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中议论文写作与思维训练(通用20篇)

我们需要了解辛亥革命那段历史,把革命精神传达给后人。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作文:

浏览

4124

作文

655

高中优秀议论文精选:快与慢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猎豹以快作为自己行动的法则,刘翔以快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正因此,草原才有恐怖的“闪电杀手”,东方才有了一颗闪亮奥运新星.

快使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生活需要快,即需要一种快的生活节奏.

生活节奏快,才能提高自己的成功几率.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时代,曾经有人就专门把高考比喻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面对这一浪又一浪的挑战,只有加快生活节奏.提高自己的成功几率才是稳中求胜的关键.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为了加快他学英语的生活节奏,他不分昼夜,被很多人称之为“疯子”,他的执着和疯狂最终使他获得了成功.伟大的法国19世纪作家巴尔扎克,他每天工作至少14个小时以上,以一种超乎想象的狂热生活节奏进行着他的写作事业,最终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他的作品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活节奏快,才更容易养成敏捷的思维.生活节奏快的人,无疑会比其他人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他会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比别人看的高,看的远.丰富的见闻与经验会慢慢开发思维,人们常说“手脚越动越勤快,脑子越动越灵活”,快,无疑也是思维活跃的体现.

我国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在印度万隆会议上,当听到一些国家代表公开攻击共产主义,会议出现危急之时,立马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贺满成功.周恩来那惊人的应变能力,谁说不与他那日理万机的快速生活节奏有关呢?繁多的事物促使周恩来加快处理问题的速度,也使他见多识广.有了惊人的思维转变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生活节奏快,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不仅表现为实力竞争,更表现为一种时间的竞争,速度的竞争,效率的竞争,这三点无疑与快速的生活节奏有密切的联系,养成快的生活节奏,可使我们相对别人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会留下时间让我们去攻克别人没有攀越的难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同时又可以让我及时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如此一来,还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让我们养成一种快的生活节奏吧!快会让我们效率倍增,让我们达到一种前所未来的高度与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作训练]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1在写作“坚守”为题的作文时,王小跳想采用意象组合法来构思,但遇到了困难,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构思。

王小跳想运用三个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理想总不得施展的“落魄”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节操的爱国文人的例子。请你帮助他先根据文人事迹列出三个小标题,再附上名字:

[温情提示]联系学过的诗文来考虑,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2这么多年的校园生活,你一定见过不少有趣的老师、有趣的同学,耳闻目睹过不少有趣的故事。请以“校园趣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自拟一个题目《》

(2)分别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结尾:

(3)主体部分采用意象组合的方式,选取几件校园趣事组合在一起。试写其中一件事,并拟一个小标题。

[温情提示]题目和小标题要有特色,注意从“趣”上入手,语言生动些、幽默些最好。

3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现实景物的形象再现,又是人生哲理的精辟反映。珠贝历经痛苦才能孕育出光彩耀眼的珍珠,乌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变成锋芒四射的宝剑。非但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有这样刻骨铭心的体验,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常也会有相似的境遇和感悟。

请以“终于柳暗花明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阐明观点,还可以编织故事,但一定要使用意象组合的方法写作。

[温情提示]注意“终于”表明是长久的期待和漫长的过程,“柳暗花明”既是转化的结果也是曲折的过程,“了”则说明了最后的喜剧性结尾。采用意象组合法构思,可以把所写的曲折的经历或情节分成三至四个层次,每个层次设一个小标题或场景转换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会微笑高中议论文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当萧索的冬天再度降临,天空中再次飘扬起洁净的雪花时,我过了18岁的生日。有时候我在想,过了18岁我就是成年人了,然后感到心针扎一样的疼。

每天刚醒来,睁开眼,又可以看见金灿灿的太阳,唯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我还活着!说实在的,“我还活着”,我不知该高兴还是该忧伤!清晨醒来,预示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无论心情是好是坏,都必须机械式地重复着以前单调的生活——学习。

一恍神,我的高中生涯即将结束了,面对一年后的高考,我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在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痛苦和心碎的打击后,我终于磨砺成了一个经得起风浪的小孩;我终于学会了面无表情地看待一切人间冷暖;也终于学会了一个人双手插在裤兜里面无表情地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累了,躺在床上,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被世俗的洪流卷走,所以以后不能再这么不知廉耻地称自己是小孩子了!于是,我哭了。或许是因为以前自己太粗心了,也或许是因为现在自己太敏感了,在眼泪溢满眼眶然后顺着脸颊滑落的瞬间,我感觉到了眼泪是滚烫的!想到现在那么多大学生得了抑郁症;想到某某报纸上登的某某因抑郁而死;想到海子的卧轨自杀;想到郭敬明的“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想到十七岁的单车;想到十七岁的个性装……我突然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我们终将死亡。赤裸裸地来到世上,然后辛辛苦苦地挣扎一辈子,最后安安静静地死去,不过是身高拉长了,身宽增加了,多了一身衣服或华丽或朴素,再就是多了一副棺材!我终于体会到了海子卧轨自杀前,看到蓝天和地平线的交界处,眼神是何等地绝望!

或许生活是需要调剂的,我不想这么年轻就死去,太不值得了!所以我不能任由自己的忧伤肆意流淌。我想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生活方式:笑看人生?

当生活又恢复平静后,我依然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地充实且忙碌。只是,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表情,不管心情是好是坏,我都以笑脸对待别人。当有人问我为何整天如此快乐,是不是就没有烦恼时,我怔住了,然后没有回答,只是一笑了之。从他的言语中,我看到了以前自己的影子——故作沧桑,无病呻吟!

“life is struggle(活着就是折腾)!”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我们很年轻,我们折腾得起!所以不必再抱怨生活总是困难重重,一切困难只要笑着去迎接,终会解决的!

我想我是真正理解了“微笑”二字的,它是一种包容,一种尊重,一种与世无争的慷慨,一种处世的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性格障碍需要通过批评去跨越800字高中生议论文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都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败,然而,人的性格障碍如何跨越?性格障碍需要通过批评去跨越。

古今中外,因为别人的批评而改掉自己的性格缺点的人比比皆是。千差万别的性格都出自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倘若没有别人的纠正,性格障碍的克服比登天还要难,做错事情后人们常常在想,究竟错在哪?需要怎么去弥补?这无疑是塑造性格的过程。委婉地问别人,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每日地自我批评,这往往可以促进一个人的进步,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问自己错在哪里,该如何去跨越性格障碍,就好比人得到了一面镜子,伟大的人亦是这样炼造自己的成功性格的。性格难以天生完美,全靠自觉改正。

有人认为,问自己的性格是否有缺陷,这无疑是一种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是,一旦学会了如何启齿,就会有进步,起码在做人和塑造性格上,会有一定地超越。这是一种低头的做人艺术,也是跨越性格障碍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是一个贪玩的人,但是,他因为听进了父亲的劝导,克服了自身的缺陷,最后他通过了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最后成功了。这就是性格障碍需要批评跨越懂得最好例子。

性格障碍并非不可能改变,只要善于自我批评和接纳别人的批评,就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倘若不懂接受别人批评,再有本事,身上还是充满了性格上的缺陷,一旦有性格缺陷,也难以博得别人真正的尊重,所以,做人不能不会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君一席话”可能“胜读十年书”!

