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全国高考语文卷一作文优秀作文范文【精彩20篇】

你的理想是什么?未来的你会实现理想吗?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未来的我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103

作文

717

2024年语文高考作文话题预测范本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是体育生!在某些老师的眼里,我们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二流子。这是现在所处学校的老师评价。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很简单,在老师的眼里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好孩子。太封建了,难道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成绩好,分数高,一切都是美好的吗?不可能啊!

在我们步入高三的时候,因为学校的合作日期到了,所以我们被迁到本校。那些不懂的人都说本校好,可是他们不懂的是我们所遭受的白眼。是那么冰冷、那么的刺骨、那么的慎人。

我们没有在乎他们的眼光,那种充满奇异的眼光。

环境影响人,一点不假!

说句难听的,高中前两年我们都是闭着眼睛过来的!我们落下两年的知识,用一年来弥补,行吗?行,肯定行。既然你选择了远方,那就要风雨兼程的赶……

真的,当我们换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学习的氛围变了!我们比他们努力,因为我们有梦想;我们比他们能吃苦,因为我们可以在那炙热的太阳下带着信念的埋头苦练!我们成绩不好,可是我们在认真学习,我们分数不高,可是我们的行为道德却无人能比。不要瞧不起体育生,因为他们吃的苦比你想象的要多!

别让世俗的眼光把你给包裹了!

送给所有即将面临高考体育生,在最后时间段里不如奋力拼搏,让岁月刻上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全国Ⅱ卷《选择创造未来》高考作文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曾无数次地在思想上用“如果”来选择我的出身。没想到到了真正可以选择的时候,我却发现还有太多的牵绊,有太多的不舍,所以仍选择了我熟悉的这个城市,这个家……

也许你没想到——我有没想到,有重新选择出身的机会,我仍会选在那个时候,那个地点,那个家出生。

作出这个决定——因为亲情。至今,我才发现我爱这个家,深深的爱。忘不了,我刚出生爸爸眼里的欣喜与宠爱;

忘不了,长大了妈妈仍有的一句句叮咛;忘不了,在那个不大但很温馨的屋子里发生的一切的一切……我的家不大,不金碧辉煌,但爸爸、妈妈和我在那里有着忘不了的爱,应该那就是家的真正含义吧:一个温馨但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应该,就是仍依恋妈妈漫溢宠溺的眼神;

应该,就是放不下爸爸那双有力的大手;应该,就是放不下那屋子里的欢乐。最终,我仍选择在这儿——应该就是放不下那份亲情。

作出这个决定——因为友情。离不开朝夕相处的的同学;

离不苦口婆心的老师;离不开有美好回忆的校园。在这儿,承载着多少童年的欢乐,成长的记忆,青春的梦想。我爱和我朝夕相处了6年的小学同学,爱刚刚新结识的初中同学,就像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氧。我有些贪恋吧,贪恋那一份份纯真的友情,贪恋朋友握过的手的温度。我选择了这儿——就是贪恋那些不能忘的友谊。

作出这个决定——因为记忆。无法抛开过去的种种,重新选择;无法冻结原先脑海的种种;无法风化这片土地上拥有的一切的一切。我仍离不开,仍在这儿——因为记忆那些冻结不了的记忆。

我想,我无法做一只能自由飞翔风筝吧,不能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因为还有一根线牵着我,那里面有亲情、友情和无法割舍的记忆。也许,现在的城市才是我的天堂,拥有现在的一切就是我们的梦想,活在自己的梦想里就是飞翔!我终究还是没有权利选择的吧,因为有太多的过去。如果真的要选择,那我仍要在我的梦里飞翔,永远在属于我的一片天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高考语文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夜色中漫步桥上,遥见一人,手肘靠在大桥上,望江吟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定睛一看,此人头戴官帽,身穿朝服,项戴朝珠,坚定而刚毅的眼神中透露出公正与无畏,他不是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吗?

“林公,久仰大名,今日有幸一睹英姿,实乃三生有幸啊!”

林则徐缓缓地转过头来,拱手作揖:“过奖!过奖!”

“前辈您当初虎门销烟雄姿英发,令人叹服,但可曾想过,那些狗急跳墙的鸦片贩子会想方设法地伤害您?”

“那些万恶的鸦片让世人饱受煎熬,鸦片贩子更是人神共诛,我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岂有畏其之理!”林则徐紧锁双眉,右手抚髯,义正词严道 。

“那前辈您虎门销烟后被朝廷贬至边境,您可曾为其后悔?”我继续追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而避之!如果为了保住地位,而对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置之不理,此与小人何异!所谓万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时,我分明望见他眼中闪烁着一股坚毅的光芒,不禁五体投地:“前辈真乃豪杰也!”

“唉,我虽虎门销烟,但毒品祸源犹未根除,我虎门销烟又有什么意义?”林则徐摇着头叹息。

“不!您这一壮举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无数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缉毒的道路,现如今我国已加强了缉毒的强度,我虽然不敢保证明天、后天毒品会被完全杜绝,但我保证未来的某一天世界将会变成无烟的世界!”我正色道。

林则徐目中有些赞许:“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言罢,他便转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或是幸福,或是忧伤,或是积极,或是消沉......

从亚当与夏娃的叛逆始,上帝就创造了人类.它赋予人类的不仅仅血肉之躯,更是那思维的方式.思维是最为敏感也最富于生命力的东西,改变思维的角度与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思想是快乐的源泉,但并非所有泉眼涌出的都是快乐 -- 这便是思维方式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高考语文作文经典素材汇总:人间真情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1.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2.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3.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4.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评析

全文共 10716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I卷

【原题回顾】

阅读下列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寓意和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波波解析】

漫画类作文,新吗?真不新!2010全国I卷就是漫画类作文(猫不吃鱼),只是换一种启发你作文立意的形式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比较而言,其实跟文字材料类的作文审题差异并不大。由实(材料、漫画)到虚(哲理),再由虚(哲理)到实(生活现象),再由实(生活现象)到虚(生活感悟),这一构思的基本路径和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没有改变。

漫画类作文,怕吗?真不怕!特别是全国卷的同学,图文转换题中漫画类的训练不正是为我们的漫画类作文审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么?虽然历年课标卷高考真题没有直接涉及漫画,但模拟题中亦是不少遇见,无外乎从四个角度来考查漫画:拟写标题、描述内容、揭示寓意(设题必考)、陈述看法。如此看来,漫画的审题,并不难,主要在于结合生活现实,读懂漫画寓意。

就立意角度而言,漫画的解读本来角度就不唯一,所以角度并不单一,自然也无唯一最佳立意,作文评判立意是一个方面,但又不是唯一衡量标准,再新的立意,写不好也枉然,再传统的立意,写好了同样能得高分。这一点大家可以关注下每年一些省份阅卷组官方公布的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立意可谓精彩纷呈、角度各异;文章亦是燕瘦环肥、各有千秋。以下简要地从一个角度试着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理念先行,追本溯源】

就题而言,上下、左右比较读图,可解读为,漫画讽刺了科学的学习评价标准和先进的人才教育理念的严重缺位。漫画中,左侧同学,考试满分,受到奖励(图中由亲吻的印迹形象的体现),但,稍有下滑(少2分),便被责罚(图中由巴掌的印迹形象的体现);右侧同学,不及格时受到责罚,但稍有进步,受尽恩宠。何故?唯分是从、急功近利的教育体制与教育心态在作祟,这亦是探寻该漫画现象的根源之所在。当下激烈的教育竞争、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现状,让学生从入学到高考,没有一天敢松懈,无形中让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变成了“只准进步、不准后退”,更有甚者,稍有退步,不由分说,便拳脚相加,严苛的家庭,父母联手混合双打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他们笃信“没考好源于没认真”、“棍棒底下出人才”等这一类教育理念。关联现实,关联社会,年初一则新闻引全网热议,武汉一小学生考“94分”被骂哭,据报道,郑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数成绩分别为91分、94分。“刚得知儿子成绩时,觉得这个成绩还不错。谁知道,和几名家长一聊,儿子的数学成绩连中等生都没达到,在平均分以下”,于是她大发雷霆。其事小,其理大。因为这折射了当下教育的功利心态,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与人才的培养。综上,急功近利、唯分是从的教育是教不出祖国的未来,更育不出孩子的前程。

漫画中两位小孩,背后站着的是不同的家长,但却有着趋同的教育理念,两位孩子都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成长,一如托翁所言,幸福的人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分数各有各的差异,但成长的遭遇却都是一样的。此情此境,我们理应警醒,是时候改变一下,我们的育人理念了。理念变了,评判的标准,自然也就随之而变,孩子的美好前程便可期许。

