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骊山上的烽火的历史典故(精彩20篇)

浏览

7536

作文

1000

西安事变的抗战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55 字

+ 加入清单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如何对待事变的问题上,南京当权势力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策动“讨伐”,轰炸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而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亲属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则不顾何应钦的反对,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努力。

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中共中央还主张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南京方面在弄清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的态度后,于22日派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谈判。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也参加了谈判。他遵照中央的有关指示,在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并进行同南京方面的谈判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两天的商谈,宋美龄等人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日发动”等项承诺。12月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蒋介石表示同意谈判议定的六项条件,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

25日下午,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回南京。一到南京,蒋介石立刻扣留张学良。消息传出后,西安出现动荡不安的局势,东北军中坚决主张联共抗日的王以哲军长被东北军中一部分过激分子杀害,内战危险重新出现。周恩来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坚定而细致地进行工作,巩固了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团结,基本上保持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成果。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是历史的功臣。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解除了杨虎城的兵权,又强迫改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张学良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前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六:江泽民在百忙中看望老师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峻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1995年,当江泽民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

足见,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孟尝君的门客的故事

全文共 190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和解释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煮饭用的一种锅;舟:船。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破釜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一箭双雕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具有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北周的国王为子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玉摄图。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摄图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实晟人的习惯要比武助兴。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线。只听得“格勒勒”—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好!”大家齐声喝采。

从此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一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他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厥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发生在河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98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发生在河南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发生在河南的历史典故

1.成语典故--断臂求法

其典故出自《景德传灯录》;讲述的是,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求法于达摩祖师的故事;慧可历尽千辛万苦,追随达摩到长江边,并最终想方设法渡过长江,追随达摩到达少林寺。达摩在嵩山五乳峰上的洞里面壁坐禅,慧可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离。

面对慧可的此番行为,达摩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予理睬,更谈不上有什么教诲。达摩离开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动时,慧可亦跟随其后。

时值寒冬,达摩在洞内坐禅,慧可依旧站立在洞外,合十以待。半夜时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压了下来。很快,大雪淹没了慧可的双膝,慧可浑身上下好似披了一条厚厚的雪毯,但是他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地里。

第二天一早,达摩开定了,走到洞口一看,慧可似雪人般在雪地里站着。达摩顿生怜悯之心,终于开口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慧可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意思是向佛祖求法)。”

达摩道:“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长时间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听了达摩的教诲,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诚意和决心,慧可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随后,慧可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自己鲜血淋漓的左臂,围绕达摩面壁洞转了一圈后,仍侍立于被鲜血染红的雪中。

达摩被慧可的虔诚举动所感动,说:“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而今你为了求法,也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求法,必定能成;于是传衣钵、法器予他,并为其取法名慧可。”

2.成语典故--紫气东来

其典故出自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3.成语典故--中流砥柱

其典故出自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传说上古时代,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中,影响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时把两边的河道凿宽,这样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三门峡分人门、神门及鬼门,其中鬼门最险,而砥柱却巍然屹立在急流中。

4.成语典故--愚公移山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5.成语典故--铁面无私

包拯做了几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做谏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宋仁宗正想整顿一下开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调任权知开封府。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青天”、“包龙图”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杜鹃啼血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很早很早以前,位于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叫做望帝。望帝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

有一年,在湖北的荆州地方,有一个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刚从井里来到人间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尸在哪里,哪里的河水就会向西流。于是,鳖精的尸体就随着西流水,从荆水沿着长江直往上浮,浮过了三峡,浮过了巴泸,最后到了岷江。当鳖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时候,他突然活了过来,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称叫做“鳖灵”。说来也巧,鳖灵正碰见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长叹,便忙问为什么如此惆怅。望帝见到鳖灵,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和诚恳,便告诉了他缘故。

杜鹃啼血

原来,有一大群被蜀人烧山开荒赶走的龙蛇鬼怪,不愿离开天府之国的宝地,更不情愿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乐园,他们便使了妖术,把现在川西原来一带的大石,都运到夔峡、巫峡一带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龙穴鬼窝,天天在那里兴风作浪,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结果,水流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将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无情的洪水里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又黑暗又污秽的海底。这种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饭不香,心中难受。

鳖灵听后,便对望帝说:“我有治水的本领,我也不怕什么龙蛇鬼怪,凭着我们的才智一定能战胜邪恶。”望帝大喜过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领了圣旨,带了许多有本领的兵马和工匠,顺流来到巫山所在,和龙蛇斗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捉住,关在了滟澦堆下的上牢关里。接着,他又带领人们和鬼怪拼斗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恶狡猾的鬼怪捉住,关在了巫山峡的鬼门关里。然后,鳖灵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陕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是个爱才的国王,他见鳖灵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劳,才能又高于自己,便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从帝”。他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

