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看黑瞳电影观后感(汇总20篇)

电影《罗生门》很巧妙地把一场杀人事件用四个不同的版本讲出来,下面是观看黑瞳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

浏览

6756

作文

1000

心曲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心曲主要就是围绕着一群四年级三班的同学和他们的班主任的一部电影。老师就如同我们的第二位父母,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和第二次“生命”。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在繁华的大都市里,父母因为自己的事业,而遗忘了自己的孩子。与此同时,一位老师站了出来帮助了那些孩子,让他们再一次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及更多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可惜老天爷并没有把这些开在眼里,最终这位老师的了脑癌,结束了他的生命。

那些有钱的父母觉得物质上的好可以弥补心灵上的创伤,却忽略了人间最美好的不是钱而是真情,物质上的弥补反而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狂妄自大,唯我独尊。有些家庭因为家里并不富有,他们的小孩可能会变得很自卑或者是有很强的虚荣心。还有一些家庭,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就会变得特别孤僻,对任何人都特别冷淡。“时间能抹平很多东西”如果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日积月累,那不仅关系会越来越疏远,而且孩子心里的那道伤疤也会越来越深,这会给她(他)的一生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许多大人经常说:“他还小还不懂。”但其实我们都明白,只是不愿说出来罢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生活,更何况是孩子,他们可能更加敏感,更加渴望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在我的眼里这是最普通的爱,但也是最伟大的爱。

也许在许多大人眼里,物质才能让我们别的幸福,但在我们眼里,物质还比不上父母的一句叮嘱,父母的一次安慰,父母的一次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电影圆梦巨人观后感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和舍友抽空去看了《圆梦巨人》,一部最近火热的儿童奇幻片。

电影里的小女孩是个孤儿,独自生活在孤儿院里,自然少不了凶狠的院长和诸多条例禁忌的约束。而哪个孩子的心里又没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呢?她渴望外面的世界,所以沉迷在书海当中。用自己小小的心灵触碰着世界的模样。于是一场意外让她遇到了好心眼的巨人,一个会吹出各种甜美梦境的巨人。一个好心眼儿巨人照亮了一个孤女的平凡生活。

然而巨人和孩子分属不同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无法让彼此互相了解,因为这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恐慌。更何况在巨人的世界里虽然有美妙的风景,却也有喜欢吃人的坏巨人。而和这些坏剧人比起来,好心眼的巨人又那么弱小。最终,勇敢的索菲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让好心眼巨人把一个坏巨人吃孩子的噩梦吹到了英国女王的梦境里,从而让女王出兵,惩治了巨人国的坏巨人。

这个故事是如此的简单直接,就像是一首简单的小儿歌,但是却在歌声中唱出了每一个孩纸内心中无比巨大的世界。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家长看来,孩子和我们是属于不同世界的。他们有自己内心的想法,一言不合就会哭闹,完全不按套路和常理出牌。而在他们小小的脑袋里,似乎有着一个我们无从知晓的神奇世界,控制着她们的想法和念头。

他就是要向我们呈现出了孩子想象中世界的诸多美好和阴暗。曾几何时,同样年幼的我们心中似乎都住着一个巨人。就好像巨人国里的巨人们一样,而这个巨人就是爸爸妈妈或者大人们的化身,他们时而是好的,时而是坏的。有各种神奇的魔法和能力,有时候又特别暴躁残酷。

当我们看的时候,有时觉得电影里的世界很奇妙,有时觉得搞笑。当看到最后小女孩从床上醒来的时候,对现实世界又充满了希望,勇敢地去憧憬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电影倭寇的踪迹观后感

全文共 4381 字

+ 加入清单

知道徐浩峰很久,原因是因为《逝的武林》这本书,我曾经在书店里徘徊很久,看了这本书无数次,为封面上薛颠先生的身姿而赞美。却在很久以后才买回来,一读而竞,引为快事,是近年来少有庆快之事。

慢慢看了他其他几本书,关注了一些徐浩峰的消息,知道他在拍电影倭寇踪迹》,当时便有迫切要一睹为快的想法。

后来看了电影,跟朋友聊了很多,也想写点什么,终究难以落笔,杂念纷纭,不知从何说起,想要写出点什么,反而困住了自己的笔尖。直到今天看见友人写了一篇影评,提及某部影片“每一个镜头要交待的信息都太过丰富,丰富到让人应接不暇导演把他的思考不知不觉带入了每一个镜头,也许因为思考太多,想要交待的信息太多,所以整体略显粗糙。”让我忽然有些感触,《倭寇》也是如此。

我记得小学时候第一次写作文,总觉得有好多事要写,好多话要说,每每在语文考试写作文的时候要在试卷后面贴上一张纸片,否则是不够我写的。幸而终于有人告诉我,好的文章都是简单的。看古文就晓得,我依言读了古文,才知道自己的文字笨拙。但是我原谅了我当初的笨拙,因为那时候,我还不会表达。

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文章的第一件事就是说明白,最后一件事也是说明白,不止文章,说话、做事也是如此。明确达到目的,手段便可以不拘,如此文章方有千变万化。所以袁枚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是手段,他没有见地!

这是个表达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表达自己的方式和机会,也许有人觉得自己是智者,所以自己的意见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自认看见了真相。

唐朝时候,中国禅风炽盛,延宕至于宋元,则机锋迭起,以令人捉摸不到头脑的言语叫人开悟。开悟要成佛,是大事,岂可骤得?但是禅宗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事。原因是,有些事,没有办法直接说出来。

不能说出而能让人领会的办法有许多种,中国人深谙此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琴有弦外之音,看山水画看真了笔墨的只有外国人,那是欣赏油画的习惯。

电影是画面的艺术,虽然默片时代已经过。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学会欣赏一本电影,还是得学会欣赏镜头。《倭寇》已经太过直白,导演要讲的太多,有时候觉得这是导演在对着人而自言自语。

介绍陌生的东西容易,但是介绍熟悉的东西反而很难。当年袁和平导演用树叶凝聚成团来表现太极功夫,观众接受了。从此对太极拳有了印象,这个可怕的误会导致了观众无法认同真实的太极拳。人总是习惯满足自己。

有太多的东西难以表达,原因是没有现成的土壤,难度在于说得巧妙,有趣味,这个时候酒瓶新酒,便是导演的功力。《倭寇》里面有大多数人不了解的东西,如影片的台词说:高手的事情很难懂。普通人怎么明白高手的事,不能照着做,只能看导演的本事。

《倭寇》的画面,我最欣赏的是佘小姐走在巷子里,竹影摇曳,她一身白衣,面容忧郁而迷茫。她的情人搬着一把异常高大的椅子跟在后面,一言不发。

这个镜头里的人物,情绪饱满的简直要溢出来,我看到这个镜头,暗暗担心,生怕导演安排出什么台词来。因为这个时候,无论什么台词都显得无力,加了,只有画蛇添足的效果。

当初看《游园惊梦》,里面的台词简直破坏了一切的美感,剥夺了观众所有的想象的空间。导演完全是在取悦西方观众。镜头中是中国人,但是人物的感情和旁白都是西式的,怪异的感觉,好比是看见外国人吃中餐,一人点一条鱼,抱在胸前吃。而《游园惊梦》之中的镜头显得笨拙无比,当翠花(我对编剧取得这个名字真是不屑)撞见了荣兰和那个男人,之后是独自漫步在山林之中,镜头给了她特写,侧脸,似乎努力想从她的表情之中告诉观众,当时,她有多么悲伤。与其用这种低估观众鉴赏力的镜头,为什么不选择使用一个远景,展现出偌大的树林之中对比之下显得娇弱瘦小的身影?如此,周围之景也融入镜头之中。

而《倭寇》开始的画面,是雨落残荷,不知道导演是否喜欢红楼那个桥段,林妹妹要“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是落在开头,有些不明所以。或者导演有禅宗意境,那又是别样趣味,只是与影片脱太远,意境不谐。

《倭寇》的直白,恰恰正是那些富有象征意味的道具、人名、言语。四个老头围着桌子躺在竹躺椅上,旁边是三个异族女子在喝酒,在放肆的笑。渐渐地,老头们的话题转成了那些异族女人。现实生活之中没有这样围着桌子的躺椅,这是艺术,是导演的高调。

佘小姐的那把椅子,高得离谱了,如同她的人一样,处处离谱。佘小姐本身便不接地气,充满幻想,又难忍寂寞,要在世俗中打闹,却处处不满于现实,终于落得郁郁寡欢,这时候她的遭遇不仅不令人厌恶,反而有些同情的意味生出。

她要杀了裘冬月,让人不知道是因为羞愧太过反而生出杀心,但是导演怕人不懂,加了一句台词,让这个女人说出,被原谅最痛苦的调子。顿时整场戏崩溃,可惜了于老一场好戏!

