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元宵节》(推荐20篇)

导语:一年中,我家乡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家乡的元宵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元宵节作文,请大家认真观赏!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浏览

5354

作文

1000

元宵节舞龙灯作文500字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

传说,土家族在很早以前没有舞龙习惯。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黄,溪河断流,来了一位能算天气晴雨阴旱、人间祸福的鬼谷先生,对土家人说:“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时排云,戌时下雨。”。他这话,被治水的金勾老龙听到后心想,凡间有如此能人还要我管什么水?!顿生嫉妒,便赌气将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内城外的下雨量倒改过来分。结果,倾盆大雨,水淹城内,房屋倒塌,淹死了许多人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后,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龙打入天牢,斩首示众。玉皇大帝放阴剑把金勾老龙斩成九节。此后,鬼谷先生又来对土家人说:“老龙被斩,是和我赌气而丧命,但他对民间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们要为他烧点香纸。”于是,土家人就制作九节金龙,到各村舞龙灯,叫人们敬奉,求老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之,舞龙亦成为土家族的传统习俗。

在阿姨家这个习俗也成为了每年的过春节。天一黑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锣鼓声和喧闹声。旁边的人兴奋地喊:“龙来喽,龙来喽!”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我们听到喊叫声,连忙踮起脚,昂首东望。

终于我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金黄的龙鳞土黄色的龙身,一个大龙头,上面有一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嘴巴张的老大老大,锋利的牙齿被露了出来,穿着铠甲的它像是刚才还在战场上欲血杀敌一样,现在像是在庆贺呢!

跟在后面的是一群人。他们个个托着用板凳支起的花灯,一会儿左摇右摆,一会儿快速奔跑,一会儿横冲直撞,一会儿……花式多的惊人。从屋顶向下看,这些成百上千的花灯组成的就像一条长龙在这儿翻飞盘旋。

这时,让众多人企盼的老虎来了。它的前爪微微抬起,舌头吐得常长长的,锋利的牙齿让人害怕,好像抓到了什么猎物,正准备大饱口福呢!后面跟着的当然是一个个游人了!有小孩,有老人,有妇女,还有青年们。

我们站在三楼,默默地看着:龙灯时而左摆,时而右摆,时而向前冲,时而后退。真是让人大饱舞龙灯眼福啊!

舞龙灯从六点持续到了十二点多,六个小时里这儿依然是人声鼎沸。人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龙灯会一直持续了三天,这三天里都分外热闹,郁闷的气氛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我喜欢舞龙灯,因为它让人充满了快乐与激情。你喜欢舞龙灯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元宵节英语

全文共 1827 字

+ 加入清单

Happy New Year arent in the past, the Lantern Festival. I am excited and

looking forward to its getting dark. In the evening, early supper, my father to

accompany me to go to the lantern.

Enter a gate, I was impressed by a red lanterns. Lanterns are the four most

beautiful women in ancient: Yang, wang zhaojun, sable chan and xi shi, the

moving posture they make every person who watch the tut praise good. Move on,

and I will think of a childrens song: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water to drink." See the three boys cry sigh, I couldnt help

laughing. This story also tells us a truth, do look beyond their own private

interests, pushed around the result is nothing. So, whatever we do, we are of

others, to put a little generous.

Across the small stone bridge, I see a beautiful peacock in corner, saw it

slowly unfold its beautiful feathers, a lot of tourists can not help a deep sigh

of "wow" and "wow".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is two dragon boat, with a

"leap" in the middle, two fish kept jumping before, and if really jumps the

gantry. Go forward again, the scene is spectacular. Only nine shape with

different color dragon churning the fly to the sky, a sign of the explosion of

China. Our country will be prosperous day after day!

Have seen lanterns, we went home. Walk the road, I think: next years

lantern certainly is better than this year!

新年的喜气还没过去,元宵节就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盼望着天快黑下来。晚上,早早地吃过晚饭,爸爸就陪我去看花灯。

一进大门,我就被眼前的一个大红灯笼给吸引住了。灯笼上有古代的四大美女:杨贵妃、王昭君、貂婵和西施,她们那动人的姿态使每位观赏的人啧啧赞好。继续向前,我便想起一首儿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看到那三个和尚哀声叹气的神情,我禁不住哈哈大笑。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光顾着自己的私人利益,推来推去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所以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为别人着想,放得大度一点儿。

我跨过小石桥,在转弯处看到一只美丽的孔雀,只见它慢慢地展开它美丽的羽毛,很多游人禁不住发出“哇”、“哇”的感叹声。河的对面是两只龙舟,中间夹着一处“鱼跃龙门”,两只鱼儿不停地跳跃前,好像真的跃过了龙门。再向前方走,那场面简直太壮观了。只见九条形状颜色各异的龙翻腾着向天空飞去,这象征着腾飞的中国。我们的国家将一天天地繁荣昌盛起来!

