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镇作文【经典20篇】

导语:临着春风的沐浴,迎着春泥的气息,感受春天的美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春天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

浏览

5275

作文

158

古镇一日游的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我对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心仪已久,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我们全家来到江南水乡古镇同里游玩。

走进古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而平静的小河,粉墙黛瓦的民居依水而建,真是“人家尽枕河”啊。居民们破墙开店,有的卖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有的卖洁白的珍珠,有的卖五颜六色的丝绸,还有的卖美味的咸鹅蛋和水乡特产芡实。我们走在河边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上,听着“咿咿呀呀”的橹声,品尝着美味的臭豆腐和咸鹅蛋,好不惬意。

随着人流,我们走进了江南名园——退思园。由于是冬天,园子里的树木全都光秃秃的,只剩下几棵冬青树傲然挺立。忽然,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顺着香味寻去,原来是一棵夭矫多姿的黄色蜡梅。梅花有的早已盛开,咧着嘴向我们微笑;有的含苞欲放,像是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只是一个个花骨朵。冬青和蜡梅给这冬日萧瑟的园子平添了几分生命的色彩和灵动。沿着回廊一路走着,只见亭台楼榭小巧精致,湖水和怪石相映成趣。听导游说,这些石头叫太湖石,特点是瘦、漏、皱、透,果然每块石头都玲珑有致,姿态各异,上面布满了凹凹凸凸的小孔,有的还能通透见光。退思园虽然占地不多,但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出了退思园,继续在古镇小巷中漫步,不知不觉,已到黄昏。夕阳西下,整个古镇披上一层金红色的外衣,有的人家升起袅袅炊烟。游人陆续离去,喧闹了一天的街道也慢慢安静下来。回头望去,暮霭中的小镇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画,让我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游惠山古镇写景作文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2月27日下午1点半,由我和陈韵屹带领的雏鹰假日小队来到了惠山古镇,领悟我们祖国的名胜古迹。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范文正公祠,往里走,我们看到大厅上方的匾额“德行传家,”下面还有一副对联“文章传赤县,忠爱数名流。”范文正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名臣范仲淹,他是宋代的大政治家,他写过的着名文章有《岳阳楼记》等等。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旁边的陆宣公祠,他是唐朝着名的贤相,走进大厅迎面就见“学为帝师”的一块红匾,是由民国时期的汤恩伯题写的,可见陆贽的人品和学问是多么的受人尊敬和赞誉!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倪云林先生祠,倪瓒号云林,元代无锡人,是我国古代着名的画家。街两旁还有很多名人祠堂,数不胜数。四周的那几棵桂花树上开满了桂花,风一吹,桂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更为古镇增添了几分宁静,诗情画意。“哇!好美啊!”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小吃一条街。人特别多,互相拥挤。好不容易挤到了“秦园小吃”,我们几个人,有的挑选小笼;有的挑选馄饨;有的挑选豆腐花……各自叙述点心的美味。

吃饱了,我们又精神十足地向前走去,古镇到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到处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大红灯笼。游玩的人群不断涌进来,不知不觉到了该分手的时候,但我们意犹未尽,相约下次再来玩。

[游惠山古镇写景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游窑湾古镇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妈妈和我去窑湾古镇玩。路很远,爸爸又不认识路,好不容易终于来到了。来到古镇我非常高兴,恨不得马上就冲进去!古镇入口时一座桥,妈妈给我在古镇门口拍了一张照片,旁边一个我不认识的爷爷逗我说“耶!”逗得我哈哈大笑!守门的是几个穿古装的士兵一样的人。门楼上还有一架大炮呢!

给我印象深刻的有“夜猫子集”。导游说人们凌晨两点就开始赶集了,集上面还有鬼呢!我们还跟着导游来到了吴家大院,还有文革记忆……还有酿酒的地方,酿甜油的酱园店,一进门就是一股很难闻的味道!这就是窑湾的两大特产——窑湾绿豆烧、窑湾甜油!一开始我还以为绿豆烧是一种用绿豆沙做的甜饼呢,原来是酿的酒啊!

