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指导【汇编20篇】

导语: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小时候是最开心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指导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5465

作文

1000

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汇总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具有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而变通是关键。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如:你对雪能进行哪些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论:赞美雪纯洁;批判雪虚伪,掩盖一切;批判雪冷酷无情;赞美雪温情,保护动植物。

二、反弹琵琶出新意

我们还可以经常进行“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识乃至真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如:这山望着那山高。本意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可反向立意为:人类不就是因为不满足而不断攀登才进步的吗?这样的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一般人赞美荷花。总要来一句:“出淤泥而不染。”仿佛那污泥糟糕之极,肮脏透顶。可是偏偏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其实。污泥更具有令人称颂的好品质。试想。如果不是污泥勤勤恳恳地提供养料,哪里会有美丽的荷花?而且,尤其可贵的是,污泥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这么默默地奉献着。即使千百年来背了个肮脏的恶名也无意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牺牲精神呀!”一反常人的看法,反弹琵琶,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这又怎能不让人品味再三呢?

三、思路要不拘一格

文出新意亦有巧。在写作文时变换一下表达方式,来个与众不同的新思路,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善于从人所共知的旧材料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新主题。比如。当人们赞美牛的勤奋踏实时。你不妨批评批评牛的“慢条斯理”:当人们赞美雪的洁白时。你不妨说说这漫天的大雪也可能掩盖住某种罪恶:当人们都谴责严冬的冷酷时。你不妨认定它为刻苦锻炼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人们都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的狐狸是骗子时。你不妨称颂它在老虎面前从容不迫的胆量与智慧……

一次,学生给我看了一篇作文:“暑假里。我锁好杜鲁门,渡过宋江,越过苏东坡。穿过甘地,到达旅游胜地祝枝山。山上有千奇百怪的王安石。一条张小泉从石缝中潺潺流出。山腰有一片茂密的斯大林。树上结满了雨果。突然。一阵胡风刮过,林中窜出一只唐伯虎,吓得我转身就逃,出了一身成吉思汗。”他问我这是不是作文。我说:“是的,这是的创作。只要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语言。用笔写出来的就是作文。”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在的创新能力:有的孩子善于直觉思维,有的孩子善于发散思维。也有的孩子习惯于逆向思维……教师对此非但不能说长道短。而且应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不拘一格的创作思路。

四、选择角度要最佳

俗语道。一滴水珠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写作文要求我们通过一两件细小的事情来反映重大的主题,于细微中见精神。如,全国高考[微博]江苏考生的《抛弃妻子之谜》,写医生萧顺因“抗非”端午节迟迟不归而引起了闭塞山村人们的一场风波。从侧面表现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现实。从而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例如《由一把弯钥匙想到的》,一把终于被自己在开锁时掰断了的钥匙,却使小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一件人人会遇到却很难注意到的事情却让小写得那样深刻、发人深省。他把平时看似不起眼的毛病与钥匙一点点弯掉的现象联系在一起,想到了近视眼,想到了驼背的问题,总结出小毛病不改就会成为大毛病。多细心的小!正因为细心地感受了生活。他才会把经历过的、看到的联系在一起。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文章来。

其次立意求新。就是作文的观点或主题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要有启发性与震撼力。如全国高考甘肃考生的《蓝色蛹。金色蝴蝶》,紧扣话题从“迷路”的“忧郁”到“拒绝”的“疏远”。从“金灿灿的阳光”吞没“忧郁”到“破茧”长出“金色的翅膀”。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讲述一个成长的故事。表达了“我”独特的生命体验。表明“我”对事物的认知正如从蛹到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立意的角度较新。

再者主题要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而不是就事论事。如全国高考浙江考生的《真诚诚可贵,理智价更高》,将感情比作善变韵药、双刃的剑,表达出其两面性,提出“小心啊,切勿让其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形象生动,切合题旨。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想应该活跃、解放,更有创造性一些,“人褒者我试以贬之,人贬者我试以褒之。”不随他人之赞而盲赞。不因他人之讥而谬讥。这样。素质教育才会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基础写作技巧汇总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分班考试作文高分技巧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一、分班考试语文作文技巧: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这一点,所有的同学们一定要掌握明白了。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二、分班考试语文作文技巧: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三、分班考试语文作文技巧: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四、分班考试语文作文技巧: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五、分班考试语文作文技巧: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以小见大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以小见大就是采用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小编收集了以小见大技法,欢迎阅读。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比较大的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作者选定这个“点”后,要从这个典型的侧面挖掘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从而引伸出含义深刻的主旨,从小处入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这种方法在作文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祖国、生命之类的较抽象的作文题,这类题目范围很大,看起来有很多话可写。但一动笔就发现脑子里掌握的东西全是些大道理,写出来较空洞,跟政治书上的观点一样,一点作文的味道都没有。怎么办?这时你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写一篇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写生命的意义之类的内容,就很难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空泛的东西,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后再就业的工人等等。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写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

一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材料和你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要注意在运用小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动不动就空发议论。

三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下面我们以“尝试”为题目来看一下如何以小见大。

「立意探讨」每个同学都会有尝试的经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总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次的尝试。比如做试验,如果自己第一次做实验失败了,就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每每看到别人做实验时,自己心里直羡慕,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老师和同学的多次鼓励下,终于第二次拿起了化学试管……文章结尾就一句话:“第二次尝试成功了!”即使文章语言流畅,情节波澜曲折,但因只画龙不点睛,文章依然没有值得品位咀嚼的地方,立意也缺乏深度。如果写同一题材,在结尾处加上议论的语句,就会使人眼前一亮:“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第一次尝试固然是可贵的,然而更可贵的是尝试着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也就是尝试着战胜自己的时刻了。”结尾几句使得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寻常中顿见奇崛,这巧妙的点睛,虽在情理之中,实属意料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生想象作文想象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2694 字

+ 加入清单

想象作文的写作指导

想象,从心理学上讲,指的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文是作者在现实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又超越时间、空间和生活常规的限制所产生的奇思异想,并将其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出的文章。

想象具有博大的天地,任你去展翅翱翔。想象可以使同学们提前进入未来的社会,体验未来的生活。我们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特点编写出的适合于少年儿童欣赏的童话、梦境和科普幻想等事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带有讽刺、劝戒性质的寓言等等习作都称为想象作文。想象作文的写作,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一、想象应该有一个大胆的构思,积极扩散和延伸思维能力,使思路畅达、背景广阔,设想美好的未来和美好的事物。也就是说,想象允许虚构,是合情合理的虚构。这种"想象"应该具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现人类的进步,早晚能实现的、合理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想象。否则就是"瞎想","想入非非"。