看过花灯,我们回家了。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明年的花灯一定比今年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快到了,爸爸我的妈妈要给我买灯笼,可是我想节省点钱,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自己做一个灯笼吧!”爸爸说:“咱们连材料都没有啊,怎么做啊?”我连忙从桌子上拿来一个大盒子,从墙边拖出一根长竹竿,从柜子里翻出水彩笔、剪刀,还有四张彩色宣纸。爸爸笑着说:“哈哈,原来你早有打算呀!”我的妈妈说:“可是有了材料,你知道怎么做吗?”我想了想说:“我可以把纸盒弄空糊上宣纸,在里面点上蜡烛,图案不就印出来了。”

开始动手,我想起了花儿,在纸盒上画出了蝴蝶;想起了晚上的天空,画出了美丽的群星;我想起了奥运会的志愿者,就画出了一个个的爱心;想起了梦幻的图形,便画出了一对对对称的图形。

画完了还要剪下来呢,我剪得很认真。爸爸我的妈妈都说我剪得又整齐又漂亮。我想:“如果灯笼上有这么几个洞不太好看,就往上糊上彩色的宣纸吧。”于是我在有爱心的那面糊上了红色的宣纸,在有小星星的那面糊上了黄色的宣纸,又在有蝴蝶的那面糊上了粉色的宣纸,最后在对称图形上糊上了绿色的宣纸。灯笼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今年是兔年,灯笼上应该有兔子啊。爸爸说:“你可以剪四只小兔子涂上颜色贴到灯笼上。”我马上兴高采烈地做起来了,不一会儿四只小兔子就变得栩栩如生。

经过我的努力,灯笼终于做好了,望着我自己亲手做的灯笼,我开心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宵节日记200字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吃元宵、放鞭炮、庆团圆,真热闹呀!炮像一颗颗小子弹一样飞向天空,接着出来了无数小礼花。

在小雪院子的外面,小丽和小飞在放炮,小丽急忙把耳朵捂住了,小飞一手捂住一只耳朵,一手点炮。旁边的小明和小红在打灯笼。

小红看见了前面的小飞和小丽在放炮,小红拦住了小明,小红对小明说:“小丽和小飞在放炮,我们过一会再走吧”。于是小红和小明停下了,一会炮响了,响的声音很大。放完炮以后,小红和小明走了。

院子里面开放着美丽的梅花,院子的门口挂着红彤彤的大灯笼,还贴着春联。啊,元宵夜多么热闹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元宵节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记得前几年,幼儿园在元宵节的当天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活动的内容是猜灯谜。

那天早上,我与外婆,母亲一起出发,不一会儿,就到了幼儿园。进入幼儿园之后,我们眼前一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原来许多小朋友都带着家人早早的来参加猜灯谜元宵节的活动呢!我们三人迅速地进入人群中,马上加入了猜灯谜的行列。

抬头一望,一张张五颜六色的纸飘荡在空中,我看了看题目,眼花缭乱,有些都被聪明的人猜到了。许多的小朋友和家长们站在下面都在议论:这个灯谜的答案是什么?我盯住了一个灯谜,题目是影集,打一个世博歌曲,我绞尽脑汁想也想不起来。只好求助于我的母亲,母亲回答我说,是相聚在这里,我想:影集不就是许多的电影汇集在一起嘛?那么不就是相聚在这里吗?对,我马上去向老师汇报答案,没想到,居然猜对了,奖品是一颗糖,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又和父亲一起在家门口看别人放烟花,美丽的烟火,有五彩缤纷的颜色:红色、绿色、蓝色……今天晚上的烟火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啊!

那么元宵节有这么有趣的活动,它的来历又是什么呢?外婆说:正月是农历的圆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爱这个节日,它非常地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元宵节

但是天公不作美,下午开始下起漂泊大雨。我还是早早的吃晚饭,期盼着出去看一场热闹的龙腾元宵。

我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听着外面的动静,终于传来一阵“叮咚呛,叮咚呛……”的锣鼓声,我立即欢呼雀跃等奔向外面:我盼望的龙灯终于出现。来到中澳大酒店门口,一条满身披甲的金龙展现在外面眼前——这真是一条风雨无阻的龙呀!远处又传来阵阵锣鼓声,又有一条龙将要来到。这条龙看上去比刚才的这条威猛多,鼻子里突出的火焰直冲向云霄,五颜六色的火光,美丽极!这条龙还没有离开呢,巷弄里又出来一条龙,这条龙气势磅礴的飞奔而来,大有跟前面的龙一较高下之势。这下可热闹,两条龙并不像我们所期待的一决雌雄,而是给观众们上演一出双龙戏珠的好戏,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意犹未尽中我回到家里,回味着刚才的美餐,期待着明年的元宵节会有一个好天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精彩的舞龙盛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节猜灯谜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谜题:元宵虎会 (打字一)

谜底:夤

谜题:元宵节后 (打字一)

