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作的坏处有哪些合集20篇

浏览

1135

作文

1000

写作方法炼句子与写作文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小朋友常常抱怨写作文难,这种抱怨大致有三种:有的为自己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而发愁;有的找到了重要的事件,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写;还有些小朋友写出来的作文很干瘪、很简单,读来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其实,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只要小朋友留心观察,作文的题材是非常丰富的。至于怎么写,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主要说来,只要把要写的事件叙述清楚,表达的感受描绘细腻,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是一篇好作文。因此,写法其实是各式各样、丰富异常的。我们常说文无定法,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可以提供一种写作的方法,即炼句子。其实,炼句子并不是方法,而是写作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常说咬文嚼字,也说斟酌字句,但大多指字、词,句子较少被关注。其实作文的生命大多体现在句子上,而不是单个的字或词。小朋友常常害怕写作文,养成这样的坏习惯:那就是匆匆忙忙,应付差事一样写完了事。其实写作文不仅仅是把一件事写出来,把自己的感受简单说说那么简单,它还包括写完之后仔细地修改。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许多小朋友还没有意识到。许多小朋友都知道《红楼梦》是我国着名的古典小说,但作者批阅十载的辛苦可能是很难体会的。可见,想写出着名的小说,反复地修改和锤炼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写作文也要学会修改和锤炼句子。

小朋友们不妨先把要叙述的事件简单写出来,即使是仅仅把事件的经过大致描绘出来也行。怎么锤炼句子呢?首先,我们应该学会反复阅读自己的文章。把一个事件写出来并没有结束,还应该反复地阅读。这种阅读不但可以帮助小朋友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没有错别字啊,句子是否通顺呀,字词运用是否适当等等,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小朋友从整体上来把握自己的作文。一篇作文不是字与字、词与词的简单组合,而首先应该是句子。也就是说一个句子应该表达一个独立完整的意思。因此,我们说的咬文嚼字实际上并不是真的要看字和词本身,而是看这个字或词在一个句子中运用是否适当。许多老师让小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好词好句。其实好词好句是不存在的,只要运用适当,一切字都是好字,一切词都是好词。

《清贫》是1935年方志敏烈士在囚室中写出的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其中描写自己被捕时的情景很逼真。当两个XX党士兵知道方志敏是共产党要人时,很想从他身上发一笔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出。这里的摸、捏两个字其实很平凡,我想是每个小朋友都熟悉的,但这里用得好并不在两个字本身,而是在于这两个字把两个士兵想发财的心理很逼真、很细腻地表现了出来。当我们阅读这句话时,仿佛就看到两个士兵贪婪地搜查方志敏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托福说明文写作样例修改意见

全文共 2651 字

+ 加入清单

Whether persons would spend their entire lives in one place or not concerns (is a matter of)their life style. Due to differently personal character and experiences, some people like to stay in one place thorough (throughout)their lives, but others in contrast, prefer to move a number of times among different cities. In my view, I would be very happy if I have opportunities to live in different places. The arguments for this propensity are listed as follow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reasons for my view is that we could (can)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realize our dreams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between places. As a young man(young men), we are all eager for success. However the road to (approach toward)success is so hard that we have to make great efforts. We must possess many aspects, including(去掉) outstanding intelligence, excellent education, rich experience and certainly good luck, most of which are acquired only by insistently pursuing, besides (and)studiously striving in different cities(if necessary). I can take one of my friends for instance. In order (to)receive the best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senior school, he left his hometown to a remote city, BEIJING. But four years later, to looking for a better job, he left BEIJING and come to SHENZHEN, a beautiful city in his dream. Now his new goal is to enter American B-School to acquire (of)more advanced knowledge in financing. We can see, in just about ten years, he has moves three times, and what is more(more importantly), this moving sill continue. Actuall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s this(act like him ).

Another essential fact why (reason why)I hold my view is that we can enjoy a more rich and colorful (richer and more colorful)life, as we change places we live in. For my part, enjoying life is as important as, if not more important than, devoting work(hard working). It is a pleasing thing in the holiday to visit beautiful sceneries in different places. My friends mentioned in the last paragraph(before), has visited the snow scene in the north, and the widely (wide)sea in the south.

Admittedly, we cannot neglect the virtues (of)spending the entire life in one place. People can attained (attain)the feeling of family to their communit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re closer. Nevertheless moving between cities perhaps is more attractive to young persons than staying in one place thorough their lives.

From 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if it is possible, I would move a number of times throughout my lives to look for the best job, house or climate I am eager for.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样找到写作思路

全文共 3243 字

+ 加入清单

passage 1: french are elegant people.(此话非常概括,是“帅才”,所以会统领一只队伍) they are artists in everyday life, having a very good taste in everything. they don’t like american tourists wearing jeans to go into their luxurious and exquisite five-star restaurants, so one of the restaurants put a notice outside its front door. it read ‘no trousers, please!’(读完了,感觉是个很具体的例子,对吗?) a gourmet coffee was sold in tokyo as an antidote to stress. its name supposedly meant to people that it would soothe the troubled breast, yet when it was printed in english, it turned out to be ‘ease your bosoms.’(又是一个例子,我们开始揣摩:作者要说什么呢?) swedes started a promotion stunt to promote the sales of their vacuum cleaner named electro. their original ad slogan was translated as ‘nothing sucks like electro.’(又一个例子!意图何在?) the selling of chevrolet was very bad in south america. and the reason?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brand sounds like ‘no va’—which means ‘it doesn’t go’ in spanish.(还是例子!!为什么呀?) when pepsi-cola invaded the huge chinese and german markets, the efforts initially fizzled. the product’s slogan, ‘come alive with the pepsi generation’, was rendered into german as ‘come out of the grave with pepsi’. coca-cola also discovered something had gone wrong in taiwan. the chinese characters chosen for the world-famous product sound like its name means ‘bite the wax tadpole.’(依然是例子!!!肯定要说明某个道理,那这个道理是什么呢?) a pliers company’s slogan ‘turn it loose’ became, in spanish, equivalent to ‘suffer from diarrhea.’ a company translated its sticky tape slogan into japanese and came up with a sticky problem. the slogan ‘sticks like crazy’ became literally ‘it sticks foolishly’ in japanese.(更多的例子!如果没有目的,那是不可能的!) a tonic product in china is made of royal jelly and is supposed to be very effective for some chronic diseases. yet it was translated as ‘oral liquid’, which means ‘saliva’ in english. in the brochure, it was described in this way: ‘it tastes like medicine’, when the language in the original meant to use it as a food therapy.(例子!!) even the wrong nonverbal cue can bring havoc to a product.(此话也是“帅才”) a baby food company initially packaged their african products just the same as in the us—with a cute baby picture on the jar. they didn’t realize that because so many africans cannot read, nearly all packaged products sold in africa carry pictures of what is inside. pureed baby! how horrible!(例子越举越厉害了,看来是要举到头了!) in an asian city, where traffic is really very bad, to secure people’s safety,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built underground passageways. pedestrians are asked to use them whenever they need to cross the main street. a sign was posted once on the roadside, pointing to the entrance to an underground passageway, intending to notify english-speaking passengers, ‘go underground’.(眼睛的余光已经看到全篇的结束了,所以,这肯定是最后一个例子啦!同时,马上也就要看到作者想说明什么问题啦!) we chuckled at such clumsy translations.(比较概括,“帅才”,那为什么忍不住要笑呢?下面的解释就必然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了)is there anything wrong in the language? we must be aware that few words and idioms can be literally translated. it’s best to hire the best for translation. 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as long as one speaks a little english, he is autonomously able to do the translation. it takes a while to learn to be a good translator.(就是它!千呼万唤使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

一是你去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

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雅思写作必备经典好句

全文共 1773 字

+ 加入清单

1.the table shows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over the period from...to...

