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骨铮铮赵尚志(经典19篇)

浏览

3105

作文

32

2024年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诞辰108周年主题征文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赵尚志抗日民族英雄,他是中华民族不甘忍受外来民族侵略、压迫,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优秀代表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斗争中,他和杨靖宇、周保中等同志一道,不畏艰难困苦,组织抗日武装,带领广大民众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其动人的英雄业绩至今仍在流传。

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世界大会上,我的发言,介绍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情况,特别是赵尚志领导的哈东支队的斗争。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敌的事迹是各国共产党所高度重视的。赵尚志的抗日斗争业绩与杨靖宇齐名。我知道在延安时,毛泽东主席于1938年在接见美国合众社记者,回答问题时说过,“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对杨靖宇和赵尚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后来,我知道赵尚志为坚持艰苦的抗日战争,遭受许多挫折,但他毫不气馁,依然坚持战斗,直至最后为国捐躯,这使我们都感到很悲痛。”

2005年4月20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播发的新闻稿“永远的丰碑”中,给赵尚志将军的定位是:

赵尚志是著名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纪念赵尚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赵尚志,辽宁朝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抗战时期,他指挥的抗日联军与日寇周旋在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尚志到东北宣传抗日主张,并很快地组织了一支抗日队伍。经过数次与日军战斗后,这支队伍创立了以珠河、宾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赵尚志创建的东北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日军逐渐将他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1934年,日军决定对他组建的抗日游击队进行“围剿”。

赵尚志带领抗日游击队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日军进行作战,多次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并在冰趟子对日军进行伏击,击毙日军200多名。对于赵尚志出色的军事才能,日军慨叹道:“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随着日军对东北抗日根据地“围剿”的加剧,东北抗联逐渐陷入了困境。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受特务刘德山诱骗,率领包括刘德山在内的4名抗联战士去袭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当他们快到梧桐河警察分驻所时,刘德山趁赵尚志不备,从背后向赵尚志开枪,罪恶的子弹穿透了赵尚志的腹部。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命令一名抗联战士带走所有重要文件后,向事先埋伏好的日军进行射击,但因他失血过多,不久昏迷过去,不幸被日军俘获。

日军对赵尚志进行了突击审讯,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怒斥敌人:“你们离我远点,我闻你们腥!”并怒斥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当他听到受伤的战友痛苦呻吟时,他大声说道:“你叫就不疼了,叫也是死,你要有骨气。”赵尚志因伤势过重,不久壮烈牺牲,年仅34岁。凶残的日军把他的头割下运到长春,把他的躯体扔到冰冷的松花江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纪念赵尚志,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毛泽东对赵尚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坚持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赵尚志的征文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他一个传奇的东北抗联人物,是他带领东北北满人民,与日本关东军长年抗战。这一打就是10年,比我国真正的全面抗战还要长两年。这是一段北满人民抗击日本关东军的历史真实写照,更是在那样“三光”政策和日本细菌实验的政策下,能够有这样一支部队让日本关东军害怕实在难能可贵,而赵将军被称为“小小的满州国,大大的赵尚志。”更是让人可敬可叹。在那个时期这一民间口号并不虚传,历史伟人用其热血和生命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本片用其手下的一个副团长的叛变,及抗联团长被自己亲弟弟杀害,而赵尚志将军,孤身一人以血洗其叛变者父亲,让其叛变付出的惨重代价,这样更反衬出了将军的伟大。

本片《传奇将军赵尚志》人物刻画细腻,情感动人,在血与肉、战火与热情、冰山与黑土地、叛徒与忠诚卫士这些对比的刻画场面,让人感觉到了将军的伟大,而在至古以来的爱情方面的刻画,更是让我们想起了具备古代贞洁女人与将军的感人故事,本片描写将军的爱情场面不多,用小雪的空等和未来的红雪橇的梦幻场景展示出痴情女子小雪的内心爱与恨。更加深入地刻画了日本人对东北三省的统治的黑暗和东北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小雪的爱是东北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小雪的恨是家恨与国恨一起,都恨日本人的侵略。影片里,也展示出了日本人中部分战士不愿参战的场面,三郎以不愿参战而最终还是参战了,他以死来解脱,这也表明了其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本片以多方面人物的刻画,把那个时期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来,让人们从内心里爱上和尊敬赵尚志将军,并以此感召和向世人呐喊,从而唤醒人民爱国、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赵尚志的征文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2月12日是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壮烈牺牲69周年纪念日。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曾赞扬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流亡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党组织派遣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军人联合会。1926年5月,因对蒋介石策动的反共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不满,毅然退出黄埔军校,按照党的要求,回到哈尔滨参加革命活动。赵尚志曾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百般诱惑,他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1934年6月,赵尚志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领导创建了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

