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作文(汇总20篇)

浏览

2351

作文

1000

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好少年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一个时代的英雄;雷锋,一个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楷模。

雷锋,1940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原名雷正兴。是一名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还是一名为人们服务的优秀战士。

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的奉献精神是十分值得学习的。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也捐献给了辽阳人民。

雷锋的“钉子”精神更值得传扬。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雷锋的钉子精神太值得我学习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缺少这样的精神。我们只想着自己,为他人想的很少很少。但从今以后,我们要为他人着想,为人民服务,为集体,为祖国的建设而贡献力量。

我们也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在学习上要努力挤出时间,抽出时间去钻研,去开拓,去充分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用法在学习上,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更有意义。

啊!雷锋,我要高声赞美你,歌颂你,向你学习,以你为榜样,争做一名文明少年

[争做文明好少年励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40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

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在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中,园林建筑丰富多彩,现存各式各样的亭子就有四十余座。亭的造型、大小、都富于变化,无一雷同。从平面形状上看,有四方、六角、八角、长方、圆形、套方和半亭;从立体造型上看,有单层、双层。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仁爱造就精神家园议论文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仁爱造就精神家园

人,除了生存,还要生活。一方面,我们追逐着繁华,追求着富有,为的就是要营造一种物质家园。另一方面,我们寻找思想的寄托,寻觅灵魂的栖息地。为的就是要创造一种精神家园。

在13亿炎黄子孙乃至全亚洲人的心目中,孔圣人无疑就是神的代表,地位是无比崇高的,儒家学说更是各朝各代所推崇的思想。

在儒家学说中精华部分,如:仁爱、尊师、谦逊等等已经渗透到中国乃至全亚洲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无形中构造出中国乃至全亚洲人的精神家园。读到这,你可能会扑哧一笑不以为然地说:“现在世风日下,这套几千年的老规矩,早已被人抛弃,又何有仁爱这一说法。”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仁爱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早已在中国人的心中深深扎了根。

丛飞,在他优美的歌声背后,那几百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中泛着的感动的泪花,传递着丛飞身亲力行的爱人的思想,仁爱之心构筑了丛飞的精神家园;洪战辉,看到他带着与自己非亲非故的妹妹上学的每个人的心灵都吹起阵阵涟漪,不知不觉中播撒着平凡人对平凡人的无私的爱和奉献;李春燕,坚守着贵州那间乡村诊所,并为此负债累累,她忙碌的身影蕴含着那不言而喻的爱人之心,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乡村医疗事业。

从这三人的感人事迹中,从他们那种为了使更多的人受到社会关爱,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精神中,不难看出这种仁爱思想在中国精神中的重要比例,也正是你、我、他铸造着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仁爱。我们这一家园已经不仅仅限制在960万平方公里内,她的足迹已经遍布人类的共同的物质家园——地球。

二战之后,根据国际惯例,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是可以向法西斯日本索取巨额赔款,使国内千疮百孔的经济重获生机。但全权负责此事的周恩来总理却没有这样做,他只是淡淡地说:“虽然日本有美国的支持,但是此赔款最终还是压在日本老百姓的身上,无疑间接地使日本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周恩来总理的言行举止中无意中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仁爱这一思想已经在周恩来总理的精神家园中占有重要部分。中华儿女的仁爱之心已经达到了“大爱”的境界,我们的精神家园的造福着全世界的人民。

仁爱垒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飘飘的杏花,酿造中华文明的芳香。仁爱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万仞的宫墙,围住中华文化的精髓。仁爱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用万卷的诗书,传授中华精神的奥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承文化共建精神家园

全文共 1831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是思想的传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靠自己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靠自产文化的积累和创造来发展,靠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来弥补。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古埃及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的璀璨辉煌,曾经点亮了世界文明之光,也曾让这里的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但由于在传承和创造过程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让曾经的辉煌永远定格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之中。唯独世界东方的中国,有汉语言文字独特魅力的召唤,发展了五千年,流传了五千年,创造了五千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为中华儿女的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精神基础,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撑起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世界发展,浩浩荡荡。人类进步,势不可挡。在全球物质精神生产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通信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快速传播,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的状况下,如何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落实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应当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继承和创新上下功夫,用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厚文化积淀,激励人们的思想,鼓舞人们的斗志,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在传承其精华上做文章。泱泱中国,五千年发展,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犹如汪洋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从这个宝库里精选出真正能为我们所用,能指导我们现在发展所需,能凝聚人们思想行为,能激发民族精神力量,能让民族精神真正成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必须继承和弘扬其精华,真正作到古为今用。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都是在既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否定传统、割断历史,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民族的精神家园也就无从安置。当前,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时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管理者层面讲,应当从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主体性这个文化的特殊性出发,从文化的普遍性、普世性和普适性这个一般性入手,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优秀品质,并把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注重特殊性,抓好一般性,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国家软势力,用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量,统揽人心,共谋发展。从社会成员层面讲,就是要增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传承、自觉接受、自我教育、自我辨别意识,让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汲取传统文化有益的营养,把传统的文明礼仪、文化精华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带给家庭,传给社会,让周围的人们感受到文化的作用,文明的高尚。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谐思想、以人为本以德为本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厚德载物思想、自强不息的实践思想深入人心,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才能得以薪火相传。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在创新上求突破。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繁荣进步的希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的原则,在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的同时,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基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创新,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衔接的现代中华文化。只有让传统文化打上时代的烙印,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中华文化才富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才富有时代性,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以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为补充。传统文化是根,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外来文化是枝,是我们文化保先的及时雨。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大胆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用外来有益文化之水,浇灌中华文化之根,这样,我们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才能更好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的文化事业也才能真正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成为人类文化的领先者,成为世界文明的创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颐和园游玩!

