器人把植物丢进了小飞行器,瓦力想拿回植物,居然走进了小飞行器被发射到太空里了。伊娃马上飞出去,结果小飞行器自爆了,伊娃看瓦力没事,就一起返回航天器。瓦力想念地球上的生活,伊娃又带着瓦力来到了大航天器的控制室对船长和方向盘亚当说地球上出现了植物可以回去了,但亚当想拦着他们。最后他们打败了亚当,把植物放进了大型瓶子里,飞船返回了地球,伊娃也治好了瓦力的失忆症,在地球上生活下去……

电影很感人,我觉得瓦力是一个勇敢的机器人,它会为了友情去斗争,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凤凰花开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3月15日,我们初二(4)班非常荣兴能到电教室参加禁毒片的观看。我们大家都似乎非常地期待以及兴奋。屏幕上显示了我们要看的电影凤凰开》。在电影开始之前,由一名义工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后,便开始了电影的播放。电影开头就是毒品的走私交易,他们为了赚钱,都挺而走险的走私贩卖毒品。

他们一旦吸食毒品,就只能去戒毒强制性戒毒或者等待死亡。在看到吸食毒品的人以为毒瘾而不能及时治疗导致死亡的时候,我们感到非常的痛心。在看到为了抓住吸毒团伙的警察们,我感到很骄傲,因为我们的中国有这么一群勇敢、正义的人。走私吸食毒品最终还是会有法律制裁的。

今天所收获的不单只是一叠便利贴,更多的是电影中给我们的指引,让我们不要吸毒,不要违法犯罪;要让我们永远去致敬那些保卫祖国的英雄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师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好》这部电影选取了八十年代一个看似普通的高中班主任曲宛秋作为背景题材,而较为新颖的叙述方式是通过高中班上的一个男生的整个高中的回忆,串起了整部电影,这部电影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本打算以“喜剧”之名缓解压力,来观看这部刚上映的电影《老师好》。但最后换来的不是这份职业给予心底脆弱的悲伤自嘲,而是泪流满面的肃然起敬与寂默不语……影院的灯亮了,工作人员来了,大家久久不愿离去,影片结束,没有七嘴八舌的点评,也没有立刻走人的冲动,坐在那里,沉浸其中……我在片尾的音乐声里听到了控制不住地抽泣,我想,这些,应该是最好的点评吧。

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校园,接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设、八婆海燕、奸商耗子……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集体。苗宛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与以往多塑造的众多喜剧形象不同,于谦饰演的老师苗宛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朴素的白衬衫,手腕上带着手表,一身复古装扮完整还原了八十年代老师们的形象。在性格上,苗宛秋在课堂上正言厉色,私下却展现了慈祥、和蔼的一面。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感在于谦的演绎之下流淌出极度煽情的力量,不少现场观众悄悄拭泪,直言于谦是“被相声耽误的影帝”!

整部电影平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从而赋予了电影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对师生情谊的刻画,对真正好老师的反思方面《老师好》做出了大有裨益的尝试。难以磨灭的师生情最终成为彼此最珍视的回忆。“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不仅是苗老师的心声,同样也是学生们的心声。

真正打动人心的青春片,不仅仅是遗憾和怀旧,也不单单是只有“青春”一种元素,而应该是让人看了之后,对生命产生一种理解和开悟,并找寻到人生中新的可能。《老师好》对现实生活中师生情恰如其分的深刻反思,直击人心,它没有去刻意迎合观众,而是用最大的诚意尊重了观众。

“老师好”,这三个字,简单、平凡,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的绚烂与奢华,我每天都会听见学生对我说无数遍,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它是如此神圣与高级。“老师好”,这三个字,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一声问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和代价之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谱写生命乐章,四季耕耘无微不至留名青史铸就中华辉煌。因为自己是老师,所以对影片里的剧情感同身受,因为看到班主任默默耕耘,所以触景生情感动到泪流满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不能忘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陪伴成长。不做老师,不会明白老师声嘶力竭背后的期望;不做老师,不会懂得老师严厉要求背后的理想。

当影片里的插曲《让世界充满爱》和《谁》响起的一刹那,我瞬间热泪盈眶……当看到苗老师临走时在黑板上写下“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我控制不住泪如雨下。

如果把这两首插曲合起来就是,“谁,让世界充满爱”?是老师。它赋予了老师的责任,也体现了老师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抗美援朝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谈谈对本片的感受,主要聊2个特点。

