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鲁迅先生作文汇集20篇

东郭先生: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鲁迅先生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4976

作文

1000

写给白居易先生的一封信1000字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白居易先生

您好!

我是来自21世纪的一位苏州的中学生,今天想跟您说说山塘街。

想当年,你在公元825年来苏州任刺史职务,也正是因为您的到来,苏州的历史上又增添了一个文化瑰宝——山塘街。

我第一次看见山塘街时是一张夜景照片。夜晚,一切都恢复平静,昏黄的灯光把山塘衬托的是那么祥和、安逸。小桥之下,船儿在水上飘着,船娘的歌声也在回荡着。白墙黑瓦上的灯笼是通红的,照得很暖,很暖。住在山塘的人们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很自然,很开心。老一辈们则在古戏台旁听着苏州软糯的评弹,咿咿呀呀,婉转中令人回味。看完,我便赞叹不已,这比昆山的周庄还要漂亮。

看完这张照片,我便对山塘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爸爸的口中了解到山塘的历史“话说当时白居易来苏州任职,看见苏州的水路不通,便萌发了要流通水路的想法,令人修造了山塘河。那有了河,怎么能没有街呢?所以,白居易先生又令人修造了一条路,这条路也就叫七里山塘。”“为什么它叫七里山塘呢?”我不解地问着。“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面,东连红尘中的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又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场大概3000多米。所以也被称为七里山塘。”听了爸爸的介绍,我不禁为您的功劳竖大拇指。

有幸,我在上个月到了七里山塘。那真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古街。走在青黄的石板上,浓浓山塘之味扑面而来。走了一会儿,看见一个古戏台。您知道吗?这是您修完山塘街后人们为纪念您而建造的。给您介绍一下,坐北朝南的戏台,雕刻精美的飞檐翘角。现在经过那里,曾经的琴弦叮咚,如今依然清脆;曾经的水袖莲步,现在芳华依旧。戏台前铺砌的石板空地,就是游客们的看戏之处。咦?怎么有评弹的声音?循声而去,原来是楼上有人在唱评弹。再往里走,人越来越多。吆喝声、叫卖声,原本静谧的山塘变得越来越热闹了……

“卖糖粥”的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买了一碗糖粥,享受着苏式慢生活。吃着甜丝丝的糖粥,使我想到了苏州的一句童谣“笃笃笃,卖糖粥”,那还是爸爸教给我的。现在想想,真的是有趣呢。吃完糖粥,沿着山塘河,我慢慢地走着。苏州的各式小吃呈现在眼前:蜜汁豆腐干,松子糖,枣泥麻饼,猪油年糕,荠菜肉馄饨,糍饭糕,三脚包,萝卜丝饼……我一路走着,一路吃着。不知不觉,山塘街走到头了……

看着这不长的山塘街,感触许多。谢谢您,帮我们造了一条这么有价值的路,现在已经成为苏州的一张名片了。

现在苏州的建设越来越好,美食也很多,文化底蕴更是浓厚。我现在邀请您穿越到21世纪的苏州,来看看这些年苏州的变化。我想如果您可以穿越回来的话,也会对这里流连忘返的……

此致

敬礼

学生:顾博涵

2018年3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菊花姹紫嫣红,看得我眼花缭乱;弟弟负责擦窗台和窗户。大象有一个可以垂在地上的长鼻子。Kiven撇了撇嘴,在回房的路上想到:真是的,一出门便见如此丑女,真希望快点找到回去的胭脂盒;我终于顺利的完成了第一次深水区的游泳。你虽没在春天争芳斗艳,却在秋天以丰厚地果实报答辛勤的人们,这不正是那些勤勤恳恳农民伯伯地写照吗。

在我还未洒脱一身稚气时,拜读你的文章,我曾有过这样一段暗想:你的文采也不过如此嘛,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没有一连串使人折服的修辞,什么打伏笔,什么前后照应,什么突出中心,也都不在情理之中嘛。只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和涌动在你的文字中。

于是,你的光芒没有在那个时候于我的心中闪烁,然而,时间的流逝却让你在我心中蜕变,那个崭新的你在不久后就出现了。

成长让我明白你笔下的尖锐,让我看到你的诚实,你的爱国,你的无所畏惧,你的大义凛然,孰重孰轻…你就这样被铭记---鲁迅。亲眼目睹为准绳,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鲁迅先生那叫鲁迅,愚鲁而迅行,大愚如智而行事迅速快猛,文学家与革命家在此刻并现。

你用伶俐的口齿,解放人们的思想;用一只笔杆子,痛打资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过“二丑艺术”;用凸起的颊骨,骂过“聪明人”和“奴才”。思想光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这便是你,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品读鲁迅

全文共 117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周树人),这似陌生又似熟悉的名字。陌生,是因为他所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远去,他的思想,他的行为,都日渐模糊。熟悉,他笔下的一段段历史,都印烙在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里。在无数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前仆后继的时候,他拿起他的武器,尖锐的笔锋直刺敌人的心脏。他的文章既深奥难解但又通俗易懂,自中学以来我们就接触许多鲁迅的墨宝。让我们走近他,一起来品读:鲁迅。

鲁迅先生是文学史上的巨匠,更是旧中国封建社会中唤醒了麻木人群的先驱。他的文章犹如一杯上好的龙井。初品,生涩难懂;细细品尝,茶香也越浓。一篇《故乡》披露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人们的愚钝、麻木,抒发了自己对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孔乙己》抨击整个人吃人的封建制度,但鲁迅对群众的落后不是抱着嘲笑态度,而是进行严肃的思考,使群众从封建思想质押下挣脱出来;面对精神幻灭的论调,鲁迅先生大声喊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中国的脊梁。明确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鲁迅先生面对的吹棒者、打杀者、唾骂者、麻木者不知有多少,但鲁迅先生时愤怒、时沉默、时奋然反击、时听之任之,鲁迅先生骨子里依然故我,本色不改,正如急流险滩中的高地,永远那么安宁、坚牢,巍然不动。走近文章背后的故事,看看通俗易懂的文字下,隐藏了哪些深刻寓意,这何尝不是一种方法呢?面对旧社会的麻木人群,感受人吃人社会的残酷,这何尝不是一种经历呢?阅览鲁迅深奥的思想,品味鲁迅的爱国赤心,这何尝不是一种感悟呢?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东西是属于历史的,但是其意义与价值光照未来,他的作品和精神将伴随我们一路同行。

