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过年的风俗作文(精彩20篇)

导语:朝鲜民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那他有什么风俗习惯。小编带你一起去看看,欢迎阅读。

浏览

5993

作文

1000

过年风俗习惯的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的家乡过春节时都有不同的习俗,例如:放鞭炮、拜年、吃汤圆等,我也向大家介绍介绍我的家乡的习俗吧!

我的家乡在浙江省淳安县汾口镇,他们那里过年可热闹啦!过年前,大人们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许多鞭炮,而孩子们就在不亦乐乎地玩着鞭炮。到除夕那天早上,大人们要清理房屋,贴对联,还要在门上贴门神。清理房屋时,要把不用的东西统统扔掉,以示“辞旧迎新”。

除夕傍晚,要先去拜祭已逝的亲人,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这天晚上,除了一些比较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时,就要放烟花,放鞭炮,表示新的一年已经来到。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大家又要早早起来放鞭炮。吃过早餐,就要去别人家里拜年,一般去别人家都是带两瓶酒。而主人就要拿出糖果、酒、小菜,和客人喝两杯。

到了初六初七,就会有戏班子来村里唱戏、舞竹马,精彩的很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的习俗,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过年风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隆隆金龙去,喜气洋洋金蛇来。哇,蛇年春节来到了!它带给人们无数的祝福与快乐,勾画出新一年的蓝图。

过年了!过年了!”一到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便高兴地嚷嚷到。这是,老爸从房间里哪出一叠春联,对我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比如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哦。”听了老爸一大堆文绉绉的话,我只好吐吐舌头。“福”字代表“幸福、喜气”将“福“字倒贴,福就来临了!

贴完春联后,我们就到门外放鞭炮,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听说,这是赶走年兽的好方法呢!

除夕之夜,亲戚们都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听老爸说,叫什么“合家欢”。年夜饭可真美味,大鱼大肉的,这些可是平常吃不到的啊!“外婆!”我双手端起酒杯站起敬外婆,说:“祝外婆长命百岁!”外婆笑得合不拢嘴,也说到:“学习进步!”

年夜饭后,亲戚们都坐在一起看春晚,这时,就该给孩子们发红包了,也就是压岁钱。当然,孩子收到的还得交给父母保管,谁叫我们未成年呢!

春节,和亲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愿这一刻的幸福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过年初三话题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1164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春节到来时,我都会这么想:新的一年到了,我们也长了一岁,过去顽皮的我们应该也变懂事了;懒惰的我们应该也变勤奋了;爱捣蛋的我们应该也变安静了……大家都会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春节期间,我们可以吃年夜饭、拜访亲戚、贴春联、赶庙会……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Whenever the Spring Festival arrives, I think so: the new year is here, we are one year old, we should also be sensible in the past; laziness is laziness.We should also become diligent; we should also become quiet ... everyone will change.But what is unchanged is that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e can eat New Years Eve, visit relatives, post 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 and catch the temple fairyland ... Later a happy Spring Festival.

春节期间,我一连去了5个亲戚家吃年夜饭。每家的菜都很丰盛,什么冷盘呀、甜汤呀、杂烩呀……菜式各种各样,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而且许多都是我爱吃的,每次吃完,肚子都是鼓鼓的。当然,我也有了其它收获,亲戚们都很热情,每到一家,他们都会给我不少的压岁钱。我心里美滋滋的,开心极了。

贴春联也给我的春节增添了不少快乐。一大早,我就吵着闹着要去买春联和福字。走在大街上,许多店都关着,应该是回家过年了。突然,我眼前一亮,终于有一家开着,便冲了过去挑了几对春联和许多张福字。回到家,我立刻拿着透明胶和那些春联和福字,去门上、窗户上贴了起来。忙了一会,望着这些贴好的春联和福字,我不禁开心地笑了,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希望好运气时刻陪伴着我!

每年春节都要和奶奶去烧香拜佛,今年也不例外。早上4点多,就从床上爬起来,和奶奶梳洗一番,然后向寺庙出发。一路上,呼呼的北风刮得我的脸真疼,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到了寺庙,我们要先买香,然后去大厅一个一个地拜。

把香点燃后,我们还要跪下再拜一次。跪拜时,我很诚心,希望佛祖保佑我的学习进步,家人身体健康。虽然知道这是迷信,但我还是很希望得到保佑,当然我也知道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拜完后,我们还要去吃一碗小团子。我吃完后又偷偷的跑到点蜡烛的地方,等没人了,轻轻地说上几句祝福的话。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有滋有味,很快乐。我也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一定要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邹城市大束镇葛炉山村。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过年风俗吧!

