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通用两篇 作文(汇编19篇)

浏览

1863

作文

329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1922 字

+ 加入清单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状况日新月异。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正跟随并推进世界发展的步伐;而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在努力融进现代化的同时,耳边是否还聆听着两千年前,来自孔孟圣人的教导,脑里是否还装着仁、义、礼、智、信,骨子里是否还凝聚着龙的传人与生俱来的知与行的能力。这是个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我国,从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开始,便萌发出文学智慧的嫩芽。我们一遍一遍的背着《三字经》《弟子规》,沐着圣人的光芒长大。我们一点点尝试读懂那字字珠玑的文言文,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致远;体验“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之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形相思;亲睹陈皇后“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的忧郁缠绵,文昭皇后“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美丽绝伦。

诵读小名士》里有一个环节叫“诗词对对碰“,出一到两个关键字,选手背出含有关键字的诗词, 词穷便为输。在总决赛里,六个选手一直持续了二十几轮。在短短时间里,选手需要在自己背过的诗词筛选符合条件的,并避免重复,然后镇定自若的背下来。如果有错别字,则需要在五秒内回答一个新的答案。这不仅体现了选手庞大的诗词储备量,而且还展现了他们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

先辈们的思想,经几千年凝炼汇聚,化作我们无可替代的财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通过刻画率真的子路,贤德的颜回等孔家弟子,教导我们“爱人即为仁”;《大学》引导我们从儿时开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慎独,才能达到《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至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重现尧舜禹时期的天下大同?诚信、无私、豁达、温良,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我们是否真正继承,并表现于实际生活之中。

在无人监考的考场里,是否有人为了一己安宁,将考卷答案偷偷借给邻座同学;垃圾桶边的废纸,在身边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你能不能自觉将它投入垃圾箱。这些细微的小事,也许并不影响他人对你的评价,但却实实在在的体现了你自身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并不在于衣着是否华丽,家庭是否富裕,而是在于举止的优雅,谈吐的得当,思想的高洁,行为的道德。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提出,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观点直接反对了宋朝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一说。王守仁认为,“天理,即人欲”。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和《中庸》里的“慎独”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或许不必将“知行合一”理解得太过复杂。知道什么是对的,就按照对的去做。不过如此罢了。知道考试注重诚信,作弊的行为损人不利己,那就不要去做;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就不要顾及周围是否有人见证,当做习惯毫不犹豫地捡起废纸。“人之初,性本善”,这些我们幼年时就熟知的小事,在潜移默化中,竟然被悄悄地忽视了。有没有人想过,这是什么原因。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们幼儿园时便能熟练的背诵《三字经》,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还能完整背下来。诚然,文学也在发展,文言文早在明清时期就收到了一小波排斥,直到二十世纪末,文言文已经退出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但白话文通行的现象,并不代表白话文利于文明发展,而是作为一条捷径使人更快地接触文学。虽然迄今为止,用白话文创作的文学作品多有不凡之篇,但这些成就的基石终究还是众多人不愿下功夫去研究的古文。这就是经典。经典是历经千百年大浪淘沙永不流逝的黄金,风吹雨打而不朽的璀璨明珠。

历代才人倍出,根据各自的特色又分为众多流派。黄庭坚创始的江西诗派,讲“锻炼而归于自然”;以李清照为正宗的婉约词派,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作品气度超拔,不受羁束。是什么让一开始简简单单的甲骨文生长为有着庞大枝叶的文学之树?是人类不断地学习进步,探索创新。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代词曲、明清小说,到现在的散文、现代诗,中间有着漫长的过程。无数文人在学习前人基础的同时,学以致用,向更高处延伸。这才是发展之道。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个开放自由的时代,文学之路将不断延长,但请大家不要忘记数千年前圣贤的教导。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静静流淌千年,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而这些优秀的文化滋生了人类心中的美德--感恩、诚实、勤俭、爱与奉献,它们像一颗颗明净的星子,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妈妈曾经告诉过我这样一句话:做人要心存感恩。想一想是谁将我们带来这大千世界阅尽繁华?是谁含辛茹苦将我们哺育成人却没有半句怨言?是谁为我们奉献一生心血却不求任何回报--是我们的父母。还记得那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无数在场观众感动落泪。一位女士甚至伏在白发苍苍的母亲膝上,失声痛哭。而那位花甲之年的母亲,用粗糙而温暖的手掌抚摸着女儿的头,眼底尽是满满的欣慰和爱意。我想,这首歌之所以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一定是因为“感恩”这种美德将一些说不出的美好感情,维系在了一起。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为人之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诚信,人心就会变得贪婪、堕落,人会慢慢地失去责任感,最后众叛亲离,走向灭亡--这绝非妄言,因为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让他人接受的--相信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故事里的小男孩在一次次欺骗和谎言中渐渐失去了村民们对他的信任,最后他的羊都被狼吃掉了。可见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是非常可贵的,但如果利用他人的信任来愉悦自己的心情,别人就不会再相信你了。

勤俭是传统美德中一个永恒的话题,用比较时髦的说法叫实现“可持续发展”。毛主席曾经说过:“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是的,在过去的日子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条件很差,自是懂得要勤俭节约的。但随着时代的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但却将勤俭节约四字渐渐淡忘了。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源。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点点,那么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将是一笔多么大的损失啊!

奉献是一种社会大爱,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奉献意味着无私,意味着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人活在世上,总会有点私心,总会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紧张在意。当个人利益和集体甚至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那些能舍小家顾大家,为他人而努力的人,才是最伟大的。

古老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仅应该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矢志不渝的将它传承下去,这样才不会辜负古圣先贤,也不会浪费他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承红色基因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我小时候喜欢听红军歌,喜欢看红军影视剧,喜欢游览红军故地。说到这儿,我会不禁自问,红色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她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她对于今天的我们,到底有什么现实价值和意义?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书店,找到一本书,书名叫《红军过草地》,便有滋有味地看起来。红军为了完成任务,连野草都吃,一个手掌大的青稞饼,几个人推让来推让去,谁都舍不得吃,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他们团结一致,越过千山万水,宁可饿死,也不愿做敌人的俘虏,这是什么样的精神?看到最后,我泪如雨下,红色文化,令人感动。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跨进大门,红色的枫叶像染上了血,鲜红鲜红的血!难道这是红军烈士的鲜血吗?我抬头一看,青灰色的红军将领塑像整齐地排列着,徐向前、李先念、陈昌浩、许世友……我一一看着。我走进展览大厅,倾听讲解员的解说:在万源的土地上,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数万优秀万源儿女用鲜血浇灌了巴山,用生命换来了解放!