走进颐和园大门,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看,万寿山就像一只巨大的蝙蝠。走到山顶,我们看见了小布达拉宫,它是那么美丽。导游说:“屋顶上金灿灿的黄色,代表皇权;屋檐下的碧绿色,代表草民。”墙壁全部刷成了暗红色,听说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用这富贵的红色。走进大殿只见里面有三个菩萨,他们双手合十面向我们,身上金碧辉煌。

走出殿外,我们看到了一座高高的宝塔,底座是用价值连城的汉白玉砌成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千零一十个唐僧像。表情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其中有两个头被割掉了,真可惜啊!我们下到半山腰看到了三个字“书画游”,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显得苍劲有力!环顾四周,亭台、楼阁、假山、花、草、树木,美不胜收,真像在画中游。站在平台上,远看昆明湖,只见整个湖都结了冰,成波浪状,静止不动,神奇极了!

走下山来,我们看到了一条七百多米的长廊,上面画满了图案,有花鸟虫鱼,有青山绿水,有人物故事。而我最喜欢的一幅图,画的是《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画上画着猪八戒和孙悟空在空中腾云驾雾,白骨精在陆地上慌忙逃跑。画得如此逼真,真了不起!

颐和园可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艺术宝库!它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文化遗产兵马俑中考满分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听说过兵马俑吗?我听说过,也在书上看到过,但对它的了解很少,很想亲眼去看一看。五一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了西安,去看真正的兵马俑。

刚刚到达兵马俑博物馆的时候,导游就提醒我们说要仔细听讲解,否则看到的不过就是两辆破车和几个大坑、几个陶人,没啥新奇的,感受不到这是一个历史的奇迹。

我赶紧打起精神,先到一号坑,可走进去一看,里面人山人海,根本看不到兵马俑的影子。不过,我想那么多人来看兵马俑,必然有它的不同凡响之处,这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慢慢地往前走,凑到栏杆前,终于看到了兵马俑,兵马俑没有什么颜色,可是墙上图片里的兵马俑却是彩色的,怎么回事呢?听了介绍才知道,古时候用的是矿物质颜料,出土以后就被氧化了,颜色就会掉落,看来保存好兵马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我仔细地观察兵马俑,一排排的兵马俑排列整齐,看上去和真人差不多高,每个兵马俑脸上的表情仔细看都是有差别的,表情虽然不一样,神色却都很坚毅,眼光都看向前方,他们身披铠甲、手拿武器,再加上昂首挺胸、栩栩如生的战马,好像正整装待发,准备奔赴战场,看上去如此的威武雄壮,磅礴的气势把我给震撼了,好像一下就把我拉回到二千多年前的秦朝。真的很难想象在二千年多年前就能烧制出如此精美的兵马俑,当然现在我们能看到这么多完整的兵马俑,很多都是专家通过碎片修复起来的。

后来看到的二号坑和三号坑,面积比一号坑要小一些,但里面的兵马俑还是很精致。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看到兵马俑和书上看到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当一排排威武的兵马俑展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为古人的智慧而惊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精神家园的话题作文初中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它的内涵首先是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精神家园,人生的欢乐和痛苦都将化为宝贵的体验珍藏在这里,这是任何灾祸都无法侵犯的。有了丰富的、自足的精神家园,人才会有精神去生机勃勃地创办事业,如痴如醉地坠落情网,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生活中的家园遭到摧残以致荒芜是令人沮丧的,然而精神家园的荒芜会更令人可怕。人如果丧失了精神家园,没有了精神的支撑,整天像只瘟鸡似的,耷拉着眼皮,摩挲着毛茬,哆嗦着双腿,那还算是活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另外一个内涵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它应该是独立存在的,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的绝对自我的。有了这种“独立”,就会让“自己的”思想在精神家园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生长出奇花异草,并对大千世界产生影响。如果在本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中,载上别人的花,种上别人的草,那不啻是把自己的生命依附和攀援于身外之物上,即那花,草、物是美好的,在顺利的正常的气候下,也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可是一旦有了变故,如事业受挫,恋情败落,那他就失去根基,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正如爱默生所说:“然而事实是: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状态。”