就教育理念而言,前些年,一份1934年由陶行知先生编写的《淮安新安小学六年级计划大纲》走火网络,大纲详细制定了“生活的方法”,下分“个人生活”和“团体生活”。前者共29项,其中前6项是这样的:1. 每天做一次运动;2. 每天做一次整洁;3. 每天写一篇日记;4. 每天喝开水;5.大碗和豆浆1大碗;5. 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6. 每天看本埠和外埠报纸各一份。其中没有提每天要做多少功课。这大概是一个大教育家的一次真正的教育实践吧,用实践和行动告诉我们“学习即生活”“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时隔七八十年之久,却能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实在是值得思考。我们敢断言,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在今后会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可。学习必然不是为了分数,更不能唯分是从,不管从教的角度,抑或是学的角度,有两点是必须要明确的,学习是一个伴随我们一生的过程,无论何时与何地,此其一;学习是为了让我们做一个更好的人,包括生活和精神方面。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前进,我们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只不过这需要一个时间,更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漫画虽立足批判,但我们亦不必一味批判,分析现象,追本溯源,以一个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提一个更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岂不更妙!正如漫画中孩子的成长,需假以时日,不急不躁,教育的前行,亦是如此。

当然,除此之外,能写的角度还很多,试列举部分,难以详尽,仅供参考。

莫让分数左右了孩子的成长。

坐在路边鼓掌,又何妨?

人才成长是有规律的,孩子的学习亦有规律,分数的起伏属正常现象,不宜苛刻对待。

进不奖,退不罚,平常心待之会如何?

巴掌与吻,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全国卷II

【原题回顾】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波波解析】

这道题的学科性是最明显的,给定的三条途径,比较而谈,可以;三选其一,也可以。当然,精选一个角度来谈,更宜写出深度和见解,而不会流于形式。语文素养的提升,算不得是热点话题,老生常谈,在当下却更加值得重视。语文不仅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学科,更事关文化的自信与传承。首先,从课堂的有效教学说起,这个角度可能算是学生最不熟悉的,如何教更有效?倒不妨来一起讨论一下。叶圣陶先生教语文,强调生活即语文学习的源头,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日积月累,方有独到领悟与素养的提升。好的老师理应强调引导,尊重个性需求,切实有效显得更为重要。这好比导游带你出行,你大可以用心去感知周遭的繁华与静美,但,导游需要按你的个性需求制定切实的出行线路和方案,如此,旅行方可圆满。有地方近两年考想象类记叙文多了,于是有老师在课堂上花上数月让学生苦读科幻,读《三体》,读《时间机器》……跳出功利的目的不谈,单看“大一统”式的阅读书目选择显然是背离了个性与实情的。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往往教学适得其反。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规划,正如导游个性定制的出行方案,按需定制,尽情游远。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理应尊重个性,兴趣培养,引导学生在墨香书海中自在畅游。当然,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

第二个途径——课外大量阅读。这倒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内容可写。语文素养的提升,少了阅读,少了大量的阅读,终究只是空谈!再好的词语,老师讲解明白了,真正的领会需要在生活中、在课外大量阅读中去体味,关于读书印象最深的便是课上的内容,在课外阅读中知识再现,那种惊喜与顿悟也许难以用文字记叙,却时刻记得。记得老师讲过“附加值”这个词后,竟然在时事政治类期刊上再次读到,“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来增加农民收入”,这种感觉丝毫不亚于在陌生的城市邂逅儿时的好友。沉静阅读,用心体会,个别词语的再现原来也如此的美好。还有一次与词语再现的领悟有关的词,好像是“审美疲劳”,不再赘述,要不阅读解析的您也该审美疲劳了。

相较之下,有效的教学可能受制于教学资源的不公平,社会生活的实践可能受制于时空的局限,阅读不同,相对更易达成。翻开课本,阅读诗词,读到的是美丽的意境,读到的是诗意的人生,读到的是先贤的哲思。阅读对语文素养的提升与益处,将伴随我们的一生的旅程,试举一例,至少,若是有一天,你遇上了四月的武大,樱花将谢,落红飘飞,细雨蒙蒙,你脱口而出的不是“我靠,真美,要是你在就好了!”倘若你多少读了些书,此时此景,浮现在你脑海的应是如秦观《浣溪沙》中的名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情绪,雅与俗的不同表达,来自于语文素养的差异,这素养来自于大量的阅读。这是阅读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的再现,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阅读之于素养的重要性。

从哲学的角度,实践似乎永远是第一位的,单从阅读对素养的提升来说,阅读的文章本身也是作者于生活实践中寻得的,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即是此理。我们读书,读社会,读人生,方式各异,但无外乎两种,直接经历、间接经历。阅读是读别人的,是为间接经历;实践是自己于生活中去寻觅,收获知识,提升素养。

总之,不管是教学、阅读或是实践,围绕其对素养的提升来谈即可。真实的感悟,总会让人产生共鸣。独到的见解,总会让人心生敬意。

全国卷III

【原题回顾】

历经几年时间,小羽在传统技艺基础上推成出新,研发出了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广西、云南、四川

【波波解析】

【双赢思维,共筑梦想】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必然需要创新的精神,创新才能不断进取,才不会步入时代后尘。材料中小羽创业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更让我们看到了比创新更为重要的思维——双赢思维。2015年湖南卷作文,给飞禽走兽提供理想憩息场所的大树想要去远方,飞禽走兽却拒绝,飞禽走兽是缺乏双赢思维的,若是带大树到远方,大树实现了梦想,飞禽走兽在远方也多了一处憩息佳处。相较而言,大树又恰恰是具备双赢思维,才在被拒绝后,想到了结出甜美的果实,将种子包含其中,飞禽走兽吃了后,大树的种子就传播到了远方。纵观当下,创业的时代,商业的竞争,不也如是么?竞争不一定是非得你死我活,还可以双赢;利益共沾,互利互惠,共创未来,共筑梦想,岂不更好!小羽也正是懂得了双赢,与同行们共享工艺创新专利,共同发展,才能在创业之路上越走越远,新产业也才越来越大。《孟子》中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智慧,也正在于此吧。互联网时代,更是一个开源的新时代。生活在互联网加的当下,不懂双赢,难得精彩,更难以在竞争的激流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分享是一种精神,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何乐不为?小羽懂得分享,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浙江卷

【原题回顾】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的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波波解析】

这道题颇为时尚新鲜,耐人寻味。当“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拥抱?刻意远离?保持距离?都可成写作角度。拥抱有拥抱的理由,远离有远离的缘由,不即不离也未免不是一种选择。谈VR,谈虚拟,其实都是在谈科技,科技是把双刃剑,哪一面都很锋利,虚拟也是如此。紧跟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拥抱科技,坐享虚拟世界带来的无尽乐趣,穿梭于时空之间,好不惬意,以此角度,似乎撰写科幻文章也会很有趣。当然,不少作家们在面对科技感十足的时代,似乎又都开始念旧了。余秋雨在《夜雨诗意》中疾呼现代文明让传统的诗意不再,特别是那段“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读罢此段,感触颇深。诚然,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也让我们再也无法享受赵师秀笔下那种“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情与无奈。科技,让作家熊召政散文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了过往的风流。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得更为直截,“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

山东卷

【原题回顾】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旅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却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波波解析】

这道题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就是一道久远的高考真题,也是当年最受关注的好题,2001年全国卷,青年人背着行囊过河,至河中央,船负载太重,青年人选择将“诚信”这个行囊抛进了水里。那么,我们走向远方不正如这个年轻人一样吗?行囊里要装满各种走向远方所必需的东西,这个东西包括物品,更包括必需的品质。

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的是什么呢?行囊里装着的地图,是吗?当然是,要走向远方,少了地图的引航,怕是会迷失途中,抵达就成了空谈。这地图,不正是梦想么?

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的是什么呢?行囊里装着的行程,是吗?当然是,要抵达远方,若少了精心规划,远行便忙乱无措,抵达就成了空谈。这行程,不正是计划么?

