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作的坏处有哪些【精选20篇】

浏览

1130

作文

1000

走进母亲佳节的小学二年级写作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比起昨天,今天的天气算是好多了,也许是上帝刻意安排.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晴空万里,多少句"母亲节快乐"回荡在耳边.

从早晨开始,我就闷闷不乐,因为实在想不到要给妈妈什么礼物.后来,我想出了我认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妈妈.一见到妈妈,我就大声唱道:"妈妈,母亲节快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唱着,一子扑到妈妈的怀里,"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妈妈泪如泉涌,深情地抱着我,凝望着我,眼里充满慈爱和爱抚.看着懂事的我,长大的我,妈妈会心一笑……

妈妈,其实您知道的,女儿有千言万语想要对您说,然而,也全部溶入到这美妙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当中去了.这里不仅有女儿的心声,更多的是女儿对您无限的感激,真挚的爱.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感动,心痛.啊!母亲,您就像一顶伞,一顶不平凡的伞.夏天,为我遮挡猛烈的阳光,冬天,让我躲避严厉的风雪.

如果你爱阳光,就请你爱你的母亲,因为世上没有一缕阳光比母爱温暖;如果你爱和风,就请你爱你的母亲,因为没有一阵微风比母爱温柔……如果你爱…,就请你爱你的母亲,因为世上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母爱坚韧,伟大,淳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作技巧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写作技巧,作者倒是有一些可以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写作不好的同学们不要放弃,再接再厉。

其实写作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去探讨,所谓多读,多写,多想。多读,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一个方法。

所谓多读,无非是读一些书籍,可选书无疑变成了难题,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读书就要读名著,否则不如不读,这其实一个错误的观点,首先众多的名著在在乎事物的本质,一般的学生会对其提不起太大的兴趣。第二想提高写作说平读名著是万万行不通的。女孩子的话应多读一些有艺术性气息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其他也好对写作水平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因为每一本书都有着我们应学的一些优点,而并非只有名著才是我们该读的。男孩子则喜欢看一些武侠等一些热血小说,那这种书籍对写作水平是有益还是有害呢?答案也是有益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既然是书籍就有其独特之处,否则又怎样才能吸引住读者的目光呢?而我们所缺少的,要学习的也是这些。

总之,读呢,要选择自己愿意看的一些书籍,将其精华吸取,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的将写作说平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申报职称的自我评价写作方法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开始了,怎么样写好专业技术职称总结?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伤脑筋的问题,为了让大家顺利通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特请一位长期从事职称改革工作的同志,谈一谈这个问题。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应该属于总结类的文章,与一般的总结类文章差不多。但也有独特的特点,是职称评审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委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己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任职以来重要经验总结。总结写得好不好,影响到专家对你的评价,也会影响到自己能不能通过。所以写好专业技术总结很重要。

申报职称的自我评价如何写?

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政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

二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三是详细地叙述自己任职以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即主持那些课题,课题进展,有那些创新,取得那些突破,通过那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

四是发表那些论文。

五是获得的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公司老员工辞职信写作方法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人力资源经理:

您好!

经过深思熟虑地思考,我决定辞去我目前在公司所担任的职位,我知道这对于您来说,是非常难以作决定的事情。

第二段:说明您自己考虑的辞职的时间(尽管您提出辞职经公司同意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将按照固定的离职日程办理离职手续,但这样说并不是画蛇添足,大多数情况下,你都能够争取到提早离开的时间)。

例如:

我考虑在此辞呈递交之后的2?4周内离开公司,这样您将有时间去寻找适合人选,来填补因我离职而造成的空缺,同时我也能够协助您对新人进行入职培训,使他尽快熟悉工作。另外,如果您觉得我在某个时间段内离职比较适合,不妨给我个建议或尽早告知我。

第三段:说明您在这个公司里的经验积累,尽可能地去赞扬公司对您的栽培(不论您有多么大的委屈和气愤,都不应该在辞职信里表露)。

例如:我非常重视我在“……公司”内的这段经历,也很荣幸自己成为过“……公司”的一员,我确信我在“……公司”里的这段经历和经验,将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利益。

最后,请务必使用亲笔签名,而且签名要尽量刚劲,并写好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课内素材写作方法2.用自己的语言加工铺写课内事例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围绕话题,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对课内事例进行铺写,从中透出自己的见识。这种方式在议论文中使得引用更显自然,论证更加贴切。不是为堆积材料,凑足字数而引用事例,而是能恰到好处的说明观点;在记叙文中则能使材料“旧话题出新色彩”,形成新见解,新思路,好文章。

例如:话题作文《距离》

归园田居

我家房后有榆柳成荫,房前有桃李缤纷。鸟儿在天空鸣叫,细水在山前长流……在这个远离世事的乡村,我体味到了生活的美。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说我空学了一肚子学问却远离政坛,空有一身清高却不能为国家做多少贡献。然而我却另有苦衷。

正是世俗,把我拒于千里之外;正是这样,我才选择离开。然而幸运的是这距离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十年前,我误入歧途,坠落尘网。那时战争纷乱,社会混乱不堪。我也曾想过为国效力,我也曾想过为百姓尽绵薄之力,但是,一个文弱书生又能做什么?官场被一大堆势利小人把持着,为了五斗米的官奉,我要对那些宵小折腰;为了“尽职”,我不得不拿手中的鞭子去逼迫那些交不上捐税的百姓……

这不是我当初的理想,这更不能是我未来要走下去的路!看着百姓痛苦的眼神,看着官场上的污泥浊水,看着日益混乱的时局……我的心碎了,我距离我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了。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我无法坦然:难道没有一条路,既能为民谋福,又不至于触怒权贵吗?没有。

于是,我选择离开。

远离世俗,走近田园。我再也不必去看世俗的种种丑恶,我看到的是嗳嗳的远人的村庄,看到的是依依的墟里的炊烟。东篱下,我悠然采菊;南山中,我游目骋怀……

人是渺小的,身在江湖,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人生路上的沉浮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决定的。为什么要为不可能的事撞得头破血流呢?如果距离能带给你轻松,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呢?

以一颗平淡的心体味田园风光,品味农家乐趣,你会发现,距离的变化令你欣喜,在这里,你能找回自我,你能找回人生的真谛,找到灵魂的家园。

我站在田园中,绿草的气息夹杂在阵阵微风中,夕阳的余辉铺洒在朵朵菊花上。我微笑着,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篇文章完全取材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得灵动智慧,思想深刻。对陶渊明远离官场,回归田园,回归自我本性的分析颇见功力。

建议:在平时学习或复习背诵经典篇目的时候要吃透挖深课文,一篇《归园田居》道出了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轻松和喜悦,老师在讲解文章的时候必然会补充一些背景材料,在学习中有意识的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贯串起来,深入思考,灵活运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学习中的有心人,从课本中可以开掘出很多这样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辞职信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723 字

+ 加入清单

基本格式

格式:辞职申请通常由标题、称谓、正文、结语、署名与日期五部分构成。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improve our mutual understanding. During the three –year college study, I tried my best to learn all kinds of knowledge, and weigh the hard work of my teachers and myself; I have mastered English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and reading skills.