可是,后来情况慢慢起了变化。丛帝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们为此愁起来啦。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着急,常常食不好寝不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进宫去劝导丛帝。于是,第二天早晨,他便从西山动身进城去访丛帝。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诚心诚意地期望丛帝能悔过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后面,进宫请愿,结果,便连成了很长很长的一支队伍。

这一来,反而把事情弄僵了。丛帝远远地看见这种气势,心里起了疑惑,认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带着老百姓来推翻他的。丛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得让老王和那些老百姓进城。

望帝老王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飞到高树枝头,把爱民安天下的道理亲自告诉丛帝。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无法再变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爱听故事,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我一下就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许多学习的道理。

“半途而废”这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有个人叫乐羊子,在外出学习过程中想家了,就中途放弃学业回了老家。到家后,他的妻子听了他回家的原因,拿起一把剪刀,将织布机上未织完的布一刀剪断。乐羊子觉得剪断的布很可惜,妻子却说:“一匹布是一根根丝线积累起来的,我将它剪断,从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中断的学业又何尝不可惜呢?这和剪断织丝又有什么两样?”乐羊子听了,恍然大悟,又回到老师那,继续学习。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做事没有恒心,任务没完成就放弃。它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中断,有的时候,你离成功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你放弃了,是多么的可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喜欢的中国历史典故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王羲之吃墨

朋友,你知道王羲之吗?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写过很多作品,最有名的是《兰亭集序》,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家,世人把他们合称“二王”。但是你知道王羲之还吃过墨吗?下面就听我娓娓道来吧!

一天中午,王羲之在练书法,书童端来了午饭,并催促王羲之趁热快点吃。

但是王羲之因为在练字,像是没听见似的,继续练字。书童没办法,只好请王羲之的妈妈过来喊他吃饭。

当王羲之的妈妈过来,看到满嘴黑漆漆的王羲之,很奇怪。又看他仍然手拿馒头,往墨水里沾了沾,看都不看直接送到嘴里,这时妈妈才知道王羲之吃墨了,顿时忍不住大笑起来,而王羲之看到妈妈哈哈大笑的样子,却不以为然的对妈妈说:“妈妈,今天的午饭真好吃呀!弄得妈妈哭笑不得。

王羲之看着哈哈大笑的妈妈,又看看自己手上剩下的馒头,也跟着笑了起来。

我平时总是大大咧咧,做事三心二意,写字时要不就给一个笔画来个隐身术,要不就是把字写成“甲骨文”。

当我看完王羲之的故事,我觉得我应该学习王羲之专心致志的精神。以后我可千万不能这样,必须认认真真的做每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大器晚成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大器晚成原意是大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来常用以比喻一个人成材成名较晚。小编整理了大器晚成的历史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释义】大器:大才。大才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方能成就。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历史典故】

三国时期,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名叫崔琰(yǎn)。

他从小学习武艺,不过直到二十三岁才开始读《论语》、《诗经》等书籍。崔琰为人耿直,很有见识,朝廷的官员们对他十分推崇,连曹操都很敬重他。当时,袁绍手下的士兵非常残暴,甚至挖开坟墓毁弃敌人的尸骨,于是崔琰劝说袁绍命令士兵不要这样做,袁绍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听取了他的建议,并且封他为骑都尉。

崔琰后来跟随曹操的时候,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崔琰就反对说:“自古以来的规矩都是立长子,怎么能立小儿子呢?这是不可以的啊!”曹植虽是崔琰的侄女婿,但他也不偏袒,曹操很佩服他的公正。

崔琰在对人才的识别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崔琰有个堂弟名叫崔林,年轻时没有什么成就和名望,亲戚朋友都瞧不起他。但是崔琰却对这位堂弟相当器重,常常对别人说:“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意思是说,能做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受到重用,先是在曹操手下担任主簿、御史中丞等官职,后来在魏文帝曹丕朝中担任司空,被封为安阳乡侯,成为魏国的重臣。

“大器晚成”原意是大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来常用以比喻一个人成材成名较晚。

【成长心语】

怀才不遇是一件让人感到可惜与遗憾的事情,这使得很多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在伤心失望之余放弃了最初的理想,等到机遇来临的时候,对他们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了。但是,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任何人都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的追求与理想,坚持下去,或许现在前面是一片黑暗,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黎明前的黑暗呢!历史上大器晚成,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有很多。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历史典故:大器晚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东海龙王塌东京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派敖广治理东海,派妙庄王治理东京。那时的东海只有现在的一半大,靠西的大洋都是东京辖地。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东海龙王敖广的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已多得不计其数,偌大的东海即显得十分拥挤。