二、想象要借助于联想,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在同一事物中进行类似联想,或对彼此关系对立的事物进行对比联想,这样这样才能使文章"创造出新形象"。

三、写想象作文,必须掌握较丰富的文史知识和科普知识,知识的缺乏,想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想象文的写作,要注入作者的全部情感。否则,就嗅不到文章那扑鼻的花香,缺乏情感的作文,更像折断翅膀的雄鹰,无力去遨游蓝天。因此,只有用饱含深情的笔,才能写出充满少儿趣味的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就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随心所欲地放开胆量去想象,然后再把想象的人或事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愿望、一种情感或一种感悟。

想象作文要求思路开阔,敢于大胆编织故事,题目不拘,内容不限,天上海底、过去未来皆可写。但是再丰富的想象都应当是人的想法人的行为,使人读后觉得合情合理,一读就明白。因此想象作文中的想象内容一定要围绕中心意思展开,与中心意思无关的,哪怕是再迷人的想象都应当摒弃。

可以凭借课内外阅读材料、电视节目和一些生活现象,也可以与科学幻想结合起来,经常练习写一些想象作文,让自己的作文充满灵气。

想象作文的类型主要有四种:

一、是一些凭借科技知识、科技信息写成的科幻类作文;

二、是编写小童话;

三、将所写之物拟人化,让它自述;

四、写梦幻,写自己夜晚的梦,写白日梦,都可以表达一种愿望,一种情感教学指导时,可以用以下6种方法进行:

1、读词想象。给学生一组词语,例如“哗哗,嗡嗡,喳喳,沙沙,哈哈”这样一组看似毫无关联在象声词,让学生自由联想与想象,构思出完整的情节。

2、看图想象。给学生展示一组或几组画面,根据画面展开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3、听音想象。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边听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4、观物想象。选取有特征的物象,让学生观察想象其历史,现在,未来,或与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系,甚至赋予其生命,任思绪自己驰骋。

5、换位想象。将自己与作者换位或与文中的角色进行换位想象。

6、拓展想象。给学生一篇文章,让学生将文中未尽之意,按原文思路加以想象与延伸,做到妙笔开生面,续出新格局;或者对一些有意义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进行拓展想象,想象出更丰富多彩的结尾。

例文:飞向2008

今天,表姐神秘地对我说:“你知道,我手上拿的是什么吗?嘿嘿??这是我从时间爷爷那里借来的时空隧道呢!这是最新的发明,你只要跳进这手袋里,就会变小,你想回到过去或飞向未来都可以,去到那里就会变回原形。”“真的?唷,真有两下子,竟然把最新发明的

时空隧道给借来了,快带我去看看2008年的奥运会是什么样的?”我迫不及待地请求。“好吧,看你急的。”表姐笑着说。

一转眼,我们就飞到了2008年的北京。看啊,北京是多么美丽!道路两旁栽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多么般配啊!最引人注目的是用五种颜色围成的奥运五环。五环中的奥运吉祥物“五福娃”仿佛在热情地冲我招呼:“北京欢迎你!”

我迈着轻盈的步伐,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体育场来观看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哇,好美,好热闹。令我惊奇的是,开幕式上跳的竟然全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舞蹈,还真有点弄不明白。噢,原来他们是想用这些来表现出中国的特殊与内涵,用自己的方式来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

开幕式后紧接着的第一场比赛——男子跨栏,我想:在四年的时间里,我们中国的运动员一定有很大的进步,获益良多。随着“砰”的一声枪响,比赛开始,我们中国的代表刘翔领先,终点在望,美国一运动员象飞一样赶上了刘翔。在这紧张的时刻,中国人民激动地高喊:“冲啊,刘翔!胜利是属于你的,加油,加油啊!”在冲刺的一刹那,刘翔以一个箭步,一个压肩,第一个冲过了终点。全场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在亿万双目光的注视下,刘翔走上了领奖台,手捧鲜花,当胸前挂上金牌时,他笑了,他给全世界留下了一张最灿烂的东方面孔。

正在我欢呼雀跃,兴奋地期待着下一场比赛时,一个戴着袖章的叔叔走了过来,问:“小朋友,你们的入场券呢?拿出来!”惨了,这下子要穿帮了!我的心“砰砰”乱跳,赶紧暗示表姐把时空隧道拿出来逃跑。我故意煞有其事地翻口袋,引开叔叔的注意,表姐迅速打开手袋,我

们立刻跳进了时光隧道。慌乱中,我们来到了非洲的大草原。突然,一群狮子吼着向我们冲来,张开血盘大口,露出锋利的牙齿。我们见情况不妙,撒腿就跑!哎哟,我的妈呀,我要是跑慢一点,就会成为它们的午餐啦。我使出吃奶的劲,拼命地跑,拼命地喊,眼看就要被咬上了??

突然,一只大手拍着我:“起床了,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努力睁开眼,只见奶奶坐在身边。噢!还好,原来是梦,虚惊一场!但倒回来一想,也是我平常锻炼不够啊,怪不得在梦里差点成了狮子的口中猎物了!这都是我讨厌体育运动惹的祸。

经过这场又喜又惊的离奇梦,我懂得了人要想有健康的体魄,最需要的就是体育锻炼。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锻炼,早上起来要跑跑步;课余不能总呆在课室里,要在校园里走走,打打球,跳跳绳;放学后就练我最喜欢的羽毛球,多参加体育运动。就算不能成为奥运会的一名运动员,也要成为校运会的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噢,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遇上了狮子,凭我刘翔般的“飞毛腿”,至少不会成为它的口中美餐吧!哈哈!哈哈!!哈哈!!!??

“心动不如行动”,我现在要立刻行动起来,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以最健康的体魄飞向2008!