谜底:完

谜题:元宵节后东陵行 (打字一)

谜底:院

谜题:元宵前后共团圆 (打字一)

谜底:期

谜题:元宵前后共相聚 (打字一)

谜底:期

谜题:举头望明月 (打一词语)

谜底:仰光

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 (北京地名)

谜底:圆明园

谜题: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打一财经词语)

谜底:调资

谜题:元旦元宵捷报频传 (打一成语)

谜底:节节胜利

谜题:层云隐去月当头 (打字一)

谜底:屑

谜题:家家迎元宵 (学校用语)

谜底:第二节

谜题: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谜题:赶制元宵闲不住 (五字口语)

谜底:忙得团团转

谜题:元宵节前后 (现代小说)

谜底:二月

谜题:元宵回暖 (韵目带数)

谜底:十四寒

谜题:元宵之夜遇徐娘 (《射雕英雄传》人物)

谜底:胖妇人

谜题:正月十五晨炊忙 (中骊双珠)

谜底:元宵·早点·火烧

谜题:正月十五打牙祭 (打一成语)

谜底:一年一回

谜题:十五日 (打字一)

谜底:胖

谜题:元宵出门赏灯 (常言俗语)

谜底:外行看热闹

谜题: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 (节日纪念日)

谜底:元宵节

谜题:此时此地 (剧目)

谜底:元宵谜

谜题:一夜鱼龙舞 (民俗风俗词语)

谜底:元宵灯会

谜题:新春佳节话元宵 (报刊名)

谜底:半月谈

谜题:婚期定在元宵后 (打一成语)

各位谜友大家好,2017年为鸡年,首先我们要为大家送出的是

关于鸡年关于鸡的谜语:

谜面:从小浑身白,长大变毛色,若要分男女,看它头顶就晓得。 (打一动物)

谜底:鸡

谜面: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呼得众人醒。 (打一动物名)

谜底:公鸡

谜面:头戴珊瑚笔架,身穿五色衣裳,一声高唱,日出东方。 (打一动物)

谜底:公鸡

谜面:一朵红花头上戴,一件花衣身上盖。天还没亮就起床,唱得太阳升起来。 (打一动物)

谜底:公鸡

谜面:头上一朵红花开,花衣不用剪刀裁。虽然不是英雄汉,一声叫起万门开。 (打一动物)

谜底:公鸡

谜面:稀奇稀奇真稀奇,外生骨头里生毛,有朝一日稀奇转,里生骨头外生毛。 (打一动物)

谜底:雏鸡

谜面:小小哥儿嗓子妙,早上昂头把鸣报。 (打一动物)

谜底:公鸡

谜面: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亥 (打一成语)

谜底:鸡犬不留

解析:“酉戌”对应的生肖是“鸡狗”。

谜面:个子不高,全身长毛,站着不走,躺下乱跑。 (打一物)

谜底:鸡毛掸子

谜面:雀儿栖树间 (打一字)

谜底:鸡

谜面:树中栖鸟闻叽声 (打一字)

谜底:鸡

谜面:鸿江别后又重逢 (打一字)

谜底:鸡

谜面:又见伯劳向东来 (打一字)

谜底:鸡

谜底:喜出望外

谜题:煤球和元宵一样 (打一成语)

谜底:混淆黑白

谜题:元宵 (打一成语)

谜底:一朝一夕

谜题:元宵节后捷报多 (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谜题: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语)

谜底:众望所归

谜题:元宵之后柳吐芽 (打一成语)

谜底:节外生枝

谜题:万家灯火闹元宵 (电影名)

谜底:不夜城、乡情

谜题:灯谜会猜庆元宵 (古文句)

谜底:破题儿第一夜

谜题:元宵莫来缠·上楼格 (篇目)

谜底:望勿纠正

谜题:元宵灯火已阑珊 (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望多关照

谜题:观赏元宵灯谜 (打人名二)

谜底:张节、文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元宵节日记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到了,妈妈把我抱到了车上(因为我的腿受伤了,还不能下地行走),快到放烟花的地方时交警把路封了,不允许车辆出入。然后我又乘坐小姨的电动车,才到了目的地。我看个烟花可真不容易阿!