只是一个这样的女人还取姓为佘,真是女子如蛇吗?不能不说导演太心狠,也太刻露!

裘冬月还有另外一个女人,饮马村的改娥,这个名字,也是个道具。导演太过聪明,心机安排到了这种细节,改娥,拆成“女改我”。又是长着佘小姐的脸,裘冬月,霜叶城第一高手,却是终究让女人改变了自我。为了那个女人上山,到最后却牵挂了一个不那么幻想,实惠到给了银子就要主动以身相报的女人。

设计精巧,裘冬月骗了一回佘小姐的护卫,赣岗,这个名字也是绝妙,赣,有赐的意思,这个名字是,给了你一个位置。处处被赐予,哪怕最后一个当一回高手的机会,也是被裘冬月赐予的。影片里有一场戏,赣岗找郄佬,表示要进他家找佘小姐,结果对方说你也可以跟别人一样潜进,但是他还是要走了郄佬信物,这个人物是这样子。

其他如刘铠,留得一幅铠甲,而且是一副纸盔甲。他想要一副真正的铁盔甲,当梁痕录告诉他纸盔甲的好处,他在乎的是自己内心认定的荣誉。这是一个有梦想的人,生在了没有土壤的环境中,注定成为庸人。正如影片之中郗老对天而叹:天下太平,不与小儿游戏,还能做什么?

想为戚家军留点影子的叫左偏使,左偏就是革命和激进,郗老对他说高手在民间。这是一句动人的话,这是一句口号,有完整的观念潜伏其后!佘小姐名叫么尼,谐音是“什么呢”。其实她本身就是个问题。她的生命简单而蒙昧,四处寻求活着的激情或者说自己的存在感和生活的意义,求而不得,让她甚至想到了死。赣岗只是个位置,这个位置是空的,赣岗只是占了位置上的便宜,近水楼台而已,这个位置很快被主角梁痕录取代了,为什么呢?梁痕录说,你打死几个,我见你几次。泡妞的高手哇!当然首先是佘小姐已经被他身上那种带有冒险精神和冲破一切的勇气所折服。

那四大家的四佬,蔡、王、陆、郗,导演把的问题藏于这个四个姓氏之中,不知是否隐喻文化之衰落成为形式的魏晋年间。影片之中,四大家族的名门正派的作风,拘泥不化,讲究门面,讲究正面进攻,颇有些周文的繁琐。频频提及的世家概念,也许是导演流露的一丝默认的笑意。正面进攻,却是躺下一地,战场上的兵技不比世家的武功。兵技只求目的,超越了一切的过程,生活偏偏是细腻的,人生的一切需要正面的面对,这就是世家的武功。如同第一高手裘冬月面对老境,面对与人通奸的妻子,面对自我。他选择退隐山中,却终究还要下山。他选择放过那一对背叛自己的人,却终于还是要实行一次报复,尽管后来他还是出手阻止了,但是说明他动过这个杀念。被艳丽的舞蹈刺激了的世家弟子在水牢中说:我们不是坏人,只是起了邪念。之前在广场上,有一名弟子为女子妖艳的舞蹈激动,动身练武,姿态妩媚陶醉,被郗老一鞭击晕,称这些异邦女子为妖女。妖,是蛊惑人心的意思。

四个花船姑娘,却叫梅兰竹菊,前面加一个赛字。梅兰竹菊是正人君子的代指,一个赛字,赛过影片之中那些名门正派的君子,或许导演想表达的是轻文从质。那些姑娘的活泼与世家的沉闷,到底何者为生命的真实呢?其实,真实的不是你愿意表现出来的,而是你正在表现出来的!周文疲弊,尽乎在此!

文明的萎落,恰恰是以最繁盛的面貌。一切落成了观念,轻易移动不得,抬手就错,文明便死了!

影片之中,面对船中的“倭寇”那些姑娘问,为什么不来一个前后包抄?四老之一回答:我们是名门正派,讲究正面进攻。正好影片之中梁痕录却斩钉截铁地说:战争,没有常理。战争,总是奇正相辅,放能制胜。而当座位上的大老还要再说什么,却被郗老打断,意思是面对蛮夷女子解释这些干什么,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世家大老,这么做,甚不得体!

影片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角色,一个叫裘冬月,霜叶城第一高手。一个是梁痕录,是戚继光的亲卫。冬月是十一月,十二地支之中属于子,子是开始。古人诗曰,冬至子时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一阳生,代表阴尽阳生,所以影片之中一直强调裘冬月渐至老境。阴盛则老,但是他雄心不死。山中寂寞,收拾不住这个第一高手。在面对改娥拉着自己的衣角,他说服自己:我是第一高手,只想做个善事。在被赛兰的棍子撂倒之前,还要反复告诉自己:我是第一高手。求而不得,是因为执念,他找不到自己的生机回还之处。他被郗老说了几句话,撩拨的咳出鲜血,证明了他有执念。第一高手老了,老而不安,老而不甘,却不知道生命的转机在哪里,这是裘冬月。

梁痕录对放弃努力的左偏使说,你的想法,现在是我的。这叫做信念。信念足以让一个人坚定,坚定的人便有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小聪明,而是生活为他打开了一个格局,这一点,俗人难以理解,或者按照电影说法,高手的事很难懂。梁是支架之中的横木,是支撑架子的关键。戚继光,一代天骄,独木擎天。如今大梁已,录取留痕。这个故事的演化,也不过是一代天骄影响所及的一些余韵罢了!

影片之中说俞大猷发明了鸳鸯阵,戚继光发明了棍法,其实事实刚好相反。鸳鸯阵是戚继光发明,俞大猷才是棍法骄子,甚至传棍法于少林。导演博学精深,应该不至于出现如此疏漏,或许是留有深意吧!

这种直白来自设计太过精巧,需要高水准的观众,也总欠缺一段天然风流。导演太过聪明,观念多,表达的欲望太强,终于成了幕后黑手!

梁痕录跟裘冬月有一场对战,导演在试图告诉人们真实的武学。最后两人的对拼,只是一下。如同之前老早提醒大家的:中原武学,模拟的是马战,两马对冲,杀招只在交错一瞬。同样的最后,裘冬月也是一下制胜,梁痕录颓丧不已。日本电影界的天皇,黑泽明在他的影片《大剑师》之中也有同样的镜头,椿三十郎对决室户半兵卫,有大约一分多钟的沉默,然后是暴起一击,身影交错之后便是鲜血激迸,达数尺之高。徐浩峰深谙功夫,将完整的过程也表现了,黑泽明靠的是天才和日本剑道的想象力。天才不需要知道过程,却能够将结果表现在观众眼前,但是徐浩峰有的是实在的武学。后来北野武翻拍日本经典荧幕形象《座头市》里面也有座头市一剑击杀保镖的桥段,可惜北野武用了一个镜头给保镖模拟他意念之中的战斗,自信满满之后却被座头市变化的剑招击败,真是毫无想象力的镜头,较之前辈黑泽明,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影片名叫《倭寇的踪迹》,倭寇在中国还有一个叫法:鬼子。鬼子的踪迹是什么?欲望,执着,邪念,无明,人心有鬼,处处留迹。或者算是点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看完《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孔子》主要讲述了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王朝已日渐衰落,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此时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一代大思想家孔子出身于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而深感忧虑,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他于晚年返回鲁国,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最终,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是,礼崩乐坏终促成万世师表。孔子逝世之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电影《孔子》中的情节主要从孔子五十多岁起展开,五十多岁的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踏上仕途。一次,在鲁国季相国的葬礼上,被指定陪葬的小男孩因为不想死而逃跑,途中被孔子的弟子救回孔子家中。孔子同情这个小男孩并且反对这种没有人性的陪葬制度,于是他在一次朝会上请求君主赦免这个小男孩。孔子的这一举动在朝会上引发了激烈争论。虽然最终孔子在争论中取胜,但他却因此与季桓子结怨。从这个情节中,我看到了孔子身为儒家创始人的善良。“仁”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仁者爱人,以礼杀人,则非礼也。”孔子是一位伟大的仁者。

后来,孔子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从这一情节中我感受到孔子不愧为一代大思想家,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谋略的人。