鲁迅,虽然没有曲折的长篇自传,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也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但他确是位文坛巨匠,伟大的文学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无与伦比;他虽然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但他的确是位文化伟人。他的身影虽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但他也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以思想作剑以笔为戈,鼓舞着人们,激励着人们,试图将人们的落后思想改变。伟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文学家的鲁迅,是奔腾的骏马,叫声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声《呐喊》;思想家的鲁迅,是大海上的灯塔,灯光划破中国旧社会的《彷徨》;革命家的鲁迅,是寒光闪闪的一把剑 ,剑锋直指封建时代的封建思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一声呐喊。现在鲁迅已远离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是永恒的!他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既批判无知,讽刺无知,护佑人民,树立思想!他以嘲讽挑战封建,以坚毅挑战谬论,以真理挑战愚昧,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坚持不懈的学习,为整个中华民族忙碌着,时刻不忘爱国志向,用我们的一生肩负起中国伟大复兴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鲁迅为题目的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鲁迅,想必大家了解的不少,像原名,家乡,代表作什么的。在这里,再重复也没什么意义了,而我想说的是鲁迅这个人。

我对鲁迅的看法有很多种,因为读他的一篇文章就会有一种新的观点从脑中钻出来。

譬如说,我第一次读鲁迅的文章是在小学,当时好奇心很强,总喜欢抱着姐姐的书拿来读。记得那次是拿着她的语文课本,以前的语文课本是黑白的,基本没有插图,但有一篇文章就有插图,那便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虽然是黑白色的,但毕竟是唯一一篇有图的课文,我便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我喜欢鲁迅大概就是从那时起的吧!我觉得他和我们一样,都是小孩子,都一样的喜欢玩,讨厌背书学习。只是因为这,当时我并不知道文章的深层含意,更没读出其中的批判味道。

再后来,接触到鲁迅就是在初中了。从课本中所了解到的鲁迅大概也便都索然无味了,无非是什么爱国,讽刺,还有什么革命罢了。而前一段时间,我又了解到了又一种不同的鲁迅。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名为《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写到他自己的爱情的文章。并不是说鲁迅有多好或者多伟大,而是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爱,有恨,而且在写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也同样不改他喜欢批判社会的风格,不过比往常更含蓄。

有时他也会评论别人,也会为一些被骂的体无完肤的古代或近代名人抱不平,像武则天,阮玲玉等,这点我特别喜欢!

但是,说实在的,他的文笔真不怎么样,而且半白话也总是让我查半天字典,但我就是喜欢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顾虑,不做作。

这大概就是我印象中的鲁迅先生吧!

[鲁迅为题目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长道路中的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过鲁迅的文章,被他的文章所感染。

成长道路中,是鲁迅牵着我们的手,教诲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使我们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路上,是鲁迅和他激昂犀利的文字,牵着我们的手,告诉我们要不断改变中国人的国民性,使中国人不再愚昧无知,不再麻木落后。他想说的话没说完,想做的事也没有做完,想看的都没有看到,就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牵住了我们的手,更牵住了千千万万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手。他告诉我们要奋斗,不妥协、不低头,要抗争、要自强。他通过他的手传达了他的思想,使我们在人生之际刹那间明白了方向,有了韧性与信仰。

作为一个世纪后的我们,为您的生命的短暂而惋惜,生活在封建黑暗时期的您——鲁迅,以文章为利剑,抒发了自己对当时封建专制的不满,你笔锋幽默辛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又不自命清高;你的幽默中闪烁着睿智与深刻,忧愤中蕴含着一颗深沉的爱国之心啊!

您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同时,您还是一位出色的孝子,在自己父亲生病的时候,你立志学医救父亲。

一百年前,面对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鲁迅以犀利的眼光看透了那个吃人的时代,无畏地向浑浊和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挑战。

鲁迅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他属于历史,又属于现代。他严厉而又慈祥。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却牵着中国人民的手,一步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那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致郭敬明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我崇拜的郭敬明

您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给您写,我曾多次听说您的事迹,也不止一次地看过您拍摄的电影《小时代》三部曲。对您的敬畏之心也是日益增多。

《1995-2005夏至未至》以独特的诗意笔法设置到那个叫浅川的城市里,故事中的陆之昂与傅小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男生,他们之间好得无法形容,却又恨得老天怎么又生了对方一个他,彼此都已融入对方的生命,在经历了亲人离去、遭人陷害等问题时,都永远守候在彼此身边。立夏如同所有纯净透明的女孩一样,呵出体内的热气让人感觉她的温暖。她就像夏至中的一块水晶,一块玻璃。甚至连短短几场出现的青田、段桥,也会用一两句话与某个角度下的特写让人揪心的。问题女孩遇见的登场就让人印象深刻。程七七、李嫣然、遇见等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小司立夏生命里,虽然她们有好有坏,但也都曾为这部小说增添了色彩的。小说着实写出了这群在青春中生长的、在生长中可爱的男男女女的青春祭,香樟树飘浮的气味弥漫着的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方式,让他们互相教会对方学会原谅、宽容,哪怕遇见再大的挫折的,再大的失落,最后都可以在岁月的手掌里了,在时光的变迁中慢慢地治愈。还有就是那永远宁静纯美的香樟,默默坚守微茫的青春了。

然而在电影《小时代》三部曲中,我更是感受到了您作品的真切。我也有像顾里,南湘,林萧,唐宛如,一样的姐妹花阵容。我们在三年前认识,从陌生到熟悉,我们经历了太多,以至于现在不敢回想,我们互相不信任过,也有过撕破脸,吵过,闹过,也在一起疯过,笑过。我相信结局总一样的,我们都把自己人生中最美的时光给了自己最信任的人,并亲手把它缝进大家的生命布匹中。然后呢?呵呵,我们笑着放手,离开。您的作品中也有着某种淡淡的忧伤。