敖广早想扩展地盘,无奈北有北海,南有南海,都有玉皇大帝的界碑,界碑上还盖着玉玺印,分毫挪动不得。

唯有东海与东京的壤界,因海陆分明,玉帝没有立碑。东海龙王偶掀风浪,东京就会有干百亩土地塌陷,倾刻间变成沧海,那妙庄王也不理论。只是敖广怕妙庄王去向玉帝告发,所以不敢多骚扰东京地界。

一日,龙王巡察西界,在镇西将军七须龙王处痛饮灵芝仙酒。两人杯来盏去,说东道西,不知不觉中凑出一个并吞东京的计策来。

此后,东海龙王一反常态,与妙庄王亲近起来,不时派人送些奇珍异宝、琼浆玉液到东京,还将第六个女儿送给妙庄王做妃于。妙庄王迷恋龙女的姿色,渐渐不理朝政,多少年以后,东京辖内盗贼横行,怨声载道。东海龙王得知东京衰败的消息,好不欢喜,暗中上奏天庭,恳请玉帝下旨塌掉东京,澄清玉宇。

玉帝当即准奏,正要派大臣去东京行事,即被上八洞神仙吕洞宾挡住了。

另洞宾奏道:

“玉帝将东京全部陷为东海,岂不冤屈了个中善者?”

敖广插言道:

“目前东京辖内,哪有什么善者好人?”

吕洞宾朗声说:

“想龙王终年居住水晶宫,从未涉足陆地,不知凭什么断定东京没有好人?”

敖广一时语塞。吕洞宾又对玉帝道:

“容老朽即刻下凡,去东京看看有无善者。”

玉帝准奏,钦点吕洞宾为检察大臣,三年后来天庭复命。

另洞宾变个老者模样,悄悄来到东京,在一僻静处变化出几间茅屋,屋里有几个大油缸,门口挂了块招牌,上写“勿过秤油店”。门上贴了幅对联,上联为“铜钱不过三下联为“香油可超万”,横批为“心安理得”。凡是来买香油的人,吕洞宾一概收三个铜钱,至于油舀多少,悉听买主自便。这般油店谁见过?东京人把这当作奇闻,一传十,十传百,都到“勿过秤油店”来买油。有的抱只大瓶,有的捧只瓦??,有的提只茶罐,有的甚至挑来两个水桶。吕洞宾只管收三个铜钱,其他一概不问。原来,它的油缸是通长江的,只要长江水不乾,油缸也不会见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十个与羊相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羊,古往今来都有描述,下面是十个与羊相关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一、爱羊

典出:《论语·八佾》

原文: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二、苏武牧羊

典出:《汉书》

原文: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三、蹴蔬羊

典出:《笑林》

原文: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

四、叱石为羊

典出:《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黄初平》

原文: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隨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見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往視之,不见,但見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於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五、羵[fén]羊

典出:《国语·魯语下》

原文: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對曰:“以丘之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魍魎,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六、歧路亡羊

典出:《列子》

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七、羔羊

典出:《毛诗正义》卷一之四《国风·召南·羔羊》

原文:羔羊之皮,素丝五紽(tuó)。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yù)。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八、葛由骑羊

典出:《列仙傳》

原文:葛由者,羌人。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蜀,蜀中王侯遣人追之,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无极,隨之者不得还,皆得仙道。山上有桃,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

九、穀亦亡羊

典出:《庄子》卷四上《外篇·骈拇》

原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穀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十、虎皮羊

典出:《法言义疏》卷四《吾子》

原文: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

“敢问质。”

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箭定天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典出《旧唐书·薛仁贵传》。

唐朝时,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十分强大。唐高宗龙朔年间,突厥部落酋长比粟毒诱惑同罗、仆固等九姓部落,率领十万大军侵犯唐朝边境地区。

唐高宗得到边报,立即调兵遣将,派左护卫将军薛仁贵等将领领兵北上迎击。薛仁贵是唐朝初年第二代将领中的佼佼者。他本是农民出身,擅长骑马射箭,武艺高强。他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应征入伍,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很快脱颖而出,逐步升迁,成为一位著名的大将。