该表格描述了在...年之...年间...数量的变化,雅思TASK1图表写作套句精选50句。

2.the bar chart illustrates that...

该柱状图展示了...

3.the graph provides some interesting data regarding...

该图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有趣数据。

4.the diagram shows (that)...

该图向我们展示了...

5.the pie graph depicts (that)....

该圆形图揭示了...

6.this is a cure graph which describes the trend of...

这个曲线图描述了...的趋势。

7.the figures/statistics show (that)...

数据(字)表明...

8.the tree diagram reveals how...

该树型图向我们揭示了如何...

9.the data/statistics show (that)...

该数据(字)可以这样理解...

10.the data/statistics/figures lead u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这些数据资料令我们得出结论...

11.as is shown/demonstrated/exhibited in the diagram/graph/chart/table...

如图所示...

12.according to the chart/figures...

根据这些表(数字)...

13.as is shown in the table...

如表格所示...

14.as can be seen from the diagram,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生了巨大变化,雅思英语《雅思TASK1图表写作套句精选50句》。

15.from the table/chart/diagram/figure,we can see clearly that...or it is clear/apparent from the chart that...

从图表我们可以很清楚(明显)看到...

16.this is a graph which illustrates...

这个图表向我们展示了...

17.this table shows the changing proportion of a & b from...to...

该表格描述了...年到...年间a与b的比例关系。

18.the graph,presented in a pie chart, shows the general trend in...

该图以圆形图形式描述了...总的趋势。

19.this is a column chart showing...

这是个柱型图,描述了...

20.as can be seen from the graph,the two curves show the flutuation of...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描述了...的波动情况。

21.over the period from...to...the...remained level.

在...至...期间,...基本不变。

22.in the year between...and...

在...年到...期间...

23.in the 3 years spanning from 1995 through 1998...

1995年至1998三年里...

24.from then on/from this time onwards...

从那时起...

25.the number of...remained steady/stable from (month/year) to (month/year).

...月(年)至...月(年)...的数量基本不变。

26.the number sharply went up to...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一记叙文写作提纲示例

全文共 4771 字

+ 加入清单

示例一】

独自面对

开头:要走的,不论怎么样都拦不住。就像偌大的灵堂中,只剩下我和爷爷又如尘埃一样静默在一片死寂里,不同的仅仅是,他躺在冰冷的灵柩里,而我还活着。还活着的还有很多人,不过只有我一个独自面对他即将被火化前的模样。这一刻,我明白了独自面对其实需要勇气。

正文:

①在我心中,爷爷是很勇敢的,勇敢地独自面对爸妈的鄙夷、姑妈的呵斥甚至是驱逐。(详写姑妈呵斥爷爷的情形,包括姑妈与爷爷神态的对比,细节描写。)

②每当我看到爷爷裹在军大衣缩在床的一头,对着奶奶的遗像拉二胡,我都会升起由衷地歉意。(独自面对已逝的爱人,他很坚强地活着。)

③没有先兆地离开,只有手中只织了一半的菜篮子。(独自面对孤独,他很谦卑地活着)

结尾:

或许这个时代能抹去许多像爷爷这样的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他却在社会的底层高傲地独自面对自己的世界,在孤独中正视自己的情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是这样无数坚强的人支撑起整个社会的宏伟梦想,谁又能说不是呢?

【示例二】

铭记那些花儿

开头:在北极考察队考察北极时,队长吩咐队员们每天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阳光下的景物,当这支考察队滞留北极时,他们在黑暗和寒冷中倾听那时记录下的景物,心里不再寂寞,有的只是美丽的憧憬与回忆。那些曾经美丽的回忆有勇气和魄力支撑下去,也使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人如果失去了这些美好的回忆,人生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请铭记生活中那些美好而幸福的片断,那将是一生的幸福。

正文:

1、请铭记孩童时期那天真无邪的笑。(用自己小时候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里的故事构段)

2、请铭记青年时期那羞涩的笑。(朋友阅读徐志摩的诗歌及他与林徽音的爱情故事,一位老人寻找初恋情人的故事)

3、请铭记中年时期经历沧桑变幻后舒心的笑。(诗文增色。写爸爸妈妈的日常故事)

结尾:人生在世,不外乎生老病死,铭记那些在生命中绽放过异样光彩的花儿,它们将会是我们勇敢走向未来,并回首过去珍惜现在的保证。铭记那些幸福的花儿,我们终将拥有幸福。

【示例一】

奔跑人生

人生是一场漫漫旅途。

有时我们只是静静地坐着,看乡间夕阳,有时我们慢慢地走着,享自在风光。而当远处的地平线——那心中永恒的渴望在召呼我们时,那便是我们奔跑的时候了。奔跑人生,共同体验人生百味。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艰辛。真实的长跑需要身体的良好状态,而人生的长跑则需要心灵的坚韧不屈。毕竟,人生的跑道不会是铺满玫瑰的花径,而是充满艰难险阻的沙土之道。我们要忍受脚板的疼痛,呼吸的困难,外界的纷扰,还有心灵里,那隐隐约约的放弃之念。太多的艰辛,让无数人失去了心中的渴望和方向,人生变成了安适的散步。而那些坚韧不屈的灵魂,则继续在生命旅途奔跑着。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畅快。当远处的地平线最终屈服于你我不懈的步伐时,当遥远的彼岸最终踩在你我的脚下时,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最透彻的满足。不要太多的言语,不要在意彼岸的伟大抑或平凡,只要静静去享受,这惟一属于自己的奔跑人生。而即使我们最终到不了自己的理想之境,别着急,终究会有一个人,顺着走过的路,奔向远方。当我们经历了这漫长的奔跑人生,无论艰辛、畅快、满足,都已幻化成心中最美好的记忆。而奔跑,便是人生最美丽的主题。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满足。经历过最初似乎无止境的艰辛,我们挺了过来,身体已经适应了奔跑的感受,心灵不再有激烈的困惑——远方的目的地一点点在接近,而人也有了一种属于奔跑的快感,这是体验人生点滴过程的快感。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刻成长,轻盈的风成了我们最好的伴侣。想想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奔跑者吧:司马迁、李白、凡高、尼采、格瓦纳……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羁绊他们的脚步,他们沉浸在内心的美妙体验,在人生旅途中划出了一条美丽的轨迹。

亲爱的朋友,系紧你的鞋带,不要犹豫,让我们一起奔跑,去体验这多彩的人生!

{saxue_innerad}

【示例二】

站在车站的门口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的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开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水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示例三】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

②我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当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时,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 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 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 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 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A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 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B 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名家范例】

雨中

赵丽宏

傍晚,天边飘来一朵暗红色的云。天还没有落黑,就淅沥淅沥下起雨来。

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汹涌的人潮流进了千家万户,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一群刚刚放学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一个年轻的姑娘拉着一辆小运货车,在雨中匆匆地走来。车上,装着两大筐苹果,红喷喷的,黄澄澄的,堆得冒出了箩筐。许是心急,许是路滑,在马路拐弯处,只见小车一歪,一只箩筐翻倒在马路上,又圆又红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跳着。蹦到了马路中间,跳到了马路对面,一时滚得满地都是。姑娘赶紧放下车把,慌里慌张地拣了起来。几百个苹果散了一地,哪里来得及拣呢?姑娘拣起了这个,滚走了那个,眼看,汽车嘟嘟叫着从远处驶来……

正好有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们走过这里,没等姑娘打招呼,他们就奔过去,七手八脚地拣了起来。姑娘直起身子,不由皱起了眉头。哦,假使碰上一群淘气的孩子,每人拣几个苹果一哄而散,挡也没法挡呀!仿佛看出她的焦虑,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走到她身边,说:“不要着急,大姐姐,一个苹果也不会少!”说罢,他解下脖子上的红领巾,大声叫道:“刚刚、彬彬、小军,来,跟我封锁交通!”然后,又不停地摆动红领巾,向驶近的汽车大叫着:“停一停!停一停!”

