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过年的风俗作文【精品20篇】

导语:朝鲜民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那他有什么风俗习惯。小编带你一起去看看,欢迎阅读。

浏览

5941

作文

1000

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我的家乡在周至,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春节前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除夕夜,我们每家每户都要“燃爆竹”。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听妈妈说,守岁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家乡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过年的优秀小学生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金虎走,玉兔跳,噼噼啪啪新年到,穿新衣,戴红帽,大红灯笼高高照,福也到,运也到,大家都把财福抱”。这段今年的春节祝福短信,真实地写出了新年的喜庆。

今年过年,当然是回家过年啦!于是我们全家来到乡下奶奶家,一路上,人群熙熙攘攘,争着买福贴,对联,烟花。我们好不容易挤进去买了烟花和鞭炮,然后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去人群,坐上车,直径向爷爷家去。到了爷爷家,我们摆好鞭炮,进屋生火看电视去了。

到了中午,我开始点鞭炮。这次是我和爸爸放,我刚点上鞭炮便向屋里跑,正好爸爸从屋里走出来他不知道我点的是什么,便向鞭炮走去,只听“啪”地一阵鞭炮声,只见他捂着耳朵跑了去来,我看了哈哈大笑。

吃起团圆饭的时候到了,我们欢聚一堂,说说笑笑,甜甜美美地吃了一顿美味佳肴。

天不早了,我不得不回来了,但我希望这样的日子天天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过年习俗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汉民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当然安阳也不例外,春节这天是阴历大年初一,是我国农历的岁首。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创立《太初历》,将每年的第一个月定为岁首,初一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元是开始,旦是早上的太阳。宋代《梦梁录》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现代的春联中我们还能看到“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字样。

春节前人们还要写春联,贴春联,挂红灯笼,除夕夜放鞭炮,大人给小孩们穿新衣戴新帽,一家人在春节中忙得不亦乐乎。自打除夕夜的钟声响过之后吗,新的一年就开始了。小孩子和年轻人要给老年人拜年,老年人要给晚辈压岁钱。春节期间人们走亲戚,串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吃年饭,拉家常。一年中的故事都要在这时讲出来。生活的乐趣挂在人们的脸上。

大约在雨水节的前后,到了农历的正月十五,就是人们一年中玩耍最尽兴的元宵节了。在元宵节里,家家都要吃元宵,因为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团圆、和睦、幸福,国家繁荣昌盛。除了吃汤圆,人们还要参加一系列的节庆活动,比如在元宵节里猜灯谜。

到了正月十六,就到了该逛庙会的时候。小贩们在庙会上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各样的玩具。而且只要在安阳赶庙会,你一定要拿着柏树枝,走过那长长的安阳桥,这样代表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一眨眼,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上班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忙碌着。安阳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许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十分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年的感受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一大早上,妈妈就把我叫起来,穿好新衣服。爸爸提着礼物,说是要去外婆家,给外婆外公拜年。

到了外婆家,门口那幅红底黑字长长的对联看着特精神!一进门,就看见舅舅、舅妈、姨伯、姑伯、表弟,表姐一大帮子人都已经来了。表弟正追着表姐在抢玩具。桌子、茶几上都放着好多水果、各种各样的糖、还有瓜子花生。大人们有的围着桌子的打牌,有的站在桌边观战,有的三两围坐在一起聊天。好热闹!厨房里,姨妈正摘着菜,姨奶奶边给灶前抄菜的外婆打下手帮忙拿东西,嘴里边聊着家长里短。

表弟看到我来了,急忙跑过来拉着我,要我帮他一起抢玩具!我们在房间里闹个不停,大人们也不像以前那样管着我们,随我们闹。

中午,两桌人热热闹闹吃过饭。玩了一会!爸爸妈妈又要带着我,去舅爷爷家去拜年!临出门,外婆在我荷包里塞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风俗——吃七样羹