孔子提出隳三都的政策,也充分体现出了孔子过人的指挥才能,但这引发了佞臣谋反,直接导致了季桓子罢黜孔子。孔子从此便开始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子见南子”的情节也让我印象颇深。南子妖艳而又清纯,她能够读懂孔子作为圣人的痛苦与寂寞。但面对这样一个女人,孔子表现出了可贵的理智。美色与权贵摆于眼前,孔子仍然坚守了内心的仁义道德。这种精神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孔子师徒的周游之路也是异常艰辛。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3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于是派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孔子师徒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但即使在这种连生命都难保的危难关头之时,孔子依然讲诵《诗》《礼》。孔子弟子子路很迷惑,于是问孔子说:“君子也有处境艰难得时候吗?”孔子便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表现出了孔子对于理想的坚持和身处逆境时的平和心态。就算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众人接受,甚至处处被人误解、迫害,孔子心中的信念之火依然在燃烧,鼓舞着他不断讲学。就算身处逆境,君子也可安于艰难困苦。

影片的最后孔子归鲁。众人喜极而泣的场景让人感动。

电影《孔子》让我了解了孔子晚年的一段经历,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更让我了解了圣贤孔子的勇气和谋略,以及他对理想的坚持和他思想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影我是证人观后感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长假,中秋节,不回家。在自己的租来的小房子里,足足看了四天电视剧和电影。今天是第五天。

四天的时间,有两天半是看姜伟的《我是证人》那个电视剧,因为《潜伏》的关系,那是第一部让我从下午五点一直看到早上五点的电视剧。我是非常爱惜身体的人,这些年来从不为了些声色犬马的娱乐毁掉自己养气血的睡眠时间,但那一次,《潜伏》让我破了例。

我以为是孙红雷的原因,潜伏结束后就又去找了《刀锋》,觉得不太是味儿,再找了当时热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不料几乎要吐血。柯蓝的矫情,太多演员的扭捏做态,孙红雷也全无发挥空间。于是明白了,《潜伏》的成功,不只在演员。寻了导演姜伟的评价和作品,明白原来可能更重要是因为姜伟。

所以去看《我是证人》,那部片子并不能说有多么的好,可以和《潜伏》相比较的,不过看到了姜伟的发展轨迹。自己是纯属无聊,希望长假里有若干天的时间,什么也不干,不想工作,只看电影,被人家带着去思考,被娱乐一下而已。所以连续地看着,从早到晚。国产片的好处是可以听声音,不一定需要盯住屏幕看字幕,所以可以一边叠叠衣服,用灰尘刷粘掉刚洗过的衣服上遗留的洗衣机带来的灰尘和线头,擦擦地板,擦擦家里的所以落了灰的地方,一边听电视剧,关键的部分抬起头来看一看就OK了。打发时光的好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国产动画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哪吒在出生时,就被魔丸附体了。仙长用乾坤圈封住了哪吒的魔气,可是魔丸上封着天劫咒,被魔丸附体的人,只有三年生命。于是哪吒的爸爸和仙长去找太上老君,求他解开天劫咒,可是天劫咒一旦施了就没有解,但是天劫咒可以转移到和哪吒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哪吒的爸爸决定自己的命来换取哪吒的命,到了哪吒三岁的那年,他的爸爸送给了哪吒一个平安符,平安符里就装着那张符条。哪吒发现了这个秘密,就把符条给撕烂了,天劫来取哪吒的性命,仙长用七色莲花保住了哪吒的魂魄。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想:哪吒的爸爸竟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哪吒的生命,可见的父爱是多么的伟大呀!哪吒的妈妈并没有让哪吒一出生就被仙长杀死,虽然百姓们都希望把哪吒杀死。可是哪吒的妈妈为了自己生的孩子,竟然违背了老百姓。母爱可真伟大啊!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全文共 2491 字

+ 加入清单

李安的《少年派》,大约一个月前陪着孩子看了一遍,关注它是因为它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平常人总是这样,需得等到鲜花、掌声和奖项拥向某事物时,才会特别的关注它,我自然也不例外。若想抢在众人之前发现宝贝,那需要持续不断的精力去跟踪、发掘,并且还得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慧眼。这一点,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才是我们普通人的强项。

说实话,起初,真看不出这部影片有多少特别之处。也可能是我感觉太迟钝。

生活在继续,每天上班、加班、下班、回家共孩子家人享天伦、看书、和思考,我清静得象一个修行者,没有任何外界信息的打扰,我喜欢这样凡事如同局外人般的特立独行,保持一贯稳定的生态小环境,追求一份“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小家庭。在我看来,人生幸福,知足常乐、莫过于此。修行修的即是当下,当下就能洒脱。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如死水般静止不动了,因为我的思想每天都在古代遨游,沿着人类历史的轨迹,从秦汉遗史,到魏晋风雅,徘徊于南北朝,踯躅向隋唐宋明,我试图凭借通读历史来明白今世人生的悲喜善恶、兴衰离合,我们又该怎样过得更幸福?不是说读史可明智、鉴人知得失么?

不可谓没有收获,历史从来那么波折壮阔,令人惆怅惊叹,令人沉醉不愿归。而每当视野从历史中折回,再看今日网络所展现的社会,纷纷扰扰,如同万花筒般渐欲迷人眼,如同地球表面的地貌般千变万化。但每当你触及地壳的深处,那里却从来没有太大变化,上万年来,甚至上亿年来,地下深处,冰冷的仍然冰冷,火热的依旧火热。

历史就是这样。

不管它以何法障眼,以何象迷惑,本质的东西何曾有多大变化?

可是为什么,我们很少有这种感知,我们仍然沉迷于诸多幻象,因而常常忘却了我们原本可以更明智?

宗教很早就在思考这类问题了,或许每一个喜欢思考的人,都曾经想到过这类问题——在某个偶然的午后,思绪飘向遥远的伊甸园,那里有我们人类最初的纯真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们或有或无的失去了其中的某些纯真,当人类的智慧日益发达日益复杂日益多变的时候,当我们面对最简单的问题,却仍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就这样,过了这么久,我貌似有些头绪了,时间让我明白了李安和他的《少年派》,就象一杯米酒,放在阴暗潮湿无人关注的角落,时间让它悄悄发酵了。

《少年派》主要向观众讲了少年派死里逃生的两个惊险故事,一个关于少年派与动物之间的争斗生存,一个是少年派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第一个故事通过画面播放,第二个故事通过主人公口述。究竟哪一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哪一个故事是臆想中的,影片没有答案,因为答案在每一个人自已心里。高明的人总喜欢玩这种技俩,他常常不喜欢将明确的答案告诉你,他只是将故事说给你听,最后突然留一个悬念,把你的胃口吊起来,接下来你就自已发挥想象去吧,奇怪的是,被忽悠的人们往往也乐此不彼。

也许连少年派自已也搞不清,为什么最后会成这样,他只是想要活着,哪怕象动物一样需要付出千辛万苦,他其实是极其勇敢善良的、甚至是极其纯真的,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和挣扎,他居然没有精神崩溃,他还能保持这样平静甚至乐观的精神面貌,还能把自已的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或许他已经精神分裂了,也或许他已经彻底超脱了,对于他来说,那些经历早已如同过眼云烟,动物和人在他心里已没有多大区别,区别的只是观众的看法。境由心生,他那善良和纯真的心灵让他情愿只记得那些关于动物的画面。

李安是深邃的,手段又是很宗教的。他用两个很简单的故事,向大家抛出一个复杂的命题:一个故事两个侧面,你愿意相信哪个?我相信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会一样。从影片推而广之,在历史中人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命题,名利之争时常会有,为了更好的活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的在社会中挣扎,用动物的眼光看,和用人类的眼光看,人们的生存环境有着怎样的区别?我们是愿意做人还是愿意做动物,我们是愿意相信善良,还是愿意相信丑恶。选择善良会怎么样,选择丑恶会怎么样?有前因才会有后果。

人类是高级智慧的动物,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智慧,才造就了如此繁复的文明社会,而每个人截然不同的心境、经历和视野又折射出多种不同面貌的人生。常常是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反映出种种不同的感受。就象李安的《少年派》,就象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许多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就会得出不同的观感,一个完善周全的视角或许能分析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而一个带有偏见的视角也许永远只能看到被局限着的一面。

我们所要做的,也许就是尽量让自已的视野变得完善周到、高瞻远瞩。

所谓文明对人类的改造也许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纯真的东西,纯真原本无所谓善恶,只是人生来的本性,可是如今,就连这些本性都被华丽的所谓文明外衣掩盖了,不到特殊的环境,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在我们的本能中具然潜藏着这么多令人惊讶甚至可怕的纯真本性。这些本性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暂时被文明掩盖了。当我们回看历史,我们就常常发现,在许多斗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本性会时常显现,就象地底的岩浆般,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壮观的喷发,展示它的威力,而平时,它则被形式多样的地形植被覆盖着。

一个对社会人生觉悟的人,也许会成为一个无情的人,象地下的岩石一样冷酷无情,比如历史上有些博学多闻、经历丰富的人物;但也可能成为一个有情的人,比如佛、菩萨等。佛的解释便是“觉悟有情”。