什么是红色文化?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但我多少能感悟到一些: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团结的力量、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终生奋斗!

我们是少年,今天,我们踏着红色的足迹,传承着红军文化,努力争当祖国的双好少年:热爱祖国、理想远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向前。祖国是耀眼的太阳,我们将是灿烂夺目的光环。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我们有着自己的理想,向着理想而前进,为祖国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丰富的知识是我们翱翔的翅膀,飞向蓝天。祖国是和谐的家园,每个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真理。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努力,就是上进。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挽起我们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登攀。祖国是广阔的舞台,我们将成为未来的中坚。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的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唤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盘。所以大家要心灵美,知道感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与人要互相帮助,要互相团结,团结力量才会大。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国建设的重任扛在双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文化,争当双好少年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明基因孝诚爱征文2000字

全文共 1875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让梨”“木兰替父从军”诠释着至纯的孝;“华盛顿勇于认错”“孟母为儿买肉”诠释着至真的诚;”曾子杀猪““尾生抱柱“诠释着至美的信;”顾荣施炙““荀巨伯探望朋友”诠释着至情至性的善。

所以,直至现在,一位位孝心少年依旧温暖着我们的心;一件件诚信的事依旧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一个个善良的人依旧能触动我们心底的柔软。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你是否还能想起哪年哪月哪天哪个地方哪些人,曾触及到你纯净的灵魂——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唯一纯洁的乐土。

孝是最纯净的水

古往今来,孝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它甚至可以说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孝为何能在世界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大家可以试想,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如果我们对我们的父母都不能做到发自内心的孝敬,那么又怎能谈得上尊重他人呢?

孝,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最纯净的感情。它像是一杯纯净的水,无色无味,不掺任何杂质,却让人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清凉的幸福。当你真正做到了孝时,你的心便也如世间最纯净的水,晶莹透明,你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净化了他人的心灵,使你的亲人倍感温暖。

我相信,孔融在递出那颗大梨时,他首先想到的应是为家人能吃上大的梨而开心,而不是想着自己吃了亏;黄香躺在冰冷的榻上时,首先想到的应是爸爸能睡上暖和的床,而不是想自己受了多少苦;木兰穿上坚硬的铁甲,骑在马背上时,首先想到的应是父亲不必处在危险的战争中,而不是想自己将要面对多少困难,踏上这条不归路。

我相信,在作出选择的那一刻,他们的心都是如钻石般的璀璨光华,足以照亮整个黑夜。他们心中涌动的,是人世间最纯净的情感——孝。

诚是最真挚的月光

诚实,是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它似月光,以真挚的付出为大地洒下清辉。

其实当你真正理解了诚,做到了诚,你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当你敢于将自己做错的事暴露在人前时,你便能看见诚的影子。诚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前提。

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顽皮砍倒了爸爸的樱桃树,他勇于认错,爸爸却没有惩罚他,我相信,他在作出抉择时,心中也是矛盾的,可是他选择了诚,也就是这件事,让他明白了诚的可贵,这件事也对他日后能能够成为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次,孟子看到邻家在杀猪,就问母亲:”他们杀猪做什么?“孟母当时敷衍了事:”给你吃“。后来,孟母为了教育儿子诚,就从伙食费中拿出一部分,买了猪肉,让儿子大吃了一顿。从孟母的行为中,我们也看到了诚的光辉。

其实,诚并不难,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像那默然的月光,皎洁而明亮。

信是最绚丽的花

讲信用,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从小我们的耳边就萦绕着信,父母的叮嘱,要做个讲信用的人,别人才会喜欢你。老师的教诲,没有信用的人,大家都不喜欢。所以我们要做个讲信用的人,这样才是个好孩子。

可,真正做到的有几人呢?

回想一下,我们是否也曾做过大人们口中那个”不讲信用的孩子“?我们是否将答应还书的日期一拖再拖?是否将答应同学的事忘记?是否将对父母的许诺抛之脑后?

我想,这些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但其实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都包含着信。当你做出这些不守信的事时,你在别人的眼里就已经失去了信。

曾子为什么要杀猪呢?是为了教会他的儿子信。尾生为什么要一直等下去呢?是为了告诉世人信不可废。多少例子都在向我们诠释着信。

信就像是世间最绚丽的花,但它永不凋零,永远保持着这个世间最美好的姿态,静静的绽放,在不知不觉间,就芬芳了整个世界。

善是最温暖的阳光

善良,是我们每个人从降生就具备的品质,只是有的人将它当成废物弃之如履,有的人却用心呵护,让它长大。殊不知,待它长成参天大树时,所散发出的光芒是幸福的光,治愈的光,温暖整个世界的光。

在你看来不起眼的善,却是别人心里最温暖的阳光,只需你一点不经意的施舍,便能驱走阴霾。

善是迷雾中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善是黑夜里的烛火,为你驱走黑暗;善是暴雨中的伞,遮挡所有的风雨;善是乌云后的阳光给予你温暖的力量。

其实善是一种循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时我们不经意间播撒的善的种子,形成树林时,还会为我们遮挡风雨。顾荣在施炙时也没想过后来会得到受炙人的帮助;荀巨伯自然的善举却有了巨大的效果。

谁在付出善意的时候,也没想过回报i,可它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以你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这就是善,如最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涌动着暖暖的爱,让你飘荡的心得以安静的栖息。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丢失过,不过现在,它们在被我们越来越多双温暖的手拾起。我相信,当它再一次拼成一个完整的,美好的中华民族时,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骄傲记将再一次书写新的辉煌!那将是属于我们的文明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红色魅力征文

全文共 1895 字

+ 加入清单

招远这片土地,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就盛产黄金,抗日战争时期,丰富的矿产资源引来了大量日本人,在招远进行疯狂的进行黄金掠夺,同时这里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民族英雄,也有了“地下出黄金,地上出将军”美誉,招远共43位将军,上将就达到了4位之多,招远特殊的山水养育了特殊的儿女,孕育出了天地金魂,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位传奇人物“花爪子”——冯官令。

“花爪子”,在招远市可是位响当当的人物,鬼子伪军一个个是谈“花”色变,可是越怕谈越爱谈,越谈越玄乎,谈来谈去他们把冯官令描绘成飞檐走壁、来无踪去无影的剑侠英豪。此后,二鬼子们夜间只要闹矛盾,就互相恶狠狠地咒骂对方:“你小子不用咋狂,叫你明天出门碰上‘花爪子’!”。鬼子视冯官令为“眼中钉”、“肉中刺”,曾连续多次围捕他,说谁抓住“花爪子”就“赏钱两千,官升两级”,但谁都没这个能耐抓住“花爪子”,冯官令光是在家中就被鬼子堵了5回,直接用枪点着就有3回,但他都英勇机智地逃脱了。

