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蚌埠淮河铁路大桥作文汇总20篇

最美铁路人是中央宣传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先进典型,旨在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者。大家看完了发布仪式有什么感想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浏览

7402

作文

154

铁路交通安全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铁路,在我国四通发达。一条条铁路把我国的省、市、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要想吃外地的水果,可以用火车运来;我们要到外地学习工作、探亲游玩,也可坐火车。铁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方便。与其它交通方式相比,火车成本较低、方便快捷、安全舒适,铁路为我们做出了很大贡献。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维护好铁路的安全畅通意义重大。我们作为小学生更应该懂得“知路、爱路、护路、”的重要性。 我们辛兴村虽不是什么大城市,但是我们村南边山脚下就是铁路。

我们时刻要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在铁路上行走、坐卧、玩耍,因为火车具有速度快,声音小、惯性大,不易停下等特点,很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还有电器化铁路电压极高,所以严禁攀爬铁路旁的高压电杆。特别是男同学千万不能用弹弓等击打高压线,不用棍棒或绳索等连接碰挂连触网导线,避免因高压电触电造成伤亡。不爬乘货物列车或到铁路站场股道内玩耍,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铁路安全很重要,我们大家一定要积极行动起来,宣传 “知路、爱路、护路”知识,为保护铁路运输物资的畅通,更好的保护好国家财产做出贡献。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遵章守纪,作一名爱护铁路的好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征文一:爱我铁路建我家乡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草海位于“云贵高原”,地处乌蒙山腹部,境内层峦叠嶂,飞瀑流泉,原始森林浩瀚苍郁,珍禽异兽成群结队,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植物种类共有300余种,珍禽异兽共有300余种,其中有黑颈鹤,中华沙秋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10多种.这是美丽、神奇的地方,历来是游人猎奇、探险的好地方,是理想的旅游胜地.然而,过去这里山险路陡,通向外面的路只有客车行走的土路.下雨时,一层厚厚的泥浆摊在整个路面上,仅在路面上走几步,你就会变成“泥娃娃”,有时连脚都会陷在泥里拔不出来.天晴时,路面上是一层厚厚的灰尘,汽车一过,尘土漫天飞舞,使你不敢睁眼.所以游人根本不可能到这里来游玩.那时的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期盼巨龙翻山越岭,为高原送来安康.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家家充满欢声笑语的农家乐古色古香…….其中最让我们感觉到自豪的变化就要数我家门前的这条云贵铁路的旅游干道了.如今铁路已经蜿蜒在神奇威宁的山脉,家乡人民无不兴奋.世界上最高的李子沟大桥,最复杂的铁路,证明了家乡人民对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对未来的希望!有了云贵高原的旅游铁路干道,游人就能到草海观光旅游.这儿春赏杜鹃夏避暑,秋观红叶冬滑雪.我家门前的旅游干道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方便,我爱我的家乡的那条给我们带来方便的那条旅游铁路干道,我更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铁路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安全第一 ”是铁路永恒的主题。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一种责任,就是一种使命,数以千万计的旅客把人身安全交给我们,国家把上亿财产安全交给了我们,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们只有凭借自己的业务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安全就是我们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安全对我们铁路行业来说放在首位,我们经常讲“安全第一”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的原则,安全是我们取得效益的前提,安全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就要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不重视安全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我们不能把安全第一只放在口头,只做成标语,只写进课本,我们要在思想烙上安全第一印记,在做每件事前都要考虑安全,在工作中时时刻刻不忘安全。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一种经验。每出一个事故都能总结出教训,这些教训就成了我们的规章,血的教训换来了我们的规章制度,我们是靠规章制度来保证我们的安全,旅客和货物的安全。人类之所以不断的进步,就是人类关善于总结、并从总结中得到进步。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一种荣誉。对于铁路行业来说,安全就是一种荣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旅客们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安全,我们铁路企业就是抓住了安全,才赢得了市场,取得效益,这是我们铁路行业共有的荣誉,我们铁路以安全、正点、优质服务在国人面前也出尽了风头,功劳的取得也和和位默默无闻、呕心沥 血、谨慎细心,风里来、雨里去密不可分。追根结底,安全生产就是我们铁路的命根子,我们马上都要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上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克服种种困难,吸取别人的教训,遵章守纪、严格把关、搞活好自控互控,从工作中的每一分钟入手,从每一趟进库列车的安全入手,让我们晴天一身雨,雨天一身泥的劳动果实不被安全事故窃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全文共 3331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在网上新闻时,无意间看到“中国铁路”发布的一条微博—“新时代·铁路榜样|于本蕃:海拔4800米的天路守护者”。因为自己曾有幸去过一次西藏,所以对关于西藏的文章比较感兴趣,看到“天路”“海拔4800米”字眼就点开详细看了这篇文章。

在于本蕃面前,我是那样的渺小、卑微,我去玩了20天,而他却整整坚守了12年;对照反思自己的工作,跟他至少还有一座港珠澳大桥的距离。深思许久,应该向于本蕃学习。

两年前,因为对“天路”的向往,曾独自进藏,沿途经过海拔最高的地方是拉萨市的米拉山(海拔5013米),虽然我没有高原反应,但是身边好多人都出现了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的情况,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在高原上,得了感冒,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给你下了病危通知书。在乘坐火车返程的时候,经过唐古拉山口时已是凌晨,外面漆黑一片,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不远处静静矗立、略显孤独的“小山包”,未能亲眼看见、领略念青唐古拉的威严,而于本蕃就是在这平均海拔超过4800米的雪域高原坚守了12年。

于本蕃是新时代铁路榜样,是青藏铁路集团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养护车间副主任,他的日常工作是对格拉段线路进行检查、维护及抢修,看似简单,但为了完成工作,他必须克服高寒缺氧,挑战体能极限,还常常面临生命危险。

凡世之所贵,必贵乎其难。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地处世界第三极的生命禁区核心地带,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5%,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摄氏度,极端气温常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检查、维护、抢修作业,日复一日,他坚持了12个年头,难!