这好像是2016年最容易下笔的一道题,因为你的行囊,你作主!只要“走向远方”,行囊装什么看你的,反正有用无用的都可以,何况现在看来的有用,未来未必如此,倒是现在看来的无用,未来又未必真的无用。把握两点,言之有理即可。一是体现思辨,二是行囊里装着的不一定只能写具体物,也许更适合写一些与走向远方有关的品质。比如,以梦为马,奔向远方。梦想成了行囊中必备品。

【温馨提醒】任何一篇作文的写作角度都是难以详尽的,本着“题题评到、不求面面俱到”的原则,只是就题其中的一两个角度进行阐释。不在以上分析的范畴也并不等于跑题偏题,请知晓。特意放到所有高考科目考完后再发布这篇浅薄的见解,也是以免影响考生判断,左右了考生的情绪。每年考完都有很多同学发信息问是否会跑题,实际上,新材料作文只要你是从材料出发立意写,并不是那么容易跑题,倒是真想写跑题才需要“才华”!每年的阅卷中也没有那么多的跑题文章,因此,考生对此不必过多顾虑,静待下旬放榜。三个月后美丽的象牙塔一定会有你们的美丽身影!既然考试结束了,那么接下来的时间,不急不躁,备好行囊,走向远方。在这个行囊中,你可以选择装上一些上乘的著作,如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梭罗《瓦尔登湖》、纳兰公子《饮水词》、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等;在这个行囊中,你也可以选择装上一次美丽的毕业旅行,去哪里,你作主……在这个行囊中,你也可以选择装上一些助你走向远方的技能,满18岁可以学车,爱音乐可以学琴,爱艺术可以学书画……总之,以梦为马,奋斗趁年华......

北京卷

【原题回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波波解析】

对比上一年,三大方面得以延续:二选一,读写对接,想象类记叙文。北京卷二选一的出题是一个大亮点,更有助于让学生有内容可写。第一道题延续了去年的读写对接形式,去年则是用散文《说起梅花》引导出作文题“深入灵魂的热爱”,阅读对接写作,阅读给写作以启示,写作是对阅读的思考与拓展。第一题“老腔”关注传统文化,第二题“神奇的书签”关注阅读,推崇好读书与读好书,让阅读成我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引领手不释卷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谈传统文化,可以写的实在是太多了,“老腔”令作者震撼,也让作者感叹相见恨晚,在被它的魅力打动之后,作者说之前却未听过,再想听老腔却也很难如愿。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境遇可见一斑。题目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我们可以从“老腔”入手,放大到传统文化,谈谈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思考,比如文化的传承,艺术的感染力,精神的洗礼,等等。

谈“神奇的书签”,想象类记叙文,想写好并不容易,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个好故事,只要抓住好读书与读好书这个主题,编一个有趣味有细节的故事就达到了基本要求。

值得一谈的是读与写的对接,在我们平时的课程训练中也应加强,不管什么省份,考何种试卷,阅读启发写作,写作是对阅读的再理解与运用,无处不可读写对接,诗词鉴赏可以,当我们写景训练,何不拿诗词写景来练习一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个写景句,改写成现代文,怕也一点不输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古文同样可以对接,议论说理类文章,学习其说理逻辑,引用其独特的观点,如,2002年北京和2013年重庆重复考查过的古文篇目《吕氏春秋?异宝》,其中观点“古之人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总能给我们一启示和思考,就此作文,也是一种不错的训练方式。

上海卷

【原题回顾】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的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波波解析】

【尊重差异,充满善意】

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最不缺少的便是评论家,有时往往我也是别人生活中的评论家。而对他人的评价又因个人立场、信息不对等等,往往造成评价失之偏颇、过于偏激、难以客观。反过来,被评价的人又因缺乏自信、失却主见等,往往陷入舆论的苦海难以自救,世人皆知的父子骑驴的故事是一例,别人的评价让父子俩不知所措,进退两难。

此题立意颇多,肯否其实皆可,辩证阐释即可。从生活中来讲,若是对他人指指点点,评头品足,我们理当否定。价值观的差异导致我们认识的不同,既然不在一个价值体系的世界之内,又何必苛求他人呢?动辄评价他人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种文明素养缺失的表现,处世之道,学会尊重差异是当下人最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一个不懂得尊重差异的人,想立足于生活是个问题,社会上不少人因为异见,动辄武力加之,终归人生末路,不在少数,翻阅犯罪心理学易知;一个不懂得尊重差异的民族,想立足于世界是个问题,历史上不少民族因为排他,肆意屠杀异族,最终最向覆灭,不在少数,回顾世界历史易知。至此,定有人说,我们讨论的是评价他人,拿屠杀异族,排斥异见打比方,是否太过?非也,非也,要知道,有时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带来的危害不亚于持刀相向。正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上世纪初,著名影星阮玲玉不正是因“人言可畏”而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

认同差异的存在,并学会尊重差异,方是成熟的表现,更会让世界因此缤纷。有则故事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黑人计程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小孩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母亲答:“上帝怕世上只有一种颜色太单调,所以创造了不同肤色的人,让世界缤纷,让大家能够相爱。”到了目的地,计程车司机坚持不收车费。他说:“我小时候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天生注定比别人低一等。若当时母亲像你一样说出爱的话语。我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我不收你的钱,希望你能时时告诉别人,不同,是为了相爱。”诚然如此,接受一个人,便能学会一种新的人生态度;接受一件事,便能丰富自己的人生。试着接受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在教我们如何相爱。西汉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懂得尊重差异的表现;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是懂得尊重差异的结果。

换个角度,是不是一定不能评价他人的生活呢?也未必不能,既然互联网时代,将很多社会现象、热点话题推送到我们眼前,辩证思考,并参与讨论,未必就是对当事人的大不敬。那么问题来了,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势评价他人呢?其一,要有善意,目的必须是友善的,意见必须是建设性的,否则便是修养不够的体现了。弘一法师说“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大概便是教我们在评价他人的生活时,万不可求全责备,要学会“以恕己之心恕人”。其二,追求客观,不因个人喜好而论,更不能因为偏见而左右了评价的公正性,恰如《论语》中所言,“不因其人废其言,不因其言废其人”。类似观点在王安石的文集中也能见到,便是那句著名的“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其三,尊重差异,大千世界,因差异而丰富多彩,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亦是各自有别,不管是看问题或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存在差异在所难免。那么,面对差异,只要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求同存异,尊重差异。末了,给大家推荐一篇青年作家蒋方舟的文章《不要打扰别人的幸福》,实在是值得细细品读,这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差异,并学会尊重差异。

转换另一个角度,别人的评价,真的那么重要吗?在纷繁的世界里,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忘初心,不惧他人的评价,却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范仲淹遭谤被贬后作《灵乌赋》以回信梅尧臣,表达了纵然世事变迁、依旧不改本心的信念与坚守。范仲淹笔下的灵乌,大抵圣贤之士皆属此类。坚守本心,不惧诽谤,挫而不折,执著如初。那一句句来自心灵的呼喊,使人读之,肃然起敬:“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宁死也要鸣叫的灵乌,不正是那宁死也要直谏的大臣么?为报皇恩,为守本心,拼死一鸣,可敬可叹。

天津卷

【原题回顾】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波波解析】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选择新型的阅读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阅读方式多样,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谈开去,可以谈新媒体阅读方式的利弊思考,也可以谈传统墨海书香中阅读所带来的独有乐趣。

当我们谈新媒体阅读方式,如何更好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引导和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提升阅读的质量和品味,才是关键。新媒体阅读更要求我们能够摒弃浮躁功利心态,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进而成为一种人人尊崇的生活方式。在舆论更多是批评新媒体阅读是碎片化阅读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何在网络世界中提升自控力,在网络阅读中逐渐培养自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如此一来,便可不拘囿于阅读的形式,而追求阅读的现实意义,借用李克强总理的话,便是“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

进击的青年自当常常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一种爱好,如此,方能思维常新,与时俱进,不为时代所淘汰。当然,抛却阅读的功利意义不谈,阅读还可以让我们拥抱诗意的生活,找到心灵的后花园。白落梅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仿此口吻,我们大概可以说“真正的诗意,不是寻觅桃花源,而是静沉书海,于经典名著中,让心灵沐浴春光”。时代的发展,让我们可以到达今天世界的任何角落,但却无法抵达昨日的世界。不过,也大可不必遗憾,阅读可以带我们走近精彩纷呈的过往。独坐一隅,手捧史册,去过往的世界走走,会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的艳丽多姿。

谈及阅读的意义,又让我想到了电影《天堂电影院》中的那句著名的台词,它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愚昧之人无论是为人,抑或是处世,总是只能看到自己,在自己的内心,圈一方围石,自封为王,鼠目寸光,他们的世界也就限于墙内而已。睿智之人则不然,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知之甚少,通过不曾间歇的阅读和行走来拓展内心世界,梭罗走进瓦尔登湖、茨威格游历欧州,突破了自我的羁绊,在更大的世界中建造起了更大的精神王国,后世的读者们在他们的王国中诗意地栖居、找到自己、实现价值。