不管性格是好是坏,每天都要学会问自己,今天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正?有说过什么伤害别人的话没有?因为性格上的冲动有可能让人做出难以回头的事情,说出难以回头的话。等到自己想回头了,发现已经晚了。因为很难想象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又不知道会因性格缺陷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做人一定要谨慎行事,尽量避免因性格缺陷而导致的错误,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每天跨越一点性格障碍,每天都学会反省自己,每天都学会做人的道理,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大家在做人方面会有所长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高中作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全文共 3207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作文是高考的半壁江山,但高考作文的备考工作确实让人犯难。学生在经过高中三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对各种文体的写作都有了整体的感知。但在具体写作时,常常内容单薄,空洞无物,或者是不知如何选材表达怎样的主题。

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相关的素材,能够有力地表现和说明中心的材料太少,或是所选的材料不够典型、新颖,素材贫乏,缺乏积累与运用。高考作文的实质,关键是立足在考场作文上实现“两个转化”:

第一,由“物”到“意”的转化;第二,由“意”到“文”的转化。由“物”到“意”的转化,就是怎样从积累的生活素材、知识素材中提炼出作者的思想,作为文章的立意;由“意”到“文”的转化,就是把自己的思考、思想和文章的立意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说,考场作文的写作过程,就是用最好的文字把最好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过程。

最好的思想表达,来自对知识素材的积累,来自对生活素材的内化。因此,我们在高考作文备考之中,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另一方面就要训练学生在作文写作当中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其基本策略是:积累——内化——运用(表达)——反思比照。

一、积累归纳

首先要指导学生重读在必修、选修教材中的经典文段,着重在于指点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并思考这些素材可以应用到作文的哪些方面。

下面以教材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为例,谈谈重读文本,积累作文素材有哪几方面:

(一)积累作者文章的观点或文章的中心(以文章中的第3段为例)

如:“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知微见著,很多大道理往往存在于细微的事物之中,要善于发现和思考。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世间美好的风景常在路途险远、人迹罕至之处,只有不畏惧艰辛的人才能看到最美丽的景色。

(二)积累课文中出现过的哲理故事或文章表述的事例

如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的主题是什么?可以进行归纳整理并复习:本文记叙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祥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提出了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

(三)积累作者生平的轶事

根据课文提供的作者生平经历或写作背景作为线索,查找相关的资料,积累作者的1—2个小故事,在作文中可以充当有效的事实论据。

(四)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段落、旬式或古诗文中的经典名句

王安石的名句积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五)积累文章结构的写法

【积累写法】本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前后照应。

二、理解内化

在积累的基础上,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素材的理解,尝试将一些显浅的话题勾连起来,发散思维,看看从课内积累的素材实际上可以怎样用。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将类似的人物,或者类似的经历,进行梳理,给出一些拓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让学生对素材的使用有个总体概念。

如以下的“思维热身”活动:

根据课前预习完成的作文素材积累表格中的课文事迹、作者事例和名言警句,试从以下十个素材中任选三个连成一段有明确中心论点的话:

司马迁;袁隆平与“野稗”;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谢坤山《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鲁迅;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布衣总统”孙中山;曹操“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尔盖茨。

学生刚开始运用并不是太熟练,只能勉强地运用三个素材,在表述方面可能还不够准确,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看学生用得对不对,三个类似的素材得出的观点是不是一致,是不是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

这个活动,可以放在每一节课的前五分钟,如同是一个热身游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开始时可先由教师进行点评,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换成由学生互相评点。这样则更有利于训练学生在考场作文上正确选材,富有针对性,从而使论据更丰富二

三、运用表达

在运用的过程中,如写议论文要引用到课内素材作为论据材料说明中心论点,那么具体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议论文中事实材料运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到位、简洁流畅。第二,材科运用要紧扣话题提炼出来的中心论点,最好能够点出话题的关键词。第三,对

话题的思考辨析不能只是简单的观点加例子,还应有个性的思辩和分析。

在备考之中,这个环节是成败的关键。有效备考能够落实就看最岳这一步怎样引导学生从积累到内化之后的运用。

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来强化训练:第一阶段着重在议论文的框架式练习;第二阶段着重在全文的架构,即准确审题立意后,选材写提纲;第三阶段着重是全文写作,高考作文的实战训练,提升语言和提高发展得分。

(一)第一阶段的操作

这个阶段主要是任意给出1个话题,让学生写出文中论据部分,要求引用课文事例、作者事迹或名言名句:(10分钟)

如: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国家、民族的一员,你必须承担责任;作为学校、家庭的一员,你也必须承担责任;对你自己,你更是 责无旁贷。

请以“承担责任”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参考“四步十三句”格式)

————————————。立论点)

————————————。(摆论据)

————————————。(议道理)

这个阶段,主要训练学生运用课内素材的能力。启发学生从看到一个话题,经过审题和思考后,能够准确地选出一个阐明中心论点的素材进行论述。

训练时以片段练习为主,在片段写作中强化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运用“四步十三句”的快速成文方法,夹叙夹议,有理有据,规范行文,防止一些学生无的放矢,乱写一通。

(二)第二阶段的操作

这个阶段可以给出1个高考话题作文,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即场研讨为基础,运用课本积累的相关素材进行写作。列写出提纲。请同学展示,并点评。(15分钟)

如:2006年高考作文江苏卷: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

第一步——定题【用句:(1)】

第二步——开篇【用句:(2)一(3)】(点材料引入,确立全文论点)

第三步——论证[用句(4)—(11)]

列事例l.第一层(或正或反)【用句(4)—(7)】(立论点——摆论据——议道理)

2.第二层(或反或正)[用句(8)—11)](立论点——摆论据——议道理)

3.可填加事例或多角度排比论证

第四步——收篇[用句:(12)一(13)】(收拢全篇,总结议论)

这个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对议论文整体结构的把握,通过审题、立意后精选素材活用到写作当中,给予他们一个写作的架构,可以帮助大部分畏惧写议论文或者不会写议论文的学生,让他们有据可依,抓住扶手慢慢一步步学写。

(三)第三阶段的操作

这个阶段主要是给予各种作文题目让学生强化练习。从选材构思到下笔实战,这个阶段着重是整体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点拨指导建议。另一方面就是让一些已经熟练掌握这一技巧的学生尝试抛弃第二阶段的格式,让他们多从几个角度来思考,多元选材,锤炼语言,使作文的思路更开阔,行文更流畅,文采更优美。

四、反思比照

以积累课内素材活用为作文论据的复习方法,能够有效备考高考作文: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重新阅读学过的课文梳理出有效的资讯;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里复习高一高二学过的必修、选修课文。

通过复习、整理归纳出教材中的素材,可以打开写作思路,将课文所学内容灵活运用到平时和考场写作中,就能让作文更加丰满,论据更加充实,再不用畏惧字数不够,没话可写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按照我设计的思路一步步地分专题给予学生定时定量的作文训练,学生提高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几次的段考以及全市的一模、二模,学生的作文成绩稳步提高,能够保持好成绩,发挥一直比较稳定,也为语文总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关于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

全文共 6235 字

+ 加入清单

一、审题思维——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是形式逻辑思维的细胞。”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度概括地反映对象的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要求人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逐渐产生认识过程的突变。

议论文写作中,题目即是概念。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二是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

在命题作文中,概念已明确给出,要求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总是与他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相联系的。因此,要使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刻、丰富、系统,必然要培育他们形式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概括、比较等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能力。

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A、概念要明确。概念明确,才能正常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出的文章才能清楚明白,否则,文不对题,令人不知所云。B、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议论文写作中,概念的内涵就是题目的含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指题目的适用范围。只有明确灵活地界定题目在特定语境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论证才更有说服力。C、弄清概念间的关系、不少议论文题目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组成的,这时就要弄清楚这几个概念之间是相容关系还是不相容关系。如《独木与森林》、《高分=高质量》这两个题目就是不相容关系。对于相容关系的题目来说,我们就要着重挖掘它们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而对于不相容关系的题目,我们就要着重选好立足点,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在材料作文中,首先我们要充分理解材料,透过材料的表象抓其实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具体走向思维抽象,从而形成一个总领性的概念,是一个提炼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思维即是形式逻辑思维,其中必须要采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方法