1,紧扣主题。

全片就一个中心:部队要过桥,所有人员要为过桥创造条件。这样故事就很好展开,不论是志愿军的壮烈牺牲,还是敌军美国军人的投弹堵截,所有人都冲着这座桥,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影片中,桥的这头是隐蔽在高出一人头的绿草丛中等待渡河的大部队、随时准备抢修炸毁的桥的工兵团和掩护部队的高炮队,桥的那头是志愿军翘首以盼的目的地,两座山耸立在那里,静默观看这残酷的对战。桥上人来人往,桥下乒乒乓乓抢修,桥两侧的河流不断爆破,桥两岸的绿地炮火连天,影片中这样的场景反复出现,将桥这个意向渲染十足。

2,多角度解读战争。

影片分别从战友、敌人、高炮队3个角度,展示战争中各方的角色。因此,我们看到,美军的榴弹炮轰炸了3次、B29、B26炸弹投掷了3次、延时炸弹在水中爆炸了3次、喀秋莎像流星似地摧毁了美军阵地3次、高炮队点火暴露自己以吸引敌军这样的悲壮时刻上演了3次等等,每一次出现,我们发现,相同的场景换个角度看待,感慨亦不同。以美国那个军人和志愿军的生死纠缠为例(我认为这也是全片的另一个小主题),从战友角度来看,这架敌机单独行动,给我方造成了意料之外的灾难;在这个军人看来,这是一场让他肾上腺素飙升的屠杀游戏,他恶意地要让志愿军见识下地狱;在高炮队看来,即使打光所有炮弹、打光所有战友、即使断了胳膊瘸了腿只剩我一个,也要和你决一死战,以护卫我方安全。同一件事,三个立场,既表明了战争的极端残酷,它释放了_心中的杀意,也刻画出志愿军之间生死相托的战友情,同时也展现出了我方军人在爱国精神驱使下创造神迹的毅力。

观影中我一直在想,个人的牺牲意义何在?美军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而我方却依靠血肉之躯防守、进攻和反击,牺牲和代价太大了,心中愤愤不平,可也满是无奈。蒋勋从艺术的角度说到,中国的文明向来是讲集体主义而淹没个人特质的,反映在战争中也是,这既让人动容有时也让人感慨。好在我们现在强大了,我们要用高科技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我们的集体主义和个人特质都能够得到发挥,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因为你我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色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影片,《地道战》上映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这部影片在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说是久演不衰,其原因何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这天电影事业的繁荣,能够说是不无裨益。

要细究《地道战》青春永葆,魅力永驻的原因,我看主要还在其传统的“寓教于乐”的审美价值取向。

首先,从它的“乐”,也就是营造其娱乐功能的因素来看,不外乎三点:一是有一个波澜迭起,引人入胜的故事。《地道战》主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英勇游击战争,这个大题材并不容易驾驭;而作为一部“教学片”,它主要的任务又是介绍地道战的方法、特点,弄不好就极易流入解说、诠释的枯燥。影片的制作者明智地以“一斑窥全豹”的方法,从高家庄群众与黑风口据点敌人斗争的视点切入,运用传统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这就为沉闷的教学找到了一个鲜活的载体,并由此而生发出动人的故事。交错其间的老村长报警,敌人乔装武工队等一系列的惊险情节的安排,即我们传统戏剧中“戏眼”的运用,便使影片产生了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效果。其二是巧妙引导观众思维的投入和参与,从要不要挖掘地道到地道如何挖,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从村落地道到地道网络,这些问题随着故事的展开一个个提出,让观众和剧中人一道思考,共同解决,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获得一种参与的紧张和成功的快感。其三是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大大强化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诸如三田队长、汤司令的一些台词,鬼子进庄的音乐,影片的主题歌等,都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四十年来一向为人们所熟悉和传唱。

其次是《地道战》的“教”。孔子有“诗、观、群、怨”说,中国历来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地道战》的教育作用,即我们这天所说的社会效益又是什么呢一是让观众全面学习和具体了解当年地道战的作战方法(在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战争中,地道是否仍有当年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值得研究);二是使这天的人们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威力,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对我们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呼唤人们时时记住这段悲壮的历史,受到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我们这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组织群众来观看这部影片,就有其更为重大的现实好处。

时代的发展也决定了某些一成不变的传统审美趣味的落后,再加上四十年前那种“左”的思维定势的制约,像《地道战》这样严肃的战争题材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处理,淡化战争的残酷,淡化我方的惨烈牺牲和代价,对人物高大全的脸谱、程式化的表现,影响了人物的立体塑造,影响了人们对历史客观、全面的认识,这天看来,不能不说是影片的一些遗憾和缺陷。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老百姓有其喜闻乐见的东西。对于当今在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困惑、迷惘的中国电影,如果能从自己幼稚年代产生的《地道战》等一批受到起观众钟爱的作品中,冷静地反思得失成败,认真地总结、扬弃,那么必定能走向清醒,走向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想上学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我想上学电影:山村初中女生面临因山洪暴发,父亲不幸离世,家中债台高筑,全家生活艰难。债主邓三宝在县城开了一家饭馆,正缺帮手,趁机动员帮其打工,以打工带还债。小莲无奈,边打工边学习。