我们当代青年,更需要发扬“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精神,在阅读中遇见最好的自己,找回自我价值,实现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让青春因阅读而更加闪耀。当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我们定会说,感谢阅读,没有让我们的青春成为一片文化沙漠。感谢阅读,让我们的青春拥有了更多的诗意与理性。

江苏卷

【原题回顾】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以此为题材,写800字作文。

【波波解析】

【彰显个性,提倡创新】

在材料中直接体现辩证思维,也算江苏卷作文的一大传统,2014朽与不朽,是为辩证;2012忧为爱,是为辩证;2011平凡与平庸,等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刻在汤王的浴盘上,也写在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更应写在我们的座右铭中。创新这主题,年年可见,天天在谈。要写好同样需要创新的思维。比如,当更多的同学站在何为创新的角度去写作时,转换一个角度也算创新,谈如何做到创新?虽看起来难操作,实际上800字作文承载量是有限的,能有一二新观点已是很不错了,不可能苛求全面严谨的。梭罗的学说是在瓦尔登湖畔感知出来的,是为创新;康德的学说是在一生未曾离开的村庄里走出来的,是为创新;苹果公司的产品是在客户体验至上的理念中打造出来的,是为创新。感知自然、静心思考、先进理念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创新的个体或团体。仔细思考,从阅历中拾获一二,述诸文字即可。

就题而言,选取个性或创新一个角度来写,都可以,二者兼顾同样可以。个性与创新,从来两相承。无个性何来创新,无创新,个性又从何谈起?产品的创新需要个性的承载,个性的张扬需要创新来维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坚持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半塔保卫战中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在遭敌优势兵力围攻下固守待援,打守备战的经验。陈毅同志说:“半塔保卫战是固守待援的范例。”敌兵力共有一万多人,武器装备良好。而我守卫半塔的兵力只有五百多人,加上外围部队总兵力约三千人,其中还包指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分没有枪。敌我兵力悬殊很大。形成了对半塔的包围。当时我五支队指挥机关所在地苏营和半塔之间的通路也被敌人封锁。,固守半塔,以待援军,打得敌人大败。为什么能胜利?那就是坚持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坚持话题的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这才是成熟的模样高考语文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何为成熟模样?瓜熟落蒂,羽翼丰满,草木鸟兽都有其定义的成熟模样。然而,对于我们而言,成熟的模样似乎并没有一个特定标准。

小时候的我,时常想着自己何时能长大,能变成成熟的大人模样。那时的我以为,长到十八岁便是成熟。上了大学才发现,我一个人连被罩都套不上,遇到问题总是想着找别人帮忙,我渐渐懂得,年龄的增长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成熟。

大学期间到韩国交换学习一年的经历,让我真正开始变得成熟。那是我第一次出国,面对语言不通的陌生环境,我用手比划着点餐吃饭,用简单的英语和韩国同学交流,学会了照顾生病的自己。

留学期间,我第一次尝试兼职打工。我应聘了便利店的工作,一周有三天时间要通宵打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每天早上拖着疲惫的身躯,赶着7:42分的地铁回学校;我还记得大风呼啸过后的冬日清晨,有好几位顾客给我送了温暖的饮料;我还记得结识了一位善良的姐姐,她喊我帮忙制作派对点心,并给我了很高的薪水。

那段兼职经历虽然辛苦,但我挣到了人生的第一笔收入,通过自己的努力攒到了旅游经费,也收获了许多爱与温暖。那时,我觉得经济独立是成熟的标志。

工作以来,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每天要与各种各样的“问题”打交道。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做调查报道时的手足无措,无功而返的失败经历。现在,我开始熟悉要如何突破,如何完成工作。我开始觉着能够妥善处理好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才能证明一个人成熟。

在工作中,我采访了许多人,发现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建树,而且能够通过自身成长带动他人发展。我曾经采访过一个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镇的返乡大学生,了解到她用了近10年时间,改变自身前途,改变整个村,乃至整个镇的发展面貌。我发觉能够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一个人才算是真正成熟。

这些成熟的标准其实并不矛盾,它贯穿于每个人不同的成长时期。经济独立、能够应对困难,是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成熟象征;帮助他人、贡献价值,是一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成熟标志。这些,也都是成熟的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本手妙手俗手全国高考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一个很久以前看过的故事。

有一个钢琴师去参加全国的一个比赛,这一次比赛有很多高手,而他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前面有很多人上台弹奏了指定的谱子,眼看马上要到他了,他却丝毫不紧张,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终于,轮到他上台了,他满脸微笑地上了台,眼睛飞快地扫了一下评委,之后,他坐在钢琴前,扫了一下曲谱,正准备弹奏时,他发现曲谱中有一处音有错误,他刚开始还有一点儿疑惑,他开始弹奏起来了,弹的确实很好,可弹到那个音的时候,他忽然停了下来,寻思了一会儿,突然站起来对评委说:“这首曲谱这一处地方错了,能否跟我换一首曲子?”评委互相看了一眼,满脸严肃地说:“这首曲子没有任何错误。”可他坚持说这一个音绝对错了,并表示,自己宁愿退出比赛,也不愿意弹这首曲子。他的话还没说完,所有的评委都站起来向他祝贺。他很是莫名其妙,评委们说这是他们设的一个圈套,专门来考验他们是否细心,能不能看出这首曲子中的错误。结果,这个年青人取得了全国大赛第一名。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很深,我好像也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

那大概是小学的时候,我们在上一节思想品德课。那时候,老师把资料板书抄在了黑板上,要我们阅读,然后引入新课,我先漫不经心地读着,可读到后来,我发现后面的话简直牛头不对马嘴,我扫了一下全班同学,好像没有同学发现这篇文章有错误。是啊!谁会想到老师的板书有错误?不一会,老师问:“你们读完了这一段材料没?”“读完了”。我忍不住举起了手,站起来说:“老师,最后一段好像有错误,读不通顺”。顿时,全班同学都开始轰堂大笑起来,老师严肃地叫道:“不要笑!”老师对我说:“这段文字没有错啊!”我坚持说是错了,并对老师说:“那老师你读一下啊!”忽然,老师换了一种语气对我说:“你是对的,这段文字是我故意抄写错的,而今天这堂课我要讲的就是大家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坚守自己认为是对的思想,哪怕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你,你只要敢于坚持,胜利终将是属于你们的。”最后老师满意的对我笑了,我也笑了。

这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这坚守的精神会陪伴我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走向成功的彼岸,而那些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勇气说,或者是那些说了,被权威人士一反搏而放弃自己本来是正确观点的人,应该可以说是永远不会被胜利之神所青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语文丢分现象及对策

全文共 2169 字

+ 加入清单

1、现代文,“意”“象”“法”范围不清而丢分。

对策

1)命题无非是意象法(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角度,或单列或多选,答案也是以意象法为主要答题角度。因此内容无须过多,方法不能繁杂,看准采分点,选准分析角度很关键。角度大过其他。

2)不是答不准而是答不全,不是答不好而是答不规范,须从“全”“规范”上下功夫。

3)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你的答案有时其实已经很完整。

2、课本链接题,链接不当而丢分。

【对策】

1)这类题,课本内容是基础,有条件有目的的表达是关键,通过审题明了这些要求是答好题的前提。

2)看清表达要求,如句式、修辞、简明、得体、字数等。

3)如给了示例或背景材料,看所答是否能紧密衔接。

3、信息概括题,不会删除而丢分。

答概括题最紧要的是删除法,按题目要求删除冗余信息,删除非主干信息,删除修饰信息等。“留存的”含金量就很高,然后合并并抄录。

【对策】

回顾近三至五年高考卷的概括题,用删除法梳理并体悟,用提关键词法比较并领悟。

4、情景表述题,审题不全而丢分。

如给读书活动写宣传语,给校园禁烟提示牌写温馨提示语、给蔺相如、刘和珍写颁奖词等,都是情景表述题。

【对策】

先划全审题点,摸清情景要求,然后再答题,第三检查是否全都落实在答案中。回顾高考考查情况,须全面审题,一一体悟。

5、作文题,时间不够、审题不准、硬伤太多、亮点缺乏而丢分。

【对策】

1)作文务必给足一小时。

2)明确三项目标——审题过关、减少硬伤、高分突破,其中,审题过关第一重要。

3)一个月准备一篇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和利用,自己的生活故事材料加感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文体,擦亮四个左右的亮点),字数在780到850字为最佳。