高原冻土地带线路维护是世界性难题,因温差造成的冻土消融和膨胀会对线路安全造成影响。于本蕃选择采取徒步检查测量的方式,准确掌握了青藏铁路格拉段冻土变化规律。检查时,他每隔50米就俯下身子目测检查,平均每个工作日检查近10公里高海拔冻土区段,12年走行距离达2.16万公里,难!

在工作的12年里,他经历过无数次极端恶劣天气挑战,多次面临生命危险。但是对于本蕃来说,险情就是命令,虽然知道作业很危险,但还是得去,因为他把线路安全、旅客安全看得更加重要。其中有一次他晕倒了,感觉有一双“大手”紧紧掩住他的口鼻,双眼迷离,嘴唇乌黑发紫,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我没事,不要管我,快上线路看看雪情,千万别影响行车”。他真正做到了把旅客的安全放在自己的安全之上,难!

志之坚也,不在胜人,而在自胜。

“我是党员,又是车间干部,多干点是应该的。”这是2015年3月,在一处抢修现场,职工劝他多休息一会,他对职工所说的话,而那时他的脸已经被冻得黑紫红肿。也许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极度热爱,对党的理想信念足够坚定,把行车安全、旅客安全放在忍受寒冷、缺氧这些身体痛苦之上,他才能如此轻松的说出这句话。他已经完全战胜了自己,直面险情,我相信在他们处理完之后,心中一定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条件虽苦不言苦,格拉线上写忠诚”,这是于本蕃的座右铭,这朴实的话语中体现的是对青藏铁路安全畅通的责任。

对于格拉线,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的是这里面一定有责任和热爱。或许工作本来就是一个人三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不分内容,只有态度。

他参加工作的那一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至今已安全运行12年,而川藏铁路又即将开工建设,将会有更多铁路人,更多于本蕃奉献在进藏铁路的建设维护岗位,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他们的艰苦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便捷出行,在此,真挚的向他们说一声“铁路人,你们幸苦了。”202

青藏高原的黎明,寂静而寒冷。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的十几个养护工在铁轨上敲敲打打,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使工人棉帽上挂着出汗凝成的霜。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在铁道旁等待列车通过。

他,是养护工的一员——个头不高,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被工友们尊称为“铁人”!

他,是一位善于钻研的铁路工人——5100多个日日夜夜,从小技巧到大经验,积累了几十万字的抗冻土笔记,他创造的“看、测、析、敲、听、验”六标检修工作法,在青藏高原冻土路段被广泛应用。

他就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副主任于本蕃,用脚步和忠诚守护着雪域天路。

01

坚守,“钢铁天路”上的铮铮铁骨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附近,于本蕃(左一)和工友们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检查。

望昆线路车间地处昆仑山脚下,与玉珠峰相望,车间负责的116公里线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5%。

“2006年刚上山时,我们几个年轻人曾试着用脸盆种蔬菜和绿植,但不管怎么努力,植物活不过三天。”于本蕃回忆起刚来时的样子,“那时,条件远没有现在好,简易工棚四面透风。如今天气一冷,我的膝盖就疼,就是那时落下的。”他指了指膝盖上厚厚的护膝说。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左三)带领工友在铁道上施工。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检查铁轨。

于本蕃每天要徒步巡检近10公里线路,巡检时间超过8小时。每走50米,他还要单膝跪在钢轨上,俯下身子检查轨道平顺度。

工作看似平常,但在海拔4500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环境里,边走边跪8小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月12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在施工结束后回到宿舍。

从唐古拉到望昆,于本蕃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已经待了14年,当初一起上唐古拉的20多人中,唯有他一人还坚守在“天路之巅”。

02

执着,他用十四载“冻土真经”彰显责任与使命

如果说待在4500米的高原就是奉献,那与钢轨朝夕相伴、与冻土日夜抗争,则是一种“心”的锤炼,他在坚守中铸造出最动人的词语——“执着”。

海拔4500米,人的大脑会因缺氧变得异常沉重,思维也会迟钝。

1月11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在宿舍里吸氧休息。

但于本蕃却用记笔记的习惯来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不便。走进于本蕃的卧室,桌边堆着几十本记事本。他告诉记者,这些记事本可是他在高原积累的“冻土真经”。

翻开这些笔记本,一个个案例被工整地记录在册,原理方法则使用另一种颜色写在旁边,有的地方甚至还画有简单示意图。十四年,5100多个日日夜夜,从小技巧到大经验,于本蕃积累了几十万字的抗“冻”笔记。

1月12日,在青藏铁路望昆站,于本蕃在检查铁轨。

于本蕃将自己十几年的经验和思考融入日常作业,并总结提炼出“看、测、析、敲、听、验”的“六标”检修工作法。“老于的这套方法特管用,尤其适用于我们唐古拉车间和他们望昆车间,好几次故障都是这个方法检测出来的!”唐古拉线路车间主任李彪林说,这套方法已在冻土较多的格拉段上广泛应用。

除了对冻土的总结思考,于本蕃和同事们还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他们先后完成了高海拔地区线路“小坑”整修、软轴捣固机捣固质量提升等多项技术攻关,他们车间也成为青藏铁路线上有名的“专家车间”。

03

忠诚,铁人精神永远是飘扬在雪山之巅的红旗

如果说雪域天路是青藏高原的彩虹,于本蕃的忠诚就是绘织彩虹的底色,是雪山之巅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这份忠诚也凝结着他全家人的奉献。

于本蕃结婚那年,他申请到唐古拉车间工作。“记得那年春节,我刚好轮休在西宁,当时和媳妇一起去人民公园看花灯,印象特别深。”于本蕃嘴角露出了笑意。十多年来,于本蕃在家过的春节屈指可数。

201

今年由于突发疫情,原本在山上过年的于本蕃有机会回到了西宁家中。往年阖家团圆的日子,自己总是家里缺席的那一个,妻子孩子早已习以为常。“今年过年,难得的长时间团聚,儿子还有点不适应。”于本蕃苦笑着,眼睛里充满歉疚。

1月11日,于本蕃(左)和工友在青藏铁路望昆站附近巡检铁道。

回到望昆,转眼一个月了。想家时,于本蕃就到窗口向着家的方向远眺,拿着儿子送给他的小玩偶轻轻摩挲。但望着眼前的青藏线,他的眼神依然执着:“我们在这里,国家这条大动脉就没有问题,‘血管’确保畅通!”