(一)标题

在申请书第一行正中写上申请书的名称。一般辞职申请书由事由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即以“辞职申请书”为标题。标题要醒目,字体稍大。

最后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选择这种规范的请辞的方式,但是,在结束一段工作经历的时候,尝试着写一份精彩的辞职报告递交上去。也许,自己会从中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二)称呼

一 叙述对方对自己或本单位的帮助,一定要把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以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便于组织了解和群众学习。

要求在标题下一行顶格处写出接受辞职申请的单位组织或领导人的名称或姓名称呼,并在称呼后加冒号。

(三)正文

正文是申请书的主要部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 首先要提出申请辞职的内容,开门见山让人一看便知。 其次申述提出申请的具体理由。该项内容要求将自己有关辞职的一一列举出来,但要注意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条分缕析使人一看便知。

最后要提出自己提出辞职申请的决心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希望领导解决的问题等。

(四)结尾

结尾要求写上表示敬意的话。如“此致——敬礼”等。

(五)落款

辞职申请的落款要求写上辞职人的姓名及提出辞职申请的具体日期。

写作要求

1.态度恳切、措辞委婉。

2.不要批评对方。

有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高级打杂工,真的太杂了,杂到我现在已经搞不清楚我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我现在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前程也是一片迷茫。所以,我现在想休息一下,为自己的将来好好打算一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

3.含蓄性。

4.简洁性。

写作方法

第一段:写出辞职的心理(当然不一定是真的),你可以写一些客套的句子。例如: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我打算辞掉目前所从事的职位……,或者:因家中变故,我打算申请辞去我现在的工作。因此整个第一段可以这么写:

尊敬的人力资源经理:

您好!

表现个人特色。求职的信件要具个人特色、亲切且能体现出专业水平。切不可过于随意,也不能拘泥于格式——商业信函应该是一种既正式、又非正式的文体。句子结构和长度应富于变化,使阅信人总保持兴趣。内容、语气、用词的选择和对希望的表达要积极,应该充分显示出你是一个乐观、有责任心、有创造力和通情达理的人。

经过深思熟虑地思考,我决定辞去我目前在公司所担任的职位,我知道这对于您来说,是非常难以作决定的事情。

第二段:说明您自己考虑的辞职的时间(尽管您提出辞职经公司同意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将按照固定的离职日程办理离职手续,但这样说并不是画蛇添足,大多数情况下,你都能够争取到提早离开的时间)。

例如:

我考虑在此辞呈递交之后的2—4周内离开公司,这样您将有时间去寻找适合人选,来填补因我离职而造成的空缺,同时我也能够协助您对新人进行入职培训,使他尽快熟悉工作。另外,如果您觉得我在某个时间段内离职比较适合,不妨给我个建议或尽早告知我。

第三段:说明您在这个公司里的经验积累,尽可能地去赞扬公司对您的栽培(不论您有多么大的委屈和气愤,都不应该在辞职信里表露)。

例如: 我非常重视我在“……公司”内的这段经历,也很荣幸自己成为过“……公司”的一员,我确信我在“……公司”里的这段经历和经验,将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利益。

最后,请务必使用亲笔签名,而且签名要尽量刚劲,并写好日期。

其他能力和爱好,即Interests&Skills,这一项里面的Skills有很多含义,比如说你的语言能力,第二外语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计算机语言能力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作文开头写作方法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初中作文

一忌、陈词老套

有些文章开头总是从形势写起,言心称“在××的领导下,在××的支持和关怀下,在××的帮助下”有的文章开头总是“太阳”、“月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调子老唱,这些套路老用就成了令人生厌的陈词老套了,初中毕业作文开头。

二忌、故弄玄虚

有些文章开头,故意耍花枪,兜圈子,有意让人琢磨不透,进入“迷魂阵”,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仿佛这就是文章新颖巧妙的所在,见水平、见功力的地方。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作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三忌、开头突然

有些文章开头,缺乏应有的交代,显得突如其来,没头没脑,不知所云。如写读后感,有的文章在不作任何交代的情况下就开始“感”起来了。写供料作文一开头就说“读了这个材料我有深刻的体会……”材料内容只字不提就这样写,太突然了。

四忌、不必要的解释

文章开头,突如其来、不作交代不行,作不必要的解释也不行。如写《女排五连冠给我的启示》,要是一开头就用较长篇幅去说明女排的组成、女排五次获冠军的时间、地点,同谁争夺冠军等情况,就不必要了。当然,根据需要,适当对所写的问题作些解释也是必要的。

五忌、凭空抒情

有的文章的开头,特别是议论文的开头,不管与中心、主题有无关系,议论还没有展开,问题还没有说清,就“啊”“呀”不断,感慨万端。这种凭空抒情,只能叫无病呻吟。

六忌、绕大圈子

有的文章开头,不管中心需不需要,与主题有关无关,就先秦两汉、前村后店地谈开了。不着边际,空发议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绕了好大个圈子,才说到正题上来。

七忌、堆砌名言锦语

有的文章,开头想先声夺人,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就把格言、警句等一股脑儿地搬出来,以为这样就算是个好的开头,中学生作文《初中毕业作文开头》。其实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盲目性,效果往往很差。

八忌、开头重复

文章只能有一个开头,可是有的文章有两个开头。比如有的文章本想从引用写起,写好后又觉得扣题目谈更好,于是又开个头。有的文章一开头就介绍背景,写好后又觉得首先应该揭示文章的中心,于是又开个头。这样都会出现两个开头。出现这种情况,可根据题目或中心的要求,取其一个开头即可。

九忌、盲目写景

写景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突出主题,或是为了刻划人物,或是为了烘托气氛,如果与此无关,一般来说这样的写景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文章一开头就“花儿”、“鸟儿”、“草儿”地写一通,实在是不必要。

十忌、盲目引用

引用应根据主题、中心的需要,盲目引用应尽量避免。特别是供料作文,供给的材料如果很长,要是一开头就不加选择地大量引用,或全盘搬用,必然重点不明,主旨不清,文字不精,陷于盲目性,而且下文再谈到它,必然还会重复,所以引用应有所取舍和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生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优秀写作参考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四,我和同学和我们的班主任方老师,我们的数学老师,给我们上作文课的许老师、副校长江老师、校长和摄影师。