在二喜叔和学校田老师的帮助下,小莲重新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上学梦。故事情节朴实感人,充满正能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一部当代青少年催人泪下的励志电影。

我想上学电影观后感1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我要上学》。

电影主角是一个名叫王燕的女孩,讲的是她怎样利用假期赚学杂费的>故事。王燕有两个弟弟,因此家里三个孩子上学。放假了,老师对她们说,开学的学杂费是二十四块八元(以前是二十元),王燕的妈妈就不让王燕上学了,说家里没有钱替她交学费,王燕就决定自己在假期里赚钱。

她先是把家里的10个鸡蛋卖了,赚了两块五。又花了一块七元买了一支笔送给老师(其实是准备两块钱卖给老师的),老师给了她五块钱,她又赚了三块三元。后来,她通过买卖羊赚了五块钱。除去路费和给弟弟买糖的钱,她正好赚了十块钱。她用这十块钱买了一张车票,和大人们一起去摘枸杞子。当时枸杞子的价钱是两角钱一斤,她必须摘到一百多斤才够(妈妈说要有小山那么高)。开学那天,她满脸灰尘回到学校,打开一直攥得紧紧的手,对老师说:这是二十四块八,我可以上学了!   真的非常感人!《我要上学》观后感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穷、那么脏的地方(到处都是黄土,一点绿色都看不见)!想一想自己平时那么不珍惜钱,真是惭愧!我非常敬佩王燕,我一定向她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想上学电影观后感2

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感动人心的电影,叫《我要上学》。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王燕的山区小姑娘,她一心想要上学,可她的妈妈认为学费太贵,不让她上学,要她自己挣学费。于是,她先卖了她家辛辛苦苦攒的十个鸡蛋,然后,又让一位老爷爷帮她买了一只小羊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小羊羔慢慢长大了,她把羊拉到城里去卖,结果钱还差一元二角,她又想起那位帮她买羊的好心爷爷,在那位老爷爷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她挣到了二元钱,她又用八角钱买了一只笔。最后王燕兴冲冲地到学校去参加开学典礼,终于上了学。

影片没有华丽的表演,但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山区姑娘要上学的迫切希望,虽然经过了重重困难,但她还是挣到了学费。影片中的王燕是多么想上学、爱学习,她想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它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她相比我们过得是多么幸福啊,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能学习好,他们想方设法地为我们提供一切机会和金钱的支柱,有的甚至牺牲掉自己的工作来陪伴我们,我们过上的是皇帝般的生活,而我们回报父母的是什么呢?

和影片中的王燕相比,我觉得我们应该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平时多帮父母干家务活,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爸爸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电影《歌舞青春》观后感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是人生中最可美好的。它甜如蜜糖,芬芳如玫瑰,清新如朝露,当得起最美的语言的赞颂,它胜过千金万两,和青春邂逅,是人生中最华美和最可期待的事情。年轻、热情、活力四射、豪迈洒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洒。因为有时间,就可以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因为年轻,也就充满了未知的可能与欣喜,一切竟在掌握,一切又刚刚开始。“年轻没有失败”,一切的失败挫折都有翻本的机会,更重要的使我们对人生充满了豪迈的底气和蓬勃的理想,哪怕是任性胡为恣意忘形,在青春的名义下一切都显得情有可原。而青春岁月里的那些所谓“坏人”,则是童话灰姑娘里面的后母,小飞侠里面的海盗,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是让我们有关青春的故事更曲折、更动人、也更完满,青春岁月里的烦恼与忧愁则是梵阿林上的小夜曲,听来忧伤,实在甜蜜。而这一切经过岁月的洗礼,像成酿在时光中泛出的琥珀色微光更有了别样的风采,即使经历世事沧桑心已坚硬如铁也让人不得不怦然心动。告别了少年的懵懂,自我的意识逐渐觉醒,而又不曾事故苍老为名利责任所累,青春实在是人生夹缝里的一块湛蓝,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歌舞青春》的好看就在于青春二字,一切为此展开。高中的校园生活,充满活力的俊男美女,魅力四射的载歌载舞,简单而流畅的故事情节,点缀着爱情、友情、梦想的佐料,加上小误会、小烦恼,就像是夏日里点缀着鲜红草莓的一客冰激凌,冒着丝丝的凉意,挑逗人观赏的肠胃。好莱坞实在是造梦的工厂,迪士尼也深通简单的就是美好的道理,把个简单的故事拍了个活色生香、有滋有味。其实好看的电影大体可分