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并非与其物质生命自然成长,而是在人有了思想意识之后,用一生的经历去开辟、养护、补充、丰富、完善的,即使物质的生命止息了,那崇高的精神家园依然可以清明芬芳,充满活力,昭示后人。然而不幸的是,在这个传统价值已经发生动摇的时代,我们看到社会上太多的人失去了对生命的美的崇敬与热爱。他们的精神家园被诸多外在的因素左右着,要么杂草丛生,要么商业的肥水侵蚀,使得灵魂萎缩,人格变矮,终日沉湎于死气沉沉的“物理人生”之中,听命于时尚,顺从着集体价值和世俗评价,不再对精神的东西感兴趣。任其发展下去,实在让人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文化传承作文

全文共 1144 字

+ 加入清单

碧空,澄水,大漠,江南。脱缰野马般的思绪驾驭不住,在广阔的历史原野上自由驰骋,踏过了巍巍群山,也渡过了滔滔江河五千年的历史光阴在脚下忽然而已,缄默了实体的呼吸。逝去了秦皇汉武的雄风和六朝战火的纷扰,往过了唐宗宋祖的权谋和元清帝国的铁骑,历史之水涤清了古老帝国的血统,却清晰了新生代文明大国的脉胳,洗礼了将掩的历史旅谱。而在那一脉相承之上,光芒四溢的,依旧是那镌刻了千年的中国文字,在战火和硝烟中洗礼的文字,在长江和黄河中洗涤的汉字。

诚然,中华文化得以传承至今,不得不归功于汉字的载动,而汉字又得以流传千载,应是由于它本身的魔力吧!

抚摸着汉字,如同抚摸着祖先厚重的臂膀,它的美,是一切西文字母想象不了或无法比拟的雄壮。

汉字的美,在方正,在意境。字的方正,恰若纽约城的高楼大厦一般,横竖得错落有致,整齐不乏严谨。横得如同北美平原的辽阔,竖则是巍峨珠峰的峭丽。瞧!拿出一张宣纸,缓缓铺于桌面,用手指抚平,拿毛笔排出一串方块字,一挥而就之间层见错出的不啻是一种纤细雄浑的骨感,更多的却是一种游龙劝水的豪迈,翩跹于太空的自由,倘徉于天地的博大胸怀。汉字的书法更别致了,楷书有城市的和谐,行书有河流的奔腾,而草书却是田地中的狂野,无拘无束,呼之欲出地冲破了封建的樊篱。那股遒劲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正好比王羲之诉说着,若游龙的八木三分,好比怀素,摆着春天朝的绰约风姿。

汉字的意境,更兼具了东坡的豪迈与柳永的婉约,即更是在纸上休息的字,亦会予人一种动态的美感,一条波纹激荡的河流。汉字不仅能看,还能听,能品,能想,甚至可以触碰,喏!杨柳柏松,湖海江河。前者我触到了木的苍桑,后者我摸到了水的脉搏。光是“赤橙蓝紫”就有给人一种莫奇的印象画派之感,在日出沉寂的海水,接受着阳光的挑逗,悸动着粼粼的褶皱,目至“清爽的海风”心身都会倏地,油然而生出由内至外的凉丝凉意,清清爽爽新新,抱着薄菏香味的南风,从千里之外的南太平洋撩动而来,在周身结上了一层薄薄的薄菏花。读至“高山”,脑中更依稀勾勒了一幅3D立体的画卷,一座偃伏于足下厚而拱起曲径通幽的高山深处,一座褐而带墨,深却不暗,沃而不腻的热带高山。

群山巍峨,是汉字的耸立,江河滔滔,是汉字的奔腾;原驰腊象,是汉字的辽阔,沟壑凹凸,是汉字的沧桑;大雨倾盆,是汉字的豪兴,光风霁月,是汉字的吟哦;长虹贯日,是汉字的光辉,微风习习,是汉字的悠扬。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每一个汉字都如同一位老者,寄予了千年的沉浮,即便是远渡重洋的游子,看到汉文排版的书刊,也会有一种飞鸟临巢的感觉有刹那间迸发出来吧!时代若重回,只要仓颉没有变更,那种司南般向心磁力,会一直指示着古老的东亚大陆吧!

汉字千年,它是我的身躯,是我躯壳中的血管,是我血管中奔腾的血液,是我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

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人物建造,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把!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午门、北门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还不知道吧!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山顶建筑。文化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和乾清宫和坤宁宫通直御花园。坤宁宫和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为重檐庑殿顶。

前三殿是全宫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到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殿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己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知红色精神,传承龙舟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6月10日上午,我们40名小记者整装待发,来到远近闻名的红色之乡——潭王村。

潭王村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小记者个个掏出笔记本、相机,紧跟着解说员老师,了解潭王村的革命历史:1944年12月9日揭阳沦陷,随后普宁、惠来等地区也相继沦陷,广东地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无恶不作,残杀百姓,抢夺钱财,将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牲畜、粮食、家禽、棉被等东西占为已有,烧毁房屋、强奸妇女、进行空中轰炸,当时的现象可谓是“尸陈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听完这些,我们都沉默了,在小记者的心中有着一股悲愤的情绪,有的握紧了拳头,有的气得直跺脚,有的甚至忍不住高声大喊“打倒日本侵略者!”