老师们带着我们去坐公交车,我们纷纷走出教室,在操场上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了路边,我们和老师停了下来,看见路边立着一个牌,老师跟我们说:“这是演武亭站,还说,这公交车有2路,这2路是循环路线,就是从将军山出发,然后回到将军山。”上面还写着自动投硬币,“你们一定要把牌上写的很快速度记下来。”许老师说。

过了一会儿,我们又继续往前走,我们走到将军山,我们和老师拍了一张合影。

我们的数学老师和许老师还和校长去跟开车的司机说,司机说:“你们共有几人,”老师说:“学生31人和5名老师。”司机说:“你们共出25元就可以了,其他不用出钱了。”许老师说:“我们每个学生都带着一元钱,36元你们就收下吧。”

当老师们走过来叫我们走过去的时候,我们看见那位司机是女司机,我们的许老师问了,你是哪里人,她说:“我是重庆市人,从重庆市来的。”许老师又问:

“你姓什么?”她说:“我姓文。”

我走过去要上车时,我们两组上错车了,坐位被一二组的同学坐了,老师看我们去坐别辆车,老师连忙说:“回来,要坐这辆车,老师让我们坐在车上的同学下来,刚叫下来,同学们你挤我争,谁也不让谁。

车开动了,我们经过演武亭站、宝城站、欣然超市、百姓超市、体育场、南市场、县医院、一中分校站、元光中学站。在车上我们愉快地唱歌,老师让我当指挥,同学们唱,我们唱了可大声了。外面的行人听了,都回过头来望了一下。我们唱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少先队队歌》、《我是一个粉刷匠》……

当车子停下来说,我们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学校。

这一天,我终于学会了坐公交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英语写作小技巧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一. 肯定不如否定好

修辞的使用在书面表达中算作很大的亮点,在高中阶段很少有学生会注重修辞的应用。

双重否定也是种修辞,而且对于考生来说,只要稍加注意,可以在文章中设计双重否定的句子。

例如想表达“邮递员天天准时到”,如果写成The postman comes on time every day,就不如变成双重否定,The postman never fails to come on time,就变成了亮点句,起到强调作用。

“几乎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都不同程度受到地震的影响”,写成双重否定There was hardly a man or a woman whose attitude towards life had not been affected by the earthquake.

应用类似的修辞会在中为同学们加分。

二. 陈述不如倒装妙

在书面表达中阅卷老师喜欢看到的高级语法共有五种:倒装,强调,从句,独立主格和分词结构,以及虚拟语气。

倒装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使句子呈现亮点的方法。在高中阶段只需掌握倒装的四种形式,就足以应对书面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英语写作容易出现的误区和解决方法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对近些年英语作文出题的趋势来看,中考对英语写作的考察更偏重于交际情景设置和不同体裁的要求,但是由于客观和种种主观原因,很多同学的作文容易走入种种误区,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构思、准备不充分,匆忙下笔。任何一篇作文出题都是有它独特的道理的,所以提前审题和构思就显得必不可少了。文新学堂教学专家提醒,很多学生目 前存在一个情况,想到哪写到哪,这也造成了作文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同时容易出现写错单词和用错句型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 决:

1、认真审题,审题的重点放在写作体裁、格式、字数方面,确保第一遍审题就能保证得到基本分。

2、确定文体和时态,因为不同的文体要求的写作格式也是 不同的

3、列提纲,打草稿,然后修改。这样可以保证错误降低至最少或者没有错误,同时也能保持卷面整洁。

中心重点不突出,切题不准确。英语写作不是语文散文(形散神不散),写英语作文,尤其是在中考大压力下短时内写出高分作文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造 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动笔前并没有认真审题和思考,对出题者希望得到的预期尚未揣摩透彻,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同学虽然语言功底非常不错,但是最终的结果还 是没有拿到一个自己预期的心理分数,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切题不准确或者不够突出中心上了。

忽视文化差异。要时刻牢记一点,中英文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体现在作文表达上也常常会出现生硬的中国式作文表达,降低了作文质量。所以注重中英语言差异,并努力找到两者之间的表达方式上的共通点,并且有意识的运用就能避免类似的问题。

忽视细节,无谓失分。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感觉"下笔如有神",但最终结果出来后大惑不解。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忽视标点、书写、段落安排、大小写的问题,所以只要更加注重细节,这些无谓失分就可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作的方法指导

全文共 209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体裁全面,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事例典型,描写生动、形象,如果能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边学习课文,边指导学生写作,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上,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进行习作练习。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行指导。

一、质疑课题,学会审题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就是仔细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目相适应的体裁、内容、写作方法和主题确定。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只有审清了题,才能紧扣主题构思选材。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能掌握一些审题方法。如何才能使学生学会审题,我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来学习审题的方法。

1.质疑体裁,确定文章类型

审题首先要确定文章体裁。因此,每当出示课题时,我都让学生从体裁方面质疑。文章体裁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是中年级常见的体裁,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记叙文又分为写人、记事、活动、状物、写景五种类型。而课文中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习作类型“标志”的关键词语质疑,就可以确定课题是属于哪种体裁,如《燕子》、《翠鸟》、《荷花》等,是以动植物名字为题的,学生质疑时就已确定是状物的文章;《燕子专列》、《路旁的橡树》、《可贵的沉默》等课文,学生在质疑时无法确定是什么类型,当提出“燕子能自己飞行,为什么还设专列?”“长在路旁的橡树怎么了?”“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等问题后,同学们一下子就确定了是记事的文章。《卖木雕的少年》、《她是我的朋友》,提出“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怎样的人?我又是怎样的人?”可以确定是写人的文章。

2.质疑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通过对课文的质疑,在确定课文体裁类型的同时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定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如,《卖木雕的少年》一文,我先提出“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等问题,通过质疑,确定了主要内容是写人物形象。通过具体的言行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也就是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征、道德情操等。《争吵》一文质疑课题时提出“为什么发生争吵?”、“是怎样争吵的?”、“争吵的结果怎样?”这是紧扣记事文的要素来写的,要把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荷花》、《燕子》、《翠鸟》质疑时提出“荷花(燕子、翠鸟)长什么样?”这就要抓住外形来写,抓住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就按状物文章的范围确定。

3.质疑“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质疑课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把住“题眼”质疑,把握住了“题眼”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可贵的沉默》的题眼就是“沉默”,学生质疑时提出“为什么沉默?”也就把握住了“沉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重点。由抓住课文题眼质疑,引导学生分类区别,把握写作重点,如《我学会了……》,题眼就是“学会”这个过程;《贴鼻子》,题眼就是“贴”的方法;《发生在教室的一件事》,题眼就是“教室”这个特定空间,这样学生在质疑时就确定了文章要写的重点。