薛仁贵接到任命后,立即率军西进抗击敌军。经过几个月的艰辛行军,终于在天山脚下和九姓突厥的部队遭遇。

两军对阵。这时,比粟毒的九姓突厥部队有十多万人,而薛仁贵所率领的先头部队只有三万多人。比粟毒令几十名挠勇的突厥骑将上前挑战。他们自以为胜券在握,便肆无忌惮地向唐军冲杀过来。

薛仁贵单骑而出,大喝道:“敌将不得猖狂,看本将军神箭!”他勒住马,弯弓搭箭,“飕”的一声射去,那冲杀在最前面的一员敌将被射中咽喉,滚下马鞍,呜呼毕命。

那些突厥骑将见了,都十分吃惊。他们还没来得及勒住马,薛仁贵又射出第二支箭,那冲在第二的那名突厥将领“啊哟”一声,又被薛仁贵射中心窝,倒地而死。

其余的突厥骑将从来没有看到过箭术如此高明的人,吓得心惊胆战,一个个想勒转马头逃命。薛仁贵又一箭射出,射中一名敌将的头颅,那敌将也倒地身亡。

薛仁贵纵马上前,大喝道:“敌将听着,你们若要活命,快快下马归降。不然,那三个已死的,便是你们的下场!”

前面的那些突厥骑将都被薛仁贵的神箭吓住了,纷纷下马投降。突厥的大队人马也吓得军无斗志,转身向沙漠逃命。比粟毒弹压不住,也只得随军逃命。

薛仁贵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斩获不少,还俘获了好几名九姓突厥的酋长。

薛仁贵率军凯旋。一路上,军士高唱凯歌:“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从这一战后,九姓突厥便开始衰落,不敢再侵扰大唐的边境了。

以后,薛仁贵又屡立战功,被唐高宗封为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平阳郡公。

后来,“三箭定天山”这一典故,用来称赞武将高强的武艺和卓越的功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海瑞刚正不阿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严嵩掌权的日子里,别说是严家父子,就是他们手下的同党,也没有一个不是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谁都让他们几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县里,有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够秉公办事,对严嵩下面同党,一点不讲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海瑞是广东琼山人。他从小死了父亲,靠母亲抚养长大,家里生活十分贫苦。二十多岁他中了举人后,做过县里的学堂教谕,教育学生十分严格认真。不久,上司把他调到浙江淳安做知县。过去,县里的官吏审理案件,大多是接受贿赂,胡乱定案的。海瑞到了淳安,认真审理积案。不管什么疑难案件,到了海瑞手里,都一件件调查得水落石出,从不冤枉好人。当地百姓都称他是“青天”。

海瑞的顶头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是严嵩的同党,仗着他有后台,到处敲榨勒索,谁敢不顺他心,就该谁倒霉。

有一次,胡宗宪的儿子带了一大批随从经过淳安,住在县里的官驿里。要是换了别的县份,官吏见到总督大人的公子,奉承都来不及。可是在淳安县,海瑞立下一条规矩,不管大官贵戚,一律按普通客人招待。

胡宗宪的儿子,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看到驿吏送上来的饭菜,认为是有意怠慢他,气得掀了饭桌子,喝令随从,把驿吏捆绑起来,倒吊在梁上。

驿里的差役赶快报告海瑞。海瑞知道胡公子招摇过境,本来已经感到厌烦;现在竟吊打起驿吏来,就觉得非管不可了。

海瑞听完差役的报告,装作镇静地说:“总督是个清廉的大臣。他早有吩咐,要各县招待过往官吏,不得铺张浪费。现在来的那个花花公子,排场阔绰,态度骄横,不会是胡大人的公子。一定是什么地方的坏人冒充公子,到本县来招摇撞骗的。”

说着,他立刻带了一大批差役赶到驿馆,把胡宗宪儿子和他的随从统统抓了起来,带回县衙审讯。一开始,那个胡公子仗着父亲的官势,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还说要把他重办,他才泄了气。海瑞又从他的行装里,搜出几千两银子,统统没收充公,还把他狠狠教训一顿,撵出县境。

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亲哭诉的时候,海瑞的报告也已经送到巡抚衙门,说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驿吏。胡宗宪明知道他儿子吃了大亏,但是海瑞信里没牵连到他,如果把这件事声张起来,反而失了自己的体面,就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了。

过了不久,又有一个京里派出的御史鄢懋卿(鄢音yān,懋音mào)被派到浙江视察。鄢懋卿是严嵩的干儿子,敲榨勒索的手段更狠。他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吏要是不“孝敬”他一笔大钱,他是不肯放过的。各地官吏听到鄢懋卿要来视察的消息,都犯了愁。但是鄢懋卿偏又要装出一副奉公守法的样子,他通知各地,说他向来喜欢简单朴素,不爱奉迎。

