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过其实是贬义词吗【通用20篇】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以下是小编收集分享的名过其实是贬义词吗,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320

作文

853

鼓动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鼓动是一个贬义词

【词语】: 鼓动

【拼音】: gǔdòng

【解释】: 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基本解释】:

1. [agitate;arouse;inspire;urge]∶

鼓动人们去斗争.

2. [instigate;incite]∶唆使.

这些坏事是谁鼓动你干的?

边鄙无事,乃群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新唐书·崔群传》。

【引证解释】:

1. 鼓之使动;吹动。

南朝 梁刘孝标《辩命论》:“鼓动陶铸而不为功,庶类混成而非其力。” 唐韩偓《寄禅师》诗:“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禅室静无风。”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故诚之感人,如四时之气,鼓动万物,远近无不被也。”郭沫若《虎符》第一幕:“在园中徘徊,时时鼓动鼻翼,嗅吸桂花香气。”

2. 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

《后汉书·党锢传论》:“李膺振拔污险之中,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 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明史·张岳传》:“又陈时政,极言讲学者以富贵功名鼓动士大夫,谈虚论寂,靡然成风。”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他的浪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青年的热情。”

3. 煽动。

《新唐书·崔群传》:“边鄙无事,乃羣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一回:“丞相吕不韦言于庄襄王曰:‘西周已灭,而东周一线若存,自谓文武之子孙,欲以鼓动天下,不如尽灭之,以绝人望。’”《英烈传》第二回:“凡在部下系红巾为号,鼓动这些愚民,如神如鬼敬他。”巴金《沉默集·知识阶级》:“不过校长说有人在暗中鼓动风潮,好些学生受了利用。”

4. 激动。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二:“某少年过 莆田,见林谦之、 方次荣说一种道理,说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

5. 引动。

明吴承恩《采茶歌》:“见如今庭下有桂花飘,麒麟种,凤凰毛,待桃花鼓动 禹门涛。”

6. 颤动。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五:“尽管是怎样化了石的广州,经受着抗战的大风暴,也微微地有生命的脉搏在鼓动。”叶圣陶《一课》:“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两翅鼓动得极快,全身几乎成为圆形。”

7. 更鼓振响。指夜晚。

南唐陈陶《赠温州韩使君》诗:“严城鼓动鱼惊海,华屋樽开月下天。” 宋陆游《城东醉归深夜复呼酒作此诗》:“五门鼓动灯火闹,意气忽觉如章台。”亦指绝早。 唐白居易《早朝》诗:“鼓动出新昌,鸡鸣赴 建章 。”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画蛇添足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画蛇添足贬义词

huà shé tiān zú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典故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英文翻译

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成语举例: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添,不能读作“tiǎn”。

成语辨形:添,不能写作“填”。

成语辨析:画蛇添足和“弄巧成拙”;都可表示“自以为做得好;结果坏了事”的意思。但画蛇添足偏重在“做多余的事”;“弄巧成拙”偏重在“想做得好些;巧妙些”。

成语谜面:巳

成语故事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贬义词成语[三]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投其所好 依附 如蚁附膻 身不由己 倚门傍户 贪心不足

贪多务得 贪夫徇财 贪贿无艺 唯利是图 细大不捐 雁过拔毛

眼馋肚饱 各行其是 各从其志 离心离德 貌合神离 四分五裂

随声附和 五谷不分 胸无点墨 一无所知 一无所闻 一窍不通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驽马铅刀 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 人穷智短

无志 胸无大志 英雄气短 吴下阿蒙 一物不知 浅见 不识时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巧舌如簧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巧舌如簧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巧舌如簧

【色彩】贬义

【拼音】qiǎo shé rú huáng

【基本解释】簧:乐器中有弹性的用以震动发声的薄片。舌头灵巧,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二、成语造句

(1)巧舌如簧的他以谎言骗取了上司的信任。

(2)这位小姐真是巧舌如簧,不一会儿就说得五位先生买走了她推销的刮胡刀。

(3)这个媳妇巧舌如簧,很得婆婆的欢心。

(4)他这个人巧舌如簧,经常是无理也要强辩三分。

(5)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得天花乱坠,欺骗消费者。

(6)这个巧舌如簧的媳妇,很得婆婆的欢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赏心悦目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赏心悦目褒义词,赏:看。心:心情。悦:舒服。目:眼睛。指因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欢畅。