二、联系课文内容,学习恰当选材

课文中选材,作者是根据题目来定的,在学生学会审题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学习作者是怎样紧扣题目来选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选材能力的训练。上学期的作文指导课,尽管我从多角度指导学生选材,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题材仍普遍流于一般化,原因是学生不会把握重点选材料,往往是有材料就匆匆动笔,导致了以上问题。本学期,我每上一课,都注重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选材的。

以《争吵》为例。我指导学生选择经历过的真实的事来写。写文章贵在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凡是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遇到的,不论大小好坏,都可入文,都可作为作文的素材。《争吵》的作者就写了自己和同学发生的矛盾,写得真实,让人读来觉得很亲切。学习完课文后,我指导写《发生在教室的一件事》,同学们选材就很恰当,大多数同学选了本周杨宁同学生病了在教室里呕吐的事,因为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学生有话可说,写得有条理,突出了主题,而且内容充实。

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学生的生活更是简单,每天从家里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要求学生写出不平凡的事儿来,就等于逼迫学生抄袭和胡编乱造,而且会使学生视作文为负担。因此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事来写,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在学习《绝招》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所写的人物具有的绝招来分析,让学生明白,其实他们身上有的本领,我们同学身上就有,作者正是选择了很平常的事来描写人物,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在指导《我学会了……》习作时,我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真正掌握的一项本领来写,一定会更感人。结果有同学写了自己学会了叠被子、学会了扫地、学会了洗碗,甚至有同学写了“我学会了喂猪”,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又很平常的事,反而显得“新颖独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方法,领悟其中的道理后,再去实践,作文教学其实就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地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托福写作中添加例子的好方法

全文共 2599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让托福作文的"例子"更生动:要想使托福作文逻辑更缜密,更加具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在托福作文中添加一些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有些同学却不能很好的把例子融入托福作文中去,不是干巴巴的讲两句,就是把那些用滥了的例子再炒一遍。这样的托福作文,是不可能取得高分的。那, ,如何选择高分例子?如何在托福写作中更好的添加例子?

在备考托福写作的过程中,不少拿不到写作高分的中国学生遇到的问题不是看不懂题目,也不是想不到理由,甚至也不是写不到300字(有学生写了470字,却只得了fair),而是不会论证。不会论证这四个字几乎就是托福写作的死穴。ETS的考官们在OG中反复强调fully developed的重要性,说的也就是这个理儿。论证的主要方法有直接论证、举例子、引用他人观点和数据等等。在这里,最适合中国学生操作,也是最容易得高分的就是举例子了。

然而,举例子这个方法向来不为中国学生所重视。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举例子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只要写上for example之类的提示词,再写上人尽皆知的诸如Einstein, Newton之类的例子就万事大吉了。而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考官早已经看过成百上千遍了,怎么可能再给高分呢?

因此,要想举出高分的例子,最好是写两种例子:

1)美国人所熟知的历史、文化的例子,但一定要有一些新意,不是讲烂了的Galileo, Mother Teresa之流

2)讲自己身边的故事。

若是考生能够选用第一种例子,用得恰当的话自然能让考官眼前为之一亮。例如在讨论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时,选用美国人所熟知的脱口秀女王Oprah Winfrey作为例子。或是在讨论学生是否都应该学习历史的时候,选用美国历史上知名的总统,如Thomas Jefferson, Herbert Hoover等进行论证都非常好。这样做既进行了有效论证,又不落入俗套。然而,举这类例子对于考生考前的积累要求比较高。如果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或以上的时间,我建议考生可以在考前多准备一些类似的人物或事件的例子,以备考试之用。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几个参考的网站:维基百科/,纽约时报 /, 华尔街日报 / 和 American thinker / 这些都是很好的收集素材的网站。

对于大多数备考时间比较紧的考生来说,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第一种例子显得有些不太划算。因此,性价比比较高的第二种例子更适合于备考时间比较短的考生。托福考试仅仅是语言能力考试,只要能用恰当的例子论述清楚问题就可以,因此用自己或身边人的例子对于考官来说也有很大的说服力。

三大技巧学会编例子:

1) 加上姓名、时间、地点等

很多中国学生在写例子的时候会使用比如说有一个人……这样的表达。这样的表达看起来底气不足,且中式思维严重,很难受到考官青睐。考生完全可以改用另外的表达我有一个朋友叫Jason,他在两年前做了XX事……这样写就看起来舒服多了。在叙述个人类例子的时候,尽量使用具体的人名、地名和时间。这样能使你的例子看上去更丰满、富有细节,也更像真实的事件,有说服力。

2) 与论点结合,写出XX之前和XX之后的变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例子一定是为论证服务的,绝不能脱离主题举例子。有的考生非常心醉于自己编出来的故事,但是却忘了自己在写托福作文,这个故事并不能证明你的观点,那这样的文章得不到高分一点也不奇怪。

这里的XX指的是论点中的主题词。例如在写机经中的一个题目:公共交通是否应该免费时,有一个分论点是公共交通免费以后,私家车会减少,这样尾气排放得少了,环境也就变好了。这里的主题词就是私家车的数量,例子就可以写成N年前私家车很少,环境很好,然后私家车变多以后,环境就变差了。例子可写成:

10 years ago, in my childhood memory, the city which I live in now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I have ever seen. The blue sky and the clean water were quite impressive to me. However, 3 years ago, when I came back to this city again, I was astonished by those changes. The city developed rapidly during those days.There are far more private cars than years ago on the road every day. On average, every household has one or two cars. The city may be described as developed now,while the sky here is never as clear as ever.

这个例子当中所用的词汇、句型基本都是中学所学过的。但是其中用到了我们刚才所谈的第一个技巧,加上了时间细节,也用到了第二个技巧,扣紧了主题,说明了有私家车变多之前和之后的变化。这个例子看上去文采平实,但却符合托福考试的评分规范,单就这个例子而言,就是可以得到4~5分的高分的(满分5分)。

3) 写完例子以后,一定要再结合论点论证说理

这一点不难理解,却是很多考生所忽视的。再强调一遍,例子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论证论点,因此在写完例子以后,需要再加上至少1~2句话重申一下你的论点。例如上文中出现的例子,写完之后,还应再加上If the amount of the cars can be reduced, I believe it will further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here, and be beneficial to all the citizens here as well. And The free payment of pubic transportation will make this come true.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论述段了。

托福作文中如果能够运用上几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文章就立刻丰满起来,如果没有明显的词汇和语法错误,这肯定就是一片高分托福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作指导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写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写景与抒情一体的散文。此类散文的写作缘起可能是游览胜迹、故里寻根、失意遣怀等。它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在尝试此类散文写作时,应注重以下两方面:

㈠景物描写要传神

传神是指描写时不仅能够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能给读者如在眼前的感觉。具体做法如下:

⑴善于观察

善于观察,即用心体悟身边的景物。对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类散文的写作基础。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景物既在我们身边,又能挖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美。正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读者看了原型图片之后会发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荷塘。如果没看《荷塘月色》,我们很可能日日从旁走过也不觉其美。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善于观察,才有所感,这是写作的前提。

⑵层次分明

层次分明即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仍以《荷塘月色》为例,作者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树影等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摹写均非常细腻,但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如写荷叶,然后是荷叶中的荷花,然后是风送来的花叶的清香,由风的吹动引出流水;写月色,既注重从上至下的流动,又注重从下至上的浮动,从而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可见,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彰显景物特点的细节工笔描绘,使其凸显出来,又不斩断与之相关的背景,将其融进去。

⑶善用修辞

在描写景物时,应恰当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当你要把对景物的审美发现传达给读者时,尽量要将其转化为另一种人们熟知的美的形式。譬如《荷塘月色》中把花叶的若有若无的清香形象地比喻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再如写花叶在月光下朦胧的美态,将其比作笼着轻纱的梦,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朦胧的梦幻般的美。善用修辞能够使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真实可感,同时使文章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㈡情感抒发要自然

情感抒发要自然是指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同时情感的表达应该恰当。包括:

⑴有感而发,体现个人气质

情感是写景抒情散文的灵魂,真实的灵魂往往是可爱的。正如季羡林老人认为自己是好人的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诸多缺点,这反而令老人真实可爱。我们在进行写作时一定忠于内心的情感,不无病呻吟也不夸大其辞。没有真情,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的真实还能呈现出个性美。同样的是写北平,老舍的《想北平》淳朴亲切,表现的是他作为北京人对家的依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清静悲凉,表现的是文人忧郁而优美的情怀。真实的情感令散文呈现出迷人的个人气质。

⑵善于渗透,情景交融

善于渗透是指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写中,借用景物来抒发感情、描绘心态。当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时,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譬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两者融为一体,意味隽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周记写作的作用与方法

全文共 17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周记的写作能帮助老师更直接地了解学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人,难免会犯错误,难免有这样那样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观点。生理、心理两方面都不成熟的初中学生,生活、学习各方面的困惑更是少不了。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当能够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韩愈给老师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说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乃是“传道”!作为一个教师,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了解学生是先决条件。而现在,一个教师麾下常有一百来个“兵”,很难对每个学生都了解,即使了解也不深刻。又怎能听到学生的心声呢?而学生所写的周记,却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便捷、直接的原始材料,这是由于初中学生在周记中较敢于说真话,较少隐瞒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样,老师们便可根据周记中学生所流露出思想倾向,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周记中所反映出来的诸如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努力学习等等良好的思想倾向和行为,老师应在评语中给予表扬鼓励。而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思想、错误观点的意义更为深远。周记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是五花八门的,如厌学的情绪、对个别老师、个别同学的片面看法,对兄弟班级的怨恨,羡慕有钱的同学,甚至流露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对于这些错误的思想,如不及时加以纠正,有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教师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应及时给予教育引导。可从两方面入手:{一}在评语中指出其错误所在及改正方法;{二}就反映出来的问题找学生个别谈话,解决其思想症结,教育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由于做法具有针对性,事实证明,效果是非常好的,即使是差生也根本不会认为老师在找他麻烦,反而认为老师是在关心他、帮助他,师生间的情谊也因此而加深了。很多学生对语文老师批改的作文(命题作文)是只看分数而不屑看评语的,老师私下对此是“义愤填膺”,但又无可奈何。但周记的评语却意外地受欢迎,学生虽也看成绩是优是良,但对评语看得特别认真,有的还特地拿给要好的同学看。有的还在本子上跟老师探讨。这在写大作文时是很难想象的。学生倒也并非认为周记就比大作文重要,但出现如此的反差,值得我们深思。

此外,周记乃一周之回顾,所写之事应是实事,所说的话乃是真话,长期的训练,对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良好品质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周记写作对教育学生有较大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批改应侧重于思内容方面,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周记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前面谈到要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是要花很大功夫的,多写多练虽是必经之路,但也应妥善解决怎样练,练什么的问题,否则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老实认为应多写大作文,即命题作文,有的主张写日记等等。

写大作文的弊端,乃在于它违反了写作的规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已提出作文“由教师命题,学生见题而知的,审题而立意,此其程序与实际作文违异。”所谓的作文,本应是作者“情郁于中,发之于外”,“有所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更非瞎编乱造。命题作文至今流行,乃是应试的思想在作祟,提倡不得。而日记确是遵循了写作的规律,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极好手段,但老师毕竟精力有限,哪有时间天天去批改学生的日记呢?如此一来,周记的优越性便体现出来了,它既避开了命题作文的弊端,语文教师又可以从容批改学生的周记而不会耽误其他教学工作。初写周记,学生也会觉得困难重重,但只要经过三、四个学期的训练,大多就能过关,所以学生不会像写命题作文那样对写周记畏如虎蛇的。如能在初中三年自始自终坚持周记写作,学生作文水平是会得到显著提高的。

对于周记内容,老师无需限定,应让学生把内心想说的话说出来,想表达的情感抒发出来,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可写入周记中,渐渐地,学生周记写得多了,材料的选择,字词的运用,自然也“水涨船高”了,这也可以叫做“不锻自练”,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也有很大作用。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命题作文是“拔苗助长”,而周记是“自然生长”。

总而言之,周记写作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是思想教育的一个广阔天地,可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一)师法生活

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课内素材写作方法1.归纳整理式概述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围绕话题,对课内相关事例进行归纳整理,密集有序的进行组合,如:

大海,我问你,你感受过人类的渺小吗?古代的君王,都要向你祭拜。你的一个巨浪就能吞噬一艘船和上面的生命。可你是否知道渺小的人类的顽强。人类,是所有陆生生物中惟一敢于真正向大海挑战的。架起船帆白布,穿梭于海面上,为了生存,人类向大海索取衣食之本。当老人在海上与鲨鱼搏斗三天三夜,辛苦所得尽入鱼腹时,他仍没有屈服。渺小的人类啊,从不会被表面上宏伟庞大的事物所征服。当麦哲伦在海洋上绕地球一圈,当特里斯特号潜入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当科学家奋勇前往百慕大探索,大海,你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惧怕你,他们已能自由地在海上放歌了。