我们在古镇吃了闫家咸鱼,脆脆的,尤其是鱼尾巴,特别脆,香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姚古镇游记作文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黄姚古镇如同一本千年的诗集,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立即就会被它古朴而优雅的格调征服。”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就来到了这素有“梦境家园”之称的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厚重,烟雨中的黄姚,古朴而清新、庄重而蕴藉,就像是深山里一首清丽的小诗。进入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榕,清澈的泉水,黄墙黑瓦的民居都见证了古镇的悠久历史。在黄姚古镇,你每移一步都能让感受到古镇惜日的繁华,一种坚实、古朴、清凉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悠闲、清静、自得是古镇生活的特色。清清的溪水在古镇里穿流,喀斯特地貌给予了古镇天设地造的美妙景观,使这有着近千年的故镇更加古味十足。溪流边一片片天然的石平台供人们洗衣取水。古镇里形态各异的岩石随处可见,石蛇、石蝙蝠等造型栩栩如生。突然,我大叫一声:“妈妈,我踩到了一条鱼了!”妈妈闻声一看,只见历经千百年风雨仍泛着青光的青石板路上,有一尾三尺长的鱼形石,有如在凝固的溪流翻滚。我兴奋地又踩又跳,想沾上一点鲤鱼越龙门的喜气。

来到田螺山前,只见溪流涓涓,溪上小桥,连绵拱形,远远看去,就像古罗马的引水渠;溪岸上,有一棵古榕,庞大的躯干伸向小溪,从空中垂下缕缕气根,根根扎向水面。从一排过河的垫脚石上走过,惊起知春的水鸭两三只。水上的树、水面的鸭、水上的桥,与倒影、现实、虚幻,在浅浅一溪如银般的水面上连为一体。

最后,我们来到了古戏台。这是一座飞檐翘角的亭阁式建筑,基脚是用大青石板镶嵌,戏台上用8根木柱托梁,梁柱雕龙画凤,图案精美。推开斑驳古旧的木门,站在古戏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我仿佛听到了咿呀的曲子,仿佛看到台下熙熙壤攘的看客和戏台上表演的演员……

如今,这个处于深闺的古镇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港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让她名声鹊起,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更把这座千年古镇推向了世界。

置身于黄姚古镇中,我仿佛走在世间的香格里拉,走在人间仙境,梦中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安昌古镇年味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安昌古镇是绍兴的四大古镇之一,传承了江南特有的水乡风情。每到腊月,古镇便到处晾晒着各种酱鸭、腊肠等酱货,形成了一道自己独有的风景。

春节假期,旅游景点到处人满为患,平时游客不算多的安昌古镇也是人挤人。走进百年古镇,小桥人家依旧,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面石条的凿痕已被岁月磨砺的光滑透亮。每隔几米,便可以看见琳琅满目的酱货,诱人的香味瞬间勾起人们的食欲。小河穿镇而过,河上的几座古桥静静矗立着,任由络绎不绝的游人穿行,同时,它也连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沿河均有带顶棚的长廊,遮风挡雨也可供游人休憩。河两岸大多是吃饭喝茶的店铺,泡上一壶茶,叫上一碟茴香豆或者一盘臭豆腐,边喝茶边看着乌篷船轻轻划过,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只可惜现在找个位置坐也是难上加难,或许每个古镇只有在人少宁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黄姚古镇游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黄姚古镇始于汉朝,有1000多年的历史。黄姚古镇被群山环抱,被绿水绕行,是风景秀丽的4A景区。她方圆3。6公里,自然景观有8大景、24小景,有很多亭台楼阁、寺观庙祠,大部分都是明清建筑。黄姚古镇这个千年古镇民风淳朴,充满岁月的回忆。

走在黄姚古镇里,到处都能看到石板路、石板桥和石墙,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民宿。石板路摸起来凹凸不平,很粗糙,但是让我感觉很有古风,就像一位老人。慢慢地走在路上,边走边逛,可舒服了。

而如果你想最快地游览黄姚古镇,就跟我一起去坐乌篷船吧!上了乌蓬船,会看到许多风景,每一处都不一样。啊,要经过拱桥了。拱桥旁边有一大片竹林,竹林里的竹子千姿百态,有的伸展到了桥的另一边,看来它想做猴子的钢丝绳;有的像是钓鱼老人的钓竿;还有的像一位正在照镜子的少女……而过了石桥后,我们看到了更壮观的美景。远处的大山连绵不断,蜿蜒曲折的小河看不到尽头。

坐完船后,我要带你去一个你永远忘不了的地方——“仙人五井”。仙人五井,顾名思义,就是有五口井,每一口井都有自己的用处。第一口井用来饮用,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人们提着木桶来打水的情景。第二口井用来洗菜,井水清澈见底,用它洗的菜一定很甜吧。第三、第四和第五口井都用来洗衣服、洗农具。这一点几百年来从未改过,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不少人在那里洗着衣服聊着天。想想真是奇妙呀!

