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镇作文(精选19篇)

导语:临着春风的沐浴,迎着春泥的气息,感受春天的美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春天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

浏览

5296

作文

158

游柳江古镇作文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柳江古镇是我梦寐以求想去的地方,暑假中,终于和爷爷、奶奶、妈妈,还有妹妹到了柳江古镇。

柳江古镇距洪雅县城三十多公里,其保存完好、独特的建筑和优雅的环境,令不少人远道慕名而来。一路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期盼车子能开快些。约莫一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凉爽的柳江,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

进入古镇,一条河流把古镇分割开来,河水像一面平静的镜子。但走近看河水也并不是那么平静,篷勃如伞的一棵棵大树,还有独具匠心的建筑一起倒映在河中,美丽极了。

我们来到了“水上乐园”,哇,人可真多啊!人们有的坐在树荫下的凳子上纳凉,有的坐在石头上把脚脚伸到了水里,更多的大人和孩子畅游在河里。这时在我身后,听见”扑通“一声,我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位游客过水上独木桥的时候,故意没平稳好身子掉进了河里,人们笑得前俯后仰,与掉进河里的那位游客一起大笑着,好不开心。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玉屏梯田”,玉屏梯田是一层一层地往下接,冰凉的水底还冒着小泡泡。脚放进去,脚底好像有人在给自己按摩一样,舒服极了,我尽情地享受着河水带给自己的丝丝凉意。我站在水中,眼睛往下看,多美啊,梯田一步接一步,让人心旷神怡。

离开“玉屏梯田”,我们走上了清澈河中的20多个石墩。石墩窄小,过往的人很多,但是人们互相谦让,大人让小孩,小孩让老人。我走到河中,滔滔的江水打击着石墩,突然感觉头有点晕眩,可能是因为我看到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浪花吧,差点掉进了河里。

走过石墩,我们到了柳江古镇的中心,进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有些房子一部分悬在空中,就好像吊脚楼,又好像傣族的竹楼,让人一看就知道了有着久远的年代。人们在里面悠闲地喝着茶,旁边还有一棵棵古老的大榕树,就像一位位士兵,永远保护着柳江。

到了古镇街上,那里饭店、商店都是用木头修建的,饭店、商店的标牌是模仿古代的样子,在一张红布上用黑墨写上字,用一根竹竿伸到了街道上,让人感觉进了古代的饭店。低头一看,地上的石板磨得光滑,有些地方还长满了青苔。不知道这些石板是哪个朝代铺设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任凭风吹雨打,默默无语地供人们踩踏。( )

柳江真美,柳江真凉爽。坐在回去的车里,我恋恋不舍地望着柳江,美丽的柳江时时浮现在我脑海中,留在了我记忆深处。

我爱柳江古镇美丽的景色,我更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游窑湾古镇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妈妈和我去窑湾古镇玩。路很远,爸爸又不认识路,好不容易终于来到了。来到古镇我非常高兴,恨不得马上就冲进去!古镇入口时一座桥,妈妈给我在古镇门口拍了一张照片,旁边一个我不认识的爷爷逗我说“耶!”逗得我哈哈大笑!守门的是几个穿古装的士兵一样的人。门楼上还有一架大炮呢!

给我印象深刻的有“夜猫子集”。导游说人们凌晨两点就开始赶集了,集上面还有鬼呢!我们还跟着导游来到了吴家大院,还有文革记忆……还有酿酒的地方,酿甜油的酱园店,一进门就是一股很难闻的味道!这就是窑湾的两大特产——窑湾绿豆烧、窑湾甜油!一开始我还以为绿豆烧是一种用绿豆沙做的甜饼呢,原来是酿的酒啊!