一辆大卡车停下来了。司机是个小伙子,他把头伸出车窗一瞧,笑了,然后砰地一声打开车门,跳下车和孩子们一块儿拣起苹果来。一辆小轿车停下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也走了下来。路边,过往的行人也来了。大大小小的人们混在一起,追逐着满地乱滚的苹果,宁静的马路顿时热闹起来。这一切发生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那位运苹果的姑娘,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帮助拣苹果的人们已经消失在雨帘里。孩子们嘻笑着撑开伞,唱着歌儿走了,卡车和轿车也开走了。只有那一筐散而复聚的大苹果,经过这一趟小小的旅行,变得水淋淋的,在姑娘身边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两筐苹果,几个孩子,一场为夏天的闷热带来了万般清凉的雨……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却互相关连着,组成了一个并不宏大,却也十分动人的场面——留下了很多的深思,随着这绵绵长长的雨点,随着这拂拂而来的夜风,流进了一条条大街小巷,或许,也流进人们的心里……

在夏天,这样的雨是很多的。雨,还在飘飘洒洒。恢复了宁静的马路,依然像条闪光的绸带,在雨帘里轻轻地飘动,卖苹果的姑娘目送着孩子们彩色的雨伞,突然感到:这初夏的雨点,是那么清凉,这雨中的世界,是那么清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作文写作需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要自由真实地抒写性灵,发表见解。从这两年高考作文反馈的信息看,某些文章表面上文采飞扬,实际上往往充斥着寻章摘句和矫揉造作。专家们已经厌烦那种浮华的文风,大声疾呼还原作文的真实。于多数学生而言,“清水出芙蓉”的要求自然太高,但发诸内心的真情,自然为文的朴素却终不可少。

在大众亦步亦趋的今天,应该如何独树一帜,让作文真正亮丽起来呢?无他,“繁华落尽见真淳”,让“词藻”让位于“思想”,说自己想说的话,抒自己该抒的情。

第一,不要让自我的思想被别人挟持。作文是作者思想认识的外现,一个人思想境界如何,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认识如何,往往决定所写文章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诚然,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生活体验及生活刺激不够多,重大事件对他们的激荡与磨砺不够,因而在文字间始终缺少思想的深刻以及它给人带来的震撼。然而,作文本是一门抒发情感的快乐课程,你无需具备冯友兰那般高深的哲学境界,你也不必拥有鲁迅那般锋利无比的投枪和匕首。但是你要拥有一颗为自己跳动的心,一支表达自己情怀的笔。

第二,思想来源于对生活的提炼。学生们常常会感慨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成为了自己思想的桎梏。其实,学生们并未远离多姿的生活,而是他们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提炼自己的生活。身边无闲事,世界有热点,值得思索的问题不计其数。然而,学生们习惯了对生活的漠然,忽略着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哲学。背资料,学范文,宿构成文以不变应万变。其实作文要有思想有深度,首要的是关注生活,提炼生活,做一个生活在思考中的人。

第三,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似乎是老掉牙的话题,但时至今日,依然有提及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可供阅读的媒介与日俱增,但多数学生因浮躁的心理作祟,不读书,不静心读书;还有一部分学生,书读得不可谓不多,但根本就不会读书,阅读面狭窄,只关注青春文学、影视文学,只管情节不重思想,不善从作品中去观照人生和社会。文章被作为一种技术来学习,对其中情商因素视而不见。作家莫言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作文是悟出来的,它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和对作品的领悟这至关重要的基础一环。

庄子曰:“彼其充实,不可以已。”胸中有丘壑,写作起来自然一发难收。当文章是为了真正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作的时候,自然会“下笔如有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申论写作技巧提升方法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申论能力的考查比重愈显提升,甚至有些事业单位单独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而考生在申论需要掌握的题型中,作文是大部分考生的弱项,因此以下就针对申论作文的学习与复习进行阐述和解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申论写作技巧提升方法,欢迎阅读。

一、作文考察的核心能力

作文又名申发论述,顾名思义要求同学们能够对一个主旨精神进行论述,发表观点和意见,简而言之,在阅卷者眼中,考生的作文要能够有理有据;同时在考生的作文表达中,要求考生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用政府规范性用语表达一定的主旨精神;除此之外,在作文的实际做题中,需要考生围绕给定资料得出一个主旨立意,不能脱离开这主旨立意进行论述,俗称作文是否跑题,因此需要考生具备归纳材料,梳理主旨观点的能力。

二、作文提升的主要技巧

作文技巧提升主要分为以下方面:第一、明确主旨立意,保证不跑题。通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来深入掌握文章主旨内容;第二、掌握写作结构,保证结构清晰。在复习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考生可以选择一种文章的写作结构,如以分析为主的文章结构,进行多次训练,熟悉掌握一种文章结构来应对千变万化的考试,避免考生在写作文时产生结构凌乱的情况;第三、学会选取分论点,保证文章逻辑清晰,分析深刻。分论点本身是对总论点的展开论述,某种程度上,分论点的深刻性直接决定作文的水平,因此考生需要在分论点上下足功夫,一般选取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来源于给定资料的原因、影响、对策,但是考生需注意这里的原因、影响、对策不再是从微观层面去看待,而是从全篇材料来看的宏观的原因、影响、对策。综上所述,考生只要能追寻以上三条原则,作文不会成为申论的薄弱项,但是想要进一步提升作文能力,还需要下面的积累作为补充。

三、写作能力的长期养成

在申论中一旦提到能力的长期养成,都离不开考生本身长期的阅读积累,热点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考生需要在考前三个月开始关注国家时事热点,了解当前国家政策布局,提高理论素养,保证在作文时能对主旨进行深刻的阐述,不落俗套;如果考生本身马上面临考试,那么建议考生能够用最快的速度略读热点书籍,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背熟好词好句,考前磨枪,不快也光。

综合以上内容,作文技巧包括立意、结构、分论点、语言方面的提升,因此考生可以分步骤有顺序的进行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雅思考试中应该克服写作障碍的方法

全文共 1625 字

+ 加入清单

在多年的雅思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实际考试中面临着不同的写作障碍,影响了考试成绩。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情流露,无从下笔;

有的考生在考试时见到作文题,顿感思路塞车,好像有许多话要说,但又不知究竟应从那里写起。明智的做法是“投其所好、尽情发挥。”考生不妨把作文的要求量化到每一个段落,一篇250词左右的作文一般不会超过15句话,把这15句话根据题目要求分配到各段中去,每一段大概只说那么几句话,事实上往往是说得越多错误越多。因此,每句话紧扣提纲,见好就收,这才是最稳妥的对策。

二、心里明白,难以表达;

在考场上有的考生题目看得懂,提纲也明白,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头脑里一片空白。这是在雅思写作考试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善于联想到一些具体的事实,具体的例证和具体的现象。事实上,雅思的作文题目一定是一个具有社会普遍型话题,其目的是让不同教育背景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因此,考生一定能就题目联想起具体细小的事情再形成观点。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带来的思考变成作文里的实质内容,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