每一个去过黄姚古镇的人,都会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相信我,这是一个值得你去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西塘古镇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四,天气阴,有一点冷丝丝,但仍阻挡不了我们外出游玩的脚步。于是,我们来到了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游人们的青睐。我们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穿过弯弯曲曲的小弄堂,首先来到了烟雨长廊。步入廊街,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两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应的河埠。廊街上开着好多特色店铺,有特色小吃、有卖小玩意儿的、有卖特色服饰的……其中,我最喜欢吃管老太臭豆腐。看着一块块臭豆腐,被老板像赶小鸭似的放入油锅,马上发出“卡滋卡滋”的声响,再把臭豆腐翻几个身,炸至有点浅黄色再一个个撩起来。在炸好的臭豆腐上放上甜酱,轻轻咬上一口,那滋味真是美味啊!

沿着廊街,继续往里走去,我们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在店铺中淘着特色的物品。突然在一家店铺前,挂着十几个像手指那般大小大约2厘米长,外边印着各种颜色小花的瓶子,瓶口一端还绕着一个中国结的绳结,好看极了!我果断地说:“老板,我要买这个!”可是,因为颜色品种太多了,我都挑花眼了,最后选出了最喜欢的3 个小瓶子,老板还很客气地送了我两瓶小香水。

西塘古镇上还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小朋友们不妨去看一看,保证你去了还想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南浔古镇游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可见南浔之富庶和文化底蕴之深厚。古人又云:“一个清政府,不如南浔半个镇。”这更强调了南浔的荣华富贵。这不,国庆期间,我和爸爸慕名前去参观。

我们走进了南浔古镇公园,导游姐姐告诉我们,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的说法。“象”是指家里有一千万银两以上的世家,如刘家、张家、顾家和庞家;“牛”是指家里有一千万银两以下、一百万银两以上的世家;“狗”是指家里有一百万银两以下、五十万银两以下的世家。实际上,“八”和“七十二”并不是准确数字,“牛”和“狗”的数量远不止这些,这不禁让我们感叹,南浔“一个清政府,不如南浔半个镇”的名号并非徒有虚名!

我们先去刘家参观。沿途有许多有趣的景象:脖子上系着细绳的随时准备捕鱼的鸬鹚,手臂般粗的毛笔,东西合璧的小楼……

我们到了刘家的度假村——小莲庄。现在到秋天了,那里的荷花竟然还没有凋谢,还是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呢!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座约10米高的假山,导游姐姐告诉我们,那就是整个南浔镇的最高峰!“真的吗?!”我着实被吓了一跳,在我的印象中,村落里都会有高高的山峰啊。原来南浔处在平原地带,这10米高的山就已经是最高峰了。我们在假山里玩迷宫游戏,我差点迷了路,幸亏有指南针,它救了我一命。

参观完刘家后,我们到了张家。张家的玻璃雕、木雕和砖雕都非常精美。当我们经过张家的乐厅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乐厅门前有两颗高大的广玉兰树,其中一棵树上有一个蜜蜂蜂巢,一只马蜂想到蜂巢里大吃大喝,蜜蜂们出来迎战,每当马蜂进攻时,蜜蜂就飞起来防守,马蜂无机可趁,悻悻地走了。小蜜蜂真是好样的!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顾家开了一个基金会专门帮助贫困学生,“真是善良的人啊!”我在心里夸他们;庞家虽然还在修理,但很快就会竣工,给工人哥哥姐姐们点赞!

南浔真是个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古镇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和妈妈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一次,我们决定去安徽泾县的查济古镇

坐了6个小时的车,终于接近目的地了。只见道路两旁的小河里荷花亭亭玉立,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那一片片绿盘似的荷叶挨挨挤挤,亲密无间。我被这美丽的风景迷住了,急忙用手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

车一路环山而下,终于在一个古老的村庄停了下来。我们一路前行,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查济古镇。它的确美,美得简约却不简单,长长的条石小巷,青砖黑瓦的古宅,在它的窗户和门上,都刻有精美的雕饰,满眼全是浅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的徽派建筑。跨过高高的门槛,古旧的宅子在这刺眼的阳光下,越发显得陈旧,大厅有石桌和石凳,有古井,墙门反射出冷冷的光,忽然想问,倘若现在下雨该是怎样的情调?也许连绵的雨天和这古村才更为般配吧。

听导游说,这个地方因为整个村庄的人都姓查且又是从山东济南那边迁移过来,所以称为“查济”。现在出现在我眼前的查济就像一个老人,在他沧桑的眉宇间透露出昔日的繁华,清澈见底的河水轻轻地流淌着,沿河错落有致的拱石桥上藤萝缠绕,远望犹如碧玉横架在水上。那潺潺的流水声中,村里的妇人在用最古老的方式洗着衣服,这就是书中曾一次又一次出现的小桥流水人家吧!我和妈妈随意走进一家,大概主人早已习惯了游客的到来,对我们并没有特别的关注,而是自顾自地忙碌着。或许是莲子刚刚上市,她们在用机器将莲篷剥开,把莲子取出,供游客品尝或购买。偶尔,抬头给我们一个善意的微笑。