我们在古镇吃了闫家咸鱼,脆脆的,尤其是鱼尾巴,特别脆,香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苏州锦溪古镇:在记忆中的水乡聆听江南丝竹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古镇是一抓一大把的。从最早因为陈逸飞火起来的周庄,到鲁迅笔下的绍兴,再到近几年名声大噪的西塘、乌镇、同里、甪直、南浔、千灯、枫泾、木渎、朱家角……

然而,越是这样,越是独愿在锦溪停留下来喝杯茶。因为一旦喧嚣,江南古镇的灵气就全部烟消云散了,不管你在电影里多么美丽,也不管你曾经过往过多少名人。

一个因为孤独地埋葬着宋朝一位陈姓妃子的地方,最打动人的就是这里的与世无争。沿着枕河人家的那些小巷子里走,偶尔飘过一些戏迷吹拉弹唱的声音,尽管听不懂,但是这种隐约婉转的声音里,透出的恰恰是很多人要寻找的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游南浔古镇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三个人在南浔住的是南方大酒店,床居然是个2米2的大床,我们都可以睡在一张床上,平时我都是一个人睡觉,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酒店里的早餐很丰盛,我吃了很多食物,其中有一个甜点我忘了叫什么了,反正挺好吃的,就是一玻璃杯里装满了黄黄的奶油。

8点出头我们就到了景区,先参观了“嘉业藏书楼”,有些书籍的名字我居然还能认得出。第二个景点就是“小莲庄”,听其他导游说这是南浔首富的房子,好大啊!我在园子里转了很久,都没有参观完,园子中间的一个大池塘里种满了还没有开放的荷花,很漂亮。园子里还有一座假山,很好玩,就是有很多蜘蛛网。妈妈看了这个宅子主人刘墉的介绍,说他是个很节约的人,我要向他学习。

之后,我们坐船游览了古镇,一路上参观了“广惠宫”,那里是个道观,我看到了太极八卦。“刘氏梯号”、“辑里湖丝馆”……

我们最后去了“文园”,那里有个文昌阁,还有很多石头做的小台阶,可以在水上行走。我还荡了秋千,走了小鹅卵石路。

我在南浔古镇买了一个刻着龙的吉祥葫芦和2个磁铁石,但是很可惜,磁铁石掉了一个,我很伤心。

下午爸爸开车把我们带回了上海,我回家以后要早点把琴弹熟,我好几天没弹了。

这次端午假期玩得真开心。期待爸爸暑假里再带我出去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安昌古镇年味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安昌古镇是绍兴的四大古镇之一,传承了江南特有的水乡风情。每到腊月,古镇便到处晾晒着各种酱鸭、腊肠等酱货,形成了一道自己独有的风景。

春节假期,旅游景点到处人满为患,平时游客不算多的安昌古镇也是人挤人。走进百年古镇,小桥人家依旧,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面石条的凿痕已被岁月磨砺的光滑透亮。每隔几米,便可以看见琳琅满目的酱货,诱人的香味瞬间勾起人们的食欲。小河穿镇而过,河上的几座古桥静静矗立着,任由络绎不绝的游人穿行,同时,它也连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沿河均有带顶棚的长廊,遮风挡雨也可供游人休憩。河两岸大多是吃饭喝茶的店铺,泡上一壶茶,叫上一碟茴香豆或者一盘臭豆腐,边喝茶边看着乌篷船轻轻划过,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只可惜现在找个位置坐也是难上加难,或许每个古镇只有在人少宁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千年古镇,万载球山作文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水,是一个城镇的颜面。,是一个城镇的脊梁。端详面貌,可以看出这个城镇的文化底蕴,秀气,才气,灵气;拍击厚实的脊梁,能够感受到这方土地的民风、传统,使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城镇坚毅顽强的品性。

宜山,千年古镇;球山,万载的巨礁。走近他们,品读他们,去探求这块古老土地悠久的历史,深邃的背景。从南大门捷足先登,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嗅着山茶花的香味,踏一条幽静的青石板路,去找寻球山的奥秘。顺着青石板路蜿蜒而上,满山的青翠便立刻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松涛阵阵,花香醉人,风儿抚摸着碧绿的松针,弹奏出一首首清幽的小曲,当你陶醉其中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座山已热情地将你拥入怀中!正当你自以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拐一个弯,便会惊异于另一幅美景图——这时你已经站在半山腰的平台上了。