——《面朝大海》片段

这一段概述了语文读本中的《老人与海》与历史课本中的几个事例,很好地表现了作者“面朝大海”时的深邃思考。

建议:平时学习中注意对课本与读本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围绕几个专题进行专题整理归纳。如以“在逆境中成长”为话题,可将教材中司马迁《报任安书》、史铁生《我与地坛》、《合欢树》、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霍金《邂逅霍金》等身残志坚并有所成就的优秀人物事迹、名言归类整理,并高于课本,对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一、二_高考作文指导500字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一、借评议引出观点对和文章主题相关的一些事情、现象或哲语等,作一番独到的评析,从而自然地引出自己的观点,也是成功开头的一大特色。如:

记得有一位美国女作家曾说过,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聆听。的确,聆听所表现出的正是一种宽容、谦逊的人格,也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江西考生《学会聆听》)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四川考生《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二、借美国女作家的话点出“聆听是沟通的最高境界”,从而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很重要;先用形象的比喻铺陈痛苦对人的打击,再借评议对待挫折的不当态度引起的不良后果,水到渠成地亮出作者关于对待挫折所持的态度,自然贴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英语写作方法介绍

全文共 1161 字

+ 加入清单

攻克英语写作:滴水穿石,积累成章

考研作文作为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题型,是考研英语的压轴戏。考生在日常复习中应更趋向于积累。考研作文的复习和提高是与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学习技巧分不开的,在此,万学海文考研英语辅导专家提供大家一些练习方法及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考研作文分为大、小两类。小作文多以应用文体裁为主,例如求职信、感谢信、辞职信,道歉信等,这类作文不需要复杂华丽的文采修饰,表意明确就可以了;大作文的题型多是通过图片或者提示文字,要求考生完成提示所透视出来的问题。命题范围,从近几年看,都比较倾向于当前社会热门话题或观念。

一、欲速则不达,步步行进

想要达到一定的程度,首先要向这个程度看齐。就写作来说,如果你想将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到一个质的飞跃,首先你要懂得去吸取别人文章中的精华。这个吸取精华的过程就是阅读。只有多阅读,才能够培养起良好的语感,才会知道如何去构思,如何去质疑别人的观点,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论何时,大家都勿急躁,因为"跑"得好的前提是"走",

作文这种慢火候才能提高的题更是如此,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写作稳步提高的策略。

近些年写作考题的内容和主题,基本都与当年的热点话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平时多阅读英语报纸、杂志,能够帮助你掌握更多的话题资源。对于比较热点、比较重要的主题,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搜集整理。阅读的过程也应该讲究方法,应该以泛读与精读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一些好的文章建议你读过以后做英文阅读笔记(即观后感)。在读与写的过程中,你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快速提高。

二、在研读中背记

除了读与写,还要进行适当的背。背诵是积极备战快速提高写作成绩的一条捷径。建议考生可以选择历年真题中的写作佳文,先是研究,思考人家是怎么构思,怎么写的,获得高分的闪光点在哪。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能够在无形中增强你的表达能力。同学们也可以拿一些英语原著名篇来读、背,这样可以加强自己的语感,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地道。

三、每周一练,积累成章

表达能力需要考生平时多一点练习,给自己制定一个写作计划。一周至少练习一篇文章。在加强写作练习之后,你的文章才能够 "成章"。因此,实际动手的能力至关重要。平时训练的重点应该锁定在文章是否切题,行文是否表意明确、通顺,有无语法错误等。另外,一定要给每一次行文限定一个可行的时间。并且,按照这个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完成。

如果你能够找到范文,然后在练习之后进行比较,效果会更加明显。假使没有范文作为标样,建议你可以找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看一看。也许评看你作文的这个考生英语水平不是很高,但个人看别人文章的缺点很容易看出来。如果条件允许,找老师请教一下最好。

掌握好的方法加之持之以恒,相信最后的成功一定属于你,继续坚定的考研信念,自信满满的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一作文写作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在茫茫的人海中,对于四肢健全的我们来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呀!然而,有些人他们却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只有凭那触觉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只有凭听觉去了解那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节课中,我虽然没有体验“盲人”,但作为一个观众来说,我也有很多的感想。

看见钱老师手中拿着一条红领巾作为上课时用的工具,问号就爬满了我的脸,红领巾?有什么用呢?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原来钱老师今天要做一个“盲人摸人”的游戏。

首先,几位男同学自告奋勇。其中一位男同学通过黑白配后,被选定为摸的人。老师将他蒙上红领巾,还给他转了几圈儿。只见“盲人”顿时没有了方向感,他迈着小碎步,一会儿这边摸摸,一会儿又向那边摸索,在我们看来仅几步之遥的距离,而“盲人”却走得那么艰难。

就那么一瞬间,让我感觉到在光明中是那么地快乐,那么地幸福。看着他那无奈的表情,我在心里为他加油。哎,结果这位男同学摸着摸着竟然把前面的一位女同学摸到了,全班顿时哄堂大笑,可他仿佛特欣赏自己难得的劳动成果,紧紧拽着那女同学不放。

轮到我了,我心里乐滋滋的。“黑,白,赔”,我在心里暗自庆幸,不用当“盲人”了。游戏开始了,我发疯似地到处乱跑,像一只没了注意的老鼠。只见“盲人”一会儿摸这边,一会儿又往那边去了,她显得很无奈,因为眼睛看不见,所以她只能凭触觉,听觉。即使听到有什么动静,但由于行动不便也不敢做出大的反应。“盲人”是多么可怜啊!我想:现在“盲人”已分不清什么东西南北了。终于,“盲人”经过努力把一个人捉住了。精彩的游戏还在继续着。

游戏结束了,我轻轻地闭上了眼睛,也想尝试一下失明的滋味。那一刻,我如同在黑暗的小径里摸索着前进,人也好像随时要跌倒,无助、绝望的感觉油然而生。

终于,我忍不住睁开了眼睛,这才发现,快乐其实就在睁眼的那一瞬间。在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盲人需要我们帮助,虽然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但我相信,我们能用爱去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精彩。这节课,真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分词在句子中的用法新托福写作

全文共 870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三次课:分词句子中的用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及在句子使用分词

教学内容:

一、 动名词及不定式作业讲解

二、分词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两种。

作为谓语,现在分词和be 一起构成进行时;过去分词和be一起构成被动语态,和have一起构成完成时。

例如:

I am reading a novel by Maupassant. 我正在看一本莫泊桑写的小说。(现在分词和be 一起表示主语正在进行的动作。)

Mr. Robinson has drunk five glasses of wine already. 鲁宾逊先生已经喝了五杯酒了。(过去分词和have 一起表示主语已经完成的动作。)