村子里的阿猫阿狗倒是随处可见,眨眼间便有一只小猫懒懒地趴在竹椅下,眯着眼睛,似乎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到它。而屋子里的小狗倒是活泼了许多,以小马般的速度奔跑着。突然觉得,这里更加纯净自然,多了几分淳朴,少了几分商业气息。树荫下纳凉打着瞌睡的老人,在叮咚的泉水中嬉戏的孩子,老屋中随处飘来的饭菜香和穿行在古村的居民,似乎都在静静诉说着查济几百年来的曾今和沧桑。那小桥,那流水,那老人,那小孩,那石桥仿佛又如一个淡雅的女子,静静守候着岁月,淡然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让我忍不住挽起裤脚,脱开妈妈的手臂,在泉水中随着“哗哗”的水流声,静静走过。

漫步古镇,你能感受到它的古老,但却无法想象它曾今的历史。纯朴的村民们就靠着这美丽大自然和智慧生活着。一条条连绵起伏的小路伸向远方,仿佛那些小路在叙说着这个古镇的历史悠久。许多少年在小路旁写生,想将这个古镇的美用画笔记录下来……

典型的徽派建筑,古老淳朴,风景宜人,这大概就是我头脑里对古镇最为深刻的印象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沙湾古镇游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游又到了,然而这次春游跟以往有点不一样,因为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春游,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次最后的大集结,也非常珍惜这所剩不多相聚的时光。

出发当天8点40分左右,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校园,上大巴车了。在大巴车上,是春游过程中最有趣的项目之一,同学们纷纷开始飙歌,欢声笑语载满了一整车。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沙湾古镇,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可以联想到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小镇,漫步在古镇里,可以体会到特有的岭南风情及文化,感受最淳朴的广东有名小吃,如:双皮奶、姜埋奶、凉拌鱼皮、凉拌海蛰、刨冰、牛杂、各类糕点……数不胜数。

我们小组先游览了“留耕堂”,留耕堂是番禺沙湾何氏家族的祠堂,祠堂面积之大,气派之华,由此可见何氏家族在沙湾当地是个大户人家,家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人才辈出。

接着我们分别去品尝了双皮奶、凉拌鱼皮、凉拌海蛰、鱼饼、刨冰。最让我喜欢的是双皮奶和凉拌鱼皮,双皮奶是牛奶和鸡蛋清制作而成,分为两层凝固膏状,颜色洁白,比布丁要鲜嫩些,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浓润滑,奶香味十分浓厚,吃起来甜而不腻;凉拌鱼皮吃起来十分爽口,味道咸咸的,香脆无比。

下午,天气有点闷热,我们品尝了刨冰,刨冰有点像冰沙,清凉解暑,入口即化,若在盛夏吃上一盘刨冰,如同在沙漠里找到了绿洲。

所有人拍完了团体照,下午1:30左右,我们便开始返程了,小学的最后一次春游活动——沙湾古镇探究之旅,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完满的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七宝古镇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七宝古镇是个很有特色的大古镇。至今历史千年,而且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张充仁纪念馆也很是值得一看,所以每次有朋友来,我都会带他们来这里。因为它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着与众不同的人文气息,我为生活在这里而感到骄傲。

当你远远望去,就会看见精美而古朴的老牌坊屹立在那里,神气而又庄重。从牌坊向里望去,就是七宝之一的“氽来钟”。继续向前走去,一排排的店铺瞬间展现在你的眼前,特产店、服装店、玩具店,一应俱全。

当然,来七宝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这里的特色小吃了,有七宝方糕、羊肉,汤团,扣肉呢。远远的都能闻到一股香味扑面而来,那香味每次都馋得我直流口水。于是点了老街汤团,那汤团个个白白胖胖的,圆乎乎的,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立马就淌出一包汤,一边喊着烫,一边还不停地张嘴去接,生怕流失里面最鲜美的汤汁。而我最爱的就是吃肉汤团了,软软的糯米皮子,牙齿不用费劲,咬起来QQ弹弹的,肉馅细腻鲜嫩。吃着正香,又被另一股香味吸引了过去,原来是卤味扎肉啊,看上去黑黑土土的,吃起来又嫩又香,香糯入味,让人回味无穷。