一个凡事看透、又缺乏佛性的人是令人感到不安的,因为他会象孙悟空一样,有一双轻易看透一切的火眼金睛,和一根随时准备出击的金箍棒,让妖孽无处遁形。可是佛却不同,他虽也看破一切,但却能以慈悲为怀,懂得包容,认为一切都有因果缘源,所以也就情有可原,佛不觉得有些现象是要进行特别批判的。他知道一切只是人们纯真的本性在作怪,这本性与生俱来,无所谓善恶,就象黑夜必定会随着光明到来一样,佛即看透又悲天悯人,所以,人们便觉得他可敬,却又不可亲,因为大部分佛看上去都是喜怒不形于色,或根本没有这种表现的欲望,他更喜欢淡淡的、远远的观望人们,不信,你看那庙里的菩萨,无不是表情淡然、看破红尘的样子,不管人们做什么,他始终那副样子。

也许这就叫“超脱”,阅历和慈悲积累到一定程度,恐怕自会如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电影万物理论观后感

全文共 2875 字

+ 加入清单

我对真实的霍金、他的学术和生活都不了解,所以这篇万物理论观后感只针对电影里所呈现的霍金和他的生活。

影片的花絮中有对Eddie的采访,他说自己以前从来不知道霍金年轻时是很健康、很强壮的。影片里,青年霍金骑车、划艇,意气风发,像所有真正的物理学家一样,有孩子般纯真而自信的笑容:那是对科学的执着,对自己天赋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投身研究宇宙万物奥秘的虔诚。

剑桥真美啊!礼堂里,“Science”,“arts”的邂逅,各怀骄傲矜持,还有心照不宣的默契,让人想起费曼自传《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中费曼与阿莲的相遇。科学与文学本就是理性与感性的两级,学科学的男生与学文学的女生邂逅相恋便也带些天定的浪漫。之后,小酒馆中直接又笨拙的追求,舞会上的星光灿烂,康河边充满柔情的旋转,他们像一对普通恋人一样约会、接吻与热恋。

Eddie对没生病前霍金的精气神的把握是极好的。除却外形的相像,他只需一个斜睨的眼神、动一动嘴角,或是眼珠狡黠地一转,就能演绎出年轻霍金的自信、自负、纯真和专注。那是物理学家独有的纯粹而动人的气质。他站在那里,脑袋一偏,嘴角一扬,就是一幅又学院又不驯的模样。

当疾病的征兆开始愈来愈多地显现,当霍金终于重重地摔倒在地,他的世界里,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他坐在浴缸里,看着自己慢慢僵硬的手;看到他故作镇定地笑着对不知情的室友说:“我得病了,医生说我还有两年寿命”,看着他决绝地推开来看望的简,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学生休息室里看电视,此时,无需刻意渲染,你也能感受到他刻骨的孤独和难过。看到他僵硬又颤抖地提着球杆草坪上打球,赌气一般咬着牙把一个个球努力推进小门里面,旁边的简咬着嘴唇发抖,我终于忍不住在影院黑暗的角落默默流泪。很难想象霍金面临的是怎样一种痛苦与绝望:慢慢失所有的活动能力,头脑却异常清醒。苦难可以预见,自己却别无选择。后来他们结了婚,孩子接连出生,霍金丧失了越来越多的行为能力,生活中有更多尴尬和不堪。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那天,他和简宴请朋友们来家里聚餐,本该是值得庆祝的开心一天,他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不听使唤,以后再无法做到自己喂自己吃饭了。朋友们说说笑笑,屋里的灯光温暖明亮,霍金强颜欢笑,礼貌地离开餐厅。他试着爬上楼,却卡在楼梯上不能动弹,孩子在顶楼透过隔离网看他,霍金哭了。泪水从脸上无声地划过,他的面部肌肉抽动,眼神里都是委屈、无奈和辛酸,这个片刻Eddie诠释得太到位了,我坐在黑暗的角落里,也只觉得一阵阵心疼。

还有一幕,霍金坐在桌前,背驼得像虾米,低头艰难地从杯中喝水,那场面,很像一只低头饮水的骆驼。而长桌对面,简坐得笔直,端庄,优雅,坚韧。这残酷的对比看得人心中刺痛。后来简遇到Johnson,霍金一定也感觉到了那种危险的暧昧,可是他什么都不能要求,因为Johnson所能带给孩子和简的欢乐,他都做不到。看着自己的妻子与另一个男人带着孩子和自己一起其乐融融地玩耍,这对心高气傲的霍金来说,也一定很难接受吧。可是他表现出的只是平静与克制。霍金也曾玉树临风,也曾风度翩翩,如果没有生病,他会继续着自己的骄傲,毫无拘束地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也会坐姿笔挺,和简在一起,如同一对金童玉女;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为妻子分担家务,带孩子奔跑划船……如果不是因为生病,他本可以拥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一段完美的人生。

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霍金是什么样的,但影片里的霍金是一个绅士。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他的自由(至少是身体上的自由)与尊严,可是因着他的善良、体面与教养,他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当简身心交瘁、情绪崩坏时,霍金转过头对孩子说:“Your mother is very angry with me.”眼神像做错了事的小孩。看到这里,我很心疼这对夫妻。简的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霍金其实也很有理由感到委屈,疾病带给他的改变,他自己也无能为力。在这样压抑的时刻,他也可以选择愤怒,可他却选择了抱歉。自始至终,在影片里,他都没有抱怨过。他只是默默地承受,默默地努力适应因为疾病的进展而带来的身体上的改变。生病后他最大的一次情绪爆发,大概是做了喉管手术后再也说不出话来的时候,简拿来拼字板教他时,他的倔强与伤心伴着泪水喷涌出来。每次看到他哭泣,我都跟着心碎,那不是一个弱者面对病痛的呻吟,而是一个战士面对命运悲壮的泪水。

即便后来,他们生活里又各自有了别人,不再那么相爱了,他们也都没有刻意伤害彼此。其实他们本不是一对普通的夫妻,他们的结合也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就像霍金的父亲说的:“This is not a battle. This is a defeat.”霍金对简在起初是爱情,到后来,因为生活起居的依赖,也许慢慢转化为孩子对母亲般的依恋;而简对霍金也从热恋升华为沉重的责任。即使是多年平凡的生活也足以磨蚀最深挚的爱情,何况是多年非同常人的艰难生活。当简的身心需要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被满足,当简在最无助的时候无法感应到来自霍金的帮助与支持(即使他并非无意,而是有心无力),当简甚至都无法与霍金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当霍金不得不把自己最尴尬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在爱人面前,当霍金不得不在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中一次次被伤及尊严,当霍金不得不接受简的外遇,却又无从责备,也许这段感情就注定会走到尽头。

后来看到霍金搬出他和简一起生活的住所,心里还是有点难受。可是当简流着泪说出:“I have loved you. I have done the best I can”,我便释然了。我猜,在说出和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他们大概也都释然了吧。不是没有爱过,只是再伟大的爱,都被命运的车轮碾碎,消逝在琐碎、尴尬、乃至不堪的小事中。如果不是生病,他何尝不是个万人仰慕的翩翩少年,尽到一个丈夫的义务,成为妻子儿女的骄傲和保护伞。他们不是输给了彼此,也不是输给了自己,只是输给命运。而当他们被女王授勋归来,坐在自家庭院里,看着眼前三个孩子笑闹着跑过的时候,霍金说:“Look at the things we produced”,语气里仍然饱含幸福,这是与命运的和解,与相濡以沫的爱人的和解。

命运待他如此残酷,可是他却依旧善良温柔如初。

不爱了又有什么要紧,爱上别人又有什么关系,谁说爱一定要完美。就算眼前柔情蜜意不再,过的美好并没有消逝,他们人性中的美好都没有消散。经过这一切,他们彼此成就,也彼此成全,很难讲,他们有没有真正分开,因为过几十年的生活里,他们都把自己刻进了对方的生命,就算分开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乃至思维方式,都带着对方的烙印。如果能各自怀着对对方美好的回忆与感激,开始一段新的旅途,又何尝不是美好的结局,说不定,更胜过继续在生活的一地鸡毛里撕扯和彼此伤害。

最后分开的时候,霍金问简:“How many years?”简说:“The doctor said you had two, but now we had so many…”。

我想,这一刻,面对死亡,他们都是胜利者。这是爱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电影《夺冠》观后感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1986年,女排写就五连冠伟业,但随着主帅变更、名将退役,中国女排青黄不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沉寂,就是17年。

直到2001年陈忠和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淘汰上一代名将、提拔新人,在他的运筹帷幄下,中国女排队伍焕然一新。

陈忠和指导继承着老女排精神,终于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2003年第9届女排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阔别了17年的世界冠军奖杯,终于回来了!