解说员老师继续说道:“到了这时候,中国人民不愿再受屈辱了,终于奋起反抗!1938年,潭王村早期共产党员王液,与其夫人林文斐,受党组织的委派回乡组织抗日活动,并在潭王村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也就是现在的蓝康中心学校所在地。这个革命的摇篮结合潮汕抗战形势,对先进分子进行爱国和革命教育,培养出了一代代革命人士。揭阳由此开始了与日本侵略者的长期激战。”

我们还了解到,当时,日军要侵入揭阳,必须经过大脊岭。而国民党的一个旅——陆军157师驻扎在这里,他们在大脊岭埋下地雷,日军久攻不下。可由于一个叛徒的告密,日军获悉了地雷的埋藏地点,因此日军才攻下了大脊岭,2200名战士也因此英勇牺牲,实在令人痛惜和愤恨!

虽然大脊岭一战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的骨气依然坚挺,此后的战争不断,在潭王村也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如王捷生、王声等人,当年来潭王村指导工作潮汕党组织领导人有陈彬、巫志远、林衡、方朗等人。这些革命人士就像黑夜里的明灯照亮老百姓的心坎。终于,1945年9月28日,日军宣布投降,迎来了全国抗战的胜利。

听到这里,小记者个个欢天喜地,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蓝康中心学校这个革命根据地也成为了一道历史的丰碑,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光荣的红色岁月。

了解了潭王村的革命历史,解说员老师又带领着大家去“龙船厝”,了解谭王村的龙舟文化,看了特别长的“船王”,还摸了摸龙须,划了划船桨,小记者个个心满意足。原来潭王村还有这么有名的历史呀,实在令我们大开眼界!

这次采风之旅,收获满满,特别是潭王村的革命历史、先烈们为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精神对我们是一次多久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全文共 2462 字

+ 加入清单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之所以冠名红岩,是因为南方局的驻地叫红岩村。

红岩精神的科学命题

1985年10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原南方局领导成员邓颖超同志重返重庆红岩村,深情回顾当年的革命岁月,题写了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红岩精神由此正式冠名,传扬开去。

1991年4月16日,江泽民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视察重庆,他瞻仰了红岩革命纪念馆,亲笔题词:发扬红岩精神,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再次视察重庆,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培育和形成了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段论述,充分肯定了红岩精神在党和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它的时代意义和对全党全社会的巨大作用。

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胡锦涛同志到重庆考察工作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这是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对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的伟大号召。

中国革命精神中的红岩精神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孕育过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奉献了井冈山精神,其内核是从实际出发,敢闯新路,努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政治勇气。在长征路上,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克服了千难万险,实现了战略转移,奉献出长征精神,其内核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奉献了延安精神,其内核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完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战略决战,完成了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奉献了西柏坡精神,其内核是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执政镜鉴,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并不断探索执政规律长期执政的伟大起点。

与这些辉煌胜利与伟大精神同样彪炳史册的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奉献了伟大的实践成就和光辉的精神成就。

在实践方面,南方局创造了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伟大业绩:坚持政策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维护国共合作,推进抗战向前发展,为实现和平民主团结而奋斗;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统战工作方针,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势力,开拓统一战线新格局;开展国统区抗战进步文化运动,造就革命文化大军;突破国民党外交垄断,开展国际交往,为新中国外交工作奠定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国统区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精神方面,南方局培育形成了光耀千秋的红岩精神: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时代使命;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因此,红岩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丰富了与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建立的丰功伟绩相辉映的精神宝库。

红岩精神与延安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两大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人全新精神风貌和崇高思想境界在那一时期的集中体现。红岩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发展中走向成熟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国性的政党公开走向国统区的政治舞台的重要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从山沟走向世界政治大格局的开端。红岩精神与延安精神具有同一性和继承性。

首先,它们都是我们党一贯指导思想和宗旨在这一时期的具体表现。它们的本质都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都是我们党在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党在幼年时期,曾犯过右的和左的错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所以屡起屡仆,屡仆屡起。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有长征的胜利,才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才有延安精神的形成。周恩来等到重庆,带来了延安精神,带来了实事求是的作风,特别是克服了党在白区工作中的一些错误,模范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大后方的大多数群众。我们党走向成熟,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团结多数,统一战线。因此,红岩精神是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