您的作品很温暖,感动的情愫很多。总是能够让人爱不释手的想把他读完,有一种反复吸引人眼球的感觉。读完后不仅对故事情节线索了解的很清晰,而且对文中的角色也有很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有时候还会奉献出自己珍惜的眼泪!您的文字唯美,空灵,飘渺。

我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对于生活要积极面对,我会抓紧时间,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次阅读!谢谢您在这个时期给我的启发,非常感谢。

此致

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最尊敬的人鲁迅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人人都有偶像,我也有,他是鲁迅先生。我为什么敬佩他?因为……

先说他爱国吧。他跟一般人确实不同,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第九册第6课讲到,鲁迅先生他由于对黑暗会的强烈不满,经常在不同的报刊上发表文章来批评当局者。反动派不让他发表文章,也就是课文里说他老是“碰壁”。机智的鲁迅利用100多个笔名来写文章,跟敌人斗争,让广大群众来看清旧社会,起来闹革命。

再说他帮助老百姓的生活吧。记得书上说,鲁迅救过一个黄包车夫。黄包车夫的脚刺到了玻璃,鲁迅拿药水给他清洗伤口,还给他钱。谁听了这个事不感动呢?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是我最敬佩的人。他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都难以忘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杨绛先生语录摘抄

全文共 288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杨绛先生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绛语录,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我认为命运最不讲理。

2.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3.灵魂的美恶,不体现在肉体上。

4.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5.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6.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7.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8.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9.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

10.懒惰也是天生的,勤奋需自己努力,一放松就懒了。

11.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12.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有人情味吧。

13.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14.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

15.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16.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

17.人类并不靠天神教导,人的本性里有灵性良心。在灵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于物质的要求。

18.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9.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20.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

21.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22.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2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24.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

25.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

26.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27.我向来以为自己是个随和的人,只是性情有点孤僻,常闷闷不乐,甚至怀疑自己有忧郁症,并且觉得自己从出世就是个错,一言一行,时候回想总觉得不当。我什么都错。为什么要有我这个人呢?

28.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29.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30."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31.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32.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33.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

34.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35.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36.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命运于此,并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巨大的讽刺。

37.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或专长的事。

38.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39.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40.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1.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42.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4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44.我向来以为自己是个随和的人,只是性情有点孤僻,常闷闷不乐,甚至怀疑自己有忧郁症,并且觉得自己从出世就是个错,一言一行,时候回想总觉得不当。我什么都错。为什么要有我这个人呢?

45.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46.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47.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48.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

49.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50.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眼中的朱妙根先生作文

全文共 5511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王惠民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赞朱妙根先生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文中以“北方的豪放交融着南方的柔和”形容朱妙根先生的性情,以“刚柔相济,雄则俊拔刚断,柔则从容精雅”描写朱妙根先生的书风,称朱妙根先生之书法境界为“书老人未老”。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著名的“三时论”中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王惠民先生言朱妙根书法已入“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的“通会”之境,即“书老”,但是“人未老,是说朱妙根先生正值书法艺术生崖高峰期,挥毫落纸正当年”。为人豪放爽朗又不失细腻柔和,书风遒峻雄浑又不乏高古静雅,这,正是我所认识的朱妙根先生。

认识朱妙根先生尚不足一年,却感觉与先生已相交多年。生人面前,我通常比较拘谨,但是第一次见到先生,却觉得特别轻松自在,不顾初次见面就拉着先生合了影。之后,与先生微信互动,在其竞猜活动中幸运地答题中奖,很快就收到了一幅先生的蜾扁体书法作品,开心得不得了。怀着感激之情,在七月的某一天,冒昧登门拜访,着实让先生大吃一惊。此后,与先生日渐熟悉,有时还会不打招呼就径直叨扰,先生则始终笑呵呵的面对我的没心没肺、没大没小。

凡常如我,竟敢在一位西泠书法名家面前如此随意率直,当然离不开先生的随和与大度,以及与先生之间那份难得的“缘”。曾经写过很多关于“缘”的文字,也一直信缘、随缘、惜缘。这里说到缘,不得不说一下我与先生之间的“奇缘”。

一次与朱妙根先生拉家常,得知先生也是绍兴人,而我的奶奶早年正是从绍兴柯桥逃难到杭州的,先生说他也是从绍兴迁居来到杭州,成了杭州人。这,应是先生让我觉得似曾相识的一个因素吧。而另一个因素让我感觉简直就是天大的巧合,巧合得难以置信。

那是去年8月7日,我的脑子里全是阔别32年之久的故乡——球川的一草一木,夜已深,仍不能寐。零点过后,尚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自拔,信手在一个关于故乡球川的微信小视频后留评,简短描述了一下前一日傍晚球川行的感慨,其间还言及曾经就读过的东园巷小学以及对杭州南大树巷老墙门的怀念。眼见子时已过,打算再看一眼手机准备强迫自己入睡时,突然就看见了朱妙根先生在我朋友圈的留言“南大树巷可是清代灵性派大诗人袁枚居住过的地方,他住巷尾我住巷头(46号)……原来我们还是同巷人,有缘!”那一刻的我,别提有多诧异、多惊讶、多震惊了,实在是意想不到的巧合呵。如今提笔写来,还抑制不住的激动。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乡如此,那么“同乡”又“同巷”又该如何?哦,还不止“同乡兼同巷”,我和先生还是校友,他还是我的学长呢!我们都曾就读过东园巷小学,当时杭州的重点小学。“同乡同巷兼同校”,天哪,实不知该如何惊叹这茫茫人海中一次又一次的巧合,还有这段奇迹般的相逢。也许这样的相逢,还是重逢。因为,在N年前的某个清晨或者傍晚,我背着书包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极有可能曾与先生有过数面之缘。忽然有些疑惑,初见先生时的似曾相识会不会源自儿时的曾经遇见呢?因为这“奇缘”,对先生又添了一份亲切与牵挂。汗,不赘述了,免得被人说矫情了。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除了吃吃睡睡,就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微信朋友圈里,大多是晒美食的,晒风光的,也有晒亲朋合影的,朱妙根先生却日日不忘晒日课,甚至比往日更来劲了。只见他,大年三十中午也不休息,日课后发微信道“什么感觉都不如写字感觉好”,甚至晚上近十点时还发微信“看春晚,还忍不住写我的书法”。新年钟声刚刚敲响,先生又发微信“写一幅‘敦煌太守,振威到此’作为农历除夕跨入新年的纪念……”初二、初三、初四,先生天天坚持日课,初四那天更是豪情万丈,微信道“要让蜾扁体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变成现实,完成中国书法史上未曾有过的巨幅蜾扁体诗文作品……”经过一天一夜的创作,初五那天,一幅八尺对开四大条屏的蜾扁体书法作品岳阳楼记问世了。先生言此幅作品与在全国政协大礼堂展出过的吴派篆书岳阳楼记形成了姐妹篇,这在中国文学史和书法史上还是第一回,意义非同寻常。祝贺先生!