在正月初七,我的家乡潮汕,有个特别的风俗——吃七样羹。

今年正月初七那天……“妈咪,今天晚上吃什么啊?有没有人来咱家啊?”临近傍晚我就开始叫嚷。“吃七样羹啊,每年的今天都要吃的啊!”妈妈站在灶前,低头忙着自己的。“嗯?是吗?那七样羹是由什么组成的?来历是什么呢?”我好奇了,眼巴巴地望着妈咪。“这个啊,是由大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芹兰七样菜组成的。来历嘛,相传,宋朝有一个官人,因被奸臣陷害,被贬江南,在正月初七这天,他去到了一个偏僻荒野,那时他饿得头晕眼花,随手摘了七样菜,煮了吃掉,后来他复职高升,回忆起这天,便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吃这七样菜,也就是七样羹。还有一首相关歌谣呢,七样羹越吃越年轻,吃蒜才有钱可藏,老人吃了变年轻,小孩吃了面红青……”妈咪洗着菜,笑着说:“哦,那什么时候可以吃?”“一会儿。”

坐在椅子上,看着时钟,心里早被神奇的食物所吸引。与此同时,我也在小声地唱着歌谣……啊,什么时候可以见见它的真面目啊……这时间过得好慢,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再睁眼,是被那若有若无的香气“叫”醒的,我望着叫唤的肚子,飞奔去餐厅,一眼就锁定了桌上那盘七样羹,我迫不及待地坐下,眼前的七样羹美如画,七样菜周围的淡青色汤汁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如同一块打磨好的美玉,各型各色的菜如同穿着青裙子的曼妙女孩,那勾人的香气包裹着我,像是要带我去瑶池仙境……

“呜——”肚子在叫着,我有些不忍破坏这道菜,但最终还是夹起一块,送入嘴里,一下子,清甜的味道在我口中绽开,这鲜甜的口感刺激着我的舌头,我忍不住再吃一块……

吃饱之后,我抬头,看见父母对着我笑,“吃得很快啊,喜欢吧?”我才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好意思了。

七样羹越吃越年轻,吃蒜才有钱可藏,老人吃了变年轻,小孩吃了面红青……我摸着圆圆的肚子,哼着歌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阳节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沿传至今的重阳佳节。它又有一别名,叫做老人节。

每到这一天,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往往都会带着老人、孩子前往街市、高山上观光、游览,好不热闹!

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欢笑声、叫卖声融成一片。超市里有数不甚数的重阳佳礼。人们争相购买各种年糕、甜饼,脸上都带着灿烂的微笑,其乐融融,大家把东西买回家摆成了丰盛的宴席。高高兴兴的吃起来。

在高山上的景致可就不一样啦。大家手拿茱萸,扶老携幼,一起攀登雄伟壮观、高耸入云的高山。登上以后。人们一起谈心,一边远眺,可开心啦,在深秋果,果实丰收,水稻金黄,满地都是充满香气的萸叶,真可谓:

重阳佳节茱萸香,

深秋果实水稻黄。

万人年糕桌桌配,

可乐美酒暖心肠。

中国众多传统节日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重阳节。它代表着幸福和欢乐,洋溢着丰收和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六年级关于过年的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乐意融融。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贴“福”字、放鞭炮等等。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吧。

春联,俗称“门对”、“对子”,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就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这是古代汉族民俗文化,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的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今年春节来临之际,我为外公外婆和几个舅舅舅妈,还有几个邻居阿姨送上我亲手写的大红春联,并送上了我的祝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中国,爆竹声响就是辞旧迎新的标志。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每次听到窗外噼里啪啦的声响就吓得哇哇大哭。等大了些,我和姐姐总喜欢趴在窗口看爸爸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照亮了半边天。再大了些爸爸会带我们一起玩鞭炮,我们总是玩得不亦乐乎。

如今,我们了解了许多烟花爆竹的危害,会造成空气污染,会产生很多垃圾,也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减少燃放烟花爆竹,为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出一份力。

我们还有许多过年的习俗,守岁、发红包等等。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万事如意,天天开心。我又长大了一岁,愿我在新的一年中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陕西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语都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每到过年时,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总少不了两种 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过年前,我和奶奶都会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总会炸 一大锅。炸完后,无论谁到我们家来拜年,都会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来,给客人 们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时候,还会把其中一些送给客人们带回家吃。因为,它们 都寓意着好兆头。