The gold fish bowl was broken by Xiao Tao just now. 金鱼缸刚才被小陶打破了。(过去分词和be 一起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作为非谓语形式,分词可用作形容词和副词,在句子中充当定语、表语、补语和状语。但它仍保持动词的一般特征,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分词和自己的宾语、状语构成分词短语。 现在分词有一般式和完成式。它的一般式表示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的行为或存在的状态;它的完成式(having + 过去分词)表示在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前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现在分词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being + 过去分词)。

过去分词只有一般式,表示在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前发生的动作。过去分词(及物动词)本身可以表示被动的含义,因而没有别的被动形式。

例如:

Having failed three times, he didn’t want to try again. (=As he had failed three times, he didn’t want to try again.) 他失败了三次,不想再干了。(having failed 表示发生在前的动作)

Walking along the sands, Crusoe saw in the sand the mark of a man’s foot. (=While 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sands, Crusoe?) 克鲁索沿着沙滩走的时候,看见沙上有人的脚印。(walking 表示同时发生的动作)

The question being discussed seems important. (=The question is being discussed. It seems important.) 正在讨论的问题似乎很重要。

The old days are gone. 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gone 表示完成的状态)

I had my hair cut yesterday. 我昨天理发了。(cut 是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被人理发”。) 分词的否定形式是在分词短语前面加上not, never等否定词构成。

例如:

Not fearing the fire, the child touched and got a finger burnt. 小孩儿不知道怕火,用手去摸,把手指烫了。

Not knowing how to find the subway, I asked a policeman for help. 我不知道怎样找到地铁,就去找警察帮忙。

(一)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

(1)在语态上现在分词表示主动的意思,表示它所修饰的人或物的行为;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被动的意思,表示它所修饰的人或物是动作的承受者。换言之,现在分词是它修饰

的成分所作出的动作,过去分词是它修饰的成分所承受的动作。

例如:

convincing facts 有说服力的事实 / convinced audience 被说服了的听众

the exploiting class 剥削阶级 / the exploited class被剥削阶级

a frightening dog一条让人害怕的狗 / a frightened dog一条被吓坏了的狗

driving gears主动齿轮 / driven gears从动齿轮

(2)在时间上,现在分词往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过去分词表示动作已完成。

例如:

the rising sun (正在升起的太阳) / the risen sun(升起的太阳)

the falling rain(正在下的雨)/ the fallen leaves(落下的树叶)

stolen money(被盗的钱/偷来的钱)/ill-gotten wealth(不义之财)

a high-flying kite(高飞的风筝)

再看一些例子:

boiling water 沸腾的水/boiled water 开水/developing countries 发展中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 发达国家/an exciting story 令人激动的故事/ excited people 激动的人们

(2)在时间上,现在分词往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过去分词表示动作已完成。

再看一些例子:

surprising news令人惊讶的消息/a surprised man受惊吓的人/an inspiring leader具有号召力的领袖/the inspired soldiers受到鼓舞的士兵/a delighted speech令人高兴的演说/the delighted audience(感到)高兴的听众/a moving film动人的电影/the moved children受到感到的孩子们/a box containing tea装茶叶的盒子/the tea contained in a box装在盒里的茶叶/ falling snow正在下的雪/fallen snow box落在地上的雪

(3)做表语时的不同。现在分词做表语表示主语所具有的特征,意思是“令人如何”。过去分词多表示主语所处的状态,意思是“感到如何”。

例如:

His lecture is disappointing。I’m disappointed。他的演讲令人失望。我感到失望。

We are surprised to hear the news。The news is surprising。我们听到那消息吃了一惊。那消息令人吃惊。

The situation is encouraging。 We’re encouraged。形式使人鼓舞。我们感到鼓舞。

常用的还有:amusing/amused,astonishing/astonished,disappointing/disappointed,exciting/excited,frightening/frightened,interesting interested,moving/moved, relaxing/relaxed,satisfying/satisfied,shocking/shocked,surprising/surprised,terrifying/terrified,tiring/tired,worrying/worried等等。

(4)做状语的区别,分词短语在句中可做时间、原因、方式、伴随状语。现在分词的动作和谓语动作同时或几乎同时发生、意思是主动的。而过去分词的动作在谓语动作之前发生、意思是被动的。

例如:

Seeing nobody at home,she decided to leave them a note。看到没人在家,她决定给他们留个条。(主动意义,几乎同时)

The secretary worked late into the night,preparing a speech for the president。秘书工作到晚上很晚,给总统准备一篇演说。(主动意义,同时)

Tired of the noise,he closed the window。对噪音感到厌烦,所以他把窗户关上。(被动意义,

在谓语之前)

Deeply moved,she thanked me again and again。她深深地受了感动,再三谢我。(被动意义,在谓语之前)

Persuade by my mother,she gladly went there alone。在我母亲劝说下,她才高兴地独自去那里。(被动意义,在谓语之前)

如果现在分词的动作在谓语动作之前发生,现在分词要用完成形式,但意思仍然是主动的。 例如:

Having watered the vegetables,they began to pick up the Apples。=After they had watered the vegetables,they began to pick up the apples。他们浇完了蔬菜之后就开始摘苹果。 Having finished the work,he packed his tools and left。完工后,他收拾起工具走了。 分词做状语时,前面可用连词或介词。

例如:

After eating my dinner quickly,I went to see Jim off。我赶快吃过晚饭就去给吉姆送行。 Though built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the engine is still in good condition。尽管是在二战以前建的,这引擎仍然处于良好状态。

Unless paying by credit card,please pay in cash。如果不用信用卡付款,请用现金付。 Tom will never do this unless compelled。汤姆永远也不会干这种事,除非被逼无奈。 She’s been quite different since coming back from America。从美国回来后,她大变了。

(二)用法

1.作定语。作定语的分词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如果被修饰的词是something,anything,everything,nothing等,则分词放在这些词之后。分词短语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

例如:

This is an interesting book。(=This is a book。It is interesting。)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There is something interesting in the news。(=There is something in the news。 It is interesting。)消息中有些有趣的事。

The man sitting by the window is our math teacher。(=The man who is sitting by the window is our math teacher。)靠窗户坐着的那个人是我们的数学老师

The machine run by the old worker is made in Shanghai。(=The machine that is run by the old worker is made in Shanghai。)那位老工人开的机器是上海造的。

Most of students singing were girls。(=Most of the students who were singing?)唱歌的学生多数是女生。

Many of the villagers questioned refused to answer。(=Many of the villagers who were questioned?)被问的许多村里人都拒绝。

注意:(1)分词作定语与动名词作定语的区别:

分词和它所修饰的名词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动名词则没有这种关系,而表示它所修饰的词的用途或有关动作。

现在分词 动名词

A sleeping child(a child who is sleeping)正在睡觉的孩子 A sleeping car(a car for sleeping)卧车

A flying bird(a bird that is flying)飞鸟 A flying course(a course for flying)飞行课程

A swimming girl(a girl who is swimming)游泳的女孩 A swimming pool(a pool for swimming)游泳池

The running water(the water that is running)流水 The running track(the track for running)跑道 现在分词和它所修饰的名词都要重读,动名词所修饰的名词则不必重读。

(2)现在分词作定语时,它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或差不多同时发生)。

例如:

Who is the boy dancing over there?在那儿跳舞的少年是谁呀?