平台的正前方有一座状如古城楼的建筑,由砖石修成,分两层。最上一层的檐上挂着一块大匾,上面用金漆端庄地书写着三个明晃晃的大字“荔香楼”。找在平台上锻炼的老人稍一打听,就可以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在南宋时代,球山盛产柑橘,为官府蔬果,皇家贡品,可谓天下闻名。此柑橘貌似荔枝,又有其香,宜山人民便修筑此楼以表纪念。与荔香楼相对的是一尊孔子塑像,孔子手持书卷,似乎在告诉来此游玩的人们:策马前途需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继续往上攀登,又不知爬过了多少级台阶,终于来到山顶。山顶建有一群乐亭,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亭子的顶部雕刻着九只翱翔天际的神龙,刀法细腻,巧夺天工。站在亭中,极目远眺,整个宜山镇的全貌便尽收眼底。拔地而起的高楼和灰瓦的平房排列得错落有致,新时代的变化和古典的积蕴矛盾而又统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群乐亭恋恋不舍地投以最后一眼,转身缓缓下山。从山顶到东大门的路上,只需你稍加留意,就可以看见那被绿色植被覆盖着的石碑,他将向你讲述球山的前世今生:球山本海中一巨礁,沐浴日月光华,历经千百万年。

后,平原突起,巨礁变为陆上一小丘,状似半个露出地面的绣球。其名亦多易,南宋称其为泥山,明称仪山,清又称宜山,至近代,最终定名为球山。球麓四周昔有斧头岩、青蛙岩、花鼓岩、松塘荷、梦楼、东寺堂、西寺堂、一亭二阁三山九井十桥以及东麓鸡岩、南麓孙锵鸣题字“憩楼”、“小飞霞”等诸人文景观,遐迩闻名。幸好,东大门右侧残存有“金鸡岩”,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千年古镇,万载球山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一写景作文欣赏:游惠山古镇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你沁人心脾的金桂的香气,我闻到了;你一派瓜果丰收的景象,我看到了;你枫叶的沙沙声,我听到了。是你来了,你凉爽的清风轻轻的抚摩着我。哦!秋天,你终于来了!一学期一次的实践活动,你终于来了!

今天,我们和老师一同到了旅游的景点——惠山古镇,我们来得还正是时候,赶上了菊花展。这可是景点中的一大风景,不知有多少人爱菊。当天,有不少人拿着相机为她们拍照,但大多数菊花们始终不肯露脸,好像很害羞似的。菊花颜色多彩缤纷,姿态万千,各不相同。雍容富贵的菊花,黄的似金,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有的大方的抬起头,有的弯下了纤细的腰,有的像还没睡醒似的。她没有玫瑰那样火一般的艳丽,没有茉莉那样淡雅的清香;没有莲一般的娇气。但她却比别的花儿耐风霜,别的花儿大多在春夏这两个温暖炎热的季节争芳斗艳,而菊花却在寒至霜降的秋日里绽放。

我喜欢赏惠山古镇的菊,更喜欢观惠山古镇的水。

泰伯庙边的湖水,是那样干净,干净得像一块没有一丝瑕疵的翠玉;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块翡翠;是那样深,深得看不见湖底的水草和小鱼。我已经好久不见如此清澈的湖水了。湖面上还有不少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船儿,许多游客乘着船欣赏湖光山色。碧波荡漾,波浪像奶奶额头上一条一条的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面像被抹了一层金一般耀眼。湖边的柳树姑娘把辫子伸入湖水里,照着镜子,正在梳洗着。山是那样高,那样青,那样俊。

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既有收获,又有遗憾。收获到的是欣赏了千姿百态的菊,清澈碧绿的湖水。遗憾的是我没能感受到登上山顶的成就感,没能观看到从上往下看的风景!

[初一写景作文欣赏:游惠山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游三河古镇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说,三河古镇历史悠久,古香古色。今年寒假,我就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这儿游玩。

来到这儿,我们就被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所吸引了。古镇的水多、桥多、老街多、巷子多。这里的“二龙街”,相传是皇帝走过的地方,故此得名。还有那“一人巷”,就像它的名字那样非常狭窄,我和爸爸试着走了一遍,果然只能一个一个的通行,很有趣。

这里还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有古城墙、古炮台、“仙姑楼”、“小姐楼”、“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故居”等。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同兴隆庄”,走进去,你会看见这是一幢木制的二层小楼。听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曾是清末古西街的一家著名商行,当时这里卖着米、面等物品。在两间房屋之间留有一个天井,有着独特的排水功能。当下雨雪时,就会流入自家,这也象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现在这里的每间屋子里都有用蜡像雕刻成的人物,还原了当年做买卖的情景,让人看后觉得栩栩如生。

我和爸爸、妈妈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三河小炒、米饺、酥糖等,味道还真不错!