除夕一大早,我们就回家乡帮奶奶制作过年必备食品——油角和煎堆。虽然它们看起来 很平凡,但是制作起来可不简单呀,必须经过许多工序,才能把它们做的好吃又好看。

做煎堆要准备: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种材料。煎堆的陷做起 来比较复杂,要将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热搅拌在一起,然后趁热用双手把它们捏紧,把 它们捏成一个个圆球状。这是一个考验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们就只能做简 单的油角陷,只要将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制作完内陷,就要做外皮了。将 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开水搅拌,搓成粉团备用。

最令人开心的制作马上就要开始了。每个人都要动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团搓成薄薄的 表皮,然后我们用它把内陷包起来,搓成一个个的圆球。包油角更可笑,每个人的手法 都不同,形状各异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摆得满满的。由于我的手上沾满了面粉,不一会 儿,就把小脸蛋弄成一个大花脸,引得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的工序就是下油锅了。首先用猛火烧开油锅,然后改用慢火,将包好的煎堆和油角 放进油锅慢慢翻滚,让它们受热均匀。不一会儿金灿灿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锅了。

制作油角和煎堆既费时又烦琐,但却是我们的春节习俗之一,人人都乐意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家这样过年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到春节习俗,大一定七嘴八舌大发议论:“吃年糕!”“放烟花!” 我习惯把放烟花称作“放炮”。今天我不说别的,就说说我第一次“放炮”的经历。

我从小到大一直只看人家放烟火,自己没有放过,姐姐也没放过,只有弟弟敢。今年除夕夜,我亲自体验了点燃导火索那一刻的快乐。起初,我躲在家中的这栋楼里透过窗棂看着外面的火树银花。可一仰头,我只看到白得刺眼的天花板,心里真不爽。可一出门,我的眼睛就被火药味熏得睁不开来,加上刺骨的寒风感觉就像到了边疆战场上一般。我刚要往回走,就被爸爸叫住了:“孩子,不想沾点新年的好福气么?”“我可不敢,我看你们玩吧(我和姐姐性格一样都怕被烧着)!”我满脸堆笑地说。“有什么好怕的?就来一箱‘火树银花’吧!”“什么?‘火树银花’?那个气势大如千军万马的……”我话说到一半,爸爸已经把一个老大的烟火筒搬到我面前了。我想:既然如此,不如斗胆放一个吧。

我手里紧紧攥着点引线用的香,一步一步走到大家伙跟前。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紧张地把引线点燃着,导火索冒着火星飞快地向烟火筒烧过去。“哇呀呀,快跑!”我吓得连火花都不敢看一眼,便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到了爸爸身后。

“嘭嘭嘭!”“嗖嗖嗖……”,一束束耀眼的彩光直冲云霄,“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光彩夺目。那美丽无法用语言形容。只看见五颜六色间,金色的火星如流星雨般划过天际,落到人间;那紫色的与白色的组成了一把大扇子;那红的和绿的爆开成了一朵美丽的蒲公英……

马上就午夜十二点了,小区上空早已经成了姹紫嫣红的“空中花园”。“旋转舞台”、“大地花开”、“金玉满堂”、“菊花盛开”、“莲花争霸”……还有好多说不出名堂的礼花,看着春晚里面不仅仅只有人在表演,而且在北京的那是耸入云霄的中央电视塔在首都的夜空中相映成趣,十分壮观。天上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地下霹雳啪啦震天动地。

在这欢乐的时刻,我当然不能忘记学习,在此我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同学们学习天天向上,学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其中也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端午节吧!

为什么端午节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呢?那是因为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这天定为“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有很多民间习俗:大家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吃粽子。可口的粽子香飘满屋。

另外,家里的小孩身上都要挂“五糖葫芦”。我问妈妈:“为什么小孩都挂着‘五糖葫芦’呢?”妈妈说:“为了祈求孩子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虽然这些只是习俗,但却是我们家乡的一种文化。”还有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插艾草。我又问妈妈原因,妈妈回答说:“因为插上艾草蚊虫就会远离我们,让家人都健健康康。”

此外,还有在小孩的脖子、胳膊、腿上接五色线,既美丽又富有节日气氛,这一天也会举行赛龙舟比赛,可热闹了。

端午节虽然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让我们增长了知识。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年四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是一年一度的新年庆祝会在今天举行。早晨,我连饭都吃不下去了,妈妈说:“不吃饭讲故事就没精神了。”我只好三口并两口的把饭吃完。