4)有选择性地读一些标杆文章,并从中借鉴。

5)每周写一篇作文,请求老师面批。

6、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

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7、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

汇总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重视四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二是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8、文言断句题,不懂标志而丢分。

【对策】

断句题命题点在于标志。标志有哪些?句前“犹、况、夫、其”,句末“耶、者”,当然还有句中的“而”等。此外,要善于利用句式特点、主谓、动宾关系等技巧。断句答问命题自由,但无非内容概括和常识考查。内容概括摘原文,常识考查适当须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9、诗歌鉴赏题,“意”“象”“法”范围不清而丢分。

【对策】

1)区分意象法。

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

象,即“写了什么”,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法,即“怎么写的”,大致分为三类,A类是表达方式,B类是艺术手法,C类是修辞方法。

A.表达方式五种:

描写(点与面、正与侧、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视听结合等,白描与工笔,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记叙、说明。

B.艺术手法六类: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烘托,化用典故,联想想像,比兴象征。

C.修辞方法七种:

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夸张、反复、对偶。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包括诗歌的结构技巧,如篇章结构上的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圆合、卒章显志、呼应、重章叠句、抑扬顿挫、叠词、铺垫、曲笔、悬念等等。

2)命题无非是意象法角度,答案也是以意象法为主要答题角度。角度大过其他。

3)不是答不准而是答不全,不是答不好而是答不规范。

记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规范)答案。

10、名句默写题,只背不写而丢分。

【对策】

1)懂、背、写、用相结合

;2)高考重视考查课内次名句,名句采用的是将第一句空掉进行考查,去年33%的句子空掉第一句请学生填。

3)注意选择要求。

1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

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1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

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1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

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14、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

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本手妙手俗手全国新高考Ⅰ卷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锲而不舍,方能妙手偶得》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曾写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博览群书,把书读透,具备深厚的功底和文学素养,才能产生灵感,妙笔生花,写就华章。围棋的招法中有本手、妙手和俗手,总结本手的规律,汲取俗手的教训,才能悟出妙手。

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

,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勤学苦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做学问,长才干,练就“妙手”,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妙手”偶得之前,是“本手”的默默积累和“俗手”的自我总结。俗话说:熟能生巧。不管做何事,勤学苦练才能掌握规律,总结出窍门,转化为行动的“妙手”。很多成功者都信奉一个规律——一万个小时定律。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跟天分没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是练习的问题,至少需要练习1万小时,才能悟出内在的规律。譬如写作爱好者,每天写作3个小时,要坚持写作10年,他也许未必成为著名作家,但足可以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

那些拥有“妙手”的成功者,都立足于在长期的“本手”中厚积而薄发。我们熟知的电脑天才比尔·盖茨,20岁就创建微软公司时,此前,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象棋神童鲍比·菲舍尔,17岁就奇迹般奠定了大师地位,此前,他投入了10年时间的艰苦训练。莫扎特说:“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他在6岁前就已经练琴3500个小时,又经历了一万个小时的磨砺,他21岁就写出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

对“妙手”的追求,是我们提倡的工匠精神,它传递的就是耐心、专注、坚持的品质。90后数学天才韦东奕曾数次上热搜。在高中,他连夺两冠,一鸣惊人;在北大校园,他8年本硕博连读,在竞赛中荣获四项金奖,且独创了“韦方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水稻种植,奋斗了50多年。“敢医敢言,国士无双”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在医疗战线上坚守60多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们表现出的工匠精神,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成长进步的榜样。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实中,很多人为求“妙手”,忽视“本手”,“俗手”迭出,后果则是欲速而不达,见小利而大事不成。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常有人在名利裹挟下,试图寻找成功的捷径。有些人闯荡股市,最终血本无归。有些人盲目创业,试图一夜致富,结果铩羽而归。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也有过“大跃进”等的教训。实践验证了一条真理:最大的捷径其实就是不找捷径,只有付出了对“本手”的认真探索,才能像出色的棋坛高手,在关键时刻作出取舍,频出妙手,赢得成功。

青年朋友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必须懂得,成长无捷径可走,也许前方荆棘丛生、一路坎坷,但我们必须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锲而不舍的“本手”中总结经验,在勤奋探索中感悟“妙手”,摒弃“俗手”。诚如是,我们才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释放成长中的正能量,掌握“妙手著文章”的真才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全国新高考Ⅰ卷《不忘初心,攀登进阶》作文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或许星空是一种愿望,而实地则是最能接近梦想的圣境;或许仰望是一种“奢求”而脚踏则是把仰望用于行动的工具。我认为,仅有经过脚踏实地,才能够到达绚丽多彩的星空。

羽扇纶巾,舌战群儒,一副儒生相貌的诸葛亮之所以可与许多武将、枭雄齐名于当世,与其志向不无关系。面临着汉室窘境,他渴望匡扶汉室,救天子于水火之中,但其不像曹操、董卓之辈,借以令诸侯;也不像刘璋、刘表之类,懦弱无能,躲避于乱世;更不像王朗、华歆之徒,卖主求荣。诸葛亮所选择的是不断完善自我,脚踏实地。正因如此,有了他喂鸡拖延教师下课的美谈,使司马徽对其刮目相看;正因如此,有了他“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的壮谈,使刘玄德有“吾之有孔明,如鱼得水”的慨叹;正因如此,虽然满朝文武想偏安一隅,但他仍渴望兴复汉室,六出祁山。却因操劳过度,身死五丈原,尽管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但脚踏实地却让他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于丹说过:“人生的每一步路都是要用脚来丈量的。”实现梦想的路更是如此。李素丽的星空虽然没有刘翔、姚明的星空光环绚丽,却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下别有一番特色。李素丽的微笑,无论下雨刮风,都在她的脸上洋溢着;和蔼的声音“请乘客扶好”“大妈,您做我那里吧!”都给人以温暖。完全诠释在她的身上。如此脚踏实地,亦源自她对星空的仰望,尽管星空不很绚丽,却也照亮了她的人生。

然而,许多的人也总是仰望星空,却从未脚踏实地。林和靖的诗固然闲适,却也显示出一种逃避。林和靖原本也是想尽毕生之才华,助国家繁荣,却只因科举不中,就一头扎在山根底下,整天“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可这样的人又有何用呢?空留闲诗,自我的名字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被遗忘,岂不痛哉?

天生其材的方仲永,也曾想过要把其名扬于世,但他竟想用它那微薄的才华展露于世,中日游于富人之间,终为“泯然众人矣”。一味的仰望星空,让他们或被历史淹没,或半途而废,最终一事无成。

仰望星空,让人生充满期望及梦想;

脚踏实地,缩短了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星空不在绚丽与否,不在于空想,而在于自我的脚踏实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全国各地部分高考作文题大全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材料作文)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新课标全国二卷:谁最有风采(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北京卷:(二选一)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四川卷:老实与聪明

以“老实的聪明,聪明的未必真聪明”为话题,自选角度,标题自定。

江苏卷:智慧

福建卷: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根据这三句话自选角度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新华社报道,41岁的北京车主杨晓是愿意较真的人之一。他认为自己停车的地点有停车线,不应被交警贴条,将北京市交管局朝阳某交通大队诉至法庭。经过2年3次庭审后,终于胜诉。如果仅仅是为400元罚单,费这么大劲,可能并不太值得,就如与之对簿公堂的一位交警所说:“有这个时间多陪陪家人不好吗?”但杨晓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只是我个人的私事,我其实挺随和的,但如果牵扯到大家,牵扯到公共利益,我就愿意较真。周围有许多邻居都被贴了条,大家在这儿停了这么多年,怎么突然就违章了,我觉得有必要弄个清楚。”

有评论认为,杨晓的难得之处,在于他明确地区分了“个人的私事”与“公共利益”。家人、邻里、朋友之间,往往是“私事”居多。在这些领域,中国自古以来的智慧,是以律己宽人之道来立身行事。但是在涉及法治时,如果不能“当仁不让”,其实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种“法治冷漠症”。

对此,作为一个公民,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①无论何种文体都必须扣紧“个人私事”“公共利益”两个领域及“律己宽人”“当仁不让”两种态度来写。