一、赏心悦目的意思:

【成语】: 赏心悦目

【拼音】: shǎng xīn yuè mù

【解释】: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 明·无名氏《人中画·风流配》一:“长篇短章,不为不多,然半属套语,半属陈言,求一言清新俊逸,赏心悦目者,迥然可得。”

【举例造句】: 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近义词】: 心旷神怡、欢欣鼓舞

【反义词】: 怵目惊心、触目惊心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英文】: pleasing to both the eye and the mind

二、心旷神怡的意思:

【成语】: 心旷神怡

【拼音】: xīn kuàng shén yí

【解释】: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举例造句】: 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心旷神怡。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故事】:

宋朝时期,同年进士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很好的朋友,1045年滕子京任岳州知州,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范仲淹知道他被贬心情不好,就写:“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贬义词的四字词语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自有肺肠】:肺肠:引申为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含贬义。

【顺风使舵】:一般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同“顺风转舵”。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蝇奔蚋集】:蚋:一种吸食人畜血液的昆虫。像苍蝇、蚋一样向有臭味、酸味的地方聚集。一般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奇装异服】: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蓄谋已久】: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一般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随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一般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蚂蝗见血】:见了喜爱的东西就吸附不放,一般比喻迫切而贪婪。多含贬义。

【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一般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世俗之言】: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

【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一般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搧,同“扇”。一般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庄严宝相】:佛教称庄严的佛像。一般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趋时奉势】: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同“趋时附势”。

【鼓舌摇唇】: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鹬蚌相争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鹬蚌相争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鹬蚌相争

【色彩】贬义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基本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二、成语造句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2)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铜琶铁板的事情时有发生。

(3) 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鹬蚌相争,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

(4) 由于兄弟鹬蚌相争,互不相让,结果造成家族企业遭人并购的结局。

(5) 这次选战在党内不同派系鹬蚌相争之下,终于让对手平白地坐收渔翁之利。

(6) 今年夏天,电器业者鹬蚌相争,降价促销,消费者成了最大的赢家。

(7)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8)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双方不和、互相争斗,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9) 正在这时,一个老渔夫从和河滩过,看见鹬蚌相争,没有费多大力气,把它们两个一起抓住,高兴地拿回家了。

(10) 鹬蚌相争,两败俱伤。他输得一塌糊涂,而霍希音也没有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形容发火的贬义词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发火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物品开始燃烧或子弹上膛发射或是人发脾气。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形容发火的贬义词,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赫然而怒----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东怒西怨----比喻迁怒于人。

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室怒市色---- 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生家中人的气,却以怒色对待市人。指迁怒于人。

横眉怒目----眉毛横竖、双目圆睁,怒视的样子。多用来形容强横或强硬的神情。

火冒三丈----冒:往上升。指火势大,也形容愤怒到极点,怒气特别大。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愤不欲生----悲愤或气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极度气愤。

忧愤成疾----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怒气填胸----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怒气冲天----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怒火中烧----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怒不可遏----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怒目切齿----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怒目而视----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怒形于色----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雷嗔电怒----嗔:生气 形容非常愤怒,气势汹汹,像猛烈的雷电那样。

雷霆之怒----雷霆:霹雳。形容像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恼羞成怒----恼:气恼,恼恨;羞:羞臊。因气恼和羞愧而恼怒。也作“老羞成怒”,贬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百业萧条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bǎi yè xiāo tiáo

【成语简拼】byxt

【成语繁体】百業蕭條

【成语解释】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在一切蒋介石统治区域,贪污遍地,特务横行,捐税繁重,物价高涨,经济破产,百业萧条,征兵征粮,怨声载道。”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英语翻译】All business languishes.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妖艳是褒义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你对妖娆了解多少?怎么判断妖娆事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词性】形容词、修饰词、动词

【基本解释】1. 娇艳美好;2. 有诱惑感的,引起性欲的。

【近义词】妖艳yāoyàn

【词性】形容词

【基本解释】异常艳丽而不端庄。

根据两个词的意思可以看出,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只是前者具有的词性更多,所用到的地方更广,所以一般听到的大多为贬义词,自然而然,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便建立了妖娆为贬义词的意识,现在,大家知道了吧,妖娆是可以褒贬两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雄心壮志的贬义词还是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解释: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雄心壮志-----胸无大志、万念俱灰、心灰意冷

野心和雄心壮志有什么区别?