朱妙根先生的这个春节,就是这般紧锣密鼓,日日丰盈、时时酣畅,如先生所言“过年,创作激情勃发,收也收不住笔,从早到晚一直沉浸在写字的喜悦之中”。如此率真的书家,可敬又可爱。难怪2016年春节期间,登门拜访的蒋北耿先生看了先生日课所作篆书,当即挥毫题赠:“掷地有声,盖言其沉,行云流水,唯我泠文(泠文为朱妙根先生笔名)。喜题妙根小哥铁书。”蒋北耿先生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也是著名书法理论家,且一向“惜墨如金”,却给予朱妙根先生如此言近旨远的评价,可见其受感染之深。

同样,我也被朱妙根先生之金石势和精气神深深感染。欣赏朱妙根先生作品,尤其是观赏先生现场挥毫泼墨,气定神闲、腕若游龙,激情与使转抑扬顿挫、八面生风,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如飨一场场视觉盛宴。更为难得的是先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他即兴书写时会时不时地与观赏者互动几句,或关于典故,或关于笔法。先生说“在中国书法史上,秦代、清代的篆书被誉为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不论从实用的赏玩性,还是艺术的自觉性,都超越了历朝历代。篆书是西泠印社的品牌书法,其中尤以吴昌硕的篆书独占鳌头”;他说“中国书法的笔法千古不变,有其基本基因和规律可循,不可胡来瞎弄吓唬人,而且有共同的审美标准”;他还说“纵观中国的书画,精气神贯穿始终,一件好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就是视觉的冲击力,而所谓的冲击力一定是这个书画家的独有的亮点,如吴昌硕的石鼓文、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而先生则把书法的突破点亦是其鲜明的特点放在吴派篆书上,他的吴派篆书“主要建立在李斯篆书的古朴、吴让之修长美观的结构之上,同时取法于吴昌硕灵动大气的用笔”。朱妙根先生在其我的篆书观中说“我在充分领悟、运用吴派篆书的同时,也吸纳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了书界前辈和同行的高度肯定和好评……”。书坛同仁誉其书法曰“朱妙根书法通古意,其篆书‘吴氏当风’,深得吴昌硕、吴让之精髓,独得一方天地”。西冷同仁甚至戏言“朱妙根凭这手吴派篆书,西泠印社理事位子足以坐稳。”

经过多年积累、探索和锤炼,朱妙根

先生在书法蜾扁体的创作上自辟蹊径,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蜾扁是中国古代文字由篆变隶即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一种断层文字书体,失传已久,在书法艺术中有“香格里拉”之美称,其篆貌隶骨,亦篆亦隶又非篆非隶,破圆为方,方中取扁。朱妙根先生的蜾扁体,与陆维钊先生以隶入篆不同,而是以篆入篆,笔法亦与其吴派篆书用笔厚重有所不同,蜾扁体用笔奇崛,结构亦非吴派篆书之稳中带奇,而是更加变化多端,清雅秀峻,醇古拙厚,可谓溶篆、隶、草于一炉,再创新高、独树一帜。在先生之前,尚无人以蜾扁体书历代名家诗文作品,因无扎实的基本功根本难以入手。但是,朱妙根先生欣然接受挑战,对以篆入篆之蜾扁体发起冲击,如今成效卓著。难怪朱妙根先生称吴派篆书和蜾扁体是其两把板斧,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时,它们更像是插在先生背后的一对翅膀,引领并护持着先生在书法新天地中纵情翱翔!

“勤攻吾短,靡恃己长”,是朱妙根先生的座右铭,先生说“人生短暂,扬长避短是前行路上智慧的选择”。“艰险自得力,金石不随波”是朱妙根先生学书的座右铭,他说“书法贵在金石味、精气神”。正如先生之书法:其吴派篆书高古朴茂,圆润中见大气,方拙中显厚重,具有庙堂之气;蜾扁体则灵动潇洒,圆熟方扁、古朴高雅,具醇峻清气之美;隶书则深得篆法,古拙雄放,端庄中不失飘逸,具流畅大气之美;行书则浑厚雄健,遒劲却不失婀娜,具行云流水之美。观先生之各类书体,皆风韵流转、老辣凝练,清峻精稳中,金石味十足。

前文称朱妙根先生为书家,其实先生不仅仅是书法家,还是篆刻家,其篆书篆刻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先生所刻印章融合了吴派篆书和蜾扁体的特点,浑厚中见灵动,朴茂里现潇洒,其一雕一琢的耐心与稳中求变的创新使篆刻这项技艺焕发出别样风采!2016年朱妙根与余晖两位联袂创作的G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名章、肖像章,一经问世,好评不断,不仅为盛会增光添彩,更开创了中国艺术与世界经济搭桥的壮举,必将永载西泠史册。