②当在两个领域的两种态度间进行思考,叙事类的主题及论述类的观点都当注重两个领域的两种态度的思辨。不可通篇只抓一个方面,而不顾及另一个方面。

③此材料中的“个人私事”当指家人、邻里、朋友之间的事,而且重点当论及有冲突点的私事,面对这样私事时当如何,不应该泛论所有私事。此处的“公共利益”指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公众利益。杨晓争取个人利益即是在争取公众利益,这里在面对个人利益时的当仁不让与面对公众利益时的尽力博取是相统一的,论述当注意杨晓争取个人利益的意义的特别性,当与纯粹地争取个人利益相区别。当然公共利益不限于法治方面,论及其他也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全国两会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的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了,下面语文迷为大家整理了适合高考写作的素材——两会

2016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2016两会热点

个税改革: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个税改革方案已交国务院

楼继伟说,在工薪所得项下持续提高减除标准不是个税改革方向。目前个税改革方案已提交国务院,今年将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楼继伟说,中国将转向综合个人所得税体系。新体系将基于完整的资产信息。新体系下房贷利息、教育和抚养子女费用将可减税。

高考改革: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全国高考一张卷为时过早

13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两会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经过综合考虑,“十三五”期间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仍然是9年,并且由于各地教材不同、课程改革进度不同,教育模式的改革不尽一致,不会实行全国高考(微博)一张卷。今年,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个省份高考自主命题之外,共有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建议多校划片向全国推广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进入人民大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多校划片向全国推广。这种办法是在当前义务教育不均衡下的暂时办法之一,今后随着教育改革,让家长在身边能选到满意学校。

股票发行注册制

刘士余:注册制必须搞 但不可单兵突进

刘士余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必须搞,但注册制不能单兵突进,要建设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法治环境,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

刘士余还表示,去年A股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多部门果断出手稳定了市场,未来当陷入市场完全失灵、连续失灵的情景时,仍然应当果断出手。此外,未来较长时间内,谈中证金融公司退出为时尚早;未来几年A股市场都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去产能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绝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调结构、去产能,对于老百姓来讲,最为担心的是下岗潮的出现。会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就成为敏感而又热点的话题。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中央也已经拿出一大笔资金作为奖补资金,重点帮助国企安置困难职工,“化解过剩产能绝对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雾霾治理: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雾霾治理正处在第二阶段

3月11日上午,环保部部长陈吉说,污染治理有三个阶段,要从没搞清楚污染源,治理的效果就不佳,也见不到效果,发展到持续治理,但是受很多自然的边界条件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环境质量,再到最后的进一步治理污染排放,不再受这些气候条件、水文条件、边界条件的影响,最终解决环境问题。

陈吉宁说,目前中国大气环境治理正处在第二个阶段,走向第三个阶段,硬举措应对硬挑战之下,空气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全年PM2.5浓度,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去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美国NASA卫星也观测到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降低。

出租车改革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推动出租车与专车融合

出租车改革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杨传堂认为,行业管理者首先要考虑城市整体出行效率,同时兼顾不同群体诉求,以及社会稳定、 就业、公共安全、公众出行需求等多重因素,其目标是多元的。充分吸纳社会意见后,交通运输部正在进一步优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鼓励差别化、多样化服务,进一步规范经营,推动出租车与专车融合发展,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将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试点,创新对互联网平台新兴服务业态监管的模式和技术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考语文微写作夺分技巧

全文共 7097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统一命题时出现的小作文,实则就是一种微写作。分省命题后,部分省份仍保留了具有微写作意义的小作文(如2005年重庆卷、2014年北京卷、2011—2014年江西卷等)。相对于大作文容易出现的“假大空”应试体症状而言,微写作贴近生活、紧扣教材、联系时事的命题特点更有利于考生抒发真情实感,客观描述事物,准确表达观点。

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

从表达方式看,我们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下面我们逐个说明。

—————■记叙类■—————

【技法指导】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

【例题】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后,在元丰五年到城东南30公里的沙湖准备买田终老,写了首词《定风波》。请将其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扩写成一篇短文。要求:①以第一人称写作;②侧重于叙事;③有反衬的手法;④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结构完整。

☆考场佳作☆

我定下心来,在沙湖买下那几亩幽僻的地,就把自己托付给这儿吧。

揣着地契,我适然而回,路上鸟儿啁啾。半路忽然下起了小雨,拿雨具的人早已回家了,同行人只得冒雨前行。不一会儿,路变得泥泞起来,难走起来。同伴都埋怨这鬼天气。雨水顺着大家的头发流下来,衣襟湿透了,一副狼狈相。我暗自发笑,如此雨天,真爽快呀!雨滳滴答答地打在一片竹林间,我伏下身子,随手采了几蔸嫩笋,同行者的身影已消逝在前方,眼前美酒、脆笋似乎正飘香。一点风雨怎能吓倒我呢?雨停了,太阳与路旁的野花正艳着,似乎在对着我笑呢。

有这样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地方,真好呀!(江西省南康中学 谭新阳)

【点评】习作通过同伴冒雨前行的狼狈来反衬“我”在雨中漫步的悠闲,对比鲜明、叙述得当。

—————■描写类■—————

人物描写类

【技法指导】可以从正面切入,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直接刻画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侧面切入,借助景物或者描绘他人等间接描写来烘托人物,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例题】参照杜甫的画像,结合你对杜甫的了解,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对杜甫的画像作一番描绘。要求:运用第二人称,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写作点拨】写作时要有条理,可以由上而下进行描写,也可以由下而上进行刻画。同时注意详略得当,突出杜甫的神韵,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另外,也可以适当引用杜甫的名句,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方法以增添文采。

☆考场佳作☆

风急天高,残阳西下。杜甫,你为何孤独地端坐于兀石之上?你愁眉紧锁,如一抹挥之不去的浓云久久地笼罩在你那沧桑的额头。你的目光幽然,若有所思;你的两鬓霜染,面容憔悴;你那稀疏的胡须在秋风中瑟瑟作抖。你注视着远方,用目光亲抚着那一片你深爱着的大地。你双手抱膝,宽大而陈旧的衣袍却永远罩不住你那旷世的傲骨。秋风为你漂泊的经历而痛苦,淡云为你贫病的窘境而忧愁,苍石为你难酬的壮志而低泣,但你依然用高远的目光寄托着对盛世的期盼。(江西省南康中学一考生)

【点评】习作巧妙地化用杜甫的经典诗句,以描绘杜甫的精神风貌。语言优美,描写生动。

景物描写类

【技法指导】要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发挥想象,变换观察角度,调动各种感官,做到绘声绘色。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将主观上的喜怒哀乐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

【例题】以“啊,好美的一条河”为开头,联系生活,描写一个画面。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写景动静结合,描写生动优美,200字左右。

【写作点拨】此题要求对“一条河”进行描绘,可以写自己所见,也可以写自己所想。写作时要注意写景的顺序,可以用“听”“看”等动词或者“河里”“河岸”等方位名词来标记。如果能在写景的同时,赋予“一条河”以人格化的色彩,从而做到虚实结合,就容易高人一等。此外,整个文段还要能表达一个中心,如表达对河的喜爱之情或者由河而生发出的某种人生感悟。

☆考场佳作☆

啊,好美的一条河!河水静悄悄地流淌着,哺育着两岸的花草树木。初晨的阳光洒落在河面上,此时的河仿佛是一个刚出浴的美人,脸上透着绯红的光,不时地整理着湿漉漉的秀发,显得静谧、安然。水面波光粼粼,近处的鱼儿在水面自由快乐地嬉戏着,不时地噔个气泡,来个翻滚。水面飘着雾气,朦胧了周围的森林。林中不时飞出几只鸟,传出几声鸟鸣,仿佛是应和水中的鱼儿们。群山拥抱这条河,河水哺育着这群山。突然,鱼儿们仿佛听到了什么,都争相跳出水面,尾巴在空中甩出几丝水雾。原来,是渔夫的吆喝声啊!(江西南康中学 刘艳平)

【点评】习作先总写河的特点,再由近至远依次写了河里的鱼儿、河边的飞鸟与群山等景物,条理清晰、动静结合、描写细腻。

场面描写类

【技法指导】场面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使场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点面结合,有序可循;(二)活动为主,突出气氛。

【例题】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则短文,描述课堂情境。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音响过了5分钟,老师还没有下课的意思,不少同学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

要求:(1)要描写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2)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写作点拨】此题富有生活气息,大多数学生有切身体会,能够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时可以通过勤奋好学的学生与心不在焉的学生之间的对比,也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对峙”,把“不少同学”那种欲言又止、敢怒不敢言的焦急而矛盾的心态体现出来。