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A、整体把握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分清主次。如果学生能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和吃透材料的中心及其蕴含的意义,这样,形成的概念才会准确无误。B、善于化具体为抽象,不能把目光总是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要力求通过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力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来。C、善于运用多种思维去思考材料,力求选取一个新颖、富有时代性的角度。

二、立意与拟题思维——运用概念构成判断的过程

把概念弄清楚之后,便要确定中心和想出一个恰当的题目了。本文将立意放在拟题之前,是因为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是先确定了中心才能准确拟好题目的,它们同属于运用概念构成判断的过程。

“判断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中间环节。”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脑子中形成概念,而要对事物进行肯定或否定,就要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议论文要求运用正确的观点,按照准确的思维过程,准确无误地进行分析说理,推理论证,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判断,否则立意错误、拟题不当就是离题,全盘皆输。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复合判断和模态判断三种。在议论文的立意和拟题过程中,应该明确要运用哪种判断进行推理。

简单判断就是本身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性质判断,例如现在社会上许多人昧着良心做坏事,我们意识到良心很重要,于是便得出做事情不要把良心丢了这一判断,就可以拟《“良心”不可废》这样的题目;再一种就是关系判断,如《“洋”未必“奴”》这个题目,在它形成之前,作者一定想过:“洋”与“奴”的关系,经过反复思考,得出“洋”与“奴”是不相容关系的判断,于是便拟出了这个题目。

复合判断就是一种在其自身这包含了其他判断的判断。其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假言判断,例如当意识到多说无益,得出“语言如果能够产生采访,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最富有的人了”这个判断之时,就可以拟出《动口不如动手》这样的题目;二是选言判断,“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的古谚,但是也有不少是洁身自好的人,那么就形成了“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判断,其中

必须选出一个作为自己的论点,这样,也就有了《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题目;三是联合判断,我们知道,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于是得出“作为一名学生,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强健的体魄”这个判断,题目《论“三好”》也就出来了。

模态判断是指判定事物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断。例如,现在人们纷纷出来批判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得出了“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才”这样的判断时,便可以拟出《高分与低能》这个题目。

三、选材思维——推理之前的酝酿过程

题目和中心出来之后,接下来就要为论证收集材料,也就是运用概念构成判断之后进入了推理的酝酿阶段。形式逻辑思维在这个阶段同样占据着重要作用。

“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材料选好了,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否则,就像冬天的枯树,空空洞洞,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达不到教育人、感染人、启迪人的目的。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推理的这个酝酿过程。

首先,议论文的选材必须紧紧围绕中心、主旨,分清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凡适合表现主题的材料就采用,不适合表现主题的,尽管材料新鲜、具体、生动,也一定要忍痛割爱,这样才能做到主题鲜明突出。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初作者写《自豪吧,祖国》的通讯时,文中用了20多个不能说不生动的例子,给周围的人看了看,感到不好,后来,经过认真推敲,删去了不少,只剩下我们今天见到的三个例子。细究这三个事例的好处,就不难发现,这三个事例已起到了原先20多个事例的作用。

其次,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形式逻辑思维,通过加工、提炼、筛选等方法,力求使所选材料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新颖性、例如,鲁光写《中国姑娘》,所用的全部是第一手的材料,他所追求的准确真实使他的这篇文章写得感人。又如罗兴平写的《高度重视世界观、人生观问题》一文中,选取了孔繁森和王宝森作比较。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又是同龄人,都曾处在党的重要领导岗位上,但他们一个万世流芳,重如泰山,一个轻如鸿毛,为后世唾骂,对比鲜明。他所追求的典型性使得文章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再如,谈人才问题,自唐韩愈以来,人们往往强调的只是“伯乐”的作用,而叶永烈的《首先要做马》一文,突破了他人的思维定势,提出了“首先要做马”的全新观点,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又具有时代性,因此获得极大成功。

四、结构思维——推理的构筑过程是形式逻辑思维的细胞。

材料准备充足,接下来就是如何组织和安排这些材料,也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推理过程的骨架,是作者思路的反映,也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与构造。议论文结构主要包括层次、段落的安排,观念、材料的联系、起笔、收束的确定,叙议、详略的处理。这一切都十分强调逻辑性,要求结构合理、完整、严谨。

议论文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依靠立论点,摆论据并通过论证而结构篇章的,其中必然要运用逻辑推理。形式逻辑中的推理即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它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它所推出的判断叫“结论”。在议论文写作中,结构需要由一系列的判断层层堆砌而成,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构成的前提推出结论,再以这些结论为前提提出新的结论,如此层层推进,便构筑了文章的骨架。构筑结构主要是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别推理,这三个推理笔者将在表述思维中相信论述,在这里先放着不谈。

五、表述思维——推理的具体运行过程

材料和结构都处理号令,接下来就进入关键的阶段——把脑子里酝酿的东西用书面语言表述出来。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述必须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在议论文写作中尤其突出。议论文的表述其实就是形式逻辑思维中推理的具体运行过程。议论文写得是否严密,语言是否准确,行文是否流畅,就是推理是否成功的表现,与一个人的形式逻辑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例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对张思德同志的死的评价就运用了推理的方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段话整理成一个推理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同志运用推理进行论证,使文章言简意赅,令人信服的说明道理,证明观点,收到了理想的说理效果。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如果推理缜密,文章则逻辑性强:推理混乱,则不知所云;思路清晰,则层次分明;思路不畅,则滞涩生硬。因此,要求学生的表达言之有序,实际上使要求对学生形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做到井井有条,序列清晰,说明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达到一定的水平。

推理具体可以分成三种,即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合类比推理。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这三种推理各有各的优势,可以运用其中的一种进行论述,也可以把两种或三种结合起来运用,看具体的文章内容而定。

演绎推理是指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的结论的推理。例如,不进行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缓慢,国家就难以富强;我们要尽快发展经济,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所以,我们必须改革开放。

这是一个典型的演绎推理过程。在议论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绎推理的教学,让学生先能够从论点出发找出一般性的原来依据(如经典性的言论、公认的原则、公理、格言等),再以所确定的原理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推出所要证明的论点即为结论。

归纳推理是由特殊性(或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如毛泽东同志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文中这样写道:“一切所以号称强大的反动派统统不过都是纸老虎。原因是他们脱离了人民。你看,希特勒是不是纸老虎?希特勒不是被打倒了吗?我也谈到沙皇是纸老虎,中国皇帝是纸老虎,日本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你看,都倒了,”这段话就是一个典型的归纳推理,由希特勒、沙皇、中国皇帝、日本帝国主义等几个具体前提推出一个普通性的结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议论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归纳推理的教学,让学生先能够从论点出发找出典型事例的依据,再能以这些事例为前提进行归纳推理,推出所要证明的论点即为结论。

类别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的相同,而推知这两个事物的另一些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特定的推理形式。如我们在写文章时,常常先举一个例子,分析它具有某种性质,接着,常用“由此类推”之类的词语,分析与该例子类似的某种事物也具有相同的性质,这就是运用了类比推理。在议论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类别提炼的教学,让学生先能够找出与所论证的事物相类似的另一事物,然后进行类别推理,推出所要证明的论点即为结论。

推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议论文说理是否透彻,分析是否具体,论证是否严密,文章是否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因此,推理能力在议论文写作中至关重要。

六、修改思维——整个逻辑思维的反思过程

“文章皆为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以其本身固有的复杂性,不能一下子为写作主体所认识清楚把握全面。文字表述又以其灵活多样性,也不能一下子就能选择恰当。因此,文章只有经过严密的修改,进行结构的重新条理、文字的润饰才能使之更加完整,更加精粹,其目的在于追求思维的深化与表述的完善,而表述的完善正源于思维的深化。叶圣陶显示讲:“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是修改思维,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7]议论文的修改,应是检查整个形式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要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各个环节反复推敲,查补漏洞,不能出现违反形式逻辑思维四个基本规律的情况。