这次去了三河古镇游玩,我不仅看了美景,尝了美食,还增长了很多历史知识,真让人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品味古镇之韵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那如泼墨般的陈瓦,那见证岁月沧桑的墙砖和那倒映着历史变迁的清溪。在黎里古镇,微风拂动间不自觉地嗅出墨香,游览,更是心灵的陶醉。

踏着布满青苔的石路,时间的痕迹早已爬上了黄纸般的墙根,数百年的风霜使这里的房屋褪去光华。裂缝之间是中华民族永久辉煌的缩影,几千年的文明流溢在石缝之间。那不知道深远的巷子通向远处,欲一探究竟。但因为狭长又寂静,便望而却步,不忍心打破原本的氛围,只好静静地看着它。正是这样的幽深,牵制着我的内心。

一水穿镇而过,由石阶与岸上的人家连接,这是江南的独特景观。拱桥与娟娟细流交汇处,萦绕着古镇人家干活时的欢声笑语,透露着朴实无华。想象一下,当清晨忙碌的脚步声唤醒睡梦,推窗便是清溪环绕,骑楼下传来阵阵叮当的车铃声,新的一天开始了。船桨划过门前的细水,洒下水花多多。这样的美好足以用一天的时间来品味。通过石桥来到对岸,有一个柳亚子纪念馆。我心里好生疑惑,这位柳亚子是谁?还没走进去,就能感受到某种感情在胸膛冲击。“人中麟凤柳亚子”这几个大字醒目的附在柳亚子的铜像旁,这苍劲有力的大字就像柳亚子本人那样,满怀热血,让人心生敬畏。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即使藏在镜片下,任然能让人感受到他壮怀远大。那坚定不移的眼神越过铜像,与人们交流,蕴藏着深远的梦想,仿佛凝视着他深爱的祖国,思考着祖国的未来。

黄墙黛瓦,刻满历史的沧桑,石桥清溪,映现英雄光辉。砖瓦细缝间散发的是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奋斗。血泪挥洒成河流,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恢宏气魄,胸怀天下。这是一首诗,值得人们吟诵感悟;这是一幅画,值得今人去品鉴。它代表着苏州,代表着江南。恐怕再无如此古色古香的古镇更有标志性的能让我们看到早期的建筑了。

须晴日,品古镇之韵,分外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游沙湾古镇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七天的国庆假期里,许多人都出城去外面旅游了,我却选择了离家很近,颇有古风的沙湾古镇

汽车刚拐进沙湾古镇大门的那条路,我就看见路的两边排满了车,人行道上挤满了人。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即使坐在车里,通过玻璃也能感受到那烫手的温度。

“沙湾古镇,始建于宋代,在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和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看着树阴下的“沙湾古镇简介”,我想这个“沙湾古镇”肯定非常有趣!

随着人群,我们先来到了“美食一条街”。街上可热闹了,张灯结彩,四处挂着红灯笼,欢祝国庆。当时正是烈日当空。许多摊位上都摆着饮品。花花绿绿的阳伞随处可见,真是“人挤人,伞也挤伞”。摊位上的东西真多,各种各样,我拉着爷爷“飞”到那儿,又“飘”到这儿,有开河蚌的人,每个河蚌里都有一颗珍珠;有卖小乌龟的,每只小乌龟的龟壳上都有彩色花纹;有编手工绳的,编得可漂亮啦;还有做糖人的,金黄的糖浆看起来就好吃……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能不吸引我这个好奇宝宝去看看吗?

在参观完陶石馆“一物堂”以后,接到信号的我,代替肚子发出了抗议:“妈妈,都快1点钟了,我们去吃饭吧!”可虽然是古镇,却只有那种小餐馆,吵得要命,弟弟要睡觉的呀!终于,在1点多的时候找到了一家茶楼。茶楼古色古香,像古时候一样,挂着对联,有露天的,也有室内的。走进去,仿佛真回到了古代,木质的收银台,收银台的后面还挂着一幅胖和尚图。还有里院,一张张黑藤椅围在鱼池边,一座假山立在鱼池中央,几棵水草在池底若隐若现。穿着旗袍的服务员带着我们通过木楼梯,来到了被琉璃瓦玻璃门掩饰着的二楼。二楼更是复古,有一点儿偏暗的灯光从大水晶吊灯上照下来,把整屋的棕色显得更亮丽了。木桌子,木椅子,还有放满宪法学的书架……趁着等菜之际,我更细致地参观起来,不久,我便又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这是由一个木盒子托着的一朵“花”,“花”从“盒子”后面“长”了出来,“花”中间好像还有音响。我朝里面喊了一句“啊!”,声音就被扩大了。爸爸看我站在这儿,就说:“这是留声机。”啊!我是说在哪里见过嘛!真是有趣!