大年三十的下午,家家户户的人都要拿着黄纸、香、鞭炮到自己家的祖坟上去请过世的人到家里过年。走到祖坟上,先给过世的人烧纸钱,点上香放鞭炮,接着磕头。然后,再说上几句:“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跟我回家过年吧。”说完之后就捧着香回家。

在我的家乡吃饭的时候,也是很讲究的。一家人按辈分坐在不同的位置,再是所有的人都到齐的时候才吃饭。

大年初一的早上每个人要磕头。年老的辈分高的给请来的人磕头,辈分低的给年老的人磕头。小孩子给大人磕头还给压岁钱。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让我也了解一下你家乡的风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河南过年的风俗_1000字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人,过年时的风俗非常传统,处处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们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准备去了。

二十三,我们便打扫房子,把各个房子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来,开始洗洗刷刷,然后把屋子里积了一年的灰尘全都打扫干净,再把洗好的件件东西搬回屋里去。看起来确实有些累人,但那又怎么办呢?谁让我们有一颗质朴的心呢?最后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厨房里贴上灶王爷的画。到了过节那一天,便要把画拿下来,点上香,然后烧掉,意思是让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所以,当过节时,我便知道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鱼啊,肉啊,鸡啊,菜类等年货齐全,然后能洗的拿出来洗,活的要宰杀为后面要做的几道食品,做准备,而二十五时,变无事可做,而这天更多的是休息。

腊月二十六到了,这一天可没前一天舒服了,人们又忙活开了。这不,开始发面,和面,蒸馒头。满满的几大盆子面要一个一个的把馒头做的圆圆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时候,还要蒸上两三袋(面粉袋),因为在过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馒头,所以要多蒸一些为平常日子做一次补充。

到了二十七,也是人们在厨房里徘徊奔忙的日子。这天要煮肉,先买来猪肉,切成像要上供那样的方块,然后便放在锅里煮,只闻到空中弥漫着阵阵肉香。等肉煮熟了,瘦的肉,和带骨头的肉便进了小孩子们的肚子里。嘻嘻!吃了!然后,大人们用一些可以煮的干菜,用肉汤“红烧”一下,最常见的一些干菜;海带,黄花菜,干豆角,然后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腊月二十八,炸家里的鱼,炸了以后再吃。然后,还有什么:炸鸡块,炸虾,炸绿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鸡…… 太多了。而这些炸食,都让我们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妈爷奶们忙着做,而我们也忙着吃,吃的时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说出来,不然是要挨骂的,可能是因为风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我们也已经吃饱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说是“忙上加忙”,毕竟这天过完就要真真正正的过年了,老爸老妈带着我们几个姐妹去别人家道喜串门。

大年三十到了,这天要包饺子,在家里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后,我们也帮一下小忙。做的饺子,啥馅儿都有。下午,便要开始贴对联,在大门上贴上上、下联还有横批。然后在院子里的每个屋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和年画,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后小孩子们便穿起新衣,先出门“炫耀”,到了晚上吃饺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同时,屋外鞭炮声和烟花绽放时的声音同样给这美好的夜晚留下了一个定格,定格住了当时的喜庆、祥和、和温馨。

照我这样讲了,河南的春节似乎要很长,不错,时间确实很长,但这也更加体现了我们河南人对家乡风俗的喜爱之情。而我们也要更加保护这些风俗,使我们不断延续下去,使子孙也能看到这中国文化的一大魅力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我已盼望了好久,终于等到了。

妈妈跟我说:“春节来临之前,每个家庭都要打扫卫生。”我听后,就把各种各样的家具拿到一起,然后开始打扫卫生。妈妈先拿起抹布,把桌子擦的干干净净,我就拿起扫把,把家里从里到外都扫了一遍。

春节到了,我们就会到外面放鞭炮。我把鞭炮放在一个木头上,然后把火柴点着,小心的把火柴放在鞭炮线上,一溜烟的跑到远处去,鞭炮一下就爆炸了,真好玩。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了晚上了,爸爸妈妈在准备着晚饭。“吃饭了。”爸爸大声喊叫着,我飞快的跑过去,坐在椅子上。“哇,今天的菜真丰富啊!“我高兴的说,有酸菜鱼、红烧肉、花甲……,我的口水不知不觉的滴到了桌子上。

我赶紧把饭打好,坐上椅子,和家人一起吃饭了。我先把红烧肉夹了,因为爸爸也喜欢吃红烧肉。

吃完饭后,我觉得有点困了,因为今天玩的实在太开心了。妈妈对我说:“困了就去洗澡睡觉吧。”我回答说:“好的,妈妈。”

我洗完澡后自己睡觉去了。

我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玩的事情,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这真是个美好的春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二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形色色的特色习俗形成了五彩斑斓的中国。每一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宛如一缕缕情思牵动着不同地区游子的心,在我美丽的家乡——罗定,也有着几种充满特色的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曾在《元日》一诗当中描写春节。在春节里,家家张灯结彩,处处都弥漫着热闹的气氛。不知是什么时候,那一个又一个灯笼悬挂在高楼和树上,它们在微风中调皮地摆动着那福气满满的身躯,还有那些闪着亮光的对联,也在比拼着谁更有才华。在这一天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都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着这一桌子上的佳肴,简直就是一场盛宴。大家看着这一桌子的佳肴都咽起了唾沫。随着爷爷的一声“开饭了!”大家都立刻坐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大家都吃得油光满面!