烟花开始燃放了。阿!可真美呀!有五彩缤纷的圆球冲上天空,随着一声声巨响,烟花在空中炸开,有的像圆圆的笑脸,有的像红色的五角星,还有的像数字。看的我眼花缭乱。最精彩的是一个个红色的灯笼在天空中摇摇摆摆的飘了很久。这天过得可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宵节的那一天初中记录日记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灯会上。“哇!这里是光的世界,灯的海洋,美极!”妈妈没有注意我说话,因为她已经被那些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花灯迷住。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瞄上“十二生肖”这组灯。“子鼠、丑牛、寅虎……”我脱口而出。只见那老黄牛“咚,咚,咚”敲着大鼓,蛇“咣,咣,咣!”的敲起小锣,动物们手中各执一种乐器,它们真实多才多艺呀!我和妈妈赞不绝口。

令我最投入的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组灯,这组灯真是一绝呀!刘姥姥身穿乡下手工织的粗布衣,带着她那小孙子,正在观看大观园里的美景。那种目不暇接的样子实在可笑!旁边的小亭子里坐着三位如花似玉的美女,头戴凤冠,身穿锦裙,怀抱琵琶,弹奏着优美的乐曲。旁边的树上开着娇艳无比的花朵。

还有那“八仙过海灯”铁拐李、何仙姑、吕洞宾……“啊!妈妈,快看那边!”我一把抓起妈妈的手,挤进人群簇拥的`一组花灯前面,只见一位高贵、美丽的公主坐在宝座上,下面是一只大白象,驮着这位公主。两边各有一只开屏的孔雀,它那大尾巴上的花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那美丽的公主还不时地看看这边,瞧瞧那边。像自我陶醉似的。

我觉得接下来的这组灯是我们的骄傲,“神州七号灯”。飞船上的三位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他们身穿宇航服,威风凛凛。妈妈对我说:“他们真是当今科技的先行者呀!”

还有一组灯是“牛郎织女灯”,牛郎挑着他们的一对儿女,他俩在喜鹊搭成的桥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多么逼真,多么感人的画面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快乐话题初中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过去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来了,有人说除夕是快乐的,而我却说元宵节是美丽的、迷人的。 The New Years Eve has passed. The annual Lantern Festival is coming. Some people say that New Years Eve is happy, but I say that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beautiful and charming.

元宵节的夜幕降临了,天空中漆黑一片,好像有一块黑布笼罩着大地,在天空中,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好像是嫦娥绣上去的,一动不动,好像被元宵节的美景吸引住了。天空中偶尔会飘过几丝白烟,白烟里散发着鞭炮里火药的味道。

地上有许多人,人们急急忙忙像一个地方走去,等到了指定地点后,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在公路上,可成了出租车的天下,司机们刚拐过一个弯来了一个客人,过了一弯下去一个,司机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虽然他们累,但腰包却鼓起来了,可把司机们乐得合不拢嘴。在路旁的雪堆里,一米有一个洞,每个洞里放着一枝蜡烛,这些蜡烛代表着对亲人的思念。

你听啊,“砰、砰、砰”。“噼里啪啦”,许多烟花在空中爆炸了,这响声汇成一曲曲交响曲,这曲子中有美声派、民歌派、儿歌派。你瞧啊,一个烟花飞到了空中,好似一棵树,树的叶子是无颜六色的,过了几秒钟,叶子慢慢拉长,好似无数的小星星。又一烟花飞到天空中,这个烟花好似一只孔雀开屏一般美丽。霎时间,许多烟花在空中爆炸了,那些烟花在空中五彩斑斓,有的像流星划过,有的像雪花似的把漆黑的夜晚照的相白昼一样。

看到这些美景使我浮想联翩,过去的节日中只能放100或500响的,如今,都有1000或5000响的,这代表着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盼望着明年的元宵之夜会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73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瑟瑟寒风中来临了。节日气氛不很浓,但还是盼着节日的喜庆来感染自己。早上还和唐山的小丫头聊天来着,丫头说,她那里对元宵节很淡漠,当给她祝福时,才想起。而在我们这里不同,正月十五要比春节隆重,比春节还要热闹!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家家团圆的日子。而在现在,能团圆只是个梦想了。因为城里学生要在十五前开学,成人在初六七上班。等到元宵节这两天能休息就不错了。所以为了生意及孩子上学,想我老家在外谋生的人们,已经好多年没能在家好好度过一个祥和温馨的元宵节了。所以现代化带来的是方便迅捷,而对传统节日却不那么浓重了,这事的人们不得不感到点些许遗憾!其实,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更加怀念那并不十分遥远的日子,过正月十五的日子!

我们现在还在过元宵节这个节日,不但过,而且很隆重。因为每年正月十四这天要给祖先上攻品。在娘家还讲究,因为贡品不止是馒头之类的了。供品里有刺猬、麦子垛、田鼠之类的,这些都是面食做的,很精巧,可称得上是艺术品。关于它们的做法,我在去年的元宵节里详细说过。因为我毕竟跟着做过多少年,很熟练的。贡品上三天,十六这天撤掉。

十四下午要包饺子,而饺子不是在这天吃。要等到十五太阳没出来之前,下饺子,上供。然后全家人再吃。也有不同的风俗,有头天晚上吃的。这叫“发紫”。十五中午吃包子,也就是说元宵节这天又要忙碌,包子人吃,也要上供桌。于是佛前香烟袅袅,颇为神圣。十五晚上家人在一起时吃元宵,共享天伦之乐。三天里要不断的给佛龛前烧纸钱,每次吃饭,每次上供都要烧的。除此之外,晚上每个房间也是如此。这大概是老人们的祈祷家人平安的一种方式吧!一直沿袭到现在。