下午,我的沙湾游结束了,真希望下次可以再来,我现在好像已经开始怀念那古色古香的房屋和街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西塘古镇年级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西塘古镇。听姑姑说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的一些古屋顶上,长着近尺高的瓦草,据传是屋宅以前主人的魂灵附在了这些草上,使它们长得如此茂盛,佑护着古屋的宁静和久长,也佑护着古镇的繁荣与祥和。我们要坐两个半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西塘。

一进西塘古镇,我看到河的两边有一排排古老的房子。最主要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街道非常狭窄,对面的人家好像伸手就能碰到,听导游介绍最窄的一条街道叫“石皮弄”超过180斤的人是走不过去的。街道的两旁还有商铺,里面主要卖西塘的特产芡实糕、核桃糕、八珍糕、脆皮花生酥、大头菜、熏青豆、送子龙蹄、阿牛粉蒸肉等,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我们买了一些芡实糕带回家给亲朋好友尝尝。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抛却凡间俗物,暂时小隐于古镇之中,在娱乐中体味淳朴的民风,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西塘古镇年级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

假期里我们全家一起来到了这里,充分领略了他的古老,情调,历史文化。

一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古老的小桥,弯弯曲曲,像一位驼背老爷爷的腰,支撑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西塘最有名的一座桥叫“永宁桥”它位于古镇的正中央,连接着镇南和镇北,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西塘的水,河流纵横,绿波荡漾。晨间,一缕阳光洒下,把湖面照的波光粼粼,水映着桥,桥映着水,好一幅美景,让人流连往返。西塘的屋,重重叠叠,屋顶上长着尺把高的草,堪称各镇一绝。西塘的长廊,近千米长,造型古朴,黑瓦盖顶,连绵不断,走在长廊下,催人发思。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门口点起一串串的红灯笼,河面泛舟,别有一番风趣。

小桥,流水,人家,在西塘游玩,感受着这里的一切,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我爱西塘!我爱这里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沙湾古镇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们全班去了沙湾古镇春游。

我们乘着大巴,来到了沙湾古筝。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一间美食店。我们排着队继续往前走,过了好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何炳林纪念馆。我们了解到了何炳林是广东番禺人,也是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开创者,教育家,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和蒋正均还在院子里拍了几张图片还P了图,那是相当有趣。我们出了何炳林纪念馆,继续走,我们发现在进士里附近,我们发现了一副小画:一位老人右手拿一把蒲扇,左手一卷书,颇有状元风范。

吴小林同学就有了感想:虽然刻在墙上的画作已尽很久,但是仍然精致,体现出古代画作的牛逼之处。我们还在沙湾古镇广东音乐馆的门口发现了国画:南岳雄风。画中主要以长在树上成熟的木棉花为主,体现了南岳的魅力花朵。我们有在很多地方看了看,然后去了一间有沙湾风味的小吃店里吃了点东西,我觉得那里的芒果冰沙很好喝,我喝了好久都没有喝完。我们在“牛耕”(我一直没那是什听清么名字)吃了午饭,我的午饭有一杯方便面、一个面包和一瓶可乐,当然肯定吃了同学的食物。吃完饭后我们有在附近完了一会儿,然后坐大巴回校了。

这是我们小学期间最后一次春游了,我玩的很开心,吃了很多民间小吃:糖画,冰沙……。还认识了很多东西:何炳林的故事,很多的画(以及壁画)……。可能以后没什么机会可以认识到这么多东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龙门古镇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晴朗的周日,窗外春光明媚,百花盛开,吸引着人们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探访美景。爸爸决定带我们到郊外的富阳走走。一方面可以去探访一下大英雄孙权的故乡,另一方面一路上可以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