冯官令在金矿当矿工时,在井下打眼放炮炸伤了手,伤好后一双手变得花花点点,就得了“花爪子”的绰号。当时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这个绰号会让鬼子汉奸闻风丧胆。

1939年日寇侵占了招远的玲珑金矿以后,一天,冯官令亲眼看到,鬼子无故将大蒋家村农民蒋万腾推到电网上活活电死,还在一旁哈哈大笑,这让他体会到了当亡国奴的痛苦。1940年,34岁的冯官令愤然离矿,参加了抗日工作。

1941年腊月的一天,在玲珑金矿附近的潘家集上,一个扛枪的伪军勒索百姓,打了一个卖粉丝的摊主老汉。当时的冯官令肩搭一个钱褡子、一身地道的农民打扮,正在邻近小铺佯装喝酒。看清了这个伪军的暴行,趁附近无其他伪军,冯官令走上前,拾起一个秤砣,出其不意地将这个伪军击昏,夺下他的长枪,迅速朝天开了一枪。趁慌乱之际,他迅速潜入胡同溜走,当时南招二区区中队加上冯官令夺来的那支枪总共只有三支枪,可以说冯官令算是力了大功。

“花爪子”潘家集徒手夺枪的故事经人们演绎,被传得神乎其神。驻招城和玲珑金矿的鬼子们开始知道:“八路军里有一个‘花爪子’,大大地厉害!”。

1942年4月10日,八路军五旅十三团派小股部队与县大队部分队员组成小分队,袭击位于玲珑金矿中心的日军卫兵所,冯官令担任向导,带领小分队穿涧越峰钻电网,迂回到玲珑矿区的南山坡。

冯官令让大家潜入一片松林等候信号,自己带一名侦察兵战士敏捷地进入矿区内一幢低矮的工棚,借了矿工的衣裳和矿帽,装作矿工手提矿灯,肩扛铁锨,走出工棚。

冯官令和侦察员大大方方向门岗走去,佯装矿工去上工。鬼子窜过来,用刺刀指了指矿工上班的路,示意往他们那里走。冯官令用拿矿灯的手指了指鬼子身后那条路,说要到那边干活。鬼子不解,刚一回头张望,冯官令就双手紧握铁锨朝着鬼子头上砍去。鬼子倒在地上,侦察员马上举起用红绸布包着的手电筒朝玲珑山南坡闪了三下。

在山南坡埋伏的战士们看到信号飞速包围卫兵所,将一颗颗外面套着装有石灰粉、辣椒面布袋子的手榴弹从卫兵所的门窗纷纷投进,里面的鬼子睁不开眼,摸不着枪,东一头、西一头地瞎撞,大半死伤。冯官令将手伸进卫兵所的窗里,麻利地摸到一支手枪。仅一两分钟,奇袭结束,队伍迅速撤离,当附近小蒋家据点的伪军赶来反击时,队伍早已不见了身影。

这次奇袭活动,冯官令和战士们编了一段快板:“毒瓦斯,手榴弹,石灰粉,辣椒面,鬼子尝得够新鲜;喘不过气,睁不开眼,摸不着枪,拉不开栓,乖乖进了阎王殿……”而冯官令更是被老百姓传的神乎其神,人民眼中的大英雄。

冯官令打了一个有一个漂亮的仗,屡立战功,1943年夏天,他和另一名战士化装成农民,用一把砍柴刀歼灭了大蒋家东山炮楼半个班的伪军,缴获步枪4支、电话1部;同年,他们一夜之间在敌人眼皮底下,从玲珑金矿运出优质风钻钢1500公斤,把日军惊呆了。1944年4月,他们智取了伪军寨子据点,一举俘虏伪军20余人。同年夏,又在琵琶岭罗山庙设伏,歼灭护路伪军,缴获步枪10余支。1944年4月7日夜间,他和几个战友持枪闯进伪水口乡公所,“请”出了伪乡长兼寨子据点伪军小队长,命令他帮助八路军解放了寨子据点,一举歼敌20余名,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需,拔除了玲珑金矿日寇在运送黄金必经路上设下的这颗钉子……

冯官令有勇又有智,他非常讲究对敌策略,在招远清除了一个又一个恶贯满盈的叛徒。1980年,他年迈因病去世,但在招远提起 “花爪子”,很多上了岁数的人都知道他是曾杀敌几十名、被誉为“独胆英雄”的抗日勇士。“花爪子”的故事老人们会讲给自己的孙子孙女听,孩子们在听一段故事,更是在聆听一段历史,聆听一段保卫家国的英勇事迹,而我有幸听到了这段故事,现讲给大家听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心征文800字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其实,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种希望的真实。梦,在我忧伤时给我快乐;梦,在我落泪时给我希望;梦,在我无助时给我力量。2012年11月29日,我们的总书记习近平爷爷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发表重要讲话,深情阐述“中国梦”,唤起了华夏民族每个公民心中的宏愿,同时引起了广大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的强烈共鸣。广大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中国梦”,一致赞同“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

作为祖国的花蕾,未来的接班人,我怎能没有梦想呢?随着我逐渐长大,我的梦愈来愈清晰,越来越坚定,并牢牢根植于我的内心深处。我仿佛看到,n年以后,一名叫蒋逸群的将军,率领着中华子弟兵,乘坐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舰船在海疆游弋,看钓鱼岛上遍插五星红旗;渔民在南海快乐捕获;台湾海峡架起了宏伟的跨海大桥,大桥两端都没有收费站,没有检查站,车流如梭。

这是我的梦,我的中国梦。如果中国是一个巨人,我愿成为他的臂膀。我愿跟他一起奋斗,走向荣光,为了他的荣光,我愿奉献毕生的力量。地震来了,中国人不怕,人们相互帮助,挺起胸膛向前走去;冰雹酸雨来了,中国人不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没有困难不可战胜;侵略来了,中国人不畏,只要大家举起了拳头,任何侵略者都将失败。

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大江无水小河干,每个炎黄子孙就像小溪小河,而祖国就是长江黄河。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必将与国家的发展相依相符,我的梦,也是我的中国梦。中国梦,我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明礼仪优秀征文1500字

全文共 3164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明礼仪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一. 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 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 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显现了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可贵精神。迭经优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 林,“卧薪尝胆”的志向,多难兴邦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 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李大钊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 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五. 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作为优良的道德传统,勤俭和廉正在今天更要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正的美德。