海瑞听说鄢懋卿要到淳安,给鄢懋卿送了一封信去,信里说:“我们接到通知,要我们招待从简。可是据我们得知,您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大摆筵席,花天酒地。这就叫我们为难啦!要按通知办事,就怕怠慢了您:要是像别地方一样铺张,只怕违背您的意思。请问该怎么办才好。”

鄢懋卿看到这封信揭了他的底,直恼得咬牙切齿。但是他早听说海瑞是个铁面无私的硬汉,又知道胡宗宪的儿子刚在淳安吃过大亏,有点害怕,就临时改变主意,绕过淳安,到别处去了。

为了这件事,鄢懋卿对海瑞怀恨在心,后来,指使他的同党在明世宗面前狠狠告了海瑞一状,海瑞终于被撤了淳安知县的职务。

到严嵩倒了台,鄢懋卿也被充军到外地,海瑞恢复了官职,后来又被调到京城。

海瑞到了京城,对明世宗的昏庸和朝廷的腐败情况,见得更多了。那时候,明世宗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上朝,他躲在宫里一个劲儿跟一些道士们鬼混。一些朝臣谁也不敢说话。海瑞虽然官职不大,却大胆写一道奏章向明世宗直谏。他把明王朝造成的腐败现象痛痛快快地揭露出来。他在奏章上写道:“现在吏贪官横,民不聊生。天下的老百姓对陛下早就不满了。”

海瑞把这道奏章送上去以后,自己估计会触犯明世宗,可能保不住性命。回家的路上,顺道买了一口棺材。他的妻子和儿子看到全吓呆了。海瑞把这件事告诉了亲人们,并且把他死后的事一件件交代好,把家里的仆人也都打发走了,准备随时被捕处死。

果然,海瑞这道奏章在朝廷引起了一场轰动。明世宗看了,又气又恨,把奏章扔在地上,跟左右侍从说:“快把这个人抓起来,别让他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白头如新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邹陽是西汉时期的齐国人,他听说梁孝王礼贤下士,就到梁国来游学,并上书给梁孝王,纵谈天下大事,以展示自己的才华。羊胜和公孙诡都是邹陽的朋友,他们也都是有才之人,但是羊胜嫉妒邹陽的才华,几次在梁孝王面前说他的坏话,终于有一天,梁孝王信以为真,下令将邹陽关进监牢,准备处死。

邹陽十分激愤,他不甘心就这样被人陷害,于是,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为燕国报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双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俗话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相知与否,不在于相处时间的长短。”

梁孝王读了邹陽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奉为上宾。友情是一种不能完全用理智去对待的情感。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与地位无关,与年龄无关,与时间亦无关。有些人,你即使与他相处一生,他也无法了解你内心深处的想法;但有些人,你们即使只是初相遇,他也已经可以看出你心底最深处的渴望。朋友也是要讲究缘分的!朋友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你不仅要知道财富为何物,还要善于创造财富,善于从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知你心的朋友,并及时将那些永远无法沟通的人从朋友行列中驱逐出去。

【成语】白头如新

【发音】bái tóu rú xīn

【注音】ㄅㄞˊ ㄊㄡˊ ㄖㄨˊ ㄒㄧㄣ

【英译】to remain aloof from each other though associated till the hair is white

【释义】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蔡磷坚还亡友财历史典故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清稗[bài]类钞》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吴县(今苏州)有一个叫蔡磷的人,他为人讲信义,重感情。

有一个朋友寄放了一千两白银在他那里,没有立下任何字据。

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磷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一千两白银还给他。

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磷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磷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友人死后,蔡磷本可将千金据为己有,但他仍将它们主动送还给友人不知情的儿子。由此可见,真正的信用,是对自己内心的承诺,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诚实守信相对容易;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仍能严于律己,认真履行诺言却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戚继光巧树军威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明隆庆二年,着名的抗倭英雄威继光被调往蓟州担任总兵,负责守卫大明的边境。

被委以重任的戚继光怀着兴奋又喜悦的心情到蓟州走马上任。可是,到了蓟州,戚继光就傻了眼,朝廷派他来这里带兵,可是这里的兵哪是兵呀,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但不会拉弓射箭,骑马格斗,就连简单的操练.,也提不起一点精神来。把这样的兵,拉到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对敌作战,那还不等着吃败仗吗?

看着这群散兵游勇,戚继光又气又急,茶饭不思。身边的谋士看不过眼,给戚继光出主意说:“将军何不拿出您抗倭时的气魄,来个杀一儆百,震慑一下他们!”