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1935年1月,以哈东支队为基础,正式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赵尚志任军长。随后,他率领第3军主力北上松花江下游地区,与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队会合,扩大和巩固了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帮助汤原游击队完成了改编任务。1936年1月,赵尚志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他们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用歌声抵御着饥饿和寒冷,战胜了数不清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半年多的远征中,纵横数千里,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1940年夏,赵尚志被当时的北满省委以反王明、康生为由错误地开除党籍。但他忍辱负重,仍率小分队坚持抗日斗争。1942年2月12日,他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誓死不降,痛斥敌人。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铮铮铁骨中华魂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我艰难地阅读你屈辱的近代史,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处标点都浸染着血与泪,令人心痛。“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两千多年的封建文明经历了大唐盛世的颠峰,送走康乾盛世的晚霞之后,便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日渐暗淡下来。

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世界大潮中,清朝腐朽的统治者不思进取,让中华巨龙被恨恨甩在后面,搁浅在海滩上,奄奄一息。帝国主义的铁蹄纷至沓来,外国侵略者的魔爪扼住了巨龙的喉咙。然而迎着枪林弹雨,却走来了一群流淌着热血的中华儿女,高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高举着三民主义的大旗走来,他烧尽了清朝这根朽木,让辛亥革命的花朵遍地开放。年轻的北京学生走来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呐喊让五四风雷震动天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终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面对敌人狰狞的面目,大家团结一条心,誓要将沉睡的雄狮唤醒,一声巨吼便震动了天地,让世界看看中华的铮铮铁骨!

六十年前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声呼告犹在耳边回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要告诉世界,无论面对怎样的考验,中华之魂永不灭!

08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的考验。抗震救灾如火如荼,生命奇迹不断上演。一向内敛的总书记也在救援队伍中举着拳头高呼:“英雄的中国人民不可战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铁骨柔情高二作文

全文共 1548 字

+ 加入清单

湖面静静,静得可怕,静的窒闷。时间有些无聊的投下了一块泥土,土块消散了,水面却留下了圈圈涟漪,久久,久久,不能平息。

风渐渐转凉,远方即将沉没的红日映着你的脸庞。

你默默的望着远方连绵的敌人,虽然不愿承认,但你自己却清楚,这次你败了。

巨大的帅旗在风中呼呼作响,战马托着战士在原野上冲杀,刀剑交接处,红色的血透染了夕阳。昔日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在你的身旁。你怒吼着,握紧了手中的刀,毫不留情的挥动,每一次,都带走一个生灵。诚然,你勇猛无敌,但你终究只是一个人,一个人可以杀尽上万人马吗?

答案,不容置疑。

你坚毅的眸子里,却早已埋下了深深地惆怅。

大帐中,你倾听着,远方的欢歌在你听来却只有凄凉。

的确,故乡的歌,悠扬。但在此时,却是摧毁军心的毒药断肠!

美酒,一杯杯强灌进嘴里。在你身边,站着她。一个不论何时何地都永远陪在你左右的弱女子,楚楚动人的脸上挂着勉强到令你心酸的笑。自己该怎么办?大好的形势已白白葬送在自己的手中,难道,还要让她也陪自己没入黄土吗?到底要怎样安排…

你却忘了,她,永远是最爱你,也是最了解你的人。

在你怅然失神的一瞬,她的手中一把短刃突现,那薄如蝉翼的尖锐,轻易地撕开了白皙的皮肤,刃尖上跳动的烛光正无情的蚕食着刀上遗留的血迹。 血,在空中缓缓的飘荡,就如同她出刀前看你最后一眼时,那眼角闪动的泪光。娇柔的身影倒在你的怀里。

“大王,对不起,妾身…妾身不能拖累你。

一句话带走了你一生独守的坚强。

我知道那天的大帐里,你作为一个失意的人,没有了往日的傲气,没有了人前的刚强,泪水一定在毫不吝啬的流淌。你怒极大吼,声震天下,连对垒的敌营都进不住颤抖!但怀里的她,却注定再无法对你笑了…

怅然间,你胸膛里有颗脆弱的东西,碎了。

夜,你一脸的肃穆,无边的战火在身后被越甩越远,那缠人的歌声也即将听不见。呼呼的风声拨不动你的心弦,嗒嗒的蹄声,不知能否载你到彼岸。

几度失路,敌人还是发觉并追来了,战斗再所难免。铺天盖地的人马也在你心中泛不起一丝波澜,手中的刀收割者敌人的生命,你的确是无法抵挡的,上千人的包围,却依然没能留住你一个无兵之将。

乌江水,打着旋,游向那未知的远方。乡人的一叶孤舟,在江水中摇晃,是那么惹眼。

有希望了吗?

可以逃脱追杀…

甚至可以东山再起,再度逐鹿中原,争雄天下!

但眼前,却浮现出那倒下的身影,胸中那碎裂的地方,又开始隐隐作痛…

你停下了那决定命运的脚步,这一停,惹来了后世多少的泪。

无颜回楚。

你话说得很平静。

千军万马都未曾留住的你,却在生与死间,被自己的心给绊住了。你知道回头便注定了结果,但你,依旧选择了这片睡满了弟兄与她的地方。

你转过身,乌骓马在身后悲伤地嘶鸣。人流涌来,你砍杀着,刀刃却早已像你的心一样,钝化了。没有了锐气的刀,是杀不死人的。

战斗早已经没有了意义。

血,在蓝天下,依旧飘动的那么绚丽。

高傲的你选择了自杀,在你的意识里,强者以死在弱者手中为耻!