寒来暑往,望昆车间背后的昆仑山岿然屹立,圣洁雄浑;风雪依旧,养路工人为之奉献的青藏线蜿蜒绵长,满载希望。于本蕃坚毅的脸庞上,早已爬满了岁月风霜。在这个生命与自然时刻斗争的地方,“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就是这群“钢铁守护人”的使命信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教版五年级: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讲了2001年10月18日,我国打算从格尔木开始,一直到达拉萨,修一条长长的铁路,中途经过风火山,遇到了许多难题,却都在指挥人员的精心策划下一一化解,随着修建铁路工程的延伸,遇到了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但工程指挥人员毫不退缩,终于,用了一年的时间,打通了这条主干道,将铁路修到了拉萨。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筑路大军在修铁路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天气,温度,供氧不足,等等,许多难题,我们的指挥人员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仅此而已了一条通往拉萨的铁路,因此,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难险阻,不向困难低头,敢于向困难叫板的精神,他们就是凭着这咱顽强的精神,成功的打通了1338米的大隧道,把铁路修到了拉萨。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那种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敢于向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对问题进行逐一思索,解决各个环节,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篇二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青藏铁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这条铁路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穿过多年冻土区--风火山。

为了打通风火山隧道,筑路工人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为了控制好温度,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一夜之间搭建好的保温大棚被撕扯得七零八落。特别是筑路大军在高原上极度缺氧,他们带来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队员们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为了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指挥部和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经过200多次失败,终于制成了世界上大型高原制氧站。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经过重重困难,2002年10月19日,长达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其他资料显示,青藏铁路,这条伟大的路在2005年10月15日竣工,提前三年完工!

这篇课文让我学到了要向那些建设者们一样拥有智慧、力量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铁路爱路护路征文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工业原料、生活用品都是靠铁路源源不断的运至祖国的四面八方,如果没有铁路,我们的生活将不敢想象,煤炭运不出去使得炼钢厂不能生产,工人叔叔只好下岗待业,没有钢铁,就造不出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等一些武器,如果没有武器我们拿什么来保卫祖国呢?离开了煤,火力发电厂就不能发电,没有了电,我们的行业都不能正常运转。所以,保护铁路人人有责。

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的生命是美好的,我们不要破坏路道,如果每个人都知道爱路护路的重要性,那么就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事故发生,那么国家与个人的损失就不会那么惨重了,那国家就会建设得更美好,我们要认真学习《铁路法》;遵守《铁路法》;宣传《铁路法》,确保铁路安全畅通,不在铁路上行走、坐卧,要爱护好路边设施,树立爱路护路的责任感和守法的自觉性。

大家可还记得青藏铁路,那是在雪域高原上的一条血脉线,是国家的四大工程之一,这条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有了这条铁路,青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增添了不少的力量,它像一条巨龙般将人们带上了想去的地方,我们应该记住这条路,并保护这条路,为这条路增光添彩,这是我们的荣誉。

所有的路都需要我们的保护和爱护,只有我们手拉手,共同为爱路护路奉献力量,为铁路增光添彩,争做护路小卫士!为路做贡献,是所有人的责任,保护爱护铁路是所有人的义务!宣传路的重要性是我们每一个人必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护航征文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轰隆、轰隆……”每天之中,都会有很多火车在铁路上来回奔走。听着火车的叫声,是多么的熟悉,多么亲切,多么习以为常。

我们庄的铁路横跨过庄口,铁路下面是一个涵洞,是庄里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我便与铁路结下了深厚友谊。

我记得小时候,总会和两三个伙伴还有家长站在铁路前,数经过的火车节数,然后比谁数的准。那时候,数着数着,总是忘记了时间,总是会很开心。每次都是家长拉着我们回家,我们还是不想回去,也不愿离开这里。总觉得一旦离开铁路便消失了。

长大一点点,也便不会觉得铁路有什么新奇,而它还是一如既往的过着火车。但是,铁路下的涵洞变成了我们这么大的孩子的“宝地”一到夏天,涵洞里面变回凉爽无比,非常凉快。这时我们便会在涵洞里面说说笑笑,一起聊一些自己心中的秘密,整个涵洞中都洋溢着欢乐的味道。

到了初中,有了更多的学习任务和压力,便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铁路玩耍。但我还是会一个月去一次,把心中的压抑和苦闷对着铁路和涵洞大喊。把心中的“积蓄”一起发泄出来,并对它喊出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心情变好了许多,由晴转阴。

家乡的铁路陪我见证了辛酸与欢乐,一直伴随着我成长。默默地倾听着我的诉说。面对它,我毫不掩饰,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

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最美铁路人观后感心得感想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在段党委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总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最美铁路人》系列专题片,作为1名铁路工人,我感同身受。

最美铁路人中的先进典型,都是来自基层,他们为中国铁路事业默默奉献,以本身的技艺推动着铁路行业的进步,以几10年如1日的工作态度为中国铁路事业保驾护航,他们以本身的行动来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号令,以本身的行动来传承中国铁路不畏艰巨的精神。

为中华之突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年少时说过的话,中华突起需要年轻1代接过先辈们的薪火,用本身的智慧将其发扬光大,然后带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走向富强。作为1名青工,我们应当发扬铁路人的优秀传统,向铁路榜样学习。“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应当是我们1线铁路工人对本身岗位的要求,将每件小事做到极致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应当以此为目标,不断提升本身的业务素质、工作技能,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要求,才能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贡献自己的气力。

作为1名普通基层工人,可能本身是渺小的,但是我们对待本职工作应当有高标准,只要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我们应当以《最美铁路人》中的优秀职工为榜样,立足岗位、奋勇争先,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600字征文: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护航

全文共 1494 字

+ 加入清单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安全生产领域中没有"下不为例",所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可以这样说只有负责任的安全才称得上是生命的保护神!做安全工作需要责任心,责任心多一分,危险就少十分。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责任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的承担,并认认真真的做好,责任能让家庭安宁;责任能让工作充满战斗力和竞争力!责任能让美丽的生命--健康永恒!