☆考场佳作☆

已经过了5分钟,老师还是稳如泰山,岿然不动,似乎没有听到那长长的悦耳的下课铃声……教室里慢慢地传来阵阵骚动声,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一张张脸上呈现出各种表情。瞧,第一组中间的那长发男一脸紧张与迫切,似乎像一艘船在波涛中欲达彼岸。第二组后排的那平头男则表现出一脸愤怒与激动,似乎在埋怨老师,恨不得要上去痛扁他一顿。第三组前排的那马尾辫则表现出一脸安然自若,她无视周边的一切,心如止水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话……种种形态与表情尽收眼底,胜似卢沟桥的狮子一般,千奇百态。他们内心似波涛、似巨浪不停翻滚……人虽在而心已飞,难道只为等待老师口中的那一句“下课”?(江西南康中学 朱占亮)

【点评】习作语言风趣诙谐,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形象的描述中不动声色地表露出对不安心听讲的学生的批评之意。老师的专注与学生的躁动,在鲜明对比中刻画了“下课铃响后”那种特定场合下的特殊情形。

—————■说明类■—————

【技法指导】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说明类微写作的技巧在于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依据合适的说明顺序,围绕事物的特征来进行写作。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

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个的节点,这些日子叫作节日。团圆与亲情、浪漫与爱情、狂欢与喜悦、追思与缅怀……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个传统节日里。

请根据你的经历与理解,选择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要求:(1)开头点明说明的对象;(2)说明顺序要合理、清晰;(3)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须引用一句与之相关的古诗。

【写作指导】此题意在唤醒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关注与重视,在传统节日式微的现状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考生先要选择好一个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不能把国庆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等当作传统节日。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行文,如所写节日的时间、来由、习俗、文化意蕴等。作比较可以是横向的(与其他传统节日比较),也可以是纵向的(自身的比较)。

☆考场佳作☆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童稚时,我们便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中领略了扫墓者对先人的追思、缅怀场景。与喜庆的春节不同,清明节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凄婉、哀伤的节日气氛。清明节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吃艾叶米果、扫墓、摇旱船等。人们以此来缅怀祖先还有故去的亲友。这些祭祖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以及孝道文化的源远流长。清明时,人们也会参加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插柳等活动。清明节既有祭祖、追念先人功德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江西省南康中学 廖薇)

【点评】习作从缅怀先人之悲与踏青游玩之乐两个方面对清明节的含蕴进行了阐述,内容翔实,详略得当。

—————■议论类■—————

【技法指导】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题】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2014年高考北京卷)

☆考场佳作☆

天下的迎来送往,当然有实用的,但更多的是玩虚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成年人了,回家干吗还要送啊?但人家一送再送,一直送了十八里。新兵入伍去军营,行李物品并不多,干吗要送啊?但政府每年都要组织人马敲锣打鼓。人家图的,都是温馨感受,滚烫情怀。同理,家长送子女参加高考,并不是因为子女需要家长帮什么忙,而是父母对儿女情感的直接抒发。家长送一送,温暖又贴心,干吗要反对?(《送一送,更温馨》北京一考生)

【点评】习作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用梁祝送情人、政府送新兵,类比父母送考生。观点旗帜鲜明,说理形象生动。

—————■应用类■—————

【技法指导】此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例题】请你以一位热心公益的环保志愿者身份,给所在城市(X市)的居民写一封倡议书,就改善污染状况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字数200字左右。

☆考场佳作☆

倡议书

亲爱的X市居民:

您好。最近一段时期,我们都深受雾霾之苦,大家对这种严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有切肤之痛。现在政府已经向雾霾“宣战”,我们每一位市民也应该行动起来!在此,我们恳切倡议如下:一、减少私家车出行,多乘公交地铁;二、节约水电,不浪费纸张;三、垃圾分类,支持资源回收利用;四、适量点餐,参与“光盘”活动。以上举措,都是举手之劳,却能为改善X市大气环境发挥重要作用!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从此时此地做起,从自身做起!如果我们都是治霾人,不信蓝天唤不回!

倡议人:一位环保志愿者

某年某月

【点评】习作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详细地交代了倡议的背景和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倡议内容,语言简练得体,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抒情类■—————

【技法指导】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

【例题】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2014年高考北京卷)

☆考场佳作☆

请为我喝彩

十八岁,是一道门槛,跨步出去,就是广阔的天地。

十八岁,是一把竖琴,随手一弹,就是动听的旋律。

十八岁,是一列和谐号动车,鸣起笛,就能驶向远方。

十八岁,是花朵,是生机盎然,是绚丽多姿的图画;是蓄势待发,是锐不可当,是蓬勃向上的力量;是我从今往后的每一个笑容。

十八岁,请全世界为我喝彩!

【点评】习作把十八岁比作门槛、竖琴、动车,既贴近生活,又形象生动。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

实战演练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写作点拨】颁奖词是对人物事迹和精神的高度概括,写作时首先应对写作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力求用最简洁的文笔,勾勒人物的主要事迹,彰显人物精神。比如蔺相如最闪亮的事迹莫过于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而刘和珍是鲁迅笔下真正的猛士,她敢于直面敌人的刺刀。另外,颁奖词的语言要求意蕴丰富、自然流畅,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参考范文】

(示例一)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示例二)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

实战演练

庄子在《逍遥游》中为我们塑造了一只展翅翱翔、博击长空的大鹏形象。那么,当大鹏在高空中飞翔时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大鹏当时的所见所感。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想象合理,结构相对完整;(4)不少于200字。

【写作点拨】此题材料来源于教材,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回归教材文本,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时,要以“我”的口吻,突出“我”俯瞰大地的雄姿英发,以及“我”不肯安于现状,奋翅飞向“启明之方”的南海,勇于超越自我的胸怀大志、向往光明的形象。可以直接描述,也可以通过和蜩与学鸠等小鸟的自我夸耀、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对比来凸显“我”的所见所感。

【参考范文】

飞得高,看得远啊!果真如此。天空是我自由翱翔的舞台,云彩是我搏击长空的佳影,阳光是我驰骋天地的源泉。我要飞得更高,让那些目光短浅的小斑雀只能妒忌;我要飞得更远,让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们只能羡慕。听,那惊涛拍岸的声音,像观众的掌声,此起彼伏;看,那飞奔的骏马,在我看来,也只是一只只蚂蚁。我看到江河在奔腾不息,我看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犹如一位矗立的猛将,像穿着甲胄的勇者,守卫着祖国家园。我也要做那样的勇者,我相信我能做得更出色。(江西省南康中学 肖霆)

【点评】文脉清晰,感情真切,活现了大鹏的雄心壮志与广博胸襟。、

实战演练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之舞雩,咏而归。(《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文字,重点刻画“莫春”时节的景物和“咏而归”的神态。

【写作指导】这是曾晳基于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描述的一幅理想中民风淳厚、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图。所以,描述出来的“莫春”景象应该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而不能是死气沉沉或者残败落寞的。对人物“咏而归”的神态描写要反映出人物自由而愉悦的心境。由于涉及的人物比较多,刻画时最好能够以点带面,以个别写群体。

【参考范文】

露湿春草,竹叶滴音。风轻轻地一舞,便掠起泥土氤氲的生气,清新而纯净。莺歌穿柳,燕尾剪窗,阳光肆意地一洒,便铺下空中弥散的春意,勃勃而盎然。身着春服的五六个青年,和六七个欢笑奔跑的稚童,在沂水边踏青。他们昂首引颈,神采奕奕,正唱着一曲动听的歌,迈步而行。他们走在一片绿色的春意里,哼唱着张扬而充满活力的歌曲。与莺歌燕鸣相牵相绕,织成一首春的交响曲,在广阔的春天里凝成一片深重辽远的跫音。(江西省南康中学 袁聪)

【点评】佳作把重心放在刻画“咏而归”的人物神态上,排比手法的运用让文章语言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实战演练

某学校有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请针对该口号(三句话)的语言表达,写一段200字以上的评论文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评论性的小作文,评论的对象为学校口号的语言表达,而非口号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有些同学对此口号施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等进行论述,偏离了命题的要求。此题类似对广告语的鉴赏,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写作时层次要清晰,可先按总分顺序阐明口号的含义,然后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再指出可能产生的宣传效果。

【考场佳作】

我觉得这个学校的口号非常新颖,很有创意。它利用“一切”“为了”“学生”三个词的顺序颠倒,组成了三句不同意思的话。“一切为了学生”是说学校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强调的是目的。“为了一切学生”是说学校为的是所有的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范围。“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说学校为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而非学习成绩等某一方面,强调的是学生的整体性。这三句话组合在一起,就是说学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所有学生的一切。该口号只有三个词,但其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清晰,简单明了,使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让人一看就能明白学校的用意。

【点评】习作准确地理解了命题的意旨,从三句话的侧重点进行评论,对学校口号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述。思路清晰,见解新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语文热门主题作文题目预测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上述材料中,你更认同哪个人的观点?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语文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每当有一颗星星陨落,就会有另一颗星诞生。”我在努力寻找,外公,你在哪里?----题记

十八年来,我从未经历过生离死别。年底,外公——那个最惦念我的人永远离我而去了。虽然之前也得知过一些外公患重病的消息,但噩耗传来,仍是晴天霹雳,撕心裂肺的心痛。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这不是我想要的!