吃饱了喝足了,我便走出了汤团店,漫步在这条又窄又有韵味的老街小路上,时不时拿出自己的相机抓拍几处美景,黑墨色的园林建筑配着白色的粉墙,一副江南水墨风景美不胜收。

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蒲汇塘桥畔。这座古桥,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已经屹立了五百年,这时脑海里会浮现出“玉斧垫塘桥”的民间传说,为七宝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走着走着已经踏过了塘桥的20级阶梯,站在桥上古镇美景一览无余。

欣赏着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品味着它那悠久的人文气息,真是一种享受。啊!七宝古镇——我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云南大理古镇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一早乘坐大巴去云南大理的古城,一边听金花导游的介绍,一边欣赏着碧波荡漾的洱海,及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碧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格局。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绍的天下第一楼 ——五华楼,又叫五花楼。

五华楼里经营着许多少数民族卖得字画、皮画、油画和各种玉器、银器,交易十分活跃。

转完五华楼,又来到了洋人街,这里面一家接着一家的中西餐厅、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都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引来了各国金发蓝眼的老外,渐成一条别致的风景。在这里,我还品尝到云南大理的特色:乳扇、蛇果、蓝莓等……

云南古镇真和我们西安回民街有一比。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镇半日游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妈妈一个在盛泽的朋友突然打电话过来,说下午他们一家三口要来南浔古镇玩。他们家有一个小姐姐,妈妈说让我和姐姐也一块儿出去玩,我和姐姐正没劲呢,因为这个长假,爸妈都在忙,都没有带我们出去好好玩。

我们刚吃过午饭,妈妈的朋友他们一家就到南浔了,妈妈说让他们把车子直接停在我们小区里,然后步行到老街上。

爸爸的店在古镇象门街上,他早已买好了门票,在那里等我们了。我们从小区出来,不一会儿工夫就来到了爸爸那里。我问爸爸,半天时间要去玩哪几个景点啊?爸爸说,来南浔玩,小莲庄、张石铭旧居、百间楼和张静江故居是必须要去的,其它的几个景点到时候看时间。

爸爸那里紧临双桥检票口,我们过桥后先来到了小莲庄玩。小莲庄是南浔首富刘墉的私家花园,里面有一个若大的荷花池。我们沿着走廊拐个弯,眼前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边上挂满了很多的碑刻,再往前过了一个九十度亭子,两道高大雄伟的圣旨牌坊展现在我们面前。穿过这两道圣旨牌坊,里面是叔蘋奖学金纪念馆,我早就听爸爸说起过这个奖学金,希望自己努力也可以拿到这个奖学金。

我们没有再往里面去,而是转了回来,爸爸说这个二层小楼叫“小姐楼”,西南两侧的墙体是中式的,而临荷花池的东南两侧的墙体则是西式的红砖墙,爸爸说这叫“中西合璧”。

沿着走廊一路向前,走过一个临水的楼台,前面就是五曲桥。走过五曲桥,在那里回望“小姐楼”,在满池的荷花衬托下,“小姐楼”的风光真美,我想起了很多南浔的宣传画,就是拍的这个地方。

我们跟着爸爸来到了小莲庄的外园,那里是一座很大的假山,我们都爬了上去,顶上有一个凉亭,站在凉亭里,可以看到外面的停车场,想象着以前这里的小姐们,可以在这个凉亭里看到外面丰收的田园。

走出小莲庄,我们来到了张石铭旧宅。这里有一个钱币博物馆,陈列着世界各国的钱币,一个天井中,有一口大水缸,里面被扔满了许多的硬币,这应该是游人许愿扔的吧。

穿过一个很大的花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西洋的舞厅,据说这里的地板和玻璃都是从法国进口的,很贵很贵,怕给人们踩坏了,中间的地板上还铺上了玻璃保护。舞厅里面是一个唱片展览馆。

出了张石铭旧宅,我们沿着古镇一路向北,走过一座很大的石拱桥,然后就来到了百间楼,我们在那里拍了一些照片,就往张静江故居走去。因为我和姐姐还有妈妈朋友家的小姐姐都走不动了,所以我们三个就没有进去,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等他们。

等爸爸妈妈他们出来后,我们就来到了一座廊桥,站在廊桥上看那两座石拱桥,桥和水中的倒影拼成一个圆,真是好美啊!

爸爸在那里买了船票,我们就坐船回去了。

这半天走得有点累,但也好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沙湾古镇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七天的国庆假期里,许多人都出城去外面旅游了,我却选择了离家很近,颇有古风的沙湾古镇

汽车刚拐进沙湾古镇大门的那条路,我就看见路的两边排满了车,人行道上挤满了人。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即使坐在车里,通过玻璃也能感受到那烫手的温度。

“沙湾古镇,始建于宋代,在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和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看着树阴下的“沙湾古镇简介”,我想这个“沙湾古镇”肯定非常有趣!