回顾历史许多血淋淋的教训都是与不负责任分不开的!就让历史帮我们追溯到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站至**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站开往**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8分,胶济铁路线上相向行驶的T195次和5034次火车相撞,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等等这些不负责任的事例无情的摧残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用泪诉说着一个个不该发生的惨剧。一幕幕悲情的瞬间、一声声哀痛的呼唤,像一块块寒冷的冰,撞击着我们的眼球,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搅动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尝试让安全领域的反面阴影摆脱正面光环的掩盖,呈现于世人眼前,希望对人们形成一种记忆的刺激与强化,刺激人们对那些忽视安全事件的长久记忆,刺激人们对不可推卸的安全责任的重新认识。每一起事故都有各自的悲剧,但悲剧的背后却有着惊人相似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匮乏为事故埋下隐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为事故种下祸根,心存侥幸、麻痹大意为事故提供可乘之机。在这里我想说,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请看到事故的危害、平安的可贵。

作为一名包神铁路的信号工。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责任,在岗一天就要负责一天。信号工负责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这些设备的维修质量决定了铁路行车安全。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推进,以计算机联锁为主体的车站集中控制系统,已逐步成为铁路干线的主导信号设备,因此我们的工作重心已由设备的日常检修向设备故障检修转移,以日常巡视为主,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安全靠的是什么?安全靠的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安全工作重在执行!讲究的是落实,注重的是结果!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扪心自问一下:今天,你巡视了没有?查到问题及时解决了没有?吃饭睡觉时再想一想所管辖的设备里面还有没有危险源?还有没有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有,就要在第一时间里去克服,把危险源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去除,不拖延、不推诿,对于安全要做到"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没事就要去找事",这样才会更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工作的快乐,是单位的效益,更是一种珍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安全上班,安全回家,会让亲人少一份牵挂,父母多一份宽慰,家庭多一份快乐。安全就是一根绳子,挂着全家的心。安全更是一种义务,大事小事,事事注意,不要存在侥幸心里。很多时候的安全事故,就是因为我们存在饶幸心里,我们在工作中绝不能麻痹大意,不能因事小而不为,不能相信自己所谓的经验,不能有麻痹侥幸的心里,不能放纵自己不遵守安全技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安全生产的领域中没有"下不为例"!所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心多一分,危险就少十分。

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它可以让出行的旅客与家人平安幸福的团聚,也可以把一列列"乌金"送到可以让它发光发热的地方。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干好这份工作!我要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能水平,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为铁路护航

全文共 2339 字

+ 加入清单

17岁了,记忆中只搬过一次家,无非就是从铁路的东边搬到铁路的西边,而且离铁路更近了――只须走出阳台便能看到。

认为从小就住在铁路边是一种福分。小孩子嘛,不知为什么,都喜欢看火车,而城市中的铁路并不多,能从小就生活在铁路附近的小孩也不太多。妈妈常说,我小时侯特爱看火车。如果我哭闹不停,妈妈就会抱我走出厂门口,带我去看火车。我一看到火车就停止哭闹了,如果有火车经过,我更是破涕为笑。

我8岁时搬的家。新家里铁路很近,而且还有一条小路直通上铁路,所以那几年,我们经常在晚饭后去铁路散步。那时的铁路上有比较多的人来往。有伸开双手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一条铁轨上的小孩,有手握蒲扇的老夫妻,有像我们这样甜蜜地一家三口,还有拉着单车匆匆而行的人――那时永和大桥还没有建,所以,邕江铁桥便是这附近过江的便捷通道。我们总是沿着铁桥往南走,一直走到雅里坡,告别铁桥后再沿着江北大道走,然后走过一小段北大路再绕回家,走到北大路时,天早已黑了,路两边的夜市也开始了。记的路口有家酒楼的霓虹灯特别迷人。我们之所以不往北走,是因为北边通向火车站,而我家里我车站不算太远,所以北边是什么风景呢?我一直不知道。

铁路两边的风景很自然很朴实。铁路下方是方方块块的菜地,总能看见挑着扁担的老人伛偻而行,记的还有一个小小的简陋的学校,还有一片荷塘,还有

简陋的青瓦房,甚至还有简陋的工厂。铁路的两边,自然的生长着高高低低的灌木,还有牵牛花、粉粉可爱的酸咪咪、满天星等可爱的小野花点缀着。绵延的铁路尽头,是温柔的晚霞。

记忆中,铁路的风景是最美的,最淳朴最安宁的美――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中,这是一份难得的风景--我深深的迷恋着这记忆中的美景。

记的小学的暑假很轻松,而夏天,又是荷花盛开、酸咪咪茂盛的季节。有一天下午,趁着太阳不大,父亲和我拿着塑料袋和工具来到铁路底下的菜地挖水萝卜。这里的酸咪咪是很多很大的,一丛一簇,让我很兴奋。即使天气很热,流了一身的汗,可我却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挖了一袋子的水萝卜,可我却没有吃上几颗,因为实在不好吃。之后由于学业和家庭原因,再也没有机会做这样惬意的事了。因此,这段记忆就这样深深埋在心底。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因为田径场被占用,在那节体育课上,我和好朋友只能在花园里玩。我们看到了一簇很大的酸咪咪。当好朋友突然告诉我酸咪咪的根可食用的事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我不知道有这回事,曾经很清楚的常识,居然被瞬间遗忘。不过,尘封的记忆也因此而打开。

当有火车经过的时候,我们就靠边站。火车带来的风掠过脸庞,很清爽。看着快速变换的窗口何一闪而过的模糊脸庞,那是一种视觉的挑战。火车开过,声音很大,抓住这个机会,大声地呐喊,喊出内心的不满,让心情得以释放。我觉得这是减压的一种好方法。只不过那时的我还小,没有什么压力。而当我有压力时却已没有机会再去铁路了,即使它离我家很近,很近。