因此,当头脑出现空白时,应该由具体细小的、琐碎的、微不足道的事物所引发的思考形成观点,再进行论述。这种定式思维的形成需要多下功夫多练习。

三、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导致无从下笔;

考试时通常发现有的考生聚精会神的坐在那里冥思苦想,非要想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陷入这种境地的考生,显然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参考时间为40分钟的作文,一般应在35分钟之内完成,再用几分钟的时间检查语言错误。可有的考生十几分钟一句话都写不了,就是因为他太进入角色了,这是考试中一个很大的误区。

考作文的目的纯粹是通过这一命题形式,考查考生的英语水平如何。命题人关注的是书面表达能力,而不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内容,思想有没有深度,所以“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是没有必要的。

四、构思、写作不统一,落实有困难;

实事求是的讲,要求考生完全运用英语思维来写作文是不现实的。很多考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脑子里想的是中文句子,然后再把中文句子译成英文。因此采用“得其意,忘其形”的方法,忘掉中文的语法结构,句法形式则可能要整个地打乱.,“钻进去,跳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要看意思是否到位了,“跳出来”就是要忘记中文的语言形式。实际上把英文译成中文,关键是要在转换中把意思表达出来。

针对构思、写作不统一,落实有困难情况。必须摒弃翻译中追求一一对应的关系,并机械地把中文译成英文的方法,应该把中文句子结构彻底地忘记,然后用比较简单的“万能”英语表达。平时不妨做一做这样的练习,通过阅读不认识词条的英文注解,然后试着把单词译成中文词,再去对照英汉词典的汉语释义,慢慢地就会开始领会用英语表达的门道了。

五、被动心态压抑新构思。

尽管雅思考试作文为规定式命题,但考生仍可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主动性在于采取回避的策略,表达上采取迂回的方式,即运用不很复杂的语言。内容的取舍上避重就轻地写比较易于表达的内容。很多人在写作过程中从头至尾都处于被动状态,当有内容想要表达清楚的时候,却又发现种种途径都不可能表达好,只好硬着头皮把自己意识到没把握的东西勉强写上去。连自己都意识到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只会产生于己不利的负面影响。所以,当有的内容感觉一点找不着,英语实在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就应该彻底地放弃。单词拼写错误也是雅思考试作文写作的一大问题。常用单词是不能拼错的,有的单词平时会拼写,考试时突然没把握了,不妨换一下或许还能想起另外一个难度大一点、拼写有把握的来代替。应该回避明确知道自己不会拼写的词。如果没法换一个词,将句子改换一种说法亦未尝不可。有的考生在考卷上没把握的地方标上问号,或者把两种可能都写上,让判卷老师选择,这个方法是不可取的。

总之,不能让自己陷人被动,想说什么,用什么方式说。说多少,说到什么程度。一切都应由考生主动把握,这样才会减少心理上的压力,更好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学习方法及写作技巧

全文共 612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语文,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之”,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呢?其实,我们在谈及语文的时候,往往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语文其实是一门语言,而写作不过是说话,把握住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学习语文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向生活学习。话虽这样说,但语文究竟是要怎么学呢?我认为,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勤积累。

一、读记看写篇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拥有深厚的功底特别重要。那么这深厚的功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从积累中来。尤其是在写作时,更需要一定的材料积累,这样联想才能有着落,才能做到点面结合、内容充实、理论与材料相联系。所谓勤积累,也就是包括这四个方面:多读、多记、多看、多写。

(一)多 读

首先是多读,读什么呢?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学生,我们广泛涉猎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读书看报了。读书,要涉及到各个方面,正如鲁迅先生那句经典的比喻所说的,大家读书要像蜜蜂,不但要辛勤地采蜜,还要多方汲取,采集各种各样的花粉,才能酿出香甜的蜜来,紧叮在一处是绝对不行的。王蒙说,作家要学者化,也是这个道理。文科的同学要多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锻炼自己严密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理科的同学也要多了解人文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的底蕴。在知识体系高度分化、又高度集中的今天,我们必须学会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使学科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以提高素质,善于归纳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善于推广联想,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般说来,我会把大本头的名著放在假期去读,一方面是因为平时的空闲时间太少,不允许我们用很多的精力来钻研这个;另一方面,假期可以集中精力,更好地体会书中的精华。平时我就多看一些报纸杂志。一本高品位的杂志,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文章的美感,还有心灵的愉悦和启迪、视野的开阔与知识的丰富。在我看来,《读者》、《视野》、《青年文摘》都是很不错的杂志,《环球时报》、《南方周末》、《语文报》都是很好的报纸,我基本上是每期必读。另外,还有当今的一些散文和小品文,如余秋雨、刘墉、乔叶、史铁生、林清玄等人的作品,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称之为一大金矿也不为过。这些文章,或微微到来、或鞭辟入理、或给人启迪、或发人深省,但大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辞精美,读来余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枯燥的学习之余,读读这些文章,既可以调节大脑,又能够陶冶性情,实为人生一大乐事啊!

读书,不是让你单纯地去读,而是用心去读,必要时还要用手去记。就是说你要做读书笔记,要摘抄。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俗话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看到你认为比较好的句子、段落、甚至文章,都要把他记下来;读书的时候,有什么思索、感悟,对你有什么启发,都要随时地写下来,因为,它们都是一些被称为灵感、或者是思维的火花的东西,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如果你不在此时把他抓住,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了。记下来之后,时不时地拿出来翻翻,晨读的时候拿来读读,渐渐地,这些东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你自己的东西,需要用的时候,信手拈来就可以了。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此。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养成了作读书笔记的习惯。最初是在老师的逼迫之下去摘抄一些东西,每周上交一次供他检查。老师的政策只持续了一段时间,我的习惯却就此保留了下来。以后,凡是在读书的时候,看到有什么优美或是有启发性的句子,我总是随时地把他记下来,无论自己的时间有多紧张。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如果我不记下来,以后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它了,岂不是我的一大损失?于是,习惯就这样养成了,甚至在我紧张的高三生活中也没有放弃过。积少成多,平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那么一点点东西,渐渐地变成了一本、两本??到高中毕业, 我已经有了满满四本了。不幸的是,由于这些本子在班里传看,有一本不知流落到那位同学那里,再也找不到了,让我很是为此捶胸顿足了好一阵子。其余的三本我到现在还爱不释手,漂亮的外壳加上里面工整的字迹、充实的内容,记录了我当时点滴的思绪、心血和汗水,我想我真的该它作为一笔财富好好珍藏。当时,有同学和我开玩笑说:“我们班的作文讲评课都快变成你的作文欣赏课了。”高考的时候,我的作文几乎满分,我想这应该都是它的功劳。

大家可能会问,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读书很大程度上对我们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你的语感、语文知识、文学素养会提高很多,这不但对你学好语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你的人生观、个人气质、修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一向认为,书中有很美好的世界、丰富的人生。

(二)多 背

其次呢,就是要多背诵一些诗词名句、历史典故、优美篇章、成语俗语。我高一的时候曾经疯狂的迷恋诗词,摘抄了很多,也背了很多,找遍了我能找到的所有诗歌,古今中外的都有。这段迷恋让我以后用到诗歌的时候,基本上都可以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其实,用心去读,诗歌中真的有很多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发掘,比如说感情的抒发、景色的描绘、叙事的诗话等等。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别人没发现的他发现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别人没感受的他感受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何等的乐观自信!“此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何等的细腻生动!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想有好的气质,当然了,更现实一点说,如果你想在高考中得到高分,那么,我建议你,多读一些诗歌。