随着人群,我们先来到了“美食一条街”。街上可热闹了,张灯结彩,四处挂着红灯笼,欢祝国庆。当时正是烈日当空。许多摊位上都摆着饮品。花花绿绿的阳伞随处可见,真是“人挤人,伞也挤伞”。摊位上的东西真多,各种各样,我拉着爷爷“飞”到那儿,又“飘”到这儿,有开河蚌的人,每个河蚌里都有一颗珍珠;有卖小乌龟的,每只小乌龟的龟壳上都有彩色花纹;有编手工绳的,编得可漂亮啦;还有做糖人的,金黄的糖浆看起来就好吃……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能不吸引我这个好奇宝宝去看看吗?

在参观完陶石馆“一物堂”以后,接到信号的我,代替肚子发出了抗议:“妈妈,都快1点钟了,我们去吃饭吧!”可虽然是古镇,却只有那种小餐馆,吵得要命,弟弟要睡觉的呀!终于,在1点多的时候找到了一家茶楼。茶楼古色古香,像古时候一样,挂着对联,有露天的,也有室内的。走进去,仿佛真回到了古代,木质的收银台,收银台的后面还挂着一幅胖和尚图。还有里院,一张张黑藤椅围在鱼池边,一座假山立在鱼池中央,几棵水草在池底若隐若现。穿着旗袍的服务员带着我们通过木楼梯,来到了被琉璃瓦玻璃门掩饰着的二楼。二楼更是复古,有一点儿偏暗的灯光从大水晶吊灯上照下来,把整屋的棕色显得更亮丽了。木桌子,木椅子,还有放满宪法学的书架……趁着等菜之际,我更细致地参观起来,不久,我便又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这是由一个木盒子托着的一朵“花”,“花”从“盒子”后面“长”了出来,“花”中间好像还有音响。我朝里面喊了一句“啊!”,声音就被扩大了。爸爸看我站在这儿,就说:“这是留声机。”啊!我是说在哪里见过嘛!真是有趣!

下午,我的沙湾游结束了,真希望下次可以再来,我现在好像已经开始怀念那古色古香的房屋和街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游柳江古镇作文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还有一些好朋友一起去了柳江古镇玩,我们准备好日常的洗漱用品,然后下楼跟他们集合,九点开始出发,共有两辆车,挤着刚好坐满。坐在车上听大人们讲,柳江古镇在眉山市洪雅县,在历史上被称为“烟雨柳江” ,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车大约行了三个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我们走了一段路。刹那间,一条条古道、一棵棵古树映入眼帘,在古道边,有许多黄黄的江水,水的两旁有很多石头,还有几个人在钓鱼。远处,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座座青山被白白的薄雾笼罩着,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可真新鲜呀!等大人们把住宿安排好以后,我和几个朋友便穿着拖鞋,提着水枪,沿着石板铺的路,跑到江边冲下水,你喷我一下,我喷你一下,玩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大家都变成了“落汤鸡”,可我们在水里玩得依然那么尽兴。渐渐地,天暗了下来,大人们把我们叫了上来,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岸上。一看,古道旁边的房子上的灯笼亮了起来,顿时,整条古道灯火通明,回家换好衣裤后,我们还和大人们吃了一次丰富的晚餐,有烤兔、野生蘑菇、炸鱼、血汪等,味道可真香啊!吃完后,我们一行人在古街上转悠了一圈,古镇上的商店琳琅满目,我还叫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带有名字的中国结作为纪念品。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去庙里拜了佛,烧了香,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坐车回家了。

柳江古镇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小镇上的人、小镇上的风景,我依然记忆犹新。下次只要有机会,我还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镇甪直游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我挎上背包,带上专发的白帽子,坐上大巴,向妈妈挥挥手——我要随旅行团去游甪直了!……

甪直和同里一样,都是古镇,都有“小桥流水人家”,房子、商店也都是黑瓦白墙。迷你青团子像一枚枚青色鹅卵石;海棠糕香气四溢,让许多同学都掏了腰包;臭豆腐串臭中带香,香中带臭,也有不少人在大吃特吃……还有笛子、扇子、丝绸、布衣等。

我们漫步于大街小巷之中。一旁是小店,一旁是小河与桥。清清的河水中,漂浮着几片香樟树叶子,还荡漾着一舟舟小船。船上除了乘客,还有一位头戴蓝巾、插红头花的老婆婆正在划桨。木浆一摇一动,水面一荡一浮,推着小船往前走。船尖分开碧波,缓缓地向前,穿过一座座石桥。香樟树叶随着微风迎面飘落,悠扬极了。