记得前不久,好朋友因为我得一个笑话而狂笑不已。这个笑话是用“况且”造句,句子是:火车开过,况且、况且!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听习惯了,我觉得火车的声音很好听。“况且、况且!”那是一种很稳重很有穿透力很震撼的声音。很久以前,铁轨比较短,所以缝隙较多,火车经过时,“况且、况且”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不过后来科技进步了,换上了较长的铁轨,声音也小了,火车不再“况且况且”了。但我依旧喜欢听火车开过的声音。尤其是万籁俱寂的夜晚。

关于铁路得回忆,有很多。

比如那时,要在铁路边建一座永和大桥,所以邕江附近的古老房子必须拆迁。拆迁后的岸边,留下许多老屋的碎瓦片。那时我和父亲就沿着铁路走到邕江边打水漂,碎屋瓦比较扁平,最适合打水漂,父亲总能打得好多个,打得很远。而我就差多了。打水漂在父亲这一代是很常见的游戏。他说他放学后经常和朋友门比赛打水漂,在他们那一代,池塘是很常见的。而我们这一代,像我这样从小就在城市中生长,而且又是父母宠儿的独生子女,能玩这种游戏已经很奢侈了。永和大桥建桥的初期,父亲还带我来看过几次。

在永和大桥还没建桥的时候,邕江铁桥市是附近连接江南江北的便捷通道,常有人们拉着单车经过。不过我都没有走过铁桥。有一次,父亲提议走铁桥过江南,我高兴极了。不过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铁桥上每块铁板的衔接处之间都有很宽的缝隙,足以把滔滔江水看得一清二楚。而且铁板似乎很松动,如果稍微用力走,会感到脚底微微的震动甚至还能听到晃动的声音。我实在担心这座桥的质量安全,我真的怀疑他它是否能保证庞大的火车顺利通过,我非常的害怕自己会那么倒霉将踩到一块松动的铁板然后坠入滚滚江水。因此,我真是提着胆子道心眼上了。虽然我一再暗示自己没有问题,我一再要求自己不要到处去去看那浩浩荡荡的江水,可我还是受不了了。才走了一会儿我就已经双脚发软、精疲力竭了。可是父亲执意要过去,我只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得跟着。看似很短的铁桥怎么会突然间变得好像没有了尽头。当我走过了这漫长艰辛的路程,当我的双脚踏在这坚实的江南土地上时,我悬着得心终于放下了。如今,当我想再一次体验那种感受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上了全寄宿制高中后,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即使回家,也没有机会经过铁路。差不多一年以后,偶然的一次机会,经过铁路立交桥时,惊奇地发现铁路两边已经被高高的结实的围墙封住了,人们无法上去。回到家问父亲,父亲说已经封了很久,因为火车提速了。我问父亲小路被封了吗,父亲说应该没有。但是我想,即使没有被封,我也没有机会再去了,也不能去了,安全更重要,如今的铁路已经不是人们散布休闲的地方了。

记得那天下午,我外出经国铁路看到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小孩,小孩眼里含着泪水,痴痴地望着铁路立交桥。我晚上回来的时候,刚好有火车经过,于是我停下来。飞驰的车厢,明亮的窗口,在这寂寞的黑夜里特别耀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铁路两学一做第二专题心得体会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领导班子成员”: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刘志军和我局个别领导人员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学习,通过学习,牢记党规党纪,树立崇尚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用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鞭策自己,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刘志军等违纪违法案件中吸取教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段领导班子成员先期开展个人自学,7月末前党委中心组集中组织第二专题学习讨论,并做好个人发言准备。

“党(总)支部”:各党总支、支部要落实工作责任,围绕段党委下发的党总支、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任务清单,细化学习安排,从严组织好自学、党支部党员大会集中学习,使学习达到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和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的效果。各党总支要明确分工,支委委员要参加党支部集中讨论。

“全体党员”:按照党总支、支部学习计划安排,严格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讨论等方式对党规党纪等内容进行学习,要把学习党规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统一起来,在学系列讲话中加深对党规的理解,在学习党规中领悟系列讲话的精髓。要求全体党员先期开展个人自学,认真摘抄笔记,7月末前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组织第二专题学习讨论,党员干部要形成一篇心得体会

段党委要求,全段各级党组织要妥善处理工学矛盾,要学、做相结合,通过开展第二专题学习教育,将学习教育的动力与收获转化为确保施工组织、站场改造、经营创效、现实安全的具体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铁路人”的先进事迹,其中成都客运段彝族列车长阿西阿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如果说高铁体现了中国发展的速度,那么“慢火车”传递的则是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列车长阿西阿呷就是这份温度的守护者,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事迹。

阿西阿呷十几岁就上班,十几岁的少女有很多的青春梦想。可她的青春梦想就像一颗道钉,牢牢地“钉”在了成昆铁路线上,“钉”在了小慢车的方寸之地,把万千旅客送出了大山去向远方,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把很多的农副产品送进了集市,变成村民民逐渐富起来的生活来源。扶贫又扶志,阿西阿呷和所有的同事,用二十几年的岁月,让慢行的列车,载着村民走上了致富快车道。什么叫奉献,能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以“一辈子一趟车”的真情,守护着承载大凉山乡亲希望的“慢火车”,这就是奉献。作为小慢车的工作人员,能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尽一份力,这也是阿西阿呷心里对自己工作意义的最准确界定。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贫困地区大凉山,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二十几年,阿西阿呷守着小慢车,不仅是在见证大凉山从贫穷到富有的生活变化,更是身入其中,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到她渴望父老乡亲们富起来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以真诚无私的爱,让她不断伸出援助之手。她的电话号码十几年不变,在朋友圈帮老乡联系农产品的售卖,经常老乡们还没下车,农产品就订购一空。一桩桩,一件件为乡亲服务的事迹,让旅客们看到一个铁路人、一个彝族阿妹为老乡们脱贫致富的心没有掺假。这种二十几年不变的帮助,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爱,没有人能做到。作为小慢车的工作人员,能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尽一份力,这也是阿西阿呷心里对自己工作意义的界定。