他一手缔造了“黄金一代”,是与郎平相当的冠军教头。

2008年,陈忠和指导率领中国队,郎平坐镇美国队,两方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交锋,“和平大战”轰动一时。

陈忠和教练的扮演者不止一位,之前已经曝光年轻版的陈忠和由彭昱畅饰演,而任教期间面对举国上下的期望和瞬息万变的战局,始终笑对一切的传奇教练,黄渤当仁不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对阿凡达电影观后感想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最后也去看了阿凡达,这个片子给人的感官震撼真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片子的前半部分完全是在给你展示另一个星球的绚丽风光,和21世纪最新的电影技术。加上3D效果,无论是在荒野上奔跑,还是在苍穹上飞翔,直如身临其境一般,而且是一个新奇的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且我相信看这个电影看到中间的没有几个不眼角闪光的,当生命之树(额。我还真感觉蛮像暗夜精灵的)被人类的机枪导弹扫射倒塌,当人类的推土机推掉一颗颗外星植物,我霎那间想到的这不就是人类对地球现在所做的一切?而电影最后所有潘多拉星球生物联合起来大反攻这难道不影射着地球对人类的报复?也许我想多了吧,这个片子影影射的东西太多,我还得缕缕,环保,宗教,人性等等。

说点不好的吧,片子的结局我是很不满意的。当人类的主舰被干掉,大反派(叫什么我忘了)开着机器人下来和主角大战的时候,我已经没看下去的欲望了,下来完全是一个好莱坞经典的英雄电影套路,詹姆斯卡梅隆耗时十二年的电影最后的结局还是英雄大胜恶魔,主人公拥的美人归,我是很失望。如果结局变成主人公被擒,送回地球,潘多拉星球被毁,最后的镜头是人类又找到一个新的美丽星球发现矿藏,然后荧幕慢慢落下,我感觉效果会好很多,发人深省。像铁达尼那样的悲剧才更加能让人铭记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倾城之恋》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582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和原著还是有点出入的,毕竟这是几十分钟的电影,并不能完全地表现原著的丝丝入扣,但是在电影的角度,这是一部非常经典、成就非常之高的影片,不论是女主角的青涩和细腻的感情,还是范柳源不羁、潇洒的翩翩公子形象,都干净纯粹的表现出来了。范柳源的潇洒,流苏的传统中国女人的风韵,使整部影片显得唯美而不可言。整部影片由爱情这条主线贯穿,以两人最后结婚为结局。两人在开头的调情,到同居,再到范离开,到最后的公布结婚,无不体现在那个大背景下的人们对感情的冲突想法。随着战争的到来,两人的关系由情人转为夫妻。在战前,两人就如普通情侣般调情,范柳源在与流苏同居后就毅然的选择离开;在危难中,两人就像真正的夫妻那般相敬如宾。战争是两人爱情的转折点,若是没有这场战争,也许流苏永远只是范柳源的情人。看着在旧房子里,流苏揉搓着面团,范柳源擦着地板的画面,在混乱中紧紧相拥的两人,心中流过一股暖流。这种清苦的生活也许不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但却是流苏所向往的生活,也是那个年代所有的中国女性所向往的生活。

这部影片给我的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人性的冷淡。流苏是一个与前夫离婚的女人。从前夫家中回到自己家,受到的不是家人的安慰与照顾,而是家人的冷嘲热讽,还骂她是拖油瓶,她哥哥的一切不幸都被嫁祸在流苏身上。流苏很气恼,但是却无法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只能默默的忍受。可以看出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是多么的冷清,女性的名节是多么的重要。

流苏是典型的中国的女性,美丽温柔。但是像她这般的女子本应该安安静静的呆在家中过着小家碧玉般的安乐生活,但是她却个沦落为用一个城市的失落来换取爱情的境地。她与范柳源的爱情是在战争后才得正果。真的是可叹可悲。

而范柳源,一个从小在外国长大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翩翩绅士,他喜欢流苏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他说她是他见过的最真的中国女人,他说她最美的时候是她低头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影片中可以看出,范柳源对白流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他的只有流苏那颗懂得低下的头。范柳源不提倡婚姻,他说婚姻是一段长期卖淫,最后与流苏结婚,只是因为战争,若是当时没有爆发战争,白流苏也只是他后花园中的稍微有点特殊的一朵。

他们两人的爱恋让我想到现代人的爱恋。恋爱中a的女人都有一个通病:恋爱中的女人往往听不懂男人所说的话。在宾馆的那天晚上,范柳源在电话里说的话,流苏完全没听懂,从她的表情与行为就可以看出。那天,他们完全就是各说各的。他们这完全就是精神恋爱,所以才会有这么个毛病。而且,所有的情场老手都和范柳源一样,只要女人到手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放手。在流苏跟他过夜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了个借口要回英国,日期很确定:一年半载。若是没有这场战争,这一年半载也许就是一辈子,谁知道。在追求流苏时的甜言蜜语,结婚后就不再对流苏说了,因为不再需要了,他只对有需要的女人说,是情人还是别的?谁知道,反正不是流苏。恋爱是不分时代的。流苏说:“炸死了你,我的故事也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这个神经的女人。这是否室现代女性与那个时期的女人最大的区别?现代的我们是绝对不会以别人的终结作为自己的终结的,更何况是因为男人。以前的女人受到的束缚太深了。范柳源说:“鬼使神差的,我们倒真的恋爱起来了。”还说:“那不算,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这种花心虚伪的男人现在很多。好的留了下来,不好的也遗留了下来。

两人最后的结局看似美好,实则依旧悲凉。香港战争使范柳源的生活转为平实,但并没有将他的劣根性剔除。婚后的他不再对流苏讲甜言蜜语了,因为没有必要,流苏是自己人,他的好话只讲给别的女人听。白、范两人最后虽然结婚,但其实都是以悲剧结尾。这更像作者自己的结局,一段婚姻的背后隐藏着悲凉的真相。

这是一个庸俗而又不失唯美的爱情故事。世俗对人们的毒害、女性的哀伤和战争的残酷,都在该片中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驴得水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那首《我要你》:我要,你在我身旁;我要,你为我梳妆···在大西北黄沙广漠的天底下,有这样一首绵绵的情歌,也算是缺的三民小学的一股清流了,虽然演唱的张一曼到底是不是彪子我也不想考证了,这也反映了话剧里面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多面的。

张一曼外表风情万种,穿着碎花小旗袍,懂风花雪月,但是就像她“睡服”铜匠后说的:你在我心中不过是个牲口,那个时候刚好是你罢了。铁男呢,开始非常勇敢,耿直,但是在枪口之下一下子就蔫了,摇尾乞怜,前后对比太过强烈。不谙世事的铜匠转黑后太过可怕。魁山在被一曼拒绝后更是由爱生恨,百般侮辱一曼,性格更是大变,那句“你不能以你的思想道德去约束我的个人利益”更是将利己主义宣扬到底。校长为了金钱和生存牺牲女儿的幸福,让她嫁给铜匠,让人唏嘘不已。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在边区的三民小学,杜撰了一个叫“吕得水”的老师骗取教育部的津贴,一个谎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圆,剧情的张力就此展开,老师们骗特派员、特派员骗美国慈善家,最后老师和特派员为了共同的利益骗慈善家,这是全局的高潮,最后弄得个鸡飞狗跳,荒诞不已。我还没看过话剧,但是,我想用话剧来展现比电影会更加刺激,话剧让我们观众更加关注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剧情发展,且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将话剧改编成电影,以此来让观众回过头来关注话剧,这本身就已经是话剧的胜利。

[驴得水电影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影驴得水观后感

全文共 2007 字

+ 加入清单

观后感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电影驴得观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风很大,天很凉,现在是16年10月30号23:48分,在晚上8:15分的时候我们看了一部叫驴得水的片子,有些感触想记录下来,关于人性的探索,窥视,秋风很凉,落叶打着旋争先恐后的奔向大地的怀抱,这样的孤寂悲凉,或许人生就是悲喜交加,人性就是善恶难辨的。

故事开头是在民国,据情节推测应该是在国共内战期间,地点是在一个偏远山村的小学,出场人物,孙校长,赵一曼,周铁男,裴老师,孙佳,铜匠,特派员,美国慈善家。

人物 1 孙校长出场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正能量   积极有梦想的老校长的形象,他为了建立一个学校,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读书的环境谎报了一个叫驴得水的老师   其实它就是一头驴,到后来一整串的悲剧都是由此埋下了伏笔,  那是一头为他们拉水的驴,老校长的初衷是善良的,但是在后面一列的故事中,校长为了保护自己的学校,默认甚至又推波助栏让一曼跟铁匠睡觉,到后来在特派员的逼压下给一曼剪光头发,甚至后来让自己的宝贝女儿跟铜匠结婚,一步步走向突破道德的底线,不得不佩服做作者运用这样形喜实悲的手法让一个本来善良的老校长走向人性毁灭的边缘,更加突出那个年代的悲情色彩。