来到班级,我看见窗户上的彩色梦幻般的喷花,教室里的彩带,又高又大的圣诞树上挂满了许多小礼物,把教室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黑板上的“新年快乐”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小朋友们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排练着自己编排的节目,我也不例外和储溪、娄莹莹在操场上一起排练着。

“叮铃铃”,铃声响了,我们跑进教室,一个个激动无比的等待着老师的到来。首先是主持人毛欣玥,和关越琳,他们手拿稿子,声音洪亮的说:“新年庆祝会现在开始”。同学们欢呼起来,有的站起来,有的大声欢呼。“第一个节目是讲故事”,这时关越琳大声说,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我也举起手来,我也排练了一个小节目,就是想在庆祝会上表演给同学们看,不然的话,多可惜呀。我赶紧把储溪和娄莹莹叫上来,我们三个配合的很好,终于顺利的表演完,汪老师说“我们讲的很好”,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因为这是我自己想出来自己编排的故事,我还很担心同学们不喜欢,没想到老师还表扬了我们。我更加有信心,我太激动了。这次表演,我感受很深,虽然有点儿紧张,声音不太大。自己不太满意,今后我要积极的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

庆祝会就在这紧张又兴奋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意,我不会忘记20xx年的新年庆祝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过年趣事个字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过年

过年前夕,母亲带我去市场买年货。市场的人有很多很多。母亲和我买了很多年货有瓜子、花生、鸡、鸭、鱼、肉、火腿、可乐还有各种各样的名烟名酒。我们还买了好多的烟花。哈哈,满载而归,我们高兴极了。到了家里母亲扫地,父亲擦地,哥哥连忙把春联贴上。春联上面写着恭喜发财,吉祥如意。姐姐把窗花贴好。母亲为了迎接春节,甚至把墙也刷的白白的。这时爷爷走过来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这个年咱们好好庆祝一下”。这时母亲去给我们买了红衣服,红衣服表示着吉祥红火。

听奶奶说“古代有一个怪物“年”经常在春节里出来做怪,破坏庄园,还吃小孩呢!但是“年”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据说“年”有三怕,怕火、怕炮、怕响。”所以过年的时候,必须放炮,穿红衣服。

到了春节那天,我们高高兴兴地穿着漂亮的红衣服。放炮,吃团圆饭,一起团团圆圆的过大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快乐的过年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耶!过春节啦!

“噼里啪啦”的鞭炮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急忙穿好新衣服,走出房间,看见爸爸在院子里放鞭炮,院子里热闹极了。

过了一会儿,爷爷从屋里出来了,娘娘、大姐、二姐、三姐、姑父、姑妈是太全都来了。我一会儿给爷爷倒水,一会纵姑父倒水,真太忙了。亲人们都笑着夸我:“我们的乐乐真乖呀!”听了亲人们的夸奖,我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吃饭啦!我把爷爷推进了厨房,亲人们也都到位了。哇!今天的饭菜可真丰盛呀,有香喷喷的驴肉丸子、鲜美的羊肉汤、金灿灿的炸鱼酥、绿油油的波菜。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拿起筷子就加了一个驴肉丸放进嘴里。这时,伯伯举起酒杯说:“祝乐乐新的一年学习进步!”我也用果汁回敬伯伯:“祝伯伯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吃完年夜饭,春节的高潮“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当然,“春节联欢晚会”的高潮就是相声和小品了,那些经典的人物让我们哈哈大笑,爷爷笑得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最高兴的还是收压岁钱了,看到一个又一个红包,我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啊!多么快乐的春节,我喜欢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一年级家乡的风俗伊议论文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老家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炮会,以庆去年丰收,祈望来年兴旺。

在7岁那年,我兴志来潮,跑去跟爸妈说去看炮会,结果迎来的却是一个坚决有力的“不”字。理由很简单,我还小,一个人去自然不行,而父母日里工作也是幸苦,要父母陪着去自然不合情理。我也就只能呆在家里,自取自乐。

那天中午,午饭我吃得很少,也很快,早早地放下了碗筷,跑上自己的房间,闷在里面。回想每年十五过后,班里同学围在一起,谈论炮会的事情,想想自己也只能在一旁听他人说。每当同学们问到我,我也只能扭过头去,嘴里道着说了几年的同一句话“我爸妈不让我去……”