手中紧握的那把短刃上,仅仅沾染了你与她两个人的血迹,你没有用它杀敌,哪怕它可以吹毛断发,可以削铁如泥,这是你最后的坚守,它不能用来杀敌。

你终究还是倒下了,倒下时,你一定在笑吧。你眼里,早就已经没有了面前的千军万马,没有了人间的尔虞我诈。你只看到了,昔日那娇弱的人,正在不远处微笑着等你。

“王,你来了。”

千年的风沙呼啸而过,千年前的执着却还存留着。

草草埋葬的爱人,你一定曾许诺过,有一天,要将她重葬故里。可惜,你失约了,亦没有人,能帮你完成这份誓言。但那,已不重要了。

不是吗?

世俗的一切早已随风而去,尘归为尘,土归为土。你那不倒的身影,依然在乌江边耸立着,身边一定也有她。至少我希望。

高傲着死去的英雄,不该再寂寞。

投入水中的土块并没有消逝,它只是以另一种形式融入了水里。

那水面也还在不知疲倦的画着圆圈……

就像…

在为你们书写圆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隆美尔:纳粹名将的“铁骨柔情”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大战在即,却离开战场回家为妻子庆生,这样的将军,浪漫倒是浪漫极了,但也够上军事法庭了!隆美尔,实在够不上“伟大的将军”。

他虽效力于纳粹,且是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一,丘吉尔却评价他:“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但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他坚信“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军事理念,被世人公认为战术大师;他对妻子始终抱有热烈而专一的爱,飞书传情谱写战地浪漫曲;他虽被卷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却始终无法摆脱纳粹将领罪恶之名;作为反面人物,他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拥有无数的褒奖之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赵尚志的征文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赵尚志将军以其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上,其不仅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富贵的精神财富。

赵尚志自幼在父辈的先聊下就立下了报国救民的志向,并用一生来践行此志向,在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时,赵尚志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来,誓死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具有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这不仅是赵尚志精神的核心,而且是赵尚志精神的灵魂所在。赵尚志将军的一生十分短暂又极其坎坷,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难,但其始终不改初衷,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韧不拔及百折不挠的精神。特别是在二次被开除党籍的情况下,仍然以一个共产常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尽心竭力的为党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而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在赵尚志身上还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者的开拓进取精神,而且在艰苦的环境下能够保持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面对强敌时能够表现出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赵尚志精神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其是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而且超越环境,超越时代,即使在今天和平时其,赵尚志精神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赵尚志用其传奇式的一生,用其悲壮的英雄事迹为我们谱写了不朽的乐章。其不仅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学习的进行标,而且作为富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更好的学习和发扬赵尚志精神,从而使其成为当前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赵尚志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赵尚志,一生致力于我国革命事业,将其终生奉献给了革命战斗,最终牺牲在战斗活动中。关于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传颂,并将一直传颂下去。

赵尚志生于190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于1925年加入共产党。毕业后的赵尚志就开始组织学生运动、从事党内活动。曾两次入狱,第一次入狱后赵尚志坚称自己是国民党,没有暴露自己共产党的身份,最终得以释放。而第二次入狱的赵尚志坚贞不屈,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才被解救。赵尚志积极建立东北抗日联军,带领部队坚强作战。赵尚志在革命战斗中虽然两次遭受满洲省委不公正的对待,两次被开除党籍,但他始终坚称抗战活动,即使是孤军奋战,也从未停止打击敌人的脚步。

在第一次恢复党籍之后,赵尚志率领部队在半年时间内进行了百余次战斗,使得日军听到赵尚志的名字便闻风丧胆,甚至重金通缉赵尚志,可见赵尚志对日军的威胁之大。在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后,赵尚志仍然进行着抗战活动,他抗战心切,在一次小范围抗日活动中,受到了汉奸的蒙骗,被汉奸打伤,之后又被日军抓捕。然而面对敌人,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审问怒目圆睁、慷慨陈词,在坚持八个小时的斗争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1982年,党中央对赵尚志当年开除党籍一事进行了认真复查,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声誉。2008年赵尚志头颅被安葬在赵尚志纪念馆,并举行了赵尚志同志颅骨安葬仪式。

赵尚志是我国英勇的共产党员和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人们常提到的“南杨北赵”中的赵指的就是赵尚志,杨则是著名的杨靖宇将军。赵尚志将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和民族抗战,牺牲时念旧34岁。而关于赵尚志后人,很多人对此也是颇有疑问。

赵尚志纪念馆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中山大街2段,是为纪念革命英烈赵尚志同志而建造的。赵尚志纪念馆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在2015年时被列入国家级抗战设施和遗址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赵尚志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反映在东北抗日联军中,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是一个意志坚定,经历坎坷,但对党无限忠诚的人。

文章描述了赵尚志从开始只带了13个东北汉子并发出了震天的抗日誓言组成了一个小分队,到之后有数十支队伍加入进来,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凭着他一份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感染了众多爱国人事,队伍浙浙的壮大很快发展到六七百人,就连日本侵略者出了出了“小小满洲,大大赵尚志”的感叹。在一次激战中他不幸负伤被俘。在敌人的审讯室里人以一息尚存的生命同敌人进行了最后的斗争。敌人出没从他嘴里问到任何共产党的秘密,他在拒医绝食八小时后壮烈牺牲。正因为他对共产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总有一天革命会胜利的。所以他有这种勇气!