两类,一类简单的,明白如话;一类深刻的,引人沉思,但无论简单的快乐还是深沉的思考都是好电影,都能给人以艺术地享受,让人产生观影的愉悦。而怕就怕在,画虎不成反类犬,拍深刻的,却有玩深刻,故弄玄虚之嫌;拍简单的却流于肤浅和做作,让人产生装嫩的感觉。而好多国产片,正是如此这般不尴不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两头不靠谱,自诩深刻的屡屡笑场;打着简单招牌的却又笑比哭难看,这实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

《歌舞青春》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单纯美好的童话世界,但我们都知道事实非如此。童话大多遥不可及,青春虽然美好,但不见得个个完美,有的可能还具有致命的残缺。其实,作为梦想大抵都有不可实现的成分,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否认梦想的理由,正因为有了这差距与永远的不可实现,才显出保有梦想并矢志不移的可贵,它是一扇窗,通过这扇窗看到的是不同凡俗的风景。随着《歌舞青春》的音乐,让我们扭动身体,一起年轻起来,即使现实有多糟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全文共 2033 字

+ 加入清单

冲着抗美援朝去看的《金刚川》,结果确实有些让人失望,离电影开场不到两分钟的时候,还是只有我一个人,电影开场三分钟以后,陆续进来了两个人,从电影开始到结束,全场也就我们三个人。

票是下午18:15开始的,并不算太晚,但是整个影院也没有多少人。(这条街其实是西安很堵的一条路,车辆人流都是非常大的。)

偌大电影院空空如也,在朋友圈发了包场的消息,也有朋友回复,昨天自己来看的全场也只有两个人,回来跟家人开玩笑说,要不是我买了那张票,电影院就不用放了,毕竟3张票顾不上成本啊,对于目前这部片子8亿的票房,我没有不会怀疑的,毕竟其选材和宣传上是下了功夫的,但是想要达到管导的另一部电影《八佰》的30亿票房,几乎没有可能。

豆瓣的评分也不高,截至目前只有6.5分。

值不值这个电脑票价,我们暂且不论,本文将从电影内容的角度深度分析其为何远远低于大家的期待?

01 影片内容单一

但凡有些历史背景的人都知道,抗美援朝是一个大素材,其历史背景我国在建国后1950年,美国在新中国一边倒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之后,战争狂人麦克阿瑟等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先后在朝鲜半岛投入近100多万的兵力,包括步兵骑兵空军海军等,驻军南韩,越过南韩和北朝鲜的三八线,妄图占领朝鲜半岛,而日本当年也是以朝鲜半岛作为跳板发动侵华战争。

唇亡齿寒,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工业化还非常落后,国家百废待兴,美国在这个时候发动侵占朝鲜的战争其目的无疑是同日本一样,再次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发动侵华战争,以防止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侵略到自己在远东的既得利益。

大规模的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

中美双方先后投入兵力分别为135万、120万,被迫参与战争的百姓此次战争,规模或达500万以上,伤亡人数近120万,每个参展军人后面都是一个家庭,这场战争的残酷、血腥,毁灭性,不言而喻。

我们熟知的上甘岭战役,也发生在抗美援朝期间。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上甘岭战役的情景,我在《金刚川》再一次看到了,一样是被炸得面目全非,血流成河的山河,来来回回夺取阵地的反复伤亡,这是一个群体的伟大,也是一个群体的精神,面对美国的空军无限制的空袭,这更是一场135万中国志愿军的血肉之战。

但《金刚川》并没有表现出来,围绕着金刚川上的一座桥,战士们连续七次修复三十七米长的大桥,空军反复投炸弹,炸一次修一次,修一次炸一次,最后志愿军人便用自己的身体支起了一座“人桥”,辅助全军通过,最终美军放弃继续轰炸。

人桥是全电影的亮点,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当然还有十七八岁小战士们的视死如归也同样让人催泪。

个体人物形象的饱满也掩盖不了内容的单薄,这便是全部的故事,用一个老兵的口吻讲出来了,看完了也就完了的感觉,有前因也没有后果,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彰显了我们的士兵们伟大的,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02 表现手法单一

不仅影片的内容,其实影片的表现手法也是很单一,就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写不出来的时候,常用的句式就是,爸爸说,妈妈说老师说,同学说我说。

《金刚川》故事也是这样讲述的,整个片子分为四大部分,第1部分讲了几个连的主人公,主要是几个主演所承担的角色;第2部分,讲了美国的空军,更多的是突出了战争狂人的情绪化特征,为了炸毁中国的高炮,他脱离了部队擅自行动,最后与我们的炮兵连同归于尽;第3部分,讲述了高炮战士的视死如归和兄弟情义;第4部分讲桥,因为一开始修了炸了修,最后需要在凌晨5点前实现全军渡河会战,所以士兵在最后半个小时内架起了人桥,作为影片的升华。

何况影片中里面大段的重复,从4个不同的角度重复的去讲“轰炸桥这个事情”,我不知道管导是不是用这部影片尝试一种新的影视表达,毕竟之前的电影还没有这样拍过。

03 乏味且没有创新力

《金刚川》以4亿投资、3位国内硬核导演、一系列国内直男演员组成主创团队,上个周末上映时也表现得牛气十足:票房一天一个亿,结果确是是高开低走了!