此外,朱妙根先生不仅仅是书法篆刻家,还是史论家,一位拥有深厚书外功夫、不仅钟情艺术创作还深入研究学术的史论家。在担任西泠印社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西泠艺从主编期间,朱妙根先生有大量文稿、文献、著作和出版物问世。画论方面,如从策划编辑画语录图释想起;书论方面,如孙过庭书谱图释、沙孟海书论图释等;印论方面,如吴昌硕印论图释、赵之谦印论图释;还策划编辑了经典的画语录丛书——历代名家画语录图释丛书、叶一苇的中国篆刻学,以及开一代新风、后被全国多家出版社跟风出版的历代名家书法集字作品集等等。这些著作都广受学术界关注和好评,有的还获国家优秀图书提名奖和浙江省图书一等奖殊荣。难怪每次聆听朱老师谈古论今,犹如身临百家讲坛,生动而新颖。

“画家多画匠,书法无白丁”,先生在书法领域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其早年中文专业的系统教育密不可分。若没有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先生怎么可能向一个又一个更高的艺术巅峰发起强有力的冲击?如今,朱妙根先生的吴派篆书、蜾扁体、行书和篆刻,以及一系列专业理论著作,构成其完整的“史、论、技”系统框架,为中国书法史做出了丰厚的贡献。

说罢朱妙根先生之书法篆刻魅力,还想说一说先生的人格魅力,敦厚质朴、勤奋好学,可以说是先生的标签,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先生待人接物的言行举止、微文微言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其师尊、同行以及友人的感恩,还有对相濡以沫41年的夫人亦充满感激之情。尤其是对沙孟海、吕国璋、刘江、蒋北耿等先生的感激之情,更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常常被他提了又提、忆了又忆。大年三十那天,先生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曾为他设计艺术道路的蒋北耿先生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

前两年,朱妙根先生常在微信朋友圈不定期举办竞猜活动,答题的内容也常与感恩有关,比如有一次竞答的题目是“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和杭州二位父母官白居易、苏东坡的贵人伯乐是谁?伯乐对他们起了什么作用?他们又是如何回报恩师伯乐的?”还比如“李白的墓址是当初其孙女用什么代价换得的,恩人又是谁?”诸如种种,举不胜举。

此处,值得一提的还有去年十月,朱妙根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起的一场书赠“缘”字、广结善缘的活动。那场声势浩大的转发有奖活动,源于一篇介绍在中国推广堆肥技术的日本老人——川崎广人的微文。因为感动,因为感恩,更为了表达中华儿女对这位日本老人的敬意,先生不仅为每位转发川崎老人微文的微友寄赠一幅篆书“缘”,还承诺要将自己的书法作品送给川崎老人。为此,在朋友圈开始了一次特殊的寻人行动。杨博士最先搜到了川崎老人的地址,是在河南原阳县。说来也巧,九月份我刚去过河南,因此在河南诗友韩守宗先生的帮助下,很顺利地联系到了川崎老人。朱妙根先生即为川崎老人书写了两幅作品,一幅是行书“天朗气清”,祝福川崎老人在华的事业蒸蒸日上,另一幅是篆书“风度蝉声远,阳娇叶更阴”,希望川崎老人站得高看得远、身健心康!同时也为川崎老人的合作者李卫女士写了一副篆书“随缘有福”,感谢李女士的善良与付出。不久,川崎老人与李卫女士收到了先生寄赠的作品,发来照片感谢先生,收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书法名家的墨宝,他们在惊喜之馀倍感意外。而我,则多了一份感动,感动于先生的气度与豪情。先生,赠缘有情,亦随缘有福!

书法是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瑰宝,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从古至今带来的艺术价值不可估量。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一切东方的艺术都是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之上”,而书法艺术则是建立在文字的外在美之上,以其来体现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文字的外在美又建立在创作者的学识、修养与品德之上。诚如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中所言“心正则笔正”,意即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行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院教授刘江评论朱妙根先生,言其“禀性敦厚,为人谦虚,勤奋好学,书法独有面貌,有传统有创新。能写丈二大作,也可写扇面册页,各体皆精,尤善行书篆书”。朱妙根先生得此评价,当

之无愧!纵观先生之书法,亦庄亦动,亦朴亦秀,一笔一划酣畅淋漓,轻重缓急自然流畅,无不散发着其沉稳坦荡的气度和高雅率真的人格魅力。正所谓“言心声,书心画也”。

张怀瓘在书议中写道:“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无形之相”,是对书法艺术形体结构审美特质的把握,“无声之音”,则是对书法艺术创造过程动态表现品格的揭示。朱妙根先生以其“独闻之听,独见之明”的睿智、严谨而大胆的书法实践,在书法艺术领域拥有独到的见解,并坚持其独特的创新和传承,先生之书法境界无疑已具备“无形之相、无声之音”的美学特征,在书法艺术领域独领风骚!

朱妙根先生计划于2017年完成蜾扁体三大工程之一的“中国历代著名诗文三十七篇”,与之前所书篆书系列工程三部曲形成姐妹双子星。尽管已年逾古稀,然而在攀登书篆艺术高峰的征程中,朱妙根先生依旧豪情万丈、生机勃勃,更信心百倍!所有洪荒之力的源泉来自先生对书篆艺术的无限热爱,而所有取得的成就,既离不开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坚持不懈地努力,也与西泠印社这一方丰润的土壤戚戚相关,如朱妙根先生所言:“我在进入西泠印社之前,还没有想到能够攀登到一个高峰上去。在进入西泠印社以后,我周围的环境逼得你必须向高峰冲击。”

生有涯,而学无涯,一分耕耘,总有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朱妙根先生就是这样一头在书篆艺术天地里耕耘不息的老黄牛,他的艺术道路与成就,永无止境!