人物 2 赵一曼,不知道为什么他给我的感觉很像白鹿原里面的田小娥,这世上并没有谁是生而的,电影中并没有交代一曼在城里经历了什么,或许是一些不堪的经历导致他成为了这样一个随便的女人,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有她的性感,曼妙身躯笑容中的不羁,性格里的豪放,旗袍下摇曳的曲线对男人来说像是致命的毒药,吸引且危险,他跟着裴老师,铜匠都是出于身体的欲望没有太多的情感,铜匠跟他上床都为接下来的悲剧埋下了结尾,对于这样的女人我讨厌不起来或许说她是哪个时代的牺牲品更加贴切,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哪个山里的破旧小学里,她永远的放浪且禁锢的存在着了。

人物 3 周铁男  他善良且勇敢,本来是一个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的阳光男孩,可是在特派员手下的的惊吓中,变得懦弱胆小,本来他跟孙佳应该有段美好青涩的爱情故事,但是在这许多人的破坏下流产了,在一曼差一点被的的情节中,他在一旁拿起砖头又放下的动作,然后像个老鼠一样的瑟缩在一旁的时候,仿佛预示着他作为人的最后一点尊严被放下了,到最后他完全转变为特派员的一条狗腿子,这是在特殊时期把这样善良的人变得麻木不仁,人变鬼,一个社会悲剧的缩影。

人物 4 裴老师最开始是心中有爱的,在一曼剥算皮的情节中,他说我喜欢她,相信她本来就不是那样的女人,或许一曼是有被触动的,但是有些命运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的,到后来看见一曼和铜匠上床的时候彻底磨灭他的人性,浇灭对生活的热情,成为一个披着人皮的禽兽,裴老师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没有原则没有信仰的人,现实生活中或许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一车悲剧。

人物 5 孙佳代表着希望,她有点像雷雨中的周冲的角色,他天真,正直,博学多才,是校长很珍惜的孩子,整部电影在她被迫保护父亲要嫁给铁匠的时候是最让人揪心的地方

很庆幸最后他走了去了延安,就像希望正义的火种再多黑暗都是雾霾都是掩盖不住的。

人物 6 铜匠是一个让人既恨且同情的角色,本来他是不用被卷入到这样的一场闹剧中的,他本来过着自己安逸的小日子,不过由于被所谓的一帮只是份子为利益,一步步带入人性的深渊,也许他在跟一曼以后是真的爱过,从他媳妇破头烂齿的要打一曼中看出他的反抗是想保护爱的人的,悲剧就悲剧在这样的一个老实人,在一连串的刺激下变得麻木不仁,他在特派员面前出现就是要报复这几个人,让校长剪掉一曼的头发,得到变态畸形的快感,他不知道的是这也成为压倒爱美的一曼精神的最后的一根稻草,她疯了。。。,这或许就是当时那个社会的悲剧。

人物 7 特派员   他是一个利益熏心的伪教育家,满嘴我尊重文化人的脾气,什么英国留学,狗屁不通,满脑子都是钱,在利益的驱使下他荒唐的计划了驴得水老师的葬礼,一个这样的人掌握权力,谈何教育,真是莫大的讽刺。

人物 8 美国慈善家,真的佩服他的心脏够强大,在经历了高原反应,这帮人的算计,还有驴老师死而复生的刺激下,还能健健康康的活着,真是不容易,本来是一片善心结果都喂了狗了,典型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代表,这世上唯有金钱,地位这些才能诱使本性善良的人,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吧。

人物 9 驴得水  最有意思的是,串联整个片子的一个角色竟然是一头驴真是莫大的讽刺,这也是开心麻花的黑色幽默的精华所在,同时这头驴死的最冤枉,任劳任怨的给他们干活,骗取工资,最后还是不免被吃掉的下场,心疼得水一分钟616161616161

以上是笔者不成熟的人物分析和感触,这也是最近看的为数不多的好电影,整体属于黑色幽默的风格,手法是开心麻花擅长的讽刺,笑中带累,情节紧凑,片中大量的远景,全景镜头适时出现可抖包袱,可交代情节,看的出来作者拍摄手法的老辣,总的来说算一部质量上乘的文艺佳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电影《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242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中华文化名家选讲》课中,我们对孔子以及儒家思想有了较深的了解。接着,我们又观看了商业电影《孔子》,我们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产生了许多感想。其中,我个人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两点。

首先,我认为,孔子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在孔子的那个年代,屹立了数百年的周室王朝朝不保夕,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战争,老百姓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的。而孔子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尽管他被愚民们误解和嘲讽,他被权贵们妒忌和排挤,他被君王们猜忌和放逐……在电影《孔子》里,在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陈蔡被围、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这几个最具有戏剧性的被进行过改编的孔子的重要经历片段中,可以听到,他对鲁定公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面对公山狃对他的拉拢而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在冬祭大典之前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与齐国会盟时对齐景公说的“君子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对鲁君的劝说“志士仁人,宁杀身,以成仁,不可以求生而害仁”;孔子对南子说自己的信念“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精神理念。就算是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熟悉孔子的这些名言,这些名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平时日常的言论、行为和思想。而经过孔子及其弟子学生、历代儒家的倡导与发展的儒家思想更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深刻,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其他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因此,孔子一直是我们的精神导师。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孔子仍然会是我们的精神导师。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又掀起了一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重视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建立中国的思想道德体系和进行诚信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需要我们从本土的、传统的文化入手。即使是在更现代化、网络化的社会里,我们及其后代们仍旧需要仁,需要义,需要礼,需要智,需要信,需要忠,需要孝,需要礼仪廉耻……我们仍然需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倡导和发展,在以后的日子里,孔子仍然会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孔子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

然而,孔子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形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孔子的一生之中,孔子是孤独的。我们知道,人是渴望能够被别人理解的,因而孔子也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希望能在人群中找到知音。“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都说明知音难觅,被别人理解是很难的。更何况孔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其理想之高远,境界之宏大,更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孔子不能被别人理解,他感到了孤独,说:“莫我知也夫!”又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与!”这里的“知”就是“理解”的意思。“没有人理解我啊!”茫茫人海,知我者谁?这是何等的孤独。在影片《孔子》中,颜回爱孔子的大道多于爱自己的生命,他为了那几捆竹简而被冻死。颜回可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更是孔子的知己,颜回一死,孔子便觉得是天将丧他,可见,孔子的知己是多么的稀少啊!以致于他的知己一死,就如“天丧予”!从南子的话语当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世人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却不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孔子要找到一个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的人难啊!这也注定了孔子的一生是孤独的。并且,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孔子的误解是没有中断的。在电影《孔子》的最后,孔子吩咐弟子将整理好的《春秋》呈送鲁公,便面向着夕阳,溘然长逝。在他死前,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世人理解我,是由于这部书;误解我,也是由于这部书。”可知,直到孔子去逝前,孔子还是难寻知己的。孔子给后世的是一个仁者形象,心胸旷达。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一个极为孤独的人。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里,千里马是有的,但缺少伯乐;志同道合的人是有的,但难遇知己,这注定了孔子孤独的悲剧形象。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伯乐,需要知己,不然,我们同样会注定生活在孤独的自我圈圈里。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和满足其奢侈私欲,残酷地压迫人民,横征暴敛,社会极为动荡不安。而孔子反暴政,其志向是想救世,他的理想社会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立”。由于现实的缺憾,孔子萌生了理想,但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与现实是矛盾的,现实越是令人失望,理想越是完美,则它们之间的矛盾越大。孔子正是这样,他的“理想国”在当时战乱纷争不已,各国都谋求强权的社会中是不可能被理解和接受的。现实是那样糟糕,他的理想是那样高远,而他又始终坚持理想,不愿向现实低头,因此他到处碰壁是很自然的事情。到处碰壁直至老病而死却又壮志未酬这便是孔子政治悲剧的主旋律。就例如电影《孔子》中的堕三都,当时孔子为削弱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世卿的势力,提出了堕三都(即拆毁三家所建城堡)的举措。但堕三都的行动由于种种阴谋阻挠而半途而废,随后鲁定公和季桓氏又开始迷恋于齐国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并且在郊祭时没有送给孔子祭肉,鲁君反过来劝说孔子:“你应该学学寡人,装点呆,卖点傻。你的师尊老子不是说过嘛:无为,方能无不为。”从这我们又看到,当整个社会都几乎沉溺于利益、权利、昏庸和迷惑中,高尚和智慧的圣人反而会受到冷漠、排挤、妒忌和攻击陷害。同样地,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要再让我们身边社会上的圣人再受到冷漠、排挤、妒忌和攻击陷害了。