如果我们冲着体会爱国精神,感受和平主义,去看这部片子,那基本上没有新的收获。如果是冲着普及历史,去看的话意义不大,因为它很多细节偏离历史,仔细的网友,可以从网上找到相当多的历史素材,在此我再次不做赘述。

现在只想就电影说电影。

看过《八佰》的朋友们都知道里面有苏州河,有一座难以度过的桥,有一匹白马,有赵云,有毁坏的照片……

当然《金刚川》里也有一条看似渡不过去的桥,有一匹受惊奔跑的白马,同一个镜头回放几遍,也有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赵云……

硬核内容重复度达到50%。

国内二战的电影,真的走不上国际舞台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电影《罗生门》观后感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残破的房屋,散落于倾盆大雨中。罗生门的牌匾依稀还能看见,可却也似乎支撑不了多久了。一个农民、一个和尚坐在门槛上,眼神中透露着恐惧与不解!

这便是片头的景象,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相传罗生门是万恶聚集之地,鬼因害怕人类的凶残而藏身于此。人性便是导演黑泽明所想传达给观众的东西。

影片表面简单无比,叙述了四个不同的角色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但是却各不相同。为什么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描述?这也是导演想留给观众思考的地方。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四种描述中必定有不真实的成分,当然也有真实的成分。比如少女被侮辱这是所共同认可的,就是说这件事的的确确发生过!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对有些事实隐瞒甚至于撒谎呢?

于强盗而言,被抓已成事实。因为自己的恶贯满盈,想要脱身已是不可能。那么何不让自己如一个强者般死去?从他供词的过程中狂放自大的笑声中可以明白二三。所以不管他有没有杀害武士,他没有思考的便承认了。在他看来,承认杀害武士并不会怎样,相反自己内心却因自我强大而得到满足。

于少女而言,失去贞节是自己极其不能接受的事实。更让她痛不欲生的是自己的丈夫(即武士)却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待自己。这让她充满了愤怒,愤怒的女人是可怕的,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于是她开始挑拨二人,说丈夫应该像一个男人一样去战斗,去和抢夺自己女人的人战斗,而不是畏首畏尾。这里面有一件事情,少女说她自己昏厥过去了,醒来时发现丈夫已死。这按常理不符,人在经受巨大的精神、心心理打击后是无法马上平静下来的。唯一的解释只有选择性遗忘,遗忘了自己不想记住的事实。

于武士而言,首先我表示对这个角色的极度憎恨。在自己的妻子被侮辱之后不仅不勇敢的去保护她、给予安慰,反而唾弃,说她还不如自己的一匹马。这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吗?

武士借女巫之口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过程中始终强调妻子在被侮辱之后意欲杀害自己以及自己是自杀而并非他杀。之所以他要强调自杀,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武士的尊严,另一方面则是在妻子被夺的情况下如若自己还被杀害是极其受人鄙视的。

上述三人中,武士、少女认为镶有珠宝的短刀是凶器,而强盗则认为长剑才是凶器(强盗使用的是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与农民(目击者)的供词有莫大的关系。

依据常理,农民是最不可能撒谎的,也应该是最清楚事态的整个过程的。结果是他也撒谎了。

这从他前后供词不一样即能窥见一些端倪。相信大家对于影片初始农民回忆砍柴时看见的那只手记忆深刻。然而事实是他并非只看见如此,而是目睹了整个过程。片尾过客的一语道破缘由。

农民因见财起心拿了短刀不得不捏造事实说武士是被长剑杀死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

从这四个人的供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其一,对于于自己利害无关的事情都是事实。其二,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就会舍害取利,甚至于捏造。每个人的供词都是为了让事态发展至利己的道路上来。

我们不妨将这四个人的角色范围扩大。农民,目击者即观众;强盗、武士即强者,少女则为弱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影《传染病》观后感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8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定会充满希望。

——题记

2020年的新春即将到来,学生放寒假,出门在外的人们也踏上回乡旅程。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准备迎接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希望近在眼前。

然而,一场疫情悄然迫近,1月23号武汉疫情爆发并封城,全国病毒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各城市纷纷采取措施.......患病者则会出现头痛、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并且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一切的一切,来得太突然,就像电影传染病》里演的一样,然而,不幸的是,这不是电影,而是真实发生在这个春节的事情。

电影中,暴发疫情之后城市暴动,社会动乱,人们不顾一切争夺资源。而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呢?