看过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也要树立这种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已能行我们会成功的!我们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幸福生活。有时还会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些无理要求,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们更需要勇气、更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祖国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铁骨铮铮不移其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不改气节、信仰忠诚——此为叶挺意志。

1924年12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的叶挺,经王若飞、王一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20余年,叶挺经历了跌宕起伏、艰难辉煌的革命斗争生涯: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中成为首支工农红军总司令;经历10年海外流亡生涯后归国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被强行扣押、囚禁5年多……

“不论是战争、流亡海外还是被囚禁,面对任何艰难与危险,叶挺将军都从未改变过志向和信仰,一直忠诚于党,无愧于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叶挺纪念馆馆长秦蓝说,叶挺被扣押后受尽磨难和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写于狱中的《囚歌》,慷慨壮烈,大义凛然,宣示着他坚定高昂、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与信仰。

记者了解,叶挺将军纪念园每年接待游客量平均达80万人次,最高的一日入园游客数量曾超过3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铁骨丹心赵尚志征文

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央广军事特别制作20集系列节目《揭秘胜利》。邀请旅日抗战史专家萨苏,站在70年后的历史方位,从日本的大量史料中挖掘鲜为人知的战争细节,以全新的视角,解读经典战例,揭秘胜利内涵。

抗战已经结束70年,但是有一位将军的头骨才刚刚归葬到他的故乡。这位将军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北满总司令赵尚志

赵尚志将军指挥的部队活跃于黑龙江上下,他在东北与日军前后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恶战,被日军称之为“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时间进入1942年,东北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东北抗日联军伤亡惨重,最后的部队被迫撤向苏联境内。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将军不肯走,这个人就是赵尚志。赵尚志给他的战友留下的话是这样的:“我是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死我也要死在东北。”

1942年春节前夕,正在一次行动之中的赵尚志将军被隐藏在他部队里面的日本特务用手枪击伤。他的警卫员姜立新将他背到旁边一个叫做吕家菜园的地方,试图进行抢救。但是因为流血太多,赵尚志将军认为自己已经不能坚持,于是拿出了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交给姜立新,命令他立即撤回江北。

仅仅30分钟之后,日军就赶到了吕家菜园,但是被俘的赵尚志将军面对日军毫无惧色。日军在档案中这样记述:“赵尚志至死不失一个大匪首的尊严。”对日军没有一句供词的赵尚志,在8个小时以后离开了人世。但是他最后的时刻是怎样的,直到几十年之后方才知道。

几十年以后,赵尚志将军当年的部下、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李敏来到了吕家菜园,寻访了当年亲眼目睹赵尚志将军最后时刻的目击者。吕家菜园的主人这时候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但是当年赵尚志将军到这里来的时候,她还是一个新媳妇。她毫不犹豫地把新婚的被子铺在了床上,扶将军躺下。

赵尚志将军一直试图再重新把枪拿起来,想在日军到来的时刻再和敌人做最后一战,但是他握不住枪,因为他的双手一直在痉挛,一直在颤抖。这是因为失血过多,而且那个时候正是东北最冷的季节。于是就在这个时候,赵尚志将军向这位吕家的新媳妇说出了可能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这一句话是:“嫂子,你能给我捂捂手吗?”

赵尚志将军是牺牲在东北最冷的季节。而他死后,日军将他的人头砍下,把他的尸体丢进了冰冷的松花江。赵尚志将军的人头被日军送到长春邀功请赏。这时候,一位中国爱国的和尚向日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提出,要安葬赵尚志将军的遗首。也许是出于对这位了不起的对手的尊重,梅津美治郎同意了,但没有人知道埋在了什么地方。

抗日战争胜利50年之后,终于发现赵尚志将军的遗首被埋葬在了长春的般若寺。1995年的一天,赵尚志的老部下、抗联老战士李敏等人来到了长春的般若寺,并起出了这颗头骨。当李敏看到他的头骨的一瞬间,便已经热泪盈眶。这位当年只有16岁的女战士就把总司令的头骨抱在了自己的怀里,从长春一直抱到了哈尔滨。

我们知道赵尚志将军牺牲在东北最寒冷的季节,那个时候又是东北抗日联军最艰难的时刻。我不知道他牺牲的时候心中是否对胜利还有着希望,也许他只有为民族牺牲的那一丝悲壮。然而就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寒冷之后,最终他还是在自己战友的怀里找到了人间的温暖。