吃过年夜饭,人们不是燃放鞭炮,就是赏烟花。明月当空,一时间鞭炮声响成一片,空中璀璨的星星不再寂寞,烟花如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朵在绽放,过后又化作无数颗发光的流星从天而降,划破夜空,逐渐消失……又如同仙女散花一般,壮丽无比……紧接着我们打开电视看春晚,守岁。当12点的钟声敲响,全国人民都沸腾了起来,烟花也再一次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过去了,但那时的快乐令我久久不能平静,伴随着旧年的渐渐远去,我又憧憬着新的希望!

在中国,数不胜数的特色风俗各有千秋,中国人民用智慧和团结组成了一个文明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好好传承、保护、尊重传统文化的结晶,呵护中国这个温暖、智慧、有根的大家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六年级家乡的风俗议论文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每个民族的各种节日也都颇有趣味。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领略一下我的家乡——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吧!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傣历的新年。它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举办,通常持续三到七天,其间会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

泼水节,顾名思义,泼水,自然是这一节日众多活动中最隆重的一环。清晨,广场上,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各自拿着采集的鲜花和树叶,沾了些水,就开始互泼。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晶莹的水花在空中绽开,这朵朵水花,象征着吉祥、幸福与健康,“水花放,傣家旺。

泼湿一身,幸福终生”,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盛着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当地人,抑或游客,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人们非但不生气,反而乐呵呵的,欣然接受彼此的祝福。大家翩翩起舞,一边唱歌一边互相泼水,到处都是水的洗礼,到处都是水的祝福,到处都是水的欢歌!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一朵朵水花,一串串笑声,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走在被幸福之水荡涤过的大街上,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到了晚上,人们把一盏盏自制的孔明灯放飞上天。只见天幕上群星闪耀,光彩夺目,孔明灯一闪一闪地飞向远方,把漆黑的夜空点缀得特别美丽。在皎洁的月光下,孔明灯带着家乡人民的美好祝愿,和那一颗颗善良朴实的心,渐渐地飘向远方,而人们却久久不肯离去……

整个泼水节期间,除了泼水和放飞孔明灯这两大活动之外,还有赛龙舟、浴佛、孔雀舞等许多颇具特色的民族节目,举族上下一片欢腾!

泱泱中华,孕育了云南傣族,更是孕育了家乡人民那纯洁朴实的心。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感恩天地润泽,勤劳换来幸福的象征啊!我喜爱我的家乡,喜爱家乡的民俗文化,更爱家乡人民善良而朴实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过年年夜饭作文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问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最喜欢哪天?那当然是大年三十那天啦!一家人其乐融融,多开心呀!更可况还有红包呢!

全家人围在一张大桌子上,有螃蟹、红烧肉等丰盛的菜肴,大人们一直在做敬酒、祝福等等的事,小孩子在一起嬉戏着,那笑声、祝福声、酒杯碰撞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一排温馨的景象。这时,我的叔叔给了我一个红包,并说:“祝甜甜新的一年学习进步!”“谢谢叔叔!叔叔新年快乐!”我接过红包眉飞色舞地说道。我迫不及待拆开红包,发现是好多张一百块!数了数,一共七张,于是我开心的对叔叔说:“谢谢叔叔啦!叔叔你好有钱!”“哈哈哈……”全家人一起笑了起来。“你呀,真是个小财迷!”爸爸说。这下可好,他们笑得更厉害了!

就这样,我们的年夜饭在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中度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风俗小学生

全文共 5194 字

+ 加入清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一样地方的风俗文化肯定也会不一样,我家乡有很多趣味的风俗,下头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最趣味的风俗之一——龙灯会。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齐,有说有笑的。一齐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最终,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十分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想在他身上沾点光……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龙灯会,是不是很趣味呢,如果有机会,必须要亲眼来看看,相信你必须会喜欢这个趣味的活动的!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作文3 Custom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of the Hometown 3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崇明岛,那里远离喧嚣的大都市,自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其中一个就是与众不同的过年习俗——蒸崇明糕。

传说,蒸糕的由来是在战国时期伍子胥预料到吴国将有大难,让家人在大年三十蒸了糕埋在地下,待饥荒时可以取出来食用,人们纷纷效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崇明糕。