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历史典故。一方面,有利于你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尽快地把握住文章的历史背景。当然了,如果你确实知道得很多,而且有很幸运的话,极有可能在文言文阅读中遇到你本来就已经知道的历史事实,那就更好了。另一方面,有利于你写作文的时候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历史典故来做论据,或者是联想的依据,甚至以此来构架你的文章,像2002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之一《昭君的选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成语俗语。这里的掌握,不是说要你死记硬背,而是在读书作文的过程中理解并运用。做到了这一点,不但使选择题中的那一道考察成语知识的题目迎刃而解,而且对你的作文大有帮助。大家如果读几篇毛泽东的文章,就会发觉他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诗词名句、化用历史典故、活用成语俗语。我自认为,他的文章,抛开政治性不说,但就文学性来讲,可读性就在于此。

(三)多 看

再次,要多看,这里的看,就不是指的读书了,而是说,要学会观察。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不但要勇于汲取新知识,还要善于汲取新知识。

注意观察,这样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很有好处,观察什么呢?上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下至地上的小虫、蚂蚁、泥土,总之,天地间的一切都应该是我们的观察对象。看到他们,我们就应该想,如果要我来描写它,我该写什么呢?看到一个人,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如果让我来写他,应该抓住他的什么特点呢?世界上绝对没有相同的人和事,我们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特征,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形象地刻画事物的特征。只有我们平时这样想了,这样写了,考试的时候才不至于无话可说,才可以扩大自己的选材范围,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充实、更丰富。

生活是写作之源。离开了对生活的观察,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定要从观察生活起步,深入生活,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活。

(四)多 写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写,多练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我曾经是有的,那时候,不但写日记,还有周记。我喜欢每天晚上坐在台灯下安静地整理自己的思绪,俯拾生活中的点滴,那种感觉好像是收藏过去的日子,收藏自己的生命。真的,不是我故意夸大,确实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认为,如果我不把现有的美好生活好好收藏,任他像用过的纸币、撕下的日历一样被弃,岂不是一大遗憾?

但是现在,进入大学以后,每日似乎都是忙忙碌碌地度过,匆忙得让生活不再从容,让感情不再细腻,我已经很少记日记了,只是在心情郁闷的时候,才想起来倾诉一下。这真的是我的一大损失。偶尔翻翻以前的日记,当时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心中的感觉真的很温馨。可是,如果我不记这些日记呢?当我蹙着眉努力地回想一天、几天、一月、一年甚至十几年来所走过的路,能想起来的,或是认为有意义的,不过是凤毛麟角,很多的日子,都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这让我觉得自己是在奢侈地享用生命,而不是细细地品味。

对于中学生来说,记日记对于写作可以产生很重大的影响。首先,日记可以促使你更好地观察生活。当你晚上坐在灯下,准备记下今天发生的你认为很好玩或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突然写不下去了,因为你发觉,你当时并没有仔细观察这件事,你并不清楚其中一些很重要的细节,不能把他写得像你看到的那么有趣。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你就会渐渐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其次,日记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素材。我写作文的时候,就经常从我的日记中寻找题材,找灵感。你会发觉,如果是写你在日记中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或是仔细描述过的事件,你会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地完成你的作文而不费任何力气。在考场上,这可以帮你写出一篇很好的作文,还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即使考场作文用不上那些问题或事件,也没关系,还有你曾经写出的经典的句子也可以用啊。再者,多写日记还可以锻炼你的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遣词造句篇

说到遣词造句,我觉得拥有流畅的朗朗上口的句子是一篇漂亮文章的必要条件。要想写出漂亮的句子,平时就要有意识的练习,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大家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字词联想、意象联想、换句练习、短句拉长、叠句、夸张、特写、拟人、比喻、象征、衬托等方法。我觉得最有效的是换句练习和短句拉长,在其中贯穿其他的方法。

我们不妨来做一个练习。大家来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你在看到某一事物或正经历某一事情的时候,突然回想起了另一事物或是另外的与此相关的事情。你应该怎样来描述你这个“想起”时候的心理活动呢?或者说,你将用什么样的过渡来引起你下面将要叙述的事物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把无尽的思念抛进水面的波纹里,让它永远无穷无尽的扩散,一圈一圈地??

记忆的风帆驶进往日的岁月??

如今蓦然回首,才发现

时光的步伐再次将那些散乱的句子带回我的梦里

时光的潮水把我推回到今日的沙滩??

时间匆匆走过,美丽的记忆却从飞驰的岁月中,重新完整地进入我的心中,跌入心灵深入最深的角落??

记忆的门打开了

他的思绪如同泛滥的春水一般

你还能想到什么句子呢?你是不是才发现,原来一个句子可以有如此多种美妙的说法,原来汉语竟然具有如此灵动的表达呢?

这个例子看似简单,其实就表明了联系遣词造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请千万别小看这种方法。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在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去世后,人们在他的书稿中发现了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句子,但是,这些句子都互不相连,也不成段篇。人们研究了好久都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他的一个朋友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这是托尔斯泰造句用的本子!人们都震惊了。一个著名的大文豪尚且如此重视造句,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学生呢?

以上,我主要是讲了一下平时应该如何学习语文。接下来呢,我想和大家谈一谈作文在应试方面的一些不算技巧的技巧吧。

三、应试作文篇

作文在高考中是重头戏,语文高考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的好坏,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马虎。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是材料作文,给学生的发挥空间应该说是比较大的。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那种文体来写,有利于充分展示写作的能力。在高考考场上那种紧张的气氛下,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写出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作文呢?平时的功底固然很重要,临场发挥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首先,拿到题目以后,要先进行审题,分析题目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息,找到题眼,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文章的主题。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一步,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为作文跑题而败北的。考生要在考场上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根据文题的要求,材料的内容,或生发或引申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意图,并注重思想性和感情性的完美统一,运用一定的方法点化主题、深化主题、强化主题。

然后列出几种可行的思路,或抒发感情、或编述故事、或发表议论,最后要选择一个自

己拿手的、比较有把握写得好的思路,还要综合考虑考试的时间是否充足、思路是否很大众化等因素。尽量避免自己生疏的写法,避免和大家千篇一律的写法。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和大家深入地探讨一下作文的写法。

(一)文章的题目

首先要说的当然就是文章的题目了。高考的阅卷老师每天阅卷无数,看得多了,最讨厌的就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如果你能用自己的作文题目一下子抓住老师的眼睛,你就迈出了作文的高分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题目,首先必须是鲜明、新颖的,最好是短小精悍的,如果确实很恰当,稍长一点也没关系。不同体裁的文章题目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记叙文题目可以点明中心,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对表现文章主题有重要作用的事物作标题。议论文的标题必须旗帜鲜明,最好是能在题目中提出自己的观点。题目可诙谐幽默、可发人深思、可催人警醒,但有一点,必须有力度,不能软绵绵地放在那里,必要时可以加上副标题。你可以运用一些技巧使你的题目看起来能独树一帜,比如运用比喻、对偶、象征、反问、疑问等不同句式或修辞,化用诗词名句、成语俗语等等。

据总结,好的拟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对偶法:也可以叫并列法,以相关或不相关的并列词语做标题。例如“诚信·人生”、“月·人”、“心诚则灵,心信则裕”等等。