其实最热闹的元宵节的夜晚。元宵节要热闹三天。这三天里有着不同的讲究。在几天里,每个屋子里的灯要亮起来。等到深夜之后才能关。三天的灯节,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十四这天叫“鬼灯”,十五叫“神灯”,十六叫“人灯”。一般烟花爆竹在十五在这天放得最多。十六这天的花灯是留给出门子的闺女看的,所以在老家十六这天出门子的女子可以回娘家看灯。这三天里,人们都要出来走动,跟着锣鼓,满村转。要说最重视的还是十六这天的灯。这天叫“人灯”,即便平时极不爱出门的,也要出门走走,这叫“溜百病”,走一走一年保平安!所以十六这天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出门走一走。

正月十五看花灯,一个是看烟花,再就是看灯。在家乡烟花好看,灯却不离奇。所谓的灯,就是各家各户的灯都亮着,其实这风俗已流传多少年,这烟花和灯,也有着不同的演变。现在都是电灯,记得小时候,电还不方便的时候,每家的灯都是煤油灯。每家每户的家门口亮的都是老式煤油灯。稍微奢侈一点的,就是弄个漂亮彩饰的外壳,里面点上蜡烛,红通通的就有了节日气氛。其实最快乐的还是孩子们,孩子们提着自制的灯笼,当蜡烛的光透过红色的细纱,也是一番别样的喜庆!关于怎样制作灯笼,年代久远,我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自制爆竹与烟花,普通的废旧书本,鞭药及鞭芯子,擀鞭筒,填鞭药,上鞭芯。所以那时候分辨谁的鞭炮好,就听响就可以了。手艺差的,连连都是哑炮。而手艺好的纸被震得粉碎。最响的是“二踢脚”,响声大,底下一声震出去,在天空中炸开。而烟花的制作更为精心,因为稍不注意就会有危险,晚上人多,要烟花蹦出去,那不是闹着玩的,有一年制作烟花的人用的是一个氧气罐,当烟花燃起,人们看到的不是烟花,而是一枚重型*飞出去把个活生生的十一岁男孩给炸死。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人们娱乐的同时也接受了惨痛的教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过元宵节时,买到的都是国家正式厂家出产的烟花,相对危险系数要低很多。人们可以放心的去欣赏花样繁多的烟花爆竹。

正月十五可以接未过门的儿媳妇过年,于是,在看花灯的同时,还可以一睹新媳妇的光彩!多少年了,那种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花绽放的花束照亮整个夜空,那种愉悦,畅快也只有元宵夜里拥有!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人们对节日却慢慢淡化,而磨灭不了的是那元宵节留给人们的记忆。又是一年元宵时,听得不远处密集的鞭炮,看着窗外依稀可见的美丽烟花,美好的记忆重又浮现在眼前,我的家乡父老我的兄弟姐妹你们可曾安好?在这漫天璀璨的花海里,在春意渐浓的夜色中,衷心祝福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元宵节快乐!龙年吉祥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元宵节的三年级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3月5日,虽然要上学,但我过了一个愉快的元宵节

上午,吃完早餐,我走在繁忙的街道上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亮,我和同学一起上学放学。

中午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有:姐姐姑妈,哥哥,小冉。

吃饭的时候,桌子上增加了一道食品,那就——汤圆。我喂了小冉几口饭菜小冉开心地笑了她好可爱。

中途我们干杯说了祝福话,过的热闹快乐。

晚上我写完作业和爸爸看了会元宵晚会。晚上我们听到了家家户户传来的鞭炮声这是我们的传统习俗。

我觉得小冉十分可爱,白白的皮肤,水灵灵的眼睛,带着蓝色的帽子。

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元宵节简单的灯谜

全文共 1183 字

+ 加入清单

灯谜元宵节一定要玩的节目,不少家庭都会自制一些灯谜来活跃气氛,让过年的气氛更加热烈,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元宵节简单的灯谜,一起来看看吧!