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看图作文,就是根据提供的一幅或一组图画,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然后围绕图的中心,精心构思,用自己的话有条理,有重点地把图画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中考作文高分训练技巧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作文就会得心应手,小编收集了2017年中考作文高分训练技巧,欢迎阅读。

我们平时作文,多半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一些同学感到很顺手,写得具体生动,内容充实;而另一些同学却觉得无话可说,写得干巴乏味,空洞无物。同样是写熟悉的题材,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呢?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是否认真观察生活。有的同学是有心人,很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作文就会得心应手,具体的人具体的事都会从脑子里涌现出来;有的同学对周围的事漫不经心,作文的时候就会感到脑子空空的,无从落笔。

我们要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看,多想想,并且把观察所得和感想随时记录下来,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这次作文练习描绘一幅自然图景,大家先练习观察。观察景物大体都有个特定的位置,位置不同,视野、视线角度也各有差别,所见景物的特点就有所不同。下边是一幅景物观察位置示意图,供参考。

参考题目:

下边有几组作文题目供选用。

1.写时令景物的,如秋色、雪后。

2.写园林庭院的,如校园小景、公园一角、果林深处。

3.写地区风光的,如迷人的海滨、乡村的黄昏、高原一瞥、山间小路。

作文训练:例文一《观察日记一则》

夜幕降临在大地上。我站在一家木栅栏的前面,仰望天空。只见那半圆的月亮里,一片亮,一片暗。月亮周围紧紧的绕着一个蓝色晕圈。目光离开明月,才发现远离明月的天空上还有数不尽的星星。它们像熠熠发光的钻石,有的放射着耀眼的金辉,有的发出微微的白光。它们有的疏散在各方,有的密集成一簇,天空被它们装饰得多么美丽、壮观啊!月光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甲,我静默站立的身影显得高大了。在我身后,长长的绿藤盘在栅栏上,它牵引着许多喇叭花。木栅栏下边一片不知名的小花自在的开放着,红的、黄的、粉的、白的,映着月光,更显得玲珑可爱。秋风吹过,花香四溢,阵阵扑鼻。一切都处在静悄悄的夜色中。然而,我似乎听到了一阵幽雅的吹奏乐声,……难道是那绿藤上的喇叭花在赞颂这迷人的月夜吗?

这是初一同学写的一篇景物观察日记。大家都来作些批注,提出自己的看法,看看这位同学写月夜景色是从哪些角度观察的,看到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哪些感受,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除了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外,也可谈谈不足之处。

参考答案:

问题1.

观察角度:仰视、环视、俯视

问题2.

仰视:看到了月光

环视:看到了绿藤、栅栏、喇叭花

俯视:看到了许多各种颜色的不知名的小花

问题3.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景色美丽("美丽""壮观""玲珑可爱")

从嗅觉角度写出了花的香味("花香四溢""阵阵扑香")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想象("似乎听到了一阵幽雅的吹奏乐声")

问题4.

如下词语用得准确

"装饰""铺""盘""牵引""玲珑可爱""花香四溢""阵阵扑鼻"

问题5.

如下句子写得生动

①它们像熠熠发光的钻石,有的放着耀眼的金辉,有的发出微微的白光。

(比喻句,形象生动)

②难道是那绿藤上的喇叭花在赞颂这迷人的月夜吗?

(拟人句,赋予花人格化,生动且想象丰富、奇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中考作文写作素材:机会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能够成功的人,必然是善于发现并且抓住任何有利时间的人,即使是"洗手间"时间也不放过。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中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969年,他进入了世界知名的ibm公司,在纽约总部的研究院工作,那年他刚好26岁。

刚进入ibm的时候,虽然他有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的学位,但是在人才济济的ibm,他也只是个最普通的研究员。在他之前,整个研究院里只有一名华裔高管,而且是做了15年才勉强做到了二级经理人。当时就有很多人告诉他,华人在ibm研究院里最多只能做到二级经理人,根本不可能进入核心领导层,然而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留在了ibm。

生性桀骜的他,深深知道,在ibm这样美国味很足的公司里,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融入他们。他一开始便决定每天都和那些美国员工一起吃午饭,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由于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是很地道,他更是下班之余苦练口语。慢慢地,那些美国人都开始把他当成"美国人"了。

由于他在电脑方面的独特天赋,1971年,不到30岁的他被派到硅谷创立西部电脑研究部门,组建了一个几乎全由名校博士组成的60余人团队。他们将edgar codd的理论和自己对软件要适应人和企业需要的思维结合起来,经过5年不断地研发,成功地发明了电脑关系数据库系统结构查询语言sql和必需的相关运行系统。其中他带队的一个重要的项目导致sql(关系型数据库)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来全球计算机软件应用影响深远,可是当时ibm部门拒绝他将sql产品化的建议,而且研究院的领导也不赞同这个方案。

他于是让科研人员把发明写成论文公布于世,希望可以引起ibm的重视。

另外,为了让ibm的老板能够了解到这一情况,同时又不能让研究院的领导知道,他开始思考如何寻求老板的帮助。有一次,他上班去洗手间的时候,刚好碰见一位贵人,那就是ibm的老板卡里。由于初次在公司遇见大人物,他显得很紧张,除了一句简单的礼貌性问候外,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回去之后,他开始观察卡里的时间安排。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他发现卡里每天下午3点左右的时候会错开员工下午茶时间去趟洗手间。他觉得他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和老板沟通一下。

第二天,第三天,在那个时间他装作无意中去洗手间,无意中碰见了老板卡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之前的紧张了,而是主动向老板自我介绍,并且将他预见到关系数据库的美好前景和卡里分享。经过几次洗手间的谈话后,老板开始注意到这个小伙子不一般。通过董事会及高层的分析,他们决定破例同意了sql产品化的建议。

1981年,ibm觉得时机成熟,推出自己的sql产品时,曾轰动一时。随后他开始主管通讯软件业务,他在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软件重要性的时候,预见到软件的光辉未来。并推动改变ibm过去将软件作为硬件附带赠送品的商业模式,开创了销售ibm通讯软件的先河,不但为ibm创下很可观的营业收入,也间接加速了软件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

同年底,他仅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成为了ibm最高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和ibm组织部部长,亲身体验到ibm最高层主管的管理方式及公司发展策略,并协助董事长卡里为ibm制定了未来10年的组织和战略蓝图。其管理、领导和把握未来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他就是刘英武。ibm有史以来最高华人高管,是华人在美的最杰出高科技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洗手间"事件也一直被it业的精英们津津乐道。可以说,因为老板的支持,才让他的sql产品化的建议得以采纳。要不然到现在他可能还只是个普通的研究员。能够成功的人,必然是善于发现并且抓住任何有利时间的人,即使是"洗手间"时间也不放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作文写作素材_中考素材600字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一、道理论据:

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

2、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知都重要。——赫尔岑

3、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谕,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考考验。——马克思

二、事实论据:

1、日本的礼貌训练学校。日本兴办了一种新的学校——礼貌训练学校。许多公司把他们的新雇员,尤其是年轻的女职员派到这里来受训,学习如何对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的敬语,如何接受名片,如何保持优雅物坐姿,如何礼貌以欢送客人等。他们聘请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是日本航空公司退役的空中小姐。