一是应遵循同一律,避免偷换论点。同一律是指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时,每一思维都有其确定性,都必须保持同一。也就是说在同一色瓦过程中,既不能前后不一致,随意改变,转移论题,也不能在使用概念时,概念的含义和使用范围前后不一致,混淆或偷换概念。在议论文 写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思想的一致性,只有这样,论证才能紧扣中心论点,不至于出现离题、偏题的现象。例如,把“勤奋是成才的决定因素”论证成“勤奋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把“做热爱集体的模范”论证成“做热爱祖国的模范”,把“祸患常积于忽微”论证成“知识也在于积累”等等都是由偷换概念而转移论题,违反了思维的同一律。

二是应遵循矛盾律,防止不攻自破。矛盾律是指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反对或矛盾的判断不能通道号承认它们都是真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例如,有人说:“这些指标,我们基本上完全达到了”。这句话就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原因是在一句话中,同时运用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即“基本上达到”和“完全达到”。

“基本上达到”就不是“完全达到”,两者必有一假。

三是应遵循排中律,不能模棱两可。排中律是指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承认它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如果违背了排中律,就肯出现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情况。

例如,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歌颂与不歌颂的问题时,就运用了排中律,他说:“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

四是应遵循充足理由律,克服论证不充分。充足理由律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确定任何一个判断是真实的,都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议论文具有说服力的条件,只有充分分析说理,才能以理服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看人、看事、看问题更是如此,只有把各个方面的道理都分析透了,各种理由都阐述够了,客观事物的真实与否才会明白,文章中的观点才能让人接受,写出来的文章也才能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从事客观实践,发挥文章的教育作用。

通过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结构、表述、修改等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也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形式逻辑思维运行的过程。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关键是加强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训练,必须把形式逻辑思维训练放到日常教学上来抓。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1)把形式逻辑思维立论贯穿到世界训练中。对学生来讲,逻辑学的只是比较艰深,而且也比较枯燥,直接灌输大多的理论可能会适得其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使学生失去了兴趣,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实际训练中深入浅出地锻炼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例如,可以把概念的训练与词语的训练相结合,把判断的训练与句子的训练相结合,把推理的训练与论证方法的训练相结合。

(2)逐步把形象思维过渡到形式逻辑思维。在日常训练中,应先把概念和判断这两项训练搞好,其中应着重训练好抽象力和概括力,因为只有学好抽象和概括,具体形象才能上升为抽象的概念和判断,才能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多从因果联系上分析问题,因为由结果到原因的探求过程,就是一个对事物的现象作本质分析的过程,其中贯穿着思维的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也贯穿着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

(3)在课文讲解中注重形式逻辑思维训练。教师在讲解议论文课文时,可以先确定每一课所要训练的思维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句段篇之间的逻辑关系,提炼思维线索。同时还可借助还原思维训练,每讲完一篇议论文时,要求学生将整篇课文的思维训练回顾一番,总结一遍,让学生更加清楚地审视整个思维过程。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就能渐渐掌握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从而提高形式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责任的议论文高中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责任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气概。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英雄。

秋瑾曾说过“中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身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祖国是在发展,可是你们是否发觉,我们的母语正在被遗忘呢!我们身为炎黄子孙,有责任维护母语这一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

还记得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吗?我忘不了韩麦尔先生在失去教授母语机会时那张惨白的脸,我忘不了不懂事的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的痛彻心扉,更忘不了我深深爱着的母语,是她让我第一次发出了“妈妈”的语音,是她让我与周围的人自如交流。是她让我了解到我们民族的博大精深,是她带给了我美的享受,是她让我体会到方块字的妙不可言……

《最后一课》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就是因为韩麦尔先生在课上发出的超越民族界限的声音:“法语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语言。”这句话可以换成:“任何语言都是最漂亮的语言,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母语——汉语,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语言。

我们有孔孟哲学,有百家争鸣,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有号称诗仙的李白。有宋词元曲,有《西游记》《红楼梦》。雄浑壮阔、简简单单的汉语告诉我们的竟是如此宽广的胸襟。传达给我们的竟是如此深刻的道理!怎么能让她被遗忘呢!

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他的母语文化,势必回走下坡路,在英语流行的今天,我们疯狂的学英语,却淡忘了自己的母语——汉语。如今毛笔大概成“稀有之物”了,拿过毛笔的人很少,会写毛笔字的人更是少的可怜。可是,连日本都每周会有一节毛笔字课,而我们自己的国家都没有,难道我们不该反省一下吗?这样做我们对得起“炎黄子孙”这个称呼吗?

在这里,我要对那些能左右我们母语发展的大人先生们疾呼,重视英语没错,但请切记我们的母语才是最伟大的,请不要将英语和母语等量齐观,更不要将英语看得比母语还重,请观察汉语的现状,规范汉语的使用。救救我们的母语。不为别的,就因为“炎黄子孙”这个称呼,就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拾回对母语尊重和热爱。将他的精髓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话题作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始学写议,应力求具体多点分析阐述。

二、文章立意的升华——深入浅出

叙完笼统归结是初中模式作文的又一通病,常常文章的结尾具有宽泛的普适性,而缺乏对文章应有之义作具体针对性的挖掘阐发,常常文章的“穿鞋戴帽”大到可以套在无数篇文章上,却没什么真正的思考。高中作文倘使还用夹叙夹议,也要对叙的材料反复推敲,找出几例可以统一在一个观点里的材料,就材料的不同侧面来评析议论,最后上升归结出恰当切题、言之有物的中心。

三、文章表达的提高——点睛生花

好的文笔追求更高效率、更多意蕴。描述中就渗透情思与评析,这是较高水平的表达。一般的叙议分段,也应注意所叙材料紧贴自己的议论,议论应采取逐层推进,前后分界,避免相互缠绕。但又必须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在文章中一定写好精心组织的关键议论,努力使文章多处呈现运用一定修辞的文采。

话题作文训练举隅

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话题作文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读懂话题关键词的意旨,若给出导语提示,还应划出导语中包含归结的关键语词。一般初学者,首先要注意让这些关键词贯穿在自己作文的始终,统帅自己的文意。

规定“题目自拟”,一定不要用话题作标题。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2、标题不能过长,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生活需要感动高中议论文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条九曲连环的河流,那么感动就是河边的杨柳,柳絮拂动时,轻柔而远扬,陪伴着河水流过遥远的河程。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株经历四时的小草,那么感动就是春风,温柔而清新,轻抚着小草柔嫩的躯体,帮助着小草茁壮成长。

感动,是追梦的艰辛过后的一份舒心豁达。我自小就有着一个远大的理想??成为一名作家!我知道,自己的文笔不怎么样,表达能力也不强,然而,我明白到追求梦想,就必须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奋斗,尽管路途遥远而艰辛。终于,我揣着一份感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成功,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时,我感动落泪了!虽然这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成功,却是我生活上的一道斑斓的风景线,一回想起它,感动油然而生。

感动,是挫折的苦痛过后的一份心灵的安慰。生活并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洋,我们的小船荡漾在这片汪洋时,变幻莫测的灾难向我们袭来。也许这时,我们需要的是身旁温馨的话语送上的一丝丝感动。这如19世纪,美国的一位创造奇迹的着名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她的生活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海伦.凯勒经历了比常人超出几千万倍痛苦的心路历程。然而,是她身边一位默默无闻的缔造者??沙利文小姐,在海伦的生活中,支持她,教育她,使她从安慰中重拾人生目标。读着海伦的自传,就能读出海伦内心深处的感动。