赵尚志将军的遗首于2013年被安葬于他的故乡朝阳。假如将军有灵的话,在这一刻,一定体会到了凯旋故里的荣耀和故乡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赵尚志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1942年2月,年仅34岁的东北抗日名将赵尚志被日军杀害。随后日军将其尸体分解成两部分,尸身沉入松花江的冰窟窿里,头颅送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63年来,中日双方一直在苦苦寻找其头骨下落。

4月7日,赵尚志外甥向媒体证实,赵尚志烈士头骨终于找到,而且已经过公安部鉴定。

遭埋伏牺牲,遗体被身首分离

在抗战时期,赵尚志与杨靖宇齐名,曾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等职。

1942年2月初,赵尚志在夜袭梧桐河警务所的战斗中,遇埋伏牺牲,年仅34岁。

当年2月18日上午,日军监押赵尚志遗体准备经佳木斯空运送往新京(今长春)领赏。可是在机场,敌人发现尸体有解冻开化迹象,就决定将尸首分离,只将赵尚志的头颅运送到长春,尸身则丢弃在松花江的一个冰窟窿里。

头颅险遭灭迹,被掩埋般若寺内

1989年冬天,从事战争史研究的日本女学者山崎枝子找到了杀害赵尚志的刽子手东城政雄。东城告诉她,这颗头颅因保存不善,日方曾想将其焚烧灭迹。幸好在当时很有影响的般若寺住持炎虚赶来,经其多方斡旋,最终这颗头颅被掩埋在般若寺内。

然而时隔47年,炎虚早已作古,这颗头骨的具体埋藏地点也就不得而知。

2004年6月1日,沈阳军旅作家姜宝才来长春般若寺拍摄时,从一个正在寺内施工的农民工口中听说,他们头一天竟然挖出了一颗头骨,这颗头骨没有下颚和牙齿,已被寺里改葬在一个山坡上。

次日,姜宝才等一行终于找到了那个山坡,从埋葬地点挖出了那颗头骨。

头骨鉴定与历史记载吻合

单个埋藏于般若寺、中年男性、左眼下方有伤……这颗头骨的大部分特征都与日军尸检报告和赵尚志传记的记载相吻合。

去年11月29日,这颗头骨被送往公安部进行验证。就在此时,一张赵尚志24岁时在巴彦打游击的照片在内蒙古被发现,并几经辗转来到沈阳。在这张照片上,赵尚志明显比同龄人矮了一头,而且又黑又瘦,像个小孩。赵尚志的家属回忆说,赵当时的身高在1.62米左右。

经北京公安大学的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对头骨展开鉴定,其结果是:1、系入土50年以上的陈旧性骨骼;2、男性;3、年龄范围31-36岁之间;4、身高160-163厘米之间;5、颅骨左侧的骨质缺损,系死者生前骨骼损伤后的病理改变所致。这一切,都与亲属和战友们的回忆相符。随后,头骨与照片比照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赵尚志的征文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铁力城东北35公里处有一座山,山叫透笼山。透笼山得名于半山处的一个古洞。那洞底部透一眼小孔,因此洞名透笼,山因洞名,就叫了透笼山。现在一般人都知道透笼山是一处漂流、登山的好所在,却鲜有人知道,就在这个高不过8米,深不过20米的古洞中,曾召开过北满省委的一次重要会议。

1937年11月,赵尚志派抗联六军二师代师长陈绍宾前往苏联,寻找同党中央的联系。12月,陈绍宾从苏联归来,说是苏联军方让派一个主要领导过境才可以。这样,1938年初,时任北满抗联总司令的赵尚志去了苏联。不料,赵尚志过境后,苏联军方却说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并把赵尚志送到哈巴罗夫斯克,拘禁起来,一拘就是一年半的时间。

1939年6月,苏联军方释放了赵尚志。赵尚志一出狱,立即组织在苏联的抗联旧部返回祖国,开展对日的游击战争。

9月下旬,打了几个胜仗的赵尚志来到汤原县的马把头碓营,遇见三军留守团团长姜立新,姜向赵汇报了赵离开一年半时间内北满抗日情况,以及北满省委撤消赵职务的决定。赵尚志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9月28日给北满省委书记金策写了一封信,派姜立新寻找且面交金策,并约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准备召开北满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前来开会。

接到姜立新信后,金策(时任北满省委书记)、张寿钱(即李兆麟,时任省委组织部长)、冯仲云(时任省委宣传部长)等人来到透笼山的透笼洞,召开北满省委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去不去马把头碓营参加会议。后终因对赵尚志的误解,会议作出了不去参加会议的决定。

在等待三个多月后,赵尚志见请来开会的人一个也没到,派出的两支部队也都没有归来(总司令部参谋长戴鸿滨带的100来人和刘凤阳带的40多人各剩了几个人,他们没有胆子去见赵尚志,前者去了铁力找北满省委,后者又重新过界去了苏联),只好带着司令部的十几个人又回到了苏联。