听了谋士的话,戚继光却摇头叹息说:“那样做,是会起到一点效果,可是恐怕也要把不少兵士吓得当了逃兵啊!”

经过反复思考,一个可以整顿军威的好方法在戚继光的头脑中闪现了出来。

那天早上,大雨滂沱,雨水溅起泥水,天地混沌一片。这种天气,人们巴不得能待在屋里,可是一大清早,戚继光就传令下去,无论是他带来的戚家军,还是原来蓟州的兵员,都到练兵场集合。

接到命令,所有的兵将都集合到练兵场上,在暴雨的袭击下,蓟州的兵员缩着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可是跟随戚继光的戚家军却在雨中有板有眼地操练起来。雨下了一天,戚家军就在雨中站了一天,练了一天。

看着脸上淌着雨水,身上裹着湿衣的成家军在雨中操练一天,还依然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蓟州的兵员们都从心底里对戚家军产生了一股敬意,这才叫兵啊!他们虽然没有说出来,可从他们一个个饱含崇敬的眼神中绝对可以看出,他们被戚家军的军威震撼住了。

从那天起,蓟州的兵员们也都学戚家军的样子,听从戚继光的指挥,认真操练,不久就练成了另一支英勇善战的戚家军。

戚继光面对散漫的蓟州军,没有采取强硬的治军措施,而是巧用戚家军给蓟州军立了榜样,既没有让蓟州军失了军心,又在全军树立起了军威,看来这位大英雄,勇猛之外,也不缺乏睿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马革裹尸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时,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叫马援,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文渊。有一次,马援在外作战凯旋回京,许多人前来欢迎慰劳。在这些欢迎的人中间,有一个叫孟冀的,也随同众人向马援道贺。马援说:“我总以为你要和我说什么大事,怎么也这样随波逐流地一味夸奖我呢?”孟冀笑了笑,没说什么。马援说:武帝时代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郡的地方,不过封了几百户的侯爵。我现在倒封了这样大的地盘,赏过于功,能够保住长久吗?现在匈奴、乌桓还不时侵扰北方边境,我想自告奋勇前去讨伐。作一个好男儿,就应当准备把生命牺牲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而归,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儿女的身旁!

孟冀听了马援的话,不胜佩服,说:“这不愧是一个大丈夫呀!”后来,马援担任了陇西太守一职,率军击破先零羌,并一直在军中征战,直到六十三岁,病死军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诺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杜康造酒醉刘伶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9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村里,有这么个酒店,门口挂着一个酒幌,上边写着:“喝上三碗醉三年,不醉三年不要钱。”这个卖酒的是谁呢,口气这么大?他的名字叫杜康

说来也怪,有一个非常爱喝酒的人,他名字叫刘伶。这一天,他从酒店门前路过,一看那酒幌就来气了,心想:什么好酒,一醉醉三年,我进去看看。他刚刚进屋,杜康急忙迎上前来问道:“喝酒来啦?”刘伶气乎乎地说:“废话,不喝酒难道上你这来喝茶?”杜康笑呵呵地说:“火气还不小,你喝多少?”刘伶冷着脸说:“先来三碗尝尝。”杜康一听,说:“客官,喝三碗可要醉三年呢,还是少来点吧!”刘伶气乎乎地说:“喝死我愿意,喝酒我给钱,该你啥事?”杜康一听,说:“好样的,你喝三碗吧,你喝完三碗你就走,我三年以后再去你家要钱。”说完就端给了刘伶三碗酒。刘伶也没管那套,端起来“咕嘟咕嘟”地一扬脖就喝进肚去了,喝完把碗一扔。杜康说:“快回家吧,等三年以后我去要酒钱。”刘伶看了看杜康,一转身真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刘伶一头倒在了炕上。媳妇一见这样,就问:“怎么了,闹病啦?”刘伶说:“没有,我喝了杜康三碗酒,就觉着有点困。”说完话,他就躺在炕上睡过去了,一直睡了多少天也没醒过来。

转眼过了三年。这一天,杜康背着钱搭子找上门来说:“这是刘伶家吗?”刘伶媳妇见外边有人说话,说道:“是呀,快到屋里坐。”杜康进屋一看刘伶还睡着呢,便来到炕边推了推刘伶,说:“兄弟起来吧,三年都过去了,我要钱来了。”刘伶躺在炕上蒙蒙胧胧地说:“什么?三年,真到三年了吗?”他媳妇说:“那还有假,三年都多啦。”刘伶这才爬起来翻身说道:“好酒,果然是好酒。”杜康接过话来说:“既然是好酒,那就给钱吧。”刘伶听见说话人是杜康,急忙拉住他的手说:“哎呀,我的好兄弟,你的酒太好了,我还得喝。”杜康说:“算了吧,三年前喝的酒你还没给钱呢。”刘伶这才想起,急忙拿出钱来,如数还清了酒帐。

杜康收完了钱以后,说:“这回行了,你说吧,这次你要喝多少都行。”刘伶说:“好,来吧!”