野心是贬义词雄心壮志是褒义词 野心是怀着不好的心思 而光明磊落的去做一件事才是雄心壮志

褒义词:

雄心壮志 胸襟宽广 自始至终知难而退自强不息贬义词碌碌无为鼠目寸光得寸进尺

【解释】: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示例】:雄心壮志是促使一个人永远奋斗的发动机。

雄心壮志的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魏·曹操《龟虽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近代·秋瑾《对酒》)

成语解释

雄心壮志

【拼音】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解释】 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宏伟的志愿。

词语辨析

【近义词】雄心勃勃、豪情壮志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壮,不能读作“zuàng”。

【成语辨形】 志,不能写作“质”。

【成语辨析】 雄心壮志和“豪情壮志”,都含有“豪壮的理想”之意。但雄心壮志偏重在“雄心”;“豪情壮志”偏重在“豪情”。

【英语翻译】 very ambitious

【日语翻译】 雄雄(おお)しい心(こころ),伟大(いだい)な理想(りそう)

【俄语翻译】 героический дух и могучая воля

【德语翻译】 groβe Ambitionen und hoh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同归于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同归于尽是指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贬义词。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同归于尽

【拼音】: tóng guī yú jìn

【解释】: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出处】: 《列子·天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近义词】: 玉石俱焚

【反义词】: 贪生怕死

【歇后语】: 稻草人救火;竹虫咬断竹根

【灯谜】: 原子弹打飞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一起死亡或共同毁灭

【英文】: fight like Kilkenny cats

二、造句

1. 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 ★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2.他勇敢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3.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众口铄金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众口铄金的意思是指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那么众口铄金是贬义词吗?一起来看看吧!

众口铄金是贬义词吗?

众口铄金

成语解释

铄:熔化。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成语典故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张仪言于魏王曰:“臣闻羽毛量多,其重可使舟沉。物轻量大,亦可使轴断。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多人毁谤,纵骨肉亦遭毁灭。故望大王慎定策略,且允吾归,助魏与秦善。”

春秋.鬼谷子《鬼谷子》:“言者有忌讳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魏·文昭甄皇后《塘上行》:“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君自宽。”

战国·屈原《九章》:“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词语辨析

作谓语、分句;常与“积毁销骨”连用。

近义词: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众口一词。

造句

1. 本来此事与我毫无关系,但众口铄金,现在我似乎都成了主谋了。

2. 老总因为不堪黑函流言的困扰而请辞,可见众口铄金,人言可畏!

3. 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4. 他的巨大声望以及全球影响,惹来持续多年的众口铄金,在其被别的媒体渠道屏蔽后,仍长久地隐藏于网络深处。

5. 西西与小乐发生争执,小乐人缘极好,同学们众口铄金,欺骗了老师,而西西受了处罚。

6. 古人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领导一定不要轻信流言,否则就可能使好人受屈。

7. 不过,从6月26日凌晨开始,姚牧云,成为了网络上众口铄金的"姚抄抄"。

8. 如果你播撒引发流言蜚语的种子,人们将对你众口铄金。

9. 这种八卦新闻往往会造成众口铄金的局面,让当事人遭受莫大的伤害!

10. 关于你的一些谣言,我劝你还是回避一下好,否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11. 妈妈给我讲了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意思。

12. 她对厂长说:“你要帮我澄清事实,积非成是,众口铄金,再不辟谣,我怎么开展工作?”。

13. 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14.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代影星阮玲玉终于因为“人言可畏”而香消玉陨了。

15. 身为记者对所报导的事要谨慎求证,万一报导失真,众口铄金,有人将因此受害。

16. 一个忠实的朋友在众口铄金之下也能保持忠实。

17.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销毁骨。司马迁

18.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效益,一下让卫佳轩百口难辩,谁让以前他说的十句话九句假一句有待考证呢?好了,同学们。

19. 一个人的名声,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

20.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言之凿凿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言之凿凿是贬义词吗,欢迎阅读。

言之凿凿是贬义词吗?