半部春秋。→谜底:秦

半导体。→谜底:付

半耕半读。→谜底:讲

草上飞。→谜底:早

池塘亮底。→谜底:汗

抽水泵。→谜底:石

春去也,花落无言。→谜底:榭

弹丸之地。→谜底:尘

顶破天。→谜底:夫

东郊远树看如画。→谜底:邦

多一半。→谜底:夕

丰收。→谜底:移

凤头虎尾。→谜底:几

后村闺中听风声。→谜底:封

建国方略。→谜底:玉

今朝泪如雨。→谜底:漳

进水行不成。→谜底:衍

两点天上来。→谜底:关

两人十四个心。→谜底:德

另有变动。→谜底:加

内里有人。→谜底:肉

弄璋之喜。→谜底:甥

刃。→谜底:召

入门无犬吠。→谜底:问

入史册。→谜底:更

陕西人十分好。→谜底:附

上无兄长。→谜底:歌

上下一体。→谜底:卡

十个哥哥。→谜底:克

十五天。→谜底:胖

石头旁边有块皮。→谜底:破

是非只为多开口。→谜底:匪

书签。→谜底:颊

说他忘,他没忘,心眼长在一边上。→谜底:忙

思。→谜底:十

四个晚上。→谜底:罗

送走观音使不得打一字还

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谜底:一

尾生死前犹念伊。→谜底:一

无尺土之封。→谜底:一

武。→谜底:斐

血盆。→谜底:唬

一家十一口。→谜底:吉

一家有四口,还要养只狗。→谜底:器

雨。→谜底:池

岳父大人。→谜底:仗

早不说晚不说。→谜底:许

中央一条狗,上下四个口。→谜底:器

上下一体。→谜底:卡

另有变动。→谜底:加

异口同声。→谜底:谐

颠三倒四。→谜底:泪

凤头虎尾。→谜底:几

弹丸之地。→谜底:尘

四个晚上。→谜底:罗

熙熙攘攘。→谜底:侈

连声应允。→谜底:哥

孩子丢了)。→谜底:亥

池塘亮底。→谜底:汗

内里有人。→谜底:肉

谢绝参观。→谜底:企

床前明月光。→谜底:旷

对影成三人。→谜底:奏

总是玉关情。→谜底:国

柴门闻犬吠。→谜底:润

我独不得出。→谜底:圄

三点河旁落。→谜底:可

二十四小时。→谜底:旧

两点天上来。→谜底:关

入门无犬吠。→谜底:问

一人背张弓。→谜底:夷

说话的技术。→谜底:团

第二次握手。→谜底:观

开门日正中。→谜底:间

李时珍所着。→谜底:苯

一口咬破衣。→谜底:哀

非正式协定。→谜底:药

有一点不准。→谜底:淮

宿鸟恋枝头。→谜底:术

日月一齐来。→谜底:胆

进水行不成。→谜底:衍

天际孤帆愁别离。→谜底:穗

十日画一水。→谜底:洵

一一入史册。→谜底:更

四方一条心。→谜底:愣

日迈长安远。→谜底:宴

驿外断桥边。→谜底:骄

陕西人十分好。→谜底:附

早不说晚不说。→谜底:午

西安相聚之日。→谜底:晒

一直真心相对。→谜底:非

对方进了一球。→谜底:哼

孤峦叠嶂层云散。→谜底:崛

江西如今变了样。→谜底:冷

后村闺中听风声。→谜底:封

送走观音使不得。→谜底:还

一点一点得知。→谜底:短

除夕残年又逢春。→谜底:桀

水映横山落残红。→谜底:绿

遥指红楼是妾家。→谜底:舒

画前画后费心思。→谜底: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宵节小学优秀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妈妈带着哥哥、姐姐、我与妹妹一起去看花灯。

“哇!好漂亮啊!”姐姐情不自禁的惊叹了一句。我们首先看到了与谐门,那悠扬舒缓的音乐让姐姐与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来。

我喜欢“十二生肖”那组灯,瞧,龙在“嚓!嚓!嚓!”的打小钹,蛮有节奏的!猪用尽全身的力气“咚!咚!咚!”的抡着槌子敲大鼓……锣鼓喧天,笙箫齐鸣,十二生肖音乐会给元宵节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我与姐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后面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与姐姐异口同声地叫了一声。原来是威震四海的托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见塔内缓慢的旋转着人民币的画面,我想大概就是恭喜人们发财吧。实在就是太随人愿了!

我们又赶到了爸爸、妈妈那里,这时他们正兴致勃勃地看着“空城计”呢!只见诸葛亮稳坐城头,不慌不忙地弹着琴,真的是一种处变不惊、沉着镇静的大将风范啊!

今晚真是五彩缤纷的花灯连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汇成海,欢歌笑语形成潮啊!我们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节的欢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的元宵节优秀作文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看花灯的节日,同时也是做花灯的节日,在这一天,在爸爸的召唤下,我和我一起做了一个花灯,

爸爸先去找彩纸,而我在旁边画花灯的样式,画兔子,还是画羊,或者画个大大的老虎,吓死别人?正当我还在想的时候,爸爸已经找好了彩纸,催促我快点,于是我只好画了一只兔子,多亏我平时画的比较多,所以兔子被我画的有模有样的。

爸爸根据我的样纸,先拿来剪刀剪了几个圆的纸样,兔子不是这样的呀!我心里想到,但是我知道爸爸做事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于是我静静的在旁边看着爸爸紧接着就把花灯模子做好了,看到花灯的雏形了,我心里高兴极了。

接下来就等着把的画的粘上去就可以了,那样一个花灯就完成好了,我在上面写上了我稚嫩的字,虽然看上去有些滑稽,但是我还是很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个花灯。