六. 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 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承红色基因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而党的红色基因产生于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以及西柏坡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先前在新疆军区视察时习近平就曾叮嘱部队领导,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江西调研中习近平首次提到“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有助于以红色基因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垒筑起坚强的精神基石。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事业的灵魂,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切成果的根本保障。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我们才能跑好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接力。习近平观看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既表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同时也明确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我们必须坚持从小事做起,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坚持下去。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对于新时期共产党人来说,就必须在思想上拧紧螺丝、防微杜渐,自觉做理想信念的传播者。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习近平一席话让群众暖洋洋。做好人民的勤务员,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戴。从梁家河到中南海,几十载春秋,习近平行了万里路,也在行走中倾力做好各地人民的好公仆。革命时期,井冈山人民为红军送去了豆腐和南瓜,是对党和红军的拥护;现今,百姓为习大大送上鸡蛋和橘子,更是对党和习总书记的拥戴。看齐总书记,领导干部就必须任劳任怨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权力用在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的“刀刃”上,以党员干部的“辛苦度”赢得广大群众的“获得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做红色基因的接班人,做理想信念的传播者,还是做人民的勤务员,都必须落到行动中来。领导干部必须把精力用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解决问题、干事创业、赶超跨越、推动发展的主战场上来,把红色基因和理想信念浸透到日常点滴中,切实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在经济新常态语境下,要做到“红色基因代代传,革命精神永不变”,就必须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把“三严三实”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的“风向标”、解决问题的“监测仪”,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在真抓实干中携手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念建党95周年心得:坚持红色传承中做合格党员

全文共 1841 字

+ 加入清单

建党95周年之际,“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党上下扎实开展,广大党员就应自觉加强党史和先辈先进事迹的学习,学好党史知识,重温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力量,展现红色风采,以实际行动擦亮共产党员“第一身份”,在传承红色精神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学习党史中坚定信念。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95年的艰苦奋斗,谱写的是一部恢弘的史诗,铸就的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学习党史、铭记党史,传承红色精神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开展党史读物的自学,可以去瞻仰革命圣地、革命遗址,以不同形式加强党史学习,在学习中铭记党史、铭记党恩,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在中共“一大”会址,看着青色砖瓦和乌漆的大门、质朴厚重的拱形石雕门框,走在栽满梧桐的望志路上,可以感受到来自历史的信念和激情,体会到党的伟大,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走进井冈山,走在毛泽东、朱德足迹的“红军挑粮小道”上,可以感受到“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深邃精神;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可以感受到敢于直面困难挑战的“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每一处革命圣地好比一面越磨越亮的宝镜,屡经考验,历久弥新,激励我们去传承和发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新形势下,面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繁重任务,党员干部更加需要加强党史的学习,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承担起执政为民、造福一方的历史重任,把学习党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作为根植红色基因的过程,作为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榜样中汲取力量。95年来,无数共产党员之所以在凶恶的敌人面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在艰难险阻面前,义无反顾、无往不胜,方志敏、刘志丹、黄公略、左权、杨靖宇、赵一曼等烈士,就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胸怀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和“当代雷锋”郭明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龚全珍、“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优秀代表”柴生芳……他们的故事平凡中蕴含着伟大,他们的精神展现着奋发向上的力量。90多年的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高尚人格,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作为党员,就要以榜样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坚定理想信念,真正使自己的思想、行动符合合格党员的标准。要将“百姓”二字、“人民”二字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永远保持党员先进性,让党章、党纪变成自己做事的标杆,让人民的希望与信任变成自己工作的推动力,做党组织的“放心人”。

在践行宗旨中服务群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是唯一宗旨,并在党的七大上写进党章“总纲”和“党员应尽的义务”中。之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庄严地载入党章。党的宗旨是党的传家宝,是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党抵御风浪的基石,更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也涌现出了无数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典范。无论是在兰考475天的工作,还是42年的短暂生命,焦裕禄同志为我们树起一座高山仰止的巍峨丰碑,凝聚成至今仍然熠熠生辉的焦裕禄精神—舍己为民的公仆情怀,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朴素廉洁的道德情操;时代楷模朱彦夫是山东省沂源县村党支部书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山东省沂源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他说,“拼还是不拼,干还是不干,效果不一样,境界更不一样”。作为党员,就要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将手中的权力化为解决群众困难、服务群众发展的“武器”,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破除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议家风谈家教征文:传承好家风汇聚正能量

全文共 2074 字

+ 加入清单

“老实做人,实在干事”这是一条极其普通的家风家教,但是家长扪心自问,你们做到了吗?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人格操守的塑造、志向品行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古往今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经历几多变迁,我们中国人始终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良好的家风犹如不熄之火种,延续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家风是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

家风,也称“门风”,指一个家族或家庭在世代累居、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和道德面貌。

以家规为载体形成的家风是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个人成长的精神足迹,是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汉“四知太守”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的言行,到北宋包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的训诫,无不教化后人当秉持操守、修身齐家,为后世子孙立规立矩,使其不可乱行。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一个共识,即身、家、国、天下在本质上是同构的。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家风淳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家庭的兴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因而尤其重视家庭教化和家风建设,培育优秀家风成为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贵名节、重家声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良好的家风是国运恒昌的精神根基。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淳正家风、弘扬家风,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

家风正则家业兴,家风破则家业败

良好的家风,往往是励志勉学、修身处世,乃至为官理政的重要精神基石。

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曾总结历史上许多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由于教子有方,“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中,也有着一批践行清正家风的楷模表率,他们以优良的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

“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临终前两立遗嘱,要求把财政部分配给他的两单元住房归还公家。

“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焦裕禄的家训,成为儿女们一生的信条。

……

这些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家风家教,让家人亲属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继承优良品格,规范言行举止,也使自己的高风亮节广为世人传颂。

淳正家风是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腐化家风则是为人处世难以承受的负资产。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一些领导干部一旦获得权力,便把家庭甚至家族利益放在首位,家庭或家族成了亲情捆绑下的利益共同体、腐败共同体——苏荣纵容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刘铁男教儿子“做人要学会走捷径”,王敏不仅自己追求奢靡,还带领家人“有福同享”……这种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发财的家族式腐败,带坏了官场风气,败坏了社会风气,最终也毁坏了整个家庭、家族。

“关键少数”要在家风建设中做出表率

古人有言,“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这些世代流传的格言古训,劝诫世人养成良好家风,莫因家风不正而废职亡家。

作为手中握有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其家风家教已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因此,更应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今年初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今天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应当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入手,把搞好家教家风作为“三严三实”的一个“修炼所”、“检验场”,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处理公与私、大家与小家、群众与个人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治家的根本遵循。