扶贫路上的铁路人还有很多,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克苏车务段俄霍布拉克车间副主任亚库甫·阿沙木都也是其中一位,他先后组织修建了3条防渗引水干渠,解决185户贫困户1000亩核桃的节水灌溉问题。村民们说,这离不开铁路扶贫工作队的奉献。国铁集团以加强建设扶贫、实施运输扶贫、落实定点扶贫,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做出突出贡献。

在建设现代化铁路强国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阿西阿呷”这样的铁路人不畏艰险、奋斗不息,书写下新时代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诠释着为民服务的情怀,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者,散发出最美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铁路客服也不知“何时恢复”,建议旅客天天刷网关注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在抢火车票,我却只能干等。”蒋先生昨日抱怨说,上周就可以买春运火车票了,根据60天预售期,他昨天想要购买明年1月31日上海至昆明的火车票,发现车票只预售到12月26日。他马上咨询12306铁路客服,得到的回复是“何时恢复60天不确定,最好每天刷网站自己关注。”

调查发现,上海至贵阳、西宁、重庆都有车次预售期不是60天。铁路相关人士表示,这些车次可能和明年1月10日火车运行图调整有关,因为60天后线路开行计划还无法确定,所以无法售票。对此,一些旅客质疑:让旅客电话核验,旅客就要马上核验,而现在想要了解到底何时开售车票,却无法告知,铁路方面“以自己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否改一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护航征文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做完暑假作业,我感觉有些无聊,爸爸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吃过午饭后,爸爸对我说:“洲荣,咱们去走铁路吧!”我一听,来了劲儿,笑嘻嘻地答应了。

我和爸爸迈着轻松的步子来到了铁路上,这时候刚刚雨过天晴,空气很新鲜,成群结队的蜻蜓在天空中飞翔,爸爸说今天可能还会下雨。铁路两旁,平时的野花野草们像裹了满身泥巴的脏娃娃,此刻经过雨水的冲刷,枝叶却清秀起来。五颜六色的野花像刚出浴的美人,经过了大雨的洗礼,变得楚楚动人了。一阵阵微风吹过,铁路旁的树木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好像在窃窃私语,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恬静与清凉。

我站在铁路上向远处望去,铁路沿着金沙江的岸边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金沙江澎湃的江水也使我的心中充满无限的力量……我和爸爸继续沿着铁路向前走去,看见两位工人叔叔正在检查铁路。他们拿着榔头在铁轨上东敲敲、西敲敲,铁轨发出“铛、铛、铛”清脆的声音,他们检查得很仔细,我们也被他们的认真吸引住了。这时候,信号灯亮起了绿灯,远处火车的汽笛声越来越近。急促的“呜呜”声警告者穿越铁路的人们赶快逃离这可怕的死亡线。我赶忙喊:“爸爸,火车要来了,我们赶快跑!”当我们快速地跑到一个比较宽的地方停下来时,只见一列拉煤的火车飞快地开了过来,地动山摇的汽笛声和强大的惯性气流让我打了一个踉跄,我紧紧地抱住爸爸,腿不听使唤地发起抖来,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脸色苍白,一副吓坏了的样子。而爸爸呢,他紧紧地抱住我,用他宽大的身躯把我庇护着。“咔嚓……咔嚓……呜呜……”,汽笛声越来越远了,火车渐渐驶离了我们。待火车走远后,我一屁股就坐到了地上,两只脚和裤子全是稀泥,一副狼狈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火车的感受,太吓人了,太危险了,如果没有爸爸的陪伴,我肯定不敢一个人来走铁路。

经过刚才的惊魂时刻,我无心再往前走了,我又高兴又生气又害怕地回到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护航征文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脚下踩的又是什么呢?对,就是路。路是社会的筋脉,我们应该知道路的重要性,应该要好好爱护路。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见路,它们或许是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或是气势磅礴的铁路;或是弯弯曲曲的小路,随处可见。

可如今,不少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坏路,导致发生重大事故。有的人拆铁路上的螺丝钉,只为赚那一两元,可眨眼间,一场悲剧又上演了。不知多少人在车祸里丧生,国家不知损失了多少万元,不知多少个家庭蒙上了黑纱。还有人在路边抠蜈蚣,结果把路挖得乱七八糟,一下雨,路边的积土便垮了下去,经常造成车祸,堵车,可真是害惨了别人。

我十分痛恨那些破坏路的人,就因为他们的一点蝇头小利,造成了无数悲剧,害死了无数人,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果死的是他的亲人,他们会不会捶胸顿足,悔恨终生。为了那几元钱,却害死别人的生命,实在是得不偿失呀,不仅如此,他们是不会逃出法律的天网,他们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路,无处不在,路,举足轻重。试想,如果没有路,煤炭运不出去,炼钢车就得停工,还有火力发电站,也发不出电来了,那么,我们将处在一片黑暗,极不方便之中。不仅如此,我们将无法出行,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去逛街,不能去买菜,不能去串门……诸多不便,如果没有路,我们简直是一夜回到原始始社会,看,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吧!

路,是社会的筋脉,路,是人们的心脏,路,使社会进步,路,使生活方便。因此,我们应该知路,爱路,护路。我坚信,路,不仅是靠人走出来的,也是靠人护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援助坦桑尼亚修筑铁路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永恒的友谊)

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以西24公里,在那异国的青山上,有一片中国亲人的墓地,为修建坦赞铁路而牺牲的中国专家长眠在这里。

“一共有64名援助坦赞铁路的职工牺牲,另外还有一名牺牲在从中国开往坦桑尼亚的船上,所以其实一共是65名。这里有47人,赞比亚还有17人。”

1965年,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渴望在两个国家之间修一条铁路,中国政府决定援建坦赞铁路。从1968年到1976年,历时整整八年,上万名中国工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工。 沿着铁路,中国人还无偿为坦赞两国修建了车站、机车厂、办公大楼等配套设施,并援助了机车和修理设备。这是当时世界上由一个国家提供的最大的发展援助项目,但中国人带来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中国的印记同时留在了非洲广袤的大地上:铭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字样的枕木从达累斯萨拉姆一直伸向赞比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给西藏铁路建设者的一封信精选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西藏铁路建设者

您好!