其次,它们虽同时产生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但所处的具体环境又不同,这就使得红岩精神较之延安精神既有共同的时代特征、精神实质,又有具体内涵和独特个性。延安精神产生在抗日根据地,而红岩精神则产生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在这既是染缸又是虎口的重庆,要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没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是绝难做到的。这就决定了红岩精神所独具的鲜明个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适应城市政治斗争,在应对城市复杂环境中加强党的建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过程中产生的。从这一角度讲,红岩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使其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文化传承作文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经典浩如烟海。传承经典,会让你更加的多才多艺,传承经典,会让你感悟到生活的艺术。

原来,传承经典文化有那么多的好处,有些同学不禁要问了,什么样的文化才算的上是经典文化呢?经典文化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最能经过时间历练的,经过世人多次好评的文化,就像我们六年级现在所学的弟子规,它就是从古流传至今,代代教育我们学习高尚品德的书。传承下来这种高尚品质,从一人影响至一周,从一个人的小文明,到社会的大文明,其实也就是那么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改变这个人的态度,这个社会的风气。

那如何去传承经典文化呢?我送大家十六个字:汉语是关键,历史是线索,心情是动力。只有对国语的精深,对历史理解的透彻,再加上一个坚持不懈的心,就能使你好好的把经典传承下去。

学习经典,你就能更快的完善自己,传承经典,能为弘扬中华文化尽一份力,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经典,传承文化,弘扬传统,完善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共享文化,传承心态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再一次穿上土布衣裳,一抹怀念的微笑就浮现在脸上,它将过客的思念在此刻唤醒。每每穿上那暖暖的土布衣裳,心中就有一种暖暖的期待。

幼年时,我身上围的围兜,穿的衣裳,睡觉时的被单都是奶奶用织布机一线一线织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花色和整齐划一的纹理就像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穿在身上暖洋洋的,留下一种质朴的香气。每个寂静的夜晚,我都在织布机啪嗒啪嗒的声音中进入梦乡。月光如镜,这匹布偶尔送来树木与河水的呼吸。

曾经每家每户都有的土布,现在已经很少很少了。常听奶奶提起,在他们那个年代,过的都是男耕女织的生活。妇女们常常会聚到一起,讨论谁织的布精致,谁搭配的色彩更美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妇女们常常以此为乐,用织布机拼凑着简单、幸福的生活。现在从父母辈口中,也很少再听到关于土布的一些事了,偶尔提起,一抹怀念的微笑就浮现在他们脸上。那份光彩,已经被岁月隐没了。

再次与土布邂逅,已是过了好些年了,在小镇上的一家布店。布店在小巷的拐弯处,很少有人问津。在大堆缤纷色彩的布里,几捆青色的土布静静躺在其间,显得格外醒目。细腻的情感向外翻涌,使我情不自禁地走向它。

朴素清新的色调,抚摸时略带粗糙的质感,带我听到织布时发出的循环往复的声音。我注视着它,就像注视着久别重逢的朋友。时而有几个外国游客来到店内,买走几匹土布,他们说,他们喜欢传统的手工艺制品,更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向店长打听,店长说这些土布都是一些收藏家喜欢买的了,已经很难再进到货了。

店内有一台织布机,仿佛是许久未曾用过的了,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我情不自禁地走向它,童年所有的记忆在此刻被唤醒。当我再一次坐上织布机,那是一种怎样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我拿起木梭,双脚轻轻放在木质的踏板上,踩动它,发出无序或有序的声韵之美。光滑的木梭,穿引着素色的丝线,在时光的长河里穿梭、往复,混着木质的清香和尘土的踏实感,我闻到了一种叫做年月的香气。我循着记忆,把时光拼凑,木质的清香,淡淡的,有着沁人心脾的安定力量。

我清晰地看到我的手迹与奶奶的手纹重合,连接起几代人的青葱岁月。青春的花纹在丝线的交错中渐变,填补着失落的时光之衣,也连接起文化的桥梁。手纹在此刻重合,我体会到了祖辈的乐观、坚强,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直到现在,我依然会把那匹承载着我童年所有回忆的土布拿出来,骄傲地向别人介绍:这就是土布!这份情愫,在此,我愿与你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秦时明月,虽已逝去千年,而这皇陵中的兵马俑仍屹立着;汉书笔墨,虽已破旧不堪,而这汉服上的五彩绣仍存在着。

青铜秦俑凝望着……

它们正看着我们——他们的后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新一代传人!

步入葬坑,一支威武之师俨然映入眼帘,在一层层隔墙间,在粒粒沙土旁,不同的石俑各具神态,它们脸上的纹路、手指被刻画地栩栩如生。在这偌大的几个坑中,竟没有两个俑是相同的。多么神奇呀!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啊!

恍惚中似乎见到千年之前,秦始皇身着龙袍,威武站立在三军之前的大殿上,他用力擂着大鼓居高临下,面向秦岭深处,拔出腰间的宝刀指向远方——“杀!”。声音回荡在天地间,百万大军斗志昂扬!举起兵器,迈开双腿,即刻出征!