[我眼中的朱妙根先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迅之于我600字作文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长河在不断地被时光催促着前进,然而,有些事物却不会被时光湮没,而是历久弥新,愈发香醇。

——题记

初见鲁迅,是在小学课本上,只知道他喜欢描画,喜欢看书,喜欢在三味书屋的桌角刻上小小的“早”字。那时的我很不理解为什么鲁迅写的文章老师都要我们背诵。开始厌倦这种做法,慢慢长大以后,我对鲁迅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但不厌倦,反而很喜欢他,敬仰他。

鲁迅之于我,不是平铺在教学书上的纸偶或跳动在屏幕上的剪影。他是一棵生命力旺盛的胡杨树,屹立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漫漫黄沙中。他是中国人民与苦难生活斗争的精神支柱,给人民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像他的原名周树人一样,鲁迅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鲁迅说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的爱国情怀从他去日本学医开始,从他弃医从文开始。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鲁迅先生在学医上也有成就,然而最终他却以文学为人民所铭记。了解那段风雨飘摇、政府腐败、百姓愚昧的历史后,我才明白鲁迅先生的选择,“医身易,医心难”,也就明白了他内心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我记得当时曾感动于长妈妈为鲁迅买《山海经》,做了“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曾歆羡于闰土与鲁迅先生之间的纯真友谊、美好的童年;却在后来得知长妈妈作为周府女工的凄苦,闰土成年后经历苦难生活的无奈。我明白了当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淡化了人们之间的温情,给底层劳动人民套上了不得翻身的枷锁。祥林嫂、豆腐西施的悲剧也是这时代的产物。而鲁迅先生对他们施予同情和帮助,周犀利的笔控诉这个黑暗的社会,进而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抨击腐朽的腐败的制度。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他尊重自己的师长藤野先生,帮助友人范爱农;他无情地批判反动军阀镇压爱国学生的恶行。他是真正的勇士,他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脊梁!

时光不断地向前飞逝,但鲁迅先生的精神永远留存,如胡杨树一般沉静、坚强,永远屹立在历史长河的前方。

鲁迅之于我,是良师,是益友,是前进的路标和榜样!

[鲁迅之于我6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探访鲁迅故里作文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周日 我们进行了一次小队活动,就是游鲁迅故里,快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约定9:30在鲁迅门口集合,集合完毕我们首先是到游客中心购票,然后就开始我们的旅行了。

我们先去了鲁迅故居,我们一个小队七个人,争先恐后地走进鲁迅祖居。走进大堂就看见大堂中间的一幅字画。四周放了几把会客的椅子,四周墙面上挂着几幅鲁迅小时候在木板上刻的字。我们从大堂走到了厨房,厨房里在缸、罐、桶,最吸引我的是七星台,七星台是由三个烧水的小锅和四个烧菜烧饭的大锅组合成的。厨房旁边还有贮藏间、绣房、少主房、闺房、沐浴室、会客室。最吸引我的还是绣房,绣房是古代小姐的工作室,绣房四周都挂着精美的绣品,有香气扑鼻的牡丹;有色彩明艳的凤凰;有高傲美丽的孔雀。这些精美的绣品都是小姐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这些绣品栩栩如生,仿佛在展现最美丽的一面给你看。

我们从鲁迅祖居出来,闻到阵阵臭豆腐的香味,听到吆喝声我们都赶了过去,原来都卖的是绍兴的土特产,有茴香豆、黄酒、霉干菜等,我们买了一些尝尝,特别是那臭豆腐真让我们回味无穷。

[探访鲁迅故里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书信体素材:我给世界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世界先生

你好吗?

你日理万机,一定忙得不可开交,而每天奔走或站立在你巨大雕像面前的我,比一只蚂蚁还要渺小。可生活在世界先生你的怀抱里,我还是要由衷的感谢你,用一颗小小的怦怦跳的心全力地感激你。

我感恩你的魅力。当太阳的光芒内敛在地平线之后,当巨大的海浪舔舐着天空粗糙的表皮,当雄鹰的阴影掠过默然低立的山峰,当黎明的熹微温柔地在枝桠上切割出一片暖黄,当身材小巧的鸟儿呼啦啦地飞过天际唱着不名状的歌,当初长成的花在枝头发出呲呲的笑,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恩于你的神奇你的美丽,我感恩你的美妙让人折服,令人骇然。

我感恩你的多姿。如今的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奔跑,在你跑过的掠影里,我看到了日本粉樱下的清酒,法国街头弹吉他的流浪者,纽约白雪里红鼻子的圣诞老人,上海上空氤氲的城色,西班牙舞女飞扬的裙裾,莫奈画里潮湿的松针和流窜过的风……这一切如万花筒让我目不暇接。是你,世界先生,打开天窗让我看到这般精彩的生活,让我由衷感叹。

我感恩你的赐予。我感恩你赐予我的至亲,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知己。当我拥有被爱的权利,拥有爱的能力,当我的生活被爱的纵线横线细细密密地勾成温暖的网,那该是多么幸福,让我安稳现世,岁月静好。我感恩你让我遇到了他们,那些叫“丛飞”“陈贤妹”“阿里木”“吴菊萍”“郭明义”的他们。他们用执着的大爱阐述人生的仰,他们用爱的光芒融化冷漠的坚冰。感恩你的赐予,让情感丰硕肥沃,让善良余音袅袅,让爱和感恩不再贫瘠,让良知和人性的醇美不被搁浅,长久地航行在心灵的海洋上。

我甚至感恩你的残忍。世界先生,你从不是仁慈宽厚的神,你总是用你决绝冷漠的手捻断人们的信心和希望,可我依旧感恩。你可以用冷酷让人们的世界瞬间晦暗,可正是因为你的残忍,让那些被我们杜撰过的,嘲笑过的,深埋过的,在沉睡里突然被遗忘的,被一层又一层厚重金属所裹挟的,被揉合成一片灰的梦想,踩着因你的残忍而化成一地的芒刺,用奋不顾生破茧重生的勇气,拼出一条死而复生的路来;因为你的残忍,让那些隐藏在角落里被灰尘覆盖的美好的善良的纯真的情感,在明晃晃的太阳下开出华彩的温暖与缤纷;因为你的残忍,那些平日里被我们忽视的亲情友情爱情,总显得弥足珍贵。

人常说,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明白世界的美好。当我依旧少不更事却早早地被世界先生您偶尔尖刻出的冰尖刺到时,感恩的心总会让冰尖融化,让周遭瞬间的阳光明媚。当我用谨小慎微的心虔诚地感恩你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受到我血液的涌动?如此渺小的我,真的有足够的勇气,和你共振出心灵的共鸣吗?这些感恩,即使微不足道,却也能让我在脚踏这片土地的时候,坦然、幸福而真诚得活着,不怕被生命遗忘,被生活吞噬。

此时此刻,我那颗名为感恩的心依旧在怦怦跳动,亲爱的世界先生,你听到了么?