崇明糕不同于其它年糕,它的重量、配料、做法与其它的有很大不同。做糕时,先将三十斤左右的糯米淘好,滴干水,再磨成粉,便形成了它的原料——糯米粉,再将白糖、红枣、葡萄干、核桃等十几种配料剥壳、去核,再按比例配好,接着将它们倒入一个大盆中混合。由于糕太大了,无法用煤气灶来蒸,必须用土灶,在下面烧火,上面是一口大铁锅。蒸糕前,先在上面烧开小半锅水,再放上铺了一层布的糕笼,在里面均匀的倒上一层原料,接着将剩下的原料不断填平笼中的凹陷,于是糕便节节“生长”起来了,然而,在撒面粉时也必须时刻注意着火候,以免受热不均,这可是技术活呢,等面粉用尽,且最上层的糕已经蒸熟时,便蒸好了。然而,下一个步骤却是最难的,在不损坏糕的情况下,抱着三十斤重的糕到桌上,再将它拍落,将糕笼取走才算真正完成了。

崇明糕还有不少寓意呢,圆形的糕,象征着团团圆圆,做糕时慢慢涨高和糕的谐音都象征着人们步步高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的这些风俗慢慢被我们所遗忘,因此,我们更应该传承这些风俗,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作文4 Custom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my hometown 4

我的家乡在淄博,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包粽子变成了过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粽子做法并不单一,有豆沙的,黑米的,红枣的等,五花八门,在端午这一天,家家都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

小时的回忆,爷爷摸着黑就会起床,忙前忙后,先用水把粽叶洗净,晾干,再准备好糯米,洗净放在一边一会儿用,再拿出豆沙,红枣,黑米放在一边。等一切准备停当,我们就开始盼着爷爷的话了。

爷爷是一个比较守旧的人,定要等到十点十分——十全十美,而我们却不敢顶撞爷爷,只好在一旁等候。

十点十分爷爷一起身,我们就来桌前,爷爷可是一个包粽子老手了,他一拿,一盛,一放,一包,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爷爷一边包,一遍不一会儿,一筐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却把米搞得一身,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一拿,米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冲了出来,满地都是,而大人们呢,则在一旁哈哈大笑,爷爷却和蔼的看着我。

这包进去的,是我的快乐,包进去的是馅,是美好的心,更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和耐心。

没过一会儿,一锅美味可口的粽子被蒸好了,刨开一层粽叶,吃到了那甜甜的腻腻的味道,吃到了爷爷那辈的老手艺,带着对岁月沧桑的处置坦然,,带着对传统的毕恭毕敬,带着对一家人的十全十美的祝愿。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作文5 The custom of the hometow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composition 5

在家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过节,我们的风俗也不逊色于别的地区呢!

就拿离我们最近,也最喜庆的节日——春节来说吧!

春节,在我们家乡,过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买肉,买糖,屯年货,生怕去晚了就没得挑了。还有做馍馍,杀公鸡,拜社王爷等风俗。可你不知道吧,这还要分日子做呢!

我的家乡,过春节啊,很讲究,每天该干啥干啥,多做少做都怕坏了风俗。例如阴历腊月二十八需要“把面发”,那就必须“把面发”,缺了少了都不行。还有春节得贴对联,不贴,“福”就不来,也没年味儿。还有吃饺子,象征团圆吉祥,春节就也得必须吃饺子。大年三十一晚,大家要熬夜通宵,小孩子还会收到压岁钱,并且会对长辈说祝福语。

而第二天,则是串门送礼,祝福亲人在新的一年里顺心、健康、有才、进步。我们村里,还会有“会”。就是大家出来摆摊,还有人逛“会”。“会”上可有许多小孩儿见了两眼一亮的:糖画,棉花糖……那儿不仅有吃的零食,面摊也有!卖玩具、衣服、首饰、挂画的也很多,年味儿十足,大家也都喜气洋洋的。十分热闹,人们肩膀碰肩膀,脚尖碰脚跟。

春节还有一个都有的风俗。过年回家,与长辈团圆。这也是家乡的风俗。

还有,家乡过节的风俗很多:端午节,包粽子,系彩绳;重阳节,团聚,插茱萸;七夕节,看星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家乡的风俗,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带着,都要记在心里,做在手上!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作文6 Custom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in the hometown 6

我们家乡宝清的风俗习惯有很多,例如:过年时吃的杀猪菜、粘豆包、扭秧歌、打陀螺等,都很有趣。

说起那又香又甜的粘豆包,谁不是馋得直流口水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其实做粘豆包的方法并不难,需要的材料有:粘米面、水、红豆和白糖。做粘豆包需要先烀豆馅后和面。先把红豆放进锅里煮,等煮熟了就把它捣碎,捣成豆泥状,再撒一些白糖,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毛毯似的,白糖的多少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然后开始和面,首先把粘米面和水和到一起,使它形成一个大面团。因为是粘米,所以做的时候要撒些面粉,这样它就不会粘到面板上了。再把这个面团揪成一些拳头大小的小面团,整齐地排放在面板上。接下来该把豆馅放进去了。那怎么放呢?其实很简单的,先用大拇指在小面团上按一个洞,注意不要按漏了,再盛一勺豆馅放进去,最后把它团成一个团,放到锅里蒸半个小时,刚出锅时,看着它白白胖胖的样子,像一个个雪娃娃,让人不忍心下口。当你拿起来时,香气扑鼻而来,当你咬上一口时,又甜又糯,仿佛置身于白茫茫的雪地里,欣赏着冬季的美景,让人无法忘怀。