今天我们学习了你们在修建西藏铁路的种种不容易。冻土区、缺氧气、狂风……,想想,你们为了修筑两地连接友好,促进关系的铁路,牺牲了那么多兄弟和同胞,所以,你们是我们的榜样。

氧气,是人们离不开的,可你们在缺氧的情况下还坚持,建造了一座氧气站,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可你们却做到了,在我看来,你们是英雄,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英雄!

冻土,被冻了数百年的冻土区,坚硬无比,用混凝土,太硬了,用暖风机吹,塌滑了。这不愧是雪域高域啊!要想把这座雪山挖通,那可是千万个不易啊!可你们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把这道难关给跨过去了,这得需要多大的决心与心啊!

是啊!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愿,而你们,就是替我们完成心愿的使者,而这同时又是你们的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们不惜牺牲生命。

边疆将建设者的精神,我们都要传承下去,所以,我想说:“边疆建设者,你们真伟大!”

平安幸福

一位小学生:XXX

XXX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全文共 1934 字

+ 加入清单

自参加铁路工作以来,她一直忙碌在这趟“小慢车”上,热情爽朗23年如一,细心服务车上每位旅客,电话号码17年不换,只因那串数字承载着乡亲们的希望。她是大凉山里美丽的索玛花,她是“新时代?铁路榜样”,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小慢车”彝族列车长阿西阿呷。

索玛花开大凉山

彝族旅客贴心人

成昆铁路开通运营后,“小慢车”不断穿梭在大凉山里,已运行近半个世纪,承载着当地彝族旅客出行、经商、上学的愿望,成为他们的致富车、运输车、希望车、校车。

经常乘坐“小慢车”的彝族旅客都知晓阿西阿呷的热心肠,不少彝族老乡都有她的电话号码。“我的电话号码17年都没变,因为那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乡亲们困难时的希望。”阿西阿呷说。

2016年夏,正在值乘“小慢车”的阿西阿呷接到一名彝族旅客的电话,请求帮忙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李苦伍打。阿西阿呷逐个车厢寻找,最后在带着一群孩子出行的彝族旅客身旁找到了他,孩子大眼睛里满是戒备。

“我是阿呷阿姨,也在大凉山长大。你妈妈发现你不见了,非常着急。明天列车返程时,我带你回家好吗?”听着熟悉的彝语,年幼的李苦伍打渐渐消除了戒心。当天下午“小慢车”到达终点站攀枝花站后,阿西阿呷为李苦伍打送来晚餐,并打来热水为他擦脸、洗脚。

第二天,“小慢车”返回尼波站,阿西阿呷将李苦伍打平安带给了孩子父母。“太感谢啦!要是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母亲握住阿西阿呷的手由衷地表示感谢。

23年来,阿西阿呷储存的彝族乡亲手机号码已达到上百个。遇到求助电话,她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难题。

帮老乡拓展销路

脱贫攻坚践行者

阿西阿呷值乘的“小慢车”途经沿线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车上90%为彝族旅客,因列车低至2元的票价,站站停靠小站以及大运输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小慢车”做起了小生意,脱贫致富,走出大山。

近年来,国家对大凉山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在政府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彝族老乡开始建新房。因有部分地区还不通公路,于是“小慢车”便成为彝族老乡们运送建材的“运输车”。

老乡们购买的建材中有木材、砖瓦、钢筋、防盗门等材料,行李车放满后,阿西阿呷和工作人员专门腾出几节车厢码放建材,引导老乡们到另外的车厢乘坐,并安排专人看管,确保旅客人身和货物的安全。

近年来,阿西阿呷也深刻感受到精准扶贫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变化,特别是现在彝族老乡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乘坐“小慢车”去县城读书的彝族孩子一年比一年多。每逢周五、周日,列车上尽是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彝族娃娃们。每到这时,她对孩子们一路呵护有加,有时还给他们辅导作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踏上成才的希望之路,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彝族老乡也将阿西阿呷当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23个冬去春来,在这列穿越大凉山腹地的“小慢车”上,留下了阿西阿呷太多的记忆,她与“小慢车”上的彝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能够为他们服务,助他们经济脱贫、精神脱贫,是她最大的心愿。

推行四字工作法

诠释最美铁路人

阿西阿呷针对彝族旅客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推出了“情、亲、真、引”四字工作法,利用休息时间到“小慢车”的各个车班,教授同事们基本彝语对话和彝族风俗禁忌,有效提升了列车服务水平。

列车服务注重“情”。她在班组管理中,注重通过学习旅客运输心理学,了解旅客情绪情感等需求,全面推行“热心服务、用心交流、细心观察、耐心聆听、真心付出”的“五心”服务法,营造文明、温馨和友爱的旅行环境。

对旅客坚持“亲”。在班组管理中,她始终坚持亲情服务,以讲故事、交朋友、谈心交流等多种方式,架起了与旅客沟通的桥梁。

对标准坚持“真”。阿西阿呷在抓班组标准管理上,始终坚持做到有无检查一个样、客流是否超员一个样,以“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作为班组管理的基准,始终贯穿于服务工作的全过程。

对职工坚持“引”。她在班组管理中,根据岗位特点、能力素质、个人特长、旅客需求,开展“争当服务明星”星级乘务员评选活动,引导班组职工立说立行落实职责;通过开展“凉山情”主题实践活动,增强职工融入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营造学先进、比先进的浓厚氛围,促进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2017年,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宣传部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春运“最美铁路人”评选中,阿西阿呷榜上有名。成都局集团公司党政工团近日研究决定,授予阿西阿呷等10名同志2018年度“新时代·成铁榜样”称号。

一步步走来,值乘“小慢车”23载往返于大凉山,海拔近千米铁道线上的阿西阿呷始终不忘“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用浓浓关爱凝聚温情,真诚服务沿线彝族旅客,让这趟充满爱的“小慢车”载着大凉山的彝族旅客,不断奔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优秀征文: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保驾护航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小的时候,我躲在爸爸怀里第一次看见这个长长的,会叫唤的大家伙。爸爸告诉我,这是火车。从此,我就对火车充满了好奇。每每在铁道旁看着穿着制服的叔叔阿姨手中拿着旗子维持秩序,封锁铁道时,我都特别期待地等着这个大家伙飞驰而过,并且会情不自禁的盯着它看,直到头晕眼花。课本上也不时出现对中国铁路的描述,更加让我按捺不住想要亲自尝试一下。