引用法:直接引用或间接改动现成的诗词、名人名言、名文、歌曲、影视广告等,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引起共鸣。例如“得失寸心知”、“横看成岭侧成峰”、“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把根留住”、“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爱,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修辞法:用比喻、拟人、双关、借代、夸张、设问等修辞方法提炼短语俗语做标题。例如“灵魂美丑的试金石”、“生命如花”、“放飞灵感的白鹤”、“拾起那一枚贝壳”、“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汽车‘吃’什么”等等。

观点法:直接以文章的观点做标题,多用于议论文。这样可以开诚布公,明确主题,给人以观点明确清晰之感。例如“诚信,万万丢不得”、“诚信——立业之本”、“人,你有良心吗?”等等。

公式法:借用数学等公式,形式活泼自由,让人耳目一新,而且简单明了,新颖有趣。例如:“XX XX=快乐”、“1:6的启示”、“1+1 2”等等。

总的说来,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这就要求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与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如目前引人注目的美伊战争,广州某报曾发表了一则《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评论,这个标题就是巧借了辛弃疾的词。

(二)文章的构思

然后就是文章的构思,构思讲究精、巧、新,就是要不落俗套,不要走大而化之的中间路线,而是要另辟蹊径。近两年,有很多构思精巧的满分作文,我觉得最妙的应该2001年高考的那篇《患者吴诚信的症断报告书》,另外还有20XX年的那篇文言文作文,都是很不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的写作小经验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张艺琼,来自四十一中,现在上七年级。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写作时的“小经验”。

关于写作,我有一个奇奇怪怪的特性,不喜欢和别人的文章太过相似。一发现有相似之处,就好像盗取了别人的东西,浑身不舒服。大家可能很疑惑:这是什么特性?简单来说,这就是创新意识。我总会在写作前,在大脑中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举个例子,在我写叙事散文时,我会在大脑中的“题材库”中提取各种新颖的事例。再从中筛选出最独特,最能吸引读者眼光的题材分解成多个小片段,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

当然,写作不能缺乏灵感。在我写作时,总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想要喷涌而出。而这源源不断的灵感,归功于我的两个“好朋友”。这其中一个“朋友”便是日记。

小时候,我很不喜欢写东西,尤其是老师布置的日记,认为那既无趣又枯燥。

一天,我心血来潮,翻开了以前的日记,却发现老师每天都很认真地批改,并给我标上了评语,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就这样,我慢慢爱上了写日记,每天记录下身边所发生的好玩的事,令人感动的事,配上我自己画的小表情,一个香喷喷的日记便新鲜出炉啦!可别小看这日记中的点滴小事,这都是你在写作时宝贵的财富。这便是题材,当题材在你脑中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形成“题材库”。这样一来,就不用发愁写作没有灵感啦!

我还有另外一个“好朋友”,他就是书籍。

我喜欢读书,从小到大都喜欢。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三年级时母亲为我办了借书卡,每周日带我去借书。开始我是极不耐烦的,读了两三本书却觉得异常有趣。每周日就变成了我自己跑去借书。借书室每周最多借五本,最短归还期是七天,由于我读书速度快,一下午就把五本书看完了,那我日常的读书时间干嘛呢?只能重复看。

在我刚升上五年级时就把曹文轩,杨红樱,沈石溪等作家的丛书至少看了2遍。我喜欢的作家丛书读完了,借书馆又没有适合我那时年龄的书,那我怎么借书?重复借。就这样,在我升上六年及之前,就把那些作家的书读了3-5遍,并把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有趣事例烂记于心。

六年级时便开始接触名著,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那个没有作业的暑假,我一口气读完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原著版,文笔也更加富有诗意。读书也是有方法的。

上了初中,我热衷于读那些文笔优美的散文,并把一些好句子摘抄到本上,在旁边贴上标签,如“描写日落”“描写菊花”等,这些优美的句子亦是你在写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求职读毕业生自荐信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1.的右上角或者左上角要留出三行,包括家庭地址,国家,城市,邮政编码和日期。

2.左对齐的下三行是写在日期的下面,称呼的上面。这块地方写的是详细地址,包括国家,城市和邮政编码。

3.称呼的后面要用冒号而不要用逗号,写称呼时要用正式的语气。

4.要用具体的称呼(例如不要写“给有关负责人”)。设法知道谁将收到你的信。如果有必要,打电话询问公司。如果你还是不能确定具体的名字,就称呼招聘经理,人事部经理,或者就称经理。

5.每段之间必须空一行,没有必要首行缩进

6.你可以用bullets和boldprint来组织自荐信并强调其内容,使文章易读,但要慎用。

7.结尾时应在姓名上方写上祝福的话,然后下面是印刷体的全名。在你的自荐信中,名字与结尾之间一定要保留足够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是很重要的一道题目,那么我们要掌握写作的哪些基础知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作指导]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道蕴含深厚人生体悟、充满理性哲理意味的作文题。为了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审题,把握题意。《人生的作业》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作业”是写作的中心词语,具有比喻性,它规定了写作对象和内容;“人生”是修饰语,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应挖掘作业的内在比喻义,点出“作业”中所包含的责任和义务,在写作中应上升到“人生”的高度,挖掘人生的意义。

2.研究提示语,揣摩写作方向。弄清“人生的作业”的内涵与写作方向,就要认真揣摩提示语。张艺谋的名言:“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这样一句提示语包含了以下含义:(1)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2)人生在世,总要做一番有意义的事业。而提示语“其实,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书写作业、创造精彩的过程……”这句话又包含以下含义:(1)人生的作业是不断书写的;(2)人生作业的目的是创造精彩。而后者指明了写作的导向,倡导积极向上、乐观进取、认真完成人生作业的积极人生态度。

3.记叙文写作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人生的作业》这一题目中,“作业”二词具有比喻含义,可化虚为实;“人生的作业”所涉及的写作范围太广,可化大为小。记叙文可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对“作业” 具体化、故事化,通过生动细腻感人的情节,得当的叙议,在叙写某人的人生经历或过程中,引发自己对人生的体悟或思考,从生活小事中提取“人生意义”,那样的行文思路显然就很好地符合了题意。

4.议论文写作要紧扣“作业” 内涵,对“作业”作个性化的解读,要理解“作业”与“人生”两者间的联系。能就“人生的作业”提出有意义的、独到的观点。在构思时,要思考 “人生的作业”有哪些内容,明白做好“人生作业”的必要性,懂得应该怎样书写人生作业,以及思考做好“人生作业”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作的论证方法

全文共 3314 字

+ 加入清单

一、例证法

例证法是用相应的、确凿的事例作依据、直接证明所持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反对党八股》中,为证明“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这一论点,举了延安城墙上标语中把“工人”的“工”写成了“互”的实例。《将革命进行到底》中为论证人民解放战争在1949年7月至12月间所发生的一个极有利于我方的“根本变化”,列举我人民解放军歼灭党兵力的一系列数字,运用此法,应注意所举事例的确凿性和代表性,以保证论断的科学性。

二、引证法

引证法是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学科权威性理论家的有关言论、某理论体系中无须论证的公理、已被确认的原理、以及流传久远而素被公认为是真理的格言与谚语等,来做论据以进行论证的方法。它实际是理论论证的一种形式,它和一般的理论论证的区别只是在于它引用的是有出处的现成的话。例如《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人民日报》(1978年11月16日)一文中,在阐发1976年清明节前后出现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全国许多城市的亿万人民群众沉痛悼念周恩来同志、愤怒声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革命运动的意义和实质时,引用了恩格斯这样一段论述:“应当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的、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花,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5页)。在这里的论证方法就是引证法,文章以这样的经典性的论述来进行阐发,几乎无需借助其他说明和发挥,就已经取得了极其深刻、极为雄辩的论证效果。此论证方法虽具有独特效用,但却不可滥用,只有在非常必要的关键处才应运用;而且在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所引用的话必须是被公认的真理,如非真理,则不能起到论据作用,整个论证就失败而不成其为论证;