答案:不是,言之凿凿是中性词。

【基本释义】

成语解释: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成语繁体:言之鑿鑿

成语简拼:YZZZ

成语注音:ㄧㄢˊ ㄓㄧ ㄗㄠˊ ㄗㄠ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言之凿凿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形容说话有根有据。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凿,不能读作“záo”。

成语辨形:凿,不能写作“作”。

近义词:千真万确、无庸置疑、铁证如山

反义词:捕风捉影、空中楼阁、水中捞月

成语例子:许多事情今天看来确实显得离奇,但他们言之凿凿,不由人不相信。

英语翻译:said with definite evidence

【言之凿凿造句】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2、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一直以为的言之凿凿的真理会在什么时候变成虚无缥缈的笑话。

3、关于美容的说法非常之多,并且说得言之凿凿,让你不得不信,但是它们可不一定就是对的。

4、陈大河虽然言之凿凿,他自己也知道白如雪并没有挣多少钱,第一年刚开张,不可能挣多少钱。

5、这本书言之凿凿,字字珠矶,引人入胜,是难得的作品。

6、广告言之凿凿,厂家一无所知,关于“第一良药研制者”的说法,谁都说不清。

7、因发帖人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地爆料,他的帖子迅速引起广大网友关注。

8、许多事情今天看来确实显得离奇;但他们言之凿凿,不由人不相信。

9、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10、第一次听说要免除农村学生的学杂费,她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这是她当教师的伯父讲的,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11、这则报道言之凿凿,情之切切,让人感动。

11、道德原则言之凿凿。

12、自2005年以来,欧盟不能正常运转的说法言之凿凿,现在看来是过分夸大。

13、无效论、有效论和中间论等观点均言之凿凿,故而至今未见意见有统一趋向。

14、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的支持者,也就是上述那位外交官言之凿凿的指出:日本战后坚持走和平之路成为了一个好邻居,他的崛起是中国值得学习的。

15、这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连章子怡自己也困惑了,张艺谋与章子怡两人就此事进行了一番长谈。虽然张艺谋言之凿凿地说,没觉得她长得像巩俐。

[言之凿凿是贬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拾人牙慧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拾人牙慧,贬义词,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一、拾人牙慧的意思:

【成语】: 拾人牙慧

【拼音】: shí rén yá huì

【解释】: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近义词】: 拾人涕唾、人云亦云

【反义词】: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抄袭别人言论

【英文】: pich up what others say

【举例造句】: 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二、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内)。

殷浩很有学问,他爱好《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

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只语,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拾人牙慧”这个成语,比喻抄袭或改头换面地套用别人说过的话或写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逗比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逗比是什么意思

逗比:令人发笑的sb。

是一个贬义词。常带有调侃、戏谑、蔑视的意味。这个词语要看场合用,很容易令人发火,相当于人身攻击啊!

常用句: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

逗比是什么意思?逗比指的是一个很傻憨很逗。爱美网情感频道,为网友解决一切情感疑问。本专题主要为你解答逗比是什么意思,为你普及关于网络用语的小知识。

逗比是什么意思

现在网上很多人喜欢叫人“逗比”,那么逗比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来历,是褒义还是贬义呢?

逗比一词起源于郭德纲的相声。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连问了好几遍。后来,郭德纲也在相声里没头没脑地问于谦:“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现在网友就调侃说“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有开玩笑和惊讶的意思,用白话说就是这事真的吗。有人说房价要逐渐平民化,白菜价,不少人惊呼“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

逗比的意思就是形容很傻而又让人觉得很逗的人。就是对于你比较不熟的人这样说带有贬义成分。熟的人这样说一般是玩笑,对陌生人说是侮辱的意思。对熟悉的人说事调侃的意思。

逗比是什么意思?专家观点:

逗比是指一个人傻兮兮,憨憨的,性格又很逗的人。实际上带有轻微的贬义成分。虽然是网络流行语,但是还是提倡不要常用这样的词汇,因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万一哪天被别人误会了就不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专心致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专心致志褒义词,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尽,极。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

一、基本解释

【拼 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词 性】形容词,褒义词。有时也可为贬义(多数情况下会加引号)。

【近义词】聚

精会神,专心一志,一心一意,一丝不苟,全心全意,全神贯注。

【反义词】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三心二意

【词义】形容仔细思考,集中精神,一心一意,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致:尽,集中;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