当然,商业电影《孔子》给我带来的感想还有很多,这只是我个人感受最深刻的感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孔子及其儒学思想,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相信,只要我们理性探讨、学习和倡导发展孔子及其儒学思想,孔子会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同时,我们也应该吸取由于当时社会的局限性给孔子带来悲剧的历史经验教训,使我们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电影观后感大全高分选文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9月28日晚,《榜样》专题节目的播出,用平凡故事讲述了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了党的崇高理想,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彰显出当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

曾有哲学家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老一辈革命者甘祖昌和龚全珍,省吃俭用,到社区和学校做志愿者,把工资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河南新乡的好支书吴金印,造田、修路、种树,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寻找榜样的共性,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心中必定有着自己的信仰,并且矢志不渝。我们学习榜样,要特别注意看到他们身上信仰的力量。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将其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是我们永远的课题。我们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夯实自己的党性根基,进一步坚定信仰,也要学会释放信仰的力量,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

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9月28专题片《榜样》观后感12篇9月28专题片《榜样》观后感12篇。见德思齐,是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应有的品质,行胜于言,我们应当将所思之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强烈的标杆意识和高度的大局认知,将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高高举起,以榜样丈量继续前进的高度与深度,要让思想和行动时刻以榜样为准,做到形于高、立于位、明于势、掌于度,做到心正、身正、言正、行正。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向榜样们学习,充分意识到平凡岗位的背后,都会有不平凡的意义。我们更应该有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困难,获得最真实的基层信息,才能为农村老百姓多做事、做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电影观后感大全满分优秀汇集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狂风呼呼地吹,暴雨也毫不留情地打在那初生的枝叶上;此时,却有一个人将自己的雨伞化作那坚毅的避风港,任由如一颗颗珍珠重的雨滴打在自己身上……这幕景象不禁让我想起那让我永生难忘的电影──《东大灰姑娘》。

那是个有关一名中辍生和癌末名教师的故事。真纪自幼父母离异,妈妈也只顾着游玩享乐,自己为了生计而休业工作,直到老师的出现,才使她下定决心努力向学。但有一次,妈妈为了一己之私,将她考试的报名费偷走时,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东大。

但老师却立刻赶到她面前,忍住自己被癌症侵蚀的伤痛,努力劝导她不要放弃,告诉她仍有很大的希望时,我的心中却突然涌起一阵莫大的感动!那份不畏自己时日不多却仍要帮助真纪的善心和真纪因此勤奋向学的勇气,化作一股股暖流,温暖、感动着我的心。

也许是因为自己时日无多而决定要帮助别人完成自己的梦想的觉悟吧!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细心指导、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的那份善良,早已变成滴滴温暖,滋润我的内心,让我了解到:一个适时的帮忙会对一个急需救助的人产生莫大的鼓励!

真纪的勇气也渲染着我的内心,也许成功的机率微乎其微,但她却仍然要改头换面,抓住那早已被自己放逐已久的希望,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向学的那份勇气,更令我了解:只要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一切努力将会化作翅膀,带你飞向自己的愿望!

多年之后,见到那株新生的枝叶早已化作一棵坚挺的大树,东大灰姑娘的那一幕彷彿又回到我眼前:坚定自己的勇气、努力追逐梦想和帮助别人的善良的念头早已成为我的目标,以期自己未来可以和他们一样,完成自己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电影国徽观后感

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国徽观后感作文(一)

无论是在天安门,还是在人民大会堂,或是在公安局,我们总能看见大门上方正中央那颗耀眼的国徽!国徽是我们中国的象征,这是我从电影中学到的。故事要从1949年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征集国徽设计的消息也在全国传开,举国上下都投入到了这次重要的任务之中。上至清华大学,下至沈阳工厂,他们都设计出了“属于自己的国徽”。

为了能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高庄先生由于过度劳累,患上了脑血栓,导致右眼失明;梁思成先生的脊椎骨也出了问题。经过几重挑选之后,国徽的设计图案终于定了下来。可是一个个铸造难题又摆在了沈阳第一工厂面前,经过顾书记、戚午福、厂长、苏霍巴尔等工人的努力,中国第一枚国徽铸造了出来。也就是在这一刻,我们中华民族又一次在世界面前高高地昂起了头!电影中的一个场景让我久久难以忘怀--顾书记冒着生命危险去修补那高达六七十度的燃炉。他穿着厚厚的防火衣,一点一点地将坏掉的物件卸下来,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顾书记竟最后被阵阵热浪蒸晕了!这一幕太震憾了。

同时我也真想对他说:“你真棒,我也要向你学习,成为一名爱国敬业的人。”在生活中,像顾书记的人还有很多很多,98岁的老人胡佩兰在生命之烛将要熄灭时坚持为病人看病;罗阳叔叔为了给祖国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战斗机编队而不幸去世……一枚小小的国徽,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心血。它是我们中国的象征,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当我们拿起国徽,应该感到自豪,我是一名中国人;当我们拿起国徽,应该感到敬仰,敬仰那些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先烈;当我们拿起国徽,应该感到奋发向上,我要为祖国做出贡献!

电影国徽观后感作文(二)

我爱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绸,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

天安门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的正面图景,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

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稻麦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

国徽是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部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

我爱你啊,美丽庄严的国徽;我爱你啊,光辉灿烂的祖国!

电影国徽观后感作文(三)

《国徽》讲述了在解放后,我们国家需要国徽,经过筛选,最终选定了清华大学梁思成及另一位同志的国徽初稿。后来,梁思成及他的妻子想出了“红色描金”的手法制作出了国徽,经过修改和铸造,最终,晚了几个月的国徽挂在了天安门上,庄严肃穆而又富丽。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谷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它表明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表明了工人和农民不再受人驱使了,他们当家做了主人;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相当于在共产党统治下的人民群众,宛如一体。一个小小的国徽,浓缩了这么多的东西,我们可以想象,这枚国徽,凝结了多少设计师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为了国徽,多少革命前辈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为了国徽,梁思成在病中仍与妻子讨论,为了国徽,铸造厂的攻关小组耗尽了无数心血,为了国徽……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我们从小就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观看疫情防控观后感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趋势,全党全局全国各民族人民都站在一起,心连着心,携手抵抗疫情。“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继2003年抗击非典后再次出征,深入疫情前线。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无数医务人员不畏生死、不计报酬抗击疫情。“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成为2020年新春的集结号。我们要坚定信心,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坚决做好各项防护措施。作为学生干部,做好学校和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络员,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假期动态,做好班内疫情防控宣传。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恐慌也不能轻视。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及疫情的认知保护自己也保障他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我们一定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愿每一位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平安健康。愿每一位患者早日康复,愿每一个人都能做好防护,健健康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火柴人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罗伊是一个以骗人为职业的骗子,也因为骗人很成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婚姻不成功,或许是自己内心的不安,他得有心理疾病,对自己的环境总是很苛刻,见不得太阳,而且如果不吃药的话,会对自己的房子进行反复的打扫,而且只要地毯上面有一点污渍,他都会觉得恶心!在认识了一位叫做弗兰克的心理医生之后,逐渐变好起来,也意识到是因为自己的家庭原因自己才变成那样子的,最后,他甚至找到了自己的女儿,而且在女儿的帮助下,他逐渐变得快乐,当然,他们之间的隐私也变得越来越少,他把他的身份告诉了女儿,而且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之下,甚至教给她偷的技巧,但是,罗伊也不乏是一个好父亲,他要女儿把偷到的钱还给失主。

同时,他把自己的财产也透露给了女儿,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近,在一次意外之后,他甚至带着他的女儿行骗,当然,那也是他的最后一笔交易,他答应他女儿要给他一个好的未来,他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然而,自己却在关键时候失了分寸,他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有案底的,那么警察局会有他的头像和指纹,这样的话,找到她会是很容易的!这引起了罗伊的担心,主要是担心他的女儿,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于是,他尽力的帮助女儿躲避警察,但是,受害人还是神奇的出现在了罗伊面前,切勒令他继续行骗下去,并且要他交出自己的财产,为了保护女儿,他同意了,但是女儿为了保护大家又出其不意的杀害了受害人!这时的罗伊很是绝望,但是他最终决定帮女儿顶罪,还帮助女儿逃跑,但是这时的他被意外的打晕了,而且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医院,眼前出现了两位探员,他们发现了整个事件的真相,无助的罗伊只好找到原来帮他治疗的心理专家,然后叫他帮忙把自己的保险箱密码交给自己的女儿,而且希望她能够逃脱成功,自己则希望能够帮女儿顶罪,然而,如果你认为这是故事的结尾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其实是他的骗子搭档精心设计得一场骗局,他的心理专家,他的女儿,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骗到他的钱,罗伊终生的财产被洗劫一空,但是却无处述说,毕竟自己的钱也是行骗而来的,但这时的罗伊也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他娶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自己则当起了卖地毯的售货员,他也没有在责怪原来骗他的那一伙人,相反的是持着感激的态度,最终我们还了解到他的妻子居然怀上了他的孩子,这是多么其乐融融的景象哈!相信罗伊以后的生活会过得很好!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我们还是要好好的过自己的生活,而不要去做一切违法违纪的事情,就是到头来也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复联2》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634 字