以前,在农村杀猪是一件大事,谁家杀了猪,都要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杀猪菜。就是用自己家腌制的酸菜和新鲜的血肠再加上猪肉一起放到锅里炖,再放一些姜和蒜,味道好极了!让人回味无穷……

我爱我美丽富饶的家乡宝清,更爱这里地风土人情!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作文7 Customs in the hometown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7

我的家乡在常德,那是个美丽的地方。风儿一吹过,花儿便绽开了笑容。鸟儿在枝头一唱,万物复苏了。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们常德的春节风俗吧。

我最盼望的节日便是春节,在春节里,要装上灯笼,贴上对联。那一个个的大灯笼,仿佛在为新年的到来欢迎,还有那对红红的对联,还有贴上倒过来的“福”。全家都是喜气洋洋,红红火火。当然,过年哪少的了压岁钱,对着长辈们大声说祝福:“新年快乐!”你便会得到许多红包。孩子们也会在外面玩得快乐,穿上过年的新衣,举着灯笼。不过,小孩们也会玩各种各样的鞭炮。

我们常德有在腊月除尘之俗,一旦是腊月初八,十八,二八,家家户户可要忙着打扫卫生。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以旧换新。这可是传统的卫生节。

除夕时,家家都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当然,我会买一些小小的鞭炮来放。在十二点的时候,烟花响了起来,我们站在那里观看着,美丽极了。嗨哟啊等着财神爷的到来,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把门打开。对于我来说,除夕最热闹。

后面的几天,小孩都要去买小鞭炮和零食,以免过年饿肚子。

大年三十,是吃团圆饭,全家围在一起,便有了年的味道,菜也是丰富多彩,大鱼大肉,有鸡、鸭、鱼、青菜、海带、肉丸、香肠等。味道好极了,特别是在喝上一杯葡萄酒,那就更美味了。全家其乐融融。

这就是常德春节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作文8 Custom Elementary Students Composition 8 >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城市,泰州,泰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梅兰芳,施耐庵,郑板桥等名人也是泰州的,今天让我来向你们介绍介绍泰州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除夕夜,人们通常叫它30晚上。这一天,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要吃团圆饭,说到团圆饭可真让人垂涎欲滴,鸡鸭鱼肉一个不少。吃完饭后,一家人会坐在沙发上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完后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我们会相互道一声新年快乐,变随着窗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入睡了。

大年初一早上,早上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坐在饭桌前,品尝着美味的干丝。吃完饭就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候了“拜年”,孩子们会向长辈们拜年,因此他们就会得到许多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和“祟”谐音,晚辈们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拜完年后就可以出去玩了,晚上一家人又团聚在一起吃晚饭,晚饭后,孩子们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爆竹和自己兄弟姐妹们玩了。

初七初八春节就应该结束了,孩子们收心上学,大人们好好上班。

这就是我们泰州春节的习俗,听到这里,你想来我们大泰州吗?我们会张开双臂欢迎您的!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作文9 Customs of Hometow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mposition 9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会在我们平静的生活创造一个又一个高潮,最热闹,最隆重的,必是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到来之时,处处洋溢浓浓的年味。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开始准备年货,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

在春节早上,家家户户门前一片火红,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家家飘出酒肉的香。团圆饭莫过于一天中最重要的,大家围坐在桌前,精心制作的佳肴纷纷摆上餐桌,大人们一会儿大声说笑,一会儿互相敬酒以表示自己对他人的由衷祝福。吃过团圆饭,孩子们在院中互相嬉戏,大人们在屋里谈笑,看春晚,欢呼声络绎不绝。家家高挂起灯笼,大街上张灯结彩。“当!”时针指向了十二点,新的一年来到,烟花陆续升上夜空,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户户准备祭天,鞭炮声,欢笑声在大地上久久地回荡着。

红火的春节一过,人们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春节是晚霞,岁末最后一道风景,春节更是朝露,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家乡的风俗小学生作文10 Custom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hometown 10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吗?请听我慢慢道来。

每到农历正月,我们苗族便要开始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每到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穿着美丽的服饰,成群结队地来到年场。

你瞧,年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有舞狮子的,有上刀梯的,还有玩龙灯的。青年少男少女也利用这种机会谈情说爱,俊俏的歌娘更是大展身手,三五结队,引吭高歌,互相唱和。听的人兴质高昂,即使下大雪,也抵挡不住人们对连场的热情。

更多时候有逢晨便是看龙场日,习惯称作看龙头后十二天又轮转辰日,再看龙场时,不管是什么人,都得休息一天,如果干了什么农活,那就犯忌了。因此,我们苗家人。看龙场那天都会踊跃参加。大家对看龙十分重视。看龙日定在农历的三月三。我们苗族人的一个节日,这时你就想问是什么节日了吧?是湘西的一个传统歌舞节日,这一天。所有的苗族人都会在约定好的地点。尽情地唱,快乐地跳。一片喜气洋洋的气象。