时隔63年,我们无法了解这次会议更多的内容,也不好评价这次会议做出的不见赵尚志的决定的是与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决定错失了一次弥合抗联领导人内部矛盾的机会,拉开了将赵尚志排除于抗联领导层的序幕。它与转过年来的第一次伯力会议(会议期间,北满省委开除了赵尚志的党籍)和下半年召开的第二次伯力会议(会前,吉东党组织又撤掉了赵尚志仅剩下的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并取消了他的会议资格),共同沉重地打击了赵尚志则是勿庸置疑的。否则的话,赵尚志就不会说出不让开会,我就回东北,我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上的话,并于1941年10月仅仅带了四个人回到国内抗日,1942年初为国捐躯。

不管如何,作为北满省委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透笼洞还是值得后人瞻仰、纪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钢筋铁骨的屈原精神

全文共 2193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溯寻中国文化的源头,都不能不端视屈原的身影,触摸“屈原精神”的钢筋铁骨

一是国家至上。屈原志存高远,心系国家,襄理朝政,竭力勤勉。他主张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一度使楚国富足强盛,实力雄厚,威震诸侯。他“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对外都是一把好手。但他并非总是春风得意,他遭遇到了一个强劲的来自外部却深潜楚宫的政治对手。秦相张仪是中国 历史上着名的谋略家和纵横家,诡计多端、老谋深算、胆略过人。他一生有两件最得意的政绩,一是几度破坏楚齐联盟,为秦国成就霸业扫清了前障;二是成功地离 间了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使楚国驱逐忠良,丧失清醒,丢掉了雄起的基础和机遇,最终为秦所灭。这两件事合而为一,那就是张仪打败了屈原。张仪十分清楚屈原 是楚国唯一使他感到威胁的对手,他收买靳尚,设诡郑袖,蒙骗楚王,谗害屈原,可谓用心良苦,心机算尽。屈原清醒地认识到楚国真正的敌手是强秦,“横则秦 帝,纵则楚王”,不是楚吃秦,就是为秦所吃。但屈原贵在心系国家,失在忽视了小人的力量。两人较量的最终结果是,正不敌邪,屈原惨败。从一定意义上说,楚 秦之战实质上是屈张之争,屈死而楚灭,张狂而秦胜。尽管如此,屈原至死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使命的担当。历史的篇章总是飞扬着流畅与滞涩的墨迹,正 邪不分、忠奸难辨的故事时常发生,让人嗟叹,但车轮总能曲曲折折歪歪扭扭地往前走。中国“大一统”的思想并非始于秦始皇,春秋战国诸侯之间的征战其实都是 统一战争,是诸多帝国梦的灰飞烟灭与推倒重来。屈原的政治见识使他看到了战争的性质,知道战争的赢输决定着国家的存亡,而不仅仅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因此他 的忧虑远比一般人要深沉、痛彻得多。国之将亡,已无暇计较个人恩怨了,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前途直至自己的生命。一切幻灭之后,他拼将生命全 部能量的最后一跃,也是以身许国。这种为国尽忠的信念,构成屈原精神的主体,渐渐凝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

二是忠君忧民。屈原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却顾盼庙堂。他对楚怀王曾有深厚感情,一度几乎寄予了他所有的政治理想和事业追求;而又怒其不争、怨其不 察、恨其不用、哀其不幸,悲叹昏聩之君误国、蛊惑之佞亡国,可谓爱恨交织。即使屡遭离间、屡受陷害而被疏远、流放,他仍然一步三回头,期盼君王的幡然醒悟 和召回。在“楚才晋用”的时代,屈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离开,像春秋时期的孔子一样周游列国,一边寻找明君,开辟自己的政治试验田,一边传大道,宣扬自己的 政治和道德主张,但屈原宁死也不愿意离开楚国一步,对国家、君王的忠诚日月可鉴。即使对昏聩的新主顷襄王,屈原也同样抱有过幻想,浪迹荒野之时仍以诗赋寄 情,提醒朝廷,但终究是一厢情愿、枉自多情。屈原的忠君情结和爱民情怀并存,对民生有更多的体恤,在忠君与爱民的矛盾中备受煎熬。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 民生之多艰”,以民为本,敬天法祖体恤苍生,为民请命,对百姓充满深深的同情和哀怜。屈原身为宗室重臣,却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反对世卿世禄、限制贵族特 权,明知这样必定会触犯贵族垄断集团的利益,但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对民众、对王权的忠诚昭然若揭。两千多年来,屈原这种忧国忧君忧民的 情怀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三是坚持真理。真理贵在发现,难在坚持。坚持真理是需要智慧的,屈原负责过许多国计民生大事,对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的倡导法 制、鼎新革故、推进民主、选贤用能等改革思想,对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楚国无疑是很有价值的。譬如他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奴隶傅说、屠夫吕 望、商贩宁戚成才的故事为例,说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重要性,这一人才兴国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具有先进性和开拓性的。坚持真理也需要勇气,屈原对“世溷浊 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的世俗污秽深恶痛绝,敢于剑挑楚国政治的失误、吏治的腐败、贵族阶层的贪婪,甚至胆敢指责楚 怀王、抨击顷襄王,威风凛凛,寒光闪闪,锐气逼人。坚持真理更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屈原的远大抱负和政治理念一旦确定,便坚贞不改、矢志不渝,“虽九死而 犹未悔”。即使在遭贬放逐的路上,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自励,像一个战士,义无反顾。屈原的耿耿正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为真理而斗争 的勇士。