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孙权故里-龙门古镇。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江南古村落,村内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姓孙。走进小镇,只见由一条条鹅卵石铺就的巷道交错互通,宛如迷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氏宗祠,告诉我们孙家自古多豪杰。南宋爱国大词人辛弃疾有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站在幽静的庭院中,我仿佛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恍若见到一个少年英雄衣襟飘飘长剑飞舞气冲云霄。祠堂前有方大大的池塘,仿佛一方大砚台,昭示着读书乃是家族的最大希望所在。

青山、溪流、古村、老宅……行走在深长的老街上,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人们在此生活学习的场景。夕阳撒下一层金光,潺潺的溪水穿村而过,延续着村民们淳朴、宁静,和谐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山古镇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来到了关山古镇。刚到关山古镇,仿佛走进了古人的时代,古代的风景、古代的色彩、古代的建筑、古代的人烟全部融合在一起了。

关山古镇有很多仿古的建筑,古代的城墙,古代的茶楼,服务员穿着各种人物的服装在古镇中穿梭,有威武的武士,妩媚的侍女。街道两旁立着各种牌子介绍着三国中的各种计谋。

关山古镇的风景可美了!它即不像壮丽的山河,也不像五颜六色的溶洞。它静得如此之美,小塘边,一个超大的水壶口中流出热泉,风轻轻地吹,把草和树摇起来,草轻轻地摇摆着身子,似乎在向人们招摇。

走在大街上,只见两旁有着两个小池,从水里开出一朵花,有着翠绿的枝叶,紫红色的花瓣,金黄的花芯,真是妙不可言!

踩着脚踏船,在湖中荡漾,风轻轻地吹着,仿佛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的小脸。坐在小船上,只见远处的房子高低错落,一排排房顶像楼梯一样铺开,一上一下,黑色的瓦铺在上面,显得古色古香、引人注目。在不远处的一户人家,房子上断断续续地冒着缕缕炊烟。

静躺在船上,偶尔会听到有妙不可言的琵琶声或美妙动听的古筝声,仿佛把人带到了那遥远的三国时代,仿佛让我看到了那美丽无比的小乔低头抚琴,风流倜傥的周瑜指点江山,豪气十足的关羽飞舞大刀,聪明睿智的诸葛亮摇动着鹅毛扇……

关山古镇,古代和现代交相辉映,风景和人文共相交融,我喜欢关山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查济古镇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来到查济古镇,这里都是古老的徽派建筑,墙上的砖块就像变了质一样,有的黄,有的黑,有的白……斑斑驳驳、历尽沧桑。墙壁上大部分的墙粉都已经脱落。我用手轻轻一碰,墙粉就刷刷地往下掉。屋顶的黑色瓦片像鱼鳞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屋顶两头微微向上翘起。青砖黑瓦,马头翘角,这就是徽派建筑的特点。整个小镇依山傍水,黑白相间,错落有致,像极了一幅天然水墨画。

国庆期间的安徽三日游既让我感受了月亮湾的秀丽宜人,又让我欣赏了查济的古朴典雅,真令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朱家角古镇作文篇

全文共 1177 字

+ 加入清单

听到明天春游的消息,同学们立刻兴奋的沸腾了,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老师说是去朱古镇游玩,是我们初中以来最后一次叫我们好好珍惜,叮嘱了我们一番,到了放学的时刻就放我们回去了。

想着这是我初三最后一次的春游我一定要好好策划一下,我先去买好去春游要带的零食和水,上网查了一下朱家角古镇的资料,带上要给同学拍照的相机,一切准备就绪,我怀揣着期待的心情就入睡眠。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兴奋的来到学校,在操场集合好后,我们坐上车,开始了今天的旅程,一路上我的心情都是兴奋的。

很快来到朱家角古镇,激动的排着队走进有年代感的石门,入眼卷起的屋檐,红瓦的屋顶,灰色的石砖,一股古香古色的气氛立即扑面而来,走在青色有些年代的石砖路上,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从前,有些浮躁的心立即宁静起来,享受这安逸的环境。

我们走的路边有一条清澈的河流,河上还漂浮着年代久远的木船靠在岸边,清风拂来,舒适的清风如吹到了心里,越往里走游客就越多,甚至还看到了稀少的外国游客,每个人都是绽开的笑颜。