【出 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夫:文言虚词。弈:下棋)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二、典故示例

1.《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泰西人士,往往专心致志,惨淡经营,自少而壮而老,穷毕生之材力心思,以制造一物。”

3.徐特立《给湖南省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封信》:“热爱自己的专业,专心致志,钻研业务。”

4.小贴士:专心致志不管是在做事还是学习上,都很有用处,就是锻炼专注力,让自己做事心无旁骛,不分心。

5.同学们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写着作业。

6.他写作业专心致志,从不马虎。

7.课堂上,我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8.无论干什么都不能三心二意,只有专心致志的去做,才有可能成功。

9.叶圣陶《招魂》:“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嫉恶如仇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意指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嫉恶如仇是贬义词吗?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发音 jí è rú chóu

释义: 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

示例: 有万的绝对公正、嫉恶如仇、见公共事一马当先,使得生宝感到互助组有这个人.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

所以说应该是褒义词!

典故:

西晋时期,朝中大臣大多数都出身于皇亲国戚和名门望族。他们依仗贵族身份享有许多特权,骄奢淫逸,越来越腐败。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后宫竟有近万名宫女供他享用。当时,有一个叫傅咸的人,任武帝的尚书左丞、冀州刺史,后来又做司徒左长史等。武帝驾崩后,惠帝即位,傅咸任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他为人正派,敢于直言。有一次,各地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饿死冻死者不计其数。傅咸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刻向惠帝陈奏百姓没有饭吃,惠帝却不解地问:“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傅咸闻听,啼笑皆非,便细细地将百姓之事讲给惠帝听。惠帝听后问道:“依卿之见,该如何是好?”傅咸直言不讳地说:“朝中一些大臣挥霍无度,他们一天的饭费竟达万钱,而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如此奢侈腐化,朝廷应严加处罚,屡教不改者可按国法处治。”惠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说道:“言之有理。爱卿如发现何人挥霍无度,视国法于不顾,都可按条例惩处。”于是,傅咸便举出数人上报朝廷。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贵族们觉得傅咸不能把他们如何,心里满不在乎。傅咸面对这些顽固不化的皇亲国戚们,并没有气馁。他多次上书惠帝,尖锐地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由于他的劝谏,惠帝终于下定决心罢免了一些官员。从此朝中大臣因心中惧怕,均有所收敛。于是,人们都说傅咸为官严正、嫉恶如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优柔寡断是贬义词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优柔寡断,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出处《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成语解释:

发音:yōu róu guǎ duàn

解释:优柔即犹豫不决;寡即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成语出处:

《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示例:他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不果断,含贬义。

词性:贬义词

近义词: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反义词: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

造句:

1、我们遇到困难不能优柔寡断,要果断面对,迎难而上.

2、他总是优柔寡断导致他什么事都做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贬义词有哪些?

全文共 2954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指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贬义词,欢迎来参考!