2、所引用的话在原著作中得出此结论的前提条件,必须和引用文章使用此结论的前提条件一致,否则,引用就成为一种诡辩,一种实用主义,而非科学的论证;

3、要从论证实际需要出发,引证比其他论证方法简便、明确而更有说服力时才使用。一篇文章中不可引证过多,要坚决反对炫耀博学而滥用引证的不良文风。

三、对比法

对比法是运用两个类别相同而有关方面又不相同的事物的比较,从其相异点上揭示各自的是非、真伪、善恶、美丑,从而达到证明所持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为说明学习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将“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各自的表现、实质及其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了对比,从对比中得出了应当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结论。这一论证使用的即对比法。运用此法,须注意所选择的用以进行对比的例子必须典型。可比点集中、确当、行文上也应注意对其对比事物的叙述方式有相对应的特点,以期取得更好的论证效果。

四、类比法

类比法是运用与论证对象具有同类性质、作用的另一对象与论证对象比较,从其已知的另一对象的有关结论中得出所要论证对象的结论的写法。例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以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规律的历史性贡献来揭示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中的巨大历史意义。

运用此法,须注意:

1、被引用的另一对象(如达尔文)。应为确有定论的、众所周知的;

2、被引用的另一对象和用以相比较的这一对象间,应具有鲜明的、切实的可比性。否则,将因犯有类比不伦的错误而使论述不能成立。

五、设喻法

借用比喻手法,把被论证对象做为被比喻体,通过对另引入的比喻体的有关分析得出被论证对象的有关结论,从而达到论述目的的论证方法就是设喻法。例如鲁迅的《拿来主义》,论证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时把面对外国文化比作是“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然后又写了对这宅子的几种态度:一是“徘徊不敢走进门”者,一是“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者,一是“接受这一切,……大吸剩下的”者,一是“占有,挑选”利用者,运用人们共知的显而易见的常识,否定了前三种态度,肯定了后一种态度。这样也就不言而喻地论证了,对待外国文化应采取拿来辨别、批判地继承的态度。由于比喻体是具体的、形象的,所以用此设喻来论证抽象的深刻的道理,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鲜明、生动,具有很好的论证效果。

设喻法的使用,需认真选取比喻体,比喻体与要论证的问题间的比喻关系,须十分贴切而明确,对比喻体的有关解释要比对论证对象的相应解释简明易懂,(不然设喻就成了舍本求末)这样才能收到设喻论证的效果。

六、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对有关问题可能出现的所有论点一一列出,通过对作者所持论点之外的其他观点逐一论证其谬误性、虚假性,从而间接确立所持论点的立论方法。

例如《拿来主义》中,通过设喻方式,列出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可能出现的所有态度──不敢接触的,全盘否定的,通体接受的,批判地继承的。通过对前三种态度一一指出其为“孱头”、“昏蛋”、“废物”,逐个予以否定,即排除,从而确认了“占有,选择”是唯一正确的态度。这里采用的就是排除论证法。

运用此法,应注意所举各类对象综合起来要具有全面性,这是运用此法的基础和前提;还应注意所取被排除对象的各自特点,不容其间相互含有类同或混淆之处,否则,排除过程将拖泥带水,以致模糊了被确立对象的鲜明性,削弱了间接立论的逻辑力量。

七、正名法

通过指出被驳斥的论点在有关事物的概念上的虚假与错误,来否定被驳斥论点的一种反驳方法。常用于驳论中。

例如《什么是知识》一文,为驳斥一些人自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自以为自己有知识,就通过给知识下科学的定义,再阐明那些人拥有的所谓“知识”,其实并非真正的知识,从而达到驳斥那些人自以为自己号称知识分子就是有知识的论点,其所采用的驳论方法,就是正名法。

八、归谬法

归谬法就是故意循着对方错误的论述逻辑,推导出明显的荒谬结论,从而达到否定对方论点的间接反驳方法。是驳论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许战犯求和》一文中引述蒋介石“要知道政府今天在军事、政治、经济无论哪一方面的力量,都要超过共产党几倍乃至几十倍”,单就“军事力量”一方面算了一笔颇留有余地的细账:“人民解放军现在有三百万”,“几十倍是多少呢?姑且算着二十倍吧,就有六千多万人”;“拿六千多万人压下去,……当然一概成了粉末”!六千万人的军队,这是谁也不信的荒谬数字。这一按蒋介石本人的话推导出的这一荒谬得令人发笑的结果,有力地否定了蒋介石自吹强大的谬论。这种写法,具有特殊的逻辑力量和论战格调,往往能取得机智、幽默的表达效果,也常表现出真理在握的自信力。

应当注意的是,运用此方法推导出的结论,其荒谬性必须是异常显著的,否则,不会取得应有的驳斥力,甚至会弄巧成拙。

九、二难法

运用两组由选择句同假设句相套的多重复句形式,构成无论哪种选择下的假设一旦成立,都会推导出置对立论者于被动或失败境地的结论的间接论证方法。这种论证其推理结果造成使对方持论者陷于进退两难的地位,故名“二难法”,又因给对方持论者如两面刀,故又称“两刀论法”。

如恩格斯的《论权威》一文中,批驳了有些所谓“社会主义者”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所必须的政治权威的谬论,在指出政治权威的客观存在和反政治权威的危害性后,以这样一段话做结:“总之,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是反权威主义者自己不知所云,如果这样,那他们只是在散布糊涂观念;或者他们是知道的,如果是这样,那他们就是在背叛无产阶级运动。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只是为反动派效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4页)其中两组“或者是……”与“如果这样……”,每组推出的结论都是不利于“反权威主义者”的;而“在两种情况下……”这一判断则指明其反权威言行的客观政治效果“都只是为反动派效劳。”使得这种持论者进退维谷,其反权威主义的论点被反驳掉了。这里采用的就是“二难法”。

运用此种方法,须严格遵循选言、假言推理的逻辑法则,并在语言上采取相应的选择句套假设句的多重复句,以相套并两两对应的形式加以表述,令其逻辑方法同语言形式相谐调,以保证其论证力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中话题作文写作基础介绍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始学写议,应力求具体多点分析阐述。

二、文章立意的升华深入浅出

叙完笼统归结是初中模式作文的又一通病,常常文章的结尾具有宽泛的普适性,而缺乏对文章应有之义作具体针对性的挖掘阐发,常常文章的穿鞋戴帽大到可以套在无数篇文章上,却没什么真正的思考。高中作文倘使还用夹叙夹议,也要对叙的材料反复推敲,找出几例可以统一在一个观点里的材料,就材料的不同侧面来评析议论,最后上升归结出恰当切题、言之有物的中心。

三、文章表达的提高点睛生花

好的文笔追求更高效率、更多意蕴。描述中就渗透情思与评析,这是较高水平的表达。一般的叙议分段,也应注意所叙材料紧贴自己的议论,议论应采取逐层推进,前后分界,避免相互缠绕。但又必须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在文章中一定写好精心组织的关键议论,努力使文章多处呈现运用一定修辞的文采。

[高中话题作文写作基础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商务文案写作基础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商务有文而成长,管理因案而规范

和说相比,写是更见真功夫的,也是要下更多功夫的。商务文案写作向来是让职场人士头疼的难事,也是很多稳健者、成功者、腾达者的强项优势。读了李玉珊老师的《商务文案写作》,很为如今的大学生高兴,为他们有了如此实用的职场实用工具而高兴,我相信青岛滨海学院的学生们就更是幸运了,因为和其他的读者相比,他们还能在李老师的课上感受到更生动的精彩与细节! --- 国家商务策划师资质认证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万钧

第一章商务文案写作基础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自学目标:了解商务文案的概念、作用、特点

掌握商务文案写作规范

了解商务文案写作的基本要素及思路

能力目标:自学《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能够设立“模真”公司----×ד有限责任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英文求职信写作的重要方法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求职通常分为几种类型,包括索取公司应聘申请表及详细资料的不带的求职信,附简历的应征求职信,试探性的求职信等等。 那么,英文有哪些呢?