2、吴起言必信。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为人极守信用。有一天,他遇见老朋友,约请他到家里吃饭,并说:我等你一起吃。结果,一直到晚上朋友也没有来,吴起就一直饿着肚子等着。第二天,他派人把朋友请了来,才和他一起吃了饭。吴起守信到这种程度,这大概就是他能统率好千军万马的原因。

3、微笑和妙语化解发矛盾。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司机骤然刹车,一位男青年立足不稳,身体前倾拥靠到一位妙龄少女身上。尽管男青年微笑着表示歉意,姑娘还是杏眼圆睁,怒气气冲冲地斥责他:德性能眼看一场争吵就要发生,全车人都盯着他俩。谁知男青年并不动气,仍微笑着答道:不是德性,是惯性。乘客们爆发出一阵笑声,连姑娘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方法

全文共 263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如:童年回忆童年琐事、青春剪影我在花季、心香一瓣忘不了他(她)、难忘时刻:记一次升旗活动、走向未来自强的我、生活感悟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山光水色家乡变了、世相写生记一位平凡的人、温馨情怀母亲的爱等等。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

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第四,命题作文在使用数量上仍占主流地位。

了解这些规律,那么,在实际应试实践中又有哪些规律需要遵循呢?下面介绍四个要点。

1.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另外,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对这样几种内容的题目不可掉以轻心。

第一种,看似很浅显的题目。

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是一个宽泛的中考作文题,谁也不会在取材上发生困难,看样子真是浅得不能再浅了,但实际上,这个题的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在审题之中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胆子变大了,或者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档次。如果说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第二种,看似很熟悉的题目。

如“美在课余”这个文题,是一个宽题。可供取材的内容也是不少的。其实这个题目有一个迷惑点,这个迷惑点在那个美字上。稍不注意,就会由于觉得这个文题似曾相识而忽视对美字的品读。由于没有抓住这个美字,就会写出丰富多彩的课余、好玩的课余、有趣的课余、热闹的课余等等内容,这就没有突出这个美字。

第三种,看似很形象的题目。

如“风景这边独好”这个文题,也是一个宽题,题目似乎很形象,但远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它既可以写实,如写一个地方的风景,写一个地方的景物特点,写一个地方的景物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写这个地方的发展,写这个地方的特色,写这个地方表现出的时代的进步。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它不仅可以写地方,还可以写人,还可以写事,等等。

第四种,看似很直观的题目。

如“礼物”这个题目,好像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它可能是实指某种物,更多的也许是喻指像礼物一样的美好事物。用喻指来写文章,其思路更广,其情感更丰富。要记住,不管命题作文的形式多么复杂,你的眼睛要永远盯着它的题目。在熟悉的题目面前不要激动,不要以为它就是你做过的原题;在生疏的题目面前不要紧张,不要以为你的心目中就没有它的影子。

2.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些信手拈来的中考作文题:学语文的故事、母亲的爱、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他做得对、同学,你不能这样、在错误和挫折面前、谈谈我们的课堂教学、雨中、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等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好像只是画出了一个取材立意的框框,需要我们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将其具体化。

对这样一些文题,要做到大中取小,将其具体化:第一,将宽题变窄。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许多题材、许多素材的题目。由于它的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点之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成文。如火柴的联想是一个宽题,它可以让你联想到非常多的事,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现象。但这种丰富的联想只能是在构思过程中,必须从这丰富的联想中决定一个供展开的联想点,才能开始考场作文的写作。

第二,将大题变小。

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从意义上看,有些题目的主题比较直露,比较追求一定的意义。如文题“变了”,从这个变字上看就是要求你在文中一定要点示出某种意义。

对于这样的题,我们可以用加限制的方法将其变小。如“变了”这个题,我们可以在题目前加上限制性的语言,如:兰兰变了、我们家变了;也可以在题目后面加上副标题,如“变了——从一件小事看我们的班风、变了——他又回到了我们班。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可以开始构思了。

再来看下面一些常见中考作文题:

我的一天、记我受到的一次小挫折、家中小事、记一堂我喜欢的语文课、我的老师、常人小传、令我深思的一件事。这些题目对内容的要求都很具体,选材也比较容易。

对这样的文题,我们要做到的以小见大。小中见大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选点生发,也就是说,要选好一个能够让你很好地展开记叙、很好地展开议论的点,再从这个点上写开去。

3.在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

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这句话,可以说是中考作文构思的总策略。一点式伸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多点式铺陈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看下面中考作文题的构思方向:

家乡变了: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这是多点式铺陈。

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

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或谈一个观点,或回忆几件小事。

天下无难事:可通过记一件事来突现主题,也可用几个例证证明观点。

读书乐:可乐在一处,乐在一点;也可乐在几处,乐在几点。

我眼中的同龄人:必须进行多点式铺陈,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

一件小事给我的教益:必须进行一点式伸展,先写事,再写理。

以这两种模式为基础进行变化,设计好开头、结尾,安排好不同表达方式的穿插,考场命题作文的框架便能够设置得完整、规范。

4.在表达上,要做到:注重文体特征

表现个性特点,注重文体特征,就是要充分准确地表现文体特点,而不要出现将读后感写成读后叙、在家乡变了中穿插一半篇幅的议论、将自强的我写成自我介绍等模糊文体色彩的错误。

表现个性特点,就是要表现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就是要认真遣词造句,稳妥布局谋篇,从语气、结构、主题方面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甚至期望有超过水平发挥,力争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有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几个拟题的注意点

全文共 167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拟题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个拟题的注意点,欢迎阅读。

1、要有安静沉稳的心态。心定才能气慧神清,气慧神清才能文思敏捷,下笔泉涌。良好的心态对于考试关系重大。其实,题目之难易于其他考生也是一样的,你觉得无从下笔,他人也是感同身受的,何必自增障碍、自乱阵脚呢?