1、五毒惧全,血债累累,寻花问柳,作奸犯科,

2、锦衣玉食,酒池肉林,浅斟低唱,裘马轻肥,日食万钱,

3、故作高深,好戴高帽,好大喜功,假仁假义,地道战

4、不坚定,见异思迁,随波逐流,这山望着那山高,逃跑,

5、庸俗,任性,蛮横,轻蔑

6、胆小如鼠,苟且偷安,前怕狼,后怕虎,贪生怕死,

7、罪大恶极,罪孽深重,罪不容诛,罪恶昭彰,酷名字

8、瞒心昧己,欺世盗名,欺天诳地,欺人之谈,

9、陶陶兀兀,自大,不可一世,伐功矜能,

10、臭名远扬,倒行逆施,寡廉鲜耻,

11、有眼如盲,有眼不识泰山,愚昧无知,牗中窥日,

12、两日晒网,为德不卒,一曝十寒,怯弱,不敢越雷池一步,

13、白痴,变态,龌龊,

14、误入歧途,

15、上下其手,偷天换日,偷梁换柱,虚词诡说,

16、鹊巢鸠居,杀人越贷,无恶不作,敲诈,

17、投其所好,依附,如蚁附膻,身不由己,倚门傍户,

18、幼推,乳臭末干,少不更事,书生气十足,天真烂熳,

19、凶残,暴戾恣睢,惨无人道,豺狼成性,赶尽杀绝,

20、得寸进尺,得步进步,得陇望蜀,非分之想,

21、下流,不堪入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22、自私,虚荣,狡诈,虚伪,冷漠,

23、各自为政,各不相谋,各为其主,各持己见,各执一词,

24、不郎不秀,不成器,东扶西例,了不长进,

25、强词夺无耻,卑鄙无耻,不以为耻,

26、不夷不惠,好好先生,和光同尘,鉴貌辨色,

27、笑里藏刀,心怀叵测,兴妖作怪,胸中鳞甲,

28、为所欲为,放纵,放荡不羁,放浪形骸,

29、道貌岸然,心怀鬼胎,笑里藏刀,

30、坐吃山空,懒散,死气沉沉,委靡不振,无所用心,

31、各行其是,各从其志,离心离德,貌合神离,四分五裂,

32、规求无度,见财起意,见钱眼开,狼贪鼠窃,

33、目空一切,马耳东风,旁若无人,器小易盈,煞有介事,

34、鼠腥蜗肠,鼠肚鸡肠,刻薄,尖嘴薄舌,尖酸刻薄,

35、帮凶,为虎傅翼,为虎作伥,助桀为虐,

36、不因人热,大摇大摆,咄咄逼人,倔强倨傲,

37、闪烁其辞,酸文假醋,退有后言,虚情假意,

38、自私,各人自扫门前雪

39、敲诈勒索,敲门砖,敲骨吸髓,勾结,

40、肉食者鄙,鼠目寸光,瓮天之见,坐井观天,以管窥天,

41、数米而炊,数米量柴,眼皮子薄,懒惰,饱食终日,

42、酒色财气,幸灾乐祸,庸碌,瓦釜雷鸣,

43、斗筲之人,管见所及,急功近利,井底之蛙,井中视星,

44、荒淫无耻,荒淫无度,搔头弄姿,

45、孤陋寡闻,略识之无,挈瓶之知,少见多怪,蜀犬吠日,

46、无耻,无聊,可恨,可恶

47、一无所闻,一窍不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8、粉饰太平,佛口蛇心,钩心斗角,沽名钓誉,

49、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不成才,不稂不莠,

50、诈败佯输,正人君子,装腔作势,装疯卖傻,装怯作勇,

51、造事,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招是惹非,

52、同床异梦,土崩瓦解,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一盘散沙,

53、擢发难数,叛逆,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54、三十六策,走为上计,豕突狼奔,逃之夭夭,望风而逃,