四是情怀高洁。屈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高贵节操的坚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些葳蕤芬芳、烁金 泛银的精美文字,像镜子一样照映着他那纯净的灵魂与高洁的思想境界;“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精色内白,类任道 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他以橘言志,表达了自己表里如一、坚贞不屈的品格;“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举世皆浊 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与清醒自重的秉持;“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达了他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宁溘死以流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表达了他对“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昏暗时代的猛烈抨击和 对黑恶势力决不妥协,纵然招致灾祸也决不苟且偷安的坚定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纪念赵尚志征文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流亡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6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哈尔滨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他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1933年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创立时,他与战友们发出誓言:“我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全体战士,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万死不辞,赴汤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驱逐日寇海陆空军滚出满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

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风宿露,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痛斥敌人。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赵尚志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

解放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为尚志村,把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赵尚志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生于辽宁朝阳县王伦乡喇嘛沟村。1919年春,迁居哈尔滨。1925年6月加入党组织。1926年5月到长春特支开展工作。1927年3月赵尚志被捕,1929年5月释放。1930年4月再次被捕,1931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1932年4月12日,赵尚志完成了炸毁日军官兵和军用物质列车的任务;5月,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负责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6月,省委派赵尚志到巴彦游击队任参谋长。10月,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赵尚志任政委。1933年1月以赵尚志执行右倾路线为由开除其党籍。1933年4月,赵尚志到宾县参加了孙朝阳的抗日队伍。10月,赵尚志前往珠河县成立反日游击队任队长。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员。1935年1月12日,满洲省委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党籍的决议”;2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成立,赵尚志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后,中共满洲省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赵尚志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会议上选举为执委会主席并率第三军西征。1938年1月赵尚志前往苏联,但过境后,被苏军关押审查至1939年6月,释放后被任命为东北抗联总司令。7月,赵尚志率领百余名抗联战士重返东北。此时,得知中共北满省委撤销了他的职务。年底,赵尚志再次过境去苏联。1940年1月,赵尚志被指控推行反党“左”倾路线被开除党籍。1941年秋,赵尚志重返东北继续抗日。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身负重伤被俘,壮烈牺牲,年仅34岁。赵尚志牺牲后,日寇将其头颅送到长春。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对赵尚志做出平反并恢复党籍的决定。2004年在长春般若寺院内发现了将军遗首后,在将军的家乡立碑安葬。

赵尚志将军以其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上,其不仅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富贵的精神财富。

赵尚志将军用其抗日壮举及历史功绩永垂史册,作为赵尚志战斗过的纪念地,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的,是我们研究革命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教材和基地,对这些纪念地进行保护是各级政府及文物工作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念赵尚志的征文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这位1925年入伍的中共党员,1933年1月,第一次被错误开除党籍,他对战友韩光说,开不开除,是组织的事,干不干革命,是个人自己的事。苦思了几天几夜,最后也想开了:自己找门路,打进一支伪军,本想改造这支队伍,但未获成功,只拉出7个人来。赵尚志以这7个人为骨干,继续抗日,直到恢复党籍,重返抗联。

1940年1月,赵尚志第二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这次先是将他“永远开除党籍”,后来改为“开除党籍”。赵尚志,一个令日本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当得知自己被“永远开除党籍”后,竟然放下坚硬的身段,“柔软”地给党写了一份“请求书”:

党籍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生命。我万分地向党请求党审查,给我从组织上恢复党籍。我不能一天离开党,党不要一天放弃对我的领导。

1985年恢复赵尚志的党籍,距他蒙难之日已过去43年。在生命的最后8小时,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个没有党籍的战士,高尚于斯,赵尚志依然践行加入共产党时的誓言: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解放全人类,奋斗终生!

我们把8小时再向前延伸一段,赵尚志被开除党籍这两年零一个月是这样生活的:

继北满(第三路军)开除了他,第二路军又不要他了。赵尚志对于保合说:“谁也不要,我一个人革命!”

他利用这段时间思索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及今后如何深入开展东北抗日运动,写了两篇文章:《关于东北抗日游击队过去与现在的略述》《关于布置和建立东北游击队的报告》,第一篇是写给党在重庆办的《新华日报》;第二篇是写给苏方代表,为可能召开的第二次伯力会议进行的思考。

赵尚志在撰写上述两篇文章期间,思绪万千,诗兴勃发,挥笔写下《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歌词分5段,40节。下面辑录其中第三段与最后一段:

凶残的敌人污遍了屠刀,斗争惨史永远不能抹掉,我们以身作则拼命号召,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冻饿困苦更使我革命活跃,敌人的内部已经腐烂糟糕,最后五分钟是战胜绝着,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