这就是我们苗族人的风俗,你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四年级过年民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寒假也随着开始啦。我们打算回老家过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点回老家。经过妈妈的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开了八小时的车,终于回到老家了。回到家里,奶奶已经买好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们了。奶奶看到我们到了,马上端出一盘金黄色的大螃蟹,闻着香喷喷的大螃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抓来吃,这可说我和哥哥的最爱,我和哥哥抢吃起来。很快,这盆大螃蟹就被我们消灭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开始做年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饼,既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又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湿之后磨成粉,然后用糖水搅拌,就变成一大坨迷糊团。接着抓一把糊团揉扁,拌入馅才,包起来放进锅里蒸熟就好。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热闹,觉得好玩极了。

我们家乡过年还有许多习俗,比如唱大戏、舞龙神、狮子拜年……,家乡的习俗可好玩了,我爱我的家乡——雷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重阳节风俗作文600字初一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还有几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我趁10。1假期期间想亲手为爷爷奶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陪他们过个快乐的重阳节。

做点什么呢?我思前想后,后来爸爸说做重阳糕啊,不过有点复杂的,你最好去小区卖早点的叔叔那学下。吃完午饭我就立马去店里学习,只见糕点店的师傅正在忙着,还有几天就重阳节了,他们家重阳糕的卖得很好,我就站在一旁认真的看着,一道道工序我看花了眼。这时一位叔叔对我说:“小朋友这个太难做了,你还是做点简单的吧,这个要技术的”。

我回到了家,爸爸问怎么了?"叔叔说重阳糕难学的。”妈妈听到了说:“做饼好了,简单又美味”。这主意好,因为之前妈妈在做饼的时候我有这一旁看过,我倒挺感兴趣的。妈妈很快帮我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米粉,南瓜,紫薯,白糖。我按照之前她做的方法先把南瓜和紫薯洗净放锅里蒸,15分钟蒸熟了,先把南瓜泥白糖和米粉搅拌均匀,那颜色黄黄的真好看,然后再把紫薯糖和米粉搅拌均匀,紫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

全部拌好我开始学妈妈的样子做小饼了,捏来捏去就是不圆,也学妈妈在紫色的饼上加上黄色的眼睛和嘴巴,黄色的饼上加上紫色的眼睛和嘴巴,做成了笑脸的形状。全部做好下来开煎饼了。这时妈妈说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牙不大好,最好蒸着他们吃。妈妈的心真细,不是她提醒估计这饼爷爷奶奶也吃不了了,10分钟后爱心饼热腾腾的出锅了,我把它们装进盒子里迫不及待的给爷爷奶奶送去。

爷爷奶奶听说饼是我亲手做的,一人拿起一块品尝了起来,连连夸赞我:“小乐乐你做的爱心饼既好吃又好看,棒极了!”只见他俩笑得合不拢嘴,我在一旁也自得其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以后我要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经常陪他们出去走走玩玩。

最后衷心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过年场面描写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过年了!一到今天,这几个字就像烙在我的脑海里似的挥之不去。

不过今年和往常有些不一样,因为,以前都是爸妈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回老家过年。可是今年只有我一个人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其实原因很简单,妈妈回不了老家,爸爸初三就要上班,而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我们家的代表回老家过年,也代替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拜年尽孝。但是和往年相同的是,大姑和二姑全家和往年一样也都回来了。

“哇什么东西这么香!”我和姐姐们围上去一看原来是姑姑、姑父和哥哥一起做的一大桌香喷喷的年夜饭,馋的我和姐姐们直流口水,在我和姐姐们的追逐声中和欢笑声中,迎来了享受美食的美妙时刻!一坐下来我们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爷爷这时候马上纠正了我们,耐心的他给我们讲解着,狼吞虎咽的危害。是呀爷爷说的对,现在是过年,如果吃坏了肠胃那该多难受呀!而且细细咀嚼才能更好的享受美食。听爷爷这么一说我们觉得有道理,就细细品味起美食来。

一顿饱餐过后是小朋友们期盼已久的时刻,“要发红包了”!我们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一个个红包进了我们的口袋,让我们兴奋不已。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在依依不舍当中大姑、二姑们都走了,热闹和喧嚣已褪去,家里又恢复了平静。

过年真是好呀!不仅能吃到香喷喷的美食,而且还有小朋友们喜爱的红包,有家人之间的亲情。今天是个团圆的日子,是属于中国人的隆重的节日!它不仅记载着历史的年轮也承载着国人浓浓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过年的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开始了,离过年也就不远了,大人们都忙碌着准备年货,而小朋友们也盼望着过年。大家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在全国各地,临近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的时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小朋友们能收到好多的压岁钱,不过在此提醒小朋友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学习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咚咚咚……”听,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声响,这就是海南文昌送灯活动开始的前奏。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送灯,便是文昌特有的风俗活动。