感动,是孤独的寂寞过后的一份知己情。是的,一个人可以在雨中看枝条摇曳,体会孤独,留意雨丝的缠绵,独品大漠驼铃的隽永。在看风、看雨、看月亮的日子里,融化寂寞。笛福笔下的鲁滨孙的生活,就是一个借鉴。在荒岛上长达28年的生活,与世隔绝!然而,野人星期五的陪伴是鲁滨孙生存的动力之一。直至两人依依惜别,鲁滨孙终可告别寂寞之时,心如潮涌的感动溢于书中字里行间。当我们品味着《鲁滨孙漂流记》,也就是在品味着一种独特的感动。

生活需要感动。感动,一个湛蓝的港湾、一曲潺潺的旋律、一片悠悠的云彩……当我们在艰辛、痛苦、寂寞等的洗礼后,不妨感受一下那份让心灵栖息的感动,从感动中且看潇潇风雨,参悟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执着的高中议论文作文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有一天,我们遇到困难和挑战,请铭记我们和执着有个约定,就像执着的他们一样。

――题记

蝉说:“我和执着有个约定。”

数年的地下蛰伏生活就为了换来一个月的阳光下快乐自由的歌唱――确实没有人比蝉更懂得珍惜阳光。它们是在赞颂阳光,也是在歌唱生命。数年执着,充满了追求在阳光下高歌的热情。

越王勾践说:“我和执着有个约定。”

战争迭起,战火纷飞。转眼间,一国之君沦为吴王阶下囚。曾经的富丽堂皇随风而逝,化作曾经。他,没有因此而放弃。为一雪前耻,他挂苦胆,尝腥味,只为铭记失败的苦楚,执着复国的信念。他忍辱负重,终一鸣惊人,大败吴军,复兴越国有关执着的高中议论文作文有关执着的高中议论文作文。十载苦备,卧薪尝胆,只为实现复国的信念。

屠呦呦说:“我和执着有个约定。”

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0 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始终不放弃的就是这份执着。在失败面前,她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屠呦呦被人们称为“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默默无闻,苦心钻研,最终成功发现了青蒿素。三年钻研,为成功打下的基础。

执着的热情让蝉实现了引吭高歌的梦想,执着的信念让勾践实现了复国的梦想,执着的钻研让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学习也应如此,我们正处中考的决胜时刻。当你因学习辛苦想要放弃时,想想蝉蛰伏地底,你还有理由放弃吗?当你因天气炎热想要放弃时,想想勾践卧薪尝胆,你还有理由放弃吗?当你被一道难题难住想要放弃时,想想屠呦呦苦心钻研,你还有理由放弃吗?没有,没有理由!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执着,学习他们的热情,学习他们的信念,学习他们的钻研,从而实现考上理想高中的梦想!一路上,洋溢着春光,吹拂着微风,我正整装待发,努力实现和执着的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中以包容为题的议论文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处处刁难他,最后,自己却被活活气死了。嫉妒心害了这个足智多谋的都督,他心胸太狭窄了,容不下比他强的人。而诸葛亮却在周瑜死后还去 哭灵吊孝,显然他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他宽容了周瑜。因而诸葛亮孔明的事迹古往今来被人们所传诵。

宽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作为子孙后代,又有几个人继承了这种美德呢?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争得面红耳赤,结下冤仇,见面瞪白眼,这有吗?将另人的一点小错误耿耿于怀,自己也将郁郁不快。生活是多么美好,仅仅盯着一个地方不放,那你将错过多少美好景象啊。回到开头所说的,如果当时周瑜不嫉妒诸葛亮,与他所致手言和,那他自己也不会被气死,不会被后人看笑。所以包容了别了,也就是宽容了自己。与其整日瞪白眼,不如主动伸出手,或许对方也早就等着这一刻 。握起手,世界上就少了一对敌人,多了一对朋友,也多了一份力量。

朋友,解开心中的结,与你的“敌人”和好吧,一起享受美丽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包容高中议论文800字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泰戈尔说过一句话:“越是面对刻薄的人,我就越懂得宽容。”

试想一下:面对一个刻薄的人,你又会怎样对待他呢?是选择一些极端的态度和手段?还是选择包容他并宽恕他?假如你选择了那些极端的态度和手段,那么你和他各又能得到些什么好处呢?还都为此大发脾气。你可想过别人会怎么看你吗,他们又对你持什么态度呢,是否会觉得你不够大度?假如你选择了后者,包容并宽恕他,你又没有失去些什么,不但如此,你还能得到别人的赞赏,那人也会自讨没趣,“何乐而不为”呢?

雨果也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意思是人心若是宽阔,便能包容一切的意思吗?呵,那是有多伟大的一个人呢!可人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到达那个境界呢?

周末回家,随着人流一起挤上了一辆公共汽车。正值夏季,况且又是星期天,都迫不及待的往家里赶,车里是又挤又热。我只是想着赶紧回家,到家就可以吹空调,吃冷饮,想到这里我暴躁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可是当我闻到一股令人作恶的气味时,我心情又开始烦躁了起来,在我到处找“罪魁祸首”的时候,一句句“对不起”传到我的耳朵里,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我挤到了“事故”现场,发现一个脸色泛白的妇人在向一个女孩道歉,仔细看会发现那女孩的衣裙上正是令我作恶的气味根源。看到这些我也大概知道事情的经过了,我幸灾乐祸的以为那女孩会怒骂那妇人。可是,我却看到那女孩笑着起身扶着那妇人坐下,并取出一瓶还没有打开的矿泉水给了那妇人,“嫂子你是中暑了吧,你先喝点水缓缓!”全过程女孩都没半点厌恶之意,那妇人推脱不掉,只好拿着扭开喝了几口,脸色也好了不少。女孩看那妇人还是看着自己的衣裙,忙说道:“我快到家了,到家洗洗就行了,没事的!”我羞愧地转身离去,那女孩是一个多么耀眼的存在啊!假如我是那个女孩,我会不会那样做呢?我想我是不会那样做的吧,但是经过这件事后,我想我会改变我的这种想法和做法的,我为我的那种极端想法而羞愧,但我会以此为诫,告诫自己也应该学会包容宽恕他人!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人心很大,可以包容一切。一颗宽容的心,能使浪子回头,能使坚冰融化,能带来宁静和坦然,能带走痛苦和仇恨。包容宽恕他人就是包容宽恕你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素材:有利于人民的人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素材的运用可以使作文更好的表达我们的主题思想,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林则徐一生大起大落,曾多次受罚,甚至连降四级、五级,但无论怎样,他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自己一生的责任。且不说虎门销烟,单就充军发配新疆一例可见一斑。作为一个犯人,而且年老体弱,在充军途中,遇上了开封段黄河决堤,他义无反顾地冲上了前线,主持治水,并被特许迟缓发配一年之久。到达新疆后,他又带领当地百姓开垦农田,三年内开田竟达三千七百多公顷,并主持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水渠,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渠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林则徐做这一切的时候,正是他在最不得志的时候,在最荒凉的地方,顶着最难理解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还是浮!像这样忠心耿耿为人民做事的人,人民怎能忘怀?