55、唯利是图,细大不捐,雁过拔毛,眼馋肚饱,

56、惹草拈花,俗不可耐,淫辞秽语,,

57、以人废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窄,

58、冢中枯骨,纸醉金迷,蹉跎日月,醉生梦死,

59、黎丘丈人,买椟还珠,冥顽不灵,明珠暗投,弄巧成拙,

60、蛇欲吞象,声色货利,贪得无厌,贪天之功,

61、损人利已,为富不仁,小己得失,一毛不拔,一钱如命,

62、见风使舵,看风使舵,巧言如簧,巧言偏辞,

63、为虎作伥,小肚鸡肠,鼠目寸光,

64、贪心不足,贪多务得,贪夫徇财,贪贿无艺,

65、饭囊衣架,饭坑酒囊,江郎才尽,金漆马桶,无知,蔽聪塞明,

66、陷害,暗箭伤人,

67、碌碌无为,心怀叵测,跳梁小丑,

68、忍心害理,如狼牧羊,如狼似虎,杀人不眨眼,

69、吴下阿蒙,一物不知,浅见,不识时务,不识大体,

70、认奴作郎,如堕烟海,如坐云雾,如堕五里雾中,

71、无能,百无一能,不胜其任,不舞之鹤,耳软心活,

72、横行霸道,横行不法,横加指责,横行无忌,

73、无所作为,无所事事,无精打采,无恒,三日打鱼

74、随声附和,五谷不分,胸无点墨,一无所知,

75、诡计多端,借刀杀人,居心叵测,人面兽心,

76、坎井之蛙,目光短浅,皮相之谈,浅见寡闻,求田问舍,

77、愚蠢,不知薡蕫,呆头呆脑,焚林而猎,竭泽而渔,

78、貂裘换酒,斯文扫地,蜕化变质,

79、腹有鳞甲,脚踏两只船,狡兔三窟,

80、倚势凌人,倚强凌弱,倚官仗势,倚财仗势,

81、绵里藏针,奢侈,灯红酒绿,花天酒地,挥金如土,

82、炫玉贾石,阳奉阴违,招摇撞骗,招摇过市,

83、六亲不认,卸磨杀驴,庸俗,鄙吝复萌,

84、贪婪,馋涎欲滴,垂涎欲滴,刀头舔蜜,

85、做作,恶毒,卑鄙,犯贱

86、卖弄,班门弄斧,布鼓雷门,放肆,明目张胆,

87、造谣惑众,贼喊捉贼,遮人耳目,装神弄鬼,

88、行尸走肉,衣架饭囊,以貌取人,庸言庸行,

89、见利忘义,久假不归,卖李钻核,明哲保身,奇货可居,

90、行同狗彘,摇尾乞伶,摇尾求食,

91、上不得台盘,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梧鼠五技,

92、挥霍无度,侯服玉食,骄奢淫逸,结驷连骑,金迷纸醉,

93、认贼作父,声名狼藉,恬不知耻,

94、心猿意马,认贼作父,东窗事发

95、专横跋扈,欺人,狐假虎威,欺人太甚,

96、好吃懒做,拈轻怕重,如丘而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97、做神做鬼,害人,害人不浅,谋财害命,

98、明争暗斗,撒娇撤痴,上楼去梯,心术不正,

99、诪张为幻,自卖自夸,自欺欺人,自吹自擂,

100、气焰熏天,轻世傲物,神气活现,心高气傲,

101、利欲熏心,穷奢极欲,人心不足蛇吞象,

102、杀人不见血,蛇蝎为心,为鬼为蜮,罪恶,

103、故弄玄虚,挂羊头,卖狗肉,讳莫如深,

104、嫁祸于人,落井下石,青蝇点素,

105、脑残,呆傻,猥锁,奸笑

106、杀人如麻,丧尽天良,丧心病狂,嗜杀成性,

107、桀骜不驯,富贵骄人,高视阔步,目指气使,

108、何患无辞,造谣中伤,营私,徇私舞弊,营私舞弊,

109、不学无术,不辨菽麦,不识一丁,不识之无,

110、无耻之尤,威信扫地,向火乞儿,

111、驽马铅刀,黔驴技穷,黔驴之技,人穷智短,

112、孤行已见,顾盼自雄,好为人师,呼幺喝六,骄兵必败,骄傲自满,

113、阴阳怪气,鹰视狼步,脏心烂肺,钻天打洞,

114、食而不知其味,无病呻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15、马齿徒增,理,横行霸道,飞扬跋扈

116、酒囊饭袋,滥竿充数,绵力薄材,驽马恋栈,

117、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一掷千金,一掷百万,勾结,

118、下作,笨蛋,蠢驴,蠢蛋

119、吝啬,爱财如命,分金掰两,斤斤计较

120、一己之私,有利可图,锱铢较量,自私自利,争多论少,

121、嘴甜心苦,圆滑,八面玲珑,八面见光,

122、裙屐少年,谄媚,攀龙附凤,趋炎附势,

123、矜功自伐,居功自傲,老虎屁股摸不得,目中无人,

124、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手好闲,游闲公子,坐享其成,

125、引绳批根,招降纳叛,挑拨,调嘴弄舌,挑拨离间,

126、碌碌无能,碌碌无为,碌碌无奇,游戏人间,

127、全无心肝,曲意逢迎,认贼为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怙恶不悛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怙恶不悛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怙恶不悛

【色彩】贬义

【拼音】hù è bù quān

【基本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二、成语造句

1、对怙恶不悛之人应从重从严打击。

2、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3、对于那此怙恶不悛、作恶多端的罪犯,一定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4、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5、这怙恶不悛的大盗,判极刑是最适当的。

6、这怙恶不悛的大盗,判处极刑是最适当不过的。

7、对于那些怙恶不悛、作恶多端的罪犯,一定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8、对这个怙恶不悛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9、对于怙恶不悛、民愤极大的罪犯,我们应予严惩,不能手软。

10、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