文昌人之所以喜欢送灯,是因为在文昌方言中“灯”和“丁”同谐音,送灯便寓意着给他人送去“人丁兴旺,福气高照”的美好祝愿,也是为了寄托希望子孙后代能平安成长的美好愿望。加之所用的灯具外表五彩缤纷,灯身上印有“福”“寿”“囍”等吉利的字眼,更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送灯一般会选在公期或是正月十五这天进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规定,但确定下来后一般都不会变。主持送灯活动的家庭被称之为“灯头”,“灯头”根据村里排定的顺序轮流担任。一般“灯头”家里有几位男丁,则制作几架大灯,并挂立在大门外。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人们会提前把自家烹煮的文昌鸡,放在供桌上,摆放得条理有序,意在祈求祖先们保佑后辈子孙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一切准备就绪,送灯的队伍会排成长龙,敲锣打鼓地沿村游行,一路走到灯主家。

一到灯主家,又迎来了一个“重头戏”。戏班的演员们奏起着美妙的音乐,从盅、盘、筷、匙为道具,巧妙地利用盅、盘、筷、匙展开特色十足的舞蹈。再加上撞击盅、盘、匙声的节奏,搭配着民间小曲,三人翩翩起舞,不禁使观众们为之喝彩,沉醉其中。

等戏班演员跳完了盅盘舞后,又迎来了一个“重头戏”。戏班演员念起对灯主一家的祝福,伴着节奏或唱或念祝主人家五谷丰登、添丁发财的贺词。色彩艳丽的戏服,诙谐风趣的表演,现场伴奏的器乐,恰到好处的配合,都能引得围观者的一片喝彩。看着演员们熟练且美妙的动作,再看看演员们脸上那古灵精怪的妆容,在场的每个人笑容满面,到处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送灯已有百年的历史,更是成为了文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喜欢送灯,也热爱着家乡的每一个独特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节日很多,什么中秋元宵清明除夕端午,数不胜数。但拥有一段凄惨的爱情故事为点缀的,便是乞巧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夕节。

传说织女在人间遇见了牛郎,便留在人间和他生儿育女,幸福生活。但织女是玉帝的女儿,被玉帝发觉私下人间后,不得不告别牛郎,回到天庭受罚。牛郎带着两个孩子追至南天门,却被王母划下的天河所阻。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王母娘娘见他们的感情如此真挚,便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而这一天,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上搭起鹊桥,帮助牛郎织女相会。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所以人们也往往在相聚一起,期待能观此盛况。并以各种方式向织女乞求智巧。

古时候,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朝,七夕之时,各家女儿围坐一团,以五彩丝线穿针,速度快为巧者。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习俗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明清后,又有七夕中午,把针放进水里,借日影而验工拙,成花鸟云兽的影子,则乞得巧。

但现代,乞巧的女子越来越少,但在这一天期待和爱人相互厮守的情侣越老越多,所以七夕节已成了情侣们互述衷肠的节日。对于情侣来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收到对方的一份礼物,感受情人的一颗真诚的心,似乎便代表他们之间的情感就像牛郎织女那样,银河也阻隔不开。

七夕节的故事还在传唱,七夕节的儿女们不止眺望远方的星河灿烂,更凝视着眼前爱人,期盼着情比金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过年年夜饭作文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除夕之夜。一大早,爷爷和妈妈便出去宰鸡宰鸭,买海鲜青菜回来,为团年饭做准备。到了傍晚,爷爷亲自下厨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一家聚到一起吃年夜饭呢?不可以各自各吃的吗?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爷爷,爷爷微微的一笑告诉我:“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后的一餐呀,所以我们必须要一家人团聚一起吃饭。”这时,爸爸从我身后走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本来今天我有很多的工作要加班才能完成,但是今天是除夕,是一家人吃团年饭的大日子,所以我利用今天中午休息的时间把工作做完赶回来吃团圆饭。”在旁的爷爷听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开饭啦!爷爷端上一盘盘美味的佳肴,有鹅、有虾、有鱼,哇!真是丰富!吃饭时,我们还聊起一些关于我小时候的趣事呢!

今天这顿团圆饭我们都吃得特别高兴,特别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准备过年的作文100字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大年三十,每年的今天我和爸爸、妈妈都会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过年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要到街上去为老人们和我自己挑选新年礼物。街上热闹非凡,我赶紧蹦蹦跳跳地融入人群中,和妈妈观看着各种好吃、好玩、好看的年货。一直逛到傍晚时分,虽然我和妈妈大包、小包地拎着,但却一点不觉得累。在一阵阵轰鸣的鞭炮声中,我和爸爸、妈妈匆匆地往爷爷、奶奶家赶去。爷爷、奶奶早已准备好丰盛的年夜饭,焦急地盼望着我们回家。年夜饭吃得很热闹,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举杯,共同庆祝这传统的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年初三语文中学生话题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每个人所盼望的,然而我也不例外。 The Spring Festival is what everyone is looking forward to, but I am no exception.