The girls swimming in the sea were in danger。 在海里游泳的姑娘们有危险。

如果两个动作在时间上有先后,一般不能用现在分词作定语,而往往用主从复合句结构。 例如:

The man who has gone to Shanghai will be back again。到上海去的那个人会回来的。

The teacher wants to talk to the students who smashed the windows。老师要找打破了窗子的那个学生谈话。

(3)be的现在分词being不能用作定语(可用作状语或被动语态中的助动词)。表示这种概念时,也用主从复合句结构。

例如:

He has a brother who is a worker。他有一个当工人的兄弟。

2、作状语。分词和分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表示时间、原因、行为方式等意义。表示时间和原因的分词短语相当于对应的状语从句。

例如:

Seeing the teacher entering the room,the students stood up。(=When the students saw the teacher entering the room,They stood up。)学生们看见老师走进房间,都站了起来。 (时间)

Heated,the Metal expands。 (=The metal expands if /when it is heated。)金属受热而膨胀。(条件、时间)

Being excited,I couldn’t go to sleep。(=As I was excited ,I couldn’t go to sleep。)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原因)

Being a student,he was interested in sports。(=As he was a student,he was interested in sports。) 他是个学生,所以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原因)

Inspired by Dr.Yang’s speech,Li Hua and his classmates decided to study physics harder。(=As they were inspired by Dr.Yang’s speech,Li Hua and his classmates decided to study physics harder。)李华和他的同学们受到杨博士讲话的鼓舞,决定更加努力学习物理。 (原因) The children went away laughing。=The children went away。They laughed as they went。孩子们笑着走开了。(行为方式)

The professor stood there,surrounded by many students。(=The professor stood there。He was surrounded by many students。)教授站在那里,许多学生围着他。(行为方式)

While reading the newspaper,father nodded from time to time。(=While he was reading the newspaper,father nodded from time to time。)看报时,父亲不时地点头。(时间)(分词前,可加表示时间的连词while或when。)

3、作宾语补足语。

例如:

Can you get the machine going again?你能使机器再动起来吗?

You should have your hair cut。你该理发了。

I saw him coming last night。我昨天晚上看见他来了。

4、作表语。

例如:

The film is very moving。这部影片很感人。

Your homework is well done。你的作业做得好。

The visitors looked surprised.参观者看上去很惊讶。

The boys were seen walking on the grass。有人看见孩子们在草地上散步。

5、作句子独立成分(分词有自己的逻辑主语时,称为独立主格结构。)

例如:

Flags flying,the army men marched in the streets。旗帜飘扬,军队在街上行进。

All his ribs broken,he lay half dead。他的肋骨全部折断,半死不活地躺着。

分词(短语)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必须与句子的主语一致。如果不一致,必须用独立主格结构来表示,也就是在分词前面加上它的逻辑主语。

My wife had a long talk with Sally, explaining why she didn’t want the children to play together我妻子与莎莉谈了很长时间,解释她为什么不想让孩子们在一起玩。(现在分词explaining是句子主语my wife做的动作,它们之间是主动关系)

Given more attention,the trees could have grown better。如果对这些树多关心一些,它们本来会长得更好。(过去分词given表示的动作是句子主语the trees承受的动作,它们之间是被动关系)

We explored the caves,Peter acting as guide。我们到那山洞探险,彼得做向导。 (独立主格) The train having gone,we had to wait another day。分词短语做状语时,前面可以加上连词或介词,但是分词短语和句子之间不能用并列连词(如but,and),因为并列连词接的是两个并列成分,而分词短语只是全句的一个状语部分。分词和主句之间可用逗号。

例如:

误:Having been told many times,but he still couldn’t understand it。

正:He was told many times, but he still couldn’t understand it。

注意:(1)分词作状语时,逻辑主语即句子的主语;否则要用从句或独立主格结构来表示。 例如: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I saw lots of people there。(=When I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I saw lots of people there。)

我往窗外一看,看见那儿有许多人。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的逻辑主语,就是句子的主语I。)

(2)在see,hear,watch,notice等动词后,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语,通常表示(强调)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如果用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语,则通常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例如:

We sat two hours and watched the teacher make the experiment。我们坐了两个小时,看老师做实验。(两小时一直在看老师做实验)

We passed by the classroom and saw the teacher making the experiment。我们走过教室,看见老师在做实验。(只是在走过教宰的一刹那间,看见老师正存做实验)

I saw him enter the room, unlock a drawer, take out a document, photograph it and put it back。我看见他走进房间,打开抽屉,拿出一份文件,拍了照又放回去(表示一个接一个的一系列动作的全过程时,用动词不定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的写作变化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王旌舟

记得以前我的语文成绩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在写作方面,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傻子”,不管写什么样的作文都没有头绪,不知道怎么下笔,写出来的东西总是牛头不对马嘴。但是因为一个人,我的写作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我的同学——小红。小红长得瘦瘦的,有着两颗黑珍珠一般明亮亮的大眼睛,十分可爱,她的作文写得很好,老师经常表扬她。

记得有一天放学,我无精打采地走在路上,心里一直在想:“哎,这次作文又写差了,回家肯定要被妈妈骂。”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小红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像是看穿了我的心事,对我说:“王旌舟,别难过,我来帮你写好作文。”看着小红对我鼓励的眼神,我突然有了自信。我们约好第二天她来辅导我写作文。第二天,我到了约定的地方,发现她已经早早地到了那里。“要写好作文,一定要选好题材,积累好词好句……”她的话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点了点头,随后把我写过的作文交给她看。小红一一指出了我作文里一些错别字和文字不通的地方,最后说到:“我相信你一定会把作文写好的。”

往后的日子里,我坚持每天都读一会书,注意积累好词好句,渐渐地我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一次考试,我的作文竟然得了29分,妈妈知道后高兴地说:“啊,我的宝贝,写得真棒呀!加油,你可以写的更好。“看着妈妈脸上挂着的笑容,我第一次收获了写作带来的快乐。

现在,我的写作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进步了很多,能有这些变化都要感谢小红。虽然我已经转到另一所学校里读书,很难再见到她,但我永远也忘不了她对我的帮助,是她让我的写作发生了变化,是她让我更加自信,是她鼓励我坚持不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