做好了花灯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上街去炫耀一下。来到大街,大街上到处喜气洋洋的,他们的花灯可是惟妙惟肖,花灯的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有的是花草虫鱼。

奥运福娃样子的花灯小朋友们提着栩栩如生的花灯,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我看到远处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在比花灯,我急忙提着花灯走上去,大家围上来七嘴八舌议论着都夸我的花灯别出心裁,独一无二真漂亮。我说:这花灯是我们亲手做的。真开心啊!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十点多了,我们只好走回家了。今晚真是一个愉快又难忘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一的元宵节作文整理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传说道教信奉的“三官神”,各有自己的生日,其中天官的生日正是正月十五。据说,每到正月十五,天官就向人间赐福。于是,人们便兴高采烈地在这一天,给“天官神”过生日,祈求“天官赐福”。自此以后,宗教礼仪与民间习俗融为一体,元宵夜张灯结彩蔚然成风。

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可热闹了!

夜幕刚刚降临,我们就去街上赏花灯。哇,五颜六色的化灯形态各异,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红囊黑籽的西瓜灯,黄澄澄的桔子灯,五角星似的杨桃灯,红通通的草莓灯……知道我为什么都说水果灯吗?因为这些水果灯都栩栩如生,非常诱人,让人看了就想咬一口。

再看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五个一群,三个一伙,个个笑容满面。看,这一个老奶奶鹤发童颜,步履轻盈,还穿着花衣裳哩。瞧,这位叔叔,左边是爷爷奶奶,右边是阿姨,脑袋上还顶着个小弟弟,全家其乐融融。

再看看这街上的表演队,这边是舞狮子的,舞得多么起劲啊!那边是踩高跷的,瞧他们舞起剑来,依然健步如飞。前面是耍龙灯的,他们可真不容易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还有闹社火的,猜灯谜,形式丰富多彩。

当我登上了附近的小山,美丽的夜景尽收眼底。一片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整个街上繁忙而热闹。

一回到家,奶奶就把热气腾腾的汤圆摆到我面前。一眼看去晶莹剔透,闪烁着珍珠般的光辉,真让人有点舍不得吃。但是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口吃下去,香香的,甜甜的,软软的,满口留香,回味无穷。

妈妈说:“你知道为什么要吃元宵吗?”我说:“是为了祈求家庭团圆,亲情友好吧,对不对呀!”“你怎么知道的?”妈妈说。“因为我肚子里的墨水多呗!”“小鬼!”

今天的我们,或者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节日的快乐;或者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赏心悦目的元宵晚会;或者漫步在繁华的街道。尽管我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同,但天边明月初升,庆祝节日的心情是相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元宵节作文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很快就要元宵节了。学校让我们每人带个手工灯笼过去。我不擅长做手工灯笼,一是手不巧,二是没材料,三是压根儿不知道应该要把灯笼做成什么样。没办法,只好让爷爷做。

爷爷细心地选择好了木材,开始给我做灯笼。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刀,往木头上削去。削了一阵子,那块木头成了一根小木棒,他再用尺子量了一下度数,对准后用笔作个记号,把刀压在上面,一用力,木棒就出现了一个坑。他用刀在里面又削了一阵子,坑就变光滑了。他照着这些动作,又做了几根木棒。他把木棒按坑洞细心地拼在一起,拿出锤子和钉子,在各个接口处钉上钉子,用力敲了几下,一个灯笼骨架完成了。最后,他在骨架上贴上一张红纸作为外部装饰,系上一根结实的绳子,一个灯笼就完成了。

爷爷捧着灯笼,左看看,右看看,眼睛闪着智慧的光。他仔细端详着这个灯笼,直到认为没有地方还需要修改时才把灯笼给我。这个灯笼很普通——外表并不出众。但它的故事并不普通——它凝聚了长辈对晚辈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元宵节日记开头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我从小就喜欢吃汤圆,却不会包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快到啦,今天,我和妈妈准备一起动手包汤圆。

汤圆是用雪白雪白出的糯米或紫米做的,一个个被搓成滚圆滚圆的小球,看起来可爱极啦。

中午,妈妈带回来一袋紫米和糯米,这下我可乐坏啦!迫不及待就想包汤圆,跟妈妈学两手。我早已把双手洗干净,只见妈妈端来一盆雪白的糯米粉和紫米粉、一盆热水、芝麻花生。接着妈妈又把米粉倒入盆中开始和面,这时我把手伸入盆中搅拌,“哎呀,怎么米粉都沾我手上啦,真黏!”我“十万火急”,不停地甩手,求助妈妈。她笑道:“你水放得太多啦。”我又往盆里加一些面粉,终于把手拔开啦。下一步,我们又要开始揉面啦。我抡起啦袖子,模仿着妈妈的样子,用力地开始揉,总算把一步像样做好啦。