将军、士兵们挺直了腰板,不畏敌人、困苦,在长安矗立着;而我们,也应挺起身板,勇敢面对坎坷,扬起头,双眼向远方望去,向成功望去,向目标前进!

千年兵马,秦汉黄沙,青铜秦俑,汉马驰疆,唐瓷映彩,铁骑铮蹚,七尺男儿,纵马飞扬,沙尘滚滚,浪涛天涯!

我们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们会让那只雄鸡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文化遗产650字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听爸爸说:神农架上有一个神仙和天树。爸爸是骗我的,我却当做了真,真想有一天去神农架看到神仙,跟着他去天上看天宫……没想到今年暑假我就去了神农架,我真看见了那棵神仙种的天树。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着长途汽车来到了神农架,只见到处都是山,连绵的山脉,云雾缭绕,风景如画。我们座长途汽车很久很久,到了神农顶,神农顶的空气真清新,天高云淡,宛如仙境。

神农架这个地方的植物可真多啊,绿意葱葱,天然氧吧,简直就是植物博物馆,有蜈蚣草、珙桐、延龄草等,很多植物都有药用功效,神农尝百草也就是这样来的,神农用这些草药治病救人,所以后来神农很受后人爱戴了。

从室外我们来到了室内,在这个地方有老师教我们如何制做植物标本,只见老师把他压了一个月的的标本叶子拿了出来,告诉我们标本制作要用木板压一天,再烘干,再用木板压三四天,尽可能把里面的水分挤压出来,才能做成标本,否则标本会烂掉的,此时我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自己动手做植物标本了,我选了漂亮的花瓣、小草、叶子,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当然我们不用等那么多天的时间,有塑封机直接把我做的标本塑封起来,成功啦,好漂亮啊!

做完标本,我们来到了神农坛,这是古人祭祀的地方。在神农坛旁边我见到了那棵神奇的天树——千年古树。这棵古树是杉树,叫铁坚杉,有48米高,比我家楼房都高啊!有2.8米粗,七八个大人才能把它环抱住,它可真粗啊!这棵古树也是高龄啊,都有1200多岁!在青山环抱中,千年古树矗立其中,直插云霄,好像直达天宫。原来美丽的千年古树就在人间,不在天宫。

我爱神农架,我愿我们祖国到处都能像神农架一样的风景,空气新鲜,绿树成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精神家园的话题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精神与物质似乎已经或是说应该相融。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大环境对我们有很多的限制,但你的想像空间、你的精神世界是可以无边无际的,你可以在这里上天入地。

我的精神家园,就这样被读书和剪报修筑起来了。

读书是充实自我的一种方式。多媒体时代,电脑不能代替人脑思考,就像文学绝不会被其它东西所代替。纸质的图书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可以让我在放松、休闲的状态下阅读,去很多实际生活中不能去的地方,经历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亲历的事情,从而拓展我的生活经历,增长我的智慧。这是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升学压力或工作压力之下都不能缺少的,因为它使你在一个世界得到满足的同时,充实了你的另一个世界。

读书的时候,就像是在与智者对话;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沉淀。每一次,我都想抓住那些能够激发、显示作者或人物内心情感的场景、时间、细节,去感受它具有的充实,从而真正获得心灵的自由。

剪报,和读书同样重要。

而今,泛黄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纸片已经贴满两本笔记本了。

在读报的过程中,一首情意绵绵的小诗,一篇拍案叫绝的佳作,一个脍炙人口的文坛轶事,都会引发我将它剪下并永久保留的冲动。内容很杂,上到天文,下至地理;有理科知识,有文学一角;潮流话题,沧桑历史都是网中的一结。

对于剪报,惟一的遗憾就是,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报纸的痛苦之上了。

读书与剪报使我在不断的积累中发现,又在不断的发现中积累,继而由薄到厚,由少到多,由虚到实。

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精神高于物质,但物质却是精神的基础。读书和剪报归根结底仍然是物质与物质转换的过程。所以,我要去读,要去剪,将内心的需求外化了,才能换来一“砖”一“瓦”以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承文化共建精神家园征文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拥有五千年古老的历史文化,在这历史长河中先辈们创造出了无数的历史奇迹: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北京故宫……这些奇迹让炎黄子孙感到自豪,先辈们和我们都在静静地倾听历史发出的声音。

五千年前黄帝统一了炎黄部落,他发明了:舟车、指南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打下了基础,他的部下发明了文字、乐谱……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是最美妙的声音。

秦朝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迹,他还统一了天下,使中国第一次得到了统一,这是最动听的歌声。

到了西汉,商业有效得到了发展,国家繁荣昌盛,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播,从此与各国友好往来,蔡伦发明了纸张,让中国成为了最早发明纸张的国家。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华佗、张仲景,使中国医术得到了发展。这是中华民族最昌盛的声音。