少顷,门外有人喊起了我的绰号“老山羊”,我一听,哦!是“冬菇头”——他来干什么呢?我迈出门口,径直朝门口走去。“什么事?”我一脸疑惑地问。“今晚一起去看炮会吧!你都没去过呢!”我往屋里瞟了一眼。他似乎明白了,他走进屋里,很有礼貌地向我父母问了个好,然后说:“叔叔阿姨,我今晚想和你儿子一起去看炮会,行吗?他好多年没有去过,错过了好多精彩啊!如果你担心安全问题,我可以写包票,晚上我们整个班一起去,出不了问题的!我今晚一定一根毛都不少地送他回来。”爸妈见“冬菇头”写了包票也就放心了。就将信将疑地同意了。我当即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和“冬菇头”约定晚上7点半在家里等他,他会带着全班来,集中后再一起去。到了晚上7点20,我的心情更加激动了,时不时跑到门口看看“冬菇头”来了没有。终于,7点28分,他到了。我跑了出去,与同学们会合后,我向父母道别后,大家向着寨子进发。伴随着一路上的月光、花草,我们一路上熙熙攘攘,边走边笑来到了寨子的祠堂,炮会就是在这里开始的。

一般来说,炮会是在晚上8点开始的,现在已经7点50分了,很快就要开始了。尽管还有10分钟才开始,然而祠堂门前早已挤满了人,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炮会的开始。

8点到了,村长组织大家离中间的台子远些,避免开炮时火花会伤到人。第一项节目是“开炮迎新",意思是说点燃烟花来迎接新的一年,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看到这烟花的人万事如意,财源滚滚。村长点燃了烟花的引信,大家一起盯着引信燃尽,然后“嗖”的一声,烟花开始燃放,“轰、轰、轰——”近百响后,第一项结束。第二项叫做“二炮对接,连响定天”

。内容是说将鞭炮和烟花的引信连起来,点燃鞭炮,如果能连着响,那来年就是一个吉年,人人走好运。第二项开始,对接完成后,村长点燃了鞭炮,“啪啪啪---”千响的鞭炮响尽了,焦点就集中倒了引信上,一阵烟雾散去后,我看到了一点火光——引信点燃了!紧跟着64响的烟花也叫嚣了起来。

最令人激动的还是第三项“得炮者兴”。因为等村长放完冲天炮以后,炮壳会落下,这时只要谁捡到了炮壳,谁就会福星高照,万事如意。村长开始放炮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福运”的到来。“嗖”一炮冲天,“轰”炮鸣夜空","咚“炮壳落地。正好在我的脚边,我马上捡了起来,只是不知道关于它的祝福是不是真的。接着是唱戏,粤戏。这个我们都不感兴趣,便要回去。

临走前,“冬菇头”又数了一下人数,齐了才回去。

我回眼望去,原来寨子是这么美丽——,我怎么以前就没有来看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之乐——逗猫咪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正在放假,可我清闲得难受。作业大军排列着纵队走了。小“喵”四腿儿,也许是个不错的玩伴。我刚开门儿,它就立马缩进“乌龟儿”里去了。我赶紧把它倒弄出来,趁热打铁,先跟它热乎热乎。于是,我便掏出我的海螺,摆在它面前。它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怪家伙”,嗅了嗅,把它们按在爪子下,生怕它们长腿跑掉似的。那小正威风凛凛地检阅着它的“海螺军”,用挑剔的眼光扫视着它们,时不时扒出一两个:“嗯……这个太矮了!这个高了点儿!哎呀!这个花哨得不行啦!”我呢?一边偷笑一边拿出弹珠,“嘣”的一下就弹到猫爪下头了。它吓坏了,一个机灵蹭起来,又使劲闻了闻,爪子一挥,又还给了我,我来劲儿了,和它玩了一个下午才罢休。打算明天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过年了的小学生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把我和爸爸给吵醒了。我立刻来了精神。

今天是正月初一!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过新年了!过新年了!”我说。爸爸也精神百倍,拿出了灯笼和对联。他先把灯笼给挂上,再把对联给粘上了。我高兴地念道:“富贵吉祥永平安,家和如意遂心愿!”