愿君安好!

涉世未深的生活者

二〇XX年三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鲁迅彷徨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时迷茫的,彷徨时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野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归无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苍夷,热血青年奋起反抗,期望着改变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有的隐退,有点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他在《彷徨》的书扉页上用了《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表现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眼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压力来源于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唯一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的与好友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生活在一个比较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有欢乐,有笑颜,但作为中国的花朵,我们应该抬起头,挺起胸,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向我们的鲁迅先生一样勇敢地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致李白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先生

您好!

我知道您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所以我今天想来和您一起来谈一谈您的诗词。

此时,我站在书架上,面对着放着各种记着古文,古诗词的一格,随意抽出一本书,一看是《唐诗。宋词。元曲>,我又随间打开了一页,第一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这首宫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李白。我一看到玉阶罗袜水晶帘就了解到了宫女和妃子们过着的奢个体经营华的物质生活。你想想看,玉做的台阶,丝织的袜子,水晶做的帘子,这是多么的极度奢华啊!而玲珑这两个字让我了解到了古代宫女和妃子们那么姿的身材和美丽的面,读着读着我的眼前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幅画……

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一位女子默默的独立在玉阶之上,过了一会儿浓重的露水打湿了好的罗袜,这时,夜深了,寒气袭人,女子回到了房中,放下了窗帘,但是,这美丽的女子幽又久久凝视着秋月。

这首诗虽是宫怨诗但诗中一点也没写怨情,单以女子那痴情的等待,就让我感到了漫的愁思飘然而至,还让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让我幅美丽的图画,主不是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吧!

您的粉丝

龚歆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鲁迅的童年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又显露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无奈。

1928年,鲁迅收录了关于自己童年和青年的文章,命名为《旧事重提》,而后更名为现在的《朝花夕拾》。然而它只是一本在老境下怀着悲伤之情写下的一本小说吗?全然不如此。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晨的落花在夕阳时捡起来。蓦然低头,于是平静地俯下身去,伸出手,捡起。这个原本简单平和,而又带一丝伤感的过程被鲁迅先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令我向往的是那童年,那片鲁迅先生心中的圣洁之地,提起这个,我仿佛看见了追赶花猫的他,在水边与小伙伴吃冰的他,在百草园中与鸟兽木石为友的他;仿佛听见油蛉的清脆的低唱,蟋蟀不间断的琴声;仿佛闻见了那豆麦与水汽的蕴藻之香……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浓郁的乡土文化与深厚的民间文化熏陶着他,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一生。

忘不了在《社戏》中,迅哥儿的快乐纯真,在朦胧的月色下,飘着豆麦的清香,划着小白船去赵庄看戏,回来时肚子饿了又“偷”豆子吃。在“百草园”中,探索大自然的无穷趣味,在土下挖掘人形的何首乌,听阿长讲“美女蛇”的故事,正是这样的快乐而自由的生活令我向往。

童年的生活免不了陈腐味,“三味书屋”是一个例子,学生对孔子像行礼,拜先生,在课上只能读死书,不得过问,三言、五言、七言,还有打人的戒尺和跪罚。这一些无不体现了当时教育思想的闭塞。

虽然如此,但鲁迅先生也并没有写这些,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即使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即使是“最严的书屋”,“我”在花坛上折腊梅花,用荆川纸去描绣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使人怀念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致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在这段时间对您学习了解之后,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给你写这封

鲁迅先生,您是一位众所皆知的文学家。学习您的作文,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品。您写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现在就是我们初中生要读的一本书。我们学过《朝花夕拾》里面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里面描述了您对童年乐趣的回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对长妈妈的情感。现在我们正学您的散文诗集《野草》里面的《雪》,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藤野先生》那篇文章,您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您想用医学救治像您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侯便去当军医,您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对于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您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您在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在学医的期间,您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但您却走了,走了以后一点消息也没有留给他。从此在无联系。

鲁迅先生,您是我们永远的导师,写作上、做人上的偶像。您的伟大的人格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将会在您的呐喊声中继续前行,永不停息!

祝您在天堂过的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雨果先生

您好!

今天,我学了您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我不禁要为您的勇气和正直而感到敬佩。

我想,也许巴特勒上尉是想借您的声望来为这次的远征中国扩大名声。可是,您非但没有为这而出卖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反而为我们中国人说了些公道话。

虽说,您不是中国人,但我明白,您拥有的那颗正直的心,是不分国界的。因为您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法国人而盲目地帮着自己的国家,替自己的国家说话;相反,您还为了中国而大胆得写下了这封饱含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信,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者、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这不仅震撼了我这小小的心灵,更是震撼了所有阅读过这封信的人的心灵!

在这信中,您的每一句话都是公道的。我相信:所有人都会为您的道德和良心而发出由衷的感谢。您说得多么好啊: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您强烈地表明: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您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所犯下的罪行。您还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更重要的是:您能公开地大胆地指诉强盗政府,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从“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中,我们也不难感受到:您对东方文化艺术的……哦!不。应该是对世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及对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的尊重。因为您的正直、您的良心、您的勇气和您的人道主义,我们所有的人都尊敬您!