各地医生纷纷前往疫情严重的地方支援,他们奋战在一线,把危险挡在自己身前。她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临危不惧,毅然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钟南山和他的团队加快科研,为临床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支撑;工人们不怕吃苦,不屈不挠,无怨无悔,献出自己的力量,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展现着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警察坚守岗位,稳定社会秩序;社会各界纷纷捐款......2月7日临猗果农向武汉警务人员捐出3.7万公斤的苹果;江苏一位老人捡垃圾省下9000元向武汉捐款,村支部看老人生活艰难不同意捐款,老人却大哭,后又从家里拿来1000元,凑够1万元捐款;安徽一位刚脱贫的双目失明的老人,向武汉捐款1000元等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在这紧要关头,他们洒下汗水,播种希望,他们不怕牺牲性命,只因肩负神圣的使命。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这紧急关头,中国人万众一心抱成一团,中国人众志成城勇于奉献,中国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中国人同力协契共克时艰;在这紧要关头,我看到我们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在这紧要关头,我们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在家学习,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注意卫生,保护好自己,不传谣也不信谣。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疫情,这不是体现我们中国人民勇敢无畏的最好证明吗?无数医务人员、专家、警察等等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不是体现我们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最好证明吗?一方有难,八方来援。这不是我们中国人应急能力的最好证明吗?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迅速采取措施抑制疫情的发展。这不是体现我们中国速度的最好证明吗?三万平方米的武汉火神山医院竟在八天拔地而起.

如果你问我:“疫情迫在眉睫,什么是希望?”我会大声告诉你:“强大的祖国,团结的人民就是希望!”

时代的责任赋予奋斗的人,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我们都在与时光赛跑,与命运抗争,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冬天固然寒冷,但春天一定会来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山河依旧,四海清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电影天那边观后感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它的开场就是一阵春风,理所当然地把你带进春天的庄园。

那山,那水,那一双充满好奇的瞳孔…我特别钟情于那股清纯,那阵朴气。但我认为,我之所以钟情,是因为,我仍在天的这边。在舒适的电脑前,发表着:“啊,那地方才是生命的源头”,“哇,真好,那清新自然,no rat race ”,无论我看多少遍,我仍在天的这边,像我这种净会发出感慨,表露向往的人,能对“天那边”有多大益处?答案不言而喻。

我终于理解,为何在片尾的末端,当有新记者及相关人员采访小萌和18个孩子时,她会沉默下来。

她和那群孩子就像生活在井底下,外来的人是被套着绳索或钢丝伸到井底探消息甚至只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一收仪器就会被拉回井面,在阳光普照的钢筋水泥地上向人们宣告着地下有这样一处泥泞黑暗的角落,然而,黑暗,他们握不走,泥泞到了地面也会被晒干 ,也就是不再能代表井底的它——这就是许小萌为何沉默的原因,也是破罗一味拒绝让志愿老师授课的原因。

罗老师最后去世了,消失得如此平静与安然,不曾引起“天这边”的人一丝愕然与惋惜,仅仅当新闻一般接听。或许 是因为对地面上的人来说,他始终在地下,不曾相互交集,而对“天那边”的人来说,他一直守护着他们,只不过是从泥土上转到泥土下,隐忍地躲藏起来。

就算我回到琉璃闪烁的宏观大楼,我也会禁不住想到,原来在这地球上,还有这样活着的同伴,如同我们看到从泥土里爬出来的蚂蚁,卑微但从未停止劳动——我们都是地球的过客,而地球又是宇宙是过客,哪里是头,何处是尾?

天那边?事实上,哪里有天?我们不同在一个每天都自西向东转动的球体上,外层是大气层,连遮挡紫外线是臭氧层,都被人类窜起的狂妄与愚昧捅破着。

以前在课堂上,天那边,总是美好与憧憬,“天那边是海”,“天那边是太阳”,“天那边是梦想”,谁料到,真正的天那边,却在我踩着的泥土下,潮冷阴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电影《长津湖》观后感日记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

故事发生在1950年11月至12月。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位置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得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终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

《长津湖》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六,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然在前线挡着。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非常谨慎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陆战一师最终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乘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部影片中除了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解说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有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觉得,虽然没有胜利,但是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此生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电影《最爱》观后感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天气太热就吃过饭回到办公室把《最爱》给看了。电影是顾长卫导演拍的,记得第一次看顾导的电影是《立春》,同样是寓意很深刻的一部片子,一个小人物的大梦想。而最爱有是顾导时隔几年拍出的有一部好电影,他的作品不想张艺谋和冯小刚那样气势磅礴,只用一个小小的场景就可以刻画出他所需要的那种寓意。个人认为在这上面,冯小刚导演是无可比拟的。一部好的电影是让人看了会永远记住,一部烂的纯粹是商业化的片子,只是走马观花那样。因为它本身就交给不了你多少触动和感觉。