这时,我发现厨房里跑出了蒸汽。我连忙赶过去,噢,原来是妈妈在做饺子呢!过了一会儿,妈妈端出了一盘饺子,我一下子咬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哇,是一元钱呀!我高兴地手舞足蹈……

到了晚上,我们去了博物馆看了烟花。到了家,我们的兴趣未减,拿出了烟花、鞭炮点燃了。烟花和鞭炮“砰、砰、砰”的巨响,烟花飞向天空,我们可开心了!

我喜欢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们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每逢清明节,我们一家总会聚在一起吃饭,尤其爱吃青团。上至70岁的外公外婆,下到三四岁的小弟小妹,没有哪一个不爱吃青团。

青团,顾名思义,就是青色的小圆球,从外观上看就像是一颗绿色的宝石,圆滚滚,胖乎乎,叫人觉得它可爱。

我们姐妹几个,在清明节前总会帮着大人做青团,把艾草汁拌进糯米粉中,再包裹进自己喜欢的馅儿,揉成球状,蒸熟了就可以享用了。我们在做的时候,总忍不住要偷吃几个。妈妈见了,皱眉道:“咦,怎么少了几个青团?”每到这时,我们便躲进屋子里偷偷地笑。

等青团一上桌,我们便立刻伸手去抓,小弟小妹顾不得吃糖了,哭着要青团。平日里的什么淑女优雅,此时早就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一心想多吃点青团,一只手上拿着三四个青团,另一只手还在不停地抢着,等到别的菜都上齐了,我们一个个眼睁睁的望着大人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鸡鸭鱼肉,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可是青团已经塞到喉咙眼了,还能吃得下去吗?于是便在心里暗骂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吃那么多的青团。可是等到来年清明节时,我们见了青团还是会忍不住伸手去抢。

现在的我,看到街上有卖青团的,便会缠着妈妈给我买,可是等我吃到外面的青团时,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拿我最期盼的除夕说,各地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风俗,我们温州自然也有一套独特的除夕的方式。

早上起来,大门就已经忙着买菜了—鱼、肉、年糕,多到目不暇接。菜场里也是人山人海,路上还能看到许多红灯笼,一片红火。接着便马上开始“掸新”,也就是大扫除,让整个家焕然一新,以此迎接新年。

到了下午,就是贴春联了。许多户人家都拿出准备好的新的红对联,换下贴了一年的老对联,既是辞旧迎新,又给人一种美好的向往,与对新年到来的期盼和喜悦。

大概三四点钟,丰盛的年夜饭就开始做了。先是准备十样冷菜,拿出晾晒好的酱油肉和蒸好的鸭舌等,用红色高脚碗盛,象征着“十全十美”和“步步高升”,并放上一片胡萝卜,以示讨彩。到了烧热菜的时候,爷爷奶奶与父母便一齐开始忙活,烧鱼的专门烧鱼,煮肉的一心煮肉。且这热菜也是很有讲究的,寓意着“年年有余”“年年高”的鱼或芋和年糕不必说,像红烧肉,金针鸡等通常也会出现在餐桌上。

五六点钟左右,年夜饭也开始了。十个冷盘陆续端上,放在冷盘中间,而年糕则往往是第一个。菜上齐,那红红的排骨和淡黄的咸鱼飘散着两种不同的香气,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大人们也开始互相敬酒,祝贺对方“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等,小孩也在父母的催促下去敬了亲戚长辈,一片喜庆热闹。

吃饱喝足,春晚也拉开序幕,一家老小坐在屏幕前凝神观看,气氛融洽,时不时还在群里发个红包或是给远亲或是亲友送祝福,让喜庆通过网络也能传递。

一个多小时,小孩们便坐不住了,跑去放起了鞭炮。各色鞭炮发出光芒和声响,有的是“噼里啪啦”的炸出绚丽的火花,有的点起来没有美丽颜色,但爆炸威力响声却非常大……与其说是在玩,不如说是一场小型烟花秀。

终于到了零点,钟声一响,四面都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滚滚浓烟,而天上则是各色烟花。望着眼前的一切,大家都沉浸在长大一岁的喜悦中。

除夕活动也至此大致结束了,有的人睡觉,也有人守岁至天明,早上大家便又开始忙着拜年。

温州的除夕别具一格,但他最吸引人的还不止于此,而是他的热闹,温暖和美好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年交流感悟作文600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迎新年”,新的一年又到啦!又有压岁钱喽!哦耶!