第三步最重要,关系到汤圆的模样,得搓小球、包陷,妈妈搓的十分熟练稳重,一口气就搓啦十来个鹌鹑蛋般大小的粉团,再放芝麻花生陷。对我来说困难的包汤圆,妈妈却做的那么容易、娴熟。我看着妈妈的样子,将擀好的面团抓起一小个,放在手中心,先是右手不动,左手轻轻地转动,越搓越快,越揉越圆,不一会儿,小面团变成啦一个球,我成功啦!我再放上几粒花生放手里搓,一分钟后,一个花生陷的汤圆出世啦。我这样连续包啦好几个,还做啦一个花朵造型的汤圆。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煮汤圆,煮汤圆要开水下锅,否则汤圆会互相粘在一起,用大火煮到水在沸腾时,汤圆第一次浮在水面,再加上少许凉水倒进锅内,到第二次水煮到沸腾,同样的方法煮三次,直到汤圆圆润透亮,又香又甜的汤圆完全熟透啦。

今晚,我吃啦很多汤圆,自己动手做的汤圆外面买的好吃多啦,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一元宵节感想的作文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辛弃疾的诗,是描写唐代正月十五晚上的热闹景象。关于元宵灯节还有一个传说。在多很多年以前,有一个村庄,飞禽走兽常来到这个村吃人。人们不想让这些飞禽走兽来吃他们,于是他们开始了打猎。

一天,一只神鸟飞迷了路,飞到了这个村庄,被一个人看到了,于是把用箭把鸟射死了。天帝知道了,大发雷霆,就说要把这个村子烧了。仙女听到了,就给村子报信。凡人中的一个老者告诉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时候挂灯笼,放灯火。这招果然好使,村庄幸免于难。于是就有了灯节。事实上灯节起源于汉朝。汉朝皇帝信仰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挂灯,看舍利子。汉朝皇帝也在正月十五在皇宫供奉舍利子,张灯结彩。一年年地形成习惯,流传到民间就有了正月十五灯节。

唐朝的上元节十分热闹。到了宋朝,过十五又有了扭秧歌、踩高跷、猜灯迷、吃元宵、划旱船、舞龙和舞狮等活动。明朝是正月十五最长的一个朝代,整整过十天的灯节。在民间,元宵灯节有许多习俗,在东北有放鬼灯、滚冰、打花脸等等,在南方还有偷菜呢!圆宵节也是中国的狂欢节和情人节。在这个时候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皇帝百姓,人们都到有花灯的地放去观灯,是男女老少团圆的大好日子。有诗为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可见元宵节既热闹又多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欢度元宵节三年级的话题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热闹的气氛,欢歌笑语的人们,这样形容元宵节一点也不错。 The lively atmosphere, the people who sing and laugh, this describe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not bad at all.

听妈妈说本次元宵节要举行一次扭秧歌大赛,许多矿的秧歌队都参加呢!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准备和姥姥起早去看扭秧歌。

元宵节那天,我和姥姥起了个大早,急促地穿好衣服、洗脸、吃饭、收拾东西。我们来到了市委门口,啊!我大吃一惊!街道两边早已人山人海了,我们找了个好位置等着比赛开始。

开始了!开始了!我兴奋得直拍手。只见第一个出场的是新建矿的秧歌队,有一辆车,车上坐着几位老先生在吹唢呐,打鼓奏乐。秧歌队的阿姨和老奶奶挥舞着鲜艳的大扇子,走着一式的步子,穿着一式的服装,戴着一式的装饰物,她们的脸蛋冻得通红的,但她们全然不顾,扭得仍然那么认真,那么兴奋。我兴奋无比,不停赞叹:“太好了!真漂亮!”我一边观赏着扭秧歌,一边把这队和那队比一比,看哪个队扭得好!扭秧歌真喜庆!有肥胖的猪八戒,瘦瘦的孙悟空,中等的沙和尚和唐僧,大花轿、骑驴等有意思的人物。每个秧歌队都发挥出了自己的表演,这劲头真足!

观众们议论纷纷,对这次比赛赞不绝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与幸福。

这次扭秧歌真有趣!真喜庆!它为本次元宵节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四年级元宵节日记300字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奶奶又包汤圆了。

我在一旁看着。她把糯米粉和成一个白白嫩嫩的大面团,然后搓成长条,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那小块的面团揉的圆滚滚的。为了使汤圆更美味,还包入芝麻、豆沙、草莓、枣泥、白糖等等。

刚搓好的汤圆,雪白雪白的,像一个个小圆球,可爱极了。奶奶把汤圆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就煮好了。她给我们一人盛了一大碗,闻一闻,啊,又香又甜!一个个汤圆像一个个剥了壳的鸡蛋一样晶莹透亮,真让人馋涎欲滴。夹一个放进嘴里,轻轻咬一口,软软的滑滑的。一种白糖味儿,在嘴里绽放。

我知道,奶奶希望我们吃了汤圆,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