【温馨提示】运用这则材料时,我们不但要看到林则徐为人民所做的一系列好事,还要注意到那个时期是林则徐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我们可以站在林则徐的立场上去细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可以再现当时情景,仔细描述他为民办实事的前后始末;还可以将其他人物的行为拿来对比,以突出林则徐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这则材料适用于“责任”、“奉献”、“考验”、“处世”、“美”、“风度”、“驾驭自己”等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中生诚信的议论文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千经万典,信义为先;人生行路,诚信为重。

——题记

诚信,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河,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

诚信,是一支神奇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

诚信,在中国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永是一朵傲然独立、坚硬立挺的永恒奇葩。洞开这朵奇世之花,我们能看见时间的深度,能听见永恒的回声。

听,它又在述说,它又在回响,它又在演绎一个又一个新时代动听的交响曲。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信义兄弟孙东林,忍着失兄剧痛一字一顿所作的生命唱响,这种唱响,响彻云霄,经久不息;这种唱响,久涤心灵,情升涟漪,随之,沉淀、积聚,化为一尾多彩的羽翼,飞扬、传承。

“生有益于人,死不欠与人。”为了让农民工按时拿到工钱,哥哥孙水林不顾寒冬腊月,关山千里,星夜返回,却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听闻噩耗,强忍泪水,忍痛搁置对哥哥一家五口后事的处理,秉承遗愿,接力送薪,于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沉甸甸的工钱全部发放到60多名民工手上。

这是怎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虽素不相识,却为他们的义举阵阵心痛感动到不能呼吸。

兄终弟及,然诺必履。信义兄弟的感人之处,不在于他从不欠薪,而在于他们以一颗赤诚之心,将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视作兄弟,亲如手足。他们共同用朴实无华的诺言,以及二十年如一日对诺言的坚守,用生命和信义在这条不寻常的风雪之路,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颂歌。此时,这一路的风雪,我想,也必然在为兄弟俩的道德成色,击节喟然。

这是一次超越生命的承诺,这是一次超越时空限度的承诺。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比大海还深,甚至比生命还重。这对来自楚地乡野的信义兄弟,用催人泪下的义举再度向我们证实:大道在民间,大道从来都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在血脉之中代代传承。诚信守诺的传统道德如薪火相继,一次又一次在我们身边迸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千秋万代,信义为本。中国人的信义,朴素却深刻,平实却有力度,它深藏于草根民间,体现于危难之时。信义的力量在新时代的传承,这光芒在孙氏兄弟身上一直存在,在那些平凡的人与平凡的事中一直存在,在国人的终极价值观中一直存在。它从不迷失,从未熄灭。

看,它又开放在碧云蓝天下,开放在生命的花季雨季。

村妇缪赛琴大义退捐,“退”出个诚信村庄;司机翁征军文明营运,“运”出个诚信车队;教师周有利深情守望,“守”出个诚信学校;“诚信老爹”吴乃宜,八旬老人替子还债,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诚信、坚强、责任,他们用生命践行;大爱、无私、操守,他们用生命履约。普通人演绎出诚信的魅力,小人物折射出大的感动。

谁说,我们的生活百无聊赖?我们的信念无比坚定;谁说,我们的热情百无一处?我们的热血无比高涨;谁说,我们的世风日下,道德渐失?我们的正气正无比昂扬,且昂扬满乾坤。正是因为周围有着这样一群普通人默默付出,诚信坚守,正是因为有着悠久人梯精神的泱泱熏陶,我们对未来才更加充满信心和希望。我高兴、我自豪加入了这样一群队伍,虽为新时代的一名宠儿,中国90后,我也要用我的一份热,发出那小小的一束光,为了我们的明天也奉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微薄却不失人之善、人之美、人之真的力量。

诚信并非深奥的理论,不需多高文化,最需恪守一个人的本质,用生命去呵护胸中的良心。诚信并非高昂的标价,不需多少金钱,最需透释为人的精髓,用生命去植根胸中的这份坚守。见贤思齐,让我们在感动的路上不断创造和发现新的感动,让诚信这朵奇葩,在人间,越开越艳,且分外香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中英语作文万能模板:正反观点式议论文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导入:

第1段:Recently we’v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we should... (导入话题)

Our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is topic.(观点有分歧)

正文:

第2段: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in favour of it.(正方观点)

Here are the reasons. First... Second... Finally...(列出2~3个赞成的理由)

第3段:However, the others are strongly against it. (反方观点)

Their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What’s more... In addition...(列出2~3个反对的理由)

结论:

第4段:Personally speaking, the advantages overweigh the disadvantages, for it will do us more harm than good, so I support it.(个人观点) 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中议论文:让世界充满爱800字作文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 爱在我们之间无所不在:父母亲对你的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

的确,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爱,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等。

曾记得在湖南、四川盆地等地区发生了洪灾泛滥,几百名都奋力相助,为了百姓的安全,官兵们三天三夜住在大坝边。又记得去年非典的非常时刻,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多少医务工作者忘我工作,才打赢了这场特殊的战争。是什么使得他们能够如此地奉献自己?是“爱”,是这个如空气般不可缺少的东西。

但是,如今的社会上,也有些人则非常势利,他(她)们的行为准则是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即使在道义面前也不放弃讨价还价。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面对凶狠的歹徒抢击行凶,部分人为了自身的安全,竟无动于衷。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种人是非常渺小的,他们的处事哲学必然会遭到人们的鄙弃。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人与人之间就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相依的情感,构成了一种爱心,它从古到今成为人世间最真诚,最感动的情感。

爱,可以使彼此间温暖,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让你感受到融融的春意。

爱如冬日中的一束阳光,温暖了寒风中的小草;爱,如沙漠中的一滴水,救了干渴中的人命,一滴水,只有跟着江河奔流才永远不会枯竭;一枝花,只有和千万朵花汇集一起,才会姹紫嫣红,人和人之间只有互相编织着关爱,才能地久天长,只要拥有善良做低色,才会保持本真的人性,才会去真诚地关怀和帮助他人。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当人们同情弱者的不幸时,当人们震惊非正义战争的不幸时,我们内心只能发出这样的呼唤:让世界充满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以宽容为话题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分论点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

论据: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分论点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论据: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分论点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论据: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

分论点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

论据: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于斤斤计较的反面事例。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3并列,与4正反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优秀议论文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轨。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康德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的内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这亲近永恒、亲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认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没有感情的存在,人类生活会陷人刻板和抽象,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辨对和错,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没有了情感,艺术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条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温情都离我们远去,我们能说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吗?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个设想时,他并不判断正误,只说:"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学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们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热心,虽不能任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去判断,又不可仅仅是可怜的"数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一议论文训练系列之六:肢解拼凑出美文

全文共 10294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话题作文“和谐”的有关内容,要求:

1、选定一句话作为中心论点。

2、从所提供的文章中,找出适合论证自己观点的语句或简单文段,进行论证。不能使用自己的语言。

3、字数控制在800—900字。

材料:

⊙“和谐”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备感亲切,也使人深长思之。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 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

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多样性的东西共存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谐;如果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达不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这也就是说,和谐是把“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古人解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十六大报告强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显示出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

⊙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过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已成为一种眼光和境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已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也十分重要。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和平与发展既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正如古语所言,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全体人民矢志不渝奋进志,齐心共奏和谐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和谐不是强行的,而是顺其自然的。什么年龄说什么话,年轻人的和谐与老年要求的和谐也是不同的,只要是他们能平和共同做的事情就是和谐。

一对青年男女的和谐也许是浪漫中的激情。

一对中年男女的和谐也许是默契中的满足。

一对老年男女的和谐便是关爱中的体贴。

只有“和谐”才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旋律。

不和谐的生活不会产生共鸣,无法演凑生活美好的乐章!