同时,领导干部还要遵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坚决做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有针对性、经常性地教育监督家人,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胡作非为。领导干部家人也应当好“廉内助”、“守门员”,常吹“清廉风”,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色魅力征文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九十年风风雨雨,多少故事多少感动,与党一起成长。

打开电视,随便哪台都上映着红色影片。从《小兵张嘎》到《建国大业》、从《亮剑》到《潜伏》,每观一遍都有一种感动不住涌上心头。听着那感人又振奋人心的音乐,感受着那些爱国志士宁死不屈的坚韧,我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亮剑》中的李云龙是我比较佩服的人物。他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战士,而是一位有着惊人的战略头脑与不出平常牌的灵活的指挥官,往往使那妄想取得胜利的鬼子无计可施。这其中有一种亮剑精神,有着他对国家、部队的忠诚,使他们经常取得胜利。

看到一个情节,使我感触万千: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鬼子悄然从断崖上摸上来。一位狙击手拿出匕首,悄悄挪到哨兵身后。寒光一闪,士兵被袭,士兵拼死抵开敌人的刀,拉响一枚手榴弹……这一举动,在我脑海挥之不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忘记党,而是拼死拉响一枚手榴弹,拉响最后一声警铃。试想,要是我是那位士兵,在短短几秒,我来不及去思索部队的安危,况且是在敌人大刀枪口的底下。不是无缘无故的大胜仗,而是在士兵军官对部队的热爱下,不打胜也是难事。这是感人的忠诚,永远的忠诚。

记得《潜伏》,也记得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余则成与翠平。打入敌人内部,肯定会受到怀疑。那么他们怎么做?坚持。在面对敌人三番五次的“ 轰炸”,并没有恐惧,没有背叛,而是在逆境中坚持潜伏在敌人的包围圈中。看到一个激动感人的情节:一位共产党员被捕,敌人对他威逼利诱,不妙的是,他知道潜伏在敌人内部的人。为了不会说出机密,他硬生生地将自己的舌头咬下……他的精神,是我不能比的。想到那些可怕的刑具,看到受刑的人那生不如死的悲惨景面,我的心都揪在了一起。要是让我受此待遇,我无法向他那样坚韧,忍受这严刑拷打。短短一幕,我的心起伏不平。

看完众多红色影片,我不禁被那些爱国志士的壮举潸然泪下。在硝烟弥漫前线,我们被李云龙崇高的信仰所打动;在背后无形的战场,我们佩服余则成对党的忠诚……不管是兵是官,他们的信仰相同!

试问,他们为什么会成功?我认为,他们有统一不变的理想。他们从未被艰巨的形势所软化,而是向着解放的光明所进发。也是如此,他们赢得了群众的心,当几亿人民心相同,劲往一处使时,怎能不获得最后的胜利?

他们还有对党的忠诚。在抗日时期,如果都向那些叛徒一样,我们的军心涣散,今天就迎来不了黎明的曙光。官兵宁死不屈的顽强,后盾坚定的支持,俘虏守口如瓶的坚韧,塑造了战争的胜利。前辈用鲜血铺成的红色大道,通向了胜利的大门。

他们有信仰,从而获得成功。我们生在和平时期的新一代又该怎么办?对,有理想。还记得那首歌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接班人,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新世纪添光彩。我们应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新世纪学生的魅力。九十年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来的,不仅仅是战争的胜利。还有那永远的忠诚与坚定不变的信仰。

在党成立九十年的庆典上,我悟红色电影,体验前辈们感人的精神不变的忠诚。在这和平的年代, 我向着理想,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长征》,写出了红军行二万五千余里长征的辛苦,写出了他们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杨成武上将写的《忆长征》这本书,拿在手中倍感亲切,便一口气读了个一干二净。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三章《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他们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边。毛泽东同志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现在,我们找到了两条船,每船只能坐20人,按这样的速度,我们一个月也不可能全部渡过河……”紧接着,毛泽东又说:“不过,我们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大河上的泸定桥!现在,我命令一连为敢死队,首先消灭泸定桥上的卫兵,再让大部队过去。”一连连长马上领命,连夜赶往泸定桥。当我读到这里,“泸定桥”这三个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使我不觉得有种好奇心:这座桥只有13根铁索,怎么过去,一不小心就掉到下面汹涌的河流里,何况前面还有敌人的机枪扫射?只见一连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泸定桥,战士们都趴在铁索上冒着枪林弹雨向前一点一点地移动。还有一些战友在后面掩护,保护前面的战士,那机枪“哒哒……”扫个不停。

当我军爬到桥的一半时,被敌人发现了,敌军发了一枚榴弹炮,没打着红军战士,打到了水里,水花溅起几十米,那景象真是相当的壮观。但战斗中红军战士牺牲的也不少。只见一个战士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一边扫射子弹,一边向前走,最后还是英勇牺牲了。班长死亡的时候,我记得最牢,班长因没站稳,一不小心摔下了桥,急中生智,一手抓住钢索,整个人悬在空中,下面就是波涛汹涌的河流,跌下去肯定是必死无疑的。我当时又为这班长捏了一把汗。但最后还是因为体力不支,摔进了河里。尽管红军最后夺回了泸定桥,但却丧失了多少英魂。读完这个故事,我突然感慨万分。以前常听老辈们提起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他们口中是何等的艰苦,可是,今日看了《忆长征》,才发现真正的长征比它可怕,困难一万倍。吃树皮,啃草根,咬腰带,在没有了粮食的情况下,有多少红军会饿死;陷入流沙,遭遇暴雪,,子弹穿膛,有多少红军有苦说不。

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爱国人士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来的,困难重重。我们这一辈的幸福生活,是十八路军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精神,应该学习他们不怕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书读完了,折页,归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文明礼仪随处可见,这些都常常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中,但是却往往被大家忽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吧!