终于在我上大学那年,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当我走进售票大厅时,看着长长的排队队伍,顿时兴奋不已。可轮到我的时候,面对着穿制服的铁路工作人员却又有了稍许的紧张。好在售票员用微笑化解了我的紧张,并热情的帮我解决了问题。一路上,我时而望望沿途的风景,时而瞅瞅列车员细心的为每位乘客服务。路上也总能看见路过车站时总有穿着制服,手拿旗子的工作人员认真的工作着,虽然火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跃而过。爸爸说:“中国的铁路建设越来越好了,以前我们出门做火车都得花上大半天的时间,现在啊,有了动车,几个小时就到了。”是啊,以前做火车要准备足够食物。路途远的还得在火车上睡觉休息。可现在,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只需看个电影,听听歌的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了。没多久,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建高铁,而且有不少地方现在已经通车。李克强同志在出访泰国时还向他们推介了我国的高铁技术。可见我国铁路事业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如今,我还会时不时望着疾驰的火车。它貌似永远都不会累,也许它懂得车上的人要么是有梦想要去实现,要么是有家人在家里等待。有多少人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一直依赖它穿梭于城市之间直到满头白发。中国铁路陪伴着我成长。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它就像位慈祥的母亲。一直陪在我们身边。愿我们的妈妈,中国铁路发展的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铁路人”的先进事迹。

用梦想照进现实,用平凡书写价值。2020年度“最美铁路人”全部来自铁路工作基层一线,他们又是不平凡的,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卓越成绩,让你我深深敬仰。你看,有的驾驶列车安全走行400余万公里,以冬夏温差70摄氏度下安全运行,解决了世界级课题;有的刻苦钻研动车组检修技术,用匠心擦亮中国高铁名片;有的在“小慢车”上,待旅客如亲人,热心服务几十载,给旅客的旅途送上春天般的温暖;有的坚持标准化作业,一丝不苟地呵护着高原“天路”的每一寸钢轨。“最美铁路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奋斗精神。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高级技师李向前、郑州桥工段检查监控车间探伤工高级技师徐鹏,两人分别荣获202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们的荣誉,鼓舞着更多的铁路人不断向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他们的奉献精神、钻研精神、不断追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他们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沉下去、踏实干,并长期坚守下来,从而赢得了一个个喜人的成绩,无形中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带来幸福生活。“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最美铁路人”就是一群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铁路事业的执着,更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擦亮铁路服务品牌,用一个个闪光点,展示出铁路人劳动之美、服务之美、文明之美,释放出骄人的成绩。

“最美铁路人”用实际行动谱写的新时代铁路最动听的“好声音”,他们的精神释放出满满正能量,成为大家学习的标杆。我相信,在“最美铁路人”榜样力量引领下,将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将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征程上荣耀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闪亮的名字最美铁路人个人观后感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他,一周4次驾驶高铁动车组往返于哈尔滨和大连之间。下班后,又要驻守高铁信息台,为司机传递运行信息。之后还要赶到哈尔滨铁路职工培训基地,给上百名学员讲解动车组驾驶课程。

他叫邢云堂,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全国劳动模范”“全路首席技师”“铁路工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是黑龙江省第一代高铁司机,高铁驾驶证编号为“007”。

46岁的邢云堂,火车驾龄足足24年。从时速80公里的货车,到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他驾驶过的车型不下10种。对标停车一把闸,误差不超过20厘米,他成为“业内”传奇。24年来,他安全走行4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00多圈。

1991年,18岁的邢云堂怀揣开火车的梦想,考入原沈阳铁路机械学校内燃机车乘务专业。4年后,被分配到哈尔滨机务段,成为一名火车司机。2007年,邢云堂通过动车组司机选拔,参加素有“魔鬼训练营”之称的封闭式学习,一年后,他如愿成为黑龙江第一代高铁司机。

黑龙江省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35摄氏度,动车运行时,车头卷起的积雪如同一条雪龙涌来,附着在钢轨上,极易造成车轮空转、牵引力丢失等问题。没有经验,邢云堂自主创新采取“回手柄”减少50%牵引力和“比例制动”方式控车,解决了高寒禁区驾驶高铁这一世界难题。

2012年1月,我国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始联调联试。面对没有高寒高铁驾驶标准,缺少应急处理经验等诸多难题,邢云堂在2月份低温试验中,每天从20时到次日凌晨的“鬼呲牙”时段,驾驶动车组在哈尔滨西至德惠间无数次“转圈”跑,收集极寒天气下动车组运行各种珍贵数据。

邢云堂主持编写了《CRH380B动车组司机作业指导书》《哈大高铁应急处置指导书》《CRH380型动车组故障处理指导书》等教材,填补了高寒地区高铁司机作业标准空白,成为高寒地区高铁司机必修书目。

哈牡高铁开通后,39处隧道镶嵌在林海雪原上,积雪反射的强光异常刺眼,容易造成动车组司机进入隧道后瞬间“失明”。邢云堂科学制作风险提示,消除了这安全隐患。

在外人眼里,邢云堂是个闷葫芦。可一聊到动车组,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各种高铁的车型、原产公司、性能特点如数家珍。

2016年2月,以邢云堂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三棵树机务段挂牌成立。邢云堂带头攻关高铁行车安全课题,优化动车组故障处理措施等难题,完善了“冰雪天气动车组操纵注意事项及行车办法”等资料;开发安全风险提示APP手机软件,制定哈佳铁路站台停车对标方案,让站台过长停车难对标问题迎刃而解;他创新教学方式,把机车操作违章作业项点以动画方式呈现,通过微信平台推广,让枯燥的教学易于接受,得到学员好评。

如今,黑龙江的高铁里程已达1022公里,高寒高铁司机数量亟待补充,邢云堂成了“总教头”,黑龙江省80%的高铁司机都是他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