清末时期,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抢掠,使百姓叫苦连天,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与八国联军签上了各种合约,将中国几乎让给了八国联军。十几年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八年,他们如同恶魔一般,见人就杀,无恶不做。这是最惨烈的声音。

1949年,中国共产党陆续将日本军队、国民党反动派给制服了,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几年,中国研制出了“两弹一星”这头东方雄狮终于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这是最辉煌的声音。

如今中国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国,中国外交、经济、科研、医疗、军事等方面大大提高,而且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这是和平的钟声。

历史的回声叩响心扉。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有着自信、自强的民族之魂!在苦难中造就伟大,在前进中铸造辉煌!充满了活力,富有朝气,生机勃勃,我听到了,听到中国的脚步在蒙迈向前,风华正茂的巨龙开始腾飞!

让我们倾听历史发出的声音,将民族的蒙迈与刚强、血性与尊严、责任与使命放在心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昂首向前,共同奋步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世界文化遗产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颐和园有许多历史遗留下的痕迹,而且风景美如画,令人赏心悦目。出于好奇的我,决定假期跟随爸爸妈妈去那里一探究竟。早上五点的飞机,说早起就早起,在爸爸闹铃声的叫喊下,我终于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坐了两个小时的飞机,经过了连绵起伏的山峰与一座座繁华的城市,终于到了我们的终点——北京。

订完了酒店,又坐了一会儿车,到了颐和园,爸爸督促我:“记好了这里的文化历史与景色,回家给我好好写一篇作文。”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我放眼望去,感叹道:“好一个雄伟壮观的景象!”都有一点小期待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长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风格的建筑,跟随家人来到内部,里面有数不清的石柱,每个柱子上都涂着朱红的漆,而且刻着栩栩如生的龙。显示出了国家的地位与象征。两个石柱之间有一个小空地,每个小空地都挂着一幅幅年代久远的画,画面上浮着一层老灰。每幅表达的风格都不一样,有的是中国神话风,有的是动物景象风,有的是悠久民间风。中国神话风主要是《嫦娥奔月》;动物景象风主要是雄豪壮狮图;悠久民间风主要是乡河戏水图,边上还有几株鲜花增添了这些画的几分华丽,每一幅画都不一样。

走完长廊我们来到万寿山脚下。仰望峰顶,仿佛高约一千尺,我都有点不敢爬了。在爸爸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经过漫长的时间,我们不知道停歇多少次,走过多少里路,终于到了峰顶。

爬完峰顶已是下午日落时分,面对如此美丽的昆明湖,我的忧愁仿佛都消失在湖里。湖水清澈美丽,时不时泛起一丝丝波纹,映照着蓝天,也映照着我们的倒影,此时我们就在十七孔桥上了。为什么叫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是一个有十七孔桥洞的石拱桥。我们下桥之后回到了住处。

这次去颐和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知了许多古人遗留下的痕迹,他们付出汗水,创造出一个美丽壮观的颐和园,我们去这一趟是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中国文化遗产说明文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为什么说是万里长城呢?因为它足足有两万多千米,像一条长长的卧龙,守护者中国

长城修筑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了,知道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经过多个朝代的修缮,才有了现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万里长额。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人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站在长城上,极目远望,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一座山连着另一座山,连绵起伏,让人心旷神怡。

清晨,站在长城上远眺,你会发现一片一片的雾,映衬着长城,犹如在仙境一般,无比快活。

黄昏又是不一样的景色,余晖下的长城泛着黄澄澄,金灿灿的颜色。恍然之间,竟会一种在打仗的感觉,莫名的亲切,温暖。在金色余晖下,望着那古老的长城,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有人说万里长城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夕阳下的往里长城。

正如毛爷爷的《沁园春·雪》赞叹的那样“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追溯到古代,还有杜牧的“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这美丽的万里长城,值得我们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700字以上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在重庆大足县内,距重庆市区约160公里。是足石刻之乡。县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作品70余处。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兴起于唐代南宋时期达到鼎盛,以摩崖造像为主,是中国仅有的儒、道释三教造像并陈的石刻群。是大足石刻雕纤细、清透、潇洒、柔和、以其丰富的内容,宠大的规模和精湛的艺术,在宗教艺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现在我们来到最有名的宝顶山石刻。石刻内容丰富,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千手观音”……

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像,这里有一个关于千手千眼观音美丽的传说。大家有兴趣听吗?请听好啰!