2、要看清题目要求。话题作文一般包含“提示语、话题、注意事项”三部分,要字字细读,句句推敲,千万不能题目要求尚未弄清就匆匆下笔,具体而言,审题时要在以下几方面下足功夫:

(1)注意限制条件,包括隐含的,显现的。如果要你联系实际,要看清要你联系的是什么实际,如果没做具体规定,随便你联系什么实际都可,只要能切合题意;如果要你联系自己,那文章中就一定要有“我”,而不是“我们”,更不能写他人。 还要读出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如2010年中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这是命题者通过话题材料给予考生的提示。当年有少数考生写诚信可抛,究其原因,若非有意反弹琵琶,标新立异,就是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点。

(2)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比如下面这个题目:随着交通、通讯越来越发达,随着网络的出现,世界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小;而随着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球不过是人类居住的一个小小的村落。于是,一个新名词“地球村”出现了。“地球村”,多么形象的称呼。对此,你有什么联想、想象或见解呢?请以“地球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这篇文章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重复话题材料已经说明的意思,反复论说地球变小了,变成村落了。这样就偏离了写作重心。这个题目实际上是要求以“地球已经是个村”为前提,来写你的联想、想象和见解。明白了这一点,思路就不难打开,文章也不难写好。如,地球变小,经济一体化了,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同处地球村,同在蓝天下,我们该怎样和平共处,相濡以沫;有限的资源该怎样珍惜,污染的环境该怎样保护。另外还可以联系现在通讯发达了、人情反而淡漠了的现实谈谈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如此等等,都可以立意。至于地球怎么会变小,就不能花太多的篇幅去论说,三言两语开个头就行,主要篇幅要用来论说我们该怎么办的正题。

(3)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如下面的题目: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出去了。因为根据这个话题,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二字上。总之,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要慎之又慎。

3、善于展开联想。看清题目要求后,还要想想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好文章;再想想有没有学过的语文课文、史地知识、哲学原理和看过的报纸杂志、影视作品可以改造。如果一时吃不透材料的含义也别着急,先放松一下,不妨从材料里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想一想材料作者写出这段材料想说什么,或者说,他想告诉人们什么?他对材料中的人或事是一种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么一想,你也许就能领会材料的含义了。

平时做题时间宽裕的学生,考试卷子拿到手,先通览全卷,整体感知,以便合理安排好答题时间,然后花上几分钟认真审读作文题目,再开始按顺序做前面的考点,一边做题,一边可以适当地构思作文,脑海里偶尔冒出一些思路想法,就应该及时写在草稿纸上,哪怕只是片言只语。这些零星的词句将帮助你点燃思想的火花,打开作文的思路。如果只在最后的一个小时才来构思作文,很容易因为时间的紧张、心态的躁动而造成思路的梗塞。而在开考的同时即适当的分心以照顾作文,往往会因为时间的宽裕、心态的放松而闪现作文的灵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说明文的答题技巧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中的说明文阅读题目是考试的一个重点。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中考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作诠释、下定义)

格式:本句/段运用了xx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地说明了xx(说明对象)的xx特点,使读者……

二、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问:文中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文中使用了xx的说明顺序对xx(说明对象)加以说明,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三、语言特点(准确、形象生动、简明平实)

格式:文中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xx特点,如xx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征。

四、语言品析

例1:A.xx词有何作用B.xx词能否去掉,为何?C.xx词能否换成另一个

格式:不可以,xx词原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它生动形象/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情况),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若删去/改变,原句就会变成什么意思,显得太绝对(或是与原句意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例2:"××"词好在哪里?

格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或是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五、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格式:结构上: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引出说明对象,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肯定强调、生动形象、准确具体,增强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作技巧的理性思考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考试作文,在形式上追求一点“色彩”是必要的。在形式上讲究一点技巧,会给人的耳目以新鲜感,从而占据一定的优势。在作文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要在以下几方面下点功夫:①安排一个合理的顺序,使作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②精心锤炼开头、结尾,使之成为“凤头”、“豹尾”;③给作文一个亮丽的“包装”,如文前写题记、文中拟小标题、采用书信体、日记体、戏剧体等形式。这些方面的技巧,都要建立在作文材料丰富、写作手法使用得当的基础上,要根据内容,理性思考,做合理选择,不可单纯追求技巧,否则作文会面目可憎,令人生厌,效果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论作文如何更好地选材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文并不是信马由缰,写作是有一定章法的。小编收集了论作文如何更好地选材,欢迎阅读。

写作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难题,也是中考所占分值最大的一块儿。很多同学反应作文很难写,不会写。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同学说自己不会写作文,期末考试的时候交了白卷。

其实,写作文并不是信马由缰,写作是有一定章法的。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考八股文,就相当严格地规定了文章的题材、结构和主题,只能让学生从四书五经中选取材料表达圣人的思想,所以叫做"代圣人立言"。

八股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可以看出,八股文是相当讲究格式和结构的。但是内容空洞,材料奇缺,但是它也不失为我们写作的借鉴。

选材是相当重要的,有几个原则可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典型

所谓典型,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最能表现主旨,二层是其他材料无法替代它;总而言之就是能够恰如其分地非常到位地表达主旨或者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的一些材料,可以分为写人和写事儿两块。一个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什么?他身上有什么特色的品质?这个就是典型性材料所要表现出来的。事件上可以选取最能打动人心、最震撼、最深刻的那些材料,这样就可以以少的笔墨反应大的道理和抽象的情感。

例子:

1.《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取的三个事例中的第三个"防空洞谈话",虽然相比前两个轰轰烈烈的战斗和牺牲场面不够壮烈,显得些许平淡,但是却真挚感人,打动人心,非常典型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无私奉献和乐于牺牲的精神品质。

2.北京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凝聚》,小作者将母女之情凝聚在一个小小的芒果上,通过母女争让芒果的小事儿,以小见大,化虚为实,选材非常典型,也很新颖。

3.《自行车上的空间》,小作者选取了爸爸骑自行车送他上学的材料,其中爸爸为了让他坐得舒服让空间的事情,选材很典型,很能表情达意,表达了爸爸对儿子深沉而厚重的爱。

第二、丰富

选取的材料要丰富,体现在材料本身的含量很大,很丰盈,能够生动地表达人物和事情的过程。分为:

1)写人,用细节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和性格。

2)写事情,要突出事件的发展和高潮和结果,用曲折跌荡起发的情节来丰富文章内容,或者采用倒叙、插叙等方式,或者用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来吸引人。

第三、真实

写作可以进行合理的虚构,但是绝对不能违背常理地胡编乱造。艺术的加工是可以的,必须具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材料。但其实很多大家都是以写普通的事情而写出不凡的效果的,这就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和捕捉细节,捕捉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揣摩人物的心理,同时他们善于通过小的切入口(小的细节,小的事情,平常的场景)用艺术的手法写得很出色,比如《心中的风景》,作者只是选取了妈妈洗衣服洗得劳累以至于睡在沙发上的场景来写,材料很平凡却很到位,作者选取的这个细节把妈妈的含辛茹苦和操劳刻画地真挚感人,再加上优美的语言,是上乘之作。

第四、新颖

有时候反向立意是出新出奇的方法,比如《向前向前向前》和《收起羽翼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956 字