文明礼仪是从我们日常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例如:乘坐公共汽车时,我们应该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乘客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打闹,做文明的小公民;尊老爱幼,不铺张浪费,保护动植物,不乱扔垃圾,节约资源……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李坤在《悯农》里说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在当今社会,有些人们不但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还浪费用一滴滴汗水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为此,一些餐馆用各种办法让顾客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带走。

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养活约3.5亿人,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只是说了几个数字,就可以让我们吓一大跳。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永远记住李坤说的话。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乘坐公共汽车。突然,老爷爷羊癫疯发作,顿时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车上的人都吓傻了,司机见了赶紧掉头往医院跑。这时,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跑过来。先用餐巾纸把嘴里的脏东西掏出来,在一边为他做人工呼吸,一边掐他人中,让老爷爷清醒。不久,医院到了,老爷爷被抬进了重症监护室,那位青年一直守在老爷爷的身边,直到老爷爷康复为止,他才离开并没有留下姓名。就这样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传递了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

事在人为,我们要具备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让我们的社会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让我们手拉手,传承中华文明,传承中华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征文精选600字:寻访红色足迹,留下红色记忆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以前,就听大人说过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血战台儿庄和台儿庄会战),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那个战火纷飞、贫困潦倒的时代,无辜的老百姓被日本人毫不留情的屠杀,面对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他们就像是碾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他们满手沾满了鲜血,残害了无数生命,是不折不扣的“魔鬼”。英勇的战士们用牺牲给我们换来了今天开心幸福的生活,我打算去看一下,了解一下英雄的故事。

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去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路上,我无比的期待,期待那气势雄伟,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它会引起我许多幻想;期待纪念馆里无所畏惧的英雄前辈们,他们会让我坚定人生的目标。我期待看到他们。于是,我便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不停地唱啊,笑啊。行红色之旅,撒一路欢笑。

刚到那里,我被哪里的景物迷倒啦,路边到处都是绿荫,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路边的花朵,娇艳欲滴,人们在这里开心快乐地劳作。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战争孕育的摇篮,鲜血四溅,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尸体。

纪念馆的外面都是一些国民党的飞机,坦克,那些飞机个个装有炸弹,威武雄壮。到室内一看,真是让人口目惊呆,各种战士的塑像都被活灵活现的雕刻出来了。有奋勇向前的,有浩然正气的,有面容僵硬的,有流血受伤的,有伤心绝望的······

其中有一面墙上都是子弹打的孔,密密麻麻的,不禁让人觉得又回到哪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我们的英雄前辈们,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还在艰苦的奋斗,而我们不仅不好好珍惜,而且破坏,这样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为我们而战斗的中国军人。

我在看那些中国军人使用的盒子枪,步枪的同时,不注意的看到了一个视频,如今令我记忆犹新:一位国将将大洋分给战士们,可是,他们都没要,都扔在地上,其中,一个战士代表告诉首长说:“我们命都不要了,要这些大洋做什么,只求抗战结束后,给咱们立块碑”。说完就齐声喊:“杀敌报国”。说罢,就冲向阵前。战士们深知不是在立功,而是在西去,只能拼死奋战。

1938年,日军矶谷师团孤军南下,进犯徐州,李宗仁决定在徐州以北的要塞(台儿庄)与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他命令孙连仲部、张自忠部、汤恩伯部完成对日军的合围,并炸掉运河浮桥。中国军队破釜沉舟,浴血奋战,歼敌万余人,几百名日军伤残士兵绝望的剖腹自杀,引火自焚,台儿庄之战大获全胜。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加大了中国军民永反外敌的坚强意志。

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

现在我们只有切身地去感受历史,回忆历史,去聆听那些饱受日本侵掠者欺凌、摧残的幸存者的含泪倾诉,去聆听那些真实记录片的倾诉,才能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看到两个民族之间无法用时间磨灭的深仇大恨。这个恨,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曾经在中国的领土上掠夺财富,欺压我们的同胞,奸杀我们的同胞,这个深仇大恨,永生永世都不能忘。

如今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身为党的阳光下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承朱子文化征文2500字

全文共 2016 字

+ 加入清单

朱熹博览群书,融会诸家,体察社情民意,著述讲学,建立了完整的理学体系,被世人尊称为朱子。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承朱子文化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因为有了朱熹集北宋以来理学(新儒学)乃至孔子以下中国学术思想之大成,奠定了闽学在中国思想文化长河中独尊七百年的历史地位,福建从而赢得了 “海滨邹鲁”的盛誉;因为有了朱熹在碧水丹山之间“琴书五十载”,武夷山由此闪耀着“世界文化遗产”的荣光。朱子文化决定了福建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和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福建文化强省、“先行先试”战略的今天,打造世界级的朱子文化品牌正当其时。

朱子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定位不高,没有把朱子文化作为一个建设文化强省的世界级品牌来打造;普及不足,制约了朱子文化影响的进一步传播和扩大;设施不优,对朱子文化历史遗存缺乏系统、科学的修复保护;产业不强,实体少、弱、散,文化产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朱子文化品牌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保护修缮与社会教化相结合,节会展示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平台搭建与产业经济相结合,宣传推介与科技手段相结合,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学界引导、平台支撑、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的产业化系统化大开发格局。

朱子文化建设战略规划方面。要积极推动朱子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项目补充纳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列为省重点文化项目。抓紧落实2012年省文化厅与南平市政府签署的《共同加快推进南平市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推动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及落实。

保护修缮朱子文化遗迹遗存方面。一是加强朱子文化重点遗迹遗存保护,完善项目编制、规划方案,切实做好朱熹墓、紫阳书院和武夷山摩崖石刻等14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和环境保护;二是建设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将南平市整体或者将武夷山、建阳、政和、延平等朱子文化关联度最大的县(市、区)域划定设立为省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与朱子文化有关的传统制作技艺、民俗、艺术以及文物和遗址进行整体性保护。

加强朱子文化宣传、展示和交流方面。一是打造朱子文化“印象”。结合城市建设,打造直观性朱子文化,在校园庭院、公园广场、车站码头等处,设计建设朱熹塑像或有朱子文化内涵的壁画、石刻,对新建的街、区,以朱熹名句名词冠名。在朱熹出生、成长、生活、讲学、传道授业相关的城市入口处,建造“朱子文化”符号的城市雕塑。二是建设“朱子文化长廊”。结合武夷新区通往武夷山的48公里绿色慢道建设,注入朱子文化元素,在绿道途中选择适合地点建设朱熹纪念馆、考亭学院、朱子文化公园等,形成上规模、高品位、有特色的朱子文化景观带。三是开展以朱子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创作。组织以朱子文化(如朱子家训和“四本”等)为主题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创作,适时进行展演、展映、展览。四是办好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和朱子祭祀活动。选择在清明节、朱子诞辰日举行大规模的朱子公祭、家祭活动,增强、扩大朱子文化的影响力。五是加强朱子文化对台对外合作交流。发挥省内高校以及各类朱子文化研究机构作用,深入研究朱子文化,举办两岸理学论坛、朱子文化高峰论坛等,促进两岸之间和国际性的朱子文化交流,打造大朱子文化圈,共同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