古色古香的故宅,像一位位老态龙钟、饱读诗书、慈祥的老奶奶,静静地镇守着这片土地。墙壁上长满了爬山虎,青的、枯的,都有;地板、地面则爬满了青苔,透着一种古典的气息。一个个老人坐在藤椅或倚在木门上,注视着我们。载着欢笑声,载着美好的回忆,我们坐着车,回到了吴江。甪直,古色古香,让我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德明古镇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周末,我们全家去了德明古镇游玩,走进鹿泉的德明古镇,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美。

建筑是美的。我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的瓦,白色的墙,青色的砖,古色古香。走进这座古镇,畅游在这座仿照元代建筑风格的古镇上,就像畅游在《清明上河图》中一样。

山是美的。德明古镇的山是天然的美,往远处看,青山连绵起伏,山上郁郁葱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水是美的。白天,阳光照耀着河面,像洒下一把碎银;夜晚,五彩的灯光照耀着水面,像一道流动的彩虹。高低落差的地方形成了小瀑布,飞溅着白色的浪花。

民俗是美的。我们最先来到一条兴业街,里面有各种商业店铺。"粮艺坊"里都是用五谷粮食做成的工艺品,有伟人的头像,还有各种动物像,个个栩栩如生!"竹艺坊"里面有竹蜻蜓、竹花篮等。瞧,"铁艺坊"那里还有一个打铁台,火炉上还烧着铁呢!

再往前走,又来到了美食街,有陕西的肉夹馍,有保定的驴肉火烧,最吸引我的是安徽的一根面。一个年轻女子随着音乐跳动,手里有节奏地拉抻着一根面,这种技艺真是令人叹服!

看着这里的一切,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深深地陶醉在民间艺术和自然风光里,流连忘返。天空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徜徉古镇老街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古色古香的安昌,一直是一个令我向往的地方,因为那儿有香气扑鼻的自制腊肠,有越扯越白的扯白糖,有十分别致的乌毡帽,还有小巧玲珑的乌篷船。

记得那个细雨迷梦的午后,我初次见到了它——古朴的安昌。车还未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跑进镇上。老街枕河,粉墙黛瓦,商铺林立,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路一眼望不到尽头。寂静的驳岸旁,轻轻摇曳的柳枝下,停泊着一艘艘乌篷船。

“坐着乌篷船,喝着绍兴酒”,曾是多少文人雅士的向往。只见船夫坐在船尾,约莫60来岁,背靠着椅背,身着蓝褂子,头戴一顶乌毡帽,皮肤黝黑,但一脸的爽朗和朴实。他右腿支在船上,左腿抬起向前弯曲、踩动着船右边的橹,双手又各拿一橹,在船的另一边划动着,水波渐渐向两边泛漾开来。就这样,如雾的细雨中,乌篷船渐渐驶过了我们,渐渐消失在了这淡淡的雾气中。它似乎让我看到了安昌古镇的过去……

“扯白糖!扯白糖喽!”突然,一阵阵吆喝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在烧沸的水中倒入了白糖。雪白的砂糖慢慢地在水里融化,老师傅不断地用筷子搅拌,糖水慢慢地粘稠起来了。随后,老师傅将糖浆倒入早已准备好的铁锅,用冷水冷却,糖浆变成了黄色。老师傅麻利地用手揉着糖浆,揉着揉着,忽然一下子用手抓了起来,将糖浆挂在柱子上,熟练自如地来回反复拉扯。糖浆越扯越长,粗大的糖条在老师傅手里上下翻飞,糖条就在师傅那熟练的一拉一扯中慢慢开始变色,橙黄色、奶黄、奶白,最后完全纯白。“哦,大功告成!”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我连忙按下快门,把这一刻定格在我的画面中,也定格在我的心中。原来,这就是百吃不厌的扯白糖啊!这传统工艺的传承真让人骄傲!