+ 加入清单

小升初作文是同学们比较头痛的问题,语文成绩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作文的写作同样注重积累。但是了解一些考成作文技巧,拿到作文的高分也是有机会的。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素材的多角度立意

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所说的自己画蛋的体会: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告诉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文章源于生活,它的立意亦应多角度进行。

我们以一个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件为例。

今年春天,我和爸爸来到高尔夫球场,第一次学打高尔夫球。看教练做很简单,我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却发现和想象的不同,要么杆碰不上球,要么球出去就偏离了方向,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我终于成功了。

就这一事例,我们可从如下角度立意: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走向成功;二、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三、成功需要方法;四、运动带来快乐……

这样,一个素材,可以根据命题的不同,确定立意,设置情节,确定描写重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打球的动作细节是不能丢的。

二、练习写好文章的细节

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注意了情节的起伏,语言的流畅,但总感觉文章空泛,这是为什么呢?忽视了细节描写。

怎样写好细节,简单地说,细节描写要还原生活,去发现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去描摹。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如何将“陌生叔叔帮我把车修好”写细,我们首先要还原生活场景,在头脑中勾勒出雪中修车图,再从这一图画中去寻找描写的细节。

这是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断:“叔叔迅速地摘下手套,用右手拿着链条,左手帮着把链条搬过去,链条一点点地扣上去了,一节一节地扣住了后轮的齿轮。‘咣当’一声,链条滑了出来,这一次努力前功尽弃。我的心咯噔一下,万一叔叔告诉我修不好,我该怎么办呀!可事情并非如我想象,只见叔叔向拢起的双手呵了呵气,又蹲下了身子。他为了不让链条弹开,用右手把链条往前面齿轮上套住,然后右手拉住链条往后齿轮上移,左手护住链条不让它再滑出来。后来,他看到位置有些偏,就用左手把它移正再装,洁白的雪花落在了他冻得通红的满是油污的手上,我知道他的手一定很冷,很冷,可他的心一定很热,很热。终于,链条一节一节地和齿轮扣住了。他猛一转脚踏板,车子居然又完好地转动起来。”文章中最直观的细节是叔叔修车的动作细节,摘、拿、套、拉、护、移、转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叔叔雪中修车的不容易,突出了人物精神。其次应当是外貌细节和心理细节的描写衬托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每个人观察生活的角度和经历不同,再现的生活场景也就不同,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我们达到这样一种境地为最好——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三、整理生活中的素材

努力回忆六年来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记忆尤为深刻的小事,哪怕是一次单手磕鸡蛋的经历都不要放过。因为孩子有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有真实的体验、感受,他的表述一定会具体而生动,他所表达的情感一定是真实的。翻翻过去的作文、周记,从多个角度,搜集这样的素材,将细节完整地记录下来,进行分类整理。

有些家长大量地看作文选、杂志,想帮助孩子从上面搬些素材下来。我不大同意这样的做法,因为那不是孩子的生活,他很难像成人一样具有缜密的思维,进行合理的想象情节,他也很难描摹当时的细节,这样的作文不能打动读者。不如让作文选、杂志成为勾起孩子回忆生活的媒介,从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中挖掘写作素材。如:从作文选上看奶奶为我掖被子的细节,想到冬天,妈妈买药回来,为我滴眼药时怕我嫌凉而搓手的动作,这样一来写母爱的文章就有了素材。

四、努力锤炼文章的语言

佳酿总是经过酿造才有它独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样,经过锤炼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可尝试这样的几种方式,让语言焕发色彩。

在句式变换上下工夫。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可以将陈述句用反问、设问或感叹句的形式表达。

在准确地运用词汇上下工夫。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些拟声词来丰富表达;另外,可使用叠词使描绘更加准确,而且能使语言具有节奏感,从而让语言富有音乐美。再有,四字词语和成语的使用,会使语言表达更为简练。

在恰当地运用修辞上下工夫。修辞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一句,意思是说“大雨来了”。但是作者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雨当作正在奔跑的人,飞快地追赶天空的乌云,这样一说比“大雨来了”更能表现出雨来的之快、之急、之大。当然,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等,我们应根据需要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记叙文拿高分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题目要审清

“看到作文题目后,首先要审题,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审题要审清题目的内容和范围及中心和人称,领会题目中的象征义和比喻义,并要明确题目对文体有的要求等。”

龙新燕老师称,在作文题目中,决定作文中心立意点的词语称为主题词,研读题目,找出主题词,进而挖掘主题词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尤为关键。“如题目《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青橄榄’,青橄榄的特点是先酸涩后甘甜,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实,推敲出这一点,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词语的作用。‘我’,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一枚’,说明只要写一次收获。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思想内容要深刻

在作文的思想内容上,不外乎“真、细、活”三个字。具体来说,“真”,就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细”,就是把主要的情节一定要写得细致;“活”,就是要在节骨眼上用一两句话传神。

如何做到这三点要求呢?龙新燕老师的建议是“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有一类作文题目十分宽泛,可写的材料很多,写这类题目要善于缩小,把众多材料浓缩到一点,找准切人点,还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加上适当的限制或设置副标题,这些都是写好大题目的好方法。”而“小中见大”是指题目小而具体要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比如《今日家事》就应从一件家庭琐事反映社会变革的重大主题。

编写之前要提纲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连贯全文。“不需要细写,只需要画个层次即可,比如:一.(1-2段)....二.(3-7段),最后一点是在提纲上标志文章的详略安排。”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求。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编写提纲没有固定格式。

文章标题要漂亮

“题好一半文”,标题应在作文之初就开始认真考虑,并且下工夫琢磨,好标题的首要条件是:切旨,标题要吃透材料精神,反映其主旨。切体,拟题要合乎体裁。在此基础上,标题还要炼新求美求趣。可巧引流行歌曲,可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可套用流行语,可引用电影名、名句或成语,还可采用散文化或诗化语言。

开头结尾要精彩

切入角度要新颖

要想在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作文切入角度的新颖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写《珍惜拥有的__》半命题作文,很多同学选择“亲情”、“青春”、“幸福”等,这样的文题当然可以,但写的人多了,阅卷者难免会觉得乏味,如果作文语言不是很精彩,那么你的作文就很难得到高分。但有些考生就很聪明,他们舍弃了这些考生常用的话题,而另辟蹊径,有的写珍惜拥有的“挫折”,有的写珍惜拥有的“对手”等,这样新颖别致的文题就很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如果言之成理或描述得当,则很容易得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深圳中考满分作文:给自己一些写作思绪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作文题目下来,虽然嘴里对着老师说不,但其实不管是骑着车,吃着饭,聊着天,还是做着其它的事,满脑子都是那些华丽的词藻,是该把它们放在开头?中间?还是结尾?思前想后却又总觉不妥,心里也想着不允许自己再犯走题这种低级错误。通常一篇作文出来之后,感动了自己,却又开始想着是否能打动老师?改过来改过去,也逐渐失去了自我。