他这回可就喝开了,你看他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气一连喝了一百零八碗。他媳妇一看,哎呀,这不是完了吗?她知道这酒真就一碗醉一年那,这一百零八碗就得醉一百零八年呢,可抓瞎了,这可怎么办那?这时候杜康说话了:“嫂子,我看你也和他一样,多喝点和他一块睡吧,要不然将来姑娘儿子们都死在你前边,那可就没人管你啦。”刘伶媳妇一听也对,喝就喝吧,她也喝了几十碗,不一会,两口子就全都睡着了。

杜康一见两口子都睡过去了,便找来了他们的姑娘儿子商量说:“你们二老这一睡就得一百零八年,将来你们都要死在他们前边,不如趁着现在,你们就把他们老两口子埋了,也省得以后麻烦。至于一百多年后,我想会有人来救他们的。”孩子们一听这也是个理,就和杜康一起,把父母双双埋进地里,还立下了一个墓碑。上面写着:刘伶之墓。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天,杜康蹓蹓跶跶地来到了刘伶的坟上,拿锹把土挖开,打开棺材,推了推刘伶说:“兄弟,快起来吧,又该还账了。”睡在棺材里的刘伶,这一下睡了一百多年,酒劲也真过了,听见有人喊,急忙翻身起来一看是杜康,就说:“兄弟,这回可不给你钱了,这一百零八年就这么快?”杜康说:“果真是一百零八年了。”刘伶说:“算了吧,你唬人。”说着话一看,哎我怎么还在棺材里呢?再一看老婆也在棺材里。这时候,他老婆也醒过来了。两口子爬出来以后,杜康说:“你们回去打听打听,要是够了一百零八年,你们就拿钱给我;要是不够,你们就不用给钱。去吧。”刘伶一想也对,就和媳妇回家了。

来到家里一看,早已面目皆非,院里出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刘伶见出来人了,走上前去深施一礼说:“老先生,这可是刘伶的家吗?”老人说:“是啊,是刘伶的家,他是我的祖太爷,早已经死了一百多年了,我这还是小时候听我爷爷说的呢。”刘伶一听完了,心想这可去找谁要钱呢,怎么和孩子们张嘴呢?最后就跟媳妇合计说:“算了吧,咱们的重孙子都比咱们老了,这个家咱怎么呆?酒钱咱又还不上,干脆咱们俩还回去就真死了吧。”媳妇一看也没有法,只好走这一条道了,又来到了坟上。。夫妻二人也没啥可恋心的事,双双撞在石碑上。本来应该什么也不知道了,可刘伶却见着有人在他后背拍了一掌。回头一看是杜康,刘伶说:“我们两口子还不起你的酒钱,双双都撞死了,怎么你还不算完?”这时杜康哈哈地笑着说:“你两口子回头看看就明白了。”刘伶回头一看,哎哟,原来他和他媳妇二人的尸体都躺在了墓碑下。

杜康引着刘伶和他媳妇飘飘遥遥地脚踏祥云走了。从这以后,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为师祖。而刘伶呢,也变成了品酒大师,所以民间才流传着这么一句佳话,就是“杜康造酒刘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二五耦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二五耦讲得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整理了这个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拼音】èr wǔ ǒu

【典故】二五耦。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释义】耦:两人耕地,比喻朋比为奸。比喻狼狈为奸。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结构】偏正式

【同韵词】仗气使酒、由来已久、永存不朽、捉衿见肘、摧枯振朽、旷日引久、轻言肆口、关门打狗、无所措手、嘤鸣求友、......