递交求职信的目的是用求职信来吸引阅读者,而不是一种形式或习惯。打开装有求职信的信封,首先看到的就是求职信,它是表现应聘者个性的工具,想象一下,如果对方看到的是连折叠都不齐整的信纸,还有好心情看下去吗?而结构松散的信会让人觉得写信者条理不清晰。语法拼写或标点的错误太多,则会让人觉得此人办事容易出错,对工作不负责任,公司是不会聘用这样的人的。通常一封求职信的阅读时间是30秒,在这30秒内能体现的实际上是你的风格。而每一个公司都喜欢聘用专业作风很强的有能力的员工。

在招聘广告中,常要求有意申请者可致电或致函索取公司的申请表格。索取这类申请表格的求职信一般都比较简短,格式参照范例。 得到申请表格后,仔细填写后一般与简历一起交给公司。申请表格的填写。

附简历的应征求职信具有向招聘者说明简历和具体求职内容的作用。简历中你已经将自己的职业经历或教育情况列表说明了,在求职信里就应着重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求职信里要简短地对简历中提到的与应聘职位有关的职业经历和技能加以说明。但是,只是简单的重复简历里的内容是不够的。要把简历里没有的内容充分添加进去,显示出与其他应聘者的差别。你需要表达的观点是:渴望、确信、真诚(I am keen, I am clear and I am sincere)。在第一段里,陈述你渴望得到这个空缺职位,第二段说明你已了解这项工作和公司的要求,说明你为什么认为你符合它们的招聘条件。第三段讲清你本人希望在何时面试,何时可以上班。第四段采用能使公司相信你对这项工作真正有兴趣的语句结束这封信。

典型的求职信格式是:你的地址写在信纸的右上方,地址下面是写信日期。信纸左上角要写上接受你求职信的人的姓名和尊称其下面是该公司的名称和地址。再下面就是招聘广告中给出的其他相关代码。

试探性的求职信是你主动发给你感兴趣的公司的,这类希望渺茫的却经常能出人意料的取得成功,因为这种申请求职的方法表现出了申请人本身的能力、勇气和激情。

试探性求职申请信应该简洁,讲清楚你对该公司感兴趣的原因,写明你具备的资格以及你认为会引起该公司注意的任何品德。邮寄申请信时,要把也一起寄去。你还需要知道公司里人事经理或部门经理的名字,把直接信寄给他会更有效一些。

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你收不到任何回音,那么可以断定该公司目前没有你申请的空缺职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雅思写作考试常用的警句整理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野花看到一个天堂. 把握在你手心里的就是无限,永恒也就消融于一个时辰.

Life is a chain of moments of enjoyment, not only about survival

生活是一串串的快乐时光,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Lets write that letter we thought of writing one of these days.

曾打算有那么一天去写的信,就在今天写吧.

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 .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Never frown, even when you are sa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is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r smile.

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道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Dont waste your time on a man/woman, who isnt willing to waste their time on you.

不要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费时间的人而浪费你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中考话题写作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坚持,是困境牢笼里的钥匙;是绝经低谷中的一线生机;是难过时依然向前奋进的勇气。而有了坚持相伴,我们才能拥有探索远方的信心……

小时候,常常坐在阳台往外看,还动不动调皮地把月季全摘下来,而那天我却在阳台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它在正午阳光的衬托下仿佛闪闪发光,双翅上虎纹一般精致的花纹,在我目不转睛的望着它时,它竟飞到了我的腿上,犹如飞行的花朵,动作轻盈而美丽,我被它深深吸引了,直到它离去,我才依依不舍地走开,还不时地回头看,好像它还在阳台似的。

小学时,在书上看到柑橘凤蝶是吃花椒长大的。于是我在楼下,一片又一片的寻找。果然,我找到了,犹如找到千万宝藏般激动,可它却是鸟屎样子的,看着就是一滩。身上细密的纹路像极了鸟屎,甚至有点恶心。养了几天,它莫名其妙的变绿了,吃得更多,越来越肥,我每天细心地摘叶子洗叶子。绿绿的身子有些肥硕,头上还有两个大眼斑,还有些可爱。终于,它化蛹了,然而就是化蛹,它好像沉睡了过去,像枯枝一样黯淡的颜色僵硬的蛹壳好像都在说明它已经飞向了天堂,我伤心的将它放在阳台的花椒上,难过地走开。

冬天是漫长的,在寒风中期待春的暖阳。第二年,春风拂过大地,万物蓬勃。可惜那只蝶再也不能享受了。在我伤心的望去时,它竟有了花纹,和我小时候见的一样。只是很小,我期待的望着它,过了三个小时,一声清脆的声音传来,它顶开了蛹壳,纤细的腿努力向外抓着,我顺势伸去了手,它抓住了,开始用力往上爬,可那细如银针的腿承受不住,一毫米一毫米,我屏息敛声,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它肥大的肚子一点一点在它不懈的努力下,终于从蛹中脱离了,没一会儿双翅也舒展开了,有我的手那么大,排了蛹便也变面条了,它变成蝴蝶了,真不容易!它在阳光下张开双翅,它就停驻在我的手上,它精致的花纹,和如天鹅绒般的黑色,让它显得更加美丽,让人窒息!太好看了,太美丽了,我不舍地将手伸出窗外,挥了挥,它双翅一振,便飞向了远方,我看着它在天空翱翔,直到它消失在远方。

回过头,它的美丽仿佛还在眼前,它那轻盈的“舞姿”还在我眼中跳动。而再想,它那美丽何曾容易,又要屈身于鸟屎一样的外表,还要在僵硬的蛹壳中不吃不喝,度过那寒风如刀绞的冬天,还要在最后关头破茧成蝶,可谓九生一死,而如果没有坚持带给它的信念,它又怎能得到重生,而我也被它的坚持所震撼。

蝴蝶,你的美丽仍在我脑海,你的精神仍让我铭记!我也希望,我能像你一样,带着坚持前行,有了坚持相伴,我也会拥有在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观念误区二:大量背诵写作模板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高中生过于相信一些写作论坛或者写作书上推荐的写作模板,并且将其运用到雅思考试中去,但是最后的分数却是差强人意。其实模板作为一种解读雅思写作思路的工具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模板来迅速了解雅思写作段落布局和层次。但是谈及考试时的运用,苏州朗阁的老师不敢苟同。多年第一线雅思写作培训过程中,凡是写作在7分以上的学生,几乎没有人是使用写作模板的。而且钟情于模版的学生一般的写作分数甚至连6分都不到。所以朗阁的老师不推荐同学大量背诵写作模板,理由很简单,写作是活的,模板是死的。

正确的方法是多写,写之前要对雅思的2部分写作结构有一定了解,词汇和句型要有一定积累,最好是能参加专业培训,遇到一些有经验的写作老师,在你考前助你一臂之力,这样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