寒假前一个月,外公在家里打点滴。身体削瘦,意识还很清醒,见我进门,外公不顾病体,挣扎着要坐起来。我连忙扑到外公怀中,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外公抚摸着我的头,轻轻说:“乖孩子,别怕,外公没事的。”我紧紧地抓住外公的手,任泪水在眶眶里打转。

后来,外公的身体每况愈下,住院了,老是说胡话,吃不下任何东西…..

好不容易捱到了放假,我直奔外公家。躺在床上的外公被疾病折磨到干瘪,只剩皮包骨。苍白的脸色,像白纸一样。眼睛微闭着,看不到一丝生息。

我大声呼喊着:“外公!”外公好像是有感知的,听到我叫他的第一时间,极力地想睁开眼睛看看外孙,但仅仅是翻动眼皮的劲头似乎就已经耗费了他全部的体力。很快又闭上了眼睛,嘴唇微张,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声响,干枯的手开始不停地抖动。

冥冥中外公还记着我!我紧握住外公的手,“外公,奇儿来看你了!”眼泪再也止不住,恣意横流。

无论我们怎样挽留,三天之后,外公还是走了,永远地。

那一天我感觉世界一片黑暗,这是我第一次与骨肉至亲告别,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断肠之痛。如果能换回我的外公,我愿用我的所有去交换。

外公走了,让这个春节格外清冷,炕头一直铺着外公生前铺过的床单。母亲和外婆说那上面有外公的气息,留个念想不忍换掉。是啊,外公走了,可带不走我们对他的思念。

父亲节快到了,妈妈很想你,外公,你在那里还好吗?

《朗读者》第三期,徐静蕾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听得我,几度哽咽。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

我不确信,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但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照亮心隅,像永远活在我心中的外公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是一泓清泉江西高考满分作文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江西一考生

语文,她如我心中的一泓清泉,清澈见底幽雅宁静,却又不时泛起一层层涟漪,惹得我心潮澎湃。

语文,是心灵的天堂。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用一句话,描写出满足于归隐后自耕自食的悠然情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仿佛眼前也见到那盎然春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出一代枭雄曹操的博大胸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出诗人满怀的相思愁绪……

语文,用一枝神来之笔,画出世间万物,画出诗人心中缕缕思绪,在一泓清泉中若点若圈,使我心雨飘飞。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项羽,他哀歌一曲,泣下数行,上演了“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在汉军的穷追猛赶的滚滚声浪中自刎乌江,只因未把握时机,纵虎为患,使他自毁前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遭贬,壮志未酬,心有不甘而吟;陈涉虽地位低下,苦难深重,却呼出“王侯将相宁种乎?”;屈原因遭奸人陷害,使其忧愁悲思而抒《离骚》……

语文,用美妙圆润的歌声鸣出世间不平之音,唱出世人壮志满怀,使一泓清泉泛泛作响,使我思绪翻飞。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道出了对人生境界的选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超越自身的苦难,为天下百姓着想,不由得让我辈汗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写出一个政治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一代伟人对历史的绝唱……

语文,用横溢的才情吟诵着壮志情怀,在心中的一泓清泉中用诗化之墨泼洒出跳动的文字。

语文,记载着邈远的历史,激荡着人们深邃的遐思。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装满了诗怀画意,侠骨柔情,却在心中永不停歇地流淌。

【点评】

这是一篇激情四溢的考场佳作。首先,本文作者以自信之笔尽情抒发自己对语文的热爱之情。作者撷取一句又一句古诗文中的妙语佳句尽情写出语文这一学科所承载的厚重人文气息。其次,全文散文诗化的语言将这一题目演译得美不胜收。全文韵律和谐,铿锵悦耳,犹如一首美妙的音乐在的读者心河流淌,这不能不说是作者语言功底有力明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本手妙手俗手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看见别人取得优异的成绩而自己却只能在一个角落观望。不甘、落寞。差距究竟在哪里?一样得窗;一样得床;一样得房。差距究竟在哪里?

终于,无意间看到一个故事,主人公想要有所建树。可是他换了很多工作终不能如愿以偿,于是他向一位大师请教。大师听了他的述说拿出一把铁锹和一架袖珍梯子让他选择。主人公果断的选择了梯子。大师说:“原因就在这里,成功需要得是铁锹而不是梯子。”

是啊,冰冻三尺尚且非一日之寒。越王尝胆蒙奇耻大辱卧薪三秋才终以三千越甲吞并吴国。正是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繁华一瞬间又岂是贪欢求乐之人可得?脚踏实地,以一步为一路。踏实寒霜、承蒙酷暑才能又见一村!唯有历经风雨才能终现彩虹。我脚踏实地,以一步为一路。积土才能成山、积水亦可为渊。风雨终能兴焉!是问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璞玉不琢,终不成器。精钢久炼,方才做刀。功夫至深,铁杵成针!我相信——苦心之人,天必不负。有志之士,事定能成!正是他,是太后与皇帝眼中得才子。也是他,是被贬往黄洲的迁客。赤壁路上,他终于饮尽沧桑、洗尽浮华。终于写出了流芳千古的赤壁绝唱。风风雨雨之后,终见气色彩虹!

脚踏实地,以一步为一路!纵观我中华大地璀璨群星,哪一部经典名著不是为雨后之虹?哪一去千古绝唱不历经世事坎坷?盖周伯伦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白帝托孤,流唱《出师》;相依为命,述说《陈情》;韩非囚秦,愤笔《说难》、《孤愤》。久经磨难之后,房显盛世华章!踏破铁鞋之后,方才不废功夫!看着莺莺人世间究其正道终是沧桑!生命若不止我辈自当奋斗不息,以章华歌、以达盛世!

一样的窗,成功得人的世界永远不在这花花世界,而仅在方寸之间;一样得床,想要有所建树当以黑夜为伴、枯寂为友。头顶寒灯,手拿纸笔,苦心磨过!一样的房,若要金榜提名,当以此为牢!

脚踏实地,以一步为一路。掌印青萍,不惧艰辛、不畏险阻。历经风雨,遥见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全国二卷高考满分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诗中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其实哪里不是幽蓝的夜空和洁白的月亮,为何偏偏在“故乡”看到的那一颗,分外地明亮皎洁呢?

中国人常常对故乡有一种奇怪的执念。尤其是那些带着一身酸气的文人骚客,那些身居海外的漂泊游子,人至中年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开始怀念故乡,寻找故乡,时不时感叹一句,再也回不到记忆中的“故乡”。

而这也不难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怀念的,是在那个“故乡”中,他们所度过的童年与青春。我们的传统总是鄙弃喜新厌旧之辈,因而也就造就了更多怀旧,恋旧的人。他们对故乡的留恋,其实是一种“忆往昔”,他们的乡愁,愁的是自己回忆中最为美好无忧,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们所寻找的,则是自己的“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的文化,便是从这样一个“源”,一个“根”,伸展出繁茂壮丽的无数枝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躯体生于父母,因而要重孝道。他的思想源于自然的伟大和祖先的智慧,这些“根”,在他最初开始的地方。他们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寻的是这思想的源头,寻的是自己的“根”,有些人与他的父母、长辈不生长在一个地方,他其实有两个故乡。这两个地方思想、文化的共同引导,才成就他这样一个完整的人!

人们对故乡的感情往往十分复杂。它常会让人有“家”的归属感,也会产生“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认同感。少年人常常想要离开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外面能让他们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中年人常常想要回到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故乡记忆中的童年快乐和年少轻狂。人生像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大家急着离去,最终又匆匆归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生,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醒来,又睡去;活着,便走向死亡。曾经在故乡看腻了的黄橙橙的月亮,成了长大后眼中最明亮的一颗牵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你历尽沧桑,别忘了回家的路,那个笼罩着皎洁月光的故乡,还在等待着当年那个轻狂少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