【年代】古代

【历史典故】

晋献公时期,晋国内部矛盾很尖锐,斗争很激烈。晋献公的妾骊姬勾结献公所宠幸的梁五和东关憵五,替自己的儿子夺取君位。当时人称之为"二五耦"。

《左传》记载:春秋时,晋献公娶了六个妻子,生了五个儿子,齐姜生了太子申生,戎国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她妹妹小戎子生了夷吾,骊戎族人许配了骊姬给晋献公,她生了奚齐,她陪嫁妹妹生了卓子。当初,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他算了两次命,第一次结果不吉利,第二次吉利。献公决定按照第二次的结果办事。

晋献公晚年,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她希望立奚齐为太子,让他继承君位。她贿赂晋献公宠信的大夫梁五和东关憵五,使他们说服献公传位给幼子奚齐,并迫害献公的大公子夷吾和重耳。后来夷吾逃到了梁国,重耳逃到了秦国。前651年九月,晋献公逝世,立15岁的奚齐为国君,让荀息当国相为他鼎力相助。十月,晋国大夫里克杀了刚刚即位的奚齐,当时晋献公还没有安葬。荀息立奚齐的弟弟卓子为君主。十一月,里克又杀了卓子,荀息悬梁自尽。里克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谢绝,所以里克只好请夷吾登上宝座,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登位后,诛杀了骊姬以及梁五、东关憵五二人。从此,对于机关算尽,还是丢了性命的梁五、东关憵五二人,晋国人嘲弄地把他们称为"二五耦",意指他们二人虽同心协力地像耕地一样为骊姬卖力,终于不得人心,身败名裂。"耦"是指古时双人共同执耜耕地。

[历史典故:二五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萧曹两相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汉惠帝即位第二年,年老的相国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还问他将来谁来接替他合适。

萧何不愿意表示意见,只说:“谁还能像陛下那样了解臣下呢?”

汉惠帝问他:“你看曹参怎么样?”

萧何和曹参早年都是沛县的官吏,跟随汉高祖一起起兵。两个人本来关系很好,后来曹参立了不少战功,可是他的地位比不上萧何。两个人就不那么和好。但是萧何知道曹参是个治国的人才,所以汉惠帝一提到他,他也表示赞成,说:

“陛下的主意错不了。有曹参接替,我死了也安心了。”

曹参本来是个将军,汉高祖封他长子刘肥做齐王的时候,叫曹参做齐相。那时候,天下刚安定下来,曹参到了齐国,召集齐地的父老和儒生一百多人,问他们应该怎样治理百姓。这些人说了一些意见,但是各有各的说法,不知听哪个才好。

后来,曹参打听到当地有一个挺有名望的隐士,叫盖公。曹参把他请了来,向他请教。这个盖公是相信黄老学说的(黄老就是指黄帝老子),主张治理天下的人应该清静无为,让老百姓过安定的生活。

曹参依了盖公的话,尽可能不多去打扰百姓。他做了九年齐相,齐国所属的七十多座城都比较安定。

萧何一死,汉惠帝马上命令曹参进长安,接替做相国。曹参还是用盖公清静无为的办法,一切按照萧何已经规定的章程办事,什么也不变动。

有些大臣看曹参这种无所作为的样子,有点着急,也有的去找他,想帮他出点主意。但是他们一到曹参家里,曹参就请他们一起喝酒。要是有人在他跟前提起朝廷大事,他总是把话岔开,弄得别人没法开口。最后客人喝得醉醺醺地回去,什么也没有说。

汉惠帝看到曹相国这副样子,认为他是倚老卖老,瞧不起他,心里挺不踏实。

曹参的儿子曹窋(音zhú),在皇宫里侍候惠帝。惠帝嘱咐他说:“你回家的时候,找个机会问问你父亲:高祖归了天,皇上那么年轻,国家大事全靠相国来主持。可您天天喝酒,不管事,这么下去,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呢?看你父亲怎么说。”

曹窋趁假期回家去的时候,就照惠帝的话一五一十跟曹参说了。

曹参一听,就上火了,他骂着说:“你这种毛孩子懂得个什么,国家大事也轮到你来噜苏。”说着,竟叫仆人拿板子来,把曹窋打了一顿。

曹窋莫名其妙地受了责打,非常委屈,回宫的时候当然向汉惠帝诉说了。汉惠帝也感到很不高兴。

第二天,曹参上朝的时候,惠帝就对他说:“曹窋跟你说的话,是我叫他说的,你打他干什么?”

曹参向惠帝请了罪,接着说:“请问陛下,您跟高祖比,哪一个更英明?”

汉惠帝说:“那还用说,我怎么能比得上高皇帝。”

曹参说:“我跟萧相国比较,哪一个能干?”

汉惠帝不禁微微一笑,说:“好像不如萧相国。”

曹参说:“陛下说的话都对。陛下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照着办,不要失职就是了。”

汉惠帝这才有点明白过来。

曹参用他的黄老学说,做了三年相国。由于那时候正在长期战争的动乱之后,百姓需要安定,他那套办法没有给百姓增加更多的负担。因此,当时有人编了歌谣称赞萧何和曹参。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萧规曹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