其实新年的风俗有许多:贴窗花、贴对联、贴福字、迎接新年、穿新衣服、拜年……叽哩呱啦一大堆。也许有人会问:“咦!怎么贴的都是红色的呢?”因为红色象征和平,美好,你总不能够贴黑、白两色吧!

过新年之前,妈妈早早地就起床打扫卫生了,人们坚信,新年进入人们家中,一定要整洁、干净,新年才会高兴。

爸爸从车上拖下几袋年货,我马上跑过去帮忙,年货搬完了,我就准备去贴对联、窗花和福字,我总算有一项像样的活了。拿对联,搬凳子,拿胶水……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除夕夜,许多海外学子回到家乡。这不,你看新闻上,电视上,想回家又买不到车票的人抱怨道:“等死也买不到票!”为此,坐“霸王车”的人那是相当的多,火车站到处都是人,挤得水泄不通。

我们是在外婆家过的年,晚饭快要开始了,二表哥一声令下:“兄弟们!准备好!开始放炮!”“啪!啪!啪!”三表哥抽出一个鞭炮,往盒上一搓,悄悄扔到表姐那边,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砰!”“救命啊!谁扔的?”表姐尖叫起来。三表哥和我们哈!哈!大笑。“原来你也这么胆小啊!”

新年趣事多,大人们忙着接待客人,小孩子忙着玩。我爱新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一年级过年的日记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说出来有点俗气,别的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盼望过年是盼望那份热闹,我不是,我盼望过年盼望的仅仅是长辈们给我包的那一个个大红包。

不怕说出来让别人觉得我这个小孩市侩,从小我就喜欢收红包,不管是大红包还是小红包,我都喜欢,因为只有这些红包,既可以给有点迷信的我带来好运,也可以给我带来实际的好处。特别是越长大越需要钱来买书的我,过年算是我唯一可以获得“收入”去换取相应书籍的机会。我在这样一种盼望收入的心情里,开始盼望起不爱热闹的我并不喜欢的过年。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所有人的面前表现出来了我对过年的不怎么喜欢,每次都是要捂着耳朵躲进书房里,才可以把一晚上的鞭炮声躲过。后来我发现自己一旦收到了长辈们给的红包,不管大小,我都会从书房里出来一下下,让自己也表示一下对大人们对我的喜庆祝福。越长大,我对红包的需求也就越大,长辈们却也对我越来越了解。他们不再要求我出去跟其他小朋友们玩鞭炮烟花,也不要求我从书房里出来跟他们聊天,他们会直接到我的书房里,给我正在看的书里夹一个红包,还把手放在最嘴唇边上给我示意不用多说什么。还有的长辈后来干脆直接让我也给他们一个红包,让我在红包里面写上我想要买来看的书,这样他们就既受到了我的红包,也收到了我的心声。他们会在有空的时候去书店给我采购一番,等到我去他们家玩或者他们来我家吃饭的时候,递给我那些书,算是把过年的喜庆延伸到了任何时候。

就是在这样一种被宠爱里,我盼望着每一年春节的到来。我知道到了过年的时候,我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可以不用多说什么,就可以换来长辈们对我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真多啊!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其中,我最期待的节日是春节,而且春节还是中国人最热闹最重大的节日。

每年过春节,我们全家都要回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过。平时,老家也很冷清,但是过年就不一样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我们家就更热闹了,叔叔全家也都回来了,平时不常往来的堂兄弟齐聚一堂,嘻戏打闹,别提有多开心!

除夕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可口的年夜饭,一边欣赏着精彩绝伦的联欢晚会。大人们举杯畅饮庆祝春节的到来。而我也兴奋地跟他们讲起关于“年”的传说。从前,每到过年,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就会跑出来吃人,但有人知道它怕红红的和声响大的东西,于是一到过年,人们就放爆竹,贴春联,这样就把年兽给吓跑了,所以把这个时候就定为“春节”。

但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呢?我挺好奇的。妈妈告诉我:“年糕,年糕,表示年年高升”。原来还有这个寓意,真有意思!

过年的习俗还有很多,压岁钱、守岁、祭祀、拜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你带给我们多少快乐,我喜欢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