古时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金、妙银都在家里尽心侍候父母,唯有妙善从小虞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天神。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久治不愈。后来,有一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全药才能治好。他没有办法,只好求助妙金、妙银,但两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知道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为父亲全药治玻果然,妙庄王的病体不久就康复了。妙善公主大愿大德的孝行,使如来佛释迦牟尼佛深为感动,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释迦牟尼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此外,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瞻仰二程遗迹传承先贤精神高二作文

全文共 1636 字

+ 加入清单

程朱理学流传千古,二程先贤永铭于心!大名鼎鼎的程颢、程颐两兄弟生于黄陂,长于黄陂,在黄陂留下了许多遗迹,至今仍让人传诵。下面着重介绍与二程有关的遗迹,目的地在铭记传承先贤的精神

流矢湖。二程夫子以其理学著称于世,世人眼中他二人必是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在黄陂人的眼中不然,二程不仅深明理学,而且文武双全,尤善骑射。相传一日附近村民正在田间耕作,忽听见一声骏马长嘶,接着便是“哒哒“的马蹄之声,似乎千军万马席卷而来,农夫们正自惊诧,抬头四处搜寻,才发现有两骑人马驰骋正欢,原来是县尉程珦的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在骑马练箭。只见他二人纵马奔驰,弓开如满月,哪里还有文弱儒生的影子,只听嗖嗖之声不绝,箭去似流星,有些箭矢便飘落于远处一大湖之中。原来,二程夫子学儒家六艺之术,礼、乐、射、御、书、数,样样精通,这射与御便是射箭骑马。邑人为纪念此事,遂名之为“流矢湖”。至今,流矢湖边的人们提及二程夫子仍对此津津乐道。此湖今日仍是碧波荡漾,水丰鸟美,站在流矢湖畔,身边似乎仍传来二程夫子习射时那流矢破空的嗖嗖之声,令人发起思古齐贤之心。

二程祠。黄陂人为纪念二程夫子,曾在鲁台山脚,二程夫子当年读书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像飞鸟一样的建筑物,这就是二程祠。此祠修废多次,最近一次的样子在县志上有详细的记载。

二程祠中最有名的遗迹及传说是“聪明池”和“涵虚亭”。二程祠内有一水池,池水清澈透明,名为“聪明池”。据说池中青蛙蚊子都不叫,令人惊奇。池上有一亭,名为“涵虚亭”。关于这一池一亭,也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程颢、程颐二人苦心学道,攻读儒学四书五经,建鲁台,飞流矢,但更重要的自然是读书精思,著文立说。每日清晨,鲁台山下总听见二少年朗朗书声。后二人对道学兴趣日浓,觉得道学讲求“诚”与“戒”,自己二人年轻,修身养性须借外物警之方可上更高境界,于是在鲁台山脚下凿了一池,池水清澈见底,正与道学“以诚为本”相合。池上建一凉亭,凌空高架,横于池上,也符合了道学“以欲为戒”的要义。二人常在池旁放声读书,读书之后,或上亭中收外物于眼内,察天地远行之道,或坐亭中俯首冥思,悟书中精义,观有所获,思有所得,便铺毫磨墨,研成文章。每每墨汁用干,二人便从池中舀水磨墨,功课完成之后,又在池中将笔洗净,所以此池又唤作“洗墨池”。邑人至今仍言饮此池水,可使人聪明。

日复一日的苦修,二程的思想学识渐深。每至夏日池中不免有青蛙蚊子相伴而来。一日夜晚,二程兴致极高,互相考究诗文,一时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时池中青蛙蚊子被惊动,竟然群起相应,随声附和。只听蛙鸣呱呱,蚊声嗡嗡,至二人入睡之时仍不肯止,忽然有电光闪过,一只神龟从天而降,停在池亭上空,竟然张口说话:我乃文曲星所养玉龟,此二程夫子乃当世圣人,日后必有非凡之业,我奉文曲星之命下凡,命尔等休要鼓噪,扰乱二子清修歇息,今我背负八卦入池,尔等宜谨遵神喻。青蛙、蚊子顿时不敢作声。正当神龟背负八卦入池中之时,鸡叫“喔喔”,天正破晓,神龟再也不动,化作一石龟负着八卦沉入池底。此后池中青蛙、蚊子再也不叫,而池水遇旱不涸,遇水不溢,灵验异常,后来石龟被挖出,也就不再灵验了。

花柳前川。二程夫子乃是理学的一代宗师,其思想精髓深不可测,世人必定以为夫子严谨端正,不苟言笑,不谈风月。实则不然。相传程颢在外地做官时曾偶回黄陂访友,小住数日,一日闲暇,沿滠水而行,只见岸边花团簇锦,柳枝随风,良辰美景,春意盎然,不禁诗兴大发,即兴口占一绝《春日偶得》,诗云“云淡风清通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此诗千家诗有载,据传确为程颢所作。从此,每至春日黄陂人喜在门前种花,河边植柳,渐成风俗。此地离二程祠约半里,后人称为花柳前川,以志夫子也是性情中人,惜花爱柳。现在地该名为前川街,可见邑人对夫子之敬仰。

流矢湖旁二程祠,花柳前川理趣林。众多历史遗迹,让身处现代的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古圣跳动的脉搏,让我们得以面对面与先贤对话,汲取其博大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