最爱,我觉得作为一个公益片也可以,它是以艾滋病为中心词来多角度的展示世间的冷暖。赵得意的大哥算是那时候的万元户,为了挣钱捣鼓穷百姓们卖*,而热病也是从这时候悄然而至的。村里一下子感染了好多人,作为报应或者本是报复,大哥的孩子被村民给毒死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另方面看到当时中国的一些发展弊端,相类似卖*的这种本应是正规医院的事情,怎么会轮到小贩来贩血了。自从的了热病之后,家里人或是亲戚朋友见了他们想见了讨债者一样躲避着。赵得意的老婆抛弃了他,商琴琴的老公和家人抛弃了她,老婆和老公是我们成家之后最亲的人,但是一旦涉及到利益或是生命的危险,他们都避而远之,唯恐被感染。其实这样的婚姻和爱情又有什么意义呢?赵德义住进村里的学校后,妻子就从未来看过他,他也是一个传统的人,这个时候也需要爱人的鼓励和照顾,但是却没有得到。商琴琴知道自己的了病之后,却被丈夫给送到学校。如果不是他们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们,在那个比较传统的时代,他们也不会走到一起。最初看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种青春的热度,但是随着对电影所要表达的东西深入了解之后,我慢慢的开始同情他们。两个知道最后生命的长度的人,两个同时被世界抛弃的人,相互搀扶相互给予力量,多活一天是一天,我会感谢我是健康的。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有了红本本就能长相厮守,就能温天暖地的在一起一辈子!”这是商琴琴的在拿到结婚证的时候说的。对于将死的人,得到大家的认同或是自认为的认同,我们的爱得到尊重,不在是男盗女娼,是爱,这是在生命最后的挣扎和努力,哪怕是付出赵德义的这辈子所有的家产他也愿意为琴琴。有时候,爱,不是要天才地久,曾经拥有过就足够,哪怕明早我们就将要离去。

最爱,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很多,好多东西我还是只意会到一点点,但是我记住了这个故事,赵得意和商琴琴。还有那个娘娘庙村里的人,许多的东西需要我慢慢的用时间来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电影大亨游戏的观后感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这片子绝对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的毫无尿点的作品

艾尔帕西诺,霍霍,看看他精到老辣的表演,有他在我的屁股就很难挪动了,那一如既往的沙哑嗓音迸发出极有魅惑力的音节,那直指人心的演说般的交心只为了最后拿出那份地产销售单,让人心悦诚服的在支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唯一遗憾的是,这个角色没有太多的亮点,一个聪明不那么惹人厌的经纪

杰克莱蒙,可谓是其中最出彩,人物性格最饱满的角色,年长且业绩不佳,还有一个病中待养的闺女,生活不易。无可奈何的受着年纪轻轻的后辈上司的刁难,背后铤而走险,这刻画的当真入木三分。相信他心中有坚守的一面,但是职业让他不得不低三下四,满嘴跑火车更是家常便饭,不幸的是闭门羹或是谢客行更多些。他做了大单趾高气扬万夫莫当的豪情,一下子在失口之后让人抓了鞭子转为小心赔笑脸,苦苦哀求,两相照应冲突遽然,看得人心有戚戚然。

凯文史派西,这张脸演一个白痴主管,是不是有点不太配,这是多有智慧隐忍的一张脸!!题外话了。他把一个冷酷无情,睚眦必报的小人角色演的真是丝丝入扣,一开始就不愿对帮助过自己入职的前辈杰克莱曼,哪怕是多么低声下气,好言相说,抑或是激愤不已,悲苦交加,从不动心,知道听到利益交换了,才好不避讳的谈起了交易。毫无领导才能缺喜欢到处big mouth,黄了别人的交易。当然,艾尔帕西诺的交易,本身就带有欺诈性,这是后话。不顾同事之宜,落井下石,大义灭亲秉公执法肯定是说不上,即便他的作法在法律上没错,人情味的缺失让人看着十足的卑鄙,无尽的市侩。

片子本身选材在地产经纪,这趟浑水中,残酷的收益机制,编织的各种谎言,为了赚取佣金不择手段,同事之间相互攻讦,算计。资本主义市场中的金钱至上赤裸裸的展露出来,啥时候我们也能来一部如此辛辣直击的电影

那个社会,一个人可以与你坐而论道,也可以让你迷惑3个工作日到底是多久,一个人可以扮演慈父,也可以是入室盗窃的大盗,一个人因为毫无底气让人骂的狗血淋头,也可以小人得志幸灾乐祸,一个人可以拉帮结派出卖公司利益,却把风险转嫁到别人头上,一个人可以大放厥词秀优越感,更可以直言不讳家庭和道德神马的,都是狗屁