现在,面对作文,除了压力,竟满满的都是恐惧,就像刚学会飞翔的小鸟,离开了地面后只想着往更远的高处,没有想着累了也该停下来歇歇脚,我连“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道理也忘了。有时候就是应该给自己一些写作思绪,把自己真正感受到的东西写出来,文字功夫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但不是写作的全部 。

我所说的写作思绪,好比如海明威给人的启发:写景,要把自己真正看到的写出来,如此写出的往往不华丽。那些写得华丽的,其实是写自己认为应该看到的,而非真正看到的,是用词藻填补和掩饰自己没有看到的。华丽的语言不一定能拼凑出最优秀的文章,但内心的故事永远是最美丽的,最真实的。

翻翻那本上了锁为自己写的日记吧,也许你能从中找到我所说的写作思绪,那里面暴露无疑的心情,总是最真实的。这个本子里所写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袒露出真实心绪和想法,看着这些自己信笔涂鸦的文字,一种欣慰惊喜的感觉总会溢满心怀。

天上飘着小雨,站在雨中。你大可不必模仿琼瑶剧的情深深雨蒙蒙,诗性大发般煽情地告诉我“这是雨在为我哭泣,它在暗示我们秋天的到来。”我只想说“这雨很凉”。

一群鸭子叫唤着从我面前走过,跳进河里,也请不要跟我说它如何在水里嬉戏,有多么多么开心,我只想说“它们没有那么多心理知识,它们只是在游泳,目的也很简单——驱热。”

读书、写作,一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做的时候都是享受。但是,倘若限定了时间,用赶任务的心情去做,加上了许多不必要的目的,享受就变成了苦役。 还是给自己一些写作的思绪,让自己随心所欲地想、随心所欲地写吧,这才是真正地提高自己写作水准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半命题作文填题技巧

全文共 2825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半命题作文在各省市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见,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作文不但没有被人们冷落,反而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历年的评卷中发现,不少考生在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上出现失误,不能正确填补题目。那么,如何填补半命题作文的标题呢?

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

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

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

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

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

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

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

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

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

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

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

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

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

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

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

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

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

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

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

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

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拿起《……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乎逻辑,不违情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巧用诗词添风采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方法

全文共 1475 字

+ 加入清单

纵览全国历年优秀作文,不难发现,语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就是大多数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何才能在作文中做到这两点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巧妙地使用诗词,用诗词打扮自己作文的语言,用诗词为文章增加文化的厚度。

在作文中用好诗词的途径很多,或是利用诗词巧拟标题,或是妙用为题记,或是化用诗词故事、结构构思自己的作文。在这里我们重点来讲讲如何在文章语段中使用诗词增添文采。

一是直接引用诗词。

一般可以围绕话题,发散思维,搜寻相关的诗词,排比成文。比如下面关于“生命”主题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诗人的诗句对“生命”作了解释: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直接引用诗词让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这四位诗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显示了作者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跃然纸上”。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个片段: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对诗句的引用和评价淋漓尽致地将作者对诗词的分析鉴赏和感悟能力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那轮万古的明月高悬在我们的上空,使我们遥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梦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一是化用诗词。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比如下面这些语段: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话题“乐观”片段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面对选择》片段

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美丽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简单》片段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冷香飞上语文》

这些文字没有直接引用杜甫、刘禹锡、龚自珍等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搬用过来作为自己作文语言中的一个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描写。这样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作者的心声。同样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当然写作这样的语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诗的意境,随便套用,那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立意的方法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作文来说,主题正确、集中是基础等级的要求,主题深刻、新颖是发展等级的标志。小编收集了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立意方法,欢迎阅读。

一是大处着眼。我们写的常常是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这并不就是决定了文章必然立意低下。要有以小见大的意识,即,通过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大处着眼。比如,你可以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借自己所选的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你可以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弘扬时代精神。

二是纵向开掘。所谓的“纵向开掘”,就是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依照结果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状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这时文章的立意,往往不只是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是就“为什么”、“怎么办”发表看法。

三是挑战旧论。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定论大胆说“不”,旨在从反面去发现事物新的特点,发他人所未见,表达出令人信服的全新思想和观点来,这种立意方法,通常被形象地称作“反弹琵琶”。

比如,对不顾自己身体重病在身而忘我工作的行为提出异议等等。这些表达了与传统观念全然不同的主题思想,让人耳目一新。需要提醒的是,反弹琵琶的立意,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确保正确有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而写出的文章。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解题指津】

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而写出的文章。这类作文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给考生留下了更大的写作空间。近年来,话题作文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不过,有的地方没有对话题作文作简单的否定和放弃,而是“退中求变”,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比如适当缩小开放范围,设计能激发考生兴趣的个性化提示语,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等,这些都是新的命题形式的有益尝试。下面来看看话题作文的几种常见类型:

一是词语型。如“味道”“珍惜”“较劲” 等。这些词语有动词也有名词,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还有的具有比喻和象征意义,审题时应该注意其内涵和外延。而且,此种题型和命题作文联系密切,来年可能会以命题形式重新出现。

二是短语型。如“这样的衣着”“感悟美好”等。

三是句子型。这种作文命题是一个句子,富有诗意,含意隽永,对于这类题目在审题时主要是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如 “分享是美丽的”等。

一、巧拟标题 展示个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考场上,一个亮丽夺目的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所以,要闯过中考作文关,拟题好坏举足轻重。总的说来,话题作文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出发,做到准确、醒目、新颖、富有诗意。一个好的标题,有这样几点要求:

1.揭示主旨

标题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概括内容,做到“题括文章,文切题旨”。例如作文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想倾诉的话.给妈妈的、给老师的,喜悦的、烦恼的,关于个人的,关于社会的……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一直深埋在心里。现在,请拿起你的笔,我们在倾听……请以“心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略)

2.新颖别致

题目一定要给人一种别致的感觉,这会使你的文章顿生光彩。尤其是话题作文,如果题目平淡,则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魅力。如中考作文题目:结合阅读理解(一)中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给你的启示,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作《妈妈也在成长》,还有的同学拟题为《我的成长我做主》《成长五味》等,这些题目在众多的考卷中显得别开生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巧妙切入 准确立意