⊙ 有一个成语叫“路不拾遗”,其出典是:唐朝有个人路经武阳,遗失了一件衣服,走了几十里路才发觉,心中很着急,当地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一定找得到。”那人半信半疑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自己的衣服。这件事越传越广,人们就把社会风气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路上遗失的东西也没人捡拾形容为“路不拾遗”。

和谐,及乎天、地、人,关乎你、我、他。

宏观地看问题,和谐,不仅指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比如我们这些年来方方面面都强调的“人文关怀”,而且事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近些年提出“可持续发展”,实在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社会以来,以掠夺性开发破坏自己生存的大小环境,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再不加以扭转,子孙后代就难以为继了。

因此,不能说建设“和谐社会”只是哪一部分人的事情,它是全社会每个成员的事情。

和谐不会从天降,要靠我们的不懈努力。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自觉做和谐的促进派,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对和谐事业有所作为。

正因为在今天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各种矛盾凸现出来,生活中确实存在并不断产生不和谐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强调下力量构建“和谐”。又因为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我们要持之以恒。

和谐是动态的。

和谐不是停滞,不是凝固,而是一种积极的前进的状态。在一个地方,今天和谐了,明天又会被新的矛盾所打破;我们又要做新的努力去争取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

如是,就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化环境造就了人。所以建设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 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政治、精神上的和谐,使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重在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精神文化内核是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升华、提炼、凝聚而成的文化精华,是一种时代精神。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行为和发展方向。

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社会文化品位、树立社会文化形象,增强文化竞争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现代公民。既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体系。全面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事业追求并与自然和谐的人,形成强势发展的能力。

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城市文化、国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会、整合与引导。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是千金难求的,而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而且还要靠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是不能隔绝的,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脉络,对于广东而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域外文化揉和而成的岭南文化。与一切传统文化一样,我们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甚至历史糟粕,必须加以扬弃和改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不断革新创造和重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从内容、形式、性质、功能以及价值取向、目标取向等在互相接触中不断修正,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特点和发展趋势,把诚信友爱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诚信友爱对社会和谐发展最有价值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友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

因为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还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人们只有彼此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够平等相处,合作共事,从而保全个体的利益,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诚信友爱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如果说,社会是一个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制度规范构建起来的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润滑剂,它使社会充满色彩和活力,富有浪漫和温馨。

诚信友爱成为当前我们相对紧缺的道德资源

尽管诚信友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如此重要,尽管我们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以诚信和仁爱的优良传统著称于世,但对于我们今天所赖以生活的这个社会来说,它似乎成为了相对紧缺的道德资源。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不高,相互猜疑和防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就“爱”来说,我们的社会其实并不缺乏自爱、情爱、亲人之爱、熟人之爱,真正缺乏的是兼爱或博爱。博爱是人类理性的理想表达,它反映了人类对自己成员的尊重和认同,对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同类表现出的怜悯、同情和关心。因此,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在全社会提倡诚信友爱的道德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社会的和谐需要诚信友爱,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需要诚信友爱。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利他主义的道德经济,经济人不仅是理性的,而且也应该是讲道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因此,越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越是要提倡诚信友爱,为人民服务。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有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有富有和贫穷。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勇于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用自己的财富合理地回报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平等社会,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现代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权利义务主体的契约意识和诚信精神对于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具有决定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开放、多元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要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

⊙议所谓的“和谐社会”

作者:薇罗尼卡

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话题就是 “和谐”。当时我还不知道,原来“和谐社会”已被政府列为执政方针,我只是以我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和谐”这两个字,把它放到家庭中,放到社会中,放到历史中来看。最后写出了一篇批判为了追求所谓“和谐”而逃避矛盾的行为的文章。考完之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写作不是正鼓励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吗?过了个年,“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开始满大街地流行了,连学校也贴出了“和谐*高”的标语。我才醒悟作文不该那样写——语文只考了60多分。

也许恰是因为写过那一篇有点偏激的,但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用下的作文,即使到了对“和谐社会”褒扬一片的现在,我还是对这所谓的“和谐社会”心存疑虑。

和谐是什么?如果拿音乐打比方,和谐就像是一支催眠的摇篮曲。摇篮曲不就是平稳的、舒缓的,使人平静,而绝没有什么抑扬顿挫给人以刺激的吗?而一个社会要追求和谐,那就是要官员把百姓们“安抚”的平平的,不准听到一点“批评”、“置疑”、“求新求异”的声音,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大家一起“恭颂太平盛世”(今年春晚的春联里就要我们这么做)。为了追求这和谐,地方官可以对外宣称“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对内任某些企业肆意非为,以彰显政绩;为了追求这和谐,市领导可以封锁某些消息,使市民们安心(我指的是03年的非典,有人证实他身边就有一人死于非典,而该市的非典死亡统计数字却是“0”)。一所学校要追求和谐,就是得多任命一些只单方向传播信息的二极管一样的班主任,运用各种威胁与处罚,使学生们服服帖帖,让他们对学校各种非人性的政策不敢有半句怨言。学校里补课成风,晚自习时间接二连三加长,几家报纸点名或不点名地提出非议,而校园依然平静。这便是所谓的“和谐的校园”啊!

近年来政府的执政作风大有改善,无论是其运转的透明程度,还是与平民的贴近程度,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政治民主的希望。然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却抛出了“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口号,我认为是不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转型期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弊病确实日益严重地显现出来,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找一张“和谐”的大盖布把它们盖起来就行的。

近日在报纸的两会特别报道里有一大篇报道,某有着老资格的人大代表提出了这样一条提议:要政府“弃用不和谐的词汇”,他说“政府怎能‘抓大放小’、银行岂能‘嫌贫爱富’、不可‘牺牲眼前利益’、别随便‘打破铁饭碗’”。纯粹是跟风附和之声。若是按他所讲,政府应当将财力物力平均分配,不再“抓大放小”;银行失去调控经济的能力,不再“嫌贫爱富;”国家不应强制企业为环保加大生产成本,因为不能“牺牲眼前利益”;国企不再改革,守着陈腐的烂摊子,不敢“打破铁饭碗”。为了“和谐”,跟风之人玩起了文字游戏;为了“和谐”,改革只能畏首畏尾。

要让人们安居乐业,国家不断发展进步,我们需要的是大胆而行之有效的改革,而不是贴出所谓“和谐社会”这样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标语。

⊙和谐之道(网友来稿)

记得报纸上曾经登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家人养了几只猫和老鼠,它们平时同食同眠,亲如睦邻,从没发生过矛盾。如此怪象,真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如果说狗不抓耗子,那是不想多管闲事,可猫和老鼠是前世冤家啊,一直以来都是见面就眼红,毫无妥协余地的,怎么可能和睦相处?就算猫现在生活改善了,对鼠不感兴趣了,那鼠也不敢讳此大忌在猫的面前闲庭信步啊,更不要说同食同眠了。

也许存在就是合理,事实胜于雄辩罢!这些前世冤家能化干戈为玉帛,能求同存异相安无事,自然也有其和谐之道

如果猫整日里都虎视耽耽地注视着老鼠,老鼠一有微小的举动就绳之以爪,或大声恐吓、或围追堵截、或玩弄于股掌之间,或尽各种摧残之能事,老鼠见到猫,不逃跑也真是白痴了。尽管老鼠其貌不扬,名声欠佳,凡其同类,皆被誉为“鼠辈”,也应该给它自由的空间,要不然,整日里臣服在猫威之中,伴猫甚于伴虎,压抑的时间长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在猫不注意的时候,干些偷鸡摸狗的事,让猫横吹胡子干瞪眼,也无可奈何。甚至哪一天群鼠有首,有组织有计划地和你猫狗作对,那时,恐怕株连九族的手段使出来也无济于事。

当然,如果老鼠不思长进,劣性不该,整日里尽想些歪主意,挖人墙仓,偷人钱粮,老是在猫的眼皮底下玩腻的,给猫添乱,让它吃睡不香,让它背失职的黑锅,损害猫的威严。也就难怪它猫发冲冠,怒极生怨了。

万事都要有个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猫鼠能和平相处,自然是在“度”上把握得好。一个是猫肚里好行船,以平常心去看待老鼠的偶尔的错误,给老鼠一个平和的空间,不会动辄大发猫威,令鼠生畏。一个能收敛恶习,行为坦荡。偶尔猫鼠之间还拉拉家常,谈谈心事,增加了解,拉近关系,时间久了,自然前嫌尽消,亲之信之。睦邻友好。

物理如此,人事亦然,平日同事们常常感慨师生关系象猫鼠之戏,学生看见老师就如鼠见猫,能躲则躲,能跑则跑,学生中有什么事不愿向老师反映,老师的一些工作计划也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老师和学生无法进一步交流,师生关系很紧张。我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许很复杂,但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信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观念、立场等种种原因,阻隔了师生的理解和交流,长此以往,师生之间产生障碍乃至形同陌路也是必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老师和学生的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各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水太清则无鱼,雷霆之下岂有生机?和谐之道在于宽容,师生间过分清楚的界限其实就是代沟的开始,过分严厉的教育也会扼杀师生间本该有的温情。

天道宽仁,师生之间又何尝不需要宽仁之心呢!