发挥朱子文化社会教化功能方面。一是开展群众性歌咏传唱活动。组织创作以朱熹诗词格言为主要内容的歌曲,开展群众性的朱熹诗词格言歌咏活动。二是推进朱子文化“入校园、进课堂”。开设朱子文化教育课程,在小学、中学开展《朱子家训》吟诵活动。三是传播朱子文化核心价值。把朱熹的“勤政爱民、以公更私”等官德修养融入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克勤克俭、重义轻利、谦虚礼让、取之正道”的社会公德列入“乡规民约”等,发挥朱子文化思想在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开发朱子文化产业方面。一是打造朱子文化产业项目。依托、发掘朱子文化资源,加快培育朱子文化品牌。着力推进三大项目建设:武夷山朱子园(五夫镇),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五夫镇进行整体开发,恢复朱熹长居于此时的古镇风貌,开发“万亩莲田”项目,打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建阳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朱子文化园、山水文化、休闲文化、康体文化、生态农业文化、民俗文化等综合文化旅游区;建阳朱子林(黄坑镇),建设朱熹墓道神碑、思源亭、思源泉、半亩方塘、祭拜亭、朱熹祠堂、朱熹广场、碑林、旅客服务中心等。二是策划朱子文化旅游线路,即以朱子文化遗迹为主的“朝祭观光之旅”和“重走朱子之路”。继续办好两岸学子游学活动,共同打造两岸知名的游学品牌。根据朱熹一生的踪迹,策划朱子文化“寻踪游”。三是开发朱子文化产品。进一步开发以宣传朱熹理学为内容的工艺产品,推介武夷山八卦宴(文公家宴)、五夫莲子、建窑建盏等特产,制作有朱子文化符号的生活用品等旅游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知红色精神,传承龙舟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在6月1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小记者俱乐部举行了一次“感知红色精神传承龙舟文化,揭阳日报小记者走进潭王村”的采风活动,一路上,虽然天气炎热,但这也无法阻挡我们对采风活动的期待。

到达目的地后,由一位老师在路上为我们进行讲解,路上,炽热的太阳笼罩着大地,不一会儿,我发现每个人的头上都留下了豆大般的汗珠,但这也无法改变我们学习的热情。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谦受公祠”前,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革命工作者为了唤起老百姓们抗击日本鬼子的斗志,创办了目前的这所“蓝康中心学校”,来培养革命分子,在晚上,他们一边教大龄的青年们和一些妇女识字,一边来传播爱国思想,来唤起民众的抗日意识。不仅这些,我们还知道了当初的日本人是怎样惨无人道的杀害村民,抢劫财物,烧毁房屋,大肆地侵略中华……同时,这使我们在场的小记者爱国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打开大门,两条雄伟壮观的龙舟映入眼帘,这里面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里面好奇地参观着,一边听着老师讲解,一边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听说一条龙舟可以坐下54个人呢,这一数字让我惊讶不已。

紧接着,我们又坐着车来到了龙舟基地,突然,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猜,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来看赛龙舟的有多少人?“有人纷纷报出了数字,可是都不对,最后,老师说这里到端午节的时候,来看赛龙舟的有20多万人,这一答案让我们傻了眼,不过还是感到惊讶。

就这样,在烈日炎炎下,我们的采风活动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生做红色传人征文

全文共 2774 字

+ 加入清单

金寨的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红色资源积淀厚重,红色基因灿烂辉煌。研究红色历史、开发红色资源、做大红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我们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有着很多的工作要做。从事这个职业,我们既既感到非常骄傲、无比自豪;也感到使命神圣、责任重大。特别是习总书记来我县视察时,不仅特意叮嘱我们,要加强党史研究工作,要抓好革命传统教育;而且,还对社会各界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他说:“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要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要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书记的讲话令我们非常振奋、深受鼓舞。

4月24日,习总书记来县视察之后,我们除了按照年初的计划、循序推进各项工作之外,特别狠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紧紧抓住总书记到金寨视察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及时推出一大批(共20篇)宣传金寨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深度文章,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场宣传金寨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新热潮。二是及时调整、完善革命博物馆的讲解词,及时将总书记关于金寨的“两地说”(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两句诗(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一段话(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实到讲解词里、搬进展厅里。三是进一步研究、提炼大别山精神的表述语,并形成理论文章,在相关媒体上发表。四是及时启动、认真开展“两地说”的研究工作。五是立足长远、着眼大局,认真研究、制定《全县红色基因传承方案》。六是紧盯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个热点、焦点,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纪念活动的准备工作。

因为,在全国4支长征队伍中(中央红军、红25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和红六军团),有2支队伍与我们金寨县密不可分,一支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一支是红25军、直接诞生于金寨。因此,在我们金寨县做好长征胜利8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更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年初,我们就将此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全面安排。计划开展金寨红军长征历史大宣传、“金寨与长征”征文评选、“金寨与长征”理论研讨和“重走长征路”等四项活动,以此缅怀先烈、教育后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目前,后三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一项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到目前为止,我们搜集整理了《红四方面军的漫漫长征路》(共20集)、《长征先锋、百将之师——红25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共10集)、《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长征故事》(共10集)等60多篇文章,并先后在全国50多家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上连载刊登,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相继推出了《长征路上的金寨人》系列报道;搜集编写了部分老红军在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正在与或即将与多家单位合作,通过设专题、开专栏、出专刊、拍专题片、采写系列报道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一步宣传英勇伟大、战功显赫、威武不屈、可歌可泣的、从金寨走出去的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行动之早、内容之多、氛围之广、影响之大、效果之好,在全国县级单位中,不敢说是首屈一指,但肯定是名列前茅。现在,只要大家一打开电脑,在百度中输入“金寨红军长征”这几个字,就会搜索到大量有关金寨红军长征的文章和消息,很多国家级网站整版整版刊载的都是我们的宣传文章。也有很多媒体通过阅读和浏览这些网站,进一步了解了金寨、了解了金寨红军,很多媒体主动和我们联系,要求我们提供材料、提供帮助,主动地与我们合作,共同做好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的宣传工作。

下一步,我们要在省、市党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研究好金寨的红色历史、宣传好金寨的红色文化,开展好红色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具体的,有这样八个方面的打算:

一是“研究好”红色历史。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深入研究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金寨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历史;深入研究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新四军第四支队等队伍的发展史、战斗史;深入研究金寨籍革命历史人物。通过采取自主研究、合作开发、对外发包等多种方式,主攻重点、带动一般,多出成果、快见效果。二是“编纂好”红色书籍。近几年,我们将尽快启动、尽块完成《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金寨人》、《将星闪耀》、《金寨与红二十八军》、《金寨大校传》、《蒋光慈全集》以及《金寨红军的发展与演变》、《金寨抗日战争历史》等一批红色书籍的编纂工作,确保红色文化传承工作的实际需要。三是“讲述好”红色故事。通过编书、编剧、拍电影、电视等多种方式,把金寨的红色历史、红色故事演译好、传播好: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金寨的红色文化,让人们在“听故事”中受教育、受启迪,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效果。四是“宣传好”红色金寨。积极撰写外宣文章、广泛寻求合作支持,进一步提高金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展示好”红色老区。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展示平台,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展示老区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经典。六是“开展好”红色教育。联合党史、党校、宣传、文化、广电等相关单位,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工厂、进社区、进农家等灵活多样、丰实多彩的活动,让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和学生接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七是“传承好”红色基因。广辟渠道、多式并举,切实把红色基因融入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脑海中、血液里。八是“谱写好”红色新篇。着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积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是信仰、是忠诚、是追求、是忘我;传承红色基因是加强党的建设、优化干部队伍、加快经济发展、确保脱贫攻坚的历史选择和现实需要。让我们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加倍努力,率先在全市积极营造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在儿时的憧憬里,留下红色的记忆;在青年的奋斗中,续写红色的故事;在老年的回忆里,传承红色的基因”,让“红色基因” 浸入心扉、深入精髓、永远铭记、代代相传!我们将在党史研究和红色文化研究开发这个非常平凡、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在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勤奋努力、积极奉献,为建设美丽的红色新金寨献智出力、添砖加瓦,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思想基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承潮人好家风征文:掰掰我家的好家风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什么是好家风?”“好家风就是见面打招呼,吃饭要吃干净。”听着电视中一对母子的对话,不由得想到自己家。掰掰我家好家风,工作认真,生活勤俭,孝亲敬老……而父母对我常挂嘴边的就是—做事要专注。

“专注”是父母一直对我不变的要求。爸爸曾经说过:“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专注,不然的话,你这件事情就肯定做不好。”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们家吃饭时一直有一个严格的要求:绝对不能看电视。因为一心二用,不但感觉不到饭菜的香味,还会导致消化不良。所以,我们家在吃饭时,不会开着电视。除了吃饭,父母对我的作业要求也非常严格。他们经常说:“写作业时要专注,不能东奔西跑。”

有一次,我在家写作文,写着写着,突然没了思路,便有点坐不住了,想起来走动走动。于是我便离开座椅溜达,突然,我发现书房的电脑是开着的,心想:啊哈哈,我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我一定要玩一会游戏!谁知,我刚进入游戏,爸爸碰巧走了进来。我看到爸爸,心想:我咋这么倒霉呀?老天爷,你不是在耍我吧!果然不出所料,爸爸发现我在偷玩游戏,便正色道:“孩子,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写作业要专注,一鼓作气,不要一心两用。你这样子,什么事都做不好!”我听了爸爸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错了,对不起。我保证,以后不会了!”爸爸听了,语重心长地说:“儿子,有错误不怕,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只要能知错并及时改正,还是一个好孩子!”现在的我上课专注听讲,作业一丝不苟,成绩优秀,这也得益于我家好家风的潜移默化。

家风是世风之基。“修齐治平”,行胜于言,身为设计师的爸爸践履得十分到位。学会专注,爸爸妈妈经常告诫我,渐渐地,我养成了一个做事的好习惯。传承潮人好家风,将使我终生受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瀚蓝环境杯·传承好家风”有奖读书征文启事

全文共 1396 字

+ 加入清单

一、活动前言

第八届“崇文佛山·书香南海”全民读书系列活动即将启动,为了更好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南海、提升市民综合素质,推进品质南海建设,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作家协会、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江时报社联合举办“传承家风”有奖读书征文活动。

传承好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精神道德力量。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传承好家风,既需要个人的领悟与自觉,更需要主流舆论的正面宣传和价值引领。

此次征文比赛,旨在进一步激发市民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大力营造浓郁的全社会读书氛围,同时通过征文充分展现南海人“传承好家风”的做法与努力,把众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求的好家风传承开来,让美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把民族精神道德的大厦根基筑牢,为南海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优秀作品将在《珠江时报》副刊刊登,主办方将邀请专家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奖并表彰奖励。

二、征文内容

中华文化的传统注重家风教育和传承,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一套家训、家规等。可以用它起到教育子女的作用,维持家族道德伦理、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勤劳、质朴、好学、助人、乐善等品质的延续。良好的家风培育了许多德行高尚、处事严谨的人,为整个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治理国家所需要的贤能之士便会源源不断,国家得以安治,民生康乐,社会和谐。家风也关乎党风、政风、民风。好家风汇聚的是社会好风气,传递的是正能量。在大力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每个家庭都能传承良好的家风,就会出现: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

此次征文比赛以“传承好家风”为主题,引导市民发掘和颂扬南海在传承好家风方面的做法,他们传承好家风,做到家庭和睦、乐观向上、勤劳质朴、好学奋进、坚韧坚强、乐善好施、关爱宽容、无私奉献、爱国爱家……让市民深刻认识传承好家风的重要作用,身体力行推进南海好家风的建设。

三、征文要求

1.征文内容以南海推进“传承好家风”为主线,发掘和颂扬南海人在传承好家风中的杰出人物与典型事迹,要求积极健康,体裁以报告文学、诗歌、散文、随笔为主,字数不超过1500字。

2.征文对象为在南海学习、生活、工作的广大市民、学生、工人和文学爱好者。

3.作品需为原创,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过。一经确定为抄袭,即取消其参赛资格,并通报作者所在单位。

4.征文反映的内容要求真实可信,一旦发现为杜撰造假,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视情节在媒体上进行通报。

四、征集时间

1.征稿时间为2017年4月25日至2017年7月25日。

2.2017年9月底前公布评选结果,并在“书香南海”全民读书系列活动闭幕式上颁奖。

五、设立奖项

本次征文设一等奖3名,奖金各3000元;二等奖5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各500元;优秀奖20名,奖金各300元。所有获奖者均获得奖金和证书。

六、参赛方式

1.参赛作品请以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至珠江时报社指定的投稿邮箱nhds2016@126.com。

2.来稿标题请注明“传承好家风”有奖读书征文及作者姓名、稿件标题,稿件将以真实姓名发表。所有稿件文后要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单位(住址)、联系电话。

七、有关声明

1.主办单位有权将所有入选获奖作品用于宣传为目的出版、展览等用途,不另付费。

2.参赛稿件如涉及著作权纠纷,由参赛者本人负责。

3.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宣传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红色旅游的征文500字

全文共 1504 字

+ 加入清单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红色之旅”主要历经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他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韶山冲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进福建上杭古田纪念馆吧。古田会议使党和军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在党的建军史上树起了光辉的里程碑。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过了28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天安门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正中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红色之旅到这里全部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

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