两边越来越热闹,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两边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小店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卖猪蹄和烤肉的小店传来诱人的香味,有卖糕点的摆出的各式各样精美的糕点,还有卖各式好玩的玩具的,卖古董的,卖衣服的等等……看到有卖装饰物品的小店,与我同行的女同学立即心动,拉着我一起进入,我也对这些在灯光的照耀下异常精美的装饰物饶有兴趣,兴致勃勃的观赏,在逛的心满意足后,我们继续向前行走。

很快穿过各式各样的小店,前面是一座巨大的石桥,我爬上一阶阶的石阶,站在最高处,遥望着无尽的河流,入眼的是清澈的河流上水波荡漾,阳光挥洒在上面银光闪闪非常漂亮,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可爱的小鱼在水下游动,有几条木船从石拱下划过,船上的人也绽开笑颜热情地向我们挥手,多么美丽的画面,我拿出相机定格在记忆中。

继续向前走,路边卖鱼的老婆婆吸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对我说:“孩子,买袋鱼放生吧,这桥叫放生桥,在这里放生鱼会带来好运!”我一听就心动了,掏出五块钱买了两袋鱼,来到蔓延到水中的石阶边,蹲下将在袋中挣扎的小鱼放到水中,目送它们游远,心里默念去你们自由的家园不要再被抓到了。

和同伴们走着走着有些累了,于是我们来到一个古色古香的走廊里,坐在石椅上休息,打开背包我们拿出午餐用餐,我们亲密的互相分享食物,愉快的聊天,等休息的差不多了,我们起身继续在古镇里转悠。

看到一家卖字画的店,店主在认真做画,我的同学突然兴起了一个好主意。她说:“不如我们买张画送给老师吧,就写祝福语和我们几个人的名字,钱的话我们平摊怎么样?”她的意见得到了我们一致的认可,于是我们告诉店主要写的诗句和我们每个人的姓名,一起付完钱我们其中一个人拿着画谨慎的收好,我们继续转悠。

快乐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的,很快到了集合的时间,我们坐上车回去了。

总之今天我收获颇多,过得很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游黄龙溪古镇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四川黄龙溪古镇玩,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黄龙溪古镇的古街道了,小青瓦房,弯弯曲曲的石径小道,古式的房,大多数呈灰暗色,显得古朴大方。这些房子的布局都差不多,外面有一扇大门,里面又有一扇小门,再进去就是正房,走入其中,给人一种幽深、高雅的感觉。听说这里的古街道已有千年历史,古式的门窗,好像要把人带入古代一样。随着弯弯的石径走下去,那就是几颗百年大树,夏天,站在树荫底上,可以在这里乘凉,简直就像几位大将军在黄龙溪守着。

再向前面走,就来到了一条长长的商业街,这里非常繁华,有四川特色小吃店、特色面店、脸谱店、工艺品店、鞋店……最有特色的是茶馆,客人们都在悠闲地品茶、聊天,别提多惬意了。黄龙溪的面积非常大,有非常多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我们逛了一天也没有逛完。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呀。在最后走的那一刻,我想说:“黄龙溪,我下次一定还会来这里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三河古镇游玩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爸爸说,今天我不用写作业,不用弹刚琴,也不用读外语了!听了这消息,我高兴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了下来。我赶忙问爸爸准备去哪儿游玩?爸爸说,去三河

哈,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将成为“五一休息节”了!

汽车在老合铜路上飞奔,公路两旁挺拔浓绿的白杨树为我们遮挡着强烈的阳光,看上去心旷神怡。我问爸爸干吗要栽这么多的白杨树呢?爸爸回答,这些茂密的树木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可以遮挡刺眼的阳光,还可以吸收汽车排出的废气,夜晚还起到引导驾驶的作用。没想到出门旅游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呢!我的心里高兴极了!