1.大小转化

有些话题的范围比较大,能表现多个主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化大为小”:把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如中考话题作文“渴望”,内涵非常丰富。如果我们能从小处人手,就可以把话题切割成“渴望放假”“渴望长大”“渴望善良”“渴望尊严”等,写作时只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当然,有的话题作文范围很小,学生思维难以发散,此时就应该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以拓开思路。

2.反弹琵琶

有些作文题目,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正向审题立意,可能容易落入俗套,毫无新意可言。这时如果舍弃正面,改为反面切入,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让阅卷老师在千人一面的作文中眼前一亮。如中考话题作文“磨炼”一题,题引材料是孟子的话,启示我们,人必须先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然后才能做大事,成大业。

这样立意当然比较稳妥,但不易出新出巧。如果从反面切人,从小我们要学会避免挫折和艰难困苦,但困难面前要学会面对,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立论,这样就更有启发意义,更有新意。需要注意的是,反面切入得出的见解往往不是“常理”,因而不能广泛应用于所有命题。

三、围绕中心 精心选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浅谈中考记叙文写作

全文共 2915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中考所考记叙文,都具有以下特点:思想内容健康,有较强的道德导引性;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突出,规范典型。

其考察角度有以下几点:

1、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

这种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涵,是否对文章记叙的中心了然于心。其文题的设置常与文章的标题结合在一起。如2003年重庆市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第一题为: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内容回答。又如2003年武汉市题《一桩奇特的诉讼案》的第一题为:这桩诉讼案原因“奇特”在哪里?第二题为:用精练而明确的语言概括本文主旨。以上所举三题均为最为常见的考查对文章整体感知和理解的命题形式。这种问题的本质其实是要探寻文章记叙的事件的核心。

( 教师应对学生做如下指导: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急于作出回答。虽然这种问题常在前两题中出现。但在做题时不妨先从其他题目入手,而把这种问题放在最后。在读透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的线索,弄懂文章题目的表面含义和内在含义,然后进行语言组织,完成答案。)

2、 考查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

这种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个别词句的理解能力。一般情况下,这些考查的词句在文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考生在解释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要符合文章的语言环境。典型考题如200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题《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的第一题为:请根据语言环境,解释文中两个加点词的意义。2003年重庆市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第三题为:爸爸“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女儿“语言”的具体含义是?2003年江苏省盐城市题《牵着母亲过马路》中第一题为:第(1)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7)段中写“母亲的眼中闪过惊喜”。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这几道题或针对词语或针对句子设计题目,要求考生进行正确理解。这些词和句子一般来说都是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部分。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做这类题目要把握一个准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也就是说解释词语和句子都必须回到文章中去,在词语和句子所在的特定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决不可望文生义,随意揣测。做题步骤是(1)看清题干要求,锁定词句。(2)回到文中,还原词句位置。(3)划定语言环境,前后勾连,综合信息。(4)组织语言,完成答案。)

3、 考查对文章描写手法的掌握。

对于记叙文而言,描写手法的运用是其最为重要的写作特点。一般来说,凡考记叙文阅读,描写手法大多是必考内容。所以考生必须将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环境描写的特征熟记于心。对这几种描写手法的作用也要牢牢记住。典型考题如2003年陕西省题《最美的眼神》中第四题是:在塑造雒老师形象时,本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2003年我市试题《担子》第四题为: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003年河南省题《选择》第一题为:第(6)段中划线句子属于——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心理。这几道题考查的都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对这样的题目,考生要争取获取满分。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做这类题目,只需把握一点。那就是准确区分各种描写手法,特 别要注意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的区别。此外各种描写的作用要记牢,并且要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回答其作用。)

4、 考查对文章修辞运用的理解与作用。

修辞运用在记叙文中必不可少,修辞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修辞有两种,一是词语的铸炼,二是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项内容都是中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考查内容。如2003年海南省题《母亲的纯净水》的第三题为:在“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心灵的光芒”这句话中,有人说可以将“丑陋”改为“丑恶”。你认为可不可以?请说明理由。2003年河南省题《今晚入梦》第一题为:第(2)段中作者把————比喻为“祥和的云光”,这个比喻形象的表现了————。2003年山西省题《捅马蜂窝》的第七题为:文中加“─——”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章理解其运用的妙处。从以上几体可以看出,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对修辞的考查难度并不大,修辞手法多集中在比喻等最常见的形式上。

(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辨析词语的修辞效果要注意分析词语的意义、色彩、轻重、词性等,既要分析其不同之处,又要分析其相同之处,更要分析出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至于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的常规作用,比如比喻的表达作用一般是可以使文章表达更生动、形象,排比的表达作用主要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度,加强语言的气势。其次要具体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怎样更形象了,怎样有气势了。)

5、 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

检验考生是否对文章的内容掌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考生将叙述的过程写出来,也就是理出文章的脉络。中考中此类考题比较常见,如2003年山西省考题《捅马蜂窝》的第二题为: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我”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2003年山东威海市题《智慧的美丽》的第二题为:读完全文,请你用恰当的词语说明“我”的情感(心理)变化。( )——( )——( )----(流泪)。2003年北京市题《月是故乡明》的第一题为: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那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 )——(捉知了)——(   )——(   )——(    )。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做此类题从两点入手,一是读透文章内容,弄清所叙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是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提示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前后推理。在上面几例中,需要学生填写的只是整个思路的一部分,学生应根据已知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6、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近年的中考题中,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开放性试题。这些题目或引导考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或启发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新写作。可以说,这种考题现在已成为各地命题的首选形式。在2003年的考题中,这种开放性的试题屡见不鲜。如2003年上海市题《成全一棵树》的第4题为:第17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剧,请你为他设计一段独白。2003年江苏盐城市题《牵着母亲过马路》的第6题为: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能恰当引用古诗文、语言优美者可另加1-2分)。200年陕西省题《最美的眼神》的第5题为: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请写出你想说的话来。

(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开放性试题要用开放的眼光来对待。首先,做这类题不可循规蹈矩,只要不逾越提干的要求,尽可以畅所欲言。其次这类题目想象性较强,考生要根据要求大胆想象,如上面第一例就必须围绕“百感交集”展开想象,何谓“百感”?兴奋、愉悦、苦涩、痛苦等等都有才是百感。写作时就不能只写一种感受。再者,这类题目最讲究个性,讲究语言。在写作是要把自己平时的阅读储备发掘出来,写出文采,写出个性,写出独特。上面第二例中明确指出“能恰当引用古诗文、语言优美者可另加1-2分”,其目的就是要考生尽其所能,考出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