清晨醒来,又听“轰”的一声,爆竹如同飞箭一般窜上了云霄,以听“轰”的一声,爆竹炸了,碎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只只金光闪闪的蝴蝶从天空飘落下来。用打火机点燃引线,鞭炮便苍劲有力地响了起来,“噼哩啪啦”,四周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每个人的心头也都美滋滋的,好不快乐。

年夜饭是每个吃货都喜爱的,丰盛的一桌大餐让人垂涎三尺,美味的糖醋排骨,香喷喷的炸年糕等众多美味佳肴,使每个人都阻挡不了美食的诱惑,一家人其乐融融,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拿起筷子,我首先夹了一个排骨塞进嘴里,丰满的汁水在牙间环绕,舌头贪婪地吮吸着,真是一个小吃货。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起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优美的歌声让人心情舒畅,搞笑的小品也让人开怀一笑,精彩的联欢晚会加上香气四溢的菜肴,使整个屋子都充满了“年”的味道。

当然,贴春联也是必不可少,我先将春联拿出,在反面粘上胶水,恭恭敬敬地巾在大门的两侧,我再上横幅“马到成功”,寓意在新的一年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贴“福”字更是讲究,将“福”贴倒了,人们见了总会说“福倒”了,代表福气到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要好好把握。

自然,走亲访友和收红包也是必须的,每得到一个红包,看到里面几张红钞票,心中就激动万分,在这里,我恭喜发财,新的一年“一鸣惊人,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窍玲珑,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爱的就是除夕了。美味的食物,缤纷的色彩,正红的灯笼……我们的除夕是有大讲究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除夕别有一番风味。

早晨五六点,照我们家乡人的说法,得赶“早市”,为准备年夜饭的新鲜食材,家中长辈要整理旧物,买新物,讲究“辞旧迎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家乡的人挑选食材也有讲究:要买竹笋,图个“节节高”;鱼年年都买,说是“年年有余”;最重要的自然是年糕了,毕竟可得“年年高”嘛!

与此同时,大红的灯笼布满了整个家乡,街上灯火通明,家家都格外欢喜。当然,此时此刻,大多数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贴春联。

春联就像是过节的信号枪,当人们用胶水将其贴上的一刻,大家的脸上都仿佛多出了一道红光,一笑就合不拢嘴了,给冷冰冰的大楼都染上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全家还得大扫除,在家乡,这被称为“掸新”。到了下午,各种各样的香味从每家每户中传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主厨奶奶早已准备就绪,开始做菜。酱油肉蚰蠓鳗鳖……家乡临海,海鲜颇多,金黄的小黄鱼在油锅里冒着泡泡;白色的年糕与白菜香菇们在锅中跳着圆舞曲;海参鱼皮汤纯白而浓稠;色如翡翠的冒菜切得整整齐齐。

桌上摆了四个红色大盘,周围如众星拱月般围着六个红色高脚碗,正是“六六大顺”之意。盘子中间摆着主菜,盘沿周围则是一圈各式各样的水果,这叫“盘头”。杯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把欢喜带给了每个人。大家大快朵颐,朱红的碗筷与窗外的灯笼遥相呼应。热腾腾的饭菜升起阵阵水汽,逐渐被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全部扫荡,“干杯!”家中晚辈起身敬酒。

春晚开始,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块,孩子们则开开心心的拿出鞭炮来放,家族群里红包如雨,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

十二点的钟声响了,新年到了!

家乡的除夕总是那么温馨且充满了家乡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过年的感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们一家人都回老家过年,那是爷爷的老家,因为老爷在那里,还有,我们家在那盖了新房子。爷爷奶奶说,过年迁新房,喜上加喜。我也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放下作业,好好地回家玩一次了。

回家那天,下起了大雪,地上的雪好厚呀,我们的车子开得很慢。从车窗望出去,外面像一个童话世界,房子上、树上、地上,到处都是厚厚的一层雪,纯纯的白色,看着可爱极了。我一路上很兴奋,总是往外面看,只要车子一开门,我就迫不及待跳下车去玩雪。车窗上还有美丽的冰凌花,亮晶晶的,很细小,就像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一样,我特别喜欢,特意叫妈妈来看。

除夕晚上,我们家一下子来了好多人,大家坐了好几桌一起吃饭。饭后,我们又去放炮,呵呵,花炮点燃后,嗖地一声就窜到天空很高的地方,然后,又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彩花来,把整个天空都照亮了。那些花儿消失得很慢,慢慢地坠到了天地间。

在老家过年可真热闹,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好玩的事情,还有帅气的叔叔、美丽的姑姑和可爱的小朋友们和我一起疯玩,真是太开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