⊙社会需要“和谐”

当今世界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而一个真正有活力,而又富有生机的国家是怎样的呢?回答是,拥有一个“和谐的社会” 。

何为“和谐”?看看这两个汉字便有了答案。“禾”,意则关怀自然,关注生态,让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口”、“言”应当互通互信,注重文化交流;顺应民意,彼此和睦共处,世界大同,体现人文情怀;“比”,更应竞争有序,在公正的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和进步。由此而得出,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和于自然,顺于民意,谐于发展。

纵观历史,“和谐”乃是社会的主色调。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使原本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之间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经贸科技交流,使人们对古代各国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使整个社会和平繁荣。而与之带来的文化观念的碰撞,物产的交换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唐太宗,唐玄宗更是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广开言论、轻徭薄赋,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并且以开放的胸怀大开国门,与日本等国密切来往,使人们感受到他族文化的魅力,极高地促进了民族繁荣与民族和谐。而到了现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深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制度改革,也都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力证。其中,面对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矛盾,党中央更是主动应对,通过宏观调控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这正体现着“和谐”这一理念在新时期发展形式下的应用。

而从民俗来看,中国人民也是极其注重民俗文化的和谐的。新年彼此温暖的祝福,那热闹的隆隆炮竹声,喜洋洋的灯笼元宵等,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生活幸福美满的期待。同样的,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更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社会和谐的一种祝愿和热盼,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积淀的继承与重视。可以说长久以来,我们都以“和”为我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等更是成为我们民族的千古名训。儒家的“礼、义、仁”,道家的对“美”、“道”的探究等,无不成为我们五千年来华夏文明厚厚的积淀。而这样厚重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和谐社会所长久向往与推崇的。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基调,便是和谐这一永恒不变的旋律。

然而近一百年来,不和谐的一幕幕却也在加速上演着。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飞舞。而一次性餐具、电池等不可再生物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生态的和谐,破坏起了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淡水,也许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也将很快被用尽,届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生态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

人们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使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也给人们带来不快与痛心。伊拉克战争打破了新世纪短暂的和平,死伤惨重,虐囚事件也层出不穷。伊朗、朝鲜的核武器危机,台独的分裂,美国的单边主义,这些无不引起了那些追求和谐社会人们的反感。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根本应该是公平、正义、协作与共同繁荣的。

好在和谐仍在我们的身边。近年来,人们也不断尝试着对更加美好未来的探索。京都议定书的广泛认同,"非典"时期手牵手的互帮互助,印度洋百年罕见的大海啸面前人们更是肝胆相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努力将损失减到最小。面对现有的矛盾与问题,我们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以及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在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的自然统一,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个和谐社会是我国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而要营造这样一个和谐社会,急待于我们全体社会成员不竭的努力,以主人翁的精神,放远眼光,联系世界,共同努力!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让我们一同兼收并蓄,品和谐之美,谱写新世纪的和谐之曲吧!

⊙和谐社会与人的发展

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只有高度发展、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随笔〗

和谐就是一面镜子。它只映照出与之相反的影像。它不是我们上面所猜测的任何模样,它只是一种绷紧的状态,从那张力当中回返到对我们自身的认识。它从暴力、从邪恶、从丑陋、从一切的不和谐中闪现自身的影子。和谐犹如诗人沃尔科特在一首诗中说写的,它是:

奔跑的雄师与惊惧的雌鹿之间的约定,

她眼中含着某种对恐怖的默许。

和谐里面隐含着荒诞,也隐含着对荒诞的容忍。我们对它猜测,但还是无法最后将之言说。和谐实则上就是一只我们所永远无法理解的野兽。但无论我们是否理解,人们一直谈论着它,并将之裁定为一种生命的核心。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而我所追求的和谐,是和好友一起去采撷——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每一线阳光……”

和谐,便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时光匆匆,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童年的记忆是一片片叶子,从童年的大树上悄然飘落,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树上,只是那片片叶子依然翠得耀眼。还记得,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总爱张开好奇的眸子仰望蔚蓝的晴空,想融入那片蓝;总爱和小伙伴们钻在“小房子”里,看调皮的雨滴在微风中嬉戏。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草很青,那时的大自然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卷,那时的我徜徉在微风中,真的很幸福。

现在,我依然爱蓝蓝的天,爱蓝天下美好的一切,却鲜有时间和精力细细欣赏,偶尔抬头望望,觉得有种陌生的亲切,仿佛生活里少了许多情趣,平添了几许忧烦和困惑。岁月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东西:人生本来就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

和谐,便是不和谐中的完美。

在这漫漫长途,要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希望,给自己拚搏的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谐,此时已悄然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而幸福是什么?在我眼里,幸福不是一叠厚厚的钞票,一件华丽无比的衣裳;也不是遮掩痛苦的工具,贪图片刻欢娱的美酒。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你颓丧无助时,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会带给你幸福;幸福是你口渴难耐时一捧甘甜的泉水;幸福是你筋疲力尽时一张松软的大床;幸福是你孤寂时一封远方的素笺;幸福是你噩梦后一张慈祥的笑脸。

找到了幸福,我便看到了和谐的微笑。

成功是幸福,失败也是幸福,那是一种酸楚的甜蜜。在任何时候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的目标在前方,因为我有再爬起来的勇气,因为失败是一种幸福!

又是一片澈然晴空,丝丝阳光温暖如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其实怎样的世界才算和谐,答案就在你眼里,就在你心中。

采撷幸福,给自己一份愉悦的心境;离幸福近些吧,你便找到了和谐。

学生的作文,自己修改了一点,也许不合要求,但还是发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哪怕我们感知的不是和谐,但它带给你们的,更多的是追求幸福的步伐。

祝每一个水岸的朋友都幸福并快乐的生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议论文写作素材:蚂蚁的分工与合作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小蚂蚁只因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合作,所以整个家族就拥有了强大的生存力量。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蚂蚁是我们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与合作。蚁后,也叫蚁皇,是一族之主,专管产卵繁殖,一般一群只有一个。雄蚁,专与蚁后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蚁,是蚁群中的主要成员,专司觅食、饲养幼蚁、侍候蚁后、搬家清扫等勤杂工作。兵蚁,个头较大,两颚发达,是蚁群中的保卫者,担负着本蚁群的安全,如有外蚁入侵,或争夺食物时,必誓死决斗。蚂蚁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温馨提示】小小蚂蚁只因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所以整个家族就拥有了强大的生存力量。运用这则材料时,我们不但要点明蚂蚁之间的分工,更要说明蚂蚁分工之中的互相合作。我们还可以进行迁移联想,蚂蚁都懂得合作对于生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人呢?以蚂蚁的这种现象来反观我们的人类社会,进而从中得出自己对“合作”的独到思考。这则材料适用于“分工”、“合作”、“团结”、“阅读自然”等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