分裂中伤是瓦解的祸苗,暗害破坏是奸细的毒药,叛徒贼子个个将他杀掉,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携手一致革命者才是知交,用大家精诚的鲜血将旗染好,庆凯歌看红旗到处飘飘,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

写罢词,他又给词谱了曲。

赵尚志用他的一生践行了他的歌,他的歌写照了他的一生。在信仰面前,人啊,轻易不要举起你的右臂,一旦举起来了,你就不可以放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纪念赵尚志征文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赵尚志的头颅被发现并经过公安部的权威认定后,立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东三省的政府和人民都在积极争取英雄头颅的安葬资格,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

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和夫人李敏等东北抗联老战士,专门给哈尔滨市委主要领导写信,希望将英雄的头颅安置在哈尔滨,并建议在松花江边建造赵尚志纪念碑和纪念馆。头颅发现者也致函黑龙江省领导,认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哈尔滨,应该接纳英雄,让英雄精神与英雄城市共存。如果将赵尚志的头颅安放在太阳岛上,而英雄的身体在松花江上,那就实现了英雄忠骨的合葬。可以说,松花江是英雄的肢体,而太阳岛就是英雄的头颅。”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宋法棠、省长张左己都作了具体批示,责成省民政厅负责此项工作。黑龙江省民政厅和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分别致函沈阳军区政治部和姜宝才,在表达谢意的同时,提出了在哈尔滨市厚葬英雄忠骨的意向,希望得到沈阳军区的支持,并拟制了安葬方案。

吉林省长春市有关方面认为英雄的头颅已在长春埋藏了62年,理应将英雄头颅安葬于长春,他们正积极做争取工作。尚志市以该市由赵尚志的名字命名为由,也在主动争取。通化市建有杨靖宇的陵园,当地也希望将头颅安葬在通化,以实现抗联“南杨北赵”在当地“会师”。

而赵尚志的故乡辽宁省朝阳市也当仁不让,盼望抗日英雄早日魂归故里。特别是赵尚志的妹妹赵尚文等27位亲属,在今年5月2日共同签名,一致同意赵尚志头颅回朝阳安葬。今年5月8日,朝阳市委向辽宁省委请示:建议争取赵尚志头颅回朝阳安葬和建设赵尚志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省委书记李克强和省长张文岳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民政部门加紧落实头颅安葬及相关事宜。省民政厅专门派考察组到朝阳市尚志乡实地考察建设烈士陵园的情况,并向国家民政部进行申报。5月27日,朝阳市专门派人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汇报朝阳人民盼望英雄头颅回归故里的恳切愿望和申请的准备工作,以及建设赵尚志烈士陵园的初步构想,并恳请沈阳军区给予大力支持。据了解,朝阳市委还成立了争取头颅回朝阳安葬领导小组,设专门办事机构落实这项工作。朝阳市委还决定,在6月2日赵尚志头颅发现一周年之际,举行大型纪念活动,同时成立朝阳市赵尚志研究会。

赵尚志生于辽宁,战斗并牺牲于黑龙江,头颅埋藏并发现于吉林。可以说,东北大地,白山黑水,到处都留下了英雄抗日的足迹,赵尚志可以在东三省任何一个省份安葬。然而,最终哪个省、哪座城市有这个礼遇呢……

衷心希望,英雄忠骨能够早日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诞辰108周年主题征文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2006年3月17日赵尚志的七胞妹赵尚文老人在中宣部反映她和大部分亲属关于赵尚志将军头骨魂归故里、安葬家乡的原因、愿望。在谈到赵尚志1982年就已彻底平反,但是知道的面太窄,在有些人的议论中,赵尚志还是被开除党籍的人,至少是“有争议”的人物时,宣传部领导刘晓航同志希望赵家亲属,能够拿出一个材料来。因为我的母亲赵尚英(1910-1980)是赵尚志的四胞妹,我以赵尚志外甥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见。刘局长说:“李龙同志,你是历史学教授,你来写这个材料,然后交给我们。”现在我来做这个命题:《赵尚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他领导抗日武装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十多年的顽强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经历极为坎坷,曾两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三次被监押(两次入东北军伐和国民党的监狱,一次被苏联扣押)。但是他对党的抗日救国事业忠贞不渝,坚持革命到底。

赵尚志早在30年代就被历史定位是抗日民族英雄,由于他反对王明、康生等指示信中的错误,而北满省委误认他有反党行为,在1940年错误地开除了他的党籍,直到1982年才得以平反。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赵尚志几乎被湮没了,就是至今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中,在讲到东北抗日联军时,只有百十字,连赵尚志的名字都没有。时至今日,尚有人仍然不知道赵尚志已经平反,以为赵尚志是个有争议人物。

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将赵尚志提到相当高的历史地位,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讲到的8位杰出代表人物中,共产党员4位,就有赵尚志。这是党中央再次明确肯定赵尚志的历史地位,无须再争论。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赵尚志也有缺点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我们应该深深挖掘赵尚志这位抗日民族英雄留给我们的可贵的民族精神,这是丰厚、珍贵的精神财富,这是足以激励后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