这就是本片让我们看到的扭曲的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电影《秀美人生》观后感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黄文秀的生命定格在了30周岁。6月16日晚,这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在驱车探查暴雨灾情时,所乘车辆被山洪卷走,不幸遇难。

黄文秀用其短短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毫无疑问,黄文秀是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看齐的榜样。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从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动力,就要以她为标杆,具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责任与担当。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担当诠释忠诚、以担当体现作为。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学一学她“团结人”的领导艺术。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同时,注重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心交人,让身边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要像她一样不忘初心,自觉为民造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事事想着群众。奉献是党员干部最神圣的职责,党员干部就要始终心系群众,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领导干部怎么干?摆在面前的榜样就是黄文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好日子也是干出来的。干部干事,应该以“为民”为初心,以“自律”为内省,以“实干”为要求,把党和人民事业当做矢志不渝的追求,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踏踏实实在基层扑下身子干实事,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创先争优,创造出无愧时代的辉煌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美国电影《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迈克尔·奥赫出生在贫困,复杂的环境,直至三岁,他不得不过起流浪汉的生活。生活选择了他,但是他已经没有勇气面对未来,只是停留在三岁前妈妈的保护。

那是一个高大壮硕、皮肤黝黑的孩子,面无表情的脸上,掩不住些许苦愁的滋味。明明天气阴冷,他却穿着单薄的T恤和短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管他看起来高大得多么让人戒备,他只是个16岁的孩子。已为人母的莉安把一切看在眼里,她不但给这个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还给他了属于每个人的尊重。莉安温馨的关怀和教育终于让这个“可怜”,憨厚的男孩成长起来。

我们每个人必须都有些缺憾,这也是生活和现实中难以避免的,我们不避为此惭愧而逃避,打开自己的心扉,对自己宽容点,让自己的心灵找个栖息的地方。

弱点,无需隐藏,或者说它是一个人真实的象征。与其扭扭捏捏的被别人嘲笑,不如坦然的面对,放弃那些不必要的佯装。

同时,也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价值观而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最有意义,然后给自己一个信念,让意志左右生活,并为此运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奋斗,为了你想要的而活。

生活难以抉择,最好的选择就是你选择自我,自我实现。

这是我们的完美宿命。

而莉安,男孩,他们即是我们生活的启迪因素,当这些因素与我们的神经细胞冲撞时,我们必须作出抉择,或者,当我们感到疲惫,让这些故事和某些品质当作自己意志的鞭策,直到某一天我们成为自己"人生电影"的主人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电影星海观后感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电影《星海》,我被电影里的冼星海深深地打动了。

冼星海从小没有爸爸,他和妈妈、爷爷一起靠打鱼生活,他们住在渔船上,家里很贫困。星海自小就非常喜欢音乐,他用海螺、贝壳,破罐、瓷片自制的乐器,很陶醉的用筷子敲打着发出很美妙的声音,连我都听得入了迷。

他很想上学,可是家里没有钱,妈妈没办法只好拿出最心爱的镯子换了钱让他上学,他终于走进了梦想的学堂。上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欺侮他,把他的鞋踢来踢去,结果踢到了教书先生的头上,先生很生气问是谁干的,同学们全都指着星海,就这样星海被先生开除了。

后来星海的爷爷在一次出海打鱼的时候不幸去世了,他和妈妈只好去新加坡找姨妈,他和妈妈在一个有钱人家干活挣钱,他也上了一个洋学堂。在那里他遇到了教音乐的肖老师,从此就开始勤学苦练他喜欢的音乐了。

电影的最后冼星海在轮船上自己作曲为妈妈弹奏了一首曲子,在场的人都被他的琴声感动了,大家都站起来为他鼓掌,冼星海成功了!

冼星海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他凭着自己的刻苦学习,取得了成功,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红海行动》根据在2015年3月29日发生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算不上是豪华卡司,却也是满满的实力演技派担当,影片中展现出的一个个画面,直击人心!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场面很残酷,但却很真实,战争就是会流血,会死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和平中国是无数英雄用热血换来的!

电影中也有很多温情!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有的是团队合作!没有偶像剧中矫情的狂撒狗粮,有的是佟莉和石头甜到心里的那一颗糖!没有一些抗日神剧中的天雷滚滚,有的却是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柔情的一面!杨锐的那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一句话,让人安心,使人感动,瞬间泪崩!

另外从另一视角来看,恐怖武装的头领为了革命的胜利,敢于为他的团队挡枪,选择自杀,也一定是有强大的信念支撑的。为了信念,可以随时牺牲自己,虽是反派,却也值得我们思考!

回到现实,学大团队也立志做教育平台中的“蛟龙号”,发挥团队优势,提高个人素养,服从命令,敢于担当,不抛弃不放弃,尽全力帮助到每一个孩子,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