天色渐晚,我只能带着喜悦与留恋离开了这儿,但安昌古镇,它犹如一首古老的诗歌,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西塘古镇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七月的最后一周里,爸爸开着车,带着我、我的姥姥和奶奶、我的妈妈一起去宁波游玩。从宁波回天津的时候,我们路过嘉兴,妈妈说我们可以去嘉兴玩一天。于是,我们到了嘉兴,在西塘古镇景区里找了一个宾馆住了下来。

在西塘古镇的这一天里,我们去了里面的酒吧,我们还去了陆氏馄饨,我还帮手里拿着东西的店老板开了门。我们还吃了嘉兴菜,我们还逛了逛小店,我还打了枪。我们还看了西塘古镇的雨景、日出、夜景、雨后的景色等等。

以上的景色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西塘古镇的夜景了。每当夜幕降临,西塘古镇就变成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晚上,五光十色的灯光同时亮起,非常鲜艳,让人感觉像在仙境里一样。这些灯使西塘古镇非常漂亮,红红火火的。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晚上九点了,我们回到酒店洗漱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去另一座城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沙溪古镇游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在太仓常有听到“金沙溪,银太仓,东南十八乡沙溪第一乡”的美称。心中向往已久,想一探究竟。刚好太仓日报组织我们小记者参加赏家乡美景——游古镇沙溪的活动。我终于得偿所愿!

那天早上我们准时出发。秋高气爽,风儿瑟瑟,我的心情也像风一般自由,特别惬意!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沙溪。我迫不及待地下车,想一睹古镇芳容。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古镇的全景,古色古香的韵味深深吸引了我,如同一幅古朴的泼墨丹青。古镇的那条河,河水清澈,潺潺流淌,如一条玉带镶嵌期间,那一座座单孔古桥及一排排邻水而建,错落有致,粉墙黛瓦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房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又为古镇平添了几分姿色。我轻倚桥栏,看着一艘艘小巧的游船穿梭,心中无限遐想!试想一下那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

当我漫步走进古镇的老街,瞬间觉得仿佛穿越了时空,石径老街无处不透着悠悠古韵!街道的两旁有许多高低错落的古建筑,建筑有着浓郁的民清特色,精致的门窗都是用木头制作。形态各异,各具风格。有的简约,有的复杂,还有的精工雕琢出各种精美的花纹,别有一番风味。古街上的商铺林立,也都带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有做古装汉服租借的,有做传统手工艺品的,如手工编织的竹制品等,有做传统特色糕点的,还有古玩行,应有尽有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街上反应那个年代市民生活经营场景的铜像雕塑,如补锅,磨剪刀,拉黄包车这些职业似乎离我们很远了,但从这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雕像上让我看到了以前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当时的生活缩影。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沙溪文史馆,从中我知道了许多历史名人,了解了有关他们的典故。如俞庆棠、唐孝纯、还有郑和。郑和七下西洋的那艘“宝船”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多么雄伟啊!

最后我们登上了静观堂,在二楼俯视,古镇全貌尽收眼底,时不时耳边传来阵阵优美的江南丝竹,如画美景,琴声悠悠相互辉映,让人回味无穷!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进一步的了解沙溪古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的发展,同时让我更深的明白历史上美好的东西是深深镌刻在人们心底的,不会随意被遗忘!被抹灭!只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一写景作文欣赏:游惠山古镇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你沁人心脾的金桂的香气,我闻到了;你一派瓜果丰收的景象,我看到了;你枫叶的沙沙声,我听到了。是你来了,你凉爽的清风轻轻的抚摩着我。哦!秋天,你终于来了!一学期一次的实践活动,你终于来了!

今天,我们和老师一同到了旅游的景点——惠山古镇,我们来得还正是时候,赶上了菊花展。这可是景点中的一大风景,不知有多少人爱菊。当天,有不少人拿着相机为她们拍照,但大多数菊花们始终不肯露脸,好像很害羞似的。菊花颜色多彩缤纷,姿态万千,各不相同。雍容富贵的菊花,黄的似金,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有的大方的抬起头,有的弯下了纤细的腰,有的像还没睡醒似的。她没有玫瑰那样火一般的艳丽,没有茉莉那样淡雅的清香;没有莲一般的娇气。但她却比别的花儿耐风霜,别的花儿大多在春夏这两个温暖炎热的季节争芳斗艳,而菊花却在寒至霜降的秋日里绽放。

我喜欢赏惠山古镇的菊,更喜欢观惠山古镇的水。

泰伯庙边的湖水,是那样干净,干净得像一块没有一丝瑕疵的翠玉;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块翡翠;是那样深,深得看不见湖底的水草和小鱼。我已经好久不见如此清澈的湖水了。湖面上还有不少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船儿,许多游客乘着船欣赏湖光山色。碧波荡漾,波浪像奶奶额头上一条一条的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面像被抹了一层金一般耀眼。湖边的柳树姑娘把辫子伸入湖水里,照着镜子,正在梳洗着。山是那样高,那样青,那样俊。

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既有收获,又有遗憾。收获到的是欣赏了千姿百态的菊,清澈碧绿的湖水。遗憾的是我没能感受到登上山顶的成就感,没能观看到从上往下看的风景!

[初一写景作文欣赏:游惠山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