几十分钟时间,三河到了。停好车,我们一家三口便沿着三河古老的街道漫步前行。首先我们来到了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旁,这座桥用青黑色条石建成,桥面上的石头已经被磨得光溜溜的。桥头立着一块牌子“三县桥”。我问爸爸,干吗叫“三县桥”呢?爸爸说,你自己看一看反面的说明就清楚了!原来呀,这座桥建造于宋代,已经有一千年余的历史了!因它地处三个县接壤之地,所以叫它“三县桥”,这里的三县是指合肥、舒城、庐江。牌子上一副对联“一桥跨两岸,鸡鸣闻三县”正是该桥所处地理位置的写照。桥下一条条小船载满着游客,在水面上来往穿梭。这些船很有些特色,全部是人工摇橹前行,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反正与当今人们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还是相协调的。“走吧,继续向前”,爸爸一声呼唤把看得入迷的我唤醒。

过了桥,我们便挤进古老的一人巷,地面是用条石铺成的,两边都是些古老的房子,大多是两层,暗红、灰黑,看上去都有了些历史。他们大多卖些当地的土特产如:米饺、烧饼、干子等等,再就是一些经营农家土菜的餐馆。游人本就拥挤,经常还有载着游人的三轮要求让路,可想而知,我们不得不经常闪到路两侧避让。

街边有人在卖自己熬制的麦芽糖,馋得我直流口水,想买点尝尝,可是妈妈不同意,妈妈说 ,糖丝虽然好吃,但没多大营养,又不卫生。哎,只能忍着了!

这儿没有太多的景点,经过杨振宁故居、还有淮军首领刘秉章的故居时,我们本想进去看看的,见了门口的样子,有些犹豫,还是离开了!

天气有些热,我们有些累,转悠了一段时间,找了家土菜馆坐下,吃完些可口的饭菜,便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古镇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和妈妈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一次,我们决定去安徽泾县的查济古镇

坐了6个小时的车,终于接近目的地了。只见道路两旁的小河里荷花亭亭玉立,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那一片片绿盘似的荷叶挨挨挤挤,亲密无间。我被这美丽的风景迷住了,急忙用手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

车一路环山而下,终于在一个古老的村庄停了下来。我们一路前行,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查济古镇。它的确美,美得简约却不简单,长长的条石小巷,青砖黑瓦的古宅,在它的窗户和门上,都刻有精美的雕饰,满眼全是浅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的徽派建筑。跨过高高的门槛,古旧的宅子在这刺眼的阳光下,越发显得陈旧,大厅有石桌和石凳,有古井,墙门反射出冷冷的光,忽然想问,倘若现在下雨该是怎样的情调?也许连绵的雨天和这古村才更为般配吧。

听导游说,这个地方因为整个村庄的人都姓查且又是从山东济南那边迁移过来,所以称为“查济”。现在出现在我眼前的查济就像一个老人,在他沧桑的眉宇间透露出昔日的繁华,清澈见底的河水轻轻地流淌着,沿河错落有致的拱石桥上藤萝缠绕,远望犹如碧玉横架在水上。那潺潺的流水声中,村里的妇人在用最古老的方式洗着衣服,这就是书中曾一次又一次出现的小桥流水人家吧!我和妈妈随意走进一家,大概主人早已习惯了游客的到来,对我们并没有特别的关注,而是自顾自地忙碌着。或许是莲子刚刚上市,她们在用机器将莲篷剥开,把莲子取出,供游客品尝或购买。偶尔,抬头给我们一个善意的微笑。

村子里的阿猫阿狗倒是随处可见,眨眼间便有一只小猫懒懒地趴在竹椅下,眯着眼睛,似乎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到它。而屋子里的小狗倒是活泼了许多,以小马般的速度奔跑着。突然觉得,这里更加纯净自然,多了几分淳朴,少了几分商业气息。树荫下纳凉打着瞌睡的老人,在叮咚的泉水中嬉戏的孩子,老屋中随处飘来的饭菜香和穿行在古村的居民,似乎都在静静诉说着查济几百年来的曾今和沧桑。那小桥,那流水,那老人,那小孩,那石桥仿佛又如一个淡雅的女子,静静守候着岁月,淡然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让我忍不住挽起裤脚,脱开妈妈的手臂,在泉水中随着“哗哗”的水流声,静静走过。

漫步古镇,你能感受到它的古老,但却无法想象它曾今的历史。纯朴的村民们就靠着这美丽大自然和智慧生活着。一条条连绵起伏的小路伸向远方,仿佛那些小路在叙说着这个古镇的历史悠久。许多少年在小路旁写生,想将这个古镇的美用画笔记录下来……

典型的徽派建筑,古老淳朴,风景宜人,这大概就是我头脑里对古镇最为深刻的印象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