我想,您的正直、良心、勇气和人道主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因为您,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受到了更大的鼓舞,我们会万众一心,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为中国和全世界的人类付出我们最大的贡献,让子孙后代能够永远记住历史的残酷,激励他们花更大的心思去为祖国和全世界的人民作贡献。同时,我们也会深深地怀念您!在此,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心目中的鲁迅小学作文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千百年来,历史上的伟人无数。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智谋超群的军师吴用;任劳任怨,为国奉献的周恩来总理……这些人足以让我们倾心于他们,然而,我对鲁迅却情有独钟——一个用笔战斗一生的人——让众人敬仰的人。

鲁迅先生,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所写的散文《朝花夕拾》。让我们领略到冬日捕鸟的乐趣,也让我们观看到月夜下那场精彩的社戏。

鲁迅先生,一个用笔战斗了一生的人。有句话说:有时笔的力量胜过一把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一个通情达理,知识丰富的人,可以借笔,把智慧传播出去,揭开真相,分清是非,为正义伸张。有时只需一根笔便可以解决,不需一兵一卒,更不需要流血。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一支倔强的笔去揭露黑暗。他用自己的爱国精神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我曾经在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批判的文学巨人!

鲁迅先生,一个文学巨人,一个用笔战斗的人,一个义无反顾的人,一个我所敬仰的人!他所经历的种种事迹,完全让我佩服。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人性的真善美,读出世道的黑与白,让我们明白了旧社会的险恶,让我们尝到了世态炎凉!

对于这样的一个伟人。从他身上我读懂了很多。伟人?名人?并不是一定要有显赫的家境,天才的智慧,亮丽的容貌。只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就足矣。然而,鲁迅先生就有这样的一颗心。

鲁迅先生,这个让我情有独钟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给鲁迅的一封信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不止一次地听闻您的事迹了,最初开始认识先生您,是看到了先生的画像,朴素的穿着打扮,一撇浓密的“一”字胡,感觉您十分严谨,浑身上下透露出了威严。但自从学习了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后,才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关爱青年人的先生,也让我对您产生了敬意。

每当翻开先生的书,一字一句品读时,脑海中常浮现先生蜡黄色的皮肤,消瘦的身躯,静悄悄地坐在书桌前,绿色的台灯散发着微弱的灯光,先生停下手中的笔,燃起一支烟来,房间里静地只能听见先生的呼吸声,低头对着手中的文章沉思。

先生的文章一般都是以文学的思想来唤醒当时腐败社会人们沉睡的心灵,有的痛苦,有的赞美,有的告诫,有的蔑视,您的文章痛击了当时的腐败社会,鼓励一辈又一辈的革命青年。

我最喜欢的还要数先生笔下的《朝花夕拾》了。《朝花夕拾》是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忆,犹如清晨盛放的鲜花到了傍晚去采摘,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又使它平添了一番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先生笔下刻画出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如无知可笑却纯朴善良的长妈妈;治学严谨,不歧视外国留学生的藤野先生;悲剧命运的范爱农;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的妇人衍太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恩师寿镜吾老先生等等都令我印象深刻。记得老师曾说过:“只有拥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写的有血有肉的”。所以不得不承认您确实太厉害了,您的话语虽然朴实,接地气,但炙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

我热爱的的不仅仅是先生的才华横溢,更是先生满腔热血的报国情怀。先生弃医从文也是要唤醒整个中国,如今一片繁华的中国没有让先生失望吧!

此致

敬礼!

您忠实的读者:严欣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伟人鲁迅作文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珍惜时间的楷模。他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伟人鲁迅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们人生的长途中,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短暂的,然而时间又像海绵那样稀少的,但是只要我们自己用力去挤,还是会挤出水来的,就像时间一样,我们只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就不会那么短暂了。所以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珍惜时间努力工作。哦,鲁迅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楷模,学习的标志。

鲁迅还有一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又说明了鲁迅是一个为人民群众着想的人,鲁迅经常给人民许许多多的帮助。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是啊,鲁迅非常关心爱护青年人的进步。他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六百多人,关心过的青年不计其数。

我还清清楚楚的记着,萧红对鲁迅的回忆:“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喜欢。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很清楚,是他那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脚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据巴金老先生回忆,当时鲁迅逝世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追悼他: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头,痴痴的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去。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他们的友人了。

他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一只手扶着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盲人从引路人的就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的站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的往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着引路人的肩默默的去了。是啊,鲁迅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一定要像他一样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发奋学习,努力攀登学习高峰!

同学们,鲁迅先生就是我们的榜样,它被毛泽东主席评价为三个伟大的家——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就是鲁迅,他死了,但永远活在我们人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鲁迅的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夕阳下,鲁迅先生消瘦的身影印在斑驳的砖墙上,枯黄的手指捏着香烟,香烟的烟雾打到他的脸上。目光射向远方,思索着该如何让唤起这沉睡百年的东方古龙。

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笔,在昏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那手中的笔犹如一支利剑一把钢枪,直刺敌人的心脏。震撼着世人的心灵,呼唤着人们的良知,是他们清醒,是他们奋进。

他永远也不会向黑暗低头,尽管自己四处“碰壁”,仍然愿意成为战士。用手中的一张方纸,一支钢笔战斗到最后一刻。他的一声声呐喊,像春日惊雷,撕破了黑暗的天幕。为广大革命人士、苦痛不堪的人民带来一片光明。他有铮铮不屈的傲骨,百磨不屈的精神。

但是,天妒英才,他最终在新一轮的革命中倒下,永远沉睡下去。

他的精神,他的灵魂永远流芳百世,人民永远记住他。鲁迅先生的“铮骨”在于他有不去的精神与傲骨。试问:如今的我们有这样的精神吗?若我们也生活在那个动乱黑暗的时代,我们是否也有勇气像鲁迅先生那样拿起笔抨击黑暗的社会为人民带来光明吗?很肯定,我们是不能的,现在很大一部分的青少年真实缺少那一份“铮骨”那一份爱国精神,崇洋媚外,似乎已经成了各自炫耀的资本。但,至少我不能。我要向鲁迅先生一样拿起手中笔,竖立那种“铮骨”,要坚定自己,要明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