+ 加入清单

赶着刚看完后的码字冲动,今天熬夜伤神也要扯完这篇影评。面对“漫威”这个产业所衍生出来的众多系列电影,一直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和态度,不屑的,赞赏的,欣慰的...反正不会太过深沉(这里还不带讽刺意味),所以在等《复联2》这样的一个机会做一个总结。

接下来这几段仅仅是对观后一些情绪化的文字,直观感悟吧。

在这之前先说为什么说在等这一部时做个总结,很简单,因为“复联”系列本来就是对其他的单品系列做一个总结,同时这也奠定了这个系列的规模和影片容量。我最近评论某些电影特别喜欢用“容量”这个词,它表示着在一个固定的框架或模式下你能在其中装下多少东西。《复联2》从开头就很“总裁”地张显出这个东西,这样高质量的“子弹时间”配合的长镜头是任何一部单品都没有的资本或表现其魅力,它们的容量等级都够不上这个档次。这个长镜头是“复联”系列的标志也是我很喜欢的,因为它能在一个场景或过程内漂亮地表现完所有的英雄。

再纵观电影整体,显而易见,这是漫威系列品中最为期待的系列作品,但是这个“期待”似乎必须是最意料之中的,因为你完全可以预料它的内容模式,它的剧情深度以及特效规模,如果它能符合你的这个预料,那么就是很好地完成任务了。所以最终这个“期待”还是建立在单品的“集合”上(你能看到所有英雄),说穿了,还是讲容量。从这个视角上再评估,这个续集的进步那就是非常大,首先在剧情模式上,它没有像第一部上做冗长的铺垫,把大场面和高潮赌在最后的城市火花中,而是...假如我们把复仇者联盟当做一根毛线,利用人物矛盾使其呈多线形散开,并且一直相互呼应着直到重新结合,这样的情节对爆米花电影来说是具有很强的戏剧张力的,至少你可以看出编剧在续集效应上下了功夫的,远不像《变形金刚》系列里的那些蠢货那么傻。这样看来,那些对这部电影失望的人,这种想法其实有点如同“它本应该不是它本应该的那样”。

比较激动的是,这是自己的第一次IMAX观影,献给《复联2》当然不会后悔,3000多个特效镜头让你慢慢品尝质量的滋味。再扯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大家不必在意所谓“3000”个镜头的这个数字,这并不能从数据上说明有多么多么地牛逼,我们已经进入CGI技术普遍的时代(甚至有点审美疲劳) ,你只需要一个足够的“容量”,爆米花电影可以走任务似的办到,如果在未来这种数据的会占少数的话,只能说明是没有必要;另外呢,就是IMAX,这样你就会对比到近来流行的4D和中国巨幕DMAX,你要相信的是,后两者仅仅是满足娱乐需求的存在而已,IMAX更像一种观影品质的精神,DMAX只是技术上的替代品,说通俗一点,它只是把屏幕放大了而已,打光和清晰度等影片规格上的要求远不达标准,而4D就更是乡巴佬玩的玩具了。

最后再扯一些零碎的,比如喜欢红女巫这个角色,本人是很好姐弟恋这口的,博士和黑寡妇这段老感觉插得很牵强,还没体味完就“散”了,希望是铺垫下一集吧。至于其它cp什么的我只能说对贵圈是敬而远之了。

观后感内的东西讲完了,之后就是说我很想谈的当今的漫威产业。题目和内容反着来是想给大家一个由浅到深的入文感(你懂什么,逼都是这么装的!),不过可能会是伪深沉,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在谈哦。

对于新纪元的漫威作品,最开始可能要从《变形金刚》系列说起,因为当时还是特效控,《变形金刚》算是开启全新特效风格的一部电影(就是金属机械那一类),而第一部作品《钢铁侠》一开始在那个时候可能只是觉得是潮流的附属品。直到《美国队长》,系列关注度或说粉丝可能才成一个稳定的系统。而这个时候《变形金刚3》 的全景俯拍深入到街道串联的CGI泛滥式风格似乎奠定了漫威电影的特效风格,最后便到了《复仇者联盟》的大获成功,完全奠定了漫威电影的时代爆米花电影的地位(到这个时候本想说漫威系列是胜在剧情和人文上,但似乎已经和《变形金刚》系列不成对比关系了,后者早因为从内在化解被淹没在时代里)。

确实,漫威电影在当今,从特效上拥有最前端的工业光魔坐镇(即使很烂俗),风格上满足“迷们”(实在不知怎么称呼贵圈)各种趣味,商业模式上异常的好莱坞,文化上则是重塑美国近代深入人心的英雄文化。但这些所谓的优势,对我以前的态度来看,根本不值得一提,那是相当看不起这个系列。觉得只是利用刚刚普遍的CGI特效大捞一笔,利用所谓的文化重复以往而没有创新价值,最后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固定大众的观影层次,这种盛行使电影更为产业化,不能创造出任何新的思潮,“引导大众”逐渐沦为完全地“满足大众”。具有艺术性质的东西被拖着走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后来慢慢地冷静下来,想重新进行思考或重新定义其价值。接下来我就稍微讲述一下。 长时间的“盛行”能诞生一种电影文化,一开始的反感或许就来源于这是对文化的重复而且绝不深沉,后来觉得自己的思维是不是狭窄了一点,比如我是在把超级英雄和科幻文化从时间段上生硬地切成了两种,它的本质或许只是这种经典文化的延续发展。还有,我们把视野放到那个年代,当时的影视作品仍然很盛行,仍然很模式上的肤浅,但却没有影响电影语言和风格的发展,或许我们可以定义为这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性。从这个角度想,你就可以宽容许多了,因为现在电影艺术仍在发展,当市场盛行“商品”衰落后,经典是有力量可以继续带动的。

排除前面这些后,现在流水线式的科幻电影仍具有一些批判性,上个世纪,科幻片多少是顺应科学发展为视野和背景摸索发展的,《2001太空漫游》则是其代表,而现在大多数却是在用特效重复旧模式旧想法,所以我希望《星际穿越》之类的能作为先驱带动起来。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中,《黑暗骑士》绝对是里程碑式的存在,虽然都在讲和平什么的,但都是架空哲学,好莱坞用烂的那一套说法,从来没有哪一部能像《黑暗骑士》这样融入深沉人性的探讨,并且淋漓尽致。希望这一点上超级英雄片可以以此为榜样,不过暂时不指望漫威,因为就模式上来说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最后,再分析一下漫威系列作品的内在的发展可能性。从《钢铁侠》开始,到《复仇者联盟》 中的系列单品,似乎都是为《复仇者联盟》而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如此期待的主要原因。而单品在这之后又除了续集再在到这部《复仇者联盟2》,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单品的续集上都很在各自剧情上下一番功夫,而《复联2》却给人一种停滞的状态,它虽然集合众多,但在“带动”整体上显得那么微妙。如果模式因此发生一些变动,我是说在单品作为一部电影来讲,能够更加精致和自我发展,这样或许对于“引导”和长时间盛行来说是很有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电影《秀美人生》观后感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黄文秀的生命定格在了30周岁。6月16日晚,这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在驱车探查暴雨灾情时,所乘车辆被山洪卷走,不幸遇难。

黄文秀用其短短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毫无疑问,黄文秀是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看齐的榜样。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从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动力,就要以她为标杆,具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责任与担当。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担当诠释忠诚、以担当体现作为。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学一学她“团结人”的领导艺术。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同时,注重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心交人,让身边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要像她一样不忘初心,自觉为民造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事事想着群众。奉献是党员干部最神圣的职责,党员干部就要始终心系群众,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领导干部怎么干?摆在面前的榜样就是黄文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好日子也是干出来的。干部干事,应该以“为民”为初心,以“自律”为内省,以“实干”为要求,把党和人民事业当做矢志不渝的追求,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踏踏实实在基层扑下身子干实事,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创先争优,创造出无愧时代的辉煌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